微信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的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以微信为研究个案,分析网络人际传播由初始状态到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的形态转变,网络技术对人际传播的延伸和拓展,社会个体在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中的信息共享、互动、交换及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对现实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从网络媒介形态的发展、社会关系网络化、网络人际关系的确立、网络人际传播情境、传播主体的心理情境、网络信息传播形式及渠道、网络社区的形成和发展、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的建构和对现实人际传播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本研究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是网络技术发展引起网络媒介形态变化,探究网络媒介形态的变化对网络人际传播产生的影响。具体的逻辑思路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网络人际传播媒介形态转变,传播功能日趋多样化,满足社会个体传播需求,将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化,促使现实社会交往与网络交往融合,并将现实社会中人际传播情境植入网络空间,聚合网络情境与现实社会生活情境。
     其次,社区化网络媒介对网络人际传播的延伸和拓展是本研究关注的第二个问题。网络人际传播的社区化转变过程与媒介形态演变有密切关系。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人际传播形式各具特色,研究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网络人际传播形式和内容,解析网络人际交往和网络媒介的社会属性。
     再次,以微信为个案分析社区化网络传播效果和作用机制。包括微信发展历程、微信传播特点、微信人际交往、微信用户群体形成、微信人际传播的类型、微信的信息传播方式、微信人际传播情境、微信人际传播对象获取、社区化人际交往的网络与网络关系的深化。并且分四个维度对微信人际传播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进行分析,分别是:微信使用情况和用户体验、微信用户人际交往范围、微信用户人际交往形式、微信用户的网络人际交往空间。结论包括:微信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微信是一种有效的互联网通讯工具、微信是社会个体展示自我和人际交往的网络空间、微信人际传播通过技术手段模拟现实人际交往情境。
     最后,分析网络人际传播在网络技术发展和网络媒介形式演变的驱动下,对现实世界中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网络人际传播是依赖网络媒介建立起来的社会个体之间的传播,社会个体处于不同物理环境,传播语境与现实人际传播不同,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网络人际传播媒介塑造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相类似的传播情境。一方面,与现实人际交往一样传播信息与获得反馈;另一方面,将处于不同地域的用户联结并逐步构建社区化传播网络空间,促使用户间建立更加密切的私人关系和更加频繁的公共交往,为社会个体创造依存现实世界且又相对独立的网络人际交往空间和信息传播渠道。
     综上所述,网络人际传播在网络技术发展和网络媒介更新换代的双重作用下,其传播功能和传播效果均显著增强,社会个体通过网络人际传播媒介分享、互动和交换信息更加便捷,网络社区在信息传播活动中逐步形成,网络人际传播的内涵更加丰富。主要表现为:网络人际关系泛化、网络群体聚合与扩张、社会关系向网络空间转移、网络人际传播情境模拟现实人际交往情境,网络人际交往拓展现实人际交往范围,为社会个体创造与陌生人网络交往的机会。
The study takes a new type of community-based networks media WeChat as a research case.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from the original state to the community-based network; the extension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hich caused by network technology; the behaviors of social individuals in the communalization of community-bas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uch as information sharing, exchanging and interactions. The imi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of community-based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s form networked social rela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the network, context of community-bas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situations of the participators, the form and channel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network communities,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based network and the impact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realistic society.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cau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twork media,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twork media on the impact of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is is the first task of the research. To achieve the above ideas, this paper made the following specific ideas: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results in media of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from junior to senior., functions on information spreading are maturing.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n information spreading of social individual and takes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individual to network, build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Network media embeds the contex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realistic society in cyberspace and combines network-context, reality social life situation and past experience. It builds a rounded and effectiv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media leads to extension and expansion of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is is the second question the study concer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reveals in the process from original state to the community-bas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is transformation is concerned to be the highest in relation to the variation of network media's form. In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re different. The study about the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each stage can make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to the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network media and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esearch about community-based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nce more, take WeChat as a study case; analyze the communicating effect and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community-based network media. Including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WeChat, characteristics of WeChat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n WeChat, the formation of WeChat groups, the typ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n WeChat, the communication wa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n WeChat, contex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n WeChat, achiev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bject on WeChat, the formation of network community-based WeChat interpersonal and forming of network community Analysi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n WeChat influences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realistic society through four dimensions. Include status and user experience of WeChat, rang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a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conclusion include: WeChat expand the scope of interpersonal, WeChat is a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ool, WeChat is a fashion space for show ourselves, WeChat is a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edia with leisure functions.
     Finally, analyze the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double influenced by the evolu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network media forms, its regression and excess t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realistic society.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t up among people rely on network media, they are not in the sam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ompare with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realistic society.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as different context,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network media,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as achieved similar communicating effect as face-to-fa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does. Moreover, the user can get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 access to useful information. On the one hand, just like a face-to-fa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o achieve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feedback, get information and generate cordial feel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get the people in different regions together, spread information conveniently; promote friendly relations, establish a broader relationship. Community and social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rovides a wider range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people. Enrich people's lives, also changed their media consumption condition.
     To sum up, the functions and effect of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get significant changes. This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articipants can share, interact and exchange information more convenient, network communities gradually formed in thi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ctivities, and connotation of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comes more abundant, as demonstrat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ionship in the network.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twork group, reunification of network identity and the real identity, convergence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networks relationships, the context of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returning" and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xtends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realistic society.
引文
段润.网络人际传播的衍进[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6月
    ② 彭兰.网络社区对网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
    ① 段润.网络人际传播的衍进[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6月
    ① 彭兰.网络中的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年3月
    ② 王华雯.一种新型交往方式——对网络人际传播的再解读[J].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① 茅丽娜.从传统人际传播角度观瞻CMC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0年3月
    ② 茅丽娜.从传统人际传播角度观瞻CMC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0年3月
    ③ 段润.网络人际传播的衍进[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6月
    ④ 陈力丹.试论人际传播[J].试论人际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10月
    ① 陈力丹.试论人际传播[J].试论人际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10月
    ② 段润.网络人际传播的衍进[Dj.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6月
    ① 彭涛,3G技术应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
    ① 宋阳.从域名到账号微信正在悄然改变什么?[EB/OL]. http://www.pcpop.com/doc/0/890/890769.shtml
    1 刘燕,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理论与媒介现实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3期
    ① 王怡红,人人之际:我与你的传播——读《是桥不是墙——一本关十人际传播的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② 王葎,消费社会的身份幻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① 鲍励,变迁中的邻里人际传播——以XX高校家属区筒子楼和单元楼居民为对象[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① 郭喜英,手机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互动研究——以80后白领为研究对象[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① 陈燕,人际传播:符号互动论与社会交换论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② 陈默,媒介文化重构人类生存新环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① 马小娟,情感诉求对人际关系的象征性建构——对“脑白金”等送礼广告的批判性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① 周仁清,人际传播中的“戏剧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① 段润.网络人际传播的衍进[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6月
    ① 闫方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与虚假需求——马尔库塞消费社会批判的现代性维度[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② 陈力丹,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3期
    ① 芮必峰、陈燕,你我交往使社会成为可能——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札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1期
    ① 黄玮强,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创新扩散研究[D],东北大学博十论文,2008年11月
    ① 戎真洁,网络社区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以天涯论坛和人人网为主要研究对象[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1 Potatonie微信公共平台管理经验小小总结[EB/OL].http://user.qzone.qq.com/1059098229/blog/ 1365583678#!app=2&via=QZ.HashRefresh&pos= 1365583678.2013-4-10/2013-4-17
    ① 彭兰.网络中的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年3月
    ① 桂勇,黄荣贵.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② 桂勇,黄荣贵.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③ 佳勇,黄荣贵.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① 段润.网络人际传播的衍进[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6月
    1.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007年鲍德里亚与消费社会全国学术研讨会,《鲍德里亚与消费社会》[C],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伍庆,《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夏莹,《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基于早期鲍德里亚的一种批判理论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 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广义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文本形态》[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彭华民,《消费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美]理查德·L·威瓦尔,《交际技巧与方法——人际传播入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
    11.熊源伟,《人际传播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沈荟,《人际传播——学会与别人相处》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费爱华,《营销场的建构:一种人际传播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英]泰勒,《人际传播新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张放,虚幻与真实: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黄瑞玲;肖尧中,《现代人际传播视野中的手机传播研究》[M],长春:吉林 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美]莱斯莉·A·巴克斯特;唐·O·布雷思韦特著,殷晓蓉;赵高辉;刘蒙之译,《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18.[美]迈克尔·E·罗洛夫著:王江龙译,《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人文关心[J],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6期
    2.夏昌奇,公共领域的论理与生活世界的沟通——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的两个基本进路[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3.陈勤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0理论及其特点[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4. 傅永军,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李亚好,互联网使用、网络社会交往与网络政治参与——以沿海发达城市网民为例[J],新闻大学,2011年第1期
    6.杨芳,论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当代价值[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2月
    7.贾英健,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和话语伦理思想[J],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8.覃志定,网络传播环境下的社会问题及控制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
    9.宋正伟陈少华,网络媒介的公共领域——由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谈起[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
    10.戚攻,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1.彭兰,网络社会的网民素养[J],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12.童星罗军,网络社会及其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挑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3.段兴利汪中海,网络社会问题研究现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4.高兆明,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认同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5.陈联俊,网络社会中群体意识的发生与引导[J],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2期
    16.张斯琪,微博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12月
    17.刘蒙之,20世纪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理论版图[J],理论界,2009年第8期
    18.翟学伟,本土的人际传播研究:“关系”的视角与理论方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
    19.王怡红,当代人际传播研究与对话问题[J],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20.谢明,对话与交流:首届中国人际传播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
    21.肖立鑫,华人本土人际传播发展与现状之结构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5月
    22.陈杰,基于量化的梳理:1980年-2009年中国人际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期
    23.刘蒙之,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及代表性理论[J],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3期
    24.芮必峰、陈燕,你我交往使社会成为可能——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札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1期
    25.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
    26.芮必峰,人类社会与人际传播——试论米德和库利对传播研究的贡献[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第1期
    27.王怡红,人人之际:我与你的传播——读《是桥不是墙——一本关于人际传播的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28.赵高辉,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际传播研究[J],新闻大学,2010年第2期
    29.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4期
    30.张晓菲,西方人际传播理论研究评析[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月
    31.胡春阳,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问题系及其由来[J],新闻大学,2007年第2期
    32.殷晓蓉,芝加哥学派的城市交往思想——现代城市人际传播研究的开端[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
    33.王怡红,中国大陆人际传播研究与问题探讨(1978-2008)[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
    34.彭涛,3G技术应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
    35.王丽辉,3G手机与人际传播[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36.鲍励,变迁中的邻里人际传播——以XX高校家属区筒子楼和单元楼居民为对象[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37.桂勇、黄荣贵,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38.茅丽娜,从传统人际传播角度观瞻CMC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3期
    39.杨红雨,大众传播时代的人际传播盛典——手机短信传播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
    40.李玉艳,关于网络人际传播本质的悖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41.刘京林,论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中介作用——兼介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9月
    42.马小娟,情感诉求对人际关系的象征性建构——对“脑白金”等送礼广告的批判性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43.陈燕,人际传播:符号互动论与社会交换论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44.周仁清,人际传播中的“戏剧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45.王志,人际传播中的信息残缺现象[J],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
    46.周云、彭光芒,人际传播中的信息交换与利益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月
    47.陈力丹,试论人际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0期
    48.陈力丹,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3期
    49.郭喜英,手机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互动研究——以80后白领为研究对象[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50.戎真洁,网络社区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以天涯论坛和人人网为主要研究对象[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51.胡和宁,组织中的人际传播:权力游戏与政治知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
    52.刘燕,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理论与媒介现实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3期
    53.高红、魏平平,“消费社会”与公共性再生产的路径选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54.王亿本、蒋晓丽,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反思[J],新闻研究导刊,2012年第7期
    55.殷晓蓉,传播学思想的“激情”演进——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
    56.孔明安,从媒体的象征交换到“游戏”的大众——鲍德里亚的大众媒体批判理论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7.闫方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与虚假需求——马尔库塞消费社会批判的现代性维度[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
    58.丁峰,近年来国内消费社会理论研究评述[J],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第1期
    59.陈默,.媒介文化重构人类生存新环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0.季桂保,让·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文化观[J],电影艺术,2000年第4期
    61.胡海,让·波德里亚媒介思想研究中的主题与延伸[J],现代传播,2008年 第5期
    62.苗艳,消费社会“名人符号”分析[J],2011年3月
    63.黄剑,消费社会背景下的身体与自我认同[J],2012年7月
    64.王葎,消费社会的身份幻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65.郭彩霞,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功能——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学术评论,2012年第3期
    66.郑红娥,消费社会理论反思与中国消费社会的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67.王士荣、刘成才,消费社会意识形态控制与自我殖民——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理论及其批判性[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月,第1期
    68.申鸣、荆懿,消费社会语境下大众传媒低俗倾向探析[J],传媒观察,2011年第3期
    69.宋德孝、闫方洁,消费物的符号化及其意识形态揭秘——鲍德里亚符号学视域下的消费社会批判[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70.刘晗,以经济的方式消费文化——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J],消费导刊,2008年第11期
    71.刘玉清,关于情感消费阶段商品色彩对消费行为的影响[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72.刘海,流行文化:作为“情感场”中后现代“情感消费”场域论[J],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
    73.王宁,情感消费与情感产业——消费社会学研究系列之一[J],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74.钟一彪,社会支持网络视域下的青少年情感消费[J],青年探索,2007年第5期
    75.谢盼盼,市场竞争背景下情感谈话类节目情感消费与生产的发展趋势[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
    76.蔡茂州,刍议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及其发展趋势[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7月
    77.党吴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年第7期
    78.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2012年2月中
    79.王传龙、韦娜,浅析“微信”产品的交互设计——创造一种生活方式[J]商业文化,2012年3月
    80.陈雅静,微信还能红多久?——以经济学SWOT理论分析微信[J],新闻知识,2012年第6期
    81.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6月上
    82.周蕾,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J],东南传播,2012年第1期
    83.徐进,微信开启后微博时代[J],中国直销,2012年7月
    84.张尔煦,微信推广的病毒性营销分析[J],新闻传播,2012年第6期
    85.邹晶,网络人际传播情感活动缺失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86.洪晔,网络人际传播与传播的“部落化”回归——以长春市大学生网络人际传播现状分析为实证[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87.段润,网络人际传播的衍进[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88.季贺鸣,数字时代手机媒体文化意义考量[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89.陈泳华,网络人际传播的道德考量[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90.陈昕,QQ的人际传播及其影响研究——以对沈阳地区QQ使用者调查为例[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91.刘中起、朱玲怡,网际互动的特质与自我表达的实作理路[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12月
    92.刘婷婷、赖翠琼,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传播[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93.刘天明,网络人际传播的主体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