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过程中金融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而信用正是目前中国的经济活动中所欠缺的。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涉及两个方面:其一,征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二,金融隐私权的权利本质、价值取向及其保护措施。这里同时涉及信用信息公开和金融隐私权保护之双重要求,两者的内在冲突表现在征信过程的各个环节。本文从相关的基本概念展开,首先对金融隐私权这一内涵丰富的法律权利的创设与演进进行了深入探讨。其次,对我国征信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梳理。最后,通过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在征信和金融隐私保护方面的有效经验,提出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可行建议。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了:第一,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德国、美国以及日本的征信制度进行比较和借鉴。第二,历史的分析方法。在全面考察征信与金融隐私权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基础上构筑全文内容。第三,实证的分析方法。对实践中的做法进行利弊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征信制度和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本文不计导论和结语部分,共分成三章七节。
     第一章涉及征信制度和金融隐私权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第一节阐述征信、个人信用征信、征信制度以及隐私权、信息隐私权、金融隐私权等几个重要概念;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征信业务以及它是怎样发展和应用的;介绍金融隐私权理论发展的渊源,主要是英美法上默示条款理论与侵权责任理论对金融隐私权这一权利定位的作用及其意义。第二节针对征信制度和金融隐私权的外国渊源,在征信制度模式方面,介绍了德国、美国、日本这几个有代表性征信制度模式;在保护金融隐私权状况方面,重点介绍了美国、欧洲一些国家保护金融隐私权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进入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探讨。第一节通过对征信流程介绍,表明在征信业务发展中很难避免与金融隐私权的冲突问题。在征信的三个环节:收集、使用、共享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侵犯金融隐私权的现象。同时,根据反洗钱活动的国际背景,提出在反洗钱过程中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与金融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取向也存在明显的冲突,并肯定了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在立法上所考虑到的这一冲突的平衡解决。征信过程中能否尽可能的避免对金融隐私权的侵犯?被侵犯后怎么处理?第二节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原则和处理方法。其中处理的基本目标是要在征信与金融隐私保护中取得平衡,基本原则要体现公共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在制订具体原则上可参考国外经验。另外,在解决冲突的处理方法上提了三点,一是要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利;二是要赋予被征信人个人信息知情权和救济权;三是要规范征信机构对信息征集和使用的程序。
     第三章着眼于我国征信制度的发展和金融隐私权保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建议。第一节总结我国征信行业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立法状况和行业监管状况,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征信制度发展模式,提出两步走的道路:第一步,以政府推动为主,以市场化运作为辅;第二步,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第二节介绍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总体状况,指出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下,金融机构对客户信息保护远远不够,已有的法律法规侧重于保护公共机构获得信息的权利,而非客户的权利。第三节在分析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建议。包括征信立法上要尽快明确可采集使用的信用信息范围、征信机构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对特殊信用信息的保护措施;明确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方式等。在金融隐私权的保护上,需尽快对金融隐私权做出法律定位;提高与银行保密义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层次,保证相关规定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对金融隐私权受到侵害的个人要赋予明确的民事权利使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获得救济等。此外,还要不断完善监管框架,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体系。
This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the financial privacy protection problems arising out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It mainly concerns to two aspects: Part one is how to set up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Part two is how to define the personal financial privacy and its theoretical value. The solution to the first issue relies o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credit information, and the workable regulations in credit information's flowing and usage. In order to solve the second problem, we need endow financial privacy the basic respect. However, the protection of financial privacy and the disclosure of personal credit information seem to be in situation of contradiction in practice. Due to this, the author firstly makes a study on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ight of financial privacy in legal field, and then analyzes the existing legal problems in Chinese credit investigation industry. Finally, the author improve practical suggestions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experience in regulating credit investigation industry and protecting financial privacy. The author insists that we must be tota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nancial credit on one side and respect the value of financial privacy on the other side.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Chapter one concerns the basic definitions and theories on "credit system" and "financial privacy". The first sub-chapter of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credit system, tells the difference of privacy, information privacy and financial privacy. It also introduce the origin of financial privacy's theory, which was based on the "implies term" and "tortuous" theories in Common Law System. In second sub-chapt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redit investigation systems of German,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which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ree different styles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systems. Regarding protection of financial privacy, the experiences of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re recommended.
    Chapter two starts to discuss the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credit investigation. The first sub-chapter gives a introduction of the flow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makes it clear that in this flow,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investigation and protection of financial privacy is unavoidable. In practice, there are three steps would possible impinge on financial privacy: credi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using and share. The basic target is to balance these two rights' relationship. The specific principals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should reflect the idea of public benefit has privilege. Referring the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 the author provides three measures: Firstly, to limit government bureaus' right in credit information controlling. Secondly, to entitle the collected more rights such as the right to be told and the right to be redressed. Thirdly, to regulate the procedure of credit bureau i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using and share.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how to consummate the system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protect financial privacy in China. After reviewing the current credit investigation market, the legal status and the supervision situation,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a suitable mode for Chinese credit investigation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a summar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protection of financial privacy is provided, including the bank's obligation on clients'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in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actions on against washing money. While facing the real confliction, the author takes the western countries' experience as reference to offer practical solutions.
引文
1 钟楚男:《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 王红领,张水山:《中国征信业发展的争论》,中国保险网:www.chinabx.com.2004年8月19日。
    3 杜金富、张新泽等:《征信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4 钟楚男:《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5 王利明等:《人格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页。
    6 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修订版),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7 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8 周佳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也可见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http://www.cnipr.com
    9 谈李荣:《金融隐私权与信息披露的冲突与制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55 页。
    10 Treitel:The Law of Contract,6th ed.,p158.转引自傅静坤:《二十一世纪契约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年版,第101页。
    11 Tournier v.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Union Bank of England (1924), 1 KB 461 (C.A. 1923).
    12 Peterson v. Idaho First National Bank, 367 P.2d 284 (Idaho 1961).
    13 谈李荣:英美银行保密义务的理论渊源及其演进与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第89页。
    14 Diowharzadeh v. City National Bank and Trust Company of Norman (646 P. 2d 616) (Okla. Ct. App. 1982)
    15 丘彩申:美国银行对客户信息保密制度研究,《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第99页。
    16 周汉华:《域外个人数据保护法汇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98页。
    17 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18 葛洪义:《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227页。
    19 叶天全,王春兰:对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两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197页。
    20 李曙光:《中国征信体系框架与发展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21 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7页。
    22 张旭科:《隐私权保护立法刻不容缓》,http:www.studa.net/minfa/060706/11383613-2.htm
    23 沈达明、郑淑君:《英法银行业务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第182页。
    24 Alfredo Sousa de Jesus, Data Protection in EU Financial Services, ECRI Research Report No.6, April 2004, p8.
    25 荷兰王国宪法,中国法律教育网: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5300/154/2006/4/xi963427205112460020665-0.htm
    26 王传丽:私生活的权利与法律保护,《民商法纵论——江平教授七十华诞祝贺文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98页。
    27 裴丽萍:论个人征信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法律调整——以法律关系为线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31页。
    28 王锐、熊健、黄桂琴: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法学思考,《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第84页。
    29 赫国胜:美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运作及其借鉴意义.《中国金融》2003年第11期,第56—57页.
    30 李凌燕:《消费信用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60页。
    31 李曙光:《中国征信体系框架与发展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32 陈波:信用受污谁之过,《南方周末》,2002年8月28日。
    33 梅绍祖:《网络与隐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34 谢春雷:宁波检察院悄砸行贿商饭碗,《南方周末》,2003年5月8日。
    35 齐爱民:《个人资料保护法原理及其跨国流通法律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36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条例》(草案),第18条。
    37 王锐、熊键:论加入WTO后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业中的经济租——立法缺失的成本国际比较及相应的政策建议,《商业研究》,2003年第6期,第125页。
    38 鲁明易、黄嘉璐: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隐私条款述评及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4期,第72页。
    39 Paul Meltzer, (1991) "Keeping Drug Money from Reaching the Wash Cycle: A Guide to the Bank Secrecy Act", 108 Banking Law Journa p230, p231.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2条。
    41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第2条。
    42 USA, Criminal Justice Act, (1993), Article 29,
    43 李仁真,《欧盟银行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5条。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7条。
    46 OECD, Guidelines on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Transborder Flows of Personal Data, Paris, 1981.
    47 The 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of 1978, §3402, http://www.fdic.gov.regulations/laws/rules/6500-2550.html
    48 The Gramm-Leach-Btiley Act, 1999,U.S.A. See the website of 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 http://www.epic.org/
    49 周汉华:《域外个人数据保护法汇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页。
    50 李曙光:《中国征信体系框架与发展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51 央行负责人就《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改答记者:http://www.china.org.cn/chinese/fl-c/469931.htm
    52 吴晓灵:中国征信业应通过立法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财经时报》,2003年8月2日。
    53 李曙光:《中国征信体系框架与发展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161页。
    54 林钧跃:论我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的模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6期,第56—60页。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2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私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45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56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2—54页。
    57 同上注,第50页。
    58 段京连:中国隐私权和信用立法现状及目前进行的工作,《“征信与中国经济”国际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46—48页。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58条第2项: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从事窃取或者破坏他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第66条规定:电信用户依法使用电信的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6条第2项: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必须具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和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60 唐应茂:《电子货币与法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240页。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29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7条。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21条。
    6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5条。
    65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54条。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61条。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33条。
    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
    69 谈李荣,《金融隐私权与信息披露的冲突与制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70 杜金富等:《征信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4页。
    71 林均跃:美国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世界经济》,2000年第4期,第63页。
    72 鲁明易、黄嘉璐: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隐私条款述评及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4期,第73页。
    73 即信用报告机构必须给予消费者选择不进入促销名单的权利“opt out”,并建立相应的通知系统,以便消费者可以随时行使该项权利通知报告机构不得将自己包括在此类促销名单。
    74 王利明:“美国隐私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2004年11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源自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20227
    75 国家发改委经济所信用研究中心、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组:《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信息开放问题》,http://www.net.com.cn/
    76 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77 同上注,第3页。
    78 边志良:《征信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征信与中国经济”国际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1] 李曙光.《中国征信体系框架与发展模式》.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2—220页.
    [2] 龙西安.《个人信用、征信与法》.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3]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编.《征信与中国经济”国际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46—48页.
    [4] 谈李荣.《金融隐私权与信息披露的冲突与制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55-192页.
    [5] 杜金富等.《征信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9页,第25—34页.
    [6] 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7]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52—54页.
    [8] (美)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等.《法律的博弈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
    [9] 王征宇.《美国的个人征信局及其服务》.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
    [10] 梅绍祖.《网络与隐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1页.
    [11] 齐爱民.《个人资料保护法原理及其跨国流通法律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9页.
    [12] 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修订版).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13] 钟楚男.《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14] 李仁真.《欧盟银行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6页.
    [15] 唐应茂.《电子货币与法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239—240页.
    [16] 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17] 王传丽.《私生活的权利与法律保护》,见《民商法纵论——江平教授七十华诞祝贺文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198页.
    [18] 葛洪义.《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6—227页.
    [19] 李凌燕.《消费信用法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260页.
    [20] 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57页.
    [21] 王利明等.《人格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87页.
    [22] 傅静坤. 《二十一世纪契约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01页.
    [23] 沈达明、郑淑君.《英法银行业务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2年.第182页.
    [1] 鲁明易,黄嘉璐.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隐私条款述评及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4期:第73—76页.
    [2] 林钧跃.论我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的模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6期:第56—60页.
    [3] 周佳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第47—50页.
    [4] 王锐、熊键.论加入WTO后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业中的经济租——立法缺失的成本国际比较及相应的政策建议.《商业研究》,2003年,第6期:第125—131页.
    [5] 谈李荣.英美银行保密义务的理论渊源及其演进与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0年,第6期:第89—93页.
    [6] 王锐,熊键,黄桂琴.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法学思考.《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第84—89页.
    [7] 王锐、熊键.信用征信业立法的国际比较.《浙江金融》,2002年,第5期.
    [8] 杨建锋.美国银行客户隐私权的保护.《海南金融》,2002年,第6期,第37—39页.
    [9] 裴丽萍.论个人征信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法律调整——以法律关系为线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31—33页.
    [10] 赫国胜.美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运作及其借鉴意义.《中国金融》2003年,第11期,第56—57页.
    [11] 郑惠莲.论个人征信体系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60—164页.
    [12] 叶天全、王春兰.对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197—199页.
    [13] 林均跃.美国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世界经济》,2000年,第4期,第63—66页.
    [14] 丘彩申.美国银行对客户信息保密制度研究.《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第99—102页.
    [15] 王利明.“美国隐私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讲座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20227(2004年11月5日),中国民商法律网.
    [16] 吴晓灵.中国征信业应通过立法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财经时报》,2003年8月2日.
    [17] 程振楠.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的法律制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政硕士学位论文法大学,2005年.
    [18] 叶世清.征信的法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9] 曾珣.社会信用信息法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3年.
    [1]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条例》(草案)
    [2] 《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
    [3] 《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6]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 Alfredo Sousa de Jesus, Data Peotection in EU Financial Services, ECRI Research Report No. 6, April 2004 ,
    [2] Michael A. Benoit and Elena A. Lovoy, Update on "Consumer Financial Privacy 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2004 Developments", 60 Bus. Law. 713, February, 2005; See also Michael A. Benoit and Elena A. Lovoy, "Consumer Financial Privacy 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 58 BUS. LAW. 1163, May, 2003; See also "Recent Federal and State Consumer Financial Privacy Developments", 57 BUS. LAW. 1209, 2002.
    [3] Tullio Jappelli-Marco Pagano CSEF,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with Credit Information Sharing", University of Salerno and CEPR, October of 1999.
    [4] Albert W. Alshuler, Interpersonal Privacy and the Fourth Amendment, 4 N. 111. U. L. REV. 962 (1983); Robert C. Post, Rereading Warren and Brandeis: Privacy, Property and Appropriation, 41 Case Western L. Rev. 647 (1991).
    [5] Paul Meltzer, (1991) "Keeping Drug Money from Reaching the Wash Cycle: A Guide to the Bank Secrecy Act", 108 Banking Law Journal, p230, 231.
    [6] Warren and 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 (1890), Harvard Law Review, 1993.
    [7] Tournier V.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Union Bank of England, (1924)1KB 461 (C.A. 1923).
    [8] Peterson V. Idaho First National Bank, 367 P. 2d 284(Idaho, 1961).
    [9] Diowharzadeh v. City National Bank and Trust Company of Norman (646 P. 2d 616) (Okla. Ct. App. 1982).
    [10] Gramm-Leach-Bliley Act, 1999, U.S.A.
    [11] OECD, Guidelines on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Trans--border Flows of Personal Data, Paris, 1981.
    [12] The 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1978, U.S.A.
    [13]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 1976, U.S.A.
    [14] The Privacy Act, 1974, U.S.A.
    [15] Bank Secrecy Act, 1970, U.S.A.
    1. http://www.pbc.gov.cn
    2. http://www.cmcma.org.cn
    3. http://www.law.com
    4. http://www.findlaw.com
    5. https://www.lexisnexis.com.cn
    6. http://www.civillaw.com.cn
    7. http://www.saac.gov.cn
    8. http://www.westlawinternational.com
    9. http://www.chinalawedu.com
    10. http://www.china.org.cn
    11. http://www.epic.org
    12. http://www4.law.cornell.edu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