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整个社会志愿精神的扩散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基于互联网开展工作的网络草根组织开始大量涌现。它们串联于虚拟与现实之间,不仅有着不同于传统NGO的组织特征和运作逻辑,而且也面临着与传统草根NGO同样的生存与发展困境。面临内外部的诸种资源约束,为满足组织要素运作之所需,网络草根组织是如何进行资源动员呢?
     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文以多背一公斤为研究个案,以组织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理论为主,同时吸收资源动员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观点,首先揭示了网络草根组织的生发背景并对其组织要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指示了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的框架和文章的论述线索。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探讨由组织参与者、组织的结构特征和组织间互动所形成的三个层次的资源动员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有限理性与行动者反思性的中介作用,概括出了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的一般模式。
     运用规范理论研究、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与发现在于:
     1、为NGO研究领域的拓展及深化提供了新的材料。网络草根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重要的组织创新形式,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和讨论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借助于个案的剖析发现,网络草根组织的运作机制、组织结构、人员安排、工作职责与方法均与传统NGO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网络社会的背景下,它们的存续与行动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育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2、为组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1)与以往单纯从组织参与者、组织结构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这三个视角中的某一个进行组织研究的传统路径不同,本文尝试综合这三个分析视角,探讨网络草根组织在运作中如何通过沟通行动以及适度的策略行动等调适努力以获取有利于其持续发展的资源,从而更恰当和完整地理解网络草根组织的性质、组织结构和组织发展过程。(2)有别于以往把组织要素和组织的资源动员相分离进行分析的思路,本文认为,目标、参与者、技术、社会结构和环境等组织要素是由组织所获取的各种资源所构成的,要素与资源之间相互嵌套。
     3、对组织要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草根组织与传统NGO在各个组织要素的构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导致网络草根组织在组织结构、行为模式上具有明显的“虚实二重性”特征。从组织要素的分析中衍生出了网络草根组织的运作要素——理念、网络和参与者,以及网络草根组织赖以存续的理由——创新、参与。由此本文提炼出了网络草根组织的运作机制,即:借助网络的力量,应用创新的运作手段和模式,在志愿参与体系中,各种公益理念落地开花。
     4、本文通过对网络草根组织产生、发展、变革的全面考察,探索性地回答了开篇提出的研究问题:面对组织内外部的资源约束,在不断的自我调适过程中,网络草根组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资源动员模式——以网状开放型的组织结构为依托,采用社会化和公益营销的方式,通过与社会公众、政府、企业、媒体及其它NGO等社会主体的良性互动,构筑起组织内外部的参与体系,最终实现网络资源动员与现实资源动员的整合。
With the pervasion of whole social volunteerism extensively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 number of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e internet begin to emerge. They are active between the virtual and reality. And they not only have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al logic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NGOs, but also face the same predicament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s traditional grass-roots NGOs. In face of myriad resource constraint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how do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mobilize resource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operation of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Centering on this core issue, taking“1KG More”as research case and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sociology and internet sociology as primary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absorbing the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social network theory,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revealing the growing background of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analyzes its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which indicates the framework of mobilizing resources of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discussion clue of the article.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explore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process of three levels formed by organizational participant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interaction, as well as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bounded rationality and actors’reflexivity, this dissertation sums up a general model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of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combined with normative theoretical researc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etc., the main conclusions in this dissertation are as the followings:
     1.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s new materials for the expanding and deepening of NGO research field.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re a new social phenomenon and an important form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m is still at the starting stag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this dissertation find that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traditional NGO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personnel arrangement, work duty and method. Moreo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existence and actions of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have great meanings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 society.
     2.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s for organization study. (1)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 study path, which is simply from one of these angels of organizational participant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attempts to integrate the three perspectives, so as to probe into the fact that how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take self-adjustment efforts such as communicative actions and strategic actions in the operation to obtain resources for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then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more felicitously and inexpensively. (2)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analysis separating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from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rough the case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discovers that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such as objectives, participants, technology, social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re composed of various resources that organizations have obtained. Furthermore, resources and elements are embedded each other.
     3.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degrees in each composition of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between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traditional NGO. It leads to the fact that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have obvious“virtual and reality duality”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behavior pattern. Moreover, the operational factors of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idea, network and participant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along with the two core values of their existence and persistence——innovation and participation.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is dissertation has abstracted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namely: by dint of the power of network, applying of the innovative operation means and modes, various public service ideas have fallen and blossomed in the voluntary participant system.
     4. Through the overall investigation of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this dissertation has answered the research problem exploringly at the beginning: facing resource constraint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have formed distinctive model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among the constant self-adjustment. Relying on network-open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using socialization and commonweal marketing way, the cyb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construct organizational participation system inside and outside by right of positive interaction with these social principal parts, such as public, government, enterprise, media and other NGOs, and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mobilization and reality resource mobilization ultimately.
引文
①莱斯特·萨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兴起》,载于何增科主编的《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244页。
    ②中国民间组织网:《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社会组织部分)》,2008年,资料来源: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id=30672&dictionid=2201&catid=.
    ③这一译法来自于台湾,最初是台湾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运动、基层民主化浪潮中的一个文化政治概念。
    ①贾西津:《中国公民社会和NGO的发展与现状》,载于李凡主编的《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2》,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2-131页。
    ②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版,第207页。
    ①章友德、周松青:《资源动员与网络中的民间救助》,载于《社会》,2007年,第3期。
    ①罗伯特·默顿:《经验研究和社会学的理论》,载于赖特·米尔斯等著的《社会学与社会组织》,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2-68页。
    ①莱斯特·萨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兴起》,载于何增科主编的《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244页。
    ②陶传进著:《社会公益供给》,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147、190页。
    ③托克维尔著,董国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36-637页。
    ①参见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8-83页。
    ①在1945年6月签署的该宪章的第71条款中有如下的记述:联合国授权经社理事会“为那些与该理事会所管理的事务有关的非政府组织进行磋商作出适当安排”。
    ②1942年英国OXFAM的诞生,被视为NGO出现的标志。参见贾西津:《中国公民社会和NGO的发展与现状》,载于李凡主编的《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2》,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2-131页。
    ③参见萨拉蒙·莱斯特著:《第三域的兴起》,载于李亚平、于海编选:《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35页;彼得·杜拉克著,余佩珊译:《非营利机构的经营之道》,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7页。
    ④康晓光著:《NGO扶贫行为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⑤王名等著:《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⑥郑杭生著:《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运用——当代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①秦晖:《第三部门、文化传统和中国改革》,文章来源:http://www.china-review.com/sao.asp?id=4307.
    ②金文哲:《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动力机制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③Salamon, Lester & Helmut K.Anheier. 1992.“In search of Nonprofit sectorⅡ: The Problem of classification.”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3(3): 267-309.
    ④转引自莫亦凯:《联合国与INGO: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外交所硕士论文,2002。
    ①莱斯特·萨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兴起》,载于何增科主编的《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255页。
    ②转引自唐斌:《禁毒非营利组织及其运作机制研究——以上海市S社会工作机构为个案》,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③Young, Dennis R. 2000.“Alternative Model of the Government-Nonprofit Sector relations: Theoret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9(1): 149-172.
    ④米歇尔·诺顿著,张秀琴、江立新译:《全球筹款手册——NGO及社区组织资源动员指南》(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⑤萨拉蒙等著,贾西津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9页。
    ①参见郭国庆、李先国:《国外非营利机构筹资模式及启示》,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2期;周批改、周亚平:《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及启示》,载于《东南学术》,2004年,第1期。
    ②李珍刚、王三秀:《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载于《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③王雪辉:《非营利组织筹资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④田晶:《我国行业协会资源获取机制研究》,载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⑤康晓光著:《创造希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桂林:漓江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在此基础上,孙立平等人通过对“希望工程”参与者的调查,发现社会公众主要是基于道德化、市场化及行政化三大因素来实施捐赠行为。参见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顾志勇:《非营利组织募资机制研究——以苏州市平江区“一家人”慈善互助超市为例》,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③张洪英:《妇女组织的社会资本和个人社会资本及其资源动员———以“热心大嫂”服务中心为例》,载于《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1期。
    ④王占军:《高校公益性学生社团的组织资源动员——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的案例研究》,载于《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第1期。
    ①赵秀梅:《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考察》,载于《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
    ②张岳琢:《社会动员与地方NPO的品牌建构》,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③陈健:《国际非政府组织项目运作的资源分析——以SC为个案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④绿根力量教材编写组:《草根组织启动:社会视野、草根行动与社区参与(教师手册)》,内部培训材料,2004。
    ①萨拉蒙等著,贾西津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9页。
    ②米歇尔·诺顿著,张秀琴、江立新译:《全球筹款手册——NGO及社区组织资源动员指南》(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185页。
    ③格雷戈里·迪斯:《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经营》,载于里贾纳·E·赫兹琳杰等著、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151页。
    ④Kramer Ralph M. 2000.“A Third Sector in the Third Millennium.”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11(1): 1-23.
    ⑤参见Ferris, J. & Graddy, E. 1999.“The Rol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Self-Governing Society: a View from the United States.”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9(2): 137-151;戴维·伯恩斯坦著,吴士宏译:《如何改变世界》,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①Borzaga, Carlo & Jacques Defourny(eds.). 2001.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 London: Routledge.
    ②参见戴维·伯恩斯坦著,吴士宏译:《如何改变世界》,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穆罕默德·尤努斯著,吴士宏译:《穷人的银行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查尔斯·里德比特著,环球协力社编译:《社会企业家的崛起》,北京: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2006年版。
    ③参见Borzaga, Carol & Alceste Santuari. 2003.“New Trends in the Non-profit in Europe: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In OECD(ed.),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Economy, pp. 31-59;Dees, Gregory. 2001. The Meaning of“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vailable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faculty.fuqua.duke.edu/centers/case/files/dees-SE.pdf);Alter, Kim. 2007. Social Enterprise Typology. Available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virtueventures.com/typology)。
    ④王文红:《非营利组织筹资战略研究》,湖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论文,2006。
    ①杨洁:《非营利组织的劝募策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②参见陈晓春、黄炎波、颜克高:《非营利组织的共生探析》,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高虹圆:《我国非营利组织实施营销管理的思考》,载于《特区经济》,2004年,第9期;董文琪:《非营利组织的合作营销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③参见陈晓春主编:《非营利组织营销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吴冠之编著:《非营利组织营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方华、周洁如编著:《非营利组织营销》,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参见陈锦棠、官有垣等:《香港,台湾和上海:两岸三地社会企业初探研究报告》,2007年,文章来源:http://www.hkcs.org/cnews/c285/c28506.htm;郑胜分:《欧美社会企业发展及其在台湾应用之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博士论文,2005;吴晨:《社会企业指南手册》,2007年,文章来源:http://tse.web036.51web.cn/xiangmu/UploadFiles_5350/指南1.doc;罗观翠:《社会企业与社会资本》,载于《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第24期。
    ⑤香港社会企业资源中心:《认识社会企业》,2007年,文章来源:http://www.socialenterprise.org.hk/ chi/se.htm.
    ⑥参见时立荣:《转型与整合:社会企业的概念、特点与益处》,载于《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时立荣:《从非正规就业组织到社会企业》,载于《理论学刊》,2005年,第9期。
    ⑦参见杨凤禄、孙钦钦:《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探讨》,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梁唐:《美国的“社会企业”运动》,载于《21世纪商业评论》,2006年,第1期。
    ⑧伯恩斯和斯多克是迄今仍发挥巨大影响的组织社会学家,他们借鉴韦伯理想类型的分析方式所提出的有机组织概念至今仍为组织研究的典范。其中,他们认为,当组织处于变动的环境时,最合理的组织形式是有机组织。在这种组织中,组织的弹性是保障组织应对复杂环境的基本要求,为了增进这种适应性,网络结构是组织必须采取的结构方式,它能保障组织成员间及时的沟通与合作。参见Burns, Tom & Stalker G.M. 1961.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London: Tavistock.
    ①参见Podolny, J.M. & Page. K.K. 1998.“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1): 57-76;李维安等著:《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孙国强:《网络组织的内涵、特征与构成要素》,载于《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第4期;芮鸿程:《网络组织的形成与运作机理研究》,载于《学术界》,2001年,第3期。
    ②参见Hannan, M.T. & Freeman, J.H. 1989. Organizational Ecolog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Hansmann Henry B.1980.“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Yale Low Journal 89(5): 839-901;Pfeffer, Jeffrey and Gerald R. Salancik.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Powell & DiMaggio. 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钱平凡著:《组织再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罗仲伟:《网络组织对层级组织的替代》,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6期;马克·格拉诺维特著,罗家德译:《社会网与经济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Uzzi, B. 1999.“Embeddedness in The Making Of Financial Capital: How Social Relations And Networks Benefit Firms Seeking Financial.”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4(4): 481-505.
    ③参见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著,傅严、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Morgan, G.1989. Creative Organization Theory: A Resourebook. Newbury Park, CA: Sage;Quinn, J.B. 1992. Intelligent Enterprises: A Knowledge and Service Based Paradigm for Industr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Rockart, J.F. & Short, J.E. 1991.“The Networked Organiz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Interdependence.”In Michael S.Scott-Morton (Eds.), The Corporation of the 1990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9-219.
    ④参见罗仲伟:《网络组织对层级组织的替代》,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6期;邱泽奇:《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载于《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①邓海峰、乐园:《NGO网络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印度NGO网络建设经验为鉴》,载于《学会》,2005年,第8期。
    ②吴伟、孟延春:《互联网对NGO组织的作用研究——基于7家NGO组织的案例分析》,载于《特区经济》,2007年,第8期。
    ③曲元周:《信息时代基于互联网的草根NGO运行的结构逻辑及悖论——以“多背一公斤”组织为案例》,2005年,文章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1640902.html.
    ④北京富平学校公民社会中心:《网络公益组织现状报告》,2007年,未刊稿。
    ⑤谢卫群:《网络社团:“想到的、想不到的,网上都有”》,载于《人民日报》,2007年3月27日。
    ⑥李慧:《公益旅游为何成时尚》,载于《光明日报》,2008年4月25日。
    ①沈原、孙五三:《“制度的形同质异”与社会团体的发育——以中国青基会及其对外交往活动为例》,载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金会发展研究委员会编的《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②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载于《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①Armstrong, A. & Hagel, J.Ⅲ. 1996.“The Real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i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3): 134-141.
    ②杨圣慧:《以体验行销的观点探讨网站之虚拟社区经营模式》,(台湾)铭传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③BBS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中文称作“电子公告板系统”,一般都称为“网络论坛”。参见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以天涯社区为例》,载于《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④Armstrong, A. & Hagel, J.Ⅲ. 1996.“The Real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i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3): 134-141.
    ⑤Roberts, Teresa L. 1998.“Are Newsgroups Virtual Communities?”In: Proceedings of CHI’98,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pp. 360-367.
    ①Bagozzi, R.P. & Dholakia, U. M. 2002.“Intentional social action in virtual communities.”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6(2): 2-21.
    ②崔嵬:《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一塌糊涂BBS虚拟社区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③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④Bagozzi, R.P. & Dholakia, U.M. 2002.“Intentional social action in virtual communities.”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6(2): 2-21.
    ⑤刘刚等:《中国青少年网络结社问题》,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科学研究中心编著的《2002国情调研》(下),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⑥彭晶晶:《网络传媒——公共领域再次转型的契机》,载于《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第2期。
    ①苏晋京:《网络革命与中国公共领域的发育》,载于《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②陈粟、陈冰:《网络:虚拟的公共领域——以BBS上的议程设置为例》,载于《新闻界》,2005年,第1期。
    ③陈洁:《BBS: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载于《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第5期。
    ④赵瑞华:《网络论坛浅水区,算不算公共领域?——以“强国论坛”为例》,载于《新闻界》,2004年,第5期。
    ⑤王君平:《虚拟的网络社区现实的公共领域——浅谈强国论坛对公共领域的重构或转型》,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⑥祁林:《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权的有限性》,载于《新闻知识》,2003年,第11期。
    ⑦李玲梅:《网络交往与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⑧刘瑛、杨伯溆:《互联网与虚拟社区》,载于《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⑨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①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64-465、505-506、570页。
    ①Luthans, F. 1973.“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A path Out of the Jungle.”Business Horizons 16(3): 67-72.
    ②Drazin, Robert & Andrew H. Van de Ven. 1985.“Alternative Forms of Fit in Contingency Theor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0(4): 514-539.
    ①Hannan, M.T. & Freeman, J.H. 1977.“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5): 929-964;Hannan, M.T. & Freeman, J.H. 1984.“Structural Int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2): 149-164.
    ②Pfeffer, Jeffrey & Gerald R. Salancik.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①Powell & DiMaggio. 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②沈原、孙五三:《“制度的形同质异”与社会团体的发育——以中国青基会及其对外交往活动为例》,载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金会发展研究委员会编的《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③田凯著:《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④邓锁:《双重制度逻辑与非营利组织的运行》,载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①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2页。
    ②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③McCarthy, John D. & Mayer N.Zald. 1977.“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6): 1212-1241.
    ④转引自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载于《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⑤参见丁慧民、韦沐、杨丽:《网络动员及其对高校政治稳定的冲击与挑战》,载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罗佳、刘小龙:《网络动员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改进》,载于《求实》,2006年,第3期。
    ①刘力锐、张雷:《网络政治动员的消极影响及治理》,载于《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②陶建钟:《“都市快闪”:游戏还是责任》,载于《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4期。
    ③章友德、周松青:《资源动员与网络中的民间救助》,载于《社会》,2007年,第3期。
    ④参见周雪光著:《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118页。
    ⑤肖冬平、梁臣:《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载于《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⑥马克·格兰诺维特著,罗家德译:《社会网与经济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①同上,第67-77页。
    ②Lin, Nan, Wslter M.Ensel & John C. Vaughn. 1981.“Social Resources and Strengh of Ties: Structural Factors in Occupational Statatus Attain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6(4): 393-405.
    ③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①詹姆斯·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371页。
    ②罗伯特·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204页。
    ③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7页。
    ④Burt, Ronald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al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⑤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陆宏成、陈黎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⑥克里斯·安德森著,乔江涛译:《长尾理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①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7-78、98-99页。
    ②詹姆斯·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1页。
    ③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0-44页。
    ④理查德·斯格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页。
    ⑤帕森斯著,梁向阳译:《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①田凯著:《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②转引自方统法著:《组织设计的知识基础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131页。
    ③钱平凡:《组织整体结构模式:一种研究企业组织的新方法》,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①理查德·斯格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1页。
    ①王名等著:《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①赫伯特·西蒙著,杨砾、徐立译:《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46页。
    ①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2-66页。
    ①McCarthy, John D. & Mayer N.Zald. 1977.“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6): 1212-1241.
    ①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载于《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第1期。
    ①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②对此,我们也可以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来对此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参见Weisbord, Burton A.1988. The Nonprofit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25-26.以及Hansmann Henry B. 1980.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Yale Low Journal 89(5): 839-901.
    ①参见贾西津著:《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4页。
    ②邓国胜著:《非营利组织评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5页。
    ①孙立平:《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载于《当代中国社会分化与政策选择全国学术研讨会(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会议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贾西津著:《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59页。
    
    ①礼记·礼运篇
    ②论语·颜渊
    ③论语·里仁
    ①何明升:《复杂巨系统:互联网社会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载于《学术交流》,2005年,第7期。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文章来源: http://www.cnnic.net.cn/index/0E/00/11/index.htm.
    ③同上。
    ④根据美国墨西哥大学教授罗杰斯(Everett M.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新事物的发展通常呈现“S”形曲线,其中,“S”形的扩散曲线是在10%到25%的采用比之间“起飞”,此时,人际关系网活跃,大量的采用者开始使用创新。一般而言,从10%到20%的普及率或采用率这部分曲线是扩散过程的中心。从这一点往后,新事物的扩散常常是势不可挡,直至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会慢下来。参见埃弗雷特?罗杰斯著,辛欣译,郑颖译校:《创新的扩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42、297-298页。
    ①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07年中国网络社区简版报告》,2008年,文章来源:http://www.iresearch.com.cn.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文章来源: http://www.cnnic.net.cn/index/0E/00/11/index.htm.
    ③郑永强:《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2009年,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cyshx/t20090213_20551.htm.
    ①刘向辉著:《互联网草根革命——Web2.0时代的成功方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①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②赫伯特·西蒙著,詹正茂译:《管理行为》(修订版)(原书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③同上。
    ④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著,傅严、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
    ⑤以child为代表的组织的权力控制学派认为,由于组织中存在不同权力的主体,各不同权力各自追求的利益目标是不一样的,目标的差异性导致了冲突的存在和持续,因此,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协商就成为组织的一个法定部分被接受,组织的决策过程就是权力斗争的过程。
    ①梅奥(Mayo)的“效率的逻辑”和“感情的逻辑”、巴纳德(Barnard)的组织目的和个人动机的冲突、塞尔茨尼克(Selznick)的“组织的非理性”等也均表明组织目标的复杂性。
    ②理查德·斯格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③转引自方统法著:《组织设计的知识基础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①《2010年的多背一公斤》,2005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1593720.html.
    ②《今天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的NGO专题》,2006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2445770.html.
    ③在不同的场合,这个目标也被描述为“以大众参与的方式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①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9-91页。
    ①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著,傅严、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页。
    ②同上,第253页。
    ①如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将工具技术分为两类:机械技术和智能技术,其中,智能技术主要强调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并预测其在20世纪结束时有可能像机械技术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中那样在人类事务中占有同样突出的地位。参见丹尼尔·贝尔著,高铦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②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著,傅严、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页。
    ①参见理查德·斯格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128、195-197页;周雪光著:《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2-75页。
    ①周晓虹著:《中国中产阶层调查:中产阶层的生存状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132页。
    ②邓国胜:《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环境》,载于《学会》,2004年,第10期。
    ①《22、23连南爱心公益活动之--香坪“阳光爱心图书室”后感》,2007年,资料来源:http://www.1kg.org/shares/81.
    ②《享受施比受更有福的人生(怀集行总结)》,2008年,资料来源:www.1kg.cn/bbs/viewtopic.php?p=23138.
    ①《多背一公斤》,2005年,资料来源:http://spaces.msn.com/members/guiguzitianxia.
    ②蔡玲玲:《志愿者要为山区孩子写童话》,载于《上海青年报》,2007年3月2日。
    ①金羊网:《人人都可以成为1Kg-er》,2005年,文章来源: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12/31/content_1047694.htm.
    ①《回应南都,“多背一公斤”们就在这里》,2007年,资料来源:http://www.1kg/bbs/viewtopic.php?t=5488.
    ②《多背一公斤——鸡鸣驿的孩子们》,2006年,资料来源: http://carrot120.spaces.live.com/Blog/cns!F96D5E56382392DA!245.entry.
    ①《我和1KG的故事——江西流坑1KG记事》,2006年,资料来源:http://1kgweb.blogbus.com/logs/2424209.html.
    ①海士心:《人人多背一公斤》,载于《读者》,2007年,第10期。
    ②《TwinBooks介绍070712》,2007年,资料来源:http://andrewyu0222.spaces.live.com/blog/cns!4CE2D0B80DE49190!1525.entry.
    ①《1kg,加油》,资料来源:http://1kg.cn/bbs/viewtopic.php?t=7076.
    ②《我愿意成为多背一公斤地方工作团队的一员》,2006年,资料来源:http://groups.google.com/ group/1KG-Team/browse_thread/thread/81a4bf69bfd11c83?hl=zh-CN#.
    ③《from浙江大学学生》, 2006年,资料来源:http://groups.google.com/group/1KG-Team/ browse_thread/thread/b23cabbc070f1f72?hl=zh-CN#.
    ①《多背一公斤成都团队意见反馈专贴,高校巡回建议》,2007年,资料来源:http://www.1kg.cn/bbs/viewtopic.php?t=4235.
    ①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4页。
    ②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268页。
    ③帕森斯著,梁向阳译:《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39-143页。
    ④Meyer, John & W.R. Scott. 1983,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Inc. pp. 168.
    ⑤Suchman, M.C. 1995.“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che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3): 571-610.
    ⑥Aldrich, H.E. 1999. Organizations Evolvin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 230.
    ①李友梅等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②理查德·斯格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③韦伯著,埃德华·希尔斯、马克斯·莱因斯坦(英)译,张乃根(中)译:《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④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①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陆宏成、陈黎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①资料来源:对AZ的访谈。
    ②《石济坑村的孩子们(四)——清晨的阳光》,2005年,资料来源:http://1kgweb.blogbus.com/logs/2005/04/1109140.html.
    ①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②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③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④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载于《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
    ①杜栋、蒋亚东编著:《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②丹尼尔·贝尔著,高铦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③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6、89-91页。
    ①参见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1、428页。
    ②参见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69页。
    ③所谓数字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及其网络普遍使用基础上的信息交换,它使传统社会建立在原子(atom)基础上的物质交换转为电子数据的传输,以比特(bit)方式,消除了纸张所具有的地域性,通过信息流在网络间的传播,使信息成为举世共享的资源,由此构成了一个新的比特时代。参见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8、204、258页。
    ①邱泽奇:《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载于《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②参见罗伯特·K·默顿著,唐少杰等译:《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352页。
    ①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②转引自梁栋:《网络组织的兴起——信息化与企业组织网络化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③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观深受帕森斯的影响,在文中,他们写道:“在社会科学中,塔尔科特·帕森斯曾带头采用过一般系统的观点。尽管他承认他这种观点来自巴莱多的科学理论的系统观念,他本人却充分利用开放系统方法来研究社会结构。他不仅提出了一种广泛的社会系统的格局,而且将他的观点与组织联系起来。在本书后一部分,我们将引用他的许多关于社会系统结构与过程的观念。”参见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著,傅严、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129页。
    ①参见李维安:《知识、信息、网络、创新》,载于《南开管理评论》,1998年,第2期。
    ①Morgan, G. 1989. Creative Organization Theory: A Resourebook. Newbury Park, CA: Sage.
    ①《控制权》,2007年,资料来源:http://anzhu.net/2007/04/12/1140/.
    ①《多背一公斤简介》,2008年,资料来源:http://www.slideshare.net/andrewyu/1-kg-intro-080318.
    ②《5.1假期前是否可以在论坛上晒下路书,发展更多的1KGER落地?》,2007年,资料来源:http://groups.google.com/group/1KG-Team/browse_thread/thread/1a053595c3863232/19afcfaeb497643a?#19afcfaeb497643a.
    ①《一个小问题——两种不同的助学理念》,2004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541075.html.
    ①Drucker, Peter. 1988.“The Coming of New Organiz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2): 45-53.
    ②《团队建设的若干讨论意见》,2006年,资料来源:http://www.1kg.cn/bbs/viewtopic.php?t=295.
    ①《一样》,2007年,资料来源:http://anzhu.net/2007/04/10/.
    ②尼古拉斯·卢曼著,瞿铁鹏、李强译:《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③罗伯特·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200页。
    ①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页。
    ②事实上,在网络社会中,人们是由于彼此都关心同一领域、同一问题而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个虚拟社群,这些虚拟社群是建立在精神交流基础之上的,因而,虚拟社区也是“机械团结”形式。
    ①《杭州思考(5)——三个“多背一公斤”》,2006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3636514.html.
    
    ①《广州1kg团队坚定地发展着》,2006年,资料来源:www.1kg.cn/bbs/viewtopic.php?p=3571.
    ②《离开北京之前,为大家感到骄傲》,2006年,资料来源:http://anzhu.net/2006/11/09/1260/.
    ③巴纳德著,王永贵译:《经理人员的职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45-55页。
    ①理查德·斯格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页。
    ②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著,傅严、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9-680页。
    
    ①资料来源:对AZ的访谈。
    ②《多背一公斤项目管理方法V0.9》,2006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3192214.html.
    ①杨蕙馨、刘明宇:《从技术角度对企业内部组织演进的考察》,载于《文史哲》,2003年,第3期。
    ①孟延春:《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营——营销理念》,载于《清华大学NGO研究所三周年庆学术报告集》,2007年,文章来源:www.ngocn.org/download_channel/training_NGO/20070402.
    ②格雷戈里·迪斯:《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经营》,载于里贾纳·E·赫兹琳杰等著、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①根据格雷戈里·迪斯的“社会性企业光谱”而制,略有修改。同上第135-136页。
    ①DiMaggio, Paul and Walter Powell. 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si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2): 147-160.
    ②《AZ眼里的“多背一公斤”》,2006年,资料来源:http://sand9.blogbus.com/logs/4592056.html.
    
    ①曾无艳:《多背一公斤去旅行》,载于《女友》,2007年11月19日,第11期。
    ②《杭州思考(1)——关于组织》,2006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3505956.html.
    ③《对1kg组织结构的一些想法》,2006年,资料来源:http://anzhu.net/2006/07/27/.
    ①《杭州思考(1)——关于组织》,2006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3505956.html.
    ①托马斯·库恩著,纪树立等译:《必要的张力》,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4-225页。
    ①《World of Good调研及公平贸易讨论》,2007年,资料来源:http://anzhu.net/2007/10/16/1066/.
    ②V·卡斯托利·兰甘等:《做好事也要精益求精》,载于里贾纳·E·赫兹琳杰等著、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③《线上公益,线下商业?》,2005年,资料来源:http://swordi.com/category/get-free-web/.
    ①李汉林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②理查德·斯格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①Pfeffer, Jeffrey & Gerald R.Salancik.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②参见理查德·斯格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128、195-197页;周雪光著:《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2-75页。
    ③参见卡尔·波兰尼著,冯刚、刘阳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马克·格兰诺维特著,罗家德译:《社会网与经济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①Zukin, Sharon & Paul DiMaggio. 1990. Structures of Capita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7.
    ②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著,张月等译:《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86页。
    ③参见李友梅著:《组织社会学及其决策分析》,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理查德·斯格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195页。
    ④参见江明修、郑胜分:《全球性公民社会组织发展之探析》,载于范丽珠主编的《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69页。
    ①《多背一公斤出壳报告》,2008年,资料来源:http://andrewyu0222.spaces.live.com/blog/cns!4CE2D0B80DE49190!2424.entry.
    ②《多背一公斤50个灾区板房学校图书室建成,2009年目标:再为乡村学校建150个图书室!》,2009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33893105.html.
    ③资料来源:对AZ的访谈。
    ①参见莱斯特·萨拉蒙、赫尔穆特·安海尔著:《公民社会部门》,载于何增科主编的《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6页。
    ②任慧颖:《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行动与第三领域的建构》,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①转引自田凯著:《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23页。
    ②转引自任慧颖:《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行动与第三领域的建构》,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③转引自邓国胜、何建宇:《非政府组织的理论研究》,载王贻志、周锦尉主编的《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2)》,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112页。
    ①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载于《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冬季号,总第28期。
    ①参见任慧颖:《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行动与第三领域的建构》,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①《近期上海工作和大家一起分享》,2007年,资料来源:http://groups. google.com/group/1KG-Team/ msg/fff367e64c4bc76e?dmode=source&hl=zh-CN.
    ①参见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市长和多背一公斤》,2008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17243613.html.
    ①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
    ②参见任慧颖:《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行动与第三领域的建构》,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②《AZ的日记——参加KEEN的“多背一公斤”云南行有感》,2008年,资料来源:http://keenkeen.blog.enorth.com.cn/article/316651.shtml.
    
    ①转引自邓地:《分享中国,中国分享》,载于《南方周末》,2008年10月16日。
    ①林毅夫:《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载于《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8月7日。
    ②《08责任——联想启动公益创投计划》,2008年,资料来源:www.stardaily.com.cn.
    ③《联想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并启动公益创投计划》,2007年,资料来源:http://www.cnetnews.com.cn/2007/1218/686014.shtml.
    ①《触动传媒凭互动媒体的先锋公益理念获社会公益媒体杰出贡献奖》,2008年,资料来源:http://www.xprn.com/pr/08/12/08840721-2.html.
    ②《触动传媒与您“多背一公斤”——尖山小学行》,2008年,资料来源:http://tech.qq.com/a/20080918/000275.htm.
    ③彼得·德鲁克著,齐若兰译:《管理的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①资料来源:组织内部资料。
    ②《多背一公斤成都团队10月简报》,2007年,资料来源: http://www.1kg.cn/bbs/viewtopic.php?t=20844.
    ①《EF英孚教育、多背一公斤合作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啦!》,2009年,资料来源:http://www.1kg.org/activities/260.
    ①《“联想公益创投计划”资助制度》,2009年,资料来源:http://csr.lenovo.com.cn/commonweal/index02_2.html.
    ②《双子书(TwinBooks)发布》,2007年,资料来源:http://www.twinbooks.cn/.
    ①中国民促会、德国伯尔基金会编写,周梅月执笔:《草根组织与媒体合作双赢手册》,2008年版,第20页。
    ②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①中国民促会、德国伯尔基金会编写,周梅月执笔:《草根组织与媒体合作双赢手册》,2008年版,第1-2页。
    ①曾无艳:《多背一公斤去旅行》,载于《女友》,2007年11月19日,第11期。
    
    ①资料来源:组织内部资料。
    ②《1kg理念推广的临界点》,2005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2005/03/1091373.html.
    ①《释放病毒,自主演化》,2005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1013415.html.
    ①中国民促会、德国伯尔基金会编写,周梅月执笔:《草根组织与媒体合作双赢手册》,2008年版,第54页。
    ①陈晓春等:《非营利组织的共生探析》,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①《欢迎各类助学组织参与多背一公斤“乡村学校信息共享”计划》,2008年,资料来源:http://1kg.blogbus.com/logs/17617749.html.
    
    ①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②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载于《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
    ①同上
    ②北京富平学校公民社会中心:《网络公益组织现状报告》,2007年,未刊稿。
    ①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①巴纳德著,王永贵译:《经理人员的职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60-61页。
    ①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载于《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
    【1】.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07.2007年中国网络社区简版报告[EB/OL].http://www.iresearch.com.cn.
    【2】.安德森,克里斯著.乔江涛译.2006.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3】.奥尔森,曼瑟尔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巴纳德,切斯特著.王永贵译.2007.经理人员的职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贝尔,丹尼尔著.高铦等译.1997.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
    【6】.北京富平学校公民社会中心.2007.网络公益组织现状报告[Z].未刊稿.
    【7】.伯恩斯坦,戴维著.吴士宏译.2006.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新星出版社.
    【8】.波兰尼,卡尔著.冯刚、刘阳译.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9】.布迪厄,皮埃尔著.包亚明译.1997.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蔡玲玲.志愿者要为山区孩子写童话[N].上海青年报.2007年3月2日.
    【11】.陈共德.2002.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12】.陈健.2007.国际非政府组织项目运作的资源分析——以SC为个案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陈洁.1999.BBS: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J].中国青年研究(5).
    【14】.陈锦棠、官有垣等.2007.香港,台湾和上海:两岸三地社会企业初探研究报告[EB/OL]. http://www.hkcs.org/cnews/c285/c28506.htm.
    【15】.陈粟、陈冰.2005.网络:虚拟的公共领域——以BBS上的议程设置为例[J].新闻界(1).
    【16】.陈晓春.2003.非营利组织营销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7】.陈晓春、黄炎波、颜克高.2004.非营利组织的共生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18】.查普夫,沃尔夫冈著.陆宏成、陈黎译.1998.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崔嵬.2001.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一塌糊涂BBS虚拟社区研究[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德鲁克,彼得著.齐若兰译.2006.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1】.邓地.分享中国,中国分享.南方周末[N].2008年10月16日.
    【22】.邓国胜.2001.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3】.——.2004.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环境[J].学会(10).
    【24】.邓海峰、乐园.2005.NGO网络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印度NGO网络建设经验为鉴[J].学会(8).
    【25】.邓津,诺曼、伊冯娜·林肯著.风笑天等译.2007.定性研究(第1卷):方法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6】.——.风笑天等译.2007.定性研究(第2卷):策略与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7】.——.风笑天等译.2007.定性研究(第3卷):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8】.邓锁.2005.双重制度逻辑与非营利组织的运行[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29】.丁慧民、韦沐、杨丽.2006.网络动员及其对高校政治稳定的冲击与挑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
    【30】.董文琪.2006.非营利组织的合作营销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1】.杜栋、蒋亚东.2006.企业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2】.杜拉克,彼得著.余佩珊译.1999.非营利机构的经营之道[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33】.范丽珠.2003.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4】.方统法.2004.组织设计的知识基础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5】.费埃德伯格,埃哈尔著.张月等译.2005.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6】.高虹圆.2004.我国非营利组织实施营销管理的思考[J].特区经济(9).
    【37】.高永兴.2004.非营利组织运用信息科技:整合、创新与国际趋势[EB/OL].http://learning.npo.org.tw/Info_Show.asp?Info_ID=382.
    【38】.格兰诺维特,马克著.罗家德译.2007.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9】.顾志勇.2005.非营利组织募资机制研究——以苏州市平江区“一家人”慈善互助超市为例[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0】.郭国庆、李先国.2001.国外非营利机构筹资模式及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2).
    【41】.郭茂灿.2004.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以天涯社区为例[J].社会学研究(2).
    【42】.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1989.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
    【43】.——.曹卫东等译.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
    【44】.——.曹卫东译.2004.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5】.——.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M].200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6】.海士心.2007.人人多背一公斤[J].读者(10).
    【47】.赫兹琳杰,里贾纳等著.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2004.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8】.何明升.2005.复杂巨系统:互联网社会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学术交流(7).
    【49】.何增科.2000.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0】.吉登斯,安东尼著.李康、李猛译.1998.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1】.——.赵旭东等译.2003.社会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2】.贾西津.2005.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3】.江明修.2000.第三部门经营策略与社会参与[M].台北:(台北)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54】.金文哲.2002.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动力机制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5】.卡斯特,曼纽尔著.夏铸九等译.2001.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6】.——.2003.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7】.卡斯特,弗莱蒙特、罗森茨韦克著.傅严、李柱流等译.2000.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8】.康晓光.1997.创造希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M].桂林:漓江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9】.——.1999.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冬季号,总第28期).
    【60】.——.2001.NGO扶贫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61】.康晓光、韩恒.2005.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6).
    【62】.科尔曼,詹姆斯著.邓方译.1999.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3】.孔茨,哈罗德、海因茨·韦里克著.郝国华等译.1993.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64】.库恩,托马斯著.纪树立等译.1981.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65】.里德比特,查尔斯著.环球协力社编译.2006.社会企业家的崛起[M].北京: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
    【66】.李凡.2003.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2[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67】.李汉林,等.2005.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1).
    【68】.李汉林.2004.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9】.李慧.公益旅游为何成时尚[N].光明日报.2008年4月25日.
    【70】.李惠斌、杨雪东.2000.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1】.李玲梅.2006.网络交往与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2】.李维安,等.2003.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73】.李维安.1998.知识、信息、网络、创新[J].南开管理评论(2).
    【74】.李亚平、于海.1998.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75】.李友梅.2001.组织社会学及其决策分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76】.李友梅、肖瑛、黄晓春.2007.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7】.李珍刚、王三秀.2002.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J].社会科学(6).
    【78】.梁栋.2002.网络组织的兴起——信息化与企业组织网络化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79】.梁唐.2006.美国的“社会企业”运动[J].21世纪商业评论(1).
    【80】.林闽钢、王章佩.2001.福利多元化视野中的非营利组织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6).
    【81】.林南著.张磊译.2005.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2】.林毅夫.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中华工商时报[N].2006年8月7日.
    【83】.刘力锐、张雷.2006.网络政治动员的消极影响及治理[J].石家庄学院学报(1).
    【84】.刘向辉.2007.互联网草根革命——Web2.0时代的成功方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5】.刘瑛、杨伯溆.2003.互联网与虚拟社区[J].社会学研究(5).
    【86】.绿根力量教材编写组.2004.草根组织启动:社会视野、草根行动与社区参与(教师手册)[Z].内部培训材料.
    【87】.卢曼,尼古拉斯著.瞿铁鹏、李强译.2005.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8】.罗观翠.2007.社会企业与社会资本[J].中国社会导刊(24).
    【89】.罗佳、刘小龙.2006.网络动员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改进[J].求实(3).
    【90】.罗杰斯,埃弗雷特著.辛欣译.郑颖译校.2002.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91】.罗仲伟.2001.网络组织对层级组织的替代[J].中国工业经济(6).
    【92】.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2000.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
    【93】.孟延春.2007.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营——营销理念.清华大学NGO研究所三周年庆学术报告集[EB/OL].www.ngocn.org/download_channel/training_NGO/20070402.
    【94】.米尔斯,赖特等著.黄晓京译.1986.社会学与社会组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95】.默顿,罗伯特著.唐少杰等译.2006.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
    【96】.莫亦凯.2002.联合国与INGO之研究[D].台湾政治大学外交所硕士学位论文.
    【97】.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1997.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
    【98】.诺顿,米歇尔著.张秀琴、江立新译.2005.全球筹款手册——NGO及社区组织资源动员指南(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9】.诺顿,约翰.2001.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00】.帕森斯,塔尔科特著.梁向阳译.1988.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01】.帕特南,罗伯特著.王列、赖海榕译.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02】.彭晶晶.2005.网络传媒——公共领域再次转型的契机[J].安康师专学报(2).
    【103】.戚攻.2001.从社会学理论域考察网络社会群体[J].探索(2).
    【104】.祁林.2003.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权的有限性[J].新闻知识(11).
    【105】.钱平凡.1999.组织再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06】.——.1998.组织整体结构模式:一种研究企业组织的新方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6).
    【107】.秦晖.2001.第三部门、文化传统和中国改革[EB/OL]. http://www.china-review.com/sao.asp?id=4307.
    【108】.邱泽奇.1999.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J].社会学研究(4).
    【109】.曲元周.2005.信息时代基于互联网的草根NGO运行的结构逻辑及悖论——以“多背一公斤”组织为案例[EB/OL].http://1kg.blogbus.com/logs/1640902.html.
    【110】.任慧颖.2005.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行动与第三领域的建构[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1】.芮鸿程.2001.网络组织的形成与运作机理研究[J].学术界(3).
    【112】.萨拉蒙,莱斯特等著.贾西津等译.2002(1999).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3】.时立荣.2005.从非正规就业组织到社会企业[J].理论学刊(9).
    【114】.——.2007.转型与整合:社会企业的概念、特点与益处.见: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5】.斯格特,理查德著.黄洋等译.2002.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北京:华夏出版社.
    【116】.苏晋京.2002.网络革命与中国公共领域的发育[J].重庆社会科学(3).
    【117】.苏力,等.1999.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18】.孙国强.2001.网络组织的内涵、特征与构成要素[J].南开管理评论(4).
    【119】.孙立平.1994.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
    【120】.——.2003.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见:当代中国社会分化与政策选择全国学术研讨会(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会议论文[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21】.孙立平,等.1999.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22】.唐斌.2006.禁毒非营利组织及其运作机制研究——以上海市S社会工作机构为个案[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3】.陶传进.2005.社会公益供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24】.陶建钟.2005.“都市快闪”:游戏还是责任[J].中国青年研究(4).
    【125】.田晶.2002.我国行业协会资源获取机制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126】.田凯.2004.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27】.童星、罗军.2001.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J].江苏社会科学(5).
    【128】.涂尔干,埃米尔著.渠东译.2000.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29】.托克维尔著.董国良译.2004.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30】.王方华、周洁如.2005.非营利组织营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31】.王君平.2004.虚拟的网络社区现实的公共领域——浅谈强国论坛对公共领域的重构或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6).
    【132】.王名.2006.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J].学术月刊(9).
    【133】.王名、刘国翰、何建宇.2001.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4】.王文红.2006.非营利组织筹资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135】.王雪辉.2004.非营利组织筹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6】.王贻志、周锦尉.2003.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2)[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37】.王颖、折晓叶、孙炳耀.1993.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38】.王占军.2008.高校公益性学生社团的组织资源动员——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的案例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1).
    【139】.韦伯著.埃德华·希尔斯、马克斯·莱因斯坦(英)译,张乃根(中)译.1998.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40】.——.林荣远译.1997.经济与社会(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
    【141】.吴晨.2007.社会企业指南手册[EB/OL]. http://tse.web036.51web.cn/xiangmu/UploadFiles_5350/指南1.doc.
    【142】.吴冠之.2003.非营利组织营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3】.吴锦良.2002.论政府机构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的互动关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
    【144】.吴伟、孟延春.2007.互联网对NGO组织的作用研究——基于7家NGO组织的案例分析[J].特区经济(8).
    【145】.西蒙,赫伯特著.杨砾、徐立译.1989.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46】.——.2004.管理行为(修订版)(原书第4版)[M].詹正茂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47】.香港社会企业资源中心.2007.认识社会企业[EB/OL].http://www.socialenterprise.org.hk/chi/se.htm.
    【148】.肖冬平、梁臣.2003.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12).
    【149】.谢卫群.网络社团:“想到的、想不到的,网上都有”[N].人民日报.2007年3月27日.
    【150】.杨凤禄、孙钦钦.2007.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151】.杨蕙馨、刘明宇.2003.从技术角度对企业内部组织演进的考察[J].文史哲(3).
    【152】.杨洁.2005.非营利组织的劝募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3】.杨俊一,等.2007.制度哲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154】.杨圣慧.2001.以体验行销的观点探讨网站之虚拟社区经营模式[D].(台湾)铭传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5】.尤努斯,穆罕默德著.吴士宏译.2006.穷人的银行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56】.曾繁旭.2006.NGO媒体策略与空间拓展———以绿色和平建构“金光集团云南毁林”议题为个案[J].开放时代(6).
    【157】.曾无艳.2007.多背一公斤去旅行[J].女友(11).
    【158】.张洪英.2003.妇女组织的社会资本和个人社会资本及其资源动员———以“热心大嫂”服务中心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1).
    【159】.张磊.2005.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J].社会学研究(6).
    【160】.张莉、风笑天.2000.转型期我国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其社会功能[J].社会科学(9).
    【161】.章友德、周松青.2007.资源动员与网络中的民间救助[J].社会(3).
    【162】.张岳琢.2007.社会动员与地方NPO的品牌建构[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3】.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4】.赵瑞华.2004.网络论坛浅水区,算不算公共领域?——以“强国论坛”为例[J].新闻界(5).
    【165】.赵秀梅.2004.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考察[J].开放时代(6).
    【166】.郑杭生.2005.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运用——当代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7】.郑胜分.2005.欧美社会企业发展及其在台湾应用之研究[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博士论文.
    【168】.郑永强.2009.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EB/OL].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cyshx/t20090213_20551.htm.
    【16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index/0E/00/11/index.htm.
    【170】.中国民促会、德国伯尔基金会编写.周梅月执笔.2008.草根组织与媒体合作双赢手册[Z].
    【171】.中国民间组织网.2008.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社会组织部分)[EB/OL]. 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id=30672&dictionid=2201&catid=.
    【172】.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金会发展研究委员会.2001.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73】.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科学研究中心.2004.2002国情调研(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74】.周批改、周亚平.2004.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及启示[J].东南学术(1).
    【175】.周晓虹.2005.中国中产阶层调查:中产阶层的生存状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6】.周雪光.2003.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7】.朱健刚.2004.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J].开放时代(6).
    【178】. Aldrich, H.E. 1999. Organizations Evolvin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 230.
    【179】. Alter, Kim. 2007. Social Enterprise Typology. Available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virtueventures.com/typology).
    【180】. Armstrong, A. & Hagel, J.Ⅲ. 1996.“The Real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i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3): 134-141.
    【181】. Bagozzi, R.P. & Dholakia, U.M. 2002.“Intentional social action in virtual communities.”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6(2): 2-21.
    【182】. Borzaga, Carlo & Jacques Defourny(eds.). 2001.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 London: Routledge.
    【183】. Borzaga, Carol & Alceste Santuari. 2003.“New Trends in the Non-profit in Europe: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In OECD(ed.),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Economy, pp. 31-59.
    【184】. Burns, Tom & Stalker G.M. 1961.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London: Tavistock.
    【185】. Burt, Ronald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al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86】. Dees, Gregory. 2001. The Meaning of“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vailable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faculty.fuqua.duke.edu/centers/case/files/dees-SE.pdf).
    【187】. DiMaggio, Paul & Walter Powell. 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si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2): 147-160.
    【188】. Drucker, Peter. 1988.“The Coming of New Organiz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6(1-2): 45-53.
    【189】. Drazin, Robert & Andrew H.Van de Ven. 1985.“Alternative Forms of Fit in Contingency Theor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0(4): 514-539.
    【190】. Ferris, J. & Graddy, E. 1999.“The Rol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Self-Governing Society: a View from the United States.”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9(2):137-151.
    【191】. Hannan, M.T. & Freeman, J.H. 1977.“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5): 929-964.
    【192】.——. 1984.“Structural Int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2): 149-164.
    【193】.——. 1989. Organizational Ecolog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 Hansmann Henry B. 1980.“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Yale Low Journal 89(5): 839-901.
    【195】. Kramer Ralph M. 2000.“A Third Sector in the Third Millennium.”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11(1): 1-23.
    【196】. Lin, Nan, Wslter M. Ensel & John C. Vaughn. 1981.“Social Resources and Strengh of Ties: Structural Factors in Occupational Statatus Attain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6(4): 393-405.
    【197】. Lohmonn R.A. 1992. The Commons: New Perspectives on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Ac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Publishers.
    【198】. Luthans, F. 1973.“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A path Out of the Jungle.”Business Horizons 16(3): 67-72.
    【199】. Meyer, John & Brian Rowan. 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nd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2): 345.
    【200】.——. 1983.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Inc., pp. 168.
    【201】. McCarthy, John D. & Mayer N. Zald. 1977.“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6): 1212-1241.
    【202】. Morgan, G. 1989. Creative Organization Theory: A Resourebook. Newbury Park,CA: Sage.
    【203】. Pfeffer, Jeffrey & Gerald R. Salancik.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204】. Podolny, Joel M. & Karen L. Page. 1998.“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1): 57-76.
    【205】. Powell & DiMaggio. 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6】. Quinn, J. B. 1992. Intelligent Enterprises: A Knowledge and Service Based Paradigm for Industr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07】. Roberts, Teresa L. 1998.“Are Newsgroups Virtual Communities?”In: Proceedings of CHI’98,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pp. 360-367.
    【208】. Rockart, J.F. & Short, J.E. 1991.“The Networked Organiz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Interdependence.”In Michael S.Scott-Morton (Eds.), The Corporation of the 1990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9-219.
    【209】. Salamon, Lester & Helmut K.Anheier. 1992.“In search of Nonprofit sector Ⅱ: The Problem of classification.”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3(3): 267-309.
    【210】. Schram, V.R. 1985. Motivating volunteers to participate. In L.F. Moore (Ed.), Motivating volunteers: How the rewards of unpaid work can meet people's needs. Vancouver, Canada: Vancouver Volunteer Centre, pp. 13-29.
    【211】. Suchman, M.C. 1995.“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3): 571-610.
    【212】. United Kingdom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2. Social Enterprise: A Strategy for Success. Available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sbs.gov.uk/SBS_Gov_files/speeches/SPE_documenta.pdf).
    【213】. Uzzi, B. 1999.“Embeddedness in The Making Of Financial Capital: How Social Relations And Networks Benefit Firms Seeking Financial.”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 64(4): 481-505.
    【214】. Weisbord,Burton A. 1988. The Nonprofit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25-26.
    【215】. Young, Dennis R. 2000.“Alternative Model of the Government-Nonprofit Sector relations: Theoret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9(1): 149-172.
    【216】. Zukin, Sharon & Paul DiMaggio. 1990. Structures of Capita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