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列宁一生最突出的贡献,在理论上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实践上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成功地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列宁指出:“没有丰富的知识、技术和文化,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研究列宁文化建设思想不仅是系统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列宁在创建和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于文化建设的科学思想。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的基本原理;思想建构的主旨在于满足俄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服务,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在全面考察俄国的历史国情和国内外形势后,把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说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渊源,是在直接汲取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合理借鉴和吸收其他理论家(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列汉诺夫)相关思想及俄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19世纪末,列宁在对自由主义民粹派思想的挑战与回应中,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启了关于俄国文化发展的理论探索之路。十月革命后,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就怎样在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建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策略和原则措施。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指出随着政治革命和政治变革的任务结束,文化建设的任务应成为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文化水平是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从确立形成阶段已逐步成熟。
     俄国是多民族的传统农业大国,列宁基于俄国的特殊国情的考虑,其文化建设思想包含了文化诸多层面的事业建设,主要是思想政治建设、教育事业建设、文化事业建设、社会道德建设、科学技术建设、民族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等,七者相互联系,共同组成文化建设的规划蓝图。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对苏维埃俄国的文化领域和文化发展问题的理论把握和战略思索。
     探究理论的基本目的在于考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对中国实践的现代启示和重要意义。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定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首要环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最基本内容。以列宁文化建设思想为科学依据,清除“虚化”、“淡化”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巩固和建设意识形态的主流阵地,才能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问题。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同样离不开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和以后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文化建设的难点和突破点。只有巩固与发展农村文化阵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目标才能指日可待。列宁指出,继承良好的阅读文化传统,创建先进的阅读设施和舒适的阅读环境,不断推进社会文化活动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和具体举措,对提高社会文化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积极开展广泛多样的社会文化活动工程和国民阅读活动,加强图书馆和阅览室建设,亦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一项必需承载的任务。
The most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of Lenin was that he theoretically inherited, defended and developed the Marxism, formed the Russian Marxism—Leninism; He in practice made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become reality and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the first socialist country in the world, which ushered in a new era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Lenin pointed out:"If there are no abundant knowledg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in a country,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build communism." The research on Lenin's thought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ystematically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Marxism, but also is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prosperous, democratic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of creating and leading socialist countries, Lenin gradually formed the scientific thought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main essential features of Lenin'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ought was the basic principle under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adhering to the Marxism culture theory; The gist of thought construction was to meet the Russian people's cultural needs, servic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ivilization, establish socialism and realized communism.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ought of Lenin was gradually formed and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fully studying Russian history and 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Marxism culture theory and Russia reality, which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enin on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ory. It was extremely rich and on the basis of directly sucking Marx and Engels's culture theory, reasonably absorbing and profiting other related theorists (such as Chernyshevsky, Plekhanov) ideas and Russi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Lenin's thought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had been experienced a long-term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Early in the end of the19th Century, Lenin defended and developed Marxism in the challenge and response of the liberal populists thoughts, opened an exploration road of Russian culture development.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from the Russian reality, in the socialist transition process, Lenin pointed out a series of policy, tactic, principle and measures on socialist culture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Lenin pointed out with finishing the task of political revolution and political change, the task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Russian socialist construction."improve the level of 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urgent task." Lenin's thought on socialist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the stage of establishment and formation had gradually mature.
     Russia was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nd bigger country.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Russia's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 Lenin's thought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wa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thought construction, education construc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mor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nat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se seven was interrelated and together made up the mutual planning blueprint for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Lenin's though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was that Lenin theoretical grasped and strategically thought on Soviet Russia culture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basic purpose of research theory on Lenin'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ought is to get modern enlightenment and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practice. In November2012, the18th cong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de the overall layout of socialism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include economic constructio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s the five one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thought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culture powerful state.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ideal and belief is the first step of construction socialism advanced culture, the basic way to realize the basic goal of socialism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most basic content of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Lenin'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ought as scientific way to remove "false","fade" ideal, thus it can sets up the correct ideal, consolidate and construct the mainstream position of ideology,thus it can actually catch socialism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rural is the basic problem of Lenin'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ought. China is a populous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socialism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better solv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s", those also cannot leave the important topic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rural.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rural is the difficult points and breakthrough of solv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promoting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Only consolidating and developing the rural culture can achiev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and socialist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arget in the near future. Lenin pointed out inheriting the good reading culture, creating advanced reading facilities and comfortable reading environment, promoting constantly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was an important form of realization and concrete measure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culture, 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ocial culture and national overall quality. Actively carrying out a wide variety of social cultural activities, extending on national reading activities, strengthening library and reading room construction in community and rural, is also an task of our culture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引文
① [美]路易斯·费希尔.列宁的一生[M].彭卓吾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588
    ② [美]路易斯·费希尔.列宁的一生[M].彭卓吾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593
    ① Sheila Fitzpatrick, Cultural Revolution in Russia,1928—1931. [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8.p.8
    ② David Joravsky,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Fortress Mentality",in Abbott Gleason, Peter Kenez,and Richari Stites, Bolshevik Culture. [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9. p.96
    ① [苏]卡尔波夫.苏维埃文化与苏联文化革命[M].陈丹、柯力、国芬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7.106
    ② [苏]布哈林.布哈林文选(中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246
    ③ 苏绍智等主编.布哈林思想研究(译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02
    ① 李福麟.列宁晚年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4):15-18
    ② 赵湘江.论列宁“五篇遗嘱”中关于发展纯粹文化的思想[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3):96
    ③ 钱崇涛.论列宁“最后构想”中的文化建设思想[J].浙江学刊,1998(5):80-82
    ① 韦定广.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5-58
    ② 王丰.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35
    ③ 俞良早.东方视域中的列宁学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① 张翼星等.读懂列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159
    ② 韦定广.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5-86
    ① 俞思念主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5-81
    ② 林建华、周文升.论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特色[J].山东社会科学,1993(2):58-79
    ③ 史方倩.论列宁先进文化思想的特点[J].人民论坛,2005(8):86-87
    ④ 张海龙、阿其图.略论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359-360
    ⑤ 黄艳.列宁文化建设的思想与实践及其现实意义[J].云南学术探索,1998(5):21
    ⑥ 刘元钦.只有实现文化变革才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1986(2):6
    ① 林孟清.论列宁文化思考的意义[J].江汉论坛,2002(2):11
    ② 李福麟.列宁晚年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4):15
    ③ 李福麟.列宁晚年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4):18
    ① 居继清、周青鹏.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之比较[J].江汉论坛,1997(2):15
    ① 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3
    ① 肖前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309
    ② 肖前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31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6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4
    ①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3
    ②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
    ③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
    ⑤ 邴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21
    ① 刘奔.文化研究中的哲学历史观问题[J].思想战线,2007(2):134
    ② 肖前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706
    ③ 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9
    ①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9
    ③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2
    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编辑委员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M].北京:解放社,1942.65
    ②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编辑委员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M].北京:解放社,1942.65
    ③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4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8-22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0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7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扳社,1957.11811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① 蔡特金.回忆列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8
    ② 蔡特金.回忆列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4-15
    ③ 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8-29
    ① 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5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27
    ②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编辑委员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M].北京:解放社,1942.127
    ③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编辑委员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M].北京:解放社,1942.127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2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4
    ⑥ 肖前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69
    ⑦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482
    ① 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429
    ② 彭东琳.传统民族文化下的宽容[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7-51
    ③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3
    ①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96
    ② 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7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727
    ②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8
    ③ 参见[俄]弗·伊凡诺夫.苏联文学思想斗争史[M].曹保华、徐云生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46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②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8
    ③ 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5-126
    ④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① 董立武、张耳编选.列宁文艺思想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92
    ① 董立武、张耳编选.列宁文艺思想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71
    ② [苏]卢那察尔斯基.文学论文集[M].莫斯科:国家文学出版社,1957.49
    ① 董立武、张耳编选.列宁文艺思想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0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7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7
    ④ 董立武、张耳编选.列宁文艺思想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0
    ① 董立武、张耳编选.列宁文艺思想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49
    ① 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08
    ② [苏]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第1卷)[M].上海外国语学院列宁著作翻译研究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48
    ③ [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博古译,北京:三联书店,1961.178、183
    ① [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博古译,北京:三联书店,1961.132
    ② 张一兵.回到列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322
    ③ [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博古译,北京:三联书店,1959.72
    ④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
    ① [俄]叶琳娜·米哈伊洛芙娜·斯科瓦尔佐娃著.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M].王亚民、张淑明、黄宏伟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150
    ① [俄]叶琳娜·米哈伊洛芙娜·斯科瓦尔佐娃著.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M].王亚民、张淑明、黄宏伟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150
    ② [俄]叶琳娜·米哈伊洛芙娜·斯科瓦尔佐娃著.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M].王亚民、张淑明、黄宏伟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151
    ③ 赵秋长等编译.俄罗斯文化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5
    ①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①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8
    ② 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4
    ③ 张冰.俄罗斯文化解读[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67
    ①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4
    ②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3
    ①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自我认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95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③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5
    ④ [苏]列宁和俄国文学问题[M].臧仲伦、张耳、李英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21
    ① 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434-437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38
    ①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著.列宁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0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5
    ③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
    ④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
    ① 董立武、张耳编选.列宁文艺思想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421
    ②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7
    ③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6
    ①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0
    ②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③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7
    ① 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8
    ②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1
    ③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④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2
    ⑤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7
    ①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3
    ① 列宁文稿(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39
    ② 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26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03
    ①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1
    ②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0
    ③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0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0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9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3、305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8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1
    ① 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5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3
    ① 尼·布哈林:布哈林文选(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49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4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4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4
    ① 列宁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55
    ②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3
    ③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8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71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647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8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1
    ④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8
    ⑤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7
    ⑥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7
    ① 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6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0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0
    ③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2
    ④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104
    ①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9
    ②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③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8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⑤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2-133
    ⑥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4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6
    ③ 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0
    ① 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1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5
    ③ 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3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2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0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1
    ④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3
    ①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5
    ②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8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2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4
    ① 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11
    ② 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10
    ① 华中师范大学《列宁教育文集》编辑组编.列宁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33
    ② 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3
    ③ 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7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1
    ① 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5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3-764
    ② 华中师范大学《列宁教育文集》编辑组编.列宁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86
    ③ 华中师范大学《列宁教育文集》编辑组编.列宁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39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57
    ① 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
    ② 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08
    ① 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52
    ① 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8
    ② 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
    ③ 冯锦生.学习列宁有关社会主义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思想[J].河北图苑,1990(2):4
    ① [苏]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论图书馆工作[M].李哲民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7:33
    ② [苏]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论图书馆工作[M].李哲民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7:26
    ③ [苏]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论图书馆工作[M].李哲民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7:41
    ④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21
    ① [苏]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论图书馆工作[M].李哲民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7:27
    ② [苏]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论图书馆工作[M].李哲民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7:30
    ③ [苏]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论图书馆工作[M].李哲民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7:30
    ① 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7
    ② 转引自张才兰主编:苏联文化教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119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0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③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72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28
    ② 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1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1
    ④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8
    ⑤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⑥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④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⑤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8-169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②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8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
    ④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1
    ② 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76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7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①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75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4
    ③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1
    ④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6
    ⑤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58
    ⑥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0
    ②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03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5
    ④ 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16
    ① [苏]瓦·伊·阿斯塔霍娃.列宁论社会主义知识分了的本质和属性[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3.82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③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2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2-123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9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2
    ④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2
    ⑤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
    ⑥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1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2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8
    ③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9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0
    ② 蔡特金.回忆列宁(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8
    ① 华中师范大学《列宁教育文集》编辑组编.列宁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33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68
    ③ 蔡特金.回忆列宁(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90
    ① [苏]若·亚·麦德维杰夫.六十年来苏联科学和科学家的政策[M].余明、杨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18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1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2
    ④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2
    ⑤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7
    ① 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6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8
    ③ 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0
    ④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
    ① 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9
    ② 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63
    ③ 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55
    ④ 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0
    ⑤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5
    ⑥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5
    ⑦ 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64-65
    ① [苏]A·M·普罗霍罗夫主编.苏联百科手册[M].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585
    ② 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论民族自决权[M].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63
    ③ 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论民族自决权[M].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63
    ④ 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论民族自决权[M].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23
    ①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73
    ② 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74-75
    ① 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09
    ② 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11
    ③ 列宁.列宁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63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3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7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3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6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②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17
    ③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
    ① 列宁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812
    ① 刘博,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调查报告显示[J].探索,2011(3):144
    ① 课题组.对青岛市不同社会群体信仰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导向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3):74
    ② 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319
    ① 赵金飞.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与研究——以浙江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1(1):136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1
    ③ 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
    ④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5
    ①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7
    ② 魏泽焕.学习列宁办党校的思想[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1):121
    ③ 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96
    ①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3
    ②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7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6
    ④ 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53
    ①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53
    ② 陈潭、彭东琳.列宁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探微[J].社会科学家,2011(11):18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②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3
    ③ 刘建军.辩证地把握共产主义理想及其追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0):63
    ④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⑤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10
    ⑥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8
    ⑦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3
    ⑧ 胡贵安,袁志德.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探析[J].新西部,2008(16):83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4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8
    ② 王余光等著.中国阅读文化史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7
    ① 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编.列宁论图书馆事业[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77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21
    ① 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编.列宁论图书馆事业[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76
    ② 转引自:[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苏共领导下的苏联文化革命[M].范益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122
    ③ 转引自:[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苏共领导下的苏联文化革命[M].范益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12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列宁全集(第6、37、38、39、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9.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0.列宁全集(第19、20、23、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1.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12.列宁全集(第28、30、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4.列宁全集(第29、31、33、34、35、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5.列宁全集(第42、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6.列宁全集(第5、37、38、39、40、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7.列宁全集(第19、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8.列宁全集(第23、24、45、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9.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列宁全集(第49、51、5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1.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列宁文稿(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4.列宁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2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2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8.列宁.论合作制[M].北京: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49.
    29.列宁.列宁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0.列宁.列宁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1.列宁.列宁论国民教育(论文和讲演)[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32.列宁.列宁论青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4.
    33.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论民族自决权[M].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
    34.斯大林.论列宁[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5.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7.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8.
    3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0.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17.
    1.厉以贤.马克思列宁教育论著选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彭大成.列宁的社会主义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彭大成.从列宁到邓小平的伟大探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4.舒风.列宁人才思想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谭希培.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7.王卫.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流派[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8.曾长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现实[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9.曾长秋.科学社会主义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10.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2.赵秋长、孟国华、王亚民编译.俄罗斯文化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著.列宁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4.连铁、周忠厚.列宁的文艺思想和实践[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15.列宁与社会主义建设—纪念列宁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俞良早.列宁主义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17.俞良早.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8.俞良早.创论“东方列宁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9.俞良早.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0.俞良早.东方视域中的列宁学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1.俞良早.关于列宁学说的论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2.俞良早.列宁后期思想探索[M].武汉:人民出版社,1993.
    23.金雁等.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24.陈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25.张翼星等.读懂列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6.向春阶.列宁晚年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27.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
    28.韦定广.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研究历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0.郑异凡编译.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论争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1.马龙闪.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2.马龙闪.苏联剧变的文化透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3.张才兰.苏联文化教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34.于沛等.斯拉夫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5.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编.列宁论图书馆事业[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36.赵秋长等编译.俄罗斯文化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7.顾明远.战后苏联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8.姚海.俄罗斯文化之路[M].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39.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文明[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40.王邦佐、柳振铎主编.列宁晚期政治思想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41.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2.徐博涵.一份珍贵的理论遗产——列宁晚期思想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43.杨会春.列宁经济思想新探[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44.《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编辑委员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M].北京:解放社,1942.
    45.董立武、张耳编选.列宁文艺思想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6.王伟光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7.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列宁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8.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编.列宁论图书馆事业[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49.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史学会编.列宁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0.华中师范大学《列宁教育文集》编辑组编.列宁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51.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2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53.邴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54.张冰.俄罗斯文化解读[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
    55.张一兵.回到列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6.张来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7.李君才等编选.中国文化年报2010年版[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
    58.傅星寰.现代性视阈下俄罗斯思想的艺术阐释[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59.苏绍智等主编.布哈林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0.王寿林.权力制约和监督研究[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6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62.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63.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布哈林文选(上中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6.俞思念主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7.朱谦之.文化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8.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苏]米·依·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M].陈昌浩、沈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苏共领导下的苏联文化革命[M].范益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3.[苏]C·A·费久金、N·K·埃利达罗娃编.列宁和苏共论知识分子[M].张鼎芬、李冬生、王文郁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4.[俄]M.P.泽齐娜.俄罗斯文化史[M].刘文飞、苏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苏]若·亚·麦德维杰夫.六十年来苏联科学和科学家的政策[M].余明、杨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6.[苏]戈尔布诺夫.列宁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M].申强、王平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0.
    7.[苏]卡尔波夫.苏维埃文化与苏联文化革命[M].陈丹、柯力、国芬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7.
    8.[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王晓毅、陈育国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俄]赫克.俄国革命前后的宗教[M].高骅、杨缤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0.[苏]瓦·伊·阿斯塔霍娃.列宁论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本质和属性[M].刘功勋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3.
    11.[苏]A·法捷耶夫等著.苏联文学艺术工作的任务[M].蔡时济等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
    12.[德]卡尔·曼海姆著.文化社会学论要[M].刘继同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3.[美]路易斯·费希尔.列宁的一生[M].彭卓吾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4.[苏]普·凯尔任采夫.列宁传[M].金铣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15.[苏]鲍·索,梅拉赫.列宁和俄国文学问题[M].臧仲伦、张耳、李英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6.[苏]柏德洛夫.学习列宁关于文化教育的若干指示[M].何国华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17.[苏]安·米·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M].山东大学翻译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
    18.[苏]苏联农村中的文化教育工作[M].黄洁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4.
    19.[苏]包德列夫.列宁斯大林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M].南致善译,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3.
    20.[苏]斯米雨诺夫、阿勃罗申科.列宁、斯大林论文化和文化革命[M].慧文译,北京:平明出版社,1953.
    21.[俄]叶琳娜·米哈伊洛芙娜·斯科瓦尔佐娃.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M].王亚民、张淑明、黄宏伟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
    22.[苏]苏科院历史所列宁格勒分所编.俄罗斯文化史纲(从远古至1917年)[M].张开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颜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5.[苏]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第1卷)[M].上海外国语学院列宁著作翻译研究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6.[苏]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论图书馆工作[M].李哲民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7.
    27.[苏]格·季诺维也夫.列宁主义[M].郑异凡、郑桥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
    28.[苏]卢那察尔斯基.文学论文集[M].莫斯科:国家文学出版社,1957.
    29.[苏]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M].蒋路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0.[英]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生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2.[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M].汪剑钊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3.[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M].雷永生,邱守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34.[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自我认知[M].汪剑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5.[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益[M].王奔洲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6.[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M].徐葵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7.[俄]T·C.格奥尔吉耶娜.俄罗斯文化史——历史与现代[M].焦东建、董茉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8.[苏]弗·伊凡诺夫.苏联文学思想斗争史[M].曹葆华、徐云生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39.[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M].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40.[美]莫西·莱文.列宁最后的斗争[M].叶林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41.[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之发展[M].博古译,北京:三联书店,1961.
    42.[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曹葆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61.
    43.[苏]马狄青.列宁反对“无产阶级文化”的庸俗化艺术观的斗争[M].倪亮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
    44.[苏]布哈林.布哈林文选(上中下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45.[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6.[苏]A·M·普罗霍罗夫主编.苏联百科手册[M].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1.李国拱、何锦发.列宁关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1).
    2.吴秉元.列宁论共产主义思想的建设[J].青海社会科学,1984(1).
    3.马龙闪.布哈林的无产阶级文化论与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4(6).
    4.刘元钦.简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1986(3).
    5.李永清.学习列宁“政治遗嘱札记—关于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J].江海学刊,1987(2).
    6.林兆荣.列宁文化思想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8(2).
    7.黄志秋.论列宁的文化发展观[J].理论学习月刊,1989(3).
    8.黄志秋.列宁文化观的系统性和主体性窥视[J].社会主义研究,1989(3).
    9.叶卫平.列宁的文化继承思想研究[J].高校社会科学,1990(6).
    10.贾明建.列宁文化思想研究述评[J].理论前沿,1991(3).
    11.林建华、周文升.论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特色[J].山东社会科学,1993(2).
    12.郝永平.重温列宁关于文化建设的辩证思想[J].社会科学论坛,1995(1).
    13.俞良早.论列宁关于苏俄“社会教育”的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6).
    14.赵湘江.论列宁“五篇遗著”中关于发展纯粹文化的思想[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3).
    15.居继清、周青鹏.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之比较[J].江汉论坛,1997(2).
    16.詹全友.列宁政治战略人才思想初探[J].天府新论,1999(5).
    17.李靖宇.列宁与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J].东欧中亚研究,1999(3).
    18.张力均.浅析列宁的“文化革命”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5).
    19.孔维军.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观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4).
    20.俞良早.列宁逝世前夕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J].东欧中亚研究,2002(5).
    21.俞良早.论列宁和俄共(布)发展先进文化的尝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2).
    22.林孟清.论列宁文化思考的意义[J].江汉论坛,2002(2).
    23.徐卫国.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
    24.王俊文.论列宁的知识人才发展观[J].贵州社会科学,2003(4).
    25.韦定广、肖从云.从列宁到江泽民:关于执政党的文化建设思想[J].唯实,2003(7).
    26.韦定广.论列宁晚年的文化建设思想—从“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谈起[J].学习论坛,2004(9).
    27.刘仓.利用资本主义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列宁文化思想的一个基本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3).
    28.伦红梅.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落后国家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的理论[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5).
    29.潘宁.列宁“文化革命”思想与和谐文化的建设[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30.赵风崑.“卡夫丁峡谷”问题与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
    31.虞满华.列宁关于文化革命的实践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启迪[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2.王万民.论邓小平对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33.贺瑞.列宁与邓小平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34.贺瑞.列宁的文化建设与邓小平的精神文明[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35.李欣复.论列宁的反映论对艺术认识论之重要意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
    36.林锋,林秀琴.国内外学术界的列宁晚年社会主义观研究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1)
    37.俞良早.关于列宁晚年的两个重要理论—评“西方列宁学”的观点[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4)
    38.张传平.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轨迹与理论价值新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2)
    39.张捷.重新学习列宁文艺思想[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
    40.李五星.列宁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要贡献[J].渤海学刊,1996(1).
    41.宋小敏.列宁关于发展国民教育措施的思想[J].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1(2).
    42.郭大俊.邓小平列宁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43.王俊文.论列宁的知识人才发展观[J].贵州社会科学,2003(4).
    44.孙成木.列宁怎样吸收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1982(6).
    45.张海燕.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文化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J].科学社会主义,1992(3).
    46.侯文富.文明: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任务—读列宁1923年的五篇文章[J]. 长白学刊,1994(6).
    47.刘起军.列宁文化战线领导思想浅论[J].求索,2003(3).
    48.史方倩.列宁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49.王丰.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50.李春隆.苏联文化革命与苏联解体[J].俄罗斯问题,2002(4).
    51.吴恩远.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J].世界历史,1997(5).
    52.刘笑燕.试论列宁关于文化革命的思想[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53.朱巧香.论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浅析列宁晚年的文化困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54.郝永平.重温列宁关于文化建设的辩证思想[J].社会科学论坛,1995(1)
    55.吴晓都.列宁与20世纪大众文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56.刘克明.苏共的文化专制主义及其历史教训[J].俄罗斯研究,2001(4)
    57.吴俊忠.跨文化视野中的中苏文艺政策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2004(4)
    58.宋仕平.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01(2).
    59.杨晓新.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与中国当代文化问题[C].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60.黄子云.学习列宁选拔人才的思想[J].理论学刊,1986(1)
    61.张坚.列宁论科学、技术和文化[J].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4(1)
    62.于洪君.列宁的干部思想与苏联早年的干部队伍知识化[J].探索,1986(3)
    63.陈桂生.列宁与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8(2).
    63.吴潜涛、杨峻岭.列宁爱国主义思想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7)
    64.王进芬.列宁关于执政的共产党人要加强学习的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10(4)
    65.骆焉名、郭铁民.列宁重视知识、知识分子的理论和实践[J].福建论坛,1983(2).
    66.马龙闪.试论列宁时期文化建设的若干经验[J].苏联东欧问题,1986(3)
    67.彭犀帧、萧世民.关于列宁文艺心理学思想的几个问题[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68.陈力丹.论列宁的出版自由思想[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69.王小锡.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启示——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经典论述[J].伦理学研究,2009(2)
    70.李建国.列宁保护和教育劳动者的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0)
    71.刘秀兰.列宁唯物论反映论与列宁文艺思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72.杨斌.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73.周太山.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思想[J].求实,2010(3)
    74.郭承东.列宁论教师[J].教学与管理,1986(2)
    75.马力、陈占安.试论列宁“灌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09 (2)
    76.方爱东.科学与价值:列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1)
    77.黄力之.列宁与俄国革命的文化制约问题[J].社会科学,2010(7)
    78.黄力之.论民族文化问题的悖论辨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9)
    79.赵中颉.列宁新闻思想简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3)
    80.周耀宏.列宁灌输理论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与创新[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81.李薇.列宁与十月革命后的思想道德教育[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82.姚芳、孙来斌.列宁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83.吴日明.列宁灌输理论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84.刘奔.文化研究中的哲学历史观问题[J].思想战线,2007(2)
    85.魏泽焕.学习列宁办党校的思想[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1)
    86.课题组.对青岛市不同社会群体信仰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导向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3)
    87.赵金飞.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与研究——以浙江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1(1)
    88.李刚.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财经科学,2004(5).
    89.李拴民.列宁晚年农村文化建设思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学理论,2009(8).
    90.周天泽.列宁科技思想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91.熊文峰.略论列宁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92.向加吾.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及现实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93.李小珊.论新时期国内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成果[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4.李国宏.列宁斯大林文化革命思想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95.张士海.“列宁主义观”史论[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96.李炜.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及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97.张媛媛.试论列宁晚年对文化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8.赵风崑.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迪[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9.戴悦.列宁斯大林文化革命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100.冯锦生.学习列宁有关社会主义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思想[J].河北图苑,1990(2).
    101.肖时占.略谈列宁的图书馆事业建设思想和管理思想[J].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1987(2).
    102.林建华、周文升.论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特色[J].山东社会科学,1993(2).
    103.黄艳.列宁文化建设的思想与实践及其现实意义[J].云南学术探索,1998(5).
    104.刘博,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调查报告显示[J].探索,2011(3).
    105.刘元钦.只有实现文化变革才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1986(2)
    1.Lisheng Zhu. "The Problem of the Intelligentsia and Radic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 under Stalin and Mao"[J].Europe-Asia Studies,Vol.52,No.8.(Dec.,2000).
    2. PeterKenez.TheCulturalRevolutioninCinema[J].SlavicReview,Vol.47,No.3. (Autumn ,1988).
    3. Jim Riordan. Soviet Youth Culture[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9.
    4.Abbott Gleason.Peter Kenez,and Richari Stites,Bolshevik Culture[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9.
    5. VladimirBrovkin.Russia after Lenin:Politics,Culture and Society 1921-1929 [M]. London and New York Press.1998.
    6.Sheila Fitzpatrick.The Cultural Front,Power and Culture in Revolutionary Russia[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2.
    7. Danidl Chirot. The crisis of Leninism and the decline of the left-the revolutions of 1989[M].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1.
    8. Arif Dirlik.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9. Majumdar Margaret. Althusser and the end of Leninism[M]. Pluto Press,1995.
    10. Roy Medvedev.Let History Judge:The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of Stalinism[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9.
    11. Anthony.Giddens. The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 [M].Cambrige, Polity Press, 1990.
    12. William F.Ogburn.On 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13.K.Ohmae.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M].New York,Free Press,1995.
    H.Sheila Fitzpatrick.Russia in the Era of NEP[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1.
    15. Edward. B. Tylor, Primitive Culture,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1958
    16.Abbott Gleason.Bolshevik Culture [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5.
    17.Sheila Fitzpatrick.Cultural Revolution in Russia,1928-1931 [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8.
    18.David Joravsky,"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Fortress Mentality",in Abbott Gleason, Peter Kenez,and Richari Stites, Bolshevik Culture[M].Indiana University Pre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