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年谱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张照年谱》主要对张照生平、仕宦、交游、书法创作、书学思想、影响等方面进行资料收集,为以后开展张照综合研究及清前期帖学的研究夯实基础。首先,在选择资料上尽量做到丰富,对于清代的正史和宫廷资料、张照本人著作、清代书画著录、清人的笔记小说、清代方志中与张照相关的资料进行检索,对张照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书法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其次,对于张照去世后与张照有关的书画活动,选择重要的列入谱文,以丰富对张照的研究。第三,对于张照政治方面的资料,尤其是与康熙、雍正、乾隆之间关系的资料也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列入谱文。本谱为每一条谱文均作注释,对相关谱文进行细致缜密的考证,对于有两种以上资料支持谱文的,进行对比考证,力求准确。
Beginning after the riegn of Qian Long and Jia Qing, the emperors of Song Dynasty, the study on stele inscription was highly advocated by Bao Shicheng and Kang Youwei later while the research about the school of handwriting models was rarely mentioned then. From the later period of Qing Dynasty through Ming Guo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tudy on the school of handwriting models aroused little attention and was discussed only when criticizing‘Guan Ge Tie’. Now study about the school of handwriting models just formally starts, so people still do not pay much to Zhang Zhao, a famous calligrapher whose works could be representative of the handwriting in Qing Dynasty. His calligraphy clear reflects the changes of handwriting models during the time from the end of Kang Xi’rule to the beginning of Qiang Long’s and was put in the place by Qing Long next to Wang Xi Zi. Undoubtedly, it is very meaningful to give a full study to such a figure and his works in enriching the research about calligraphy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school of handwriting models in the early age. What I am going to do i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handwriting model and Zhang Zhao study by collecting in my thesis some data about Zhang Zhao’life、political career、trip stories、calligraphy、though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is figure. The data collection consists of six parts.
     Part1. List Zhang Zhao’Chronicle by separating the relative data about him from plenty of the ancient documents which contain the following sorts:
     1. The works by Zhang Zhao including Tian Ping Zhai Shu Hua Ti Bao and The Collection of Te Tian Ju Shi.
     2.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ones recorded by imperial courts such as Qing Shi Gao、Qing Shi Lu、Qiang Long Qi Qu Zhu etc.
     3.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produced both by the people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nowdays like Shi Qu Bao Ji、Gu Yuan Cui Lu and The Catalogue of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of Ancient China etc.
     4. The work and notes in Qing Dynasty and some unrecorded stories about the dynasty, for example Fang Bao Ji、The Collection of Teacher Dong Xin and Xin Shi Shuo.
     5. The logs of Ding Dynasty including The Log of Song Jiang Court、The Log of Lou County、The Log of Hua Ting County、The Log of Su Zhou Court and The Log of Ping Lu County.
     Based on these documents, a thorough and tight appraisal about his life and calligraphy was conducted, especially for the ten years from the beginning of Qian Long’reign to the death year of Zhang Zhao.
     Part 2 Aiming at the enrichment of the knowledge about Zhang Zhao’s status in his time and promoting the further study abut him, pick up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about Zhang Zhao into his chronicle such as Qiang Long’making notes on Zhang Zhao’s calligraphy works within thirty-three years from the start of his reign and Qiang Long’ordering to carve Zhang Zhao’s Tian Ping Zhai Fa Tie. Furthermore, the record about the edition by Zhang Zhao’descendants of The Notes on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of Tian Ping Zhai and the Collection of Ti Tian Ju Shi are also absorbed into the chronicle.
     Part 3 Put Zhang Zhao’political events in his life into his chronicle, 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ree emperors , that is Kang Xi、Yong Zheng and Qian Long . These empero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Zhang Zhao, so the stud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could help enrich the research about Zhang Zhao and the calligraphy in Guan Ge Ti style before Qing Dynasty.
     Part 4 Make a further appraisal to the relative data in order to ensure Zhang Zhao’chronicle correct. The concrete form of his chronicle consists of content and notes, with the content put in the line and notes written in the row offering reference for the content while appraising the content concerned further and making sure where they are from. The appraisal is going to be conduct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facts、contrast and reasoning in order to make it objective and exact. As for the disagreement and multiple resources for one event, the appraisal will be done more carefully and tightly and there is going to be a correction and explanation for every mistake in the chronicle. The unsure info will be kept for the future study.
引文
01、《三秋阁书画录》,[清]关冕钧撰。民国十七年戊辰苍梧关氏排印本。
    02、《上海县志》,[清]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枬等纂。嘉庆十九年刻本。
    03、《上海博物馆藏明清法书》,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1 年 8 月。
    04、《小重山房初稿》,[清]张祥河撰。道光己丑刻本。
    05、《广清碑传集》, 钱仲联遍。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06、《子史精华》,光绪癸未五年二月刻本。
    07、《三虞堂书画目》,[清]完颜景贤撰。民国二十二年癸酉排印本。
    08、《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文物出版社
    09、《中国古代书画图录》(二十四卷本),文物出版社。
    10、《中国历代法书墨迹大观》,谢稚柳著。上海书店 1993 年 10 月。
    11、《中国审美文化史元明清卷》,王小舒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 年十月。
    12、《中国法帖全集》,启功主编。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年 3 月。
    13、《中国书法理论史》,王镇远著。黄山书社 1990 年 7 月。
    14、《中国书法理论史》,(日)中田勇次郎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年 12 月。
    15、《中国书画全书》(十四卷本),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16、《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7、《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刘正成主编。大地出版社 1989 年 10 月。
    18、《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丛文俊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9、《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刘恒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10 月。
    20、《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梁启超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 年 5 月。
    21、《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海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 1987 年 12 月。
    22、《书画所见目录》,[清]谢堃撰?庑髁旮娇瘫尽?
    23、《书画书录解题》,余绍宋著。北京图书馆,2003 年 3 月。
    24、《辽海丛书》,[民国]金毓黻编。辽沈书社 1985 年 3 月。
    25、《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年。
    26、《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 年。
    27、《历代笔记书论汇编》,华人德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 11 月。
    28、《历代职官表》,[清]黄本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 2 月。
    29、《历代千字文墨宝》,孙宝文编。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7 年 6 月。
    30、《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6 年。
    31、《王铎年谱》,张升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7 年 1 月。
    32、《凤台县志》,乾隆四十九年刻本。
    33、《书林藻鉴 书林记事》,马宗霍辑。文物出版社 1984 年 5 月。
    34、《书法史鉴》,丛文俊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
    35、《书画鉴影》,[清]李佐贤著。同治十年利津李氏刻本。
    36、《艺概》,刘熙载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 12 月。
    37、《天瓶斋书画题跋》,[清]张照著。见《中国书画全书》,上海美术出版社。
    38、《方苞集》,[清]方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5 月。
    39、《壬寅消夏录》,[清]端方撰。续修四库全书据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资料信息中心藏稿本影印本。
    40、《丹阳县志》,[清]刘诰、凌焯等修徐锡麟等纂。光绪十一年鸣凤书院刻本。
    41、《水漕清暇录》,[清]汪启淑撰。据南京图书馆藏清乾隆五十七年汪氏飞鸿堂刻本影印。
    42、《丛文俊书法研究文集》,丛文俊著。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 年 10 月。
    43、《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
    44、《冬心先生集》,[清]金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社 1979 年。
    45、《冬心先生续集》,[清]金农著。续修四库全书据上海图书馆藏清平江贝氏千墨庵抄本影印本。
    46、《冬青书屋笔记》,卞孝萱著。东方出版中心 1999 年 1 月。
    47、上海古籍出版社《续编四库全书》2002 年 4 月。
    48、《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
    49、《石渠随笔》,[清]阮元著。续修四库全书据南京图书馆藏阮亨扬州珠湖草堂刻本影印本。
    50、《四铜鼓斋论画集刻》,[清]张祥河辑。宣统元年北京会文斋重刻本。
    51、《平津馆鉴藏书画记》,[清]孙星衍撰。道光二十一年金陵陈宗彝《独抱庐丛刻本》。
    52、《古缘萃录》,[清]邵松年著。光绪二十九年上海鸣文书局石印本。
    53、《平湖县志》,[清]叶廉锷纂。光绪丙戌刻本。
    54、《阳城县志》,[清]赖昌期修。同志十三年刻本。
    55、《江阴县志》,光绪四年刻本。
    56、《论书绝句》,启功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0 年 6 月。
    57、《启功丛稿》,启功著。中华书局 1999 年 7 月。
    58、《红豆树馆书画记》,[清]陶樑编?庑靼四耆晌缥馇髋耸虾翱瘫尽?
    59、《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卞永誉著。鉴古书社据吴兴蒋氏密均楼藏本影印本。
    60、《华亭县志》,[清]冯鼎芬等修。乾隆五十六年刊本。
    61、《耳食录·三异笔谈》,[清]乐钧、[清]许仲元 著。重庆出版社,2005 年 5 月。
    62、《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编。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4 年 4 月。
    63、《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10 月。
    64、《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国书法家协会编。重庆出版社 1993 年 11月。
    65、《苏州府志》,[清]冯桂芬纂。光绪八年江苏书局刻本。
    66、《杜甫草堂墨迹选-张照、刘墉、何绍基三家合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5 年 4月。
    67、《沙孟海论书文集》,沙孟海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7 年 6 月。 146、《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刘九庵著。书画出版社,1997 年 1 月。
    68、《别下斋书画录》,[清]蒋光煦撰。同治四年管庭芬抄本影印本。
    59、《评书帖》,[清]梁巘著。见《美术丛书》,民国铅印本。
    70、《余绍宋书画论集》,余绍宋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
    71、《宋元明清书画名贤详传》,(日)山本悌二郎、纪成虎一著。太正二年(1913)香雪书屋排印本。
    72、《迟鸿轩所见书画录》,[清]杨岘辑。民国十三年甲子江苏江杏溪文学山房木活字排印本。
    73、《辛丑销夏记》,[清]吴荣光撰。光绪三十一年刻本。
    74、《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王庆祥、肖文立校注,罗继祖审定。东方出版社 2000年 7 月。
    75、《岳雪楼书画录》,[清]孔广镛、孔广陶编。光绪十五年己丑万卷堂精刻本。
    76、《国朝画征录》,[清]张庚撰。同治八年己巳重刻本。
    77、《国朝诗人征略初编》,[清]张维屏辑。台北明文书局 1985 年 5 月。
    78、《国朝书人辑略》,[清]震钧辑。据浙江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79、《国朝书画名家考略》,[清]高晏棣撰。 清道光十七年刻本。
    80、《国朝画识》,[清]冯金伯著。道光十一年刻本影印。
    81、《国朝先正事略》,[清]李元度纂。上海中华书局据原刻本校刊本。
    82、《国朝耆献类征》,[清]李垣辑。光绪十六年刻本。
    83、《松泉集》,[清]汪由敦撰。续修四库全书 1328 册 518 页
    84、《坦园全集》,[清]杨恩寿辑。清光绪刻本。
    85、《画禅室随笔》,[明]董其昌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年 1 月。
    86、《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张金梁著。上海书画出版社(待刊)。
    87、《明清名家楹联书法集粹》,[清]吴石潜著。华夏出版社,1987 年 11 月。
    88、《明清书法论文选》,崔尔平辑。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 年。
    89、《明代书法探微》,张金梁著。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 年 6 月。
    90、《明清江苏文人年表》,张慧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 10 月。
    91、《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吴仁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1 月。
    92、《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谢沛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 10 月。
    93、《杨守敬学术年谱》,杨世灿总纂。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1 月。
    94、《松江府志》,[清]孙星衍纂。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95、《泽州府志》,雍正十三年刻本。
    
    
    
    96、《故宫已佚书画目校注》,陈仁涛撰。1956 年香港统营公司排印本。
    97、《故宫博物院名画之欣赏》,鲍少游著。1973 年台湾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98、《南京图书局书画目录》,民国江苏省立官纸印刷厂排印本。
    99、《南村帖考》,[清]程文荣著。道光二十五年聚学轩丛书本。
    100、《退庵随笔》,[清]梁章钜著。民国石印本。
    101、《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清]李玉棻著?庑鞫∮峡尽?
    102、《美术丛书》,民国铅印本。上海神州国光社印行。
    103、《珊网一隅》,[清]陈日霁撰。道光辛丑姑苏书业堂重刻本。
    104、《选学斋书画寓目笔记》,[清]崇彝辑。民国十一年壬戌刻本。
    105、《退庵随笔》,[清]梁章钜著。民国石印本。
    106、《娄县志》,[清]陆锡雄纂。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107、《重修华亭县志》,[清]杨开第等纂。光绪五年刻本。
    108、《柏香书屋诗钞》,[清]张凤孙撰。道光二十年庚子刻本。
    109、《昭代名人尺牍小传》,[清]吴修辑。光绪七年杭州亦鹵斋刻本。
    110、《顺天府志》,光绪十二年刻本。
    
    
    
    111、《爱日吟庐书画录》,[清]葛金烺编。宣统二年葛氏刻本。
    112、《爱日吟庐书画续录》,[清]葛嗣浵撰窆旮鹗峡瘫尽?
    113、《翁方刚题跋手札集录》,[清]翁方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 月。
    114、《桐阴论画》,[清]秦祖永著。同治三年刻本。
    115、《涉闻梓旧》,[清]蒋光煦编。民国十二年商务印书馆蒋氏刊本影印本。
    116、《海上墨林》,[清]杨逸编。民国十八年上海豫园书画善会刻本。
    117、《海日楼札丛 海日楼题跋》,[清]沈曾植撰,钱仲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118、《海王村所见书画录》,[清]李葆恂撰。民国五年丙辰义州李氏丛刻本。
    119、《养一斋文集》,[清]李兆洛著。光绪四年重刻本。
    120、《倪元璐年谱》,[清]倪会鼎撰,李尚英点校。中华书局 1994 年 3 月。
    121、《清史稿》,[清]赵尔巽、柯劭忞等撰谢榫值阈1?1977 年 8 月。
    122、《清史列传》,民国十七年十二月上海中华书局锓版本。
    123、《清史编年》,李文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8 月。
    124、《清史考辨》,白新良著。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7 月。
    125、《清代史》,萧一山著。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影印本。
    126、《清史讲义》,孟森著。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影印本。
    127、《清史探微》,郑天挺著。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影印本。
    128、《清史纪事本末》,[民国]黄鸿寿编。民国己巳石印本。
    129、《清代学者象传合集》,叶衍兰、叶恭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 7 月。
    130、《清代碑传全集》,[清]钱仪吉、缪荃孙,[民国]闵尔昌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131、《清代七百名人传》,蔡冠洛编纂。北京中国书店 1984 年 6 月。
    132、《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李春光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5 月。
    133、《清代科举制度研究》,王德昭著。中华书局 1984 年 2 月。
    134、《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张德泽著。学苑出版社 2001 年 7 月。
    135、《清代文官制度》,艾永明著。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12 月。
    136、《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商衍鎏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年 7 月。
    137、《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 年 5 月。
    138、《清代书画鉴定与艺术市场》,徐建融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6 年 10 月。
    139、《清仪阁题跋》,[清]张廷济著。光绪刻本。
    140、《清实录·圣祖实录》,中华书局 1985 年 9 月。
    141、《清实录·宪宗实录》,中华书局 1985 年 11 月。
    142、《清实录·高宗实录》,中华书局 1985 年 11 月。
    143、《清画家诗史》,[清]李濬之著。北京中国书店 1983 年。
    144、《清朝野史大观》,[清]小横香室主人撰。民国四年上海中华书局排印本。
    145、《清朝名家书画录》,[清]窦镇撰。宣统三年上海自强书局石印本。
    146、《清秘述闻》,[清]法式善撰。嘉庆四年己未刻本。
    147、《清秘述闻续》,[清]王家柏辑。道光六年刻本。
    148、《清稗类钞》,[清]徐珂编撰。中华书局 1986 年 3 月。
    149、《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柯俞春著。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 年 2 月。
    150、《清人别集总目》,李灵年、杨忠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7 月。
    151、《梁启超年谱长编》,丁文江、赵丰田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8 月。
    152、《得天居士集》,张照著,张祥河辑。
    153、《<续书史会要>补正》,张金梁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 年 5 月。
    154、《康熙起居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中华书局 1984 年 8 月。
    155、《乾隆起居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
    156、《乾隆朝上谕档》,档案出版社,1991 年;
    157、《康熙朝汉文硃批奏摺汇编》,档案出版社,1984 年;
    158、《梦园书画录》,[清]方濬颐撰。光绪三年定远方氏刊本。
    159、《盛京故宫书画录》,[清]金梁编。民国二年癸丑排印本。
    160、《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论集》,丛文俊著。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
    161、《雍正朝起居注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华书局 1993 年 9 月。
    162、《道古堂全集》,[清]杭世骏著。光绪十六年戊子中春泉振绮堂刻本。
    163、《傅山的交往和应酬》,白谦慎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
    164、《董其昌年谱》,郑威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 年 6 月。
    165、《新世说》,[民国]易宗夔著。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82 年 12 月。
    166、《裘文答公集》,[清]裘日修著。嘉庆七年刻本。
    167、《满汉名臣传》,京都正阳门琉璃厂荣锦书坊检字本。
    168、《频罗庵论书》,[清]梁同书著。见《美术丛书》,民国铅印本。
    169、《频罗庵书画跋》,[清]梁同书著。见《美术丛书》,民国铅印本。
    170、《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摺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1 年;
    171、《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72、《瞆瞆斋书画记》,[清]谢诚钧著。咸丰三年癸丑刻本。
    173、《墨香居画识》,[清]冯金伯著。道光辛卯刊本。
    174、《鹤征后录》,[清]李富孙撰。嘉庆十六年刻本。
    175、《石渠宝笈续编》《秘殿珠林续编》、《石渠宝笈三编》、《秘殿珠林三编》,均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
    176、《墨林今话》,[清]蒋宝龄撰。咸丰壬子刻本。
    177、《墨缘汇观》,[清]安歧著。光绪元年粤雅堂丛书本。
    178、《熙朝新语》,[清]余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 12 月。
    179、《澄怀主人自订年谱》,[清]张廷玉撰。光绪六年庚辰重刊本。
    180、《澄怀园文存》,[清]张廷玉著。光绪十七年刻本。
    181、《豀山卧游录》,[清]盛大士著。道光刻本。
    182、《藤花亭书画跋》,[清]梁廷枬撰。民国二十三年顺德龙氏中和园刻本。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