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蒙粮油故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晋蒙粮油故道是清代前期至民国早期存在于山西北中部与内蒙中西部之间的一条水陆衔接的重要商路,历时两百多年,空间跨越两千七百多里,是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史,尤其是晋蒙近代区域社会经济史当中的一个全新研究课题。在本课题研究开始之前,学术界并未有人对这一问题做过专门研究,甚至连这一概念都没有明确提出过,仅仅有少量相关的研究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次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这一课题,应该说是一次学术研究领域的拓荒,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与现实意义。
     本文主体内容分为八章。鉴于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第一章从总体上审视了晋蒙粮油故道这一历史现象。阐述了晋蒙粮油故道概念的提出及其历史依据,概括了它的时间与空间范围,指出了商道上粮、油、盐、碱、中药材、皮毛六类大宗商品,揭示了这条商道的四个主要特点:季节性,单向性,区域性和不均衡性。
     历史现象的发生都有其缘由。第二章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这条商道兴起的背景与原因。分别概括为:清朝对蒙古地区的有效治理,清朝平定西北边疆及屯垦政策的实施,土默特平原的开垦,后套平原的开垦,山西中北部的生存压力与“走西口”浪潮,水路运输较早路运输的成本优势。
     商品是商道存在的前提。第三章着重探讨了粮油故道商品的种类、产地及其生产情况。提出并论证了早期的粮油货源地土默特平原,后期的粮油主要货源地后套平原,食盐的货源地吉兰泰盐池,碱的主要产地鄂托克、杭锦以及托克托等旗县,甘草的主要货源地达拉特、杭锦、鄂托克、阿拉善等地。
     商品运输是商道的基本职能。第四章专门论述这条商道上的运输方式。对水上主要运输方式船运与特殊运输方式筏运,陆路运输的主要方式驮运与补充方式车运,以及船筏、车辆和其他货物运输所需的辅助工具的制作等分别进行了说明。
     码头及其所在城镇是商道运行的大本营。第五章集中介绍粮油故道上的码头与口岸城镇的发展过程。自上游而下游,主要阐述了商道的起点也是吉盐装船的惟一口岸磴口,粮油故道后期最为繁荣的水陆商运枢纽城市包头,粮油故道前期内蒙段最重要的货物转运口岸河口,“鸡鸣三省”的码头城镇河曲,州治所在的口岸城镇保德,商道的终点也是下游最主要的水旱码头碛口镇。
     商品交易是商道上的核心活动。第六章主要探讨粮油故道上商品的买卖情况。分别讨论了吉兰泰盐在乾嘉时期与光绪朝以来不同的运销方式,河口、保德、碛口的甘草交易,包头的皮毛行业,上游地区与下游口岸粮油经营的不同方式。
     历史现象有开始就有终结。第七章论述粮油故道的衰落。在说明衰落的史实后,着重从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方式对传统运输的冲击,货源地农业生产状况低迷的影响,频繁的兵匪战乱对经商环境造成的破坏等三方面分析了商道衰落的原因,揭示粮油故道衰落的必然性。
     重要史实都会产生显著的后果。第八章分析了晋蒙粮油故道的影响与历史地位。认为这条商道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即成就了一批口岸商业城镇,带动了口岸附近乡村的经济发展与转型,促进了晋蒙两地的商品经济发展与交流,有助于山西的社会稳定与内蒙中西部的开发。最后,从全国、山西及内蒙历史发展的角度,评说了晋蒙粮油故道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条商道在中国国内商贸历史上,尤其是近代商贸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在清代以来山西与内蒙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更具重要地位。
Jin-Meng Former Grain-Oil Trade Route, covering a distance of 2,700 Li and lasting for over 200 years, was a very important trade route that connected river transportation with land transportation between the mid and north parts of Shanxi Province and the mid and west parts of Inner Mongolia from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ill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search on it is a brand new one in the study on the Chinese history of modern economy and society, especially on the modern history of regional social economy in Shanxi and Inner Mongolia. Prior to this research, there has been no specialized study on this topic but few relevant academic viewpoints, even nor was any explicit definition about it given. Under such a background, this thesis is the first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is topic systematically,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n explorer with academic value and of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eight chapters. Chapter One giv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Jin-Meng Former Grain-Oil Trade Route. It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it and provides its historical basis; also sets its time and space range; then summarizes six categories of staple commodities like grains, oil, salt, alkali,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fur; at last, this chapter lists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ld transport route: seasonal, unidirectional, regional and unbalanced.
     Since any occurrence of historical phenomena has its origin, Chapter Two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of how and why the trade route came up from six perspectives, which include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Mongolia region by Qing government; the policies of stabilizing northwestern border area and stationing troops to open up wasteland; the reclaim of Tumote Plain and Houtao Plain; the survival pressure on residents in the mid and west parts of Shanxi Province, thereby the "Going outside through the West Pass" wave; the cost advantage of ship transport over land transport.
     Commodity is a prerequisite to the existing of trade route, so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type, original supply source and production of the commodities transported on the old route. Take grains and oil supply as an example, the chapter proposes and confirmed that grains and oil supply source place in the early period was in the Tumote Plain, and in late period the Houtao Plain. Also other commodities' source places are mentioned in this chapter.
     Goods transportation is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trade route. In Chapter Four, it specially discusses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used on the former route, which include major means of ship transport and special means of raft transport on river; major means of pack animal transport and supplementary means of cart carrying. Also, this chapter elaborates how ship, raft, cart and other alternatives were made.
     Ports and their surrounding towns were commercial and transportation places for the route running. Then Chapter Five concent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rts and their nearby towns along the route. From upper to lower reaches, there were Dengkou Port, the only port where Ji-Salt was shipped as well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ransport route; Baotou, the hub of river and land transportation, which is the most prosperous port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former route time; Hekou,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shipment port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that time; Hequ, juncture of Shanxi, Shannxi and Inner Mongolia; Baode, where the prefecture government was; and Qikou, the major port handling both river transport and land transport in the lower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which is also the ending of the river transport route.
     Commercial transaction was the core of the trade route, so Chapter Six discusses the goods trade on the route, and respectively introduces the differen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marketing for Ji-Salt since the reign of Emperor Qianjia and Guangxu; licorice root trade in Hekou, Baode and Qikou; fur trade in Baotou, and different ways of grains and oil operation in the upper reach area and lower reach ports.
     While historical phenomenon occurs, there will be an ending of it. Chapter Seven is about the decline of the former trade route.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explaining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decline: the impact from modern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on traditional transportation; the depres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goods supply source areas; and continuous turmoil and chaos caused by war and local bandits.
     Moreover,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will bring about significant results. Chapter Eight analyses the influenc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Jin-Meng Former Grain-Oil Trade Route. Its influences can be foun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first, the transport route resulted in the growth of some port business towns; second, it l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haping of surrounding rural areas near the ports; third, i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unication of commodity economy between Shanxi and Inner Mongolia; fourth, it was helpful for social steadiness of Shanxi and developing of the mid and west parts of Inner Mongolia. Furthermore, this old transport rout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history of domestic business and trade, especially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of business and trade; it also enjoyed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regional social economy of Shanxi and Inner Mongolia.
引文
[1][乾隆]《孝义县志》,“物产民俗”卷。
    [1][光绪]《汾阳县志》,卷十三,“艺文”。
    [2][光绪]《山西通志》,卷七一,“盐法略下”。
    [3][同治]《河曲县志》,卷五,“食货”;卷七,“艺文类”。
    [1]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七十,“水路”。
    [2][光绪]《保德州乡土志》,第一章,“境地”;第二章,“商务”;第六章,“户口”。
    [3][民国]《临县志》,卷七,“商业纪略”。
    [4]《临县志》,海潮出版社,1994年版,第28、267页。
    [1]《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43、264页。
    [1]《清圣祖实录》,卷一五四。
    [2]《清圣祖实录》,卷一八三。
    [3][光绪]《永宁州志》,卷二十二,“孝义”。
    [1]转引自《历史档案》,1990年第3期。
    [1]《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7页。
    [2]《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7页。
    [3]《保德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33页。
    [4]转引自《历史档案》,1990年3期。
    [5]《内蒙古自治区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6]《临县志》,海潮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1]转引自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1]“厅”原为知府的辅佐官员同知、通判的办公处所。当同知、通判分赴地方专管一地事务时,如果此地不便于设立府、县,其办公处所“厅”就可能变为一级行政单位了。厅有直隶厅与散厅之分,前者直属布政司管辖,后者隶属于府、道。厅的级别大致相当县和直隶州。
    [2]参见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3]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0页。
    [4]《内蒙古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转引自内蒙古区情网。
    [1]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6页。
    [1]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1]参见王洪廷:《碛口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2]参见孙春玲等:“吉兰泰盐运驼路小记”。载《内蒙古地方志》,2005年第3期。
    [3]参见《偏关县志》,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页。
    [1]参见《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4页。
    [2]参见《保德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3]参见《兴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2、218页。
    [4]参见《临县志》,海潮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267页。
    [1]参见马汝珩等:《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页。
    [1]《清圣祖实录》,卷一一一。
    [2]参见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北元农业概况”一节。
    [1]以上关于康雍乾三朝用兵准噶尔的史实主要参考袁森坡:《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章至第八章相关内容。
    [1]《清高宗实录》,卷十八。参见阮芳纪等:“从清初到五四运动前夕呼和浩特地区农业的发展和土地问题中的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61年第1期。
    [2]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二十三,“屯垦”。
    [3][光绪]《土默特旗志》,卷五,“输田记附”。
    [4]《清高宗实录》,卷十八。
    [5][光绪]《土默特旗志》,卷五,“输田记附”。
    [6]《清高宗实录》,卷一九八。
    [1]《清世宗实录》,卷三十四。
    [1]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二十四上,“水利”。
    [2]张植华:“略论河套地商”。载《内蒙古垦务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1页。
    [3]金天融等:《河套新编》,民国十年刊本。
    [4]朴学斋:《后套实业调查记》,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5]绥远省政府:《绥远概况》,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6]参见顾颉刚:“王同春开发河套记”。载《禹贡半月刊》,第二卷,第十二期,第459页。
    [7]参见陶继波:“清代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进程与分析”。载《内蒙古社会科学》,第24卷,2003年第5期。
    [1][日]田山茂:《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59页。
    [2]姚学镜:《五原厅志稿》,卷下,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2年版。
    [3]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4]姚学镜:《五原厅志稿》,卷下,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2年版。
    [5]参见蒙思明:“河套农垦水利开发的沿革”。载《禹贡半月刊》,第六卷,第五期,第535页。
    [6]廖兆骏:《绥远志略》,正中书局,民国二十六年版,第16页。
    [1]参见苏希贤:“王同春—河套水利开发的杰出人才”。载《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内蒙古文史书店,1989年版。以下关于王同春开渠的数据资料主要源于此文,不再设注。
    [1]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李玉文:《山西近现代人口统计与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页。
    [1]《大清会典·事例》,卷九八七。
    [2]《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七八。
    [3]见《口北三厅志》,卷一,“地舆”附录。
    [1]这些数据来源于保德陈秉荣先生提供的“话说走西口”一文:同时可参见陈秉荣所撰写的“保德人走西口始末”一文。载《保德文史资料》,第二集,内部资料,2001年印行。
    [1]《清高宗实录》,卷一九八。
    [2]贻谷:“蒙垦陈诉供状附鹿传霖、绍英奏折”。转引自阮方纪等:“从清初到五四运动前夕呼和浩特地区农业的发展和土地问题中的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61年第1期。
    [3][光绪]《土默特旗志》,卷四,“武备”。
    [4]参见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1页。
    [1][光绪]《土默特旗志》,卷五,“输田记附”。
    [2]《清高宗实录》,卷十八。
    [3]《清高宗实录》,卷一九八。
    [4]《大清会典》(乾隆),卷七四四。
    [5]《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七四。
    [6]《清世宗实录》,卷三十四。
    [7]《大清会典·事例》(光绪),卷一七九。
    [8]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陕西巡抚陈宏谋奏折,载《高宗实录》,卷五三二。
    [1]乾隆二十七年九月三十日山西巡抚明德奏折,载《高宗实录》,卷六七一。
    [2][光绪]《山西通志》,卷七九,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册,第5492页。按:湖滩河溯即今天之河口镇,在托克托县城西南黄河边,时值对准噶尔用兵,建仓黄河口岸,以备粮用。但粮食是从大同等地经杀虎口运来,当地还没有足够的余粮可储。
    [3][光绪]《山西通志》,卷七九,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册,第5492页。
    [4][光绪]《山西通志》,卷七九,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册,第5491-5492页。
    [1]参见阮方纪等“从清初到五四运动前夕呼和浩特地区农业的发展和土地问题中的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61年第1期。
    [1]参见陶继波:“晚清河套地商研究”。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鲁枢元等:《黄河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页。按:771顷是后来长约160里的永济渠的浇地数字,缠金渠修成时的可浇地数字不祥。
    [3]鲁枢元等:《黄河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页。
    [4]鲁枢元等:《黄河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页。
    [5]参见苏希贤:“王同春—河套水利开发的杰出人才”。载《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6]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七十三,“民族”。
    [7]张遐民:《绥远省志书概述》,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92年版,第45页。
    [8]参见林競:《西北丛刊》,系《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其中之一种,文海出版社,第44页。
    [9]张维华:“王同春生平事迹访问记”。载《禹贡半月刊》,第六卷,第五期,第612页。
    [1]段绳武:“开发后套的商榷”。载《禹贡半月刊》,第六卷,第五期,第541页。
    [2]张璇如:“清初封禁与招民开垦”。载《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第504页。
    [3]此三地为后套主要部分,后套地区原由萨拉齐厅遥制,1902年从萨拉齐厅析出,单独成立五原厅,置抚民通判,厅治驻大佘太。1912年,五原由厅改县;1925年析五原县设临河设治局,1929年改为临河县;1925年析五原、包头、固阳三县各一部分设立安北设治局,约当今乌拉特前旗地域。
    [4]侯仁之:“旅程日记”。载《禹贡半月刊》,第六卷,第五期,第706页。
    [5]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二十一,“土地”。
    [1]王喆:“王同春先生轶记”。载《禹贡半月刊》,第四卷,第七期,第562页。
    [2]陈耳东:《河套灌区水利简史》,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年版,第52页。
    [3]这种地可能有些是完全不能浇水的旱地,有些是秋冬可灌、春夏又难以浇到的半旱之地。—笔者。
    [1]据侯仁之先生发表在《禹贡半月刊》第六卷第五期的文章“旅程日记”说,“伏水性最肥美,故浇水一次即无异于上大量肥料,然以其携带淤土甚多,禾苗必为其淤死。故上伏水之地,必系白地未种庄稼,俟次年始能下种,行隔年轮作制。”其他旱地考虑肥力、人力等因素,也可能轮作。故做这样的推算。一笔者。
    [2]王喆:“王同春先生轶记”。载《禹贡半月刊》,第四卷,第七期,第562页。
    [3]转引自《五原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1]参见王喆:“王同春先生轶记”。载《禹贡半月刊》,第四卷,第七期,第562页。
    [2]参见张遐民:《绥远省志书概述》,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92年版,第47页。
    [3]参见张遐民:《绥远省志书概述》,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92年版,第32页。
    [1]甘肃布政使蔡廷衡:“为划定吉兰泰盐池界址并筹弁兵衙署事宜奏折”(嘉庆十二年五月十二日)。转引自“嘉庆十二年河东盐务改归商运档案史料选刊”。载《历史档案》,1992年第2期。
    [2]参见陈国钧:“西蒙阿拉善旗社会”。载朝格图整理:《阿拉善盟旗志史料》,内部资料,1987年印行。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页。
    [1]稽璜:《清朝文献通考》,卷二十九,“征榷四”。
    [2][光绪]《山西通志》,卷七一,“盐法略下”。
    [3]乾隆二十二年九月三十日山西巡抚塔永宁奏折,载《清高宗实录》,卷五三二。
    [4]“名”为食盐计量单位,每名120引,每引240斤,每名合28,800斤。“引”为政府发给行盐商人的运销凭证,持引即获得专卖权,作为代价盐商要向政府交纳一定税金。
    [5]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3—11,第93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页。
    [6]参见方裕谨:“嘉庆中期商办吉兰泰盐务述论”,载《历史档案》,1991年2期。
    [7][光绪]《山西通志》,卷七一,“盐法略下”。
    [8][光绪]《山西通志》,卷七一,“盐法略下”。
    [9]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4—79,第14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页。
    [1]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3—40,第119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2]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3—45,第118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页。
    [3]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3—45,第12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页。
    [4]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3—51,第201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页。
    [5]参见方裕谨:“嘉庆中期商办吉兰泰盐务述论”。载《历史档案》,1991年2期。
    [6]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5页。
    [1]嘉庆八年八月十二日谕军机大臣等,见《清仁宗实录》,卷一一八。
    [2]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三十四,“征榷六”。
    [3]嘉庆九年五月初八日谕军机大臣等,见《清仁宗实录》,卷一二九。
    [4]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4—79,第105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参见方裕谨:“嘉庆中期商办吉兰泰盐务述论”。载《历史档案》,1991年2期。
    [1]据英和嘉庆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奏报河东、吉兰泰两处盐行晋、陕、豫省之引地图。转引自方裕谨:“嘉庆中期商办吉兰泰盐务述论”。载《历史档案》,1991年2期。
    [2]朱批奏折,嘉庆十一年十二月初五日成宁奏折。转引自方裕谨:“嘉庆中期商办吉兰泰盐务述论”。载《历史档案》,1991年2期。
    [3]录副奏折,嘉庆十三年四月初三日成宁奏折。转引自方裕谨:“嘉庆中期商办吉兰泰盐务述论”。载《历史档案》,1991年2期。
    [1]朱批奏折,嘉庆十五年八月初十日、十六年正月二十八日那彦成、衡龄奏折。参见方裕谨:“嘉庆中期商办吉兰泰盐务述论”。载《历史档案》,1991年2期。
    [2]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4—86,第129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3]十二州县系指岢岚、永宁、保德三州,岚县、兴县、临县、宁武、偏关、神池、五寨、静乐、河曲九县。一笔者
    [4][光绪]《山西通志》,卷七十一,“盐法略下”。
    [5][同治]《河曲县志》,卷五,“食货”。
    [6]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5—51,第186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页。
    [1]参见唐任粤主编:《中国盐业史》(地方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页;国民党中央政府资源委员会编:《宁夏省人文地理图志》,1936年印行。
    [2]参见牧寒:《内蒙古盐业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59-60页。
    [3]《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83页。
    [4]参见财政部盐务署盐务稽核总所编:《中国盐政实录》第三册,文海出版社,民国二十二年版,第1612页。
    [1]参见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三十九,“盐权”。
    [2]姚明煇辑:《蒙古志》(抄本),卷三,“物产”。
    [1]《鄂托克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3页。
    [2]《杭锦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05页。
    [3]参见陈秉荣:“话说走西口”,稿本。
    [4]张维华:“王同春生平事迹访问记”。载《禹贡半月刊》,第六卷,第五期,第617页。
    [5]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四十七,“物产”。
    [6]张锦弼:“古河口水运简况”。载《托克托文史资料》,第一辑,内部资料,1991年印行,第33页。
    [1]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四十八,“野产”。
    [2]《鄂托克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74页。
    [3]陈秉荣:“话说走西口”,稿本。参见[光绪]《山西通志》。
    [1]陈秉荣:“话说走西口”,稿本。参见《准蒙档》,003册,第217页。
    [2]参见《杭锦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43-744页、534页。
    [3]尹子衡、闫秉乾:“解放前甘草和甘草行业概况”。载《包头史料荟要》,第五辑,内部发行,1981年版,第 114页。参见张贵:《阴山集》,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1]尹子衡、闫秉乾:“解放前甘草和甘草行业概况”。载《包头史料荟要》,第五辑,内部发行,1981年版,第115页。
    [2]尹子衡、闫秉乾:“解放前甘草和甘草行业概况”。载《包头史料荟要》,第五辑,内部发行,1981年版,第115页。参见林兢:《西北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其中之一种,文海出版社,第63页。
    [1]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四十九,“商业下”。
    [2][光绪]《保德州乡土志》,第二章,“商务”。
    [3]此部分内容主要参考[日]小川久男:《包头的皮毛店与皮庄》(下)。载《包头史料荟要》,第十四辑,第184-191页。
    [1]贾曦:“包头的皮毛业”。载包头市工商联合会编:《包头工商史料》,内部资料,1990年印行,第38页。
    [2]邢有祯:《东河区大事记》。载包头市东河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东河文史》(5),第10页。
    [3]张贵:《包头史稿》(上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0-191页。
    [1]邢有桢:《东河区大事记》。载包头市东河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东河文史》(5),第18页。
    [2]据《包头市私改调研办公室统计资料》,内部资料,1960年印行。转引自张贵:《包头史稿》(上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编版,第191页。
    [3]邢有祯:《东河区大事记》。载包头市东河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东河文史》(5),第22页。
    [4]邢有祯:《东河区大事记》。载包头市东河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东河文史》(5),第23页。
    [1]邢有祯:《东河区大事记》。载包头市东河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东河文史》(5),第33、37、49页。
    [2]林兢:《西北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其中之一种,文海出版社,第85页。
    [1]以上关于船工、老艄的情况依据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2页所述。
    [2][光绪]《保德州乡土志》,第三章,“水”。
    [1]参见王洪廷:《碛口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2]以上关于祭拜河神的内容是依据2004年2月9日碛口王洪廷先生对高家塔老艄公高恩才(1922年生)的访问笔录。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3]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七十,“水路”。
    [4]参见纪霭士:“旅程素描”,系《游访包头杂记丛钞》(十一)。载《绥远与察哈尔》,1937年1月出版。包头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编:《包头史料荟要》,第十一辑收录。
    [1]参见《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6页。
    [1]参见《包头市志》,卷三,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页。
    [2]以上关于码头工的情况是根据王洪廷2004年1月访问高家塔码头工丁四保(生于1929年)的笔录。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9页。
    [1]参见《忻州地区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77页。
    [1]以上关于皮筒、筏子等内容根据清华大学李秋香老师2000年4月25日和2004年3月11日两次访问碛口西头村马常春老人(生于1929年)的笔录。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1、53-54、57-58页。
    [2]《保德州乡土志》,第一章,“物产”。
    [3]《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4页。
    [1]《离石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
    [2]《临县志》,海潮出版社,1994年版,第321页。
    [3]《临县志》,海潮出版社,1994年版,第274页。
    [1]以上关于骆驼饲养、驮运的情节根据碛口王洪廷先生2002年1月15日访问西头村当年的驼主陈百保、陈大牛及驼工马乃保、高光明的笔录。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58、60-63页。
    [1]以上关于二饼子车、花轱辘车的情况参见《包头市志》卷三,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236页。
    [1]《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1页。
    [2]据《包头毛纺织行业历史资料》,内部资料,1960年印行。
    [1]数字来源于傅增湘:《绥远通志稿》。转引自包头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包头史料荟要》,第四辑,1980年印行,第21、29页。
    [1]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七十,“水路”。
    [2]林兢:《西北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其中之一种,文海出版社,第66页。
    [1]参见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页。
    [1]转引自方裕谨:“嘉庆中期商办吉兰泰盐务述论”。载《历史档案》,1991年第2期,第94页。
    [2]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十二年河东盐务改归商运档案史料选刊”。载《历史档案》,1990年第2期.
    [3]参见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3-52,第51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4]参见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3-51,第201页;101-3-117,第79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1]参见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4-78,第110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2]朱批奏折,嘉庆十一年六月十一日英和、初彭龄、方维甸奏折。转引自方裕谨:“嘉庆中期商办吉兰泰盐务述论”。载《历史档案》,1991年第2期,第96页。
    [1]《磴口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329页。
    [2]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三十九“盐权”。
    [3]林兢:《西北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其中之一种,文海出版社,第66页。另据林兢:山西人进入磴口较晚,大约在清道光年以后,山西保德人多以皮毛匠、甘草商流落在磴口者居多。再据新修《磴口县志》(313页):“清末出现坐商,较早者有三盛公、隆盛合、广庆元等,广庆元以做甘草买卖为主,挖草季节平均每天雇用百余人;隆盛合号以油房为主,兼办磨房、碾房、粉房”。此段话所指有两种可能,一是磴口,一是今天磴口县的其他地方。
    [1]参见张锦弼:“古河口水运”。载《托克托县文史资料》,第一辑,1991年印行,第31-32页。
    [2]中国第一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1072页。
    [1]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七十“水路”。
    [2]参见朱耀主编:《托克托县志》上册,内部发行,第45-47页。
    [3]据杨立中、张睿:“古镇河口忆往”。载《托克托县文史资料》,第一辑,1991年印行,第26页;以及朱耀主编:《托克托县志》上册(内部发行),第50页。
    [1]关于河口镇街市的情况参见杨立中、张睿:“古镇河口忆往”。载《托克托县文史资料》,第一辑,1991年印行,第25-26页。 族商人进入蒙古地区经商的许可证。
    [1]参见刘忠和:“包头行政管理研究”。载乐拓主编:《西口文化研究》(卷一),内部发行,2005年版,第39页。
    [2]参见邢有祯:《河东区大事记》。载包头市河东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河东文史》(5),第5页。
    [3]据《大清会典·事例》卷二二一,“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为甲长”,包头当时应为一甲之地。
    [4]一种长距离东西商品贩运贸易,从内地采购西北地区所需日用杂货,用骆驼运到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交换皮毛、药材等土特产品,再转运晋、冀、京、津销售。
    [1]据包头市人口普查办公室:“解放前包头市人口概况”。载《包头史料荟要》,第十辑,1984年,第45页。
    [2]据邢有祯:《河东区大事记》。载包头市河东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河东文史》(5),第10页。
    [3]参见刘忠和;“包头行政管理研究”。载乐拓主编:《西口文化研究》(卷一),内部发行,2005年,第42页。
    [1]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四十九,“商业上”。
    [1]据邢有祯:《河东区大事记》。载包头市河东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河东文史》(5),第23、18、19页。
    [2]据邢有祯:《河东区大事记》。载包头市河东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河东文史》(5),第32页。
    [3]据包头市人口普查办公室:“解放前包头市人口概况”。载《包头史料荟要》第十辑,1984年,第45页。
    [4]据绥远省政府:《绥远概况》,1933年编印,第223页。
    [5]包头之“九行”,即皮毛行、杂货行、油粮行、钱行、当行、陆成行、牲畜行、蒙古行、货店行。“九行”由商会直接领导。“九行”并没有实在的组织,只是对包头商业中较大的九个行业的一种称呼,而九行中各行业大多都有自己的行会组织“社”,如钱行、当行为裕丰社,杂货行为恒山社,皮毛行有绒毛社、威镇杜等。“十六社”,包括成衣社(缝纫)、威镇社(白皮)、集义社(靴鞋)、义合社(黑皮)、鲁班社(木匠、石匠、笼箩匠)、义仙社(染房)、合义社(客店)、清水社(糖房、粉房、豆腐豆芽房)、仙翁社(亦称公义仙翁社,小食品干货铺)、 金炉社(铸匠、铁匠、铜匠、铜铺、刀剪铺)、毡毯社(毡毯房)、绘仙社(画匠)、仙翁合义社(亦称合义社,饭馆)、得胜社(汉民肉业)、净发社(亦称理发社)、恒山社(杂货业)等。社作为公行的下属机构,不仅具有行会的性质,约束本社成员,协调行业间关系,而且具有地方基层行政机构的功能。
    [1]据邢有祯:《河东区大事记》。载包头市河东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河东文史》(5),第33、47、41页。
    [1][民国]《临县志》,卷十二,“兵防略”。
    [1][光绪]《永宁州志》,卷二十二,“孝义”。
    [2][民国]《临县志》,卷九,“山川略”。
    [3]参见王洪廷:《碛口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1]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6页。
    [2]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3]参见[民国]《临县志》,卷十二,“兵防略”。
    [1]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6-47页。
    [1][民国]《临县志》,卷七,“商业纪略”。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1]周少卿:“古城河保营”。载河曲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曲文史资料》(修订本),第二辑,2004年印行,第140页。
    [2][同治]《河曲县志》,卷六,“碑记”。
    [3][同治]《河曲县志》,卷七,“艺文类”。
    [4][同治]《河曲县志》,卷六,“碑记”。
    [1][同治]《河曲县志》,卷八,“艺文类”。
    [2]参见《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0页。
    [3][同治]《河曲县志》,卷五,“民俗”;卷六,“碑记”,同治十年八月《重修边城水西门口碑记》。
    [1][同治]《河曲县志》,卷五,“食货”。
    [2]参见《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9页。
    [3]参见《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6、264页。
    [4]2007年7月26日,笔者于河曲县城华宝斋采访了舒服先生,舒先生现为河曲县粮食局职工。
    [5]参见《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6页。
    [1]参见刘喜才:“建国前河曲县商业考略”。载忻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忻州文史》,第6辑,内部资料,2006年印行,第130页。
    [2]参见张富仪:“对河曲若干历史事件的回忆”;韩文智:“目睹日本飞机轰炸河曲城关”;武永奕:“傅作义与35军在河曲”等。载河曲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曲文史资料》(修订本),第四辑,2004年印行。
    [3]晋蒙粮油故道沿线所有口岸当中,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保德是行政级别最高的。清代顺治元年,山西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实行省、道、府、州县四级行政机构,全省分为四道、五府、三直隶州,保德州属太原府管辖。雍正二年(1724)。从太原府划出保德等四州,升格为直隶州(与府同级),并将太原府属兴县、河曲县划归保德直隶州管辖。雍正八年(1730),恢复为保德州,且将兴县复划归太原府,仅领河曲一县,至清末未变。进入民国时期,保德不再是州。
    [1][康熙]《保德州志》(乾隆五十年续修本),卷一,“建置沿革”。
    [2][光绪]《保德州乡土志》,第一章,“境地”。
    [3][光绪]《保德州乡土志》,第六章,“户口”。
    [1]转引自《历史档案》,1990年第3期。
    [2]参见忻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忻州文史》,第8辑,内部资料,2006年印行,第1016页。
    [3]参见忻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忻州文史》,第8辑,内部资料,2006年印行,第1023-1024页。
    [1][光绪]《保德州乡土志》,第一章,“境地”。
    [2]参见《保德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2页。
    [3][光绪]《保德州乡土志》,第六章,“户口”。 载《历史档案》,1991年2期。
    [1]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101—4—79,第14页。转引自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页。
    [1]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三十九,“盐权”。
    [2]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三十九,“盐权”。
    [1]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四十九,“商业下”。
    [1]参见傅景英:“保德巨商杨氏简述”。载忻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忻州文史》,第7辑,内部资料,2006年印行,第382页。
    [2]参见傅景英:“保德商界马家略叙”。载忻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忻州文史》,第7辑。内部资料,2006年印行,第390、395页。
    [1]参见王洪廷:《碛口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48-49页。
    [2]参见王洪廷:《碛口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1]此部分内容主要依据[日]小川久男:《包头的皮毛店与皮庄》(下)。载《包头史料荟要》,第十四辑,第172-174、193-194、198-200、204-205页。
    [1]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2]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1]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篡:《中国实业志》(山西卷),1937年版,第458页。
    [2]“交城皮业春秋”(未著作者姓名)。载山西省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晋商史料全览》(吕梁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3]阎思俊辑:“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交商”。载山西省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晋商史料全览》(吕梁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4]《交城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1页。
    [5]数据来自苏泽龙根据渠绍淼、庞义才:《山西外贸志》(上),《山西地方史志资料丛刊》第133页整理而成的表格。参见苏泽龙:“土地盐碱化与近代交城硝皮业的兴盛”。载行龙主编:《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6-277页。
    [6]“交城皮业春秋”(未著作者姓名)。载山西省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晋商史料全览》(吕梁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7][光绪]《定边乡土志》,第五章,“商务”。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书局,1995年,第102辑,第519页。
    [2][光绪]《保德州乡土志》,第二章,“商务”。
    [3]《山西省各县物产调查表》,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八月,第11-13页。转引自苏泽龙:“土地盐碱化与近代交城硝皮业的兴盛”。载行龙主编:《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4]《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83页。
    [5]“交城皮业春秋”(未著作者姓名)。载山西省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晋商史料全览》(吕梁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155页。
    [1]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四十二,“农业”。
    [2]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七十三,“汉族”。
    [3]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四十九,“商业上”。
    [1]《五原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14页。
    [2]以下关于河路店、市口店的粮食经营情况主要参考“昔日包头的粮油行业”(该文主要是根据武生荣同志提供的材料,又补充了市粮食局、内蒙档案馆提供的材料综合整理而成)。载包头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包头市档案馆共同编辑:《包头史料荟要》,第八辑,内部资料,1983年印行,第131-133,135-136页。
    [1]参见王洪廷:《碛口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4页。
    [2]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64、75页。
    [1]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1]参见王洪廷:《碛口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1]参见王洪廷:《碛口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2]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3]清末民初史料丛书之第45种:《曾中襄公全集》,台湾成文出版社,第538、545页
    [4]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史料丛书之一种:《道咸同光四朝奏议》,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70年版,第八册,第3324页。
    [5]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史料丛书之一种:《道咸同光四朝奏议》,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70年版,第八册,第3364页。
    [1]以上六条引文分见中国第一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37、455、271、336、151、472各页。
    [2]参见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1]参见《临县志》,海潮出版社,1994年版,第356页。
    [1]转引自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2]参见鲁顺民:《山西古渡口》,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1]转引自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8-49页。
    [2]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七十,“水路”。
    [1]转引自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2]参见《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83页。
    [3]《保德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4页。
    [4]《兴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页。
    [1]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京华书局,1923年刊本,第46-47页。
    [2]参见《五原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1页。
    [3]《临河县志》,“农业习俗纪闻”,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1]《内蒙古历代自然灾害史料》,内部资料,1982年印行。
    [2]段绳武:“开发后套的商榷”。载《禹贡半月刊》,第六卷,第五期,第541页。
    [3]据《绥远通志稿》,卷六十二,“民变”统计。见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4]参见张贵:《包头史稿》(下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1]参见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172页。
    [2]参见张贵:《包头史稿》下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3]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卷六十二“民变”。参见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173页。
    [1]张志强:“晋商百年话吴城”。载《离石老年》,2006年第1期。
    1.[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7页。
    2.方行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3.孟昭华等:《中国历代国家机构和行政区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方诗名:《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5.唐任粤主编:《中国盐业史》(地方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鲁枢元等主编:《黄河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王毓铨:《中国屯垦史》(下册),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
    9.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0.马汝珩等:《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马汝珩等:《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袁森坡:《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中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3.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9年版。
    14.罗玉东:《中国厘金史》,《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二辑》,文海出版社。
    15.郝维民等:《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周清澍:《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牧寒:《内蒙古盐业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8.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19.卢明辉:《清代蒙古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0.[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1.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3.陈耳东:《河套灌区水利简史》,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年版。
    24.梁丽霞:《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5.高延青主编:《呼和浩特经济史》,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26.张贵:《阴山集》,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
    27.张贵:《河水集》,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
    28.张贵:《包头史稿》(上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张贵:《包头史稿》(下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山西省史志院:《山西通史》(明清卷),近代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1.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2.李玉文:《山西近现代人口统计与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33.行龙主编:《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4.行龙:《走向田野与社会》,三联书店,2007年版。
    35.鲁顺民:《山西古渡口》,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7.王洪廷:《碛口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王克昌修,殷梦高纂,王秉韬续纂修:《保德州志》,据康熙四十九年刻本,乾隆五十年续修本。
    2.金志节原本,黄可润增修:《口北三厅志》,乾隆二十三年刻本。
    3.程云原本,蓝山增修:《兴县志》,乾隆二十八年增修刻本。
    4.邓必安修,邓常纂:《孝义县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5.孙和相纂修:《汾州府志》,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6.高珣等纂修:《葭州志》,嘉庆十四年刻本,民国二十二年重刻石印本。
    7.马振文增修:《偏关志》,道光二十六年刻本,1915年铅印本。
    8.金福增总修,张兆魁、金钟彦纂修:《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9.姚啓瑞纂修:《永宁州志》,光绪三年刻本。
    10.张启蕴修,孙福昌、温亮珠纂:《兴县续志》,光绪六年刻本。
    11.夏肇庸修,许惺南纂:《交城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12.方家驹、庆文修,王文员纂:《汾阳县志》,光绪十年刻本。
    13.王轩、杨笃等纂修:《山西通志》,光绪十八年刻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4.姚明煇辑:《蒙古志》(抄本),光绪三十三年刊。
    15.延祉修,吴大猷等纂:《保德州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成书,民国五年石印本。
    16.贻谷等纂修:《土默特旗志》,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17.高赓恩等纂修:《绥远全志》,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18.《土默特志》(不著纂修人名氏),光绪年间刊本。
    19.胡宗虞等修,吴命新等纂:《临县志》,民国六年铅印本。
    20.《神木乡土志》(未著纂修人姓氏),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21.陈琯修,赵思明纂:《葭县志》,民国二十二年石印本。
    22.石荣瞕编:《合河政纪》,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23.周颂尧:《绥远河套治要》,民国十三年刊本。
    24.吕咸等修,王文墀纂:《临河县志》,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25.郑植昌修,郑裕孚纂:《归绥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26.傅增湘:《绥远通志稿》(稿本,100卷),1936年基本成稿。
    27.廖兆骏:《绥远志略》,正中书局,民国二十六年铅印。
    28.姚学镜:《五原厅志稿》(卷下),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2年影印。
    29.《五原厅志》(不著纂修人姓名),民国年间抄本。
    30.国民党中央政府资源委员会编:《宁夏省人文地理图志》,1936年印行。
    31.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篡:《中国实业志》(山西卷),1937年版。
    1.《忻州地区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偏关县志》,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3.《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保德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兴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6.《岢岚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7.《岚县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8.《临县志》,海潮出版社,1994年版。
    9.《离石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柳林县志》,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
    11.《孝义县志》,海潮出版社,1992年版。
    12.《中阳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汾阳县志》,海潮出版社,1998年版。
    14.《交城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5.《山西通志·商业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16.《山西通志·公路、水运交通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17.《山西通志·粮食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
    18.《山西通志·农业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
    19.《内蒙古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内蒙古自治区志·粮食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1.《内蒙古自治区志·商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2.《内蒙古自治区志·农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3.《内蒙古自治区志·公路、水运交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呼和浩特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5.《包头商业志稿》,内部资料,1988年印行。
    26.《包头市志》(卷三),远方出版社,2000年版。
    27.《包头市志》(卷四),远方出版社,2001年版。
    28.《巴彦淖尔盟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9.《阿拉善盟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30.《磴口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1.《鄂托克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2.《杭锦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3.《五原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4.《乌特拉前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5.《土默特志》上下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6.《土默特右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7.《托克托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8.《托克托县志》(修订稿),内部资料,1984年印行。
    39.《清水河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山西省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晋商史料全览》(吕梁卷,忻州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山西省文史资料编辑部:《山西文史资料全编》,第一卷,第3辑,第6辑,1998 年版。
    3.政协山西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山西文史资料》,1992年第6期,总第84辑。
    4.忻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忻州文史》,内部资料,第六辑,第七辑,第八辑,2006年印行。
    5.河曲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曲文史资料》(修订本),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六辑,2004年印行。
    6.保德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保德文史资料》,内部资料,第二辑,2001年印行。
    7.傅景英:《晋商保德精英》,内部资料,2006年印行。
    8.陈秉荣:《话说走西口》(稿本)。
    9.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一辑,第十二辑,第三十二辑,第三十三辑,第三十六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文史书店,1979-1989年。
    10.内蒙古地方志编委会总编室编印:《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第一辑。
    11.《内蒙古历代自然灾害史料》,内部资料,1982年印行。
    12.巴彦淖尔盟地方志编修办公室:《巴彦淖尔史料》,第二辑,1983年印行。
    13.包头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编,包头市档案馆:《包头史料荟要》,第一辑至第十四辑,1980-1985年。
    14.政协包头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包头文史资料选编》,第四辑,1983年。
    15.包头市工商联合会编:《包头工商史料》,内部资料,1990年印行。
    16.《包头市私改调研办公室统计资料》,内部资料,1960年印行。
    17.《包头毛纺织行业历史资料》,内部资料,1960年印行。
    18.包头市东河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东河文史》,第五辑。
    19.土右旗志编委会编:《土默特右旗史料》,第四辑,1984年。
    20.政协托县文史资料编委会:《托克托文史资料》,第一辑,第二辑,1991年、1993年印行。
    1.《清圣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2.《清高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1986年影印本。
    3.《清世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4.《清仁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5.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1984年第二次印刷。
    6.任根珠:《<清实录>山西资料汇编》(上中下共三册),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档案出版社,1984-1985年版。
    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挡》,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
    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书局,1995年版。
    12.《道咸同光四朝奏议》(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史料丛书之一种),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
    13.《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14.《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年版。
    15.稽璜等:《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版
    16.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版
    17.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
    18.刚毅修,安颐等编纂:《晋政辑要》,光绪十三年刻本。
    19.《曾中襄公全集》(清末民初史料丛书之第45种),台湾成文出版社,据光绪二十九年刻本影印。
    20.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1977年版。
    21.金天融等:《河套新编》,民国十年刊本。
    22.朴学斋:《后套实业调查记》,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23.绥远省政府:《绥远概况》,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24.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京华书局,1923年刊本。
    25.财政部盐务署盐务稽核总所编:《中国盐政实录》(第三册),文海出版社,民国二十二年版。
    26.纪霭士:《绥远与察哈尔》,1937年版。
    27.林兢:《西北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之其中一种),文海出版社。
    28.禹贡学会:《禹贡半月刊》,第二卷第十二期,第四卷第七期,第六卷第五期(后套水利调查专号)。
    29.张遐民:《绥远省志书概述》,台北学生书局印行,1982年版。
    30.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1.中共内蒙古地区党史研究所:《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2.乐拓主编:《西口文化研究》(卷一),内部发行,200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