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古代文献方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汉代至清末方剂文献的历史分布情况,以方药使用为主线,从整体上把握各个历史时期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证治规律,并为今后的证治研究奠定文献学基础。方法:在对汉至清末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古代方剂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基础上,采用频数分析分别分析了宋代以前、宋金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证治组方用药规律。结果:汉至清末小儿感冒相关证治方剂中使用药物频次居前23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228次)、麻黄(117次)、生姜(114次)、人参(77次)、茯苓(71次)、陈皮(67)、石膏(66次)、桔梗(65次)、川芎(61次)、葛根(60次)、黄芩(59次)、半夏(59次)、紫苑(55次)、杏仁(55次)、白术(45次)、苍术(44次)、柴胡(43次)、枳壳(42次)、大枣(42次)、前胡(40次)、防风(40次)、白芍(40次)、羌活(39次)。宋代以前小儿感冒相关证治方剂中使用频率居前四位的药物是解表药使用频率为33.10%,清热药使用频率为20.94%,补虚药使用频率为15.54%,化痰止咳平喘药10.14%。宋金元小儿感冒相关证治方剂中使用频率居前四位的药物是解表药使用频率为29.54%,补虚药使用频率为22.86%,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率为11.49%,清热药使用频率为9.03%。明代至清末小儿感冒相关证治方剂中使用频率居前四位的药物是解表药使用频率为32.55%,补虚药使用频率为20.25%,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率为12.62%,清热药使用频率为10.75%。结论:感受外邪、卫气不足,肺卫失宣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病机,解表、清热、化痰、补益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
The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search method, concerned young child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Fang Yao has conducted the analytical study to the Han Dynasty to the end of the Qing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The paper is divided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n carried on the reorganization induction foundation to the Chinese to the end of the Qing young child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ncient times only then medicinal preparation literature, uses the frequency analysis has analyzed Song Dynasty separately before, the Song gold dolla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ach historical period young child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ard to govern the group side medication rule. The second part,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search and the statistical result,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group for each historical period to discuss drug laws.
引文
[1]汉·华佗撰,唐·孙思邈编集.华佗神方,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1992年12月第一版:49~51.
    [2]南北朝·陈延之著,祝新年辑校.小品方新辑,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出版,1999年8月第一版:66~75.
    [3]唐·孙思邈,张印生主编.千金翼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678~679.
    [4]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145~152.
    [5]唐·王焘撰.外台秘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7.
    [6]宋·刘昉撰,李志庸主编.幼幼新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381.
    [7]宋·王怀隐等编.太平圣惠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年9月第一版:2623.
    [8]宋·王衮著,王振国,宋咏梅点校.博济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1.
    [9]宋?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11月第一版:192.
    [10]宋·赵佶编.圣济总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62年10月第一版:528.
    [11].宋·许淑微撰,伊广谦主编.普济本事方,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98年3月第一版:131.
    [12]南宋·杨士瀛撰,孙玉信,朱平生点校.仁斋直指方,上海:第二军医大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69.
    [13]宋·杨倓辑.杨氏家藏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8年6月第一版:47 .
    [14]宋·吴彦夔撰,臧守虎点校.传言适用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106.
    [15]宋·张锐编撰.鸡峰普济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7年4月第一版:39.
    [16]宋·朱佐著,郭瑞华等点校.类编朱氏集验医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42.
    [17]宋·严用和撰,王道瑞等主编.严氏济生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23.
    [18]元·许国祯撰.御药院方,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814.
    [19]明?无忌撰,王亚芬点校.保幼新编,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1988年1月第一版:59.
    [20]明·朱棣等编.普济方·第九册·婴孩,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年10月第一版:295.
    [21]明?王大纶著.婴童类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3年7月第一版:77.
    [22]明·董宿辑录,方贤续补,田代华,张晓杰等点校.奇效良方,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142.
    [23]明·吴崐著.医方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1月第一版:59.
    [24]明·张洁撰集.仁术便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5月第一版:17.
    [25]明·龚廷贤著,田代华,田丽莉,何敬华点校.鲁府禁方,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9.
    [26]明·王三才著,裘庆元辑.医便,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455.
    [27]明·王肯堂原著,余瀛鳌等编选.证治准绳集要,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29.
    [28]清·爱虚老人辑,裘庆元辑.古方汇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171.
    [29]清?芝屿樵客.儿科醒,北京:中国书店出版(影印),1987年12月第一版:29.
    [30]明·吴近山辑,曹水峪传.裘庆元辑.扶寿精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840.
    [31]明·周文采编集.医方选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303.
    [32]清·梁子才著,裘庆元辑.不知医必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349.
    [33]清·张璐著,张民兴等主编.医通祖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515.
    [34]清·钱敏捷纂辑,王兴伊点校.医方絜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126.
    [35]清·佚名撰,张苇航点校.儒医心境,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21.
    [1]陈永辉.儿科疾病中西医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5,56.
    [2]陈慧中,陆权,张梓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刊,2002;37(6):4.
    [3]岳圣增.对发热患儿应摈弃经验性抗生素治疗[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8;25(2):110.
    [4]肖辉宇.中西药治疗小儿“上感”发热的经验[J] .江西中医,1995年增刊:52.
    [5]张玉英.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上感发热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3):39.
    [6]张显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3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5):359.
    [7]徐和祥.艾苏煎剂浴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80例临床观察[ J].时珍国医国药, 2004;15(8):507.
    [8]黄瑞松,王鉴钧,周文亮等.童热清浴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20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5):6-7.
    [9]刘飞霞.双连吴萸散外治儿科外感风热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03;19(4):37.
    [10]李继功,姜其善.涌泉穴敷药治疗小儿发热[J] .山东中医杂志,1995;14(4):178.
    [11]沈松友,乐群慧.柴胡注射液滴鼻治疗小儿高热68例[J] .浙江中西医杂志,2000;10(2):119.
    [12]孙树云,信玲,王越良等.推拿治疗小儿发热50例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4):365.1999;17(1):54.
    [13]陈洪霞.针刺治疗小儿发热316例[J] .中国乡村医药,1999;6(6):21.
    [14]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63.
    [15]林海,腾拥军.中药涂膜剂退热灵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20例[J] .福建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27(4):15.
    [16]王凤枝.清开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2):3000.
    [17]李婉丽.复方大柴胡汤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5例[J] .陕西中医,2001;22 (5):260.
    [18]程光照,程瑞春.直肠滴注“柴葛退热净”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观察[ J]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5(11):519.
    [19]焦扬.直肠点滴给药治疗急性热病的观察[J] .中医杂志,1990;7(8):19.
    [20]赵祥.解表退热液直肠滴注治疗小儿上感发热41例[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4):32.
    [21]高修安.清解煎剂直肠滴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80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2):162.
    [22]王志敏,张笑吟.稚子清凉饮直肠滴入治疗小儿热性感冒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3;23(9):46.
    [23]朱建军.清热灌肠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0例[J]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5):4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