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高校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在我国社会市场化、信息化进一步深入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和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背景下谈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近年来,特别是2002年年底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随着国际化、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全国就业形势的变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研究我国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在分析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运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南京、合肥、兰州及长春的部分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影响因素及高校就业指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调查表明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映出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还存在以下问题: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忽视大学生能力培养,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重视,发展思路陈旧。据此,提出了高校改革的若干建议:高校应积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毕业生合理的能力结构,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The thesis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graduates in local univers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arketability, informatization and continuously expand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cale and dispropor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graduates have caught more and more public attentions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over the past year in 2002. With the fact that internationalization , informatization going a further step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a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employment circumstances,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has stepped into a new stage, a series of new conditions and problems have appeared. Therefore, the study of current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has a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ing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the thesis utiliz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interview method emphatically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some graduates' employment intention, influence factor of employment and career guidance in Nanjing, Hefei, Lanzhou and Changchun. Then it points out that problems of employment have show that our local universities also have following problem: part specialty and curriculum offered in high institutes is unreasonable; P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gnore the ability training for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graduate needs to enhance; The career guidance work in university can not be valued and its development pattern is old. Basing on it ,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it are put forward: high institutes should adjust its specialty and curriculum, raise graduates' reasonable ability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 the career guidance for graduates.
引文
①陈秋华.体制转换、结构变迁与就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①吴克明 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03).
    ①戴明清 王克黎.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06).
    ②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03).
    ③陈成文 谭日辉.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基于2003、2004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11).
    ④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05).
    ①杨伟国.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②曹殊.自主择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J].江苏高教,2002,(01).
    ③高磊.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评估体系初探[J].江苏高教,2004,(02).
    ④汤敏.从深层次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网,2003年4月9日.
    ⑤刑志杰 由由.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02).
    ①魏彤儒 郭学锋,李菊英.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调试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3,(03).
    ②刘尊法.试析大学生择业观转变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③金崇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经济师[J],2004,(09).
    ①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标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即在校生与适龄人口之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从大众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展与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英才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是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这一划分,现在通常被作为国际通行指数,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②周济在2006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的部长圆桌会议的致辞.
    ③1998—2000年数据摘自相应年份《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1年数据来自教育部计划发展司《2001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分析》.
    ①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②武友德.区域发展导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①周济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资料来源于本人2006年4月对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城市本科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
    ①大学生毕业即“失业”[N].新华社,2003年2月16日.
    ②李冬.外国大学生就业也不易[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3,(03).
    ③http://www.ent.sina.com.cn 2006年9月22日.
    ①杨宜勇.大开放的就业——加入WTO后的就业探索[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②萧今.发展经济中的教育与职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①谢维和 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1.
    ②资料来源:人民网,2007-03-14 09:36:42.
    ① 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国网[时间]:2007-03-14 09-35-12.
    ①黄紫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高教探索,2005,(3).
    ①吴绍琪.大学生能力理论调研与实践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01、蔡克勇著.21世纪中国教育走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02、张亚平 王国强主编.江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
    03、闵维方主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04、谢维和 王洪才著.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05、程静主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0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编.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及其分析.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
    07、闫世东著.社会转型与当代大学生.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
    08、郑富芝 范文曜著.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国别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09、张智强主编.《就业指导》.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
    10、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陈培瑞著.教育大视野—教育改革难点热点问题透析.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李祖超主编.WTO与中国教育改革.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程方平主编.中国教育问题报告—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基本对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4、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中国教育绿皮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5、蔡克勇著.21世纪中国教育的走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温海池著.《劳动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刘宏 庞有祝主编.《成功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
    18、(日)置盐道彦著.《就业诀窍:企业与大学生的双向选择》.企业管理出版社
    19、邬大光著.《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0、谢安邦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谢安邦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23、(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
    24、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25、(美)威廉.威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26、(美)肯尼思.贝利著.许真译.《现代社会分析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01、邱晓蕾 李美珠.中国与韩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教育与经济,2005(03)
    02、李建宁 杨广耀.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4)
    03、黄紫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5(06)
    04、杨德广 刘岚.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3(08)
    05、易忠.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0(11)。
    06、朱坚 余杰.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教育与现代化,2005(03)
    07、楼锡锦 周树红 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5(13)
    08、高磊.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评估体系初探.江苏高教,2004,(02)
    09、刑志杰 由由.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02)
    10、魏彤儒 郭学锋 李菊英.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调试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3,(03)
    11、刘尊法.试析大学生择业观转变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12、金崇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经济师,2004,(09)
    01、http://www.moe.edu.cn/
    02、http://www.chsi.com.cn/
    03、http://3434.njnu.edu.cn/Article/ShowClass.asp?ClassID=11
    04、http://www.job.ahu.edu.cn/
    05、http://www.xinhuanet.com/xinhua/
    06、http://www.myjob.edu.cn/logincontrol.jsp?operation=jobmarket
    07、http://www.myjob.edu.cn/logincontrol.jsp?operation=news
    08、http://www.eol.cn/kuai_xun_4343/
    09、http://www.chinadxsjob.com/thread.php?fid=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