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接触对怒苏语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怒苏语,怒苏语主要分布于云南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一带。匹河乡是全国唯一的怒族乡,它是一个主要是由怒族(怒苏支系)、傈僳族、白族(勒墨支系)和汉族等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本课题以文化变迁理论、语言接触理论以及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在匹河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下,探讨怒苏人的语言生活状况,怒苏语固有词的构词理据及文化内涵,以及多元文化交融对怒苏语言文化和语言要素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现状和意义,本文运用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的范围等,以及本文的语料来源和调查合作人的情况。第一章主要阐述怒江多元语言文化交融形成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匹河怒族文化环境以及怒苏语与周边民族语言的接触类型。第二章主要是阐述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怒苏人的语言生活。第三章主要阐述怒苏语的构词理据,并且分析了怒苏语的亲属称谓、耕猎词语、地名、方位词和颜色词的构成及其文化内涵。第四章主要研究多元文化交融下的语言影响。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积淀是外来词,怒苏语中的外来词主要有傈僳语、汉语和白语借词,外来词对怒苏语言文化和语言要素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阐述多元文化交融下,怒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趋势。结语部分,分析了怒江地区语言影响的复杂表现,认为多元文化交融对怒苏语言文化影响深远,提出应当重视保护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文化。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出以下一些观点。
     一、根据匹河怒族与周边傈僳族、汉族和白族接触的实际情形,我们将怒苏语与傈僳语、汉语以及白语的接触分为四种类型,即地缘型接触、宗教文化型接触、教育传播型接触和商贸型接触。
     二、在长期的族群互动过程中,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怒苏人不仅稳定使用其母语怒苏语而且还普遍兼用傈僳语和汉语。怒苏语和兼用语之间在使用功能上和表达功能上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了怒苏人和谐的语言生活。
     三、在怒苏语言文化影响方面,多元文化交融对怒苏人的经济生产生活词语、亲属称谓词语、宗教文化词语、人名和地名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经济生产生活方面的借词,我们可以看出怒族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以及怒族与傈僳族、汉族、白族等周边民族经济文化的交往情况。从宗教文化中的借词,我们可以看到怒族传统宗教信仰与“傈僳化”了的基督教文化的相互交融。从怒苏人姓名的演变和匹河地区的民族语地名,我们可以看到匹河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遗迹。
     四、在怒苏语言要素影响方面,周边民族语言对怒苏语言要素影响很大。语音方面,怒苏语声母辅音[f]可能是受当地汉语影响而产生的;韵母元音[y]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由于怒苏语鼻韵尾已脱落,大量鼻韵尾的汉语借词进入怒苏语后,导致了怒苏语中鼻化单元音和鼻化复元音的增加。词汇方面,怒苏语对傈僳语、汉语和白语等词语的借用是全方位的,怒苏语中借词存在方式是与固有词共存或借词取代固有词。语法方面,大量的傈僳语、汉语等外来词进入到怒苏语词汇中,对怒苏语的构词方式和语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在多元文化交融下,怒苏语具有开放性与封闭性特点,怒苏人的语言使用类型也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发生了演变。面对怒族语言文化出现的衰退现象,怒族人民渴望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我们认为多民族聚居区语言文化的发展趋势是相互补充、和谐共存,应当重视保护怒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文化,多元语言文化共存有利于怒江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The dissertation is the object of study for Nusu language,Nusu languag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Pihe Village of Fugong County in Yunnan Province. Pihe Nu Village is the only Nu Village in our country, it is the ethnic mixed Districts, its consist of Nu nationality (Nusu branch),Lisu nationality,Bai nationality (Lemo branch) and Han nationality etc. The dissertation takes cultural change theory, language contact theory, cultural linguistics and other related theory as the basis,at multicultural history background,discussing the language life of Lusu people,the word-formation motivation of the Lusu language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multi-cultural blending take influences on the Lusu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The chapter is introductions,its mainly expound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ssertation,the scope and the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the subject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use and the area of study, introduce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retrospect's the current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explains the aim and method of the study,and offers the spots which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the persons providing language material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expound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Nujiang multi-language and multi-culture blending.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Nusu and Lisu,Han,Bai ethnic groups contact, Nusu language and the surrounding of ethnic language contact typ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describe Nusu's language life with the multi-culture background.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expounds the word-formation motivation of Nusu language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nalyzing the word formation of Nusu language about kinship terms, plow terms, the primitive religions,the place names,the color words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expound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usu language and culture with multi-culture blending. The last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part, it analysis the complex manifestations of the language influence in Pihe region, thinking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multi-culture blending is profound to Nusu's language and cultu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minority language and culture.
     Through the study, 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views.
     (1)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Nusu and the surrounding ethnic groups contact,we divided the contact of the Nusu language and Lisu language, Chinese.Bai language into four categories, namely geopolitical type contact, religious culture form contact, education type contact and business type contact.
     (2)In the long process of the interactive groups,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ocial life, Nusu people not only use native language,but also use Lisu language and Chinese concurrently. Lusu language and the other languages concurrently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expression function and the use function, thus it formed Nusu people's harmonious language life.
     (3)In Nusu language and culture influence, the multi-culture blending have a profound impact to Nusu language and culture.namely the economic production and life terms, kinship, religious cultural words, Nusu people names and place names,and so on.From the loan words in the economic and production life,we can see that the social economic life changes,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Nu nationality with the surrounding nationalities, such as Lisu nationality, Han nationality, Bai nationality ect.From the loan words of the religious culture,we can see the blending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religious beliefs with "Lisu" Christian culture. From the evolution of Nusu people's name and the place names, we can see the multi-culture heritage in Nujiang district.
     (4)In Nusu language elements influence, peripheral nationality language have a profound impact to Nusu language elements. In the phonetic.Nusu language's Consonant [f] appearing is affected by local Chinese influence, its vowel [y] mainly appears in Chinese loanwords, due to Nusu language nasal consonant rhythm have been deleted, the Chinese loanwords with the nasal consonant rhythm entered the Nusu language,they lead to increasing the nasal monophthongs and the nasal compound vowel in Nusu language. In the vocabulary, Nusu language borrowed lots of words from the Lisu language, Chinese and the Bai language,the The borrowed words are coexist with the proper words or replacing the proper words. In the grammar, many Lisu language, Chinese and other foreign words entered Nusu language, it produced certain effect to the word-formation and the word order of Nusu language.
     (5)The Nusu language has open and closed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multi-culture blending,the use type of Nusu language's has changed with its cultural evolution.Because of the recession phenomenon of Nu language culture appeared,the Nu people desire to have their own words.We consider th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in the ethnic communities is complementary each other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minority language and culture,the coexist of the diverse linguistic is beneficial to th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in Nujiang land.
引文
①孙宏开,刘璐:《怒族语言简志》(怒苏语)[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
    ①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6页。
    ②张兴权:《接触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5-47页。
    ①彭嬿:《语言接触研究述评》[J],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②袁焱:《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阿昌语个案调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③意西微萨·阿错:《藏、汉语言在“倒话”中的混合及语言深度接触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06年第1期。
    ④王宇枫:《同语族语言深度接触产生的语言——莫语》[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⑤彭嬿:《语言接触研究述评》[J],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①傅灵:《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例》[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①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页。
    ②[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M],施惟达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①《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页。
    ①《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页。
    ②王文光:《中国古代民族识别》[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0页。
    ③刘达成主编:《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①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17页。
    ②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编纂委员会编:《怒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③李绍恩:《怒族及其族源浅谈》[J],《怒族研究》(云南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会刊),2010年总第6期。
    ①李道生:《若柔人族源追踪考识》[J],《怒族研究》(云南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会刊),2010年总第6期。
    ②此数据由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政府提供。
    ①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碧江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②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碧江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9页。
    ①《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页。
    ①《傈僳族简史》编写组:《傈僳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②高志英:《唐至清代傈僳族、怒族流变历史研究》[J],《学术探索》,2004年第8期。
    ①《傈僳族简史》编写组:《傈僳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①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贡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
    ①赵佩曦:《怒族历史与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②王文光,龙小燕,李晓斌:《云南近现代民族发展纲要》[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6页。
    ③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怒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139页。
    ④肖迎:《怒江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①马小玲:《新疆民汉语言接触模式探源》[J],语言与翻译,2006年第4期。
    ②洪波,意西微萨·阿措:《汉语与周边语言的接触类型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1期。
    ③《傈僳族简史》编写组:《傈僳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①张建军:《藏语和河州汉语方言的接触史及接触类型》[J],西藏研究,2009年第2期。
    ②赵佩曦:《怒族历史与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③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84页。
    ①云南省怒江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碧江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329页。
    ②《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怒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6页。
    ③《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怒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7页。
    ①戴庆厦:《论语言关系》[J],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①也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编纂委员会编纂:《碧江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445页。
    ①王远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②庄初升,岳嫣嫣:《连南瑶族自治县石蛤塘村的语言生活》[J],文化遗产,2011年第2期。
    ①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5页。
    ①黄亚平,刘晓宁:《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①[美]恩伯合著:《文化的变异》[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1页。
    ②丁石庆:《达斡尔语言与社会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③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④严辰松:《语言理据探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⑤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00页。
    ①孙淑芳:《词语的理据性与俄汉构词法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04年第3期。
    ①姚吉刚:《英汉词汇的形态理据性对比》[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①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①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2页。
    ②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
    ③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①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杜会科学出版杜,2002年,第231页。
    ②李少平:《词语的文化理据与汉语词汇习得》[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③和益波,等:《怒族传统节日“如密期”——开春节》[J],怒族研究(云南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会刊),2005(总第1期)。
    ④[法]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3页。
    ①潘洪钢:《南方民族游耕文化刍议》[J],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
    ②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③《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怒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页。
    ①《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页。
    ②刘达成:《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①攸延春:《怒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77页。
    ②《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③《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④云南省编纂委员会编:《怒族社会历史调查》[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1年,第53页。
    ①叶世富,李卫才,普利颜,罗自群编著:《怒族神歌》[M],六库:怒江州文化局出版,2009年,第111—112页。
    ①叶世富,李卫才,普利颜,罗自群编著:《怒族神歌》[M],六库:怒江州文化局出版,2009年,第115页。
    ②攸延春:《怒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①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313页。
    ①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第213页。
    ①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7页。
    ①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85页。
    ②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怒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3页。
    ①《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怒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5页。
    ①[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M],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第438页。
    ②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88页。
    ①《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页。
    ①[德]思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16页。
    ②《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怒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8页。
    ①张颖,刘常飞:《从地名词中看多元文化的交融》[M],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12期。
    ①《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页。
    ①《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5页。
    ①冯英:《水语复音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7页。
    ①赵佩曦:《试论怒族民间文学中的原始宇宙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①孙宏开,刘璐:《怒族语言简志》(怒苏语)[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8页。
    ②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③刘苏敏,陆峰:《侗语空间方位词的认知和文化语言学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④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68页。
    ⑤张跃,刘娴贤:《论怒族传统民居的文化意义——对贡山县丙中洛乡和福贡县匹河乡怒族村寨的田野考察》[J],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①刘达成主编:《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99页。
    ①戴庆厦,胡素华:《彝语支语言颜色词试析》[J],语言研究,1993年第2期。
    ①《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8页。
    ②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12页。
    ①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20页。
    ②叶世富,李卫才,普利颜,罗自群:《怒族神歌》[M],六库:怒江州文化局出版,2009年,第49页。
    ③叶世富,李卫才,普利颜,罗自群:《怒族神歌》[M],六库:怒江州文化局出版,2009年,第37页。
    ①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J],民族语文,2007年第2期。
    ②高志英:《唐至清代傈僳族、怒族流变历史研究》[J],学术探索,2004年第8期。
    ①陈保亚:《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②金理新:借词的形式判别标准——以苗瑶语中的汉语借词为例[J],《民族语文》,2008年第5期。
    ①曾晓渝:《侗台苗瑶语言的汉借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77页。
    ①尤中编著:《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78页。
    ②肖迎:《怒江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史》[M],昆明:云南人学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③云南省语言学会编撰:《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页。
    ①戴庆厦,马学良:《藏缅语族辅音韵尾的发展》[J],《藏缅语族语言研究》[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49页。
    ②沙加尔,徐世璇:《哈尼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J],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
    ①云南省语言学会编撰:《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页。
    ②《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页。
    ①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②赵佩曦:《怒族历史与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③《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怒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页。
    ④刘达成主编:《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①罗美珍:《谈谈我国民族语言的数量词》[J],民族语文,1996年第2期。
    ①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00页。
    ②《怒族简志》编写组:《怒族简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页。
    ③肖迎:《怒江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史》[Mj,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0页。
    ①刘达成主编:《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53页。
    ②《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怒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1年,第2页。
    ③《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页。
    ④刘达成主编:《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⑤陈瑞金主编:《怒江旧志整理》[M],(内部刊印),第135—136页。
    ⑥张跃,刘娴贤:《论怒族传统民居的文化意义——对贡山县丙中洛乡和福贡县匹河乡怒族村寨的田野考察》[J],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①《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页。
    ②《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辑:《怒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9页。
    ①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编纂委员会编:《怒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①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40页。
    ②王再兴:《傈僳语圣经翻译传播及其社会文化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①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碧江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446页。
    ②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88页。
    ③《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9页。
    ①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6月,第67页。
    ①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碧江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①韩建业:《撒拉族语言文化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0页。
    ①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J],民族语文,2007年第2期。
    ②约瑟夫·房德里耶斯:语言[M],岑麒祥,叶蜚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10页。
    ①傅爱兰:《怒语(怒苏)系属研究——兼论缅彝语系属划分问题》[J],《语言研究》,1989年第1期。
    ②戴庆厦,马学良:《彝语支语音比较研究》[J],《藏缅语族语言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
    ③徐琳,木玉璋,盖兴之:《傈僳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页。
    ④云南省语言学会编撰:《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0页。
    ①戴庆厦,马学良:《藏缅语族辅音韵尾的发展》[J],《藏缅语族语言研究》[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
    ①云南省语言学会编撰:《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8页。
    ①戴庆厦,马学良:《藏缅语族辅音韵尾的发展》[J],《藏缅语族语言研究》[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49页。
    ①孙宏开,刘璐:《怒语简志》(怒苏语)[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1页。
    ②徐琳,木玉璋,盖兴之:《傈僳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7页。
    ③云南省语言学会编撰:《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9页。
    ①史有为:《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①曾晓渝:《侗台苗瑶语言的汉语借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管,2010年,第433页。
    ①刘达成主编:《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②刘达成主编:《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
    ①陈其光:《语言接触的深层影响》[J],民族语文,2002年第1期。
    ①孙宏开,刘璐:《怒族语言简志》(怒苏语)[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77页。
    ②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①孙维张:《语言体系的开放性与封闭性》[J],汉语学习,1988年第3期。
    ①刘媛媛:《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探析多语环境下的语言选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高志英:《唐至清代傈僳族、怒族流变历史研究》[J],学术探索,2004年第8期。
    ①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碧江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328页。
    ① 《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页。
    ②《傈僳族简史》编写组:《傈僳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页。
    ①肖迎:《怒江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②肖迎:《怒江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③《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页。
    ③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M],北京: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801页。
    ① 《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页。
    ①陈保亚:《语言文化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65页。
    ②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07页。
    ①孙宏开:《记阿侬语——对一个逐渐衰亡语言的跟踪观察》[J],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②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编纂委员会编:《怒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04页。
    ①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编纂委员会编:《怒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04页。
    ①楼晓悦:《浅谈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及其传承》[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孙宏开:《记阿侬语——对一个逐渐衰亡语言的跟踪观察》[J],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①孙宏开:《记阿侬语——对一个逐渐衰亡语言的跟踪观察》[J],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①戴庆厦:《构建我国多民族语言和谐的几个理论问题[J],《构建多语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②高林波,葛俊青《构建和谐社会语言生活的几点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③戴庆厦:《两全其美,和谐发展——解决少数民族双语问题的最佳模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①肖迎:《怒江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0页。
    ①罗自群:《论小语种的语言保护问题——以基诺语、怒苏语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②孙宏开:《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记录和保护》[J],满语研究,2006年第1期。
    1、[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碧江县人民政府.云南省碧江县地名志[M].碧江:碧江县人民政府编,1984.
    4、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一汉越(侗台)语源关系的解释[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6、陈保亚.语言文化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7、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陈建明,谭志明.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9、陈其光.语言调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0、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11、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崔希亮.语言理解与认知[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13、[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4、戴庆厦.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15、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16、戴庆厦.语言与民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17、戴庆厦.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M].北京:书海出版社,1998.
    18、戴庆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研究[C].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19、戴庆厦.构建多语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0、戴庆厦,黄布凡,等.藏缅语十五种[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21、邓晓华.人类文化语言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22、丁石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达斡尔族个案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3、丁石庆.社区语言与家庭语言:北京少数民族社区及家庭语言调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4、丁石庆.双语文化论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5、段伶,李卫才.怒族怒苏语资料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
    26、[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7、冯英.水语复音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8、冯英.汉英语分类词群对比研究》(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29、冯广艺.语言和谐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0、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3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2、高长江.文化语言学[M].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33、高丙中,等.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34、高志英.藏彝走廊西部边缘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35、葛木仪.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36、黄布凡.藏缅语族语言词汇[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37、[日]绞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38、[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9、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40、[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1、李锦芳.侗台语言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2、李锦芳.双语和双语类型转换—中国西南地区个案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43、[法]列维一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4、[英]简·爱切生: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M].北京:语言出版社,1997.
    45、[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6、《傈僳族简史》编写组.傈僳族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47、马清华.文化语义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48、《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怒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49、[法]梅耶: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50、《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51、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委编.怒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52、曲彦斌.民俗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53、钱冠连.语言全息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4、[日]乔本万太郎著:语言地理类型学[M],余志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55、孙宏开,刘璐.怒语简志(怒苏语)[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56、孙宏开.藏缅语语音和词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7、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8、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9、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6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1、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2、邵敬敏.文化语言学中国潮[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63、申小龙.文化语言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64、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65、申小龙.文化语言学论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66、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67、尤中.西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68、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69、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0、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2、王远新.中国民族语言学论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73、王远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74、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75、吴国华.文化词汇学[M].吉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76、徐思益,等.语言的接触与影响[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77、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78、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9、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80、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1、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82、汪大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3、姚亚平.文化的撞击—语言交往[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8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5、王文光.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86、王文光,龙晓燕,李晓斌.云南近现代民族发展史纲要[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87、伍莉.明清时期云南藏缅语族诸族关系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88、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9、徐琳,木玉璋,盖兴之:《傈僳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90、肖迎.怒江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91、袁焱.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92、杨文辉.白语与白族历史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93、杨庭硕.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94、云南省语言学会.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95、云南怒江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碧江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
    96、云南省编辑组.傈僳族、怒族、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97、[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8、曾晓渝.侗台苗瑶语言的汉借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9、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100、张公瑾.语言与民族物质文化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01、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2、张再红.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艺文出版社,2010.
    103、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4、张兴权.接触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05、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06、周国炎.仡佬族母语生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07、赵佩曦.怒族历史与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10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09、赵阿平.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10、Bloomfield,L.Language.New York:Holt,Reinhart&Winston,1933.
    111、Hock, Hans Henrich,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The Hague:Mouton.1986.
    112、Thomas.S.Language Contact:An Introduction.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1.
    113、SarahGreyThomason,TerrenceKaufman:Languagecontact,Creolization,andGenetic Lingustics,University of califoinia Press,1991.
    114、Wenreich,U.Language in contact.The Hague:Mouton.1953.
    115、William,A.Foley.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AnIntroductio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
    1、戴庆厦.构建我国多民族语言和谐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会科学版),2008,(2):100—104.
    2、瞿霭堂.语音演变的理论和类型[J].语言研究,2004,(2):1-13.
    3、戴庆厦,杨再彪,余金枝.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小陂流苗语为例[J].语言科学,2005,(4):79-82.
    4、戴庆厦,袁焱.互补和竞争:语言接触的杠杆——以阿昌语的语言接触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02,(1):97-100.
    5、戴庆厦,等.片马茶山人和谐的多语生活——语言和谐调查研究的理论方法个案剖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6-15.
    6、李启群.湘西州汉语与土家语、苗语的相互影响[J].方言,2002,(1):71-81.
    7、吴安其.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J].民族语文,2004,(2):1-9.
    8、意西微萨·阿错:《藏、汉语言在“倒话”中的混合及语言深度接触研究》[J], 南开语言学刊,2006,(1):48-50.
    9、罗美珍.论族群互动中的语言接触[J].语言研究,2003,(3):1-20.
    10、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J].民族语文,2007,(2):3-23.
    11、张建军.藏语和河州汉语方言的接触史及接触类型[J].西藏研究,2009,(4):63-70.
    12、袁焱.阿昌族双语转型的成因及其特点[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6-41.
    13、袁焱,赵云生.多民族杂居区语言使用情况探究——新平漠沙个案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6-82.
    14、蒋颖,赵燕珍,常俊之,邱月:论语言接触与语言和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56-63.
    15、蒋颖,朱艳华.耿马县景颇族和谐的多语生活——语言和谐调查研究理论方法的个案剖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06-111.
    16、赵江民.新疆民汉语言的竞争、互补与和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58-161.
    17、张洋.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积淀——新疆汉语、维吾尔语言的互相影响和渗透[J].新疆大学学报,2005,(5):138-140.
    18、马小玲.新疆民汉语言接触模式探源[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6,(4):20-24.
    19、刘玉屏.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10,(1):79-86.
    20、苗东霞.中亚东干穆斯林的语言态度[J].中国穆斯林,2010,(4):54-57.
    21、孙淑芳.词语的理据性与俄汉构词法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04,(3):77-80.
    22、李少平.词语的文化理据与汉语词汇习得[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4):41-44.
    23、李少平.维吾尔语词理据的再探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4):59-63.
    24、罗昕如.湖南方言词语的构词理据及文化内涵研究[J].语言研究,2000,(2):77-89.
    25、李枫.论语言的理据性[J].运城学院学报2010,(1):48-51.
    26、李云兵.花苗苗语方位结构的语义、句法及语序类型特征关系[J].语言科 学,2004,(4):65-83
    27、覃凤余.从地名看壮族空间方位认知与表达的特点[J].学术论坛,2005,(9):158-163.
    28、刘苏敏,陆峰.侗语空间方位词的认知和文化语言学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78-81.
    29、苏连科.彝语方位词语义分析[J].民族语文,2010,(3):43-46.
    30、张颖,刘常飞.从地名词中看多元文化的交融[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12):33-37.
    31、肖家成.阿昌族亲属称谓结构及其社会文化背景[J].民族语文,1992,(5):28-36.
    32、吴一文.黔东南苗语地名与苗族历文文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48-52.
    33、牛汝极.新疆双语地名的类型及其成因[J].语言翻译,1993,(3):37-39.
    34、覃凤余.壮语地名命名法的特点[J].广西民族研究,2006,(2):97-109.
    35、岳麻腊.缅甸语亲属称谓语义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41-144.
    36、刘明真.从黎族的亲属称谓看其婚姻制度的演变.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87-94.
    37、金理新.借词的形式判别标准—以苗瑶语中的汉语借词为例[J].民族语文,2008,(5):44-51.
    38、朱文旭.凉山彝语中的汉语借词[J].民族语文,1997,(4):39-41
    39、沙加尔、徐世璇.哈尼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J].中国语文,2002,(1):55-65.
    40、黄行、胡鸿雁.区分借词的语音系联方法[J].民族语文,2004,(5):12-17.
    41、徐世漩.毕苏语中的傣语借词[J].民族语文,1995,(5):47-55.
    42、贾晞儒.青海话中的民族语借词[J].民族语文,2006,(2):48-50.
    43、蓝庆元.拉伽语汉借词层次分析[J].民族语文,2005,(6):1-9.
    44、谭志满.土家语构词的文化意义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78-81.
    45、潘永荣.从侗语构词看侗族的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98(2):160-163.
    46、解鲁云.近年来国内怒族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61-65.
    47、王再兴.傈僳语圣经翻译传播及其社会文化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8,(2):52-56.
    48、傅爱兰.怒语(怒苏)系属研究—兼论缅彝语系属划分问题[J].语言研究1989,(1):131-149.
    49、傅爱兰.怒苏语的卷舌化声母[J].语言研究1995,(2)190-196.
    50、何叔涛.略论怒族原始宗教的特点及其演化[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9-55.
    51、赵沛曦.试论怒族民间文学中的原始宇宙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56-59.
    52、张跃,刘娴贤.论怒族传统民居的文化意义—对贡山县丙中洛乡和福贡县匹河乡怒族村寨的田野考察[J]民族研究,2007,(3):54-75
    53、高志英.唐至清代傈僳族、怒族流变历史研究[J],学术探索,2004(8):98-102
    54、[澳]贺大卫,蒙元耀.壮语稻作词汇及其文化内涵试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4,(3):60-66.
    55、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56、包萨仁.蒙古语族东乡语与汉语的接触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6.
    57、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D].北京:北京民族大学.2005.
    58、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土家语个素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民族大学.2005.
    59、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60、李星辉.湘南土话与湘南瑶语的接触和影响—江华县个案调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61、胡斯可.湖南郴州地区的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62、胡松柏.赣东北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3.
    63、傅灵.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D].苏州:苏 州大学,2010.
    64、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65、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杭州:浙江大学,2006.
    66、刘雪霞.河南方言语音的演变与层次[D].上海:复旦大学,2006.
    67、江燕.南昌话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68、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北京:北京民族大学,2011.
    69、张竞艳.四川茂仗地区羌族语言选择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民族大学,2010.
    70、雷红波.上海新移民的语言社会学调查[D].上海:复旦大学,2008.
    71、潘家福.新家坡华社的多语现与语言接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72、王宇枫.同语族语言深度接触产生的语言——莫语[D].天津:南开大学,2005.
    73、王怀榕.茶洞语的汉语借词研究[D].北京:北京民族大学,2010.
    74、保明所.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D].北京:北京民族大学,2005.
    75、岳静.黄金镇仡佬语里汉语借词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5.
    76、戴红亮.西双版纳傣语地名研究[D].北京:北京民族大学,2004.
    77、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