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中国——当代中国社会树典型活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社会有着深厚的德治传统,树典型这一极具政治和道德色彩的活动在中国社会一直存在,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权威机构政治-道德运作的需要。树典型活动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树典型活动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甚至在某些方面持续弱化,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社会评价论和符号权力理论的视角研究树典型活动,重点探讨树典型活动的作用和运作机制,分析树典型活动社会效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揭示树典型活动作为符号权力运作的实质。
     将树典型活动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中一项社会事实进行考察,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其中,下面五个问题尤为重要:一是树典型活动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揭示“典型治国”的文化根源;二是树典型活动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联系,探寻其演变规律,从而“历史”地看待这种“活动”;三是树典型活动与权力的关系,权力在树典型活动中的作用与影响;四是树典型活动的运作机制,重点是树典型活动与权威机构的运作;五是树典型活动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分析社会转型期树典型活动社会效果的变化及其原因。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典型个案分析法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当代中国社会的树典型活动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把现实与传统相结合,梳理树典型活动的文化传统,追根朔源,探讨树典型活动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揭示树典型活动的文化传统与“典型治国”的文化根源。作为一种权力运作方式,树典型活动主要根源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大一统”传统、道德教化传统和义务价值观传统,同时,与传统旌表制度紧密相连。“典型中国”现象实质是中国道德化政治的直观体现,是中国德治文化传统的现实表达,也是权威机构以德治国的需要。
     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角度,论文对当代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树典型活动进行了梳理,包括革命战争时期、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时期,探讨了树典型活动与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联系。论文从权力视角研究树典型活动,重点探讨了树典型活动在政治与社会动员、政治社会化、规训与奖惩、话语与社会记忆方面的作用,揭示了树典型活动与权力的关系,深入反思了权力在其中的地位及引起的效应。树典型活动成为社会权力的运作机制。
     本论文首次从社会评价论角度,并结合符号权力理论等相关理论,来解读当代中国社会的树典型活动。树典型活动是一种权威评价活动,一种基本的宣传灌输价值观的社会管理手段,是权威机构进行政治整合和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树典型活动的成功运作也离不开民众评价活动,权威评价与民众评价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树典型活动的积极作用。树典型活动实质是一种权力运作机制,发挥着符号权力的作用,它把权威评价意志以典型符号的形式传播到社会中,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权威机构的意志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树典型过程中,权威机构、典型本身和民众三方相互影响,互动的背后受利益支配。权威机构的权力运作需要借助典型符号,典型符号可以转化成典型自身所需的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民众则策略地(视具体情况或积极或消极)学习典型。在中国意识形态逻辑的指导下,树典型活动这一政治文化传统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随着社会转型,树典型活动的社会效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术界通常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树典型活动的社会效果严重弱化,本论文并不简单地认同这一观点。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树典型活动的社会效果虽然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挑战,但不同类型的典型受到的影响有所不同,树典型活动面临着新的机遇。树典型活动的社会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转型,而树典型活动在方式方法上的不足也值得权威机构反思。在公民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权威机构应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转向,树立适应未来公民社会需要的新型典型,不断改进树典型的技术,使树典型活动更有成效。
There is profound tradition of“rule by virtue”in China.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is a kind of social phenomena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s and morality, and it also meets the need of political-moral operation for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to some extent.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long historical periods. It attracts extensive attention that its effects are impacted, and even become weakening continuously in certain aspects with the comprehensive social transition in China. In the dissertation we study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evaluation and symbolic power. The emphases are as follows: exploring its role and mechanism, analyzing its changes and reasons, and revealing its essence as symbolic power.
     There are a lot of questions to study when we investigate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as social facts in China. The following fiv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mong all the questions. The first i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the cultural origin to“rule by models”;the second is the histo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social changes and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seeking its evolution law so as to evaluate it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the third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and power, the role of power and its effects;the fourth i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especially the operation of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the fifth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its social effects. We mainly adopt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comparative method and typical case analysis method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 The dissertation connects the reality and the tradition, comb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and reveals the cultural origin to“rule by models”. As a power operation way,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mainly originated from the tradition of the Great Unification, moral cultivation, and obligation values, and it also has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Jingbiao system.“Model China”embodies Chinese moralization politics essentially. It is the concrete expression to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rule by virtue”in China and it is also the need of“rule by virtue”for the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ultural changes, it analyzes the activities of setting models at different period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cluding the revolutionary war period, the previous reform and opening period and the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 and explor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ultural changes and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We research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wer, focus on discussing the functions of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in the aspects of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mobilizati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discipline and rewards or punishment, discourse and social memory. We reveal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and power, the role of power and its effects.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becom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powe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issertation interprets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valuation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such as the symbolic power theory, etc.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is a kind of evaluating activities by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a fundamental social administration method for values propaganda and inculcation, and an important integration technique to politics and society.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setting models needs the masses evaluating activities, and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evaluation with the masses evaluation. 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is a kind of power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it plays a role as symbolic power. It propagates the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evaluating will into the society by the form of model symbol, to make the masses accept the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will and the social mainstream ideology imperceptibly. In the process of setting models, the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models themselves and the masses interact on each other. What behind the interaction is the domination of interests. The power operation of the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needs the models as symbol which may transform into the political capital, economic capital or social capital for themselves, while the masses learn from the models tactful, actively or negatively as the case may be. As a kind of political cultural tradition,the activity of setting models will always continue in the guidance of Chinese ideology logic.
     With the social transition, the effect of setting models also has profound changes. It is consider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at the social effects of the activity become weakening seriousl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but we don’t think so. In my opinion, it faces serious challenge indeed, but the influence to different models is various. It also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Many factors affect its social effects, but the basic reason is the social transition. The deficiency on the way and method deserves reflection by the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In the background of civil society construction, the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should set new types of models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future civil society and keep up with the trend of the history, and improve the technology for setting models to make it more effective.
引文
①李庆善:《中国人新论:从民谚看民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5-336页。
    ①田晓丽:《道德教育与新英雄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001年。
    ②吴海刚:《雷锋的媒体宣传和时代变革》,《二十一世纪》2001年4月号。
    ①张婧:《劳动模范:在道德与权力之间——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一种道德教育制度》,《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第107页。
    ②胡全柱:《谁制造了她的悲剧——一个女劳模的口述史研究》,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魏爽:《模范形象建构的社会学解读》,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④贾艳敏:《大跃进时期乡村政治的典型——河南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⑤马龙虎:《寿张“大跃进”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⑥于兴卫:《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②宋婧:《苏南某村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载于《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③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南街村的文化体制更多地承袭了公社特征,最突出的体现在组织上的高度统一、严格控制和文化灌输的政治强制性、高效性;村一级政权组织在村庄社区发展中始终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维护政制的合法延续,平衡村庄与地方政府和国家之间具有张力的权力、利益关系的组织保障;在村庄行政的运作中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拟家族行为特征,其中的封建性和专制性有碍于村民健康独立的现代人格的形成,是向现代社会迈进的阻力。参见刘倩:《以革命的名义:南街社会的文化特征》,《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⑤刘倩:《南街社会》,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⑥冯仕政:《再分配体制的再生——杰村的制度变迁》,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①冯仕政:《论中国社会中的“典型”》,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shehuixuelilun/2007-05-11/1822.html
    ②赵彗星:《小岗典型的建构》,载于《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1页。
    ③赖静萍:《英模塑造的运作机制与效果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4期。
    ④吴丽萍:《文化大革命中的女红卫兵》,《二十一世纪》2007年11月号。
    ①【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②陈映芳:《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③任俊英:《典型报道的话语分析一一从福柯的视点出发》,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④周晓虹:《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上海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系列讲座之一,http://shlwater.bokee.com/
    ⑤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2003年第3期。
    ⑥冯仕政:《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45页。
    ①邓建伟:《从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变——红村个案研究》,载于《现实问题的社会学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②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读书》1999年第9期,第129页。
    ③程秀英:《诉苦、认同与社会重构——对“亿苦思甜”的一项心理史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
    ④常姝:《群众动员与群体激情——中国群众运动的个案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⑤杨丽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动员及其效力——以上海为中心的考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02页。
    ①刘林平,万向东:《论“树典型”——对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模式的社会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110页。
    ②刘林平:《树典型: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政工研究动态》1999年第17期,第17页。
    ③刘林平,万向东:《论“树典型”——对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模式的社会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110页。
    ④冯仕政:《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46页。
    ⑤魏沂:《中国新德治论析——改革前中国道德化政治的历史反思》,《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第30页。
    ①王列军:《关系视角下的权力实践:21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社会学解析》,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②Bakken, Borge. The Exemplary Socie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③莫里斯·迈斯纳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杜蒲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0、257-259、332页。
    ①【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①【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①陈新汉:《民众评价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②陈新汉:《权威评价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9页。
    ③陈新汉:《民众评价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6页。
    ④中国共产党一直处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党执政地位,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象征。共产党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享有至高无上的核心领导权力。
    ⑤陈新汉:《民众评价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⑥韩冰:《典型报道:困顿的现状和未来的革新》,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2-33页。
    ①陈新汉:《民众评价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②陈新汉:《权威评价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288页。
    ③参见汤玛斯·戴伊(Thomas R.Dye)著:《权力与社会——社会科学导论》,柯胜文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65-266页。
    ①Avnthony Dvowns:An Economic System of Democracy,New York:Harper&Row,1957,p.96.
    ②李健正等:《新社会政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
    ③参见陈新汉:《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页。
    ①符号权力或符号暴力是布迪厄的重要理论之一。“符号权力的可怕之处在于,被统治者是站在自己不知情的基础上赞同了统治者的统治逻辑,并构成了统治基础的重要一环。从这种意义上,符号权力又可以称之为符号暴力。”参见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9页。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论符号权力》,载于《学术思想评论》(第五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④【美】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37页。
    ⑤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①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81页。
    ②布迪厄:《文化与权力》,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shehuixuelilun/2008-05-27/5448.html,2008-05-27。
    ③布迪厄:《文化与权力》,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shehuixuelilun/2008-05-27/5448.html,2008-05-27。
    ④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256页。
    
    
    ①魏爽:《模范形象建构的社会学解读》,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②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8-419。
    ①陈理:《“大一统”理念中的政治与文化逻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5页。
    ②陈喜波,韩光辉:《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第60页。
    ①陈理:《“大一统”理念中的政治与文化逻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6页。
    ②范竹增:《中国文化述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2、251页。
    ③《前汉书·董仲舒传·对策一》
    ④范竹增:《中国文化述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3页。
    ①金太军:《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机制》,《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49页。
    ②【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8-100页。
    ③【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6页。
    ①范竹增:《中国文化述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246页。
    ①皮钧,高波:《治政论:制度化时期执政党建设核心问题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140、163页。
    ②《论语·为政》
    ③德治文化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范式。中国古代德治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中国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以用“德治”来概括,“德治”正是以性善论为依据的,其内在逻辑是:由具有完美人格的“圣王”来制定礼义,并通过自身的率先垂范及教化的施行来教育广大民众,使他们成为自觉遵守礼义的道德高尚的君子,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④中国君主的正当性,都是建立在他们以有德者的身分承受天命。甘怀真:《中国通史》,台北:三民书局,民86,第73页。
    ⑤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①姚剑文:《政权、文化与社会精英: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及其解体与当代启示》,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田晓丽:《道德教育与新英雄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001年。
    ③刘丹:《一生要学习的中国古代100位英模人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④东汉时,孔融在和哥哥一起吃梨的时候,主动把大的那个梨让给哥哥吃,并振振有词的说自己个子小,所以应该吃小的梨。这个故事一直以来被当作家长教育自己孩子谦虚、礼让的一个标准范本,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集体小个人”的一个经典解释。
    ⑤虽然有学者对包公、海瑞等清官典型所代表的清官文化和清官崇拜进行批判,但民众还是极为认同他们。
    ①曾凡,李玉臣:《中国文化英雄导论》,《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78-79页。
    ②朱白耀,曹德本,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思考》,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页。
    ③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现代性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④范竹增:《中国文化述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页。
    ①邰鹏峰,董艾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第98页。
    ②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③黄海:《以孔融让梨为例——从主体性角度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现代人格塑造》,《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
    ④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⑤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现代性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⑥中国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力是建立在武力基础之上,展现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个人行动主体终极剥夺形式。
    ⑦如为有效地使寡妇坚守贞操,权威机构通过树立贞节牌坊,使妇女争相效尤,学习“烈女”的榜样。
    ⑧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①启良:《东方文明畅想录》,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
    ②随着儒家思想的国家意识形态化,儒家所倡导的诸如“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也日益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为此,权威机构树立了一批“忠孝节义”典范,如孝子典范、妇德典范等。
    ③王宗礼:《论政治社会化及其功能发挥》,《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34页。
    ④杨中芳:《试论中国人的“自己”:理论与研究方向》,载于《中国人·中国心:人格与社会篇》,杨中芳、高尚仁编,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99、100-101页。
    ①秦永洲,韩帅:《中国旌表制度溯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131页。
    ②详见杨建宏:《宋代礼制与基层社会控制研究》(第二章:宋代旌表与基层社会控制,第160-182页),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③杨建宏:《论宋代的民间旌表与国家权力的基层运作》,《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第193、195页。
    ①李丰春:《社会评价论视野中的旌表制度》,《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55页。详见李丰春:《传统旌表活动与基层社会的控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②魏勇:《新中国英模旌表制度探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0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141页。
    ①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147页。
    ②曾汉辉:《毛泽东在闽西的调查及其重要作用》, http://www.celaj.gov.cn/html/shnews/jinggangshangeminggenjudiyuzhongyangsuqushiyanjiu/2009/0423/1335.html
    ③《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④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⑤吴满有这个农民模范典型后来又名誉扫地,“在40年代初,由于吴从贫困中勤劳致富,受到了毛的赞扬。当毛在1947年撤出延安时,吴留了下来,投靠了国民党。党说他是个政治叛徒。”参见【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①毛泽东强调:“南区合作社式的道路,就是边区合作社事业的道路;发展南区合作社式的合作社运动,就是发展边区人民经济的重要工作之一。”1943年1月该社被西北局高干会授予“模范的合作社”称号,社主任刘建章被授予毛泽东题写的“合作社的模范”奖状。
    ②二流子是陕北农村对那些无正当职业而靠不良行为如盗窃、赌博、阴阳、巫神、土娼等为谋生手段的人的统称,即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沿门乞讨,抽大烟,耍赌博,当巫神”之类的人。参见阎颖:《中共社会动员的成功经验——论陕甘宁边区二流子改造运动》,《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41页。
    ③阎颖:《中共社会动员的成功经验——论陕甘宁边区二流子改造运动》,《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①韩冰:《典型报道:困顿的现状和未来的革新》,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①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页。
    ①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203页。
    ②莫里斯·迈斯纳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杜蒲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2页。
    ①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②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7页。
    ①参见贾艳敏:《大跃进时期乡村政治的典型——河南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②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③虚假的典型指把原本反面的作为正面的而树立的典型。文革时期把一些反面典型当做榜样树立,就会起到逆向教育的作用,其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
    ④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①参见刘小枫等:《作为学术视角的社会主义新传统》,《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第31-32页。
    
    ①田晓丽:《道德教育与新英雄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001年。
    ②韩冰:《典型报道:困顿的现状和未来的革新》,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①刘丹:《一生要学习的中国当代100位英模人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页。
    ②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页。
    ③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④《周易·彖上传》。
    ⑤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①杨良雄,吴雪珊:《和谐社会中的典型报道》, http://www.cnhubei.com/200605/ca1076411.htm,2006-05-29。
    ①《劳动模范的“三重冲击”体制转轨中的劳模命题》,《中国新闻周刊》,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05-01/8/725274.shtml,2006-05-01。
    ②胡耀武,李和忠:《<中国人民解放军七英模丛书>——军人道德规范的好教材》,《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8期,第5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317页。
    ①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①《让中小学生远离救灾抢险》,http://www.southcn.com/edu/shiping/200609150324.htm
    ①转引自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①李公明:《“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艺术与政治——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东美术创作为中心》,《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第38页。
    ②“社会主义新传统”大致上是对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社会政治与经济体制、文化心理结构等范畴的理论概括和归纳,并成为有别于传统专制社会的新集权主义传统。参见李公明:《“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艺术与政治——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东美术创作为中心》,《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第53页。
    ③卡尔·多伊奇:《社会动员与经济发展》,《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
    ①古学斌等:《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375页。
    ②杨丽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动员及其效力——以上海为中心的考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99页。
    ③【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④【美】西里尔·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⑤杨福忠:《从社会动员能力看当前国家同农民的关系》,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nongcunshehuixue/2007-05-24/2004.html,2007-05-24。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61页。
    ②杨福忠:《从社会动员能力看当前国家同农民的关系》,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nongcunshehuixue/2007-05-24/2004.html,2007-05-24。
    ③转引自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第36页。
    ④仪式为许多人类学家所关注,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仪式在社会动员特别是在改变人们内心世界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参见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于《中国社会学·第5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⑤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页。
    ①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①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305页。
    ②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
    ③刘小枫等:《作为学术视角的社会主义新传统》,《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第38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64页。
    ⑤李海金:《“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侧重于土地改革时期的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第13页。
     ①孙立平:《劳模评选与社会运作的逻辑》, http://blog.sociology.org.cn/thslping/archive/2005/05/11/1723.aspx,2005-05-11。
    ①潘鸣啸:《上山下乡运动再评价》,《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159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②王宗礼:《论政治社会化及其功能发挥》,《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33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2页。
    ②王宗礼:《论政治社会化及其功能发挥》,《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33页。
    ③周平:《政治社会化:涵义、类型、实现方式和作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14页。
    ④“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根据杜赞奇的解释,所谓“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即国家权力的外在形式看起来大大前进了一步,但其运作逻辑和效率却仍然止步不前。1900-1942年,清政府和国民政府在华北农村开展了大规模的国家政权建设,包括乡制改革、税制改革等等,总之是把国家权力下移,以提升国家的动员、控制和整合能力,但实际上,新体制的运作方式仍然是封建时期的“经纪政治”,效率亦十分低下。杜氏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于,新体制的权力在基层社会缺乏一个“文化网络”的支撑,其合法性得不到认同。参见【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52页。
    ⑤赖静萍:《英模塑造的运作机制与效果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4期。
    ①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②赵康太,李德方:《中国与越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8页。
    ③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④赵康太,李德方:《中国与越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①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②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2003年第3期,第125页。
    ③戴长征:《中国当代政治社会化述论》,《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9页。
    ①参见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2003年第3期,第125页。
    ①刘小枫等:《作为学术视角的社会主义新传统》,《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第30页。
    ②程映虹:《塑造“新人”:苏联、中国和古巴共产党革命的比较研究》,《当代中国研究》2005年第3期。
    ③历史上的英雄,是指那种“聪能谋始,明能见机,力能服众,勇能排难”者。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当代社会已经“英雄不再”。(林信华:《“英雄不再”的社会学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10页。)新中国树立的很多英雄模范并不具有这样的“英雄”人格。他们大都是普通人,但在精神上又是伟大的人。
    ④赵汀阳:《毛泽东的理念设计》,http://www.philosophydoor.com/Article/sophia/8619.html,2008-05-05。
    ①潘鸣啸:《上山下乡运动再评价》,《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159页。
    ②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③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4-355页。
    ④【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0-91页。
    ②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探讨权力如何由对个人身躯的控制,转而成为系统化地对心灵的控制。
    ①【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1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②侣传振:《现代国家建构中权力运作的特点——以权力的IEMP模式为视角》,《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6期,第9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41-242页。
    ④衣俊卿:《论微观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23-24页。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页。
    ②积极分子典型的政治忠诚可以换取职务提升、享受特殊供应等奖励。
    ③冯仕政:《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④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①典型的树立往往遮掩差异,强调经过模仿实现一统。这也是树典型多以正面为主的缘故。参见魏沂:《中国新德治论析——改革前中国道德化政治的历史反思》,《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第37页。
    ②权威机构抓的反面典型(主要是腐败贪官典型)如王宝森、陈希同、胡长清、成克杰、程维高、田凤山、李嘉廷、刘方仁、李纪周、王怀忠、李真、张二江、蒋艳萍、高严、韩桂芝、王昭耀、王有杰、荆福生、杜世成、刘志华、邱晓华、郑筱萸等。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①蒋德海:《伦理文明,还是法治文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230页。
    ①【美】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33-434页。
    ②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页。
    ③Snow,David A.Rochford,Burke E.Worden,Steven and Benford,Robert1986: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Micromobilization,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1,464.
    ④吴海刚:《雷锋的媒体宣传和时代变革》,《二十一世纪》2001年4月号。
    ①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4页。
    ①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5页。
    ②M. Kent Jennings,Ning Zhang,Generations,Political Status,and Collective Memories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Politics,volume 67,issue 4,2005,pp.1164-1189.
    ③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9页。
    ④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⑤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参见赖静萍:《英模塑造的运作机制与效果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4期。
    ②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9、387页。
    ③赵彗星:《小岗典型的建构》,载于《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页。
    ①赖静萍:《英模塑造的运作机制与效果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4期。
    ①邢方群:《为雷锋题词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导刊》2001年第3期,第49页。
    ②与物质性社会资源和精神性社会资源相应,激励手段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功利型和符号型。所谓功利型,是指以实物形式的给予作为激励手段,如金钱、物品、生活待遇等等,功利型激励手段主要用来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需要。所谓符号型,是指以授予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或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给予认可、赞赏等作为激励手段,如荣誉称号、奖状、奖章、尊敬、表扬等等,符号型激励手段主要用来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①赖静萍:《英模塑造的运作机制与效果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4期。
    ①【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170页。
     ①焦裕禄:《题词》,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①凌燕:《英雄·人·偶像》,《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7期,第8页。
    ②《王桂珍:受过毛泽东表扬的“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712/29417.html
    ①《从诗歌中感受典型的力量——牡市检察机关再掀学习张会杰、常贵文高潮》http://www.hl.jcy.gov.cn/detail.cfm?newsid=228E4A942A&id=22
    ②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銛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29页。
    ②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403-405页。
    ③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405-406页。
    ④郝家林:《媒介的权力——一种全景透视方法》,《现代传播》1998年第1期。
    ①韩冰:《典型报道:困顿的现状和未来的革新》,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8-9页。
     ①徐丹:《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刘汉俊来汉(武汉)作报告人物典型宣传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http://news.sohu.com/20070623/n250732069.shtml
    ①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2003年第3期,第126页。
    ②【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168页。
    ①冯仕政:《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③参见冯仕政:《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①《回望“天下第一村”30年之变华西村民闷声发财》, http://news.sohu.com/20080428/n256553959.shtml,2008-04-28。
    ②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须有新思路》,《人民日报》,2001-02-06。
    ①陈新汉:《权威评价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②《崇尚道德模范促进社会和谐——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吴潜涛教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2期,第6页。
    ③张婧:《劳动模范:在道德与权力之间——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一种道德教育制度》,《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第117页。
    ④道德权威既是道德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也是权威道德的人格化。这里指雷锋、王进喜是代表社会权威道德的人格化权威,他们是社会道德践履的典型和模范。他们身上呈现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是权威机构需要和倡导的,并在政治权力的运作下成为民众学习的主流价值观。
    ①李萍:《伦理学基础》,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①《崇尚道德模范促进社会和谐——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吴潜涛教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2期,第6页。
    ②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94页。
    ①陈新汉:《民众评价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方永刚先进事迹报告在各地引起反响》,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11/193012967139.shtml
    ①《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情动大工师生——我校师生听取报告后反响强烈》, http://news.dlut.edu.cn/xwzx/dgxw/2008/06/xwzx.dgxw.1213936967d13283.html,2008-06-20。
    ②《甘肃反腐倡廉展--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侧记》, http://news.sina.com.cn/c/2005-07-24/12517309812.shtml
    ③《海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昨向公众免费开放》,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08/06/08/010245117.shtml
    ①http://rcx.chinaspirit.net.cn/
    ②http://cn.netor.com/m/box200803/m81913.asp?BoardID=81913
    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7481/79223/
    ④《网友力挺袁隆平买车称不仇劳动致富者》,http://news.qq.com/a/20080725/000129.htm
    ①《树典型有三种人为何不在列?》,http://tieba.baidu.com/f?kz=6098842
    ①田晓丽:《道德教育与新英雄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001年。
    ②【美】阿妮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史继平,田晓菲,穆建新译,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年版。
    ③苏国勋,刘小枫:《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IV——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①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①赖静萍:《英模塑造的运作机制与效果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4期。
     ①韩振国:《村选及乡村权力结构的历史走向:抗战时期兴县基层政治的历史考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②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①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281页。
    ②改革前,党所奉行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代表中国社会的最高意识形态和民众的信仰。
    ③张炼红:《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④刘小枫等:《作为学术视角的社会主义新传统》,《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第21页。
    ⑤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第50页。
    
    ①刘一臬:《社会动员形式的历史反视》,《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
    ②毛寿龙:《政治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③梅方权:《安源矿工:转型期的变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①花菊香:《“养成教育场域”中偶像崇拜作用机制探析》,《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第13页。
    
    ①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226页。
    ②李培林:《我国社会建设情况报告》,http://rwxy.jxufe.cn/news_view.asp?id=353
    ③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①李猛等:《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年秋季卷。
    ②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第51页。
    ③《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文献综述》,http://www.tt65.net/zonghe/lilun/keti/mydoc009.htm
    ④孙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共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学术论坛》2003年第5期,第31页。
    ①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②参见肖仲辉:《关于我国社会英模崇拜和明星崇拜之异同的理性思考》,《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65-66页。
    ③游正林:《我国职工劳模评选表彰制度初探》,《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第23页。
    ④反文化(counter culture)主要是指作为反主流文化的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其基本精神是指人们对“主流价值”的一种批判。
    ⑤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李颖:《流行文化视域下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青年探索》2005年第2期,第7页。
    ②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2页。
    ③参见周平:《政治社会化:涵义、类型、实现方式和作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13页。
    ①刘志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权威合法性认同的流失与控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第45页。
    ②何清涟:《当代中国“官”“黑”之间的政治保护关系》,《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1期,第30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周红云,陶传进,徐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④林信华:《“英雄不再”的社会学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12页。
    ①刘少杰:《快速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07-05-23/1995.html,2007-05-23。
    ②赵康太,李德方:《中国与越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2页。
    ③李承柏:《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冲击》,www.ruiwen.com,2003-04-22。
    ①《英雄人物被恶搞面目全非:雷锋帮人太多才累死》,http://news.sohu.com/20060804/n244613008.shtml
    ②《医院广告宣传恶搞董存瑞炸药包变大结石》,http://news.sohu.com/20070907/n252021255.shtml
    ③《网上输入姓名测试人品雷锋仅得2分陈希同90分》,http://news.sohu.com/20060724/n244410029.shtml
    ④参见刘少杰:《快速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07-05-23/1995.html,2007-05-23。
    ①刘少杰:《快速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07-05-23/1995.html,2007-05-23。
    ②朱学勤:《1998,自由主义的言说》,《南方周末》,1998年12月25日。
    ①萧坊:《“树典型”背后的利益机制》,《科学时报》,2006-02-15。
    ①参见萧坊:《“树典型”背后的利益机制》,《科学时报》,2006-02-15。刘林平:《树典型: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政工研究动态》1999年第17期。
    ②《洪战辉卖书遭质疑凸现我国典型宣传的模式化弊端》,http://www.cat898.com/Infolook.asp?bclass=61&id=3297
    ①《论语·子路》
    ②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③Walter Adamson,Marx and the Disillusionment of Marx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p.233.
    ④徐贲:《文化批评的记忆和遗忘》,《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①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8页。
    ②笑蜀:《刘文彩真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北大副教授阿忆在其博客上写道:“最令人震惊的是,(村里的)老人们说,刘胡兰并非被国民革命军铡死,而是他们用枪托击打几名老乡,逼迫他们去铡刘胡兰,乡亲们出于恐惧,颤抖着,铡死了他们看着长大的小闺女。事后,有的老乡精神失常。”参见鄢烈山:《怎样捍卫刘胡兰的形象》,《同舟共进》2007年第3期,第58页。
    ④参见朱健国:《“假董存瑞”动摇“新中国”一切英雄》,http://www.sogou.com/websnapshot?url,2007-05-05。
    
    ①参见陈映芳:《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7页。
    ②董国强:《对<南街社会>的不同看法》,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5588。
    ①参见孙立平:《弄巧成拙的谬赏主义》,载于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297页。
    ①详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①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08页。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论符号权力》,载于《学术思想评论》(第五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②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主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64页。
    ③莫晓敏等:《剖析中国大陆媒介典型报导——从学习“雷锋精神”谈起》, 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10312
    ①典型与人民-敌人、先进-落后、红-黑世界一样,也是一种与利益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划分体系(典型-普通)的产物。参见魏沂:《中国新德治论析——改革前中国道德化政治的历史反思》,《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第37页。
    ②冯仕政:《政治文化变迁与社区制度选择——一个案例研究》,社会学视野网,2004年第1期,http://www.sinoss.com/portal/webgate/CmdArticleShow?articleID=2875
    ①赵彗星:《小岗典型的建构》,载于《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7-378页。
    ②John Duncan Powell,Peasant Society and Clientelist Politic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No.2,1970.
    ③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2003年第3期,第128页。
    ④何利利:《后集体主义:华西村的分化与整合逻辑——读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大寨大队的领导人陈永贵成了闻名全国的政治人物,1969年,他当上了中央委员,1973年,又进入了中央政治局。
    ③《劳动模范的“三重冲击”体制转轨中的劳模命题》,《中国新闻周刊》,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05-01/8/725274.shtml,2006-05-01。
    ①参见张婧:《劳动模范:在道德与权力之间——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一种道德教育制度》,《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第118-121页。
    ②【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①杨中芳:《试论中国人的“自己”:理论与研究方向》,载于《中国人·中国心:人格与社会篇》,杨中芳、高尚仁编,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②自我主义意指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③刘小枫等:《作为学术视角的社会主义新传统》,《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第31页。
    ④唐凯麟:《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页。
    ⑤Walder,Andrew G.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①赵汀阳:《年度学术2007:治与乱》,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6页。
    ②转引自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③凌燕:《英雄·人·偶像》,《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7期,第16页。
    ④黄海:《以孔融让梨为例——从主体性角度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现代人格塑造》,《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第17页。
    ①王海明:《集体主义之我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②赵金山,张书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机制》,《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第72页。
    ③权威机构依然主导意识形态的控制权力,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依然是中国坚定的意识形态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①祝灵君:《国外建立社会核心价值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4期。
    ②陈新汉:《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①良好的公民角色扮演需要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与公共意识(法律意识、协商意识、公德意识、爱国意识)结合起来,把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统一起来。参见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14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陈新汉:《民众评价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陈新汉:《权威评价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陈映芳:《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7】陈海文:《启蒙论:社会学与中国文化启蒙》,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邓建伟:《从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变——红村个案研究》,载于《现实问题的社会学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范竹增:《中国文化述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冯仕政:《再分配体制的再生——杰村的制度变迁》,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傅小凡:《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3】顾红亮,刘晓虹:《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4】干春松,邹诗鹏,胡叶平:《文化传承与中国的未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甘怀真:《中国通史》,台北:三民书局,民86。
    【16】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18】古学斌等:《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9】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于《中国社会学·第5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何雪松:《社会问题导论——以转型为视角》,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黄瑞祺:《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贾艳敏:《大跃进时期乡村政治的典型——河南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24】金生兹:《规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6】景天魁:《社会学原著导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7】荆惠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1978年11月-2006年12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蒋德海:《伦理文明,还是法治文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姜添辉:《资本社会中的社会流动与学校体系——批判教育社会学的分析》,台北:高等教育出版2002年版。
    【30】旷晨:《我们的七十年代》,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1】李庆善:《中国人新论:从民谚看民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李健正等:《新社会政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3】李捷理:《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李萍:《伦理学基础》,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36】刘丹:《一生要学习的中国古代/当代100位英模人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37】刘倩:《南街社会》,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38】刘建明:《天理民心: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39】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0】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1】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2】刘少杰:《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44】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5】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46】毛寿龙:《政治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梅方权:《安源矿工:转型期的变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文化冲突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50】皮钧,高波:《治政论:制度化时期执政党建设核心问题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1】启良:《东方文明畅想录》,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
    【52】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现代性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4】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5】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6】宋婧:《苏南某村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载于《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7】苏国勋,刘小枫:《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IV——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58】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唐凯麟:《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0】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1】王庆中,万育维:《社会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者的反省》,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版。
    【62】王小章:《经典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3】王邦佐,唐皇凤:《市场转型与社会变迁的政治后果》,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4】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7】笑蜀:《刘文彩真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8】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9】徐贲:《文化批评的记忆和遗忘》,《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70】杨中芳:《试论中国人的“自己”:理论与研究方向》,载于《中国人·中国心:人格与社会篇》,杨中芳,高尚仁编,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71】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2】岳晓东,张宙桥《:青少年明星崇拜与杰出人物崇拜:香港与内地1998-2001年的研究与思考——偶像与榜样选择》,载周晓虹《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3】叶至诚:《社会学概论》,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74】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5】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7】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9】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0】赵彗星:《小岗典型的建构》,载于《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1】赵汀阳:《年度学术2007:治与乱》,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2】赵康太,李德方:《中国与越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3】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4】郑杭生:《新世纪中国社会学:“十五”回顾与“十一五”瞻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5】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6】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7】朱白耀,曹德本,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思考》,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8】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89】【德】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90】【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9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92】【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93】【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4】【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5】【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96】【法】朋尼维兹(Patrice Bonnewitz):《布赫迪厄社会学的第一课》,孙智绮译,台北:麦田出版2002年版。
    【97】【法】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8】【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99】【法】皮埃尔·布迪厄:《论符号权力》,载于《学术思想评论》(第五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0】【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1】【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3】【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5】【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0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07】【美】阿妮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史继平,田晓菲,穆建新译,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年版。
    【108】【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09】【美】J.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0】【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11】【美】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12】【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3】【美】西里尔·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4】【美】汤玛斯·戴伊(Thomas R.Dye):《权力与社会——社会科学导论》,柯胜文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115】【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杜蒲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6】【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7】【意大利】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8】【英】安东尼·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周红云,陶传进,徐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20】【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1】【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1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主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3】【英】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銛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1】陈理:《“大一统”理念中的政治与文化逻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陈喜波,韩光辉:《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3】陈新汉:《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陈卓:《当今中国榜样教育之尴尬——后现代主义的解读》,《青年研究》2006年第12期。
    【5】陈文江:《“雷锋精神”与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的新构建》,《社科纵横》1995年第2期。
    【6】常姝:《群众动员与群体激情——中国群众运动的个案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7】程秀英:《诉苦、认同与社会重构——对“亿苦思甜”的一项心理史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
    【8】程映虹:《塑造“新人”:苏联、中国和古巴共产党革命的比较研究》,《当代中国研究》2005年第3期。
    【9】戴长征:《中国当代政治社会化述论》,《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0】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
    【11】达巍:《外国人宣传画里看中国社会变迁》,《海外来风》2005年第11期。
    【12】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
    【13】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2003年第3期。
    【14】冯仕政:《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5】冯仕政:《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6】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7】顾晓英:《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8】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读书》1999年第9期。
    【19】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20】郝家林:《媒介的权力——一种全景透视方法》,《现代传播》1998年第1期。
    【21】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2】何利利:《后集体主义:华西村的分化与整合逻辑——读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3】何清涟:《当代中国“官”“黑”之间的政治保护关系》,《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1期。
    【24】韩冰:《典型报道:困顿的现状和未来的革新》,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5】韩振国:《村选及乡村权力结构的历史走向:抗战时期兴县基层政治的历史考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6】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7】花菊香:《“养成教育场域”中偶像崇拜作用机制探析》,《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
    【28】黄海:《反思我们的青年榜样教育——兼论榜样的人性反思与理性批判》,《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29】黄海:《以孔融让梨为例——从主体性角度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现代人格塑造》,《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
    【30】胡全柱:《谁制造了她的悲剧——一个女劳模的口述史研究》,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1】胡全柱,陆小聪:《集体主义工作伦理的社会建构——一位女劳模的口述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2】胡春光,杨宁芳:《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除魅——作为符号权力的文化》,《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33】胡耀武,李和忠:《<中国人民解放军七英模丛书>——军人道德规范的好教材》,《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8期。
    【34】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35】金太军:《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机制》,《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36】卡尔·多伊奇:《社会动员与经济发展》,《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
    【37】康咏冬,杨林霞:《大众传媒的社会学思考》,《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38】李丰春:《社会评价论视野中的旌表制度》,《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9】李丰春:《传统旌表活动与基层社会的控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40】李涛:《从政治社会化视角论典型示范作用》,《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41】李汉林:《意识形态:人的社会化以及组织与制度变迁的过程——一种对文献的综述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42】李海金:《“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侧重于土地改革时期的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43】李宝艳:《从青年偶像的变化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变迁》,《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8期。
    【44】李茂:《新时代偶像变迁:“呕像”颠覆偶像》,《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7期。
    【45】李猛:《日常生活中的权力技术》,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96年。
    【46】李猛等:《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年秋季卷。
    【47】李公明:《“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艺术与政治——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东美术创作为中心》,《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
    【48】李颖:《流行文化视域下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青年探索》2005年第2期。
    【49】李若建:《权力与人性:大跃进时期公共食堂研究》,《开放时代》2004年第1期。
    【50】凌燕:《英雄·人·偶像》,《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7期。
    【51】赖静萍:《英模塑造的运作机制与效果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4期。
    【52】侣传振:《现代国家建构中权力运作的特点——以权力的IEMP模式为视角》,《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6期。
    【53】刘林平:《树典型: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政工研究动态》1999年第17期。
    【54】刘林平,万向东:《论“树典型”——对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模式的社会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
    【55】刘一臬:《社会动员形式的历史反视》,《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
    【56】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57】刘倩:《以革命的名义:南街社会的文化特征》,《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58】刘小枫等:《作为学术视角的社会主义新传统》,《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
    【59】刘志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权威合法性认同的流失与控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
    【60】刘素林,李伟:《叙事的历史——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二十一世纪》2006年3月号。
    【61】林信华:《“英雄不再”的社会学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2】鲁芳:《道德权威及其认同——兼论走出道德教育的困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63】罗成琰:《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
    【64】罗刚:《从农民的利益表达看国家和农民的关系》,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
    【65】马龙虎:《寿张“大跃进”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66】潘永辉:《在颠覆英雄与保卫英雄的背后——从电影<董存瑞>风波看中国社会文化》,《电影评介》2006年第19期。
    【67】潘鸣啸:《上山下乡运动再评价》,《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68】秦永洲,韩帅:《中国旌表制度溯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69】仇立平,林少真:《1990年代以来上海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嬗变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21期。
    【70】任俊英:《典型报道的话语分析——从福柯的视点出发》,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71】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72】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73】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74】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75】孙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共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学术论坛》2003年第5期。
    【76】宋静:《从个案访谈看工人劳模的特征及性别差异》,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77】田晓丽:《道德教育与新英雄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001年。
    【78】邰鹏峰,董艾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79】汤国基:《追访大贪官胡长清的百岁老母》,《政府法制》2000年第12期。
    【80】王海明:《集体主义之我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81】王卫平,黄鸿山:《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
    【82】王列军:《关系视角下的权力实践:21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社会学解析》,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83】王宗礼:《论政治社会化及其功能发挥》,《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84】吴元清,高玲:《试析影视青年形象的潜变》,《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7期。
    【85】吴开松:《当代中国危机动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86】吴海刚:《雷锋的媒体宣传和时代变革》,《二十一世纪》2001年4月号。
    【87】吴丽萍:《文化大革命中的女红卫兵》,《二十一世纪》2007年11月号。
    【88】魏沂:《中国新德治论析——改革前中国道德化政治的历史反思》,《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
    【89】魏爽:《模范形象建构的社会学解读》,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90】魏勇:《新中国英模旌表制度探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91】夏学鉴:《劳动神圣奉献光荣:新时代英模的社会意义》,《时事报告》2004年第7期。
    【92】夏少琼:《建国以来社会动员制度的变迁》,《唯实·学术新论》2006年第2期。
    【93】肖学周:《标语口号:时代变迁的话语形态》,《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第17期。
    【94】肖仲辉:《关于我国社会英模崇拜和明星崇拜之异同的理性思考》,《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95】邢方群:《为雷锋题词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导刊》2001年第3期。
    【96】阎颖:《中共社会动员的成功经验——论陕甘宁边区二流子改造运动》,《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97】鄢烈山:《怎样捍卫刘胡兰的形象》,《同舟共进》2007年第3期。
    【98】衣俊卿:《论微观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99】杨雪冬:《诱发腐败的制度因素》,《共产党员》2007年第4期。
    【100】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
    【101】杨建宏:《论宋代的民间旌表与国家权力的基层运作》,《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102】杨建宏:《宋代礼制与基层社会控制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3】杨春华:《集体主义工作伦理的建构及其衰落——解构口号“向雷锋同志学习”》,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4】杨继昭:《榜样文化建设校正》,《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05】姚剑文:《政权、文化与社会精英: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及其解体与当代启示》,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6】姚迎春:《榜样示范效应弱化现象分析》,《探索》2002年第6期。
    【107】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三)——偶像崇拜的代际差异》,《青年研究》2007年第5期。
    【108】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青年研究》1999年第7期。
    【109】游正林:《我国职工劳模评选表彰制度初探》,《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110】袁胜育:《西方意识形态研究的历史发展——兼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社会》2004年第4期。
    【111】俞吾金:《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12】于兴卫:《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3】俎文利:《试论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的社会功能和运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
    【114】祝灵君:《国外建立社会核心价值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4期。
    【115】曾凡,李玉臣:《中国文化英雄导论》,《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16】张婧:《劳动模范:在道德与权力之间——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一种道德教育制度》,《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
    【117】张炼红:《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118】张元,段炼:《先进人物宣传公信力弱化的社会心理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19】张意:《符号权力和抵抗政治——布迪厄的文化理论》,《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3期。
    【120】张意:《文化与误识:符号权力的巫术》,《文艺研究》2003年第2期。
    【121】张艳芬,孙斌:《媒体时代的社会评价话语》,《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22】章兴鸣:《符号生产与社会秩序再生产——布迪厄符号权力理论的政治传播意蕴》,《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123】赵金山,张书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机制》,《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124】周平:《政治社会化:涵义、类型、实现方式和作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25】周国文:《榜样与偶像的错位——从偶像变迁看当代都市青年的价值观》,《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3期。
    【126】周亚平:《道德重塑与利益诉求:解析玉门的“再造铁人精神”运动》,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27】周治华,阮建国:《典型激励效应呈弱化形态的原因》,《江汉论坛》1993年第1期。
    【128】《崇尚道德模范促进社会和谐——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吴潜涛教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2期。
    【1】Avnthony Dvowns:An Economic System of Democracy,New York:Harper&Row,1957.
    【2】Bakken,Borge.The Exemplary Socie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Walder,Andrew G.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4】Walter Adamson,Marx and the Disillusionment of Marx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5】John Duncan Powell,Peasant Society and Clientelist Politic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No.2,1970.
    【6】M. Kent Jennings,Ning Zhang,Generations,Political Status,and Collective Memories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Politics,volume 67,issue 4,2005.
    【7】Snow,David A.Rochford,Burke E.Worden,Steven and Benford,Robert: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Micromobilization,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1,464,1986.
    【8】White,Tyrene. Postrevolutionary Mobilization in China:The One Child Policy Reconsidered. World Politics 1990.
    【1】艾红红:《试析典型报道的新趋势》, http://www.xinwenjie.com.cn/llzy/20060915/2006091515050.htm
    【2】陈力丹:《不应把“十七大代表风采录”做成“劳模榜”》,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xsjd_view.jsp?id=5407,2007-09-11。
    【3】董国强:《对<南街社会>的不同看法》, 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5588
    【4】冯仕政:《政治文化变迁与社区制度选择——一个案例研究》,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inoss.com/portal/webgate/CmdArticleShow?articleID=2875
    【5】冯仕政:《论中国社会中的“典型”》,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shehuixuelilun/2007-05-11/1822.html
    【6】布迪厄:《文化与权力》,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shehuixuelilun/2008-05-27/5448.html,2008-05-27。
    【7】刘少杰:《快速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07-05-23/1995.html,2007-05-23。
    【8】刘福州:《略论社会思潮引领机制的构建》,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08-01-13/4388.html, 2008-01-13。
    【9】李炜:《社会研究中有关研究设计的几个问题》,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6263644.html
    【10】李承柏:《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冲击》,www.ruiwen.com,2003-04-22。
    【11】李良荣:《关于典型和典型报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e48ad0100085x.html,2007-04-02。
    【12】莫晓敏等:《剖析中国大陆媒介典型报导——从学习“雷锋精神”谈起》, 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10312
    【13】潘维:《中国问题:核心价值观的迷失》,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08-01-08/4281.html
    【14】任剑涛:《社会结构转型与执政理念更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当务之急》,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0915
    【15】孙立平:《劳模评选与社会运作的逻辑》, http://blog.sociology.org.cn/thslping/archive/2005/05/11/1723.aspx,2005-05-11。
    【16】童大焕:《神话破灭南街村当务之急是保障村民利益》, http://www.chinanews.com.cn/sh/news/2008/03-04/1180682.shtml,2008-03-04。
    【17】王新磊:《富豪骗贷13.6亿调查:企业地方政府相互利用》,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02/002013133120.shtml
    【18】谢登科:《郑百文——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 http://www.cs.com.cn/csnews/20001102/22097.asp
    【19】萧坊:《“树典型”背后的利益机制》,《科学时报》,2006-02-15。
    【20】杨良雄,吴雪珊:《和谐社会中的典型报道》, http://www.cnhubei.com/200605/ca1076411.htm,2006-05-29。
    【21】杨福忠:《从社会动员能力看当前国家同农民的关系》,社会学视野网,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nongcunshehuixue/2007-05-24/2004.html,2007-05-24。
    【22】张晓华:《榜样:一种道德体系分析》, http://www.nows.com/c/zgyj2000/zgyj0006/g000613.htm
    【23】赵汀阳:《毛泽东的理念设计》, http://www.philosophydoor.com/Article/sophia/8619.html,2008-05-05。
    【24】郑华淦:《滥奖之风当刹》, 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33232/3046978.html,2004-12-08。
    【25】周晓虹:《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上海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系列讲座之一,http://shlwater.bokee.com/
    【26】朱健国:《“假董存瑞”动摇“新中国”一切英雄》, http://www.sogou.com/websnapshot?url,2007-05-05。
    【27】朱学勤:《1998,自由主义的言说》,《南方周末》,1998-12-25。
    【28】《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文献综述》, http://www.tt65.net/zonghe/lilun/keti/mydoc009.htm
    【29】《洪战辉感动中国——河南人的骄傲》,http://bbs.tiexue.net
    【30】《年薪50万少女副总裁吴莹莹校友写信谴责北师大》, http://www.myresearchspace.cn/viewnews-107302.html
    【31】《国家荣誉制度将在几年内全面建立》,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801/0102_17_349596.shtml
    【32】《回望“天下第一村”30年之变华西村民闷声发财》, http://news.sohu.com/20080428/n256553959.shtml,2008-04-28。
    【33】《洪战辉卖书遭质疑凸现我国典型宣传的模式化弊端》, http://www.cat898.com/Infolook.asp?bclass=61&id=3297
    【34】《劳动模范的“三重冲击”体制转轨中的劳模命题》,《中国新闻周刊》,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05-01/8/725274.shtml,2006-05-01。
    【35】《沧桑劳模:时代投影下的典型工人社会变迁缩影》,《中国新闻周刊》,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05-01/8/725285.shtml,2006-05-01。
    【36】《学生公交车内高唱学雷锋却不给老人让座》, http://learning.sohu.com/20050809/n226615438.shtml
    【37】《小学生敬老院里学雷锋过期食品送老人》, http://www.ccca.org.cn/news/2006-03/5907.htm
    【38】《雷锋精神正被淡忘小学生对此无印象》, http://learning.sohu.com/20050303/n224520360.shtml, 2005-03-03。
    【39】《历史的误读与道德的偏执》,http://www.lunwencar.com/news/1000052072/
    【40】《英雄人物被恶搞面目全非:雷锋帮人太多才累死》, http://news.sohu.com/20060804/n244613008.shtml
    【41】《医院广告宣传恶搞董存瑞炸药包变大结石》, http://news.sohu.com/20070907/n252021255.shtml
    【42】《网上输入姓名测试人品雷锋仅得2分陈希同90分》, http://news.sohu.com/20060724/n244410029.shtml
    【43】《“雷锋”走进游戏当主角网内网外有赞有弹》,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6-03/16/content_1087548.htm
    【44】《中共十六大以来查处的部分省部级贪官名单公布》, http://news.sohu.com/20070901/n251902083.shtml,2007-09-01。
    【45】《树典型有三种人为何不在列?》,http://tieba.baidu.com/f?kz=6098842
    【46】《王桂珍:受过毛泽东表扬的“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712/29417.html
    【47】《走访中国第一村:浮光掠影看华西》, http://www.cat898.com/Infolook.asp?bclass=1&id=45722
    【48】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须有新思路》,《人民日报》,2001-02-06。
    【49】《张海迪当选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为名誉主席》, http://news.sohu.com/20081113/n260614907.shtml
    【50】《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情动大工师生——我校师生听取报告后反响强烈》, http://news.dlut.edu.cn/xwzx/dgxw/2008/06/xwzx.dgxw.1213936967d13283.html, 2008-06-20。
    【51】《劳模群体的变迁见证“中国式发展”》, http://www.sjlmw.com/html/laomoxinwen/2009/0518/22197.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