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全球化是一个受到学术界与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纵深发展。不少学者认为,全球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然而,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个核心问题,即人是全球化的主体,人的观念主导着全球化的走向,而人在本质上是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问题是全球化演变的关键。因此本文讨论的全球化主要是指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需要大量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而跨文化能力的先导是跨文化意识,所以如何提高人们的跨文化意识成了目前世界上的重要课题。
     教育具有文化的特性,是特殊的文化。本论文便是将英语教学中培养人的跨文化意识置于全球化语境之中,分析全球化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影响,并结合教学理念,针对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以适应全球化这一趋势展开讨论,希望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同时对全球化视野下的英语教学科研有所裨益。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涉及文化、全球化以及教育全球化的解读,在这里从文化、全球化的内涵与特性来分析,同时阐述他们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全球化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英语教学理念以及文化教学理念。第三部分探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以便适应全球化趋势。
Globalization is a topic concerned widely by the academic and the society. On its reality, it reflects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the degree of the influence and reliance on each other of countries’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globalization is a unity of every country’s social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there is a key problem, that is, people are the main part and people’s ideas decide the direction of globalization. People are culture in nature. On this way, culture is the key of globalization, so the thesis discusses cultural-globalization mainly.
     Cultural-globalization needs a lot of talents with cross-cultural abilitie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s the basis of Cross-cultural ability. So how to cultivate people’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s the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world now.
     Education belongs to culture, so it has the characters of culture. The thesis just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n our country’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rised from globalization, connects the ideal of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English teaching and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nd how to cultivat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e author hopes the thesis will make some suggestion to the teacher and do some help to the students and English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thesis includes several parts: the first part involves comprehension about culture,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al globaliz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he second part concerns the influence on our country’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rised from globalization and analyzes the idea of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and cultural teaching.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引文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5:24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国家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9
    
    4 马俊如等.全球化概念探源[J].中国软科学,1999,8:30
    5 刘家访.我国课程理论的本土建设研究.[博士后出站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2
    6王振亚著.以跨文化交往为教学目的的外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7
    
    7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9
    8 无名.意识.从百度上搜索“意识”,再点击意识-百度百科,2007 年 3 月 20 号更新
    9现代汉英词典.2003 年版,1207
    10吴非、仲玉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内涵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50-51
    11王葳然.文化、跨文化意识与中学英语教学[J].浙江教育科学,2003,4:23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1
    
    13黄和斌等著.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61-63
    14左焕琪编著.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2
    15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
    16梅德明主编.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79
     1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9
     18 刘家访.我国课程理论的本土建设研究.[博士后出站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2
     19 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1
     20 参见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主编.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7-30
     2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39
     22 王正华.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6:6
     24 参见周小山主编.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5
     25王正华.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6:7
     26 李克武主编.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4-236
     2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打好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23
     28陈俊森、樊葳葳.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E]. 在soho.com 上输入“跨文化”
     29文军.访美札记之一:遭遇文化休克[E]. 在 google 上搜索“文化休克”,再进入中国社会学网,2004年 8 月 4 号
    30 参见佚名.从现在开始帮助孩子预防“文化休克”[E].在 google 上搜索“文化休克”,再进入中国康网,2006 年 8 月 29 号更新
    31 Kathy J. Irving.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nd the English-as-a-second-Language Classroom[J]. Theory into Practice, .140
     3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2
    33 参见佚名.关于文化自觉与跨文化理解问题[E].在 google 上搜索“文化理解”,再进入中国报道.2003年 10 月 9 号
    3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0
     35黄和斌等著.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56
     36马蕾.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绥化学院学报,2005,6:139-140
     37 无名.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E].在百度上搜索“教学组织形式”,2003-5-26 更新
     38吕 明 、徐 红.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组织形式的最佳抉择——分层教学与小队教学的整合[J].江西教育科研,2003,11:33-34
    1. 王振亚著.以跨文化交往为教学目的的外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7
    2. 舒白梅编著.外语教育学纲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6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9-81
    4. 左焕琪编著.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2
    5. 林立等著.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5-67
    6. 胡文仲著.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43
    7. Tom Scovel.Learning New Language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2-40
    8. Neil J.Anderson.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6-30
    9. 陈申著.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1-14
    10. 段作章等著.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学科教育[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21-138
    11. 邓志伟主编.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30
    1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50
    13.严先元..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20
    14.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主编.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79
    15.黄和斌等著.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 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55
    16.肖维戈,王瑾红.全球化与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5,1:23-25.
    17.柯雅丽.在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03,5:45.
    18.王晓军.跨文化教学重要性及途径的新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6,3:53-55.
    19.淳于永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J].今日信息报,2000,6:21.
    20.欧阳雪青.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薄弱的现象和强化措施[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4:49-51.
    21.吴非,仲玉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内涵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50-51.
    22.王建平.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11.
    23.王鸿懿. 中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新视角[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3:23.
    24.金之亮,刘孔庆. 中国与英美交往中的文化碰撞现象[J].青岛大学学报,2002,5:82-84.
    25.吴显英,张秀华.文化差异对教学方式的影响及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4,5:32.
    27.王芹.浅谈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和行为[J].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14),2002,3:18.
    28.王葳然.文化、跨文化意识与中学英语教学[J].浙江教育科学,2003,4:23
    29.王正华.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6:6.
    30.马蕾.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绥化学院学报,2005,6:139-140.
    31.马骁骏.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J].中国农业教育,2005,5:26.
    32.高天明,李定仁.教学本质研究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11.
    33.田慧生.关于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的几点思考[J].人民教育,2005,9:16.
    34.徐继存.追寻教学意义、重塑教学生活[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8.
    35.张莲珠.加强跨文化意识——提高大学生外语交际能力[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51-53.
    36.肖川.知识观与教学[J].福建教育,2005,12:15.
    37.吴非,仲玉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内涵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50-51.
    38. 杜英秋.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2005,3:105-106.
    39.卢建梅.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错误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5,6:112.
    40.陈静莉.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65-67.
    41.胡大芳.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6:59.
    42.苑淑娟.培养跨文化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J].语言研究,2005,2:48.
    43.汪文秋.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三狭大学学报,2005,7:311.
    44.周健. 试论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68-70.
    45.郑书耘.谈谈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J].卫生职业教育,2004,3:23.
    46.龙胜.校园英语电视: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平台[J].湖南教育,2003,6:38.
    47.万益. 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6,5:145.
    48.朱爱清.跨文化意识与大学英语教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6:154.
    49.窦春燕.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6:298.
    50.陈小健.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琼州大学学报,2006,6:10.
    51.吕明,徐红.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组织形式的最佳抉择——分层教学与小队教学的整合[J].江西教育科研,2003,11:33-34.
    52.沈小碚.教学组织形式研究的发展及其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76.
    53.陈志科.教学组织形式争鸣析评[J].教育评论,1994,4:38.
    54.叶泽滨.制约教学组织形式的因素[J].中国教育学刊,1994,4:36-40.
    55.韦守英.谈课堂内外教学的组织形式[J].教育与职业,2003,11:33-34.
    56.张怀友.未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J].湖南教育,2002,10:37-3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