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姓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姓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既是一种广泛而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又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蕴藏着极其深厚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通过对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代表这一社会个体的特殊符号的研究,可以从多方面揭示这一阶段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本文以唐代作为姓名研究的特定时段和范畴,从唐代历史文献资料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6部文献为材料支撑,从中采集了41950个唐人姓名样本,建立了一个包含姓名及其相关信息的、基于计算机Access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唐人姓名数据库,作为课题主要研究的依据。利用Access各种操作功能,采取数理统计和计量分析的方法,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唐人姓名做了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考量和研究。重点内容包括:一、通过建立《唐人姓氏频度表》,厘清了唐人姓氏的用字和数量,在此基础上对唐人姓氏中的“大姓”和“小姓”及其姓氏人口数量做了详尽的论述,并结合文献对唐人姓氏中的复姓来源逐一进行了考证;从唐人姓氏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入手,解读了它所反映出的民族关系和社会婚姻特征。二、依据数据库系统建立了《唐人姓氏频度表》,得出了唐代人名的用字和数量,以此为对象,对人名用字的数理特征进行的分析,并对其所反映出社会文化和价值趋向做了具体的讨论。三、通过对某些具体的人名用字(或人名)的微观考察,得出了唐人对玉德的追求、“勇”观念的丧失、士人求美的取名风尚以及中唐后“万岁”名的消失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及政治观念的变化。四,根据唐代人名及其相关信息,深入分析了唐人取名用字的文化心态,总结了唐人取名用字的特征以及女性名字的一般特点。五、姓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不仅反映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且也是社会控制的一种隐形工具和手段。在唐代,统治者以赐姓、改姓、除名、讳名、追谥等方式,在调整统治秩序、规范权力运作、分配社会资源、强化专制权威等方面显示出极其强大的社会控制的象征力量。六,依据唐人姓名数据库,对唐人同姓名人物进行了辨析和辑录,并对唐人同姓名现象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唐人同姓名现象普遍的原因。
As a special linguistic sign, name is not only a common social culturalphenomenon but also an all-embracing culture load, containing deep and rich social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A study on the special symbol which represents the socialindividuals of a specific historic period can reveal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people of this historic stage from many aspects. This article takes Tang dynasty asthe specific stage of name study and uses the following as the main basis of thisresearch by, selecting6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s from Tang historical literatures asthe supporting materials, gathering41950name samples of Tang dynasty peoplefrom the above, and setting up a name database of Tang dynasty people whichcontains the names and their relevant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systemof Access application database. Applying the various operation function of Accessand the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econometric analysis, combining the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article makes a comprehensiveand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names of Tang dynasty people. The key contents are asfollows. Firstly, building a frequency table of the surnames of Tang people, the usedcharacters and their quantity of the surnames of Tang people dissected, then anelaborate discussion of the aristocratic family name and common family name andalso their quantity made. At the same time a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compoundsurname origin of Tang people made according to literatures. From the specialculture sign of Tang dynasty people surnames, the reflected national relations andsocial marriage characteristic foun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database system, thesurname frequency table of Tang dynasty people built and the used characters andtheir respective quantity of Tang dynasty people got. Based on that, themathemat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used characters analyzed and a concretediscussion of the reflected social culture and value orientation made. Thirdly,through the microcosmic investigation of the specific names, the change of socialculture and political concept in Tang dynasty people is found, which is reflected bythe pursuit of pure morality, the loss of brave concept, the naming fashion of seeking beauty of intellectual,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name of Your Majesty afterMid-Tang. Fourthly, according to the names of Tang dynasty people and theirrelevant information, the cultural attitude of selecting characters which are used innames deeply analyz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ang dynasty people selectingcharacters for names and the general feature of female names summarized. Fifth,name is not a simple sign, which not only reflects the change of society and age butalso an invisible tool of social control. In Tang dynasty, giving surnames, shiftingsurnames, abolishing names, shying away names and adding meaning names, theEmperor showed mostly powerful symbolic force in adjusting reigning order,standardizing power operation, distributing soci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ingarbitrary authority. Sixth, according to the name database of Tang dynasty people,the namesake of Tang dynasty people discriminated and compiled, a comprehensiveanalysis of the namesake phenomenon of Tang people made and the reasons of thisphenomenon revealed.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49页。
    ②语见刘知几《史通》内篇《二体·第二》。
    ③[马来西亚]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①关于我国姓氏的发展演变,可参看马雍《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史国强《中国姓氏起源》,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②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02页。
    ③《周礼注疏》卷37。
    ①王泉根《人名意义探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1期。
    ①陈寅恪《论韩愈》,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96页。
    ②参见张国刚《汉唐“家法”观念的演变》,《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
    ③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03页。
    ①据《新唐书》卷58《艺文志二》所著录“谱牒类”书目统计。
    ①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23—363页。
    ②[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之《<元和姓纂>原序》,中华书局,1994年,第1页。
    ③[宋]洪迈《容斋四笔》卷8“姓源韵谱”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17页。对此评论,岑仲勉先生以实事反驳,指出此乃洪氏“故拾人牙慧而为此空空洞洞不负责任之妄评也,其言不足为《姓纂》损。”见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之《<元和姓纂四校记>自序》,中华书局,1994年,第24页。
    ④《四库总目》卷135《子部四五》。
    ⑤文见《新唐书》卷199《柳冲传》、《全唐文》卷372《姓系论》。
    ①沈炳震《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讹》考订宰相为三百五十八人。
    ①对此,许多学者都作过总结和评述。可参看曹涛《中国姓氏研究之历史回顾》,《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张淑一《先秦姓氏制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3期;侯强《先秦姓氏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东南文化》2006第1期;纳日碧力戈《姓名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13—263页;王泉根《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团结出版社,2000年,第349—363页;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44—454页。
    ①参见袁义达、张诚《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北图8418号(位79号)《姓氏录》残卷是否与贞观《氏族志》、显庆《姓氏录》有关,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参见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第347页。
    ②《元和姓纂》之《<元和姓纂>原序》,第1页。
    ③据《元和姓纂》统计。
    ④《元和姓纂》之《<元和姓纂>原序》,第12页。
    ⑤参见李燕捷《唐人年寿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8页。
    ①《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第323—328页。
    ②《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第344—347页。
    ③《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第353—354页。
    ①袁义达《中国的三大姓氏是如何统计出来的》,《中国统计》2003年第7期。
    ①姓氏频度是指同姓样本人数占总姓名样本数的比率。
    ①梅介人《唐代诗人之若干结构分析》(载《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5年3期)一文对所收录的3253位唐代诗人姓氏人数统计结果表明:李姓最多(296人,占诗人总数的9.1%),其次是外戚的张姓(211人)、王姓(162人)、刘姓(100人)、郑姓(94人)、杨姓(87人)等以及北方十族大姓崔氏(119人)、卢氏(75人)。从另一统计范畴亦可说明。
    ②《新唐书》卷70上《宗室世系上》,第1956—2054页。
    ①《新唐书》卷70上《宗室世系表上》,第1955页。
    ②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
    ③参见袁义达、张诚《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57页。
    ①《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第49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汉字整理研究室编《姓氏人名用字分析统计》,语文出版社1991年,第1页。又参见张书岩《现代人名用字面面观》,《语文建设》1985年第4期。
    ③《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4月25日第二版,标题为“王姓是中国的第一大姓”。
    ④《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443页。
    ①参见郭锋《晋唐士族的郡望与士族等级的判定标准——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郡望之形成为例》,《唐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②参见王仲荦《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③现流行的《百家姓》有多个版本,所录姓氏及其数量略有差异。在此以明末清初琅琊王相晋升笺注《百家姓考略》为参照,其尾句为“司徒司空”,收438姓。
    ①广义上把三字姓、四字姓也当作复姓。由于本表统计的三字姓只有20个,无四字姓及多字姓,为便于分析,亦视为复姓对待。
    ①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上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页。
    ②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以下简称《姓纂》。
    ①张澍《姓韵》,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343页。
    ①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外篇第三《匈奴诸姓·呼延氏》,中华书局,1962年,第290页。
    ①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外篇第三《匈奴诸姓·贺遂氏》注(二),第293页。
    ①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将其列入西羌属;何光岳认为:同蹄氏本居铜鞮,以邑为氏,为春秋时晋国宗族羊舌赤之后,封于铜鞮,后被知、赵等氏所灭,一支逃至
    羌,成为西羌大姓(参见《氐羌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2页)。
    ①姚薇元先生据《唐彭城县公刘元尚墓志》(见《唐代墓志汇编》天宝253大唐故云麾将军左监门卫将军上柱国彭城县开国公刘府君墓志铭并序)“奚首领屈突于侵扰候亭,搅乱军旅,公奉纶诰,勒兵讨之”之语,结合《旧唐书》卷199下《契丹传》载开元十八年可突于率部落并协奚众降于突厥,屡寇边地之史迹,认定可突于亦即墓志之“屈突于”,窟从屈得声,屈可音似,译言元定字。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三《内人诸姓·屈氏》,中华书局1962年,第140页。
    ①《新唐书》卷198《谷那律传附从政传》:“(谷那律)孙倚相,仕为秘书省正字,雠覆图书,多所刊定。子崇义,天宝末为幽州大将,以雄敢闻。历左金吾卫大将军,遂客蓟门。生子从政,略涉儒学,有风操。事李宝臣,历定州刺史,封清江郡王。宝臣及张孝忠妻,其女兄弟也。”(第5649页)。由此可知李宝臣及张孝忠妻皆为谷那律之后,姓“谷那”抑或“谷氏”,因何不知为“昧谷氏”,待考。
    ①杜若甫《当今我国的复姓和多字姓》,《寻根》1996年第4期。
    ①《新唐书》卷71上《宰相世系一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2179页。
    ②《旧唐书》卷179《柳璨传附弟瑊、瑀传》,第4669页。
    ①据《新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二上》“长孙氏”统计,第2410—2418页。
    ②《旧唐书》卷138《李嗣业传》,第4612页,又见《资治通鉴》卷217至德元年四月条。胡注曰:“马灵詧,即夫蒙灵詧也。开元二年,徙安东都护府于平州。”中华书局,1956年,第6860页。
    ①《资治通鉴》卷194贞观七年(633)十二月条,第6104页。
    ②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页。
    ③王桐龄《中国民族史》,北平文化学社,1934年,第504页。
    ①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17页。
    ①《隋书》卷67《裴矩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580页。
    ②《资治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一年五月条,第6247页。
    ③《旧唐书》卷199下《渤海靺鞨传》,第5360页。
    ①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卷16《族俗考姓氏》,《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2年(内部版)。
    ②参见王成国《唐代渤海国姓氏研究》,《北方论丛》2005年第4期。
    ①[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7页。
    ②[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第18页。
    ①马雍《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58页。
    ②《通志二十略》上册,第1页。
    ①王楠《唐代女性在家族中地位的变迁——对父权到夫权转变的考察》,载《中国社会史评论》(第三卷),中华书局2001年,第135页。
    ②《通志二十略》上册,第1—2页。
    ①《北史》卷3《魏本纪第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99页。
    ②《周书》卷6《武帝纪下》,中华书局,1971年,第103页。
    ③《贞观政要》卷7《礼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26页。
    ④刘俊文校点《唐律疏议》卷14《婚户》,中华书局,1983年,第262页。
    ①《太平广记》卷242《张守信》,中华书局,1961年,第1872页。
    ②《太平广记》卷242《李睍》,第1872—1873页。
    ③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朝野佥载》卷3,中华书局,1997年,第59页。
    ①主要成果有陈寅恪《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
    237—263页;毛汉光《关中郡姓婚姻关系之研究》,中国唐史学会编辑委员会《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第87—140页;向淑云《唐代婚姻法与婚姻实态》、郭锋《郡望向姓望转化与士族政治社会运动的终结》,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3卷(2001);伊沛霞《早期帝国的贵族——博陵崔氏的个例研究》(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年;张国刚《唐代婚姻礼俗与礼法文化》,《唐研究》
    (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李志生《唐代百姓通婚取向探析》,《河北学刊》2001年第4期。
    ②孙玉荣《论唐代变革期的婚姻观念》,《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第3期。
    ①《太平广记》卷160《灌园婴女》,第1151页。
    ②伊沛霞《早期帝国的贵族——博陵崔氏的个例研究》,第94—95页,转引自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第43页。
    ①参见张国刚《唐代婚姻礼俗与礼法文化》,《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8页。
    ②《资治通鉴》卷225代宗大历十四年七月条,第7265页。
    ③《资治通鉴》卷232德宗贞元三年七月条,第7493页。
    ④《新唐书》卷182《卢钧传》,第5367页。
    ⑤可参见韩香《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0—119页。
    ⑥《唐会要》卷100,中华书局,1955年,第1796页。
    ①《唐律疏议》卷8《卫禁》,中华书局,1983年,第178页。
    ①[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6页。
    ②“人名用字数”不包括重复出现的数目,凡重复出现的字只按一字计算。如“元”字,共出现923次,在人名用字数中只算一字。
    ①参见安高安《唐宋时期敦煌人名探析》,《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
    ①参见张书岩《现代人名用字面面观——介绍七省市姓氏、人名用字的抽样分析统计》,《语文建设》1985年4期。
    ②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2,中华书局,2002年,第92页。
    ①李幼蒸译,(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10页。
    ②参见张国刚《汉唐“家法”观念的演变》,《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
    ③参见第五章第一节。
    ①参见第六章第一节。
    ①参见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篇》,三联书店,2001年,第9页。
    ①参见张孟伦《汉魏人名考》,第75—77页;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第61—62页;黄清敏《汉晋人物单名现象试探》,《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②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28哀公十三年何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
    617页。
    ③《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第3819页。
    ④《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28哀公十三年,第617页。
    ⑤据《汉书》卷99下《王莽传下》:莽长孙王宗,因自画容貌、被服天子衣冠、私刻玺印,密谋不轨,事发自杀。莽下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贬厥爵,改厥号。”以示罪谴。第4153页。
    ①[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0,中华书局,1959年,第259页。
    ②参见黄清敏《汉晋人物单名现象试探》,《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③参见本文第八章第二节。
    ④《旧唐书》卷96《宋璟传》,第3032页。
    ⑤《贞观政要》卷7《礼乐》,第224—225页。
    ①重名在这里仅指异姓同名者。
    ①《礼记·聘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②新编诸子集成《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815页。
    ①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第398页。
    ②《说文解字》“玉”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页。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第707页。
    ②[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页。
    ①《旧唐书》卷12《德宗纪下》:兴元元年三月甲申,“(李)怀光烧营,走归河中。其将孟涉、段威勇等千人奔归李晟。”第341页。
    ①参见王思惠《“勇”观念的丧失》,《博览群书》2010年第3期。
    ②《汉书》卷6《武帝纪》:(征和三年)“九月,反者公孙勇、胡倩发觉,皆伏辜。”《后汉书》卷47《班超传附子勇传》:“(班)勇,字宜僚,少有父风。”。
    ③《隋书》卷49《牛弘传》,第1299页。
    ④《三国志魏书》卷13《王朗传》注引《魏略》,中华书局,1982年,第402页。
    ①《全唐文》卷709,中华书局影印本(第四册),第3224页。
    ①《庄子杂篇盗跖》:“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也。”《吕氏春秋论威》:“勇,天下之凶德也。”
    ①[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卷22,中华书局,1984年,第487—489页。
    ②《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
    ③陈毅中点校,[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中华书局,1997年,第28页。
    ①[宋]高承撰,金圆等校点《事物纪原》卷1《嫔御命妇部》,中华书局,1989年,第34页。
    ①《后汉书》卷45《韩棱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535页。
    ②《后汉书》卷45《章帝八王传》,第1810页。
    ③《宋书》卷5《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89页。
    ④《南齐书》卷39《陆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89页。
    ⑤《南齐书》卷44《沈文季传》,第777页。
    ⑥《北齐书》卷50《韩凤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692页。
    ①《周书》卷50《李贤传》,第420页。
    ②《隋书》卷53《史万岁传》,第1353页。
    ③《旧唐书》卷55《刘武周传》,第2254页。
    ④《新唐书》卷3《高宗纪》,第534页。
    ⑤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9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47页。
    ⑥《旧唐书》卷128《颜真卿传》,第3590页。
    ①《宋史》卷281《寇准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9528页。
    ②《宋史》卷290《曹利用传》,第9708页。
    ①所谓文化心态,是一种将分散的社会普通成员的心理,经过某种整合,汇集而成并以整体面目存在和流行于广大普通成员之中的集体性文化状态。
    ②《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96年,第1575页。
    ③新编诸子集成《白虎通疏证》卷9《姓名》,中华书局,1994年,第411页。
    ④《旧唐书》卷152《高固传》,第4077页。
    ①《旧唐书》卷135《裴延龄传》,第3720页。
    ②管子,字夷吾。
    ③《旧唐书》卷76《恆山王承乾传》,第2648页。
    ④《旧唐书》卷149《张荐传》,第4023页。
    ①《旧唐书》卷176《杨嗣复传》,第4555页。
    ②《太平广记》卷149《杜鸿渐》,第1073页。
    ③王先谦《汉书补注·长沙王发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④《旧唐书》卷72《李百药传》,第2571页。
    ⑤参见闫廷亮《古代人名中的“万岁”》,《文史天地》2009年第2期。
    ①《新唐书》卷196《陆羽传》,第5611页。
    ②《旧唐书》卷129《张延赏传》,第3607页。
    ③《旧唐书》卷112《员半千传》,第4161页。
    ①《旧唐书》卷54《王世充传》,第2231页。
    ②《旧唐书》卷60《淮安王神通传附子孝逸传》,第2344页。
    ③《旧唐书》卷69《薛万彻传附李君羡传》,第2524—2525页。
    ①《旧唐书》卷170《裴度传》,第4427—4428页。
    ②《旧唐书》卷191《孙思邈传》,第5096页。
    ③《旧唐书》卷182《高骈传附秦彦传》,第4715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天宝166,第1647页。
    ②《新唐书》卷73下《宰相世系表三下》,第3040页。
    ③《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中》,第2660页。
    ④《新唐书》卷74上《宰相世系表四上》,第3080页。
    ⑤《新唐书》卷73下《宰相世系表三下》,第2979—2980页。
    ⑥[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卷23《排行》,第1314页。
    ①《旧唐书》卷103《张守珪传》,第3195页。
    ②《新唐书》卷106《杨弘礼传附弘武传》,第4046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第1659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第1868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第2120页。
    ⑥《新唐书》卷75上《宰相世系表五上》,第3317—3318页。
    ⑦《新唐书》卷141《新唐书》卷141《张孝忠传附子昭茂传》,第3858—3859页。
    ⑧《新唐书》卷71上《宰相世系表一上》,第2259—2269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广明006,第2504页。
    ②《旧唐书》卷52《后妃传下尚宫宋氏传》,第2198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元和082,第206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咸通022,第2395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64,第1199页。
    ⑥《太平广记》卷155《杨收》,第1113页。
    ⑦《新唐书》卷128《毕构传附炕传》,第4460—4461页。
    ①参见《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第3448—3474页。
    ②参见《旧唐书》卷142《王武俊传》,第3871—3875页。
    ③参见《旧唐书》卷172《令狐楚传》,第4459—4469页。
    ④参见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77页。
    ⑤参见吴丽娱《从唐代碑志看唐人行第问题》,《唐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⑥《太平御览》卷362《人事部三》引《秦记》,中华书局,1960年,第1670页。
    ⑦《白虎通疏证》卷9《姓名》,第411页。
    ①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
    ②参见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第76页。
    ③《旧唐书》卷73《颜师古传》:“颜师古,名籀,以字行。”《新唐书》卷198《颜师古传》:“颜师古,字籀。”案:《新唐书》卷198《颜师古传附弟相时传》:“师古弟相时,字睿。”其祖父辈颜之推,字介,颜之仪,字升,可知一言之字乃颜氏之家风。今从《新唐书》,“籀”应为颜师古之字,非名也。
    ④《旧唐书》卷66《房玄龄传》:“房乔,字玄龄。”《新唐书》卷96《房玄龄传》:“房玄龄,字乔。”《新唐书》卷71《宰相世系表》:“房玄龄,字乔松”。《大唐故左仆射上柱国太尉梁文昭公碑》:“名玄龄,字乔。”今从《新唐书·房玄龄传》。
    ①参见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第75页。
    ①参见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卷23“古人二名止用一字”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79—1283页。
    ②《日知录校注》卷23“字同其名”条,第1315—1316页。
    ③参见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第72—74页。
    ①参见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第72—73页。
    ①《匡谬正俗》卷6“名字”,第211页。
    ②《日知录校注》卷23“人主称人臣字”条,第1306页。
    ③《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一》,第24页。
    ①唐时南诏盛行父子连名,据《资治通鉴》卷243长庆三年七月条胡注:“南诏父子连名,其先悉奴逻,生逻盛炎,逻盛炎生炎阁,炎阁死而立其弟盛逻皮,盛逻皮生皮逻阁,皮逻阁生阁逻凤,阁逻凤生凤迦异,凤迦异生异牟寻,异牟寻生寻阁劝,寻阁劝生劝龙成、劝利,皆连名也。”第7827页。
    ②《容斋随笔》卷1“罗处士志”条,第1—2页。
    ③[清]端方《匋斋藏石记》卷19,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石印本。
    ④岑仲勉《金石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8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龙朔057,第373—374页。
    ⑥《唐代墓志汇编》乾封024,第458页。
    ⑦《唐代墓志汇编》乾封050,第476页。案:此例非谓“父子同名”,可视为“以父名为字”例。
    ⑧《唐代墓志汇编》咸亨012,第517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永淳002,第686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长安040,第1019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天宝044,第1560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开元277,第1348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天宝272,第1721页。
    ⑥《唐代墓志汇编》仪凤010,第632—633页。
    ⑦《唐代墓志汇编》垂拱002,第728—729页。
    ⑧《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15,第1233—1234页。
    ⑨《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久视002,第376—377页。
    ⑩《唐代墓志汇编续》长安014,第398页。
    11《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元006,第457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元159,第704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元159,第562页。
    ③《唐律疏议》卷3《名例》“免所居官”条,第56页。
    ④《唐律疏议》卷10《职制》“官号官称犯祖父名”条,第206页。
    ⑤《容斋随笔》卷1“罗处士志”条,第2页。
    ⑥《魏书》卷30《安同传》,第712页。
    ①《魏书》卷30《安同传附子原传》,第714页。
    ①参见焦杰《谈唐代妇女名字的特点》,《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刘琴丽《浅议唐代的女名》,《华夏文化》2000年第2期。
    ①转引自张孟伦《汉魏人名考》,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1页。
    ①参见侯旭东《中国古代人“名”的使用及其意义——尊卑、统属与责任》,《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①孙永如《论唐代谱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所统计唐人谱牒类著作61部922卷,经核对,卷数有误。
    ②《通志二十略》上册,第1页。
    ①《新唐书》卷199《柳冲传》,第5677—5678页。
    ②《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第2443页。
    ③《资治通鉴》卷195贞观十二年正月条,第6135—6136页。
    ④《新唐书》卷95《高俭传》,第3842页。
    ⑤《新唐书》卷199《柳冲传》,第5676页。
    ①《全唐文》卷6《刊正氏族诏》。
    ②《贞观政要》卷7《礼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26页。
    ③《新唐书》卷95《高俭传》,第3842页。
    ④《贞观政要》卷7《礼乐》,第226—227页。
    ①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86—387页。
    ②魏明孔《唐代<氏族志>与<姓氏录>比较刍议》,《西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
    ③《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第2769页。
    ④《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第2769页。
    ⑤《唐会要》卷36,第665页。
    ①《资治通鉴》卷200,显庆四年八月条,第6317页。
    ②《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第2769页。
    ③《新唐书》卷56《刑法志》,第1407页。
    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88页。
    ②《新唐书》卷95《高俭传》赞曰,第3843页。
    ①参见郝黎《唐代的赐姓赐名制度》,《文史知识》2003年第9期。
    ②高宗后期由于武则天当政,相关赐姓名例实为则天所为,故将事列入她的名下。顺宗在位不到一年,难有相关作为。宣宗在位十四年,史书没有相关记载,实为特殊,这或许与他“外晦内明,严重寡言”,“愈
    ①对此,黄修明在《中国古代赐姓赐名制度考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有相关论述。
    ①赵翼著,王叔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28《金史》“金末赐姓之例”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
    637页。
    ②《唐律疏议》卷14《婚户》,第262页。
    ③王符著,汪继培笺校,《潜夫论·志氏姓》,中华书局1985年,第401页。
    ④赵翼著,王叔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28《金史》“金末赐姓之例”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
    ①陈垣《史讳举例》,中华书局,2004年,第1页。
    ②参见王新华《避讳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第269页。
    ①《隋书》卷49《牛弘传》,第1299页。
    ②《隋书》卷76《潘徽传》,第1746页。
    ①王健《史讳辞典》,日本东京汲古书院,1997年2月出版。
    ②王健《历代避讳用例的数量分析》,《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6期。
    ③《唐律疏议》卷10《职制》“上书奏事犯讳”条,第200—201页。
    ①《唐律疏议》卷3《名例》“免所居官”条,第56页。
    ②《唐律疏议》卷10《职制》“官号官称犯祖父名”条,第206页。
    ③《太平广记》卷49《李贺》,第303—304页。
    ①《贞观政要》卷7《礼乐》,第224—225页。
    ②《贞观政要》卷7《礼乐》戈直注。
    ③参见王建《历代避讳用例的数量分析》,《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6期。
    ①[清]赵翼《陔余丛考》卷31“嫌名”条,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668—669页。
    ②参见张国刚《汉唐“家法”观念的演变》,《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江
    ①《新唐书》卷161《王仲舒传》,第4985页。
    ①汪辉祖《病榻梦痕录》卷下嘉庆元年条,清嘉庆间刻本。
    ②《野客丛书·姓名同者》,转引自张孟伦《汉魏人名考》,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③孙显军、陈方和点校,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12“汉人同姓名”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19页。
    ④《十驾斋养新录》卷12“唐人同姓名”条,第325—329页。
    ①参见傅璇琮、张忱石、许逸民编撰《唐五代人物传记数据综合索引》(以下简称《索引》),中华书局1982年,第243页注⑧。
    ①参见《索引》第251页注①。
    ①作《玉台后集》与作《明皇政录》之李康区别,参见《索引》第367页注③。
    ①参见《索引》第391页注②。
    ①参见《索引》第459页注⑤。
    ①《新》卷7《宪宗纪》作“阳旻”。
    ①参见《索引》第145页注④。
    ②参见《索引》第151页注⑦。
    ①《资治通鉴》卷257僖宗光启三年(887)四月条《考异》曰:《十国纪年》:“张雄,淮南人,善剑,号张神剑。”今欲别于前苏州刺史张雄,故从《妖乱志》,但称神剑。
    ①《太平广记》卷198《韩翃》引《本事诗》,第1488页。
    ①《太平广记》卷184《李益》引《因话录》,第1379页。
    ②《太平广记》卷380《张质》引《续玄怪录》,第3027页。
    ①关于唐人姓名排行特点,本文已在第六章第二节有专门论述。
    ①于晓译,[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88年,第74页。
    ②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序言,第2页。
    ①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3辑。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2](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4](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5](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7](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8](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9](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0](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1](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2](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13](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4](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5](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6](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7](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8](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19](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20](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2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22]《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23]新编诸子集成《韩非集解》,中华书局2003年版。
    [24]新编诸子集成《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
    [25]新编诸子集成《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26](东汉)应劭:《风俗通》,中华书局,1988年版。
    [2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8](东汉)王符:《潜夫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
    [29](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华书局,2002年版。
    [30](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1](唐)李林甫等:《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32](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33](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53年版。
    [34](唐)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版。
    [35](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中华书局,1997年版。
    [36](唐)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97年版。
    [37](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8](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39](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6年版。
    [40](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2年版。
    [41](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42](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2年版
    [43](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4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45](宋)高承:《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版。
    [46](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7](明)顾炎武:《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8](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49](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0](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
    [51](清)赵翼:《陔余丛考》,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52](清)张澍:《姓韵》(附《古今姓氏书目考证》),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53](清)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54](清)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外三种),中华书局,2004年版。
    [2]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陈垣:《史讳举例》,中华书局,2004年版。
    [6]傅璇琮、张忱石、许逸民:《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中华书局,1982年版。
    [7]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韩香:《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吉常宏:《中国人的名字别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2]金良年:《姓名与社会生活》,文津出版社,1989年版。
    [13]李斌城、李锦秀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李燕捷:《唐人年寿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15]纳日碧力戈:《姓名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6]史国强:《中国姓氏起源》,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18]完彦绍元:《中国姓名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9]王建华:《文化的镜像——人名》,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0]王泉根:《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
    [21]王新华:《避讳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版。
    [22]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87年。
    [23]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4]杨际平等:《五—十世纪的敦煌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1997年版。
    [25]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6]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58年。
    [27]尹黎云:《中国人的姓名文化与命名艺术》,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年版。
    [28]袁义达、张诚:《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0]张联芳:《中国人的姓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1]张孟伦:《汉魏人名考》,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2]赵瑞民:《姓名与中国文化》,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33]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4]中国社科院语言文字研究所汉字整理研究室编:《姓氏人名用字分析统计》,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年版。
    [35]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6]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7][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8][马兰西亚]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
    [39][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0][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译:《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88年版。
    [1]杜若甫:《当今我国的复姓和多字姓》,《寻根》1996年第4期。
    [2]高启安:《唐宋时期敦煌人名探析》,《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
    [3]侯旭东:《中国古代人“名”的使用及其意义——尊卑、统属与责任》,《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4]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3辑。
    [5]黄清敏:《汉晋人物单名现象试探》,《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6]黄修明:《中国古代赐姓赐名制度考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7]焦杰:《论唐人小字及姓名文化》,《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2期。
    [8]焦杰:《谈唐代妇女名字的特点》,《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9]李志生:《唐代百姓通婚取向探析》,《河北学刊》2001年第4期。
    [10]刘琴丽:《浅议唐代的女名》,《华夏文化》2000年第2期。
    [11]马驰:《试论蕃人入唐之盛及其姓名之汉化》,郑学檬等编《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马雍:《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13]石小英:《敦煌古代丑名贱名的成因》,《文史杂志》2004年第5期。
    [14]孙永如:《论唐代谱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15]孙玉荣:《论唐代变革期的婚姻观念》,《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第3期。
    [16]王成国:《唐代渤海国姓氏研究》,《北方论丛》2005年第4期。
    [17]王凤翔:《唐五代赐姓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8]王健:《历代避讳用例的数量分析》,《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6期。
    [19]王楠:《唐代女性在家族中地位的变迁——对父权到夫权转变的考察》,《中国社会史评论》(第三卷),中华书局2001年。
    [20]王泉根:《人名意义探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1期。
    [21]王思惠:《“勇”观念的丧失》,《博览群书》2010年第3期。
    [22]王仲荦:《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23]魏明孔:《唐代<氏族志>与<姓氏录>比较刍议》,《西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
    [24]吴丽娱:《从唐代碑志看唐人行第问题》,《唐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5]张国刚:《汉唐“家法”观念的演变》,《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26]张国刚:《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
    [27]张国刚:《唐代婚姻礼俗与礼法文化》,《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8]张书岩:《现代人名用字面面观——介绍七省市姓氏、人名用字的抽样分析统计》,《语文建设》1985年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