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工厂家园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中国大规模公有制企业改制,道路曲折坎坷。近二十年来,这项付出了让大量城镇居民骤然陷入贫困、引发建国以来最为激烈的工人运动和导致大规模“公有资产流失”等沉重代价的改革措施,一直处于各种质疑之中。
     有关这项变革的讨论大多来自经济学界。最近十年来,社会学家们以“善后者”的角色进入该研究领域——公有制改制企业职工们的困难处境直接推动了中国当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努力并没有让人们清晰的了解公有制企业改制受损职工群体为何有那般强烈的被剥夺感,也没有对改善该群体的状况拿出真正有效的应对办法。
     本文作者认为,只能通过“主位”的观察,辨析出公有制企业改制受损职工群体的切实需求,进而对症施政,才有可能对这两个问题予以连根拔起的解释。本研究就是以此思路为指导,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和应对做出的些许努力。
     本研究通过对一个曾经鲜活的国有企业——中州市Z厂,以及Z厂职工群体的田野调查,结合学术前辈对该厂丰硕的前期研究成果,整理出Z厂在存续的五十余年间的工厂和“工厂家园”变迁民族志,进而引入一个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分析概念——“家园",用以解析围绕Z厂家园在国有企业改制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背后的基本动力和原因。
     全文包括绪论及五个章节。
     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和意义,以及研究历程和相关文献。
     第一章描述了Z厂家园的基本面貌。包含Z厂发展历程、生产与管理、工厂职工等工厂民族志的基本内涵,并以Z厂职工的话语,牵扯出Z厂家园的引子。
     第二章分别以“地域、物质、文化和历史”四个维度,对Z厂职工心中的家园内涵进行解析,并在最后一节特别强调Z厂资产在Z厂家园内涵中的特殊意义。
     第三章描述了Z厂家园解体后Z厂职工所遭遇的困境和恢复家园的努力,并对其基本原因予以分析。
     第四章以Z厂和Z厂职工为例,对公有制企业改制和公有制企业家园的丧失进行反思,进而提出建设原公有制企业职工新家园的建议。
     第五章引入一个具有人类学和社会学解析力的概念——家园,对此概念的内涵进行辨析,并指出其在解释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现象时可以显现的力量,例如农地征用、城市拆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等。
Chinese SOE(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 which targeted establishing a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has begun in a large-scale in the 90s of last century along with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his reform measures which paid a heavy price, such as a large number of urban residents falling into sudden poverty, the intense labor movement and the "loss of public assets", have been criticized in the press.
     Much of the discussion about this change comes from economic circles. In recent 10 years, the Sociologists has come into this field as a "rehabilitation staff"——they established Chinese contemporary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save the poverty workers who had been frustrated by SOE reform. But the Sociologists and economists'efforts did not gi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y the groups of workers has so many sense of deprivation, and the experts also did not find out the truly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e work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only method to identify the groups of workers'practical needs is the path through the "etic" of observation.
     Taking a case study on Z factory, a once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 Zhongzhou city, the author made a change ethnography of this "factory homeland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based on the field research of associated workers and the plenty of the past academic studies.Then the gateway of "homeland" was introduced as a soci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concept to analyze the stories of Z factory before and after Chinese SOE reform.
     This dissertation is devided into six parts as follows.
     Preface describes the reas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the study history and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1 reviews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Z factory based on the full description o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workers, etc.
     Chapter 2 analyzs the contents of the Z factory homeland by four dimensions:"geographical, physic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hapter 3 describes the workers'puzzle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Z factory homeland and their recovery efforts, and then figures out the relative causes.
     Chapter 4 reflects the Chinese SOE reform and the loss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homeland, and then propose the suggestions on building the new homeland of former SOE workers.
     Chapter 5 starts with the thought on the "factory homeland" and ends with the concept of "homeland".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concept can be adopted to interpret a certain number of urgent phenomena in the process of contemporary China development, including acquisi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urban house demol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areas, etc.
引文
1 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巾国工会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41.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第五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6.32.
    2 关于那一段历史可参见本文附录:《本研究前传——我与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前历史》。
    1 厉以宁所说的五种“新公有制企业”是:经过改制的新的国家所有制企业、由国家控股或国家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没有国家投资的公众持股企业、公益性基金所有制所办的企业。厉以宁.论新公有制企业[J].经济学动态.2004(1)
    2 左大培.不许再卖——揭穿企业“改制”的神话[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
    3 百度百科词条:企业改制,http://baike.baidu.com/view/1368543.htm?fr=ala0_1,登录时间2010年3月5日.
    4 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中国工会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41.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第五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6.32.
    1 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J].开放时代,2006(3).124-134.
    1 [英]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2 (俄)恩·弗列罗夫斯基著.俄国工人阶级状况[M].陈瑞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 陈达.中国劳工问题[M].上海:上海书店,1990.12.
    4 林颂河.塘沽工人调查[M].北平:北平社会调查所.1930.
    5 杨西孟.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M].中州:大象出版社.2009.
    1 史国衡.昆厂劳工[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6.
    2 (英)E·P·汤普森(E·P·Thompson).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M].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 [英]E·P·汤普森(E·P·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 具海根.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M].梁光严,张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 (美)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M].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 [美]沃尔德(Andrew G. Walder).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M].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3 [美)迈克尔·布罗(Michael Burawoy)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M].李荣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 (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1 周翼虎、杨晓民.中国单位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 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 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 李汉林、渠敬东.中国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中的失范效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 李静君.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A].见: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 游正林.西厂劳工——国有企业干群关系研究(1979—2006)[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 梅方权.安源矿工——转型期的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 于建嵘.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香港:明镜出版社.2006.
    6 魏公哲.中国工人阶级社会地位演变实录——从主人到雇佣劳动者的变迁[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2009.260.
    7 田嘉力.工人的眼睛看世界.香港: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0.
    1 左大培.不许再卖——揭穿企业“改制”的神话[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 李培林、张翼.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 中国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中国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资料汇编(1)(2)(3).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5 其他如:于庆和.中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6 中华全国总工会编.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工人阶级——1992年全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调查文献资料集[M].北京:工人出版社.1993.
    7 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中国职工状况调查1997[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
    8 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第五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6.
    9 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中的中国职工队伍——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总报告.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工运研究所.工运研究,2008.
    10 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1):59-76.
    1 朱晓阳.“误读”法律与秩序建成:国有企业改制的案例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5(03):197-206.
    2 朱晓阳.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64-195.
    3 高秉江.家园与人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18.
    4 高秉江.论有形家园[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9-44.
    5 王喜国.透析精神家园应把握的四个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屑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2009.
    6 严春友.“精神家园”综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
    7 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8 陈文德、黄应贵.“社群”研究的省思[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
    9 陈美萍.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转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8-123.
    10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1-6.
    11 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J].社会学研究.1997(1):86-96.
    1 朱晓阳.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18.
    2 录音091024—WSF.
    3 铁路产业至今仍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以至于中州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1 该市居民至今仍以自己的老家“在市里”、“火车站附近”为荣,虽然在建国后很长时间里,“市里人”的日子过得并不比西郊人和东郊人好。民众交谈中经常出现“你家住市里?我家才住市里!”的争论。事实上,由于该市老城区居民有限,现有该市居民大多是近代移民的后裔。
    2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25.
    3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25-26.
    1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59.
    2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81.
    3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81.
    4 姚伟.中州西郊的变迁.部分内容发表于2006年4月19日《大河报》,全文见http://travel.shangdu.com/wenhua/20090310-32940.shtml,登录时间2010-2-1.
    1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2-3.
    2 中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中州市志·工业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11.
    3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3-19.
    1 姚伟,《中州西郊的变迁》,部分内容发表于2006年4月19日《大河报》,全文见http://travel.shangdu.com/wenhua/20090310-32940.shtml,登录时间2010-2-1.
    2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361.
    3 姚伟,《中州西郊的变迁》,部分内容发表于2006年4月19日《大河报》,全文见http://travel.shangdu.com/wenhua/20090310-32940.shtml,登录时间2010-2-1.
    1 “五小企业”原指:小钢铁、小煤矿、小电站、小化工、小机械,后包括的企业类型逐渐增加,成为“地方小型厂矿”的代名词。
    2 中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中州市志·工业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262.
    3 姚伟.中州西郊的变迁.部分内容发表于2006年4月19日《大河报》,全文见http://travel.shangdu.com/wenhua/20090310-32940.shtml,登录时间2010-2-1.
    4 “当年西郊的单位大多挖掉了沙丘、填平了深沟,在一片荒芜中,建起了自己的家园”。见姚伟.中州西郊的变迁.部分内容发表于2006年4月19日《大河报》,全文见http://travel.shangdu.com/wenhua/20090310-32940.shtm,登录时间2010-2-1.
    1 姚伟.中州西郊的变迁.部分内容发表于2006年4月19日《大河报》,全文见http://travel.shangdu.com/wenhua/20090310-32940.shtml,登录时间2010-2-1.
    2 录音091116--SAY.
    3 事实上,这条“大沟”并没有在1958年完全填平。后文将提到:直到2000年以后,大沟才在西郊彻底消失。
    4 姚伟.中州西郊的变迁.部分内容发表于2006年4月19日《大河报》,全文见http://travel.shangdu.com/wenhua/20090310-32940.shtml.登录时间2010-2-1.
    5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369.
    1 录音091129—ZJP.
    2 访谈091209—CXY.
    3 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淮河流域1997年度重点限期达标企业名单”中,已经停产两年的Z厂在全流域259家污染企业中被排在第一位。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境保护文件选编(1997).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99.
    1 录音090912—LJQ.
    2 访谈091029—CXY.
    3 中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中州市志·工业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263.
    1 中州市医药志.初稿.1986.250.
    1 中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中州市志·工业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264.
    2 录音090912—LJQ.
    3 钟实著.太阳与鬼影.杂文论文选[C].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48.
    4 钟实著.太阳与鬼影.杂文论文选[C].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48.
    1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河南省志.科学技术志.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373.
    2 白宗仁、胡仰迅主编.中州市自然条件及资源.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186.
    3 中州年鉴编辑部编.中州年鉴(1985)[M].中州年鉴编辑部.1985.265.
    4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108.
    5 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轻工业年鉴(1986)[M].轻工业出版社,1986.384.
    1 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轻工业年鉴(1986)[M].轻工业出版社,1986.384.
    2 中州年鉴编辑部编.中州年鉴(1987)[M].中州年鉴编辑部,1987.75.
    3 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中州市志·工业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265.
    4 中州年鉴编辑部编.中州年鉴(1987)[M].中州年鉴编辑部,1987.84.
    5 录音090910—LXM.
    1 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中州市志·工业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264.
    1 录音090910—LXM.
    2 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中州市志·工业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389.
    3 1995至2009年的十四年间,Z厂只在很少的时间短暂、部分启动过造纸生产,或将部分造纸机械租给外来纸商。
    4 《治淮汇刊(年鉴)》编纂委员会编.治淮汇刊年鉴(1996)[M].蚌埠: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1997.49.
    1 参见姚伟,《中州西郊的变迁》,部分内容发表于2006年4月19日《大河报》,全文见http://travel.shangdu.com/wenhua/20090310-32940.shtml,登录日期2010-2-1.
    2 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州市志(第二分册)[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618.
    3 录音090908—WJG.
    1 中原区教育志编委会.中原区教育志(1948—2000)[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4.112.
    1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2067.
    2 现代汉语辞海编辑委员会.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491.
    3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2067.
    1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General Consultant; J M Sinclair Westerhill Road, Bishopbriggs, Glasgo: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0.739.
    2 参见FARLEX网上词典,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homeland,登录时间2011-2-5.
    1 参见FARLEX网上词典,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homestead,登录时间2011-2-5.2 参见FARLEX网上词典,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home+ground,登录时间2011-2-5.
    3 本节内容参考:鄢莹.家园何谓——羌区地震灾区文化重建调查[D].[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第三章.
    4 朱晓阳.“误读”法律与秩序建成:国有企业改制的案例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5(3).197-207.
    5 朱晓阳.“误读”法律与秩序建成:国有企业改制的案例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5(3).204.
    1Tim Ingold.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ssays in Livelihood, Dwelling and Skill, New York:Routledge,2003.
    2Tim Ingold.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ssays in Livelihood, Dwelling and Skill, New York:Routledge,2003.
    1 第三空间的概念来自于列雯伏尔(Henri Lefebvre)。Edward W. Soja这样界定第三空间:“它源于对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二元论的肯定性解构和启发性重构……这样的第三化步进式为了批判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思维方式,还是为了通过注入新的可能性来使它们掌握空间知识的手段恢复活力。……回到空间性——历时性——社会性的本体性三元辩证法,这样做是挑战性的。”见:[美]索杰(Edward W. 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C].陆扬,刘佳林,朱志荣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02-103.
    2 本段引文及观点请详见:朱晓阳.黑地·病地·失地——滇池小村的地志与斯科特进路的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48.
    1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略论中国社会学[M].长沙:岳麓书社,1986.
    1 R·J·约翰斯顿.人文地理学词典[M].柴彦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6.
    1 朱晓阳.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19.
    1 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2000(11):3-12.
    1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430-437.
    2 “1959年,几个国棉厂的领导到市里开会,提出西郊少个电影院,说他们愿意出钱,让市里帮助盖一个。有钱好办事,1960年,中原路、桐柏路西南角的中原影剧院拔地而起了。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电影院一直是西郊有名的地方,曾给无数人带来愉快的时光”,见:姚伟,《中州西郊的变迁》,部分内容发表于2006年4月19日《大河报》,全文见http://travel.shangdu.com/wenhua/20090310-32940.shtml,登录时间2010-2-1.
    3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480.
    4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501.
    1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432.
    1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438.
    1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1991—2000).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400-409.
    1Tim Ingold.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ssays in Livelihood, Dwelling and Skill, New York:Routledge,2003.
    1 [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康译.社会学(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12
    1 中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中州市志·工业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262.
    1Tim Ingold把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称为“栖居在生产线旁”, 参见:Tim Ingold. 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ssays in Livelihood, Dwelling and Skill, New York:Routledge,2003.
    2 Z厂停产后,相当数量的Z厂职工选择到各地(主要是H省内)的乡镇小造纸厂打工,继续在他们熟悉的某类型纸机面前创造价值。
    3 魏公哲.中国工人阶级社会地位演变实录——从主人到雇佣劳动者的变迁[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2009.260.
    4 林烈辉.谈谈“为谁劳动”[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6-35.
    1 中国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中华总工会办公厅.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资料汇编3.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10-12.
    2 中国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中华总工会办公厅.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资料汇编3.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274.
    3 Z厂资料第9号.
    1 李林.通钢林钢事件不是新时代劳资关系的主趋势[N].经济晚报.2009年8月31日.第2版.
    2 访谈091204—GGD.
    3 访谈090910—LSF.
    4Tim Ingold, 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ssays in Livelihood, Dwelling and Skill, New York:Routledge,2003.
    1 Z厂资料第152号.
    2 鲁德分子(Luddite),英国1811—1816年以捣毁纺织机械为手段抗议资本家降低工资和解雇工人的团体的成员。转引自:[美)马歇尔·伯曼著.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17.
    3 工人们经常把自己负责的那台机器表述为“我的机器”。这种表述背后的含义是工人与机器之间亲密的伙伴关系。
    4 Z厂资料第67号.
    1 梅方权在对安源矿工的研究中谈到:矿工得知要破产下岗的消息后,“像被闷棍打晕了”。参见:梅方权.安源矿工——转型期的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5.
    2 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J].社会学研究.1997(1).
    1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86.
    2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1.
    3 保罗·利科主编.哲学主要趋势.李幼蒸,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92.
    4 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J].社会学研究.1997(1).
    1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M].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
    2 李路路、王修晓、苗大雷.“新传统主义”及其后——“单位制”的视角与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6).10.
    3 参见PYE L.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M]. Cambridge:MIT Press,1968; SOLOMAN R H. Mao's revolution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 NATHAN A J. Chinese democracy [M]. Berkley: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85;
    4 “1872年,李鸿章指出西人之东来侵略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光绪年间,曾纪泽称之为五千年未有之变局,而张之洞则形容为自古以来未有之变局”,转引自:[美)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主编.剑桥中国史(第十一册)晚清篇1800—1911(下)张玉法主译.台北:南天书局,1987.169.
    1 张蔚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148-175.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N].人民日报,1958年9月20日.
    2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批判个人主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3.
    3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批判个人主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4.
    4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批判个人主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6-8.
    1 人民日报社论.搞臭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N].人民日报,1958年4月13日.
    2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批判个人主义[M].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12.
    3 林烈辉.谈谈“为谁劳动”[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46-48.
    1 林烈辉.谈谈“为谁劳动”[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6-35.
    1 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道德共产主义道德道德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56.
    2 湖北人民出版社编辑.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1.17.
    1 俞何.中国革命一定要工人阶级领导[M].长沙:通俗读物出版社.1957.9-13.
    2 姚文元.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8.扉页.
    3 此文件虽名为《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但明确规定集体企业参照执行。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的重要资料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58-384.
    1 转引自:沈松勤、郑祖泉、林善良编著.共产主义道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44-45.
    2 李砚洪.“张华救老农讨论”的再追问.北京日报记事采写组著.历史的背影.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104-125.
    1 格子(作者名).二七精神工人魂 生生不息薪火传——中州市工人群众的五一劳动节.http://blog.sina.com.cn/geliying,登陆时间2010-2-12.
    2 访谈091122—GGD.
    3 访谈091122—GGD.
    4 林祥谦、施洋是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进行“二七大罢工”时的工人领袖,分别以勇气和智慧著称。二人均被北洋军阀杀害。
    5 (美)沃尔德(Andrew G.Walder).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M].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6 参见:李路路、王修晓、苗大雷.“新传统主义”及其后——“单位制”的视角与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6).
    1 [美)沃尔德(Andrew G. Walder).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M].龚小夏译.香港:牛泮大学出版社,1996.14-15.
    2 李路路、王修晓、苗大雷.“新传统主义”及其后——“单位制”的视角与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6).7.
    3 (美)沃尔德(Andrew G. Walder).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M].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11.
    4 正因为如此,后来的单位制研究者大部分自认以沃尔德的研究为起点。
    5 李路路、王修晓、苗大雷.“新传统主义”及其后——“单位制”的视角与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6).
    6 访谈091029—GGD.
    1 中国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资料汇编(3).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277-279.
    1 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520.
    2 访谈091204—GGD.
    3 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编.第五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26. 访谈091206--HSF.
    2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
    3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6.
    1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1.
    2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3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0.
    4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56.
    1 许叶萍,石秀印:工人阶级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转换[EB/OL].http://www.sociology. cass.net.cn/shxw/cyshx/P020061006270037507951.pdf,2006,登录时间2010-2-23.
    2 访谈091204—WSF.,
    1 中国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资料汇编(1).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79-80.
    2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97.
    3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4.
    4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07.
    1 Z厂资料第79号.
    2 Z厂资料第79号.
    3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4 朱晓阳.“误读”法律与秩序建成:国有企业改制的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5(03).201.
    1 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第五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6.26.
    2 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第五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6.26.
    3 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第五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6.36.
    1 夏有华.让沉重的问题逐步缓解——关于对困难职工群体社会保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4):8-14.
    2 魏公哲.中国工人阶级社会地位演变实录——从主人到雇佣劳动者的变迁[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2009.279.
    3 张左伟.改革的地雷阵——下岗与失业[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4 参见:张羽、陈忠华.太原一下岗女工在总经理面前自杀身亡[N].国内动态清样(1292).2004年4月25日.
    5 楚东.谁为刘和芳之死伤心[N].瞭望周刊,2004(52).
    6 杨利军.下岗男子不堪生活压力杀死妻女后自杀[N].河北青年报,2010年5月26日.
    7 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第五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6.32.
    1 录音090918—LAY.
    2 平萍.卢展工“微服”应聘遭拒因年龄过大[N].河南日报,2010年1月8日.
    1 访谈091204—GGD.
    2 录音091107 ZAY.
    3 [美]裴宜理.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序言[A].于建嵘.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香港:明镜出版社.2006.8.
    4 格子(作者名).二七精神工人魂生生不息薪火传——中州市工人群众的五一劳动 节.http://blog.sina.com.cn/geliying.
    1 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党建研究参考资料(2037),2004年5月19日.
    1 录音091104—LAY、DAY、WAY.
    2 Z厂资料第11号.录音091104—DAY、LAY、WAY.
    3 Z厂资料第11号.
    1 费孝通先生曾为此感叹到“当惊世界殊”。见:费孝通.社会自理开篇[J].社会.2000(10).
    1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01.转引自: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13.
    2 朱晓阳.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13.
    3 差异是指双方的需求并不一致,比如职工们希望恢复国企身份和待遇、恢复生产等;差距是指双方在同一事项上的的额度期待不一致。
    1 梁鹏、查文晔.中州郑东新区规划者回应“鬼城”质疑[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1月26日.
    1 王炜.城市贵族化倾向:求新求大不顾百姓生活[N].人民日报.2011年2月21日.
    1 朱晓阳.“误读”法律与秩序建成:国有企业改制的案例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5(03).202.
    2 在此感谢“东西”这个汉语词汇的丰富内涵。
    1 “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中的江湖则用来指民间社会,有与朝廷相对的意思。也因为高人隐士不甘于受朝廷指挥控制,鄙弃仕途,以睥睨傲然之情,逍遥于适性之所,所以江湖也被近代武侠小说,引为豪杰侠客所闯荡的社会。”引自百度百科“江湖”词条.http://baike.baidu.com/ view/10572.htm,登录时间2011-3-2.
    2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略论中国社会学[M].长沙:岳麓书社,1986.
    1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略论中国社会学[M].长沙:岳麓书社,1986.
    1 海德格尔.筑·居·思.俞吾金、吴晓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欧洲大陆哲学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64-479.
    2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略论中国社会学[M].长沙:岳麓书社,1986.
    1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31.
    2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38.
    3 陈文德、黄应贵.“社群”研究的省思[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
    1 转引自: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125.
    1 本段内容主要参考:[美]保罗·诺克斯(Paul Knox),[美)史蒂文·平奇(Steven Pinch).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柴彦威,张景秋等.北京:译商务印书馆,2005.234.
    2 黄应贵.社群研究的文化思考.陈文德、黄应贵.“社群”研究的省思[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359.
    3 费孝通.社会自理开篇[J].社会.2000(10):13-15.
    4 有关社区(共同体)话语的流变的研究,请参考:陈美萍.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转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8-123.以及Brint,Steven. Gemeinschaft Revisited:Rethinking the Community Concept.Sociological Theory Vol.19 No.1 Mar 2001.
    1 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1-6.
    2Brint, Steven.Gemeinschaft Revisited:Rethinking the Community Concept. Sociological Theory Vol.19 No.1 Mar 2001.
    3 Gordan Marshall. Dictionary of Sociology[M]. New York:Oxford,1998.
    4 陈美萍.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转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8-123.
    5 陈美萍.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转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8-123.
    6 陈秀容.社群的互动与人权:关于社群权利的一种思考[M]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5.315-344.
    1 陈美萍.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转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118-123.
    2Wellman, Barry. "The community question:the intimate networks of East York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9. Vol84 No.5, p1201-1231.
    3Wellman, Barry. "The community question:the intimate networks of East York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9. Vol84 No.5, p1201-1231.
    4Fischer,Claude S. "Toward A Subcultural Theory ofUrbanism".American Journal.of Sociology.1975.Vol.80 No.6 May. P1319-1341. Fischer, Claude S. "The Study of Urban Community and Personality". Annual Review of sciology,1975, p67-89;
    5 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6 陈文德、黄应贵.“社群”研究的省思[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5.
    1 陈文德、黄应贵.“社群”研究的省思[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5-6.
    2 陈美萍.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转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8-123.
    3 EtZioni, Amitai. The Responsive Community:A Communitarian Perspectiv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Vol 61 No.1 Feb, p1-11.
    4 陈文德、黄应贵.“社群”研究的省思[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6-7.
    5 陈文德、黄应贵.“社群”研究的省思[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18.
    6 陈文德、黄应贵.“社群”研究的省思[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30.
    1 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J].社会学研究,1997(1):86-96.
    2 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5.29.
    3 夏建中.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6.
    4 [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1.
    1 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1-6.
    1 周建新.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62.
    2 程瑜.白村生活——广东三峡移民适应性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41.
    3Tim Ingold.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ssays in Livelihood, Dwelling and Skill, New York:Routledge,2003.
    1 杨庭硕.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
    2 杨庭硕.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77.
    [1]《治淮汇刊(年鉴)》编纂委员会编.治淮汇刊年鉴(1996)[M].蚌埠: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1997.
    [2](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俄)恩·弗列罗夫斯基著.俄国工人阶级状况[M].陈瑞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美]保罗·诺克斯(Paul Knox),[美)史蒂文·平奇(Steven Pinch)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柴彦威,张景秋等.北京:译商务印书馆,2005.
    [5](美)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主编.剑桥中国史(第十一册)晚清篇1800—1911(下)张玉法主译.台北:南天书局,1987.
    [6][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白宗仁、胡仰迅主编.中州市自然条件及资源.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
    [8][美)马歇尔·萨林斯.石器时代的经济学[M].张经纬,郑少雄,张帆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
    [9][美]迈克尔·布罗(Michael Burawoy).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M].李荣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0](美)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M].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1][美]裴宜理.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序言[A].于建嵘.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香港: 明镜出版社.2006.
    [12](美]沃尔德(Andrew G. Walder).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M].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13][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国家的视角[M].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 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5](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16](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康译.社会学(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7][英)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8](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9](英)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M].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0]R·J·约翰斯顿.人文地理学词典[M].柴彦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1]保罗·利科主编.哲学主要趋势.李幼蒸,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2]陈达.中国劳工问题[M].上海:上海书店,1990.
    [23]陈文德、黄应贵.“社群”研究的省思[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
    [24]陈秀容.社群的互动与人权:关于社群权利的一种思考[M]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5.
    [25]程瑜.白村生活——广东三峡移民适应性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6]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7]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5.
    [28]费孝通.行行重行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29]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0]海德格尔.筑·居·思.俞吾金、吴晓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欧洲大陆哲学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1]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河南省志.科学技术志.中州:河南人民出版 社,1995.
    [32]湖北人民出版社编辑.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1.
    [33]具海根.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M].梁光严,张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4]李汉林、渠敬东.中国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中的失范效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5]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6]李静君.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A].见: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7]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8]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9]李培林、张翼.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0]李砚洪.“张华救老农讨论”的再追问.北京日报记事采写组著.历史的背影.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
    [41]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42]林烈辉.谈谈“为谁劳动” [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
    [43]林颂河.塘沽工人调查[M].北平:北平社会调查所.1930.
    [44]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C].刘恒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45]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6]刘润葵.中国新的生产方式研究[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12.
    [47]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中国社会科学,1989(1)
    [48]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49]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0]梅方权.安源矿工——转型期的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1]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略论中国社会学[M].长沙:岳麓书社,198
    [52]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第五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6.
    [53]史国衡.昆厂劳工[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6.
    [54]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道德共产主义道德道德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56.
    [55]沈松勤、郑祖泉、林善良编著.共产主义道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6]田嘉力.工人的眼睛看世界.香港: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0.
    [57]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8]王怡.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C].不服从的江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59]魏公哲.中国工人阶级社会地位演变实录——从主人到雇佣劳动者的变迁[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2009.
    [60]夏建中.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1]杨庭硕.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62]杨西孟.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M].中州:大象出版社.2009.
    [63]姚文元.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8.
    [64]游正林.西厂劳工——国有企业干群关系研究(1979—2006)[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5]于建嵘.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香港:明镜出版社.2006.
    [66]于庆和.中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67]俞何.中国革命一定要工人阶级领导[M].长沙:通俗读物出版社.1957.
    [68]张蔚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69]张左伟.改革的地雷阵——下岗与失业[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7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的重要资料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1]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轻工业年鉴(1986)[M].轻工业出版社,1986.
    [72]中国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73]中国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资料汇编(1).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74]中国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资料汇编(2).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75]中国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资料汇编(3).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76]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批判个人主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3.
    [77]中华全国总工会编.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工人阶级——-1992年全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调查文献资料集[M].北京:工人出版社.1993.
    [78]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中国工会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79]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中的中国职工队伍——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总报告.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工运研究所.工运研究,2008.
    [80]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第五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6.
    [81]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中国职工状况调查1997[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
    [82]中原区教育志编委会.中原区教育志(1948—2000)[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4.
    [83]中州年鉴编辑部编.中州年鉴(1985)[M].中州年鉴编辑部.1985.
    [84]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州市志(第二分册)[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85]中州市中原区志编撰委员会.中原区志[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86]中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中州市志·工业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87]钟实著.太阳与鬼影.杂文论文选[C].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88]周建新.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89]周翼虎、杨晓民.中国单位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90]朱晓阳.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91]沈松勤、郑祖泉、林善良编著.共产主义道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92]左大培.不许再卖——揭穿企业“改制”的神话[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陈美萍.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转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8-123.
    [2]费孝通.社会自理开篇[J].社会.2000(10)
    [3]高秉江.家园与人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18.
    [4]高秉江.论有形家园[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9-44.
    [5]李路路、王修晓、苗大雷.“新传统主义”及其后——“单位制”的视角与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6)
    [6]厉以宁.论新公有制企业[J].经济学动态.2004(1)
    [7]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J].开放时代,2006(3):124-134.
    [8]唐军.生存资源剥夺与传统体制依赖:当代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的逻辑——对河南省Z市Z厂兼并事件的个案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6(6):174-183.
    [9]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1):59-76.
    [10]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J].社会学研究.1997(1):86-96.
    [11]王喜国.透析精神家园应把握的四个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2009.
    [12]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1-6.
    [13]夏有华.让沉重的问题逐步缓解——关于对困难职工群体社会保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4):8-14.
    [14]严春友.“精神家园”综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
    [15]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2000(11):3-12.
    [16]朱晓阳.黑地·病地·失地——滇池小村的地志与斯科特进路的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48.
    [17]朱晓阳.“误读”法律与秩序建成:国有企业改制的案例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5(03):197-206.
    [1]姚伟.中州西郊的变迁.部分内容发表于2006年4月19日《大河报》,全文见http://travel.shangdu.com/wenhua/20090310-32940.shtml.登录时间2010-2-1.
    [2]FARLEX网上词典,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登录时间2011-2-5.
    [3]陈峰.下岗工人的抗议与道义经济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USC.cuhk.edu.hk/wk.asp.2000.
    [4]格子(作者名).二七精神工人魂生生不息薪火传——中州市工人群众的五一劳动节.http://blog.sina.com.cn/geliying.
    [5]许叶萍,石秀印:工人阶级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转换[EB/OL].http: //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cyshx/P020061006270037507951. pdf,2006.
    [6]张海洋.人类学民族学应用研究与中国社会和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6994f0100f7b8.html.
    [7]张海洋.构建和谐社会与重建有神的社区——简论社区心态史在民族/民俗志中的地位.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6994f010008zj.html.
    [8]纪录片.最后的厂办医务室.http://v.ifeng.com/documentary/society/ 201006/85421d9b -4b0b-47bb-8e7f-11b411a3ee21.shtml,2011-2-2。
    [1]Brint, Steven. Gemeinschaft Revisited:Rethinking the Community Concept. Sociological Theory Vol.19 No.1 Mar 2001.
    [2]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General Consultant; J M Sinclair Westerhill Road, Bishopbriggs, Glasgo: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00.739.
    [3]EtZioni, Amitai.The Responsive Community:A Communitarian Perspectiv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 Vol 61 No.1 Feb, p1-11.
    [4]Fischer, Claude S. "Toward A Subcultural Theory ofUrban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5. Vol.80 No.6 May. P1319-1341.
    [5]Gordan Marshall. Dictionary of Sociology[M]. New York:Oxford,1998.
    [6]NATHAN A J. Chinese democracy [M]. Berkley: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85.
    [7]PYE L.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M]. Cambridge:MIT Press,1968.
    [8]SOLOMAN R H. Mao's revolution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
    [9]Tim Ingold. 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ssays in Livelihood, Dwelling and Skill, New York:Routledge,2003.
    [10]Wellman, Barry. "The community question:the intimate networks of East Yorker".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9. Vol84 No.5, 1201-1231.
    [1]鄢莹.家园何谓——羌区地震灾区文化重建调查[D].[硕士学位论文]中央 民族大学,2009.
    [2]人民日报社论.搞臭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N].人民日报,1958年4月13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N].人民日报,1958年9月20日.
    [4]李兴文、俞俭、沈虹冰.别再往伤口上撒盐了——位下岗女工的诉说[N]中国青年报.2003年1月22日.
    [5]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党建研究参考资料(2037),2004年5月19日.
    [6]张文魁.国企产权改革方向不容否定.世界经济报道[N].2004年8月24日.
    [7]李林.通钢林钢事件不是新时代劳资关系的主趋势[N].经济晚报.2009年8月31日.第2版.
    [8]平萍.卢展工“微服”应聘遭拒因年龄过大[N].河南日报,2010年1月8日.
    [9]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年2月20日.第01版.
    [10]王炜.城市贵族化倾向:求新求大不顾百姓生活[N].人民日报.2011年2月21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