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桂东地区的壮语呈现方言岛形式分布,相关调查研究非常薄弱,但它在历史比较、接触影响、自然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写桂东六个壮语方言点的音韵系统,揭示其语音面貌,梳理音类关系,把它纳入整个壮语方言的历史比较范畴,并从音变为什么能够发生,为什么在这里/不在这里发生等角度考虑,综合多种范式,借鉴语音学成果,引入语音学方法,以桂东(林岩)壮语为平台,探讨了包括桂东壮语在内的侗台语语音演化的十二个专题,对音变的条件、方式、类型、过程、原因等提出一些初步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音变进行了总结,印证和深化了‘气声’理论假说,并提出一些有别于传统的看法。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首先交代研究的对象,其次说明选题的缘由,包括选题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研究的相关动态、研究的迫切性和研究的新平台等部分,然后交代本项研究的理论方法,最后交代本文的语料体例,说明我们从事本项研究所凭依的语料来源,并交代全文的体例和格式。依次回答如下问题: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以及凭什么材料研究和采用什么行文规范?旨在开启全文,张举纲目。
     第二章描写了桂东地区六个壮语方言岛的音系格局,揭示它们的语音特点。如:送气音已经很丰富或正在萌芽;塞擦音t(?)组/ts组大体上没有对立,但在开口度大的元音前接近ts,而开口度小的接近t(?);由于汉借词的借入,s~θ形成或趋向于对立。元音的长短对立趋于被舌位高低的对立所取代,高元音不同程度地出现央化。都有嘎裂声,四声八类大体对应整齐,调值比较接近。连读变调都有A本调+B→A21+B型。方言岛音系格局的内部也有明显的区别:从总体上看,前三个点成为一个系列,它们没有复辅音、内爆音声母,这与它们很近的渊源关系是相符的,它们的变调除了A本调+B→A21+B型,还有A高调+B→A33+B型。后三个点是另一个系列,它们有丰富的复辅音、内爆音。在壮语聚居地区看不到的复辅音声母,在这里也能见到,有些甚至对汉语复辅音的研究也可能很有启发,如:pla2‘爬’,kliu3‘绞’等。它的连读变调只有A本调+B→A21+B型。不过两个系列也有一些交叉的现象,如平乐(启善)这个系列的长短元音主要是纯粹时长的对立,这在贺县(芦岗)也能见到。也有些语音特点仅能在某个点看到,如平乐(启善)基本上没有腭化音,平乐(坭塘)的鼻音韵尾发生了转化。R声类在桂东壮语多数点单双调均一致,但贺县(芦岗)却不同,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清鼻音、清流音、清近音。这个特征一向被视为壮傣语支与侗水语支的分水岭,现在在桂东出现了交集,使得我们对于侗台两语支的分界有了新认识。
     第三章从共时对应和历史来源的角度梳理桂东壮语的音类,理出它与南北壮语之间的严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确定了桂东壮语的土语归属。此前,桂东地区的壮语被笼统地划作壮语北部方言红水河土语。本文认为应分为两支,其中钟山(林岩)、平乐(坭塘)、贺县(芦岗)等地与连山壮语接近,以前称‘连山土语’,现可改称‘桂粤湘土语’。本文以地域界定的‘桂东壮语’,涉及两个土语。
     第四章从桂东壮语出发,探讨壮语及侗台语的若干重要难题,得到一些初步的见解:(1)送气音的产生:送气音的产生与喉门/声带的松紧有直接关系,声门状态在除阻时的松紧,元音前半段是否气化/漏气,是否为气声,是送气音产生的一个前提。其他的影响因素有气压大小(喉下气压,口腔气压)、汉语影响、音系趋简、音法类型等。(2)内爆音的演化:侗台语内爆音6、(?)的演化方向可大致分为两种:爆发音型和非爆发音型。后者的典型程度与较发达的气声分布大致相关,前者与较不发达的气声分布大致相关。气声发达的地方有更丰富的喉头/声门活动,内爆音的演化(弱化)除了发音(发声和调音)程度的减弱,还很可能伴随发音(尤其是发声)方式的改变。结果是水平方向(横向)收紧声门的方式取代了(纵向)升降喉头的方式,导致听感上爆发较低沉、较不明显,倾向于演化为非爆发音。而在气声较不发达的地方,声门活动相对简单,内爆音的弱化只是下降程度的减弱,导致持阻振幅较小,(时长也常常较短),听感上依然清冽,趋向于变为爆发音。内爆音演化的不平衡性可以从空气动力学中得到解释,接触影响对其演化有促进作用。(3)R声类的分合:桂东壮语的R声类单双调均一致,唯独贺县(芦岗)的单双调有别。R声类单双调异同与气声现象和气流有关。在气声发达的地方,双数调的*r带有一定的浊流,相应地,单数调的*r也会有较强的气流,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变体,与气流较缓的*r拉开差距。而在气声较不发达的地区,*r与*r区别较不明显,逐渐倾向于合成一类,后续的演化也会有相同的表现。芦岗的气声稍微发达,所以它的单双调不同。(4)塞擦音的丰富:桂东壮语有丰富的塞擦音声母,但基本不对立。有的点出现对立,是由于汉借词的借入而形成的。塞擦音有三种来源:是汉借词的借入;二是早期擦音声母*(?)和*(?)的演化;三是复辅音声母和ki、kj等的演化。(5)复辅音的融合:复辅音pr融合的机制应表述为p>t/-r,其实质是由r引起后接元音共振峰F2的相似,进而造成听感上的相似而引起的。融合的动因,从发音上更协调,更灵活,听感上频率更高,更尖锐,更能传递语音信息。(6)唇音变软腭音:侗台语的PL>KL音变应该从听感方面来解释,是由听感的相似性引起的,其动因可能是为了加大音强,便于交际,或者突出某种东西。(7)鼻音声母塞化:在桂东壮语中还可以观察到鼻音塞化的变异,这在南方的广大地区的语言/方言和北方晋语区都普遍发生了类似音变。它是口鼻调音‘错时’的结果,关键条件是发音粗重、时长较长的鼻音,在高元音或高化(带擦)元音、后低元音、促声韵音节中倾向于先发生音变。桂东壮语发生音变的可能性很小。(8)韵母元音演化:桂东林岩壮语的韵母元音的演化有央化、高化、低化、圆唇化等几种类型。音变各有其动因和条件。圆唇元音有两种来源:i>y[-i->-y-(-wi-)]和ju>y。当y后面与e相拼,则有可能向单元音。演化。圆唇化从发音和听感两方面都增强了,圆唇化还可能受到汉语方言的影响。(9)长短元音演化:桂东各点的元音对立,除了长短a-外、,其他的元音长短不甚整齐。昭平(西坪)、蒙山(谢村)等地与其他红水河方言一样,i(?)、u(?)还有纯粹长元音,钟山(林岩)表现为元音舌位的不同,平乐(坭塘)的长短大部分消失或并入其他元音。元音长短对立渐趋被舌位高低区别所替代。(10)鼻音韵尾增生:鼻音韵尾增生通常被认为是例外音变。本文的考察表明例外之中是有规律的。音变的基本条件在于两种性质不同、但听感相似的鼻化。一种是通常所说的气流从鼻腔溢出的鼻化,另一种是穿透软腭的口鼻耦合。通常认为鼻音声母是音变的基本条件,但实际上,送气塞音、塞擦音、擦音尤其是高元音也非常重要,它们都产生高压气流,使得穿透软腭的口鼻耦合更显著。音变的倾向性条件是重读强调和时长较长的音节,以及鼻音韵尾辨义功能减弱的音系中,和开放的社会系统状态。本文提出高元音更容易鼻化。(11)阴阳调再分化:侗台语许多语言都发生了阴阳调再分化音变,但桂东(林岩)壮语没有。侗台语阴调类的再分化可重排为两种类型,其特点:一是阴调类向相应的阳调类转化;二是阴调类并入其他调类,这类声调的调型也往往与原调相同、听感接近。或派生新调,其起音较低。阴调类再分化的起因是音节(元音前半段)出现气化或松化。如果阴调类产生的气化或松化变体,与相应的阳调类气化/松化程度相当,则汇合一道;如果有较大差别,则另行派调。南部侗台语阳调类也发生了分化,阳调的送气音并入相应的阴调类。本文从相关拟音的交替和世界浊音的分布入手,指出前辈用以解释其成因的*b、*d、*g和*bh、*dh、*gh两套浊声母,音位上只是一套,但音值有所区别。在南部是*bh、*dh、*gh,其后的演化历程如:ph>phh>ph。在pha这个阶段,声母p爆发能量较小,声道壁较松软,成阻接触面小,呼吸肌力增长较慢,成阻点后的气压较低,除阻后声带振动,后接元音气化严重,声门不紧,起音频率低;变为ph(?)这个阶段后,音节前半段的元音仍有一小段气化,起音调值较低;所以前两个阶段都在双数调;但是变为ph后,除阻后声带不振动,后接元音没有气化,声带在启动瞬间绷得较紧,所以音节起音调值较高。这样以后,它就会分派出起音较高的新调来。如果这个新调与单数调的送气(也是由气化而来)的声门/声带松紧程度相当,那么它们会合流,表现为双数调向单数调转化。(12)舒声音节促化:桂东壮语舒声音节促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张声(前喉塞)促化,另一种是嘎裂声促化。桂东的第1调是带嘎裂声的高降调,可引起促化。类似的现象,如南部壮语第4调的附加特征,自李方桂先生以来一直被视为喉塞尾以及引发的促化。本文指出它不是喉塞音,而是嘎裂声引发的促化音变。促化的动因是增大区别度。嘎裂声的另一种来源是气声。
     第五章对前文的音变专题进行概括,以求得某些理论认识的促进。首先是对送气音的产生、内爆音的演化、R声类的分合、阴阳调再分化、嘎裂声与促化等专题进行总结,找到了这些音变在地域上的典型程度与气声的发达程度之间大致的对应关系,并对此进行了统一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印证和深化了气声假说。其次,通过对‘复辅音的融合’、‘唇音变软腭音’等专题的总结,提出音变在语音上的实现,并不是简单的“渐变~突变”两极对立,而是跟音变的启动有关。由说者启动的音变是渐变的,而由听者启动的音变是突变的。在方法论上,本节还对从范式比较走向范式综合进行了阐发。
     从逻辑结构上看,第一章是开启全文,第五章是总论深化。中间第二章是共时的描写,第三章是音类的共时对应和历史来源,第四章过渡到语音的历时演化。贯穿其中的是范式综合的视角。目的是加深对包括桂东壮语在内的侗台语语音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其语音演化。
     本文主观上想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但可能会引出了更多、更重要的问题,期待着以更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更精细的描写比较去解决。
Zhuang language in the east section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s dissiminated in the shape of islands. The number of publiciz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is respect is tiny. However, its research significance is multi-fold and irreplacable. The dissertation, based on the fieldwork, delves into the ponetic family of the six survey spots in the east section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clarifies the relations concerning phonetics type,so that 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historically comparative catalogue of the Zhuang language, the dissertation,adopting a whole range of paradigm, makes a study of the 12 items about how the phonetics in the Zhuang language of Kam-Tai Languages is evolved, what is more, it is to give some initial expounding, to give to a summary of the principle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phonetics, and to give proof to and deepen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breathy voice and climate.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5 charpters. The 1st one is to discribe the research target reason of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aradigm, the source of the language materials, and the format. The 2nd one is to describe the phonetics family and unveil the features of their phonetics. The 3rd one i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 on phonetics type and identify its belonging. The 4th one is to discuss 12 difficult items of how the phonetics is evovled, fresh and emerging argument will be put forward. The 5th one is to summarize the above-mentioned principles and present a unified expouding of the ones, give proof to and deepen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of the breathy voice.
引文
[01]北大中文系:《汉语方音字汇》,语文出版社,2003年。
    [02]陈小燕:《多族群语言的接触与交融——贺州本地话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
    [03]陈章太,李如龙:《闽语研究》,语文出版社,1991年。
    [04]迪克森: 《语言兴衰论》(朱晓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05]丁邦新:《台湾语言源流》,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
    [06]董同龢、赵荣琅、蓝亚秀: 《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话》,史语所单刊甲种之十四,1967年。
    [07]广西区语委研究室[编]: 《壮语方言土语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
    [08]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广西民族方音词汇》,2008年。
    [09]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黄平文:《论文化接触对语言的影响——壮语演变的阐释》,民族出版社,2009年。
    [11]江荻:《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历史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民族出版社,2002年。
    [12]李方桂:《龙州土语》,史语所单刊甲种之十六,上海,194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13]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年。
    [14]李方桂:《武鸣土语》,史语所单刊之十九,195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李方桂:《武鸣壮语音系》,《史语所集刊》之十二,1947年。
    [16]李方桂:《剥隘土语》(上、下册),史语所单刊之八十六,1988/1990,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17]李锦芳:《布央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李锦芳:《侗台语言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2年。
    [19]李锦芳等:《西南地区濒危语言调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李锦芳、周国炎:《仡央语言探索》,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21]李连进: 《平话音韵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22]李启群: 《吉首方言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
    [23]梁敏、张均如: 《侗台语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24]刘叔新: 《连山壮语述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25]罗常培: 《厦门音系》,史语所单刊甲种之十四,中央研究院,1930年。
    [26]马伯乐[著],聂鸿音[译]:唐代长安方言考,中华书局,2005/1920年。
    [27]毛宗武、蒙朝吉:《畲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
    [28]蒙元耀:《壮汉语同源词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
    [29][日]桥本万太郎: 《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30]乔全生:《晋方言语音史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31]覃国生: 《壮语方言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
    [32]覃晓航: 《现代壮语》,民族出版社,1995年。
    [33]覃晓航: 《侗台语语源探索》,民族出版社,2009年。
    [34]王洪君: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5]王均等[编著]: 《壮侗语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1984年。
    [36]蓝庆元: 《壮汉同源词借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37]李连进: 《平话音韵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38]梁敏: 《对语言接触和相互影响的一些看法》,载邹嘉彦、游汝杰主编:《语言接触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9]倪大白:《侗台语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
    [40]苏建灵:《明清时期壮族历史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
    [41]韦景云、覃小航: 《壮语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42]韦学纯:《壮侗语言文字研究史》(初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007年。
    [43]温端政、侯精一:《山西方言调查研究》,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年。
    [44]吴安其: 《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45]吴安其: 《历史语言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46]吴宗济等: 《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47]徐越:《浙北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8]杨时逢:《云南方言调查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五十六,1969年。
    [49]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2001[1960]年。
    [50]袁家骅、韦庆稳、张鋆如: 《一九五二年壮族语文工作报告》,中国科学院出版,1953年11月。
    [51]赵元任: 《台山语料》, 《史语所集刊》二十三本,1951年。
    [52]赵元任:《钟祥方言记》,科学出版社,1956年。
    [53]詹伯慧、张日异:《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54]张均如、梁敏、欧阳觉亚、郑贻青、、李旭练、谢建猷:《壮语方言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
    [55]朱晓农: 《上海声调实验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56]朱晓农: 《音韵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
    [57]朱晓农: 《方法:语言学的灵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8]朱晓农: 《语音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
    [59]曾晓渝: 《汉语水语关系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60]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第五研究室[编]:《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61]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主编]:《布依语调查报告》,科学出版社,1959年。
    [62]中国社科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 1987年。
    [01]丁邦新:《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8年。
    [02]李锦芳、韦景云[编]: 《壮语语言文学探索》(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03]王士元:《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01]陈绍龄,郝锡炯:《峨眉音系》,《四川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
    [02]邓玉荣: 《广西贺县(莲塘)客家话音系》, 《方言》,1996年第4期。
    [03]邓玉荣: 《广西钟山方言音系》, 《方言》,2000年第4期。
    [04]黑维强:《陕北话果假摄字读鼻尾韵例》,《中国语文》,1997年第4期。
    [05]胡方:《论厦门话[mb、(?)g、nd]声母的声学特征及其他》,《方言》2005年第1期。
    [06]胡斯可:《湖南永兴赣方言同音字汇》,《方言》,2009年第3期。
    [07]黄平文: 《壮语连续变调探析》, 《民族语文》,2000年第5期。
    [08]黄行: 《内爆音》, 《中国语言学报》,即刊。
    [09]金有景:《襄桓方言效摄、蟹摄(一、二等韵)字的韵母读法》,《语文研究》,1985年,第2期。
    [10]梁敏: 《再论侗台语送气清塞音的产生》, 《民族语文》,2007年第3期。
    [11]蓝庆元:《壮语中古汉语借词及汉越语与平话的关系》,《民族语文》2001年第3期。
    [12]李方桂:《古台语喉塞音及带喉塞音声母对于剥隘声母系统之影响》,《中国文化研究会刊》,1944年。
    [13]李国正:《四川话流、蟹两摄字读鼻音尾的分析》,《中国语文》1984年第6期。
    [14]李洪彦、蓝庆元、孔江平:《壮语龙州话声调的声学分析》,《民族语文》,2006年第6期。
    [15]李锦芳,艾杰瑞:《中越红仡佬的初步比较》,《民族语文》,2007年第3期。
    [16]李敬忠: 《壮语的复辅音》, 《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17]李连进:《扶绥城厢平话鱼虞两韵的音变》,《民族语文》,2009年第2期。
    [18]刘村汉: 《广西蒙山语言图说》, 《方言》1985年第4期。
    [19]麦耘: 《从广西钟山清塘壮语第六调看嘎裂声》, 《民族语文》2011年第1期。
    [20]蒙元耀: 《论壮汉语s-与t-的对应》,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1]蒙元耀: 《论汉壮语k-、kh-与r-的对应》,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2]倪大白: 《海南岛三亚回族语言的系属》, 《民族语文》1988年第2期。
    [23]欧德里古尔: 《海南岛几种语音的声调》, 《民族语文》1984年第4期。
    [24]潘悟云: 《朝鲜语中的上古汉语借词》, 《民族语文》2006年第1期。
    [25]冉启斌: 《汉语鼻音韵尾的实验研究》, 《南开语言学》2005年第1期。
    [26]乔秋颖《试析徐州方言中特殊的鼻化韵字和后鼻音韵尾字》,《河池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7]覃国生: 《平乐县壮语调查报告》, 《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4期。
    [28]覃国生、农雪梅、欧曼:《初识壮族“布敏”支系的语言——广西那坡县城厢镇弄华村弄文屯壮语考察报告》,载李锦芳、韦景云[编]:《壮语语言文学探索》 (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29]覃华儒: 《贵州从江壮语语音系统》,《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3期。
    [30]覃华儒: 《荔波壮语概况》, 《贵州民族调查》,1987年第5期。
    [31]覃晓航: 《壮语元音的长短在方言中与声、韵母的关系》, 《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32]覃晓航:《壮语南部方言p′、t′、k′的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33]覃晓航(早日):《壮语东庙话?b、?d的特点及对应和演变趋势》,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4]覃晓航(发源):《从壮语看古汉语见母复辅音及其演变轨迹和出现条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35]覃晓航:《台语送气塞音和舌面鼻音擦音化的规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36]覃晓航: 《南丹话单元音复化的条件》,《民族语文》,2004年第4期。
    [37]覃晓航: 《从壮语?b、?d的多元变体看语触音变规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8]石德富:《苗瑶语“父”、“母”源流考》,《民族语文》,2010年第5期。
    [39]孙玉文: 《试释湖北黄冈话中“模母暮木”等字读[mo(?)]的现象》,《长江学术》,2007年第1期。
    [40]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汉语的音系格局与单字音》,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1]韦达: 《壮语的连续变调》,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42]韦景云: 《壮语坛幕话语音变异现象初探》, 《民族语文》,1988年第2期。
    [43]韦景云、何霜: 《燕齐壮语音系概况》, 《三月三·少数民族语文》2007年第6期。
    [44]韦名应:《仡佬语鼻音韵尾增生》,民族语文,2009年第1期。
    [45]韦树关: 《壮侗语族送气音声母来源论》, 《广西民族学院院刊》,1998年第1期。
    [46]吴安其: 《关于语言描写的方法》, 《民族语文》2009年第1期。
    [47]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48]谢留文:《江西省于都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方言》,1992年,第3期。
    [49]严修鸿:《一种罕见的鼻音韵尾增生现象——连城隔川话“阴转阳”的类型试析》,《中国语文研究》,2002年第2期。
    [50]杨永龙:《河南商城(南司)方言音系》,《方言》,2008年第2期。
    [51]袁家骅:《广西壮语方言分布概况和创制文字的途径》,《中国语文》1952年第6期。又载袁家骅著,王福堂、孙宏开编选:《袁家骅文选》100-1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52]袁家骅: 《壮族语文问题》,《中国语文》第5期,1954年。又载《袁家骅文选》106-1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53]袁家骅: 《壮语/r/的方音对应》, 《语言学论丛》第5辑,商务印书馆,1963年。又载袁家骅著,王福堂、孙宏开编选: 《袁家骅文选》155-178,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54]张均如:《广东连山壮语》,载《民族研究》第2期,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
    [55]张均如:《壮语中(?)、a(?)三个韵类的发展变化》,《民族语文》,1986年第6期。
    [56]张均如:《壮语文麻土语的音类变化》,《民族语文》,1987年第5期。
    [57]张元生:《壮语连读变调规律及其与语法的关系》,载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编著:《民族语文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
    [58]张元生、韦景云:《壮语声母?、?b、?d与双数调》,《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4期。
    [59]张振兴: 《广东省雷州半岛的方言分布》, 《方言》1986年第3期。
    [60]张燕芬:《现代方言中读鼻尾的古阴声韵字》,《方言》2010年第3期。
    [61]曾晓渝: 《高田壮语的声调演变》, 《民族语文》,2001年第4期。
    [62]曾晓渝: 《释高田壮语的-(?)-介音》,载刘叔新主编《语言学论辑(第4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63]曾晓渝: 《从汉借词看侗台语的送气声母》,《民族语文》,2009年第2期。
    [64]郑贻青:《原始台语声类在靖西壮话里的反映》,《民族语文》,1987年第6期。
    [65]朱晓农: 《汉语元音的高顶出位》,《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
    [66]朱晓农: 《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民族语文》,2005年第1期。
    [67]朱晓农: 《内爆音》,《方言》,2006年第1期。
    [68]朱晓农: 《发声态的语言学功能》,《语言研究》,2009年第3期。
    [69]朱晓农a: 《重塑语音学》,《中国语言学集刊》,2009年第4辑。
    [70]朱晓农:《语言语音学和音法学:理论新框架》,《语言研究》,2011年第1期。
    [71]朱晓农、徐越: 《弛化:探索吴江次清分调的原因》,《中国语文》,2009年4期。
    [72]朱晓农、寸熙: 《试论清浊音变圈——兼论吴、闽语内爆音不出于侗台底层》,《民族语文》,2006年第3期。
    [73]周国炎:《侗台语共时语音系统中无序现象的混沌学解释》,载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混沌学与语言学文化研究新视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01]蓝庆元: 《壮汉关系词研究的历史层次》,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
    [02]李旭练: 《都安壮语形态变化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03]蒙元耀:《壮语常见植物的命名与分类》,[澳]墨尔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04]燕海雄:《论东亚语言塞音的音变规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05]张燕来:《兰银官话语音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01]Dang Jianwu and Kiyoshi Honda.1996.An improved vocal tract model of vowel production implementing piriform resonance and transvelar nasal coupling. In Proc.ICSLP 1996, Vol.2,965-968(citedfrom http://citeseer.ist.psu.edu/507770.html.)
    [01]Dixon,R.M. W.1997. The Rise and Fall of Langua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01]Duanmu,San.A Formal Study of Syllable,Tone,Stress and Domain in Chinese Languages.PhD dissertation,MIT.1990.
    [04]Fant,Gunnar.1960. Acoustic Theory of Speech Production.The Hague:Moutou.
    [05]Ian Maddieson 1984 Patterns of sound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06]Joseph Gibaldi 1999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5th.NewYork: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07]John. Ohala1981. The listener as a source of sound change. In Papers from the Parasession on Language and Behavior,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eds.by Carrie Masek,Roberta Hendrick,& Mary F.Miller.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08]John. Ohala,1993 The Phonetics of sound change.In Charles Jones(ed.),Historical Linguistic: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London:Longman.
    [09]John. Ohala, Amador,Mariscela 1981 'Spontaneous nasalization'.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68:S54-S55.
    [10]John. Ohala, Jeri J. Jaeger 1986 Experimental phonology. Orlando:Academic Press.
    [11]John. Ohala, Jeri J. Jaeger 1997 The Relationship of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In W.Hardcastle&J.Laver(eds)The Handbook of Phonetic Sciences. 674-694.Oxford:Blackwell.
    [12]Li Fang-kuei1977 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Tai.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3]Li Fang-kuei1943 The hypothesis of a pre-glottalized series of consonants in primitive Tai.BHP,11.
    [14]Lisker,Leigh and Arthur S. Abramson.1964 A cross-linguistic study of voicing in initial stops:acoustical measurements. Word20:3.
    [15]Luo Yongxian.1997.The Subgroup Structure of the Tai Languages:A Historycal Comparative Study.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16]Peter Ladefoged.2006 A course in Phnetics.5th edition. Boston:Thomosom Series #12. Berkley:Project on Linguistic Analy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adsworth.
    [17]Peter Ladefoged and Ian Maddieson 1996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Blackwell.
    [18]R. L. Trask 1996 Historical linguistics. London:Arnold.
    [19]R. M. W. Dixon 1997 The rise and fall of Languag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Wang,W.1969.Competing change as a cause of residue.In Languge Vol45.
    [21]William Labov 2001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Social factors. Oxford, UK; Malden, MA:Blackwell.
    [22]Weera Ostapirat.Proto-Kra.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Volume23.1/Spring2000.
    [23]Xiaohang,Qin1997.Proto-Kra. Evolution of the initial consonant clusters pl,kl,ml in hongshuihe vernacular of Zhuang, Mon-Khmer Studies 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