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的生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社会公共领域,公共性的不断消失和人们对公共性的渴求在不断增加,官僚制的过于理性导致物化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此同时公民社会的兴起和社会治理力量的增加,人们通过互动、协商治理的知识分享与力量聚合的集体行动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成为了可能,社会力量与社会知识成为了社会治理重要的当下叙事。这构成了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理论前提。
     作为一种行政哲学的探索,从社会建构的意义来理解,公共行政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客观世界,也是充满各种意义、价值所体现的主观世界。公共行政不是封闭组织系统中政府官员的自我呈现的描述和行动,而是行政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分享的实践行动,突出了对公共行政理性建构的批判。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过程是行政人员与公民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是有“我们”的公共行政,强调主体间性,社会建构行政中的“人”具有“主动—社会”的自我本质。在社会建构行政的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积极主动、具有批判反思意识、具有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个体,突出强调了责任伦理和个体伦理在社会建构的重要性。在主要内容上,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主张对社会知识的批判与反思,通过整合多元知识,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不同的行动者生产意义、相互沟通、协商和制定决策的过程。强调公共行政发展是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进行社会建构的,在多元行动者之间进行对话、协商和合作,促进社会、制度、行政知识与个体之间的积极互动的张扬和辩证良性发展,通过主体赋予公共行政现实特定的意义,并关注这些意义成为公共行政客观化的要素,构成和实现公共行政运行的理念、规则、制度、途径、工具等,从而形成公共行政交往互动的行动场景,满足不同主体的发展需要。在对行政事实和价值进行持续批判中,在不断挑战习惯程式和变革行政方式中,实现多元参与式民主的公共治理愿景。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建构公共行政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作为一种软行政的理念,推动了主体性的中国公共行政建设和促进公民社会良好的生长。在理论创新上,实现了行政理论从重视结果到转向重视过程,从关注体系转向关注结构,从注重力量到注重合作的过程。在具体内容创新上,不断地使公共行政从管理、服务的功能转变到社会自治,从不同主体的积极参与、协同转变到水平性的治理合作,从人们的独白、对话转变到知识与意义的社会建构,从国家的空心化转变到央地嵌入的实在化,从而满足多元社会价值的诉求,不断促使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公共利益。
     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社会建构中,公共行政强调突出了“场域—社会设计”功能与意义,人们在社会建构的公共场域中分享彼此经验、知识与制定政策。在公共组织运行中,行动与话语是其核心要素,伴随着行动与话语产生的权力、权利、民主一起构成了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核心内容。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权力是交往式的权力,是主体间性知识融合产生的新的权力,是对社会公民权利的保护,进而形成真实的话语机制,在分享经验与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客观化公共政策,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这个过程既是民主化治理的过程,也是民主再生产的过程。在外部条件形成中,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发展强调分权的作用、自治的功能和公民社会的形成。公民社会的兴起,社会非营利组织和基层组织成为了治理的主体,社会建构行政的分权强调向基层地方和社会组织分权,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实现社会自治。
In the public field,it is agains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at the sense of publicity is disappearing while the demand of it keeps increasing, and the over rational Bureaucracy leads to the further materialization.Bu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ruling power, it becomes possible that people solve the social problems by interactive and negotiable knowledge-sharing and power-gathering. Public power and knowledge are important narrative means of social governance nowadays. This is the theoretical precondit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a means to explore the philosophy of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not only a pure objective world, but a meaningful and valuable subjective world from the sense of social construc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not a closed system where government officials take action by themselves and for themselves, but a practice participated and shared by the officials and the public, where criticism against the ration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emphasized.The proces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the process of the officials'and people's self-construction, during which "we" as human beings plays the main part.In this process, everyone is active and critical, and has the spirit of commonality. Thus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 and individuality is emphasized. About the content, social-construc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supports the criticism and rethinking of social knowledge.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knowledge and the exertion of the main part's active practice, different activists communicate and negotiate with each other to make the decision.This 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practical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system,the administrative knowledge and the individual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affirmed by the objective elements, and this helps to establish the ideas, rules, systems, methods and tool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us a scene of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is created and the needs of different parts are fulfilled. With the ongoing criticism made on the fact and value of administration, challenges against old habits and changes which take place on the administrative methods, the wish to build a multi-participating democratic society will be realized.
     Social construc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applies well to China during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As an idea of soft administration, it play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main-part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I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great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rather than to the theory, the system and the power before.In content, the function of service and control is replaced by social self-governance, participation and negotiation of different bodies by same-level management and cooperation, people's monologues and dialogues by knowledgeable and meaningful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far-away central government by a combination of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this way, different demand is met,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becomes more scientific and the public's interest will be guaranteed.
     The realiz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ve social construction is a long-running and complex process.In proces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emphasizes the function and meaning of the "field-social design".The fie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where people share their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and make decisions together.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the action and words are the key elements.Along with the rights and democracy produced by them, they compose the key cont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ve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rights derived from public administrative social construction are communicative rights and new rights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ifferent bodies'knowledge, which can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 and help the formation of real words language mechanism.Based on the sharing of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bjective public policies can be made and the society will be administered scientifically. This process is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and also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reproduc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external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construction emphasizes the role of the decentralization, autonomous func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civil society. The rise of the civil society make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primary organizations the main body of the management. Decentralizat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al administration gives power to local government and organizations so that multiple bodies have their role to play, social capital can be made full use of, and social self-governance can be realized.
引文
①[美]查尔特·墨菲.政治的回归[M].王恒,藏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2.
    ②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于我们心灵中的图像、似设与故事,它们就像一块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们的视线,因而,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彼得.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表性,也符合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内容与特征,同时结合预防行政的法律意识和创新意识,两者共同构成了本文的公共行政的特征认识。
    ①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建构”的英文是“social construction”,也有的书中翻译为“社会构建”,在特定的语义上和内容是相同的,只是译者的偏好不同而已。在本文以下的论述中,如果引用他人文章中有“社会构建”的使用,是和“社会建构”的意义一样的,特此说明。
    ②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1):4—13.
    ③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后现代知识论的终结[J].哲学研究,2005,(9):60-67.
    ④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39.
    ⑤[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可曼.现实的社会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7.
    ①各个学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在科技哲学(常与科学知识社会学交叉)中给予了库恩等人较高地位,顺延下去发展出由布鲁尔、巴恩斯、拉图尔等人开创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即SSK(其分支非常杂多):而在国际关系学中则有特德·霍普夫、鲁杰伊、克托齐威尔、亚历山大·温特等人为代表的建构论:在社会心理学中,以格根(Gergen)为代表的后现代建构论心理学则独树一帜。[具体参考:百小瑜.社会建构论的再考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9,(4):51—57.]
    ②SERGIO S.Science without myth-on constructions,reality,and social knowledge [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40-50.
    ③IANH.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at?[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126.
    ④IANH.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at?[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6-7.
    ⑤汪志明.试论解放思想社会工程的社会建构[J].广东社会科学,2009,(1):67—71.
    ①Bruno Latour,Aramis or the love of technolog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p·213.
    ②关于社会建构理论前提假设的内容,也包含了反基础主义的阐释理论、解释学、现象学、后现代观念批判理论等内容,这此理论在社会建构理论中都所有体现,我们为之综合在一起,特此说明。[具体参考:孙伯瑛.走向民主治理:公共行政精神的再思考[J].公共行政评论,2008,(5):191—197.]
    ③“科学知识社会学”(简称SSK)足20世纪70年代最初在英国发展起来的一个科学社会学流派,其主要成员一部分来自爱丁堡大学科学研究部,故被称为爱丁堡学派,代表人物有巴恩斯(B. Barnes)和布卢尔
    (D.Bloor),他们以对科学知识生产和增长的宏观解释策略——强纲领(Strong programmer)而著称;主要 理论旨趣为:科学理论在内的一切知识的内容归根结底都由社会、文化因素的参与和作用而形成。[具体参见:孙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1):4-13.]
    ①安维复.科学知识观的社会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4):16-20.
    ②江明修.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论[M].台北:江明修出版.1997.58.
    ③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15.
    ④l德]肯尼思·格根.社会构建的邀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
    ⑤[英]德兰逖·青拉德.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与实在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6.
    ⑥主要参考文献有:[德]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可曼.现实的社会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德]肖尼思·格根.社会构建的邀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美]约翰·R·赛尔.社会实在的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 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吴琼恩.行政学的范围与方法[M].台北:五南图书公司;孙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1):4-13.孙柏瑛.反思公共行政的行动逻辑:理性建构与社会建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3):107-111.安维复.科学知识观的社会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4):16-20.]
    ①其观点详见,[美]弗兰克·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
    ①天于这一点,C.曼特扎维诺斯写到,交流行为发生后,发送者和接受者拥有同样的认知规则。交流行为于是带来了个体间共享的规则,并因此引起了相应的默认层级关系,而最终发展到了共享的心智模型。对现实的一种共同解读成为任何更进一步的社会互动基础。[C.曼特扎维诺斯.个人、制度与市场[M].奋:长春出版社,2009.53—54.]
    ②[具体参考:Erich Goode,Nachman Ben-Yehuda. MORAL PANICS:Culture,Politics,and Social Construction..This chapter was adapted from Moral Panics by Erich Goode and Nachman Ben-Yehuda,Oxford England:Blackwells 1994.Permission to adapt this material is acknowledged.]
    ③[具体参考:Anne Schneider,Helen Ingram.Social Construction of Target Populations:Implications for Poli tics and Polic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7, No.2 (Jun.,1993),pp.334-347.]
    ④[具体参考:Janet Fulk.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36, No.5 (Oct.,1993),pp.921-950.]
    ⑤[具体参考:Robert Henry Cox.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n Imperative:Why Welfare Reform Happened in Denmark and the Netherlands but Not in Germany,World Politics, Vol.53,No.3 (Apr.,2001),pp.463-498.]
    ①[具体参考:Jong S.Jun.The Self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al Reality:Eastern and Western Views Administrative Theory & Praxis, Vol.27, No.1 (Mar..2005), pp.86-110.]
    ②主要文献有:[孙柏瑛.反思公共行政的行动逻辑:理性建构与社会建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3):107—11;孙柏瑛.走向民主治理:公共行政精神再思考[J.公共行政评论.2008:191—17;刘伟.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新视角[J.工会论坛,2010, (4):31—33.等]
    ①孙柏瑛.走向民主治理:公共行政精神再思考[J].公共行政评论,2008,(5):191—197.
    ①[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可曼.现实的社会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②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25.
    ③[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可曼.现实的社会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④公共行政中,各种知识都有自身的体系和形成的背景,在不同的领域和事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正如怀特所言:“所有的知识种类和来源没有孰优孰劣,它们仅仅是感知并组织我们对丰富和复杂现实的有限理解的不同方式。”[具体参考:杰伊·D.怀特,等.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87.]
    ①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95.
    ②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94—295.
    ③杨炳超.协商民主:内涵、背景及意义[J].东岳论从,2010,(2):178-182.
    ④关于这一点,哈耶克早有警示:“我们必须运用的有关各种情势的知识(the knowledge of the circumstances),从来就不是以一种既总的且整合的形式存在的,而仅仅是作为所有彼此独立的个人所掌握的不完全的而且还常常是相互矛盾的分散知识而存在的。”[[英]哈耶克.哈耶5克论文集[M].邓正来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205.]
    ⑤在政策过程中,每一种知识发挥的作用不同。政府内部的知识借助政府机构的工作程序和信息传输通道汇集到决策者手中,而那些行政人员在获取、解读和传达知识方面具有策略上的优势,因而他们提供的知识能够史加有效地接近决策者并且更加贴近决策者的需求;专家为政策过程提供专业化的支持、论证、预测和备选方案的储备。专家的知识优势在于对事实和技术问题的专业分析;民众的知识进入政策过程需要依赖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比如信访、公共事务论坛、民意训查、公民请愿、社区会议、听证、协商谈判、信息公开、电子政府等;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是社会信息沟通和互动的平台。媒体作为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键连接,能够影响政府和社会在公共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方面的偏好。[具体参考:朱旭峰,田君.知识与中国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一个实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6):107—113.]
    ①孔繁斌.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13.
    ②爱丽H斯·马里恩·扬.作为民主交往资源的差异[A].[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陈家刚等译.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03.
    ③按照阿马蒂亚·森的描述中,强调了人反思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人的行为中,根本小存在一种内在一致性条件,通过合理的反思,个人也许会实质性地修正他的选择,哪怕第一反应满足了所有的内在一致性条件。[具体参考:[印]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7.]
    ①[美]肯尼思·格根.社会构建的邀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
    ②Thomas Janoski.Citizenship and Civil Society[M].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8.30-33·
    ③“交往理性”是哈贝马斯建构的社会理论的关键词之一,社会的理想模式是建立在主体间由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的交往理性基础上的,交往合理性才是将来正常社会的规范标准。[具体参考:[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洪佩斯、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郑召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④[英]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5.
    ⑤[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81.
    ⑥刘伟.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新视角[J].工会论坛,2010,(4):31-32.
    ⑦[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6—47.
    ⑧王伟杰.公共行政行动理论的行政责任观述评[J]:理论界.2008,(6):157—159.
    ①《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450.
    ②张杰.论政府网络传播的民主参与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110-113.
    ③[美]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中文版序言
    ④直接参与的理念,按照赫尔德的理解,“直接参与,这不仅是政府的原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原则。”[具体参考:[英]赫尔德.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1.]
    ⑤郭秋水.当代三大民主理论[M].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7-10.
    ⑥John S.Dryzek.Discursive Democracy:Politics, Policy, and Political Scien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25.
    ⑦[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⑧[英]卡尔·波普尔.二十世纪的教训[M].王凌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2.
    ⑨[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的宇宙[M].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21.
    ⑩鲍铭言.序:为什么要公众参与?--超越专家统治论的代议制政府[A].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欧洲的制度和经验[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9.
    ①DLER P S,KWON S W. Social capital:prospects for a now concept [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1):17-40.
    ②[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6.
    ③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3.446.
    ④焦洪昌.公民集会权利[A].陈光中.《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06.
    ⑤在对传统行政模式和它的替代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Fox和Miller利用现象学、构成主义、结构理论以及能量场等概念,建构并勾勒出了话语理论。在他们看来,制定和修订公共政策的场所就足一个公共能量场,“能量场描述一个由人的意向性控制的现象学的在场或目前”。目前作为一种扩展的“场”是在此情
    景中谋划未来的积淀性行为的集合。[具体参考:Farmer,D·J·,The langua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ureaucracy,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Tuscaloosa:University of AlabamaPress,1995.]后面的帝竹中还有详细的论述。
    ⑥“思想市场”的观念源自弥尔顿、穆勒等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霍姆斯、道格拉斯等也都是这一观念的倡导者。社“丹尼斯诉合众国案”中,威廉姆·O·道格拉斯大法官在他的反驳意见中提出:“当各种思想为了争夺受众而在‘市场’上竞争的时候,全面和自由的辩论将揭示谬误并使之鲜有从者。即便是我们所憎恶的思想,也让它通过全面和自由的辩论来促使我们的预想和偏见得到验证。全面和自由的辩论使一个社会不致停滞小前,也不致对各种会令全部的文明四分五裂的压迫和禁止毫无防备。”[具体参考:[美]唐纳德·M·吉尔摩等.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上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9.]竞争被越
    ①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开放时代,2006:6.
    ②系统理论把体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成输入、转换和输出三个阶段。在政治休系中,输出主要包括,(1)提取。采取的形式可以由贞品、战利品、税收或个人服役。(2)行为管制,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3)分配产品、服务、机会、荣誉、地位,等等。(4)象征性输出,包括确立价值观、展示政治象征、阐明各种政策和意图。【具体参考:[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13.】在本文中,公共行政的“输出”主要足各类不同公共行为的决策。
    ①[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0.
    ②陈家刚.协商民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③[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1.
    ①袁传旭.论社会自治[J].书屋,2010,(1):8-11.
    ②罗伯特·H·威布.自治美国民主的文化史[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6.
    ③[德]阿图尔·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告别演讲[M].米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46—47.
    ④[美]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128.
    ⑤经由反复讨论而达成某种“重叠共识”的默会过程——类似于罗尔斯所主张的那种达成普遍正义原则之“重叠共识”的“反思平衡”的过程。[具体参考: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⑥James Bowman.Public Deliberation:Pluralism, complexity and Democracy[M].The MIT Press,1997.89.
    ①罗传贤.行政程序法基础理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185)
    ②张康之.探索公共行政的民主华—读《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2):33-36.
    ③Klandermans,Bcrt.1989b."Grievance Interpretation and Success Expectation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otest."So-cial Behavior 4:121-22.
    ④治·S·布莱尔.社区权利与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76.
    ①[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0.
    ②[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1.
    ③[奥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2.
    ④[美]凯斯·R.桑斯坦.偏颇的宪法[M].宋华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
    ⑤[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7.
    ⑥权力与知识从根本上说是对立的。权力趋于集中,知识是分散的:权力是封闭的,知识是开放的;权力的质地足强硬的、不容改变的,知识足可补充的、可修正的,一直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从本质上说,知识是反决定论的,它没有固定的目标;而权力的目的是明确的,所有的道路都是通向征服。权力就是终结。[具体参考:林贤治.午夜的幽光: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①卡尔·波普尔.客观的知识[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119.
    ②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43.
    ③M.Farrand,Records of the Federal Conventions of 1787,479(1911).转引!美]凯斯·R.桑斯坦.偏颇的宪法[M].宋华琳,毕竟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2.
    ④Dieter Schwab.Die Selbstverwaltungsidee des Freiherrn vom Stein und ihre geistigen Grundlagen[M], Frankfurt/M,1971.31.
    ⑤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83.
    ⑥Jan.Kooiman. Governance and Governability:Using. Complexity, Dynamics and Diversit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3.252.
    ①秦前红,叶海波.宽容:和谐社会的宪政之道[J].法学论坛,2005,(4):66—69.
    ②卡尔·拉伦茨[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47.
    ③[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135
    ④贺来.“宽容”的合法性根据——市场经济中的宽容文化及其哲学透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2,(2):1—6.
    ⑤Cass R. Sunstein,Designing Democracy:What Constitutions Do[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9.
    ⑥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理解不确定性,关于社会的不确定性,安东尼·唐斯足这样描述的:“小确定就足缺乏有关过去、现在、将来或假想事件的过程的确切知识。就一具体决策而言,不确定性可能在强度、相关性以及可排除性上存在着差异。”[具体参考:[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71.]
    ⑦第一种是尽管对于抽象规定的外延存在激烈争论,但对抽象规定达成一致。第二种足人们有时能够对中等层次的原则达成一致,而对更一般的理论以及具体案件却无法达成一致。第三种是当人们在某个高层次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时,他们能够通过概念降格以对狄窄或者低层次原则达成一致。[具体参考:Cass R. Sunstein,Designing Democracy:What Constitutions Do,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9.56.]
    ①这一点,安东尼·吉登斯深刻的指出,“一般来说,政府无感情、无进取心,也不顾及臣民的福祉,而且.,对待臣民时常专断而又横暴,它很少或根本就无法左右社会的制度和活动。”[具体参考:[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63.]
    ②王锡锌.中国行政执法困境的个案解读[J].法学研究,2005,(3):37.
    ③行政歧视往往指向某种特定的人群或某类行政对象,进行连续性的不公平对待,甚至贬损他们的人格。足不公平现象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反映,主要的歧视对象是弱势群体和成员,并通过行政语言和行政符号表现出来:[具体参考:翟校义.当今中国社会中的行政歧视及其根源[J].政治学研究,2005,(3):103—120.]
    ④规则是在集体行动的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并被社会行动所支持的,“重复性、稳定的联合行动和被第一次展示出来的新的联合行动形式一样,都是一种解释过程的结果。正是这种处于群体生活之中的社会过程创造并且支持着这些规则,而不是这些这些规则创造并支持着群体生活”。[具体参考:苏国勋.刘小枫.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Ⅱ):社会理论的诸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5.651.]
    ⑤Gerry Stoker,Public Value Management:A New Narrative forNetworked Governance?,American Review ofPublicAdrninistration.No.1 March 2006. pp.41—57.
    ①张康之.公共行政:超越工具理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2,(4):3—8.
    ②Abdresw Massey(cd),Glob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of Government Service:Gontemporary Public Sector Development(New York:St.Martin's Press,Incl997),pp.20-28.
    ③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58.④DavidTruman, The GovemmentProcess: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1951,pp.127—131
    ①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9.
    ②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95--196.
    ③张富.公共行政价值论:意义、现状及可能[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84.
    ①[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2.
    ②王锡锌,章永乐.“参与式治理”的兴起:经验模式、理论框架与制度分析,Proceedings of the Sino-Swiss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ertical Power Sharing and Local Governance,2009.103—135.
    ③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EB/OL].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90415,2010-11-03.
    ④王建嵘.理智对待不同性质的群体性事件[N].南方日报,2009—04—09(13).
    ⑤[德]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M].刘化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5.
    ①“这一次管好就行了”的思维模式在实践的政府治理中主要表现为对问题的解决治标小治本,只注意表面的问题解决而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进行彻底的整治。这与中国行政体制的短期的任命制和行政文化的注重外在显现的实绩密不可分。
    ②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67.
    ③[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④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天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38.
    ⑤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9.
    ⑥[美]理查德.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德重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0.
    ①陈家刚.协商民主[M].上海:三联书店,2004.452.
    ②这当然小是说在一个民主的社会,绝对不是没有冲突的社会。而是民主社会对冲突表现出宽容和制度化理解,并不对冲突进行简单的、强制性的压制和禁止,更多的是鼓励冲突双方放弃对抗,实行让步和妥协,达成和解和合作。
    ③布来顿等.理解民主——经济与政治的视角.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295.
    ④杰伊·D.怀特等.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①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4.
    ②近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同样指出,人的世界是共间的世界,人在世界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具体参考:河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46.]离开了人之共处,人的世界也就失去了社会性。
    ③[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刘小林,译.南一: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1.
    ④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M].冯韵文,黄育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7.
    ⑤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2.
    ⑥查尔斯·泰勒.承队的政治[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C].上海:三联书店,1998.300.
    ⑦当然这并不是说具备了参与的条件,公民就愿意参与到行政决策中。在行政参与中,参与的动力和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因素,既有经济的因素,也有伦理的因素,更有文化的因素。国外流行的参与-回报理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如果P(预期结果)+D(公民职责)+B(利益)-C(代价)>0时,公民就会踊跃参加,反之参与积级性差。[具体参考:约翰·弗里德曼.再思贫困:赋权与公民权[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7,(2):9-20.]但有的学者认为,在现阶段,公民参与是理论和现实的选择,“在社会整体发展和大多数公民的利益立场上,公民参与在社会政策原则上是可以站住脚的”[具体参考:莫泰基.公民参与:社会政策的基石[M].香港:中华书局公司,1995.28.]
    ⑧这一点盖伊·彼得斯的认识一致,他指出公共部门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工作过程中的
    ①Burt Ronald S.Structure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Competition [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②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J].读书,1996(5)
    ②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策略与艺术[M].风笑天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606.
    ④[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
    ⑤这一点是托克维尔所强调和希望实现的。[参见参考: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30.]
    ①[英]卡尔·波普.猜想与反驳[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499.
    ②Niklas Luhmann. Law As A Social System [M].Translated by Klaus A.Zieger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79.
    ③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津与社会[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11.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10—11,23.
    ②约翰·克莱顿·托乌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③哈拉尔.新资本主义[M].冯韵文,黄育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22.
    ④张康之.“协作”与“合作”之辨异[J].江海学刊,2006,(2):98—105.
    ⑤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指出,“他在性”和“差异性”不仅不会导致进一步的社会碎片化,反百会成为社会合作的前提。[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9.]张康之进一步指出,合作的形式不仅不会压抑人自由自主的合作,反而会增强合作行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合作的形式不仅不会努力消除人们之间的差异,反而会促进合作主本间的差异互补。当合作是工具性的时候,它是嵌入人们交往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因素。随着合作的工具性
    ①何艳玲.“嵌入式自治”:国家—地方互嵌关系下的地方治理[J].武汉大学学报,2009,(4):495—501.
    ①刘祖云.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伦理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5.
    ②高振扬.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逻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14.
    ③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J].中国行政管理,1995,(5):15—20.
    ①[美]依曼努尔·华勒斯坦.自由主义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2.
    ②加里·L·万斯莱.公共行政与治理过程:转变美国的政治对话(节选黑堡宣言)[J].段钢译.中国行政管理,2002,(2):26—29.
    ③EVANS P B.State—Society Synergy:Government and SocialCapital in Development, Berkeley[M].California:Universityof California,1997:85-118;MIGDALJS.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 andSociety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①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28.
    ②张康之.当前中国政府应当考虑的十项策略[J].中山大学学报,2005,(5):54—60.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序)。
    ①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
    ②政府多式多样的治理工具,是伴随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出现的,新公共管理借用了丁商管理的各类管理工具与手段来实现政府的管理,工商管理中的各种工具在政府管理中大兴共道,并结合政府管理的特点衍生和发展了不同的政府管理工具。[具体参考,陈振明.政府工具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③PIERRE.J,PETERS G.What is Governance[M].[S.L]:Macmillian Press Ltd,2000:68.
    ④当官僚政制变成政府的一种形式时,神秘性就是官僚政制的印记。由于被统治的民众根本从来不知道某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它对法律也没有合理的解释,那么剩下的只有一种事物,即粗暴的、赤裸裸的事件本身。[具体参考: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331.]
    ①Waldo, D.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Y:Random House,1955,p.70.
    ②杨义.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纵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5,(3):134—150.
    ③具体参考: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38—49;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225—228;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1.
    ④彭和平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⑤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60
    ①[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
    ②杨冠琼.政府治理本系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6.
    ③李哟军.黄柏青.游戏的政治话语的行政—后现代视野中的政治与行政[J].兰州学刊,2004,(5):21—23.
    ④顾平安.政府价值的自我求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1):27—3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②刘祖云、林莉.透明政府:一个政府模式变革的历史与逻辑[J].四川大学学报.2009,(1):21—28.
    ③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0,(8):31—33.
    ①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2—174.
    ②哈拉尔.新资本主义[M].冯韵文,黄育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09-319.
    ③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海人民出版社,2005.38.
    ④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4.
    ⑤[美]西奥多·A.哥伦比斯,杰姆斯·H.沃尔夫.权力与正义[M].白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
    ⑥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M].上海: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216.
    ①凯斯·R·孙斯坦.设计民主:论宪法的作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0.
    ②Callon M.The Role of Lay Peop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J].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1999,4,(1):86.
    ③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9—40.
    ④组织也可以被理解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复数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势力的系统”,与此相对应,个人可以根据习惯和价值认知对行动进行无意识的协调。在这里所强调的足行动的“意识”和目标。这与以利益为中心的定义存在联系,组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实现利益、目标的成本驱动,[具体参考: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M].刘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3—104.]
    ⑤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26.
    ⑥[美]肯尼思·格根.社会构建的邀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
    ⑦[英]H·K·科尔巴奇.政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8-39.
    ⑧[美]凯斯·桑斯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42.
    ①[澳]约翰·S·德雷译尔.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
    ②正如亨廷顿所言,“一旦某一种价值凌驾于另一种价值之上,冲突便立刻发生,不管足多数人治理还是少数人权利、法律至高和主权在民、自由和平等,还是个人主义和民主,莫不如此。”[具体参考:[美]亨廷顿.失横的承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8.]
    ③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5.
    ④PERROW, C..Nornnal accidents:Living with high-risk technologies [M].New York:Basic Books,1984.321.
    ⑤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2005-2006)[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3.
    ①[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4.
    ②[美]海伦·英格兰姆、[美]安妮·斯奇内德.建设公民权:政策设计方案中的微妙信息[A].[美]海伦·英格兰姆、[美]斯蒂文·R·史密期: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74.
    ③[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6.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李惠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7.
    ①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9—10.
    ②郭济,高小平.监督、民主、法制:政风建设的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1,(11):11—12.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3.
    ④科斯定理已经精辟地论证了这一点。良好稳定的心理顶期是人们产生合作和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合作的可以信赖的预期减少了人们之间的机会成本。[具体参考:See 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Cost,"Journal of Law and Fconomics, Vo.l 3,(Oct., 1960);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Z].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美]理查德·A.波斯纳.“罗纳德·科斯和方法论”[A].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C].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C].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饭社,1998.]
    ⑤按照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解,个体对别人的预期的社会偏好越强,对他人的信任度就越高。在彼此间互动次数的增加,互动范围的扩大的基础上,双方对彼此间的信息的了解会更加完善。随着个体的社会性交往范围的扩大、频率的升高、共识的积累,以及成员间相互信任的增加,发起者在组织集体行功时,会消除预期的道德风险和一些不确定性,从而降低集体行动的预期成本。而集体行动中社会信任的增加,不仅会增加发起者发起行动的信心,而且还会导致决策成本的下降。
    ⑥卡尔·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2.
    ⑦[美]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1.
    ①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95.
    ②左然.当代国际行政的发展与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1997,(9):40—43.
    ③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253.
    ④[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336.
    ⑤正如罗尔斯顿所言:“更精确地说,我们的一切价值都是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性中构建出来的。人类的成就无疑是超出了任何环境的规定,但这与环境并非是敌对的,而是对环境作了补充。”[具本参考:[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20.]
    ⑥[美]艾伦·罗森博姆(Allan Rosenbaum).分权、治理与民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4):88—92.
    ①[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审议民主意味着什么[A].谈火生译.载于谈火生编.市议民主[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42.
    ②[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4.
    ③刘鑫淼.公共精神:现代公民的核心品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6):36—40.
    ④菲利普·施米特,特丽·林恩·卡尔.民主是什么,民主不是什么?[A]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7.
    ⑤[美]乔治·M瓦拉德兹.协商民主[J].何莉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4,(3):35—43.
    ⑥凯斯·R·孙斯坦.设计民主:论宪法的作用[M].金朝武,刘会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6.
    ⑦[美]梅维·库克.协商民主的五种观点[A].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C].王英津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8-19.
    ⑧[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导言[A].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C].陈家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6.
    ①[美]古特曼、汤普森.民主与分歧[M].杨立峰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②[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34.
    ③在参与的过程中,对于主体而言,越是能够产生他在“内在利益”品质上的实现和价值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的实现,结果反而给他带来更大的快乐。这正如罗尔斯借用亚里士多德主义原则,强调:“如其他条件相同,人们把他们的已经实现的能力(天赋的或靠训练获得的)运用作为享受,并且这种能力被实现的越多,或其复杂程度越高,这种享受也就越大。”[具体参考:[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15—416.]
    ④Charles Taylor,"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in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25.
    ⑤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1):28—32.
    ⑥[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M].李惠斌,杨冬雪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3.
    ①[美]迈克尔·罗斯会等.政治科学[M].林震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4.
    ②[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6.
    ③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6.
    ①Jong S.Jun.公共行政:设计与问题解决[M].黄曙曜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150—151.
    ②[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1.
    ③Jong S.Jun.Philosophy of Administration[M].Dacyoung Moonhwa International,1994:181.
    ①孔繁斌.民主治理中的集体行动[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6):76—82.
    ②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1.
    ③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9.
    ①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9.
    ②在这方面,中国的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变异比较突出,主要变异的表现有:政策表面化、政策扩大化、政策缺损、政策替换、政策贪污等形式。[具体参考: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40-241.]这些形式都原来的设计目标相去甚远,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包含了他人变通的函数,十是有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策谚语,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点,理性设计的目标和实施过程中实际达致的目标函数的变量都发生了变化,最终使得原初的目标只能停滞和幻化在专家的头脑中。这种执行过程中,中央政府的政策很难深人基层,或者政策下达基层时已经变了样,也被有的学者称之为“中国的再封建化”[具本参考:郑永年.地方民主、国家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模式: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现实估计[J].当代中国研究,1997,(2).]
    ③[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2.
    ①[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4.
    ②[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4.
    ③[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5.
    ④杜治洲.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与公众互动的三种模式[J].中州学刊,2008,(2):16—18.
    ①[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6.
    ②孔繁斌.民主治理中的集本行动——一个组织行为学议题及其解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2):76—82.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5.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2-134.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8.
    ④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介[J].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146—150.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②“耗散结构”理论足由比利时科学家伊里亚·普里高津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主要是指只有在非平r衡系统中,在与外界有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情况下,系统内各要素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十效应时才可能产生自组织现象,并且把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自组织有序态称之为耗散结构。[具体参考:沈小峰,胡岗,姜璐.耗散结构论[M].上海:上海人民民出版社,1987.]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9-140.
    ④苏万寿.行政场域及其权利实现[J].行政与法,2010,(4):1-5.
    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25.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汉斯·哈克.自由交流[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6.98.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0.
    ④[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8.
    ⑤[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
    ⑥[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1-172.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1-172.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火编译出版社,1998.181.
    ③[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3.
    ④刘广明.高校“位置”提升的策略:场域的视角[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114—122,123.
    ⑤生态位(niche)的概念足由Joseph Grinnell于1917年首次提出的,又称格乌司原理。最初是用于研究生物物种间竞争关系中产生的,该原理的内容主要指托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据一定的空间,发挥一定的功能。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在此引用是指人们在参与公共行政中所处的位置和行为的选择。
    ①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学之社会学[M](Questions de Sociologie,1980)日文版,藤原书店出版社,1991348.
    ①[美]B·盖伊·彼得斯,弗兰斯·K·M·冯尼斯潘.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04.
    ①R.Arnstein.A Ladder of Citizen Paricip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9,(35): 216.224.
    ①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178.
    ①孔繁斌,社会治理的多中心场域构建——基于共和主义的一项理论解释[J].湘潭大学学报,2009,(2):11—16.
    ②[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序).
    ③[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1.
    ①M.Harmon,Ac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New York:Longman,1981.
    ②哈蒙.吴琼恩等译.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45.
    ③刘永富.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的三层可能的解释[J].世界哲学,2004,(2):76—78.
    ④[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⑤[英]休谟.人性论(下)[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47.
    ⑥贺善侃,黄德良.现代行政决策[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15.
    ①林德布鲁姆.“竭力对付”的科学[A].彭和平、竹立家.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219—237;D. Brayblook and C. Lindblonm,A Strategy of Decision:Policy Evaluation as a Social Process(Glencoe Ⅲ.:The Freepress of Glence,1963)
    ②武玉英.变革社会中的公共行政——前瞻性行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1.
    ③[美]卡尔·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19.
    ①[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术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8.
    ②何艳玲.“公共价值管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J].政治学研究,2009,(6):62—68.
    ③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C].上海:三联书店,1998.291.
    ④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00.
    ⑤Shotter,J.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ur inner selves.Journal Of Constructivest,Psychology.1997,(10):7-24.
    ①[美]迈克尔·哈蒙.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55-56.
    ②[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
    ③“我”足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黑格尔指出,就思维被认作主体而言,便是能思者,存在着的能思的主体的简称就叫做我。在“我”里面就具有各式各样内和外的内容,由于这种内容的性质不同,我也因而成为能感觉的我、能表象的我、有意志的我等。心理学家把对“我”的了解比成一个橱窗,分为了“公开我”是“口我”说过的话;“我”做过的、让别人知道了的事。“隐私我”包括“心我”知道或思考的、没经“口我”说出的想法;私下做过的、别人不知道的事,即不愿告诉人或“不可告人”的想法或行动。“潜在我”可能对应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背脊我”包括自己因不知情而做或说的、自己不知而别人却知道的言论;自己做的、以为别人不知道实际上别人也知道的事。亚当·斯密史深刻的对“我”进行了解剖:当我努力考察自己的行为时,当我努力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并对此表示赞许或谴责时,在一切此类场合,我仿佛把自己分成两个人:一个我是审察者和评判者,扮演和另一个我不同的角色;另一个我是被审察和被评判的行为者。休谟也承认“我”的内外既有一致、也有差别:“公开宣布我们的意见,被称为脱掉假面具;曲折隐示自己的意见,可以说是加以掩饰。”[具体参考: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45;[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书馆,1997.14;[英]休谟.人性论(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74;严新明、童星.“心我”与“口我”:关于社会互动行为主体的研究[J].江海学刊,2008,(2):112—118.]
    ④[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4.
    ⑤[美]肯尼思·格根.社会构建的邀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12.
    ⑥刘伟忠.利益集团政策参与的均衡性探究[J].理论探讨.2006,(4)
    ①BAKERW E, CAMERON K S, DOTTON J E. The Goal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EB/OL]. [2009-12-28].http://www.bus.umich.cdu/Positive/pdf/pos%20Essence.pdf.
    ②原是一个计算机科学中的术语,格式化是指对磁盘或磁盘中的分区(partition)进行初始化的一种操作,即把一张空白的盘划分成一个个小区域并编号,便于计算机储存,这种操作会导致现有的磁盘或分区中所仃的文件被清除,在重新操作和储存中装入新的文件与知识。这里主要的寓意是指对人们的知识和行为方式进行重塑。
    ③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8.
    ①叶浩生,郭本禹,杨邵刚.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37.
    ①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大学生“我是谁”反映的内容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2-77.
    ②Markus,Hazel,and Shinobu Kitayama. Culture and the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Review,1991,98(Apr.):24-53.
    ③Singelis.T M.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4,20(May):580-591.
    ④[美]乔尔·查农.社会学与十大问题[M].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0.
    ⑤[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0.
    ⑥Markus H R,Kitayama S.Culture and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1991,98(2):224-253;Markus H R,Kitayama S.Culture,self, and the reality of the social.Psychological Inquiry,2003,14(3/4):277-283.
    ①Koontz,H.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1,4,(2):4.
    ②Koontz,H.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1,4,(2):4.
    ③杨宜音.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J].心理学动态,1999,(3):58-62.
    ④Heine S J,Lehman D R. Markus H R, et al. Is their a universal need for positive self-regard?Psychological Review,1999,106(4):766-794.
    ⑤[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22.
    ①DOWEY J.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The LaterWorks,Vo.l 2[M].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8.253.
    ②,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中国社会科学,1994,(4):90—98.
    ③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34.
    ①弗洛姆.人的希望[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44.38.
    ②张康之,张乾友.认同、承认与通向合作之路[M].长白学刊.2010,(1):22—30.
    ③CHRIS ARGYRIS.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 [M].New York:HarperPress,1957:78.
    ④㎎ames D.Marshall.Michel Foucault:Personal autonomy and education[M].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6:99.
    ①James D.Marshall.Michel Foucault:Personal autonomy andeducation [M].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6.91.
    ②Robin Usher and Richard Edwards.Post modernism and education [J],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4.156.
    ③[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2.
    ④[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2.
    ⑤毛瑞,万明钢.可能自我:自我概念与个体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105—111.
    ①肯尼斯·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管理的终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3.
    ②罗恩·吉布森.现代管理大师思想精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53.
    ③刘海燕,闫荣双,郭得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进展—自我决定论[J].心理科学,2003,(6)
    ①叶浩生.关于“自我”的社会建构论学说及其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2,(3):3—8.
    ②柏格,乐克曼.社会实体的建构[M].邹建民译.台北:巨浪出版社,1997.65.
    ③[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霍桂恒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52.
    ④Mills CWright. Method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40,46(3):316-330.
    ①[美]米德,乔治·赫伯特.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1.
    ②[美]乔尔·查农.社会学与十大问题[M].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1.
    ③[美j杜威.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1.
    ④[美]杜威.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2.
    ⑤[美]米德,乔治·赫伯特.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90.
    ⑥[美]米德,乔治·赫伯特.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12.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86,275,63.
    ②[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2.
    ③[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1.
    ④[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4.
    ⑤[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理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9(作者致中文版前言).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
    ②Brewer M B, Gardner W. Who is this"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1):83-93。Sedikides C, Brewer M B.Individual self,relational self, and collective self:partners, opponents, or strangers? In:C Sedikides& M B Brewer. (Eds.).Individual self,relational self,collective self. Philadelphia:Psychology Press,2001:1-4。
    ③[美]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44.
    ④吴育林.当代西方公共领域中权力异化性扩张的成因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7.
    ①[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4.
    ②DOWEY J.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The Later Works, Vo.l 2[M].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South-ern IllinoisUniversity Press,1988.28.
    ③哈贝马斯.后形面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213.
    ①赵琛微.失衡与重构:变革环境下公务员的心理契约及管理方略[J].中国行政管理,2005,(2):96-101.
    ②张康之.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4):30—34.
    ③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0.
    ④[美]杜威.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8.
    ①武玉英.变革社会中的公共行政——前瞻性行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1.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92.
    ①社会建构的代表任务,们格和卢克曼指出,我们的世界由客观现实的社会和主观现实的社会两部分组成,前者是通过制度化和合法化来完成,后者是通过现实的内在化、自我认同与有机体的认同来形成。当人们主观的解释、认识世界时候,人们创造和维持了社会本身,但同时当我们生活的世界被语言的载体和社会实践维持、修正和创造时候,客观世界就当然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具体参考:[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可曼.现实的社会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胡晓燕.社会转型的制度化阐释及其治理反思[J].探索,2009,(5):137—141.
    ③张银岳.从结构、心灵到体系:社会行动的逻辑演进[J].西南大学学报,2009(5):122—127.
    ④[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2.
    ①[英]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49.
    ②在参与建构的治理过程中,不是不主张强制性运用,而是要弄清楚权力强制性的所要达到的目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一个合理的社会可能更为强调使用强制的各种目的和意图,而不是强调消除强制和冲突。如果强制明显地是服务于一种理性上可接受的社会目的,那么就将证明使用强制是合理的”。[具体参考:[美]R·尼布尔.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M].贵阳: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们出版社,1998.138.]并且这种强制是暂时的,每个人对它的服从也是有限制的和暂时的,毕竟“没有一个人拥有凌驾于他者之上的绝对自由,每个人都服从于暂时性的限制和约束”。[具体参考:[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16.]
    ③[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约瑟夫.S.奈.门洪华编.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①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章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180.
    ②借用哈贝马斯的“事实性”和“有效性”来解释这里的权力概念,权力之中包含了“事实性”和“有效性”这两个向度。“事实性”的向度就是权力概念中的强制性向度,这意味着任何一种权力都潜在地包含了排除一切阻力而实现自己的目的的强制力,它是以实际存在的暴力威胁为后盾的。而权力之中所包含的“有效性”,则意味着权力是得到人们的理性认同的。有时权力更倾向于强制力,有时权力更倾向于理性认同的力量。在民主社会中,权力更多地包含了理性认同的力量,而在集权的社会中,权力更多地包含了强制力的要素。【具体参考:王晓升、重新理解权力[J].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10,(2):7-12.】
    ③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C].艾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251,255.
    ①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章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181.
    ②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章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181.
    ③[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7.
    ④Michael Cuthill, John Fien, Capacity building:Facilita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local governance,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64(4)63-80:December 2005.
    ⑤[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M].应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2.
    ①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沿[M].上海:三联书店,1999:78、28.
    ②在形成权威的过程中,权力是在民主化的过程中使得以民主的权威克服官僚的“权威”,有的学者论述到,官僚体制的权威,“正是由于虚弱,才要装出权威;正是由于平庸,才要以各种装束表示圣明、威严和‘高小可攀”’。[具体参考:刘永佶.中国官文化批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456—457.]。在民主过程中形成的权威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适用性。
    ③[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28.
    ④张银岳,社会行动的逻辑:传统的以及当代的视角,桂海论丛,2009,(6):80-83.
    ⑤帕森斯认为权力的强制性是其功能之一,权力是一种一般化的社会资源,被部署到许多不同的社会子系统,用作“消费”或“资本”。[具体参考:[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34—35.]
    ⑥[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⑦Burns,Jamcs MacCregor.Leadship[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8.
    ①Joshua Cohen.De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C]//.Alan Hamlin and Philip Pettit,The Good Polity.Basil Blackwell,1989:22-23.
    ②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3.
    ③[美]约翰·科特.权力与影响[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
    ④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玛丽亚·P·阿里斯蒂格塔.公共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9.
    ⑤[美]加里斯·摩根.驾御变革的浪潮:开发动荡时代的管理潜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
    ⑥英国著名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曾详细阐述过权力关系中的结构二重性,并且赞同他人对权力具有两福“面孔“的概括:一副是行动者实施合乎自己心意的决策的能力,另一副则是融塑在制度中的“偏向的动员”(mobilization of bias)。[具体参考:[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77.]后者的偏向的动员主要目的是领大通过改变权力体系的中的价值和意识,改变其他人们的意识与价值,以便形成对组织有利的价值。
    ⑦所谓权利的硬度是指权利本身内容的完善和完整而无障碍的实施。一般而言,在权利与权力的博弈过程中,权利足处在下风的,主要的原因在于权利的硬度不够,或者说权利的保障实施措施不全造成的。增加权利的“硬度”,关键是确保权利内容的日益完善和顺利实施。
    ①具体参考:戴维·郝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九章有深刻的论述。
    ②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30.高兆明.社会失范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83,136137.
    ③[美]斯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M].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
    ④高兆明.社会失范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83,136137.
    ⑤陈舜.权利及其维护——一种交易成本观点[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4.
    ①德鲁克.社会的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86.
    ②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125.
    ③[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M].南京: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63.
    ④Camilla Stivers,"Citizenship Ethic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erry L. Cooper ed.,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Marcel Dekker,2001), p.588.
    ⑤Giovanna Procacci·Poor Citizens:Social Citizenship versus Individualization of Welfare [C]·Colin Crouch, KlausEd-er, and Damian Tambini·Citizenship, Markets, and the State[A],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1.49-50.
    ⑥约翰·罗尔斯.公共理性概念再探[A].时和兴,译.哈佛燕京学社.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M].北京:三联书店,2005.8.
    (D从抽象意义上说,在只有最小程度妨碍任何具体行动时,我们是自由的。从自由身份的有效意义上讲,只有当促进某一行动的条件存在时,个人才是自由的。共同体有责任最大限度地使他们的同胞有机会作决定并付诸行动,而这些决定和行动反过来又丰富、充实了共同休。[具体参考:[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M].南京: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63.]
    ②Richard Dagger. Civic Virtu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127.
    ③唐克军.重建公民资格[J].国外社会科学,2008,(9):128.
    ④凯斯·R·孙斯坦.设计民主:论宪法的作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2—43.
    ①关于在公共场域中进行沟通的可能性,有的学者论证到,“公共领域是一个以意见取代真理、从意见中把握真理的领域”,“意见以世界如何向我呈现的方式掌握这个世界。因此,它并非主观的幻想及随心所欲,亦非某种绝对而放诸四海皆准的东西。这种想法的假设是世界会根据每个人所处的位置,而向每个人展现不同的而貌。世界的‘同一性’、它的‘共同处’或它的‘客观性’在于下述事实:尽管人们彼此有别、立场迥异、甚至意见不,但是向我们展现的是同一个世界——‘你与我毕竟都是人’。”[具体参考:江宜桦.公共领域中理性沟通的可能性[A].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75.]
    ②罗豪才、宋功德.公域之治的转型——对公共治理与公法互动关系的一种透视[J].中国法学,2005,(5):3—23.
    ③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94.
    ④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⑤[美]查尔斯·泰勒.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C].上海:三联书店,1998.202.
    ⑥这些类型的公民严格意义上并不能作算是公共场域的参与者,“真正的公共领域要求从两个方面来检验个
    ①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118—119.
    ②唐茉蓉.从新公共管理走向新公民治理[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202.
    ③胡晓鹏,存在、权利与自我认同[N].上海证券报.2007—04—11(B08).
    ④[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
    ⑤[英]·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刘训练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51.
    ①[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M].马音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36.
    ②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③安东尼·吉登斯解释说:“对话民主是指双方对对方权威的互相认可,准备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并与之辩论的这样一个过程——是对暴力的唯一替代”,“对话民主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那里有发达的交往自主权,这种交往构成对话,并通过对话形成政策和行为”。[具体参考:安东尼·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6.]
    ④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21.⑤[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社会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21.
    ⑥哈贝马斯.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EB/OL].曹卫东,译(2000-12-29)[2008-04-08].http://www.gong-fa.com/minzhuguifanmoshhabermas.htm.
    ⑦汀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95.
    ⑧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73.
    ①[英]威廉姆·奥斯威特.哈贝马斯[M].沈亚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42-43.
    ②[美]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3.
    ①[美]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4.
    ②沈又红.话语真实:走向理性批判的门槛——兼论教育学话语失真及其改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6—9.
    ③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229.
    ④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215-21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民出版社,1979.35.
    ②哈贝马斯,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M].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26.
    ③周作宇.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元教育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8,173.
    ④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第一卷)[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112.
    ⑤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2.
    ⑥彭正波.后现代语境中的公共行政解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4):53—55.
    ⑦李英明.哈贝马斯[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5.115.
    ①周浩波.论教育学的命运[J].教育研究,1997,(2):22—26.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
    ③孙俊三.从说服到沟通—90年代德育新模式[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6):53—57,52.
    ④[德]尤尔根·哈尔贝斯、半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26.
    ⑤[德]施莱尔马赫.1819年讲演纲要[A].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61.
    ⑥有人指出.目前我国公共行政处于“拐点行政”时期(后现代与现代的行政结合)。在美国成熟的公共行
    ①[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黄相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6.
    ②张康之.探索公共行政的民主化—读《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2):33—36.
    ③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51,255.
    ④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55,89,187.
    ⑤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导论(第2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14.
    ⑥John Fiske,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1987.89.
    ①[美]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1-152.
    ②[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8.
    ③[德]尤尔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00.
    ④[美]菲利普·J·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M]·王巧玲,李文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6.
    ①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28.
    ②[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72.
    ①Parsons, Wayne.Public Policy[M].Aldershot, UK:Edward Elgar,1995.110.
    ②现行行政决策机制确立了论证会、听证会、座谈会等听取意见形式,一旦行政决策采用了上述形式,往往为被选择参加表达意见的一般社会公众对行政决策的参与权就受到了限制,甚至剥夺,这样决策者常常可以以用参与表达意见的代表之意见来取代,或者说拟制公众意见。[具体参考:王锡锌、章水乐.专家、大众与知识的运用[J].中国社会科学,2003,(3):113—127.]
    ③决策的前提是达成共识,“一个社会所面临的基础挑战是获得一致性,否则就陷入决策的两难困境”。[只体参考:[美]缪勒.公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①J·S·利文斯顿.受良好教训,管理者的神话[J].哈佛商业纵览,1971,(1).
    ②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1.
    ③Deleon, Peter.The Democratization of Policy Science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52, 1992,(2):125-129.
    ④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61.
    ⑤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97.
    ⑥Thomas A.Birkland.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y Process:Theories,Concepts,and Model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 M. E. Sharpe,Armonk,New York,2001.
    ⑦[美]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6.
    ⑧Peter Bachrach,Morton S.Baratz,Decisions and Non-Decisions:An Analytical Framework,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63,(57):641-651.
    ①[美]约翰·W·会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丁煌,方兴译.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4.
    ②李强彬.论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议程建构[J].求实,2008,(1):70—75.
    ③著名的政策学者斯通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政策分析本身即足一个受权力影响的政治过程,“分析本身就足一种政治产物:政策分析是从战略意义上设计出来的论证,为的是创造歧义性和悖论性,以便在某个具体的方向上解决问题”,“理性分析必定是政治的。”[具体参考:[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69-371.]政策议题的社会建构的分析实现了相反效果。
    ④[美]第默尔·库兰.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14.
    ⑤Democracy and Difference:Con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Political[C].Edited by Seyla Benhabib,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 p71.
    ⑥其实在大多人们的思维倾向中,公共利益的政策观念是占主导地位的,正如安德森断言,“倘若问到公共政策应与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它被描述为狭隘、自私、贪婪等,但我想无需将它过多地夸张)保持一致,绝大多数读者将倾向于公共利益。”[具体参考: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t990.222.]
    ⑦俞可平.社群主义[A].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76.
    ①[美]安德森.公共决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69-70.
    ②[南非]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40—141.
    ③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32.
    ④李凌波.公众有效参与:行政法权利(力)结构趋向平衡之路[A].罗豪才等.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第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①何怀宏.“诉诸公共理性”[N].经济观察报.2003-06-30.
    ②[德]喻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373-375.
    ③从内容上看,政策网络和社会建构政策过程形成的复杂格局,两者具有相似性。通常政策网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多元、异质的关系主体。这些关系主体主要指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第三部门等众多行动者。他们以个体身份参与政策网络,但往往足组织的代表;第二,关系主体的相互依赖性。政策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行动者都不可能独立地完成某项政策活动,而必须依赖其他行动者才能有效解决政策问题,并通过互动来达成政策利益的双赢或多赢;第三,复杂的网络关系。多元、异质的主体关系要么是部门结构,要么是人际结构。这些关系结构,或强或弱、或长或短、或正式或非正式。政策网络理论更加强调非正式关系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弥补了政策分析中的变量小足。[具体参考:石凯,胡伟.政策网络理论:政策过程的新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6,(3).]这些与社会建构公共政策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④Gerry Stoker, Public Value Management:ANew Narrative for Networked Governance?,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o. IMarch 2006, pp.41-57.
    ⑤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⑥艾尔东·莫里斯.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M].刘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
    ⑦Firedman and McAdam,"Collective Identity and Activism:Networks,Choices,and the Life of a Social Movemen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2, pp.161-170.
    ①张康之.探索公共行政的民主化—读《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2):33-36.
    ②张康之.探索公共行政的民主化—读《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2):33—36.
    ②石凯.政策结果的多面向:寻访新政策网络理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8:5.
    ④鄞益奋.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07,(1):89—96.
    ⑤陈敬良,匡霞.西方政策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评价[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5).
    ①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余逊达、陈旭冬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153.
    ②在政策的网络体系中,由主见和创新意识的有时候提出公共政策新方向的人比赞成维持现状的人会遭遇到更多难以克服的障碍。这也就是所谓的政治中“否定的理性”("rationality of negativity")。[具体参考:MICHAEL D.COBB and JAMES H.KUKLINSKI.Changing Minds:Political Arguments and Political Persuasion [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Psychology.1997,41:88-121.]
    ③Jennifer M.Brinkerhoff.Government,Nonprofit Partnership:A Defining Framework[J].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2,(22):21.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13.
    ②谢立中.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90.
    ③[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9--105.
    ①行动理论特别强调行动(Action)与行为(Behavior)的区别,认为行为是可观察、可测量的人的活动,行动是由目的以及产生的意义所组成,行动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正如安东尼·吉登斯所言:“涉及行动分析的正确单位只能是人,行动本身。”[具体参考: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59.]。帕森斯指出,行动是由一些构成元素组成的,其中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单位行动”,每一个单位行动都包括——行动者(该行动所指向的“目的”或目标)、情境(包括“手段和条件”)、“规范取向”(具体限制了适合于该情境的备选日的和手段的范围),行动者的行动意义通过这些元素得以实现。[具体参考: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②Granovettcr, Mark.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c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vol-91,N0-3:481-510.
    ①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7.
    ②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①尼克拉斯·卢曼.权力[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3.
    ②俞容.社会冲突与政治妥协:社会和谐的内存张力[J].探索,2008,(6):67-71.
    ③王伟.行政伦理概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7.
    ①[美]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80—181.
    ②胡塞尔.逻辑研究Ⅱ/1[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17,239.
    ③刘永富.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的三层可能的解释[J].世界哲学,2004,(2):76—78.
    ④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53.
    ⑤R.W.Gibbs.Intentions as Emergent Products of Social Interactions[A].B.F.Malle.Intention and Intentionaliy: Foundations of Social Cognition[C].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2001:106.
    ①[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1
    ②Malle,B.F.&Knobe,J.The folk concept of intentionality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7, (33):101-121.
    ①Guttenplan,S.An Essay on Mind [A].Guttenplan,S.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Cambridge:Basil Blackwell Ltd.,1994:15.
    ②正如哈耶克所言,秩序并非一种以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压力,而是一种从内部建立起来的平衡。[只体参考: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183.]
    ①[美]罗们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82.
    ②[美]迈克尔·哈蒙.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190.
    ③[美]迈克尔·哈蒙.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182.
    ①Brown, Richard Harvey. Bureaucracy as Praxis:Toward aPolitical Phenomenology of Formal Organization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8,23:365-82.
    ②Samuel P.Huntington,After twenty years:the future of the third wave[J].Journal of Democracy, Volume 8, Number 4,1997 October.
    ③张康之.论民主困境中的治理变革[J].学海,2006,(4):69.
    ④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4.
    ⑤其他学者也同样指出,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历经千百年的风云变幻,民主终于在今天博得了世界性的话语霸权,其至尊地位一如政治‘神话’,除了供人赞誉和膜拜之外,似乎已经找不到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了。”[具体参考: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51.]民主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一个我们这个“大写”的真理,民主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趋势和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个聚讼纷纭的话题,对民主内涵的界定从未停息过,诚如罗伯特·达尔所说:“如今,民主这一术语就像一个大杂烩,其中装满了2500年来几乎一直在用的乱七八糟的残羹冷炙。”[具体参考:[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M].周军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5.]正反两个方面的论述,说明了民主的复杂性。
    ①CAROLYN M.HENDRIKS.Integrated Deliberation:Reconciling Civil Society's Dual Role in DeliberativeDemocracy[J].Political Studies:2006,(54):493.
    ②[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十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380—381.
    ③[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格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5.
    ④[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十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42.
    ①[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孙有中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22.
    ②有的学者指出,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是以民生促进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战略机遇期”,有可能为优质民主奠定一个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民生是中国优质民主的前提,“以民生促民主,民主有很大的可能成为优质民主。但如果足以民主促民主,民主有很大的可能成为劣质的民主。”[具体参考:郑水年.中国改革下一步:民生还是民主?[N].凤凰周刊,2012,(3):56—57.]
    ①秦德君.政治设计技术范畴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5):82—86.
    ①[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第2版)[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②david M·Levitan,"Political Ends and Administrative Mean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Autumn,1943,P9.
    ③罗伯特·B·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0.
    ④“一个运转良好的民主制度所具备的一个基本特征似乎它能为决策过程的审慎思辨提供可能”。民主化过程的“审慎思辨的功能之所以得到颂扬,部分地是因为它具备教育的功能,即可以帮助对公民的授权以及提高公民们对于公共决策的兴趣”。[具体参考:[美]斯蒂文·R·史密斯,[美]海伦·英格兰姆,公共政策和民主制度[A].[美]海伦·英格兰姆、[美]斯蒂文·R·史密斯.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9—10.]
    ⑤DOWEY J. Creative Democracy—The Task Before Us,The LaterWorks,Vo.l 14[M].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Southern I llinoisUniversity Press,1984:227.
    ⑥[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5.
    ①Charles W.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the Internet:Prospects for Civic Deliber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J].Social Studies,1997(88):25.
    ②曼纽尔·卡斯特尔.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79,201.
    ③凯茨J E,莱斯R E.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郝芳,刘长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06.
    ④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据新华社记者季明将上海代表团分团讨论现场的人大代表发言内容和网络直播文字加以对照,发现“除了对不通顺的语言、口语化的表述稍加整理外,代表们的发言基本都‘原汁原味’出现在网上。没有了‘高屋建瓴’‘振奋人心’之类的空话、套话,每位发言的代表在有限的时间里都提出了自己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具体参考:季明.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首次网络直播全团会议[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 com/misc/2007-03/05/con-tent_5804478.htm]
    ⑤艾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2.
    ⑥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A].信春鹰,李林.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64.
    ①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81.
    ②[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③陈家刚.风险社会与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④[美]R·M·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昊玉章、周汉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93—194.
    ⑤真正的民主,并不是民主秩序与制度,“所谓民主,这里不是指民主制度,而是指民主精神,民主是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人人都按自己的意愿发表意见,人人都能按自己的意愿发表意见”。[具体参考:陈宣良.理性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311-316.]
    ⑥“主题讨论”相对于主题性讨论而言的。由政府机构发起的变革大多成为外在的要素,这些要素能为参与者提供某些主题性的经验,虽然它们能够会应影响互动、参与和人类合作。这些主题性要素诸如分权、权威、水平的网络和沟通规则对民主治理和社会建构是必要的,但以这些方面来促进真正的沟通足远远不 够的,只有当组织成员和民众表示一种心理承诺,并致力于开放式对话,与他人讨论问题,以集体的方式诠释问题,从而在非主题性对话实践中表达他们的利益,民主社会建构才有效。[具体参考:[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85.]
    ①Dewey J. Creative Democracy-TheTask Before Us,The Later Works of John Dewey,Vol.14[M].Carbondale: Southernlllinois University,1988.pp.225-226。
    ②Dewey J.Creative Democracy-TheTask Before Us, The Lat-er Works of John Dewey, Vol.14 [M].Carbondale: Southernlllinois University,1988.pp227.
    ③实践社区(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OP)是指非正式的、成员靠自发组成的“知识共享”团体,其凝聚力来自区成员对某项事业有共同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Borwn& Duguid,1991;EtienneWenger,1998).大家参与到实践社区中,是乐于分享经验和知识,社区成员采取更自由、更富有创造力的方式分享知识,从而使实践社区更能发挥隐性知识的转移、共享与创新,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更有创意的新方法。[只体参考:John Seely Borwn, PaulDuguid. OrganizationalLearning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Toward a Unified View ofWorking,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OrganizationScience,1991(2);Etienne Wenger.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earningAsASocialSystem [J].SystemsThinker,1998(6).;Wenger E, SnyderW M.Communitiesof Practice:The Organizational Fronti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1-2):139-145.]
    ①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198.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
    ③[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35.
    ①[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84.
    ②[英]格里·斯托克.新地方主义、参与及网络化社区治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
    ③薄贵利,金相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央与地方权限调整的趋势[J].政治学研究,1999,(3).
    ①[美]艾伦·罗森博姆(Allan Rosenbaum).分权、治理与民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4):88—92.
    ②Bardhan.Decentralization of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2,(4).
    ③“分权摸式Ⅰ”是指将决策转给生产经营单位自己掌握,是外部分权;“分权模Ⅱ”是指将权力下放给某些下级或地方行政机构或其他社会机构,是内部分权。[关于“分权模式Ⅰ”和“分权模式Ⅱ”的论述,详细请参阅,罗荣渠.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这种模式的划分最早见于弗朗兹·舒尔曼的论述,具体参考:弗朗兹·舒尔曼.共产主义中国意识形态和组织[M].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66.167—175,196—198.]
    ④Leonard D-White,"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Macmillan,1948:96.
    ⑤出阳.走向“政治民族”[J].读书[J],2003,(4):6.
    ①STONE C.Urban regimes and the capacity to govern:A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J].Journal of Urban Affairs,1993,15,(1):1-28.
    ②在当代西方社会,承担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功能的市民社会已经成为国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意]葛兰西.狱中杞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22.]有的学者甚至指出:“21世纪是社会部门的世纪”。[具体参考:LESTER SAIAMON.The emerging non rofit sector:an Overview [M].Manehest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5:101.]
    ①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1.
    ②现代性政治重建的一个明显趋势是“由更加灵活的、中心分散的权威系统取代官僚等级制”,并且“民主化进程再次与制度的自反性联系到了一起,且明显表现为自治原则”,民主化本身就蕴育了自治的种子和培养了自治的土壤。[具体参考:女东尼·吉登斯.风险、信任、自反性[A].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45.]
    ③[英]塞缪尔·斯迈尔斯.金钱与人生[M].李柏光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69.
    ④查尔斯·泰勒.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J].二十一世纪,1997,(04).
    ⑤反过来,过于依赖政府,可能会使得问题更难以解决。实际上,很多情况,政府干预的越多,问题越大;问题越大,对政府的需求就越多,结果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具体参考:张维迎.市场的逻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4.]
    ①H·哈肯.协同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29.
    ②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76.
    ③[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5章。
    ④李元书.论社会自治[J].学习与探索,1994,(5):87—95
    ⑤王婷.社会自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政学院学报,2007,(3):524一530.
    ①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读书[J],1996,(5)
    ②周翼虎,杨晓民.社区发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12.
    ③张康之.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自治[J].江苏社会科学,2002,(6):99—100.
    ④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89.
    ⑤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德(Burton Weisbrod)于1974年最早提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认为由于政府和市场各自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局限与不足,导致了对非营利部门的功能需求,这是非营利 部门存在的主要原因。[具体参考:吴东民、董西明.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2-45.]
    ①[美]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4.
    ②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产生和发展状况,美国著名的约翰·霍布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莱斯特·M·萨拉蒙是这样描述的:一场有组织的志愿运动和创建各种私人的、非营利的及非政府的组织的运动,正成为席卷全球的最引人注目的运动。从北美、欧亚的发达国家到非洲、拉美和前苏联集团的发展中社会,民众正在创建各种团体、基金会和类似组织,去提供人道服务,促进基层社会经济发展,防止环境退化,保障公民权利,以及成百上千先前无人关注的或由国家承担的种种目标。……其结果是形成了一个遍及全球的第三领域。[具体参考:邓国胜.民间组织评估体系—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③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④[英]D.露易斯.非政府组织的缘起与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5,(1):97—99。
    ⑤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
    ⑥[美]朱莉·费希尔.非政府组织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M].邓国胜、赵秀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①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15
    ②[英]D.路易斯.“非政府组织的缘起与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5(1)
    ③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73—174.
    ④谢岳.后现代国家“第三部门”运动评析[M].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4)
    ⑤从实践层面来看,美国学者保罗·斯特里滕指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具有以下关联:第一,非政府组织的计划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之间有联系,符合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理念;第二,一个非政府组织的计划经常是由政府来提供的,反之亦然(肯尼亚的人口计划为非政府组织能够在政府计划中提供一定的服务树立了一个范例);第三,非政府组织则政收入的大部分而且越来越多地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政府、多国银行的捐赠和社会募集;第四,非政府组织有时也会被政府接管或将其扩展为政府组织;第五,非政府纰织可以对政府的政策制定人施加各种各样的影响。[具体参考:保罗·斯特里滕.非政府组织与发展[A].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⑥杨镪龙,许利平,帅学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新模式——从制度化协同走向联动嵌入模式[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3):57—59.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80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③林尚立.基层民主:国家建构民主的中国实践[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4):80-88.
    ④“美国之能维护民主制度,应归功于地理环境、法制和民情”,但“按贡献对它们分级……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只有美国人特有的民情,才是全体美国人能够维护制度的独特因素”。[具体参考:[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上[M].商务印书馆.1996.358,387-388.]
    ⑤乔耀章,基层民主:一个需要重点推出的“综合演兵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4):89-91.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387-388.
    ②丁凤琴.关于社区情感的理论发展与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0,(7):23—27.
    ③谢立中.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④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实际上是将这种精神与行为方式要素概括为民情,他明确提到民情的主要有两个地方:一足不仅指通常所说的心理习惯方面的东西,而且还包括人们拥有的各种见解和社会上流行的不同观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遵循的全部思想(在紧接着的论述中他说“我把这个词理解为一个民族的整个道德和精神面貌”);二是人在一定的社会情况下拥有的理智资质和道德资质的总和。[具体参考: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32,354。]
    ⑤美国社会学家A·沃尔德(AndrewWalder)在研究中国的单位制时认为:“指令性经济赋予下层干部在资源分配上的垄断权力,普通群众只能通过与这些干部建立依附关系才能获益;单位的封闭性以及社会关系的感情纽带导致依附关系的稳定性:这种依附关系加强了国家渗透与协调社会的能力”。[具体参考:沃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M].龚小夏,译.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3).]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依然可以看到这种关系。
    ⑥郭慧敏,王海珍,刘宝剑,张苗红.参与式发展与我国荒漠化防治[J].农业经济,2006,(8):56.
    ①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67-69.
    ②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3.
    ③[美]E.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8.
    ①Dewey John.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M]..Athens, Ohio:Swallow press.218.
    ②[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5.
    ③[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足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④[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上海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译·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7.
    ⑤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J].社会,2007, (2):159-169.
    ⑥[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孙柏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5.
    ⑦Kenneth P.Wilkinson.The Community in Rural America.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91:2。
    ⑧Sutton,Rolaja.The concept of community,Rural Soci-ology 25(June):197-198.
    ⑨社区治理的这些特点,使得社区在某些问题的解决具有了比较优势。一般说来,“社区自组织在解决城市复兴、社会排斥、犯罪与社区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棘手问题上具有比较优势”。[具体参考:Robert Leach & Janie Percy-Smith.Local Governance in Britain, New York:Pal grave,2001.186.]
    ①刘威.街区邻里政治的动员路径与二重维度——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0,(4):53—60.
    ②[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90—91.
    ③[美]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22.
    ④王雪梅.社区公共物品与社区治理[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4):60—63.
    ⑤埃里克·乌斯拉纳.民主与社会资本[A].马克·沃伦,民主与信任[C].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13.
    ⑥社区互动的只有多样性,如何认识社区互动的本质,社区行动学派创始人考夫曼列出了六个方面的条件加以判别:“(1)行动追求的和满足的利益的综合性程度:(2)行动被认同于地方性的程度:(3)当地居民参与行动的相对数量、参与者的地位以及参与程度:(4)参与行动的当地组织的相对数量及其在当地的影响:(5)行动维持或改变当地社会的程度:(6)行动的组织程度。”[具体参考:Harold F.Kaufman.Toward an Interactional Conception ofCommunity.Social Forces,1959(1).]社会互动本质实现,要受到行动情境和结构的影响,行动情境的一组通常变量包括:①参与者集合:②参与者担任的具休职位:③容许的行为集合及
    ①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出版社,2002.
    ②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3):136—146.
    ③Paxton, P.Is Social Capital Declining? A Multiple Indicator Assessment[J],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1999, (105).
    ④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7.
    ⑤Putnam.Robert, Robert Leonardi & Raffaella Nanctti,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in Modem Ital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Wuthnow, Robert,Loose Conncctions:Civic Involvement in America's Fragmented Communitie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①Putnam.R.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l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167.
    ②郭台辉.政治文明与社会资本:一种相互依存关系[J].学术论坛,2004,(5):52—56.
    ③[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4—356.
    ①Putnam, R. D.MakingDemocracyWork:CivicTradition inModemltaly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167.
    ⑤真正的社会资本并不仅仅包括信任、价值等非正式的制度,还包括正式的制度,诸如规则、程序等。厄普霍夫认为,社会资本通常被理解成作用或规则上的(结构性的)源泉或精神态度上的(认知性的)源泉之间的某种组合,并将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分为“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前者指通过规则、程序和先例建立起社会网络和确定社会角色,促进分享信息、采取集体行动和制定政策制度;后者是指共享的规范、价值观、信任、态度和信仰,使人们更倾向十采取互惠的集体行动。[具体参考:诺曼·厄普霍夫.理解社会资本:学习参与分析及参与经验[A].帕萨·达斯古普特,依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纳哈佩特(Nahapiet)与高沙尔(Ghoshal)进一步将社会资本的结构分为结构式嵌入、关系式嵌入、认知性嵌入三个层面,对应着结构性社会资本、关系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的区分[具体参考:Nahapiet Janine.Ghoshal Sumantra.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结构性社会资本是指群体行动者之间联系的整体模式,它表现为群体关系网络及其特征,主要关心的是网络联系的存在与否、联系强弱等网络联系和网络结构的特点,在社会治理中表现的参与治理的社会网络的密度和人们参与的频度;关系性社会资本是通过群体内部关系的创造和维持来获取的社会资源,与社会联系的主体行动者有关,主要表现为网络中成员信任和值得依赖,成员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认可,规范与惩罚、义务和期望以及可辨识的身份等,在社会治理中,主要是指群体成员之间长期的交往与合作,可以形成相互间的信任和可信赖性,主要表现为互惠规范、义务、相互的认诃等;认知性社会资本是指相互依赖的价值、观点和信念等,例如语言、符号和文化习惯。在参与社会建构的治理中,认知性社会资本可以表现为群体因拥有共同的经历而在群体关系网络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立场、观点以及共享的价值观。
    ①李惠斌.什么足社会资本[A].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67.
    ②Pierre Bourdieu. Loic Wacquant,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92:119.
    ③Boix,C.,&Posner,D.N.Soci al capi tal:Explai ni ng i t s ori gi nsand effect s on government Perf ormance[J].Bri t i sh Journal of Poii tical Sci ence,28,1998,P.691.
    ④罗伯特·普特南.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与公共生活[A].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58.
    ⑤林南.社会资本—天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
    ⑥[美]弗朗西斯·福山.社会资本、公民社会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2):36-45.
    ⑦[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02,207208.
    ⑧!美]J·斯蒂格利茨.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A].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C].2003.125.
    ⑨曹永湘,罗雪群.社会资本与公民社会:一种元制度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2):7074.
    ①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73.
    ②PUTNAM D R.BowlingAlone:the Collapse and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M].New York, London.Toronto, Sydney, Singapore:Simon& Schuster,2000.338.
    ③Robert Putnam.Making Democracy Work[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83.
    ④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80.
    ⑤Wallis, J.& B.Dollery. "Social Capital and Local Government Capacity,"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61(3).2002.76-85.
    ①作者曾对此打过精彩的比喻,对三者的关系有更生动的理解。如果把制度比作机器的话,那么社会资本就是润滑油。成熟的民主制度就是一台好机器,而不完善的民主制度就像一台出了故障的旧机器。如果机器本身太过老旧,那么添加再多的润滑汕也还是产生不了足够的动力。这时候一台新机器对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润滑油的重要性并不高。当有了新机器以后,那么有没有润滑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机器运转是否良好,就要看润滑油的有无和多少了。[具体参考:马得勇,王正绪.社会资本、民主发展与政府治理——对69个国家的比较研究[J].开放时代,2009,(5):70—83.]
    ②马得勇,王正绪.社会资本、民主发展与政府治理——对69个国家的比较研究[J].开放时代,2009,(5):70—83.
    ③[美]詹姆斯·S·科尔曼.人力资本创造中的社会资本[A].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视角的观点[C].张慧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0.
    ④普特南D罗.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与公共生活[A].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63.
    ⑤[美]戈兰·海登.公民社会、社会资本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1):39—45.
    ①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63.
    ②孙晓春.个体理性与公共生活的关系[J].学术研究,2008,(4):46—51.
    ③有的学者指出,解决行政人员面临的两难问题,是行政伦理的主要任务,“真正的行政伦理问题足如何处理现实行政伦理关系中的必然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如何走出行政主体的行为选择所面临的伦理取向的两难境地。”[具体参考:刘可风.论中国行政伦理问题及其实质[J].武汉大学学报,2003,(3):295—300.]
    ④王伟,鄯爱红.行政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①需要说明的是,行政人员的个体的伦理冲突往往是和行政组织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全貌描述行政活动的中的伦理选择的冲突,我们把其分为组织伦理冲突和个体的理论冲突。
    ②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37.
    ③这一点,张康之教授明确指出,“人的道德生活来源于人的社会角色,首先足由于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然后才能判定他在何种程度上是道德的”。[具体参考: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2.]
    ④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3.21-22.
    ⑤[美]特里·L·库柏.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7. 版社,2004.116.
    ①[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4-115.
    ②[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5.
    ③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12.
    ④[美]特里·L·库柏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张秀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4
    ⑤正如有人断言,“当基于工具理性的官僚制排斥了道德的价值时,实际上却无法避免不道德的价值的纠缠”[具体参考:李好,李建华.公共行政的伦理危机与忠诚伦理的价值凸显[J].学习论坛,2007,(9).]会带来各种纠缠不清的责任冲突和道德冲突,难以形成责任分明的组织原则。
    ⑥[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5.
    ⑦在库珀看来,行政人员既要对自己的上级负责也要对公民负责,对前者的责任是最直接的和党规的,但对后者的责任是终极性的和更为重要的。[具体参考:[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34-138.]
    ⑧在这种情况下,服从组织与上级的伦理就表现出强制性的特征,“道德的规范性一直是具有权威性的,这种权威性如果得到了制度化的肯定和支持,必然会造成一个不得不服从的氛围”。[具体参考: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56.]
    ①[美]特里·L·库柏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张秀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3.
    ②库珀认为,主观责任是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的表现。“如果我们想象出三个同心圆,价值观就是位于最里面的一个圆,……信念是位于中间的一个圆;‘态度’是位于最外层的一个圆”。[具体参考:[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5.]
    ③如果不引入行政人员的主观判断的伦理因素,“不赋予行政人员以自由能动的选择和判断权利,,一味相信规则的魔力,抱守规则之外在约束的硬途径,只能自缚于规则之茧中,并且,这本身就背离了行政裁量产生的真正根源”。[具体参考:杨艳.论行政裁量之控制与行政人格的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8,(6):21-24.]
    ④[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8.146.
    ①[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9.
    ②[美]迈克尔·哈蒙.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182.
    ③[美]迈克尔·哈蒙.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182.
    ④王伟杰.公共行政行动理论的行政责任观述评[J].理论界,2008,(6):157—159.
    ⑤正如康德所言,“在纯粹实践理性的全部规矩中,重要之点只在于意志的如何决定,而不在于实践能力完成它的意图时所具有的自然条件。”[具体参考:[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67.]
    ⑥[美]迈克尔·哈蒙.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190.
    ⑦库柏认为,“从关于‘公共行政人员的政治性特性’这一假定出发,将负责任的行政人员界定为让自己的价值观引导自己行动的人。他进一步指出:“价值观控制了人类行为,它足‘指导人类行为的准则或标准尺度’。”对价值观的分享与价值的共识的过程体现了责任的意识与担当。[具体参考:[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一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5,144.]
    ⑧[美]施路赫特·李廉.信念与责任——马克斯·韦伯论伦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68.
    ⑨[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J].教育研究,1990,(7):73-76.
    ②[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8.
    ③[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181-182.
    ④CL Child,J.Particicipation.Organiz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J].Human Relations,1976-29.
    ⑤在传统的官僚体制下,公共领域曾有的梦想现在都已经成为技术的事实,人们不必再对道德抱有虔诚的敬畏。沃尔以曾感慨到:“以往人们总是以为良好的政府就是道德的人的结果。而现在观点则相反:道德足无关紧要的。只有机构的合理安排、个人熟练的业务才是至关重要的。机关组织不再依靠那难以控制的、不可估计的道德品质,只要有业务上的专家就行了。这就像一台机器,不论开机器的人品质如何,机器运转良好才是目的。”[具体参考:waldo,Dwight.The Administrative State[M].New York:Holmes & Meier,
    ①张康之.论作为行政伦理原则的民主范畴[J].天津社会科学,1998,(6):20-24.
    ②张康之.论作为行政伦理原则的民主范畴[J].天津社会科学,1998,(6):20-24.
    ③[美]罗蒂著,张国清译.后形而上学希望——新实用主义社会、政治和法律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98.
    ④这也符合现代的伦理发展方向,“从个体美德伦理向着普遍有效的社会(公共)规范伦理的转变”[具体参考:万俊人,李义天.政治哲学研究:历史、现在与未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1):8—16.]。
    ⑤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下)[M].上海:三联书店,2004,512.
    ①[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中国问题研究所等组织翻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16.
    ②[英]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烈、赖海榕译.南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14.
    ③[美]万斯莱.公共行政与治理过程:转变美国的政治对话[J].中国行政管理,2002,(2):26—29.
    ④按照福山的理解,共享的价值足信任的前提,“人们互相联系的能力又取决于共享规范和价值观的程度的高低,以及社团能否将个人利益融进群体利益,从这些共享的价值中产生了信任。”[具体参考:[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2.]
    ⑤罗德里克·M·克雷默,汤姆·R·泰勒.组织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76.
    ⑥弗兰·汤克斯信任、网络与经济[A].曹荣湘.走出闪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视点从刊)[C].海三联书店,2003,239-240.
    ①李醒民.隐喻:科学概念变革的助产土[J].自然辨证法通讯,2004.(1):26.
    ②全钟燮.公共行政:设计与问题解决[M].黄曙曜译.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94.170—171.
    ③古雪.公共行政新的典则规范研究述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4):21-25.
    ④张国庆.公共行政典则规范更新替代与政府行政制度创新——兼论中国.府]新公共行政典范的确立[J].复旦大学学报,2002,(2):82-91,118.
    ①戴维·约翰·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7.
    ②古雪.公共行政新的典则规范研究述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4):21-25.
    ③贝克.风险社会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4):46.
    ④张成福.重建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1—7.
    [1]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可曼.现实的社会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江明修.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论[M].台北:江明修出版.1997.
    [4]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5][德]肯尼思·格根.社会构建的邀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8]孔繁斌.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9]爱丽斯·马里恩·扬.作为民主交往资源的差异[A].[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陈家刚等译.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0][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吴爱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2]颜良恭:公共行政的典范问题[M].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98.
    [13][英]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4][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5]刘祖云.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伦理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美]依曼努尔·华勒斯坦.自由主义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7]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9]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取——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0]邓正来.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4.
    [2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3]《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4]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5][美]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6]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M].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
    [27][英]卡尔·波普尔.二十世纪的教训[M].王凌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8][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的宇宙[M].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29]鲍铭言.序:为什么要公众参与?——超越专家统治论的代议制政府[A]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欧洲的制度和经验[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30]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3.
    [31][美]埃里克·尤斯拉纳.信任的道德基础[M].张敦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33]焦洪昌.公民集会权利[A].陈光中.《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4][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其最后之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6]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7][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8][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9]陈家刚.协商民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40]罗伯特·H·威布.自治美国民主的文化史[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6.
    [41][德]阿图尔·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告别演讲[M].米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2][美]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43][美]詹姆斯·M·布坎南.宪法秩序的经济学与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4]罗传贤.行政程序法基础理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
    [45]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6]治·S·布莱尔.社区权利与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47][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8][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9][奥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0][美]凯斯·R.桑斯坦.偏颇的宪法[M].宋华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1][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2]卡尔·波普尔.客观的知识[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53]吴东民、董西明.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4]M.Farrand,Records of the Federal Conventions of 1787,479(1911).转引[美]凯斯·R.桑斯坦.偏颇的宪法[M].宋华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5]张维迎.市场的逻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6]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7][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58]卡尔·拉伦茨[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9]詹姆斯·M.布坎南等.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0]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景跃进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1]黄建钢,李百齐.“行政管理学”新论:一种对治理社会方式的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
    [6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3][美]艾伯特·奥·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的政治争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64]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65]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6][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7]王绍光.民主四讲[M].上海:三联书店.2008.
    [68]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9]诺曼·厄普霍夫.理解社会资本:学习参与分析及参与经验[A].帕萨·达斯古普特,依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0]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2]王康.社会学词典[Z].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73][德]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M].刘化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4]沃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M].龚小夏,译.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3).
    [75]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76]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7]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78][美]理查德.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德重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9]布来顿等.理解民主——经济与政治的视角[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80]杰伊·D.怀特等.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1]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
    [82][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刘小林,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3]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M].冯韵文,黄育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84]安东尼·吉登斯.风险、信任、自反性[A].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85][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6][美]斯蒂文·R·史密斯、[美]海伦·英格兰姆.公共政策和民主制度[A].[美]海伦·英格兰姆、[美]斯蒂文·R·史密斯: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87][法]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刘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8]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策略与艺术[M].风笑天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89][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0][英]卡尔·波普.猜想与反驳[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91]保罗·斯特里滕.非政府组织与发展[A].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2]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93][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
    [94]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5]哈拉尔.新资本主义[M].冯韵文,黄育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6]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7]邓国胜.民间组织评估体系—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8][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9]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0][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1]彭和平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02]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103][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0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5]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6]哈拉尔.新资本主义[M].冯韵文,黄育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07]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8][美]西奥多·A.哥伦比斯,杰姆斯·H.沃尔夫.权力与正义[C].白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09]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M].上海: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110]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111]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A].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12]凯斯·R·孙斯坦.设计民主:论宪法的作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0.
    [113]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115]罗荣渠.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16][英]H·K·科尔巴奇.政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17][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8]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19][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等译,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20]陈家刚.协商民主:民主范式的复兴与超越(代序)[A].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C].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
    [121][澳]约翰·S·德雷泽尔.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22]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3]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2005-2006)[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4][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李惠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25]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玛丽亚·P·阿里斯蒂格塔.公共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26][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27][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28]安东尼·唐斯,姚洋等译.民主的经济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9][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130]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131]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3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33]弗朗兹·舒尔曼.共产主义中国意识形态和组织[M].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66.
    []34][美]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35]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36]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37][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审议民主意味着什么[A].谈火生译.载于谈火生编.审议民主[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38]菲利普·施米特,特丽·林恩·卡尔.民主是什么,民主不是什么?[A]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9]陈宣良.理性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40][美]梅维·库克.协商民主的五种观点[A].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C].王英津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41][美]古特曼、汤普森.民主与分歧[M].杨立峰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142][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43][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4][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林震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45]Jong S.Jun.公共行政:设计与问题解决[M].黄曙曜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
    [146][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47]吉登斯,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148][法]布迪厄·皮埃尔,汉斯·哈克.自由交流[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6.
    [149][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50]成伯清.布尔迪厄的用途[A].(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成富,张艳译.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场社会学[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1]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52]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学之社会学[M].(Questions de Sociologie,1980)日文版,藤原书店出版社,1991.
    [153][美]B·盖伊·彼得斯,弗兰斯·K·M·冯尼斯潘.公共政策工具——对公 共管理工具的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54]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155]哈蒙.吴琼恩等译.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
    [156][英]休谟.人性论(下)[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57]贺善侃,黄德良.现代行政决策[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158]林德布鲁姆.“竭力对付”的科学,彭和平、竹立家.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59]武玉英.变革社会中的公共行政——前瞻性行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60]常士.政治现代性的解构——后现代多元主义政治思想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61][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8.
    [162]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C].上海:三联书店,1998.
    [163][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64][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65]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66]叶浩生,郭本禹,杨邵刚.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67][英]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68][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约瑟夫.S.奈.门洪华编.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69]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C].艾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170][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71][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M].应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72][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73][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7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75]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6][美]约翰·科特.权力与影响[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77]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玛丽亚·P·阿里斯蒂格塔.公共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78][美]加里斯·摩根.驾御变革的浪潮:开发动荡时代的管理潜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9]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80][美]斯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 赖于税[M].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1]高兆明.社会失范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82]陈舜.权利及其维护——一种交易成本观点[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83][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84]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85]德鲁克.社会的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86]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187][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M].南京: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88]约翰·罗尔斯.公共理性概念再探[A].时和兴,译.哈佛燕京学社.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C].北京:三联书店,2005.
    [189][英]休谟.人性论(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90][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191]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192]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93][美]查尔斯·泰勒著.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C].上海:三联书店,1998.
    [19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5]李惠斌.什么是社会资本[A].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96][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97]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98]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199]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00]罗纳德·J·奥克森.互惠:一种颠倒的政治发展观点[A].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01]豪尔赫·涅托·蒙胧特西诺斯.治理全球化:谋求民主治理的世界政策[A].弗郎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02][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刘训练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03][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M].马音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04]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0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社会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994.
    [206][英]威廉姆·奥斯威特.哈贝马斯[M].沈亚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7]哈贝马斯,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M].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08]周作宇.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元教育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09]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第一卷)[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210]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1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12][德]尤尔根·哈尔贝斯、半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13][德]施莱尔马赫.1819年讲演纲要[A].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214][英]Frank Bealey.布莱克威尔政治学智典[Z].张文扬、周群英等译.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7.
    [215][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M].周军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216]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导论(第2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17][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18]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19][美]菲利普·J·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M].王巧玲,李文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20]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21]明生、卑忠民、居中原、陈旭、吴宁远、陈长吞、王续砚.海峡两岸公共行政与跨世纪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9.
    [222]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223]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24]高丙中、袁瑞军(主编).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25][美]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26][美]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丁煌,方兴译.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4.
    [227][美]第默尔·库兰.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
    [228]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29][美]安德森.公共决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30][南非]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 版社,2006.
    [231]王伟,鄯爱红.行政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32]李凌波.公众有效参与:行政法权利(力)结构趋向平衡之路[A].罗豪才等.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33]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34]艾尔东·莫里斯.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M].刘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35]林贤治.午夜的幽光: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236]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余逊达、陈旭冬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23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38]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39]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40]尼克拉斯·卢曼.权力[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41]王伟.行政伦理概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42][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243]胡塞尔.逻辑研究Ⅱ/1[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44]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45]刘永佶.中国官文化批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46][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格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47][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孙有中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248]罗伯特·K·默顿.现代社会学理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49][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50]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51]曼纽尔·卡斯特尔.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52]凯茨J E,莱斯R E.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郝芳,刘长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53]艾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54]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A].信春鹰,李林.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255]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56][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57][美]R·M·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昊玉章、周汉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58]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
    [2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60][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261][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62][英]塞缪尔·斯迈尔斯.金钱与人生[M].李柏光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263][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64]H·哈肯.协同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265]周翼虎,杨晓民.社区发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66]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67][美]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68]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69]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70][美]朱莉·费希尔.非政府组织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M].邓国胜、赵秀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71]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72][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73]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74]文森特·奥斯特洛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9.
    [275]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76][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
    [277]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78]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79][美]E.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80][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81][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孙柏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82][美]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83]埃里克·乌斯拉纳.民主与社会资本[A].马克·沃伦,民主与信任[C].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84]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85]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出版社,2002.
    [286]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287][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88]罗伯特·普特南.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与公共生活[A].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89][美]J·斯蒂格利茨.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A].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C].2003.
    [290][美]韦恩·贝克.新型社会资本及其投资[A].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C].2003.
    [291][美]缪勒.公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92]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93]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94]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95][美]詹姆斯·S·科尔曼.人力资本创造中的社会资本[A].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视角的观点[C].张慧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96]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97][美]叶海卡·德罗尔.逆境中的公共政策分析[M].王满传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98]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299]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3.
    [300]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01][美]施路赫特·李廉.信念与责任——马克斯·韦伯论伦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02][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03]哈拉尔.新资本主义[M].冯韵文,黄育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04][美]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05][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06][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07]安东尼·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08][美]罗蒂著.后形而上学希望——新实用主义社会、政治和法律哲学[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09][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中国问题研究所等组织翻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310]罗德里克·M·克雷默,汤姆·R·泰勒.组织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311]弗兰·汤克斯.信任、网络与经济[A].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视点从刊)[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312][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13]戴维·哟翰·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14][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15]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郏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16][德]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317][美]弗兰克·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18]C.曼特扎维诺斯.个人、制度与市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319][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20][英]罗素.哲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21]杰伊·D.怀特,等.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22][英]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M].邓正来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323][印]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24[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32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26]伊丽莎白·诺依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螺旋的概念[A].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27][美]唐纳德·M·吉尔摩等.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上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28][德]格尔哈德·帕普克等.知识、自由与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29][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30]罗德里克·M·克雷默、汤姆·R·泰勒.组织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3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332][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33][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334]苏国勋,刘小枫.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Ⅱ):社会理论的诸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5.
    [335]许纪霖.共和、社会与公民[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
    [336][英]卡尔·波普尔.民主国家理论与实践的反思[A].戴维·米勒.开放的思想和社会:波普尔思想精粹[C].张之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37]莫泰基.公民参与:社会政策的基石[M].香港:中华书局公司,1995. 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38][美]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39]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40]陈振明.政府工具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41][美]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周雪光.规则的动态演变——成文组织规则的变化[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42]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343]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刘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44][美]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45]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A].盛洪.新制度经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46][美]亨廷顿.失横的承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47][印]阿马蒂·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48]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49][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50][英]哈耶克.自由宪章[M].杨玉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51]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Z].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52][美]理查德·A.波斯纳.“罗纳德·科斯和方法论”[A].理查德·人.波斯纳.超越法律[C].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53]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C].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5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5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56]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57][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58]沈小峰,胡岗,姜璐.耗散结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59]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1]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1)
    [2]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后现代知识论的终结[J].哲学研究,2005,(9).
    [3]汪志明.试论解放思想社会工程的社会建构[J].广东社会科学,2009,(1).
    [4]安维复.科学知识观的社会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4).
    [5]孙柏瑛.走向民主治理:公共行政精神再思考[J].公共行政评论,2008,(5).
    [6]杨炳超.协商民主:内涵、背景及意义[J].东岳论丛,2010,(2)
    [7]蒋开君.关于一个教育命题的现象学之思——“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8]刘伟.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新视角[J].工会论坛,2010,(4).
    [9]高振扬.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逻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0]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J].中国行政管理,1995.
    [11]加里·L·万斯莱.公共行政与治理过程:转变美国的政治对话(节选黑堡宣言)[J].段钢译.中国行政管理,2002,(2)
    [12]曾赞.风险社会背景下行政法范式的流变:预防行政概念的提出[J].社会科学战线,2010,(7)
    [12]白小瑜.社会建构论的再考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9,(4)
    [13]王伟杰.公共行政行动理论的行政责任观述评[J]:理论界.2008,(6)
    [14]张杰.论政府网络传播的民主参与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
    [15]吴宝玲.媒介方式与写作自我的建构[J].西北大学学报.2007,(9)
    [16]王锡锌、章永乐.专家、大众与知识的运用[J].中国社会科学,2003,(3)
    [17]万俊人,李义天.政治哲学研究:历史、现在与未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1).
    [18]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开放时代,2006.
    [19]袁传旭.论社会自治[J].书屋,2010,(1).
    [20]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21]张康之.探索公共行政的民主化—读《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2]秦前红,叶海波.宽容:和谐社会的宪政之道[J].法学论坛,2005,(4)
    [23]李好,李建华.公共行政的伦理危机与忠诚伦理的价值凸显[J].学习论坛,2007,(9).
    [24]杨艳.论行政裁量之控制与行政人格的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8,(6).
    [25]贺来.“宽容”的合法性根据——市场经济中的宽容文化及其哲学透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2,(2).
    [26]安娜·库茨拉底.论宽容和宽容的限度[J].第欧根尼,1998,(2).
    [27]王锡锌.中国行政执法困境的个案解读[J].法学研究,2005,(3)
    [28]刘可风.论中国行政伦理问题及其实质[J].武汉大学学报,2003,(3).
    [29]马得勇,王正绪.社会资本、民主发展与政府治理——对69个国家的比较研究[J].开放时代,2009,(5)
    [30]张康之.公共行政:超越工具理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2,(4)
    [31][美]万斯莱.公共行政与治理过程:转变美国的政治对话[J].中国行政管理,2002,(2).
    [32]李醒民.隐喻:科学概念变革的助产土[J].自然辨证法通讯,2004,(1).
    [33]古雪.公共行政新的典则规范研究述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4).
    [34]张国庆.公共行政典则规范更新替代与政府行政制度创新——兼论中国政 府新公共行政典范的确立[J].复旦大学学报,2002,(2).
    [35]贝克.风险社会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4).
    [36]张成福.重建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
    [37]朱旭峰,田君.知识与中国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一个实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6)
    [38]翟校义.当今中国社会中的行政歧视及其根源[J].政治学研究,2005,(3).
    [39]徐贲.英雄行为与普通人参与———阿伦特公民观论述评论[J].东方,2002,(1).
    [40]约翰·弗里德曼.再思贫困:赋权与公民权[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7,(2).
    [41]张康之.论合作[J].南京大学学报,2007,(5).
    [42]陈庆云,曾军荣.论共管理中的政府利益[J].中国行政管理.2005,(8).
    [43]陈庆云,刘小康,曾军荣.论公共管理中的社会利益[J].中国行政管理.2005,(9).
    [44]李凡.治道变革:由硬权力向软权力过渡[N].南方周末,2012-05-07.
    [45]李勇军.黄柏青.游戏的政治话语的行政—后现代视野中的政治与行政[J].兰州学刊,2004,(5)
    [46]石凯,胡伟.政策网络理论:政策过程的新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6,(3)
    [47]俞睿.社会冲突与政治妥协:社会和谐的内存张力[J].探索,2008,(6)
    [48]郑永年.地方民主、国家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模式: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现实估计[J].当代中国研究,1997,(2)
    [49]胡晓鹏,存在、权利与自我认同[N].上海证券报.2007—04—11(B08).
    [50][德]哈贝马斯.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EB/OL].曹卫东译.(2000-12-29)[2008-04-08].http://www.gong-fa.com/minzhuguifanmoshha bermas.htm.
    [51]沈又红.话语真实:走向理性批判的门槛——兼论教育学话语失真及其改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52]彭正波.后现代语境中的公共行政解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4)
    [53]周浩波.论教育学的命运[J].教育研究,1997,(2)
    [54]孙俊三.从说服到沟通—90年代德育新模式[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6)
    [55]张健.“话语权”及公民社会中的话语表达[J].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2007.
    [56]刘永富.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的三层可能的解释[J].世界哲学,2004,(2)
    [57]J·S·利文斯顿.受良好教训,管理者的神话[J].哈佛商业纵览,1971,(1).
    [58]李强彬.论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议程建构[J].求实,2008,(1)
    [59]何怀宏.“诉诸公共理性”[N].经济观察报.2003—06—30.
    [60]石凯.政策结果的多而向:寻访新政策网络理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8.
    [61]鄞益奋.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07,(1).
    [62]陈敬良,匡霞.西方政策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评价[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5)
    [63]谢立中.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4]刘永富.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的三层可能的解释[J].世界哲学,2004,(2)
    [65]张康之.论民主困境中的治理变革[J].学海,2006,(4).
    [66]夏明.民主:政治维纳斯[EB/OL].http://bl.og. sina. com. cn/s/blog_4c4d25a30100ccoq.htm.1.
    [67][澳大利亚]John S. Dryzek.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67]张康之.论作为行政伦理原则的民主范畴[J].天津社会科学,1998,(6).
    [69]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0]秦德君.政治设计技术范畴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5).
    [71]拉里·戴蒙德,里奥纳多·莫里诺.关于民主质量的概述[J].民主,2004(4).
    [72]张云昊.结构二元性:公共政策与个体理性行动之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3)
    [73]谭长贵.动态平衡态势的阶段可调控性[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74]薛广洲.对象化民主:民主化进程的外在两重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4)
    [75]陈家刚.风险社会与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76][英]格里·斯托克.新地方主义、参与及网络化社区治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
    [77]薄贵利,金相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央与地方权限调整的趋势[J].政治学研究,1997,(3)
    [78][美]艾伦·罗森博姆(Allan Rosenbaum).分权、治理与民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4).
    [79]甘阳.走向“政治民族”[J].读书[J],2003,(4)
    [80][美]阿伦·罗森鲍姆,赵勇译,李琪校.“比较视野中的分权:建立有效的、民主的地方治理的一些经验[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3).
    [81]王晓升、重新理解权力[J].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10,(2)。
    [82]王婷.社会自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3)
    [83]张康之.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自治[J].江苏社会科学,2002,(6)
    [84][英]D.路易斯.“非政府组织的缘起与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5,(1).
    [85]谢岳.后现代国家“第三部门”运动评析[M].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4).
    [86]杨镪龙,许利平,帅学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新模式——从制度化协同走向联动嵌入模式[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3)
    [87]林尚立.基层民主:国家建构民主的中国实践[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 (4)
    [88]乔耀章,基层民主:一个需要重点推出的“综合演兵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4)
    [89]丁凤琴.关于社区情感的理论发展与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0,(7)
    [90]郭慧敏,王海珍,刘宝剑,张苗红.参与式发展与我国荒漠化防治[J].农业经济,2006,(8).
    [91]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J].社会,2007,(2).
    [92]刘威.街区邻里政治的动员路径与二重维度——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0,(4).
    [93]王雪梅.社区公共物品与社区治理[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4).
    [94]沈红.穷人主体建构与社区性制度创新[J].社会学研究,2002,(1).
    [95]魏智慧.社区参与的拓展与主体建构[J].决策探索,2010,(3).
    [96]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3).
    [97]郭台辉.政治文明与社会资本:一种相互依存关系[J].学术论坛,2004,(5).
    [98][美]弗朗西斯·福山.社会资本、公民社会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2).
    [99]曹永湘,罗雪群.社会资本与公民社会:一种元制度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2)
    [100]曹祥涛.我国社会资本的重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2)
    [101]尚虎平.是“公共能量束”而非“公共能量场”在解决着我国“焦点事件”——《后现代公共行政》评述兼议我国“拐点行政”走向[J].社会科学.2008,(8).
    [102]朱德米.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103]马得勇,王正绪.社会资本、民主发展与政府治理——对69个国家的比较研究[J].开放时代,2009,(5)
    [104]张富.公共行政价值论:意义、现状及可能[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105]王锡锌,章永乐.“参与式治理”的兴起:经验模式、理论框架与制度分析[EB/OL].Proceedings of the Sino-Swiss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ertical Power Sharing and Local Governance,2009.103-135.
    [106]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EB/OL].ht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TD=190415,2010-11-03.
    [107]于建嵘.理智对待不同性质的群体性事件[N].南方日报,2009—04—09(13).
    [108]高小平.实现良好治理的三大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1,(9).
    [109]郭莲.中国公众近十年价值观的变化——“后现代化理论”的验证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3)
    [110]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J].浙江学刊,2004.(6)
    [111]罗豪才、宋功德.公域之治的转型——对公共治理与公法互动关系的一种透视.中国法学.2005,(5)
    [112]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J].读书,1996(5)
    [113]张康之.“协作”与“合作”之辨异[J].江海学刊,2006,(2)
    [114]何艳玲.“嵌入式自治”国家—地方互嵌关系下的地方治理[J].武汉大学学报,2009,(4)
    [115]张康之.当前中国政府应当考虑的十项策略[J].中山大学学报,2005,(5).
    [116]杨义.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纵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5,(3).
    [117]顾平安.政府价值的自我求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1)
    [118]刘祖云、林莉.透明政府:一个政府模式变革的历史与逻辑[J].四川大学学报.2009,(1).
    [119]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120]芮国强,常静.公共精神型塑下的行政转型[J].学术界,2007,(6)
    [121]杨雪冬.分权、民主与地方政府公共责任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122]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以及如何可能[J].哲学研究,2007,(2)
    [123][美] James S Fishkin.实现协商民主:虚拟和面对面的可能性[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124]徐善登.社区公民治理的新视阈:基于强势民主理论[J].云南社会科学,2010,(6).
    [125]郭济,高小平.监督、民主、法制:政风建设的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1,(11)
    [126]左然.当代国际行政的发展与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1997,(9)
    [127][美]艾伦·罗森博姆(Allan Rosenbaum).分权、治理与民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4).
    [128]刘鑫淼.公共精神:现代公民的核心品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6).
    [129][美]乔治·M瓦拉德兹.协商民主[J].何莉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4,(3)
    [130]季明.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首次网络直播全团会议[EB/OL].新华网http: //news.xinhuanet.com/misc/2007-03/05/con-tent 5804478.htm.
    [131]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1).
    [132]孔繁斌.民主治理中的集体行动[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6).
    [133]杜治洲.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与公众互动的三种模式[J].中州学刊,2008,(2)
    [134]孔繁斌.民主治理中的集体行动——一个组织行为学议题及其解释[.T].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2)
    [135]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介[J].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136]苏万寿.行政场域及其权利实现[J].行政与法,2010,(4).
    [137]刘广明.高校“位置”提升的策略:场域的视角[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
    [138]孔繁斌,社会治理的多中心场域构建——基于共和主义的一项理论解释[J]. 湘潭大学学报,2009,(2)
    [139]刘永富.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的三层可能的解释[J].世界哲学,2004,(2)
    [140]何艳玲.“公共价值管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J].政治学研究,2009,(6).
    [141]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
    [142]刘伟忠.利益集团政策参与的均衡性探究[J].理论探讨.2006,(4)
    [143]吕晓俊.组织背景中心智模式的自我管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2)
    [144]张银岳,社会行动的逻辑:传统的以及当代的视角[J].桂海论丛,2009,(6)
    [145]何克祥.试论缩短权利到权力的距离[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2)
    [146]严新明、童星.“心我”与“口我”:关于社会互动行为主体的研究[J].江海学刊,2008,(2)
    [147]李景鹏:科学决策的关键——通过不可行性论证的考验[J].国家行政学院,2010,(2)
    [148]唐克军.重建公民资格[J].国外社会科学,2008,(9)
    [149]郑永年.中国改革下一步:民生还是民主?[N].凤凰周刊,2012,(3)
    [150]任剑涛.“公共”的政治哲学:理论导向与实践品格[J].哲学研究.2010,(7).
    [151]虞崇胜,张星从,“群众参与”到“公民参与”——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参与模式的“革命性”转变[J].创新,2010,(1)
    [152]唐茉蓉.从新公共管理走向新公民治理[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
    [153][美]戈兰·海登.公民社会、社会资本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1)
    [154]陈庆云,刘小康,曾军荣.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社会利益[J].中国行政管理,2005,(9).
    [155]Simone Chambers.1办商民主理论[EB/OL].洪燕文,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com/NewsInf.
    [156]王伟杰.公共行政行动理论的行政责任观述评[J].理论界,2008,(6).
    [15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J].教育研究,1990,(7).
    [158]张康之.论作为行政伦理原则的民主范畴[J].天津社会科学.1998,(6).
    [159][美]R·尼布尔.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M].贵阳: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们出版社,1998.
    [1]SERGIO S.Science without myth-on constructions,reality,and social knowledge [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
    [2]IANH.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at?[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IANH.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at?[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4]Bruno Latour,Aramis or the love of technolog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M.Harmon,Ac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New York:Longman,1981.
    [6]Thomas Janoski.Citizenship and Civil Society[M].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8.30-33·
    [7]John S.Dryzek.Discursive Democracy:Politics, Policy, and Political Scien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8]ADLER P S,KWON S W.Social capital: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1)
    [9]Farmer, D·J·,The langua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ureaucracy,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Tuscaloosa: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95,p·3.
    [10]James Bowman. Public Deliberation:Pluralism, complexity and Democracy[M]. The MIT Press,1997.
    [11]Klandermans,Bert.1989b."Grievance Interpretation and Success Expectation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otest."So-cial Behavior 4.
    [12]Dieter Schwab.Die Selbstver waltungsidee des Freiherrn vom Stein und ihre geistigen Grundlagen[M].Frankfurt/M,1971.
    [13].Ian, Kooiman. Governance and Governability:Using, Complexity, Dynamics and Diversity [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3.
    [14]Cass R. Sunstein,Designing Democracy:What Constitutions Do[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5]Moore, M.H.,Creating public Value: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Cambridge, MA: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95.
    [16]Gerry Stoker, Public Value Management:A New Narrative for Networked Governance?,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Administration,No.1March 2006.
    [17]Wlof gang Merkel,Embedded and Defective Democracy Democratization,No.5,2004.
    [18]Jong Jun."The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Challenges in Korea s Future: Thinking Global-ly, Acting Locally, Perceiving Critically"[A].In Chung-Hyun Ro(Ed.).Korea in the Era ofPost-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Task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C].Seoul:the korea in-stitu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96.
    [19]Abdresw Massey(ed.),Glob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of Government Service:Gontemporary Public Sector Development(New York:St. Martin's Press,Inc1997.
    [20]DavidTruman, The Government Process: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 1951.
    [21]Burt Ronald S.Structure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Competition [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2]Niklas Luhmann.Law As A Social System [M].Translated by Klaus A. Zieger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3]EVANS P B.State-Society Synergy:Government and SocialCapital in Development,Berkeley[M].California:Universityof California,1997. MIGDAL J S.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 andSociety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4]Waldo,D.The Study of PublicAdministration. NY:Random House,1955.
    [25]Susan Bickford.Beyond Friendship:Aristotle on Conflict Deliberation andAttention [J].in the Journal ofPolitics, Vol·58,1996.
    [26]Callon M.The Role of Lay Peop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J].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1999,4,(1)
    [27]John Parkinson. Why Deliberate?The Encounter between Deliberation and New Public Managers [J].Public Administration,2004, (2).
    [28]PERROW, C.Normal accidents:Living with high-risk technologies [M].New York:Basic Books,1984.
    [29]Norman Fainstein and Susan S. Faristein,'Participation and in NewYork and London:Community andMarketunderCapitalism',in Mobilizing theCommunity: Local Politics in the Era of the Global City, edited by Robert Fisherand JosephKling,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1993.
    [30]Charles Taylor,"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in Multiculturalism and"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31]Jong S.Jun.Philosophy of Administration[M].Daeyoung Moonhwa International, 1994.
    [32]S.R. Arnstein.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9,(35).
    [33]M.Harmon,Ac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New York:Longman,1981. D.Brayblook and C.Lindblonm,A Strategy of Decision:Policy Evaluation as a Social Process(Glencoe Ⅲ.:The Freepress of Glence,1963).
    [34]Shotter,J.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ur inner selves.Journal of Constructivest,Psychology.1997,(10).
    [35]BAKERW E, CAMERON K S, DOTTON J E. The Goal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EB/OL].[2009-12-28].http://www.bus.umich. edu/Positive/pdf/pos%20Essence.pd.f.
    [36]Michael Cuthill, John Fien, Capacity building:Facilita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local governance,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64(4)63-80: December,2005.
    [37]Burns,James MacCregor.Leadship[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8.
    [38]Joshua Cohen,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C]//.Alan Hamlin and Philip Pettit,The Good Polity.Basil Blackwell,1989.
    [39]LEE,J.A.B.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M].New York:Colubia University Press.1994.
    [40]H. George Frederickson,"The Recovery of Civism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42(November/December), p.601.
    [41]Elinor Ostrom. A Communitarian Approach to Local governance [J].National Civic Review (Summer),1993.
    [42]Camilla Stivers,"Citizenship Ethic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in Terry L. Cooper ed.,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Marcel Dekker,2001.
    [43]Giovanna Procacci·Poor Citizens:Social Citizenship versus Individualization of Welfare [C]·Colin Crouch, KlausEd-er, and Damian Tambini.Citizenship,Markets, and the State[A],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1.
    [44]Richard Dagger. Civic Virtu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45]John Rawls.Political Liberalism[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46]See Bernstein,Thomas, Stalinism,Famine,and Chinese Peasants:Grain Procurements 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ory and Society 13,No.3,May 1984.
    [47]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48]Craig Jenkins."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 State:An Agenda and Compara-tive Framework."Ed.Jenkins and Klandermans.Politicsand Social Movements.Minneapolis and St. Paul: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5.
    [49]Klaus Eder-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Democratic Order: Reorganizing the SocialBasis ofPoliticalCiti-zenship in Complex Societies[C]·Colin Crouch,Klaus Eder,and Damian Tambini·Citizenship, Markets, and the State [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50]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d NewYork:Methuen,1987.
    [51]Thomas A.Birkland.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y Process:Theories,Concepts,and Model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M.E.Sharpe,Armonk,New York,2001.
    [52]Peter Bachrach,Morton S.Baratz,Decisions and Non-Decisions:An Analytical Framework,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63,(57)
    [53]Democracy and Difference:Con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Political[C].Edited by Seyla Benhabib,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96,p71.
    [54]Gerry Stoker, Public Value Management:A New Narrative for Networked Governance?,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o.1March 2006.
    [55]Firedman and McAdam,"Collective Identity and Activism:Networks,Choices, and the Life of a Social Move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2.
    [56]Jennifer M.Brinkerhoff.Government,Nonprofit Partnership:A Defining Framework[J].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2,(22)
    [57]Granovetter, Mark..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vol·91,N0·3.
    [58]R.W.Gibbs.Intentions as Emergent Products of Social Interactions[A].B.F.Malle. Intention and Intentionality:Foundations of Social Cognition[C].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2001.
    [59]Malle,B.F.&Knobe,J.The folk concept of intentionality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7,(33).
    [60]Guttenplan,S-An Essay on Mind [A].Guttenplan,S.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Cambridge:Basil Blackwell Ltd.,1994.
    [61]Brown, Richard Harvey. Bureaucracy as Praxis:Toward aPolitical Phenomenology of Formal Organization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8, 23:365-82.
    [62]Samuel P. Huntington,After twenty years:the future of the third wave[J].Journal of Democracy, Volume 8,Number 4,1997 October.
    [63]CAROLYN M.HENDRIKS.Integrated Deliberation:Reconciling Civil Society's Dual Role in DeliberativeDemocracy[J].Political Studies:2006,(54).
    [64]David M·Levitan,"Political Ends and Administrative Mea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Autumn,1943.
    [65]DOWEY J.Creative Democracy-The Task Before Us,The LaterWorks, Vo.l 14 [M].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Southern IllinoisUniversity Press,1984.
    [66]Charles W.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the Internet:Prospects for Civic Deliber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J].Social Studies,1997(88).
    [67]Dewey J.Creative Democracy-TheTask Before Us, The Later Works of John Dewey, Vol.14 [M].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 University,1988.
    [68]Dewey J.Creative Democracy-TheTask Before Us, The Later Works of John Dewey, Vol.14 [M].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 University,1988.
    [69]Bardhan.Decentralization of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2,(4).
    [70]Leonard D-White,"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cmillan,1948.
    [71]STONE C.Urban regimes and the capacity to govern:A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J]Journal of Urban Affairs,1993,15(1).
    [72]Dewey John.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M]..Athens,Ohio:Swallow press.218.
    [73]Kenneth P.Wilkinson.The Community in Rural America.New York:Green wood Press,1991.
    [74]Sutton,Rolaja.The concept of community,Rural Soci-ology 25(June).
    [75]Paxton, P.Is Social Capital Declining? A Multiple Indicator Assess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9,(105).
    [76]Putnam,Robert, Robert Leonardi & Raffaella Nanetti,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Wuthnow, Robert,Loose Connections:Civic Involvement in America's Fragmented Communiti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77]Putnam,R.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l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78]Putnam, R.D.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 inModernItaly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79]Pierre Bourdieu.Loic Wacquant,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80]Boi x,C.,&Posner,D.N.Social capital:Explaining its originsand effectson government Performance[J].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8,1998.
    [81]Putnam, Robert,BowlingAlone: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York:Simon&Schuster.2000.
    [82]PUTNAM D R.BowlingAlone:theCollapse and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M].New York, London,Toronto, Sydney, Singapore:Simon& Schuster, 2000.
    [83]Robert Putnam.Making Democracy Work[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84]Wallis, J.& B. Dollery. "Social Capital and Local Government Capacity,"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61(3).2002.
    [85]Alasdair MacIntyre.After Virtue[M].Notre Dame,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
    [86]Cf. Child, J. Participation.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J].Human Relations, 1976.,
    [87]Habermas,The Theo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vol-2,PajrtV.
    [88]Thomas S.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89]R.Behn,"The Big Questions of Pubilc Management",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vol.55(July/August,1995.
    [90]Erich Goode,Nachman Ben-Yehuda. MORAL PANICS:Culture,Politics,and Social Construction.his chapter was adapted from Moral Panics by Erich Goode and Nachman Ben-Yehuda,Oxford England:Blackwells 1994.Permission to adapt this material is acknowledged.
    [91]Anne Schneider,Helen Ingram.Social Construction of Target Populations: Implications for Politics and Polic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7, No.2(Jun.,1993).
    [92]Janet Fulk.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36,No.5 (Oct.,1993). Robert Henry Cox.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n Imperative:Why Welfare Reform Happened in Denmark and the Netherlands but Not in Germany,World Politics, Vol. 53,No.3 (Apr.,2001).
    [93]Jong S.Jun.The Self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al Reality: Eastern and Western Views Administrative Theory & Praxis, Vol.27,No.1 (Mar., 2005).
    [94]Farmer,D·J·,The langua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ureaucracy,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Tuscaloosa:University of AlabamaPress,1995.
    [95]Cass R. Sunstein,Designing Democracy:What Constitutions Do,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96]BarberB.R..Strong Democracy: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M]. Berkeley and LosAngeles: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84.
    [97]Malinowski Bronislaw.1962(1926).Crim and Custom in Sav-age Society. Paterson,N.J.Littlefield, Adams.
    [98]See 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3, (Oct.,1960)
    [99]Kris Steven and John Morris, Struggling toward sustain-ability:considering grassroots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v.9,2001.
    [100]KellyG,Muers,S.&Mulgan, G.2002.CreatingPublicValue: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Public Service Reform,London:Cabinet Office, UK Government.
    [101]MICHAEL D. COBB and JAMES H. KUKLINSKI.Changing Minds:Political Arguments and PoliticalPersuasion [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1997.
    [102]John Seely Borwn, Paul Dugui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Working,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
    [103]Etienne Wenger. Communities of Practice:earning As A Social System [J]. Systems Thinker,1998(6).
    [104]Wenger E, SnyderW M.Communities of Practice:The Organizational Fronti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1-2).
    [105]LESTER SAIAMON.The emerging non rofit sector:an Overview [M].Maneheste.Mane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5.
    [106]Robert Leach & Janie Percy-Smith.Local Governance in Britain, New York:Pal grave,2001.186.
    [107]Alfred H.Katz,Eugene I.Bender,Helping One Another:Self-help Groups in a Changing World,Third Party Publishing Company,1990.
    [108]M. Taylor. Community, Anarchy and Liberty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109]Nahapiet Janine,Ghoshal Sumantra.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 Portes, Alejandro."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Modern Sociolog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24:1-24,Aug.1998;Putnam, Robert D."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Public Life."The American Prospect. No.13(Spring,1993).
    [109]Waldo,Dwight.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M].New York:Holmes & Meier,1984.
    [110]Denhardt,R.& J. Denhardt. 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0.
    [111]Michael J.Sande,l The Order of the Coif Annual Lecture:The Constitution of the Procedural Republic:LiberalRights and CivicVirtue, Fordham Law Review, October,1997.
    [112J]IERREJ, PETERSG. What is Governance[M].[S.l.]:Macmillian Press Ltd,2000.
    [113]Parsons, Wayne.Public Policy[M].Aldershot, UK:Edward Elgar,1995.
    [114]Deleon, Peter.The Democratization of Policy Science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52,1992,(2).
    [115]Arrow.kenneth.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New york w.w.Norton,1974.
    [116]Justice as Fairness:Political not Metaphysical[J].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4.
    [117]Doug McAam, Sidney Tarrow and Charles Tilly."To Map Con-tentious litics."http://www.ciaonet.org/wps/mcd02/,1995.
    [118]Hindy L.Schache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or Reinventing Ourselves[M].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119]Joshua Cohen,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C]//.Alan Hamlin and Philip Pettit,The Good Polity.Basil Blackwell,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