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是更加直接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一种教育方式。中等职业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独具地方性特点。因此,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更是其他任何教育包括基础教育都不可取代的。
     延边地区目前正面临着“十一五”重要时期,是延边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州委确定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延边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势必给延边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受高校扩招引发的普通高中热、就业市场人才高消费、经济发展水平低对人才吸纳能力不强以及社会上轻视中等职业教育的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延边地区教育事业中处于薄弱环节的中等职业教育遇到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本文以教育学、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学的视角,采用文献法、历史法、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回顾建国以后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延边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总结其经验,探讨了延边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阐述了延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中等职业人才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延边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脱节,存在以下问题。生源不足,招生困难;经费投入不足,缺少实验设备及实验场地;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双师型”教师;专业设置不合理,新兴专业设置艰难;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总的来说,延边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没有真正形成区域化发展,不能较好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此,文章提出以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延边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及建议。转变观念,创新体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探索多种办学层次;经科教结合,开展定单教育;以质量为核心,设置特色专业;创建过硬的师资队伍;加强“双证”沟通。
The middle 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part of modern education. Meanwhile, it is a significant support of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the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 Among the whole education industry, it hasthe most direct and closest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society and economy, and it is an educational channel that services the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ighter. Based on the compulsoryeducation, it is a higher level education to develop skilled workers andtechnical experts, which has special characters of nationalities.Especiall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rritorial economy, the middle levelvocational education shows its uninsteadable function obviously.
     Now, Yanbian area is experiencing the key period of the15th-5-year-plan,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for constructing themiddle-class family society. Led by the view of science developing, toenforce the base of the new industry, to start by the item constructing,enhancing the economy-developing and society-developing, which mustprovide the unprecedented chance for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Butaffected by recruiting students of colleges to enlarge the senior highschool, by the market needing high school ages and lower level ofeconomy's not holding so many talents, and affected by the traditionalthought of neglecting the vocation education, the vocation education mustface the more serous challenges, which will make it worse and worse.
     In this article, on the base of education theory, educationaleconomics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ory it applied the researchmethods including literature law, historical law, questionnaire surveyand interview survey, reviewed and conclude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middle 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Yanbian area, deeply discussed theinter relationship and coordinational situation bewteen the area's middle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s economy development, explained the keyrole the middle level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played in the area's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sult of the survey showed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are existing in Yanbian area's middle level vocationaleducation. These includes: insufficient resources of new students, thedifficult of new student recruitment, the insufficient educationalcapital investment, short of experiment labs and fields, the weak teacherforces ability and educational capital, deficient in "doule teachingmodel" teachers, the set up of the subjects were unreasonable, thedifficulty in new subject implementation and the graduetes of thevocational school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rea's economicdevelopmen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iddle 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in Yanbian area has not really set into a territorial developing formation,cac not coordinate well with territori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the end,this article suggests several advices and strategies regarding theimprovement of Yanbian Area's middle 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 thatrelated and coornidated closely with the area's economy development.Such as: to transfer the concept to set up the new system. according theneed of the district economy and the market, to arrange scientificspecialties. Try to enforce several ways of running schools. Confine thescience, economy and education, to train the persons under the needingof the firm. Based on the high quality, to arrange the characteristicspecialty. To train the higher teachers. To make the students get twoharmonious certificates.
引文
[1] 李建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 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对外开放.城镇化建设.软环境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7
    [2] 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11
    [1]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8
    [2] 褚家永.职业教育知识问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5
    [3] 褚家永.职业教育知识问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8-19
    [4]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9
    [1]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6
    [2] 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75-177
    [1] 刘鉴农.职业技术教育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2
    [2] www.lib.ybu.edu.cn.法律法规.职业教育政策
    [1] 梁忠义.职业技术教育手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540—563
    [2] 褚家永.职业教育知识问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5
    [3] 梁忠义.职业技术教育手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410—443
    [1] 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61
    [1] 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1
    [2] 方晓东,李玉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海南:海南出版社,2002:91
    [1] 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35
    [2] 金成男,高在钾,王国臣.延边经济概论.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84
    [3] 金在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志1715—1988.延吉: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160
    [1]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1150-1151
    [2] 许青善,姜永德,朴泰洙.中国朝鲜民族教育史料集3.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5:603
    [3] 同上
    [1]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志.延吉: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160
    [2] 同上
    [1] 金在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志1715—1988.延吉: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161
    [2] 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6教育研究.1980,2:8
    [1] 金在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志1715—1988.延吉: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161
    [2] 延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调查报告,关于我州职业技术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延边大学朝鲜族教育研究所,1989
    [1] 方晓东,李玉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海南:海南出版社,2002:392
    [2] 金在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志1715—1988.延吉: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161
    [3] 金在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志1715—1988.延吉: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165
    [1] 许青善,姜永德,朴泰洙.中国朝鲜民族教育史料集4(上).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5:109-110
    [2] 许青善,姜永德,朴泰洙.中国朝鲜民族教育史料集3.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5:532
    [1] 全州各级各类教育统计资料.1996年至2004年,延边大学朝鲜族教育研究所
    [1] 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331
    [1] 王梦奎.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协调发展.光明日报,2004.3.30
    [1] 黄龙威.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散论.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期
    [2] 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30
    [1] 州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九项决议.延边晨报,2007.2.5
    [1] 金成男,高在钾,王国臣.延边经济概论.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8
    [2] 金成男,高在钾,王国臣.延边经济概论.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221—222
    [1] www.yanbian.gov.cn/.关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2006.1.10
    [2] 州长金振吉.关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摘自延边日报,2006.2.6
    [3] 金成男.延边经济概论.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48
    [1] 一类保护植物有灵芝、人参等132种,二类保护植物有松茸、红松等45种,三类保护植物有蕨菜、沙参等36种
    [2] 金成男,高在钾,王国臣.延边经济概论.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5
    [1] 延边日报.第14524期,第_版,2006.1.15
    [1] 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2006延边经济蓝皮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319-320
    [2] 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2006延边经济蓝皮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334
    [3] 同上.2006:330
    [1] 六大产业为医药、食品、能源矿产、林产、外经贸、旅游产业
    [2] 金成男,高在钾,王国臣.延边经济概论.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90
    [3] 项目建设、城镇化建设、软环境建设
    [4] 项目建设、城镇化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软环境建设
    [1] 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2006延边经济蓝皮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244
    [2] 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2~2003延边经济蓝皮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94
    [3] 江泽民讲话.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 中国教育报.2001.1.15
    [2] 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2~2003延边经济蓝皮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110
    [1] 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3~2004延边经济蓝皮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191
    [1]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9
    [1]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1
    [1] 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2~2003延边经济蓝皮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231
    [1] 何明成.石柱县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1] 何明成.石柱县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1] 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2006延边经济蓝皮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330
    [1] 何明成.石柱县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1] 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 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2005-2006延边经济蓝皮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
    [3] 许青善,姜永德,朴泰洙,中国朝鲜民族教育史料集(1、2、3、4<上和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5
    [4] 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 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2003-2004延边经济蓝皮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
    [7]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 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2002-2003延边经济蓝皮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
    [9]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10]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1] 方晓东,李玉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海南:海南出版社,2002
    [12] 王鸿江,现代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3] 金成,高在钾,王国臣,延边经济概论.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
    [14] 吴松,WTO与中国教育发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5] 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 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17]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8] 谷鸿溪,中国职业教育跨世纪走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19] 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0] 许青善,姜永德,中国朝鲜民族文化史大系分册《教育史》.延吉:民族出版社,1997
    [21] 褚家永,职业教育知识问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2] 金在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志1715—1988.延吉: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
    [23] 梁忠义,职业技术教育手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4] 刘鉴农,职业技术教育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25] 海因茨·G·格拉斯(西德)编,陈用仪,陈国雄,刘漠云翻译,职业教育学与劳动教育学(上卷、下卷).劳动人事部培训就业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编辑出版,1985
    [26] 外国教育丛书,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7] 李星云.“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7年第1期
    [28] 和震,耿洁.2005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述评.职业技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6年第3期
    [29] 张珏.改革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职教新路.职业技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6年第2期
    [30] 牛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对策思考.职业技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6年第2期
    [31] 张海英.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与中等职业教育互动的变迁.职业技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6年第2期
    [32] 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职业技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6年第2期
    [33] 陈志刚,王青.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5年第2期
    [34] 金太基.关于职业教育市场化管理的探究和实践.中国朝鲜族教育杂志,2004年5期
    [35] 蒋乃平.中等职业教育多种课程模式的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9期
    [36] 金石洙,孙立军.利用机会和优势促进朝鲜族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国朝鲜族教育杂志,2001年5期
    [37] 金太龙,张继云.关于市场需求发展职业教育.中国朝鲜族教育杂志,2001年4期
    [38] 杨雪燕.知识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发展.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39] 张玉斌,刘甲兵.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州大学学报,2000.12
    [40] 杜屏.职业中学生源困难的原因及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
    [41] 何明成.石柱县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42] 李春梅.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43] 刘莉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4] 蔡美兰.延边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硕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4
    [45] 杨生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产业化发展的关系.wwww.chinatvet.com,2004
    [46] 郑国强.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www.lwzx.net,2003
    [47] 张雯芹.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目标定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1
    [48] 陆海红.我国当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困境与改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1
    [49] 郝新生,任昌荣.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www.lwzx.net
    [50] 杨生斌.论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www.chinatvet.com
    [51] 关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www.yanbian.gov.cn,2006年1月10日
    [52] 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05.11.7~8
    [53]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延边教育统计资料》(1992年至2005学年初,1981年至1987学年初)
    [54]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教财[2004]9号)
    [55]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教育条例》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2004
    [56] 金基浩.《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我州经济社 会发展服务》—全州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12.19
    [57]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002.2.27
    [58]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8
    [59] 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2000.7.28
    [60]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0]2号)
    [61]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职成[2000]1号)
    [6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
    [63]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12.28
    [64] 国家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职业技术教育杂志,1998年第9期
    [65] 教育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67] 《州政府办公室转发州教委关于开展职业教育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延州政办发[1995]13号
    [68] 《州职教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职责的通知》 延州职办[1994]1号
    [6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 (中发[1993])3号),1993.2
    [70]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992.4.8
    [7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10.17
    [7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5.27
    [73]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1980.1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