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以”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是古汉语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虚词,其介词、连词用法在古汉语中丰富而复杂,且延续到现代汉语害面语中。本文以虚词“以”为中心,上溯“以”的勤词本羲及其近引申羲,繼而探究其虚化为介词、连词的遇程,再造而探究“以”经遇相关结构词彙化而成为构词词素的遇程,由古及今,最後探封现代汉语中“以”的用法及其是否是词缀的问题。
     全文由绪输、第一至第四章和结论六部分构成。主髓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总体上贯穿“以”的屋时发展线索。
     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输文的遴题意羲及封象,封关於“以”的研究现状造行述评,指出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是我们的研究重点所在;同时,也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输述“以”的本羲及其各项近引申羲,“以”的古文字字形为(?)(吕)(由(?)筒化来),“象人手提一物”,本羲为“提挈、携带”,引申为“致、致送、带来”、“带领、率领”,再由“致”羲抽象为“使”羲,“用”羲也是由“以”的本羲引申而来。本章也探封了“以”的“认焉”羲的来源,当是介词“以”在意谓语境中感染了双音节词“以为”的词羲,这属於我们提出的“反语法化”现象的一种。
     第二章,论述“以”虚化为介词、连词的问题。“以”由动词在连动式中虚化为介词,其基本功能是伴随格,由此扩展出引介憑事、因事、境事、施事、舆事和受事等多种语羲成分的功能。连词“以”的产生存在“多元语法化”现象,即由勤词直接虚化产生连词“以1”,由介词进一步虚化产生连词“以2”。前者表示并列关保、承接关係;後者通遇介词“以”省略賓语、賓语复杂化、带前賓语三种楼制分别崖生表示目的、因果关保、假设关係和修饰关系的功能(也存在由伴随格介词“以”直接产生并列连词“以”的可能性)。
     第三章,分颊封论“以”字结构的词彙化问题。分为“代词+以”(“是以”、“何以”、“所以”)、“以+X”(“以往”、“以上”;“以及”、“以期”)、“X+以”(“有以”、“无以”;“可以”、“足以”、“难以”;“加以”)三类,分别具体讨论其祠彙化歷时遇程,并侧重从“以”的角度封其机制加以解释。古汉语中有雨种“是以”,一种是“代词‘是’+连祠‘以’通过“鄰词粘合”而成的“是以1”,一种是“代词‘是’+介词‘以’”通遇“短语词化”而成的“是以2”;“何以”在东汉後成词,并由於类推作用,在佛经中用如“何”;“所以P”结构在判断句“S,所以P”中高频出现,表憑藉羲的“所以P”语羲弱化,舆表原因羲的“所以P”一起发展出结果连词“所以”;“以+X”原结构是“连词‘以’+动词‘X’”,“以往”、“以上”等双音節方位词是在“(介词+)名词+以+x”句式中,由於介词缺位,“x”勤作性弱化,“以”丧失连词功能,发生重新分析而成词;“以及”、“以期”等分别成为并列连词和目的连词,页词性舆所在句法位置有关,而语羲上则與“及”、“期”等词羲有关;“有以”、“无以”源结构为“有/无所以”,後於中古时凝固为一佃副词,表示一种可能性;上古汉语中“可以”、“足以”等静态形式可能包含持续发展的勤态遇程,即“可”、“足”等由寅词燮成助勤祠的遇程和“以”由介词虚化焉连词的通程:“难以”源结构中“以”是表修饰关系的连祠,而不是介词,更不是词缀;“加以”源结构为“加之以”,其中“以”是介词,成词楼制在於“加”的勤祠羲弱化,“以”因其後成分谓词化而丧失介词功能,束汉时期在韻律作用下凝固成词。
     第四章,考察了现代汉语中“以”存在的雨种形式,一是作为虚祠使用,延续了古汉藉中介词“以”和连词“以”最显著的功能;二是在双音節词中作为一个构词词素,但它不是词缀。“以”與一些单音箭词粘附性比较明显,这部分“以”呈现出“附缀化”趣向,但作焉一个文言词的“以”不大可能完成由虚词燮成词缀的转化。
     结论部分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结输二十条,大致均属本文的创新成果。
Being a vitally important function word in ancient Chinese, yi(以)is quite complex with its usages as a preposition and conjunction, which partially come down to the written language of modern Chinese. Centered on the function word yi(以), this dissertation traces to its origin as a verb, discussing its original and derived meanings, and then probes to its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from a verb to a preposition and conjunction, on the base of which, we study the lexicalization of yi-related structures. With this diachronic study, we finally come to the usages of yi(以) in modern Chinese and the problem whether it can be called as an affix.
     The dissertation constitutes of six parts:the introduction, Chapter1to Chapter4,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presents the significance of our study and its objects, makes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es about yi(以),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left in previous studies,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ethods applied in this dissertation.
     In Chapter1, we discuss the original and derived meanings of yi(以).The ancient character pattern of yi(以) was "(?)(?)", which was simplified from "(?)", like a person carrying something in his hand. So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yi(以) should be "to carry", and it comes to the meanings of "to send, to bring about" and "to lead". Form the meaning of "to send", it develops to express "to make sb. do sth." The meaning "to use" is also developed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As is known, yi(以) also has a usage of expressing one's opinion on a certain thing. We especially study the way how it came into being and draw out that it might have infected the meaning of the disyllable word yiwei(以爲), which we call a kind of "anti-grammaticalization" phenomena.
     In Chapter2, we focus o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yi(以), that is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yi(以) from a verb to a preposition and conjunction. The verb yi(以) became a preposition in the multi-verbal form.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the preposition yi(以) is comitative, from which other functions were produced, introducing various semantic components, such as instrument, material, manner, resort, criterion, cause, location, time, condition, agent, patient and oblique. The conjunction yi(以) was generated by poly-grammaticalization. The verb yi(以) came into the conjunction yi1(以1), while the preposition yi(以) came into the conjunction yi2(以2).The former one indicates coordinative and successive relations, and the later indicates purpose, causal, suppositional and modifying relations, which were produced by different mechanisms—by leaving out the object of yi(以), by making the object complicated to be a sentence, or by locating the object in front of yi(以).
     In Chapter3, we study the lexicalization of structures related to yi(以), which we divide into three types and try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their lexicalization and the mechanism playing roles during the process. The first type is "Pron+yi(以)", including shiyi(是以), heyi(何以), suoyi(所以). In ancient Chinese, there were two kinds of shiyi(是以). One is shiyii(是以) composed of "Pron shi(是)+Conj yi(以)", the other is shiyi2(是以2) composed of "Pron shi(是)+Prep yi(以)". heyi(何以) came to be a disyllable word after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was used as the word he(何) in Buddhist sutras by analogy. With high frequency of structure "suoyi(所以) P" in judgment sentences, when its semantic meaning of "resort" became weak, it developed to be the conjunction suoyi(所以) with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cause". The second type is "yi(以)+X" whose original structure date back to "Conj yi(以)+Verb X". The disyllable nouns of locality like yiwang(以往), yishang(以上) firstly showed in the structure "(Prep+) Noun+yi(以)+X", and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the preposition, the weakening in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verb X, yi(以) losing its function of a conjunction, the structure consequently became a word by reanalysis. The lexicalization of yiji(以及), yiqi(以期) and so on is resulted from its syntactic status and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the verb. The third type is "X+yi(以)". The original structures of youyi(有以) and wuyi(無以)were you-suoyi(有所以) and wu-suoyi(無所以), and later became a adverb meaning a kind of possibility. In ancient Chinese, the static form of keyi(可以), zuyi(足以) and so on might include a dynamic proces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where ke(可) and zu(足) became a auxiliary verb from a verb or an adjective, and yi(以) became a conjunction from a preposition. In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nanyi(難以), yi(以) was a conjunction indicating modifying relation, but not a preposition or an affix. jiayi(加以) came from the structure jiazhiyi(加之以) with yi(以) as a preposition and was formed into a word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under the mechanism of two-syllable change.
     In Chapter4, we study the two main forms of yi(以) existing in modern Chinese. One is used as a function word which goes on with the most remarkable functions of the preposition and conjunction yi(以) in ancient Chinese. The other is as a morpheme being part of a disyllable word. Though there is a certain kind of tendency that yi(以) is turning into a clitic as it seems tightly adhered to other monosyllable words, yi(以) is unlikely to become an affix since it is used as a learned word in the writing language of modern Chinese and correspondingly has some stability.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the conclusions we have drawn from this study and makes a list of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引文
① 通常所说的“语法化”即某个词由具體的實词羲蒋燮为一个句法功能词的虚化遇程,遣裹我们用“反语法化”這一说法来稱呼介词“以”在特定的句法環境中产生勤祠或名词羲的现象。
    ① 敖桂苹、到乃叔,《<孟子>害中“無以”新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6期,第31-34页。
    ② 杨树逹,《词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11页。
    ① 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辭的语法研究》,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1953年,第49-50页。
    ① 馬建忠著,吕叔湘、王海棻注,《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34-435页;裴学海,《古害虚字集释》,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第17-18页;杨树逹,《词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12-314页;何乐士,《(左傅>的介词“以”》,《<左傅>虚祠研究》,北京:商務印害馆,2004年,第130-172页。
    ① 孫诒讓,《契文翠例》(二),北京:北京圆害馆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②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十二),台北:中央研究院屋史语言研究所,1991年,第3740-3752页。
    ③ 裘锡圭,《说“以”》,《古文字输集》,北京:中华害局,1992年,第106-107页。
    ④ 裘锡圭,《说“以”》,《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害局,1992年,第110页。
    ① 王贵民,《“目”非耜形新探——兼及有关古農具的文字语音问题》,《晨業考古》,1983年第2期,第138页。
    ② 林沄,《古文字研究筒论》,畏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75-77页。
    ③ 大徐本《說文》正篆没有“以”的繁髓,李里丘认为:“許害以目为以,又将从人徙以省之似焉似,而遗失徒人从厶之仏。是古文有亡於小篆而间存於今隸之说,可謂信而有證。”参见李孝定编述,《甲骨文字集释》(第十二卷),台北:“中央研究院”屋史语言研究所,1991年,第3742页;隙年福认为李说正確,衹“以”之繁體并非从人从厶之仏,而是从人吕聲之“似”字,参见陈年福《释“以”——兼说“似”字和甲骨文聲符形化造字》,第71页。
    ④ 范德茂、吴蕊,《阴於“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幾个證明》,《文史哲》,2002年第3期,第110页。
    ⑤ 宋金蘭,《“私(厶)”字的语源及嬗燮——兼論“私”所引发的先秦思想觀念之燮革》,《汉字文化》,2008年第2期,第49页。
    ① 莫小不,《璽文考辨八则·“以”“厶”辨》,《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85-86页。
    ② 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输叢》,2005年第3期。
    ③ 徐中舒,《耒耜考》,《“中央研究院”屋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0页。
    ④ 孫常叙,《耒耜的起源及其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9页。
    ① 王貴民,《“目”非耜形新探——兼及有關古農具的文字語音问题》,《晨業考古》,1983年第2期,第138、140页。
    ② 莫小不,《璽文考辨八則·“以”“厶”辨》,《杭州師范大学学报》(社舍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85-86页。
    ③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十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91年,第3747页。
    ① 裘锡圭,《说“以”》,《古文字输集》,北京:中华害局,1992年,第108页。
    ②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1页。
    ③ 陳年福,《释“以”——兼说“似”字和甲骨文聲符形化造字》,第72页。
    ④ 李圃编,《甲骨文選讀》,上海:华束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自序”,第1页。
    ⑤ 陳年福,《释“以”——兼说“似”字和甲骨文聲符形化造字》,第73页。
    ⑥ 陸宗逹、王寧,《訓詁方法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40页。
    ① 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过程》,《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第6页。
    ② 該例轉引自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过程》,第6页。
    ③ 陳年福,《释“以”——兼说“似”字和甲骨文聲符形化造字》,第72页。
    ④ 劉開田、陈靖,《甲骨文形義集释》,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年,第412页。
    ① 陈年福,《释“以”——兼说“似”字和甲骨文聲符形化造字》,第72-73页。
    ②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1页。
    ③ 胡厚宣,《殷代卜巍之來源》,《甲骨学商史论装初集》(下册),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615-660页。
    ①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卷十四),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第1593页;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遇程》,《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第3页。
    ② 例(4)-(7)四例及其翻译转引自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过程》第3页。
    ①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31页。
    ② 例(9)、(10)及其翻译转引自罗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遇程》,第4页。
    ③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卷十四),成都:四川辭害出版社,1989年,第1593页。
    ④ 括号中前为《殷周金文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害局1994年)编号,後为分期。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1页。
    ②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卷十四),成都:四川辭书出版社,1989年,第1593页。
    ③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1页。
    ④ 耀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遇程》,《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第4页。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2页。
    ② 《汉藉大词典》(缩印本),第458页。
    ①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445页。
    ② 彭望蘇,《谈谈勤词“以”的使令意羲》,《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第74页。
    ①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傅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版,第531页。
    ②《论语·先进》孔子问学生们的志向,公西赤说:“非曰能之,願学焉。宗廟之事,如舍同,端章甫,願为小相焉。”(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願意学留。在宗廟祭祀的活勤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願意穿着禮服,戴着禮帽,做一个小小的贊禮人。)《太平御览》卷76中有“昔者天子手能衣而宰夫設服,足能行而相者尊造,口能言而行人稱辭,故天子失言失禮也。”其中“相者”即“古代贊禮的人”,“尊进”即“引尊行揖讓升降之禮”。参见张秉楠辑注,《稷下钩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3页。由此可见“畴相其禮”的莊叔在整个句子语羲中的角色。
    ①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684页;王力《古代汉捂》(第一册),北京:中苹害局,1999年,第301页;杨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害局,2005年,第58页;王浩然《“管仲以其君霸”的“以”字索解》,《南陽师專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第77页;张生汉,《“管仲以其君霸”新解》,河南省语言学会编,《汉语论叢》(第二辑),開封:河南大学出版社,第322-327页。
    ② 周蔭同,《文言虚字實词義》,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98页。
    ① “使”羲的“以”其性質为勤词,而不是介词,“使”羲勤词“以”构成兼语式,而介词“以”则不能。张耘梅指出例(26)等例句中“以”训“使”,但卻将“以”看作是介词,这则是错誤的。见张耘梅,《“以猫使”说》,《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92页。
    ②《春秋公羊傅注疏》,《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4页。
    ③ 我们认为这种语境中“以”引介的封象與作为和施事協同发出某勤作的参舆者的“共事”是有差别的,“共事”是“與事”的一種(與事分为當事和共事),但“共事”一般出现在由互向勤祠构成的勤核结構中,如“小王和小李一塊兄走的”,其中“小李”就是舆事,而古汉语中“以”的用法還不同於此,後面的“伐”是罩向勤词,“以”引介的成分也参與執行該勤词,它是施事的伴随者。關於“與事”,参见范曉《說语羲成分》,《汉语学留》,2003年第1期,第1-9页;隙昌来《论捂羲结构中的與事》,《捂文研究》,1998年第2期,第22-27页。
    ④ 彭望蘇,《谈談勤词“以”的使令意羲》,《貴陽師專学报》(社舍科学版),1987年第2期,第72页。
    ① 王雲五主编,李宗侗注译,《春秋左傅今注今譯》(中册),台北:台湾商務印书馆,1971年,第889页。
    ② 趙大明,《<左傳>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5页。
    ③ 李靖之,《试输“以”构成的兼语句式》,《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第29页。
    ④ 吕志,《(詩經)介词“以”考察——兼谈“以”的虚化》,《三峡大学学報》(人文社会科学报),第51页。
    ① 彭望蘇,《談谈勤词“以”的使令意羲》,《贵陽师尊学报》(社舍科学版),1987年第2期,第74页。
    ② 李靖之即韶為孩“以”是與“使”意羲相同的勤词,並据此證明“以”具有“使令”羲,见李靖之,《试输“以”构成的兼语式》,第29页。
    ③ 許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46页上。
    ① 彭望蘇,《谈谈勤词“以”的使令意羲》,《貴陽师專学报》(社會科学版),1987年第2期,第73-75页。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第1-2页;羅端,《從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過程》,附表“商周时代‘以’字不同用法的出现畴期”,第8页。
    ② 隙年福,《释“以”——兼说“似”字和甲骨文聲符形化造字》,第73页,例(42)-(44)焉其所引例句。
    ③ 王文清、沈嘉榮主编,江蘇社舍科学院《江蘇史綱》裸题組著,《江蘇史綱·古代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0页。
    ④ 王建罩,《关於“以”字的一些看法》,《平頂山师專学报》,2001年第16卷第3期,第69-70页。
    ① 周锡银、劉志榮,《羌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33页。
    ② 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的语法化遇程》,《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第7页,例(46)、(47)为其所引例,二例前面均省略了叙述封象,也即其译文中的“这个铜器”。
    ③ 杨华,《先秦禮乐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2页。
    ① 例(49)-(51)蒋引自大西克也《谈谈“我”字在列国金文中的一个特殊用法》,《语苑撷英:庆祝唐作藩教授七十壽辰学術输文集》,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273、274页。
    ② 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的语法化遇程》,《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第6-7页。
    ③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2、3页。
    ① 羅端,《從甲骨、金文看“以”字的语法化过程》,第6页:陈年福,《释“以”——兼说“似”字和甲骨文聲符形化造字》,第74页;王建軍,《关於“以”字的一些看法》,第70页。
    ① 吕叔湘,《“相”字偏指释例》,《汉语语法論文集》(《吕叔湘全集》第二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第107-108页。
    ① 《焉氏文通》中“起词”即相富於“主语”,“语词”即相當於“謂语”,“凡有起、语两词而辭意未全者,曰讀”。参见马建忠著,吕叔湘、王海棻注, 《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0页。
    ② 杨樹逹,《马氏文通刊误》,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页。所謂“表词”,《焉氏文通》定義为:“若语词言起词之何似、何若,状其已然之情者,富以静字為主。惟静字为语词,则名曰表词,所以表白其为如何者,亦以别於止词耳。”(《馬氏文通讀本》第57页)
    ③ 朱德熙《自指和轉指》认为“之”祗用於自指,徐江胜指出這一看法恐有失深察,“之”還可以轉指事件的时間、原因等,参见徐江胜《虚词“所”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75页。
    ① 鲁国霓,《(孟子)“以羊易之”、“易之以羊”雨种结构类型的封比研究》,《鲁国堯自選集》,第15页。
    ② 薛凰生撰、耿振生譯,《古代汉语的勤補结构和“以”字短语的语法功能》,第17页。
    ③ 鲁国堯,《(孟子)“以羊易之”、“易之以羊”雨种结構类型的封比研究》,《鲁国堯自選集》,第6-7页。
    ① 趙元任先生认為“介词一般不做謂语中心”,参见趟元任《汉语口語捂法》,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330-331页;吕叔湘先生认为副勤词跟一般勤词不同的是“它不能做謂语的主要成分”,参见吕叔湘《语法学留》,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第6页;黄盛璋先生主张以能否做“罩纯谓語”匾分介词和勤词,“单纯謂语”即“凡是能罩獨做謂语,或带上賓语就能站得住,都叫做单纯谓藉”,據此,凡必须带賓语,但又不能用做單纯謂语的,就一定是“次勤词”,黄先生认為“把、自、以、按、依照、由於”等即符合這個条件,参见黄盛璋《试论次勤词、介词的割分中幾个问题》,《语文教学》,1957年第11期,第29页。以上内容同時參见王松茂,《汉语语法研究参考资料》,第171-172頁。
    ① 向若,《介词跟勤词、连词的关系》,《语文学留》,1957年第5期,第36-37页;郭翼舟,《副词、介词、连词》,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7年,第54-57页。以上内容還可参见王松茂《汉语语法研究参考资料》,北京:中国社舍科學出版社,1983年,第174-176页。
    ② 见王松茂《汉语语法研究参考資料》,第171页引黄盛璋《试论次勤词、介词的劃分中幾个问题》,原载《语文教学》,1957年第11期,第29页。
    ① 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遇程》,《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第8页。
    ①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校订重排本),第454页。
    ② 尹日高,《“以为”的语羲类别及其演燮軌迹》,《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3期,第92-94页。
    ① 裘锡圭,《說“以”》,《古文字输集》,中華害局,1992年,第108页;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1页;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论叢》,2005年第3期,第6-8页。
    ② 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論叢》,2005年第3期,第6-8页。
    ① 尹日高,《“以为”的语羲类别及其演燮轨迹》,《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3期,第92-94页。
    ① 参兄姚振武,《“以为”的形成及相關问题》,《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3期,第25-32页。姚文以“指稻1”的相封位置为坐標,稱“以为a”为“前置式”,其後出现的新形式为“中置式”,“以为b”為後置式。
    ① 王焕镳,《墨子集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58页。
    ① 唐啟運,《论“以为”》,《华南師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第119页。
    ② 例(22)、(23a)、(24a)、(25a)四例轉引自唐啟運文中所举例,其中例(25a)不知其引自何版本《世說新語》。查验《世说新语》褚版本,均作(25b),即唐文所引(25a)中“为”當为“谓”,如我们所探捂料版本余嘉锡撰《世说新捂笺疏》,中华害局,1983年,第627页;再如,《諸子集成》(第八册)《世说新语》,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第1版,第164页;《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334页,均為“謂”。
    ③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458页。
    ①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傅正羲》,北京:中苹害局,1980年,第2109页;杨伯峻编著,《春秋左傅注》(修订本),北京:中华害局,2009年第3版,第1463页;王雲五主编,李宗侗注译,《春秋左傅今注今译》(下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馆,1971年,第1261页。
    ① 馮腾利運用韵律构词理论封汉语複合祠造行研究,认为一个標准的汉语韵律词是由“標准音步”即由雨个音節构成的,参见馮腾利,《论汉語的“韵律词”》,《中国社會科学》,1996年第1期,第161-176页。馮腾利推测“原始汉语的音步絕非音節音步,而是韵素音步”,上古汉捂音節的“短化”是汉语的雙音化的直接根源,到了春秋戟国时期雙音箭形式阴始成批出现。参见满勝利,《汉语雙音化的屋史来源》,《现代中国语研究》,2000年第1期,第123-138页。
    ②董秀芳,《词桑化:汉语雙音詞的衍生和发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③不包括“为”是具體行为勤词的“以……为”形式,如“聖王皆以尚同为政,故天下治。”(《墨子·尚同下》)“穴且遇,焉颉皋,必以坚材為夫(同趺),以利斧施之……”(《墨子·備穴》)前例中“为”是“治理”的意思,後例中“为”是“做,做成”的意思,均是具體的行为勤词,相封應的,介词“以”表示工具或方式、方法。
    ① 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譯,《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44-245页。
    ② 向熹编著,《简明汉语史》(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7页;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發展》(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605页。
    ① 例(31)我们所探为中华害局1982年第2版《史记》,第2132页;此外,其他多种本子《史记·管晏列傅》該句亦为“鲍叔不以我为怯”,如:吴楚材、吴調 侯编,《古文觀止》,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年,第313页;杨锺暨、郝志逹主编,《全校全注全譯全評史记》(第三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24页;張大可注,《史记新注》(三),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第1318页。但我们在部分《史记》本子中也兑到此句为“鲍叔不以我怯”,如:司马迁,《史记》(全本),北京:中国威劇出版社,2007年,第315页;“国学”綱站“国学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列傅》中也是“鲍叔不以我怯”,参见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62.htm(2011/3/3)。
    ② 王宇,《先秦汉语中代词“自”的賓語前置》,《东北師大学报》,1990年第4期,第84页。
    ① 吴国忠,《古汉语代词“自”的语法特点》,《求是学刊》,1985年第3期,第68页。
    ② 張建贵,《古汉藉中代词“自”的用法》,《河北師院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4期,第114-119页。又载中国人民大学害報资料中心《復印报刊資料·捂言文字学》,1989年第3期,第46页。
    ① 王宇,《先秦汉语中代词“自”的賓语前置》即持这种看法,《束北師大学报》,1990年第4期,第84页。
    ① 《焉氏文通》把“相”看作“互指代祠”:“互指代词即‘自’舆‘相’、‘交’诸字,先於勤字,即以表施者受者之为一也。”杨树逹《焉氏文通刊误》(79页):“按‘相’、‘交’皆状字,非代字。”刘復《中国文法讲语》认为“‘相’字改置勤词之後不可通,與‘自’字异”,认为“相”字略與英藉中的nutually相当,是副词。我们韶为“自”改置於勤词後雕能讲得通,但其性质富舆“相”同。恰如吕叔湘先生注:“以一字之能否位於勤词之後判断其为代词抑副词,不失为一种良好之形式评准。然如以此为准,则‘自’字亦应列焉副词,蓋文言於动词之後例祗用‘己’,不得用‘自’也。刘君谓‘自’字可復原於勤词之後……因谓‘自’字乃代词,殊嫌牵强。”并韶为“自”字可否定焉代词。吕叔湘,《“相”字偏指释例》,《汉语语法论文集》(《吕叔湘全集》第二卷),瀋阳:辽事教育出版社,第107-108页。
    ① 意为:伊尹自己做厨师求取商湯任用,百里奚自身做奴隸求取秦穆公任用。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漠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2页。
    ② 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過程》,第4頁。例(3)-(5)句及其译文轉引自羅文。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務研究》,1998年第1期,第2页。
    ② 汉语中很多介词均由勤词虚化而来,一般来说,处於连勤式中第一个勤祠位置的句法地位是其语 法化的条件,如介词“用”、“把”、“将”等的产生即是。
    ①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82頁。
    ① 譯文引自孫以楷、甑畏松譯,《墨子全译》,成都:巴蜀害社,2000年,第112页。
    ② 于智榮,《上古典籍中表“率领”諸羲的“以”字不是介词》,《语文研究》,2002年第2期,第33-37页。
    ③ 李靖之, 《试论“以”构成的连勤句式》, 《语文研究》,1986年第3期,第44-45页。
    ① 胡安顺,《“以”的“率领”、“執拿”意羲及其勤祠性質》,《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第71-74页。
    ② 趙大明,《(左傅)中率领羲“以”的语法化程度》,《中国语文》,2005年第3期,第226-231页。
    ① 該數據根據趙大明统計數據而計算得来。
    ① 杨榭连,《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務印害馆,第263页。
    ② 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论叢》,2005年第3期,第6-8页。
    ① 石毓智, 《语法化的勤因與楼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② 王力,《汉捂史稿》,北京:中华書局,2004年,第390页。
    ③ 郭锡良,《介祠“以”的起源與發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34页。
    ④ 趙大明,《(左傅)中率领羲“以”的语法化程度》,《中国语文》,2005年第3期,第230页。
    ⑤ 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遇程》,《中国捂文》,2009年第1期,第5、8页。
    ① 吴福祥,《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類型学研究——兼输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变模式》,《中国语文》,2003年第1期,第43-58页。
    ② 石毓智,《语法化的動因與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3-174页。
    ① 石毓智,《语法化的勤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
    ② Schlesinger, I.M., Cognitive structures and semantic deep structures:The case of the instrumental. Journal ofLinguistics,1979(15):307-324; Heine, Bernd, 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tinnemeyer, 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① 石毓智,《语法化的動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3页。
    ① 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论叢》,2005年第3期,第7页。
    ②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1页。
    ① 范曉,《说语羲成分》,《汉语学留》,2003年第1期,第4页。
    ② 關於“共事”的概念,参见范曉《说语羲成分》,《汉藉学留》,2003年第1期,第5页。
    ③ 石毓智,《语法化的勤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3页。
    ④ 此句出自《戰国策·秦策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本作:“天下有變,王割汉中以為和楚,楚必畔天下而與王。”校勘记:鲍本“以焉和楚”作“以楚和”,補曰:一本“王割汉中以焉和楚”,姚注一無“為”字,此作“以楚和”,殽次也。(见刘向辑錄《戟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22-123页)现《戟国策》諸版本一般从“王割汉中以为和楚”,如贺偉、侯仰罩点校,《二十五别史·戟国策》,齐鲁害社,2000年,第33页;少有作“王割汉中以楚和”,但却被一些介绍虚词“以”用法的害所引,出处作《戮国策·周策》,實誤,如蒋冀騁、黎于駒编著《古代汉语教程》第159页,杨志明著《古汉语词集释》第289页;石毓智引此例,出处亦误作“周策”,此處改正。
    ①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7頁。
    ② “舆事是必有的语羲成分,是動作行为的针封封象和協同参與者”,“分为當事和共事雨类”,参见陈昌来《介词與介引功能》第72页。與“以”相關的主要是與事中的共事。
    ③《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458页。
    ① 杨志明《古汉捂词集释》,第289页。例(38)杨引为“乐氏其以宋升降乎”,引文不確,今改。
    ② 马建忠著,吕叔湘、王海棻注,《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09页。
    ① 何乐士,《(左傅)的介词“以”》,《(左傅>虚词研究》,北京:商務印害馆,2004年,第130-172頁。
    ② 陈昌来,《介词舆介引功能》,第70页。关於介词分類的研究綜述可参考該書第57-60页。
    ③ 此处采用的语羲成分“葱事”、“因事”、“境事”等概念,参范曉《巍語羲成分》,《汉语学留》, 2003年第1期,第1-9页。
    ① 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的语法化遇程》,《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第8页。
    ② 崔永东,《雨周金文虚词集释》,北京:中華书局,1994年,第14-16页。
    ③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2页。
    ①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語法及其发展》(修订版),北京:藉文出版社,2001年,第430页。
    ① 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输叢》,2005年第3期,第7页。
    ① 郭锡良,《介詞“以”的起源和发展》,第2页;耀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遇程》,《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第5页。
    ② 富事,“指封施事有一種交接关系的與體,即富事是主事发出勤作的交接封象(参舆者)。由於主事发出勤作能致使當事受益或受損,所以富事還可分為受益和受損的雨种”。参见范曉《说语羲成分》,《汉语学留》,2003年第1期,第4页。
    ③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书馆,1990年,第409页。
    ④ 何亮,《(三国志)“以·賓”结构中賓语的语羲类型》,《阜陽师范学院学报》(社舍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32页。
    ① 《左傅》中引介原因的“以”统計數據来自趟大明《(左傅)介词研究》,第235页,据其统計,作为引进勤作行焉發生的原因的介词“以”,在《左傅》中共出现166次(不包括“是以”、“所以”),其中介词词组用在勤词後面的有30次。这30次中,我们分析僅有3例属補语,而其余27次雖是在勤词之後,但勤作行為已经指稱化为主语,而“以”字结构在後面是作为判断句的述语。
    ① 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務印害馆,第212页。
    ①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把主謂句分为四种:叙事句、有无句、表態句、判断句。参见《中国文法要略》第28页。徐江腾把这四种主謂句從謂語的表述类型上加以歸納,分為雨类:陈述性谓语句和修饰性谓语句。叙事句、有无句是隙述性謂语句,表態句、判断句是修饰性謂捂句。参见徐江腾《虚词“所”研究》第82页。我们认為上述“以”字结构的謂语部分因其有“必”、“不”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副词,而形成了封主语事件相关性状的“准判断”,但又不是判断句,所以暂将其纳於庚羲的“表態句”
    ② 郭锡良,《古代汉语語法講稿》,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年,第45-46页。
    ③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48页。
    ① 事實上,根據錢宗武先生考察今文《尚书》中没有结构助词“者”和句末语氣助祠“也”,以及今文《尚书》與《史记》判断句的比较,得出结输: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是“主捂+名词性謂语”,這種形式是西周金文和金文《尚害》判断句的基本形式也是判断句的最早形式。到了秦汉时规“也”字由於煞句的需要而出现在名词性謂语後面,起到帮助判断的作用。参见錢宗武《今文尚害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360页。
    ① 趙大明,《(左传)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7页。
    ② 据我们遍檢先秦主要典籍,此类前面结果句为句子形式,而後面为“以……故”的形式,僅有三例没有“也”,即《左传》中例(88b)、(88c)和《战国策》中例(92),其余均有句末语氣词“也”没有因事中心语“故”的“以”字结构作後置原因分句,情况與此相似。
    ①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4页。
    ①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5页。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2页。
    ② 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遇程》,《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第5页。羅引孩例,中间没有加逗号,甲骨文句读不一,也是導致句式結构分析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
    ③ 錢宗武,《今文尚害语法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2004年,第208页。
    ①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5页。
    ② 何亮,《(三国志)“以·賓”结构中賓捂的语羲类型》,《阜陽师范学院学报》(社舍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32页。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2页。
    ② 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藉法化的遇程》,《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第6页。
    ③ 陳直著,周曉陸、陈曉捷编,《讀金日札》,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6页。
    ④ 周守晋,《戟國筒帛中介引时间的“以”》,《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4期,第46页。
    ⑤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4页。
    ① 高小方师,《古代汉语》,南京:江酥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00页。
    ② 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務印害馆,1989年,第212页。
    ③ 侯立睿、董国斌《“其弟以千畝之戟生”中“以”的用法商榷》将“以”释为“因为”、“由於”,把“以”看作是表示雨次戟役與薑氏生子後命名不同的因果关系。(见《山西教育学院學报》,2001年第4期,第18-19页)这就是把“以”及其後成分均看作是“命”的状语。實际上,這裏“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大子,命之曰仇”是雨个小句,“其弟以千畝之戟生,命之曰成师”也是雨个小句(差别在於前後轉换了句子主藉,“生”的用法也不同,前者是及物勤词,後者是不及物勤词),前後小句之间的因果阴保,古汉语中很多畴候并不需要虚词来體现在句子表層的。而将“以”後成分“条之役生大子”、“千畝之戰生”看成是“以”的賓语,後者作为謂词性的
    ① 《汉语大词典》“歲时”词条,第2885页。
    ② 参见: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發展》,第2页;趟大明,《<左傳>介词研究》,第258页;周守晋,《戟国簡帛中介引时间的“以”》,第45页。
    ③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0页。
    ① 范曉,《说语羲成分》,《汉语学留》,2003年第1期,第6页。
    ②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藉法及其发展》(修订本),第432页;趟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擎出版社,2007年,第212-214页。
    ① 此三例均引自北大语料库。
    ①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4页。
    ②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第214、223页,以下四例轉引自其所引例句。
    ① 陈昌来,《介词舆介引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8-69页。
    ②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433页;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北京:中华害局,1981年,第263页。
    ① 高明注译,《大戴禮記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務印书馆,1977年,第316页。
    ① 趙大明,《<左傳>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4页。
    ① 范曉,《说语義成分》,《汉語学習》,2003年第1期,第4页。
    ② 趙大明討论《左传》中引介动作行为的对象时,将“引進动作行为的施事所带领或携带的对象”看作舆事,又區别出“引进动作行為参舆的对象”,认为这“也属於动作的舆事”,但是这类“以”不能理解为“率领,带着”等,“而祗能理解为‘與’或‘跟’之类”,并得出结论“‘以’的意義又进一步抽象化了”,基於這点,将其獨立为一类。(参见赵大明,《<左传>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1、247页)其实後面这个“意義又进一步抽象化了”的“以”引介的纔是與事,而“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所带领或携带的对象”则是“以”的伴随格功能。
    ① 介词“封”常用来引出封事,即施事發出勤作的针封或封待的封象,如“我们封讀者负责”中的“讀者”即封事,封事主要聯繁着针封性的勤詞,如“鞠躬、磕頭、行禮、招手、友好、客氣、忠實、誠墾、熟情、熟悉”等。参见范晓《说语羲成分》,《汉语学留》,2003年第1期,第5页。
    ①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濟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16-117页。
    ② 王力,《汉语语法史》,《王力文集》(第十一卷),北京:商務印书馆,1989年,第372页。
    ③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07-208页。
    ④ 太田辰夫著,《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44-245页。
    ⑤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08页。
    ⑥ 梅祖麟, 《唐宋处置式的来源》,《中国语文》,1990年第3期。
    ① 吴福祥,《再输处置式的来源》,《捂言研究》,2003年第3期,第1-13页。
    ②满春田,《近代汉語語法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第577、580页。
    ③ 贝羅貝(A.Peyraube),《早期“把”字句的幾个问题》,《語文研究》,1989年第1期。
    ④ 何亞南,《汉語处置式探源》,《南京师范大学学報》,2001年第5期,第143-149页。
    ① 刘子瑜,《再谈唐宋处置式的来源》,载宋绍年编,《汉捂史论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
    ② 龙国富,《试输“以”“持”不能造入狭羲處置式的原因》,《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
    ③ 参见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输把字句的主觀性》,《中国捂文》,2002年第5期,第387-399页。
    ① 石毓智,《语法化勤因舆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60-161页。
    ② 向熹编著,《簡明汉捂史》(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7页;楊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發展》(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605页。
    ③ 唐啟運,《输“以為”》,《华南师范大學學报》(社舍科学版),1986年第1期,第119-120页。
    ④ 基於“以”舆处置式的關系问题是一個相封獨立的问题,本部分所引例句不續本節前文引例编号,而是本部分獨立编号,以便行文。
    ① 王力,《汉捂语法史》,北京:商務印书馆,第212页。
    ① 《汉捂大词典》(缩印本),第458页。例(11)-(14a)遴自《汉语大词典》引例。
    ① 挥文参见隙久金译《史记·唇书》,(汉)司馬迁著,吴树平主编,李零等譯,《文白封照全譯史记》,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第308页。
    ② 馮春田注意到“以N”置後也常见的语法特微,认焉是“非处置的‘以’字结构所留见的”,但却认为“这表明表示处置和表示工具语等的‘以’本来是同一个介词,祗是由於语羲组合关係的不同,纔獨立為不同的类别”。参见馮春田,《近代汉語语法研究》,第577页。
    ③ 馮春田,《近代汉捂语法研究》,濟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78-579页。
    ④ 《史记》,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2918页。
    ① 石毓智,《语法化的勤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6、168页。
    ②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439页。
    ③ 袁賓,《近代汉语概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46-253页。
    ④ 郭沫若,《卜辭通纂》,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64、365、597页;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中国科学院,1953年,第41-48页;隙萝家,《殷墟卜辭综述》,中华害局,1988年,第121-124;向熹,《簡明汉语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5-17页。
    ① 杨逢彬,《输殷墟甲骨刻辭中不能肯定存在连词》,《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48-53页。
    ② 羅端,《徒甲骨、金文看“以”字語法化的過程》,第6、7页;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第8页。
    ③ 参见钱宗武《今文尚书语法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2004年,第250-252页。錢宗武先生统計连词“以”用法之例,其中个别尚難舆介词“以”分辨清楚,但今文《尚害》中可以肯定連词“以”已有这5種用法,均由可確定之例,如我们所選引之例。
    ④ 武振玉,《今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论叢》,2005年第3期,第8页。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4页。
    ① 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论叢》,2005年第3期,第8页。
    ② 吴福祥,《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颧型学研究——兼输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雨种演變模式》,《中国语文》,2003年第1期,第43-58页。
    ③ 羅端,《徒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遇程》,第6页;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第7页;錢宗武,《今文尚书语法研究》,第251页。
    ① 摧端,《從甲骨、金文看“以”字藉法化的遇程》,《中国語文》,2009年第1期,第6页。
    ② 羅端,《從甲骨、金文看“以”字的语法化遇程》,《中国語文》,2009年第1期,第7、8页。
    ① 王力,《汉语捂法史》,北京:商務印书館,1989年,第149-150页,第153页。
    ② 李艷,《汉语并列连词的歷史演燮》,吉林大学硕士學位論文,2004年,第8页。
    ① 焉清华,《并列结构的自组織研究》,上海:復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5页;張瑩,《并列連詞来源探析》,《事夏大学學报》(人文社含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4页。
    ② 張敏,《认知語言学舆汉語名词短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
    ③ 张瑩,《並列連词来源探析》,《事夏大学学報》(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4页。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4页。
    ②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4页。
    ① 石毓智,《语法化的勤因舆機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
    ②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4页。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3页。
    ① 汪濟民等,《国语挥注》,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年,第65页。
    ②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鲍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7页。此处我们且不去封论“壹”、“一”的词性,僅看其句法成分,即賓语或状藉。
    ③ 何乐士,《(左傅)的连祠“以”》, 《(左傅)虚词研究》,北京:商務印害馆,2004年,第209页,附注。
    ① 杨伯峻, 《古汉语虚词》,北京:中华害局,1981年,第261页。
    ②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1-202页。
    ③ 石毓智,《语法化的勤因舆楼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6-177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傅注》(四),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1409页引。
    ① 趙大明,《<左傳>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4页。
    ①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師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② 趙守正, 《管子注譯》(上册),南寧:魔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5页。
    ③ 趙大明,《<左傳>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師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4页。
    ①Craig (1991)舉例Rama语中"*bang(走)”一词发展的路徑:在舆勤词性相关的结構演變為時间標记;與名词性相關的结构中演變为目的介词,而後在複合句中演燮为连词,稻這種沿著多种路徑(multiple paths)演變的遇程为“多元语法化”(poly-grammaticalization)。
    ① 李英哲、盧卓群,《汉语连词发展遇程中的若干特点》,《湖北大学学報》(哲学社舍科学版),1997年第4期,第49-55页。
    ① 王力,《汉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害馆,1989年,第143页。
    ① 杨伯峻、何乐十,《古汉语语法及其發展》(修订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第463页。
    ②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0页、205页。
    ③ 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论叢》,2005年第3期,第8页。
    ④ 杨伯峻、何乐十,《古汉语语法及其發展》(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467页。
    ⑤ 易孟醇,《先秦捂法》,畏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09-510页。
    ① 趙大明,《<左傳>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5-196页。
    ① 耀端,《從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遇程》,《中国語文》,2009年第1期,第5、8页。
    ②邢福羲先生认为連勤兼语混合式的第一个勤词主要为“引陪”羲勤祠,包括“引”、“陪”、“领”“幫”等,“这颊勤祠可以造成句法格式中一种特定的‘引陪式’”。这與我们這裏所封论的“率”等勤词相似,即第二个勤词的施事除了“率”的賓语,也包括“率”的主语在内。邢福羲,《汉語语法学》,畏春:束北師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38页。
    ③ 刘街生,《兼语式是一種句法连動式》,《汉新学召》,2011年第1期,第22-28页。
    ④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二册,北京:中华害局,第450页。
    ① 关於封目的关保複句的看法和处理意见的歸纳總结,参见高度赐,《古代汉语语法知識——介词·连词·助词》,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印,1962-1963年,第60页。
    ② 何乐士,《(左傅)的连词“以”》,見《(左傅)虚词研究》(修訂本),北京:商務印害馆,2004年,第175页。
    ① 杨锺贤、郝志逹主编,《全校全注全译全評史记》(第一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83页。
    ① 馬忠,《古代汉捂语法》,濟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211页。
    ② 易孟醇,《先秦语法》,畏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43页。
    ① 錢宗武,《今文尚害语法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2004年,第228页。
    ① 何乐士,《<左傅>虚词研究》,北京:商務印害馆,2004年,第176页。
    ②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
    ③ 何乐士,《<左傅>虚词研究》,北京:商務印害馆,2004年,第173-175页。
    ① 《文言虚词“而”表修飾之浅析》,2011-03-16,载: http://www.leteach.com/n-100901/50b7a879-2c98-4707-8c8d-03ed66dfl2a9.html。
    ① 张萍,《<墨子>“以”字用法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學位论文,2008年。
    ②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師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5、204页。
    ① 康瑞琮,《古代汉语语法》,瀋隔: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页。例(124)-(126)轉引自康害。
    ① 裴学海,《古害虚字集释》,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第22页。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4-5页。
    ② 麥梅翘,《古汉语中的“是以”和“以是”》,《语言文字學術論文集》,北京:知識出版社,1989年,第37-44页。
    ① 孫锡信,《汉語屋史语法要略》,上海:復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9页。
    ② 徐丹,《“是以”、“以是”——语法化舆词彙化》,载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 《語法化舆语法研究》,北京:商務印害馆,第281-294頁。
    ① 此处我们僅从句法位置上来呈现“是以2”由介賓短捂发展为連词的遇程,其實这个過程還包含一个重要方面,即语羲的选擇,介賓短语“是以”最初既可表示事件發生的原因,也可表示勤作、行焉发生所憑藉的事物或条件,至《国语》、《左傳》中“是以”仍可表示憑藉羲,如“我以武與威,是以臨諸侯”(《国语·晋语一》),“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為赋,以禦北方”(《左傅·成公七年》)。後“是以”语羲專一化,主要用以表示原因,這一藉羲較憑藉羲舆謂语勤词緊密度弱,故能脱離谓语動词而前移至主捂之前,而表示憑籍義的,则主要由“以此”、“以是”这類结构承檐。這一语義上的選擇專一化,也是“是以2”發展为成熟连词的一个重要方面。
    ① (德)威廉·馮·洪堡特,《论人類语言结構的差異及其封人類精神发展的影響》,姚小平译,北京:商務印害馆,1997年,第270页。
    ① 沈家煊根据Hopper提出的语法化原则进行补充歸纳,其中一条是“保持原则”,即“實词虚化为语法成分以後,多少還保持原来實词的一些特点”。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觀》,《外语教学舆研究》1994年第4期,第17-24页。
    ② 周刚指出連词产生的方式有“實词虚化”、“虚词轉化”、“短语词化”、“同羲複合”、“鄰祠粘合”和“附加後缀”六种,其中:“短语词化是指某一个短语在演燮過程中,由於用法固定因 其藉羲變化,繼而尊致语法功能发生虚化,最终形成一个词。”“鄰詞粘合是指一个语言结构中雨个位置相鄰但不是直接成分的祠,由於句法和语羲的因素,其中某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會逐渐虚化,最终成为一个语素,與另一个词粘合为一个新詞。”参见周刚《连词舆相关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3页。
    ① 向熹编著,《簡明汉语史》(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1页;刘利, 《上古汉语的雙音節连词“然而”》,《中国语文》,2005年第2期,第146-151页;王力,《汉語语法史》,北京:商務印害馆,1989年,第143页。
    ② 王引之,《经傅释词》(黄侃、杨树逹批本),畏沙:嶽麓害社,1985年,第203页。
    ③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1-5页;向熹编著,《簡明汉语史》(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① 见(英)Paul J. Hopper,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沈家煊導讀,《语法化学说》,北京:外语教学與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178页。
    ①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第822页。
    ① 本部分主要討论“是以2”,较少涉及“是以1”,为行文方便,不再特别加注下標。
    ② 楊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142页。
    ③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汉語研究》,1998年第1期,第2页。
    ① 屈承熹,《汉语认知功能语法》,哈雨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0页。
    ② 屈承熹认為“句首副词连接功能较强,而主、述语之间的副词则其连接功能弱得多”。见屈承熹,《汉语认知功能语法》,哈雨演: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2-103页。
    ① 屈承熹,《汉捂认知功能语法》,哈雨演: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① 徐丹, 《“是以”、“以是”——语法化與词彙化》,载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 《语法化與捂法研究(三)》,北京:商務印书馆,2007年,第286頁。
    ① 徐丹,《“是以”、“以是”——语法化舆词彙化》,载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三)》,北京:商務印书館,2007年,第286页。
    ② 根据許余龍Ariel韶為,说话者或作者之所以要在语篇中使用不同类型的指稱词捂,其中一個重要作用便是向说话者標示所指实體的不同可及性(Accessibility)。因而就指稱词語的这一功能来说,它们是可及性標示語(Accessibility Marker)。可及性是一个认知心理語言學概念,是指人们在语篇产生和理解遇程中,從大腦記憶系统中提取某个捂言或記憶单位的便捷或難易程度。兄許余龍《捂篇回指的认知語言學探索》, 《外国语》,2002年第137期,第29页。
    ③ 王慧蘭,《“於是”的词彙化——兼谈連祠词彙化過程中的代词並入现象》,载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语法化與语法研究(三)》,北京:商務印书館,2007年,第240-241页。
    ① 徐丹,《“是以”、“以是”——语法化與词彙化》,载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捂法化舆捂法研究(三)》,北京:商務印书館,2007年,第282页。
    ② (清)马建忠著,吕叔湘、王海棻注,《焉氏文通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38页。
    ③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屋史捂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58页。
    ①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苹害局,2004年,第410页;汪維辉,《繁词“是”发展的时代》,《中国捂文》,1998年第2期。
    ① 汪維辉,《“所以”完全變成连词的时代》,《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
    ① 《語法化学说》,沈家煊尊讀:第四章“语法化的勤因是什麽”提到语法化的一条原则,即语羲“滞留”原则(persistence),这条原则本質上是一條“渐燮”原则,是指實词的语羲“滞留”在虚词中并限制虚词的语羲和语法功能。我们认为連词“是以”上體现的语羲“滞留”原则,包括其“OV”结构语序和介賓语羲。
    ① 《国语》中有一例“是以”位於小句句首的例子:“是故聚不他崩,而物有所歸 ;氣不沈滞,而亦不散越。是以民生有财用,而死有所葬。”(《国语·周语下》)其中“是以”并非结果连词,富焉“指示代词+連词”组合形成的罩纯连接词。
    ② 《汉捂大词典》(缩印本),第458页。
    ①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550页。
    ② 张本固,《古汉语易混问题匾分》,重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87页。
    ① 这一章討论词彙化問题,因各節中所分各部分均较相封獨立,焉方便行文,各部分罩獨编号,而不節内统一连續编号。
    ①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语法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78-279页。
    ① 东汉的醫经中也有三例“何以故”来發问以引起下文,如:“夫病脈浮大,問病者言,但便硬爾。設利者,焉大逆。硬為寅,汗出而解。何以故?脈浮富以汗解。”(《傷寒论·辨可發汗脈證并治》)“此病屬带下,何以故?曾经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金匮要略方输·婦人雜病脈證并治》)
    ② 朱慶之《试论佛典翻译封中古汉语词彙發展的若干影響》,《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第297-305页。
    ① 邱冰,《中古汉语词彙雙音化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會科学版),2010年3月,第11卷第1期,第30-33页。
    ② 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77页
    ③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550页。
    ① 王力,《古代汉藉》(校訂重排本)第一册,北京:中华害局,1999年,第283页。
    ②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書局,2004年,第390页。
    ③ 马建忠著,吕叔湘、王海棻注,《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39页;高小方師,《古代汉語》,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56页;徐江勝,《虚词“所”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52页。
    ④ 王力,《汉捂史稿》,北京:中华害局,2004年,第461页。
    ⑤ 汪维辉,《“所以”完全燮成连词的畴代》,《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第30-33页。关於多家封“所以”成词时代的觀点,参见董志翘、王东《中古汉捂语法研究概述》,《南京師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158页,大致如下:王力先生认为到了唐代“所以”完全燮为连词,张萬起《連词“所以”崖生的时代》(1984)韶为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产生,潘榮生《连词“所以”产生於晋代》(1982)推至晋代,陈秀蘭《也谈连词“所以”产生的峙代》(1998)再上溯到束汉失譯《大方便佛报恩经》第四和三国吴支谦譯《菩蘑本缘经》卷下。这是目前筒單的较早上限。
    ① 徐江腾,《虚词“所”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输文,2010年,第141页。
    ② 例(5)这种“所以P”作判断句主语的情况,“所以P”前往往有主语“S”,但S舆P之间是支配关保,匾别於我佣说的语羲依務关系。
    ① 洪誠,《王力(汉捂史稿>语法部分商榷》,《雒誦廬論文集》,第92-93页。
    ② 李開,《戟国指示代词“所”和“所”字结横用法初探》,《文史研留和理输学語》,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77页。李開先生文中用“所以AB”来表示“所以”结构,我们用“所以P”来表示。
    ①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第2页;羅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遇程》,第5页;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第8页。封於例(1),各家引用該例的情况,標点多不统一,文中從郭引,而羅端引用时则整个句中均无標点。封於金文,標点尚不统一,我们來判断其句法结构时,富防止能受標点的影響。
    ② 馬建忠著,吕叔湘、王海菜注,《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42页。
    ③《汉語大词典》(缩印本),第458页;斡崢嵘,《古汉语虚词手册》,畏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86页;謝宇,《先秦“以”字用法研究》,《四川省斡部函授学院学報》,2006年第2期,第58-61页。
    ④ 杨樹逹,《词詮》,第315页;何乐士,《(左傅)中的连词“以”》,《(左傅)虚词研究》,第205-206页;趟大明,《<左傳>介词研究》,第202-203页。
    ① 趙元任,《国语捂法:中国话的文法》,台北:学海出版社,1981年,第249页。
    ①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3页。
    ① 朱逷先认为《借城门》以下二十篇“皆屬汉人偽託,今存者僅十一篇,其九篇已亡”。吴汝綸確定《号令》等篇為汉人文字。吴毓江也確定《迎敵祠》以下四篇(《迎敵祠》、《旗幟》、《号令》《襍守》)为偽害,但同時也针封朱氏看法加以射论,认为尚不足以證明《備城門》至《備蛾傅》七篇(《借城門》、《備高臨》、《借梯》、《備水》、《備突》、《備穴》、《備蛾傅》)为汉人文字。李光辉综合各家意见,认局“《墨子》實隙上是墨家的一部著作總集,各篇大致成书在戟国至汉初這一期间”。参见吴毓江,《墨子各篇真偽考》,附於《墨子校注》;李光辉《(墨子)成害年代及著者考證综述》,《殷都学刊》,2006年,第4期,第102-105页。
    ① 张静把“擎落敵機三架”、“学生二十名,都到齐了”句中“三架”、“二十名”看作是定语,认为是“主语或賓语名词的後置定语,它的作用跟定语相同,祗是放在主语或賓語名词之後而已”。我们则根据其修饰的名词作主语還是賓语分為後置定语和賓语补足语,这更符合藉意表達事實。参见张静,《汉语语法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46页。
    ② 胡附先生说“由物量词和數词构成的数量词,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定语”,“由勤量词和數词构成的數量词,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補新”,同畴附带谈及數量词與形容词连用,表示某种性質状態的量,但并未指出其中數量词的成分。参见胡附《汉语知識构语(合订本)·三數词和量词》,1984年,第61页。我们將其也看作是補语。
    ① 趙大明,《(左傅>介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3页。
    ① 张志公,《汉语语法》,廣州:廣束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13-114页。
    ②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610页,例(31)、(32)引自其中所举例句。
    ① “以還”、“以次”、“以近”、“以速”羲项及用例探《现代汉语词典》,第1609-1610页。其中“以次”羲項一標注为“副词”,羲项二標注为“名詞”,“以近”、“以速”也標注为“名词”。
    ① 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收祠为根据。
    ② 田范芬,《连词“以及”的屋史来源》,第54-57页;刘红妮,《“以免”的词彙化》,第18-23页;彭睿,《构式语法化的機制和後果——以“从而”、“以及”和“極其”的演燮为例》,《汉語学报》,2007年第3期,第31-41页;刘红妮,《“以期”的词彙化及相关周题——兼論“以V”的词彙化共 性與个性》,第57-67页;眼誼生,《“以至”與“以致”——兼论汉语近羲虚词的中和倾向》,《封外汉语研究》(第二期),北京:商務印害馆,2006年,第108-124页。
    ① 田文引“自古以及今”三例,出处误作《管子》,我们核實典籍,富为《墨子》中例子,其中篇名如我们所注。
    ① 杨伯峻、何乐士认为“及”是动词,见《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第461页;徐蕭斧认为“先秦文献中所见‘以及’是一個词组,‘以’猶‘而’,‘及’猶‘至’也”,所举例子即包括這一类,见《古汉语中的“與”和“及”》,《中国语文》,1981年第5期,第374-378頁;《古汉語虚词手册》中则认為是“介词”,“以”连接“表示起訖的两个介词结構”,见第483页。
    ①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14页上。
    ② 陈鼓應注释,《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书局,1983年,第731页。
    ① 张覺,《荀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49页。
    ① 刘红妮,《“以期”的词彙化及相关问题——兼输“以V”的词彙化共性舆个性》,第64-66页。
    ② 张誼生,《“以至”與“以致”——兼输汉语近羲虚词的中和倾向》,《封外汉藉研究》(第二期),北京:商務印害馆,2006年,第108-124页。
    ① 刘红妮,《“以免”的词彙化》,《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3卷第5期,第21页。
    ① 贾崇柏,《论目的连词和目的複句的今昔》,《汉语学留》,1984年03期,第8-19页;燕崧,《也谈现代汉语中的“以”的用法,《安庆师范学院学報》(社舍科学版),2002年第21卷第5期,第66页。
    ① 吕叔湘,《文言虚字》,第67页;韓峥嵘,《古汉捂虚词手册》,第485页。
    ① 方有国,《输“有以”“无以”的形成和结构关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舍科学版),1990年第3期,第36-42页。
    ② 张本固,《古汉语易混问题匾分》,重庆:西南師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86页。
    ③ 夏麟勤认为“有以”、“燕以”是介词“以”後面省略了賓语“之”,即看作是“有以之”、“无以之”的省略形式,见《也释“有以”“燕以”》;白伏喜根据“有以”、“无以”與“有所”、“无所”的昊文或封文,认为其中“以”字相當於“所”字的用法,是“特指代词”或“聯接代词”,见《“有以”、“无以”探異》。
    ① “有所”在近代汉语中凝固为一个程度副词,沿用至现代汉语,如“有所增加”。徐江腾指出其當是表不確定语氣的“有·所NP”(如“有所名”)凝固而来,與“有所VP”无关。参见徐江腾《虚词“所”研究》第133-134页。“有以”、“燕以”源结构中“以”为介词,但後来由於句法瑕境尊致其地位發生燮化(如位於句末),因而具有了名词用法,我们将於後文谈及。
    ①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书馆,1990年,第113页。
    ② 洪成玉,《关於“有以”、“无以”的用法》,《语言教学舆研究》,1981年第3期,第82-89页。
    ① 這雨例,《墨子閒詁》在“所”字之後读阴,王引之言:“所以,可以也。”孫詒讓案曰:“此‘所’當从畢訓为‘处所’,王説非。”我们认为中间不當逗開,且“所”不是實词義,而是助词,是“所”字结构。
    ① 方有國,《输“有以”“无以”的形成和结构关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學版),1990年第3期,第40页。
    ① 王世徵、譚寳善,《晏子春秋選译》,注為“有所以,有辦法”,兑第58页;盧守助,《晏子春秋注译》,注“以”“为,行事”,见第71页。
    ①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祠》,北京:商務印害铭,1999年,第410页。
    ② 张月明,《(输语)、(孟子)、(左傅)中的“可以”》,《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2期,第50-54页。
    ③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4页。
    ④ 何乐士,《(左傅)的介词“以”》,《(左傅>虚词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2004年,第164页。
    ① 王克仲,《文言“而”或者“以”连接助勤词和一般勤词的例證》,《遼寧大学学报》,1980年第6期,第94-96页。
    ② 刘利将此例中“能”看作是形容词,并韶為上古汉语中“可”也有形容词之用,参兑刘利《先秦汉捂助勤词研究》,第109页。
    ① 薛鳳生撰,耿振生译,《古代汉语的勤補结构和“以”字短语的语法功能》,《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2期,第14-20页。
    ② 不定式(infinitive),是非限定勤词的一种。非限定勤祠,又叫非谓语勤词,在句中不能單獨充当 謂语,它们不受主语的限定,没有人稱和數的变化,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語、賓语、表语、定語、状语、補足语等成分。
    ① 刘利,《先秦汉语助勤祠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5-107页。
    ① 本段关於“加以”的词彙化引用劉红妮觀点的内容参见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彙化》,第139-155页。
    ① 吕叔湘先生《现代汉捂八百词》中即說:“加以,勤词,表示封某一事物施加某種勤作。必带雙音節賓语。‘加以’是个形式勤词,真正表示勤作的是後面的勤词。後面勤詞的受事者常常在前面。”参见《现代汉語八百词》第294页。张寅林也将“加以”排除在連词范围之外,韶為是勤词,见《连词的再分类》,第433页。周刚给連词编类时,也没有收錄“加以”,見《連词舆相关问题》,第22页。
    ② 所谓“形式勤词”,又稱“傀儡勤词”(Dummy Verb),是指某个勤词是形式上的勤词,真正表示勤作的是後面的勤词。朱德熙先生又稻其为“虚化勤词”,现代汉语害面捂中主要有“造行、加以、给予、给以、予以、作”等,参见朱德熙《现代害面汉语裏的虚化勤词和名勤祠》,第10页。
    ① 参兑龔千炎,《论“加以”》,《语言文字探究》,第175-184页,原载《中国语文》1961年第2期;刁晏斌,《现代汉语虚羲勤祠研究》,大连:遼寧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3页。
    ① 《汉捂大词典》(缩印本),第458页。
    ①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務印害馆,1999年,第612-613页。
    ① 蕪崧,《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第21卷第5期,第64页。例(13)、(16)二例蒋引自燕文。
    ① 陳昌來,《介词與介引功能》,第48页。例(25)、(26)轉引自陈書。
    ① 燕崧,《安度師范学院学报》(社舍科学版),2002年9月,第21卷第5期,第64-65页。
    ①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務印書馆,1999年,第614页。
    ① 蕪崧,《安庆師范学院学报》(社舍科学版),2002年9月,第21卷第5期,第65页。該例轉引自蕪文。
    ① 蕪崧韶焉“以”作祠缀可以构成“词根+以”的祠,即列翠“聊以”为“副词”。兑蕪崧《安庆師范学院学报》(社会科擎版),2002年9月,第21卷第5期,第66页。
    ① 丁桂英,《现代汉语中“以”的幾种用法》,《重度工学院学报》,2006年3月,第20卷第3期,第155页;蕪崧,《也谈现代汉语中的“以”的用法》,《安庆师范学院学報》(社舍科学版),2002年9月,第21卷第5期,第66页。
    ② 任学良,《汉语造詞法》,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50页。
    ③ 任学良,《汉藉造词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83页。
    ① 焉庆株,《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質、范圍和分类》,《著名中年藉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5页。
    ② 杨锡彭,《关於词根舆词缀的思考》,《汉藉學留》,2003年4月第2期,第38-39页。
    ③ 趟元任,《汉语口语捂法》,1968年著,吕叔湘譯,北京:商務印害馆,1979年,第112-133页。
    ④ 吕叔湘《汉捂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務印害馆,1978年,第48页。
    ① 马庆株,《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質、范圍和分類》,《著名中年語言学家自遴集·马庆株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页。
    ② 朱宏一,《汉语词缀的定羲、范图、特点和識别——兼析《汉语水平等级標准與语法等级大綱》 的詞缀问题》,《语文研究》,2004年第4期,第33-34页。
    ① 以下所列雙音節词及其词性所属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609-1611页。
    ②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609页。
    ③ 趙元任,《汉语口语语法》,1968年著,吕叔湘译,北京:商務印書馆,1979年,第278页。
    ① 趙元任,《汉捂口语语法》,1968年著,吕叔湘译,北京:商務印害馆,1979年,第278页。
    ① 吕叔湘、朱德熙:“大多數副勤词有些语法害稱焉‘介词’,我们认为这雨类词的界限很不容易劃清,不如還是把它们歸在勤词这個大类的底下。”这说明介词舆勤詞具有句法功能相似的地方。参见《语法修辭构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页。
    ② 王力先生说:“‘所以’这个仂語,在古代汉语裏是最常兑的凝固形式之一。”见王力《汉语史稿》(修訂本),北京市:中革害局,1980年,第398页。
    ③ 趙元任著、吕叔湘譯,《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務印害馆,第279页。
    ①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害局,2002年,第401页。
    ① (?)
    ② 韓崢嵘,《古汉语虚词手册》,畏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86页。③ (英)戴维·克里斯特雨编,沈家煊譯,《现代捂言学词典》(第四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第60-61页。
    ④ 刘丹青编著,《语法調查研究手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47-548页。
    ⑤ Paul J.Hopper,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年,第7頁。
    ① 刘红妮,《“以期”词彙化及相关問题——兼论“以V”的词彙化共性舆个性》,第62页。
    ② 《现代汉捂词典》(第5版),第1658页。
    ③ 朱宏一,《汉语词缀的定羲、范围、特点和識别——兼析《汉语水平等级標准舆语法等级大纲》的词缀周题》,《语文研究》,2004年第4期,第36页。《汉语水平等级標准與语法等级大纲》为国家封外汉语教学领尊小组辦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刘英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重印版。
    《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编,北京:中華書局,1978-1983年。
    《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十三經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詩集傳》,[宋]朱熹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周禮正義》,[汉]鄭玄注,[唐]賈公彦疏,[清]孫诒讓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四書章句集注》,[宋]朱熹撰,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老子校釋》,朱謙之校釋,《新編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十一家注孫子校理》,《新編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國語集解》,徐元誥集解,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墨子閒詁》,[清]孫诒讓注,《新編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商君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山海經箋疏》,[清]郝懿行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
    《莊子集釋》,[清]郭慶藩集釋,《新編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管子校注》,黎翔鳳校注,《新編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晏子春秋校注》,張純一校注,上海:世界書局,1935年。
    《荀子集解》,[清]王先謙集解,《新編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吕氏春秋集釋》,許維通集釋,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
    《楚辭集注》,[宋]朱熹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韓非子集解》,[清]王先慎集解,《新編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戰國策》,[漢]劉向集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新語校注》,[漢]陸賈撰,王利器校注,《新编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韓詩外傳集釋》,[漢]韓婴撰,許維通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淮南子》,[漠]劉安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史記》,[漢]司馬迁撰,(南朝·宋)裴駟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新序校釋》,[漢]劉向撰,石光瑛校釋,陳新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說苑校證》,[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古烈女傳》,[漢]劉向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吴越春秋》,[東漢]趙曄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漢書補注》,[東漢]班固撰,[清]王先謙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論衡集解》,[東漢]王充撰,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東觀漢記校注》,[东漢]劉珍撰,吴樹平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太平經合校》,王明编,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道行般若經》,[東漢]支婁迦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三,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列子集釋》,楊伯峻集釋,《新編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須摩提女經》,[吴]支謙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五母子經》,[吴]支謙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十四,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六度集經》,[吴]康僧會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三,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三國志》,[晋]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抱朴子》,[晋]葛洪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搜神記》,[晋]干寶撰,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搜神後記》,[晋]陶潜撰,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生經》,[晋]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三,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華陽國志校注》,[东晋]常璩撰,劉琳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年。
    《增壹阿含經》,[東晋]僧伽提婆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法顯傳校注》,[東晋]法顯撰,章巽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古小說鈎沈》,魯迅校錄,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優婆塞戒經》,[北凉]曇無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十四,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悲華經》,[北凉]曇無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三,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八,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妙法蓮華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九,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水經注校》,[北魏]酈道元撰,王國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齊民要術校釋》,[北魏]賈思勰撰,繆啟愉校釋,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
    《洛陽伽藍記校釋》,[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雜寶藏經》,[北魏]吉迦夜共譯,[北魏]昙曜共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四,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佛說轉有經》,[後魏]佛陀扇多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十四,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魏書》,[北齊]魏收撰,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顏氏家訓集解》,[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後汉書集解》,[南朝·宋]范曄撰,[清]王先謙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世說新語箋疏》,[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雜阿含經》,[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全宋文》,[清]嚴可均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百喻經》,[南朝·齊]求那毗地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四,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高僧傳》,[南朝·梁]釋慧皎撰,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宋書》,[南朝·梁]沈約撰,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文選》,[南朝·梁]蕭統编撰,[唐]李善注,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撰,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佛本行集經》,[隋]閣那堀多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三,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北史》,[唐]李延壽撰,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晋書》,[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隋書》,[唐]魏徵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韓愈全集》,[唐]韓愈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唐]義靜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十四,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2年。
    《大唐西域記》,[唐]玄奘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全唐詩》,[清]曹寅、彭定求等編纂,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全唐文》,[清]董誥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宋傳奇集》,魯迅校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2年。
    《敦煌變文校注》,黃征、張涌泉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敦煌變文集新書》,潘重規編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舊唐書》,[後晋]劉昫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祖堂集》,[南唐]釋靜、筠禪師合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撰,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撰,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资治通鑒》,[宋]司馬光撰,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太平廣記》,[宋]李防等編纂,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编,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續资治通鑒長編》,[南宋]李燾撰,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五燈會元》,[南宋]普濟撰,蘇淵雷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王安石全集》,[宋]王安石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智囊補》,[明]馮夢龍輯,齊林、王雲點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水游傳》,[明]施耐庵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西遊記》,[明]吴承恩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牡丹亭》,[明]湯显祖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官場現形記》,[清]李寅嘉著,張友鶴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
    《聊齋志異》,[清]蒲松龄撰,影印鑄雪齋抄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影印二十四卷抄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會校會注會評本,張友鶴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三俠五義》,[清]石玉崑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歧路燈》,[清]李海觀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海上花列傳》,[清]韓子雲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魯迅全集》,魯迅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四世同堂》,老舍著,上海:文匯出版社,2008年。
    《俞平伯全集》,俞平伯著,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7年。
    《汪曾祺全集》,汪曾祺著,鄧九平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連環套》,張愛玲著,廣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
    《王朔自選集》,王朔著,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小波全集》,王小波著,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山居筆記》,余秋雨著,上海:文匯出版社,2002年。
    《王蒙小說選》,王蒙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http://ccl.pku.edu.cn:8080/ccl corpus/index.jsp?dir=xiandai(2009-07-20更新)。
    文中英文例句主要採自《有道詞典》4.1版本,下載於http://cidian.youdao.com (2011-03-08)。
    敖桂華、劉乃叔 1999 《孟子》書中“無以”新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6期:31-34頁。
    白伏喜 1986“有以”、“無以”探異,《牡丹江師院學報》(社科版)第4期:70-73頁。
    白曉紅 1997 先秦漢語助動詞系統的形成,《語言研究論叢》第七輯,北京:語文出版社,第211-229頁。
    北京大學中文系 1955、1957級語言班 1982 《現代漢語虛詞例釋》,北京:商務印書館。
    貝羅貝 1989早期“把”字句的幾個問題,《語文研究》第1期:1-9頁。
    曹保平 2004 漢語類詞綴研究述評,《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69-72頁。
    曹廣順、龍國富 2005 再談中古漢語處置式,《中國語文》第4期:320-332頁。
    陳昌來 1998 論語義結構中的與事,《語文研究》第2期:22-27頁。—2002 《介詞與介引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陳初生 1983 早期處置式略論,《中國語文》第3期:201-206頁。
    陳鼓應注釋 1983 《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
    陳夢家 1998 《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
    陳年福 2002 釋“以”——兼說“似”字和甲骨文聲符形化造字, 《古漢語研究》第4期:71-75頁。
    陳文運、李繼義 2000“以”含率領義探源,《濟南大學學報》第1期:56-58頁。
    陳直著,周曉陸、陳曉捷编 2000 《讀金日劄》,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儲誠志 1991 連詞與介詞的區分——以“跟”為例,《漢語學習》第5期:17-21頁。
    楚永安 1988 《文言複式虛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崔永東 1994 《兩周金文虛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大西克也 1989論“毋”“無”,《古漢語研究》第4期:36-45頁。
    ——1998 談談“我”字在列國金文中的一個特殊用法,《語苑擷英:慶祝唐作藩教授七十壽辰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戴維·克里斯特爾编,沈家煊譯 2000 《現代語言學詞典》(第四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鄧文琦、杜季芳 2004 論《馬氏文通》對“以”字的研究,《泰山學院學報》第5期:68-71頁。
    刁晏斌 2004 《現代漢語虛義動詞研究》,大連: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
    丁桂英 2006現代漢語中“以”的幾種用法,《重慶工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152-155頁。
    董秀芳 2002 《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4 《漢語的詞庫與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董志翹、蔡鏡浩 1994 《中古虛詞語法例釋》,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王東2002中古漢語語法研究概述,《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期:148-162頁。
    范德茂、吳蕊 2002 關於“厶”字的象意特點及幾個證明,《文史哲》第3期:109-112。
    范曉、胡裕樹 1992 有關語法研究三個平面的幾個問題,《中國語文》第4期。
    范曉 1996 《三個平面的語法觀》,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2003 說語義成分,《漢語學習》第1期:1-9頁。
    方有國 1990論“有以”“無以”的形成和結構關係,《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36-42頁。
    ——1993上古漢語“以A為B”的變換結構,《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88-91頁。
    馮春田 2000《近代漢語語法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馮勝利1996論漢語的“韻律詞”,《中國社會科學》第1期:161-176頁。
    ——2000漢語雙音化的歷史來源,《現代中國語研究》第1期:123-138頁。
    高明注譯 1977 《大戴禮記今注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高慶賜 1961-1963《古代漢語語法知識——介詞·連詞·助詞》,上海:華中師範學院中文系編印。
    高小方、蔣來娣 2005 《漢語史語料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編著 2006 《古代漢語研究導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古代漢語》,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龔千炎 1994 《語言文字探究》,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管燮初 1953 《殷墟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北京:中國科學院。
    ——1981 《西周金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郭良夫 1983現代漢語的前綴和後綴,《中國語文》第4期:250-256頁。
    郭錫良編 1981 《古代漢語》,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 介詞“於”的起源和發展,《中國語文》第2期:131-138頁。
    ——1998 介詞“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漢語研究》第1期:1-5頁。
    ——2007 《古代漢語語法講稿》,北京:語文出版社。
    郭翼舟 1957 《副詞、介詞、連詞》,上海:新知識出版社。
    韓崢嶸 1984 《古漢語虛詞手册》,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 2000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何洪峰 2008 先秦介詞“以”的懸空及其詞彙化,《語言研究》第4期:76-82頁。
    何樂士、敖鏡浩、王克仲等編著 1979 《文言虛詞淺釋》,北京:北京出版社。
    何樂士 2004 《<左傳>虛詞研究》(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亮 2004 《三國志》“以·賓”結構中賓語的語義類型,《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31-34頁。
    何亞南 2001a 《(三國志)和裴注句法專題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b 漢語處置式探源,《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143-149頁。
    侯立睿、董國斌2001 “其弟以千畝之戰生”中“以”的用法商榷,《山西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18-19頁。
    洪誠 2000a 論古漢語的被動式,《洪誠文集.雒誦廬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b 王力《漢語史稿》語法部分商榷,《洪誠文集.雒誦廬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第92-93頁。
    洪成玉 1981 關於“有以”、 “無以”的用法, 《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82-89頁。
    胡安順 1991 “以”的“率領”、“執拿”意義及其動詞性質,《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71-74頁。
    ——2001 “以”、“帥”的帶領意義異同辨,《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45-149頁。
    胡附、文煉 1982 句子分析漫談,《中國語文》第3期。
    胡附 1984《漢語知識講話(合訂本)·三數詞和量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厚宣 1944 《殷代卜龜之來源》,《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下册),成都:齊魯大學研究所。
    賈崇柏 1981 談談幾個固定格式的用法,《語文研究》第2輯:44-48頁。
    ———1984論目的連詞和目的複句的今昔,《漢語學習》第3期:8-19頁。
    蔣冀騁、黎千駒编著 2005 《古代漢語教程》,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蔣紹愚 1989 《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4 《近代漢語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蔣紹愚、曹廣順 2005 《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北京:商務印書館。
    景宏業 1998“可以”之“以”的性質商榷,《語文研究》第4期:37-38頁。
    康瑞琮 1987 《古代漢語語法》,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李靖之 1986 試論“以”構成的連動句式,《語文研究》第3期:44-45頁。
    ——1988 試論“以”構成的兼語句式,《山西大學學報》第4期:28-30頁。
    ——1990論“有以”、“無以”的結構形式及其所表示的意義,《山西大學學報》第2期。
    李開 2005a 《墨經》語言學思想研究,《文史研習和理論學語》,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5b 戰國指示代詞“所”和“所”字結構用法初探,《文史研習和理論學語》,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孝定編述 1991 《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豔 2004 《漢語並列連詞的歷史演變》,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英哲、盧卓群1997漢語連詞發展過程中的若干特點,《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49-55頁。
    李宗江 2003句法的功能懸空與語法化,載吳福祥、洪波主編,《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 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佐豐 2003 《上古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林海權 1990 “有以”、“無以”用法新探,《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62-70頁。
    林涹 1986《古文字研究简论》,長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劉暢 2003 《关於“厶”字的象意特點及幾個證明》商略,《史學集刊》第4期:88-96頁。
    劉丹青 2002 漢語中的框式介詞,《當代語言學》第4期:241-253頁。
    ——2004 先秦漢語語序特點的類型學覲照,《語言研究》第1期:37-46頁。
    ——编著 2008 《語法調查研究手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劉復 1932 《中國文法講話》,上海:北新書局。
    劉紅妮 2008 “以免”的詞彙化,《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5期:18-23頁。
    ———2009a “以期”的詞彙化及相關問題——兼論“以V”的詞彙化、共性與個性,《語言科學》第1期:57-67頁。
    ——2009b 《漢語非句法結構的詞彙化》,上海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劉景農 1994 《漢語文言語法》,北京:中華書局。
    劉街生 2011 兼語式是一種句法連動式,《漢語學習》第1期:22-28頁。
    劉開田、陳靖 2007 《甲骨文形義集釋》,武漢:武漢出版社。
    劉利 2000 《先秦漢語助動詞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上古漢語的雙音節連詞“然而”,《中國語文》第2期:146-151頁。
    劉淇 2004 《助字辨略》,北京:中華書局。
    劉鑫民 1995 焦點、焦點的分佈和焦點化,《寧夏大學學報》 (社會科版)第1期:79-84頁。
    劉子瑜 2002 再談唐宋處置式的來源,載宋紹年編,《漢語史論文集》,武漢:武漢出版社。
    柳士鎮 1992 《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龍國富 2007 試論“以”“持”不能進入狹義處置式的原因.《古漢語研究》第1期:46-51頁。
    盧守助注譯 2006 《晏子春秋注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魯國堯 1994 《孟子》“以羊易之”、“易之以羊”兩種結構類型的對比研究,載《魯國堯自選集》,鄭州:大象出版社。
    陸宗達、王寧 1983 《訓詁方法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羅端 2009 從甲骨、金文看“以”字語法化的過程,《中國語文》第1期:3-9頁。
    吕叔湘 1957 《文言虛字》,上海:開明書店。
    ———1978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0a 《中國文法要略》,《吕叔湘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0b 論毋與勿, 《漢語語法論文集》(《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9 《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2 “相”宇偏指釋例,《漢語語法論文集》(《吕叔湘全集》第二卷),瀋陽:遼寧教 育出版社,第98-110頁。
    吕叔湘、朱德熙 2002 《語法修辭講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吕志 2002 《詩經》介詞“以”考察——兼談“以”的虛化,《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報)第2期:51-53頁。
    [清]馬建忠著,吕叔湘、王海棻注2001 《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馬清華 2005 《並列結構的自組織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馬慶株 2002 現代漢語詞綴的性質、範圍和分類,載《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馬慶株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第42-91頁。
    麥梅翹 1989 古漢語的“是以”和“以是”,載《語言文字學論文集——慶祝王力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周年》,北京:知識出版社,第37-44頁。
    梅祖麟 1990 唐宋處置式的來源,《中國語文》第3期:191-206頁。
    莫小不 2008 璽文考辨八則(其中《“以”“厶”辨》),《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84-89頁。
    裴學海 1996 《古書虛字集釋》,上海:上海書店。
    彭睿 2007 構式語法化的機制和後果——以“從而”、“以及”和“極其”的演變為例,《漢語學報》第3期:31-41頁。
    彭望蘇 1987 談談動詞“以”的使令意義,《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71-76頁。
    錢宗武 2004 《今文尚書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邱冰 2010 中古漢語詞彙雙音化研究,《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1期:30-33頁。
    裘錫圭 1992說“以”,《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第106-110頁。
    屈承熹著,朱文俊譯 1993《歷史語法學理論與漢語歷史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2005 《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屈哨兵 2006“用來”句被動觀念的表現、成因及相關問題,《語言研究》第26卷第1期:9-13頁。
    任學良 1981 《漢語造詞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沈家煊 1994 “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17-24頁。
    ——2002 如何處置“處置式”?——論把字句的主觀性,《中國語文》第5期:387-399頁。
    石毓智 2006 《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史存直 1986 《句本位語法論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漢]司馬遷著,吳樹平主編,李零等譯 2009《文白對照全譯史記》,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宋金蘭 2008 “私(厶)”字的語源及嬗變——兼論“私”所引發的先秦思想觀念之變革,《漢字文化》第2期:47-53頁。
    宋鎮豪 1994 《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孫常敘 1959 《耒耜的起源及其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孫錫信 1992 《漢語歷史語法要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孫諳讓 2000 《契文舉例》(影印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 1987 《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唐啟運 1986 論“以為”,《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16-123頁。
    ——1988論“以為”的語法特點,張之强、許嘉璐编,《古漢語論集(第二輯)》,湖南教育出版社。
    田範芬 2004 連詞“以及”的歷史來源,《古漢語研究》第1期:54-57頁。
    田雨澤 1988 “無以”“有以”新解,《遼寧大學學報》第1期。
    汪濟民等 1992 《國語譯注》,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汪維輝 1998 繫詞“是”發展成熟的時代,《中國語文》第2期:133-136頁。
    ——2002 “所以”完全變成連詞的時代,《古漢語研究》第2期:30-33頁。
    王貴民 1983 “目”非耜形新探——兼及有關古農具的文字語音問題,《農業考古》第2期:137-144頁。
    王浩然 1985 “管仲以其君霸”的“以”字索解,《南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76-77頁。
    王煥鑣 2005 《墨子集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慧蘭 2007 “於是”的詞彙化——兼談連詞詞彙化過程中的代詞并入現象,沈家煊、吳福祥、李宗江主編《語法化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建軍 2001關於“以”字的一些看法,《平頂山師專學報》第16卷第3期:69-70頁。
    王克仲 1980 文言“而”或者“以”連接助動詞和一般動詞的例證,《遼寧大學學報》第6期:94-96頁。
    王力 1984 《中國語法理論》,《王力文集》(第一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989 《漢語語法史》,《王力文集》(第十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主编 1999《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第一、二册,北京:中華書局。
    ———2004 《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世徵、譚寶善 1994 《晏子春秋選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王松茂1983 《漢語語法研究參考資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文清、沈嘉榮主编,江蘇社會科學院《江蘇史綱》課題組著 1993 《江蘇史網·古代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清]王引之 1985a 《經傳釋詞》 (黃侃、楊樹達批本),長沙:嶽麓書社。
    ————1985b 《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王永娜 2007 “為了”與“以便”的語義、語用比較,《漢語學習》第1期:83-87頁。
    王宇 1990 先秦漢語中代詞“自”的賓語前置,《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 期:82-85頁。
    王雲五主編,李宗侗注譯 1971 《春秋左傳今注今譯》 (中、下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威廉·馮·洪堡特著,姚小平譯 1997 《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福祥 2003a 漢語伴隨介詞語法化的類型學研究——兼論SVO型語言中伴隨介詞的兩種演變模式,《中國語文》第1期:43-58頁。
    ——2003b 再論處置式的來源,《語言研究》第3期:1-13頁。
    ——2005a 《漢語語法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b 漢語歷史語法研究的目標,《古漢語研究》第2期:2-14頁。
    吳國忠 1985 古漢語代詞“自”的語法特點,《求是學刊》第3期:68-72頁。
    ——1993古漢語助詞“所”的省略與“有以……”“無以……”句式,《求是學刊》第6期:87-91頁。
    蕪崧 2002 也談現代漢語中的“以”的用法,《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5期:63-66頁。
    武振玉 2005a 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論叢》第3期:6-8頁。
    ——2005b 金文中的連詞“而”,《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10期:255-256頁。
    夏麟勳 1983也釋“有以”、“無以”,《語文教學》第4期。
    向若 1957 介詞跟動詞、連詞的關係,《語文學習》第5期:36-37頁。
    向熹 編著 1998 《簡明漢語史》(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謝宇 2006 先秦“以”字用法研究,《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第2期:58-60頁。
    邢福義 1996 《漢語語法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丹 2007a“是以”、 “以是”——語法化與詞彙化,载沈家煊、吳福祥、李宗江主编,《語法化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第281-294頁。
    ———2007b 也談“無”、“毋”,《語言科學》第3期:42-49頁。
    徐蕭斧 1981 古漢語中的“與”和“及”,《中國語文》第5期:374-378頁。
    徐中舒 1981《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1987 耒耜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册,北京:中華書局。
    ——主編 1989 《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1998 怎樣考釋古文字,《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
    [汉]許慎撰,徐鉉校定 1963 《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
    [汉]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1981 《《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許余龍 2002 語篇回指的認知語言學探索,《外國語》第1期:28-37頁。
    薛鳳生撰,耿振生譯 1996 古代漢語的動補結構和“以”字短語的語法功能,《古漢語研究》第2期:14-20頁。
    楊伯峻 1981 《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
    ———編著 2009 《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譯注 2005 《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
    楊伯峻、何樂士 2001 《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修訂本),北京:語文出版社。
    楊逢彬 2002 殷墟甲骨刻辭中“以”“比”非連詞說,《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期:95-97頁。
    ——2003 論殷墟甲骨刻辭中不能肯定存在連詞,《古漢語研究》第3期:48-53頁。
    楊華 1996 《先秦禮樂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楊樹達 1962 《馬氏文通刊誤》,北京:中華書局。
    ——1984 《高等國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6 《詞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楊五銘 1983 西周金文連接詞“以”、“用”、“於”釋例,《古文字研究》第十輯。
    楊錫彭 2002 論複合詞結構的語法屬性,《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第1期:155-160頁。
    ———2003 關於詞根與詞綴的思考,《漢語學習》第2期:37-40頁。
    楊志明 2001 《古漢語詞集釋》,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楊鍾賢、郝志達主編 1997 《全校全注全譯全評史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姚振武 1997 “以為”的形成及相關問題,《古漢語研究》第3期:25-32頁。
    易孟醇 1989 《先秦語法》,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尹日高 1991 “以為”的語義類别及其演變軌迹,《古漢語研究》第3期:92-94頁。
    于省吾主編 1996 《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于智榮 2002a 從甲骨文“以”字字形及用例看古籍中表“率領”義“以”字的詞性,《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6期:48-51頁。
    ———2002b上古典籍中表“率領”諸義的“以”字不是介諷《語文研究》第2期:33-37頁。
    袁賓 1992 《近代漢語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寶林 1996 連詞的再分類,载胡明揚主编,《詞類問題考察》,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第431-445頁。
    張本固 1990 《古漢語易混問題區分》,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秉楠輯注 1991 《稷下钩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福德 1997 《史記》中的“以”字析論,《古漢語研究》第1期:37-41頁。
    張華文 1984《早期處置式略論》質疑——與陳初生同志商榷,《廣州師院學報》,1984年第3-4期:73-78頁。
    張家文 2001 古漢語介詞“以”支配成分的移位和省略,《古漢語研究》第4期:44-48頁。
    張建貴 1988 古漢語中代詞“自”的用法,《河北師院學報》(哲社版)第4期:114-119頁。又 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资料·语言文字學》1989年第3期:41-46頁。
    張靜 1987 《漢語語法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覺 1995 《荀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敏 1998 《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萍 2008 《<墨子>“以”字用法研究》,南京大學碩士論文。
    ——2010 試論古漢語中的單純連接詞“是以”——兼與結果連詞“是以”比較,《語言科學》第1期:73-79頁。
    ——201]試論古漢語中結果連詞“是以”的詞彙化,《中國語文通訊》錄用,將刊於第91-92期(合刊)。
    張全生 2009 《現代漢語焦點結構研究》,南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張生漢 1992“管仲以其君霸”新解,河南省語言學會編,《漢語論叢》(第二輯),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第321-327頁。
    張相 1977 《詩詞曲語辭匯釋》,北京:中華書局。
    [魏]張揖撰,[清]王念孫疏證 1983 《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張誼生 2006 “以至”與“以致”——兼論漢語近義虚詞的中和傾向,載上海師範大學《對外漢語研究》編委會编,《對外漢語研究》第2期,北京:商務印書館,第108-124頁。
    張瑩 2010 並列連詞來源探析,《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期:34-40頁。
    張玉金 2001 《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4 《西周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耘梅 1996“以猶使也”說,《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92頁。
    張月明 1997 《論語》、《孟子》、《左傳》中的“可以”,《古漢語研究》第2期:50-54頁。
    張志公 1991 《漢語語法》,《張志公文集》(第一册),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第113-114頁。
    趙誠 1998 《甲骨文簡明詞典》,北京:中華書局。
    趙大明 2005 《左傳》中率領義“以”的語法化程度,《中國語文》第3期:226-231頁。
    ——2007 《<左傳>介詞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趙守正 1982 《管子注譯》(上册),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趙曉明等 2009 耒耜源考,《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485-490頁。
    赵元任著,吕叔湘譯 1979 《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趟元任 1981 《國語語法:中國話的文法》,臺北:學海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编 2005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剛 2002 《連詞與相關問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周守晉 2004 戰國簡帛中介引時間的“以”,《古漢語研究》第4期:45-50頁。
    周锡银、刘志荣 1993《羌族》,北京:民族出版社。
    周蔭同 1983《文言虚字實词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朱德熙 1982《捂法讲羲》,北京:商務印害馆。
    ——1986现代书面汉语裹的虚化勤词和名勤词,载第一届国際汉语教学讨论會组織委员會编,《第一届国際汉语教学討论會論文選》,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0-17页。
    朱宏一 2004 汉语詞缀的定義、范圍、特点和識别——兼析《汉语水准等级標准與语法等级大綱》的词缀问题,《語文研究》第4期:32-37页。
    朱慶之 1992 试論佛典翻译對中古汉语词彙发展的若干影響,《中国语文》第4期:297-305页。
    朱亚軍 2001 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質及其分类研究,《汉語学習》第2期:24-28页。
    Brinton, Laurel J. &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2005. Lexicalization and Language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aig, Colette 1991. Ways to go in Rama:a case study in polygrammaticalization. In Traugott and Heine, eds.,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Amsterdam:Benjamins, vol.2: 455-492.
    Heine, Bernd, 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unnemeyer 1991 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onald W.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aul J. Hopper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沈家煊導讀《语法化学说》,北京:外语教学與研究出版社,2001年。
    Schlesinger, I.M.1979 Cognitive structures and semantic deep structures:The case of the instrumental. Journal of Linguistics, vol.15:307-3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