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秀”说和“显隐”说的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目的和要点:通过研究本文命题之中两者的异同,归纳出万物之间依于本源的共性,即抽象统一性;再将这抽象统一性还原到具体和抽象之间。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天人合一,可以证明这也影响到了当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那么中西方两种天人合一影响之下的审美观和文艺观,所体现的共性、差别分别是怎样的?本文把上述问题转换成为论证“显隐说和隐秀说相似甚至可以互代”这命题是否成立、以及为何而成立,若成立则又可据此而求证、归纳出何种结论和启示?该统一性对于审美、现实而言有无价值?为此本文选取中国古代美学“隐秀”说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显隐”说展开比较研究。
     因为可证出本文命题之中的这两个学说,都受到了老庄之道的深刻影响,即两者及其许多审美原则都本于老庄之“道”,“道”是两者共有的思想内核、或曰逻辑起点,所以其本体论相近、抽象统一性相通;还可从审美原则、审美思路和表达方式等多方面求证两者的密切关联。其共有的思想内核,也决定了两者都具“万物一体”的境界,所用范畴、理论层次都具有形而上的及难以推论、阐释之特征。可证两者都是围绕着显—隐互动这个线索,即是本于显(显现、秀)—隐(隐蔽、遮蔽)二重性的共时而交互的运作而展开的,本文即是据此线索而在文本和理论、具体和本体、具象和抽象、现实与审美理想、现在和未来、在场和不在场之间,围绕命题设置立体参照系,展开中西古今比较、归纳。
     第一章重点探“隐秀”说的基本内涵及其所以产生的哲学美学文化资源。方法是避开《隐秀》的残篇之争,而到篇外去寻找“隐秀”说与《文心雕龙》全书、与魏晋人文精神及其与历史思想文化的关联,求证其与《原道》篇、与《易》之爻象、与玄学及言意之辨,以及与儒家、释家、老庄思想等所具有的密切关系,而探其文化底蕴。发现“隐秀”之“隐”的思维路向是:道隐→文要索隐→“隐秀”说之“隐”→归于“境玄”;据该学说之中将隐—秀互动“譬爻象之变互体”,又可证“隐”的审美思辨方式出于《易》;据“夫隐之为体……”,可证这是化用“玄珠”的典故而述为文之道,发现水、珠、道、文之关系是古代美学中暗含的线索,该典故的引用表明“隐秀”说有赞同“象罔”的审美把握方式的意向、蕴含着隐—秀互动的玄机。《隐秀》篇中已将“境”用于审美思维空间而评判,据“隐秀”说之流变和其空间的扩展演进,考察可见“义生文外”这演化成为“象外之象,景外之境”、“情在言外”……及欧阳修和梅尧臣等诗论,即据其融入的踪迹而验证了“隐秀”说是“意境”说之源的观点。在上述分析论述之中,联系了强调隐蔽和显现的“显隐”说的观点:宁要保持着黑暗的光明而不要单纯的一片光明、要求通过在场的显现出不在场的、在思想上将精神曲解为智能是决定性的误解、显现与隐蔽相互构成一个境域、境域是万物之本源等;通过比较而寻找到了两个学说的多方相通之处,其中的许多关系可使我们从中获取历史性的宝贵启示。
     第二章重点研究两个学说之中所都具有的“隐”的方面。因为可证这两者都以“道”为其逻辑起点,所以都以“有物混成”、“万物一体”为深层思想基础。“隐秀”之“隐”是远奥、不显示自身,分两个层面:第一是“隐之为体”为源点,第二个层面是,“秀”意呈示之余的“情在词外”、“复意为工”和“文外”所归之“隐”。论“隐”必从“秀”说起、论“秀”必探“隐”,亦惟有以“秀”来显示“隐”。“隐”似大海则“秀”如水上所露之冰山……“秀”不用逻辑判断却能尽意,却又必归为第二层次的“隐”,其关系为隐→秀→隐。这和推崇用诗性语言呈示“不在场”之“隐蔽”而获得澄明的思想方式、内涵相似。“隐秀”强调篇中是否存“隐”这是评价作品优劣的标准,“隐”并非创作之晦涩而是蕴籍而味有余,这依赖着鉴赏、神思,且是能否突破天权决定论等禁锢的体现;而这与“遮蔽”、“不在场”的内涵及其互动性相似,都是未经揭示者、含不可言说之神秘。前者是“前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而“显隐”说是“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隐”和“遮蔽”相通且源点相同,秀一隐、显现与隐蔽的纵深境域,从此中都可以获取逆向索求真理而启蔽的立体参照,这于文艺学建设有着启示价值。
     第三章兮析求证两个学说之中的诗性相通,即“隐秀”说之“秀”和“显隐”说之“澄明”在内涵、属性上的统一,这体现为中西方思接千载的诗性契合(第二章重点论隐、本章重点论秀和显)。本文创设了释“秀”的多层动态系统,这可使以往释“秀”的各种学说及争议都得其归宿,证明释“秀”为警句、修辞或风格的主张虽各有合理性但过于具体、实在化;释“秀”不应限于在场之显而要索“隐”启蔽,此为“隐秀”说的美学思想基础。可证这和“显隐”说追求诗和澄明的潜在逻辑相通。联系《原道》篇,广义之“文”含垂天丽象、地理山川和动植之文,这感应于天地之心、经人的神思而呈为狭义之文,这广狭义之文都呈现着“秀”,可证明人、文、秀三者互映而统一,“秀”是文之“秀”。据玄学等原理可证,言—意关系对应隐蔽—显现的关系,“隐秀”是意、言、象多重矛盾、有着递进关系的统一体系;“隐”引导着审美主体对“象”的期待、构思而探幽览胜;“隐”待“秀”而明,视“隐”为“体”、“秀”则是“用”,神用象通这和佛学触象而寄的教义有关,“秀”在万物一体之间基于“显”、是实现现实之“显”的前奏,但“显”却并不一定是“秀”;“象”比“形”更超越,所以言说上有万虑一交的难度。从珠玉潜水的隐之为体开始,至澜表方圆的“涟漪”之扩展、至“若远山之浮烟霭”,这中国古典风格的却和“显隐”说的“敞开”、“澄明”及真理的涌现,和世界(敞开性)与大地(遮蔽性)的冲突与斗争等揭示真理的“事件”,在属性、关系上有多重意义的相近;即存在真理的光辉涌现方式相似。也可综合求证两种理论的意向相通:秀—隐和澄明—隐蔽成对应关系,启示着人面对广域而启蔽;“秀”及其空间的生命意象,与澄明、人生、自然、诗性和艺术本源的思考,这和两者的艺术观、自然观和人生观都可以互释,在言说方式上都充满了生命化的图示,都以万物之美映现人生之秀而礼赞着天人合一;人是“秀”的承载者且还是索“隐”行为的发出者,但是秀、有、显却必归于隐、无、玄,所以必须超越经验和人生有限性而发出生命、真理之问,避免仅于在场之中而求真。
     第四章把隐—秀关系和显—隐关系联系起来研究,可见命题中的两者都是宗于“道”之生成与隐匿、围绕万物一体之间显—隐之变的关系而展开的(也即本文的总线索),这即是两者蕴含着的抽象统一性(对应副标题),其中呈现着保守和创新倾向间的一种张力。这关系又体现于“隐秀”说的“情在词外曰隐”、“隐以复意为工”、“有似变爻”、“文外重旨”及《文心雕龙》之中,这和“显隐”说的真理即是非真理、对于神庙和《鞋》的审美分析方式相似;而都据于“玄而玄”;归纳可见两者的文艺观、真理观和本体观,都试图体现万物一体之间变幻着的隐匿的遮蔽与彰显的升华;都强调不限于经验、事实,而于悖论中求索真理、在单一和复杂关系之中寻通变等,都思及本源而强调着突破有限、延及天道无限;这又也体现为两者的历史性特征,即动态性、开放性和不完满性。
     第五章考察两种理论其具体审美方式的相似性,归纳其潜在的思路。据有物混成、天道无限、以无为本的思想基础,而归纳出两者审美方式和思路的共性:都遵循直觉体验、强调超越的方式,其真理观的启示都是去蔽之后反归于隐,因精神不能曲解为智能而以语言和诗追求本真。研究可见两者的生成机制和背景有着共性,都面临着该如何消除哲学思维的僵化弊端的时代命题,汉代是长期独尊儒术造成的思想禁锢、西方则是长期把存在者当作存在所造成的局限;两者都强调不局限于具体的存在者而启蔽,都强调诗意之“境”的体验和索“隐”而启蔽之艰;既“隐”又“秀”和“隐以复意为工”、“情在词外曰隐”的肯定和否定,这和认为境域既澄明又遮蔽的分析方式相通。两者都有着人学精神,认为“秀”必归“隐”、人生苦短,人意识到“隐”而力求人生之“显”或“秀”,将文艺归结为人学,文艺不仅是解释美的方式且是真理的家园。在处世方式上推崇“诗意的栖居”,与“隐秀”说所诞生时以“归隐”完善有限人生之“秀”的世风意向相似;两者的表达策略有相似性,文之详略对应着显现和隐蔽,隐显异术与“句子结构不能为物的结构的模型提供标准”等意向性一致,都将文之详略、显隐联系和上升到了本源意义;虽奥非隐、反对雕琢的观点,与强调“让……存在”而超乎技术的境界意向相通;另还可以据“比显兴隐”分析诸多文本中的诗性与规则之间的张力、认识论和存在论之别,比喻之显有诗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兴”实为“隐”之为用、是主客互渗而和主—客关系式相异。
     研究所获启示及其价值:一、中西方两者思接千载的诗性契合、其抽象统一的根本原因是有着共同的思想内核;这说明中国古代文化所隐含的哲学是存在论的故乡,寻道图强、天道必胜可启示着在新世纪吸收其它民族的先进思想文化、增强软实力,弘扬传统文明而走向世界对话。老庄学说影响了“显隐”说、后者又深刻影响当代中国哲学美学,文明的运行轨迹螺旋式上升而似回到了起点,理论学说超时空而展开往复的历史性对话、深刻影响异域文明,其机制奥妙且发人深思。二、命题中两者间存在客观上的巨大差异,但却本于天人合一而具有很多的抽象统一,这可启示我们以新视角和新思路分析文艺与文艺学现象,深化对文艺本质和特征的理解;中国新世纪的美学和文论如何借鉴而同时获得一种尺度和风度,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三、汲取两种理论的要义,本文联系现实构建了显隐互变论的框架,发现显—隐之变的表征是秩序、神思和形式的多重体系,通过语言、情感、虚拟、科技、教育、管理等视角证明了该构建对很多领域有着普遍性和显性价值。诸学科中若忽略索“隐”,必会诱使人们在寻求真理的途中、在实践上沉于当前在场的功利性之显。
Research purpose and main points: China's aesthetics has been influenced by western traditional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reflection since last Century, with art theory stressing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and on the theory of typicalness, which is a good bleeding with how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of the syncretism of human and heaven. In order to have the enlightenment, this article adopts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 theory and two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ical theories and compare them. This article firstly proves that the formation of "Yinxiu" is influenced by the thoughts of Laozi-Zhuangzi, while the "Xianyin" theory is also enlightened by Laozi-Zhuangzi theories, thus to discover that "Xianyin" theory and "Yinxiu" theory are related closely to each other.
     Chapter one a new probe on "yinxiu" theory-an exploration on the source of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Chapter two a probe on "yin" in both "yinxian" and "yinxiu" theory,Chapter three the poetic meaning of the two theori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n the identity of humanity,Chapter four the abstract oneness of the two theories: the transition between "xian" and "yin" in the nnity of the world. Chapter five an analysis on the commonness between the two theories;Enlightenment and conclusion,Judging the differenciation of the two theories from the origination of the thoughts,Attempting to propose the theory on the synchronous"xian"and"yin".
     Basic chain of thought and methods in research: around the relations as in context and theory,concrete and absolute, prosent and past, practice and aesthetic ideal, present and absence,construct three-dimensional frame of reference and then begin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n induce the comparison according to the preposition, starting from the part of "Yinxiu" and from the general connotation of "Yinxiu" theory from outside context. This article searches for supporting evidence of relation from the outside of this article with human culture and thoughts of Quanshu, Pre-Qin and Wei&Jin periods. Using "Yinxiu" as stand, this article searchs for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philosophical evidence and the state of social culture, in order to explain and enlarge the meaning of "Yinxiu"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the above mentioned analysis with reference to the theory of "Xianyin"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overt" and "overt" , this article searches for and studies the reason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ories to induce the main ideal of "Yinxiu". A new thought and understanding of "Yin" is covert principle-culture seeking covert-the yin of "Yinxiu"--towards contextual mysteries, for"Yinxiu" stressing on covert is the main body, and furthermore, it makes the covet-mysteries interaction very changeable, this is to prove that covert dialectical thinking pattern from Zhouyi. All in all, yin is far mysterious, remote, absent, unrevealed, it has to be symbolized to be understood, which reminds readers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that is, in some degree, mysterious. It is the prime standard whether or not literary works have "Yin".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Yi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is that "Yin"is the starting point, while the second is that the poetic connotation of "Xiu" existing in the far remote area outside the context, it is related to the "Yin" Orientation in the form of "Yin -Xiu-Yin"."Yin-Xiu" relation is the unity of meaning, utterances and resemblance."Yin" doesn't mean to pursue the obscure meaning but rely on hard mental working. "Yin" attracts people to explore resorts. In the Yin-Xiu idea exists the mysterious idea combining mystery of Laozi, Zhuangzi, Yijing, Metaphoric Phenomenon Theory, and Buddhism, which is exploration in converse direction, and is of philosophical enlightenment. It insists o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heavenly principle.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this article: "Xiu" must be overt, and super-advanced subjuctive mood, but overt may not be "Xiu", thus to prove that the post critics on utterances or articles of "Xiu" is somewhat reasonable, but since "Xiu" falls into routine and concrete so it is limited. This article creates a multi-level dynamic system to explain "Xiu" thus to make all debates find their way out. The life meaning and sign in the sphere of "Xiu", the unity of human culture and nature,human's "Yin" and culture's "xiu" are respectively developed from each other, "Yin-Xiu" are synchronous."Xiu" and "Yin", over and covert, they each construct a three -dimensional deep context."Yin" is basic, to which Xiu is second .Yin-xiu theory is related to Buddhism creed."Yin", "Yi","Xiang","Yan","Xiu", they have progressively advancing relationships in the meaning. "Yin" is like the huge sea, while "Xiu" is just a corner of an iceberg coming out of the surface of the sea. "Xiu" can be expressed thoroughly, but can't be judged logically. So, at last, it belongs to "metaphoric" and "void".This,together with"mystery in mystery"is the instanc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universe. Besides, this article also finds that the theory of ''Yin" as the origin is mechanically-applied use of the story of "Xuan Zhu" explain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water, beads, principle, and article, showing that rigid formula of appreciating beautifulness mast be canceled. "Yinxiu" theory is the origin of "context" theory of the later time. This is because "ShiJing" a book describing "xiang" of individuals, ignoring the space around objects for the search of context in "Yiuxiu"."Yiuxiu" theory has influenced the poetics of Si kongtu, Jiao Ran. Ou Yangxiu. Mei Yaochen, Wang Guo wei. But it is a pity that "Yinxiu" theory was ignored.
     Now it is proved that "Xianyin" and "Yinxiu"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Under the some background they are developed to cancel the rigidity of philosophy. In antient China, people valued the idea of syncretism of Humanity and Heaven without telling the opposi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While "Xian yin"theory tells the idea of the syncretism of Humanity and Heaven, stating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he opponent part and I. Both regard "Yin" as the base of the universe, realizing that all things are one unity. And both insist on poetic beauty, intuition, and super concreteness, which will come to transparency. Both think that literature is human's knowledge, it is human that bears "Xiu", and also human who strives for "Yin". Both have transparent and covert analyzing methods, and both think the covert and overt in the world is complicated, and seeking truth is difficult. Both feel it regretful that life is short and hard ."Xianyin"theory advocates "poetic covertness, and "Xianyin"theory then advocates covert, they share similarity. In literary expression ,"Xianyin" adopts different 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sentence structure can not become the standard of the model of objects structures"advocated in "poetry、languagethoughts thoughts. Both relate articles "Yin-Xian"to the original meaning. Liuxie opposed rigidity,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nalyzing methods in "Temple"and"Shoes by Hydger. Analysis, of the"Temple",''shoes"shows obvious metaphor, but is different from symbolism. The research above shows: Firstly, this article has the creative result, that if has absorbed the two essential factors relating reality with ideal, concrete with origin, and has created a frame of Xianyin evolution theory , and has found that overt-covert interchangeable sign is the multiplayer system of order ,mental, state and formation. And through language, emotion subjunctive m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 management and other view of angles ,we can prove the value of this frame suggestion. Secondly: the two theories are interchangeable in many aspects, this conclusion is correct, because principle is the great achievement of Chinese culture. Hydger's believing in and absorbing of Laozi thoughts suggests that China is really the hometown of the theory of unity of Human-Heaven. Which suggests us that in the new century, we should absorb other nations'advanced thoughts to strengthen our soft strength , and join the world talking .Thirdly, Laozi influenced Liuxie. furtherly, "Xianyin" theory, made its influence on the west culture. While "Xianyin" theory has deep influence the other way round on modern China's philosophy, making civilization rise spirally, as if making it come back the starting point. The surpassing space and time talks between the above theories, have influenced civilizations of alien countries, being profound and setting people thinking. Different in history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yet they share the same unity of Human-heaven theory. China's new century aesthetics, how can it gain criterion and demeanor? This is worth deep thinking and studying.
引文
[1]张世英:《艺术哲学的新方向》,《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2]曾繁仁:《试论当代存在论美学观》,《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1]马龙潜:《对文艺本质研究的历史反思》,《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张世英:《新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学术月刊》,2000年第1期.
    [3]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4]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3页.
    [1]参见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149页.
    [2]参见张世英:《艺术哲学的新方向》,《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1]涂光社:《现代<文心雕龙>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2]童庆炳:《<文心雕龙>“文外重旨”说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姚爱斌:《从“义生文外”到“情在词外》,《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2期.
    [日]舆膳宏:《<文心雕龙>隐秀篇在文学理论史上的地位》,《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包永新:《论文学文本的“隐秀”品格》,《理论与创作》,1994年第2期.
    举人:《<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的由来与真伪》,《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陶水平:《<文心雕龙·隐秀篇>主旨新说》,《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周波:《论“隐秀”的美学蕴涵》,《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杨岚:《<文心雕龙>“隐秀篇”意蕴分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张少康:《刘勰<文心雕龙>对意境理论形成发展的贡献》,《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5期.
    蔡育曙:《<文心雕龙>“隐秀”的含义及柔美特征》,《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刘燕:《隐秀与意象》,《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张沂南:《刘勰“隐秀”论的当代转换》,《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周汝昌:《<文心雕龙·隐秀篇>旧疑新议》,《河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陈良运:《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复旦学报》,1999年第6期.
    秦海英:《<文心雕龙·隐秀>主题新议》,《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胡坤玉,姚海燕:《试论“意境”与“隐秀”的关系》,《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沙家强,苗霞:《在“隐”中显出大美》,《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7页.
    [1]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2页.[]中的文字被怀疑是明代补文.
    [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
    [3]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6页.
    [4]陈良运:《<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复旦学报》,1999年第6期.
    [1]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页.
    [2]说明:本文自此以下再引用《文心雕龙》原文,不标书名而直接的标其篇名;凡从《隐秀》篇中引用,不再标注篇名.
    [3][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5页.
    [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4-545页.
    [1]参见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15页.
    [2]童庆炳:《<文心雕龙>“文外重旨”说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6页.
    [1]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9页.
    [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33页.
    [4]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3-442页.
    [5]沈谦:《比兴、夸饰、用典、隐秀—<文心雕龙>论修辞方法》,张少康编《文心雕龙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第601-605页.
    [6]见罗常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5页.
    [7]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03页.
    [1]詹瑛:《文心雕龙风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2页.
    [2]钟子翱、黄安祯:《文心雕龙论写作之道》,北京:长征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440页.
    [3]陈思苓:《文心雕龙臆论》,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270页.
    [4]郁沅:《论<文心雕龙>的纲及创作美学体系》,《文心雕龙研究》第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5]王钟陵:《哲学上的“言意之辨”与文学上的“隐秀”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6]转引自陶水平《<文心雕龙·隐秀篇>主旨新说》.《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7]王小强:《<文心雕龙>文学审美特征论——对<文心雕龙·隐秀>主旨的解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8]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4页.
    [1]张少康 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162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1]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26页.
    [2]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31页.
    [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1]参见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46-49页.
    [2]见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46-49页.
    [3]参见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页
    [1]E.B.Tylor,Primitive Culture: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1889.V.1,p.1.
    [1]叶秀山:《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1][德]黑格尔:《逻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03页.
    [2]“显隐”说——见本文导言,是张世英对于海德格尔的显现与隐蔽为主要范畴的理论的简称。由在场与不在场、显现与隐蔽相构的境域中,境域是万物之本源,隐蔽的东西是显现于在场的东西的本源,两者同时发生和不可分离,究一事物之源需从在场者追溯到不在场者,而不是像概念哲学那样到抽象的概念中去找本源;不在场者不是概念而是与在场者一样具体而现实的。返回到比主体一客体关系更本源的境域,把有限的在场者与无限的不在场者合为一个整体,这观点运用到美学领域,于是产生了海德格尔的“显隐”说。
    [1]叶秀山:《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2][德]黑格尔:《逻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03页.
    [3][美]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上海: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145-146页.
    [1][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9页.
    [2][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4-545页.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2][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3][法]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71页.
    [4][法]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9页.
    [1]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页.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1]参见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222页.
    [1]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二册,第613页.
    [1][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3][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7页.
    [1][法]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05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0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1页.
    [2][德]黑格尔:《自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2页.
    [1][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页.
    [2][德]黑格尔:《逻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下卷第551页.
    [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1]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1]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1]絪缊,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云烟弥漫、气氛浓盛的景象。
    [2][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1]参见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1]焦循:《易学三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上册,第163页.
    [2][德]海德格尔:《诗·语言·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9页.
    [1][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6页.
    [1]“显隐”说——见本文导言,是张世英对于海德格尔的显现与隐蔽为主要范畴的理论的简称。
    [2]本文认为:所谓“源”,乃是相对其产物而言的,指的是有事物从它那里生成.
    [3]见张世英:《艺术哲学的新方向》,《文艺研究,》,1999年4期.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1]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8页.
    [2]据[德]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4-545页.
    [3]《法华玄论》卷第九.http://www.foxue.org/web/001.htm.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1][美]叶维廉:《道家美学、中国诗与美国现代诗》,《中国诗歌研究》,2004年第10期.
    [2]参见陈良运:《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第6期.
    [1][美]叶维廉:《中国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1页.
    [2]陈良运:《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1]陈良运:《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复旦学报》,1999年第6期.
    [2][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5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
    [1][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
    [1][德]思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8页.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0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2]叶秀山:《在交往的路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老子的“道”》.哲学在线>>哲学研究>>中国哲学>>中西比较.http://www.philosophyol.com/po104/Index.asp.
    [3]王船山:《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六册第490页.
    [1]萧师毅、池耀兴:《海德格尔与我们<道德经>的翻译》,《世界哲学》,2004年第2期.
    [2]《庄子·达生》:梓庆(鲁国木匠)削木为鐻(乐器两侧似兽形柱),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忘记我是在为朝廷做事),其巧专而外滑(杂务)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树木自然形态),形躯至矣(适合作鐻),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这是我的奥秘),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3][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戴晖校.弱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1]叶秀山:《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1-42页.
    [2]见张世英:《进入澄明之镜——艺术哲学的新方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6页.
    [3][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3页.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62页.
    [1]见《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菩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4-15页.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5页.
    [3][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8页.
    [1][德]见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49-50页.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1-42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2][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5页.
    [3]叶秀山:《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张世英:《超越在场的东西——兼论想象》,《江海学刊》,1996年第4期.
    [1]张世英:《艺术哲学的新方向》.《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1]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2]罗常培记录:《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参见詹领:《文心雕龙义证·隐秀第四十》.文艺学网>经典文本>中国文论 http://www.wenyixue.com/html/jingdianwenben/zhongguowenlun/zhuguangqian/zhan_/2007/1010/1531.html
    [3]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196页.
    [4]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7页.
    [1]范文澜:《范文澜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卷,第335页.
    [2]詹瑛:《文心雕龙风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2页.
    [3]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6页.
    [4]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7页.
    [5]陈复华:《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61.
    [6]詹鍈:《文心雕龙义证·隐秀第四十》.文艺学网>经典文本>中国文论>http://www.wenyixue.Com/html/jingdianwenben/zhongguowenlun/zhuguangqian/zhan_/2007/1010/1531.html
    [1]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97-1198页.
    [1]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1]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古代汉语》,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第858页.
    [2]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五.见詹锳:《文心雕龙义证 隐秀第四十》,文艺学网>经典文本>中国文论>http://www.wenyixue.com/html/jingdianwenben/zhongguowenlun/zhuguangqian/zhan/2007/1010/1531.html
    [1]童庆炳:《<文心雕龙>“文外重旨”说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
    [1][德]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2][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4-545页.
    [3][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下卷第601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2][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9页.
    [1][德]黑格尔:《逻辑学.第三章绝对理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下卷,第549页.
    [1][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1][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6页.
    [2][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上卷,第292页.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1][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40页.
    [2]见杨继勇、马龙潜,《形式的嬗变及其对当代中国哲学的诉求》,载《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期.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5][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上卷,第292页.
    [6]胡塞尔:《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Philosophie als Strenge Wissenschaft,Auflage.Frankfurt a.M:Vittorio Klostermann.1965,第71页.
    [7][德]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6页.
    [1]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卷,第166页.
    [2]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页.
    [2][德]黑格尔:《逻辑学.第三章绝对理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下卷,第549页.
    [1]叶秀山:《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9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1]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年第7期.
    [2]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8页.
    [3][俄]考夫曼:《存在主义》,陈鼓应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23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1]张世英:《艺术哲学的新方向》,《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2][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1]宗白华著:《艺境》,1986年版,第214-233页.
    [2]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长沙:岳麓出版社,1992年版,第490页.
    [3]陈赟:《形而上与形而下——王船山的道器之辨及其哲学意蕴》,《复旦学报》,2002年第4期.
    [1]陈忠:《英汉语义隐、显对应规律及翻译、教学对策》,《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1][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9页.
    [2]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3]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4-233页.
    [1][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1年版,第52页.
    [2][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3页.
    [3]张世英:《哲学的新方向》,《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1][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5页.
    [2]见陈良运,《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4][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1][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67页.
    [2]王船山:《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6册,第490页.
    [3]参见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页.
    [4]叶秀山:《在交往的路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老子的“道”》.哲学在线>>哲学研究>>中国哲学>>中西比较http://www.philosophyol.com/po104/Index.asp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2][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上卷,第292页.
    [1]参见[英]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第八章.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131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页.
    [1]张世英:《哲学的新方向》,《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2]张世英:《哲学与人生》,《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49页.
    [4]叶秀山:《世间为何会“有”“无”?》,《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1][德]海德格尔:《林中路·艺术作品的本源》,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艺术作品的本源》,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58页.
    [1]陈复华主编:《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71页.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页.
    [3][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37页.
    [4][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0页.
    [1]张世英:《境界与文化》,《学术月刊》,2007年第3期.
    [2][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9页.
    [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0页.
    [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05页.
    [2][德]海德格尔:《尼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85页.
    [3][德]海德格尔:《尼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85页.
    [4]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44页.
    [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7页.
    [2][德]海德格尔:《尼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51页.
    [3][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30页.
    [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10页.
    [5][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9页.
    [6][德]海德格尔:《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0-401页.
    [1]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下卷,第1244页。
    [2][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页.
    [3]Martin Heidegger.The Basic problems of phenomenology[M].Trans by Albert Mofstadter.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2.P21
    [1][德]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7页.
    [2][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72页.
    [3][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4]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0页.
    [5]《老子》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张世英;《哲学的新方向》,《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2][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卷第276页.
    [3]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69页.
    [4][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6页.
    [5]参见李钧:《存在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页.
    [6][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53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第282页.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62页.
    [2]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3]括号内文字为本文作者所加。
    [1]括号内书名为作者所加。
    [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5页.
    [3]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6-307页.
    [4]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8页.
    [5]参见童庆炳:《<文心雕龙>“文外重旨”说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李金发:《艺术之本原及其命运》,《美育杂志》,1929年第3期.
    [1]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一卷,第166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4页.
    [2]汤用彤:《言意之辨》,汤一介编《汤用彤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页.
    [3]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4-15页.
    [1]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一卷,第119-120页.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5页。
    [3][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4]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页.
    [1][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
    [2][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7页.
    [3][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4][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0页.
    [5][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76页.
    [1][德]海德格尔:《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6页.
    [2][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页.
    [3]叶秀山:《世间为何会“有”“无”?》,《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4][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6页.
    [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第282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第283页.
    [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1]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卷一第1页.
    [2]参见重庆炳《<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1页.
    [2]徐复观:《释诗的比兴——重新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第100页:据.童庆炳:《<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詹鍈:《文心雕龙义证·比兴第三十六》,文艺学网>经典文本>中国文论>http//www.wenyixue.com/html/jingdianwenben/zhongguowenlun /zhuguangqian/zhan_/2007/1010/1529.html
    [1]王季思:《说比兴》,见詹鍈《文心雕龙义证·比兴第三十六》,文艺学网>经典文本>中国文论>http://www.wenyixue.com/html/jingdianwenben/zhongguowenlun/zhuguangqian/zhan_/2007/1010/1529.html
    [2]沈谦:《比兴、夸饰、用典、隐秀》,见张少康:《文心雕龙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58页.
    [3]参见童庆炳:《<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参见童庆炳:《<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见重庆炳:《<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第283页.
    [2]见童庆炳:《<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7页.
    [1]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B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Inc.Chicago,1993,Volumel6.p.876.
    [2]叶秀山:《在交往的路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老子的“道”》.哲学在线>>哲学研究>>中国哲学>>中西比较.http://www.philosophyol.com/pol04/Index.asp.
    [1]张世英:《艺术哲学的新方向》,《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1]参见杨荣国:《存在的审美之维》,成中英:《本体与诠释》.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6页.
    [1]参见杨荣国:《存在的审美之维》,成中英:《本体与诠释》.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第282页。
    [3][美]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成都:四川科技出版.1988年版第70页.
    [1]参见杨继勇、马龙潜,《形式的嬗变及其对当代中国哲学的诉求》,《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期.
    [1]恩格斯:《致弗·梅林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四卷,第500-501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16页.
    [3][匈]卢卡奇:《审美特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卷第278页.
    [4][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3页.
    [5][匈]卢卡奇:《审美特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卷第278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上卷第74页.
    [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页.
    [2]李政道:《艺术和科学》.《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第282页。
    [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版,第216页.
    [1][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8版第131-177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第283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第282页。
    [2]王船山:《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六册第490页.
    [3][德]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196页.
    [1]Friedich Schiller:On the Aesthetic Educaton of Man in a Series of Letters.Oxford at Clarendon Press.1967.p.215(Twenty—seventh letter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9页.
    [3][德]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上卷,第204页.
    [1][德]海德格尔:《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6页.
    [1]朱伯崖主编《易学基础教程》第292页,九州出版社,2003年2月第4次印刷。
    [1][英]克莱夫·贝尔:《艺术》.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8页.
    [1][美]钱德拉塞卡,《真与美》,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7页.
    [1][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版,第140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3][德]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一卷第142页。
    [1]见杨荣国:《存在的审美之维》.成中英编《本体与诠释》.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上卷第41页.
    [3]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卷,第284-285页.
    [4]参见杨继勇《再论审美和艺术亦即一种生产力》,载《理论探讨》2007年第6期。
    [1]陈炎:《美学与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文史哲》,2004年3期.
    [2]马克思:《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3页.
    [3]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32页.
    [1]曾繁仁、谭好哲、陈炎、马龙潜:《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1.老子:《道德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孔子:《论语》,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3.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4.慧能:《坛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殷瑶:《河岳英灵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6.屈原:《楚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7.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版。
    8.欧阳修:《六一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9.皎然:《诗式》,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10.严羽:《沧浪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1.刘禹锡:《刘梦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2.刘义庆:《世说新语》,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13.张延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14.郭象注:《庄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5.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6.王弼、韩康伯注:《周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7.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8.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9.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21.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2.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
    24.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25.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6.詹瑛:《文心雕龙风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7.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8.高诱:《淮南子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9.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张少康:《文心雕龙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1.钟子翱、黄安祯:《文心雕龙论写作之道》,北京:长征出版社,1984年版。
    32.陈思苓:《文心雕龙臆论》,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版。
    33.郁沅:《论<文心雕龙>的纲及创作美学体系》,《文心雕龙研究》第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4.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35.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36.范文澜:《范文澜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35年版。
    3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民出版社1980年版。
    39.汤一介:《汤用彤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0.王阳明:《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
    41.王士稹:《池北偶谈》,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42.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43.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4.汪涌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
    46.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7.张少康等:《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张少康:《先秦两汉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49.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0.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1.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5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3.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4.谭好哲、马龙潜:《文艺学前沿理论综述》,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曾繁仁、谭好哲、陈炎、马龙潜:《中西交流对话中审美与艺术教育》,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7.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8.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59.马龙潜:《方法论意识与问题化意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王汶成:《文学语言中介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62.李钧:《存在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3.杨荣国:《存在审美之维》,成中英:《本体与诠释》,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64.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
    65.杨明照:《文心雕龙综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
    66.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6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68.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7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1.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2.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
    7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75.[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76.[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7.[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8.[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79.[德]黑格尔:《自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80.[德]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81.[西]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83.[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4.[法]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85.[美]卡普拉:《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四川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
    86.[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87.[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8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9.[美]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90.[英]克莱夫·贝尔:《艺术》,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91.[德]阿多诺:《美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2.[美]钱德拉塞卡:《真与美》,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93.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94.[美]考夫曼:《存在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95.[英]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96.[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97.[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98.[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99.[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00.[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1.[德]海德格尔:《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2.[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3.[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04.[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05.[德]海德格尔:《尼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06.[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107.[德]海德格尔:《思想经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09.[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0.[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11.[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12.[匈]卢卡奇:《审美特性》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3.[美]勒内·韦勒克等:《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114.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5.童庆炳:《文心雕龙文外重旨说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16.童庆炳:《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17.姚爱斌:《从义生文外到情在词外》,《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2期。
    118.包永新:《论文学文本的“隐秀”品格》,《理论与创作》,1994年第2期。
    119.举人:《隐秀篇补文由来真伪》,《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20.陶水平:《文心雕龙隐秀篇主旨新说》,《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21.周波:《论“隐秀”的美学蕴涵》,《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122.蔡育曙:《文心雕龙隐秀及柔美特征》,《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123.周汝昌:《隐秀篇旧疑新议》,《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2期。
    124.陈良运:《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复旦学报》,1999年第6期。
    125.秦海英:《<文心雕龙·隐秀>主题新议》,《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126.张世英:《超越在场的东西——兼论想象》,《江海学刊》1996年第4期。
    127.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年第7期。
    128.张世英:《超越有限》,《江海学刊》,2000年第2期。
    129.张世英:《哲学的新方向》,《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130.吴景和:《“文之枢纽”的逻辑新探》,《延边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131.陈赟:《形而上与形而下:后形而上学的解读》,《复旦学报》,2002年第4期。
    132.陈忠:《英汉语义隐显对应规律翻译》,《山东师大外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33.萧师毅等:《海德格尔与我们<道德经>的翻译》,《世界哲学》,2004年第2期。
    134.叶秀山:《世间为何会“有”“无”?》,《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135.李革新:《在遮蔽与无蔽之间》,《复旦学报》,2003年第2期。
    136.舆膳宏:《文心雕龙隐秀篇理论上的地位》,《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37.张之沧:《论新世纪科技创新中的思维革命》,《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38.雷恩海:《论中国古典文学的“显”与“隐”》,《兰州大学学报》,2006第2期。
    139.李政道:《艺术和科学》,《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140.李金发:《艺术之本原及其命运》,《美育杂志》,第3期。
    141.刘彩霞:《解蔽之“蔽”与自我的泯灭》,《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42.郎宝如:《哲学到文学的多层考察》,《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43.曾艳兵:《后现代主义精神与魏晋玄学》,《山东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144.顾农:《刘勰“隐秀”论剖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45.朱立元:《从中西比较看西方美学范畴的特质》,《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46.马龙潜:《对文艺本质研究的历史反思》,《吉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47.曾繁仁:《试论当代存在论美学观》,《文学评论》,2003年3期。
    148.张之沧:《论新世纪科技创新的思维革命》,《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49.叶秀山:《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50.周波;《论“隐秀”的美学蕴涵》,《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151.E.B.Tylor,Primitive Culture.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1889,volume I.
    152.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B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Inc.Chicago,1993,Volume 16.
    153.John Sallis,Delimitations,second editi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
    154.章启群:《魏玄学与中国艺术的自觉》,北大美学网 http://www.aeschina.cn.
    155.栾栋:《中国历代文学隐秀史论要略》http://www.gmw.cn/01gmrb/2001—05/23/17—87dbfe468fd3d60d48256a540081e724.htm
    156.叶秀山:《在交往的路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老子的“道”》.哲学在线>>哲学研究>>中国哲学>>中西比较.http://www.philosophyol.com/pol04/Index.asp.
    157.詹鍈:《文心雕龙义证》.文艺学网>经典文本>中国文论.http://www.wenyixue.com/html/jingdianwenben/zhongguowenlun/zhuguangqian/zhan_/2007/1010/1531.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