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术思想的“空间转向”和文化全球化的“差异”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1980年代中叶以来,地域文学研究思潮和多民族文学研究思潮渐兴。在这两种思潮中,新疆文学成为一个颇具魅力的学术领域。本论文以当代新疆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性别书写”为中心展开,在当代新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对当代新疆文学性别书写进行整体观照,考察其文化内涵。
     论文第一章,首先阐释性别角度之于文学研究的意义和有效性。在文化研究的学术范畴中,将性别的视角引入地域文学研究,是在性别诗学和地缘诗学相结合的层而上开辟多元一体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途。从性别角度考察当代新疆文学,意味着以新疆混杂多元文化场景中诸种同中有异的性别机制作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背景,对新疆文学再现、建构或拆解各种性别秩序时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这种剖析将揭示新疆文学与主流文学或其它地域文学在文化综合性和审美复合性上的异质特征,也呈现新疆文学作为“文化活化石”的、若仅以民族、风物为标签捏合在一起远不足以说明的内部差异性。
     论文第二、三、四章,分别在新疆少数民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新疆移民三个文化场域中,结合不同题材领域的具体文本,对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进行探讨。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展现给读者的是不同于汉族文学的别样文学世界,其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私人父权制下性别关系和性别问题的书写,为我们了解女性的生存历史和现实处境打开了另一扇窗;对革命进程中汉族/少数民族、男性/女性等不同民族与性别群体之间关系的讲述,则反映了解放后新型民族关系与性别关系的建构过程;对由乡土(或游牧)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转型过程中少数民族女性心理和命运的叙写,既再现了各民族女性生存方式的可喜变化,也表现出少数民族女性新的生存焦虑及其主体性的丧失。从中可以看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率先拥有了主体意识的女性还在矛盾与彷徨中寻求出路。
     取材于“兵团人”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对性别关系的书写,映现出兵团文学特殊的文化内涵以及兵团社会公共父权制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受到纪律、奖惩、思想教育等机制的规训并被牢牢控制在“集体之父”的权威之下;兵团文学对作为性、作为劳动力或作为母亲而存在的兵团女性形象的描绘,映现出兵团女性的客体化及其间的女性个体命运;而在文学的视野中被阐释为历史主人、国家英雄的兵团男儿,一方面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是权力的持有者;另一方面在制度层面上同样是父权国家的被征用者。
     “移民”为书写对象或创作主体的文学对性别的书写要复杂得多,因为移民迁移的情形本身十分复杂,有群体移民,有个体漂零,有主动追求,也有被动迁移。于是,在移民流动的人生状态和社会关系中,性/性别具有了非常态的、超越一般道德律令的意义和功能。例如,对于群体移民后裔的锡伯族作家而言,性别书写关联着处于文化边缘的族群对自我民族文化的固守与重构;在有关“盲流”人生的文学书写中,性则成为对人之生存本相的洞视,这种洞视在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笔下显示出一定的差别;而在王蒙这位现代“流寓文人”的主体性“他者”视界中,不同性别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又具有不同的表意功能。
     综上,本论文以新疆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当代历史进程为依托,从“性别书写”的角度进入新疆文学研究,在文学文本与文化的互文性中,借由语言象征态中性别的多元差异状况,来呈现造成这种差异的新疆地域、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同时由新疆特殊的地域性父权象征秩序透视两性多样化的文化处境。新疆文学性别书写的意义在于它铺展了多种多样的性别生态,其间对多民族、不同文化身份、各种性格特征的男性/女性形象的塑造,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
     与此同时,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在女作家书写女性经验和创作主体以自觉的性别意识写作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对新疆文学的性别研究,有待于在更细致的层面或在新的理论视阈中向文本深处掘进。
The theory of "Spatial Turn" in the western academic thoughts and the theory of "Difference" i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studies have had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research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thoughts of regional literature studies and the multi-ethnic literature research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flourishing since the mid-1980s, among which, Xinjiang literature has become a charming academic field. With Xinjiang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s the object, and with the gender writing as the focus,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whole analysis on the gender writing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Xinjiang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ts regional culture and ethnic culture.
     In chapter one,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idity of the gender perspective to literature studies are illustrated firstly. In the cultural studies of the academic areas, it is a new wa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y to bring gender perspective and method into regional literature research, which is open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oetics of gender and the geo-poetics. Reading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Xinjiang from the view of gender means that the mechanism of gender in Xinjiang's Multicultural scene is the background of discovering and putting forward questions when we analyze the complex cultural connotations reflected by the representing constructing, deconstructing of the various gender rules in Xinjiang literature. It would reveal the heterogeneou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ulture comprehensiveness and the esthetic complexity between Xinjiang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ture in other provinces, also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of Xinjiang literature as an "active culture fossil", which can not be put together in ethnic and scenery.
     In the second, third and forth Chapter, in view of the texts of the different subjects,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gender writing in Xinjiang literature in three scenery of minority,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and Xinjiang immigrants.
     As is shown to reader, the minority subject literature in Xinjiang presents another style of literature worl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Han Literature. What the writing described about the gender issues in traditional private patriarchy of Xinjiang is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existence history and the real situation of female. The descrip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 and minorities, male and female in the revolutionary course refl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ethnic and gender relationship. The narrative of the minority women's destiny and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local (or nomadic) civilization to the modern urban civilization not only reappears the encouraging change of the minority women's living, also shows their new existential anxiety and the loss of subjectivity.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ose women who have obtained the consciousness firstly are still finding the outlet with conflicting emotions.
     The gender writing in the literary works drawn from the Corps life shows the spe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patriarchy. In this process, whether male or female, are all be disciplined and firmly controlled under the authority of collective father by the mechanism, such as discipline,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etc. The representations of Corps women as sexual objects, labors and mother reveal their objective process and the life of individuals. Likewise, from the 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ose Corps men who are interpreted as the history master and the national heroes are the power holders only in their daily life. They are also the requisitioned people by the patriarchal state in the social system.
     The gender writing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in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theme "immigrant", because the state of moving is complex. There are group immigration, personal wondering, pursuit on one's own initiative, passive transfer and so on. In immigrants'floating life and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social relations, the sex/gender has meanings and functions beyond the general morality. For example, for the Sibo writers who are the descendants of group immigrants, the gender writing is associated with the national culture that the groups in the edge of the culture try to defend and reconstruct. In the writing about the aimlessly drifting people, the sex has become the insight of the original existence. And there is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riters in those writings. But from the subjective "other" sight of Wang Meng, the modern wondering writer, the minority characters'sex has different expressive functions.
     Above all, based on Xinjiang regional cul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enters into the Xinjiang literature study from the view of "gender writing". In the intertextuality of literary text and culture, it presents the rich regional and ethnic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Xinjiang through the multiple difference of sex/gender in the linguistic symbol. Meanwhile, it analyzes the varieties of the male/female's cultural situation through the special regional patriarchy symbolic ord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gender writing in Xinjiang literature lies on a wide variety of gender-ecology. The creation of multi-national, all sorts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le/female images enriches the figure gallery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in certain aspects of the gender writings in Xinjiang literature, such as the female writers'writing experience on women and the gender-consciousness writing of the individual writer. The gender study on Xinjiang literature needs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or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spectives of theory.
引文
①阿扎提·苏里坦:《20世纪维吾尔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夏冠洲,阿扎提·苏里坦,艾光辉等:《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四卷本),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於可训:《当代文学史著的新收获》,《文艺报》,2007年2月1日。
    ①雷茂奎:《历史的明镜光照古今——评刘肖无的历史剧<解忧>》,《西部文学散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页。
    ②丁子人:《历史·哲思·诗意——读杨峰新著<托克马克之恋>》,《回族研究》,2002年第1期。
    ③吴孝成:《一支凌厉的响箭——评介唐加勒克及其长诗(娜孜古丽>》,《民族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④周政保:《新边塞诗的审美特色与当代性》,《诗的感悟与理解》,花城出版社,1990年,第95页。
    ⑤周政保:《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小说艺术》,《小说与诗的艺术》,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31页。
    ①韩子勇:《西部:边远省份的文学写作》,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②韩子勇:《文学的风土》,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③夏冠洲、阿扎提·苏里坦:《为新疆广袤大地绘上鲜明的文学色彩——<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总论》,《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第1期,第83页。
    ④周政保:《新边塞诗的审美特色与当代性——杨牧、周涛、章德益诗歌创作评断》,《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⑤何坚韧:《壮丽的爱国主义赞歌——锡伯族作家郭基南及历史长篇小说(流芳)简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①木塔里甫·阿勒帕米斯:《浓郁的民族特色细腻的艺术手法——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小说浅析》,《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2期。
    ②刘道生:《他从天山脚下走来——评维吾尔族作家麦买提明·吾守尔的小说》,《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③赛娜·艾斯别克:《激情燃烧的诗篇——谈加安巴依·阿萨那勒的诗歌》,《西部》,2006年第2期。
    ④沈雁冰在《小说研究ABC》(世界书局,1928年)中写到:“我们决不可误会‘地方色彩’即是某地的风景之谓。风景只可算是造成地方色彩的表面而不重要的一部分。地方色彩是—地方的自然背景与社会背景之‘错综相’,不但有特殊的色,并且有特殊的味。
    ①应光耀:《文学地域色彩的深层结构》,《江淮论坛》,1987年第3期。
    ②南邮:《关于文学作品民族特色的随想》,《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第3期。
    ③周政保:《这是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中国西部文学》,1985年第8期。
    ④贺萍:《对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类型分析》,《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
    ①季羡林:《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新华文摘》,1986年第4期。
    ②崔延虎:《多元文化场景中的文化互动与多民族族际交往——新疆多民族社会跨文化交际研究之一》,《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③耿占春:《沈苇的诗歌地理学》,《诗刊》,2006年第18期。
    ④贺萍:《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流变述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陈国光:《新疆的宗教文化》,《新疆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Nimrod Baranovitch:Inverted Exile:Uyghur Writers and Artists in Beijing and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ir Work,Modern China,2007,33:462.
    ③在2006年8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新疆文联联合主办的首届“天山文艺评论”活动中,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先生说:“新疆文学的独特性在全国文学中是不可被替代的”,新疆文学正是以其独特的“新疆气质”愈益引人注目。新疆青年文学评论家何英在《新疆文学:在边缘中突围、在突围中争流》中也称:“新疆气质以及由此产生的言说方式是新疆文学的另一个优势。”(见新疆作家网
    http://www.huyangshu.com/admin/news_view.asp?newsid=668)
    ①宋素凤:《多重主体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①乔以钢:《性别:文学研究的一个有效范畴》,《文史哲》,2007年第2期。
    ②孟庆澍:《性别理论视野下的多元对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述要》,《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吉塞拉·鲍克(Gisela Bock):《妇女史和社会性别史:一场国际争论的多个方面》,蔡一平译,《百花洲》,2000年第6期。②[英]苏珊·弗兰克·帕森斯
    《性别伦理学》,史军译,北京大学(Susan Frank Parsons):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①谢玉娥:《成长的思想(代前言)》,《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著目录总汇(1978—2004)》,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第3页。
    ②郭小川:《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62页。
    ③张志民:《张志民诗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87年,第95页。
    ④闻捷:《闻捷全集》(第1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⑤闻捷:《闻捷全集》(第1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⑥闻捷:《闻捷全集》(第1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86页。
    ⑦闻捷:《闻捷全集》(第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①姚鼐:《复鲁絮非书》,齐鲁出版社,1990年,第90页。
    ②东虹:《塔里木恋歌》,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年,第41页。
    ③章德益:《黑色戈壁石》,花城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④周涛:《野马群》,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74页。
    ⑤杨牧:《野玫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页。
    ①周涛:《神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101页。
    ②洋雨:《丝路情丝》,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页。
    ③洋雨:《丝路情丝》,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页。
    ④杨牧:《野玫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2页。
    ⑤杨牧:《大西北,是雄性的》,见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编《当代新疆诗选》,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页。
    ⑥姚鼐:《复鲁絮非书》,齐鲁出版社,1990年,第90页。
    ⑦夏冠洲:《辽阔地平线上的巨人雕象——论新边塞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4期。
    ⑧章德益:《大漠和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页。
    ①刘思谦:《“性别视角下的文学文本解读”笔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②乔以钢:《性别:文学研究的一个有效范畴》,《文史哲》,2007年第2期。
    ③叶舒宪:《性别诗学·导论:“性别诗学”及其意义》,《性别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第3、4页。
    ①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总序》,《理论与创作》,1995年第1期。
    ②蒋益:《中国现代文学地域观》,《理论与创作》,2001年第6期。
    ①梁鸿:《“外省”:一个新的地域文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以20世纪河南文学为个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②戴锦华:《性别研究及其困境》,见《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77页。
    ③戴锦华:《性别研究及其困境》,见《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76页。
    ①金文野:《区域女性文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以黄玲<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为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①陈旭:《论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多源生成与发展》,《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②叶尔克西:《草原火母》,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梁鸿:《“外省”一个新的地域文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以20世纪河南文学为个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数据引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编《新疆四十年(1955—1995)》(综合卷),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第484页。
    ②鞠莹:《眼睛的俘虏》,《新疆回族文学》,,1993年第2期。
    ③温萍:《姨娘》,《回族文学》,2003年第4期。
    ④朱玛拜·比拉勒:《蓝雪》,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⑤祖尔东·沙比尔:《古丽莎拉,再见》,梁学忠等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⑥乌玛尔哈孜·艾坦:《两只雄羊何时开战》,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编《新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中篇小说卷》,作家出版社,1999年,第266页。
    ①哈丽黛·伊斯拉依勒:《彩色旋风》,见小说集《城市没有牛》,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
    ②杨义:《中国文学的文化地图及其动力原理》,见《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1、92页。
    ③孟繁华:《让不同的文学史照亮当代文学》,《文艺报》,2007年2月1日,第7版。
    ①沈苇:《女性怀抱中的西域》,见陈亚洲《他乡的美神》,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①“三画”指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四彩”指自然色彩、神性色彩、流寓色彩和悲情色彩。详见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18—30页。
    ②舒晋瑜:《诗歌是新疆的长项》,《中华读书报》,2006年6月14日,第18版。
    ③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①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8页。
    ②见买买提明·吾守尔小说集《有棱的玻璃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
    ①陈思和:《恢复文学史的原生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①祖尔东·沙比尔:《古丽莎拉,再见》,梁学忠等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
    ②[美]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紫色》,杨仁敬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
    ③朱玛拜·比拉勒:《寡妇》,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译,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纳·哈斯:《给妈妈的信》,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编《新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短篇小说卷》,作家出版社,1999年,第409页。
    ①[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女权辩》,谭洁、黄晓红译,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②《古兰经》:马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①马绍周、隋玉梅:《回族传统道德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
    ②何星亮:《维吾尔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西域研究》,1995年第2期。
    ③与谢野晶子:《贞操论》,周作人译,见舒芜编录《女性的发现——知堂妇女论类抄》,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52、55、56页。
    ①[英]沃尔拜:《女人与民族》,吴晓黎译,见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80—81页。
    ②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文化大观》,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7页。
    ③王玉胡:《哈森与加米拉》,见电影文学剧本选集《塞外风云》,新疆青年出版社,1962年,第159页。
    ④浩·巴岱:《娇嫩的花儿》,见小说集《昵美尔山风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页。
    ①闻捷:《复仇的火焰》,见《闻捷全集》(第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②夏木斯·胡玛尔:《潺潺流淌的额尔齐斯河》,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年。
    ③热孜万古丽·玉素甫:《沙枣花》,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编《新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短篇小说卷》,作家出版社,1999年,第205页。
    ④浩·巴岱:《昵美尔山风云》,见作品集《昵美尔山风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⑤乌铁库尔:《喀什噶尔之夜》,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⑥朱玛拜·比拉勒:《渴望》,见小说集《蓝雪》,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译,新疆青少年出 版社,2001年,第16页。
    ①徐安琪:《新疆维吾尔族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福利》, 《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5期。
    ②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页。
    ③朱玛拜·比拉勒:《少妇》,见小说集《蓝雪》,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第60页。
    ④朱玛拜·比拉勒:《符咒》,见小说集《蓝雪》,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第118页。
    ①艾克拜尔·米吉提:《阿瓦罕》,《伊犁河》,1985年第4期。
    ①朱玛拜·比拉勒:《童养媳》,见小说集《蓝雪》,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①杨峰:《故乡的新月》,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②周非:《多浪河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①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文化大观》,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6页。
    ①柯尤慕·图尔迪:《战斗的年代》(第一部、第二部),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②贾合甫·米尔扎汗:《理想之路》,姚承勋、朱曼·阿布什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③王仲明:《评长篇小说<理想之路)》,《新疆民族文学》,1983年第1期。
    ④何永鳘:《瀚海潮》,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
    ①陈友胜:《风雨奴尔加》,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王玉胡:《新疆平叛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③王玉胡:《塞外风云》,见电影文学剧本选集《塞外风云》,新疆青年出版社,1962年,第1页。
    ①[法]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第二性》(Ⅰ),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
    ①[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152-153页。
    ①夏里甫罕·阿布达里:《论当代新疆各民族文化转型及表现》,《新疆社会经济》,2000年第3期。
    ②李晓霞:《试析新疆少数民族妇女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及行为模式的特点》, 《西北民 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①祖尔东·萨比尔:《探索(上)宝贵的青春》,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②浩·巴岱:《南丁苏布德》,见作品集《昵美尔山风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6页。
    ③阿维斯汗·努尔霍加:《遥远的地平线》,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①祁文娟:《四百里大戈壁》,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编《新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短篇小说卷》,作家出版社,1999年,第372页。
    ①[英]伍尔芙(Virginia Woolf):《女人的职业》,《伍尔芙随笔集》,孔小炯,黄梅译,海天出版社,1993年,第93页。
    ②哈依霞·塔巴热克:《魂在人间》,《民族作家》1989年第2期。
    ①张德强:《有关妇女理论问题的四点反思》,见李育红、刘曼元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性别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8—19页。
    ①艾克拜尔·米吉提:《女歌唱家和她的歌声》,见小说集《存留在夫人箱底的名单》,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②买买提明·吾守尔:《芦花公鸡》,见小说集《有棱的玻璃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①艾海提·吐尔迪:《别了,眼泪》,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编《新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中篇小说卷》,作家出版社,1999年,第189页。
    ①有关论述见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②[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
    ③[美]弗里丹(Betty Friedan):《女性的奥秘》,程锡麟、朱徽、王晓路译,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
    ④林白:《一个人的战争》,《花城》1994年第2期。
    ⑤哈丽黛·伊斯拉依勒:《轨道》,见小说集《城市没有牛》,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①见晁正蓉《对维吾尔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与透视——评维吾尔当代女作家哈丽黛·伊斯拉依尔的创作》一文的有关论述,《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②古丽巴哈尔·纳斯尔:《石城女人》,《民族文学》,2008年第3期。
    ①刘云:《新疆军垦女性的伟大历史性贡献》,《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①董立勃:《白豆》,《当代》,2003年第1期。
    ②董立勃:《远荒》,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③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1-82页。
    ①沈凯:《古玛河春晓》,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②许特生:《边塞风啸》,解放军文艺社,1976年。
    ③[法]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6页。
    ①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②[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5页。
    ③沈凯:《古玛河春晓》,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第507页。
    ①董立勃:《静静的下野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②李魂、欧琳:《女连长》,见《绿洲之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60页。
    ③綦水源:《冰峰五姑娘》,见《天山之子》,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第353页 ①季麦林:《春天》,见《绿洲之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337页。
    ②李好学:《忠心耿耿》,见《绿洲之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79页。
    ③安静:《三眼泉边的星火》,见《将军塞上曲》,解放军文艺社,1982年,第124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24页。
    ⑤董立勃:《烈日》,漓江出版社,2003年
    ①[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6页。
    ①[爱尔兰]伏尼契:《牛虻》,李彭恩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②李青凤、徐建康:《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效果的优化》,《武警指挥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③邓普:《军队的女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年。
    ④张吕:《从<军队的女儿>看边疆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卢一萍:《八千湘女上天山》,北京出版社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11页。
    ①韩天航:《母亲和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②卢一萍:《八千湘女上天山》,北京出版社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8、33页。
    ③丰收:《西上天山的女人》,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34页。
    ①红柯:《乌尔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②丰收:《西上天山的女人》,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17页。
    ①董立勃:《马刀和萧》,《上海文学》,2004年第1期。
    ②[美]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t):《性政治》,宋文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3页。
    ①卢一萍:《八千湘女上天山》,北京出版社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①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39页。
    ②周蕾Violence in the Other Country:China as Crisis,Spectacle,and Women,转引自宋素凤著《多重主体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7页。
    ③卢一萍:《八千湘女上天山》,北京出版社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46页。
    ①唐利群:《二、三十年代女性文学与革命意识形态》,《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3期。
    ②丰收:《准噶尔夜空那一轮蓝蓝的月亮》,见《蓝月亮》,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③卢一萍:《八千湘女上天山》,北京出版社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
    ①丰收:《绿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②丰收:《一片归根吾瓦大地的落叶》,见《蓝月亮》,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6页。
    ③卢一萍:《八千湘女上天山》,北京出版社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79 页。
    ①张福清:《女诫——妇女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页。
    ②张涛:《列女传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③曾庆瑞:《在那月季花开的地方——浅议电视剧<戈壁母亲)中刘月季形象的审美价值》,《中国电视》,2008年第2期。
    ④高作品、杨波、侯万里:《我的根在兵团——(戈壁母亲)编剧韩天航访谈录》,《兵团建设》,2008年第1期。
    ①卢一萍:《八千湘女上天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②刘岩:《母亲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9页。
    ③[美]布莱恩·特纳(Bryan S.Turner):《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90-191页。
    ①董立勃:《荒地故事》,见《红土黑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308页。
    ②董立勃:《清白》,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
    ③红柯:《在现实与想象之间飞翔》,见《乌尔禾》,北京出版社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7年,第329页。
    ④红柯:《金色的阿尔泰》,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⑤[苏联]M·H·鲍特文尼克、M·A·科甘等:《神话辞典》,黄鸿森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①[英]约翰·麦克因斯(John MacInnes):《男性的终结》,黄涵、周丽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5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8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性史》(第一、二卷),张廷琛,林莉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30页。
    ①红柯:《永远的春天》,见《金色的阿尔泰》,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00页。
    ①董立勃:《兄弟》,《人民文学》,2004年第1期。
    ①董立勃:《黑脸》,《中国西部文学》,1989年第6期。
    ①[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813页。
    ②王纯菲等:《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③[美]凯瑟琳·A·麦金农(Catharine A.Mackinnon):《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曲广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①李兴阳:《从文化想像到重新发现——近年西部小说作家群及其创作综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①管兴才:《西迁之歌》,见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获奖作品丛书编辑组编《诗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398页。
    ②郭基南:《流芳》,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③傅查新昌:《我们的父亲》,《鸭绿江》,2002年第11期。
    ④傅查新昌:《不倦的修行》,《福建文学》,2003年第5期。
    ①喜利玛玛是锡伯族没有文字时代的原始家谱,有文字后,逐步变为保佑子孙繁衍娘娘神或“世系奶奶”
    ②傅查新昌:《我们的祖先》,《福建文学》,2003年第10期。
    ③傅查新昌:《秦尼巴克》,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2006年。
    ①傅查新昌:《迷迷蒙蒙的田园梦》,《民族文学》,1989年第3期。
    ①江少川:《走近大洋彼岸的缪斯——严歌苓访谈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第3期。
    ②傅查新昌:《故乡的风俗·奇怪的风俗》,《西部》,2006年第4期。
    ①贺元秀、崔悦:《新时期锡伯族小说创作概观》,《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②冯冠军:《坚守与超越——新疆少数民族双语作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新疆大学,2006年(2006132698)。
    ①[英]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见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
    ②傅查新昌:《父亲和我》,《鸭绿江》,2002年第8期。
    ③傅查新昌:《我们的祖先》,《福建文学》,2003年第10期。
    ①马志华:《新疆锡伯族妇女生育习俗与生育观》,《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②傅查新昌:《销声匿迹的锡伯营》,《民族文学》,2007年第5期。
    ①傅查新昌:《倾斜的风景》,见《人的故事》,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4页。
    ①[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参见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191页。
    ①鲍昌:《关于<盲流>的几句话》,转引自何镇邦《瑰丽的色彩刚健的风格——简评长篇小说<盲流>》,《小说评论》,1985年第6期。
    ②赵光鸣:《赵光鸣访谈录》,《绝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63页。
    ③刘俐俐:《流浪汉小说:由浪漫到深沉——立足于西部流浪汉小说的历史回顾》,《小说评论》,1996年第2期。
    ①赵光鸣:《逃亡》,见小说集《绝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3页。
    ②杨牧:《天狼星下——中国·第一百万零一个盲流的历程》,《飞天》,1994年第3、4期。
    ③冉红:《西部女盲流》,大众文艺出版社,1996年。
    ④赵光鸣:《石坂屋》,见《绝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①马涛:《拣蘑菇的夫人》,《西部》,2006年第5期。
    ②赵光鸣:《代尔维什的蚂蚁先生》,《人民文学》,2009年第7期。
    ③赵光鸣:《绝活》,见《绝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①[奥]弗洛伊德(Freud,S):《爱情心理学》,林克明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143页。
    ②冉红:《西部女盲流》,大众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8页。
    ③田瞳:《当年走天山》,《阳关》,2001年第6期。
    ④何西来:《西部女盲流·序》,见《西部女盲流》,大众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页。
    ⑤赵光鸣:《西边的太阳》,《当代》,1991年第5期。
    ①丁燕:《碎荷》,《北京文学》,2009年第5期。
    ①张浩:《怀抱》,《山东文学》,2008年第1期。
    ②张浩(豆瓣):《提水的男人》,《红豆》,2006年第7期。
    ①李银河:《关于虐恋》,见《李银河性学心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②赵光鸣:《赵光鸣访谈录》,《绝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66页。
    ①[美]凯瑟琳·A·麦金农:《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曲广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7页。
    ②赵光鸣:《乱营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31、133页。
    ①李兴阳:《从文化想像到重新发现——近年西部小说作家群及其创作综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②王蒙:《赴新疆(七绝三首)》,《虚掩的土屋小院》,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8页。
    ③王蒙:《逍遥游》,《在伊犁——淡灰色的眼珠》,作家出版社,1984年,第185页。
    ①王蒙:《萨拉姆,新疆》,《虚掩的土屋小院》,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4页。
    ②王蒙:《哦,穆罕默德·阿麦德》,《在伊犁》,作家出版社,1984年,第1页。
    ③王蒙:《好汉子依斯麻尔》,《在伊犁》,作家出版社,1984年,第66页。
    ①王蒙:《边城华彩 燕子和猫》,《在伊犁》,作家出版社,1984年,第247页。
    ②王蒙:《爱弥拉姑娘的爱情》,《在伊犁》,作家出版社,1984年,第157页。
    ③王蒙:《淡灰色的眼珠》,《在伊犁》,作家出版社,1984年,第157页。
    ④王蒙:《在公路上》,《虚掩的土屋小院》,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3页。
    ①王蒙:《故乡行——重访巴彦岱》,《在伊犁》,作家出版社,1984年,第1页。
    ①王蒙:《鹰谷》,《在伊犁》,作家出版社,1984年,第267页。
    ②王蒙:《在伊犁·后记》,《在伊犁》,作家出版社,1984年,第323页。
    ③卢敦基:《指向新的性格思想和美学范畴——王蒙<在伊犁>简评》,《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2期。
    ④王蒙:《边城华彩长女》,《在伊犁》,作家出版社,1984年,第254页。
    ①王政等:《突破单一的“地位”分析框架》,《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7页。
    ②王蒙:《歌神》,《虚掩的土屋小院》,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③史冰如:《试论<在伊犁>系列小说的审美追求》,《常州工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①王蒙:《心的光》,《王蒙选集(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68页。
    ②王蒙:《最后的“陶”》,《王蒙选集(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85页。
    ③夏冠洲:《再论王蒙笔下的新疆兄弟民族人物群像》,《西域研究》,1996年第1期。
    ①[美]拉尔夫·科恩(Ralph Cohen):《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75页。
    ②[英]特雷·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32页。
    ③李娟:《金沙漠金胡杨》,《啄木鸟》,2006年第5期。
    ①麦买提明·吾守尔:《镶金牙的狗》,见《新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短篇小说卷》,作家出版社,1999年,第59页。
    ②哈依霞·塔巴热克:《魂在草原》,《中国西部文学》,1993年第6期。
    ①柯尤慕·图尔迪:《克孜勒山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
    ②阿维斯汗:《阿依夏木汗》,见《遥远的地平线》,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
    ①董立勃:《我和我的小说(创作谈)》,《红豆》,2005年第4期。
    ②成湘丽:《女性视野下的董立勃小说批判》,《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
    ①宋素凤:《多重主体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1]郭小川.郭小川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张志民.张志民诗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7.
    [3]闻捷.闻捷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1.
    [4]东虹.塔里木恋歌.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
    [5]章德益.黑色戈壁石.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6]周涛.野马群.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7]杨牧.野玫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8]周涛.神山.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
    [9]洋雨.丝路情丝.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
    [10]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当代新疆诗选.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11]章德益.大漠和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12]叶尔克西.草原火母.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13]朱玛拜·比拉勒.蓝雪.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
    [14]祖尔东·沙比尔.古丽莎拉,再见.梁学忠等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
    [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中篇小说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16]哈丽黛·伊斯拉依勒.城市没有牛.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
    [17]陈亚洲.他乡的美神.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18]买买提明·吾守尔.有棱的玻璃杯.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
    [19]朱玛拜·比拉勒.寡妇.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短篇小说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1]王玉胡.塞外风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62.
    [22]浩·巴岱.昵美尔山风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23]夏木斯·胡玛尔.潺潺流淌的额尔齐斯河.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
    [24]乌铁库尔.喀什噶尔之夜.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
    [25]杨峰.故乡的新月.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26]周非.多浪河边.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27]贾合甫·米尔扎汗.理想之路.姚承勋、朱曼·阿布什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
    [28]何永鳘.瀚海潮.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
    [29]陈友胜.风雨奴尔加.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30]王玉胡.新疆平叛纪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31]柯尤慕·图尔迪.战斗的年代.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
    [32]祖尔东·萨比尔.探索(上)宝贵的青春.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33]阿维斯汗·努尔霍加.遥远的地平线.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4]艾克拜尔·米吉提.存留在夫人箱底的名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35]董立勃.远荒.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36]沈凯.古玛河春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37]许特生.边塞风啸.北京:解放军文艺社,1976.
    [38]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9]董立勃.静静的下野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40]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绿洲之恋.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5.
    [41]解放军出版社编.天山之子.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
    [42]安静.将军塞上曲.北京:解放军文艺社,1982.
    [43]董立勃.烈日.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
    [44]邓普.军队的女儿.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
    [45]卢一萍.八千湘女上天山.北京:北京出版社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46]韩天航.母亲和我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47]丰收.西上天山的女人.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48]红柯.乌尔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
    [49]丰收.蓝月亮.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50]丰收.绿太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51]董立勃.红土黑土.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
    [52]董立勃.清白.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53]红柯.金色的阿尔泰.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
    [54]管兴才.西迁之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获奖作品丛书编辑组编《诗歌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5]郭基南.流芳.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56]傅查新昌.秦尼巴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2006.
    [57]傅查新昌.人的故事.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58]赵光鸣.绝活.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59]冉红.西部女盲流.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6.
    [60]赵光鸣.乱营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61]王蒙.虚掩的土屋小院.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62]王蒙.在伊犁——淡灰色的眼珠.北京:作家出版社,1984.
    [63]王蒙.王蒙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64]柯尤慕·图尔迪.克孜勒山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65]鞠莹.眼睛的俘虏.新疆回族文学.1993(2).
    [66]温萍.姨娘.回族文学.2003(4).
    [67]艾克拜尔·米吉提.阿瓦罕.伊犁河.1985(4).
    [68]哈依霞·塔巴热克.魂在人间.民族作家.1989(2).
    [69]古丽巴哈尔·纳斯尔.石城女人.民族文学.2008(3).
    [70]董立勃.白豆.当代.2003(1).
    [71]董立勃.马刀和萧.上海文学.2004(1).
    [72]董立勃.兄弟.人民文学.2004(1).
    [73]董立勃.黑脸.中国西部文学.1989(6).
    [74]傅查新昌.我们的父亲.鸭绿江.2002(11).
    [75]傅查新昌.不倦的修行.福建文学.2003(5).
    [76]傅查新昌.我们的祖先.福建文学.2003(10).
    [77]傅查新昌.迷迷蒙蒙的田园梦.民族文学.1989(3)
    [78]傅查新昌.故乡的风俗·奇怪的风俗.西部.2006(4).
    [79]傅查新昌.父亲和我.鸭绿江.2002(8).
    [80]傅查新昌.销声匿迹的锡伯营.民族文学.2007(5).
    [81]杨牧.天狼星下——中国·第一百万零一个盲流的历程.飞天.1994(3)、(4).
    [82]马涛.拣蘑菇的夫人.西部.2006(5).
    [83]赵光鸣.代尔维什的蚂蚁先生.人民文学.2009(7).
    [84]田瞳.当年走天山.阳关.2001(6).
    [85]赵光鸣.西边的太阳.当代.1991(5).
    [86]丁燕.碎荷.北京文学.2009(5).
    [87]张浩.怀抱.山东文学.2008(1).
    [88]张浩(豆瓣).提水的男人.红豆.2006(7).
    [89]红柯.扯面.山花.2008(12).
    [90]王蒙.队长、书记,野猫和半截筷子的故事.人民文学.1978(5).
    [91]李娟.金沙漠金胡杨.啄木鸟.2006(5).
    [92]哈依霞·塔巴热克.魂在草原.中国西部文学.1993(6).
    [1]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韩子勇.文学的风土.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3]夏冠洲、阿扎提·苏里坦、艾光辉.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四卷本).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4]阿扎提·苏里坦.20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
    [5]雷茂奎.西部文学散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6]周政保.诗的感悟与理解.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7]周政保.小说与诗的艺术.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8]韩子勇.西部:边远省份的文学写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9]沈雁冰.小说研究ABC.上海:世界书局,1928.
    [10]宋素凤.多重主体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1]谢玉娥.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著目录总汇(1978—2004).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12]姚鼐:《复鲁絮非书》,济南:齐鲁出版社,1990.
    [13]叶舒宪.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4]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
    [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四十年(1955—1995),综合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16]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序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7]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8]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9]马绍周、隋玉梅.回族传统道德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20]陈顺馨,戴锦华.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1]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文化大观.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22]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23]李育红、刘曼元.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性别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4]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6]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7]张福清.女诫——妇女的枷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8]张涛.列女传译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29]刘岩.母亲身份研究读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0]王纯菲等.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31]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2]李银河.李银河性学心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33]王政.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4]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35]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1]周晓风.区域文学——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中国文学研究.2002(4).
    [2]何英.崛起中的文学“新军”——新疆当代文学生态扫描.新疆日报.2004-12-7.
    [3]何卫青.儿童:当代小说“性别书写”的另类例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3).
    [4]王新梅.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性别书写.文教资料.2007(9).
    [5]边远、毛艳铭.性别书写与革命欲望——从《人面桃花》到《山河入梦》.理论观察.2008(5).
    [6]董阳.《水浒》女英雄的性别书写.福州大学学报.2009(4).
    [7]於可训.当代文学史著的新收获.文艺报.2007-2-1.
    [8]丁子人.历史·哲思·诗意——读杨峰新著《托克马克之恋》.回族研究.2002(1).
    [9]吴孝成.一支凌厉的响箭——评介唐加勒克及其长诗《娜孜古丽》.民族文学研究.1995(4).
    [10]夏冠洲、阿扎提·苏里坦.为新疆广袤大地绘上鲜明的文学色彩——《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总论.新疆社科论坛.2006(1).
    [11]周政保.新边塞诗的审美特色与当代性——杨牧、周涛、章德益诗歌创作评断.文学评论.1985(5).
    [12]何坚韧.壮丽的爱国主义赞歌——锡伯族作家郭基南及历史长篇小说《流芳》简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13]木塔里甫·阿勒帕米斯.浓郁的民族特色细腻的艺术手法——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小说浅析.民族文学研究.1984(2).
    [14]刘道生.他从天山脚下走来——评维吾尔族作家麦买提明·吾守尔的小说.民族文学研究.1996(2).
    [15]赛娜·艾斯别克.激情燃烧的诗篇——谈加安巴依·阿萨那勒的诗歌.西部.2006(2).
    [16]应光耀.文学地域色彩的深层结构.江淮论坛.1987(3).
    [17]南邨.关于文学作品民族特色的随想.民族文学研究.1986(3).
    [18]周政保.这是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中国西部文学.1985(8).
    [19]贺萍.对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类型分析.西域研究.2004(3).
    [20]季羡林.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红旗.1986(3).
    [21]崔延虎.多元文化场景中的文化互动与多民族族际交往——新疆多民族社会跨文化交际研究之一.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2]耿占春.沈苇的诗歌地理学.诗刊.2006(18).
    [23]贺萍.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流变述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4]陈国光.新疆的宗教文化.新疆社会科学.1995(3).
    [25]乔以钢.性别:文学研究的一个有效范畴.文史哲.2007(2).
    [26]任一鸣.关于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思考.昌吉学院学报.2005(4).
    [27]任一鸣.双语创作的文化优势(上篇)——从哈萨克女作家哈依霞、叶尔克西的创作谈起.昌吉学院学报.2006(4).
    [28]任一鸣.双语创作的文化困惑及其意义(下篇)——从哈萨克女作家哈依霞、叶尔克西的创作谈起.昌吉学院学报.2007(1).
    [29]任一鸣、张淑萍.维吾尔族女性文学的审美特征.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0]任一鸣.新疆哈萨克女作家创作审美意蕴之二:独特的女性文化——从哈萨克女作家哈依霞、叶尔克西的创作谈起.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1]张华.闪现不同伦理色彩的和谐美——新疆民族女作家作品审美特征之比较.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
    [32]张华.新疆多民族女作家地域文化意识之比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33]张华.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叙事策略之比较——以哈丽黛《轨道》和哈依霞《魂在人间》 为例.昌吉学院学报.2008(3).
    [34]穆罕默德·艾沙.新时期维吾尔族女作家在小说创作中的地位.民族文学.2001(11).
    [35]孟庆澍.性别理论视野下的多元对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述要.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6]夏冠洲.辽阔地平线上的巨人雕象——论新边塞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4).
    [37]刘思谦.“性别视角下的文学文本解读”笔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8]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总序.理论与创作.1995(1).
    [39]蒋益.中国现代文学地域观.理论与创作.2001(6).
    [40]梁鸿.“外省”:一个新的地域文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以20世纪河南文学为个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41]金文野.区域女性文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以黄玲《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为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42]陈旭.论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多源生成与发展.贵州民族研究.2007(4).
    [43]孟繁华.让不同的文学史照亮当代文学.文艺报.2007-2-1.
    [44]舒晋瑜.诗歌是新疆的长项.中华读书报.2006-6-14.
    [45]陈思和.恢复文学史的原生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6]何星亮.维吾尔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西域研究.1995(2).
    [47]徐安琪.新疆维吾尔族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福利.妇女研究论丛.2000(5).
    [48]王仲明.评长篇小说《理想之路》.新疆民族文学.1983(1).
    [49]夏里甫罕·阿布达里.论当代新疆各民族文化转型及表现.新疆社会经济.2000(3).
    [50]李晓霞.试析新疆少数民族妇女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及行为模式的特点.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51]晁正蓉.对维吾尔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与透视——评维吾尔当代女作家哈丽黛·伊斯拉依尔的创作.民族文学研究.2007(4).
    [52]刘云.新疆军垦女性的伟大历史性贡献.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53]李青凤、徐建康.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效果的优化.武警指挥学院学报.2003(6).
    [54]张吕.从《军队的女儿》看边疆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55]艾光辉.开拓者的形象与足迹——新疆兵团中短篇小说创作纵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56]繁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3年:从一穷二白到人均GDP西部第六.中国经济周刊.2007(45).
    [57]唐利群.二、三十年代女性文学与革命意识形态.妇女研究论丛.2001(3).
    [58]曾庆瑞.在那月季花开的地方——浅议电视剧《戈壁母亲》中刘月季形象的审美价值.中国电视.2008(2).
    [59]高作品、杨波、侯万里.我的根在兵团——《戈壁母亲》编剧韩天航访谈录.兵团建设.2008(1).
    [60]李兴阳.从文化想像到重新发现——近年西部小说作家群及其创作综论.文学评论.2006(5).
    [61]江少川.走近大洋彼岸的缪斯——严歌苓访谈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3).
    [62]贺元秀、崔悦.新时期锡伯族小说创作概观.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5).
    [63]马志华.新疆锡伯族妇女生育习俗与生育观.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4]何镇邦.瑰丽的色彩刚健的风格——简评长篇小说《盲流》.小说评论.1985(6).
    [65]刘俐俐.流浪汉小说:由浪漫到深沉——立足于西部流浪汉小说的历史回顾.小说评论.1996(2).
    [66]卢敦基.指向新的性格思想和美学范畴——王蒙《在伊犁》简评.当代作家评论.1987(2).
    [67]史冰如.试论《在伊犁》系列小说的审美追求.常州工学院学报.1996(3).
    [68]夏冠洲.再论王蒙笔下的新疆兄弟民族人物群像.西域研究.1996(1).
    [69]陈永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同路人.中华图书报.2000-5-24.
    [70]董立勃.我和我的小说(创作谈).红豆.2005(1).
    [71]成湘丽.女性视野下的董立勃小说批判.当代文坛.2008(4).
    [1]Nimrod Baranovitch.lnverted Exile:Uyghur Writers and Artists in Beijing and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ir Work.Modern China,2007,33.
    [2]吉塞拉·鲍克(Gisela Bock)妇女史和社会性别史:一场国际争论的多个方面.蔡一平译.百花洲.2000(6).
    [3][英]苏珊·弗兰克·帕森斯(Susan Frank Parsons)性别伦理学.史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美]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紫色.杨仁敬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5][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女权辩.谭洁,黄晓红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6][日]与谢野晶子.贞操论.舒芜.女性的发现——知堂妇女论类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7][法]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8][英]伍尔芙(Virginia Woolf).伍尔芙随笔集.孔小炯,黄梅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9][美]弗里丹(Betty Friedan).女性的奥秘.程锡麟、朱徽、王晓路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10][法]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1][美]乔治·瑞泽尔(Ritzer, George).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2][美]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t).性政治.宋文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3][美]布莱恩·特纳(Bryan S.Turner).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14][苏联]M·H·鲍特文尼克、M·A·科甘等.神话辞典.黄鸿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5][英]约翰·麦克因斯(John Maclnnes)男性的终结.黄涵、周丽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6][法]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性史(第一、二卷).张廷琛,林莉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17][美]凯瑟琳·A·麦金农(Catharine A.Mackinnon).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曲广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18][英]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9][奥]弗洛伊德(Freud,S).爱情心理学.林克明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20][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8.
    [21][挪威]陶丽·莫依(Toril Moi).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林建法等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
    [22][法]朱莉娅·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恐怖的权力:论卑贱.张新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23][美]拉尔夫·科恩(Ralph Cohen).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4][英]特雷·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