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90年代以来诗歌中的“身体”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90年代以来诗歌中的“身体”;主要从诗歌中“身体”的内涵和形式的角度切入;探讨90年代以来,诗歌中“身体”有哪些丰富的内涵,这些内涵背后喻示的问题,以及为表达这些内涵,诗歌的形式策略。全文由“绪论”,“女性诗歌中的‘身体’”,“肉体、‘身体’:下半身诗歌中的双面伊人”,“俗世中的意义之身”和“结语”五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题的文学和学术背景,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本论题的意义。自90年代以来,诗歌中有关“身体”的表述或意象显著增多并日渐引起人们关注,既有的研究多表现出两种较为普遍的倾向:或者直接从道德层面简单地将其视为文学商品化的堕落,认为诸多有关“身体”的表述是庸俗、猥琐、乃至于下流的;或者结合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的相关知识,将诗歌中的“身体”解读为社会政治、大众文化的形象注脚。但笔者认为考察90年代以来诗歌中“身体”的丰富内涵,这些内涵背后所喻示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形式策略,可以更好地实现诗歌本体与社会文化两方面的综合研究。这样,就给本论文提供了研究的空间和意义。本论文结合90年代以来诗歌中“身体”出现的文学和时代背景,对90年代以来,诗歌中的“身体”从内涵和形式上给予分析。分别以90年代以来女性诗歌中的“身体”,2000年“下半身”诗歌中“身体”,新世纪诗歌中的“身体”(2000年至2010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些诗歌中“身体”的内涵和表达形式。其中,尽管诗歌中“身体”的表述和意象在90年代以来显著增多,但其实早在80年代初期,女性诗歌中的“身体”早已出场,并且女性诗歌中的“身体”相比于男性诗歌中早已公共化和社会化的“身体”,更多地具有私人和生理层面的意味。故将90年代以来,女性诗歌中的“身体”作为本论文第一章,并在探讨女性诗歌中的“身体”时,回溯到80年代女性诗歌中的“身体”。而2000年出现的“下半身”诗歌中的“身体”,是90年代以来诗歌中“身体”的焦点和高潮,故将“下半身”诗歌中的“身体”单独列出,作为本文的第二章。2000年以来,还有很多诗歌中的“身体”没有引起重视和研究,因此,本文将这些诗歌中的“身体”作为最后一章,是对90年代以来诗歌中“身体”到2000年以后,在内涵与形式上变化的全面关照。笔者认为,因“下半身”诗歌中的“身体”与2000年以来其他诗歌中的“身体”在形式策略上相同,故本文对于“下半身”诗歌中“身体”的形式策略不在第二章中分析,而是放到第三章中做统一分析。同时,也对于本论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身体”进行了界定和说明,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给予了说明。
     第一章对女性诗歌中的“身体”进行解读,对于80年代初期以来女性诗歌中的“身体”按照内涵的不同给予了分类和说明。这些“身体”的不同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80年代初期,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二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女性意识的苏醒;三是90年代以来,对现实生活中底层人物的关心,对既有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的反讽和嘲弄。由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内涵可知,女性诗歌中“身体”内涵的改变有如下特点:由80年代以来相对统一走向了90年代以来的多个层面,并且在90年代以来,女性诗歌中“身体”关注和表现的范围都有所拓宽,即80年代以来,女性诗歌中的“身体”还是大多局限于女性自身所独有的生理活动和感受,而90年代以来,女性诗歌中的“身体”已经开始将表现人的身体器官、生理活动和感受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女性,其所要表达的内涵也不再仅仅是人的主体性、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开始将目光投向整个社会,开始关注社会中底层人物的生活现状,嘲讽社会中的阴暗面和固有的某些价值观念,平和地抒发对于生命、感情的赞歌。这样的变化,有助于女性诗歌中“身体”在表现对象和内涵深广度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但在对女性诗歌中“身体”的内涵进行解读时,笔者认为80年代“身体”内涵中人的觉醒和女性意识的苏醒两者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即后者更多是前者的延伸。女性意识的苏醒主要包括女性在爱情中希望自身独立,在感情上与男性平等,甚至主张正视女性自身的情欲,这与源自西方的女性主义还是有一定区别:西方的女性主义最终是为了达到女性在社会上争取更多的权利这一政治目的,而女性诗歌中所表达的女性意识的苏醒,仅仅只是局限于个人感情领域。因此,女性意识的苏醒,只不过是在80年代初期人的主体性觉醒的基础上,女性进一步要求从性别层面上,在感情领域的独立和平等。与此同时,女性诗歌中“身体”的表现形式也开始发生改变,由过去局限于女性自身生理活动和感受的个人独白般的私语到采用白描、铺叙多种手法来进行表达。
     第二章是对2000年出现的“下半身”诗歌中的“身体”进行解读。“下半身”诗歌中的“身体”因为很多是赤裸裸的性活动、性心理的表达而遭到评论界的诟病;有些学者也会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来解读这一诗歌流派中“身体”何以只是以性活动和性心理出现的原因和文化含义。但笔者认为“下半身”诗歌中的“身体”既有纯生理意义上的肉体展示,也有社会文化维度上的“身体”表达,这种纯生理意义上的肉体展示,仅仅给予道德上的抨击和分析其文化含义是不够的。仔细去读“下半身”的一些诗歌和随后几年(甚至有些是最近几年)这一流派诗人对当初理论宣言的相关阐释,笔者认为这些肉体的展现更多地是“下半身”诗歌流派登上诗坛采取的一种策略,也是这一流派的诗人在面临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许多社会矛盾增多并有待解决这一现状而表现的一种态度。这背后折射出的心理,笔者将其称为“亚文化心态”,并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策略和态度的原因,以及这其中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是对2000年以来的诗歌中“身体”的内涵和形式策略进行全面分析,这些诗歌中“身体”的内涵是这个社会景象的反映,有的是表达对美好爱情和友情的眷恋、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有的是对物质社会人情淡漠、真心不在、纯真已逝的现状给予展现,有的是对人在外界磨难中成长的表现,还有对打工一族困苦生活的展示,对汶川地震中惨状的哀鸣,对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和环保问题的关注。这些表达了这么多内涵的“身体”,是2000年以来诗歌中“身体”丰富内涵的有力例证,打破了谈到诗歌中的“身体”就认为是女性的身体或者是“下半身”诗歌流派中的肉体这样的定论。同时,2000年以来诗歌中“身体”的表现形式同样也是多方面的,除了有90年代以来的口语、俚语入诗,散文化叙写和白描,同样也运用了传统新诗的象征、隐喻、类比手法,这些诗歌中“身体”的展现,让我们看到2000年以来诗歌中“身体”无论是在内涵还是形式上都是多样的。
     结语部分认为通过以上从80年代以来女性诗歌到2000年以来诗歌中“身体”内涵和形式的分析,笔者认为,90年代以来诗歌中“身体”的出现更多地有其进步意义,并不能就简单地划归为是诗歌世俗化潮流的体现,也绝不能就认为90年代以来的诗歌放弃了社会关怀,完全是个人世界的靡靡之音。
The object of this thesis is the "body" of poetry since the1990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poetry in the "body"; explore poetry since the1990s, which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body", the problems of these connotations show, as well as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connotations, in the form of poetry strategy.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by the five sections of the introduction, female poetry'body','flesh,'body': lower body poetry sided Iraq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arthly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thesis as following:
     Introduction section introduces the topic of literary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to come out of this on the ba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Poetry since the1990s, express or imagery about the "body"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grown cause for concern, existing studies show two common tendencies:one aspect is directly from the moral level, simply as a literary commodity of the fallen, think a lot about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body" is vulgar, obscene or even indecent; the other aspect combines with sociology, political science, cultural studies, the knowledge, the poetry in the "body" is interpreted as a socio-political, popular culture image of a footnote. But I believe that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body" of poetry since investigated90s, these connotations behind the metaphor of the problem, as well as the appropriate form of strategy can better poetry body 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research. So, this give the papers to provide spa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combines poetry since the1990s, the "body" of the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since the1990s, the "body" of the poetry is given from the content and form. Were female poetry "body","lower body" poetry in2000since the1990s in the "body","body" in the new century poetry (2000-2010) as a research object to explore these poems "body" the content and forms of expression. Among them,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body" of the poetry and imager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1990s, but in fact, as early as in the early1980s, women's poetry "body" has already played, and compared to the "body" of the female poetry in male poetry has long been public and social "body" means that more private and physiological level. So since the1990s, women's poetry "body" a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and to explore the "body" of the female poetry, going back to the "body" of the80's female poetry."Body"2000"lower body" poetry is poetry since the1990s, the focus of the "body" and the climax, it is the "body" of the "lower body" poetry listed separately as second. Since2000, there is a lot of poetry in the "body" does not pay attention and study, therefore, these poems "body" as the final chapter is poetry since the1990s, the "body" to2000comprehensive care of the change in content and form. I believe that, since2000due to the "body" of the "lower body" Poetry and Other Poems "body" in the form of strategy, so this analysis in the form of strategy is not in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body" of the "lower body" poetry, but on the third chapter in the unified analysis. Also identified and described for the "body" of the core concepts involved in this paper, to give a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body" of the female poetry interpretation, since the early1980s, women's poetry "bod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 given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These "body" of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main categories the early1980s, and the awakening of human subjectivity; Second, the mid-1980s to the early1990s,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Third, since the1990s, the real-life concern in the underlying figures, irony and mockery of both social phenomena and values. Seen by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of these different era, female poetry "body" connotation chang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relatively uniform since the1980s toward the various levels since the1990s, and since the1990s, women's poetry "body" concer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ange has broadened since the1980s, the "body" or women's poetry is mostly limited to the women themselves unique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feelings since the1990s, women's poetry "body" has begun to express the human body organs, physical activity and feelings of the object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women, they want to express the connotation is no longer just the human body,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began to turn their attention to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he underlying figures in the social life of the status quo, mocking the dark side of the society and some of the inherent values, to express the hymn of life, feelings of peace. This change helps female poetry "body" to further broaden and deepen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performance object and connotation. Howev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ody" of the female poetry, I believe that the awakening of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the1980s "body" connotation human awakening that they are consistent, and that the latter is more an extension of the former.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cluding women hope in love with its own independent, emotionally and men, and even advocates face up to the desires of the women themselves, or have some differences from Western feminism:feminism in the West fina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women in the community to fight for more rights for political purposes, and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expressed in the female poetry just limited to the field of personal feelings. Therefore,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merely on the basis of the awakening in the early1980s, human subjectivity, women further request from the gender dimensions of independence and equality in the field of feel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 "body" of the female poetry also began to change the personal monologue like whispers limited to women's own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feelings from the past to elaborate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to the use of line drawing express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interpret the "body" of the "lower body" poetry in2000. Why just "lower body" poetry "body" because a lot of blatant sexual activity, sexual psychology expression has been criticized by critics; Some scholars will combine the corresponding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interpret this genre of poetry "body" reasons to sexual activity and sexual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meaning. But I believe that the flesh show on both pure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body" of the "lower body" poetry,"body" expression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flesh on display in this pure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nly to give moral criticism and analysis of its cultural meaning is not enough. Carefully read some of the poetry of the "lower body" and in subsequent years (and even some recent years related to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al theory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this genre poet, I believe that the flesh show more "lower body" poetry genre boarded a strategy taken by the poetry, but also the poet of this genre in the fac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reform and opening up further deepen increased, many social conflicts to be resolved this situ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n attitude. Behind this is a reflec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I referred to as "sub-culture mentality", and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is strategy and attitude, as well as which inadequacies.
     The third chapter of poetry since2000,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bod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se poems in the "body" is a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 scene, some nostalgic expression of a beautiful love and friendship, of life thinking and humanity, some of the material and social human indifference, really is not the status quo given to show innocence gone, some of the people outside ordeal growth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o show the hardships of life on the wage earners, the tragic story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divorced from the concerns of unfair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se expressions have so many connotations of "body", is a telling example of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poetry in the "body" since2000, breaking it comes to poetry in the "body" that is the woman's body or lower body "poetry genre flesh, at the same time, since the2000performance in the form of poetry in the "body" is also a multi-faceted, in addition to spoken language since the1990s, the slang into poetry, the cultural Narrations of the same use of the traditional New Poetry symbol, metaphor, analogy practices, these poems in the "body" of the show, let us see poetry since2000,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form of body are diverse.
     The conclusion thinks that women poetry since the1980s, I believe that since the1990s, the emergence of the "body" in the poetry more progressive significance, and not on the simply classified as a manifestation of poetry. Secularization trend must not think poetry since the1990s so as to abandon social care entirely personal world of decadent voice.
引文
① 程文超:《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第271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38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23卷第8期。
    ① 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第77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② 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第77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③ 如(加)约翰·奥尼尔《身体五态-重塑关系形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英)克里斯·希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等一批书籍,都是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去谈论身体。
    ① 唐晓渡:《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读翟永明的组诗女人》,《诗刊》1986年第58-59页。
    ① 唐晓渡:《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读翟永明的组诗女人》,《诗刊》1986年第58页。
    ② 吕进:《女性诗歌的三种文本》,《诗探索》1999年第4期第141页。
    ①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第6页,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①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24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② 陈力君:《代言与立言:新时期文学启蒙话语的嬗变》第5页,浙江大学2003年博士毕业论文。
    ③ 郭良原编:《中国当代女青年诗人诗选》第171-176页。
    ④ 郭良原编:《中国当代女青年诗人诗选》第193-194页。
    ①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30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② 谢冕、唐晓渡:《苹果上的豹》第106-107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 谢冕、唐晓渡:《苹果上的豹》第107-108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 万夏、潇潇主编:《中国现代诗编年史·后朦胧诗全集》(下卷)第988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② 谢冕、唐晓渡:《苹果上的豹》第138-13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 谢冕、唐晓渡:《苹果上的豹》第8-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 谢冕、唐晓渡:《苹果上的豹》第102-10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 黄礼孩编《狂想的旅程—新女性新诗歌》第108页,海风出版社2002年版。
    ② 黄礼孩编《狂想的旅程—新女性新诗歌》第60页,海风出版社2002年版。
    ③ 黄礼孩编《狂想的旅程—新女性新诗歌》第187页,海风出版社2002年版。
    ① 黄礼孩编《狂想的旅程—新女性新诗歌》第61页,海风出版社2002年版。
    ① 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第63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② 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第63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崔卫平:《在诗歌中灵魂用什么语言说话》,《诗探索》1995年第3辑,第95页。
    ②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第80页,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 沈浩波文,网上作者评点:《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诗刊·上半月刊》2002年8月。
    ① 沈浩波文,网上作者评点:《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诗刊·上半月刊》2002年8月。
    ② 转引自王义杰、李全:《论“下半身”诗歌流派的产生及理论主张》,《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1月第1期。
    ③ 《艺术广角》2003年第5期。
    ④ 陈仲义:《肉身化诗写刍议》,《南方文坛》2002年第2期。
    ⑤ 转引自陈仲义:《肉身化诗写刍议》,《南方文坛》2002年第2期。
    ① 梅洛·庞蒂:《看得见与看不见》,选自程志民等人译《倾听着的自我》,第148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① 中华诗库·现代诗库·中国现代诗歌流派·下半身写作·沈浩波2000年1月7号http://www.shitan.org/shiku/xs/shenhaobo.htm
    ① 沈浩波著:《文楼村纪事》第19页,2012年4月第1版。
    ② 中华诗库·现代诗库·中国现代诗歌流派·下半身写作·尹丽川2000年8月2号http://www.shitan.org/shiku/xs/yinlichuan.htm
    ① 中华诗库·现代诗库·中国现代诗歌流派·下半身写作·南人http://www.shitan.org/shiku/xs/nanren.htm
    ① 王世强、朵渔:《“其实你的人生是被设计的”-朵渔访谈录》,《新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
    ②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6年第2辑。
    ① 《我们是天下人,平等的观念与生俱来——第十五届柔刚诗歌奖得主朵渔答诗人安琪问》,《星星》(下半月),2010年第10期。
    ② 本报记者:杨毅崔一非黄听宇杨效:《沈浩波:我在内心深处明白我是个诗人》,《京师学人》http://page.renren.com/600945931/note/793766710
    ① http://www.douban.com/note/135006946
    ① http://club.bandao.cn/thread-1245174-1-1.html上丁友星贴,发帖于2009-10-24 21:10:20
    ② 王世强:《虚拟的自由或夸张的表演—回望“下半身”诗歌运动》,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第34卷第3期第85页。
    ① 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第83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② 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第832-83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③ 郑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第15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
    ① 沈浩波文,网上作者评点:《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诗刊·上半月刊》2002年8月。
    ① 沈浩波文,网上作者评点:《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诗刊·上半月刊》2002年8月
    ② 沈浩波文,网上作者评点:《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诗刊·上半月刊》2002年8月。
    ③ 沈浩波文,网上作者评点:《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诗刊·上半月刊》2002年8月。
    ④ 沈浩波文,网上作者评点:《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诗刊·上半月刊》2002年8月。
    ⑤ 沈浩波文,网上作者评点:《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诗刊·上半月刊》2002年8月。
    ① 王岳川:《肉体沉重而灵魂轻飘》,《美苑》2004年第5期。
    ① 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第79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② 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第79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③ 谢有顺:《文学身体学》,《花城》2001年第6期。
    ④ 朵渔:《羞耻的诗学—关于“新世纪十年诗歌”的个人回忆录》,泉子主编:《诗建设》,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207页。
    ① 转引自王岳川:《肉体沉重而灵魂轻飘》,《美苑》2004年第5期
    ② 刘波:《如何变化,怎样提升—论新世纪十年先锋诗坛的精神流变》,《东岳论丛》2011年12月第32卷第12期第17页。
    ① 原载《鸭绿江》2000年第5期。
    ①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2004年中国诗歌精选》第8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
    ② 原载《人民文学》2005年第1期。
    ③ 选自《山花》2010年第7期。
    ① 原载《鸭绿江》2005年2月上半月刊。
    ② 原载《诗歌月刊》2005年第5期。
    ① 安琪、远村、黄礼孩:《中间代诗全集》(下卷)第1690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① 原载《诗选刊》2010年第2期。
    ② 原载《影响》2002年卷。
    ① 原载《扬子鳄》2002年第3期。
    ② 选自《今朝》2004年第1期。
    ① 选自依岸2005年自印诗集《依岸诗歌》。
    ② 选自《撒娇》,香港时尚周刊出版社,2004年1月版。
    ① 选自《陆》2007年创刊号。
    ② 选自张清华、韩忠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6年诗歌》第302页,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① 原载《中国诗歌》2010年第2卷。
    ② 张清华:《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4年诗歌》第134页,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③ 原载《诗刊》2000年第4期。
    ① 原载《诗选刊》2007年第9期。
    ② 原载《诗选刊》2009年第3期。
    ③ 原载《绿风》2004年第1期。
    ① 原载《星星》2004年第2期。
    ② 原载《诗刊·上半月刊》2004年第6期。
    ③ 原载《青年文学》2007年第3期。
    ① 原载《诗刊》2005年10月上半月刊。
    ② 原载《诗歌月刊》2009年第2期。
    ① 原载《中国诗歌》2010年第2卷。
    ② 原载《汉诗》2010年第1期。
    ③ 原载《诗歌月刊》2009年第4期。
    ④ 李少君主编:《21世纪诗歌精选·草根诗歌特辑》(第一辑)第34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① 原载《西湖》2010年第7期。
    ② 选自《人民文学》2005年第2期。
    ① 张清华:《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10年诗歌》第53页,春风文艺出版社2011年5月版。
    ② 选自《人民文学》2010年第5期。
    ③ 选自《诗歌月刊》2010年第2期。
    ① 原载《诗潮》2009年第1期。
    ① 选自西叶、苏若兮编:《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界限》第31页,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② 原载《诗选刊》2009年第8期。
    ③ 原载《诗歌月刊》2010年第6期。
    ① 选自西叶、苏若兮编:《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界限》第23页,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② 选自张清华:《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6年诗歌》第235页,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版。
    ① 张清华:《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6年诗歌》第116页,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版。
    ② 该专刊收录了大量叙写汶川大地震的诗歌,其中既有沈浩波、朵渔等诗人的诗歌,也有社会中的诗歌爱好者所写的诗歌,这些诗歌集中表达了对在地震中遇难同胞的深刻哀悼。而这份刊物除了赠送给刊物中选录诗歌的作者外,对外按工本费51.2元每册的价格卖出,所得款项将以“赶路诗人”的名义捐给灾区。
    ① 张清华:《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诗歌》第23页,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
    ② 摘录自段小七的博客http://guzhen719.blog.163.com/blog/static/61323768200841602625529/
    ③ 转载自罗广才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 49ebdc0e010096o3.html
    ④ 摘录自东篱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473c357901009tc0.html
    ⑤ 原载《星星》2008年7月号。
    ① 安琪、远村、黄礼孩:《中间代诗全集》(上卷)第217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② 安琪、远村、黄礼孩:《中间代诗全集》(上卷)第432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① 安琪、远村、黄礼孩:《中间代诗全集》(上卷)第1291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原载《诗歌月刊》2003年第6期。
    ③ 李少君主编:《21世纪诗歌精选·草根诗歌特辑》(第一辑)第52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① 原载《诗林》2000年第1期。
    ① 原载《绿风》2000年第3期。
    ② 原载《诗歌月刊》2009年第3期。
    ③ 西叶、苏若兮编:《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界限》第39页,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① 西叶、苏若兮编:《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界限》第55页,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① 选自《诗选刊》2004年第8期。
    ② 西叶、苏若兮编:《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界限》第39页,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① 林子的诗歌《给他》,写于1958年,发表于《诗刊》1980年1月号,荣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作奖”。其全诗如下:“只要你要,我爱,我就全给/给你,我的灵魂、我的身体/长春藤般柔软的手臂/百合花般纯洁的嘴唇/都在等待着你/爱,膨胀了它的主人的心/温柔的渴望,像海潮寻找着沙滩/要把你淹没/再明亮的眼睛又有什么用/如果里面没有映出你的存在/就像没有星星的晚上/幽静的池塘也黯然无光/深夜,我只能派遣有翅膀的使者/带去珍重的许诺和苦苦的思念/它忧伤地回来了一你的窗户已经睡熟。”
    ① 陈晓明:《语词写作:思想缩减时期的修辞策略》,选自王家新、孙文波编:《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第10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 杨克主编:《2006年中国新诗年鉴》第187页,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①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编:《2004年中国诗歌精选》第20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姜宇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陈定家:《身体写作与文化症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程相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加]约翰·奥尼尔:《身体五态,重塑关系形貌》,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克里期·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马藜:《视觉文化下的女性身体叙事》,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春:《朦胧诗以后1986-2007》,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
    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蒋登科:《中国新诗的精神历程》,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版。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苏晓芳:《网络与新世纪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柏定国:《网络传播与文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李星辉:《网络文学语言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陈定家:《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禹建湘:《网络文学产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程文超:《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世强:《新世纪以来诗歌热点问题之反思》,《诗探索》2012年第1期。
    赵彬、苏克军:《断裂、转型与分化-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身体写作综述》,《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二十二卷第七期。
    杨克:《反向推进:从身体后退到语言-广西女诗人散论》,《南方文坛》2008年第5期。
    陈志平:《女性诗歌的身体写作批判》,《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3月第28卷第3期。
    董秀丽:《身体言说的巅峰-新生代女性诗歌写作分析》,《北方论丛》2008年第4期,总第210期。
    董秀丽:《书写符号的突围-后新时期女性诗歌躯体写作的叛逆》,《文艺评论》2003年第2期。
    刘玫:《松脱灵魂衣角的坠地者-从女性主义视角看下半身诗歌》,《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7月第22卷第7期。
    董秀丽:《由身体向词语回归-20世纪80年代以降女性诗歌言说策略的转换》,《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
    朱郁文:《走向自我之后: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的自我书写及其发展境遇》,《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二十三卷第八期。
    王世强:《“下半身”诗歌症候分析》,《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22卷第6期。
    陈仲义:《肉身化诗写刍议》,《南方文坛》2002年第2期。
    沈浩波:《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诗刊》2002年8月上半月刊。
    李清霞:《新时期以来“欲望话语”流变-兼及“下半身”诗歌的文化批判》,《南方文坛》2011年3月。
    王世强:《虚拟的自由或夸张的表演-回望“下半身”诗歌运动》,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第34卷第3期。
    柳冬妩:《身体的真相-“打工诗歌”关于身体的另类书写》,《文艺争鸣》2008年6月。
    柳冬妩:《身体:事件的烙印-“打工诗歌”的身体叙事》,《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2期。
    褚志刚:《穿越“那阵阵奇异的迷雾”-萧开愚<抓住你的身体>解析》,《名作 欣赏》2010年8月。
    赵彬:《身体写作文本在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多维释义-尹丽川诗歌身体写作文化透视》,《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二十三卷第八期。
    肖学周:《作用于身体的时代氛围-昌耀<烘烤>阅读札记》,《武陵学刊》2010年11月第35
    卷第6期。
    柏桦:《从主体到身体-关于当代诗歌写作的一种倾向性》,《当代文坛》2005年第5期。
    邓晓成:《新诗中身体叙述的演变及其反思》,《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刘忠:《知识分子·纯诗·叙事性-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地图”》,《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11卷。
    余虹:《“身体”的大写,什么东西正在到来?-兼谈“身体写作”》,《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月第11卷第5期。
    赵广志、王长国:《“身体”的命运与作家的视域》,《社科纵横》2007年6月总第22卷第6期。
    杨书:《“身体”与“反动”-“另类”文本思考之一》,《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19卷第5期。
    骆晓戈:《“身体写作”的三个故事》,《文艺争鸣》2010年6月。
    宓瑞新:《“身体写作”在中国的旅行及反思》,《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7月第4期总第100期。
    陈志平:《传播学视野下的“身体写作”现象》,《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期。
    徐肖楠、施军:《中国式身体叙事》,《文学自由谈》2008年1月。
    程丽蓉:《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及其中国境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29卷第4期。
    覃徐芳:《论现代性语境下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的身体意识》,《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吴菁:《商业化时代的女性身体写作-来自大学生的认识》,《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12月增刊总第77期。
    张颐武:《身体的想象:告别“现代性”》,《美苑》2004年第5期。
    李俏梅:《当代文学中身体伦理的变化及其文化阐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5年4月第4卷第4期。
    徐肖楠、施军:《身体叙事的仿真假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2期。
    李梅:《我们的身体就是社会的肉身-论“身体叙事”的文学含义》,《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1期。
    施津菊:《误读与偏离-始于解放途经游戏抵达消费的身体写作》,《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孟繁华:《中产阶级的身体“修辞”》,《南方文坛》2006年2月。
    柯志敏、郑培燕:《21世纪新媒体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微型诗与短信》,《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10卷第4期。
    王珂:《博客正成为新诗传播与接受的主要方式》,《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第35卷第2期。
    吴思敬等:《对话: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诗潮》2004年第2期。
    王珂:《新诗的困境-以“梨花体”事件和“羊羔体”事件为中心的考察》,《探索与争鸣》2011年1月。
    于坚:《“后现代”可以休矣-谈最近十年网络对汉语诗歌的影响》,《诗探索》2011年第一辑(理论卷)。
    刘文辉:(20世纪90年代传媒建构下的消费文学》,《北方论丛》2011年第5期(总第229期)。
    胡昌龙、王泽龙:《试论网络诗歌的语言特征》,《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周娜:《私人化、市场化、大众化与文学边缘化》,《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霍俊明:《塑料骑士·网络图腾·狂欢年代》,《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3月第12卷第2期。
    谢向红:《网络诗歌的优势与面临的优势》,《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1月第12卷第1期。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价值论思考(笔谈)》,《求是学刊》2005年1月第32卷第1期。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及其特征》,《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邵波:《沉潜中的灵魂-“中间代”诗歌的历史定位与价值估衡》,《当代文坛》2011年第4期。
    何言宏:《“边缘”的意识形态-诗歌研究与诗歌批评》,《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5期。
    彭金山:《“变”、“常”之数与当代诗歌之路》,《诗探索》2011年第2辑(理论卷)。
    马大勇:《“二十世纪诗词史”之构想》,《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郜积意:《“后新诗潮”的论争及其理论问题》,《南方文坛》总64期。
    田刚:《“朦胧诗潮”与新时期文学》,《当代文坛》2010年第1期。
    袁玉敏:《“失去平静后”的一场内战-论90年代诗歌的“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当代文坛》2003年第6期。
    黄梵:《“诗歌史”的浮躁》,《扬子江评论》2011年第1期。
    龙扬志:《追寻生命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一从沈浩波<她叫左慧>说开去》,《诗探索》2011年第1辑(理论卷)。
    沈浩波:《后口语写作在当下的可能性》,《诗探索》1999年第4期。
    赵彬:《身体写作文本在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多维释义——尹丽川诗歌身体写作文化透视》,《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胡传言:《尹丽川的“轻摇滚”》,《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
    董秀丽:《评判尹丽川与巫昂的游戏书写》,《北方论丛》2009年第5期。
    陈仲义:《读尹丽川和宇向的诗》,《文学教育(上)》2009年第2期。
    姜藜藜:《浅谈尹丽川《妈妈》中对母亲形象的解构》,《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14期。
    商昌宝:《“下半身”写作与“上半身”思考——诗人朵渔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刘春:《总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劝慰了她们艰难的旅程——朵渔和他的诗歌》,《南方文坛》2009年第6期。
    张立群:《“一个幽闭天才”的写作精神——朵渔诗论》,《名作欣赏》2009年第7期。
    王世强:《有重量的写作——论朵渔》,《新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
    阿翔、徐俊国、夏雨、黄礼孩、朵渔、江非、刘春、刘川、莫卧儿:《世纪初诗歌(2000——2010)八问——阿翔、徐俊国、夏雨、黄礼孩、朵渔、江非、刘春、 刘川、莫卧儿》,《诗探索》2011年第3期。
    霍俊明:《“羞耻”的诗学与“惯见”的策反者——朵渔论》,《诗探索》2011年第5期
    岳志华:《“路途”上的凝视与诗歌现实——朵渔《去河南》解读》,《诗探索》2011年第5期。
    凌孟华:《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的三种写作姿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刘小芳:《从“黑夜”到“飞翔”》,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张苓苓:《女性经验的多元表达》,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陈仲义:《新世纪:大陆女性诗歌的情欲诗写》,《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霍国保:《日常主义先锋诗歌论》,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赵丽红:《在嬗变中超越》,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徐晶晶:《时代文化与审美:70年代出生作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张磊:《诗:1986年的狂欢与盛宴》,2005年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陈志平:《当前女性主义诗歌“身体写作”现象与批判》,西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李蓉:《从身体“悖论”出发》,《文艺争鸣》2012年第9期。
    周志强:《当代诗歌理论批评研究(1979—1999)》,暨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巫洪亮:《“十七年”诗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张晶晶:《“文革”时期诗歌创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罗振亚:《1978—2008:新诗成就估衡》,渤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许泽平:《80后诗歌研究》,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西渡:《黑暗诗学的嬗变,或化蝶的美丽-以瞿永明和池凌云为中心的观察—论新时期女性诗歌意识》,《江汉大学学报》2010年8期。
    陈龙:《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形式研究》,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逯春胜:《新时期女性诗歌流变论》,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张立群:《回首中的名与实-重读“朦胧诗”》,《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蔡莉莉:《新文学传统中的归来诗歌》,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董秀丽:《书写符号的突围-后新时期诗歌躯体写作的叛逆》,《文艺评论》2003年第2期
    褚洪敏:《市场经济语境下的文学世俗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宋红岭:《能指的漂移-近30年文学中的“身体”书写》,上海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陈思和:《新世纪文学展望》,《辽宁日报》
    杨扬:《新世纪中国文学的新变化》,《解放日报》
    吴野:《呼之欲出的新世纪文学》,《当代文坛》1993年第1期
    吴卫华:《“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理论焦虑》,《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
    张卫民:《对新世纪文学特征的几点认识》,《东岳论丛》2011年第9期。
    张卫民:《新世纪文学的命名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杨剑龙:《论新时期至新世纪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潮流》,《江汉论坛》2010年第6期。
    吴思敬:《“新世纪文学”还是“世纪初文学”-关于当下文学命名的思考》,《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於可训:《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雷达、任东华:《“新世纪文学”:概念生长、关联性及审美特征》,《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雷达:《论“新世纪文学”—我为什么主张“新世纪文学”的提法》,《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王宁:《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后现代性》,《诗探索》1994年第3期。
    张立群:《80年代诗歌潮流的演进方式》,《燕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吴开晋:《新时期诗歌的发展趋向》,《东岳论丛》1984年第5期。
    张立群:《1980年代新诗的“革新”与浪漫主义》,《文艺争鸣》2012年第3期。
    马宁:《试论1980年代以来的女性诗歌》,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唐晓敏:《身体叙事:新时期女性写作的特征与前景》,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杨洋:《论90年代诗坛“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河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陈志平:《当前女性主义诗歌“身体写作”现象与批判》,西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刘锦华:《论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女性的诗歌创作》,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魏天无:《90年代诗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张飞:《20世纪80、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邓晓成:《新诗中身体叙述的演变及其反思》,《学术研究》2006年1期。
    刘晓飞:《“十七年”与“第三代”:当代诗歌写作的两级》,西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张立群:《90年代以来诗歌的“个人化”写作》,《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乔琪:《20世纪90年代诗歌中的消解与重构》,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霍俊明:《并未消失的单行道-新世纪十年诗歌批评的问题与考察》,《南方文坛》2010年第5期。
    孙玉石:《十五年来新诗研究的回顾与瞻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2期。
    张立群:《拆解悬置的历史-关于90年代诗歌研究几个热点话题的思考》,《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崔修建:《沉潜与喧哗中的建构-论90年代的诗歌批评》,《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陈卫:《论新世纪女性诗歌》,《扬子江评论》2011年第5期。
    巫洪亮:《近十年来“十七年”诗歌研究论述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5期。
    李清霞:《新时期以来“欲望话语”流变——兼及“下半身”诗歌的文化批判》,《南方文坛》2011年第3期。
    马俊华:《诗歌的平庸缘于诗人生活的平庸》,《诗刊》2002年第16期。
    莫雅平:《性、心灵与诗歌》,《文学自由谈》2008年第2期。
    董啸:《20世纪中国诗歌的最后群体运动》,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王光明:《20世纪中国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诗探索》2005年第3期。
    郑必颖:《论作为诗歌流派的“知识分子写作”》,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周伦佑:《诗歌流派与80年代诗歌运动——兼论80年代诗歌精神的“流派学” 特征》,《扬子江评论》2011年第1期。
    谷鹏、徐国源:《朦胧诗:矛盾重重的文学史叙述——兼论当代诗歌流派的解读方式》,《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余斌:《“知识分子写作”诗歌流派的精神向度和和诗学立场》,《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王士强:《新世纪十年诗歌热点问题回眸》,《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4期。
    霍俊明:《前锋诗评》,《诗歌月刊》2012年10期
    本论文中所列举的具体诗歌作品都已经在正文注释中列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