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技术伦理的重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社会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时代,技术的发展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并入人类生活方式的结果必须是技术哲学研究把技术价值规范作为主题来讨论。
     如果说以往的技术哲学研究主要关注技术批判的话,那么,今天的技术哲学研究则在经历一种走向伦理探索的转型,因为现代技术的创新能力与摧毁性潜能发展之快远远高于这个时代的伦理进步。伦理学需要新发展来解决现代技术向人类提出的各种目不暇接的道德问题,所以,建构技术伦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现代技术发展所造成的生态、人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出传统的技术伦理的局限性在于人类很少关注人与自然权利与义务的矛盾,很少关注人与技术和谐、持续发展的文化道德基础,所以,技术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技术伦理建构的必要性。
     其次,本文又从技术自身的逻辑展现方式,及传统伦理学的局限性角度进一步揭示技术伦理建构的必要性。
     最后,本文从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技术伦理建构的核心问题,技术伦理建构的价值取向及人类的技术行为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明确指出技术伦理的建构是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之一。
Now society is the important times of high and new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as permeated each aspect of mankind's life, and the technology is merged into technology philosophy research that the result of the mankind' s way of life must be and is regarded the technology value standard subject to come the discussion. If speaking that the technology philosophy research is before chiefly followed with interest the technology and is criticized, like that, but the technology research of today is moved towards the revolution mould that the ethics was explored one kind of experience, becaus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destroying nature latent energy development quick of modern technology is more than the ethics advance of these times far away. The ethics need newly develop and solve the various questions of morality that the eye cannot take it all in that the modern technology was put forward to the mankind, so building to construct technology ethics to possess important theory
     meaning and real meaning.
引文
[1]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 狄德罗.百科全书.1981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 刘湘荣.生态伦理学.湖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 海德格尔.论人道主义,海德格尔文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6] 波谱尔,舒炜光等译.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7] 胡军.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
    [9] 傅静.科技伦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第一卷
    [11]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
    [12] 布鲁诺.论原因,本原和一.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3] 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 三联书店,1986
    [14] 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5] 卢梭.论科学和艺术.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6] 米都斯.增长的极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17] 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18] [英]阿·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荷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19] [荷]舒尔曼著,李小兵等译.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0] [英]卡尔 米切姆著,殷登祥等译.技术哲学概论.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1] 周昌忠.普罗米修斯还是浮士德——科技社会的伦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2] 高亮华.技术的伦理与政治意含.载自然辩证法,1994
    [23] [德]阿佩尔著,孙周兴、陪兴华译.哲学的改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4] 郭晓辉.试论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海德格尔的启示.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
    [25]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6] [德]冈特·绍伊尔博尔德著,宋祖良译.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7]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8] 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9] 李文潮.技术伦理与形而上学——试论尤纳斯责任原理.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第二期
    [30] [美]房龙著,何兆武等译.人类的家园: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故事.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31] 储雪蕾等译.未来的幸福观——高消费并不意味着幸福.载未来与发展.1993
    [32] [意]雷利奥·佩切伊著,李宣恒译.一个未来学家的思想自传——人的素质.1990
    [33] A·佩西.人类的素质.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
    [34] 中国大百科全书 哲学卷1986
    [35] 梅萨罗维克、佩斯特尔.人类处于转折点.三联书店,1987
    [36] 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7] 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8] 马克思.在人民日报创刊纪念上的演说.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9] 科特雷.环境经济学.北京:商务出版社,1987
    [40] [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
    [4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商务印书馆1984
    [4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43] 维兰德.责任——伦理学之原则.海德堡1999
    [44]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5] 伦克.应用伦理学导论——责任与良心.斯图加特1997
    [46] 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中华出版社1987
    [47] 忧那思.技术、医学与伦理——责任原则的实践.1976
    [48] 忧那思.科学与研究自由:凡是能做的,都是允许的吗.1972
    [49]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科学院出版1968
    [50] 徐少锦主编.西方科技伦理思想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51] 罗国杰、宋希人.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
    [52] 余谋昌.高科技挑战道德.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3] 刘湘荣.生态伦理学.湖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4]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55] 忧那思.责任之原则——工业技术文明之伦理的一种尝试.1976
    [56] 库尔曼.责任原则对交谈伦哩.慕尼黑1994
    [57] 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8] 王克敏.论经济伦理与可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9] 李庆臻,苏富忠,安维复著.现代科技伦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60] 赵建军.追问技术悲观主义.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61] 刘永振著.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大连理工大学社.1992
    [62] 王子彦.论技术的生态价值及技术生态化.辽宁音像出版社,2000
    [63] 王前.技术现代化的文化制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64] 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5] 洪晓楠,张秀芝.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自然科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66] 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7] [英]齐格蒙特·鲍曼,张成冈译.后现代伦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8] Albert Schweitzer: The philosophy of Civilization Π,London & Charles black, 1964
    [69] P. W. Taylor: Respect for na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70] Max Oelschlageger:Postmodern Enviromental Ethic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71] R .F .Nash:The Right of Nature:A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University Press, 1989
    [72] 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