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华学术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林耀华是享誉海内外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论文以林耀华发表在各大期刊和报纸的诸多文章为主要研究材料,不仅如此,笔者还对曾经在林耀华身边的一些人进行访谈,比如他所带的博士以及他的家人,得到更多对于论文有价值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对林耀华的有关学术思想进行探析,并由此挖掘出其中有价值的部分。本论文共分6部分:
     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相关的研究综述以及论文所采取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等。
     第二章,介绍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首先分析和阐述林耀华汉人社会形成的学术背景,论证林耀华的汉人社会和当时社会学中国化之间的关联,然后介绍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形成的社会背景,论证当时的乡村建设运动与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之间的关系,再次分析林耀华汉人社会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和学术影响。
     第三章,介绍林耀华的少数民族研究。首先阐述林耀华由汉人社会研究转向边疆少数民族研究的背景,中国当时为满足抗战需要对边疆研究而兴起的“边政学”,近代凉山“夷患”,西南大后方建设,林先生的研究经费来源等,乃至当时的国际社会影响等;其次,阐述了林耀华少数民族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和学术影响;再次,阐述了林先生进行的少数民族识别问题;最后,描述了林先生对于凉山彝家的现代化做出的贡献。
     第四章,介绍林耀华的社会发展史研究,林耀华在原始社会史和经济文化类型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章把这两部分归纳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阐释林耀华关于社会发展史的学术思想。首先阐述林耀华社会发展史形成的学术背景,当时苏维埃学术研究对林耀华的影响等;其次阐述林耀华社会发展史研究形成的社会背景,比如跟当时的国家构建理论以及当时的国家需要有关系,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国家话语控制权和构建理论的需要必然影响到林耀华的社会发展史研究,再次阐述林耀华社会发展史研究所产生的社会和学术影响。
     第五章,阐述林耀华对中国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建设所作出的努力,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后,他对这些学科所作出的贡献。
     结语部分,对林耀华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的一些评述,附录部分是访谈笔录。
Lin yaohua, a world-renowned Anthropologist, Sociologist, etc,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such subjects as Anthropology, Sociology,etc,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as a whole, the dissertation is chiefly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lots of precious research data from the periodicals and the interviews conducted to his families and fellow students still alive, with a view to making an in-depth study of his academic works..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the introduction part is to illu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why this title has been chosen, what is more,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dopted to analyze this dissertation, the second section is to demonstrate Lin's research on the Han society, specifically, in this section,the first is to analyze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behind Lin'research on Han society, and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Lin's research on Han people and the idea on how to localize the sociology at that time during the 1930s-1940s, the second is to introduce the social background, say, to prove the relation between his research and the activit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then, the last is to summarize the above-mentioned ones, and to give the general and logic conclusion. The third section is to be making an analysis of his minorities research, the first is to give a profound proof of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in this field, as we can know, Lin's study in this field involves many aspects, ranging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Yi people in Liangshan region befor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large-scale minorities recognition initiative and the follow-up study of Liangshan peopl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just from one angle, Lin's study in this field is closely linked with some arguments on how the Liangshan people was originated,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social background, if taking his masterpiece Liangshan yijia as an example, completed before the founding of PRC, we can deduce that it is interlinked with times on how to reinforce the national frontiers, and how to build the vast southwest region, a support area, in order to fight against the Japanese invaders, the last part is concerning what impacts Lin's relevant research exerted on the society, the forth section is about Lin's research on the society development, specifically, great contribution was made in the study of primitive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culture geography. The first section is about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at that time, the thinking from the former Soviet-union had big impacts on China. the second one is on the social background, say, to some large extent, Lin's study at that time was largely connected with how the then society should be developed, the last part is talking about the influences of his works. The fifth section is about the huge contribution made by Lin to such areas as Anthropology, Sociology, etc, the last section is the summarizing one, which is to generalize his academic thinking, it is hope that the author shall give some comments. Appendix are the interviews.
引文
①孙庆忠,黄淑娉.《人类学汉人社会研究:学术传统与研究进路—黄淑娉教授受访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3月,第9页.
    ①潘守永.《林耀华评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页,第66页;阮云星.宗族研究中的“义序”与“义序研究”中的宗族.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61-62页:刘涛.义序研究的关怀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704/17556.htnl.
    ②杜靖.《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的开创与传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第45页.
    ③川岛武宜.《金翼》:日本学者的视角中阐述.G.腊斯克《隐然浮现的伟大目标—1944年首版“金翼”》序言.
    ④庄孔韶.《金翼沉浮的诠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18页;沈建中.《学问原来可以这样做—关于林耀华的“金翼”及其他》,北京日报,2009年6月28日;胡鸿保.《另类小说遭遇尴尬——重读“金翼”》.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86页.
    ⑤潘守永.《林耀华评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16页.
    ①符琼、张德川.《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婚姻缔结研究—简评“金翼”》.《大家》,2009年第11期,第18页.
    ②杜靖.《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的开创与传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第45页.
    ③赵会凯.《二十世纪20-40年代中国社会学家对中国家族的研究—以潘光旦、林耀华的家族研究为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第43页.
    ①胡鸿保、陆煜.《从林耀华到路易莎——不同时代学者对贵州苗族的研究所揭示的人类学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中国民族》,2010年04月16.
    ①潘守永、张海洋、石颖川.《林耀华与少数民族研究——为纪念林耀华百年诞辰而作》
    ②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77-278页.
    ③李列.《人类学视角下的学术考察与文化旅行—以林耀华“凉山彝家”为个案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8-9页.
    ①陈茂昌.《凉山彝家研究方法管窥》.《贵州文史从刊》,2005年第4期,第76-79页.
    ②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77-278页.
    ③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79-280页.
    ①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5-88页.
    ①林建成.《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社科广角》,2000年第8期,第46-47页.
    ②张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基于对库恩范式理论的分析》,《MASTER》,91页.
    ①易蕊英.《作者是什么—从话语角度浅析作者理论》,《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49页.
    ①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125页.
    ②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①Freedman M.sociology in and of China.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1962,13(2),P106-116.
    ②Wang Y C.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al Science in China.Pacific Affairs,1938,11(3):P345-362.
    ③陈刚.《西方人类学中国乡村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3期,第54页.
    ④[美]顾定国著,胡鸿保等译.《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夫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洋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50页.
    ①王炳根.《世纪情缘—冰心与吴文藻》.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98页.
    ②林耀华.《林耀华先生访谈录》.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22页.
    ③王炳根.《世纪情缘—冰心与吴文藻》.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00页.
    ④费孝通.《开风气,育人才》,王庆仁等主编《吴文藻纪念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页.
    ⑤费孝通.《开风气,育人才》,王庆仁等主编.《吴文藻纪念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0页
    ①费孝通.《开风气,育人才》,王庆仁等主编《吴文藻纪念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②《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122页.
    ③《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149页.
    ④费孝通.《开风气,育人才》,王庆仁等主编《吴文藻纪念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①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73页.
    ②邸永君.《林耀华先生访谈录》.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23页
    ③王炳根.《世纪情缘—冰心与吴文藻》.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11页.
    ④王炳根.《世纪情缘—冰心与吴文藻》.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11页.
    ①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154-155页.
    ②[德]斐迪南.滕尼斯,《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译者前言,第3页.
    ③[英]G.D.米切尔,闻英等译.《新社会学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④徐祥云等著.《社会学概论》(修订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292-293页.
    ⑤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57页.
    ①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57页.
    ②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③林耀华.《从人类学的观点考察中国宗族乡村》(1936.7.20),载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57页.
    ④林耀华.《从人类学的观点考察中国宗族乡村》(1936.7.20),载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57页.
    ⑤[美]C EMBER C,EMBER M.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第98页.
    ⑥林耀华.《社会研究方法上的形相主义和体验主义》(1934,2,2),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209页.
    ①林耀华.《柯莱论生活研究法与农村社会研究》(1933,9,27),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211页.
    ②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22页.
    ③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页.
    ①吕思勉.《中国民族史》序,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②江怀松.《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东方杂志》,1930年
    ①葛兆光.《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史学界》.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②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年4月第版,第410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2页.
    ④朱偰.《赋附加税之繁重与农村经济之没落》,《东方杂志》,1933,30(22),第7-16页.
    ⑤张培刚.《民国二十三年的中国农业经济》,《东方杂志》,1935,32(13),第133-145页
    ①郑庆平《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②张玉龙.《吴景超的工业思想探析》,《东方论坛》,2003(1),第79页.
    ③吴景超.《中国农民的生活程度与农场》.《新月》,第3卷,第3页.
    ④刘克辉.《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评述》,《史学月刊》,2007,(11),第107-103页.
    ⑤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538--539页
    ⑥梁漱凕.《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转引刘少杰《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57页.
    ①粱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梁漱溟集》,转引刘少杰《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57页.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梁漱溟集》,转引刘少杰《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62页.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梁漱溟集》,转引刘少杰《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64页.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梁漱溟集》,转引刘少杰《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68页.
    ⑤李景汉,《定县社会调查概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6页.
    ①庄俊举.《“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对1920-1940年代关于农村建设争论的评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第96页.
    ②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48页.
    ③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④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5页.
    ⑤社会学社.《送行》.天津益世报,1936年6月.
    ①李培林等著.《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②林耀华.《“金翼”与农村家族社会研究回顾》.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79页.
    ③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5页.
    ④林耀华.《闽村通讯》,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0页.
    ⑤费孝通.《志在富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⑥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杨圣敏、良警宇主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百年文选》,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320页.
    ①林耀华.《会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著者序第2页.
    ②(美)兰比尔·沃拉.《中国:前现代化的阵痛——1800年至今的历史回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3页.
    ①马克锋.《近代国学的历史考察》.《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0年1月,第112页.
    ②林耀华.《林耀华学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③林耀华.《林耀华学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页.
    ①(美)顾定国著,胡鸿保等译.《中国人类学逸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52页
    ②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6页.
    ①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燕京大学硕士论文束刊稿),1935年.
    ②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页.
    ①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55页.
    ②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1页.
    ③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58-59页.
    ④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59页.
    ①庄孔韶.《银翅》.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272页.
    ①张海洋.《林耀华教授的学术生涯》.《民族教育人物·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第35页.
    ②庄孔韶.《金翼家族沉浮的诠释》.庄孔韶主编.《林耀华先生纪念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25页.
    ①林耀华著,庄孔韶.林宗成译.《金翼》.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著者序,第2页.
    ②林耀华著,庄孔韶.林宗成译.《金翼》.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导言,第6页.
    ③林耀华著,庄孔韶.林宗成译.《金翼》.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导言,第5页.
    ④林耀华著,庄孔韶.林宗成译.《金翼》.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8页.
    ⑤潘守永.《林耀华评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75页.
    ①邸永君.《宋蜀华先生访谈录》,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49-50页.
    ①胡逢祥等.《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4-89页.
    ①王桧林等编.《中国现代史》(上)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309页.
    ②吴文藻.《边政学发凡》,边政公论,1942,1(5-6),第1页.
    ③发刊词.《边政公论》,1941,1(1),第3页.
    ④发刊词.《边政公论》,1941,1(1),第4页.
    ①李绍明口述,吴婷婷等记录整理.《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第163页.
    ②蒋介石.《中国之命运》.重庆: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1页.
    ③发刊词[N].西康省政府公报,1939,(1),转引自吴达德,《西南社会历史论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2009年6月,第10页.
    ④马玉华.《20世纪上半叶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第105-113页.
    ①刘咸.《国防建设与边疆民族》.《东方杂志》,1935,32(9),第41-42页.
    ②[美]顾定国著,胡鸿保等译.《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夫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洋东》[M].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80页.
    ③马长寿.《十年来边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边疆通讯》,1947,4(4),第1贝.
    ④1938年李安宅等人到甘肃从事藏族文化的促进工作和社会人类学的实地调查,并对藏传佛教作了研究;1939年费孝通、张之毅等在“云南二三村”调查;1941年,许娘光在云南大理调查,大夏大学的吴泽霖、陈国钧等在贵州调查:194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合作组成了以凌纯任团长的川康民族考察团,调查川康民族文化;同年,中国大学生在川西地区作调查,对于岷江上游十著服饰的描述,调查者认为羌人的服饰朴素、羌人的花腰带是习自瓦寺土司之民;1942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组的助理研究员张之毅到新疆调查社会经济;1943年林耀华从美国学成回国,与胡良珍等到四川大小凉山彝族聚居区考察;抗战期间,还有李方桂、罗常培、马学良等在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对侗族、水族、傣族、纳西族、彝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调查,这个时期的调查大多是以资料收集的形式完成的。抗战胜利后,才系统的加以整理,在此基础上,陆续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专著。如1947年出版了凌纯声等存1941年的湘西调查成果《湘西苗族调查报告》,194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了费孝通等在1943、1944年云南三村的调查成果《被土地束缚的中国》;1948年王兴瑞的海南岛黎族调查的成果《海南岛黎族人调查报告》出版;1948年江应裸的云南调查成果接成研究文集《西南边疆民族论从》由珠海大学印行.
    ①《边政学发凡》,《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266-267页.
    ②《边政公论》,1941年元旦的《新年献辞》.
    ③《新年献辞》,载《边政公论》第三卷第一期,1944年1月.
    ④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7页.
    ⑤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48页.
    ①林建成.《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社科广角》,2000.8,第46页.
    ②李绍明口述,吴婷婷等记录整理.《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第289-290页.
    ③林耀华.《“凉山彝家”与少数民族考察的回顾》,林耀华.《社会人类学讲义》.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年,第324页.
    ④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页.
    ①林耀华.《凉山彝家与少数民族考察的回顾》,林耀华,《社会人类学讲义》.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年,第325页.
    ②费孝通.《云南三村》(序).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页.
    ③黄奋生.《泛论边疆教育》.《西北通讯》,1947年3月,第4页.
    ④《辞海》修订版(合订本).北京:商务应书馆,第1683页.
    ⑤《现代汉语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4页.
    ①《边政学发凡》,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267-268页.
    ②吴泽霖.《边疆的社会建设》.边政论坛,1942.2(1-2),第1页.
    ③林耀华.《边疆研究的途径》(1943.3)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73页.
    ④林耀华.《边疆研究的途径》(1943,3),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81-183页.
    ①林耀华,《边疆研究的途径》(1943.3),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77页.
    ②林耀华.《边疆研究的途径》(1943.3),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81页.
    ③林耀华.《边疆研究的途径》(1943.3),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85页.
    ④潘守永.《林耀华评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73页.
    ①李心传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四,见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
    ②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印.《凉山西昌地区彝族历史调查资料选辑》附表三,1963年.
    ①陈康、巫达.《彝语语法》(诺苏话).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马长寿,《四川古代僚族问题》.《青年中国集刊》,1940年第2卷,第1期.
    ③吕思勉《中国民族史》.北京:世界书局,1934年版.
    ④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转引自巫达《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①[意],马可波罗著,转引自杨成志.《中国西南民族中的罗罗族》,载《地学杂志》,1934年第1期,北平:中国地学会出版.
    ②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册三十三:“交趾西南夷”,四部从刊三编史部.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第47-48页.
    ③李列.《民族想象与学术选择—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①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②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28页.
    ③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4页.
    ④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第35-37页.
    ⑤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宋蜀华先生访谈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37页
    ①林耀华.《我在哈佛的读书生活》,第1页,序,林耀华,《社会人类学讲义》,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年
    ①刘豪兴.《费孝通社会学术思想评述》,《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57页.
    ②《宣宗实录》卷一九八,第2-4页,转引自,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②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③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④张海洋.《林耀华与少数民族和民族研究》.中国民族,2001(01).
    ⑤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7贝.
    ①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1页.
    ②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4页.
    ③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7页.
    ④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90页.
    ⑤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81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②张海洋.《林耀华教授与中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2001.(01),第41页.
    ①[法],列维斯特劳斯.《民族学者的责任》.《民族译丛》,1919年第4期,转引自,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5版,第153页.
    ②张海洋.《林耀华教授与中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2001.(01).第41页.
    ③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①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3页.
    ②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3页.
    ③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42页.
    ④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43页.
    ⑤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51453页.
    ①张海洋.《林耀华教授与中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2001.(01).第41页.
    ②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6页.
    ③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87页.
    ①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622页.
    ①林耀华.《社会人类学讲义》.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年,第307页.
    ②林耀华.《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第1页.
    ①张大中.《我经历的北平地下党》.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141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卷五说二
    ①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第102-103页.
    ②邸永君.《宋蜀华先生访谈录》,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46页.
    ①杨圣敏.《研究部之灵》,见潘乃谷、王铭铭主编《重归“魁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E年,第118-119页.
    ②王晓义.《解放初期的林耀华》,见庄孔韶主编,《林耀华先生纪念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③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第276页.
    ④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①林耀华.《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第1页.
    ②林耀华.《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第1页.
    ③林耀华.《民族识别与民族学的实践》,林耀华,《社会人类学讲义》.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313-314页.
    ①林耀华.《中国民族学当前的任务》,林耀华《社会人类学讲义》.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285-286页.
    ②林耀华.《民族识别与民族学的实践》,林耀华,《社会人类学讲义》.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315页.
    ③林耀华.《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第5页.
    ④邸永君.《宋蜀华先生访谈录》,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48页.
    ①邸永君.《阮西湖先生访谈录》,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105页.
    ②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杨圣敏、良警宇主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百年文选》.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321页.
    ①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51页.
    ①王建民等著.《中国民族学史》(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128页
    ②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51页.
    ③李亦园.《寂寞的人类学生涯(代序)》,载乔健《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第144页.
    ④[美]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334-335页.
    ①[美]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76页
    ② F.W.Giggs,Thailand:The modernization of a Bureaucratic polity,东西文化中心出版社,第106页.
    ①周恩来.《关十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①林耀华.《三上凉山》,《凉山彝族今昔》,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90页.
    ②林耀华,《三上凉山》,《凉山彝族今昔》,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91页.
    ③林耀华.《三上凉山》,《凉山彝族今昔》,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92页.
    ①林耀华.《三上凉山》,《凉山彝族今昔》,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68页.
    ②林耀华.《三上凉山》,《凉山彝族今昔》,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93页.
    ③林耀华.《三上凉山》,《凉山彝族今昔》,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96页.
    ④林耀华.《三上凉山》,《凉山彝族今昔》,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96页.
    ①林耀华.《三上凉山》,《凉山彝族今昔》,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97页.
    ②林耀华.《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64-265页.
    ③林耀华.《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65-266页.
    ①林耀华.《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48-249页.
    ②林耀华.《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55页.
    ③林耀华.《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61页.
    ①林耀华.《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73-274页.
    ②林耀华.《三上凉山(下)—探索凉山彝族现代化中的新课题及其展望》,第292页.
    ③林耀华.《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83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2页.
    ②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③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第103页.
    ④何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第398页,转引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第101页.
    ①费正清着,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191页.
    ②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③参见,R.K.WU和C.H.LIU《中国生理人类学史》《the history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in China》, HOMO,35(1984),第127-134页。转引自冯客,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72页.
    ④李刚.《大学的终结--19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载《中国改革》,2003(8).
    ①王桧林等编.《中国现代史》(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29页.
    ②王铭铭.《二十五年来中国的人类学研究:成就与问题》,杨圣敏、良警宇主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百年文选》.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506页.
    ③孔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和默顿的科学社会学评介》,《哲学研究》,1988年第4期,56-57页
    ④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0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3页.
    ①林耀华.《从猿到人的研究》与《原始社会史》等的回顾,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
    ②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0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999年,第99页.
    ②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9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9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1-102页.
    ②[苏]尼.切博克萨罗夫,[苏]伊.切博克萨罗娃.民族·种族·文化[M].赵俊智,金天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第207页.
    ③[苏]切博克萨罗夫等:《民族.种族.文化》,第207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6页.
    ①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58页.
    ②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3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3-144页.
    ②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0页.
    ③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3页.
    ④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7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9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8页.
    ②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0页.
    ③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0-131页.
    ④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9页.
    ①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86页.
    ②晓义老师访谈,2010年11月23日.
    ③杨堃.《论人类学的发展趋势一如何建设新中国人类学体系》.杨圣敏、良警宇主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百年文选》.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235页.
    ①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4页.
    ②M.O.柯斯文.《论原始历史的分期》,《史学译丛》,1955年第3期.
    ③《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古代世界史大纲》(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4,第24-25页.
    ④日知.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与原始社会史上一些问题.东北师范大学集刊(历史),1956年第1期.
    ①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6页.
    ②张树栋.《关于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间题》,《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转引自陈国强《关于人类起源及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云南社会科学》,第4期,第52页.
    ③林耀华.《试论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问题》,《文史哲》1978年第4期,转引自陈国强《关于人类起源及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云南社会科学》,第4期,第52页.
    ④杨堃.《试论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间题》,《思想战线》1980年第6期,转引自陈国强《关于人类起源及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云南社会科学》,第4期,第52页.
    ⑤杨邦兴.《原始社会史分期的几个同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转引自陈国强《关于人类起源及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云南社会科学》,第4期,第52页.
    ⑥杜耀西、黎家芳.《试谈原始社会早期的分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第2期,转引自陈国强《关于人类起源及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云南社会科学》,第4期,第52页.
    ⑦时佑平.《应该重新探讨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法》,《历史研究》1981年第1期,转引自陈国强《关于人类起源及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云南社会科学》,第4期,第52页.
    ⑧余继林.《原始社会简史》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1-37页.
    ①陈启新.《原始社会史分期新探》,《中山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转引自陈国强《关于人类起源及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云南社会科学》,第4期,第52页。
    ②哈文.《浅谈原始社会史的起点和分期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转引自陈国强《关于人类起源及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云南社会科学》,第4期,第52页。
    ③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④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33页.
    ①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16页.
    ②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39页.
    ①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72-273页.
    ①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83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3页.
    ②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30页.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0-181页.
    ④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7.5.2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页.
    ①王桧林等编.《中国现代史》(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293页.
    ②郑杭生.《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江西社会科学,20053月,第23-32页.
    ③王桧林等编.《中国现代史》(下)第二版.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530页.
    ④王桧林等编.《中国现代史》(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531页.
    ①陆学艺.《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重建》.载张荣华、高拴平编.怀念费孝通.2005年,第74页.
    ②作者2010年11月11日与林耀华大女儿林宗锦访谈实录.
    ①杨圣敏.《饮水思源:感谢我们的两位老师—在“费孝通、林耀华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第6页.
    ②邸永君.《林耀华先生访谈录》,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③林耀华.《创立民族学系 培养民族学人才》,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99页.
    ④林耀华.《创立民族学系 培养民族学人才》,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101页
    ①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1页.
    ②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3-34页.
    ①潘守永.《林耀华评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32页.
    ②宋蜀华.《庆祝林耀华教授从教62周年》,《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第6页.
    ①杨圣敏.《研究部之灵》.潘乃谷,王铭铭《重归“魁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②潘守永.《林耀华评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10页.
    ③林耀华.《在“林耀华教授85华诞暨从教62周年庆祝会”上的答辞》,《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第8页.
    ④林耀华.《在“林耀华教授85华诞暨从教62周年庆祝会”上的答辞》,《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第8页.
    ①林耀华.《从拉美之行看到的民族学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5月,第105页.
    ②林耀华.《从拉美之行看到的民族学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5月,第105页.
    ①纳日碧力戈,《田野与自觉: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真回归》.《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46页.
    ②林耀华.《严复研究》,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①林耀华.《林耀华学术》.杭州:浙江出版社,1999年,第21页.
    ①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②杨圣敏,《饮水思源:永远感谢我们的两位老师》,《纪念费孝通、林耀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央民族大学主办,2010年6月11日.第8页.
    ①何星亮.《西方社会科学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李亦园院士访谈录》.《思想战线》,1998(9),第91页.
    ②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68-169页.
    ①杜靖.《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的开创与传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3月,50-51页.
    ②林耀华.《趣味》(代序),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③林耀华.《存“林耀华教授85华诞暨从教62周年庆祝会”上的答辞》,《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第7页.
    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陈康,巫达.《彝语语法》(诺苏话)[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启新.《原始社会史分期新探》[J].《中山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民族识别》(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杜耀西、黎家芳.《试谈原始社会早期的分期》[J].《中国历史博物馆刊》,1980年第2期.
    费孝通.《志在富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费孝通.《云南三村》(序)[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Freedman M.sociology in and of China.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1962,13(2).
    葛兆光.《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史学界》[J].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美]顾定国著,胡鸿保等译.《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夫斯基到莫期科到毛泽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册三十三,见四部丛刊三编史部.“交趾西南夷”,[M].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
    哈文.《浅谈原始社会史的起点和分期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胡逢祥等.《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黄奋生.《泛论边疆教育》[J].《西北通讯》,1947年3月.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M].重庆: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版.
    M.O.柯斯文.《论原始历史的分期》[J].载《史学译丛》,1955年第3期.
    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年.
    李刚.《大学的终结-19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J].载《中国改革》,2003(8).
    李培林等著.(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绍明口述,吴婷婷等记录整理.《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
    李景汉.《定县社会调查概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李心传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卷一二四,见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M].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林耀华.《林耀华学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5版.
    林耀华.《民族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林耀华,《试论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问题》[J].《文史哲》,1978年第4期.
    林耀华.《在“林耀华教授85华诞暨从教62周年庆祝会”上的答辞》[J].《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
    林耀华.《从拉美之行看到的民族学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5 月.
    林耀华.《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J].《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林建成.《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J].《社科广角》,2000(8).
    刘克辉.《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评述》[J].《史学月刊》,2007,(11).
    刘咸.《国防建设与边疆民族》[J].《东方杂志》,1935,32(9)
    陆学艺.《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重建》[M].载张荣华,高拴平编.怀念费孝通.2005年.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北京:世界书局,1934年
    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意]马可波罗著.转引自杨成志《中国西南民族中的罗罗族》[J],载《地学杂志》,1934年第1期.
    马玉华.《20世纪上半叶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
    马长寿.《十年来边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边疆通讯》,1947,4(4),
    马长寿.《四川古代僚族问题》[J].《青年中国集刊》,1940年第2卷,第1期.
    马克锋.《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0年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英]G.D.米切尔著,闻英等译.《新社会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潘守永.《林耀华评传》[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乔健.《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
    [苏]伊.切博克萨罗夫著.赵俊智,金天明译.《民族·种族·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
    社会学社.《我们的自由》[J].《北平晨报》,1934年1月10日.
    社会学社.《送行》[J].《天津益世报》,1936年6月.
    时佑平.《应该重新探讨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法》[J].《历史研究》,1981年第1期.
    宋蜀华.《庆祝林耀华教授从教62周年》[J].《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
    [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炳根.《世纪情缘—冰心与吴文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王桧林等编.《中国现代史》(上)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
    (美)兰比尔·沃拉.《中国:前现代化的阵痛——1800年至今的历史回顾》[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吴泽霖.《边疆的社会建设》[J].《边政论坛》,1942(2).
    吴文藻.《边政学发凡》[J].《边政公论》,1942,1(5-6)
    吴景超.《中国农民的生活程度与农场》[J].《新月》,第3卷,第3号
    吴达德,《西南社会历史论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2009年6月.
    巫达.《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Wang Y C.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Pacific Affairs,1938,11(3).
    《现代汉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徐祥云等著.《社会学概论》(修订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杨堃.《试论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间题》[J].《思想战线》,1980年第6期.
    杨邦兴.《原始社会史分期的几个同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杨圣敏、良警宇主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百年文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杨圣敏.《饮水思源:感谢我们的两位老师—在“费孝通、林耀华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余继林.《原始社会简史》上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张培刚.《民国二十三年的中国农业经济》[J].《东方杂志》,1935,32(13).
    张大中.《我经历的北平地下党》[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
    张玉龙.《吴景超的工业思想探析》[J].《东方论坛》,2003(1)
    张海洋.《林耀华教授的学术生涯.民族教育人物》[J].《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张海洋.《林耀华与少数民族和民族研究》[J].《中国民族,2001(1).
    张树栋.《关于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郑庆平.《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郑杭生.《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3月30日.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印.《凉山西昌地区彝族历史调查资料选辑》[M]附表三,1963年.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朱偰.《田赋附加税之繁重与农村经济之没落》[J].《东方杂志》,1933,30(22).
    庄孔韶.《银翅》[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庄孔韶.《金翼家族沉浮的诠释》[M].庄孔韶主编.《林耀华先生纪念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庄孔韶主编,《林耀华先生纪念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庄俊举.《“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对1920-1940年代关于农村建设争论的评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