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到治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意识形态转型是一个综合课题。国内外的研究多以整体性研究为主,细节性、结构性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为了有效地考察意识形态转型的动力、路径、规律以及意识形态结构要素的变迁,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辅之以结构功能主义,运用历史学、政治社会学的学科背景对意识形态转型进行综合研究。
     全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构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特别是构建阐述史实的转型模型。通过这一转型理论的建构,本文对意识形态转型作了结构性研究。
     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将革命型意识形态在农村的变迁作为意识形态转型的场域进行研究。紧接着,本文将意识形态转型的几个关键概念(本文撷取了“人民公社”、“所有制”以及“阶级斗争”等概念)作为革命意识形态向治理型意识形态转型的考察范畴(第三章至第六章)。显然,本文的论述就是从意识形态结构要素的变迁来论述意识形态的转型问题。
     第七章试图在转型模型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发展的未来趋势做了一些预测性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意识形态转型中必须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范畴进行。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描绘了建国以来意识形态变迁的基本路线图,以意识形态结构性要素为考察对象,全面梳理了重要概念变迁史,并对意识形态转型的未来趋势做出了一些预测性研究。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1)提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的路线图。本文认为中国的意识形态转型是去激进化的过程,走了一条从“方法论层面”向“政策层面”,从“经济观”到“政治观”,从“外围”到“核心”的“软着陆”路径,这条路径区别于前苏东地区的“硬着陆”路径。后者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有目共睹,但前者在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意识形态悬浮”、“意识形态阻滞”、“意识形态锁定”等负面问题,给“极左”的社会思潮再度复辟留下了理论空间。因此,意识形态转型必须处理要合理处理好一系列关系范畴(见第七章)。
     (2)意识形态转型的关键在于重新发现社会,尤其是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以造成意识形态分离后的重新整合。本文的结论部分分析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国家-政党-社会”三个主体的意识形态纠结互动的过程,指出了:(1)意识形态转型的本质一是向马克思主义的完整回归(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三者在新的历史阶段上的理性复归,即政党的意识形态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向适当放松政党意识形态对社会和国家意识形态泛化策略的复归。
     (3)从意识形态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说,意识形态也可以是一种主观性的、表达性的建构过程,由于构建的主观意图与现实境况或分或合的关系,这就使得在客观结构和表达结构之间存在关联性,但有时也会发生分离。观念(表达的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客观结构)之间密切相关。随着客观结构的发展和变迁,表达结构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由于表达主体的利益制约,表达结构有时会呈现出滞后的状态。反映在意识形态转型中,就会发生意识形态的“悬浮”和“阻滞”现象。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issue. Unfortunately all the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oard are focused on the holistic problems, in spite of the lack of detail and structural study.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tudy the dynamics, path, and laws of transformation ideology as well as the changes in the ideological structure elements, from a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referring to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advantage of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of history and political sociology, delves into the ideology transformation comprehensively.
     The chapters of which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are organized as follows: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particularly the transformation modes of elucidating historical facts. By virtu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structurally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The contents from ChapterⅡto ChapterⅣconstruct the main part of this study. ChapterⅡare supposed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ideology in rural areas as the presence of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n, the author regards several kernel concepts (such as "the people's communes" and "revisionism" and "ownership" and "the class struggle") as the constructs which as theoretical apparatus are helpful for th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evolutionary ideology to governance one(from the third chapter to chapterⅵ). It is obvious that the elucidat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is unfolding from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change of ideology.
     On the ba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model, ChapterⅦattempts to forecast developing tendency of ideology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in this chapter concerns several relation categories which must be properly handled.
     By means of this research, the dissertation delineates the ideological change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investigates the flux of important constructs across-the-board with structural elements of ideology as investigative objects, and forecasts the tendency of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future. The main point is as follows:
     Ⅰ. To suggest the line map of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considers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as a process of radicalization which follows an approach of soft landing, from "Methodological dimension" to the "the level of policy", from the "economic outlook" to "political outlook", and from "peripheral" to the "core", different from the "hard landing"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regions. The devastating consequence to which the hard landing of the latter leads is well-known, while the former transformation also faces the troubles such as "ideology suspended", "ideological block ", "ideology locked" and other negative issues, which give excuse to the restoration of ultra-Left trend of thought. Therefore, we should properly handle a series of relation categori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see ChapterⅥ).
     Ⅱ. The crux in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lies in the rediscovery of community, especially in order to the re-integrate of ideology after its separation, we should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deology of mainstream and the social one. I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particularly the entangled ideological interactions of three main subjects, i.e. "nation, political parties, and society", and points out that (1) the nature of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s to return to Marxism entirely(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2) the rational return of these three ideologies in new historical stage, that is, the ideology of dominant society leads the ideology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at of the national ideology to return to the right one which relax the national ideology of the society and to the strategies of generalization.
     Ⅲ. Ideology is a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ubjective expression. Thus, because the subjective inten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accord with the situation in reality, the connection lies between the objective structure and that in expression, although it is weak. Concepts (the expression of structure) and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objective struc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flux of the objective structure is the change of expression. Unfortunately, because of the profit restrain of the expression subjects, the structure of expression is sometimes in a state of lag. In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t is called the "suspension" and "block" of ideology.
引文
1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161页。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3金观涛:《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365页。
    4金观涛:《革命观念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376页。
    5维基百科关于“治理”的定义。
    6关于革命意识形态的功能部分有详细论述。
    1邹傥:《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4页。
    2《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3关于社会革命与组织、社会革命与动员的关系,斯考切波(Skocpol)的“结构性认识”与本文是有分歧的。在关于革命的问题上,不论是关于革命如何发展、如何引导、如何运作,还是如何获得最后胜利,Skocpol都反对做“日的论的想像”。她不仅明确地反对毛洋东或列宁的那种直接的主观能动决定论(voluntarism),而且明确地反对葛兰西关于阶级意识和霸权(Hegemony)的重要性。她同意Wendell Philips关于“革命不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革命只是自然来临”的观点(Skocpol,2007:15)。斯考切波还强调,“没有任何成功的社会革命是通过动员群众,即公认的革命运动,所造成的”(17页)。作为一个推论,她也否认意识形态和组织的重要性,本文恰恰认为组织与意识形态对革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见(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3月版。
    4(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41页。
    5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英文载于Modem China,21.1(1995年1月):105—43。
    6任剑涛:《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原载《南方日报》2002年1月20日。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29/173/20020120/651956.html.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9页。
    2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很多学者都不同意李刘二人在解释中国当代史时否定革命的作法。例如邹傥就认为革命有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行动和政策、战略与策略都是很理性的。但随着革命成功以后,政治一元化的建立,理性成份逐渐减少,导致了大跃进和文革,这是应该否定的和告别的。参见邹傥《中国革命的再阐释》第8章,“革命与‘告别革命’——给《告别革命》作者的一封信”邹傥著,甘阳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1-272页。
    1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2周瑞金:《政治改革下个十年将有新景象》,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3页。
    2柏拉图:《理想国》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7页。
    3柏拉图:《理想国》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9页。
    4《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2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将一般意识形态理解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而存在的一个概念。参见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邢贲思:《意识形态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2《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5-347页。
    3胡海波,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的历程与观念——由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兴起引发的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张娟:《建国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及启示》,《求实》2006年第6期。
    5郭文亮.《1949—1976: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史回眸》,《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3 期。
    1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的创新的历史考察》,《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叶启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学术研究》,2003年第11期。
    3中国的建设从50年代前对苏联模式的复制,到自己探索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其中在价值层面和理念层面都发生了重要转型,直到发生了意识形态的巨大灾难——文化大革命。
    1 F Chen,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post-Mao China:ideology and reform,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
    2 Kalpana Misra, From Post-Maoism to Post-Marxism:Erosion of Official Ideology in Deng's China, New York: Routledge,1998.
    3 Kalpana Misra, From Post-Maoism to Post-Marxism:Erosion of Official Ideology in Deng's China (New York: Routledge,1998),p5.
    1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 p33.
    1 Richard H. Solomon, From Commitment to Cant:The Evolving Functions of Ideology in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 In Chalmers Johnson edited,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LONDON,1973), p72.
    2 "Leadership' operational code"的概念是Alexander L. George在 The "Operational Code":A Nelected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Leaders and Decision-making(Santa Monica, Calif.:The Rand Corporation,1967)中提出来的,此外Nathan Leites在The Operational code of the politburo (New York:McGraw-Hill,1951)也有相关论述。
    1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第55~64页。
    2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第55-64页。
    3萧功秦:《从转型政治学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载《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171页。
    4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载《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163页。 science 2005, p91-119.
    1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 p19.
    2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 p24. 2008, Pages 194-207.
    1 Guy Olivier Faure, China:New Values In Changing Society.
    2 EDMUND S. K. FUNG, State Building,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Social Justice:Social Democracy in China's Modern Transformation,1921-1949, Modern China, Vol.31, No.3 (Jul.,2005), pp.318-352.
    3具体参见第一章,对一般意识形态转型理论的建构。
    1麦克尔法夸尔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2对于统一是近代中国的时代命题,梁漱溟曾有相关的论述。梁漱溟曾说到:“譬如多年以来中国最大问题,就是不统一”。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6月,第5页。
    3胡海波,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的历程与观念——由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兴起引发的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此处的理性化是在韦伯意义上使用的,它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的数字化、标准化、科层化管理。
    5 A. L. Madian, The organization of ideology:Variations on a revolutionary Chinese them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8 (1967), pp.99-108.
    6见第一章第二节。
    7 Charles Burton, China s Post-Mao Transition:The Role of the Party and Ideology in the "New Period', Pacific Affairs, Vol.60, No.3 (Autumn,1987), pp.431-446.
    1这一转变的精神体现在江泽明在2003年7月1日的讲话中。请参见此次讲话的全部内容:http://www.southcn.com/news/ztbd/jzmqyjh/qyjhqw/200112260775.htm.
    2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孙伯鍨先生。参见孙伯鍨:《作为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3期。
    1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7页。
    2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1沃格林(E.Voegelin):《政治观念史稿(一):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谢华育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83页。
    2见第一章第三节。
    1《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2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99页。
    3马克思将一般意识形态理解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而存在的一个概念。参见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另外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与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一些宗教观念、法等等。(参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4(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347页。
    1 Jeames Chieh Hsiung, Ideology and Practice: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Praeger Pabulishers,1970, pp155-175.
    2《梁漱汉全集》(第4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271页。梁漱溟认为中国向以伦理作为组织社会的纽带,与日本及印度相比较,其阶级的身份差异并不明显,梁漱溟甚至以此断定中国社会不存在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有“一种反阶级身份的精神,行乎其间”。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02~108页。
    3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 p22.
    4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 p22.。
    5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 p23。
    1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 p24.
    2 James Chieh Hsiung. Ideology and Practice: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Washington·London:Praeger Pubishers,1970,, p188.
    3 James Chieh Hsiung. Ideology and Practice: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Praeger Pubishers,1970, p128.
    4 James Chieh Hsiung, Ideology and Practice: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Washington·London:Praeger Pubishers,1970, p132.
    5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1 Richard H. Solomon, From Commitment to Cant:The Evolving Functions of Ideology in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 In Chalmers Johnson edited,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LONDON.p49.
    2 Richard H. Solomon, From Commitment to Cant:The Evolving Functions of Ideology in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 In Chalmers Johnson edited,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LONDON.p52.
    3(法)雷蒙·阿隆:《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周以光翻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22页。
    4参见Norberto Bobbio, Gramsci and the Conception of Civil Society, in Chantal Mouffe ed..Gramsci and Marxist Theory, London:Routledge and Paul,1979,p.36. Press SEATTLE&LONDON,1973), p68.
    1 Richard H. Solomon, From Commitment to Cant:The Evolving Functions of Ideology in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 In Chalmers Johnson edited,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LONDON,1973), p68.
    2 Richard H. Solomon, From Commitment to Cant:The Evolving Functions of Ideology in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 In Chalmers Johnson edited,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LONDON,1973), p72-73.
    3(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9~313页。
    4(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1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第81页。
    1参见Thomas A.Metzger, Escape Form Predicament: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pp.226-235.;也参见Ramon H. Myers,'Do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ve a "line"?', in Tssues & Studies, Vol.23, No.12 (Taipei:IIR, December 1987) pp.133-134.; 还有 Richard H. Solomon, From Commitment to Cant:The Evolving Functions of Ideology in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选自Chalmers Johnson edited,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LONDON.
    2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此文英文原作载Modern China,21.1(1995年1月):105—43。国内“国外社会学”。
    1吴家安在《中共政权四十年回顾与展望》(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1991年4月,第14页)一书中提出了“意识形态变迁”的概念。
    2 Richard H. Solomon, From Commitment to Cant:The Evolving Functions of Ideology in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 In Chalmers Johnson edited,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LONDON,1973), p74.
    3这一点深受科尔奈的启发。科尔奈在《社会主义体制》一书中将社会主义体制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时期:革命过渡体制(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传统体制(或传统社会主义),改革体制(或改革社会主义)。依此逻辑,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或政党的意识形态)的类型区分来说,尽管这些意识形态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但仍然大体上经历了三种类型,经验层面这样区分是合理的。革命过度时期较短,因为“第一种原型(革命过度体制)无法永远存在下去,它只是一个过渡的阶段,迟早会让位于经典体制。但没有任何一致性证据和结论性经验表明景点体制一定会让位于改革社会主义体制。……(某些国家)直接从经典体制跨入了后社会主义转轨阶段”。因此,本文将集中讨论中共意识形态转型的经典时期向改革时期的转型。
    1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第19页。
    2关于比较政治学界对中国政治体制的争论,汤森教授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归纳阐述。请参见(美)詹姆 斯·R·汤森、布赖特里·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第13-20页。
    1 (美)詹姆斯·R·汤森、布赖特里·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第16页。
    2 A. L. Madian, The organization of ideology:Variations on a revolutionary Chinese them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8 (1967), pp.99-108.
    3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此文英文原作载Modern China,21.1(1995年l月):105—43。国内“国外社会学”。
    1有学者称这种现象为“意识形态悬浮”。参见何怀远《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浅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杨魁森:《评“非意识形态化”》,《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3较有代表性的是吴金群,他在《中国意识形态转型30年:政治经济学的三维透视》(载《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3期)一文中,选取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个体与私营经济的地位、收入分配制度等三个维度透视改革开放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型,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论述。其中提出了转型过程的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循序渐进,二是国家主导,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1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4页。
    2思格斯:《恩格斯致弗·梅林》(1893年7月14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9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马克思斯恩格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5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四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29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1页。
    1黄一玲、焦连志:《建国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意识形态阐释》,《江汉论坛》2009年第2期。
    2转引自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211页。
    1这方面的相关研究非常多。以美国学者《文化大革命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4)为代表。
    2(美)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钱佼汝等译,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334页。
    3这七种意识形态詹姆逊分为:“错误意识”、“领导权和合法性”、“物化”、“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文化工业”、“心理主体与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支配权的意识形态”和“语言上的异化”等。其中(1)、(2)、(5)、(6)、(7)为意识类;(3)、(4)为行为类。参见(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1原载法国《思想》杂志第286期,见《哲学译丛》1992年第6期。
    2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143页。
    3持这种意见的代表学者是萧功秦。参见萧功秦《从转型政治学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载《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2版。此外,对意识形态转型动力,部分学者也有关注。黄一玲等认为建国以来的社会变迁与意识形态变迁是一个互为表里的过程,但意识形态发展却在几次社会转型过程中起到了某些负面功能,制度变迁往往受到了意识形态阻碍,因此理顺两者关系是今后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关键。参见黄一玲、焦连志《建国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意识形态阐释》,《江汉论坛》2009年第2期。
    4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4-535页。
    1 Harding, Harry, Organizing China:The problem of Bureaucracy (Stanford, California:University Press,1981).
    2 Shirk, Susan, The Politics of Industrial Reform,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ed. Elizabeth Perry and Christine Wong.
    3 MacFarquhar, Roderick,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4).
    4 Pye, W. Luctan,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Oelgeschager, Gunn & Hain, Pubilsher, Inc.1981).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5页。
    1 A. L. Madian, The organization of ideology:Variations on a revolutionary Chinese them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8 (1967), pp.99-108.
    1米歇尔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党内生态,提出了欧洲格社会主义政党组织不论多民主,最后决定都只在少数几个人手中。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著:《寡头统治铁律》,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邓小平在倡导党的领导机构改革时批评“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并对这一口号的实质作了极具启迪意义的概括。他认为“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参见《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329页。
    3戈尔巴乔夫过于学者的气质使他被迷幻的“意识形态语言”所迷惑,看不到这些词句背后的社会经济现象。狂称:“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参见[苏]米·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184页)。他实际上并没有对这些概念所出现的历史背景进行考察,忽视了普遍价值背后的阶级属性。
    1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 XLⅥ..
    2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韦伯全集》第Ⅴ卷,第68-72页。
    3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0页。
    4精英理论最早发端于意大利,以莫斯卡、帕累托、米歇尔、奥特加等人批判大众民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参见(意)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以及(意)V·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田时纲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1 A. L. Madian, The organization of ideology:Variations on a revolutionary Chinese them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8 (1967),pp.99-108.
    2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 Angeles, London 1971, p171。
    3俞吾金:《从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到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1这个论点最早出现在马尔库塞((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入——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版)一书中,法兰克福学派对人的异化和科学技术的异化作了很多论述。还可以参见《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2002年9月版)。阿尔杜塞认为科学与意识形态是割裂的,科学理论实践总是在史前的意识形态的理论实践是分离的,阿尔都塞称这种现象是“认识论”的断裂。但哈贝马斯从韦伯的“合理性概念”出发来论证了,“技术理性”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重大的关联性。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
    3恩格斯:《英国状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4页。
    1 A. L. Madian, The organization of ideology:Variations on a revolutionary Chinese them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8 (1967), pp.99-108.
    2正如上文指出的,这一点与萧功秦的意识形态转型机制是相似的。
    1艾思奇:《大众哲学》第10版,青年出版社1938年,第19页。
    2艾思奇:《大众哲学》第10版,青年出版社1938年,第22页。
    3艾思奇:《大众哲学》第10版,青年出版社1938年,第32-33页。
    4艾思奇:《大众哲学》第10版,青年出版社1938年,第33页。
    1艾思奇:《大众哲学》第10版,青年出版社1938年,第57页。
    2艾思奇:《大众哲学》第10版,青年出版社1938年,第58页。
    3艾思奇:《大众哲学》第10版,青年出版社1938年,第82页。
    4例如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比喻成“笑里藏刀”,将“现象与本质”比喻成“七十二变”,将“必然性与偶然性”比喻成“在劫者难逃”等。
    5斯图亚特·斯考拉曼(Stuart Schram)首先使西方学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史华慈在其《中国共产主义与毛的兴起》中对这一过程在1927年后的发展作了很好的描述。毛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表述,即“在特定条件下,生产关系、理论及上层建筑反过来可能扮演主要的和决定的角色”可以被视为毛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种因素之一。关于陈伯达在鼓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作用,参见Raymond F.Wylie,The Emergence of Maoism, 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1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26-327页。
    2《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63年3月30日来信的复信》,人民日报1963年6月17日。
    3(联邦德国)乌利·弗兰茨:《邓小平传》,天力、李强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242页。
    1胡锦涛在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http://news.sina.com.cn/c/2010-07-06/215320623364.shtml.
    2如果新的意识形态系统中有逻辑上相对应的概念,这种路径是“替代”。比如“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概念的对立就是替代关系。
    3肖冬连等:《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还可参见张树军、齐生《中国共产党重大决策会议实录:红色决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1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第81页。
    2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第81页。
    3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第82页。
    1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第28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1韩源:《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转型》,《党政论坛》第8期。
    1 Mark Bevir, New Labour:a study in ide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2, NO.3, October2000, pp.277-301.
    1《胡锦涛耶鲁大学演讲全文》(2006年4月22日),http://www.gov.cn/ldhd/2006-04/22/content_260592.htm.
    1关于社会与国家的相融性,梁漱溟和费孝通均有精彩的论述和证明。这里所指的特殊的治理结构,一般而言是指传统中国,尽管农村社会结构可能是等级化的,并有相关的乡绅治理,但国家统治力量未曾到达的农村的基层社会。关于农村社会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有关著作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以及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萧功权:《中国农村:19世纪帝国的控制》,第六章,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53~254页。
    3“制度场域”是指某种制度形态运行的场所和领域,是制度运行的物质环境。
    4孙达人著:《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5页。
    1《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复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0页。
    2《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三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7页。
    1金雁、卞悟:《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62-63页。
    2谢忠文:《东方社会理论质疑及其意义》,《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3(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第247页。
    1恩格斯:《论未来的联合体》(1884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47页。
    2以后章节对这一过程有分析。
    3克鲁泡特金著:《互助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3页。
    1克鲁泡特金著:《互助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1页。
    2关于“五四”前,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可参见林茂生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71页。
    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第845页。
    4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北京),第505~506页。
    5 Peter Zarrow, Anarchism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65.
    6转引自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05页。
    7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839页。
    1转引自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11~512页。
    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43~844页。
    3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326页。
    1转引自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此文英文原作载Modern China,21.1(1995年1月):105-43。国内“国外社会学”。
    2李孔岳:《信念、权威与制度选择——基于中国人民公社制度的思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毛泽东:《大社的优越性》一文的按语,《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11页。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32~734页。
    2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第169页。
    3格尔哈特·E·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4边人群、汉生:《“停、缩、发”方针与农业合作社的一场辩论》,《党史研究资料》第3集,第698页。浙江开化县某县出现饥饿,有十多人饿死。另参见罗汉平:《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5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339页。
    1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第271-272页。
    2林蕴晖:《人民公社狂想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210-216页。
    1《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巩固现有合作社的通知》(1955年3月22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卷,第108页。
    2 Baum, Richar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countryside:Anatomy of a limited rebellion", in Thomas Robinson, e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 p367-476.
    3转引自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1月,第179页。这些材料为香港中文大学所藏资料。后面符号为日期编号。
    1转引自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1月,第184页。这些材料为香港中文大学所藏资料。资料后面符号为日期编号。
    2转引自林蕴晖:《人民公社狂想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240页。
    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329页。
    2《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3页。
    1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第152页。
    2《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的全国工作会议讨论纪要,1965年1月14日),桂林陆军学校党史政工教研室:《中共党史资料选编》(1949-1984),第119页。
    3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第153页。
    1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第153页。
    3参见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1月。
    3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第159页。
    1王立胜:《人民公社化运动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再造》,《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
    2转引自《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第193页。
    1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第333页。
    1(荷)雅普·冯·吉内肯:《林彪浮沉录》,曾胡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2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333页。
    1《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82页。
    2孟迎辉著:《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05页。
    1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333页。
    1王立胜:《人民公社化运动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再造》,《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
    2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第336页。
    3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页。
    4按照邓小平传记作者的论述,“三自一包”具有了20世纪20年代的某些特点。“尽管通过六十条事实上取消了人民公社,但这份条例却没有包括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措施。紧急措施的核心是‘三自一包’。·‘三自’是允许农民重新拥有自留地,可以自己经营副业如编织竹篮和织布,可以自己把产品拿到既非国家也非集体控制的市场上出售。因为已经完全公有化和集体经营的粮田和土地又重新租给个体农户,所以国家作为出租人用实物形式收取租税。每个家庭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数字向国家交粮食——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包产到户。用这些和其他自由化措施,邓的农村工作部将时光倒转,为的是制止饥饿的灾难。农村的所有制关系现在符合1954年的半社会主义状况。邓和刘和经济主义很大部分同二十年代的‘新经济政策’相似。”参见:(联邦德国)乌利·弗兰茨:《邓小平传》,天力、李强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141页。
    1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1月,第193页。
    2沈冲、向熙杨主编:《十年来:理论、政策、实践——资料选编(二)》,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4-6页。
    1(美)詹姆斯·R·汤森、布赖特里·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第41页。
    2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 XL, PROLOGU.
    3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 XL, PROLOGU.
    4 Ping-ti Ho,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1368-185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9, p226.
    1(美)詹姆斯·R·汤森、布赖特里·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第41页。
    2李泽厚:《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974页。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63-166页。
    4马克思在谈论关于宪章运动的意义时,特别强调斗争的合法路径。参见马克思:
    1谢忠文:《作为文明新样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和“共产党”三者互动视角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双月刊)2010年第6期。
    2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提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任务,规定对内的行政方针是:“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军政之统一、内治之统一、财政之统一”等。参见《孙中山年谱》第1辑,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10页。
    1《孙中山年谱》第1辑,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1页。
    2《(国民党恳亲大会纪念册)序》,《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31页。
    3孙中山对于国民党的组织能力一度表示怀疑,当国民党右派出现排共倾向以后,孙中山告诫右派,要充分评估共产党对基层动员的能力。参见杨奎松:《从“融共”到“反共”》,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按照菲兹曼的研究,现代化起步的基础是:组织分散状况的结束、制度的理性化、新的政治秩序的合法化、资源的汲取以及对外关系的合理化。
    5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当然,国民党的法西斯立场与西方法西斯立场有很大程度的区分。前者所代表了落后的大土地贵族和官僚,而后者则是资本主义的极右翼。
    1参见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版。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洋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108页。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洋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1页。
    2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13日)(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这篇短文重印于《人民日报》,1978年12月13 H。它收录于《毛洋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页。
    2中央档案馆,1991:492。
    3中央档案馆,1991:492。
    1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2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全集》第27卷(1915.8—1916.6)集(第2版),第299-426页。
    1意识形态之争主要体现在对阶级斗争的理论论证。1956年4月,中共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是阶级斗争驱动的,因此“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将苏共的“三全两和”政策视为“修正主义”,两党为此展开了旷时日久的论争。
    2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韦伯全集》第V卷,第68~72页。
    3甘阳:《地方经济分权奠定中国改革成功基础》,《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7月4日。
    4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2~210页。
    1李锐:《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0页。
    2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英文原作载Modern China,21.1(1995年1月):105—43。国内 “国外社会学”。
    1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英文原作载Modern China,21.1(1995年1月):105—143。国内“国外社会学”。
    2部分知识分子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经历了凤凰涅磐的改造。季羡林在40多年后回忆说:我生平破天荒地第一次经过这个阵式(1952年的思想改造运动),句句话像利剑一样,射向我的灵魂。(参见季羡林、钟敬文等:《我与中国20世纪》,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转引自《中共党史资料》第66辑,第105页。)此外,清华大学的冯友兰,第一次检查承认1949年前有名利思想,想当大学校长,1949年后有进步;第二次检查以名利思想为主,还承认有反共拥蒋思想,1949年后进步不多;第三次检查以反共拥蒋思想为主,承认1949年后无进步,但只剩名利思想,没有反共拥蒋之心。均未获通过。其间,金岳霖、周礼全曾来看望冯友兰,金与冯为检查事抱头痛哭。(参见《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转引自《中共党史资料》第66辑,第105页。)
    1梅因在《古代法》一书中提出了传统向现代转型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转换,权利、自由、民主等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得到准确理解。在本文看来,从身份政治到公民政治的转化实际上由此奠定了中国当代意识形态的结构性特征,传统政治结构在这一术语转化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是本文试图揭示的意识形态转型的一个特点。
    2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
    3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02页。
    1胡乔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胡乔木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519贝。
    2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1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1月版,第322页。
    1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2《致约瑟夫·魏德迈》(1852年3月5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106页。
    1马克思:《宪章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90-39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9卷,第264页。
    2恩格斯:《恩格斯致爱·伯恩施坦》(1884年3月24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2页。
    3利普塞特:《政治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7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7页。
    3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6~199页。
    1景跃进:《从阶级政治到公民政治:城乡人口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意义》,《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6期。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3~524贝。
    2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2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1月版,第1063页。
    3实际上就是韦伯意义上的合理化。
    4邹傥:《中国革命再阐释》,甘阳编,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59页。
    1景跃进:《从阶级政治到公民政治:城乡人口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意义》,《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6期。
    2《毛洋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6页。
    2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1这样的争论有80年代末“关十人道主义”的争论,也有21世纪初关于“社会民主主义”的争论,更有部分“左派学者”对改革30年的成果表示怀疑。
    1本文还区分了制度观和制度:在强意识形态支配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制度直接体现了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的表现。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1-592页。
    1戴志勇、陈志武:《国有企业需要一场哲学反思》,《南方周末》2010年11月18日,第31版。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3《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1页。
    4吴淑娴:《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61-62页。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1俞可平:《民主与民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政府如何对人民的幸福承担责任?对话政治学专家俞可平》,人民日报,2011-2-22。
    2《资本论》(卷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4页。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18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2法国医生兼旅行家。
    3《马克思致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4《恩格斯致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1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8页。
    2(苏)特里福诺夫、希罗科拉德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李景琪、徐云青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81页。
    4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71页。
    1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331页。
    1刘少奇:《关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问题》(1953年12月8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290~291.
    2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第208页。
    3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Marx, Marshall and Keynes),“经济学论文集”("Collect Economic Papers"),第2集,牛津,1960年,第15页。转引自(波)W·布鲁斯著:《社会主义的所有制与政治休制》,郑秉文、乔仁毅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波)W·布鲁斯著:《社会主义的所有制与政治体制》,郑秉文、乔仁毅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7-8页。
    2这篇文章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玄默:《中共文化大革命于大陆知识分子》,中共研究杂志社出版1973年版,第24页。
    1《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09页。
    2《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23页。
    3中央私营企业局党组:《1952年上半年的综合报告》,1952年9月18日。转引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资料》第75辑,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资料》第75辑,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1“一化”是指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三改”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刘少奇在一次会议上这样提醒:“企图在互助内逐步动摇、削弱、直至否定私有制,走上农业集体化。这是完全的空想。对私有制或私有基础采取逐步动摇、以至否定的想法,在目前市冒险的,‘左的’,带有破坏性的,在将来是右的,改良主义的。”——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第375~376页。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第479页。
    2陈云:《陈云文选:1949~1956》,第202~216页。董志凯:《三大改造对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的两重作用》,《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第57页。
    3手工业合作化的三种重要形式(从低级到高级):手工业生产合作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党组关于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的报告》(1954年1月4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326页。
    5《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党组关于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的报告》(1954年1月4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331页。
    1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1955年7月31日),《建国后重要文献选编》第7卷第58页。
    2薄一波:《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加速进行的转折点》,《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327页。
    3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1955年9月、12月),其中第10篇按语,参见《建国后重要文献选编》第7卷,第211页。
    4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1955年12月27日),《建国后重要文献选编》第7卷,第434页。
    1《1956年到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1956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提出),《建国后重要文献选编》第8卷,第47页。
    2廖鲁言:《关于<高级工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说明》,《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卷,第358页。这是廖鲁言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说明。
    1根据薄一波的回忆,批判“小脚女人走路”是1955年7月31日毛主席在向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提出来的。到1955年10月的七届六中全会和随后《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出版而达到了高潮。“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上形成了这样一股空气:谁不跑不前进,谁就是‘小脚女人走路’”。参见:薄一波:《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加速进行的转折点》,《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327页。
    2毛洋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1955年9月、12月),其中第1篇按语,参见《建国后重要文献选编》第7卷第199页。
    3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1955年9月、12月),其中第10篇按语,参见《建国后重要文献选编》第7卷,第206页。
    4《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扩大)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1955年10月11日通过),《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卷,第287~288页。
    1《中共中央批转湖北省委<关于钙阳县通海口公社整风整社第二阶段的总结报告>》(1961年1月31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卷,第129~130页。
    2《中共中央批转湖北省委<关于钙阳县通海口公社整风整社第二阶段的总结报告>》(1961年1月31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卷,第140页。
    3《中共中央批转湖北省委<关于钙阳县通海口公社整风整社第二阶段的总结报告>》(1961年1月31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卷,第136页。
    4参见毛泽东:《关于组织三个组下去调查研究给田家英的信》(1961年1月20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卷,第106页。又见《毛洋东文集》卷八,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9页。
    5吉拉斯:《新阶级》,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
    6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此文英文原作载Modern China,21.1(1995年1月):105—43。国内“国外社会学”。
    1《中山县坦洲公社整风整社远东的基本经验》,《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4卷),第192页。
    2《中山县坦洲公社整风整社远东的基本经验》,《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4卷),第210页。
    1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第223页。
    1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组编辑:《苏联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论文选集》,第299-300页,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2刘谷岗:《弗·阿·索波里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价值规律问题的一些看法》,载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组编辑:《苏联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论文选集》,第301页,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1江泽民:《更好地组织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3年11月14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5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晓亮:《混合所有制问题应受重视》,《经济日报》1994年11月4日。
    3黄如桐:《当前部分私营企业大户和一些理论工作者对私营经济观点的评述》,《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3期。
    1《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第273页。
    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89页。
    3这个转型规律在一般政党发展史上也屡见不鲜。英国工党在1997年曾经修改其党章地四条,完成了工党转型。其转型过程中也引证了本党历史上关于所有制的讨论,尤其是战后关于所有制的讨论。而当时争论的文献也被发掘出来,重新出版。例如有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
    1马克思:《给魏德迈的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106页。
    1马克思:《1848年至19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166页。
    2马克思:《纪念国际成立七周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619页。1871年9月24日在伦敦的一次会议上。此外,老版本是“无产阶级的军队”。
    3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445页。
    4恩格斯:《康拉德·施密特》,《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600页。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的翻译是“无产阶级专政”,而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翻译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专政”。但本质上应该都是无产阶级专政。
    5恩格斯:《<法兰西内战>导言》德文版(1891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111-112页。
    6恩格斯:《致菲力浦·范派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506页。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52页。
    2《国家与革命》第2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3《斯大林全集》第8卷,第35~36页。
    1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685页。
    2《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1-82页。
    3《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163页。
    4薛衔天:《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02页。
    1《斯大林全集》第8卷,第35-36页。
    2梁漱溟:《中国文化之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65页。梁漱溟的阶梯原理实际上是强调阶级斗争对于民主化的正面作用,梁称:“革命要靠阶级,革命后亦还需要阶级统治,以待社会进步,一新阶级起来,再度革命。所以平衡渐进或革命突变,在全部历史进程上看,无大两样,同一需要作过渡”。
    3徐恕:《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沿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增刊。
    4《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69页。
    1徐恕:《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沿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增刊。
    2转引自Brantly Womack, The Foundations of Mao Zedong's Political Thought,1917-1935, University Press of Howaii,1982,p195.
    3刘少奇:《论党内斗争》,《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2页。
    4关于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思潮,以及无政府主义者小团体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关系,可参看Arif Dirlik所著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Clalifornia,1991)与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Cambridge,1990)两书的论述。
    1《无强权主义的根据及无强权的社会略说》,《新潮》第2卷3号,1920年2月。
    2《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批评》,《新青年》6卷5号。
    3《“五四”前后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阶级与阶级斗争观念》,第71页。
    4《质陈独秀先生》,《民国日报》《觉悟》副刊,1921年6月27日。转引自:丁守和等《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24页。
    5《在平无政府共产主义》,《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第9、10号,1920年2月27日、3月7日。转引自:丁守和等《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24页。
    6《马克思派社会主义》,《新青年》9卷2号,1921年6月。
    7《夺取政权》,《共产党》第5号,1921年6月。
    1《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共产党》第5号,1921年6月。
    2周恩来:《俄国革命是失败了么》,《少年》第6号。
    1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474-1475页。
    2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3页。
    3蔡和森:《蔡林彬给毛泽东(社会主义讨论、主张无产阶级专政)》,《蔡和森文集》(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版,第25页。
    1林伯渠:《由苏维埃到民主共和制度》(1937年5月31日),《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页。
    1林伯渠:《由苏维埃到民主共和制度》(1937年5月31日),《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193页。
    2李维汉:《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回顾》,《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8页。
    3刘少奇:《论抗日民主政权》,《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3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刘少奇:《论抗日民主政权》,《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4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洋东选集》第4卷,第1375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6页。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29页。
    1薄一波:《新中国的建立》,《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29页。
    2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ⅹⅹⅹⅶ PROLOGUE.
    3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5页,
    1中国现代化起步阶段的经济总量不允出现一个垄断的利益集团,而垄断资本主义在处理消费和投资方面的低效率,以及在汲取资源方面的低效方面,都决定了这种改造方案的天生缺陷。
    2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56页。
    1《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7页。
    2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刘少奇选集》(下卷),第242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胡乔木:《加强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胡乔木文集》第三卷,第145页。
    1《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权性质问题的指示》(1953年12月19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第682~683页。
    2卢之超:《红旗》,1982年第21期,第14~15页。
    3《北京评论》,1982年12月27日:11。
    4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11~812页。
    1《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80页。
    2《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5页。
    3《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5页。
    4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刘少奇选集》(下卷),第243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刘少奇选集》(下卷),第247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两报一刊编辑部”:《沿着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纪念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周年》,人民出版社1967年11月,第23页。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种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0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12页。
    1“两报一刊编辑部”:《沿着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纪念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周年》,人民出版社,1967年11月,第22-23。
    1“两报一刊编辑部”:《沿着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纪念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周年》,1967年11月,第22-23页。
    2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73年9月1日,第1版。
    1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1/4429445.html.
    2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1/4429445.html.
    3金春明:《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名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理论前沿》,1997年第14期。
    4中共中央党校党章研究课题组:《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从一大到十七大》,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233页。
    5胡乔木:《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些提法问题》,《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页。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77年5月13日,第1版。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77年5月13日,第1版。
    1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人民日报》,1977年8月23日,第2版。
    2叶剑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人民日报》,1977年8月24日,第1版。
    1胡乔木:《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些提法问题》,《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8~39页。
    2《胡耀邦周扬等在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见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2002年。
    3邓小平:《坚持思想基本原则》,《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6-107贝。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44~845页。
    2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67页。
    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于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70~371页。
    41976年的“法共22大”上,法共决定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1979年的法共23大对党章进行了修改,不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不久后再次修改党章,去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379页。
    1近代的有霍布斯、洛克,当代的有诺奇克、罗尔斯等人。政治思想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古希腊政治哲学的基础上,重新发现“个人”的价值。这一方面有赖于近代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中产阶级及其思想代表的出现。这一阶段实际上发端于17世纪。这是一个重视“实体”甚于重视“关系”的世纪。这种假定个人优先性成为自然法理论的最突出和最持久的品格。参见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邓正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1月版,第107~11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13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33页。
    1斯考切波对此的看法则相反。她显然认为像中国存在“国家的潜在独立性”(potential autonomy of the state),为了有效地进行现代化努力,需要“把国家重新请进来”(bring the state back in).参见(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3月版;
    2参见Stephen Holmes, "Cultural Legaciesor State Collaps?Probing the Post Communist Dilemma", in Michaelm and Elbaum (ed), Postcommism:Four Perspectives, New York: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1996,pp22-76.
    3“意识形态的结构”参见第1章第1节。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2 BRANTLY WOM ACK, Democracy and the Governing Party: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10, no.1, April 2005.
    1(联邦德国)乌利·弗兰茨:《邓小平传》,天力、李强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p242。
    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页。
    1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877年6月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八卷、第二十一卷、第二十六卷、第三十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二、三、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第十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列宁选集》,第一、二、三、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一、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毛泽东文集》第一至八卷,1999年6月版;
    《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胡乔木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版;
    《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版;
    《胡乔木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
    《蔡和森文集》(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版;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孙中山年谱》第1辑,中华书局1976年版;
    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0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三十年来阶级和阶级斗争论文选集》(第2集)(1949~1962);
    《中共党史资料》第66辑;
    薛衔天编:《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45~194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5月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年》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版。
    陈锡喜:《邓小平理论重大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与当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亚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起源》,新星出版社2009年6月版;
    陈旭簏、郝盛潮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
    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程伟礼、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学林出版社2009年3月版;
    宋连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杜维明:《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创新》,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1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
    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候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5月版;
    廖洪乐、习银生等:《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月;
    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林毅夫:《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载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版;
    李海文整理:《师哲口述:中苏关系见证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版;
    蒲国良:《走向冰点:中苏大论战与1956年~1965年的中苏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1月;
    施学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童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孙达人著:《中国农民变迁论——试探我国历史发展周期》,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
    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万斌、陈明:《自组织视域下的意识形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王晓明著,《半张脸:中国的新意识形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于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版,第六章“政治文化”;
    王沪宁:《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四期;
    王沪宁:《试论我国政治和行政发展的道路》,载《改革时代的理论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版;
    王晓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
    吴建国、陈先奎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风云录》,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徐觉哉:《社会主义流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新华社通讯社:《农村人民公社调查汇编》,1960年内部发行;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邢贲思:《意识形态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2版;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版;
    袁铎:《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姚大志:《现代意识形态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断代哲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1994年版;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版;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邹傥:《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邹傥:《中国革命再阐释》,甘阳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中国公民政治心理调查》,见《世界经济导报》,1987年10月26日,第14版;
    (德)爱德华·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主义民主党的任务》,三联书店1965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5月版;
    (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现代政治泽丛第三辑》,袁久红等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美)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泽,东方出版社2008年2月;
    (美)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泽文出版社1987版;
    (美)贝蒂·H·齐斯克:《政治学研究方法举偶》,沈明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法)杜甘:《国家的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3月版;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祐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版;
    (美)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12月;
    (英)戴维·米勒:《布拉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英)达伦道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美)达龙·阿塞莫格:《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与民主的经济起源》,马春文译, 上海财经出版社2009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5月版;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
    (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
    (美)达龙·阿塞莫格:《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与民主的经济起源》,马春文泽,上海财经出版社2009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美)华尔德(Andrew G. Walder):《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版;
    (苏)米·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泽,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2002年9月版;
    (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7月版;
    (美)亨廷顿、哈里森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1月;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版;
    (匈)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版;
    (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美)利昂·P·马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4月版;
    (英)理查德·斯凯思:《阶级》,吉林出版社2005年版;
    (美)罗斯·特里尔(Ross Terrill):《毛泽东传记》,胡为雄、郑玉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锋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3月版;
    (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柯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5月版;
    (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7月、2010年1月版;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5版;
    (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5月版;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
    (美)R·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版;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美)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2月版;
    (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韦伯作品集》第Ⅴ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1卷、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版;
    (美)梅尔文·L·德夫勒:《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人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2月版;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美)尼柯尔斯:《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王制>义疏:一场古老的论争》,刘小枫、甘阳编,华夏出版社2001年;
    (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一),谢华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德)乌利·弗兰茨:《邓小平传》,天力、李强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
    (美)W·菲利普斯·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新知译,上海世界出版集团2006年5月;
    (德)W·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3月版;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版;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化》,泽林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美)詹姆斯·R·汤森、布赖特里·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
    (美)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钱佼汝等译,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日)猪口孝:《国家与社会》,高增杰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AI GUO HA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chieving Individual Harmony,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13, no.2,2008.
    Anita Chan, Revolution or Corporatism? 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 Post-Mao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9 (Jan.,1993),pp.31-61. Cotemporary China Center,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Baum, Richard. Prelude to revolution:Mao, the Party, and peasant question,1962-1966.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5.
    Baum, Richar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countryside:Anatomy of a limited rebellion", in Thomas Robinson, e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367-476.
    Bianco, Lucien.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1915-1949.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Charles Burton. China s Post-Mao Transition:The Role of the Party and Ideology in the "New Period", Pacific Affairs, Vol.60, NO.3(Autumn,1987), University of pp-431-446.
    Dirlik, Arif.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Dirlik, Arif. 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71.
    Form Maoism to post-Marxism:the erosion of official ideology in Deng's China, Routledge, New York, NY 10001,1998.
    Franz Michael, Carl Linden.China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Leninism, Westview Press, ULDER·SAN FRANCISCO,1990.
    Galbiati, Fernando. Peng Pai and the Hai-Lu-Feng Soviet.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Hisham Sharabi.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y in the Arab World, Middle East Journal, Vol.19, No.4 (Autumn,1965), pp.471-486 (article consists of 16 pages), Published by:Middle East Institute.
    Holbig, Heike. Remaking the CCP's Ideology:Determinants, Progress, and Limits under Hu Jintao,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2009).
    Harrison, James P. The Long March to Power: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1-72.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72.
    Hoston, Germaine A. The State, 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China and Japan.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Hsiao, Tso-liang. Power Rela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1930-1934.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1.
    Isaacs, Harold R. The Traged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
    Joel D. Aberbach and Jack L. Walker. Political Trust and Racial Ideolog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4, No.4 (Dec.,1970), pp.1199-1219.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Josef Gregory Mahoney, Ideology, Telos, and the "Communist Vanguar" form Mao Zedong to Hu jintao, Published online:20 March 2009,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Associ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2009.
    Jonathan Fenby. Modern China: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1850 to the Present, Ecco2008.
    Jeames Chieh Hsiung. Ideology and Practice: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Praeger Pabulishers,1970.
    Kalpana Misra, From Post-Maoism to Post-Marxism:Erosion of Official Ideology in Deng's China, New York:Routledge,1998.
    Kim, Ilpyong J.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Communism:Kiangsi under the Soviet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
    Klein, Donald W. and Anne B. Clark. Biographic Dictionary of Chinese Communism, 1921-1965.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Steven J. Ro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publican Ideology, Journal of the Early Republic, Vol.10, No.3 (Autumn,1990), pp.323-330 (article consists of 8 pages).
    Susan Young. Private Busines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NY:M.E. Sharpe,1995.
    Transformations of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06),100:619-62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 impact of reform on the party and ideology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ume 4, Issue 9 Summer 1995, pages 22-34.
    Mark Selden. Chinese in revolution: The Yenan way revisited (Socialism and Social Movement), M. E. Sharpe.1995.
    McDonald., Angus W. The Urban Origins of Rural Revolution:Elites and the Masses in Hunan Province, China,1911-1927.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Meisner, Maurice J.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Nora Sausmikat. Generations, Legitimacy, and Political Ideas in China:The End of Polarization or the End of Ideology, Asian survey, Vol.43, No.2 (Mar.-Apr.,2003),pp. 352-38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ye. Lucian W.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Oelgeschlager, Gunn&Hain, Pulishers, Inc.1981.
    Ralr Dahrendorf.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Salisbury, Harrison Evans. The Long March:The Untold Story. New York:Harper & Row, 1985.
    S. N. Elsenstadt with M. Abitbol and N. Chazan. Cultural Premises, Political Dynamic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No.4.
    Schwartz, Benjamin I.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1.
    Snow, Edgar. Red Star over China. New York:Modern library,1944.
    Stranahan, Patricia. Underground:The Shanghai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Politics of Survival,1927-1937. 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8.
    Van de Ven, Hans J. From Friend to Comrade: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1920-1927.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Van Slyke, Lyman P. Enemies and Friends; the United Front in Chinese Communist History.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Yang, Benjamin. From Revolution to Politics:Chinese Communists on the Long March.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0.
    Yeh, Wen-hsin. Provincial Passages:Culture, Space,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
    Wilbur, C. Mart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1923-1928.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Wilbur, C. Martin and Julie Lien-ying How. Missionaries of Revolution:Soviet Advisers and Nationalist China,1920-1927.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Wang, Jing. High culture fever:politics, aesthetics, and ideology in Deng's China, Berkeley, Cali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
    ZHIYUE BO. Hu Jintao and the CCP' Ideology: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9, no.2, Fall 2004.
    黄德北:《一九六五年后中共政治优秀分子的冲突:意识形态、权力、政策》,“国立”政治大学:
    赖皆兴:《中共意识形态发展中的后殖民意涵: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三个代表”》,“国立”政治大学2002年;
    断复初:《毛泽东死后中共之意识形态》,政治作战学院;
    尤庆助:《中共改革保守两派有关路线政策、意识形态与权力斗争之研究:1979~1987》,“国立”政治大学;
    张明贵:《意识形态与当代政治》,五南出版社2005年版;
    泰尔朋:《政权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政权》,陈墇津译,台北远流图书公司1999年版;
    黄国昌:《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五南出版社1992年;
    苏子宏:《江泽民时代中共意识形态变迁之研究:以“三个代表”为例》,中国文化大学 2002年;
    王瑞镒:《后邓时期中国意识形态的转变:以三个代表为例》,“国立”政治大学;
    石之瑜:《当代台湾的中国意识:对集体认同的反思》,中正书局1993年版;
    鲁凡之:《东方专制主义论》,南方业书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http://scholar.google.com.tw/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index.html
    http://www.xinhuanet.com/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