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小说史叙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尤其八十年代至今,汉代小说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已有研究偏重志怪作品,关注范围较小。汉代小说的整体研究尚嫌薄弱,至今没有一部独立的《汉代小说史》。而汉代小说自有其价值,有关的研究关系中国小说史全局。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汉代小说史作力求全面的描述与研究,故题曰“汉代小说史叙论”。
     本文共九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汉代小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说明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汉代小说发展的文化动因》,从神仙方术与鬼怪信仰、图书典藏与学校教育、史书编撰和汉赋等文化因素着眼,考察汉代小说发展演变的文化动因。
     神仙方术与鬼怪信仰广泛存在于汉代社会,方士们编造以求仙为主旨的神仙故事,是造作志怪故事的重要力量。死者有知、泰山治鬼、阴阳五行等其他宗教信仰也都影响产生了不少志怪故事。
     汉代重视图书典藏与学校教育,对当时小说的发展是有利的促进因素。首先,官方重视图书典藏,对小说发展有促进之功:(一)一批先秦小说被保存下来,成为汉人编撰创作小说时的参照和借鉴;(二)先秦典籍成为汉人编撰小说的重要题材来源;(三)当代小说被官方大量收藏,这对时人从事小说编撰创作也是一种刺激。其次,经学和鸿都门学教育培养造就了规模可观的文人阶层,成为小说编撰创作的主体因素。经学教育过程本身征引各种历史故事以明经义;鸿都门学诸生致力于“造作赋说”,对东汉末年小说的发展有其贡献。
     史传文学和汉赋从艺术上给予小说以多方面的滋养沾溉。像《史记》、《汉书》人物传记的小说化倾向,为小说的人物描写提供了参照和借鉴。两书推动了杂史杂传的兴盛,一批杂史小说如《列女传》、《越绝书》、《吴越春秋》、《飞燕外传》等随之问世。汉赋有意虚构事体、一定的情节性和故事性以及博物化特征,沟通了赋与小说间的关系,部分赋作以其较强的情节性和故事性而成为“赋体小说”。
     第三章《汉代小说的继统与流别》,对汉代小说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做了历时性考察,讨论了汉代小说的分类问题。
     汉代小说是对战国小说的继承,两者在故事题材、编撰体例、故事赋和文体存在形态等方面,有着相似性或明显的前后相继关系。其中,《山海经》对汉代志怪小说影响最大,《晏子春秋》、《韩非子》等对汉代小说亦各有其影响。
     汉代小说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西汉初年到武、宣之世是汉代小说的兴起时期,出现了以《虞初周说》等为标志的小说编撰与创作的热潮。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是汉代小说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刘向、刘歆两位一流的小说家。东汉后期是汉代小说向魏晋六朝小说过渡的渐变阶段。
     最后讨论了汉代小说的分类问题,将其分为四类,即:志怪小说,轶事小说,杂史小说和赋体小说。
     第四章《汉代志怪小说》(上),主要论列《列仙传》、《神异经》、《十洲记》、《蜀王本纪》、《汉武故事》、《异闻记》以及《风俗通义》的《正失》、《怪神》等。
     考证《列仙传》产生于汉末灵、献之世。今本《列仙传》与应劭所称引者内容有异,但就仙人主要事迹而言,大致保存了古本面貌。《列仙传》开创了化外为王等文学母题,是其重要艺术贡献。
     《神异经》和《十洲记》是地理博物之作。《神异经》表现出一定的道德教化色彩和贴近生活的情趣化倾向,是它的重要艺术特色。《十洲记》的成就主要在艺术方面,一是营构了琼宫玉宇、等级有别的仙人世界,为后来小说描写仙人世界提供了参照;二是文字具有赋化色彩,富于艺术表现力。
     《蜀王本纪》和《汉武故事》是杂史性质的志怪小说。《蜀王本纪》作于扬雄在蜀时期。书中望帝形象带有鲜明的悲剧色彩,反映了我国上古神话悲剧美和崇高美的美学特征;有的内容曲折反映了蜀地桑蚕业开发历史和先民渴望战胜自然、与外界交流的理想。《汉武故事》成书时代在献帝时,作者是一位看到汉家气数已尽,但对汉家江山仍有留恋的文人。《汉武内传》取纪传体式,形成长篇结构,叙事简雅。
     《异闻记》和《风俗通义》之《正失》、《怪神》等篇属于杂记体志怪。《异闻记》标志着杂记体志怪的产生。这一志怪体制一则具有取材自由的优势,二则可显示作者的博闻多识,得到了文人重视与效仿。《风俗通义》的《正失》、《怪神》等篇收录大量志怪故事,首次将仙、鬼、精、怪等艺术形象集于一书,表现出荟萃古今志怪的气度。题材方面,《异闻记》、《风俗通义》多记现世神怪故事,表现了一定的生活气息,标志着志怪小说题材思想意蕴方面的新变。
     第五章《汉代志怪小说》(下),主要论列谶纬小说。
     谶纬小说内容驳杂,可分为三大类,即:帝王神话传说故事,地理博物类故事,西王母等其他神话传说故事。帝王神话传说故事数量最多,构成谶纬小说的主体。谶纬小说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一)帝王神话传说故事对主人公出生与形貌有意神化,(二)人物形象类型化,(三)构建了奇丽的荒外世界,(四)表现出总揽天地的气概。谶纬小说成为魏晋六朝地理博物类小说的重要题材来源,开创了一些文学母题,对后世小说颇有影响。
     以《河图括地象》为例对谶纬小说予以个案研究。认为《河图括地象》与《括地图》系属同书,为一书而异名。该书题材受到《山海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博物化倾向;与《山海经》相比,想象丰富,故事性增强,显示了艺术上的进步。
     最后讨论了《虞初周说》以及《淮南子》、《论衡》中的志怪之作。第六章《汉代轶事小说》,论列《韩诗外传》、《新序》、《说苑》和《西京杂记》,《风俗通义》的《愆礼》、《过誉》等篇,以及《礼记·檀弓》中的小说因素等;考论了刘向已佚的《百家》和《世说》。
     《韩诗外传》是一部历史故事集,所载多为先秦历史故事,文学意味比较浓厚。故事多关乎士人的忠、孝、勇等节概问题,这是其思想内容上的重要特点。《外传》对刘向《新序》、《说苑》和《列女传》等书的编撰有影响;故事结尾引《诗》以结的形式开创了古代小说结尾常用的诗赞体式。
     《新序》和《说苑》属于历史故事集。两书并非“旧本有之”,而确为刘向撰著;主要内容可分为五个方面,即:人主之道,人臣之术,节士高义,刍荛狂夫之议,列女懿范。在形态特征上,两书表现为似子似史又非子非史的特点。这是由刘向“助观览、补遗阙”的谏戒性著述目的所决定的,同时也使之产生了鲜明小说意味。两书首开按一定主题将故事分门别类、以类相从的编排方式,是《搜神记》、《世说新语》等分类记事的发端,“世说”体的形成多受两书影响。
     考论刘向《百家》是一部兼收轶事和志怪的故事集;《世说》是一部与《新序》、《说苑》和《列女传》性质相同的历史故事集,佚文今存两条。
     关于《西京杂记》,首先分析了该书作者的刘歆、葛洪、吴均、萧贲、无名氏五说。认为作者葛洪说、吴均说、无名氏说其源均出于唐;作者吴均说、萧贲说不足据。其次,结合有关史料,对葛洪《西京杂记跋》进行解读,认为《杂记》是葛洪抄录整理的刘歆作品。对《西京杂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风俗通义》中《愆礼》、《过誉》、《十反》和《穷通》各篇,收录较多轶事小说,内容有四个方面:(一)东汉士人的逸事琐闻;(二)狱讼奇闻;(三)人生悲欢离合;(四)笑话性质的趣谈琐闻。这些故事情节构思较为细密,颇显经营之功,语言简炼省净,对魏晋笑话、《世说新语》、公案小说等均有一定影响。《礼记·檀弓》多收一些简短精练的对话体故事,曾子易箦、苛政猛于虎、嗟来之食等,都是很好的轶事之作。
     第七章《汉代杂史小说》,论列《燕丹子》、《列女传》、《越绝书》、《吴越春秋》、《琴操》聂政刺韩王故事、《飞燕外传》等。
     考论《燕丹子》成于秦汉之际。燕丹是一个急于事功,疏于政治和军事谋略的贵族公子,但不畏暴秦、绝地反击的复仇之举,引人同情,形象富于悲剧之美。荆轲是我国小说史上最早的侠客形象。《燕丹子》的复仇主题对《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产生了影响。
     《列女传》为刘向编撰,成书于成帝永始年间。主要内容为:贤女贞妇的嘉言懿行,孽嬖女子的祸国灭家言行。这是第一部女传,启发了汉末魏晋各类杂传的立目;叙事详赡,人物形象较为鲜明。
     《越绝书》系袁康、吴平编订而成,成于东汉初年。该书以吴越争霸为中心事件,前勾后连,左右旁及,形成一个松散的故事体系,可视为短篇小说集。《吴越春秋》富于小说意味,内吴外越的结构寓含微言大义,表现了赵晔以礼让天下为审视基点,对吴越争霸历史的深沉思考。该书富于小说意味,情节的突出特点是传奇性、浪漫性,注重人物形象刻画,塑造了伍子胥、勾践等人物形象,开后世历史演义的先河。
     《琴操》聂政刺韩王故事定型于东汉中期,虽对历史史实有所依傍,但主要内容出于虚构。作者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文学手段,故事中加入了大量虚构内容,塑造出刺客聂政的形象。故事艺术水准在《燕丹子》之上,显示了杂史小说的艺术进步。
     《飞燕外传》成书于东汉末年至三国间。作者在《西京杂记》和《汉书》赵飞燕本传提供的历史轮廓基础上,敷以丰富深微的虚构与想象,作成这部情节生动、洞见人性、寓含着深沉历史感喟的奇文。誉之为“传奇之首”是一个并不为过的评价。
     最后简要论述了两汉其他杂史小说,有《方士传》、《东方朔传》、《列士传》、《孝子传》、《樊英别传》等。
     第八章《汉代赋体小说》,论列了《神乌傅》、《首阳山赋》、《髑髅赋》以及白话赋《僮约》、《责须髯奴辞》等。
     《神乌傅》属于文人赋作。该赋的主旨,意在说明神乌应当弃利避害、全身而存的教训,表达了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和人生观念。该赋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赋体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杜笃《首阳山赋》和张衡《髑髅赋》属于赋体志怪小说。王褒《僮约》和《责须髯奴辞》、蔡邕《短人赋》属于白话赋体小说,近于笑话的性质。
     第九章《汉代小说的历史成就、地位和影响》。
     本章认为,汉代志怪、轶事、杂史和赋体小说均得长足发展,自成一家。汉代小说开启了魏晋六朝小说发展与繁荣之端,为魏晋六朝以至明清小说的编撰与创作提供了丰厚的艺术滋养。汉代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审视、描述中国小说史时绝不可忽略的一大环节。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9 chapters; the main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is as followed.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brief introduction, which is to introduce the research about the novels in Han Dynasty and to illustrate the research scope and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thesis.
     Chapter 2, Culture and Novel in Han Dynasty, is to probe into the cultural facts tha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s in this dynasty from the views of religion, education, historical literature.
     Alchemists in Han Dynasty made up the fairy story, which is an important fact that stimulants the creation of the monstrous works. Prophetic-mixed divinity is an important fact that accretes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monstrous works, but also that of the prophetic-mixed novels. Other religions like Tai Shan management of the ghost, and Wu Xing theory also exert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monstrous works. Therefore, the monstrous novels in Han Dynasty can mostly reflect the religious belief of the Han people. Remarkable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Han Dynasty, which became a positive stimulation of the novel development. First, the official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ollection and reservation of the books, which promp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creation: a, a lot of novels in pre-Qin period were reserved, which became the reference of the novel creation in Han Dynasty; b, a lot of classical works of pre-Qin period were foun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book reservation and collection, which became the main source of the novels in Han Dynasty; c, a lot of novels of Han Dynasty were also reserved by the government, which also became a positive stimulation of the novel creation. Second,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Hong Du Men Xue (the name of a school) cultivated a lot of talents, who became the main body of the novel creation in Han Dynasty;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cited various historical stories to expla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e students from Hong Du Men Xue took efforts in the novel creation, which also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The above all are the external fact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in Han Dynasty. In terms of the internal facts,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ode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s. For example, in Shi Ji and Han Shu, the novel tendency of the biography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character description. These two books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unofficial history record. A series of unofficial history novels like Lie Nv Zhuan, Yue Jue Shu, Wu Yue Chun Qiu, and Fei Yan Wai Zhuan came out. The ode of the Han Dynasty had the features of making up the imaginary stories, narrative, and plot portfolio, which helped to communi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de and the novel. A certain part of the odes, with its strong narrative, and plot portfolio features, became the members of the novels.
     Chapter 3, the Origin and Change of Novels in Han Dynasty, is to make a diachronic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s in Han Dynasty.
     The novels in Han Dynasty are the herit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s in Warring States. There exit success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 terms of the subjects, compilation and genre. Shan Hai Jing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monstrous novels in Han Dynasty. Yan Zi Chun Qiu and Han Feizi·Shuo Lin (the essay Shuo Lin in the book Han Feizi) also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novels of this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s undertook three main periods in Han Dynasty. The first few years and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West-Han Dynasty is the rising of the novel, during which came the first peak of the novel creation. The late period of West-Han and middle East-Han witness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novels.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emerged two important novelists Liu Xiang and Liu Xin. The first was the creation quantity peak, while the latter, with his famous work Xi Jing Za Ji, symbolized the art peak. Both of them are the top novelists in Han Dynasty. Besides, this period also witnessed the great achievement of the novels of Han. The late period of East-Han is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from the novels of Han to Wei Jin Six Dynasties. Not only the monster works but also the anecdotal novels have got the size and the verve of the novels of Wei Jin Six Dynasties, which means the coming of a new period for the novel development.
     The end part of this chapter is to discus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novels in Han. There are totally for classies, the monster novels, the anecdotal novels, nonofficial novels and the ode-like novels.
     Chapter 4, the Monster Novels ( the first part), is to discuss Lie Xian Zhuan, Shen Yi Jing, Shi Zhou Ji, Shu Wang Ben Ji, Story of Han Wu, Yi Wen Ji and Feng Su Tong Yi.
     Lie Xian Zhuan was composed in the period of emperor Han Ling and Han Xian, and was titled in Liu Xiang. The current version Lie Xian Zhuan is different,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with which quoted by Ying Shao. But as for the stories in the book, the current version mostly reserved the original version in Han Dynasty, which is not quite related with the successive version. Lie Xian Zhuan initiated some literature motives, which wa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work.
     Shen Yi Jing and Shi Zhou Ji are the geographical novels among the monster works of Han. Shen Yi Jing showed a certain moral and life-like feature, which is very unique among the works of the same category in Han. The main achievement of Shi Zhou Ji is shown in the field of the art, first, it created a splendid palace and a fairy world with strict classes, which also offers a reference for the fair world depiction in the novel creation. Second, the words are ode-like and artistical.
     Shu Wang Ben Ji and Story of Han Wu is the nonofficial monstrous novels. Shu Wang Ben Ji was composed when the author was in Shu District, which reflect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ulberry silkworm rearing in this district and the dream of the residents here to battle with the nature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Besides, it reflected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tragic beauty and majestic beauty of the ancient time myth in China. Story of Han Wu was finished in the time of East-Han Emperor Xian. The writer is a talent who has witnessed the wane of the Han Dynasty, but also held the hope for the power of Han governors. Story of Han Wu is biographic, and of long text structure.
     Yi Wen Ji and Feng Su Tong Yi belong to the miscellanea monstrous works. Yi Wen Ji marked the birth of the miscellanea monstrous works. Works like these firstly have the advantage of being free to draw materials, and it also showed the wide learning, therefore they got the special attention of the talents. There are a lot of monstrous stories in Zheng Shi, Guai Shen and Si Dian of Feng Su Tong Yi, which first collected all the images together in one book, like fairy, ghost and monster. In terms of the subject, the monstrous stories in books like Yi Wen Ji embodied a certain vivid life breath, which marked the transformation for the monstrous novels to Wei Jin Six Dynasties in terms of the thought and ideas.
     Chapter 5, the Monster Novels of Han Dynasty ( the second part), is to mainly analyze the prophetic-mixed novels.
     The prophetic-mixed novel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first, is the myths of the emperors; second is the geographical stories; the third is the myths of Xi Wangmu. The number of the emperor’s myths is the largest, which composed the main body of the prophetic-mixed novel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prophetic-mixed novels are: first, the birth and the image of the protagonist in such myths are apotheosized; second, the character is typical; third, the author created splendid wild world; fourth, it embodied the spirit of governing the universe. The prophetic-mixed novel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latter time. First, it became an important material source of the geographical novels in Wei Jin Six Dynasties. Second, it initiated and developed some interesting motives, such as human beings becoming a tiger, or apotheosized birth.
     This chapter took He Tu Kuo Di Xiang as a special case to study the prophetic-mixed novels. He Tu Kuo Di Xiang, abbreviated as Kuo Di Tu, the two actually are the same book with just different names. Influenced by Shan Haijing, the book is of strong geographical features. Compared with Shan Haijing, the narration of the story is vivid, readable and imaginary. Chapter 6 Anecdote Novel of Han Dynasty mainly lists and discusses such cantos as Han Shi Wai Zhuan, Xin Xu, Shuo Yuan, Xi Jing Za Ji, Yanli, Guoyu in Feng Su Tong Yi. Liu Xiang’s works Bai Jia and Shi Shuo which have been lost are also examined and argued in this chapter.
     Han Shi Wai Zhuan is a collection of history stories, most of which are stories of the pre-Qin Dynasty. So it is full of literary flavor. 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its content is that most of the stories are about issues on loyalty, filialness, and bravery and so on. This book has an impact on Liu Xiang’s Xin Xu, Shuo Yuan and Biographies of Women.
     Xin Xu and Shuo Yuan collect and compile the history stories of the pre-Qin Dynasty and early Han Dynasty by category. These two books were really written by Liu Xiang. These two books include five aspects, is: principle of the Kings, ways of the subjects, significance of the righteous man, opinion of common people, and exemplary conduct of eminent women. In morphological feature, on one hand, it resembles both philosophical works and history; on the other hand, it resembles neither. This is determined by Liu Xiang’s intention that writing is for expostulation. Viewing from the aspect of fiction history, this also has a strong fiction flavor. They initiate the book arrangement mode of classifying the stories according to themes, which is the beginning of narrating according to category, such as Sou Shen Ji and Shi Shuo Xin Yu; some stories in the two books are the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opera in the later time.
     Liu Xiang’s work Bai Jia is a collection of stories of anecdotes and mythical stories; Shi Shuo is a collection of history stories, which ha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as Xin Xu, Shuo Yuan, and Biographies of Women. There are still two pieces of lost works existing.
     The Xi Jing Za Ji first analyzes the arguments about the five possible authors of this book: Liu Xin, Ge Hong, Wu Jun, Xiao Ben, and the Nameless. Among them, the arguments that Wu Jun or Xiao Ben is the author can not be taken as evidence. The other three augments are all born in Tang dynasty. And then, interpretation on Ge Hong’s Postscript of Xi Jing Za Ji is done all over again and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as written by Liu Xin and transcribed and sorted out by Ge Hong. The content of the anecdotes are especially perfect, some of which even show the same artistic charming as that of Shishuo Xinyu, and some which also reveal the trend of natural science.
     Feng Su Tong Yi collects considerable quantity of anecdote novels. The content includes four aspects: first, anecdotes and episodes of scholars in East-Han Dynasty; second, fantastic lawsuit stories; third, partings and reunions---vicissitudes of life; fourth, funny news and episodes. The plots of these stories are elaborately conceived with succinct words, which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Shishuo Xinyu, jokes of Wei-jin Dynasty, and lawsuit novels. Book of Rites·Tangong mainly collects some short and concise stories in the mode of dialogues. Those stories are all readable anecdote novels.
     Unofficial Histories and Novels of Han Dynasty in chapter 7 mainly introduced Yan Dan Zi, Biographies of Outstanding Women, Yue Jue Shu, Annals of Wu and Yue, the story of Nie Zheng stabbing the King of Han in Qin Cao, Private Life of Lady Fei Yan, etc.
     Yan Dan Zi was finished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image of Yan Dan is a noble young man who handles things by emotion rather than by the mind. He is eager to pursue undertakings and achievements, and neglectful of politics and military strategies. However, he received much sympathy by his brave vengeance on the atrocious Qin. Therefore, the image of Yan Dan is full of the charm of tragedy. Jing Ke is the earliest swordsman image in Chinese novel history. The revenge theme of Yan Dan Zi has exerted influence on Yue Jue Shu, Annals of Wu and Yue, etc.
     The author of Biographies of Outstanding Women is Liu Xiang. The book was finished during the Yongshi Reign when Emperor Han Cheng was on the throne. The main content is wonderful words and good behavior which are of educational meanings of virtuous and chaste women, and statements and actions of concubines spoiled by emperors which could bring disaster to the country. The book is very detailed in its content and distinct in its characters which enlightened the entry selection of various miscellaneous biographies in the period of Late-Han-to-Weijin Dynasties.
     Yue Jue Shu is compiled and revised by Yuan Kang and Wu Ping according to the old anecdotes of the wars between the kingdom of Wu and Yue. It was finished in the first few years of the East-Han Dynasty. Centered on the wars between Wu and Yue, the book refers to events happened dur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wars to form a loose story system which can be treated as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Yue Jue Shu is rich of the atmosphere of a novel and its structure holds sublime words with deep meaning which shows the observing basis of Zhao Ye of being courtly toward the whole world, and his profound thinking on the history of the wars. Being rich of the atmosphere of a novel, the book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gends and romances, and puts emphasis on character-portrayal. Many characters such as Wu Zixu, Gou Jian and others are shaped in this book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romantic novels of Chinese history.
     The story of Nie Zheng stabbing the King of Han in Qin Cao was largely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East-Han Dynasty and was related to historical facts. But its main content was invented by the author who added much imaginary content in the story and created impaler Nie Zheng. As for artistic standards, this book is better than Yan Dan Zi and represents the improvement of fiction artistry.
     Private Life of Lady Fei Yan was finished in a period between last years of the East-Han Dynasty and Three Kingdom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framework provided by Xi Jing Za Ji by Liu Xin and Private Life of Zhao Fei Yan in Han Shu by Ban Gu, the author added some abundant, profound and subtle imaginary content to finally complete this remarkable writing with vivid plots, insight into personalities and implications of deep historical emotion.
     The last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d other miscellaneous historical novels in 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such as The Biology of Alchemists, The Biology of Dongfang Shuo, The Biology of Lie Shi, The Biology of Filiai Sons, etc.
     Rhapsody Style Novels in the Han Dynasty in chapter 8 mainly discusses Shen-wu-fu, Shou-yang-shan-fu, Du-lou-fu, and colloquial fus, such as Tong Yue, Ze-xu-ran-nu-ci, etc.
     Shen-wu-fu belongs to story fus and is a work of literators. The theme of the fu is contained in the ending. It wanted to show the implicit sense that the raven should give up benefits to avoid destroy, and therefore, survive itself. This fu is a typical fu novel and is of great literature and novel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Shou-yang-shan-fu by Du Du and Du-lou-fu by Zhang Heng belong to rhapsody style novels. Tong Yue and Ze-xu-ran-nu-ci by Wang Bao and Duan-ren-fu by Cai Yong belong to colloquial fus.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Han Novels in chapter 9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status, influence, and related content of Han novels. The prosperity of novels in Wei-Jin Times and the Six Dynasties marks the first climax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novels which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n novels. The historical basis and influence of Han novels are all can be observed in novels of Tang, Song, Yuan, Ming, Qing, and other dynasties. Therefore, Han is a critical link in the observ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Chinese novel history,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novels and is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as it is a source for many developments.
引文
1《神异经》、《十洲记》、《汉武故事》、《汉武内传》、《汉武洞冥记》、《西京杂记》、《飞燕外传》等作品,学界通常谓之托名汉人小说。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4鲁迅著,周锡山释评:《中国小说史略》(释评本),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5在台湾岛内,以孟瑶的《中国小说史》为代表。该书论列《神异经》、《海内十洲记》、《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汉武洞冥记》、《西京杂记》诸种小说,认为其作者皆为托名,是魏晋六朝人之作。(孟瑶:《中国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新版)
    6徐震崿选注:《汉魏六朝小说选》,上?诺湮难С霭嫔纾?955年版,见《前言》。
    7复旦大学中文系编:《中国文学史》(上),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5页。
    8霍松林:《<燕丹子>成书的时代及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文学遗产》,1982年第4期。
    9侯忠义:《<燕丹子>辨析》,《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10王青:《〈列仙传〉成书年代考》,《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1陈洪:《〈列仙传〉成书时代考》,《文献》,2007年第1期
    12周蔚:《刘向小说的定位思考》,《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
    13马振方:《〈新序〉、〈说苑〉之小说考辨》,《文艺研究》,2008年第4期。
    14梁宗华:《一部值得重视的汉代历史小说——<吴越春秋>文学价值初探》,《浙江学刊》,1989年第5期。
    15黄仁生:《论<吴越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言长篇历史小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6王培元:《汉代小说作品辨证》。马瑞芳、邹宗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17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侯忠义:《汉魏六朝小说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又,侯忠义先生还著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其中关于汉魏六朝小说部分基于此前的《汉魏六朝小说史》,基本观点与内容无改变,故不再专门介绍。
    18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第67页。
    19赵明、杨树增、曲德来主编:《两汉大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22页—第757页。
    20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21王瑶:《小说与方术》。《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第108页。
    22张兴杰:《论方士与汉代小说》,《兰州学刊》,1989年第4期。
    23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24罗宁:《〈黄帝说〉及其他〈汉志〉小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5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第140页。
    26杜贵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第40页。
    27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25页—第40页。
    28王恒展:《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页—第150页。
    29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0王培元:《略论汉代小说的意义》。马瑞芳、邹宗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杜贵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32王枝忠:《小说汉代起源论》,《东岳论丛》,1991年第3期。
    33赵明、杨树增、曲德来主编:《两汉大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1页,第799页。
    34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志怪叙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35侯忠义:《汉魏六朝小说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36陈文新:《中国笔记小说史》,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又,陈文新后又著《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关于汉代小说历史地位的基本观点与此相同,故不再专门介绍。
    37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先唐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38如石昌渝先生《唐前“小说”非小说论》认为:“唐前‘小说’是小说的源头,但它们只是小说的孕育形态。”(石文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刘明琪:《中国小说的历史空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0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第4页
    41侯忠义:《汉魏六朝小说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42(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 1987年第2版,第22页。
    43(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九《九流绪论下》。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51严可均辑:《全汉文》卷四十一。
    52严可均辑:《全汉文》卷四十一。
    53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典藏编),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56页。
    62杜贵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63吴世昌:《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一卷),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04页。
    64《文心雕龙·谐隐》:“魏文因俳说以著笑书”。
    65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第71页。
    66王充:《论衡·正说》。
    67参见:刘季高《斗室文史杂著·鸿都门学在中国文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页—第7页;《王利器推荐古代文言小说·古代小说拾遗》,广陵书社,2004年版。
    
    68浦铣:《复小斋赋话》。转引自徐志啸《历代赋论辑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3页。
    69刘季高:《斗室文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70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41页。
    71明人董份论及“鸿门宴”事件中刘邦如厕趁机逃跑等事,就曾发出疑问:“必有禁卫之士,诃训出入,沛公恐不能辄自逃酒。且疾出二十里,亦已移时,沛公、良、哙俱出良久,何为竟不一问?……矧范增欲击沛公,惟恐失之,岂容在外良久,而不亟召之耶?此皆可疑者,史固难尽信哉!”(《管锥编》引董份语。参见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5页—第276页。)
    72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19页。
    73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页。
    74(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后序》。见《史记》附录,中华书局,1982年版。
    75参见王利器选注《王利器推荐古代文言小说》,广陵书社,2004年版。
    76董乃斌:《诸朝正史中的小说与民间叙事》,《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77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第179页。
    78熊明:《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辽海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79(明)焦竑:《国史经籍志》,《丛书集成初编》本,民国二十八年版。
    80见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81熊明:《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辽海出版社,2004年版,第455页—第514页。
    82关于汉代小说虚实相间的特性,参见傅璇琮、蒋寅总主编,刘跃进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269页。
    83(明)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84刘梦溪主编,陈平原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85程千帆:《闲堂文薮·史传文学与传记之发展》,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162页。
    
    86费振刚:《全汉赋校注·前言》,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7(清)王芑孙:《读赋卮言》。转引自徐志啸编《历代赋论辑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0页。
    88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两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
    89(明)凌稚隆辑校:《史记评林》卷一百一十七引柯维骐语。
    90(清)顾炎武:《日知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60页。
    91(明)凌稚隆辑校:《汉书评林》卷六十五。光绪辛丑,上海天章书局石印本。
    92辞赋对于古代小说文体发展的推动作用,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辟有专节予以讨论。董先生认为:赋是两汉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样式,曾对叙事思维与能力的进步起过推动作用;赋体文章普遍采用虚构故事的叙述框架,这为小说文体提供了养分。
    93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第222页。
    94(日)竹田晃:《以中国小说史的眼光读汉赋》,《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95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7页。
    96《文选》卷三四李善注。
    97《子虚》、《上林》内容相连续,前后一贯,故可视二赋为完整的一篇。下文作为一篇述其内容梗概。
    
    98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页—第190页。
    99(清)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页。
    100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101班固:《汉书》卷一百下《叙传》。
    102《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引晋灼语。《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29页。
    103(晋)葛洪:《抱朴子》卷三十《钧世》。
    104佚名:《宛委余篇》。转引自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105(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一“《上林赋》”条。
    106(明)凌稚隆辑校:《史记评林》卷一百一十七引明人余有丁语。
    
    107(清)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08(清)于光华编:《评注昭明文选》,民国八年,扫叶山房本。
    109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110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四。
    111程毅中点校:《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112(明)谢榛著,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13韩高年:《论〈淮南鸿烈〉对汉大赋审美倾向的影响》,《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3期。
    114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115与此相关,在《两都赋序》中,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雅》、《颂》之亚也”,也是为辞赋提高身价的一种说法。
    116《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李斯语:“若欲学法令,以吏为师。”
    117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118郭璞:《山海经叙》。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119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二《四部正讹下》。
    120将《山海经》视作地理书,今天看来或有不可思议之处。但正如浦江清《论小说》所指出的:“要知道神话传说书像《山海经》、《穆天子传》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是虚无缥缈的,在古代史地学问未曾正式发展时,便算是史地的典籍,同时也作了道家方士的经典,在作者和读者,都认为真实不过的。所以终不是小说。”(《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83页。)浦先生的观点由刘歆和王充对《山海经》的评价可以得到证实。刘秀(歆)《上〈山海经〉表》云:“《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质明有信。”在刘歆看来,《山海经》为禹、益等圣贤之作,内容的真实性不容怀疑。王充是一位不同流俗、颇具批判意识的思想家,但对《山海经》内容的认识,和刘歆并无二致。王充《论衡·别通》云:“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闻见,作《山海经》。然则《山海》之造,见博物也。董仲舒睹重常之鸟,刘子政晓贰负之尸,皆见《山海经》,故能立二事之说。使禹、益行地不远,不能作《山海经》;董、刘不读《山海经》,不能定二疑。”刘歆和王充皆为两汉饱学之士,他们的看法代表了时人对于《山海经》性质的一般认识。
    121《隋志》地理类序:“汉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之要害。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
    122王充《论衡·别通》云:“董仲舒睹重常之鸟,刘子政晓贰负之尸,皆见《山海经》,故能立二事之说。”说与此异。
    123转引自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124郭璞:《山海经叙》。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125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126《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郭璞注:“皆谓其虚基广轮之高庳耳。自此以上二千五百余里,上有醴泉华池,去嵩高五万里,盖天地之中也。见《禹本纪》。”郭璞的这段《禹本纪》引文表明该书当时尚存。
    127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序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页。
    128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6页。
    129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130张锦池先生认为:“《晏子春秋》和《韩非子·说林》,实乃今存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志人小说集。”(张锦池:《志人小说论纲——中国小说探源》。《’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开明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志人小说集也就是历史故事集的一种形式,本文赞同张先生的观点。
    131杜贵晨:《先秦“小说”释义》,载《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132陈奇猷云:“(《说林》)盖韩非搜集之史料备著书及游说之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61页)又,从故事组成方面来看,《说林》还收有若干寓言故事。《说林》上下两篇中的寓言故事有:“绍绩昧亡裘”,“逆旅二妾”,“不死之药”,“织屦缟适越”,“私积聚”,“踶马”,“周周鸟”,“争买璞玉”,“徼鹿”,“三虱相讼”,“虺”,“不待满贯”,“必筑坏墙”;“涸泽之蛇”和“海大鱼”两则亦可计入其中,总计15则。(各寓言故事题目,借用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附《〈韩非子〉寓言故事总目》之拟题)这些寓言占《说林》故事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故举其大端,《说林》可归属于历史故事集。
    133《晋书》卷五一《束皙传》:“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盗发魏襄王墓,或言魏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其……《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
    135吴则虞先生语。《晏子春秋集释·序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页。
    136容肇祖:《敦煌本〈韩朋赋〉考》。见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37容肇祖《敦煌本〈韩朋赋〉考》一文指出:“宋玉的一些赋为故事赋的渊源。”“《神女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我们可以认为故事赋”,文人假设故事、“用赋体述说故事”就是以此为源头的。(容文见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52页,第679页—第680页)当然,容先生认为三篇赋作皆系汉代无名文人之作,这一点并不确,三赋宜视为宋玉作品。又,程毅中称宋玉这三篇赋作为“客主问对的叙事赋”,将其视为敦煌故事赋的源头。(程毅中:《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伏俊琏谓《高唐赋》是宋玉“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故事赋”。(伏俊琏:《先秦“故事俗赋”钩沉》,《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冬之卷)
    138转引自徐志啸编:《历代赋论辑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0页。
    139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94页。
    140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第9页。
    141杜贵晨:《小说起源民间故事说》。参见作者著《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第112页。
    142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二十《读〈韩诗外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3关于西汉前、中期之分,取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的分法。西汉前期,指汉高祖元年(前206)至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西汉中期,指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至汉宣帝黄龙元年(前49)。
    144(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第二卷《诗类》。
    145王利器:《古代小说拾遗》。见《王利器推荐古代文言小说》,广陵书社,2004年版。
    151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152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短篇小说史》中的“传奇”类别,是指“记人事之奇的文言短篇小说”,并非仅指称学界通常所说的唐人传奇。《中国小说通史》(先唐卷)中的“志怪”类别,“是一种以杂记怪异之事为主的小说丛集”,是从文体特征上来确立的,而非指其作为题材的特征。
    15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15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155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156容肇祖:《敦煌本〈韩朋赋〉考》。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57此说借鉴、参用了杜贵晨和程毅中两位先生的说法。杜贵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认为:“王褒《僮约》,可以看作一篇当时的白话赋体小说。”(《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程毅中《唐人小说中的“诗笔”与“诗文小说”的兴衰》一文说:“在题材上从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曹植的《洛神赋》,张敏的《神女赋》等又传承了人神相恋的母题。于是就孕育出一种辞赋体的小说,也可以说是‘诗文小说’的先驱了。”(程文载《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杜先生、程先生分别提出了“赋体小说”、“辞赋体的小说”的说法。
    158葛洪以及《隋志》、两《唐志》、《宋志》等著录,均以刘向为《列仙传》作者,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说“刘向的《列仙传》是真的。”李剑国、陈文新等主张是书作者刘向。主张《列仙传》出于东汉者,有(南宋)黄伯思、杨守敬、余嘉锡、吴志达等。明胡应麟、清四库馆臣认为《列仙传》出于魏晋六朝。关于《列仙传》作者和成书时代诸说,可参:曹道衡、刘跃进著《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6页—第468页),傅璇琮、蒋寅总主编,刘跃进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08页—第510页)。
    159《列仙传》记有若干西汉武帝、成帝时的仙人:稷丘君(汉武帝时),东方朔(汉武帝时),钩翼夫人(汉武帝时),谷春(汉成帝时),朱璜(汉武帝时)。另外,《涓子》记有淮南王刘安。
    160据陈直《太史公书名考》考证,司马迁《史记》在东汉中期以前称《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直称《太史公》;最早称《史记》者,始于桓帝永寿元年(159年)的东海庙碑。陈文原载《文史哲》1956年第6期,收入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司马迁与〈史记〉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8页—第214页。
    161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七十五。
    162据《后汉书·应劭传》,应劭于灵帝时举孝廉,辟车骑将军何苗掾,后由营陵令拜泰山太守,政治活动主要在灵、献之世。又,对《列仙传》的称引,除应劭之外,近世以来多有学者认为,东汉末年的王逸《楚辞章句》也引《列仙传》,见诸《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句注:“鳌,大龟也。击手曰抃。《列仙传》曰: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戏沧海之中,独何以安之乎?戴,一作载。抃,《释文》作拚。”据陈洪的研究,此处“《列仙传》曰”等内容很可能是后人注文羼入《章句》的,故难以作为王逸称引《列仙传》的证据。(参见陈洪《〈列仙传〉成书时代考》,《文献》,2007年第1期。)因此,在汉代,应劭是最早也是唯一明确称引《列仙传》的作家。
    163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辑《风俗通义·姓氏篇》佚文,有:“商丘氏,卫大夫食邑于商丘,因以为氏,汉有御史大夫秺侯商丘成,又有商丘子胥,高邑人,见《列仙传》。”(第520页)“灌氏,斟灌之后,子孙以国为氏焉,汉丞相颖阴侯灌婴,婴孙贤汝阴侯,又太仆灌夫父张孟尝为婴舍人,易姓灌氏,《列仙传》有灌光。”(第546页)两则佚文虽然均称引《列仙传》内容,但疑后人羼入,不可遽定为应劭原引。
    164颜师古:《汉书叙例》。《汉书》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
    
    165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2页。
    166陈洪:《〈列仙传〉成书时代考》,《文献》,2007年第1期。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
    17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175葛洪:《神仙传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6朱东润:《八代传叙文学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177余嘉锡认为《山海经》本因《九鼎图》而作。《四库提要辨证》(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49页。
    178《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79李剑国先生的考辨有三:(一)武帝射虎之华林园乃上林苑之讹;(二)卫叔卿为汉武帝时人;(三)《五岳真形图》是神仙家谶纬家编造的神仙秘图,流行很早,并不始于《汉武内传》。(参见《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180晁载之:《续谈助》,《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初版。
    
    18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182林辰:《神怪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18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18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页。
    185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94页。
    186事载《史记·封禅书》,详本文第二章第一节所引。
    189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190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57页。
    19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指出,扬雄是一种知识型的性格,综合表现为好奇、好胜、好深、好博的特点,《蜀王本纪》和《蜀都赋》等出于扬雄好奇、好胜的兴味而创作。(《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6页。)
    
    196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第12页。
    197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录《三辅黄图》卷五的该段文字,但无“班固《汉武故事》曰”字样。
    198陈直:《三辅黄图校证·序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99孟瑶:《中国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200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201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6页。
    203荀勖:《穆天子传序》。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204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引古必用原文》条指出,“凡引前人之言,必用原文”,举《水经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所指‘今上’,则南宋文帝以宜都王即帝位之事,古人不以为嫌。”本文所举荀勖《穆天子传序》、《史记·魏世家》“集解”之“今王”正是此类情况。
    205参见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之《史论》部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06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6页。
    208刘文忠:《<汉武故事>写作时代新考》,见作者著《中古文学与文论研究》,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209刘文忠:《<汉武故事>写作时代新考》,见作者著《中古文学与文论研究》,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210侯忠义:《汉魏六朝小说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211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214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先唐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215陈文新:《中国笔记小说史》,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216应劭生卒年不详,吴树平先生有考论。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序》,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第2页。
    217应劭:《风俗通义序》。见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18刘咸炘:《旧书别录》酝趵鳌斗缢淄ㄒ逍Wⅰ罚谢榫郑?981年版,第650页。
    219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8页—第120页。
    220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佚文》二十六。以下《风俗通义》故事引文,除李冰故事引自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余皆据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
    221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83页。
     236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62页。
    237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64页。
    238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解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5页。
    239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
    240王洲明:《中国文学精神》(汉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
    241程毅中点校:《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242参见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243(晋)干宝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卷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
    244参见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之《搜神记佚文》,中华书局,1979年版;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卷四。
    245秦修容整理:《金瓶梅》会评会校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
    246施耐庵、罗贯中著,李永祜点校:《水浒传》,中华书局,1998年版。
    
    247吴敬梓著,陈美林校注:《儒林外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48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第331页。
    249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评改,袁世硕、伍丁整理:《三国志演义》,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50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253袁珂:《中国神话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254钟肇鹏:《谶纬论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1页。
    255清人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佚,将《河图括地象》与《括地图》分辑为两书。今人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说:“《括地图》虽不是纬书,不同《括地象》,但观其书名,似乎是承袭《河图括地象》。”也认为《河图括地象》和《括地图》是不同的两书。(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第141页)
    259又见于《神异经·中荒经》。
    260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272引文据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引同此。
     273杜贵晨:《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意义》。见作者著《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8严可均辑:《全汉文》卷三十八。
    279罗根泽:《〈新序〉、〈说苑〉、〈列女传〉不作始于刘向考》。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28页。
    280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页,
    281赵善诒:《新序疏证·前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2这些看法也往往导致《新序》、《说苑》在文学史上的时代定位受到影响。郭预衡先生《中国散文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认为《新序》、《说苑》“都是辑录前代的传记,只是加以重新编排。其中虽有秦汉之文,但以先秦为多,可以说基本上是先秦传记等类作品的汇编。”(第179页)因此将两书置于先秦部分论列。聂石樵先生《先秦两汉文学史稿》(两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认为《新序》、《说苑》“因为不是刘向所撰述,便不作具体阐释。”(第170页)本文认为,这样是不够允当的,因为《新序》、《说苑》确为刘向撰著,详下论。
    283参见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第41页,第47页。
    284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五十七。
    285严可均:《铁桥漫稿》卷八《书〈说苑〉后》。转引自赵善诒《说苑疏证·附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54页。
    286周蔚:《刘向小说的定位思考》,《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
    287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288屈守元:《说苑校证·序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页—第4页。
    289宋版《新序》题有成书时间,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新序》,阳朔元年上。”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云:“(《新序》)阳朔元年二月癸卯上。”宋本《说苑》题“鸿嘉四年三月己亥,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刘向上”。这个上书的时间实际也就是两书的成书时间。阳朔元年为汉成帝之九年(前24),鸿嘉四
    291石光瑛:《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37页。
    296石光瑛:《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5页。
    301观于公故事中“前太守”、“后太守”之称谓,亦可见属于民间传闻而已。
    302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303《新序》、《说苑》的具体成书时间见本文第136页注①。
    30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305两段引文据(唐)欧阳询撰,王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又,《类聚》卷八十火部引:“《风俗通》曰:城门失火,祸及池中鱼。按《百家书》:宋城门失火,自汲池中水以沃之,鱼悉露见,但就把之。”文字与麟介部所引略异。
    306王立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77页。
    307胡怀琛:《中国小说概论》,第8页—第9页。刘麟生主编:《中国文学八论》,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版。
    308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63页。
    309向宗鲁:《说苑校证·叙例》。《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310(清)王先谦:《汉书补注·艺文志第十》“刘向所序六十七篇”补注。
    311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312《文心雕龙·论说》。
    313即《吕氏春秋·孝行览》中的《本味篇》,学界多认为是根据《伊尹说》(《汉志》小说家类著录)写的。
    314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7页—第38页。
    316转引自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
    317转引自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页。
    318向新阳的观点,参见《西京杂记校注·前言》。杜贵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赵明等主编《两汉大文学史》、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先唐卷)等,均主此说。
    31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320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321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1页。
    322转引自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76页。
    323《三辅黄图》卷二《汉宫》:“又《西京杂记》云:‘武帝为七宝床,杂宝桉,厕宝屏风,列宝帐,设于桂宫,时人谓为四宝宫。’”此段见自今本《西京杂记》卷二。卷三《未央宫》:“《西京杂记》曰:‘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地以罽宾氍毹。’”本段不见于今本《西京杂记》。
    324陈直:《三辅黄图校证·序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25丁宏武:《考古发现对〈西京杂记〉史料价值的印证》,《文献》,2006年第2期。
    326洪业:《洪业论学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3页—第404页。
    329转引自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页。
    330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74页。
    331《杂记》各本条目分合略有差异,中华书局1985年版点校本为138条;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分为132条;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分为132条。
    332转引自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81页。
    333(明)孔天胤:《西京杂记序》。转引自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
    33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336永瑢等著:《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九子部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新1版。
    337应劭:《风俗通义序》。见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38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第176页。
    339应劭:《风俗通义序》。见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40刘咸炘:《旧书别录》酝趵鳌斗缢淄ㄒ逍Wⅰ罚谢榫郑?981年版,第650页。
    341(明)董斯张:《广博物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2刘咸炘:《旧书别录》酝趵鳌斗缢淄ㄒ逍Wⅰ罚谢榫郑?981年版,第650页。
    
    343侯忠义:《汉魏六朝小说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344(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五十六,中华书局,1993年版。
    345龚自珍著,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348王恒展:《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9页。
    349《旧唐志》题“燕太子撰”,实误。
    350孙星衍《燕丹子叙》云:“自明中叶后,遂以亡逸。故吴琯、程荣、胡文焕诸人刊丛书,俱未及此。”余嘉锡认为:“此书著录于明陈第《世善堂书目》卷上,则当明之中叶,犹未佚也。”(《四库提要辨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86页。)
    351孙星衍:《燕丹子序》。据程毅中点校《燕丹子》,中华书局,1985年版。
    
    352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353霍松林:《〈燕丹子〉成书的时代及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文学遗产》,1982年第4期。
    354杜贵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355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356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先唐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357侯忠义:《〈燕丹子〉辨析》,《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358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42页。
    359程毅中点校:《燕丹子》,中华书局,1985年版。
    360王培元:《汉代小说作品辨证》。见马瑞芳、邹宗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361(清)李慈铭撰,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22页—第923页。
    362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64页—第365页。
    363张心澂:《伪书通考·子部·小说家》,上篔榈瓿霭嫔纾?991年版。
    364程毅中点校:《燕丹子》,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页。
    365《琱玉集》见《宋史·艺文志》与《通志·艺文略》著录,无撰人。今存两卷,出自日本人旧抄卷子本,每卷末记云:“天平十九年岁在丁亥写。”天平十九年当唐玄宗天宝六年(747)。清人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类书类认为该书“盖是六朝末季底下之书”。
    366程毅中《古小说简目》云:“《琱玉集》卷十二引《燕太子传》,盖即此书(《燕丹子》)。”(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页。)
    367引文据《史记正义》:“《燕丹子》云:荆轲拔匕首掷秦王,决耳入铜柱,火出。”程毅中先生点校《燕丹子》文为:“轲……决秦王,刃入铜柱,火出。”出校语云:“‘刃’原作‘耳’,属上读,据《大典》本改。孙本作‘耳’不知何据。”按:孙(星衍)校本实据《史记正义》,《永乐大典》本误。
    368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369孙星衍:《燕丹子序》。据程毅中点校《燕丹子》,中华书局,1985年版。
    370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62页。
    372(明)叶权撰,凌毅点校:《贤博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382王培元:《汉代小说作品辨证》。马瑞芳、邹宗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383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384(宋)王回:《〈古列女传〉序》。
    385张涛:《刘向〈列女传〉文学成就初探》,《齐鲁学刊》,1993年第1期。
    396(汉)赵晔撰,(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97(清)姚范:《援鹑堂笔记》,清道光十五年方东树校刻本。
    39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399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400徐敬修:《说部常识》,上海大东书局,民国二十一年六月七版。
    401仓修良:《〈越绝书〉是一部地方史》,《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402王谟:《〈越绝书〉跋》。转引自乐祖谋点校《越绝书》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页。
    403赵明、杨树增、曲德来主编:《两汉大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38页。
    404(清)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重印。
    405(宋)佚名:《〈越绝书〉跋》。转引自乐祖谋点校本《越绝书》附录,第113页。
    406陈中凡:《论〈吴越春秋〉为汉晋间的说部及其在艺术上的成就》,《文学遗产》增刊第七辑。《文学遗产》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407王尧臣、欧阳修等编:《崇文总目》。转引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五。
    438杜贵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第53页。
    439伶玄:《赵飞燕外传·自叙》。据明顾元庆刊《顾氏文房小说》,民国十四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刻本。
    440朱东润:《八代传叙文学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44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
    442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65页。
    443侯忠义:《汉魏六朝小说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444薛洪勣:《试论〈飞燕外传〉的产生时代及其特出成就》,《学术研究丛刊》,1984年第1期。
    445李剑国:《“传奇之首”〈赵飞燕外传〉》,《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1期。
    446朱一玄、宁稼雨、陈桂声编著:《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447薛洪勣《试论〈飞燕外传〉的产生时代及其特出成就》一文列举的有关南北朝与唐时诗文:(一)鲍照《拟白头吟》:“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二)梁简文帝《和湘东五名士悦倾城》:“教歌公主第,学舞汉成宫。多游淇水上,好在凤楼中。履高疑上砌,裾开持畏风。”(三)徐陵《杂诗》:“宫中本造鸳鸯殿,为谁新起凤凰楼。”《玉台新咏序》:“陪游馺娑,骋纤腰于清风;长乐鸳鸯,奏新声于度曲。”(四)李商隐《可叹》:“梁家宅里秦公人,赵后楼中赤凤来。”等等。详见薛文。
    448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88页。
    449本文所引《外传》之文,据明顾元庆刊《顾氏文房小说本》(民国十四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刻本),复参以明佚名《五朝小说大观》本(中州古籍出版社,据1926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影印,1991年版)。
    450《资治通鉴》卷三十一:“有宣帝时披香博士淖方成在帝后,唾曰:‘此祸水也,灭火必矣。’”
    451陈直:《太史公书名考》。收入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司马迁与〈史记〉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8页—第214页。
    452《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三小说家类存目一谓:“又载荀勖校书奏一篇,《中经簿》所录,今不可考。然所校他书,无载勖奏者,何独此书有之?又首尾仅六十字,亦无此体。大抵皆出于依托。”此说较有代表性。然此说实出于无据支持的推测,故难以凭信。
    455(英)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456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先唐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认为,从叙事结构上说樊嫕是个关键人物,“她的活动推动着许多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如合德的进宫,二赵的分馆而居等等,借助她的参与也使分散的事件获得整体性。另外,她也是作为宫闱秘闻的知情者和传播者出现的,这样就使鲜为外人所知的后宫艳事获得真实性。”此论甚当。
    460朱东润:“《东方朔传》底完成,必在武帝以后,褚少孙、刘向以前,大致在昭帝、宣帝之间。”(《八代传叙文学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逯钦立:“窃谓《东方朔别传》,本出西汉,即当时所谓‘外家传语’者,班固《汉书》朔《传》即已钞而录之,而钞录之迹,犹可窥见,特后人未曾加意,故为始终之秘耳。”(《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464(美)巫鸿,柳扬、岑河译:《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86页—第287页。
    465韩兆琦、吕伯涛:《汉代散文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7页。
    466根据熊明《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的统计,这一时期的别传作品有23部左右(辽海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这个数量是颇为可观的。
    
    480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481万光治:《汉赋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页。
    482程毅中:《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84页。
    483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59页—第1060页。
    486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94页。
    487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目次》,中华书局,1979年版。
    488薛洪勣:《试论〈飞燕外传〉的产生时代及其特出成就》,《学术研究丛刊》,1984年第1期。
    489程毅中:《唐人小说中的‘诗笔’与‘诗文小说’的兴衰》,《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490《后汉书》卷六十《蔡邕传》。
    491《汉书》卷六十四(下)《王褒传》:“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待诏金马门。”王褒至京师后,“上令(王)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数从褒等放猎,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492黄侃著,吴方点校:《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493胡适:《白话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494容肇祖:《敦煌本〈韩朋赋〉考》。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80页。
    495王启涛:《王褒〈僮约〉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96《初学记》卷十九(奴婢六)以其为王褒作;《古文苑》卷十七题为《责髯奴辞》,归于黄香之作。黄香,主要活动于东汉章帝、和帝时期,本传见《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列传》。本文从《初学记》之说,定《责
    504请参本文第五章第三节关于《河图括地象》的影响。
    505王培元:《略论汉代小说的意义》。文载马瑞芳、邹宗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按:王培元所据《搜神记》,为汪绍楹二十卷校注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06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50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
    508萧欣桥、刘福元:《话本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1、(唐)虞世南编:《北堂书钞》,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65年版。
    3、(唐)徐坚等撰:《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4、(北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新1版。
    5、(北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
    6、(北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85年版。
    7、(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版。
    8、(南宋)王应麟辑:《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版。
    9、(明)陈耀文撰:《天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0、(清)永瑢、纪昀等纂修:《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影印。
    11、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民国二十八年初版。
    1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3、胡适:《白话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
    16、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文学史简编》,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17、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上),中华书局,1958年版。
    18、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9、中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0、徐北文:《先秦文学史》,齐鲁书社,1981年版。
    21、(日)吉川幸次郎著,陈顺智、徐少舟译:《中国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2、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3、李祥年:《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4、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6、褚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赵明、杨树增、曲德来主编:《两汉大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29、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1、卞孝萱,王琳:《两汉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2、傅璇琮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4、顾易生,蒋凡:《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5、费振刚主编:《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36、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37、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9、陈文新主编,王同舟本卷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汉魏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7年版。
    41、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中华书局,1997年版。
    42、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3、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中国文学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4、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5年版。
    45、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6、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8、鲁迅著,周锡山释评:《中国小说史略》(释评本),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49、郭箴一:《中国小说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50、徐敬修:《说部常识》,上海大东书局,民国二十一年版。
    51、郭希汾:《小说史略》,新文化书社,民国廿贰年七月再版。
    52、胡怀琛:《中国小说概论》,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
    53、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
    54、孟瑶:《中国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55、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56、刘叶秋:《魏晋南北朝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57、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58、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
    59、侯忠义:《汉魏六朝小说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60、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1、侯忠义:《汉魏六朝小说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2、杜贵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63、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4、林辰:《中国小说的发展源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65、林辰:《神怪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6、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7、吴礼权:《中国笔记小说史》,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3年版。
    68、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版。
    69、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70、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1、齐裕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72、陈文新:《中国笔记小说史》,台湾志一出版社,1995年版。
    73、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2002年版。
    74、王恒展:《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5、欧阳健:《中国神怪小说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6、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77、苗壮:《笔记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8、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9、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80、程毅中:《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萧欣桥,刘福元:《话本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82、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版),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4、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5、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6、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罗书华:《中国小说学主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88、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89、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0、张少康等编选:《先秦两汉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91、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2、程国赋编著:《隋唐五代小说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93、程毅中:《古小说简目》,中华书局,1981年版。
    94、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95、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版。
    96、朱一玄、宁稼雨、陈桂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2005年版。
    97、(英)爱·摩·福斯特著,苏炳文译:《小说面面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
    98、(英)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99、(美)亨利·詹姆斯著,朱雯、乔佖等译:《小说的艺术》,上篟胛某霭嫔纾?001年版。
    100、(捷克)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0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2、(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03、浦江清:《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04、俞平伯:《杂拌儿之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5、游国恩:《游国恩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106、欧阳健:《两汉系列小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07、欧阳健:《古代小说与历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08、欧阳健:《古小说研究论》,巴蜀书社,1997年版。
    109、华晓林编著:《写给皇帝看的书——<说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版。
    110、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11、李步嘉:《<越绝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12、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3、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2007年版。
    114、冯沅君:《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5、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16、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17、逯钦立遗著,吴云整理:《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8、吴世昌:《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一卷),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
    119、程千帆:《闲堂文薮》,齐鲁书社,1984年版。
    120、严薇青:《严薇青文稿》,齐鲁书社,1993年版。
    121、’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学术委员会编:《’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开明出版社,1996年版。
    122、刘季高:《斗室文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23、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4、杜贵晨:《数理批评与小说考论》,齐鲁书社,2006年版。
    125、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26、王连儒:《志怪小说与人文宗教》,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7、(美)王靖宇:《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28、裘锡圭:《中国出土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9、熊明:《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辽海出版社,2004年版。
    130、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1、清华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古代汉文学论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132、马瑞芳、邹宗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3、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34、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35、公木:《先秦寓言概论》,齐鲁书社,1984年版。
    136、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37、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38、韩兆琦,吕伯涛:《汉代散文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9、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40、龚克昌:《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41、刘振东、高洪奎、杜豫:《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42、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43、徐志啸:《历代赋论辑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4、郭丹:《史传文学:文与史交融的时代画卷》,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145、(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译:《中国的自传文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46、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147、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8、王洲明:《中国文学精神》(汉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9、万光治:《汉赋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
    150、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1、伏俊琏:《敦煌文学文献丛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
    152、张松辉:《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53、查屏球:《从游士导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4、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155、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增订本),齐鲁书社,2007年版。
    156、(日)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中华书局,2006年版。
    157、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8、孙晶:《汉代辞赋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版。
    159、(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160、(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
    161、(清)于光华编:《评注昭明文选》,民国八年,扫叶山房本。
    162、(宋)章樵注:《古文苑》,清光绪刊本,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163、(清)王谟辑:《增订汉魏丛书》,清光绪二年红杏山房刻,民国四年卢树柟修补印本。
    164、(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全后汉文》,《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6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6、费振刚等辑校:《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7、董治安主编:《两汉全书》(两册),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8、费振岗、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版。
    170、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71、卢文晖辑注:《师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72、郑杰文:《穆天子传通解》,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2年版。
    173、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版。
    174、骈宇骞:《晏子春秋校释》,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75、程毅中点校:《燕丹子》,中华书局,1985年版。
    176、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177、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巴蜀书社,1996年版。
    178、石光瑛:《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
    179、向宗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180、赵仲邑:《新序详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181、卢元骏注译:《新序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82、赵善诒:《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3、赵善诒:《新序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84、张涛:《列女传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85、刘向撰,刘晓东校点:《列女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6、上海古籍出版社:《列仙传》、《神仙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87、王叔岷:《列仙传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
    188、(晋)葛洪撰:《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189、(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90、(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191、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192、乐祖谋点校:《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93、李步嘉:《<越绝书>校释》,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4、(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95、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96、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
    197、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98、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199、佚名:《汉武帝内传,汉武帝外传》,上海涵芬楼影印正统道藏本,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200、(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
    201、(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
    202、李剑国:《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203、(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
    204、(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朱铸禹集注:《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05、(南朝梁)殷芸编纂,周楞伽辑注:《殷芸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06、(唐)李冗:《独异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07、(明)杨慎:《汉杂事秘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8、(明)董斯张:《广博物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09、(明)佚名:《五朝小说大观》,中州古籍出版社,影印1926年上海扫叶山房本,1991年版。
    210、(明)顾元庆:《顾氏文房小说》,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刻本。
    211、(明)陶宗仪纂:《说郛》,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
    212、鲁迅:《古小说钩沉》,齐鲁书社,1997年版。
    213、鲁迅:《唐宋传奇集》,齐鲁书社,1997年版。
    214、鲁迅:《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5、江畲经选编:《历代小说笔记选》(汉魏六朝),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6、吴曾祺编:《旧小说》,上海书店,1985年版。
    217、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18、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9、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20、罗贯中著,袁世硕、伍丁整理:《三国志演义》,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21、施耐庵、罗贯中著,李永祜点校:《水浒传》,中华书局,1998年版。
    222、秦修容整理:《金瓶梅》,中华书局,1998年版。
    223、吴敬梓著,陈美林校注:《儒林外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24、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5、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戍校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226、徐震崿选注:《汉魏六朝小说选》,上?诺湮难С霭嫔纾?955年版。
    227、沈伟方,夏启良选注:《汉魏六朝小说选》,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228、舒佩实:《汉魏六朝小说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29、吴组缃、吕乃岩等选注:《历代小说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
    230、刘世德选注:《魏晋南北朝小说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31、王利器:《王利器推荐古代文言小说》,广陵书社,2004年版。
    232、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33、孔鲋:《孔丛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34、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5、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236、林贞爱校注:《扬雄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7、(汉)荀悦:《申鉴》。《诸子集成》第八册,中华书局,1954年版。
    238、(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
    239、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240、杨宝忠:《论衡校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41、(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42、(晋)葛洪:《报朴子内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43、(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
    244、(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45、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46、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版。
    247、(北魏)郦道元著,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48、(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49、(唐)佚名:《琱玉集》。《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初版。
    250、(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
    251、(唐)段成式撰,杜聪校点:《酉阳杂俎》,齐鲁书社,2007年版。
    25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253、(明)张溥辑,殷梦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254、包敬第,陈文华编撰:《曾巩散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55、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56、(清)龚自珍著,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57、中国青年出版社编:《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258、朱东润:《八代传叙文学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9、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60、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1、(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62、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263、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64、刘向辑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65、(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266、(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267、(汉)荀悦撰,张烈点校:《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
    268、(晋)袁宏撰,张烈点校:《后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
    269、(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270、(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271、(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72、(梁)萧子显:《南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
    273、(唐)李延寿:《南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
    274、(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275、(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76、(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77、(北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278、(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
    279、(南宋)徐天麟:《东汉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80、(元)脱脱等:《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
    281、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
    282、(清)马骕纂,刘晓东、周德钧等点校:《绎史》,齐鲁书社,2000年版。
    283、(清)唐晏著,吴东民点校:《两汉三国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284、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5、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86、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287、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88、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4年版。
    289、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90、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1、安作璋:《两汉与西域关系史》,齐鲁书社,1979年版。
    292、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93、钟肇鹏:《谶纬论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94、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5、王建:《中国古代避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6、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97、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修订第3版。
    298、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
    299、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00、王铁:《汉代学术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01、南怀瑾:《中国道教发展史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2、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4、李中华:《谶纬与神秘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305、(明)凌稚隆辑校:《史记评林》,山东省图书馆藏本。
    306、(明)凌稚隆辑校:《汉书评林》,光绪辛丑,上海天章书局石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本。
    307、(清)于光华编:《评注昭明文选》,民国八年,扫叶山房本,山东省图书馆藏本。
    308、(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09、(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310、(清)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11、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12、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313、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314、徐兴东、周长秋编著:《道德经释义》,齐鲁书社,1991年版。
    31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16、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317、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
    318、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319、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20、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
    321、《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22、(南朝齐)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23、刘勰著,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324、黄侃著,吴方点校:《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5、(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篔榈瓿霭嫔纾?988年版。
    326、罗根泽编著:《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27、张维华:《汉史论集》,齐鲁书社,1980年版。
    328、洪业:《洪业论学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329、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司马迁与〈史记〉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30、张舜徽:《史学三书平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
    331、张舜徽:《广校雠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2、缪文远:《战国策考辨》,中华书局,1984年版。
    333、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34、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梦书》,中华书局,1990年版。
    335、孙毓棠:《孙毓棠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
    336、杨希枚:《先秦文化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37、刘梦溪主编,陈平原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38、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中华书局,1998年版。
    339、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中华书局,1998年版。
    340、刘季高:《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41、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2、余英时著,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43、(美)巫鸿著,柳扬、岑河译:《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三联书店,2006年版。
    344、(韩)具圣姬:《汉代人的死亡观》,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345、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中华书局,2006年版。
    346、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47、(唐)杜佑撰:《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版。
    348、(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
    349、(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350、(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51、(宋)陈振孙撰,许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52、(宋)高似孙撰,张艳云校点:《子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53、(宋)高似孙撰,杨朝霞校点:《史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54、(明)焦竑:《国史经籍志》,《丛书集成初编》本,民国二十八年版。
    355、(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356、(清)永瑢等著:《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新1版。
    357、胡玉缙撰,王欣夫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358、(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中华书局,1993年版。
    359、(清)李慈铭著,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360、(清)俞樾等著:《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2005年版。
    361、范希曾编:《书目答问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62、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63、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4、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5、张心瀓:《伪书通考》,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影印,1991年版。
    366、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齐鲁书社,1980年版。
    367、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典藏编),齐鲁书社,1998年版。
    368、(唐)段公路:《北户录》。《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初版。
    369、(宋)晁载之:《续谈助》。《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初版。
    370、(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71、(宋)黄震:《黄氏日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72、(宋)刘弇:《龙云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73、(宋)吴淑:《事类赋》,清乾隆三十年(1765)无锡华氏剑光阁重校刻本,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374、(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
    375、(宋)程大昌:《考古编》(外六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76、(宋)叶大庆著,陈大同校证:《〈考古质疑〉校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77、(宋)赵彦卫撰,傅根清点校:《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版。
    378、(宋)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1990年版。
    379、(明)胡侍:《真珠船》。《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初版。
    380、(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81、(明)谢榛著,宛平校点:《四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382、(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83、(明)焦竑:《焦氏笔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84、(明)叶权撰,凌毅点校:《贤博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385、(明)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86、(明)杨慎:《丹铅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87、(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388、(清)黄廷鉴:《第六弦溪文钞》,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本。
    389、(清)王芑孙:《惕甫未定稿》,清嘉庆刊本,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390、(清)姚范:《援鹑堂笔记》,清道光十五年方东树校刻本,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391、(清)谭献:《复堂类集》,清光绪间刻本,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392、(清)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重印。
    393、(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版。
    394、(清)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95、(清)孙诒让著,梁运华点校:《札迻》,中华书局,1989年版。
    396、(清)俞樾著,方霏点校:《春在堂随笔》,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97、(清)朱一新著,吕鸿儒、张长法点校:《无邪堂答问》,中华书局,2000年版。
    398、(清)黄奭辑:《汉学堂经解》,广陵书社,2004年版。
    399、(清)沈钦韩:《汉书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00、(清)朱右曾:《逸周书校释》,清光绪三年(1887)湖北崇文书局刻本,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401、马叙伦:《读书续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版。
    402、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403、黄苇等著:《方志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赵善诒:《<韩诗外传>佚文考》,《制言》,民国二十五年,第24期。
    2、罗根泽:《<新序><说苑><列女传>不始作于刘向考》。《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罗根泽:《<燕丹子>真伪年代之旧说与新考》。《古史辨》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4、游国恩:《汉武故事》。游国恩:《游国恩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5、王瑶:《小说与方术》。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
    6、余嘉锡:《小说家出于稗官说》。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2007年版。
    7、陈中凡:《论<吴越春秋>为汉晋间说部及其在艺术上的成就》,《文学遗产增刊》第七辑,中华书局,1959年版。
    8、刘季高:《鸿都门学在中国文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刘季高:《斗室文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洪业:《再说西京杂记》。洪业:《洪业论学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10、徐中舒:《论〈蜀王本纪〉成书年代及其作者》,《社会科学研究》创刊号,1979年3月。
    11、吴树平:《<风俗通义>杂考》,《文史》第七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1版。
    12、袁行霈:《<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文史》第七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1版。
    13、张白珩:《试论刘向〈新序〉成书之体例》,《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14、胡念贻:《<逸周书>中的三篇小说》,《文学遗产》,1981年第2期。
    16、李剑国:《论汉代志怪小说(上)》,《南开学报》,1982年第1期。
    17、黄苇:《秦汉杂述与方志发端》,《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18、李剑国:《论汉代志怪小说(下)》,《南开学报》,1982年第2期。
    19、霍松林:《<燕丹子>成书的时代及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文学遗产》,1982年第4期。
    20、曹林娣:《关于<吴越春秋>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西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21、程毅中:《略谈汉魏六朝的小说》,《文史知识》,1982年第7期。
    22、陈磊:《略谈<史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23、侯忠义:《<燕丹子>辨析》,《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24、曹林娣:《试论<吴越春秋>的体裁》,《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25、薛洪勣:《试论<飞燕外传>的产生时代及其特出成就》,《学术研究丛刊》,1984年第1期。
    26、刘文忠:《<汉武故事>写作时代新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二辑。
    27、李剑国:《地理博物体志怪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南开学报》,1984年第5期。
    28、胡大雷:《汉魏六朝时代对小说观赏性质的认识》,《文学评论》,1985年第1期。
    29、王齐洲:《中国小说起源探迹》,《文学遗产》,1985年第1期。
    30、吴新生:《汉代小说观念辨析》,《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6期。
    31、何满子:《中国短篇小说源流发微》,《文史知识》,1985年第8期。
    32、曹林娣:《<吴越春秋>文学成就初探》,《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33、张家顺:《汉代小说试论》,《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34、范能船:《说<说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35、李剑国:《战国古小说〈汲冢琐语〉考论》,《南开学报》,1988年第2期。
    36、吴敏霞:《<列女传>的编纂和流传》,《人文杂志》,1988年第3期。
    37、蔡铁鹰:《<汉志>“小说家”试释》,《南京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
    38、张兴杰:《论方士与汉代小说》,《兰州学刊》,1989年第4期。
    39、程毅中:《俗赋、词文、通俗小说》,《文史知识》,1988年第8期。
    40、梁宗华:《一部值得重视的汉代历史小说——<吴越春秋>文学价值初探》,《浙江学刊》,1989年第5期。
    41、陈铁镔:《汉代小说发展轨迹与特质的探索》,《锦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42、徐奇堂:《关于<越绝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篇卷问题》,《广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43、仓修良:《<越绝书>是一部地方史》,《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44、李学勤:《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文物》,1990年第4期。
    45、樊载道:《先秦两汉小说初探》,《北方论丛》,1991年第1期。
    46、王枝忠:《小说汉代起源论》,《东岳论丛》,1991年第3期。
    47、杨义:《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文学遗产》,1991年第4期。
    48、王枝忠:《论先秦时期无小说》,《海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49、叶幼明:《刘向<新序>的思想和艺术》,《求索》,1992年第4期。
    50、周生春:《<越绝书>成书年代及作者新探》,《中华文史论丛》第四十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1、晁岳佩:《<越绝书>内外经传考释》,《文献》,1993年第1期。
    52、张涛:《刘向〈列女传〉文学成就初探》,《齐鲁学刊》,1993年第1期。
    53、张兴杰:《方士:汉代文化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54、黄仁生:《论<吴越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言长篇历史小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3期。
    55、陈建梁:《〈神异经〉成书年代平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3期。
    56、(日)竹田晃著,孙歌译:《以中国小说史的眼光读汉赋》,《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57、苏哲:《<吴越春秋>人物创造论》,《广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58、杨善群:《〈穆天子传〉的真伪及其史料价值》,《中华文史论丛》第五十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9、林辰:《小说究竟始于何时?——综谈小说史著作中关于小说诞生的论述》,《中国图书评论》,1995年第12期。
    60、王枝忠:《关于汉魏六朝小说的几个问题》,《福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61、张庆利:《汉代小说观念的转变及其理论意义》,《绥化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62、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东海县尹湾汉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8期。
    63、连云港市博物馆:《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文物》,1996年第8期。
    64、滕昭宗:《尹湾汉墓简牍概述》,《文物》,1996年第8期。
    65、连云港市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初探》,《文物》,1996年第10期。
    66、扬之水:《〈神乌赋〉谫论》,《中国文化》,1996年第14期。
    67、裘锡圭:《<神乌傅(赋)>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
    68、戴红贤:《刘向书与中国前小说的形态特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69、王瑶:《原始神话与汉代小说》,《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
    70、周宝宏:《汉简〈神乌傅〉整理和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2期。
    71、郑杰文:《<战国策>对后世小说的影响》,《东岳论丛》,1997年第3期。
    72、薛洪勣、王汝梅:《两种小说观念和对唐前小说作品的再思考》,《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4期。
    73、柳岳梅:《先秦两汉小说和古代的神仙方术》,《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74、王天海:《<燕丹子>简论》,《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增刊。
    75、谭家健:《〈神乌赋〉原流漫论》,《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76、黄震云:《〈韩诗外传〉和汉代文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77、刘明琪:《中国小说的历史空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78、宁稼雨:《诸子文章流变与六朝小说的生成》,《南开学报》,1998年第4期。
    79、唐骥:《略论两汉杂史杂传体志怪小说》,《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80、徐克谦:《论先秦“小说”》,《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5期。
    81、潘建国:《“稗官”说》,《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82、宁稼雨:《论史书的“凭虚”流向对六朝小说生成的刺激作用》,《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83、高文:《四川汉代说唱俑》,《今日四川》,1999年第3期。
    84、罗宁:《〈黄帝说〉及其他〈汉志〉小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85、裘锡圭:《汉简中所见韩朋故事的新资料》,《复旦学报》,1999年第3期。
    86、李鹏飞:《汉译佛典与六朝小说》,《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
    87、张庆利:《汉代小说兴起的文化背景》,《绥化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88、罗宁:《小说与稗官》,《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89、张庆民:《论汉代神学思想对魏晋南北朝志怪的影响》,《齐鲁学刊》,2000年第2期。
    90、汪祚民:《〈汉书?艺文志〉之“小说”与中国小说文体确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91、何满子:《“小说前史”时期两篇堪称小说的作品》,《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3期。
    92、高怀民:《〈易纬·乾凿度〉残篇文解析——西汉形上思想的成就》,《周易研究》,2001年第1期
    93、李剑国:《早期小说观与小说概念的科学界定》,《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94、周蔚:《刘向小说的定位思考》,《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
    95、丁夏:《文体特征发育与古代小说演进》,《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96、伏俊琏:《〈汉书·艺文志〉“杂赋”臆说》,《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97、陈文新:《六朝轶事小说综合研究述评》,《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
    98、马振方:《大气磅礴开山祖——<穆天子传>的小说品格及小说史地位》,《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99、罗宁:《论<殷芸小说>及其反映的六朝小说观念》,《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
    100、赵蓉涛:《汉魏六朝小说中的汉武帝形象》,《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01、陈玲:《汉魏六朝小说观观照下的笑话》,《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02、熊明:《刘向〈列士传〉佚文辑校》,《文献》,2003年第2期。
    103、刘芬:《试论四川汉代说唱俑及其史料价值》,《音乐探索》,2003年第3期。
    104、汪祚民:《<韩诗外传>编排体例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05、张新科:《<三国志>所引杂传述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06、尹富:《<伍子胥变文>与唐代的血亲复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07、伏俊琏:《汉魏六朝的诙谐咏物俗赋》,《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
    108、沈海波:《汉代小说略论》,《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09、李剑国:《“传奇之首”<赵飞燕外传>》,《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1期。
    110、黄勇:《方士小说向道士小说的嬗变》,《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11、周楞伽:《中国小说的起源和演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12、周蔚:《刘向小说艺术成就浅论》,《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13、王琳:《浅析汉代经学对神仙小说的影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14、王泽强:《论“乌”意象的蕴意及演化》,《学术探索》,2004年第3期。
    115、叶岗:《论中国小说发生期的期限》,《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16、叶岗:《<汉志>“小说家”所在的文化语境》,《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117、叶岗:《<汉志>“小说”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118、卢世华:《<汉书·艺文志>之“小说”的由来和观念实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19、叶岗:《中国小说史的起点问题—小说发生期研究举要》,《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120、马鸿雁:《<韩诗外传>研究综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4期。
    121、葛永海:《古代志怪小说本体价值观的演变》,《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22、王启涛:《王褒<僮约>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23、伏俊琏:《先秦“故事俗赋”钩沉》,《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冬之卷。
    124、陈洪、孟稚:《论汉魏六朝俳优小说》,《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25、王青:《<列仙传>成书年代考》,《滨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26、张丑平:《论汉代杂史小说中的复仇意识与侠义精神》,《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27、王齐洲:《<汉书·艺文志>著录之<虞初周说>探佚》,《南开学报》,2005年第3期。
    128、聂济冬:《简论纬书〈河图〉的小说特性》,《孔子研究》,2005年第3期。
    129、于天池:《两汉俳优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2期。
    130、罗宁:《从语词小说到文类小说——解读《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序》,《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31、叶岗:《中国小说发生期现象的理论总结——<汉书·艺文志>中的小说标准与小说家》,《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132、伏俊琏:《战国早期的志怪小说》,《光明日报》,2005年8月26日,第六版。
    133、刘化晶:《〈汉武故事〉的作者与成书时代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34、丁宏武:《考古发现对〈西京杂记〉史料价值的印证》,《文献》,2006年第2期。
    135、韩高年:《论〈淮南鸿烈〉对汉大赋审美倾向的影响》,《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3期。
    136、宁稼雨:《中国小说起源的动态说》,山东大学《中国小说古今通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9月。
    137、程毅中:《略谈先唐小说的演进》,山东大学《中国小说古今通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9月。
    138、王培元:《汉代小说作品辨证》。马瑞芳、邹宗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9、王培元:《略论汉代小说的意义》。马瑞芳、邹宗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0、陈洪:《古小说史三考》,《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二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141、董乃宾:《诸朝正史中的小说与民间叙事》,《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142、傅修延:《中国叙事传统形成于先秦时期》,《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143、童庆炳:《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左传〉叙事艺术论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44、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145、王齐洲:《〈汉志〉著录之小说家〈伊尹说〉〈鬻子说〉考辨》,《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46、陈洪:《〈列仙传〉成书时代考》,《文献》,2007年第1期。
    147、陈松青:《论汉赋的小说化叙事》,《天中学刊》,2007年第1期。
    148、饶道庆:《刘向〈列士传〉佚文辑校增补》,《文献》,2007年第1期。
    149、陈君:《鸿都门学之兴衰及其历史启示》,《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2期。
    150、王齐洲:《〈汉志〉著录之小说家〈封禅方说〉等四家考辨》,《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51、高华平:《中国先秦小说的原生态及其真实性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52、程国赋,蔡亚平:《论〈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的著录标准及著录特点》,《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2期。
    153、许云和:《尹湾汉简〈神乌傅(赋)〉考论》,《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54、邵毅平,周峨:《论古典目录学的“小说”概念的非文体性质》,《复旦学报》,2008年第3期。
    155、马振方:《〈新序〉、〈说苑〉之小说考辨》,《文艺研究》,2008年第4期。
    156、刘洋:《汉代亭鬼、亭怪故事举隅》,《南都学坛》,2008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