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众媒介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媒介化生存的社会。人们被包围在一个现实媒介化的环境之中。媒介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以一种强大的无形力量不断重塑人们的认知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大众媒介俨然也是一个“活跃分子”,几乎穿透其各个场景。
     大众媒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具有不解情缘。回顾大众媒介的诞生过程,可以看到其变迁中的意识形态痕迹。意识形态是制约大众媒介发展的重要因素,大众媒介对意识形态也具有能动性。媒介现实源于客观现实但不等于客观现实,大众媒介往往会带来意识形态的遮蔽。
     在大众媒介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面临很多问题。从世界坐标来看,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思潮侵蚀的策略有所转变,利用大众媒介的控制优势来颠覆社会主义,攻势战略从鲜明对抗式转向隐蔽交往式;从中国坐标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科学性并不代表着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并未能充分地转化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力受到了质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传统路径受到了挑战;从个人坐标来看,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趋于多元。
     本文立足于大众媒介在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各种问题,试图在现有的理论争鸣和现实矛盾中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新的生长点。在结合中国现实问题、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三个视角,即大众媒介机构、大众媒介技术和大众媒介文化来展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问题的论述。
     从大众媒介机构视角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组织支撑。大众媒介机构具有多重属性,如社会属性、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掌握大众媒介的控制权事关重要,一定意义上,谁掌控了大众媒介机构,谁就拥有主导权。我国的大众媒介机构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众媒介机构是党的喉舌,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肩负起正面宣传为主,以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肩负起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我们必须掌握大众媒介机构,坚持党管大众媒介机构,以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导权。
     从大众媒介技术视角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技术支撑。大众媒介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化,拓展了数字化的生存境遇,但也成为新的统治和操纵形式。大众媒介技术参与意识形态建构,作为意识形态存在。大众媒介技术成为一种异化于自身、异化于人和异化于社会的力量。大众媒介技术生成新的权力,产生新的阶级。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依托大众媒介技术进行传播,并超越大众媒介技术带来的负效应,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大众媒介技术,以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动权。
     从大众媒介文化视角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支撑。大众媒介文化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即大众、大众社会的产生,以及大众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大众媒介文化通过符号建构意义,具有意识形态性。大众媒介文化有负面效应,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冲突和矛盾。面对文化霸权的国际现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处于艰难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增强媒介话语阐释力,弘扬主旋律,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权。
     大众媒介不仅是作为媒介机构的存在,还是作为媒介技术和媒介文化的存在。大众媒介并非单纯的宣传工具,也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问题的研究需要区分大众媒介机构、大众媒介技术和大众媒介文化,三者统一,不可分割。在大众媒介环境下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问题,需要根据大众媒介的时代变化,根据中国国情和现实的需要,全方位地、灵活地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
Modern society is a society of medium survival. People are surrounded in a real environment of mass medium. Media has become a way of life style exists in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with a powerful intangible forces constantly reshape people's cognitive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mass media has also an "active", almost through its various scenarios.
     Mass media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Mass media and ideology have don't understand love. Review the birth process of mass media; you can see the change of ideology. Ideolog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media; meanwhile Mass media also has the initiative to ideology. Media reality is the result of objective reality but is not equal to objective reality, Mass media tend to bring the shelter of ideology.
     In the Mass media environment, socialist ideology faces many problems. From the point of world coordinates, it changes that capitalist ideology trend of erosion of the strategy,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control of the mass media to overthrow the socialist. At the same time, the offensive strategy turns to concealed type from distinct adversary. Coordinating from China,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itself does not represen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y spreading,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are failed to fully into identity of socialism, Marxist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 power was questioned, the spread of socialist ideology has been challenged the traditional path; From the point of individual coordinates, medium survival has become a modern way of life, the people's thought tend to be diversified.
     Based on mass media to spread socialist ideology in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practical level of all sorts of problems, we attempt to found in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and realistic contradiction new growing point for the spread of socialist ideology. Combined with China's reality, reference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it devote to the socialist ideological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the mass media institutions, Mass media technology and mass media culture.
     Seen the supported for the spread of socialist ide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media agencies organizational, Mass media organizations with multiple attributes, Such as social, political attribute and economic attribute.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mass media to grasp control, a sense, who control the mass media organizations, who has control. In China, Mass media institutions has a long development process, it is the mouthpiece of the party, and shoulder positive publicity is given priority to in order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to spread of Marxism, to fight against Marxism, to maintain socialist ideology security responsibility in the socialism ideology spread. We must master the mass media institutions, and adhere to the party tube mass media institutions, it ensure that the spread of socialist ideology.
     Seen the support for the spread of socialist ide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media technology technical, Mass media technology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in productivity, and expand the digital living circumstances, but also become the new rule and manipulate form. It is an ideology for the Mass media technology involved in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to be in itself a kind of alienation, alienation and alienation in the power of society, and generate new power, a new class. In our country, socialist ideology depends on the spread of mass media technology, transcend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mass media technology and promotes people's free all-round development. We must vigorously develop mass media technology to ensure the initiative of the spread of socialist ideology.
     Seen the spread of socialist ideology culture from the mass media culture perspective to support the generation of mass media culture needs certain social conditions with the production of mass, the mass society and mass media, especially the wide use of electronic media. It is ideology through mass media culture symbol meaning. Having a negative effect, mass media culture and socialist ideology has a conflict and contradiction. Facing international cultural hegemony, socialist ideology spread in difficult environment. We must strengthen the media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power, and carry forward the melody, to ensure that the spread of socialist ideology.
     The existence of the mass media is not only as the media agency, but also as the existence of media technology and media culture. It is not a simple propaganda tool, is also part of the social system. Socialist ideology problems ne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mass media organizations, mass media technology and mass media culture, but the three unification, inseparable. In the mass media environment, we research socialist ideology transmission problem depending on the era of mass media change and the needs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reality, full range, the flexibility to look at and deal with this problem.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9-29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0页。
    ① 肖小穗:《传媒批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0页。
    ① 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51页。
    ②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批判理论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结合》,陶东风译,载于陶东风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①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 姚大志:《现代意识形态理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 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④ 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⑤ 郑永廷等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⑥ 陈晓明、周宏、孙强:《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⑦ 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
    ⑧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⑨ 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⑩ 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1 候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2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13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4 黄传新等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年。
    ① 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③ 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
    ④ 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⑤ 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⑥ 叶启绩等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⑦ 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⑧ 张艳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⑨ 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⑩ 胡正荣:《媒介市场与资本经营》,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序言”,第2页。
    ① 吴玉荣:《互联网改变意识形态建构方式》,《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9期。
    ② 魏泳安、王学俭:《新形势下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探究》,《理论导刊》212年第5期。
    ③ 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④ 牛晋芳、孔德宏:《必须重视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理论探索》2003年第1期。
    ① 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② 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③ 杨文华:《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的网络挑战》,《理论导刊》2011年第3期。
    ④ 聂立清:《社会信息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构建》,《领导科学》2010年8月(中)。
    ① 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② 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① 李笃武:《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与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② 张强:《积极回应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求是杂志》2010年第9期。
    ③ 牛晋芳、孔德宏:《必须重视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理论探索》2003年第1期。
    ④ 林滨、户晓坤:《大众传媒·意识形态·人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媒介批判理论的当代解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⑤ 魏泳安、王学俭:《新形势下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探究》,《理论导刊》2012年第5期。
    ① 刘先春、关海宽:《网络化境遇中的意识形态间对话》,《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第2期。
    ②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③ 李君如:《30年来中国媒体的发展和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11期。
    ④ 王晓升:《强化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主导地位的几个策略问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⑤ 顾承卫、胡晓飞:《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媒史页存览》,《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9期。
    ① 廖志诚:《大众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理论探索》2011年第4期。
    ①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① 英文"media"原是"medium"的复数形式,而法语在使用这一个外来语词时,则结合法文的语言规范性在"media"词尾加上了“s”,也即"madias".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2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09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28页。
    ⑤ “传媒”、“媒体”、“媒介”,在使用中时常混淆,并在很多情况下等同使用,但它们的侧重各有不同。“传媒”,即传播媒介,主要在传播学范畴进行使用,侧重进行信息传播的载体、手段和途径等;“媒体”,即媒介载体,“体”含有形质、本体之义,多为实体的有形存在,如中央媒体、外国媒体等媒体机构,侧重媒介活动的主体性;“媒介”,则多是强调不同的媒介技术,如纸质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三者区别不大。
    ⑥ 冯一粟:《大众传媒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① “蚊虫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② “粉笔是传播知识的媒介”。
    ③ 冯一粟:《大众传媒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④ [美]约翰·费斯克等著:《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61页。
    ⑤ 邵培仁、海阔:《大众传媒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① 邵培仁、海阔:《大众传媒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② 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③ 邵培仁、海阔:《大众传媒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④ 弗朗西斯·巴勒:《传媒与社会》,蒙克莱斯蒂安(Montchrestien)出版社,2003年第11版,第8页。他认为传媒可以分为:自主媒介(报纸、唱片等),传播媒介(广播、电视)和传通媒介(电话、互联网等)。他的观点既侧重于表达的传播者及其许可的方式,同时也侧重于使用。弗朗西斯·巴勒:法国当代 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军人物,其主要著述《传媒与社会》是法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必读书——译注。
    ① 吴尔敦:《互联网及其之后?》,弗拉马利翁(Flammarationa)出版社,1999年,第104页。弗拉马利翁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传播研究院院长、国际著名传播学学者,主要的著述有《必须拯救传播》、《另类世界化》、《新传媒批评理论》、《理解传播》、《战争游戏》、《最后的乌托邦》和《电视批评理论》等等——译注。
    ②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①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页。
    ② 又称特拉西。学界普遍认可托拉西首次提出“意识形态”一词,但在某些问题上,学界也存在争议。如,安德鲁·文森特指出:“‘意识形态’一词首先由托拉西于1796年和1798年间在他向巴黎法兰西研究院分期宣读的题为《关于思维能力的备忘录》的论文中提出来的。他的一本名为《意识形态原理》(1810-1815)的著作随后出版。”(参见:《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页。)而大卫·麦克里兰则认为意识形态一词“出现于1797年”。(参见:《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③ 也译为《观念学原理》或《思想体系原理》等。
    ④ David Morriee, Philosophy, Science And Ideology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Inc.1996, p.263.
    ①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②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③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④ 候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4页。
    ⑤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①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②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
    ① 候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7页。
    ⑤ “……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①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页。)
    ② 当然,这里的思想体系是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
    ③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④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① 在列宁著作中文版的不同版本中,“意识形态”一词时有也被翻译成“思想体系”。如,“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参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6页。
    ③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④ 列宁在1908年《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提到,“一句话,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参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这里的“思想体系”,也译为“意识形态”。
    ⑤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3页。
    ①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91页。
    ① [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41页。
    ② 在中世纪以前,人类的认知基本上处在对君权和神权的盲目崇拜和对自然力量的蒙昧无知的状态之中。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彰显的个性解放,大力推动了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为大众媒介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国,清末资产阶级改良,以及各种新的政治观念的涌现,也为大众媒介的诞生提供了条件。西欧、中国经历了对神权或王权的质疑和反思,思想获得了启蒙或解放,各个社会阶层都迫切地需要通过各种媒介来表达思想观点、政治主张与诉求,这就为大众媒介提供了新的传播内容,也使得它不得不在传统的政治立场与当时的激进立场之间做出选择。
    ③ 英国的都锗王朝(1485-1603年)、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西班牙的哈普斯堡王朝(1516-1700 年)和法国的波旁王朝(1589-1793年,1814-1830年)都对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而日本明治政府时期,仅1873年至1875年的三年期间,就有300多名记者和报刊人士受到惩处。
    ④ 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⑤ 冯一粟:《大众传媒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7-19页。
    ① Mass media is the fourth branch of government."
    ② 大众媒介在西方被放置在凸显的位置,被称为“第四权力”、“社会公共舆论工具”、“第四等级”,等等,这些称为背后力图凸显大众媒介的公共领域精神。
    ① 詹姆斯·伯恩斯等著:《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86页。
    ① [日]井上俊等著:《媒介与信息化的社会学》,岩波书店,1996年,第52页。
    ① 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第207-209页。
    ② 詹姆斯·伯恩斯等著:《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83页。
    ① 潘家庆:《传播、媒介与社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页。
    ② 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8-159页。
    ③ 金雁、李兵、郑穗平:《传媒时代:人类认知新概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页。
    ④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年,第8-9页。
    ① 如,CNN和时代周刊的产权归属于时代-华纳集团(上市公司);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产权归属于通用电器(GE)(上市公司);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集团、路透社的产权都隶属于上市公司。
    ②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0页。)“使用与满足”模式主要是:受众的内在外在特征(包括需求和兴趣)→对媒介种类、内容等等的感受和期望→使用媒介种类、内容的决定(可能也是使用功能替代物的决定)→某种媒介使用和使用内容数量、类型等。(参见:卜卫:《媒介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7页。)
    ①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208页。
    ② 苗棣、范钟离:《电视文化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
    ③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108页。
    ① 参见McCombs, M. E.&Shaw, D. L: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i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Spring 1972,第176-187页。转引自: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75页。
    ② 《列宁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1页。
    ④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1页。
    ⑤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1页。
    ⑥ “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5页。)
    ⑦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4页。
    ⑧ 夏赞君、卿明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① 1861年,英国最后一项知识税被废除,“便士报”(以货币的最小单位作为报价)流行。这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变化,例如,报纸就包括在英国城市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之内”。(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4页。
    ① 详见《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3页;第三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页;第五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页。
    ① 《电讯》:“你自诩为快手,那一挥而就的东西,必定是连篇废话无疑。”
    ② 《晨报》:“你早上读过了我,晚上必定想不起,你看的是无字的白纸还是印上字的报纸。”
    ③ 《晚报》:“如果你夜不能寐,请拿起这张报纸,保管你马上进入甜蜜的梦乡。”
    ④ 《文学报》:“在整个艺苑中,这片树叶刺儿最多,可是它那么干枯!风一吹,便凋落。”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7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7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9页。
    ① 普鲁士封建统治者为了压制舆论,早在1819年颁发了书报检查令。后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以及资产阶级民主派对书报检查灰度日益不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1841年12月24日,普鲁士政府颁发了新的书报检查令,用虚伪的“自由主义”词句来伪装其专制主义的出版政策,掩盖其新的书报检查令的虚伪性和反动性。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4页。
    ③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④ 帕麦斯顿子爵,亨利·约翰·坦普尔(1784-1865),1809年到1865年期间,历任英国外交大臣和首相。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6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5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3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58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19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19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2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0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1页。
    ⑤ 克利盖是一位与同盟有联系的德国大学毕业生,他在移民美国后创办了《人民论坛报》,鼓吹充满“爱”的梦呓的社会主义,这使得他被看作是欧洲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代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克利盖大大地损害了共产主义政党在欧洲以及在美洲的声誉,因为克利盖算是德国共产主义在纽约的著作界代表。”
    ① 拉萨尔(德国工人运动领袖)曾写过一本关于国际形势的小册子,口气上似乎是德国共产党人,就此,马克思在写往恩格斯的信中这样说到:“今后在这样危急的关头谁要想代表党讲话,只能在下面两者中择其一:要么他事先同别人商量,要么别人(一种婉转的说法,指你和我)就有权撇开他而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94页。)而当拉萨尔与马克思、恩格斯商议在德国共同创办办刊时,马克思拒绝了这一提议。马克思对恩格斯这样说到,“因为我们这位朋友是轻率的,他一坐在那里当主编,就随时能够给我们大家招来麻烦!他自然会马上使报纸具有党的机关报的性质,而我们将不得不为他的一切蠢事承担责任,对此应当十分认真地予以考虑”。(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56页。)这些努力都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纯洁性,捍卫了党的精神和荣誉。
    ② “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干呼万应的喉舌。”(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75页。)“我们应该竭尽全力捍卫,特别是在报刊上捍卫我们的每一个观点”(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0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4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5页。
    ① 马克思还将这些原则作为区分“好”报刊与“坏”报刊的标准,“究竟哪一种报刊,‘好’报刊还是‘坏’报刊,才是‘真正的’报刊!哪一种报刊说的是事实,哪一种报刊说的是希望出现的事实!哪一种报刊代表着社会舆论,哪一种报刊在歪曲社会舆论!那么,哪一种报刊应该受到国家的信任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9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13页。
    ④ 1864年,《蜂房报》被确定为国际的第一家机关报。国际赋予它机关报的名义,而它则主要承担报道国际活动的责任。但由于总委员会并没有掌握该报的所有权,报纸的报道一旦违反国际的基本宗旨,总委员会常常除了谴责之外别无他法。
    ⑤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编委会:《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会议记录(1864-1866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2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1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1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3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7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02页。
    ③ 列宁全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为笔名。
    ① 《列宁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9页。
    ② “我们不打算把我们的机关报变成一个形形色色的观点简单堆砌的场所。相反,我们将严格按照一定的方针办报。一言以蔽之,这个方针就是马克思主义”。(参见:《列宁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16页。)
    ① 《列宁选集》第四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2页。
    ② “报纸的作用并不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参见:《列宁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页。)
    ③ “脚手架”为列宁语。“报纸可以比作脚手架,它搭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周围,显示出建筑物的轮廓,便于各个建筑工人之间进行联络,帮助他们分配工作和观察有组织的劳动所获得的总成绩。”(参见:《列宁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页。)
    ④ “当石匠建造一座前所未见的巨大建筑物而在不同的位置上砌石头的时候,总要拉一根线来帮助找准砌石头的位置,指明整个工程的最终目标,不仅使每一整块石头而且使每一小块石头都能用得上,使它们相互衔接起来,形成完整而统一的大厦的轮廓,岂不正是既有石头,又有石匠,但就是缺少一条使大家都能看得见、都可以遵循的引线吗?”(参见:《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0页。)
    ⑤ “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只有从一切阶级和阶层同国家和政府的关系方面,只有从一切阶级的相互关系方面,才能汲取到这种知识。”(参见:《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3页。)
    ⑥ 《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6页。
    ⑦ 《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6页。
    ① 《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3页。
    ② 《列宁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3-84页。
    ③ 《列宁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3-84页。
    ④ 《列宁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4-85页。
    ⑤ 《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6页。
    ⑥ 《列宁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9页。
    ① 《列宁全集》第四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76-177页。
    ② 《列宁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6页。
    ③ 《列宁全集》第四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0页。
    ④ 《列宁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6-87页。
    ⑤ 《列宁全集》第四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89页。
    ⑥ 《列宁全集》第四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89页。
    ① “现在我们应该注意把全部宣传鼓动工作从为政治和军事服务转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这一点我们已经宣布过很多次,但是还不够”(参见:《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0页。)
    ② 《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5页。
    ③ 《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2页。
    ④ 将媒介特别是报刊媒介作为“工具”,在列宁的语言中多次出现。如:“报刊应当成为我们加强劳动者的自觉纪律、改变资本主义社会陈旧的即完全无用的工作方法或偷懒方法的首要工具。”(参见:《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6页。)“我们的报刊应当成为鞭策落后者的工具,成为教育人们积极工作、遵守劳动纪律、加强组织的工具。”(参见:《列宁全集》第三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3页。)
    ⑤ 《列宁全集》第三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1-92页。
    ⑥ 列宁于1920年11月为全俄政治教育总委员会起草《关于生产宣传提纲》,12月他提纲中的思想被写入党中央《关于创办专门的生产机关报的决议草案》中。
    ① “榜样的力量”为列宁语。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个别榜样的意义,比如说,某个生产合作社的榜样的意义,必然是极其有限的;只有小资产阶级幻想家,才会梦想用慈善机关示范的影响来‘纠正’资本主义。在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里以后,在剥夺了剥夺者以后,情况就根本改变了,而且,如一些最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多次指出过的那样,榜样的力量第一次有可能表现自己的广大影响。模范公社应该成为而且一定会成为落后公社的辅导者、教师和促进者。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详细介绍模范公社的成绩,研究它们取得成绩的原因和它们经营的方法”(参见:《列宁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3页)“这样我们就能够而且一定会使榜样的力量在新的苏维埃俄国成为首先是道义上的、其次是强制推行的劳动组织的范例。”(参见:《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6-137页。)
    ② “黑榜”为列宁语。如,“把那些顽固地保持‘资本主义传统’,即无政府状态、好逸恶劳、无秩序、投机活动的公社登上‘黑榜’”。(参见:《列宁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3页。)“决不放过向有关机关上报表报不准时或表报不全的问题,把失职人员登上黑榜”。(参见:《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2页。)
    ③ 《列宁全集》第四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7页。
    ④ 《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7页。
    ① 发明家。列宁期望,“这种收音机经过邦契·-布鲁耶维奇的改进,将很容易地成百成百生产)。”(参见:《列宁全集》第五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0页。)
    ② 人民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③ 《列宁全集》第四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4页。
    ④ 《列宁全集》第五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0页。
    ⑤ 《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1页。
    ⑥ 《列宁全集》第五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33页。
    ⑦ 《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2页。
    ⑧ 《列宁全集》第五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33页。
    ⑨ 例如: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策、国际联盟的活动、柏林的饥民等等。不仅要放映电影,而且也要放映有宣传意义并附有适当文字说明的照片。必须使私营电影院将相当一部分收入以租金形式上交国家。要给企业主扩大片目和上映新片的权利,使企业主能从制作和生产新影片中得到好处,但一定要经过教育人 民委员部审查并保持娱乐片同题为《各国人民生活点滴》的宣传片之间的比例。(参见:《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3页。)
    ① “当然,不能有黄色和反革命的内容。”
    ② 《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3页。
    ③ 《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3页。
    ④ 《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3页。
    ⑤ 由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属的中央出版供应社和地方分社按一定比例分配。
    ⑥ 《列宁全集》第四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35页。
    ⑦ 当时单位内部实行的是货币结算,而货币在这里只是一些数字。
    ① 。毛泽东关于大众媒介的一系列思想,可以说,影响了中国半个多世纪新闻业的发展。毛泽东的一生都在不断地与各种大众媒介打交道,并善于充分利用报刊等大众媒介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早在1914年,他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所写的《读书会的商榷》一文中就指出,“报是人人要看的东西,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好办法。”随后,毛泽东参加了一系列的媒介实践活动,包括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周刊、《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湘潭教育促进会会报》等等。在这些媒介实践中,毛泽东充分地发挥了报刊影响社会的功能,将大众媒介的实践活动作为从事社会主义革命或建设活动的一部分。
    ② 邓小平在1922年至1924年在法国参加了中共旅欧支部的团刊《少年》和党刊《赤光》的编辑工作,后又在1933年8月到1935年1月主编中国工农红军机关报《红星报》。回国后,在以中央代表身份领导广西左江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七军和红八军的创建期间,指示创办了《群众报》和《右江日报》。这些经历让邓小平对大众媒介(特别是报刊媒介)下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邓小平的理论魅力在于务实性,有许多远见卓识。
    ③ 自1989年担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之后,江泽民同志多次到视察党领导的主要媒体,在党的宣传工作会议上就大众媒介舆论和宣传工作发表多次重要讲话。从1989年至2001年,江泽民每年都对大众媒介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等发表讲话,亲自参加每年一次的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或者是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江泽民认识到,在世界风云变换的浪潮中,大众媒介的舆论影响力扮演着空前重要的角色。江泽民在总结苏联和东欧事件媒介舆论错误导向的惨痛教训上,根据新时期媒介舆论的关键性地位,提出党的新闻事业是“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参见:《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4页。)的论断,强调大众媒介的舆论宣传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
    ④ 胡锦涛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就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自2002年主持党和国家的工作以来,就思想宣传工作、大众媒介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等发表了很多讲话。
    ⑤ 习近平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对大众媒介环境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 系列具有战略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发言。他不仅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要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还关注到新媒介的变化与发展,提出要注意“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大众媒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要始终重视发展信息产业,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重要作用。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5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9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4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5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5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31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8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5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9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9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0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6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0页。
    ② 《中国新闻年鉴(2001)》,北京: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2001年,卷前2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5页。
    ④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5页。
    ⑤ 《中国新闻年鉴(2001)》,北京: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2001年,卷前3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6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7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85页。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批评理论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结合》,陶东风译,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② 雷颐:《今天非常“法兰克福”》,《读书》1997年第12期。
    ③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批判理论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结合》,陶东风译,载于陶东风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④ 卡斯帕·马斯曾说到的,“由于人们对定势判断(stereotyped judgments)的喜好,其思想原有的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流失了。”(Kaspar Maase,A Taste of Honey Adorno's Reading of American Mass Culture European Reading of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edited by John Dean&Jean-Paul Gabilliet,London:Greenwood,1996, P.201.)
    ① Dominic Strinati.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London:Routledge,1995, P.64-65.
    ② Peter Golding&Graham Murdock.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edia, Vol.1, Cheltenham:Edward Elgar,1997, p.536.
    ③ Dominic Strinati.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London:Rout ledge,1995, P.61.
    ④ Kenneth Dyson&Walter Homolka. Culture First,London:Cassell Wellington House,1996,p.15.
    ①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都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48页。
    ② George Ritzer.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New York:Mcgraw-Hill,1996,p.497-499.
    ② 转引自:[加]考林·霍斯金斯等:《全球电视和电影》,刘丰海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①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4页。
    ②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褚思真、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0页。
    ③ John Fisk,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Methuen and New York,1987, p.89.
    ① 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② 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③ 肖小穗:《传媒批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4页。
    ①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5页。
    ② [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24页。
    ③ [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④ [美]马尔库塞:《否定:批判理论文集》,波士顿,1969年,第223页。
    ⑤ 祖朝志:《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5期。
    ① 祖朝志:《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5期。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2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3页。
    ① 1776年,美国签署了《独立宣言》,揭开了自由主义影响下连绵起伏的现代革命运动的序幕;当年,英国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揭示了以自由主义为标志的现代意识形态的最初时代的来临。
    ② [美]I.克拉莫尼克、F.M.华特金斯:《意识形态的时代——近代政治思想简史》,章必功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8页。
    ③ 通常,政治学意义上称之为“意识形态终结”,苏联学者又称之为“非意识形态化”。20世纪,这一社会思潮主要集中表现为两个阶段:一是在50年代以丹尼尔·贝尔、西摩·马丁·李赛普特等为代表的学者宣称“意识形态终结”;二是在80年代末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冷战结束时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新的一场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热潮。
    ④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50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1年,第462页。
    ① [美]赛·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②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50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译者序”,第2-3页。
    ③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303页。
    ④ 候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607页。
    ① 候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607页。
    ② [德]塞巴斯蒂安·赫尔科默:《“后意识形态时代的意识形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3期,第21页。
    ③ [美]I.克拉莫尼克、F.M.华特金斯:《意识形态的时代——近代政治思想简史》,章必功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02页。
    ① 诸如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流派和思潮。
    ① 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意识形态与外交事务——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第166页。
    ② 曹长盛、张捷、樊建新:《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1页。
    ① 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意识形态与外交事务——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第166页。
    ② 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意识形态与外交事务——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第166-167页。
    ③ 候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页。
    ① 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① 曹长盛、张捷、樊建新:《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56页。
    ① “美国之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起来的,经费全部由美国政府拨给,是美国对外的最大广播电台。从建立之日起,就属于美国政府机构的一部分,接受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机构的资助,参与所谓的“黑色宣传”等活动。战后,归美国新闻署瞎管,其宣传任务被界定为“利用广大的无线电网与共产主义作斗争”。1957年“美国之音”使用43种语言广播,其中:苏联各民族语言8种,东欧各国语言10种,中国语言3种(另有部分英语、俄语节目),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语言共14种。另外,还有西亚、北非通用的阿拉伯语广播,总括起来,“美国之音”的对象主要是苏联、东欧和中国。
    ② “自由电台”于1953年开办,前身是“解放广播电台”,后于1963年改名为自由广播电台。其对着重对苏联人民进行广播,电台,用俄语和其他11种苏联少数民族语言播音,而俄语播音每天高达24小时。
    ③ “自由欧洲电台”是专门对东欧和苏联波罗的海沿岸的加盟共和国广播的电台,用6种东欧国家语言广播,每周的播音时间达627小时。
    ④ 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年,第176页。
    ⑤ 尼克松:《真正的和平》,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
    ① 尼克松:《真正的和平》,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
    ① 本刊课题组:《当代资本主的基本矛盾——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求是杂志》2001年第3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页。
    ① 高长玲:《青少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的培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① 见http://baike. baidu. com/view/9242.htm
    ①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4页。
    ①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86页。
    ②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页。
    ③ [英]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④ 《CNNIC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201/t20120116_23667.html
    ① [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传播概论》,赵敬松译,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③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④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①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
    ②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180页。
    ③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的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④ [美]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33位网络时代精英预言未来文明的特质》,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08页。
    ① 邵培仁、海阔:《大众传媒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页:冯一粟:《大众传媒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② 金文、张继平、冯波:《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大众传媒的基本问题》,见冯宋彻主编:《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页。
    ③ 纸张、电缆等材料是认为能直接感知和描述的宏观物质,电波等是微观物质,可用仪器等测出。
    ④ 金文、张继平、冯波:《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大众传媒的基本问题》,见冯宋彻主编:《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① 金文、张继平、冯波:《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大众传媒的基本问题》,见冯宋彻主编:《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② [美]梅尔文·德弗勒、[美]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140页。
    ③ [英]泰勒、[英]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① [英]泰勒、[英]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② [英]泰勒、[英]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5-86页。
    ① G. Satori,'Politics Ideology and Belief System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3,1969, p.411
    ① [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徐昌翰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② [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徐昌翰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① [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袭伯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第336页。
    ② 柳旭波:《传媒业产业组织研究——一个拓展RC-SCP产业组织分析框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4页。
    ③ 吴曼芳、刘灏:《媒介产业组织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第163页。
    ① 冯一粟:《大众传媒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② 冯一粟:《大众传媒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③ 喻国明:《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① 喻国明:《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5-96页。
    ① [新华社陕北1949年1月31日电]“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拥有二百余万人口的北平,本日宣告解放。”“……北平的国民党主力现已开至城外指定地点,人民解放军定于本日开始入城接访。北平的人民很久已象亲人一样地渴望着人民解放军,在知道了即将开入北平之后,北平的工人、学生、市民连忙热闹非凡地筹备着盛大的欢迎仪式,并且因国民党全部出城之一再延期而感觉不耐。人民解放军即将和平地开入北平的消息,使这个古城突然恢复了青春的活力。从1月23日起物价顿然下降。街道上重新拥挤着欢天喜地的行人。……”
    ② [美联社1949年2月3日电讯]“今日北平给它的共产党征服者一个热闹的欢迎,这只是这个经常被征服的城市才能做到。共产党向拥护者的成千上万的人显出一两件东西看看——长达数里的缴获来的美国造的各种车辆。市民在这个热闹的欢迎游行中把嗓子都喊哑了——正如当日本人占领北平他们欢迎日本人,当美国人回来他们欢迎美国人,当中国国民党人回来他们欢迎国民党,以及数百年前欢迎蒙古人与鞑靼人一样,北平欢迎他的征服者方面是素享盛名的。”
    ③ 夏赞君、卿明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① 转引自:蒋晓丽等著:《奇观与全景传媒文化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12-213页。
    ① 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359-362页。
    ② [美]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6页。
    ① 蒋晓丽,等著:《奇观与全景:传媒文化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10-211页。
    ① 在1942年9月22日,《解放日报》社论《党和党报》就明确提出:“报纸是党的喉舌,这是一个巨大集体的喉舌”,报纸应该是党的代言人,是党的发言机构。1954年,中共中央决议又指出,“党委的机关报是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中再次指出,“报刊、新闻、广播、电视是党的舆论机关。”(参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88页。)
    ② 报纸有党委机关报、晚报、都市报、专业报刊等等,电台有综合台、文艺台、经济台、交通台等,电视台又有新闻综合频道、教育频道等。
    ③ 比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除了拥有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以外,还有《申江服务导报》(该报主要是面对白领阶层的时尚休闲为主的周报)、《新闻晚报》(该报主要是以社会新闻和生活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晚报)《新闻晨报》(该报主要是以股市行情为主的面向上班族和股市投资者们的综合性报刊),等。
    ① “属于党的喉舌性质的单位,实行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不属于党的喉舌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努力加强管理,增强活力,提高服务水平。鼓励应完全面向市场的经营性行业和单位走向市场,走产业化、企业化的道路,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并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跻身于国际市场。”(参见:李长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广州日报》2003年5月3日。)
    ① “最著名的当推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提出并由社会学家赖特补充的大众传播的四种社会功能”,也即是传承社会文化、监视周围环境、提供娱乐和联系社会各部分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参见:吴文虎:《传播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② 传播学研究者拉扎斯菲尔德和社会学家默顿提出,大众媒介机构具有“麻醉精神”、“授予地位”和 “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的功能。
    ① [美]沃纳·赛佛林、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
    ② 冯一粟:《大众传媒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2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662页。
    ① 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3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18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5页。
    ④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47页。
    ⑤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3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3页。
    ②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16页。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94页。
    ④ 郑永廷等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① 朱兆中:《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1页。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58-65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9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6页。
    ② 田心铭:《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0页。
    ① 朱兆中:《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5页。
    ②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45页。
    ③ 《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① 王庆五,等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292页。
    ② 王庆五,等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4页。
    ① [加]玛丽·葳庞德:《传媒的历史与分析》,郭镇之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
    ②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0页。
    ③ “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同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出版等事业一样,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具体发展规律,但是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参见:《中国新闻年鉴(199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卷前2页。)“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参见:《中国新闻年鉴(1997)》,北京: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1997年,卷前1页。)“新闻舆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都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参见:《中国新闻年鉴(1997)》,北京: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1997年,卷前3页。)
    ①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16页。
    ①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50页。
    ② 孙伟平:《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1页。
    ③ 彼德·F.德鲁克:《从资本主义到知识社会》,见达尔·尼夫主编《知识经济》,樊春良、冷民等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54页。
    ④ 美国商务部经济与统计行政事务部政策发展办公室:《数字经济——美国商务部2000年电子商务报告》,晏维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
    ⑤ 美国商务部经济与统计行政事务部政策发展办公室:《数字经济——美国商务部2000年电子商务报告》,晏维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① 佩克·海曼:《信息时代文化的黑客伦理》,见曼纽尔·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6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0页。
    ③ [美]梅尔文·德弗勒、[美]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36页。
    ④ [美]梅尔文·德弗勒、[美]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140页。
    ⑤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第27页。
    ① 阿尔文·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刘炳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27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5页。
    ③ 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赫芳、刘长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23-424页。
    ④ [日]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理想》,卞崇道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54页。
    ①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7页。
    ② 刘英杰:《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7页。
    ① 邦格:《技术的哲学输入和哲学输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4年第1期,第56页。
    ① 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42页。
    ① 远航:《技术的价值负荷过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2期,第32页。
    ②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6页。
    ③ [日]水越伸:《数字媒介社会》,冉华、于小川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0页。
    ① [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2页。
    ② 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35页。
    ③ [美]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0页。
    ① [日]水越伸:《数字媒介社会》,冉华、于小川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1页。
    ① 特雷尔·拜纳姆、西蒙·罗杰森:《计算机伦理与专业责任》,李伦、金红、曾建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② 阿尔文·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刘炳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22页。
    ③ 彼德·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④ 彼德·F.德鲁克:《从资本主义到知识社会》,见达尔·尼夫主编:《知识经济》,樊春良、冷民等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①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② 查尔斯·R.麦克克鲁尔:《电子社会的网络技能与教育断层》,见美国信息研究所编:《知识经济—21世纪的信息本质》,王亦楠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
    ③ 查尔斯·R.麦克克鲁尔:《电子社会的网络技能与教育断层》,见美国信息研究所编:《知识经济—21世纪的信息本质》,王亦楠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④ 查尔斯·R.麦克克鲁尔:《电子社会的网络技能与教育断层》,见美国信息研究所编:《知识经济—21世纪的信息本质》,王亦楠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① [日]吉见俊哉等著:《媒介和信息化的社会学》,岩波书店株式会社,1996年,第52页。
    ② [法]弗朗西斯·巴勒著,迎旋译:《传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符号学理论》,张锦华等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224页。
    ① [美]威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西伯特、西奥多·彼得森:《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111页。
    ②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02页。
    ①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孙道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72页。
    ②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孙道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62页。
    ③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挑战--21世纪的指南针》,朱生坚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第108页。
    ① [美]约瑟夫·S.奈、[美]约翰·唐纳胡:《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② Peter Hugill, Global Communication since 1844 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9, p.2.
    ① [美]古德诺:《解析中国》,蔡向阳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第74页。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页。
    ② 转引自:[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③ “文化”概念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种范式。18世纪德国启蒙思想家赫尔德尔(Herder)在《人类历史哲学概要》中从三个基本特征对文化进行过界定:其一,文化是一种社会生活模式,其概念是统一同质的,人们的言行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二,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代表的是民族精华;其三,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文化,文化具有明确的边界。这三个特征时常被认为文化理论的权威界定。但是,对于文化的争议始终未曾停止过,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洛依伯(Alfred Kroeber)和克莱德·克勒克洪Clyde Kluckhohn)在《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1963年出版)一书中,又从哲学、教育、历史、艺术、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纠葛方而对文化作出了界定。澳大利亚文化理论研究者托尼·本内特(Tony Bennett)曾在《文化:一门改革家的科学》(1998年出版)一书中还从五个方面界定了文化,即一是广义的政策研究,涉及政府和文化的关系;二是政策与实践研究;三是跨学科和多元化的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的研究;四是国际和比较研究,围绕文化和传媒论证退出国界;五是历史意识和理 论前沿性研究。以上仅仅是为了说明,“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一个看似简单又复杂的问题,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就成例举过17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而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也感慨culture(文化)时英语中两三个比较复杂的词。我们在对文化的理解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理解。
    ① 陆扬:《大众文化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27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页。
    ④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5页。
    ⑤ 媒介文化,时常又被称为“媒体文化”,其英语表达为“media culture”,目前学界对这两个词的运用时时常混合的,但“媒介文化”的使用率相对更高一些。
    ⑥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1页。
    ①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8-20页。
    ②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5-16页。
    ③ 如: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产与理论的张力》,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76页;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45页。
    ① 叶虎:《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②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81-289页。
    ③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3页。
    ①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156页。
    ② 转引:[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7页。
    ③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81页。
    ④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4页。
    ⑤ 陈力丹:《舆论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259页。
    ① Dominic Strinati.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London:Routledge,1995, P.14.
    ② Dominic Strinati.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London:Rout ledge,1995, P.6.
    ③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6页。
    ④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4-235页。
    ① 何道宽;《加拿大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② 比如,“电子文化不同于印刷文化,印刷文化又不同于口头文化。从某种角度说,印刷技术催生的是资本主义的现代文化,电子技术则催生了以全球化为表征的后现代文化。”加拿大著名传播理论学家麦克卢汉根据大众媒介技术的变迁,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口语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三个阶段。虽然说单纯地以技术的维度来划分人类文化的发展演变,有过于片面之嫌。但是相较于当时北美乃至全世界在研究大众媒介过程中对媒介内容和媒介受众的偏重,麦克卢汉更注重了对媒介自身的探讨,他的理论发人深思。
    ③ 陆扬:《大众文化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④ [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赵敬松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①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6页。
    ②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③ [荷]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刘利圭、蒋国田、李维善、苏晓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4页。
    ④ 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9-400页。
    ① Anthony King, 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m, London:Macmillian,1991. p.31.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8页。
    ② [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72页。
    ① [美]F.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504页。
    ② John Fiske, Television:Polysemy and Popular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1986(3),p.391-408.
    ③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110页。
    ④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7-278页。
    ①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8-19页。
    ② 郑保章、王爱玲、武文颖等著:《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歧视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50页。
    ③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30-131页。
    ④ Dwight Macdonald. A Theory of Mass Culture cited i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Bernard Rosenberg, New York:Free,1964, p.60.
    ④ 转引自:[美]切特罗姆:《传播媒介和美国人的思想》,曹静生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192页。
    ① 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① 佚名:《中国可以说不》,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年,第130页。
    ② 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1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437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5页。
    ②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25页。
    ③ John Thompson,The Media and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1995,p.263.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③ 吴予敏:《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发展》,《新闻大学》2000年(冬)。
    ①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33页。
    ② 陈立旭:《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79页。
    ① 陈立旭:《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79页。
    ② 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 New York:Methuen,1987, p.116-117.
    ① [古希腊]柏拉图、[法]萨特:《老笔记——名人眼里的历史事件》,蓝黛选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前言。
    ② 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年,第215页。
    ①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330页。
    ② [英]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褚建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③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90页。
    ④ Edward Herman&Robert McChesney,The Global Media Washington:Cassell,1997,p.147.
    ① [德]施泰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5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三、四、八、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三十二、三十六、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列宁专题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13.《列宁选集》第一、三、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4.《列宁全集》第五、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列宁全集》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16.《列宁全集》第三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7.《列宁全集》第四十、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8.《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列宁全集》第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
    20.《列宁全集》第四十九、五十、五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21.《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2.《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2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4.《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2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2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2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3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3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3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1.鲍海波:《媒介文化的阐释与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曹鹏:《把脉中国传媒》,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3.曹长盛、张捷、樊建新等著:《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程伟礼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5.陈力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
    6.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7.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8.陈亚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起源: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语境》,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
    9.陈晓明:《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0.陈然兴:《叙事与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11.陈兵:《基于文化与商业契合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杜康传、李景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邓伟志:《社会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14.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
    15.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6.单继刚:《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年。
    17.董汉忠:《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年。
    18.童清艳:《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19.段京肃.:《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0.冯一粟:《大众传媒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21.冯宋彻:《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22.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3.傅泽:《文化想象与人文批评:市场逻辑下的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24.范煜辉:《意识形态幻象的批判与超越:二战后美国另种戏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25.凡奇:《“大道理”的逻辑力量:关于科学意识形态精神支撑力的逻辑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6.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11-2012):核心价值与意识形态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27.高挺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础读本》,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28.郭大方、白建武:《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与思考》,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年。
    29.郭大方:《熔铸中华民族之魂: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
    30.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1.郭文亮:《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顾肇基:《新时期意识形态问题》,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
    33.戈士国:《重构中的功能叙事: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34.候惠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35.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6.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11年。
    37.黄凯峰:《变量共生、组合创新与意识形态:多维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年。
    38.黄传新、吴兆雪等著:《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
    39.黄建新:《传媒:自由与责任:西方“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解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40.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41.胡隆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42.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3.何辉、刘朋等著:《新传媒环境中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年。
    44.蒋晓丽:《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45.姜安:《意识形态与外交博弈》,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
    46.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7.金雁、李兵、郑穗平:《传媒时代:人类认知新概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48.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9.陆扬:《大众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50.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51.雷跃捷:《媒介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2.李三虎:《自主创新的话语建构:从意识形态到创新文化自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53.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54.李宏、李民等著:《传媒政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55.李民、李宏等著:《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大众传媒》,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
    56.李海容:《泛媒时代:媒介创新与未来》,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57.李朝祥:《嬗变与整合: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年。
    58.李萍:《马克思意识形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59.李欣:《西方传媒新秩序》,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
    60.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1.刘建军:《文明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62.刘英杰:《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63.刘娜:《全球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
    64.刘京林、罗观星:《传播·媒介与心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65.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
    66.郎保东:《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特征》,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
    67.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68.欧阳康:《大众媒介通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
    69.彭继红:《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研究(1949-2009)》,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70.祁林:《电视文化的观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71.邵培仁、江潜:《知识经济与大众传媒》,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72.邵培仁、海阔:《大众传媒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73.宋进:《邓小平理论的品格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74.宋慧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75.孙力:《人的解放主题的中国化进程:中国共产党对人权的社会主义塑造和开拓》,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
    76.孙伟平:《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77.孙乃龙:《社会意识形态危机与规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78.孙洪敏:《新世纪中国意识形态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
    79.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80.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81.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82.石云霞:《十六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
    83.谭善明等:《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84.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5.魏小萍:《探求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86.温兆标等著:《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
    87.王绍臣等著:《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年。
    88.王润泽:《中国新闻媒介史:1949年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89.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90.王政挺:《传播:文化与理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91.王庆五等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92.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93.吴建国、陈先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风云录》,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
    94.吴琦等:《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95.吴冠军:《日常现实的变态核心:后“9·11”时代的意识形态批判》,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96.吴海琳:《组织变迁中的意识形态整合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
    97.吴曼芳、刘灏:《媒介产业组织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
    98.熊澄宇:《媒介史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99.谢进川:《传媒治理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0.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
    101.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评析》,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
    102.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3.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4.徐海龙:《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与文化:1967-198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105.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6.夏禹龙:《在构建社会中国家的角色和作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7.夏赞君、卿明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108.应国良:《政治意识过滤:法兰克福学派关于西方意识形态对人压抑控制机制的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
    109.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进》,.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0.喻国明:《传媒变革力》,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
    111.袁铎:《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12.严功军:《变迁与反思;当代俄罗斯传媒的转型透视》,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11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4.俞吾金:《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5.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116.杨生平:《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7.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8.杨晓峰、王君玲:《消费主义与媒介文化》,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年。
    119.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
    120.叶虎:《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121.叶启绩:《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研究》,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年。
    122.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3.周宪、刘康:《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24.周宏:《理解与批判》,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125.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6.朱育和、张勇、高敦复:《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情态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7.朱兆中:《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128.郑保章、王爱玲、武文颖:《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歧视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129.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0.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1.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132.赵长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漓江出版社,1993年。
    133.张岱年:《文化与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
    134.张辉锋:《传媒管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5.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6.张国涛:《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7.张秀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8.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
    139.张云莲:《冷战后国际社会的意识形态冲突》,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
    140.张劲松:《类型电影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141.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论析:后媒介文化语境中的艺术理论问题》,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
    14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4.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等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读本》,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1年。
    145.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6.《21世纪经济报道》:《理解传媒的7个步骤》,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
    147.[英]詹姆斯·卡伦:《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8.[英]安德森:《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左与右》,袁银传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49.[英]迪金森:《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15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51.[英]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李岚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152.[英]库兰:《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153.[英]乔治·拉雷恩:《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154.[英]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155.[英]泰勒、[英]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6.[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任文科、郑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年。
    157.[英]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8.[美]布莱恩特:《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159.[美]巴兰、[美]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0.[美]本奈特、[美]恩特曼:《媒介化政治:政治传播新论》,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16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62.[美]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胡正荣、张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163.[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裘志康,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164.[美]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
    165.[美]凯尔纳:《媒介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66.[美]凯瑟琳·霍尔·贾米森、卡林·科洛斯·坎贝尔:《影响力的互动:新闻、广告、政治与大众媒介》,洪丽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167.[美]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张慧芝、张露璐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
    16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9.[美]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人和电视剧种》,林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170.[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蒋千红、朱剑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171.[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172.[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
    173.[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74.[法]弗朗西斯·巴勒:《传媒》,张迎旋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175.[法]雷米·里埃菲尔:《传媒是什么》,刘昶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6.[法]马特拉:《传播的世界化》,朱振明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177.[法]让纳内:《西方媒介史》,段慧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8.[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冯克利译,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79.[德]托马斯·梅耶:《传媒殖民政治》,刘宁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0.[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18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182.[俄罗斯]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徐昌翰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
    18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18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5.[日]水越伸:《数字媒介社会》,冉华、于小川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6.[捷]米兰·昆德拉:《不朽》,王振孙、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187. A. Gramsci:Selections from Prison Notebook, London:Lawrence&Wishart,1973.
    188. G. W.F.Hegel:Werke 20, Frankfurt and Main:Suhrkamp Verlag 1986.
    189. K.Korsch:Marxism and Philosophy, New York:NLB,1970.
    190. Daniel Bell: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1976.
    191. H. Marcuse:One-Dimensional Man, Boston:Beason Press,1964.
    192. K. Mannheim:Idelologie und Utopie, Frankfurt an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1985.
    193. L.Althusser:For Marx, London:NLB,1977.
    194. J.Habermas:Technik und Wissenschaft als "Idelogie", Frankfurt an Main:Suhrkamp Verlag,1970.
    195. G. Lukacs:Hi 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71.
    1.白夜听:《论技术哲学的意识形态特征——以苏联-俄罗斯技术哲学发展为个案》,《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期。
    2.陈自元、刘英:《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作用——兼论与其他哲学的关系》,《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陈锡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
    4.陈锡喜:《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建构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5期。
    5.陈锡喜:《重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目标、原则和重点》,《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1期。
    6.陈秉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
    7.陈石明:《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8.陈承红:《论主导理论的核心引领价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1期。
    9.陈三三、毛勇:《国家意识形态变革与传播技术革命的变奏曲》,《新闻知识》2009年第12期。
    10.陈冬生、马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11.曹国圣:《从话语权视角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走向》,《理论探讨》2006年第1期。
    12.曹长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3.程京武:《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齐鲁学刊》2009年第1期。
    14.沧南:《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两个问题》,《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15.段志超:《论国家主导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建设的统一性》,《湖湘论坛》2002年第3期。
    16.杜仕菊:《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探索》2007年第2期。
    17.范秋迎、马雁平、刘卫莉、李剑、张倩:《从非主流意识形态视角探析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社科纵横》2010年第5期。
    18.方章东:《江泽民同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方法论创新》,《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3期。
    19.顾承卫、胡晓飞:《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媒史页存览》,《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9期。
    20.戈士国:《统治与操控的合理化机制》,《哲学研究》2012年第5期。
    21.郭明飞:《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
    22.葛彦东:《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传承》,《学术交流》2010年第11期。
    23.韩源:《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知识社会学考察》,《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
    24.何双秋:《浅析新技术条件下媒介权力属性的变化》,《理论探索》2008 年第2期。
    25.何红连:《渗透与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媒介》,《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26.何怀远:《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杰出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7期。
    27.黄明理、张秀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制约因素的认识论分析》,《齐鲁学刊》2010年第2期。
    28.寒静:《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涵义》,《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第10期。
    29.韩柱、高春花:《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考察》,《理论探索》2009年第2期。
    30.胡伯项、贾凌昌:《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3期。
    31.胡连生:《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当代世界语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32.贾英健:《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理论学刊》2010年第7期。
    33.金瑶梅:《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吗?——两位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不同回答》,《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5期。
    34.江苏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心、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指向及实现机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35.聂立清:《社会信息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构建》,《领导科学》2010年8月中旬刊。
    36.聂丽琴:《大众文化的传播特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创新》,《求实》2011年第11期。
    37.聂立清、张燕:《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机制探析》,《领导 科学》2012年4月中旬刊。
    38.李宝艳:《中国现代化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39.李宏伟:《现代技术的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6期。
    40.李祖平:《文化软实力时代契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41.李英田:《大众传播规律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9期。
    42.李笃武:《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与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3.李宜蓬、胡辰:《大众传媒形成机制探要》,《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44.李春会、赵继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矛盾与路径》,《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3期。
    45.陆树程、崔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元问题——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一种理解》,《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
    46.陆初卿:《政治体制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巩固》,《湖湘论坛》2005年第1期。
    47.刘友女:《意识形态语境中“主导”和“主流”的辨析及启示》,《学术探索》2012年第3期。
    48.刘放桐:《再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导模式》,《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
    49.刘明君:《在政治权威与理性权威之间——关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方式的思考》,《江汉论坛》2006年第7期。
    50.刘英杰:《论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
    51.刘英杰:《技术霸权时代意识形态出场方式的变化》,《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52.刘齐家:《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思考》,《理论探索》1992年第4期。
    53.刘建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理论与改革》1994年第8期。
    54.刘志雄:《转型时期主导意识形态认同流失的社会生态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55.刘忠厚:《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探》,《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56.罗剑明:《论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57.林红:《多元文化交汇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探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
    58.凌云、俞寿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4期。
    59.雷琳:《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性》,《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60.廖和平、谭培文:《偏离本质——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评析》,《理论月刊》2012年第6期。
    61.梁孝:《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西方技术统治论的文化本质及其趋势》,《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期。
    62.陆树程、崔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元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
    63.蓝蔚:《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前沿》2009年第2期。
    64.类延旭、蒋耘中、覃川:《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路径探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3期。
    65.孟轲:《略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面临的时代挑战与科学应对》,《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66.马振清:《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67.倪荫林:《试论人的思维认同机制与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导刊》2007年第8期。
    68.彭继红、孙众超:《试论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协调发展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7年第6期。
    69.潘宁、丁丽丽:《关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若干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70.邱小玲:《论执政党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71.乔文娟:《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述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第8期(中)。
    72.秦维红:《网络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与对策》,《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5期。
    73.秦维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和宣传方式的弹性转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8期。
    74.荣鑫:《消费社会情境中的技术与统治》,《北方论丛》2012年第1期。
    75.史小宁、胡祎赟:《“终结”还是“在场”: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化》,《求实》2008年第10期。
    76.孙功:《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
    77.谭宏凯:《不仅仅是发声的权利——谈对外传播的“话语权”问题》,《对外传播》2009年第2期。
    78.唐勇、王进:《20世纪初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话语权地位的变迁》,《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第5-6期。
    79.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80.吴秉元:《毛泽东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河北学刊》1998年第2期。
    81.吴玉荣:《在虚拟空间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
    82.吴文勤:《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构及其历史贡献》,《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83.王福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84.王福民:《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存在论逻辑》,《学术研究》2012年第5期。
    85.王晓升:《强化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主导地位的几个策略问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86.王涛:《从意识形态安全看互联网的渗透与防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期。
    87.王必胜:《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大众视野》,《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88.文兴吾:《社会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
    89.王永贵:《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90.魏则胜:《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逻辑》,《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91.徐伟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学 报》2003年第2期。
    92.徐增文、房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1978-2008》,《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93.徐海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中的转化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94.徐仲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红旗文稿》2008年第19期。
    95.汪行福:《主导意识形态命题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96.王先俊:《1949-1956年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3期。
    97.谢新洲、黄强、田丽:《互联网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竞争》,《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卷第3期。
    98.巫责均、云帷经:《试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和作用》,《现代哲学》1990年第1期。
    99.薛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文化视角》,《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8期。
    100.杨雯璃:《从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控制论”浅析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四川戏剧》2011年第3期。
    101.杨文华:《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主导地位的建构策略》,《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102.俞吾金:《从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到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103.叶晓华、程群:《网络技术权利对媒介话语权的争夺》,《东南传播》2008年第10期。
    104.叶启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1998年第6期。
    105.袁琼、吕雪梅:《网络话语权与互联网舆论监控机制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106.余源培、陈宝、郭友聪:《开放条件下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
    107.袁其波:《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0期(下)。
    108.赵勇、陈锡喜:《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
    109.祖嘉合:《试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关联性》,《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110.钟添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拓展》,《求索》2008年第9期。
    111.章仁彪:《“全球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12期。
    112.曾令辉、黄果心、丁莉:《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113.张德旺:《论“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及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理论探讨》1992年第6期。
    114.张继良:《党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探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115.张志辉:《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9期。
    116.张博颖、苗伟:《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17.张雷声:《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 第4期。
    118.张国启:《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逻辑自洽性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1期。
    119.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21期。
    120.朱庆跃:《1949—1956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重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21.朱兆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1期。
    122.朱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论纲》,《社会主义研究》1991年第4期。
    123.朱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结构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1期。
    124.周才庶:《主导与多元,压制与反抗——媒体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25.周学曾、高健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几个关系问题试探》,《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2期。
    126.曾令辉、黄果心、丁莉:《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127.郑恩、徐莎莎、龚瑶:《新媒介技术的异化与深层生态学治理:基于"GIFT"社会的个案研究》,《国际新闻界》2011年12期。
    128.郑永廷、任志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研究》,《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7期。
    129.郑永廷:《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域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130.柴建国、吴岩、白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意识形态》,《宁夏日报》2009年7月1日第10版。
    131.贾英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光明日报》2010年10月26日第10版。
    132.苏平:《意识形态主导权与党的执政能力》,《深圳特区报》2004年11月24日。
    1.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1年。
    2.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刘娜:《全球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刘友女:《意识形态结构视域下中国主导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王爱玲:《中国网络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1年。
    8.张志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8年。
    9.姜地忠:《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为出发点》,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