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苏格兰启蒙运动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另一重镇。与法、德等欧陆启蒙运动不同,苏格兰启蒙运动是一场政治转型已然完成的后革命启蒙,它的主要关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再是政治社会的建立而是市民社会的运行。
     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以“文本”解读为着力点,探究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市民社会理论中涵盖的对人、对社会、对国家、对道德生活、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思想启蒙。通过全文五个维度的立体式的考察,作者认为,尽管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之间有分歧乃至思想取向上的对立,但在市民社会的形成、维系与发展等问题上又分享很多共识:与唯理主义者不同,他们走的是一条情感主义的路径,将人看成是情感的动物,认为通过“道德感”的认同与赞许公序良俗完全可能。与契约论者不同,他们认为社会是自生自发,“无意识之后果”;社会的演进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是生存方式、财产关系等使然;社会的发展充满着历史的辩证法。与各种形式的干涉主义者不同,他们力主商业植根于自由,推崇市场自身的逻辑;同时又深信商业能开出自由之花、结出文明之果,尽管对“商人”社会中分工的异化、财富与德性的张力、公共精神的缺失与政治奴役之忧虑不一。与后继者黑格尔、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不同,在他们的市民社会理论中还存续着德性之维,都认同市民社会不需要国家的道德救济,在伦理上是自足的。与法国启蒙之激进态度不同,在他们的政治法律思想中,有着浓郁的稳健、渐进与调和的政治风格。他们既不鼓吹“威权国家”,也不倾心于“最小国家”,而是主张一种“有限国家”与“法治国家”;既强调“权利原则”,又不否认“实利原则”;既将统治者看做是“无赖”,又规劝公民要有忠诚感;既积极伸张公民“法律下的自由”,同时又对“反抗权”与政治革新甚为谨慎。
     在结语部分,作者充分肯定他们对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特性——非伦理化的政治、非政治化的经济、非宗教化的伦理——之卓有成效的启蒙。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Enlightenment in the 18~(th) century. Unlike the European Enlightenment in France and Germany, Scottish Enlightenment is a post-revolutionary Enlightenment after the political transition. Its main concerns ar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rather than political revolution, and the running of civil society instea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litical society.
     This dissertation is "problem"-oriented, focusing on the reading of the "text". It probes in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thinkers' civil society theory, particularly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enlightenment ideas concerning man, society, state, moral lif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a spatial observation form five dimensions, the writer holds that Scottish Enlightenment thinkers share a lot in common in the shaping, mainte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society despite the disagreement even antagonism existing among them in the ideological orientation. Unlike the rationalist, they adopt an emotional approach, view man as sentimental animal, and believe that public order and good manners are possible by the approbation and applause by moral sense.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actualist, they hold that society is spontaneous and the unconscious consequences, thus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is a natural historical process, which is driven by modes of subsistence, property relation, etc.,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s full of historical dialectics. Unlike the various interventionism, though they expressed different concerns towards the society of businessmen on alienation of labor division, the tension of wealth and virtue, lack of public spirit, political slavery, they still assert that commerce should be rooted in freedom; advocate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itself, and are convinced that commerce can develop out of the flower of freedom and bear the fruits of civilization.Unlike successors Hegel's and Marx's civil society theory, they believe that their theory has the dimension of virtue, and that the civil society is self-contained in ethnics, thus it doesn't need the moral relief by the state. Unlike the radical attitude in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 there are the sound, progressive and compromising political styles in their political thoughts: they neither advocate "the authoritarian state" nor fall for "the minimum state", rather, they contend for "the limited state" and "the state under the rule of law", laying special stress on "the principle of rights" without the denial of "the pragmatic principl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on one hand, they view the ruler as "a knav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dvise that citizens should have the sense of loyalty; still, they uphold "liberty under the law" for citizens, meanwhile, they are quite cautious about "the right to revote" and political innovation.
     In the epilogue, the writer fully affirms their fruitful Enlightenment to de-ethical politics and de-relionized ethics, which are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m civil society.
引文
[1][英]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邓正来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第483页。
    [2][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第11页。
    [3][英]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第18页。
    [4]阿米·斯特基斯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起止时间定格为1714年—1817年,认为曼德维尔于1714年出版的《蜜蜂的寓言》开启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时代,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私淑弟子李嘉图(David Ricard)于1817年出版的‘论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宣告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总结。阿米·斯特基斯:《古典自由主义的兴起、中衰与复兴》,载[美]拉齐恩·萨丽等著:《哈耶克与古典自由主义》,秋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在亚历山大·布罗迪编写的“与苏格兰启蒙运动相关事件年表”中以1681年斯达尔(Viscount Stair)的《苏格兰的法律制度》(The institution ofthe Laws of Scotland)颁布为开篇,以1795年亚当·斯密的《哲学类论文》(Essay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的整理出版为终端。Alexander Broadie 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reface,p3.
    [5]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7,Preface,ⅶ.
    [1]T.D.Campbell,Francis Hutcheson:'Father'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in R.H.Campbell&A.S.Skinner (eds.),The Origins and Nature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1982,pp.167-185.
    [2]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1670—1733),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在莱顿大学研读哲学和医学,并于169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他在17世纪90年代中期移居英国,之后一直在伦敦结婚并定居下来.其最重要的著作是《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The Fableofthe Bees:orPrivate Vices,Public Benefits,1714)。该书的最初的雏形1705年发表的讽刺诗《抱怨的蜂巢,或骗子变作老实人》。1714年,在原诗之外,曼德维尔加进“道德的起源”和附注二十二条,并正式以《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为书名出版。1723年,又加进了“社会本质之研究”、“论慈善和慈善学派”等论文再版。1728,他又为此书增加第二卷,包括六个对话。对曼氏生平及其著述参见《蜜蜂的寓言》,中译本序言.第2—3页;[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477页:[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第171-172页。
    [3][法]皮埃尔·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杨祖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64页。
    [4]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133页。
    [5][英]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第485页。
    [6]T.C.Smount,A History of the Scottish People1560-1830,London:Fontana,1972,P.478.
    [1]譬如,弗格森的《市民社会史论》的出版还在斯密与弗格森之间引发了一段学术公案。事情缘起于斯密1790年有关他的一些未经发表的观点曾遭人剽窃的谈话。有些学者断定,斯密的这种表态是针对弗格森尤其是其最重要的著作《市民社会史论》的。但是,斯密的传记作者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种说法纯粹是臆测的产物([英]约翰·雷著,胡企林、陈应年译:《亚当·斯密传》,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42-443页)。其实,弗格森在借鉴别的学者的观点的同时,他的许多观点也曾被别人采纳,比如,他的历史观点就曾对苏格兰启蒙运动著名的历史学家罗伯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参见翟宇:《论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的政治思想》,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期刊网http://www.edu.cnki.net
    [2]Duncan Forbes,Home's Science of Politics,in G.Morice(ed.),Dvid Hume:Bicentenary Papers,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77,p.42.
    [3]Martin van Gekidern&Q.Skinner,Republicanism:A Shared European Herit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vol.2,p.177.
    [4]John Roberson,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to the Enlightenment,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ssays in Reinterpretation,p37.
    [5]对于这三个流派的主要思想观念及其理论渊源,《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编撰者们做了细致全面的梳理,参见[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法国启蒙运动”,第293-296页。
    [1]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载[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第22页。
    [2][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第356页。
    [3]恩格斯有句名言,“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704页,笔者妄加猜测,恩格斯可能也没怎么注意到苏格兰启蒙运动,因为即使在纯哲学方面,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并不逊色于18世纪的法国,即使是“后来的德国”之古典哲学其源头也还是苏格兰。
    [4]“生存情境”与“历史情境”是张灏先生提出的两个范式,前者强调思想家个体的生活与情感经历,后者是一个时代之境况.参见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 王跃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5-6页。
    [5]Duncan Forbes,Home's Science of Politics,in Dvid Hume:Bicentenary Papers,p.42.着重号笔者所加。
    [1]Roger Emerson,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Broadie 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g-11
    [2]Jane Rendall,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8,p2-3.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7pg.
    [3]Norbert Waszek,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nd Hegel's Account of"Civil Society",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8,p34.
    [1]高力克:《严复的伦理观与苏格兰启蒙哲学》,《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曹海军刘训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25页。
    [3][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黄辉杨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第76页。
    [1][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738页。
    [2]康德曾对自己所心仪的以人的内在价值与精神自由为鹄的的德式启蒙进行过自画像——“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从而明确地将其与以政治革命与政治自由为主要诉求的法国启蒙运动划清界限。参见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载《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第24页。
    [3][法]皮埃尔·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第33-34页。黑体为笔者所加。
    [4]David Hume,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avid Hume(4 volumes),edited by T.H.Green&T.H.Grose,Scientia Veriag Aalen,1964,vol.2,p309,p333.在商务版中译本中,这两处分别被译为政治社会与文明社会。
    [1]David Humc,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avid Hume,vol.2,p317,p310,p308.[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595,586,584页.
    [2]David Hume,The Phiiosophical Works ofDavid Hume,vol.2,p304-305.p309.[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95,586,584页。
    [3]David Hume.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avid Hume.vol.2,pp260-26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27-528页。
    [4]David Hume,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avid Hume,vol.2,p309,p.317.
    [1]笔者检索了一下,在《国富论》中great society共出现7次,civilised society共出现12次,commercial society共出现2次,political society共出现2次。在《道德情操论》中,great society出现3次,civilised society 共出现1次,thegreatestsociety出现1次,wider society出现一次。
    [2]Adam Smith,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p292.
    [3]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p40,p340.商务版的中译本第二处被译为“文明社会”。
    [4][法]皮埃尔·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前言”,第76页。
    [5][加]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6][美]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第34页。爱德华·希尔斯也有疏忽,其实如我上面考究过的,斯密使用了市民社会这一概念。
    [1][美]约瑟夫·克罗波西(克罗普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邓文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86页。
    [2]通过检索,在《市民社会史论》中连书名civil society一共出现16次。中译本将书名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译为《文明社会史论》。对于civil society的翻译.国内理论界众说纷纭,有市民社会、公民社会、民间社会,甚至政治社会等多种译法.这主要是因为“civil”的意思众多,主要有公民的、市民的、文明的、世俗的、国内的、有教养的、民法的等多重含义,由此也就意味着“civil society”的意思也会多样化。很有意思的是,在西方政治思想史,这些层面的含义几乎无一例外地披使用过,而且具有几种语言表现形式,使问题更为复杂。我们在后文将继续探讨。在国内.从词源学与思想传统上梳理的最为细致当推这篇文献:方朝晖:《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3]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第133页。
    [4]弗格森明确使用了“上层建筑”一词,参见[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 王绍祥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第184页。
    [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197页。
    [1]邓正来教授的提法很妥当,他认为,黑格尔只是完成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学理分野。参见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
    [2]Duncan Forbes,Home's Science of Politics,G.Morice,(ed.),Dvid Hume:Bicentenary Papers,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77,p.42.
    [3]Duncan Forbes,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p.ⅹⅰ.
    [1][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14页。
    [1][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第371页.
    [1]高全喜:《休谟的政治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前言”,第5-6页。
    [2]塞利格曼:《公民社会的脆弱伦理观》,载[英]布赖恩·特纳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 蒋红军译,2007,第182页.
    [3]John Roberson,'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to the Enlightenment',in Paul Wood,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ssays in Reinterpretation,Rochester:Ro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0,p38.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59页。
    [1]以时间为序分别为:1.林毓生:《从苏格兰启蒙运动谈起》,《读书》,1993年第1期;2李雪丽:《苏格兰启蒙运动概论》,《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3.徐鹤森:《试论苏格兰启蒙运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4.毕建宏:《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商业秩序与公民美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周保巍:《“自由主义”的自由与“共和主义”的自由——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观念冲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6.周保巍:《走向文明—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历史叙事”与“民族认同”》,《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7.周保巍:《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道德原则”与“社会变迁”——以“勤勉”观念为个案的研究》,《浙江学刊》,2008年第3期:8.翟宇:《论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的政治思想》,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高力克:《严复的伦理观与苏格兰启蒙哲学》,《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其中五篇为上条注释中的第3、4、5、6、8篇,新增加一篇为吕宏波:《康德“道德情感”理论的转变》,《唐都学刊》,2005年第5期。
    [1]高力克:《严复的伦理观与苏格兰启蒙哲学》,《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1]John Roberson,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to the Enlightenment,in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ssays in Reinterpretation,p37.
    [1]Istvan Hont and Michael lgnatieff,Wealth and Virtue:The Shaping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Scottish Enlightenment,Preface,vii.
    [2]这方面最为系统的研究参见Knud Haakonssen,Natural Law and Moral Philosophy:From Grotius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哈肯森认为十八世纪道德哲学的重要部分极大地受到在格劳秀斯之后的新教教义内发展起来的自然法理论影响,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道德哲学尤其如此,并在该书中分章节分别研究了哈奇森、休谟、斯密、米勒、里德、杜格尔德·斯图尔特、詹姆斯·麦金托什(JamesMackintosh)、詹姆斯·密尔(JamesMill)等人的自然法思想。此外,在这一传统下的研究文献还有:Knud Haakonssen,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Fohes,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
    [3]弗莱切公民人文主义思想的研究参见J.Rohertson,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t the limits of the civic tradition,in Istvan Hont and Michael Ignatieff,eds.,Wealth and virtue,pp141-151;Caroline Robbins,The Eighteenth-Century Commonwealthma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9,pp180-184;J.G.A.Pocock,The Machiavellian Moment: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pp.426-432.
    [4]弗格森公民人文主义思想的研究参见Martin vall Gdddem&Q.Skinner,Republicanism:A Shared European Herit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vol.2,p.177-196:J.G.A.Pocock,The Machiavellian Moment,p.499-501;Caroline Robbins,The Eightcenth-Century Commonwealthman,pp 199-203.
    [5]米勒公民人文主义思想的研究参见Michael Ignatief,‘John Millar and individualism,in Wealth and virtue,pp317-343.
    [6]哈奇森公民人文主义思想的研究参见T.Miller:Francis Hutcheson and the civic humanist tradition,in A.Hook R.Sher(eds.),The Glasgow Enlightenment,East Linton:Tuckwell Press,1995,pp40-55.
    [7]休谟公民人文主义思想的研究参见J.G A.PococLThe Machiavellian Mornent,498-502:James Moore Hume's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classic republican tradition,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0,p809-939:J.Robertson,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nd theMilitia Issue,Edinburgh,1985.
    [8]斯密公民人文主义思想的研究参见Edward J.Harpham,Liberalism,Civic Humanism,and the Case of Adam Smith,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8,No.3(Sep.,1984),pp.764-774;Nicholas Phillipson,Adam Smith as civic moralist,in Wealth and Virtue,pp179-202;J.G.A.Pocock,The Machiavellian Moment,p498,p502;J.Roberetson,'Scottish political economy beyond the civic tradition:gover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ealth of Nations',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4,(1983),pp451-482;A.Chitnis,The eighteenth century Scottish intellectual inquiry:context and continuities versus civic virtue,in Aberdeen and the Enlightenment,J.Carter & J.Pittock(eds.),Aberdeen University Press,1987,p77-92.
    [9]M.M.Goldsmith,Regulating Anew the Moral and Political Sentiments of Mankind:Bernard Mandeville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ldeas,Vol.49,No.4.(Oct.- Dec.,1988),p588.
    [1]除前几条注释中出现的相关文献外,还主要有:P.Jones(ed.)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sconish Enlightenment:Hume,Reid,and their contemporaries,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89;G.Bryson,Man and society:the Scottish Inquiry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5;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A.Chitnis,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a social history,Loodon:Croom Hehn,1976;D.Allan,Virtue,Learning 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3;Alan Swingewood,Origins of Sociology:The Case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21,No.2(Jun.,1970),pp 164-180;P.Jones,Philosophy and science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John Donald,1988;M.Hopfl,From Savage to Scotsman:Conjectural Histor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nl.17,No.2(Spring,1978),pp 19-40;T Sakamoto,H Tanaka,The rise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London:Routledge,2003;Fania OZ-Salzberger,The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Alexander Broadie 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p157-177.
    [2]Roger Emerson,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Broadie eeL,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9-30;Jane RendalI,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8;R.H.Cnmpbell A.S.Skinner,The Origins and nature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John Donald,1982;R.Sher,Church and universit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the moderate literati of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85.
    [3]主要参考了 Norbert Waszek,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nd Hegel's Account of"Civil Society",pp36-37.
    [4]Duncan Forbes,Scientific Whiggism:Adam Smith and John Millar,The Cambridge Journal,7,pp643-670 Duncan Forbes,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esp.chapter 5"scientific and vulgar Whiggism",pp125-192;Duncan Forbes,Sceptical Whiggism,Commerce,and Liberty,in A.S.Skinner,&T.Wilson ed.,Essays on Adam Smith,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ppl 79-201
    [5]G.E.Davie,Berkeley's Impact on Scottish Philosophers,hilosophy,Vol.40,No.153(Jul.,1965),pp.222-234.
    [6]G.E.Davie,Anglophobe and Anglophil,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ⅪⅤ(1967),pp291-302,here p.295.
    [1]A.Skinner,A system of Social Science:Papers relating to Adam Smith,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在该书中,有一节专门探究了斯密对市民社会中的道德问题的思考。Cf“Moral Philosophy and Civil Society:Ethnics and Self-love”.pp51-75.
    [2]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chapter 8 " Reading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p185-194.
    [1][美]本杰明·史华慈,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J],载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4页。
    [2]参见林同奇:《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史华慈史学思想初探》,载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第252-296页。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97页。
    [1]John Robertson,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t the limits of the civic tradition,in Istvan Hont and Michael Ignatieff,eds.,Wealth and virtue,p13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704页。
    [3]Neil Davison,Origins of Scottish Nationhood,London,2000,p.99.
    [1]Emerson,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Broadie 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9-11.
    [2]160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死后无嗣,苏格兰的国王詹姆斯六世同时成为英格兰的国王詹姆斯一世,两国实现了王位统一。这种联合更多的是王室意义上的,而不是政治实体意义上的。历史地看,它为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的正式合并创设了政治条件和心理准备。罗杰·爱默森甚至认为,自1603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共有一主以来,苏格兰就不可能真正独立。参见Emerson.The contexts of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Bmadie 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1.
    [1]Cf Jane Rendall,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2-3.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9.
    [2]Emerson,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Broadie 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 13.诚然,这两次叛乱也有深层次的政治原因。英国光荣革命后,詹姆斯二世(即苏格兰的詹姆斯七世)逃往法国,获得人身保护。他在法国聚集起一批忠实追随者,这些人被称作“詹姆斯党人”。这两次叛乱主要就是他们策划的,意图是重新挽回斯图亚特后裔的王位的继承权,同时也打着恢复苏格兰独立的旗号。
    [3][英]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林国夫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第104-105页。
    [1]政治合并后的经济效应相当显著,尽管有些姗姗来迟。在1751年至1801年问,苏格兰人口增长超过四分之一。这一期问,城市化进程加快,格拉斯哥人口由27,500增长到77,400;爱丁堡人口由52,250增长到82,500。从1740年代开始,苏格兰传统的优势领域,诸如亚麻、烟草、牛羊贸易等领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亚麻产量在产量上增长了三倍,在产值上增长了4倍。在烟草贸易中,苏格兰在大不列颠中的份额由1738年的10%上升至1769年的52%,格拉斯哥更是不失时机地成为了欧洲烟草贸易的中心。造纸业、肥皂业、染织业、玻璃业、酿造业、纺织业等轻工业迅猛扩展,采矿、化工、冶金等重工业也开始起步,特别是随着资本的投资,银行业也蓬勃发展……Cf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1;Jane Rendall,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2.
    [2]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强调,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149页。
    [3]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3.
    [1]Emerson,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Broadie 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4-15.
    [2]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 14.
    [3]Jane Rendall,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r,p4-5.
    [4]Jane Rendall,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6.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 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第342页。
    [1][美]赖尔、威尔逊著:《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启蒙运动”词条,第11页。
    [2]Jane Rendall,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6.
    [3]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0。
    [4][美]赖尔、威尔逊著:《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启蒙运动”词条,第11页。
    [1]Emerson,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Broadie 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6.
    [1][英]约翰·雷:(亚当·斯密传》,胡企林、陈应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页。
    [2]Jane Rendaii,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5.
    [3]Emerson,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Broadie 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7.
    [4]Jane Rendall,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l 5.
    [1][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738页。
    [2]F.OZ-Salzberger,The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Alexander Broadie 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57.
    [3]。主要参考了赖尔、威尔逊编著的《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哈奇森”词条,第175页。安德鲁·斯金纳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英]约翰·伊特韦尔等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撰写的“哈奇森”词条,第2卷,第756-758页。
    [4]安德鲁·斯金纳给出的是1711年,《启蒙运动百科全书》与亚历山大·布罗迪编写的“与苏格兰启蒙运 动相关事件年表”中均为1710年。
    [1]D.Winch,Adam Smith's Politics:An Essay in Historiographic Revis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46.
    [2]主要参考了 W.Lehmann,Henry Home,Lord Kames 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71:I.Ross,Lord Kames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Oxford:Clarendon Press,1972.
    [1]主要参考了David Hume.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avid Hume.vol.3,“My Own Life'',pp3-9;[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休谟自传”;[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休谟”词条,第176-1179页:周保巍:《走向文明——休谟启蒙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熊彼特曾这样赞誉休谟,“是洛克与康德之间最重要的阶梯。从该书可以看出,休谟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洛克,而几乎与康德平起平坐。”参见[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第160页。
    [1]David Hume,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David Hume.vol.3,“My Own Life”,pp3-9;[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休谟自传”:第1-8页。
    [1][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休谟自传”;第8页。
    [2][英]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亚当·斯密通信集》,“斯密致威廉·斯特拉恩的信”,第302-303。
    [1]F.L.Lucas,The Art of Living:Four Eighteen-Century Minds New York,1960,pp3-4.转引自周保巍:《走向文明——休谟启蒙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主要参考了[英]约翰·雷:(亚当·斯密传》(胡企林、陈应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蒋自强、朱中棣、钦北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罗卫东:《情感 秩序 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斯密”词条,第181-182页;杨芳:《“商业社会”的建构——亚当·斯密启蒙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英]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125页
    [1]杜格尔德·斯图尔特在《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短文中多次称斯密为“天才”。
    [2]I.Ross,The Life of Adam Smith.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
    [3]主要参考了: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Chronology of Ferguson's Life',pp.ⅹⅹⅵ-ⅹⅹⅷ;[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弗格森”词条,第183-184页;翟宇:《论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的政治思想》,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Introduction,p.ⅹⅶ.
    [1]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Introduction,p.ⅹⅵ-ⅹⅶ.
    [2]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Introduction,p.ⅹⅹⅴ.
    [3]主要参考了[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罗伯逊”词条,第184页。罗伯逊的生平与著作可参见Dugald Steaurt,An Account of the life and writing ofWilliam Robertson,in William Robertson's Works,edited by Dugald Steaurt,Edingburgh,1840.这本著作笔者未能找到。
    [4]吉本(Gibbon Edward,1737-1794),英国历史学家,其重要代表作是《罗马帝国衰亡史》(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m Empire)。
    [1]主要参考了[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米勒”词条,第184页: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20;John Millar,The Origin of Distinction of Ranks(1779),3~(rd) edn,rept.in John Millar of Glasgow,William C.Lehman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2]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20.
    [3]主要参考了[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里德”词条,第175-176页;DugaldSteaurt,An Account of the life and writing of Thomas Reid,in ThomasReid's Philosophical Works,With notes and supplementary dissertations by Sir William Hamilt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Harry M.Bracken,Georg Olms verlage,1983,p3-39;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道德情感论与直觉主义伦理学”。第223-228页。
    [4][英]伯林:《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孙尚扬 杨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第254页。
    [1][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李常山译,1962,第62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440页。
    [3][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353页。
    [4]塞利格曼:《公民社会的脆弱伦理观》,载[英]布赖恩·特纳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 蒋红军译,2007,第167页。
    [5]“路径倚赖”(path dependence)最初发现于自然史中,由生物学家古尔德(Gould)在分析物种的演化中提出,其显著特征是某物种以一种相关方式影响未来的发展。受生物学理念的启发,大卫(David)、阿瑟(Arthur)、诺斯(North)等人将“路径依赖”运用于技术演变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核心理念是:个体、组织与制度发展中的每一个连续行动都强烈地受到以前所具有的路径的影响。它具有自我增强的反馈环路性质,形成某种“锁定状态”(lock-in),这意味着历史的重要。“路径创造”(path creation)不把锁定过程看作是一个随机事件或历史偶然性,而是强调行为主体在环境或制度形成中以及主体与环境或制度的相互作用中的作用。参见宁军明:《路径依赖、路径创造与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1]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第147页。
    [2][美]列奥·斯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第1页。
    [3][美]列奥·斯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第1页。
    [4][英]霍布斯:《论公民》,应星冯克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第3页。
    [5]列奥·斯特劳斯认为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有两条“最为确凿无疑的人性公理”:第一条是“自然欲望公理”,第二条是“自然理性公理”。参见[美]列奥·斯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第1,17页。
    [6]霍布斯为了佐证“人性竟然会使人们如此彼此互相离异、易于互相侵犯摧毁”,回应对其人性论的质疑,他让人们思考下面这样的情形:“当他外出旅行时,他会要带上武器并设法结伴而行;就寝时,他会要把门闩上;甚至就在屋子里面,也要把箱子锁上。他做这一切时,自己分明知道有法律和武装的官员来惩办使他遭受伤害的一切行为。试问他带上武器骑行时对自己的国人是什么看法?把门闩起来的时候对同胞们是什么看法?把箱子锁起来时对自己的子女仆人是什么看法?他在这些地方用行动攻击人类的程度不是正和我用文字攻击的程度相同吗?”[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第95页。
    [1][英]霍布斯:《利维坦》,第36,37页。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也明确洞察到这一张力。斯密写道,在霍布斯那里,“政府官员的法律应该被看作是有关什么是正义的和不义的,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之唯一根本的标准。”[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421页。
    [2][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熊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151页。
    [3][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第150-151页。
    [4]参见[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第151-156页。
    [1]霍布斯的政治理论,通常被描述为“威权的”而非“极权的”。参见[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霍布斯”词条.
    [2][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第166页。
    [3][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99页。
    [4][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第328页。
    [5][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第154-158页。
    [6]洛克与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休谟、斯密间的差异我们后文要继续探讨,这方面的研究参见,John Dunn,From applied theology to social analysis:the break between John Lock 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Wealth and virtue,The Shaping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ted bylstvan Hont and Michael Ignatieff,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7]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76页。
    [1][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第161页。字体强调为笔者所加。
    [2]这里指沙夫茨伯里伯爵三世(The Earl of Shaftesbury,Anthony Ashley Cooper,1671—1713),英国作家、自然神论者、道德哲学家和早期美学理论家。沙夫茨伯里伯爵三世是洛克的主要保护人沙夫茨伯里伯爵一世之孙。小沙夫茨伯里幼年时。洛克曾做过他的家庭教师。沙夫茨伯里的代表作是一部三卷本的文集《人、习俗、舆论、时代的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Men,Manners,Opinions and Times)(1711),当时很具影响的《德性与美德探究》(An Inquiry concerning Virtue and Merit)(1699)一文就收录于该书第二卷。参见[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第171页。
    [3]沙夫茨伯里这样写道,“一个动物,除非通过那种专属于它的情感(affections)或激情(passions),决不可以说恰当地说在行动。至于在猝然痉挛下,一个造物打了自己或打了他人。这只是单纯的机械作用。一个动作着的器械,绝非是动物。”Shaftesbury,An Inquiry concerning Virtue and Merit,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cdimd by Benjamin Rand,Londo,1910,1910,p328.
    [4][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第161-162页。
    [1]Shaftesbury,An Inquiry concerning Virtue aad Merit,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325.
    [2]Shaftesbury,An Inquiry concerning Virtue and Merit,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328-329.
    [3]Shaftesbury,An Inquiry concerning Virtue and Merit,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326.
    [4]Shaf1esbury,An Inquiry concerning Virtue and Merit,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326-327.参见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第763-765页。
    [1]Shaftesbury,An Inquiry concerning Virtue and Merit,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330,329.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767,766页。
    [1]Shaflesbury,An Inquiry concerning Virtue and Merit,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330-331.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768页。
    [1]Shaflesbury,An Inquiry concerning Virtue and Merit,inThe Classical Moralists,p321.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758-759页。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47页。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56页。
    [1][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肖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31页。
    [2][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06-207页。
    [3][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359,379页。
    [1][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2页。
    [2]这部分的内容可参见[英]休谟:《人性论》,“道德篇”,第495-510页: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一章论道德的一般原则”,第21-34页,以及“附录一关于道德情感”,第137-146页。“道德篇”与《道德原则研究》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是相同的,但也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在《人性论》“道德篇”中,休谟顺延了“情感篇”中理性单独不能产生道德行为的观点,强调了理性在这方面的“无能”:而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休谟视野的侧重点在于“理性和情感各自在关于称赞或责难的一切决定中到底起着多大的作用”,并在这一主题下充分肯定了理性与情感(趣味)各自的作用。“前者传达关于真理和谬误的知识;后者产生关于美和丑、德性和恶行的情感。前者按照对象在自然界中的实在情形揭示它们,不增也不减;后者具有一种创造性的能力,当它用借自内在情感的色彩装点或涂抹一切自然对象时,在某种意义上就产生一种新的创造物。理性,由于是冷漠而又超然的,因而不是行动的动机,仅仅通过给我们指明达到幸福或避免苦难的手段而引导我们出自欲望或爱好的冲动;趣味,由于它产生快乐或痛苦并由此构成幸福或苦难之本质,因而就变成行动的动机,是欲望和意欲的第一源泉和动力。前者根据已知的或假定的因素和关系,引导我们发现隐藏的和未知的因素和关系;后者在一切因素和关系摆在我们面前之后。使我们从整体感受一种新的关于谴责或赞许的情感。”([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146页。)就对理性与情感这种条分缕析而言,《道德原则研究》无疑是对《人性论》的重大推进与发展,免除了休谟的“反唯理主义的道德理论”(哈耶克语)滑向非理性主义或反理性主义的可能。至于在其它主题方面,两部著作孰优孰劣,我们这里不打算泛泛而谈,碰到具体问题时再具体分析,只是特别想提醒这方面的研究者一点,不能将《道德原则研究》和整部《人性论》作比较,从而得出‘道德原则研究'“单薄”等结论。其实,比较的范围最好锁定在与“道德篇”的比较上:鉴于前者的主题是狭义的道德学,比较视域因而最好限定在伦理问题上。否则任何评价就得不出公允的结论。
    [3][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451页。
    [4][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497页。
    [5][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499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453页。
    [2][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139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09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09页。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423页。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61页。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95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8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37页。
    [4]这对概念是受张灏先生的“高调的民主”与“低调的民主”界分的启发,前者是那种将民主视为一种道德理想的民主观,后者对民主的理解基于人性的有限乃至邪恶,参见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228-230页。
    [1]Hutcheson,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Beauty and Virtue,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394-395.
    [2]Hutcheson,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Beauty and Virtue,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395.
    [3]Hutcheson,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Beauty and Virtue,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402.
    [4]Hutcheson,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Beauty and Virtue,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410.
    [1]Hutcheson,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Beauty and Virtue,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398.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789页.
    [2]Hutcheson,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Beauty and Virtue,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402-403.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793-794页。
    [3]Hutcheson,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Beauty and Virtue,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413.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803.804页。
    [4]Hutcheson,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Beauty and Virtue,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413.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804页。
    [1]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806页。
    [2]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807页。
    [3]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801页。
    [4]对于这种天壤之别,在《蜜蜂的寓言》中的“对话”部分,克列奥门尼斯(曼德维尔的追随者)向霍拉修(沙夫茨伯里的信奉者)作了这样自嘲式的解释:“用沙夫茨伯里大人的美妙理论去判断人们的行为,就是用和《蜜蜂的寓言》截然相反的理论去判断。”参见[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52页。
    [5][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40页。
    [1][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95、40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曼德维尔特别强调要探究人“实际”是什么样,而不满意于“大多数作者都在教导读者应当做怎样的人,却几乎很少想到去告诉读者他们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参见[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31页。
    [2][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71页。
    [3][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32、31页。
    [4][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34页
    [5]参见[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300、207页。
    [6][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41页。
    [1]参见[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霍拉修与可列奥门尼斯的对话”,第269-303页。
    [2]参见[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57页。
    [3][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编辑者们比较慎重,授予曼德维尔这样两个“头衔”——讽刺作家和社会理论家,并没有授予他“道德哲学家”的称号。参见[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477页。
    [4][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1、31、215页。
    [5]这首诗的内容详见[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一部分 诗歌”,第11-27页。
    [1]分别参见[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8、3-4页。
    [2][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4、18、77页。
    [3]我绝非鼓励恶德。一个国家若能杜绝那些不洁的罪孽,我亦不会不认为那是该国无与伦比德福分。”“以为强大、富裕的国家没有强力和礼数亦能存在下去,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我说恶德与伟大而有效的社会不可分离.我说那些社会的财富和庄严不可能不依赖恶德存在。并不意味着这些社会里有罪的具体成员不该受到持续不断的谴责,或者当他们成为犯罪时不该受到惩处.”分别参见[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74、74、224、4页。
    [4]参见[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8、236页。
    [5]参见[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美德之起源”,第36页。
    [1][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第161-162页。
    [2][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478页。
    [3][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23页。
    [1]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147、148页。
    [2][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第29页。中译本原文为“人学”。
    [3][美]巴里·斯特德:《休谟》周晓亮 刘建荣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页。
    [4]分别参见[英]休谟:《人性论》(上册),第6,8,7-8,7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上册),第8-9页。
    [2][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26-27页。
    [1][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第75-76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当然,休谟在强调“恒常性”与“一律性”时,并没有否认人性的特殊性与差异性。他说,“不过我们也不能设想,人类行为的这种一律性是不容例外的,我们并不能说,一切人类在同一环境下总会精确地照同样方式来行事,我们必须承认性格、偏见和意见,在各人都有差异的地方。这种在各方面部很一律的性质,是不能在自然中任何一部分找得出的。正相反,我们在观察了各个人的不同的行为似后,还正可可以由此来构成较多数的通则,》过这些通则仍然以前设某种程度的一律性和规则性为其条件。”参见[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第77-78页。对照这两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休谟在人性同一性问题上的态度:一方面,他承认普遍的人性,特别是人类感知苦乐的同一性,因为这是人性的恒常性与一律性的表现;另一方面,他反对那种鼓吹先验的同一性,无差异的同一。他后来的著作中特别强调了“人的不完善的性”与“差异性”:“大自然在人与人之间所安置的差异是如此巨大,而且这种差异还在为教育、榜样和习惯如此更进一步地扩大”,因而,“不可能想象一切性格和行动都一样有资格获得每一个人的好感和尊重。”参见[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139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上册),第10页。
    [3]参见[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4页;[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35-36页。
    [1]参见[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38、41页;[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3页。
    [2]参见[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36-37页。
    [3]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27页。 重大的学术价值在于,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的基本思想早在他去法国之前就已经形成了。
    [1][日]大河内一男:《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第30页。
    [2]这二段引文分别见陈岱荪:《亚当·斯密思想体系中,同情心和利己主义矛盾的问题》,载《真理的追求》,1990年第1期;[英]拉波希尔:《亚当·斯密》,李燕晴汪希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117页。或参见贾旭东:《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第14-15页。
    [3]这样的意图贯穿在他的《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一书中:“本书的一个公设前提,就是资本主义是斯密原理的化身。因此,对斯密学说的解释,必须同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解释。另一个前提是,斯密在他全部著作内,对事物的存在有一贯的观点:而另一方面,他在每部著作内,对事物 的存在又另有观点,这两者的可能性相若。所以,斯密的作品中反映了对立观点的矛盾,其实并不是前后不一致,而是刻意安排的.这可能性不能捧除。”“如果他仿效从古希腊以来历代先行者的方式,把他的经济学放进一个道德理论架构中去构思,我们不应该觉得诧异。本为的目的之一在指出,他正是这样设想的。就像所有其他社会体制的经典倡议者一样,斯密认为,该体制以符合人性原则的美好目标为依归。”见[美]约瑟夫·克罗普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邓文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导言”,第23-24页。
    [1][美]约瑟夫·克罗普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导言”,第24-25页。
    [2]转引自罗卫东:《情感 秩序 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第14-15页,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译者序言”,第12页。
    [4][英]罗宾斯:《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学——对经济政策中主要理论的考察》,陈尚霖 王春育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37-38页
    [1]Macfie.AL.:The Individual in Society:Papers on Adam Smith,London,1967,p75.罗卫东《情感 秩序 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一书中还有“斯密‘伦理化'解释及其争议”的专论,参见该书第27-28、31-35页。
    [2][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第194.195页。
    [3]参见[美]帕特里夏·沃哈恩:《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15-17页。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5页。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p9 "pity or compassion" 在另一个中译本中,被译作“怜悯和同情”。见[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余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3页。笔者认为译为“或”更为准确。注释中凡引用社科版的《道德情操论》中译本均注明出版社,否则均为商务版的译本。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7页。怜悯、体恤、同情这三个词斯密分别使用的是pity,compassion,sympathy.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10.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59页。
    [4]斯密对人的情感作了更细致的区分:起源于肉体的激情、起源于想象力的激情、非社会的激情、社会的激情、自私的激情.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p27-43.
    [5][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89页。
    [6][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5页。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28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14页。
    [3]这段话前面,还有这样的关键几句:“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见[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13-14页。
    [4][印度]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 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8、24页。
    [1]Geroge Stigler,Smith's Travels on the Ship of State,in Essays on Adam Smith,edited by A.S.Skinner,T.Wilson Oxford:Clarendon Press,1975,p237。
    [2][美]艾伯特·奥·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李新华 朱进东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第94页。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93-394页。
    [4][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第9页。
    [1][印度]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第8-10页。
    [2][印度]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第32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80页。
    [4]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9.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1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2页。
    [3][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孙飞宇、田耕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48-49页。
    [4][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51页。
    [5]Adam Fers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20.该处中译本翻译的不准确,也有遗漏
    [6]Adam Ferguson,Institutes of Moral Philosophy(1769).2~(nd) edn London,1773(books.google.com),p93.中译本参见第52页,翻译上有问题,译文为:“私利者常常被指责为自私,好像错不在他们本身的考虑,而在于为自己打算。”原文为,the fault of the interested,consists not.in the measure of care bestowed on themselves,but in the mistake of their own principal concerns.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6,14页。
    [2][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49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5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4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4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62-63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59页。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56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2,26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3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49,8,7页。
    [1][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06页。
    [2][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第12页。
    [3][英]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北京:商务印书馆,陈修斋 赵棉之,1962,第78页。
    [4]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106.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27、625、467页。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64页。
    [3]David Hume,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avid Hume,vol.2,pp260-26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27-528页。
    [4][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140页。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6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13页。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427页。
    [1]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第371页。注中译本将哈奇森译为赫起逊。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352页。
    [3][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620页。
    [4][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355页。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2-23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399-400页。
    [3][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112-113页。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60页。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65页。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29页。
    [4]参见[美]约瑟夫·克罗普西(克罗波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第144-145页。或参见[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下册),第744-745页。
    [1][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40、225页。
    [1]Shaftesbury,An Inquiry concerning Virtue and Merit,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p416-417.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808页。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98页。
    [1][美]约瑟夫·克罗普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第145页。
    [2]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10.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页。
    [4][美]艾伯特·奥·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第104-105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37页。
    [2]John Roberson,'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to the Enlightenment',in Paul Wood,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ssays in Reinterpretation,p38.
    [3]超自然主义的,即认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是建立在上帝的意志基础之上的:自然主义的,即认为政治生活包括权威都是自然生长的结果。[英]迈克尔·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刘训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18页。
    [1][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202页。
    [2]在对待社会契约论问题上,哈奇森是苏格兰启蒙阵营中的一个例外。哈奇森追随洛克,认为社会和政府是通过双重契约建立起来的:“公民的权力是由整个民族的这样三种不同行动最自然地建立起来的。1.每一个人和所有其余的人达成的一个协议或契约,说明他们将连合成一个社会或团体,并在他们的所有共同利益上受一个议会的统治。2.由全民族制定法令或进行任命,其内容是关于权力的形式或实施办法,以及可以委托来执行权力的人。3.立宪制下的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协议或契约,使统治者们强迫他们自己忠诚地为公共利益行驶赋予他们的权力,并使人民强迫他们自己服从。”Francis Hutcheson,A System of Moral Philosophy,Vol.Ⅱ,p227;或参见[英]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第756页。
    [3][英]戴维·里奇:《社会契约论历史的贡献者》,载[英]迈克尔·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刘训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7页。
    [4]David Hume,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David Hume,vol.3,p400.[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张若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36页。
    [5]David Hume,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avid Hume,p184n.[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41页,注释①。在前引那篇文章中,戴维·里奇没有注意到《道德原则研究》中这段话,从而误认为休谟忽视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论述。在柏拉图《理想国》的第二卷中,格劳孔认为,所有的人都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尽可能地为自己牟利,为了逃避源自于这种相互侵害的罪恶,他们订立契约以禁绝相互的伤害,而这种契约就构成了所谓的“正义”或法律。
    [1][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755页。
    [2][英]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第19-20页。
    [3][英]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第14.15页。
    [4]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对这些观点做了详尽的批判。参见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4-16页
    [5][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第202页。
    [6]参见欧内斯特·巴克:《社会契约论·导论》,载[英]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第257-258页。
    [1]莱斯诺夫归纳为三种不同版本,“人民及其统治者之间的双边契约、次级社会实体之间的多变契约以及个人之间的多边契约(卢梭的契约就属于第三种类型)”,参见[英]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第12页。
    [2]参见[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41页:[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3、534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Civil Society,p8.中译本将"The State of Nature"译为“蒙昧状态”不太准确,习惯上均译为自然状态。
    [4][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123页。
    [5][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795页。
    [6][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3页.实际上,众多契约论者似乎都曾暗示过他们的自然状态说更多的是逻辑性、工具性的。而非历史的、实体性的。比如,对于自然状态即战争状态,霍布斯就曾这样修正过,“就具体的个人说来.人人相互为战的状态虽然在任何时代都从没有存在过”。“也许会有人认为这种时代和这种战争状态从未存在过,我也相信决不会整个世界普遍出现这种状况”([英]霍布斯:《利维坦》,第96、95页)。洛克更是对自然状态赋予了社会与历史意义,将其描绘为一种社会性但却非政治性的状态。卢梭所描绘的自然状态具有复杂性和精巧性.一方面,他直言不讳地宣称,自然状态是“现在已不复存在、过去也许从来没有存在过、将来也许不会存在的一种状态”(见[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第64页);另一方面,他将自然状态提升到人类学的高度,认为“真正的”自然状态比霍布斯和洛克的设想距离我们的现实状态更为遥远。自然所造就的人类不会说话,没有理智,没有时间观念,也不具备任何道德观念;他们绝对孤立——只有母亲们和孩子们相伴为生,但家庭却是不存在的。霍布斯和洛克所谓的自然状态实际上是一种发达的社会状态。霍布斯那种所有人自相残杀的战争只能爆发于拥有语言、自我意识和道德能力的生灵之中——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够相互竞争和憎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796页)。
    [1]如休谟有六卷本的《英国史》(1754-1762)、威廉·罗伯逊有四部历史著作《苏格兰史》(1759)、《国王查理五世统治的历史》(1769)、《美洲史》(1777)、《古代印度知识的历史论文》(1791),约翰·米勒有《英国政府的历史考察》(1787)、《等级差别的起源》(1771/1779年扩版),弗格森的《市民社会史论》(1767),卡姆斯勋爵的《历史上的法律文集》(Historical Law Tract,1758)等。斯密在《国富论》与《法学讲义》中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作了详尽的历史的考察,与他们共同构成了“苏格兰历史学派”。
    [2][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第20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2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0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7-8.
    [2][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126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1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16.
    [4]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12。
    [1]Cf 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14,p12.这部分的相关分析特别是部分引文的翻译参考了郭博文《弗格森社会哲学述论》一文,载《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第九卷第一期。
    [2]用哈耶克的范式,他们充其量是一种解释性的功利主义而非规范性的功利主义。参见李强:《自由主义》,第81页。
    [3][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26页。
    [1]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23.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400-401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第4-7页。
    [2][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390页。
    [3][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23页。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5,3页。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8-9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36-137页。
    [2]《人类行为的结果,但不是人类设计的结果》,载[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梓》,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003年重印),“第三章 进步的常识”。
    [1][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23页
    [2][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376,215页。
    [1][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35,233,217页。
    [2][英]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第485页。
    [3][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25-526页。
    [4][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373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7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26-527页。
    [3][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439-440页。
    [4]原文为 "the resuk of human action,but not the execution of any human design",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119.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38-139页:Ferguso,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121.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93-94页;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84.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10页;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97098.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11-112页;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98-99.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41-142页;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123.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46-147页;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127.
    [6]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124.
    [1][英]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蒋自强、朱中棣、钦北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第30页。
    [2]J.G A.Pocock,The Machiavellian Moment,p.498.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5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11.
    [4]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第137页。
    [5][英]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第29页。
    [1][英]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第28-29页。
    [2][英]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第29页。
    [3][英]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第18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3、2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8.
    [1]休谟曾这样赞叹,“法律与各个社会的政治制度、习俗、气候、宗教、商业、境况都有或应当有一种恒常的关联。最近一位天才而博学的作者对这个主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根据这些原则建立了一个政治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充满富有创见的卓越思想,而且不乏稳固可靠性。”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48页,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David Hume,vol.4,p190.弗格森则如此感叹,“当我想起孟德斯鸠院长所写过的文章之时,我一时无法说清我为什么要研究人类事务。”[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71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Civil Sociely,p66.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1、305页。
    [3]CWilliam C.Lchmanndohn Millar of Glasgow,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转引自[英]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第18页。
    [4]Cf 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93.
    [1][英]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第11-12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89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81.
    [3][英]皮特·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共三卷),许明月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第451-452页.
    [4]J.G.A.Pocock,The Machiavellian Moment,p.498.
    [1]John Millar,An Historic View of the Enlish Government(1803),London,1812,vol Ⅱ,pp.429-430n.also,Norbert Waszek,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nd Hegel's Account of"Civil Society",pp36-37.
    [2][英]伊特韦尔约翰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米勒”词条。
    [3][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第126-127页。
    [4]这些内容最为集中论述的部分参见[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40-47页,第126-128页;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54-271页,第272-284页。
    [1][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41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72页。弗格森指出,“在一个以渔猎为生的部落中,个人所携带的武器、器皿和毛皮是他仅有的财产。明天的食物还野生在林中,躲在湖泊里。在还没获得之前,它们是无法分配的。而且,即便获得了,由于它是集体渔猎之所得,它自然归集体所有,要么马上被食用,要么成为公共贮藏的一部分。”[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90页;Adam Fc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81.
    [3][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127页。
    [4]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94-96.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72页;[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41页。
    [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54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89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81.
    [2]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96-97.
    [3][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127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07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95.
    [5][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42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73-276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7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90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Civil Society,p81.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77页。
    [5][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48页。
    [6][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128,47页。
    [7][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11页。
    [8][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36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Civil Society,p119.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60,359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 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第375页。
    [2][美]艾伯特·奥·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第96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78页。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61页。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39-140,164,173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122,142.149.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54、254、256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20页。
    [3]贡斯当于1783年至1785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接受了两年最正规教育,这个时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达到高潮的时期,苏格兰政治经济学传统作家特别是休谟、斯密和杜加尔德·斯图尔特的思想对贡斯当洞察古代社会和现代商业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附录:英译者序”,第407,415-416页。
    [4]贡斯当认为,虽然古代也有商业民族,例如雅典城邦和中世纪的意大利等城市都是商业共和国,但是与近代国家相比,区别在于:首先,那时商业是“幸运的意外”,远非今天的“正常状态”;其次,“古典商业民族的商业本身浸透了时代的精神,浸透了笼罩在这些民族周围的战争与敌对的气氛”。[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第28-30页。
    [5][法]皮埃尔·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第51页。克里斯托佛·贝里也持相同的看法,认为“四阶段论”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初的版本(a prom-Marxian vers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93.
    [1][美]约瑟夫·克罗波西(克罗普西):《国体与经体:对噩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第86-87页。
    [2][美]约瑟夫·克罗波西(克罗普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第86-88页。
    [3]弗格森以日耳曼的入侵及其破坏为界标。认为“人类两次在历史的经纬中,从野蛮的开端上升到非常高的文明程度。”参见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23页。斯密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日耳曼的入侵对欧洲固 有文明的破坏乃至中断:“自日尔曼民族和塞西亚民族侵扰罗马帝国西部以来。欧洲起了一个大变革,跟着这个大变革发生的是欧洲扰攘了好几百年。野蛮民族对原居民的掠夺和迫害,中断了城乡间的贸易。城市都成了废墟,乡村亦无人耕作。在罗马帝国统治时很富裕的西欧,一变而为极贫乏,极野蛮。”参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50-351页。弗格森、斯密这种人类文明经历过两个周期的说法在二十世纪的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汤因比(Arnold J.Toynbee)、索罗金(Pitirim A.Sorokin)等人的著作中也可以找到回响。现在似乎已成为共识:欧洲文明曾中断过,而中华文明一直绵延不息,从没中断。
    [1]这句话出自《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243页,显然不是很严密。
    [2][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第78-79页。
    [3][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第29页。
    [1][英]弗格森著:《文明社会史论》,“中译本序”。
    [2][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第257页。
    [3]卢梭认为,没有“社会性的感情”“一个人既不可能是良好的公民,也不可能是忠实的臣民”。[法]卢梭:《社会契约论》,2003年版,第181页。
    [1][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21,23,11页。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21,120、79页。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97,99页
    [1][法]让·斯塔罗宾斯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载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卢梭的苏格拉底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26页。
    [3][美]本杰明·史华慈:《卢梭在当代世界的回响》,载许纪霖 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第102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85页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83页
    [6][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1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47,153,162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62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90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y of Civil Society,p81.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89页:Adam Ferguson,An Essay 0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p81.
    [5]卢梭认为,《野蛮人仅只喜爱安宁和自由:他只顾自由自在地过着闲散的生活,即使斯多葛派的恬静也比不上他对身外一切事物的那样淡漠。”并对现代人“终日的勤劳”、“奔波和焦虑”而嗤之以鼻。参见[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26页。
    [6][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07页;
    [7][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61:162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58页。
    [2]Harry E.Barnes,Sociology Before Comt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Chicago,1917).
    [3][英]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第18页。
    [1][法]皮埃尔·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第159页。
    [2]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第18页。
    [3][法]卢梭:《政治经济学》,王运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第1页。
    [4][法]皮埃尔·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第150页。
    [1]丁冰:《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前言”。
    [2]以上引文参见[法]皮埃尔·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第150-160页。
    [3][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第41页。
    [1][德]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276页。
    [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2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181页。
    [3]Ikuo Omori,The 'Scottish Triangle' in the shaping of political economy:David Hume,Sir James Steaurt,and Adam Smith,in The Rise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ted by Tatsuya Sakamoto and Hideo Tanaka,London:Routledge,p103-118.在该文中,Ikuo Omori分别介绍了休谟、詹姆士·斯图尔特、斯密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并强调斯密受前两人的影响颇多。他还对詹姆士·斯图尔特、斯密二人经济学思想之倾向及其价值做了定位与评价。认为“亚当·斯密创立的是一种“供应方面的经济学”(a supply—side economics),包括分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自然价格、生产性劳动、资本积累,再生产理论,等。另一方面,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是需求方面的经济学(a demand-side economics)。前者是一种长远的观点,而后者是一种短期的。但是,那种体系更胜一筹难下定论.要视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而定。在我看来,它们应当被看做是竞争的关系而非相互捧斥与取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不仅仅是作为分析新兴现代社会手段的思辨哲学,而且是一门应对18世纪中叶苏格兰(所面临问题)的实用科学。”故而他在文中多次挑战那种想当然地把斯密置于三角之顶点的看法,认为谁占据这一顶点要视时代的经济要求而定。
    [4][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739页。
    [1]李非:《富与德: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2][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第283-284页。
    [3][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239-240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29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44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41页。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30页。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240页。
    [6]斯密认为,“在一切技艺中,对社会最有利的是农业。什么东西会阻碍农业的发展,什么东西就对公共利益有极大的危害。”参见[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35页。因而,他还强调,“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是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国外贸易上”。在《国富论》里,斯密甚至带着田园诗般的情调描述农耕生活及其这种生活带来的独立性:“乡村风景的美丽,乡村生活的愉快,乡村心理的恬静,以及乡村所提供的独立性,只要这种独立性不受到人为的迫害的话,这些实具有吸引每一个人的巨大魅力。耕作土地既为人的原始目标,所以,在人类存在的一切阶段,这个原始的职业将为人类所永远悦爱。”参见[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49,347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45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52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60页。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52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57-158,160,157页。
    [2]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233-234.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1-102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7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56,159,160页。
    [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998),第130,131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61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153页。
    [2][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35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18页。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77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00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00-201页。
    [3]p.McNamara,Political economy and statesmanship:Adam Smith and Alexander Hamilton on thefoundation of the commercial republic,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8.转引自李非:《富与德: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第152-153页。字体强调为笔者所加
    [4]C.A.CookAdam Smith and Jurisprudence,Law Quarterly Review,LI(1935,),p328.转引自[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第339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13-14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13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112页。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5页。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14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112页。字体强调为笔者所加。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29-230页。字体强调为笔者所加。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18页。
    [4]Adam Smith,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Vol.Ⅱ,p.42-43.
    [5][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5页。
    [6][英][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739页。
    [1][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25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71页。
    [3][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25-26页。
    [4]Samuei Fleischacker,A Third Concept of Liberty:Judgment and Freedom in Kant and Adam Smith,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p 151.
    [1]“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79,第104页。
    [2][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173页。
    [3]Cf John Millar,The Origin of Distinction of Ranks(1779),3~(rd) edn,rept.in John Millar of Glasgow,William C.Lehman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especially chapter I "Of the ranks and condition of woman in different ages",chapter Vl"The changes produced in the government of a people by their progress in Arts,and in polished Manners".
    [4]James Steanrt,An Inquiry into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vol.l,ed.A.Skinn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chapter 8.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张雁深,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14-16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00页。
    [3][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739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59页。
    [5]Hume,Political Essays,edited by Knud Haakonsse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297.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101页。
    [1][荷]曼德维尔:《蜜蜂德寓言》,“中译本序言”。
    [2][荷]曼德维尔:《蜜蜂德寓言》,第84,94,84-85页。
    [3][英]体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17页:Hume,Political Essays,p105.
    [4][荷]曼德维尔:《蜜蜂德寓言》,第84-94页。
    [5][荷][荷]曼德维尔:《蜜蜂德寓言》,第87页。
    [1]曼德维尔:《蜜蜂德寓言》。第225页。
    [2][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18页。如果联系到前文“人论”部分的内容,联系到休谟的人性论,那么,休谟对奢侈的辩护还有一个人性的维度。休谟指出:“贪欲或获利的欲望是一种普遍的激情,它在所有的时候,所有的地方,对于所有的人都起作用。”“一个看门人和一个朝廷命官,都同样有贪财之心,不过前者把钱花在咸猪肉和白兰地上,后者用以买香槟和蒿雀。财富,在任何时代,对任何人都是宝贵的,因为人们总是要购买自己所习惯的和渴望的生活享受。”,这两处引文分别参见[英]休漠:《休谟经济论文选》。第63,24页。
    [3][英]休漠:《自然宗教对话录》,第78页。
    [4][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13页。
    [5][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18-19页。
    [6][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19页。
    [1][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20页。
    [2][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21页。
    [3][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8,10页。
    [4][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8,9页。
    [5][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12页。
    [6][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24,21页。
    [1][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22页。
    [2][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28页。
    [3][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28页。尽管休谟在这里点名批评了曼德维尔,其实曼氏在其之前就开出过以毒攻毒的药方和诸多混合配方:“我将社会中的贪婪与挥霍看作医学中两种相克的毒药。……倘若它们的相克矫正了它们各自的德性,它们便能够互相帮助,并且常常可以混合成为良药。”“我本将国家政体比作一只盛着潘趣酒的碗。贪婪就是这碗酒里的酸味剂,挥霍则会使碗中的酒变甜。而大众的无知、愚蠢和轻信,则是这碗酒中的水,漂浮其上,索然无味。智慧、荣誉、坚毅乃至人类的其他高尚品德,……而应当被喻为白兰地。……若不熟悉这碗有益健康的混合饮料,若分别啜饮其中的几种成分,必定会以为它们绝不可能混合成任何可以下咽的饮料。其中的柠檬精太酸,而糖又过甜,白兰地实在太烈,水索然无味。然而,经验却告诉我们:合理地混合我所说的这些成分,却能够制作出一种无比美妙的饮料,会得到口味高雅人士的喜爱和赞赏。”[荷]曼德维尔:《蜜蜂德寓言》,第83,82-83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69页。
    [1][英]休谟:《经济论文选》,第45,46页.
    [2][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260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71页。
    [4][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260页。
    [5][美]约瑟夫·克罗波西(克罗普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第99页。
    [6][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59页。
    [7][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60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20页。
    [2]Duncan Forbes,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p308.
    [3]J.G.A.Pocock,The Machiavellian Moment,p.497.
    [4][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原编者引论”。
    [5][英]皮特·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第137。
    [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38-339页。
    [1][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262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39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39页。
    [4][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263页。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39页。
    [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39页。
    [7][英]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第50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99-200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49,200,201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54页。
    [1]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第272页。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60页.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65页.
    [4][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29页。
    [1]参见[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72-77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61,162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81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47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53页。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6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97-98页。字体强调为笔者所加。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81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61页。
    [3]这构成博格斯一本著作的书名与主题。参见[美]博格斯:《政治的终结》,陈家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39页。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78页。
    [6][美]约瑟夫·克罗波西(克罗普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第130页注释[16]。
    [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408页。
    [1][美]艾伯特·奥·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第114-115页。
    [2][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141年。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62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62页。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62页。
    [1][英]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6页。
    [2]Edward Shils,The Virtue of Civil Society,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Vol26,No.1,Winter 1991.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1999年,第33页。
    [1][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132页。
    [2][美]基恩:《市民社会:旧形象,新观察》.王令愉、魏国琳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第3页.
    [3]狄德罗为《百科全书》撰写的“市民社会”词条,还完全是在“政治社会”意义上使用.“市民社会可以理解为由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或地方的人们共同组成的政治团体以及把他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政治联系”转引自[法]皮埃尔·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第74页。
    [4][法]皮埃尔·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前言”,第24页。
    [5][法]皮埃尔·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前言”,第76页。
    [6]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第34页。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03页。
    [1]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第34-36页。
    [2][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132页。
    [1]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第38,46页。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著者的几点说明”。
    [3]这一部分的内容参见拙文《西方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流变及其启示》,载《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5期。
    [4]David Hume,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avid Hume,vol.2,p.356.
    [1][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153,154,155页。
    [2][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第159页。
    [3][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第159页。
    [4][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上册,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第141-142页。该书的“绪论”部分中反复强调:第一,不要将“polls”理解为“国家”(state)或“城市国家”(city-stae);第二,也不能说“polis”包括社会和国家,因为城邦(polis)这一概念先于国家和社会的区分.他们认为,城邦的现代同义词是“country”。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7,113页。
    [2][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171页。
    [3]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269.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5,3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24页.
    [3][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第35页。
    [1]方朝晖:《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2][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 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第178页。
    [3]参见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第11-12页。
    [1]亚里士多德与韦伯在其之前与之后都持这样的看法,将“有产”与“闲暇”看做是“公民”(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或“职业政治家”的必备条件。
    [2]参见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第36-38页。
    [3][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06,233页。
    [4][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17页.文字强调为笔者所加。
    [5][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06页。文字强调为笔者所加。
    [1][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23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616,517页。
    [3][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14,524,663页。
    [4][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159页注释[1]。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08页。顺便提及一下,麦金太尔对斯密表述中的“准则”很敏感,认为“有美德的再一次被等同于遵守规则的人”。[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第298页。
    [1][英]弗格森著:《道德哲学原理》,.孙飞宇、田耕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37-144页。
    [2][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112-113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620-621页。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5页。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7,274页。在后面一章,本文将详细探究党派性这一问题。斯密这里其实反对的是那些搞阴谋诡计、结党营私、偏执狂热的“小团体”、“小派系”。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7,278页。
    [3]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262.
    [1]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262-263.
    [2]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263-264.
    [3][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第154页.
    [4][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第14页。
    [1][英]弗格森著:《道德哲学原理》,第20-21页.
    [2]Fania Oz-Salzberger,'The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Alexander Broadie 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168.一般认为,在18世纪的苏格兰,安德鲁·弗莱彻是初期典型的公民人文主义者,而在这前后之间,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如哈奇逊、休谟和斯密被认为兼有公民人文主义和自然法理论两种思想传统。M.M.Goldsmith,Regulating Anew the Moral and Political Sentiments of Mankind:Bernard Mandeville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49,No.4.(Oct.- Dec.,1988),p.588.
    [3]J.G.A.Pocock,The Machiavellian Moment.p.499.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62-263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61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6、22页。
    [3]分别参见[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67,228,143,282页。
    [4]Lisa Hill,Eighteenth-Century Anticipations of the Sociology of Conflict:The Case of Adam Ferguson,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62,No.2(Apr.,2001),pp.281-299.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49页。
    [6]笔者有检索了一下,中译本《文明社会史论》中共出现“斗士”共32次。
    [7]分别参见[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6,26,27页
    [1]在《文明社会史论》中.弗格森指出。“可能所有的原始国家都拥有这一道德体系:轻富贵、爱国、吃苦耐劳、不怕危险.”参见该书,第85页。
    [2][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162-163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63,56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84,62,284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93,67,294页。
    [2]参见[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9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第430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48,249,227,228,67页。
    [5][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第252页。
    [6][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611、583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84,586-587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610-611页。
    [3]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269-270.
    [4][英]布莱恩·巴里:《正义诸理论》,孙晓春 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27,528页。
    [2][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39页。
    [3][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6页。着重号笔者省略。
    [4]休谟这里批评的是霍布斯,霍布斯认为,“正义取决于事先存在的契约”参见[英]霍布斯:《利维坦》,第115页。
    [5][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157页;[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0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40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74页。
    [3][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35页.
    [1][英]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10页。字体强调为笔者所加。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03页。
    [2][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57页。
    [1]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16页。同时说明一下,笔者做了一点改动,将原表中的“公正”与“普爱”改为了“正义”与“仁爱”,这样与本文中的一些术语能较好地统一。
    [2][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30页。
    [3][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79页。
    [4][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55页。
    [5][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65,81页。
    [6][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35页。
    [7][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621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71,569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70页。
    [3]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78,p79.
    [4][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133页。
    [1][英]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14页。
    [2][英]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15-216,434页。
    [3][英]斯密:《道德情操论》,第437页。
    [4][英]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0-101页。
    [1][英]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6页.
    [2][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156-157页。
    [3]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16页。
    [4][英]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5-106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25-566页。
    [2][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131页。
    [3][英]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3页。
    [1]在前文导论中提及过,克里斯托佛·贝里把麦金太尔的“阅读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方法称为“德性”的阅读方法,将其归为“知识的”阅读方法这一大类中。Cf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93-194.
    [2][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2000),第22页。
    [1]万俊人:《“德性伦理”、“规范伦理”之间和之外》,载《神州学人》,1995年第12期。
    [2][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第513页。
    [3]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41-42页。
    [1]转引自严存生:《法律与自由》,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第12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86
    [3]Sheldon S.Wolin,Politics and vision: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in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1960),esp.Chapter Nine."Liberalism and the Declin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p257-314.
    [4]本文的梳理只限定在17世纪、18世纪这一段时期。同时简单涉及深受苏格兰启蒙运动影响的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不同理路,邓正来教授这一段话里有很好的体现:“市民社会理念在前一二十年间的复兴与拓深,几乎形成了一股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市民社会思潮”。当然,论者们所要复兴的并不是同一的市民社会概念:他们或援用洛克的社会先于国家因而国家受制于其对社会的承诺的观点:或诉诸孟德斯鸠以及承继了孟氏的托克维尔的分立自治及相互制衡的观点(即指社会由其政治社会予以界定,但作为政治社会的强大的君主制须受制于法治,而法治则须按分权原则独立的“中间机构”来加以捍卫的观点);或采用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观点融入其思想之中的黑格尔的观点(即认为体现特殊性的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但在伦理上并不自足,从而需要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对其加以救济的观点):或引证马克思将黑格尔观点头足倒置而形成的基础(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含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以及主要接受黑格尔观点并对马克思“市民社会—国家”框架进行修正并在“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命题之外的上层建筑内部提出一个关键的次位命题即“市民社会—国家”关系的观点:或依据哈贝马斯那种凭借非马克思 思想资源但对市民社会做出民主阐释的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等等不一而论。”参见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导论”。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3-704页。
    [3][加]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国家与市民社会》,第1-31页。
    [4][加]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国家与市民社会》,第11-12页。
    [5]在《哈佛讲演录:近代欧洲的道德与政治》中,奥克肖特在介绍洛克的章节里直接以“洛克:具有神学色彩的洞见”为题.参见该书中译本,顾攻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第46页。斯金纳称洛克的著作为“激进的加尔文主义政治的经典文本”,参见Quentin Skinner,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s,Vol.Ⅱ,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239.
    [1][加]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国家与市民社会》,第14-15页。
    [1]著名汉学家本杰明·史华慈对这一谱系的演变做了精辟的分析,参见[美]史华慈:《卢梭在当代世界的回响》,载许纪霖 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2006,第94-110页。
    [2][美]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3页。
    [3][加]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国家与市民社会》,第30,25,30页。
    [1][加]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国家与市民社会》。第15,16,27页。笔者在《论法的精神》中并非发觉泰勒所谓的“社会是根据政治组织来界定的”这层含义。不过,在孟德斯鸠那里,社会秩序(包括政治秩序)是由社会的整体结构(即“法的精神”)决定的。
    [2]主要参见[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97页。
    [3][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第729页。
    [1][美]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第81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80,579页。
    [2]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载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第94-96页。
    [1]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3页。
    [3][英]戴维·鲍彻 保罗·凯利:《社会契约论及其批评者》,载[英]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第440页。
    [1][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19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第586,583-584页。
    [3][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218,391页。
    [4][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376-377页。
    [1][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19-120页。
    [2][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20页。
    [3][英]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第440页.引文处的黑体为原文所标注。
    [4][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22、125页。
    [1]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26页。这一例子,斯密在《法学讲义》也援用过,参见[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38-39页。
    [2]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29,125页。
    [3]埃德温·坎南颇为细心地在他所编的《1763年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讲课时使用的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讲稿,根据一个学生的笔记整理而成》(学界通常称为《法学讲义》(A))中做了具体的明确标注。参见[英]坎南《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尤其是第38页注释[3],第39页注释[1][2][3]。
    [4][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38-40页。
    [5][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40页。
    [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73页。
    [1][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40页。
    [2][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9-20页.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73页
    [4][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35页。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75,276页
    [6][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42页。
    [7]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9页。
    [1]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9-20页。
    [2]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25,132页。
    [3]主要参见[英]休谟:《人性论》(下)。第597页;[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22、125页。
    [4]在《原初契约中》,休谟区分了两种道德义务,一种由天生本能或直觉倾向驱动所产生的道德义务(如对 儿童的热爱,对恩人的感激,对不幸者的同情等等),另一种是受“我们考虑到人类社会的必要性”这一责任感的驱动而产生的道德义务,主要有公正(justice)(对别人财产的尊重)、忠实(fidelity)(对信守诺言)这样的自然义务,以及政治或公民的效忠(allegiance)义务。Cf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avid Hume,vol.3,p454-455.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30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第586,583-584页。
    [3][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31页。同时,为了抵制契约论者将忠顺归结为许诺,休谟又一再强调两者既然维护的都是同样明显的、公认的公共利益,那么它们的地位也应该是对等的,谁也不依靠谁。休谟这样写道。“尊重财产对自然社会固然是必要的:而服从对于政治社会或政府也是同样必要的。前一种社会对人类的生存固属必要,而后一种社会对人类的福利和幸福也是同样必要的。简单地说,履行许诺固然是有利的,服从政府也是同样是有利的:前一种利益如果是普遍的,后一种利益也是如此;前一种利益如果是明显的和公认的,后一种利益也是如此。这两条规则既然是建立在同样的利益的约束力上面的,它们就必然各自有其独立的权威。彼此互不依靠。”参见[英]休谟:《人性论》(下),第585-586页。
    [4][英]休谟:《人性论》(下),第583页。
    [5]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31-132页。
    [1][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35页。
    [2][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37-38页。休谟也持相同的看法,参见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谈谈英国的政党”,第46页。
    [3][英]米勒、[英]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政治义务”词条。
    [1][英]休谟:《人性论》(下),第591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第591页。
    [3][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37-38页。休谟也持相同的看法,参见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谈谈英国的政党”,第46页。
    [4][英]休谟:《人性论》(下),第592-593页.
    [5][英]休谟:《人性论》(下),第594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1]David Miller,Philosophy and Ideology in Hume's Political Though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p.92.高全喜:《休谟的政治哲学》,第249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94页。
    [3]参见[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三卷中“第四章。论自我欺骗的天性,兼论一般准则的起源和效用”与“第五章,论道德的一般准则的影响和权威,以及它们被公正地看作造物主的法则”。温奇基于《道德情操论》中这些内容认为,斯密反对普赖斯的新洛克主义(Price's neo-Lockean)对反抗权的强调,与休谟一样重视对政府的义务。Donld Winch,Riches and Poverty: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1750-1834.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146,p172.
    [4]上述引文参见[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89-92页。
    [1]Donald W.Livingston,Philosophical Melancholy and Delirium:Hume's Pathoiogy of Philosoph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p391.
    [2]约翰·基恩:《市民社会与国家权力》,载邓正来 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第101-120页。
    [1]拉奇恩·萨丽:《什么是自由主义》,载[美]拉奇恩·萨丽,等著:《哈耶克与古典自由主义》,秋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第13页。
    [2]弗里德里曼认为,“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参见[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第16页。当然,弗里德里曼也没有完全排除政府在建设并维护某些公共事业或公共设施的职能(基于技术垄断或相邻影响而产生的),以及“政府根据家长主义理由”对无责任能力的人——如疯子、儿童等——之照顾义务;但是,他对政府这两项职能非常谨慎,强调要容易被滥用。
    [3][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78-579页。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52-253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51,160,153页。
    [2]大河内一男认为,斯密在“自然的自由的制度”下所要建立的是“廉价政府”.参见[日]大河内一男《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第134页。笔者认为“廉价政府”确实得其要旨,《国富论》论述政府职能的线索就是围绕“费用”。
    [3]拉奇恩·萨丽:《什么是自由主义》,载[美]拉奇恩·萨丽等著:《哈耶克与古典自由主义》,第14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60页。
    [5][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69页。
    [6]参见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63-264页。
    [1][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 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964),第144,77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77页。
    [3][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31-132页;[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91页。
    [4]高一涵:《国家非人生之归宿论》,《青年杂志》,第一卷第四号。
    [5][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02-303页;《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7,377,318页。
    [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78页。
    [7][美]菲利普·方纳编:《杰斐逊文选》,王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78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154页。还有阿克顿勋爵两句名言经常被一并串起来引用:“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只要条件允许,每个人都喜欢得到更多的权力,并且没有任何人愿意投票赞成通过一项旨在要求个人自我克制的条例。”[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说文集》,侯健 范亚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342,343页.
    [2][英]罗宾斯:《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学——对经济政策中主要理论的考察》,第180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71页.在政体论上,尽管弗格森很自谦。认为自己在“重复”孟德斯鸠的学说,其实他仍有其相当的特色和意义。比如,除了下文将要论述的对党派性的洞见外,他还在孟德斯鸠的政体类型学之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式:所有的人类政治建制可被归为两类:单一的和混合的。弗格森认为,在单一的建制中,最高权威由单个人或单独的会议或一群人掌握,包括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及独裁制也。在混合建制中,最高权威由并行权力中的多数来操作,混合的共和制,或混合的君主制。比如,弗格森强调,政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普世的或者说最好的,各国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选用自己的政体形式,他说,“各国哲人们企图建立一种同样适合于所有人类的政府模式,纯属枉费心机.国民不适合于以他国的方式来治理或被治理。国家依其特性和环境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再比如,他对政体以国民德性的不同傲了比孟德斯鸠更为细化的分类与探讨。重点参见[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22-23,163-167页。
    [1][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27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7-18,180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10页。
    [2][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27,28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43,150页。
    [4]按照张灏先生的解释,“所谓幽暗意识是发自对人性中与宇宙中与生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因为这些黑暗势力根深蒂固,这个世界才有缺陷.才不能圆满,而人的生命才有种种的丑恶.种种的遗憾。参见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第24页。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62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351页。
    [3][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27页。
    [1][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28-29,29页。
    [2][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29-30页。
    [3][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58页。
    [1][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30-31页。
    [2][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43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83页。
    [4]Adam Smith,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Vol.Ⅱ,p195,p395.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72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3,473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83,184页。
    [3][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167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页。
    [5][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167页。
    [6][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168页.
    [1][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57,22,158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98页。
    [1][英]休谟:《道德情操论》,第299-300页。
    [2]在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那个时代,主流政治思想家对民主政体,尤其是直接民主都是极其不信任的,休谟把古代民主政体下享有投票与决定权的“人民”描绘为:“受到每一欺世盗名之徒的哄骗”、“几乎从每个候选人那里接受特殊贿赂,过着闲敏的生活”、“放纵”、“无赖”(参见[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6-7页)。弗格森更是直接明了地对代议制民主与直接民主做了一对比,用语非常尖锐:“在仅靠有人民代表办事的地方,人民的力量有可能用到一处.他们可能在一种比其他政体更持久的政府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那些政体中,人民拥有或篡夺了全部立法权。他们聚合在一起时是暴君,分散开来时是混乱国家的奴隶。(参见[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82-183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33页。
    [4][英]休谟:《道德情操论》,第301页。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143页。字体着重为笔者所加。
    [6][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页。
    [7][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79,80页。
    [1]在《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学》一书的结尾部分,罗宾斯在论及市场经济体制“坚持要自由的理由”时也指出,古典自由主义者尤其是斯密并非仅仅是因为自由市场“行得通”、“效果也过得去”,而是基于自由本身这一终极价值,他同时强调斯密不是功利主义者.参见该书中译本,第173-175页。
    [2][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第2页。
    [3][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第36页。
    [4]“我们所说的‘英国传统',主要是一些苏格兰道德哲学家所明确的,他们当中的杰出者首推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和亚当·弗格森,随后,他们在英格兰的同时代人塔克、埃德蒙·伯克和威廉·帕列(William Paley)也对之做出了详尽的阐释……法国人孟德斯鸠以及晚些时候的贡斯当,尤其是托克维尔等人,更接近于我们所说的‘英国'传统,而不是‘法国'传统。”“与他们观点相反的乃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传统,其间充满了笛卡尔式的唯理主义:百科全书派的学者和卢梭、重农学派和孔多塞(Condorcet),乃是此一传统阐述者中的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另外另外,英国人托马思·霍布斯至少是唯理主义传统的奠基人之一, 更不用说为法国大革命而欢呼雀跃的整个一代热情的人了,如Godwin.Priestley,price和潘恩等人(就像在法国旅居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的杰斐逊一般),都属于此一传统。”[英]哈耶克《自有秩序原理》,第63页.
    [1]刘军宁:《保守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23-26页。
    [2]刘军宁:《保守主义》,第4,60-61,168页。
    [3]Christopher 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14.
    [4]David Miller,Philosophy and Ideology in Hume's Political Though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p196.
    [5]G.F.Gaus C.Kukathas,Handbook of Political Theory,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4,p.170.关于共和主义的源流和基本思想参见该书“Republicanism,classical and modern”词条,p.167-170.
    [6]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共和”词条,第79-111页。
    [1]Duncan Forbes,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p308;also,J.G.A.Pocock,The Machiavellian Moment,p.497.
    [2]维罗里对社群主义与共和主义曾做过细致的辨别:“尽管社群主义者所使用的词汇与共和主义的词汇非常相似,但是,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与社群主义的共同体却相差不可以里计。前者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而不是某种特殊的善的观念、文化或传统之上。按照这一观点,共和国就是个人的一种集合,他们同意建立一个法律秩序并希望生活在法律带来的正义之中。它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自由以对抗傲慢者的狂妄自大。正义是共同的善(它对那些不想受到支配但友不想支配他人的人来说是一种善,但对那些妄图超越法律实施压迫的人来说却不是),因为它可以为一切人所获得。因此,城市的基础是正义或平等的权利这一概念,而它在社群主义的哲学家看来是不够的”,后者还需要“一种文化、传统或‘实质性的'善”。[意]莫里奇奥·维罗里:《共和主义的复兴及其局限》,应奇、刘训练编:《公民共和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第161-162页。
    [3][美]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前言”,第1-19页。
    [4][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第525-532页(休谟的自然主义对“分解式”思维方式的修正);第374-435页(沙夫茨伯里与哈奇森的道德情感)。
    [5]李强:《自由主义》,第76-77页。
    [1]李强:《自由主义》,第77-78页.
    [2][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第1页。
    [3]参见格拉德·德兰惕《社群主义与公民权》,[英]恩勒·伊辛布雷恩·特纳主编.公民权研究手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p221.
    [4]Duncan Forbes,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esp.chapter 5"scientific and vulgar Whiggism",pp 125-192.
    [5]关于自己思想的特性,休谟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在对待事情的态度上契合于辉格党的原则,但在对人方面则投合托利党的偏见。至于我时常被人们归入托利党之列,没有什么比如下更能说明原因的了,即人们常常是注重人甚于注重事。”转引自高全喜:《休谟的政治哲学》,第296页。
    [1]Stewart,The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David Hum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p6.7.转引自高全喜:《休谟的政治哲学》,第296页。
    [2]Sheldon S.Wolin,Hume and Conservatism,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48,No.4(Dec.,1954),p.999
    [1][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第85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446页。
    [3][英]休谟:《人性论》(下册),第652页。
    [4]对斯密自由观的研究有一种新的动向,即认为斯密所理解自由既非“消极自由”亦非“积极自由”,而是一种强调“独立”的“第三类自由”。
    [5][英]霍布斯:《利维坦》,第162页。
    [6][英]洛克:《政府论》(下册),第35页。
    [1]William D.Grampp,Economic Liberalism,in Adam Smith's politics,An Essay in Historiographic Revision.edited by D Win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转引自李非:《富与德: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第169页。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告读者”。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91页。
    [4]Duncan Forbes,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p87.
    [1][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第339页。
    [2][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162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276页。
    [4]转引自严存生:《法律与自由》,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第12页。
    [5][英]洛克:《政府论》(下册),第35页。
    [6][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8,17页。
    [7][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3-14页。
    [1][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115页。
    [2][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第27,1页。
    [3][英]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第47页。
    [4]上述引文分别参见[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31,75.162,75,216,216,232页。
    [1][英]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第160-162页。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97页。
    [2][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载《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22页。
    [1]Michel Foucault,What Is Enlightenment?(1978),in The Foucault Reader,Paul Rabinow,ed.,1984,p32-50.在Google上能搜到这篇英文,但无具体页码.在网络上也能搜到李康先生与薛兴国先生的两篇译文。
    [2][美]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序言”.第1页。
    [3]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导论”,第5页。
    [1][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2005,第25页。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97页。
    [2]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的转移?》,北京:三联书店.2000,第167页。
    [3]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的转移?》,第167页。
    [1][英]霍布斯:《利维坦》,第14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第430页。
    [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510页。
    [2][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第32页。
    Ferguson.Adam 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edited by Fania OZ-Salzberg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other eds,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影印本.)
    Ferguson.Adam Institutes of Moral Philosophy(1769),2~(nd) edn.London,1773.(books.google.com)
    Ferguson.Adam Principles of Moral and Political Science,1792.(books.google.com)
    Ferguson.Adam The History of the Progress and Termination of the Roman Republic,1783.(books.google.com)Hutcheson,Francis
    Ferguson.Adam System of Moral Philosophy,2vois,Hildesheim:Olms reprint,1990.(books.google.com)
    Ferguson.Adam 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Beauty and Virtue,in The Classical Moralists,edited by Benjamin Rand,London,1910.(books.google.com)
    Hume,David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avid Hume(4volumes),edited by T.H.Green& T.H.Grose,Scientia Verlag Aalen,1964.(Volume 1-2.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Volume 3-4.Essay On Moral,Political and Literary.)
    Hume,David Political Essays,edited by Knud Haakonsse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other eds,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影印本.)
    Hume,David The Letters of David Hume,edited by J.Greig,Clarendon Press,1932.Kames,Lord
    Hume,David Historical Law Tracts(1758),3~(rd) edn,Edingburg,1776.(books.google.com)
    Hume,David Essays on the Principles of Morality and Natural Religion(1751),3~(rd) edn,Edingburg,1779.(books.google.com)
    Hume,David Millar,John The Origin of Distinction of Ranks(1779),3~(rd) edn,rept.in John Millar of Glasgow,William C.Lehman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books.google.com)
    Smith,Adam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Smith,Adam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edited by Edwin Cannan,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Smith,Adam 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edited by W.Wightman,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1980
    Smith,Adam Lecture on Justice,Police,Revenue,and Arms,Reported by a student in 1763,edited by Edwin Cannan,The Clarendon Press,Oxford,1896.
    Smith,Adam Correspondence of Adam Smith,eds E.Mossner and I.Ross,Indianapolis:Liberty Press,1987.
    Smith,Adam Steaurt,James.An Inquiry into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2vols,edited by.A.Skinn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
    弗格森 《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 王绍祥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弗格森 《道德哲学原理》,孙飞字、田耕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休谟 《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休谟 《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休谟 《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休谟 《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休谟 《休谟政治论文选》,张若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休谟 《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休谟 《自然宗教对话录》,北京:商务印书馆,陈修斋 赵棉之,1962,
    斯密 《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斯密 《道德情操论》,余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 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 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册),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斯密 《国富论》,谢祖钧译,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斯密 《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坎南编,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斯密 《亚当·斯密通信集》,莫斯纳、罗斯编,林国夫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Allan,D.Virtue,Learning 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3.
    Barnes,Harry Elmer.Review on Man and society:the Scottish Inquiry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51,No.3(Apr.,1946).
    Berry,Christopher J.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7.
    Broadie,Alexander.(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Bryson,G.Man and Society:the Scottish Inquiry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5.
    Campbell,R.H.&A.S.Skinner,Tbe Origins and nature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John Donald,1982.
    Campbell,T.D.Franeis Huteheson:'Father'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in R.H.Campbell&Skinner A.S.(eds.),The Origins and Nature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1982.
    Chitnis, A.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 social history,London:Croom Helm, 1976.
    Davie, GE.Anglophobe and Anglophil.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XIV(1967)
    Davie, G. E. Berkeley's Impact on Scottish Philosophers, hilosophy,Vol. 40, No. 153 (Jul., 1965)
    Davison, Neil.Origins of Scottish Nationhood, London, 2000
    Forbes, Duncan. 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Forbes, Duncan. Scientific Whiggism: Adam Smith and John Millar,The Cambridge Journal,7,
    Fleischacker, Samuel. A Third Concept of Liberty Judgment and Freedom in Kant and Adam Smith,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Foucault, Michel.What Is Enlightenment? (1978), in The Foucault Reader, Paul Rabinow, ed., 1984. (books.google.com)
    Gekldern&Skinner, Q.Republicanism:A Shared European Heritage (2volumes)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Goldsmith,M.M.Regulating Anew the Moral and Political Sentiments of Mankind: Bernard Mandeville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49,No. 4. (Oct. - Dec, 1988)
    Haakonssen, Knud Natural Law and Moral Philosophy: From Grotius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Haakonssen, Knud. 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Harpham, Edward J. Liberalism, Civic Humanism, and the Case of Adam Smith,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 No. 3 (Sep., 1984).
    Hill, Lisa. Eighteenth-Century Anticipations of the Sociology of Conflict: The Case of Adam Ferguson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62, No. 2 (Apr., 2001), pp. 281-299.
    Hont, Istvan. & Ignatieff. Michael(eds), Wealth and Virtue: The Shaping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Scottish Enlighten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Hopfl, M. From Savage to Scotsman: Conjectural Histor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7, No. 2 (Spring, 1978).
    Jones, P. (ed.)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 Hume, Reid, and their contemporari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89
    
    Jones, P. Philosophy and science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John Donald, 1988.
    Lehmann,W. Henry Home, Lord Kames 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1971.
    Miller T.Francis Hutcheson and the civic humanist tradition, in A.Hook R.Sher (eds.),The Glasgow Enlightenment, East Linton: Tuckwell Press,1995.
    Moore James. Hume's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classic republican tradi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0.
    Norbert Waszek,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nd Hegel's Account of "Civil Society",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Pocock, J. G. A.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Rendall, Jane.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1978.
    Robbins, Caroline. The Eighteenth-Century Commonwealthma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Roberetson, J. 'Scottish political economy beyond the civic tradition: gover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ealth of Nations',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4,(1983 ).
    Robertson, J.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nd the Militia Issue, Edinburgh,1985.
    Ross, I. Lord Kames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2.
    Ross, I.The life of Adam Smit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Sakamoto, Tatsuya.and Tanaka, Hideo.The Rise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London: Routledge,2003.
    Scott, William Robert. Francis Hutcheson:His Life, Teaching and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00.
    Sheldon S. Wolin, Hume and Conservatism,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48, No. 4 (Dec, 1954).
    Sher, R. Church and universit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the moderate literati of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85.
    Skinner, A. A. System of Social Science: Papers relating to Adam Sm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Skinner, Quentin.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s,2volu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Steaurt,Dugald. An Account of the life and writing of Thomas Reid, in Thomas Reid's Philosophical Works,With notes and supplementary dissertations by Sir William Hamilton ,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Harry M. Bracken ,Georg 01ms verlage, 1983.
    Smount, T.C.A History of the Scottish Peoplel 560-1830, London: Fontana, 1972.
    Swingewood,Alan. Origins of Sociology: The Case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21, No. 2 (Jun., 1970).
    Winch, Donld. Riches and Poverty: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Wolin. Sheldon S. Politics and Vision.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in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1960).
    Wood, Paul .(e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ssays in Reinterpretation, Ro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0.
    Venturi, Frenco. Utopia and Reform in the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阿尔蒙德 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进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 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李新华 朱进东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奥克肖特:《哈佛演讲录:近代欧洲的道德与政治》,顾玫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阿克顿:《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说文集》,侯健 范亚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巴里:《正义诸理论》,孙晓春 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包利民 M.斯戴克豪斯:《现代性价值辩正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毕建宏:《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商业秩序与公民美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波兰尼:《大转折: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 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博格斯:《政治的终结》,陈家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伯林:《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孙尚扬 杨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陈岱荪:《亚当·斯密思想体系中,同情心和利己主义矛盾的问题》,《真理的追求》,1990年第1期。
    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陈剩勇:《协商民主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陈剩勇等:《组织化、自主治理与民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
    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3。
    大河内一男:《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胡企林、沈佩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王亚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方朝晖:《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冯钢:《非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高力克:《严复的伦理观与苏格兰启蒙哲学》,《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高力克:《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高一涵:《国家非人生之归宿论》,《青年杂志》,第一卷第四号。
    高全喜:《休谟的政治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格雷:《自由主义》,曹海军 刘训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顾肃:《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郭博文:《弗格森社会哲学述论》,《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第九卷第一期。
    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邓正来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霍布斯:《论公民》,应星冯克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胡怀国:《两种思想传统——启蒙运动》,http://ie.cass.cn/yjy/person.asp?id=73。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贾旭东:《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基恩:《市民社会:旧形象,新观察》,王令愉、魏国琳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克罗普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邓文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袁志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成、王皖强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拉波希尔:《亚当·斯密》,李燕晴 汪希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迈克尔·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刘训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胡企林、陈应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李非:《富与德: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林毓生:《从苏格兰启蒙运动谈起》,《读书》,1993年第1期。
    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李雪丽:《苏格兰启蒙运动概论》,《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刘军宁:《保守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卢梭的苏格拉底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李常山译,1962。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卢梭:《政治经济学》,王运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 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964)。
    罗宾斯:《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学——对经济政策中主要理论的考察》,陈尚霖王春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2000)。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杨祖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吕宏波:《康德“道德情感”理论的转变》,《唐都学刊》,2005年第5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万俊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
    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肖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毛丹:《秩序与意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毛丹:《近代合法性论证的路径》,《东方》,2003年第11期。
    密尔:《论自由》,许宝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998)。
    米勒 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宁军明:《路径依赖、路径创造与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皮特·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许明月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菲利普·佩迪特:《共和主义:一种关于自由与政府的理论》,刘训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 崔秒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拉齐恩·萨丽等著:《哈耶克与古典自由主义》,秋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的转移?》,北京:三联书店,2000。
    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石元康:《罗尔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昆廷·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段胜武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斯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斯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施特劳斯 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上、下册),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巴里·斯特德:《休谟》,周晓亮刘建荣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陈玮冯克利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布赖恩·特纳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蒋红军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彭强 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998)。
    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黄辉 杨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万俊人:《“德性伦理”、“规范伦理”之间和之外》,载《神州学人》,1995年第12期。
    帕特里夏·沃哈恩:《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熊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许纪霖 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徐鹤森:《试论苏格兰启蒙运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严存生:《法律与自由》,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杨芳:《“商业社会”的建构——亚当·斯密启蒙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应奇、刘训练编:《公民共和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应奇:《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郁建兴等:《政治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翟宇:《论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的政治思想》,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周保巍:《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道德原则”与“社会变迁”——以“勤勉”观念为个案的研究》,《浙江学刊》,2008年第3期
    周保巍:《“自由主义”的自由与“共和主义”的自由——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观念冲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周保巍:《走向文明—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历史叙事”与“民族认同”》,《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
    周保巍:《走向文明——休谟启蒙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