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华诗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李重华是清代中期重要诗人、诗论家。本文采用传统文献学的方法,从李重华《贞一斋集》与《贞一斋诗说》切入,结合其所著《诗传附义》,在大量搜集梳理文史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以兼重李重华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研究方法,从整体系统层面对李重华诗学思想进行了细致研究。论文共分为五章,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李重华研究史及本文的选题意义。第一章“李重华生平、交游考述”。生平部分,考察了李重华的生平经历,勾勒出比较详细的人生轨迹;对李重华卒年作了补正;考辨李重华充一统志编修及京师结社的时间问题。交游考部分,按照李重华生平经历,分为吴江时期、京师时期、游历时期三个阶段。依据史传及地方文献等资料,简介交游人物生平,并从《贞一斋集》、《贞一斋诗说》及交游者所著诗文集中,找出有关诗文补充说明,以期从交游角度来进一步了解李重华的生平事迹及其诗学思想形成之影响人物。第二章“李重华诗学思想宗旨”。分别论述了李重华“诗有三要”、“诗有五长”及“诗教”、“六义”主张各自内涵及相互关系。李重华“三要”说主张“意立而象与音随之”。针对初学者,提倡从悟音入手,但又不可执着于音律所限定的规律,崇尚“天籁”;重视写景在赋、比、兴手法运用中的作用;追求以神运之、“意在言外”的境界。“五长”说推重以神、气运之的创作,但并不反对以巧、词、事运之。李重华崇尚“天籁”之音,主张创作以神运之,但要以温柔敦厚之诗教为本。第三章“李重华论历代诗”。本章分为三节,分别考察了李重华对汉魏六朝诗、唐诗、宋元明诗的认识和评述。第一节主要论述了李重华对汉魏六朝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乐府及七言诗作家作品的评论。第二节主要讨论了李重华关于唐代五七言古诗、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及乐府的批评。第三节考察了李重华有关宋元明诗的评价。李重华对历代诗歌的评价,贯穿着其诗学思想宗旨。在以“六义”为旨归的前提下,他肯定诗歌的变化发展,不以时代论优劣,主张日出日新,自成一家。第四章“李重华论诗歌题材及其创作实践”。本章择取《贞一斋集》中拟古诗、咏物诗、咏史诗三类题材作为典型个案,并结合《贞一斋诗说》中相关论述,分析李重华在拟古诗、咏物诗、咏史诗创作中体现出的诗学思想。第五章“李重华论历代选本与诗学理论著作”。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考察了李重华对《文选》、唐人选唐诗、《诗归》等历代选本的评价。第二节主要讨论李重华对《诗品》、《二十四诗品》及《沧浪诗话》的评价。
Li Chong-hua is an important poet and poetry theorist in mid-QingDynasty.In this paper,usi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Bibliography fromZheng-yi Zhai Ji and Zheng-yi Zhai Shi Shuo start to study,combining hisShi Zhuan Fu Yi,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datacollected carding,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by method of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Li Chong-hua's poetry theory andpoetry writing,studying Li Chong-hua's poetics in details from theoverall system level.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it reads as follows:
     In preface,giving an overview of the results of some predecessors'researches and giving an account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The first chapter is“Li Chong-hua's life and Friendship Research”Drawing the detailed outline of Li Chong-hua's life by investigating hislife experience.Correcting the time of Li Chong-hua's death,and doingtextual research the time about he take part in editing of Yi Tong Zhiand assembly in the capital.In the“Friendship Research”part,inaccordance with Li Chong-hua's life experience,his friendship is dividedinto WuJiang period and Capital period and Travel Period.Based onhistorical information and local literature,introducing the lifeexperience of his friends,and finding some poems from Zheng-yi Zhai Jiand Zheng-yi Zhai Shi Shuo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Li Chong-hua'slife story and the characters who are impacted the formation of his poeticsby the perspective of friendship.
     The second chapter is“The Main Idea of Li Chong-hua's Poetics”Expounding Li Chong-hua's poetry opinions such as“Three Elements ofPoetry”,“Five Skills in Poetry Writing”,“Poetic Education”and“Six-justice”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For beginners,Li Chong-hua claimsthat they should start to understand the sound,but can not rigidly adhereto the tone,he advocates“Voice of Nature”as well.He emphasizes onthe role of description of the scene in the artistic technique of FU andBI and Xing and pursues the realm behind the poetry language.In“FiveSkills in Poetry Writing”,he holds that the spirit and morale plays animportant part in poetry writing,but he does not oppose the use of cleverwords in the course of writing.However,Li Chong-hua think that poetsmust abide by the traditional rule of“Poetic Education”when they put these skills into practice.
     The third chapter is“Li Chong-hua's Critiques about Some Poetsand Poems of Different Dynasties”.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studying Li Chong-hua's views and comments of Han,Wei,Six Dynasties,Tang,Song,Yuan and Ming poetry.SectionⅠfocuses on Li Chong-hua'scomments of the writer's comments and poetry in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that includes four-character verse,“Sao Ti”verse,five-characterverse,“YueFu”verse and seven-character verse.SectionⅡmainlydiscusses the Tang Dynasty' s poetry critics about five-character verse,seven-character verse and“YueFu”verse.SectionⅢstudies LiChong-hua's review of Song,Yuan and Ming poetry.Li Chong-hua's reviewof the ancient poetry,permeated with his ideological purpose of thepoetics.Take“Six-justice”as the premise of destination,he does notdeny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and advocates innov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Li Chong-hua's Theme of Poetry and CreativePractice”.In this chapter,three themes of imitate poetry such as Ni-gupoetry,Yong-wu poetry,Yong-shi poetry by selected from Zheng-yi ZhaiJias typical cases,combining with the relevant comments of Zheng-yi ZhaiShi Shuo and analyzing Li Chong-hua's idea of the poetics that reflectedin his Ni-gu poetry,Yong-wu poetry,Yong-shi poetry.
     The fifth chapter is“Li Chong-hua' s Theory of The LiteraryAnthology and Poetry Theory Books in Different Dynasties”.This chapter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sectionⅠmainly studies Li Chong-hua'scritics of the Literary anthology in different dynasties such as SelectedWorks,Tang Dynasty' s Poems Selected by Tang Dynasty' s Poets and Shi-Gui.SectionⅡfocuses on Li Chong-hua's reviews of different poetry theorybooks like Shi Pin,24S hi Pin and Cang Lang Shi Hua.
引文
1 《清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六《经籍考》及《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四载“雍正庚戍进士”,误。详见杨武泉《四库全书总目辨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页37。
    2 周本淳点校《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323。
    3 据《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六《人物》三十三。
    4 吴孟复点校《刘大櫆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228。
    5 周本淳点校《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333。
    6 《清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
    7 《清文献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
    8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87。
    1 《(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三十八《艺文三》,《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 书局刻本。
    2 丁仁编《八千卷楼书目》,《续修四库全书》第921册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3 张大受《匠门书屋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4册影印清雍正七年顾诒禄刻本。
    4 同上。
    5 同上。
    6 同上。
    7 据《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六《人物》三十三。
    8 张云章《朴村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7-168册影印康熙间华希闵等刻本。
    9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0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484。
    11 王昶《湖海诗传》卷三,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页48。
    1 郑方坤《清朝名家诗钞小传》,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12年万山草堂刻本。
    2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87。
    3 王镇远、林虞生点校《射鹰楼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128。
    4 吴仰贤《小匏庵诗话》,《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光绪刻本。
    5 朱庭珍《筱园诗话》,载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1983年版,页2411。
    6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712-1713册影印清道光十年刻本。
    7 刘子芬《诗家正法眼藏》,上海图书馆藏1934年铅印本。
    8 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续修四库全书》第1629-1633册影印1929年退耕堂刻本
    9 杨钟羲《雪桥诗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版,页601。
    1 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版,页208。
    2 青木正儿《清代文学评论史》,杨铁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页125。
    3 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27。
    4 最初发表于《争鸣》,1983 (2),后收入其所著《清人诗论研究》一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 吴宏一《清代诗学初探》,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页163。
    2 吴宏一《清代文学批评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107页。
    3 龚显宗《历代诗话析探》,复文图书出版社1990年初版页133-135。
    4 王镇远、邬国平《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清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452-456。
    1 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85-591页。
    2 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页735。
    3 蒋寅《清诗话考》,中华书局2005年版,页332。
    4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152册影印乾隆二十八年万叶堂刻本《三经附义》(仅存《书经附义》二卷),学界有关李重华研究成果亦认为《易传附义》、《诗传附义》已亡佚。
    1 郭绍虞先生《清诗话》前言及吴宏一先生主编之《清代诗话知见录》,均记李重华卒年为1754年,刘大櫆《翰林院编修李公墓志铭》记其卒年为乾隆二十年(1755),钱仲联先生《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柯愈春先生《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皆依1755年说。按:1755年说是,张栋《看云吟稿》(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卷十四乙亥(1755)年有《哭玉洲夫子五首》可参证。
    2 “宋忠定公某”,疑为李纲,待考。
    3 吴孟复点校《刘大櫆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228。
    4 张云章《朴村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7-168册,影印清康熙华希闵等刻本。
    5 张云章《朴村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7-168册,影印清康熙华希闵等刻本。
    6 倪师孟,沈彤纂《吴江县志》卷三十二,《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第19册影印民国石印本。
    7 倪师孟,沈彤纂《吴江县志》卷三十二,《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第19册影印民国石印本。
    1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77。
    2 李重华《贞一斋集》卷首自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484。
    4 赵兰佩辑录、沈兆坤校刊《江震人物续志》卷四,上海图书馆藏嘉郡文蔚斋清道光20年续刻本。
    5 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六,《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6 《贞一斋集》卷首沈德潜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7 吴孟复点校《刘大櫆集》卷七《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228。
    8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386。
    9 《贞一斋集》卷首沈德潜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0 张大受《匠门书屋文集》卷八《喜实君至京》,《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4册影印清雍正七年顾诒禄刻本。
    11 《匠门书屋文集》卷八《吹万阁图为禄百外孙题》
    12 《匠门书屋文集》卷六《展实君札以诗答之得三十韵》
    13 赵兰佩辑录、沈兆坤校刊《江震人物续志》卷四,上海图书馆藏嘉郡文蔚斋清道光20年续刻本。
    14 郑方坤《清朝名家诗钞小传》卷四,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12年万山草堂刻本。
    15 《贞一斋集》卷首沈德潜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6 《(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六《人物》三十三,《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1 柳弃疾、薛凤昌辑《吴江文献保存会书目》,上海图书馆藏。
    2 《(乾隆)震泽县志》卷三十八,《中国地方志集成》第23册影印清光绪19年吴郡徐元圃刻本。
    3 吴孟复点校《刘大櫆集》卷七《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228。
    4 赵兰佩辑录、沈兆坤校刊《江震人物续志》卷四,上海图书馆藏嘉郡文蔚斋清道光20年续刻本。
    5 阮葵生《茶余客话》,《续修四库全书》第1138册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14年铅印本。
    6 沈德潜《归愚诗钞》,《续修四库全书》第1424册影印清乾隆刻本。
    7 沈德潜《归愚诗钞》,《续修四库全书》第1424册影印清乾隆刻本。
    8 《贞一斋集》卷首沈德潜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9 吴孟复点校《刘大櫆集》卷七《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228。
    1 《(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六《人物》三十三,《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2 《江震人物续志》卷四及《(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六按:张慧剑先生《明清江苏文人年表》据《贞一斋集》卷三《题馆师吴臞庵先生匡庐观瀑图》诗自注,断李重华充一统志纂修在乾隆八年。误。按:《贞一斋集》卷三《题馆师吴臞庵先生匡庐观瀑图》诗自注:“时先生为统志总裁,华分纂江西。”吴臞庵即吴士玉,《(同治)苏州府志》卷八十二有传载其:“雍正甲辰主江西乡试、教习庶吉士,晋户部右侍郎,兼一统志总裁。”又《江震人物续志》卷四载李重华充一统志纂修在典试四川之前,可知李重华充一统志编修在雍正年间。
    3 赵兰佩辑录、沈兆坤校刊《江震人物续志》卷四,上海图书馆藏嘉郡文蔚斋清道光20年续刻本。
    4 同上。
    5 沈廷芳《隐拙斋集》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10册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6 吴孟复点校《刘大櫆集》卷七《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228。
    7《江震人物续志》卷四按:张慧剑先生《明清江苏文人年表》、吴文治先生《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皆谓乾隆九年李重华、张鹏翀、沈德潜在京结社。误。张慧剑先生文中所注依据《江震人物续志》卷四记载,但《江震人物续志》卷四并未言及乾隆九年,其文曰:“(雍正)十年,典试四川,有《蜀道集》,旋以保举案落职,僦居京师,与邹升恒、周长发、张鹏翀、沈德潜倡城南诗社,汲引后学。”又据阮葵生《七录斋文钞》卷六《显考缓堂府君行述》载其父阮学浩“丁巳戊午(乾隆二年)间,与李公玉洲、张公南华、杨公樗园、孙公虚舡、张鹭洲、陈公句山、杭公堇浦、齐公息园、张公少仪及乡先辈周公蓼圃、汪公钵山、吴公静斋、邱公天峰辈先后联为诗会。”合观以上材料,可知李重华与诸人京师结社在雍正十年后不久,至迟不晚于乾隆二年。
    8 《刘大櫆集》卷七《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228。
    9 陈浩《生香书屋文集》卷二,《四库未收书辑刊》第23册影印清乾隆三多斋刻本。
    10 戴璐《藤阴杂记》,《续修四库全书》第1177册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嘉庆5年石鼓斋刻本。
    11 周本淳点校《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333。
    12《江震人物续志》卷一《文学》,上海图书馆藏嘉郡文蔚斋清道光20年续刻本。
    13 《刘大櫆集》卷七《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228。
    14 《江震人物续志》卷四,上海图书馆藏嘉郡文蔚斋清道光20年续刻本。
    15 按:《贞一斋集》乾隆十一年刊刻,沈德潜《贞一斋集序》谓其“今留关中”。
    1 《贞一斋集》卷首沈德潜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江震人物续志》卷四按:张栋《看云吟稿》卷十《秋日书怀八首》注有云:“玉洲师时在武昌”,其系年为乾隆十二年。
    3 吴孟复点校《刘大櫆集》卷七《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228。
    4 《江震人物续志》卷四,上海图书馆藏嘉郡文蔚斋清道光20年续刻本。
    5 张栋《看云吟稿》卷六《己未元旦联句效柏梁体一百韵》题下注有李重华三子李宁人、李傅天、李开地,国家图书馆藏。
    1 作家生平部分参考江庆柏先生《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李灵年先生主编《清人别集总目》、柯愈春先生《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钱仲联先生主编《清诗纪事》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为诸书所载但略者,或为诸书所未载者,则取地方志等相关文献补充之。
    2 张大受《匠门书屋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4册影印清雍正七年顾诒禄刻本。
    1 郑方坤《清朝名家诗钞小传》,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12年万山草堂刻本。
    2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386。
    3 同上。
    4 沈兆澐《篷窗附录》卷下,《丛书集成续编》第1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版。
    5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6 顾诒禄《吹万阁文钞》卷四《勅受文林郎翰林院检讨提督贵州学政外祖父匠门张公行状》,复旦大学图书馆藏乾隆刻本。
    7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8 顾诒禄《吹万阁文钞》卷四《勅受文林郎翰林院检讨提督贵州学政外祖父匠门张公行状》,复旦大学图书馆藏乾隆刻本。
    9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张大受《匠门书屋文集》卷十九《许谨斋诗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4册影印清雍正七年顾诒禄刻本。
    2 张大受《匠门书屋文集》卷二十三《贻安堂诗跋》,《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4册影印清雍正七年顾诒禄刻本。
    3 顾诒禄《吹万阁文钞》卷四《勅受文林郎翰林院检讨提督贵州学政外祖父匠门张公行状》,复旦大学图书馆藏乾隆刻本。
    4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张大受《匠门书屋文集》卷十八《陈宜亭诗跋》,《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4册影印清雍正七年顾诒禄刻本。
    6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7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8 张大受《匠门书屋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4册影印清雍正七年顾诒禄刻本。
    1 《(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十八,《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2 转引自骆鸿凯《文选学》,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8页。
    3 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页883。
    4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六《人物》三十三,《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6 赵兰佩辑录、沈兆坤校刊《江震人物续志》卷四,上海图书馆藏嘉郡文蔚斋清道光20年续刻本。
    7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八《陈叟诗集序》,世界书局1937年版,页472。
    2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梁章鉅《退庵随笔》,《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1983。
    4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二十一《斋中读书十二首》,世界书局1937年版,页263。
    5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6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七《钱舍人诗序》,世界书局1937年版,页456。
    7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九《张趾肇诗序》,世界书局1937年版,页478。
    8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9 《贞一斋集》自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0 《清史稿》卷四八四《赵执信传》,中华书局1998年版,页13364。
    1 《(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六,《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2 赵执信《因园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5册。
    3 赵执信《谈龙录》,《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315。
    4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六,《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1 据《江震人物续志》卷四及《(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六
    2 沈德潜《归愚诗钞》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1424册影印清乾隆刻本。
    3 沈德潜《归愚诗钞》卷二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424册影印清乾隆刻本。
    4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6 沈德潜《归愚诗钞》卷二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424册影印清乾隆刻本。
    7 周孝学《勉庐诗钞》,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57年刻本。
    1 周孝学《勉庐诗钞》,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57年刻本。
    2 同上。
    3 同上。
    4 《(乾隆)震泽县志》卷十九,《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清光绪19年吴郡徐元圃刻本。
    5 沈彤《果堂集》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8册。
    1 《(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六,《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2 吴雷发《说诗菅蒯》,载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907。
    3 《(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八,《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4 同上。
    5 张栋《看云吟稿》卷六《己未元旦联句效柏梁体一百韵》,国家图书馆藏。
    1 张云章《朴村文集》卷九《小南村诗集序》,《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7册影印康熙间华希闵刻本。
    2 李重华《草草亭诗稿序》,徐昂发编选《小南邨集》本,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49年芳润堂刻本。
    3 顾诒禄《吹万阁诗钞》,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5年刻本。
    4 《贞一斋集》卷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迮云龙《汗漫吟》上卷,上海图书馆藏清刻本。
    1 张大受《匠门书屋文集》卷十五,《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4册影印清雍正七年顾诒禄刻本。
    2 《贞一斋集》卷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沈树本《竹溪诗略》卷十五《北游集》,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19年刻本。
    1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486。
    2 张鹏翀《南华山房诗钞》,《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5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齐召南《宝纶堂诗钞》,《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影印辽宁省图书馆藏清嘉庆2年刻本。
    2 汪由敦《松泉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8册。
    3 陈浩《生香书屋诗集》,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1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676。
    2 周长发《赐书堂诗钞》,《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74册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3 沈廷芳《隐拙斋集》,《四库存目丛书补编》第10册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1 张栋《看云吟稿》,国家图书馆藏。
    2 张凤孙《柏香书屋诗钞》,国家图书馆藏。
    1 李重华《三经附义》,上海图书馆藏乾隆27年刻本。
    2 阮学浩《缓堂诗钞》,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3 曹庭枢《谦斋诗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74册影印浙江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页95。
    4 徐世昌《晚清簃诗汇》卷六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630册影印1929年退耕堂刻本。
    5 王昶《湖海诗传》卷四,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页68。
    6 《(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十八,《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1 黄叔璥《国朝御史题名》,《续修四库全书》第751册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刻本影印。
    2 鲁之裕《式馨堂诗集》后集卷七,《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50册影印清康熙乾隆间刻本。
    3 汪由敦《松泉集》文集卷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8册。
    4 汪由敦《松泉集》诗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8册。
    5 同上。
    6 张鹏翀《南华山房诗钞》卷十四,《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5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7 张栋《看云吟稿》卷六《己未元旦联句效柏梁体一百韵》诗注,国家图书馆藏。
    1 法式善《梧门诗话》卷五,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页171。
    2 徐世昌《晚清簃诗汇》卷六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630册影印1929年退耕堂刻本。
    3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五《蔗尾诗集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675。
    4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卷二四引《榕城诗话》,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第21册,台湾明文书局1986年版,页797。
    5 郑方坤《清朝名家诗钞小传》卷四《李重华传》,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12年万山草堂刻本。
    6 彭启丰《芝庭诗文稿》卷四,《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刻本。
    7 陈兆仑《紫竹山房诗集》卷二,《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嘉庆刻本。
    8 屈复《弱水集》卷十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
    9 桑调元《弢甫集》卷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75册。
    1 周本淳点校《小仓山房诗文集》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659。
    2 方浚师《随园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本,第98册,页589。
    3 周本淳点校《小仓山房诗文集》卷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323。
    4 袁枚《随园诗话》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页202。
    5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民国诗话丛编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页320。
    6 《(乾隆)震泽县志》卷十九,《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第23册影印清光绪19年吴郡徐元圃刻本。
    7 沈彤《果堂集》卷十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8册。
    8 彭蕴璨《历代画史汇传》卷三十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083册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嘉庆19年刻本。
    1 汪栋《澹虑堂遗稿》,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12刻本。
    2 同上。
    3 《乾隆福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第1册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4 钱陈群《香树斋诗集》卷九,《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18册影印清乾隆刻本。
    5 黄任《秋江集》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62册影印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6 陈兆仑《紫竹山房诗集》卷一,《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嘉庆刻本。
    7 《贞一斋集》卷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8 《(同治)苏州府志》卷一三五,《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影印清光绪8年江苏书局刻本。
    9 王昶《湖海诗传》卷九,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页192。
    10 《(乾隆)震泽县志》卷十九,《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第23册影印清光绪19年吴郡徐元圃刻本。
    1 英廉《梦堂诗稿》卷七,《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6册影印清嘉庆二年胡文铨朗江郡斋刻本。
    2 黄叔璥《国朝御史题名》,《续修四库全书》第751册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刻本影印。
    3 阮元《两浙輶轩录补遗》,《续修四库全书》第1684册影印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刻本。
    4 冯金伯《国朝画识》,《续修四库全书》第1081册影印上海图书馆藏道光十一年刻本。
    5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425。
    6 方正瑗《连理山人诗钞》,上海图书馆藏乾隆刻本。
    1 袁枚《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页237。
    2 李文藻《(乾隆)历城县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694册影印山东省图书馆藏清乾隆36年刻本。
    3 《贞一斋集》卷七,《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江震人物续志》卷四,上海图书馆藏嘉郡文蔚斋清道光20年续刻本。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按:《贞一斋诗说》有乾隆刻本与道光刻本两个版本系统,丁福保《清诗话》本《贞一斋诗说》依据道光刻本,本文所引《贞一斋诗说》以乾隆刻本为据,如引文有与《清诗话》本不同,则出校记说明。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89。
    3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青木正儿《清代文学评论史》,杨铁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页126。
    3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同上。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同上。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同上。
    3 同上。
    1 王运熙、杨明师《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274-276。
    2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同上。
    4 同上。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同上。
    3 同上。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同上。
    3 同上。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同上。
    3 同上。
    4 同上。
    1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1609。
    3 同上。
    4 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1610。
    5《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2 同上。
    1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2 同上。
    3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3 同上。
    4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同上。
    6 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271。
    7 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卷二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796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3 同上。
    4 同上。
    1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2 同上。
    3 同上。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年刻本。
    2 “文已尽而意有余”一语出自钟嵘《诗品序》,但钟嵘对兴的解释实际上仍承汉儒而来,杨明师《刘勰论“隐秀”和钟嵘释“兴”》一文有细致的考辨,收入《汉唐文学辨思录》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 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卷二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796。
    4 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271。
    5 朱熹《诗集传》,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页3。
    6 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页270。
    7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页39。
    8 容肇祖点校《斐然集》卷十八,中华书局1993年版,页386。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页91。
    3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4 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275。
    5 朱熹《诗集传》,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页6。
    1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页45。
    2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卷二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796。
    4 汪绍楹校点《艺文类聚》卷五六《文章流别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页1018。
    5 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卷二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796。
    6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3-4。
    7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李重华《三经附义》卷首,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3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4 孔颖达《毛诗正义》卷十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2 朱熹《诗集传》,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页79。
    3 孔颖达《毛诗正义》卷十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5 同上。
    6 朱熹《诗集传》,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页82。
    7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87。
    8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1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2 同上。
    3 同上。
    1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页683。
    2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页182。
    2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8。
    3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38。
    4 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页860。
    5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43。
    6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50。
    7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9。
    2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198。
    3 沈德潜《古诗源》卷七,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126。
    4 沈德潜《古诗源》卷七,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133。
    5 沈德潜《古诗源》卷七,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138。
    6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198。
    7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页98。
    1 沈德潜《古诗源》卷八,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159。
    2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198。
    3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同上。
    5 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页883。
    6 黄侃《文选平点》卷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页76。
    7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8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9 丁晏《曹集铨评·年谱》,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页216。
    10 刘熙载《诗概》,《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2421。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戴鸿森校点《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823。
    3 杨载《诗法家数》,张健《元代诗法校考》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22。
    4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80。
    5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6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43。
    2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199。
    3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187。
    4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页97。
    6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页110。
    7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页155。
    1 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页83。
    2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302。
    3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同上。
    5 同上。
    6 同上。
    7 同上。
    1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页89。
    2 沈德潜《古诗源》卷七,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133。
    3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02。
    4 同上。
    5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993。
    6 《贞一斋集》卷一,《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7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8 苏轼《东坡题跋》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29。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贞一斋集》卷十,《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贞一斋集》卷九,《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页151。
    5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196。
    6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2 唐汝谔《古诗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370册影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明李潮刻本。
    3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34。
    4 同上。
    5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6。
    1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987。
    2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二十一文部《与张助甫书》,明代论著丛刊本,台湾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版。
    3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45。
    1 胡应麟《诗薮·内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42。
    2 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414。
    3 王夫之《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页45。
    4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94页。
    5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6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页290。
    2 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141。
    3 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215。
    4 《史记》卷八十四,中华书局1982年版,页2482页。
    5 《鲁迅全集》第九卷《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387。
    1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页235。
    2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分别见吴乔《围炉诗话》卷二,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唐诗评选》卷二,郎廷槐《师友诗传录》,徐增《而庵说唐诗》卷一,叶燮《原诗》,宋荦《漫堂说诗》。
    4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李淑毅等编《何大复集》卷十四,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页210。
    2 李毓芙《渔洋精华录集释》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343。
    3 王士祯、闻人倓《古诗笺·凡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页4。
    4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页8。
    5 王文禄《诗的》,载周维德集校《全明诗话》,齐鲁书社2005年版,页1540。
    6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58-59 。
    4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13。
    5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李攀龙《沧溟集》卷一五《选唐诗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1130-1131。
    4 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968。
    5 浦起龙《读杜心解》卷四,中华书局1961年版,页658。
    1 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1470。
    2 吴乔《答万季野诗问》,《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28。
    3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465。
    4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页100。
    5 王学太校点《唐音评选》卷四,文化艺术出版社,页202。
    6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三,《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428。
    7 王士祯《师友诗传录》,《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133。
    8 何士璂《然镫记闻》,《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120。
    9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506。
    10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84-85。
    11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页98。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543。
    3 冀勤校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页601。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宋荦《漫堂说诗》,《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419。
    3 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页148。
    4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117。
    5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120。
    6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19。
    1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20。
    2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20。
    3《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006。
    5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109。
    6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116。
    7 霍松林校注《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74。
    8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凡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4。
    9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657。
    10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847。
    2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108。
    3 王仲鏞《升庵诗话笺证》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234。
    4 转引自陈伯海《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页1265。
    5 《唐诗三百首》卷八,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4。
    6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80。
    2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同上。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卷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33。
    3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胡应麟《诗蔽》外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227。
    6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许学夷《诗源辩体》后集纂要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页388。
    2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35。
    3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同上。
    5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6 同上。
    1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卷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37。
    2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贞一斋集》卷一,《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李昉《文苑英华》卷七四二,中华书局1966年版。
    2 参逯钦立《汉诗别录·辨伪第一》,载《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页243。
    5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页362。
    6 王世贞《艺苑卮言》,《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001。
    7 王士祯《渔洋诗话》,《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203。
    8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90。
    9 《贞一斋集》卷一,《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484。
    2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989。
    3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30。
    1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页1810。
    3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590册影印天津图书馆藏清刻本。
    4 毛先舒《诗辩坻》,《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31。
    5 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页52。
    1 王夫之《古诗评选》卷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页184。
    2 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153。
    3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1344-1345 。
    5 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1426-1427 。
    6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7 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154。
    8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页60。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6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 1983年版,页1431。
    7 毛先舒《诗辩坻》,《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35—36。
    8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06。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8。
    3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页7、 10。
    2 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新集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58。
    3 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中华书局1961年版,页9。
    4 刘凤诰《杜工部诗话》,张忠纲《杜甫诗话六种校注》本,齐鲁书社2002年版,页197。
    5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王仲鏞《升庵诗话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118。
    4 霍松林校注《说诗睟语》卷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07。
    1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任渊《山谷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页7。
    3 吴乔《围炉诗话》卷五,《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608。
    1 俞琰辑《咏物诗选》卷首序,上海图书馆清雍正2年宁俭堂刻本。
    2 同上。
    3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72。
    4 俞琰辑《咏物诗选》卷首序,上海图书馆清雍正2年宁俭堂刻本。
    5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贞一斋集》卷五,《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查为仁《莲坡诗话》,载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513。
    1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同上。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吴乔《答万季埜诗问》,载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27。
    3 乔亿《剑谿说诗》,载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1097。
    4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45。
    5 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页58。
    6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李重华《诗传附义》,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2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11。
    4 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页1747。
    1 陈应鸾《岁寒堂诗话笺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页138。
    2 夏承焘《词源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20。
    3 王仲鏞《升庵诗话笺证》附录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561。
    4 俞琰辑《咏物诗选》,上海图书馆清雍正2年宁俭堂刻本。
    5 吴雷发《说诗菅蒯》,载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901。
    6 吴雷发《说诗菅蒯》,载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902。
    1 《贞一斋集》卷六,《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贞一斋集》卷一○,《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程树德《论语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746。
    4 《贞一斋集》卷四,《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贞一斋集》卷八,《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贞一斋集》卷八,《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同上
    3 《贞一斋集》卷二,《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王闿运《湘绮楼诗文集》卷十二,马积高主编,岳麓书社1996年版,页1528。
    1 熊赐履《学统》卷四三,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页556。
    2 张伯行《正谊堂文集·续集》卷四《性理正宗序》,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217。
    3 张伯行《困学录集粹》卷一《河干公余》,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 唐鉴《学案小识》卷二《传道学案·仪封张先生》,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页33。
    5 张伯行《正谊堂文集·续集》卷四《性理正宗序》,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217。
    6 梁玉绳《人表考》卷三,《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本,中华书局1982年版,页566。
    7 《贞一斋集》卷一《道古五首》其一,《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8 张云章《朴村文集》卷二十二《李东崖先生传》,《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7—168册影印康熙间华希闵等刻本。
    9 赵兰佩辑录、沈兆坤校刊《江震人物续志》卷四,上海图书馆藏嘉郡文蔚斋清道光20年续刻本。
    1 朱谦之《老子校释》,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页186。
    2 朱谦之《老子校释》,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页25。
    3 杨钟羲《雪桥诗话》卷五,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页202。
    4 《六臣注文选》卷二一“咏史“类,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页386
    5 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页893。
    6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7 刘熙载《诗概》,《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2423。
    1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同上。
    1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484。
    2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沈德潜《古诗源》卷七,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142。
    4 《贞一斋集》卷九,《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汉书》卷六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791。
    6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734。
    7 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页413。
    8 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页1668。
    9 唐圭璋《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922。
    10 《来鹤亭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20册。
    11 陈邦彦选编《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卷三十四“故实类”,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423。
    1 吴乔《围炉诗话》卷三,郭绍虞《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558。
    2 《贞一斋集》卷八,《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015。
    4 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020。
    5 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031。
    6 斯蒂芬·欧文《追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29。
    1 参江庆柏《清代的文选学》一文,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三期。
    2 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页265。
    3 参王立群《清代〈选〉学与20世纪现代〈选〉学》一文,载《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四期。
    4 戴鸿森校点《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92。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苏轼《东坡题跋》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29。
    3 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3。
    4 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1。
    1 《鲁迅全集》第七卷《集外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137。
    2 关于孔子删诗之说,自唐孔颖达提出异议,其后自宋至清有赞成的,有反对的,反对删诗一派,占了上风。近现代学者论述,大都不信孔子删诗之说。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同上。
    1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页243。
    2 戴鸿森校点《带经堂诗话》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154。
    3 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95。
    4 李永祥《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页5。
    5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6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362
    7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299。
    8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579。
    1 孔凡礼点校《西溪丛语》,中华书局1993年版,页59。
    2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299。
    3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十一《集录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页322。
    4 载《清华汉学研究》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页147。
    5 冯班、冯舒评《二冯评点〈才调集〉》,汪文珍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影印清康熙43年垂云堂刻本。
    6 殷元勋注、宋邦绥补注《才调集补注》,宋邦绥序,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五十八年思补堂刻本。
    1 冯班、冯舒评《二冯评点〈才调集〉·凡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影印清康熙43年垂云堂刻本。
    2 戴鸿森校点《带经堂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65。
    3 王士祯《才调集选》,丛书集成三编本,第34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
    4 田同之《西圃诗说》,郭绍虞《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758。
    5 王士祯《渔洋诗话》,《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 217。
    6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7 同上。
    8 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556。
    1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六《集部总集类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691。
    2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六《集部总集类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689。
    3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88。
    4 同上。
    5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六《集部总集类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691。
    6 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中“钟提学惺”条,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570。
    7 陈杏珍校点《谭元春集》卷二十五《退谷先生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页681。
    8 周亮工《尺牍新钞二集·藏弃集》卷十六《复愚山先生》,页305,贝叶山房张氏藏赖古堂排印本。
    9 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中“钟提学惺”条,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571。
    10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三,集部四十六,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759。
    1 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卷十八“改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1077。
    2 陈子龙《安雅堂稿》卷十八《答胡学博》,明代论著丛刊本,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版,页1210。
    3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七“钟惺”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页503。
    4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周亮工《尺牍新钞二集·藏弃集》卷三《与陈伯玑论竟陵》,页44,贝叶山房张氏藏赖古堂排印本。
    6 《贞一斋集》卷二,《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周亮工《尺牍新钞二集·藏弃集》卷三《与陈伯玑论竟陵》,页44,贝叶山房张氏藏赖古堂排印本。
    2 同上。
    3 周亮工《尺牍新钞二集·藏弃集》卷三《与陈伯玑论竟陵》,页45,贝叶山房张氏藏赖古堂排印本。
    4 贺贻孙《诗筏》,郭绍虞《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197。
    5 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郭绍虞《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270。
    6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2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二十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351。
    3 钱钟书《谈艺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页368。
    4 钱钟书《谈艺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页122。
    5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616。
    6 《唐诗归》卷十六,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页330。
    7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二十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352。
    8 详曹旭先生《诗品研究》、张伯伟先生《钟嵘诗品研究》,二书对《诗品》的流传研究史有专章讨论。
    1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40。
    2 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273。
    3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001
    4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页1。
    5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十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页332。
    6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58。
    7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780。
    8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1994年陈尚君先生、汪涌豪先生提出《二十四诗品》伪书说,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学界同仁广泛参与到这场讨论之中,真伪问题成为近十多年来《二十四诗品》研究的热点。陈、汪两位先生的力作《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通过对大量可信材料的考辨和严密的逻辑分析,论证《二十四诗品》为伪书,指出题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明末问世。(陈尚君、汪涌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中国古籍研究》创刊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 详见张少康先生《清人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第1卷第5期,2002年10月。
    3 《贞一斋集》卷十,《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王运熙、杨明师《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693。
    6 王士祯《蚕尾文集》卷一《鬲津草堂诗集序》,袁世硕主编《王士禛全集》本,齐鲁书社2007年版,页1799。
    7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72。
    1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522。
    2 赵执信《谈龙录》,《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314。
    3 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207。
    4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 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页255。
    6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3。
    7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780。
    1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页19。
    2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65。
    3 王士祯《渔洋文集》卷一《唐贤三昧集序》,袁世硕主编《王士禛全集》本,齐鲁书社2007年版,页1534。
    4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5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83。
    6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471。
    2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3 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二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40页。
    4 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6页。
    1 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7页。
    2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二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61页。
    3 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页989。
    4 《全唐诗》卷二六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
    5 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2页。
    1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八,《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31页。
    2 王琦《李太白全集》卷十九《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华书局1977年版,页910。
    3 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六《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1394
    4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一册,页204。
    5 吴乔《围炉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517。
    6 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8页。
    7 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页652。
    1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十五《与元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2792。
    2 尤袤《全唐诗话》卷三,《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1页。
    3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二册,页199。
    4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三册,页15。
    5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三册,页279。
    1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三册,页508。
    2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内篇卷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559。
    3 《贞一斋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六《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华书局1977年版,页1247。
    5 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660。
    1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484。
    1 戴鸿森校点《带经堂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67。
    2 戴鸿森校点《带经堂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84。
    3 周孝学《勉庐诗钞》,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57年刻本。
    4 戴鸿森校点《带经堂诗话》卷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页306。
    1 王士祯《渔洋文集》卷三,袁世硕主编《王士禛全集》本,齐鲁书社2007年版,页1559。
    2 《贞一斋诗说》,《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939。
    3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页90。
    2 刘衍文、刘永翔《袁枚续诗品详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页79。
    3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页566。
    4 周本淳点校《小仓山房诗文集》文集卷二十八《赵云松瓯北集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1757
    5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页242。
    6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页234。
    7 刘衍文、刘永翔《袁枚续诗品详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页114。
    8 刘衍文、刘永翔《袁枚续诗品详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页16。
    9 刘衍文、刘永翔《袁枚续诗品详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页177。
    10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1 周本淳点校《小仓山房诗文集》文集卷三十《答蕺园论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 周本淳点校《小仓山房诗文集》诗集卷二十七《仿元遗山论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688。
    2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页149。
    3 《贞一斋诗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4 周本淳点校《小仓山房诗文集》诗集卷十三《偶然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285。
    5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页567。
    贞一斋集[清]李重华撰 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
    贞一斋集[清]李重华撰 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续刻本
    贞一斋诗说[清]李重华撰 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
    诗传附义[清]李重华撰 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毛诗正义 孔颖达撰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 中华书局1980年版
    诗集传 朱熹撰 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诗序辨说 朱熹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周礼注疏 郑玄注、贾公彦疏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 中华书局1980年版
    礼记正义 孔颖达撰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 中华书局1980年版
    论语集释 程树德撰 程俊英、蒋见元点校 中华书局 1990年版
    史记 司马迁撰 中华书局1982年版
    汉书 班固撰 中华书局1962年版
    晋书 房玄龄等撰 中华书局1974年版
    新唐书 欧阳修等撰 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史稿 赵尔巽等撰 中华书局1998年版
    清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
    清文献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
    人表考[清]梁玉绳撰 《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本 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才子传校笺 傅璇琮主编 中华书局1987—1995年陆续出版
    学统[清]熊赐履撰 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清朝名家诗钞小传[清]郑方坤撰 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12年万山草堂刻本
    国朝诗人征略 张维屏辑 清道光十年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712—1713册影印
    国朝御史题名[清]黄叔璥 山东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751册影印
    历代画史汇传[清]彭蕴璨撰 南京图书馆藏清嘉庆19年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随园先生年谱 方浚师撰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98册
    江震人物续志 赵兰佩辑录、沈兆坤校刊 上海图书馆藏嘉郡文蔚斋清道光20年续刻本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乾隆)历城县志 山东省图书馆藏清乾隆36年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694册影印
    四库全书总目 纪昀等撰 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八千卷楼书目 丁仁撰 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续修四库全书》第921册影印
    书目答问补正 张之洞撰 范希曾补正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吴江文献保存会书目 柳弃疾、薛凤昌撰 上海图书馆藏
    清人诗集叙录 袁行云撰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清人别集总目 李灵年、杨忠主编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柯愈春撰 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辨误 杨武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文史通义校注 章学诚撰叶瑛校注 中华书局1985年版
    老子校释 朱谦之校释 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西京杂记[晋]葛洪撰 向新阳、刘克任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西溪丛语[宋]姚宽撰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1993年版
    日知録集释[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古夫于亭杂录[清]王士祯撰 中华书局1988年版
    困学录集粹[清]张伯行撰 《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华书局1985年版
    义门读书记[清]何焯撰 中华书局1987年版
    篷窗附录[清]沈兆澐撰 《丛书集成续编》第16册 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版
    茶余客话[清]阮葵生撰 清光绪14年铅印本 《续修四库全书》第1138册影印
    柳南随笔[清]王应奎撰 中华书局1983年版
    藤阴杂记[清]戴璐撰 南京图书馆藏清嘉庆5年石鼓斋刻本 《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撰 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东坡题跋[宋]苏轼撰 中华书局1985年版
    国朝画识[清]冯金伯撰 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十一年刻本 《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艺文类聚 汪绍楹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陈子昂集 中华书局1960年版
    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 中华书局1977年版
    杜诗详注[清]仇兆鳌注 中华书局1979年版
    读杜心解[清]浦起龙撰 中华书局1961年版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钱仲联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白居易集笺校 朱金城笺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元稹集 冀勤校点 中华书局1982年版
    山谷诗集注[宋]黄庭坚撰 任渊注黄宝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版
    斐然集[宋]胡寅撰 容肇机点校 中华书局1993年版
    来鹤亭集[元]吕诚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20册
    何大复集[明]何景明撰 李淑毅等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沧溟集[明]李攀龙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弇州山人四部稿[明]王世贞撰 明代论著丛刊本台湾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版。
    谭元春集 陈杏珍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安雅堂稿[明]陈子龙撰 明代论著丛刊本 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版
    曝书亭集[清]朱彝尊撰 世界书局1937年版
    王士禛全集 袁世硕主编 齐鲁书社2007年版
    渔洋精华录集释[清]王士祯撰 李毓芙集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因园集[清]赵执信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5册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影印
    朴村文集[清]张云章撰 清康熙华希闵等刻本《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7—168册影印
    匠门书屋文集[清]张大受撰 清雍正七年顾诒禄刻本《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影印
    正谊堂文集·续集[清]张伯行撰 《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华书局1985年版
    竹溪诗略[清]沈树本撰 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19年刻本
    归愚诗钞[清]沈德潜撰 清乾隆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424册影印
    南华山房诗钞[清]张鹏翀 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5册影印
    生香书屋文集[清]陈浩撰 清乾隆三多斋刻本《四库未收书辑刊》第23册影印
    生香书屋诗集[清]陈浩撰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勉庐诗钞[清]周孝学撰 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57年刻本
    看云吟稿[清]张栋撰 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柏香书屋诗钞[清]张凤孙撰 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连理山人诗钞[清]方正瑗撰 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缓堂诗钞[清]阮学浩撰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吹万阁文钞[清]顾诒禄撰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松泉集[清]汪由敦撰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8册
    果堂集[清]沈彤撰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8册
    澹虑堂遗稿[清]汪栋撰 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12年刻本
    汗漫吟[清]迮云龙撰 上海图书馆藏清刻本
    七录斋文钞[清]阮葵生撰 清稿本 《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46册影印
    宝纶堂诗钞[清]齐召南撰 清嘉庆2年刻本 《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影印
    隐拙斋集[清]沈廷芳撰 湖北省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影印
    香树斋诗集[清]钱陈群撰 清乾隆刻本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18册影印
    弱水集[清]屈复撰 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7年贺克章刻本 《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弢甫集[清]桑调元撰 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
    赐书堂诗钞[清]周长发撰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
    谦斋诗稿[清]曹庭枢撰 浙江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74册影印
    刘大櫆集 吴孟复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小仓山房诗文集[清]袁枚撰 周本淳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式馨堂诗集[清]鲁之裕撰 清康熙乾隆间刻本 《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50册影印
    芝庭诗文稿[清]彭启丰撰 清乾隆刻本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
    紫竹山房诗集[清]陈兆仑撰 清嘉庆刻本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3册影印
    秋江集[清]黄任撰 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62册影印
    梦堂诗稿[清]英廉撰 清嘉庆二年胡文铨朗江郡斋刻本 《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
    湘绮楼诗文集[清]王闿运撰 岳麓书社1996年版
    楚辞补注[东汉]王逸注[南宋]洪兴祖补注 中华书局1983年版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六臣注文选 四部丛刊初编本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编 中华书局1983年版
    古诗解[明]唐汝谔编 明李潮刻本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370册影印
    古诗评选[清]王夫之撰 张国星校点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古诗笺[清]王士祯选、闻人倓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古诗源[清]沈德潜编 中华书局1963年版
    采菽堂古诗选[清]陈祚明选 天津图书馆藏清刻本 《续修四库全书》第1590册影印
    全唐诗 彭定求编 中华书局1960年版
    唐诗归[明]钟惺、谭元春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唐诗评选[清]王夫之评选王学太校点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清]王士祯撰 李永祥校注 齐鲁书社1995年版
    唐诗别裁集[清]沈德潜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诗三百首[清]孙洙编 中华书局1959年版
    唐人选唐诗新编 傅璇琮编撰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二冯评点才调集[清]冯班、冯舒评 清康熙43年垂云堂刻本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
    才调集选[清]王士祯撰丛书集成三编本 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
    才调集补注 殷元勋注宋邦绥补注 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五十八年思补堂刻本
    文苑英华[宋]李昉等编 中华书局1966年版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瀛奎律髓汇评[元]方回辑 李庆甲汇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尺牍新钞二集·藏弃集[清]周亮工纂 贝叶山房张氏藏赖古堂排印本
    列朝诗集[清]钱谦益选 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诗别裁集[清]沈德潜编 中华书局1975年版
    湖海诗传[清]王昶编 清嘉庆八年三泖渔庄刻本 《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小南邨集 徐昂发编 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49年芳润堂刻本
    两浙輶轩录补遗[清]阮元撰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刻本 《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晚晴簃诗汇 徐世昌辑1929年退耕堂刻本 《续修四库全书》第1629—1633册影印
    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清]陈邦彦编 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咏物诗选[清]俞琰编 上海图书馆藏清雍正2年宁俭堂刻本
    全金元词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1979年版
    文赋集释[晋]陆机撰 张少康集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文心雕龙义证[梁]刘勰撰詹瑛义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诗品集注[梁]钟嵘撰曹旭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杜甫诗话六种校注 张忠纲校注 齐鲁书社2002年版
    沧浪诗话校释[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后村诗话[宋]刘克庄撰 王秀梅点校 中华书局1983年版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诗话总龟[宋]阮阅编 周本淳校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诗人玉屑[宋]宋魏庆之撰 王仲闻点校 中华书局2007年版
    岁寒堂诗话笺注[宋]张戒撰 陈应鸾笺注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词源注[宋]张炎撰 夏承焘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元代诗法校考 张健撰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升庵诗话笺证[明]杨慎撰 王仲鏞笺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诗薮[明]胡应麟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音癸签[明]胡震亨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诗源辩体[明]许学夷撰 杜维沫校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静志居诗话[清]朱彝尊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带经堂诗话[清]王士祯撰 戴鸿森校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说诗晬语[清]沈德潜撰 霍松林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随园诗话[清]袁枚撰 顾学颉校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续诗品[清]袁枚撰 刘衍文、刘永翔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
    曹集铨评[清]丁晏撰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梧门诗话[清]法式善撰 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小匏庵诗话[清]吴仰贤撰 清光绪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射鹰楼诗话 王镇远、林虞生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石遗室诗话[清]陈衍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诗家正法眼藏 刘子芬撰 上海图书馆藏1934年铅印本
    雪桥诗话 杨钟羲撰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版
    雪桥诗话三集 杨钟羲撰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版
    全明诗话 周维德辑 齐鲁书社2005年版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 丁福保辑 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诗话 丁福保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清诗话续编 郭绍虞编选 富寿荪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民国诗话丛编 张寅彭主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汉唐文学辨思录 杨明师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 逯钦立撰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撰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历朝诗话析探 龚显宗撰 复文图书出版社1990年初版
    鲁迅全集 鲁迅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明清江苏文人年表 张慧剑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江庆柏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清代诗话考述 吴宏一撰 中央研究员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版
    清代诗话知见录 吴宏一撰 中央研究员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版
    清代诗学初探 吴宏一撰 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清代诗学研究 张健撰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清代文学批评论集 吴宏一撰 台北联经出版失业公司1998年版
    清人诗论研究王英志撰 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清诗话考 蒋寅撰 中华书局2005年版
    清诗纪事 钱仲联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诗品研究 曹旭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谈艺录 钱钟书撰 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唐诗汇评 陈伯海撰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唐诗学引论 陈伯海撰 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
    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蒋寅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文选平点 黄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文选学 骆鸿凯撰 中华书局1989年版
    钟嵘诗品研究 张伯伟撰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张伯伟撰 中华书局2002年版。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 钱仲联主编 中华书局1996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 吴文治撰 黄山书社1993年版
    清代文学评论史[日]青木正儿撰 杨铁婴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追忆[美]斯蒂芬·欧文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