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排斥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重点探讨了媒介排斥的现象和过程、媒介排斥的原因、媒介排斥的评估和治理三个方面的问题。
     绪论对国内外媒介排斥议题相关研究做出综述,该部分认为:媒介排斥是社会排斥的重要维度;传播学者在知晓权、传播权和传媒接近权等方面的研究为媒介排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托;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论、知沟研究等从侧面揭示了媒介排斥的过程和机制。
     第一章分析了大众传播作为“场域”的构成和特点,并提出媒介排斥的主要对象——社会弱势群体。该部分认为,传播场域由政府、广告主、生产者、受众、规制者、传播机构六方构成,并具有空间的依赖性、争斗的复杂性、边界的开放性、影响的广泛性和关系的内隐性五个特点。媒介权益事关传播公平。第二章认为,媒介排斥常常是一个与文化排斥相互交织发挥影响的过程,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排斥。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社会群体(如农民工、女性)以及他们的声音和意见,在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系统中遭受轻视、误解、歧视、歪曲,甚至被排除在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之外,他们的媒介权益遭到忽视、挤压或剥夺。
     第三章到第六章具体分析了媒介排斥的过程。基于经济利益考虑,广告主成为媒介排斥的第一主体,在媒介“场域-惯习”的制约下,媒介生产者充当了执行者的角色。媒介排斥具有选择机制、心理机制和运作机制,并采用一系列的策略:利用、“救济”、批评、忽略和淡化、压制和隔离、抛弃。媒介排斥弱势话语、文化和群体。在传播场域,农民工的媒介身份被丑化,逐渐由传播场域的失语者演变为社会的边缘人。符号、科技、目标受众是媒介排斥的中介。媒介排斥的影响和危害表现为:表达障碍、沟通阻隔与弱势群体的边缘化,信息贫困、信息鸿沟与贫富分化,媒介幻像与受众疏离。
     第七章探讨了治理媒介排斥的战略和基本路径。该部分对不同省份媒介排斥程度的强弱作了评估;对李雷“信息和谐三角模式”进行修正,提出基于政府、媒介、广告主、受众四方互动的矩形模式,评估媒介排斥程度。第八章探讨了全球化时代的媒介排斥现象。全球传播中的媒介排斥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应对“全球媒介”排斥,应政府引导,构建以我为主、覆盖全球的国际新闻传播体系;重点扶持以新闻媒体为核心的现代“大传媒业”的发展;以文化产品的输出为先导,推进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接轨与对话;增强我国传媒“软实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跨国媒体。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Phenomenon, process and cause of mass media exclusion, as well as the evaluation and governance to it.
     The exordium section summarizes related researches about the issue of mass media exclusion in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It includes: Mass media exclusion 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social exclusion; Studies on the right to know, to communicate, 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 by scholars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earches of mass media exclusion; Theories of agenda-setting, silent spiral and knowledge gap reveal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mass media exclusion from one side.
     First chapter analyses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 as"field" and it proposes the main object of mass media exclusion——socialvulnerable groups. This part discusses six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field:government, advertising clients, producers, audiences, regulation makers and communication institutions and five features: spatial dependence, complexity of combat , openness of Boundary , generalized of effect and covertness of relation.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ass media are related to fairness of communication.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at mass media exclusion always interacts with cultural exclusion, but they are not completely identical. During this process, some social groups, such as peasant workers and females, as well as their voices and opinions are despised, misunderstood, discriminated, distorted and even excluded by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cedure of mass media.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ass media are ignored, squeezed or deprived.
     Chapter three to six analyze the procedure of mass media exclusion concretely. Advertising clients become the first subject of mass media exclusion basing on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interests and mass media producers play the role of executor. Mass media exclusion possesses selective, psychological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Moreover, it adopts a series of strategies: utilization,"relief", criticism, neglect and dilution, suppression and isolation and desertion. Mass media excludes vulnerable discourse, cultures and groups. In communication field, media indentity of peasant workers is vilified and they change from aphasiac to marginal nan in society gradually. Symbols, technology and object audiences are the intermediary of mass media exclusion. The influence and harmfulness of mass media exclusion are: expressive obstacle, communicative barrier and marginaliza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information poverty, information gap and differentiation of wealth, mass media phantom and audiences estrangedness.
     Chapter seven studies the strategy and basic approach to governance mass media exclusion. This part evaluates the degree of mass media exclusion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lso, it revises Li Lei's "triangle pattern of information harmony" and presents "rectangular pattern" based on interaction of government, mass media, advertising clients and audiences. Chapter eight discusses mass media exclus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ass media exclusion in global communication manifests the aspects of polity, economy and culture. To cope with "global mass media" exclus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prehensive mass media industry" whose core is news media shoud be supported emphatically. China ought to promote joint track and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on the premise of exporting cultural products. In addition, mass media in our country can try to improve soft power and become multinational mass media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引文
[1]于建星:《自由与权力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19-20页.
    [2]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1页。
    [1]Orla Hegarty(2007),Green Party Media Exclusion:Canada Election 2006,2008-2-30,http://www.petitiononline.com/petition.html
    [1]参见Wilbur Schramm(1964),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Th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UNESCO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80页。
    [1]张隆栋主编:《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70页。
    [2]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94页。
    [1]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94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28页。
    [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5-26页。
    [1][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转引自[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3页。
    [2][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150页。
    [3][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150页。
    [1][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14页.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0页。
    [3]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2页。
    [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90-196页。
    [2]Habermas,J.,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MIT Press,1989,p.161.
    [1]Habermas,J.,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MIT Press,1989,p.207.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39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51页。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54-55页.
    [5][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4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5页。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9-110页。
    [1]Nordenstreng,Kaare,Three Theses on the Imbalance Debate,Politics of News:Third World Perpsectives,Concept,New Delhi,1984
    [2]参见 Nordenstreng,K.New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ders:Sourcebook,ibid.,249-285
    [3]Nordenstreng,K.,New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ders:Sourcebook,Pragu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Journalists,1986,275
    [4]参见 Nordenstreng,K.New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ders:Sourcebook,ibid.,249-285
    [1]参见Frederick,Howard H.,Global Connun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bid.,157
    [2]参见UNESCO,Foreign News in the Media:International Reporting in 29 Countries,Report and Papers on Mass Cummunication,No.93,UNRSCO,Paris,1982
    [3]参见Gerbner,G.The Many Worlds of the World' s Pres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77(27),52-66
    [4]Rosenblum,M.,Reporting from the Third World,Foreign Affairs,July,1977,816
    [1]Tichenor,P.J.,Mass Communication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Public Opinion Quarterly,Summer,1970,158-170
    [1]参见McQuail,D.and Windahl,S.,Communication models,ibid.,73
    [2]参见Katzman,N.,The Impac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Promises and Prospect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Autumn,1974,47-58
    [3]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33页。
    [4]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第六版),徐俊等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87页。
    [1]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第六版),徐俊等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87-188页。
    [1]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第六版),徐俊等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202页。
    [1][美]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累吉斯特、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郭庆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50页。
    [2]邵道生:《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213页。
    [3]胡辉平:《传播偏见与媒介素养教育》,《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73-76页。
    [4]牛卫红:《电视体育报道中的性别偏见影响分析--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为例》,《新闻知识》,2007年第6期,32-34页。
    [1]米靖等:《对报纸体育报道性别偏见的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14-17页。
    [1]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当代传播》,2003年第5期,51页。
    [1]高剑宁等:《对农民工话语媒体表述的调查》,《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52-53页。
    [2]张蓉等:《试论农民利益表达渠道中大众媒介的缺位》,《新闻知识》,2007年第4期,35页.
    [3]徐雪高:《农民传媒资源分配不公问题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49页。
    [4]徐雪高:《农民传媒资源分配不公问题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51页。
    [1]董宽:《传媒歧视遮蔽利益诉求--透视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利益表达》,《新闻三味》,2006年第12期,4页。
    [2]卫夙瑾:《大众传媒与农民工话语权--从农民工“跳楼秀”谈起》,《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2期,18页。
    [3][美]奥格尔斯等:《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24页。
    [4]张国良、丁未:《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与知沟现象初探--以上海和兰州为例》,《新闻记者》,2002年第11期,37页。
    [5]张国良、丁未:《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与“知沟”现象初探--以上海和兰州为例》,《新闻记者》,2002年第11期,39页。
    [1]李永健、王佳慧:《从赵滩村信息传播渠道看“知沟”特点》,《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9-11页。
    [2]章进平等:《浙江省中学生“知沟”假设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3卷第4期,54页。
    [3]刘雪梅:《大众传媒发展知沟现状刍议》,《当代传播》,2003年第4期,24-25页。
    [4]张燕:《关于“知沟”和“数字鸿沟”现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2-3页。
    [1]李屹立:《对当前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现代情报》,2005年第9期,6-8页。
    [2]薛伟贤、王涛峰:《我国“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分析》,《情报》,2006年第5期,109页。
    [3]李升:《数字鸿沟:当代社会阶层分析的新视角》,《社会》,2006年第6朗,81-93页。
    [1]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学术探索》,2004年第1期,32-35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8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45页。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42页。
    [5][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3页。
    [6][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45页。
    [7][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2页。
    [8][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4页。
    [9][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55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9-140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4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8页。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9页。
    [5][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8页。
    [1][法]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36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71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70页。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69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84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78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71-172页。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73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65页。
    [1][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15页。
    [1][德]W.林格斯:《电视:第五面墙壁》,东京:创元社,1966年,8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8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45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42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4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55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61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39-140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4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8页。
    [3][美]埃德温·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25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3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45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2页。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34页。
    [1]张意:《拆解新闻场的八宝楼台:布尔迪厄的媒体批评》,《文艺研究》,2008年第4期,84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2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6-19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44页。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46页。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30-132页。
    [1]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163页。
    [1]段京肃:《社会发展中的阶层分化与媒介的控制权和使用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48页。
    [2]段京肃:《论信息断裂与弱势群体的边缘化(上)》,《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卷 第1期,6页。
    [1]卜卫、宋小卫:《女性不仅有“肖像权”》,《中国妇运》,2004年第12期,29页。
    [2]Lucinda Marshall,Media Exclusion of Women as Sources Impedes Meaningful Reform,www.dissidentvoice.org,June 7,2005
    [1]赵志立:《缩短“信息沟”,建设新农村》,2006-3-14,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1627 40k。
    [2]新浪科技,2005-07-21,http://www.sina.com.cn。
    [3]转引自董宽:《传媒歧视遮蔽利益诉求--透视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媒介表达》,《新闻三味》,2006年第12期,4页。
    [4]陈勃:《从老年栏目到老年频道--基于老年人电视接触调查的思考》,《电视研究》,2003年第10期,25页。
    [1][比利时]居伊·朱夸斯:《传播的世界:参与还是排斥》,陈源译,《第欧根尼》,2007年第2期,101页。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80页。
    [1]刘祖斌:《农民工报道的表面化、模式化问题--以<武汉晨报>为例》,《新闻记者》,2007年第3期,23-24页。
    [2]乔同舟、李红涛:《农民工社会处境的再现:一个弱势群体的媒体投影》,《新闻大学》,2005年(冬)42页。
    [3]《南方日报》,2005-03-07,http://www.sina.com.cn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9页。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317页.
    [3]朱光磊、赫广义:《农民工意见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4卷第1期,42页。
    [4]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25页。
    [5]汝信、陆学艺、单天伦:《1998年社会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194页。
    [6]陈成文、彭国胜:《在失衡的世界中失语--对农民工阶层话语权丧失的社会学分析》,《天府新论》,2006 年第5期,93页。
    [1]张鹏:《农民工传媒形象再现的内容分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22卷第1期,75-79页。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300页。
    [2][美]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累吉斯特,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郭庆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50页。
    [1][美]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累吉斯特,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郭庆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306页。
    [1][美]伯纳德·戈德堡:《偏见--CBS知情人揭露媒体如何歪曲新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序4-9页。
    [1][美]伯纳德·戈德堡:《偏见--CBS知情人揭露媒体如何歪曲新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序5页。
    [1]邵道生:《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213页。
    [2]李国英:《传媒语言歧视现象及成因》,《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34页。
    [1]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当代传播》,2003年第5期,52页。
    [1]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当代传播》,2003年第5期,51页。
    [1]参见 Wilbur Schramm(1964) 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Th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UNESCO
    [2]Dixon T.L.& Linz D.Overrepresentation and under represent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s and Latinos as lawbreakers on television new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0,50(2).
    [3]李艳红:《新闻报道常规与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17页。
    [4]李玉华:《媒介排斥:弱势群体的信息贫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23页。
    [1]李雷:《媒介排斥: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失衡》[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年,12页.
    [2]李雷:《媒介排斥: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失衡》[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年,14-21页.
    [3]李雷:《媒介排斥: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失衡》[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年,15-21页。
    [4]李雷:《媒介排斥: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失衡》[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年,17页。
    [1][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 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5页。
    [1][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 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5页。
    [1][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 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50页。
    [2]在化妆品的研发当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来检验新产品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刺激性。
    [3][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 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46页。
    [1][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 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6页。
    [2]李雷:《媒介排斥: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失衡》[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年,17页。
    [1]陆晔:《新闻从业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兼论舆论监督的记者主体作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22卷第2期,86-91页。
    [2]李金铨:《超越西力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62页。
    [3]陈阳:《当下中国记者职业角色的变迁轨迹--宣传者、参与者、营利者和观察者》,《国际新闻界》,2006 年第12期,58-62页。
    [1]列宁:《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卷第8页。
    [2]陈阳:《当下中国记者职业角色的变迁轨迹--宣传者、参与者、营利者和观察者》,《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2期,60页。
    [1]杨善华:《当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76页。
    [2]于奇智:《福柯人论之分析--从知识考古学的观点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春季刊),25-28页。
    [1]周春霞:《农村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9卷第3期,151页。
    [2]卫夙瑾:《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从农民工“跳楼秀”谈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2期,17-18页。
    [3]魏敏钢:《中国媒介资本的流向及其对弱势群体话语权的影响》,《声屏世界》,2006年第11期,17页。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8000元》,华龙网-重庆晨报,2007年09月14日,http://www.sina.com.cn。
    [1][法]阿兰·库隆:《芝加哥学派》,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47页。
    [1]张鹏:《模式化再现与农民工传媒形象》,《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16卷第4期,44-47页。
    [1]王治河:《福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59页。
    [1]董宽:《传媒歧视遮蔽利益诉求--透视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媒介表达》,《新闻三味》,2006年第12期,7页。
    [2]董宽:《传媒歧视遮蔽利益诉求--透视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媒介表达》,《新闻三味》,2006年第12期,7页。
    [1]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23页。
    [1][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112页。
    [1]董宽:《传媒歧视遮蔽利益诉求--透视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媒介表达》,《新闻三味》,2006年第12期,4页。
    [2]徐莉:《传媒语言的性别歧视》,《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6卷第1期,91-93页。
    [3]转引自徐莉:《传媒语言的性别歧视》,《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6卷第1期,92页。
    [1]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15页。
    [1]2000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发表讲话,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措施消除信息技术差距,以避免其扩大富国和穷国间“鸿沟”的一大因素。
    [2]钟秀斌:《数字鸿沟进入高层视野》,《互联网周刊》,2001年第6期。
    [3]转引自汤书昆等:《科技传播与:当代社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56页。
    [1][美]赫尔曼、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甄春亮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页。
    [2][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143页。
    [3]邵培仁:《媒介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5页。
    [1]邵培仁:《媒介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35页。
    [1]贾品荣:《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后的三大警示》,《中国经济时报》,2007-01-30,第2版。
    [1]段京肃:《信息断裂与弱势群体的边缘化(下)》,《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卷第 1期,8-9页。
    [1][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77页。
    [2]段京肃:《信息断裂与弱势群体的边缘化(下)》,《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卷第1期,7页。
    [1]王桂敏:《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新挑战--信息贫困》,《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25卷第5期,32页。
    [1]王桂敏:《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新挑战---信息贫困》,《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25卷第5期,33页。
    [2]Robert C.Solomon.On Kitsch and Sentinentality[J].The Joum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n,1991,49(1):1-14
    [1]李雷:《媒介排斥: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失衡》[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年,28页。
    [1][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化》,高銛等译,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05年,270页。
    [2]李雷:《媒介排斥: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失衡》[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年,46-47页。
    [1]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274页。
    [1]李彬:《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收于《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尹鸿、李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2页。
    [2]Robert W Mc Chesney,《Global Media,Neoliberalism,and Imperialism》,《Monthly Review》,March,2001.
    [3]Benjamin Compaine,《Global media--Think Again》,《Foreign Policy》,Nov-Dec,2002.
    [4]Ben Davis,《From Concentration to Manipulation》,Interview in EL MUNDO,March 4,1994,Madrid,Spain.
    [1]《用和平方式表抗议 华人全球反击西方偏见》,《环球时报》,2008-4-21,http://news.jinghua.cn/352//c/200804/23/n983186.shtml。
    [2]Fire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the Economist,Mar 14,2008.
    [3]'Oh my God,someone has a gun',the Guardian,Mar.15,2008.
    [1]韩源:《部分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3·14”事件剖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5期,63-64页。
    [1]Stephen D.Reese:The framing project:a bridging model for media research revisited,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7,2007,p.148,154.
    [2]陈阳:《框架分析:一个函待澄清的理论概念》,《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4期,19页。
    [3]唐闻佳;《3·14西藏报道中的国际媒体分化现象分析》,《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38页。
    [1]'Oh my God,someone has a gun' the Guardian,Mar.15,2008.
    [2]《“藏独”如何在西方搞宣传》,《环球时报》,2008-4月2-日,第7版。
    [1]潘知常、林玮著:《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9-110页。
    [2]Nordenstreng,Kaare,Three Theses on the Imbalance Debate,Politics of News:Third World Perpsectives,Concept,New Delhi,1984
    [3]参见Frederick,Howard H.,Global Connun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bid.,p157
    [1]参见UNESCO,Foreign News in the Media:International Reporting in 29 Countries,Report and Papers on Mass Cummunication,No.93,UNRSCO,Paris,1982
    [2]参见 Gerbner,G.The Many Worlds of the World' s Pres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77(27),p52-66
    [3]Rosenblum,M.,Reporting from the Third World,Foreign Affairs,July,1977,p816
    [1]陈韬文:《不开放不足以成文化--关于全球化中媒体保护与媒体开放的分析》,收于《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尹鸿、李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21页。
    [1]史安斌:《软包装、硬内核:美国文化传播战略与技巧简析》,《国际先驱导报》,2003-8-1。
    [2]Barbara Wallraff,《what global language》,《the Atlantic Monthly》,November 2001
    [3]Katharine Ainger,《Empires of the senseless:the media don' t just promote globalization -they'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process》,《New Internationalist》,April,2001
    [4]丁刚:《美国媒体为谁服务》,《人民日报》,2001-12-11,国际版。
    [5]雷文,《美国文化是如何打遍天下的》,《世界新闻报》,2003-11-12。
    [1]雷文,《美国文化是如何打遍天下的》,《世界新闻报》,2003-11-12。
    [2]这是马修针衬王瑞安的博客《中国人对西方媒体道德的当头一棒》发表的评论,Chinese netizens strike blow at Western media ethics,via Reuters,Apr.4.2008
    [3]这是马修针衬王瑞安的博客《中国人对西方媒体道德的当头一棒》发表的评论,Chinese netizens strike blow at Western media ethics,via Reuters,Apr.4,2008
    [4]吴向宏:《新京报:纠正CNN偏见的有效方法》,中华传媒网,2008-4-18。
    [1]张晓静:《跨文化传播中媒介刻板印象分析》,《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82页。
    [2]Mann,J.Framing China[J].Media Studies Journal,1999,(winter),p102
    1.卜卫:《媒介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2.卜卫:《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3.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4.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邵培仁:《媒介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6.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7.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8.戴元光、苗正民编著:《大众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2.陆学艺:《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
    1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5.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
    16.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年。
    17.尚晓媛:《中国弱势儿童群体保护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8.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9.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20.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6年。
    2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2.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3.汝信、陆学艺、单天伦:《1998年社会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24.李金铨:《超越西力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25.杨善华:《当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6.王治河:《福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7.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
    28.汤书昆等:《科技传播与当代社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4.[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5.[美]伯纳德·戈德堡:《偏见--CBS知情人揭露媒体如何歪曲新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6.[英]戴维·巴勒特:《媒介社会学》,赵伯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7.[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裘志康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8.[英]Michael Gurevitch等:《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唐维敏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3年。
    9.[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第6版),徐俊等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
    12.[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
    13.[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4.[英]古德温、惠内尔编:《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魏礼庆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5.[美]奥格尔斯等:《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6.[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法]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8.[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19.[德]W.林格斯:《电视:第五面墙壁》,东京:创元社,1966年。
    20.[美]埃德温·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 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法]阿兰·库隆:《芝加哥学派》,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3.[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24.[美]赫尔曼、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甄春亮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25.[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26.[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27.[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化》,高銛等译,上海:上海译林出 版社,2005年。
    1.Phillipson,C.,Allen,G.and Morgan,D.(eds),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Exclusion:Sociological and Policy Perspectives,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4.
    2.Ross,K.and Byedy,C.M.(eds),Women and Media: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4.
    3.Neal,S.and Agyeman,J(eds),The New Countryside? Ethnicity,Nation and Exclus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Britain,Bristol:The Policy Press University of Bristol,2006.
    4.Clarke,V.and Peel,E.(eds),Out in Psychology:Lesbian,Gay,Bisexual,Trans and Queer Perspectives,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 Ltd.,2007.
    5.Irving,B.A.and Malik,B.(eds),Critical Reflections on Career Education and Guidance:Promoting Social Justice Within a Global Economy,London;New York:Routledgefalmer,2004.
    6.Collier,J.G.,Conflicts of Laws,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7.Iveson,K.,Publics and the City,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7.
    8.Calavita,K.,Immigrants at the Margins:Law,Race and Exclusion in Southern Europe,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9.Reisigl,M.and Wodak,R.,Discouse and Discrimination:Rhetorics of Racism and Antisemitism,New York:Routledge,2000.
    10.Arnardottir,O.M.,Equality and Non-Discrimination under the European Concention on Human Rights,the Hague;New York: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2003.
    11.Croll,E.J.,Endangered Daughters:Discri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sia,New York:Routledge,2000.
    12.Aguirre,A.,American Ethnicity:the Dynamics and Cousequence of Discrimination,Boston:McGraw-Hill,2001.
    13.Pettigrew,T.E,Prejudice,Cambridge Mass: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4.Burstein,P.,Discrimination,Jobs and Politics:the Struggle for Equal 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se the New Dea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15.Meier,K.J.,Jr.,J.S.and England,R.E.,Race,Class and Education:the Politics of Second-Generation Discrimination,Madison,Wi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9.
    16.Babcock,B.A.,Sex Discrimination and the Law:Causes and Remedies,Boston:Little,Brown and Co,1975.
    17.Lindgren,J.R.and Taub,N.,The Law of Sex Discrimination,St.Paul:West Pub.Co,1988.
    18.Hand,D.J.,Discrimination and Classification,Chichester;New York:J.Wiley,1981.
    19.Accetta,J.S.and Kelly,G.H.(eds),Targets,Background and Discrimination,An Arbor Mich.:Infrared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1992.
    20.Landy,F.J.(eds),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Litigation:Behavioral,Quantitative and Legal Perspectives,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2005.
    21.Squire,P.,Dynamics of Democracy,Madison:Brown & Benchmark,1995.
    22.Bivins,Thomas H,Mixed Media:Moral Distinctions in Advertising,Public Relations,and Journalis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4.
    23.Wilkins,Lee.,Coleman,Renita,The Moral Media:How Journalists Reason About Ethics,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5.
    1.http://www.culture.gov.uk/,British Culture Department
    2.http://www.aaja.org/,Asian American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3.http://www.eagle.ca/caj/,Canadian Association of Journalists(CAJ)
    4.http://www.cmpa.ca/,CANADIAN MAGAZINE PUBLISHERS ASSOCIATION
    5.http://www.cna-acj.ca/,Canadian Newspaper Association
    6.http://www.cbsc.ca/,CBSC CCNR
    7.http://sjmc.cla.umn.edu/cca/,Chines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8.http://www.editorandpublisher.com/editorandpublisher/index.jsp,Editor,Publisher
    9.http://www.fcc.gov/,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10.http://www.iaaglobal.org/default.asp?subsiteID=2,IAA
    11.http://www.icahdq.org/,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12.http://www.pmb.ca/,Print Measurement Bureau
    13.http://www.tvb.ca/,Television Bureau of Canada
    14.http://www.mediajournal.org/,JMM
    15.http://www3.oup.co.uk/jnls/fields/,Oxford Journals
    16.http://www.chnmedia.com/,chnmedia.com
    17.http://www.mediaresearch.com.cn/index.php,传播研究网
    18.http://www.gdtv.gov.cn/southtv/index.html,南方电视学刊
    19.http://www.blogcn.com/user3/iamrandom/,新网传播研究
    20.http://xwjz.eastday.com/,新闻记者
    21.http://www.zijin.net/,紫金
    22.http://www.tvnet.com.cn/Cop/Shitzh/,视听纵横
    23.http://www.cjc-online.ca/,CJC
    24.http://www.cjr.org/,CJR
    25.http://events.internet.com/,events.internet.com
    26.http://www.icahdq.org/,icahdq.org-Home
    27.http://jcmc.huji.ac.il/,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8.http://www.aber.ac.uk/media/Functions/mcs.html,MCS
    29.http://theory.lcs.mit.edu/~mernst/media/,Media Watchdog
    30.http://mediafilter.org/index/,MediaFilter
    31.http://www.qrd.org/qrd/media/medialert/,MediAlert
    32.http://www.mediastudies.com/,mediastudies.com
    33.http://nt.riceinfo.rice.edu/Outreach/Media Web/,Media Web
    34.http://www.media.mit.edu/,MIT's Media Lab
    35.http://www.worldmedia.com/,New World Media
    36.http://www.newmediastudies.com/,NewMediaStudies.com
    37.http://www.online-journalist.com/,Online Journalist
    38.http://www.spj.org/,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40.http://www.cais.com/makulow/vlj.html,Virtual Library Journalis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