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大众文化的后现代表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的下半叶,大众文化成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中最汹涌澎湃的一股潮流,它从发达的西方国家涌起,迅速蔓延于全世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科技的长足进步,大众传媒的全面普及,中国大众文化得以在20世纪的90年代迅速兴起和发展。
     如今,在城市化程度还不是很高的中国,大众文化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每一个城市人的生活中,并不断地由城市辐射到周边的中小城镇,进而影响了很大一部分的中国农村。这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中国的广大乡村,甚至一些小城镇还谈不上城市化、工业化,但大众文化在这些地方也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在传播和扩散。
     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高度政治化给广大民众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对各种政治理论的宣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而关注现世生活,重视情绪宣泄,注重文本的表层娱乐的大众文化一出现,对广大中国人来说,无疑起到了宣泄情绪、调剂精神、丰富生活、平衡心态的作用。中国民众对大众文化的接受、认可表明中国文化进入一个大众文化的时代。
    这一来势凶猛的大众文化潮流在令中国广大民众欣喜若狂的同时,却引起了知识界的思索。他们对中国大众文化的界定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本文综合部分研究者的意见将中国大众文化界定为:中国当代商业社会产生并流行的,以赢利为出发点,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以都市消费大众为主要对象的一种模式化的消费性、娱乐性的文化形态。
     本文结合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大众文化现象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从而揭示它在经济、科技、生活三种状态下呈现出来的后现代表征,并对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现状和难题做了简要的论述,指出了对其进行人文提升和审美认识的途径。
    本文分三个部分,以第一部分为全文的重点。在第一部分里,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后现代表征的论述被分成三个方面:一、大众文化是一种经济型的消费文化,它以赢利为出发点,具有商品性、解构性,呈现出反权威、反主体性的后现代表征;二、大众文化是一种科技型的模式文化,它以大众传媒为手段,具有复制性、霸权性,呈现出非中心性、多元共生性的后现代表征;三、大众文化是一种生活型的感性文化,它以城市大众为主要对象,具有娱乐性、日常性,呈现出非深度性、平面性的后现代表征。论文还对时尚书刊、电视、互联
    
    网、卡拉OK、广告、时装等几种大众文化现象进行了专门的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中国大众文化的后现代表征。第二部分论及大众文化在中国的阐释焦虑,先是简要列举了研究者的不同态度,然后谈到了大众文化的多元性和矛盾性带来的几个需要解决的难题。第三部分指出对中国大众文化进行人文与审美提升的途径。
    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后现代表征的揭示,让人们对大众文化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所了解,利用其积极的一面,改变消除其消极的一面,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hina's popular culture comes into being and becomes popular in China's contemporary commercial society. It is a kind of pattern culture form with the character of entertainment and consumer, whose main object is the consumers in metropolis, By the means of mass propagation media, it proceeds in all cases from profit . In 1990's, with the background that China is vigorously adv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the popular culture can spring up and develop by leaps and bounds.
    This thesis combines the trend of thought in postmodernism, by analyzing China's popular culture phenomena theoretically, reveals its postmodernism representation presented under the states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fe. It also makes a brief exposi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ilemma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China's popular culture, leading a way to promoting its humane level and recognizing its aesthetic value.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Emphasis is put on the first part, in which the exposition on the postmodernism representation of China's popular culture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Firstly, the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economy-type consumer culture with the character of commodity and deconstruction. It proceeds from profit, presenting the postmodernism representation of anti-authority and anti-subjectivity. Secondly, the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ype pattern culture with the character of duplication and hegemony. By the means of mass media, it presents the postmodernism representation of non-center and pluralistic co-existence. Thirdly, the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life-type and perceptual culture with entertainment and daily character, whose main object is the consumers in metropolis, presenting the postmodernism representation of non-depth and plane nature, In this thesis, a lot of popular culture phenomena such as fashionable magazines, TV, internet, karaoke, advertisement and fashionable dress, etc. are specially analyzed, by this way, the postmodernism representation of China's popular culture can be further revealed, In the second part, it comes to the
    
    anxiety-interpretation of the popular culture in China. At first, researchers' different attitudes are listed briefly, then it comes that several dilemmas caused by the popular culture's pluralism and contradiction are badly in need of solutions. In the last part, a way is pointed out, leading China's popular culture to promoting its humane level and aesthetic value.
    In brief, this thesis tries to make people clear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prospect of the popular culture in China by revealing the post-modernism representation of China's popular culture, so that people can take advantage of its positive sides to change and remove its negative sides, in order to advance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引文
1、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2、 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3、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4、 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5、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6、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7、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8、 吴真:《永乐大点——二十年目睹之时尚标签》,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9、 何锐主编:《批评的趋势》,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0、陈学明、吴松、远东:《社会水泥——阿多诺、马尔库塞、本杰明论大众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11、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12、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3、李西建:《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14、莫其逊:《元美学引论:关于美学的反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5、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16、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17、〔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8、高小康:《大众的梦》,东方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
    19、王忠武:《论二十一世纪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及其控制》,《东岳论丛》1999年第6期。
    20、高长江:《大众文化批判》,《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21、祖朝志:《对大众文化批判的批判》,《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2、温远鹤:《对当前价值选择困惑现象的文化因探析》,《广州大学学报(综合
    
    版)》2000年第5期。
    23、曾长秋、刘泽民:《清除外来文化垃圾 塑造中国当代文明》,《武陵学刊》1997年第4期。
    24、连连:《试论我国大众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
    25、李春媚:《畅销书现象——“大众审美文化”的透视镜》,《艺术广角》2002年第1期。
    26、耿文婷:《论新时期流行歌曲的文化属性》,《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27、樊星:《九十年代的思想裂变——“当代思想史”片断》,《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1期。
    28、陆万胜:《论通俗文化的流行及其原因》,《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29、刘泓:《虚构与游戏:历史电影的一种写作方式》,《福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30、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论90年代中国影视文化》,《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31、何志钧、秦凤珍:《中国当代电视剧的十大盲点》,《电视剧》1999年第5期。
    32、虎生:《中国电视剧的几点思考》,《人民政协报》2000年5月23日。
    33、徐亮:《文化市场根本特征和管理原则的探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34、黄力之:《关于世纪末中国审美文化的理论思考》,《文艺研究》1995年第1期。
    35、王岳川:《90年代大众传媒的审美透视——由政治意识形态到消费意识形态转型》,《求是学刊》1995年第4期。
    36、崔月琴:《20世纪西方文化思潮的主要特点》,《求是学刊》2000年第2期。
    37、戴奇:《大众传媒文化的问题和未来》,《文艺研究》1995年第3期。
    38、郝明工:《文艺商品之价值冲突论析》,《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39、高连峻:《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2期。
    40、何志钧:《也论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艺》,《艺术广角》2002年第1期。
    41、戴阿宝:《“文化工业”理论述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42、王岳川:《后工业社会的文化与美学》,《求是学刊》1993年第2期。
    43、徐景熙:《当代通俗文艺的审美特征和发展趋向》,《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44、陈军:《审美与现代人征象》,《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
    45、潘知常:《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媚俗”——在解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
    
    《社会科学》1994年第8期。
    46、康震、符均:《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47、姚文放:《大众审美文化的复制性》,《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48、李思屈:《大众传媒、商业广告与审美的当代性》,《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
    49、刘学兰:《试论大众审美文化的消费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6期。
    50、张清民:《后现代景观下的艺术生产》,《东方丛刊》1996年第3期。
    51、陈伯海:《文化的二重性及其他》,《文汇报》1993年5月21日。
    52、张劲:《关于文艺产品的商品属性与商品化之我见》,《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53、王彬彬:《两种不同质地的文化――略论“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差别》,《文艺争鸣》1996年第5期。
    54、邹吉忠、秦扬:《我国文化建设难题三论》,《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55、王德胜:《流行“怀旧”》,《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第2期。
    56、赵继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