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道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指称以奥托·鲍威尔、麦克斯·阿德勒、鲁道夫·希法亭、卡尔·伦纳、弗里德里希·阿德勒为代表的奥地利社会主义倾向。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在欧洲社会主义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进行考察。地处中欧的奥地利在19世纪末正经历多民族国家的瓦解,作为社会新兴力量的工人阶级诉求在理论上缺乏支持,并且他们也被社会掌权派排挤。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在这种现实的挣扎和磨砺中逐渐冲破衰微的古旧封建势力与大资产阶级政党的合围,独立走上政治舞台。此时,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思想纲领不仅迎合了工业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工人队伍,也在激进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围绕在维也纳大学周围的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团体恰恰成为了社会主义理论在奥地利的主要传播者。
     就思想渊源来说,虽然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内部形成的学术集团,但该学派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区别于第二国际的第一代理论家,也异质于与他们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受到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维也纳学派、边际效用学派等思潮的冲击,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试图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进行重新解释和扩展。他们主张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来研究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从中得出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哲学上,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著作家都以马克思主义需要补充为借口,建构自己的哲学观念。他们认为只有新康德主义和马赫主义的认识论与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结合才能完成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处在资本主义发展重要转折时期的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对以往的旧哲学感到不满,而又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尚未解决当今时代的全部问题。于是,无论麦·阿德勒还是弗·阿德勒都力图挣脱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窠臼,开创一种超越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新意涵。不过从理论成果来看,他们最终归于失败,不仅没有完成对旧哲学的批判,甚至把马克思主义的要义篡改得面目全非。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至多是一种对各色观念的捏合和折中,从外观上看,他们更类似于改良主义的态度。正是在哲学趋向上致力于社会改良,从中延伸出了对政治经济学、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的改良主义中派倾向。
     经济学上,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完全基于他们的哲学研究理路。希法亭的理论基础是从维也纳时期开始的方法论一致性,即类似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先验的经验主义”,在形式上追求逻辑演绎,而在内容上强调经验事实。希法亭在与庞巴维克的论战中维护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金融资本》通过对资本主义最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学和政治学分析,提出了对社会主义危机理论的修订。另外,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属于最先系统地考察“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团体,但也由此走向了改良道路。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剖析其实映射了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探索,他们的中派政治规划正以此为契机。
     政治学上,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学术旨趣基本植根于本国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如何面对马克思主义正统派和修正路线的分裂,多民族国家如何实现群众的文化自治,国家建构中的民主和专政等等。回归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语境的现实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虽然分裂为左、中、右三派,不过他们的主要政治理念都是折中主义的。很多西欧的改良思想特征突出地体现在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身上,他们的政治学说发展了在哲学和经济学上的改良主义思想脉络。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对现实政治的共同特征大概是妥协的趋向,即一种“第三条道路”的观点,他们既反对“修正派”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否弃,又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明确展示自己特点的时期,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站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中间的位置,开启了“红色维也纳”的社会主义试验,并且用中派政治的思维模式主导了“第二半国际”。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被定义为中派理论和中派政治的范本,甚至直接被称为“第三条道路”的开拓者。时至今日,欧洲信奉第三条道路的左翼政党不断回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过文章最后梳理了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折中路线的失误,我们应该警惕那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替代模式与资本主义的合谋。
Austro-Marxism is a socialist tendency we generally describe a group of Austrian theorists and social activists, the most prominent among them being Otto Bauer, Max Adler, Rudolf Hilferding, Karl Renner and Friedrich Adler. As a famous school of thought, this group of young think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has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upon European socialism.
     Firstly,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origins of the Austro-Marxism. Austri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located in Central Europe, but in the late19th century, state structure began to collapse. The social reality indicated that as the emerging power, demands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they were not given the assist of the social power elite. Facing this reality struggling, Austri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gradually broke through the encirclement of the old feudal forces and the bourgeois parties, then, participated into political stage independently. At that time, their political views and ideological system not only catered to the workforce growing up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but also widely spreaded in college students who were fascinated by the radical thoughts. Around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o-Marxism school just became the main disseminator of the socialism theory in Austria.
     On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although Austro-Marxism was an academic group within the Marxist thought, they were different from the first generation those who accepted Marxism and the new generation of Marxist. Affected by neo-Kantian, Machism, the Vienna Circle, and the Marginal utility school, Austrian Marxist attempted to re-interpretation and re-expansion of Marxist social science. They argued that creative use of the Marxist method to study the new phenomenon of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the20th century, then, derived new ideas and new theories to supplement or develop Marxism.
     In philosophy, Austro-Marxism thinkers all claimed that Marxism need to be supplemented, as an excuse they constructed their own philosophical ideas. Their conclusion was:only on ba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neo-Kantian and Machism epistemology with Marx's theory of history can we ultimately constitute the so-called Marxist Epistemology. Living in the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Austrian Marxist dissatisfied with the old philosophy, and it's regrettable that Marx's philosophy can not solve all the contemporary problems. So, whether it was Max Adler or Friedrich Adler strive to exceed the drawbacks of materialism and idealism, they rebuild the classic Marxist critical theory by so-called "integration" of some new philosophical trends. However, from their outcomes, we can point out that Austro-Marxism's attempts finally failed. They didn't create a new philosophy, even we were im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Their philosophy is at best, a concepts kneading and compromising. From the exterior, they were more similar to the reformist attitude. Because of the philosophical trend is committed to social reformism, from which was extended to the applicant the reformist eclecticism tendency on political economy, political theory and political practice.
     In economics, Rudolf Hilferding's research was completely based on Austro-Marxism's study on philosophy. In fact,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Hilferding's political economy was beginning at the same methodology from his Vienna period. This methodology of his theoretical writings was similar to logical positivism--" priori empiricism". In other words, he tried to pursuit of logical deduction in form, and emphasis on empirical facts in content. Hilferding maintained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Marx's labor theory of value."Financial capital" analyzed 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in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and Hilferding proposed amendments to the "Crisis theory". In addition, Austro-Marxism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Marxist groups which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Organized Capitalism". As a result, they turned into reformist. In fact, the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 mapped the exploration of socialist economy framework by Austro-Marxism. Then, it can be seen as a starting point which Austrian Marxist launched their study of politics.
     Politically, Austro-Marxism's academic interests are basically rooted in the domestic practical social problems:How to deal with the division of the orthodoxy and revisionist Marxism, how to achieve mass cultural autonomy in a multi-ethnic country, the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in political operation, and so on. Return to the realistic context of Austro-Marxism, after the World War I, divi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were exposed. They splited into left, middle and right wings, but their main political ideas were still eclecticism. We found that many Western European reformist ideas prominently reflected in Austro-Marxism principle, the political doctrine developed their reformist ideas in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
     A common feature of Austro-Marxism political reality is probably tended to compromise, or namely "The Third Way". They opposed "Revisionist School" which abandoned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ism like Bernstein, and at the same time, opposed Marxist Dogmatism. Austro-Marxism clearly displayed their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two world wars. Leaders of the Austri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were stan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and "Third International". They started a socialist experiment which can be called "Red Vienna", furthermore, they dominated the "Second-and-a-half International" by their political eclecticism.
     Austro-Marxism is now defined as the model of eclecticism, both in theory and politics, or even directly known as the founder of so-called "The Third Way". Today, European left-wing parties which believes in the third way politic continue tracing back to the Austrian Marxist theory and practice. However, this article finally sorts out the mistakes of the eclecticism by Austro-Marxism. We should be wary of those alternative models of non-Marxism and their collusion with capitalism.
引文
①Karl Rcnncr, Die neue Welt undder Sozialismus. Salzburg:Alpenland Vcrlag,1946, p8.
    ①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些领域是被马克思忽略的或者涉及不深的。
    ③[英]G·D·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三卷(下册),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9页。
    ①参见姚顺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创立到第二国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十章。
    ①沃尔特·拜尔是奥地利社会科学理论家,他于1994年至2006年担任奥地利共产党主席,1995年至2003年主编了周刊《人民之卢》。
    ②参见[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四章。
    ①Barbara Jclavich, Modern Austria:Empire and Republic,1815-1986.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66.
    ②参见[奥]罗伯特·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一卷第一部。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化的兴盛使得维也纳成为欧洲的焦点,这时的维也纳聚集了一系列感召力非凡的名字: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诗人阿图尔·施尼茨勒,画家奥斯卡·柯克西卡,当然还有已被熟知的弗洛伊德等等。很难想象一个城市能在短时间内包纳这么多现代派的大家。
    ②Hilde Spiel, Vienna's Golden Autumn,1866-1938. New York:Weidenfeld and Nicolson,1987, p195.
    ①参见Steven Beller, 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i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②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19世纪30-40年代始创于法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人菲力浦·毕舍、费里西德·拉梅耐和英国人弗雷德里克·莫里斯、查尔斯·金斯莱等。基督教社会主义把社会改良作为教会的使命,改良是指基督教人士在争取群众支持、参与社会改良和振兴基督教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参见Charles E.Raven, Christian Socialism 1848-1854. Frank Cass & CO. Ltd,1968; Ballou Adin, Practical Christian Socialism:a Conversational Exposition of the Ture System of Human Society. AMA Press,1974.
    ③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社会党共同左右了20世纪奥地利政坛,二者在第一共和国时期组成联合政府,但是双方激烈的意识形态对抗和小规模的军事对抗不断。1933年,基督教社会党宣布解散国会,大肆抓捕社会民主党成员。1934年,全面内战爆发,同年2月,社会民主党全面溃败。此后,基督教社会党独揽大权,继续打压社会主义力量。直到1945年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才重新掌权。之后的几十年,它们的实力此消彼长,政权由此不断更迭。
    ①”唯美主义者大多是批评家、画家、作曲家、作家等等。他们嘲讽弗朗兹·约瑟夫帝国的社会文化气氛,尽管他们对于政治冷漠是批评的,但自己却无所作为。参见Peter Vergo, Art in Vienna,1898-1918.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5, pp26-33.
    ②参见William M. Johnston, The Austrian Mind:An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History,1848-1938.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 pp357-361.
    ③赫茨尔强调全面的反自由主义,因而坚决排斥政治融合,高扬分离主义,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种政治选择显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纳。
    ④1878年的德国国选举和1879年的奥地利选举都印证了自由主义的根基松动。
    ⑤谈论犹太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运动结合的范本是罗伯特·威斯特李奇的《社会主义和犹太人》。参见Robert S. Wistrich, Socialism and the Jews:The Dilemmas of Assimilation in Germany and Austria-Hungary. Kast Brunswick, NJ: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1982.
    ⑥犹太人根本无法谋得公职,除非他们改变信仰,否则甚至连教书也不行。参见Henry Pachter, The Idea of Progress in Marxism, in idem, Stephen Eiric Bronner(ed.), Socialism in History:Political Essay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pp65-85.
    ⑦参见Arno J. Mayer, The Persistence of the Old Regime:Europe to the Great War. New York:Pantheon,1981.
    ①[英]G·D·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三卷(下册),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2页。
    ②参见[奥]埃·普里斯特尔:《奥地利简史》(下册),陶梁、张傅译,北京三朕书店972年版,第二篇第五章。
    ③[英]G·D·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三卷(下册),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页。
    ①参见[英]G·D·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三卷(下册),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页。
    ②更多关于奥地利帝国多民族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参见Robert A. Karm, A History of the Habsburg Empire,1526-1918.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①参见[美]贝弗里·西尔弗:《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张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81页。
    ②卡尔·格律恩堡(1861-1940)早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后来成为讲师和教授,他在经济史和社会主义史方面都有很高造诣。1910年,他创办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历史档案》杂志。1924年,他放弃了在维也纳的教职去到法兰克福,成为日后如日中天的法兰克福社会理论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另外,格律恩堡与历史学家哈特曼合作创办了社会科学教育学会,它的创立提供了一个讨论现实问题的平台,吸引了很多青年大学生来参与政治。主要话题围绕民族运动、工人运动、对于现实的批判视角等等。
    ③Tom Bottomore and Patrick Goode (ed.), Austro-Marxis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78, p10.
    ①参见苏朕科学院国际工人运动研究室编:《国际工人运动——历史和理论问题(第二卷):从巴黎公社到第一次俄国革命》,工人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②所谓改良主义和激进主义在奥地利工人运动中的对抗主要表现是以海因里希·奥伯温德为首的“稳健派”与安德里阿斯和约毖夫施尤为首的“激进派”的集团对立。“稳健派”主张通过合法途径争取逐步的改良:“激进派”则倾向采取革命的斗争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参见[英]G·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三卷(下册),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8页。
    ①参见苏联科学院国际工人运动研究室编:《国际工人运动——历史和理论问题(第二卷):从巴黎公社到第一次俄国革命》,工人出版社1984年版,第240页。
    ②奥地利社会民主工党的“原则纲领”总的说来也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精神的。这个文件正确地规定了已组成政党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强调指出,国际主义是党的最重要原则(这对多民族的哈布斯堡帝国的无产阶级特别重要)。文件还提出一系列对工人阶级有利的一般民主主义口号和要求,并宣布党将代表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参见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资料选编》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2-64页。
    ③参见[奥]埃·普里斯特尔:《奥地利简史》(下册),陶梁、张傅译,北京三联书店1972年版,第838-8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63页。
    ②许多欧洲工人运动在俄国革命后分崩离析,最终归并入第二国际。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根本原则是团结一致,正如鲍威尔所言:“我们党的精神遗产对于防止共产主义也起了重大的作用…·把保持工人阶级各不同阶层的生气勃勃的统一的伟大艺术传给了我们。这样,这里始终保持了工人阶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决定了我们党在国际中的精神特点。”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9页。
    ①参见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谢地坤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七卷(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篇第四章。
    ②参见陈林:《浅析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逻辑联系》,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第2期。
    ③参见[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英]斯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郭大为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参见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谢地坤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七卷(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229页。
    ①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328页。
    ①参见叶秀由、王树人总主编,江怡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八卷(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5年版,第69页。
    ②参见董光璧:《马赫的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年第6期。
    ①参见董光璧:《马赫的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年第6期。
    ②参见[奥]克拉夫特:《维也纳学派》,李步楼、陈维杭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导言.
    ①参见魏斯曼编:《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派》,徐为民译,同济大学出版礼2004年版;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1984年版;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②参见[奥]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24页。
    ③“第一个维也纳小组”是哈勒和斯塔德勒组建的。“早期小组”形成于1907年左右,核心成员主要有汉斯·哈恩、菲利普·弗兰克、奥托·纽拉特、理查德·冯·米泽斯等人,他们定期讨论哲学和科学问题,也讨论政治、历史、宗教等问题。1929年,这个小组发表了自己的纲领——《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小组》,这个纲领标志着维也纳学派的正式形成。
    ①参见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汀怡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八卷(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178页。
    ②参见[英]艾耶尔等:《哲学中的革命》,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①参见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六章。
    ②参见[美]理查德·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晏智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五章。
    ③该学派的奠基性著作是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维塞尔的《自然价值》(1889),庞巴维克的《马克思体系的终结》(1896)以及《资本与利息》中的第一卷《资本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4)、第二卷《资本实证论》(1889)。
    ①埃德温·多兰认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作者最坚守的方法论原则是,经济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必须是个人行动。而穆雷·罗斯巴德在他的《人类行为学: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方法论》中特意补充这一观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理论是基于对这样一个事实的逻辑推导,即人的确从事有目的的行动。参见[美]埃德温·多兰主编:《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础》,王文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 Erich Streissler, The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impact of the 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 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1988, vol.9, no.2, pp191-204.
    ①参见Eugcn von Bohm-Bawerk, The Austrian Economist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July,1890-June,1891, vol.1, pp361-384.
    ②这些课程的主讲人有:学界公认的学派创始者卡尔·门格尔(1851-1914):将边际效用学说体系化的弗里德里克·冯·维塞尔(1851-1926):在维也纳大学讲授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程,并编写了经典经济学教材的尤金·冯·菲利波维奇(1858-1917)以及声名赫赫的尤金·冯·庞巴维克(1851-1914)。参见William M. Johnston, The Austrian Mind:An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History,1848-1938.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 pp76-87.
    ③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8页。
    ①参见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四章。
    ①[德]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殷叙彝译,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55页。
    ②[德]伯思施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马元德等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291页。
    ①[德]伯恩施坦:《社会民主党内的修正主义》,史集译,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3页。
    ①王振亚:《论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①例如,在“抛弃”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同时,伯恩施坦赞赏洛贝尔图斯的理论,甚至表示应该融合杜林主义。因为他们已经“循着另一条途径得到了和马克思主义用劳动价值及剩余价值的学说所得到的完全同样的结论”。参见[德]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马元德等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3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5-2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3页。
    ③比如,恩格斯晚年把唯物史观和达尔文学说并举;又如,他在晚年通信中强调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等等。
    ①[德]考茨基:《关于马克思和马赫的一封信》。转引自[南]普·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上卷,李嘉恩,韩宗等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1-352页。
    ②[德]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7页。
    ③[德]考茨基:《基督教之基础》,叶启芳等译,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7页。
    ①[德]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9-30页。
    ②参见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三章。
    ③对中派形成的时间这个问题的见解,国内外史学界看法并不相同。有人认为19世纪末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关于伯恩施坦的争论中,考茨基就采取了中派立场;另一些人认为1900年第二国际巴黎代表大会上讨论米勒兰事件时,形成了所谓左、中、右三派,考茨基主义是中派主义的;还有一些人主张,中派主义出现是1906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曼海姆会议上;最后,一些学者坚持直到一战结束后,中派主义才作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一个机会主义派别正式形成。综合以上的观点,通过观察,我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中派主义的形成有一定的发展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派主义的萌芽时期;1910年-1914年是中派主义的正式形成时期;1914年以后则是中派主义的机会主义暴露的时期,1917年之后在国际上形成了规模相当的中派集团。参见殷叙彝等:《第二国际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40页。
    ①考茨基先后在《新时代》上发表了《现在做什么?》、《新战略》、《在巴登和卢森堡至今间》等文章。他提出,“击破战略”就是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给敌人以致命打击,使之丧失战斗力,从而击破他们;而所谓“疲劳战略”则是尽量避免决战,采取迂回机动的方式,迫使敌人处于紧张状态,使之疲劳不堪。敌方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最后战胜他们。
    ②中央编译局资料室编:《考茨基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16页。
    ③中央编译局资料室编:《考茨基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34贞。
    ④《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页。
    ①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古利克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专家,他认为在一战前拥有极大影响的修正主义运动有其根源。他很早就提出,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介于正统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之间。参见Charles Gulick, Austria from Habsburg to Hitler (Vol.2).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48.
    ②James Joll,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1889-1914. New York:Harper Colophon Books,1966, p93.
    ①[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8页。
    ①参见[南]普·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上卷,李嘉恩、韩宗等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7-238页。
    ②Leszek Kolakowski,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p265.
    ①Max Adler,Marxistische Probleme.Stuttgart:J.H.W.Dietz,1913,p63.
    ②Max Adler,Marxistische Probleme.Stuttgart:J.H.W.Dictz,1913,p64.
    ①福伦德尔等德国新康德主义者也强调康德主义,不过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康德伦理学。参见下文对伦理社会主义的分析。
    ②Max Adler, Lehrbuch der materialistischen Geschichlsauffassung (vol. 1). Berlin:E. LauB,1930, p100.
    ③Max Adler, Marxistische Probleme. Stuttgart:J.H.W. Dietz,1913, p63.
    ①[南]普·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上卷,李嘉恩、韩宗等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8页。
    ②参见刘佩弦、马健行主编:《第二国际若干人物的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0-391页。
    ①参见刘佩弦、马健行主编:《第二国际若干人物的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3-394页。
    ②麦·阿德勒的这项工作是一以贯之的,从1904年发表的两篇文章开始到1936年的《社会之谜》,他所探究的一直是个人同一性的迷宫,是在个人意识中的沉溺。
    ③参见Tom Bottomore and Patrick Goode (ed.), Austro-Marxis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78, p10.
    ①[奥]弗·阿德勒;《“马赫主义”与唯物史观》。转引自刘佩弦、马健行主编:《第二国际若干人物的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5页。
    ①参见刘佩弦、马健行主编:《第二国际若干人物的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8-399页。
    ②[奥]弗·阿德勒;《“马赫主义”与唯物史观》。转引自刘佩弦、马健行主编:《第二国际若干人物的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9页。
    ①参见刘徽弦、马健行主编:《第二国际若干人物的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9-402页。
    ①参见[奥]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95-96贞。
    ② Fricdrich Adler, Ernst Machs Ueberwindung des mechanischen Materialismus. Vienna: Wienervolksbuchhandlung,1918, p116.
    ①参见刘佩弦、马健行主编:《第二国际若干人物的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05页。
    ② Friedrich Adler, Ernst Machs Ueberwindung des mechanischen Materialismus. Vienna: Wienervolksbuchhandlung,1918, p118.
    ③[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④鲍威尔认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中的组织是以股份公司、卡特尔、合作社和工会的形式出现的,而组织的理想类型应是社会主义的共同体。详见第四章对鲍威尔政治理论的分析。
    ①[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0-71页。
    ②[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4-54页。
    ①参见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谢地坤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七卷(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篇第五章。
    ②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路德维希·沃尔特曼的《道德意识体系》、《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和伦理》和卡尔·福伦德尔的《马克思和康德》、《现代社会主义对伦理哲学的态度》、《康德和马克思》。
    ①Max Adler, Marxistische Problemee.Stuttgart:J.H.W. Dictz,1913,p143.
    ①参见Peter Heintel, System und Ideologie:Der Austromarxismus im Spiegel der Philosophie Max Adlers.Wien und Munchen:Oldenbourg,1967, pp15-21.
    ①[德]考茨基:《马克思底经济学说》,铎梅译,上海神州国光社民国38年(1949年)版,“第四版原序”。
    ② Emil Kauder, Austro-Marxism vs. Austro-Marginalism.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1970, Fall, vol.2, no.2, pp398-418; M. C. Howard and J. K. King, 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vol.1:1883-1929. Princcl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pp50-55.
    ③参见Eugen von Bohm-Bawerk, Capital and Interest, vol. 1:History and Critique of Interest Theories. South Holland, H:Libertarian Press,1959, p241.
    ①基于此,庞巴维克甚至认为自己是温和的社会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推动者。
    ②参见Eugen von Bohm-Bawerk, Capital and Interest, vol. 1:History and Critique of Interest Theories. South Holland, Ⅱ:Libertarian Press,1959, pp281-302.
    ③庞巴维克在《资本与利息》中对交换需要共同因素即“交换公因子”是认可的,在《马克思及其体系的终结》中他改变了这个观点。
    ④参见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章。
    ①Eugen von Bohm-Bawerk,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New York:Augustus M. Kelley,1949, p97.
    ②参见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章。
    ②Eugen von Bohm-Bawerk,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New York:Augustus M. Kelley,1949, p73.
    ① Rudolf Hilferding, Bohm-Bawerk's Criticism of Marx. Paul M. Sweezy (ed.), New York:Augustus M. Kelley, 1966, p139.
    ① Rudolf Hilfcrding, Bohm-Bawerk's Criticism of Marx. Paul M. Sweezy (ed.), New York:Augustus M. Kelley, 1966, p130.
    ②参见Rudolf Hilfcrding, Bohm-Bawerk's Criticism of Marx. Paul M. Sweezy (ed.), New York:Augustus M. Kelley,1966, p130.
    ②Rudolf Hilfcrding, Bohm-Bcnverk's Criticism of Marx. Paul M. Sweezy (ed.). New York:Augustus M. Kelley, 1966, p132.
    ①参见F.Cohen, Bukharin and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A Political Biography,1888-1938.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p21.
    ②参见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章。
    ③ Eugen von Bohm-Bawerk,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New York:Augustus M. Kelley,1949, p147.
    ④ Eugen von Bohm-Bawerk,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New York:Augustus M. Kelley,1949, p143.
    ① Eugen von Bohm-Bawerk,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New York:Augustus M. Kelley,1949, p136.
    ②参见Eugen von Bohm-Bawerk,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New York:Augustus M. Kelley,1949, p137.
    ②Eugen von Bohm-Bawerk,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New York:Augustus M.Kelley,1949,p131.
    ③参见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章。
    ①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 Karl Kautsky, Finanzkapital und Krisen. Die Neue Zeit,1910/11, vol.29, no. 1,p765, p883.
    ②参见Anthony Brewer, Marxist Theories of Imperialism:A Critical Survey. London:Routledge,1980, cha.4-5.
    ③两篇文章都发表于《新时代》杂志,其中《保护性关税的职能变化》1902年发表,《德国的帝国主义和国内政治》希法亭用假名卡尔·埃米尔于1907年出版。
    ①参见Adolph Berle, Jr. and Gardiner C.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1967, p8.
    ②[德]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52-253页。译文略有改动。
    ③参见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六章。
    ④参见[德]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97页。
    ①[德]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27页。
    ②[德]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56页。
    ③参见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六章。
    ④参见[德]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64页。
    ①[德]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87页。
    ②历史上看,小的土地所有者在旧的秋序下是反对大地主的。
    ④[德]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85页。
    ①参见[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第三版,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68页。
    ①[德]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65页。
    ②[德]希法亭:《金触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425页。
    ①参见《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7页。
    ①[德]考茨基:《帝国主义》,史集译,三联书店 1964年版,第2页。
    ②参见《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帝国主义的谬论》,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107页。
    ③参见[德]考茨基:《国防问题和社会民主党》,何疆、王禺译,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15页。另参见姚顺良、夏凡:《重新审视考茨基理解资本主义现代形态的“另类”模式》,载《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①[德]卢森堡:《资本积累论》,彭尘舜、吴纪先译,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59页。
    ②参见《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帝国主义的谬论》,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266-267页。
    ①参见[苏]尼·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蒯兆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②[苏]尼·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蒯兆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8页。
    ③[苏]尼·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蒯兆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6页。
    ①[苏]尼·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蒯兆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5页。
    ②参见《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
    ③《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01页。
    ①参见佛莱特·厄斯纳:《希法亭“金融资本论”的功绩与错误》(续),蔺碧虚译,载《世界经济文汇》1957年01期。
    ①参见姚顺良:《希法亭对马克思资本主义理解模式的逻辑转换》,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①参见[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陈观烈等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91-293页。
    ①参见姚顺良等著:《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汀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六章。
    ① Rudolf Hilferding, Historische Notvvendigkeit und notwendigc Politik. Der Kampf,1915, vol.8, pp206-215.
    ② Rudolf Hilfcrding, Arbcitsgemcinschaft der Klassen? Der Kampf,1915, vol.8, pp321-329.
    ①参见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6页。
    ②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帝国主义的谬论》,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225页。
    ③参见殷叙彝:《从“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到民主共和国崇拜——论鲁道夫·希法亭的国家观》,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间题》2003年第2期。
    ④从19世纪法国大革命到一战期间,“民主”这个概念所传达的战斗口号是“大众”的意涵,那时的政治家和现在不同,即使是最开明的自由主义者也不把自己标榜为民主主义者。参见Rosenberg, Democracy and Socialism:A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Past 150 Years. Boston:Beacon,1965.
    ⑤参见殷叙彝:《社会民主卞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6页。
    ①参见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页。
    ②参见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6页。
    ③[奥]希法亭:《时代的问题》。转引自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6页。译文略有改动。
    ④陈林:《浅析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逻辑联系》,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第2期。
    ⑤鲁迪克:《各种社会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观点》,载《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第11期。
    ①作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代表人物,对希法亭的研究和诘难从未停止过。像亨利·阿斯赫比·图尔纳尔这样的历史学家和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以及米歇尔·哈灵顿这样的社会活动家都试图将希法亭的理论和实践与魏玛共和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参见Henry Ashby Turner, Jr., German Big Business and the Rise of Hitle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p37; Michael Harrington, Socialism:Past and Future. New York:Arcade,1990, pp62-64.
    ②这一点是属于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总体特征的,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性让希法亭等理论家引入社会民主主义概念并将自己的生活联结在经济生活和政治进程中,而不仅仅流于书本的命运。
    ③当代理论家的观点是:希法亭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理论在两方面给社会主义实践以理论支持,一种是列宁主义的激进革命行动政治,另一种是极端改良主义派别的当代民主实践。作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理论家,希法亭历史地寻找合适的概念来阐明魏玛帝国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事实上,他的理论已经来到了最晚近的关于非组织化资本主义的讨论。参见Scott Lash and John Urry, The End of Organized Capitalism.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7而“集权国家经济”的概念也恰当地描述了贯穿20
    ①雅克·汉娜(伦纳评传的官方撰写者)认为,伦纳在法学方面的著作读者远超过列宁的《怎么办?》,并且伦纳的法学思想形成了一战后奥地利法律的基本框架。参见Jacques Hannak, Karl Renner Und seine Zeit. Wien:Europa Verlag,1965, pp114-115.
    ①例如,在重要的历史发展节点上,人们就已经知道将产生法律的变动,这个过程大致是:首先,议题先逐渐被大众接受:然后,我们可以创建法律条款任议会通过:接着,在一定狭窄的范围内实现新的法律形式;最后将法律规定下来。参见Karl Renner, The Institutions of Private Law and Their Social Functin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49, p55.
    ①鲍威尔认识到,要在文化和政治因素之间作出这种鲜明的区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于是便深入了一步,分析构成民族的各种因素。祥见下文的分析。
    ②当然,保持现状也有经济因素的考量,事实也证明,在一战后奥地利和德国的关系被斩断,经济受到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① Arthur G. Kogen, The Social Democrats and the Conflict of Nationalities in the llapsburg Monarchy,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1949, September, XXI, p213.
    ② Karl Renner, State and Nation, in Ephraim Nimni (ed.), National Culture Autonomy and its Contemporary Critics, London:Roulledge Taylor & Francis Croup,2005, p17.
    ①参见Karl Renner, State and Nation, in Ephraim Nimni (ed.), National Culture Autonomy and its Contemporary Critics, London: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Croup,2005, p17.
    ②参见王幸平:《民族与自治——奥托·鲍威尔民族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③罗伯特·卡恩认为伦纳的基本思路依赖于多民族国家调整联邦国家的结构。参见Robert Kann, The Multinational Empire (vol.2).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0, p158.
    ①参见Karl Renner, Konsumgenossenschaftliche Grundsaetze. Wien:Verlag des Zentralverbandes oesterreichischer Konsumvereine,1910, p19.
    ② Karl Renner, Die Stellung des Genossenschaftswesens der Wirtschaft Oesterreich. Wien:Manz Verlagsbuchhandlung,1947, p13.
    ①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4-98页。
    ②参见[奥]伦纳:《实现的途径》。转引自[南]普·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上卷,李嘉恩、韩宗等译,
    ①这个观点似乎很让人错愕,但是联想到一战对伦纳的强烈影响就不奇怪了。当时他供职于食品和供给部门,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非常可怕的权力行使,这促使他在日后积极推进和平方式获得政治控制权,以保证工人阶级在国家事务上的政治参与。
    ②此处,我们找到改良主义的影子,虽然术语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但是当伦纳把精力集中到和平的政治手段达到工人阶级政治目标时,他转向改良主义思潮。Karl Renner, Austromarxismus. Wien:Europa Verlag,1970, p282.
    ③殷叙彝:《当代西欧社会党人物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5页。
    ④参见赵建波:《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国家观探析》,载《理论探索》2006年第4期。
    ⑤影响伦纳的三位社会主义大师是马克思、恩格斯和费迪南德·拉萨尔。伦纳特别重视拉萨尔的贡献,他把重点放在两个决定性的问题:1,德国的民族团结;2,工人阶级和国家的关系。此外,伦纳认为拉萨尔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只是到了1875年哥达会议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才逐渐成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导师。
    ①[南]普·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上卷,李嘉恩、韩宗等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3页。
    ②[南]普·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上卷,李嘉恩、韩宗等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6页。
    ①参见Mark E. Blum, Austro-Marxists,1890-1918, A Psychohiographical Study. Kent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5, cha5.
    ②参见Mark E. Blum, Austro-Marxists,1890-1918, A Psychobiographical Study. Kent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5, p91.
    ③[奥]奥托·鲍威尔著,股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②参见Mark E. Blum, Austro-Marxists,1890-1918, A Psychobiographical Study. Kenl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5, cha5.
    ③[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④参见王幸平:《民族与自治——奥托·鲍威尔民族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①参见王幸平:《民族与自治——奥托·鲍威尔民族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①因此鲍威尔指出,阶级之间的联系不如与民族之间的联系紧密。
    ②[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①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外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9-51页
    ①[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外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2-64页。
    ①参见阿尔弗雷德·科津格:《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载《世界民族》1985年第1期。
    ②《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4页。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出版,第180-181页。
    ②《列宁全集》中国文第二版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出版,第136页。
    ④Karl Renner, State and Nation, in Ephraim Nimni (ed.). National Culture Autonomy and its Contemporary Critics, London: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Croup,2005, p19.
    ③《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8页。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5页。
    ② Robert A.Kann, Karl Renner.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1951, sep. Vol.23, No.3, pp234-249.
    ①参见卢森堡:《民族问题与自治》。选自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卢森堡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②伦纳和鲍威尔的民族概念之间的区别是纯粹是口头的。伦纳是纯粹司法方面的解释,而鲍威尔足包裹在小资产阶级情绪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参见Andres Nin, Austro-Marxism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What Next? 2003, no.25.
    ①参见阿尔弗雷德·科津格:《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载《世界民族》1985年第1期。
    ①理论和现实都一再表明,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和许多国家的政党一样,虽然都努力解决民族问题,但收效甚微。
    ①参见[英]G·D·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三卷(下册),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8-39页。
    ② Steven C. Roach, Minority Rights and the Dialectics of the Nation:Otto Bauer's Theory of the Nation and Its Contributions to Multicultural Theory and Globalization. Human Rights Review,2004, October-December, pp91-102.
    ①[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4页。
    ②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4页
    ① Max Adler, Die Staatsauffassung des Marxismus. in Marx-Studien, vol.4, Vienna:Wienervolksbuchhandlung, 1922, p84.
    ②参见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6页。
    ③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4页。
    ①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4页。
    ①参见《列宁选集》中文第三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270页。
    ②《列宁选集》中文第三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3卷,入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页。
    ④参见吴晓春:《奥托鲍威尔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①中共中央编译局资料室编:《鲍威尔言论》,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54页。
    ①参见吴晓春:《奥托鲍威尔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②周懋庸:《关于奥托·鲍威尔的一次学术会议和论文选集:<奥托·鲍成尔——理论和政策>》,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87年第1期。
    ③[南]普·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上卷,李嘉恩、韩宗等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页。
    ②因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普选制是测量工人阶级成熟性的标尺”。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3-174页。
    ③参见徐崇温:《科学社会主义与改良的界限》,载《科学社会主义》1991年第4期。
    ①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8页。
    ②[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6页。
    ③参见吴晓春:《奥托·鲍威尔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④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外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1页。
    ①[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页。
    ②[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①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股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5页。
    ②[英lG·D·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三卷下册,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1页。
    ①参见殷叙彝:《民主社会主义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5-368页。
    ②饶勒斯的改良主义固然在法国内部产生了很大影响,而盖得和拉法格的马克思主义和瓦杨的布朗基主义也在继续起作用。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0页。
    ①[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2页。
    ②周懋庸:《关于奥托·鲍威尔的一次学术会议和论文选集:<奥托·鲍威尔——理论和政策>》,载《当
    ①1906年起,希法亭的学术和政治就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他参与了德国政治,被考茨基邀请到柏林参与《新时代》的编辑工作,后又被倍倍尔邀请执教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党校。
    ①Rudolf Hilferding, Zur Frage des Generalstreiks. Die Neue Zeil,1903/04, vol.22, no.1, p134.
    ①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无非是表达特定的资本主义部门兴趣,特别是他们所处的行业(金融、商业、工业、农业)
    ③ Rudolf Hilferding, Zur Frage des Generalstreiks. Die Neue Zeit,1903/04, vol.22, no.1, p137.
    ④ Rudolf Hilferding, Zur Frage des Gencralstreiks. Die Neue Zeit,1903/04, vol.22, no.1, p140.
    ①普查法有三层投制制度,根据税收等级分配选票。
    ②德国选举法的概观和政策以及魏玛共和国选举改革的相关叙述,参见Theodore S. Hamcrow, 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German Unification,1858-1871:Ideas and Institut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292-302.
    ①关于俄国革命和罢工的历史和理论分析,参见Teodor Shanin, Russia,1905-07:Revolution as a Moment of Truth.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
    ①《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05页。
    ②参见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五章。
    ③《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9页。
    ①参见[德]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殷叙彝译,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188页。
    ②参见中央编译局资料室编:《伯恩施坦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327-329页。
    ①中央编译局资料室编:《考茨基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133-134页。
    ②[德]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叶至中译,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55页。
    ①参见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五章。
    ②[德]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叶至中译,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9-40页。
    ③Rudolf Hilferding, Parlamentarismus und Masscnstreik. Die Neue Zeit,1904/05, vol.23, no.2, pp804-816.
    ①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
    ②[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①参见Wehler.H. U. The German Empire,1871-1918. Leamington/Spa, etc.:Berg,1985.
    ②一个颇有意涵的细节是:选举总是在L作日举行,而雇主当然不会追于法令给工人足够的时间去投票站。
    ③参见Hans-Ulrich Wchler, The German Empire,1871-1918. Leamington/Spa, etc.:Berg,1985.
    ①参见[奥]尤里乌斯·布劳思塔尔:《国际史》第一卷,杨寿国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①虽然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内对于党员参加奥地利议会持不同的意见,而在欧洲其他国家这样的例子也是鲜见的,但是以伦纳为首的奥地利马思主义者坚定这种民主信念。
    ② Carl Landauer, European Socialism. Berkeley: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59, p373.
    ③ Merle Fainsod,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and the War.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5, p30.
    ④ Julius Braunthal, The Tragedy of Austria, epilogue by Friedrich Adler. 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48, p137.
    ①苏联科学院国际工人运动研究室编:《国际工人运动——历史和理论问题(第二卷):从巴黎公社到第次俄国革命》,工人出版社1984年版,第438页。
    ②参见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祖波克主编:《第二国际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6页。
    ①由于长期推行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政策,“红色维也纳”的意义甚至被一些社会理论家与巴黎公社比较,因此也有所谓“维也纳公社”的称谓。
    ①参见Helmut Gruber, Red Vienna:Experiment in Working Class Culture,1914-1934.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②Giinther Sandner,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Austro-Marxism And Cultural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2002, 16(6), pp908-918.
    ① Giinther Sandner,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Austro-Marxism And Cultural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2002, 16(6), pp 908-918.
    ②伊格纳兹·赛佩尔(1876-1932),奥地利政治家。曾两度出任奥地利总理(1922-1924和1926-1929)。
    ①Jill Lewis, Red Vienna:Socialism in One City,1918-1927. European Studies Review,1983, Vol.13, no.3.
    ①参见[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330页。
    ②参见陈林:《试论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中的作用和影响》,载《国际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
    ③世界范围来看,工会会员数和工人政党成员数在1923年已达到44007万和850万之巨,这个数字战争开始前是不可想象的。
    ④当时工人斗争的中心任务和主观要求还是关于直接的经济利益,他们掀起的“不准干涉俄国”运动也大多是出于对苏俄的同情,对工人兄弟间友好情谊的维护和对战争的强烈反对,而不是在政治行为上的认同。
    ①比如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英国独立工党、法国工人竞龙格派等等。
    ②参见[苏]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编:《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二国际)》,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218页。
    ③因为对右派的极度不满,奥地利社会党和龙格等中派党的领导拒绝参加日内瓦会议(1920年),他们甚至打算加人共产国际,但在《加人共产国际的条件》文件上与共产国际分歧明显,最终未能合并。
    ④[苏]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编:《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二国际)》,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284-285页。
    ⑤陈林:《试论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中的作用和影响》,载《国际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
    ①国际社会党人代表大会原拟于1914年8月在维也纳举行。
    ②参见[苏]C.A.莫吉列夫斯基:《第二国际的复活(1919-1923年)》,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5页。
    ③[英]珍妮·德格拉斯编:《共产国际文件》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版,第266页。
    ④[苏]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编:《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二国际)》,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289页。关于维也纳国际的过渡性质,1923年5月20日,社会党国际联合会在汉堡举行最后一次代表会议。弗·阿德勒在向会议所作的报告中指出,维也纳国际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国际,而是将自己视为建立无所不包的国际的基础。经过努力,奠定基础的任务已经完成,而不再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①参见程玉海:《论1922年三个国际柏林会议》,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②1922年12月,在海牙国际和平代表大会上,两个国际达成了反战问题的协议,并组成了一个共同委员会负责合并的筹备工作。
    ③[奥]尤里鸟斯·布劳思塔尔:《国际史》第二卷,杨寿国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01页。
    ④周海乐:《第二国际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529页。
    ①[奥]尤里乌斯·布劳思塔尔:《国际史》第二卷,杨寿国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97页。
    ②参见[苏]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编:《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二国际)》,三联书店 1964年版,第332页。
    ③参见[奥]尤里乌斯·布劳思塔尔:《国际史》第二卷,杨寿国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82页。
    ④参见[苏]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编:《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二国际)》,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353页。
    ①参见[法]雅克·德罗兹:《民主社会主义1864-1960》,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03页。
    ①参见陈林:《试论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中的作用和影响》,载《国际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
    ②虽然决议以压倒多数的赞成票被通过了,但分歧并没有消除随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这种分歧给社会民主党人带来的不是生命力,而是更激烈的对立和分化。参见.陈林:《试论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中的作用和影响》,载《国际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
    ①参见陈林:《试论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中的作用和影响》,载《国际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
    ①根据“防御性暴力”思想,维也纳和林茨、施蒂里亚等地区的工人还成立了“共和国保卫同盟”,使劳动群众获得安全上的保障。
    ②殷叙彝:《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81年第3期。
    ①[匈]贝拉·库恩编:共产国际文件汇编(1919-1932)》第一册,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64页。
    ②直到1934年奥地利社会党覆灭,作为一个分支的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也正式瓦解。
    ③参见Tom Bottomore and Patrick Goode (ed.), Austro-Marxis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78.
    ④参见[德]格哈德·施罗德:《老左派与新中派》。引自杨雪冬、薛晓源主编:《“第三条道路”与新的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①[英]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上册),姜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4页。
    ②麦·阿德勒也解释了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他认为政治民主就是司法平等,而经济民主是实体平等。参见Andrew Arato, Austromarxism and the Theory of Democracy. in Anson Rabinbach (ed.), The Austrian Socialist Expenriment. Boulder:Wcstview Press,1985, p139.
    ①托马斯·迈尔文:《现代社会民主主义:共同的基础和争论的问题》,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1期。
    1.[英]G·D·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三卷(下册),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 985年版。
    2.姚顺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创立到第二国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第三版,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奥]埃·普里斯特尔:《奥地利简史》(下册),陶梁、张傅译,北京三联书店1972年版。
    5.[美]贝弗里·西尔弗:《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张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6.苏联科学院国际工人运动研究室编:《国际工人运动——历史和理论问题(第二卷):从巴黎公社到第一次俄国革命》,工人出版社1984年版。
    7.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资料选编》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9.[奥]奥托·鲍威尔著,殷叙彝编:《鲍威尔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谢地坤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七卷(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德]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2.[英]斯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郭大为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英]克里斯·桑希尔:《德国政治哲学:法的形而上学》,陈江进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江怡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八卷(上),江 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奥]克拉夫特:《维也纳学派》,李步楼、陈维杭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7.魏斯曼编:《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派》,徐为民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1984年版。
    19.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0.[奥]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21.[英]艾耶尔等:《哲学中的革命》,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2.姚顺良等:《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3.[美]理查德·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晏智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美]埃德温·多兰主编:《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础》,王文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德]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殷叙彝译,三联书店1965年版。
    26.[德]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马元德等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
    27.[德]伯恩施坦:《社会民主党内的修正主义》,史集译,三联书店1963年版。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9.[南]普·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上卷,李嘉恩,韩宗等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0.[德]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31.[德]考茨基:《基督教之基础》,叶启芳等译,三联书店1955年版。
    32.殷叙彝等:《第二国际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3.中央编译局资料室编:《考茨基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
    34.《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5.刘佩弦、马健行主编:《第二国际若干人物的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6.[德]考茨基:《马克思底经济学说》,铎梅译,上海神州国光社民国38年(1949 年)版。
    37.[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德]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9.《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0.[德]考茨基:《帝国主义》,史集译,三联书店1964年版。
    41.《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帝国主义的谬论》,三联书店1976年版。
    42.[德]考茨基:《国防问题和社会民主党》,何疆、王禺译,三联书店1964年版。
    43.[苏]尼·布哈林: 《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蒯兆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44.《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5.《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6.[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陈观烈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7.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48.殷叙彝:《当代西欧社会党人物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9.《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0.《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1.《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卢森堡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3.《列宁选集》中文第三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4.《列宁选集》中文第三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6.中共中央编译局资料室编: 《鲍威尔言论》,三联书店1978年版。
    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年版。
    60.殷叙彝:《民主社会主义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61.《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62.《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3.[德]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殷叙彝译,三联书店1 965年版。
    64.中央编译局资料室编:《伯恩施坦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
    65.[德]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叶至中译,三联书店1963年版。
    66.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祖波克主编:《第二国际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7.[苏]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编:《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二国际)》,三联书店1964年版。
    68.[苏]C.A.莫吉列夫斯基:《第二国际的复活(1919-1923年)》,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9.《第二国际、第三国际和维也纳联合会柏林会议记录》,三联书店1966年版。
    70.[英]珍妮·德格拉斯编:《共产国际文件》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版。
    71.[奥]尤里乌斯·布劳思塔尔:《国际史》第二卷,杨寿国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72.周海乐:《第二国际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73.[法]雅克·德罗兹:《民主社会主义1864-1960)),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74.[匈]贝拉·库恩编:共产国际文件汇编(1919-1932)》第一册,三联书店965年版。
    75.杨雪冬、薛晓源主编:《“第三条道路”与新的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6.[英]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上册),姜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陈林:《浅析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逻辑联系》,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第2期。
    2.董光璧:《马赫的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年第6期。
    3.王振亚:《论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4.姚顺良、夏凡:《重新审视考茨基理解资本主义现代形态的“另类”模式》,载《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5.佛莱特·厄斯纳:《希法亭“金融资本论”的功绩与错误》(续),蔺碧虚译,载《世界经济文汇》1957年01期。
    6.姚顺良:《希法亭对马克思资本主义理解模式的逻辑转换》,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7.殷叙彝:《从“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到民主共和国崇拜—一论鲁道夫·希法亭的国家观》,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2期。
    8.陈林:《浅析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逻辑联系》,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第2期。
    9.鲁迪克:《各种社会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观点》,载《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第11期。
    10.吴晓春:《奥托鲍威尔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11.周懋庸:《关于奥托·鲍威尔的一次学术会议和论文选集:<奥托·鲍威尔——理论和政策>》,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87年第1期。
    12.赵建波:《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国家观探析》,载《理论探索》2006年第4期。
    13.陈林:《第二国际时期关于民族问题的争论》,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3期。
    14.阿尔弗雷德·科津格:《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载《世界民族》1985年第1期。
    15.徐崇温:《科学社会主义与改良的界限》,载《科学社会主义》1991年第4期。
    16.陈林:《试论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中的作用和影响》,载《国际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
    17.程玉海:《论1922年三个国际柏林会议》,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 年第3期。
    18.殷叙彝:《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81年第3期。
    19.托马斯·迈尔文:《现代社会民主主义:共同的基础和争论的问题》,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1期。
    1. Karl Renner, Die neue Welt und der Sozialismus. Salzburg:Alpenland Verlag,1946.
    2. Charles Gulick, Austria from Habsburg to Hitler (Vol.2).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48.
    3. Barbara Jelavich, Modern Austria:Empire and Republic,1815-198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 Hilde Spiel, Vienna's Golden Autumn,1866-1938. New York:Weidenfeld and Nicolson,1987.
    5. Steven Beller, 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i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6. Charles E.Raven, Christian Socialism 1848-1854. Frank Cass & CO. Ltd, 1968.
    7. Ballou Adin, Practical Christian Socialism:a Conversational Exposition of the Ture System of Human Society. AMA Press,1974.
    8. Peter Vergo,Art in Vienna,1898-1918.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5.
    9. William M. Johnston, The Austrian Mind:An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History, 1848-1938.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
    10. Robert S. Wistrich, Socialism and the Jews:The Dilemmas of Assimilation in Germany and Austria-Hungary. East Brunswick, NJ: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1982.
    11. Stephen Eric Bronner (ed.), Socialism in History:Political Essay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12. Arno J. Mayer, The Persistence of the Old Regime:Europe to the Great War. New York:Pantheon,1981.
    13. Robert A. Kann, A History of the Habsburg Empire,1526-1918.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14. Tom Bottomore and Patrick Goode (ed.), Austro-Marxis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78.
    15. William M. Johnston, The Austrian Mind:An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History, 1848-1938.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
    16. James Joll,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1889-1914. New York:Harper Colophon Books,1966.
    17. Leszek Kolakowski,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18. Max Adler, Marxistische Probleme. Stuttgart:J.H.W. Dietz,1913.
    19. Max Adler, Lehrbuch der materialistischen Geschichtsauffassung (vol.1). Berlin: E. LauB,1930.
    20. Friedrich Adler, Ernst Machs Ueberwindung des mechanischen Mater ialismus. Vienna:Wienervolksbuchhandlung,1918.
    21. Peter Heintel, System und Ideologic:Der Austromarxismus im Spiegel der Philosophie Max Adlers.Wien und Munchen:Oldenbourg,1967.
    22. M. C. Howard and J. E. King, 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vol.1:1883-1929.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23. Eugen von Bohm-Bawerk, Capital and Interest, vol.1:History and Critique of Interest Theories. South Holland, Ⅱ:Libertarian Press,1959.
    24. Eugen von Bohm-Bawerk,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New York: Augustus M. Kelley,1949.
    25. Rudolf Hilferding, Bohm-Bawerk's Criticism of Marx. Paul M. Sweezy (ed.), New York:Augustus M. Kelley,1966.
    26. Anthony Brewer, Marxist Theories of Imperialism:A Critical Survey. London: Routledge,1980.
    27. Richard L. Rudolph, Banking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Austria-Hungary:The role of banks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zech Crownlands,1873-191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28. Adolph Berle, Jr. and Gardiner C.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World,1967.
    29. Rosenberg, Democracy and Socialism:A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Past 150 Years. Boston:Beacon,1965.
    30. Rudolf Hilferding, Schriften Rudolf Hilferding,1904 bis 1940.ed. Cora Stephan. Berlin:J.H.W Dietz,1982.
    31. Henry Ashby Turner, Jr., German Big Business and the Rise of Hitl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2. Michael Harrington, Socialism:Past and Future. New York:Arcade,1990.
    33. Scott Lash and John Urry, The End of Organized Capitalism.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7.
    34. Allen J. Scott and Michael Storper (ed.), Production, Work, Territory:The geographical anatomy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Boston:Allen and Unwin,1986.
    35. Jacques Hannak, Karl Renner Und seine Zeit. Wien:Europa Verlag,1965.
    36. Karl Renner, The Institutions of Private Law and Their Social Functin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49.
    37. Ephraim Nimni (ed.), National Culture Autonomy and its Contemporary Critics, London: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Croup,2005.
    38. Robert Kann, The Multinational Empire (vol.2).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0.
    39. Erwin Hasselmann, Geschichte der deulschen Konsumgenossenschaften. Fritz Knapp:Frankfurt Am Main,1971.
    40. Karl Renner, Konsumgenossenschaftliche Grundsaetze. Wien:Verlag des Zentralverbandes oesterreichischer Konsumvereine,1910.
    41. Karl Renner, Die Stellung des Genossenschaftswesens der Wirtschaft Oesterreich. Wien:Manz Verlagsbuchhandlung,1947.
    42. Karl Renner, Marxismus, Krieg, und Internationale. Stuttgart:Dietz.,1917.
    43. Karl Renner, Austromarxismus. Wien:Europa Verlag,1970.
    44. Mark E. Blum, Austro-Marxists,1890-1918, A Psychobiographical Study. Kent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5.
    45. Theodore S. Hamerow, 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German Unification, 1858-1871:Ideas and Institut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9.
    46. Teodor Shanin, Russia,1905-07:Revolution as a Moment of Truth. New 1 l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
    47. Hans-Ulrich Wehler, The German Empire,1871-1918. Leamington/Spa, etc.: Berg,1985.
    48. Carl Landauer, European Socialism. Berkeley: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9.
    49. Merle Fainsod,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and the War.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5.
    50. Julius Braunthal, The Tragedy of Austria, epilogue by Friedrich Adler. London: Victor Gollancz Ltd.,1948.
    51. Helmut Gruber, Red Vienna:Experiment in Working Class Culture,1914-1934.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52. Anson Rabinbach (ed.), The Austrian Socialist Expenriment. Boulder:Westview Press,1985.
    1. Erich Streissler, The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impact of the 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 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1988, vol.9, no.2.
    2. Eugen von Bohm-Bawerk, The Austrian Economist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July,1890-June,1891, vol.1.
    3. Emil Kauder, Austro-Marxism vs. Austro-Marginalism.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1970, Fall, vol.2, no.2.
    4. Rudolf Hilferding, Historische Notwendigkeit und notwendige Politik. Der Kampf, 1915, vol.8.
    5. Karl Kautsky, Finanzkapital und Krisen. Die Neue Zeit,1910/11, vol.29, no.1.
    6. Rudolf Hilferding, Arbeitsgemeinschaft der Klassen? Der Kampf, 1915, vol.8.
    7. Rudolf Hilferding, Probleme der Zeit. Die Gesellschaft,1931, vol8/2.
    8. Andre Liebich, Marxism and Totalitarianism:Rudolf Hilferding and the Mensheviks. Dissent,1987, spring, vol.34, no.2.
    9. Horst Kern and Charles F. Sabel, Trade Unions and Decentralized Production:A Sketch of the Strategic Problems in the West German Labor Movement. Politics and Society,1991, December, vol.19, no.4.
    10. Arthur G. Kogen, The Social Democrats and the Conflict of Nationalities in the Hapsburg Monarchy.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1949, September, XXI.
    11. Robert A.Kann, Karl Renner.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1951, sep.Vol.23, No.3.
    12. Andres Nin, Austro-Marxism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What Next? 2003, no. 25.
    13. Steven C. Roach, Minority Rights and the Dialectics of the Nation:Otto Bauer's Theory of the Nation and Its Contributions to Multicultural Theory and Globalization. Human Rights Review,2004, October-December.
    14. Rudolf Hilferding, Zur Frage dcs Generalstreiks. Die Neue Zeit,1903/04, vol.22, no.1.
    15. Rudolf Hilferding, Parlamentarismus und Massenstrcik. Die Neue Zeit,1904/05, vol.23, no.2.
    16. Giinther Sandner,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Austro-Marxism And Cultural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2002,16(6).
    17. Jill Lewis, Red Vienna:Socialism in One City,1918-1927. European Studies Review,1983, Vol.13, no.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