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秦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秦早期都城、陵墓及早期秦文化遗址的调查发掘”项目的考古工作,对西汉水上游和牛头河流域的秦早期文化面貌,较之以往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其进行研究,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所谓的早期秦文化,主要指分布于甘肃东部的天水一带,从商代晚期到春秋早期,秦族或秦族统治下受秦族文化影响的族群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遗留。
     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部分前言,包括选题的缘起、早期秦文化的界定、本文研究的理论方法、研究历史与现状、本文的创新及不足。在研究理论与方法一节着重指出,在早期秦文化研究中,要特别注意早期秦人活动中心考古遗存中精神文化层面的遗存,包括宗教祭祀和葬俗方面,是将早期秦族的文化遗存与周文化和受周、秦文化同化的当地民族文化遗存区分的关键,这是本文的着重点。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章。通过对早期秦文化考古工作收获的叙述,将早期秦文化遗存分为城址、聚落遗址、建筑基址、宗教祭祀遗迹、墓葬等五大类,其中墓葬根据其规模、随葬品、葬俗又分为四个小类,并对其所代表的不同人群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九章。对秦人西迁西汉水上游地区的动因、西畴的相关问题、秦亭的地望、早期秦人生活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形态、早期秦人的葬俗、早期秦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结论如下:
     (1)在先周文化晚期和西周早期,秦人是随着先周文化的扩张进入西汉水上游的,带有军事殖民的性质,这种扩张最初是以一些邑落为据点的。
     (2)礼县西山遗址祭祀遗迹,从形式到内涵都符合文献里关于畴祭的记载,秦畴祭既有隆重的“筑土为坛”的形式,又有“除地为墠”的形式。
     (3)秦亭的位置不在今张家川瓦泉村一带,而在今清水县城西的李崖遗址。
     (4)秦人早期活动地域具有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和多种地貌与气候条件;早期秦人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农、牧并重的经济形态;周秦民族对西汉水上游的占领有看重当地盐业资源的因素,秦人畜牧业的兴盛也与此有关;早期秦人黄金的使用是受北方草原文化或西方塞人的影响,而原料则有可能来自当地丰富的黄金资源;铁器的使用则有可能是来自西方的影响。
     (5)秦族的传统葬俗是头向西的仰身直肢葬,并有腰坑和殉人,屈肢葬不是秦族的传统葬俗,不能将之作为探索秦文化渊源的标志;早期秦人墓地相对于城址与居址的位置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规律,墓地布局是按照聚族而葬的思想来安排的;墓地祭祀有选择墓地时祭祀地祗一类神灵,也有埋葬过程或完毕后对单个墓主的祭祀;秦墓地围沟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围沟墓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墓地围沟的出现是受史前文化环壕聚落的影响而产生的,其作用主要是界定墓地的范围,并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6)早期秦文化与寺洼文化、商文化、周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关系密切,而与卡约文化、辛店文化、宝山文化关系不明,目前还未见双方文化交流的证据。
     第四部分,结语。对早期秦文化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In the recent years a research program titled "the Investigation and Excavation of the Sites, Capitals, and Mausoleums of Qin Culture"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Xihanshui and Niutou Rivers in the East Gansu Province by the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of Shaanx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Gansu, th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 Department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and th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Years of hard work has yielded some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on the early stages of Qin Culture, and thus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In this thesis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Qin Culture" refers to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rtifacts and features, left by the Qin clan and its allies with a time span from the late phase of Shang Dynasty through the early phase of the Spring & Autumn Periods of Zhou Dynasty.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parts.
     Part One, the chapter I is the foreword that deal with several issues such as the definition of the Early Qin Culture, the theory and methods used in the research, and the review of the study in this field. As to the theory and methods, the author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ose reflect the spiritual or mental aspects of the Qin Culture, such as those related to the religion and burial practices. Since the Qin clan has been conceived to be the east origin, the thesis pays special efforts to distinguish the artifacts and features of Qin clan from those of the Zhou and other peoples of the local origin.
     Part Two is composed of chapters II and III. A detailed introductive narration of the important archaeological projects and findings is presented first. The ruins of the features of the Early Qin Cul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5 groups: the ruins of cities, the settlements, the construction bases, the religious features and the graves. Within the graves were 5 small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size, accompanying goods, and the burial custom. Later the thesis gives a painstaking analysis into the social classes respectively of the tombs of the 5 groups.
     Part Three consists of 6 chapters from Chapter IV to Chapter DC These chapters are dedicated to several relevant topics such as the mechanics of the movement of Qin Clan to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Xihanshui River, the location and function of Xizhi, a kind of religious lieu (facility), the geographic site of Qinting, the economic and 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the early Qin Culture, burial rituals and practices of Qin people,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in Culture and the cultures of other clans around. Based on these analysis some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s below.
     1. Qin clans had settl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Xihanshui River as early as the late phase of the Shang Dynasty through the early period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along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Zhou Culture. The march had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some settlements and shown characteristics of military colonization.
     2. Sacrificial pits unearthed at Xishan site in Iixi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were coincident with the record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about the religious belief and conducts.
     3. The location of Qinting,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settlements of Qin clan in their early history, was not as some scholars believed in Waquan Village, Zhangjiachuan County. As a matter of fact, it was in the Liya site, west to the Qingshui County seat, Gansu Province judged by the new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4. The Qin territory at its early stage was an area of military significance and topographical and climatic variety thus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m to develop a multi-industry economy. The Qin clan lived a life of mixture of agriculture, pasture husbandry, handicraft, and trade. Both the Zhou and Qin peoples put emphasis on the salt resource of this area and the growth of Qin's husbandry owed much to it. The practice of using gold to a wide range told influence from the cultures of pasture tribes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China and Central Asia. Their use of iron was possibly a result of the Western impact.
     5. The traditional burial practice of Qin clan was the extended supine pose with waist pit and sacrifice of human beings. To bury the deceased in a contracted pose was not the Qin's tradition hence it should be expelled from the factors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origin of Qin Culture. The dead were buried in groups respectively of their families and clans, but the location of cemetery was fixed with regard to the residences. Some efforts have been dedicated to the trenches of Qin's burial practice. Trenches enclosed cemeteries was supposed to demarcate the cemeteries as well as to be indication of social dignity. It was one of the traditions of Qin Culture with most probably a more ancient roots in prehistoric settlements.
     6. The early Qin culture built some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iwa, the Shang, the Zhou cultures, and that from the north-west grassland. The effect from Kayue Culture, Xindian Culture and Baoshan Culture was invisible so far.
引文
1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2 丁毅华:《秦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秦俑秦文化研究——秦俑学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9—44页。
    3 谭嗣同:《仁学》卷上,北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
    4 徐日辉:《秦早期发展史》,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页。
    5 周伟洲:《周人、秦人、汉人和汉族》,《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2期,第11—18页。
    6 黄维霞,于克生:《秦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7期,第32—33页。
    7 祝中熹:《早期秦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002页。
    8 史党社:《秦人历史新探——从西汉水流域新近的考古调查说起》,《早期秦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141页。
    9 陈桥驿:《<秦早期发展史>对我的启发》,《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123—125页。
    10 [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本纪》。
    11 丁毅华:《秦文化、楚文化利汉文化》,《秦俑秦文化研究》,西安,陕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4页。
    12 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303页。
    13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页。
    14 李伯谦:《文化因素分析与晋文化研究》,《中国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页。
    15 刘军社:《先周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194页。
    16 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297—356页。
    17 段连勤:《关于夷族的西迁和秦赢的起源地、族属问题》,《人文杂志—先秦史论文集》1982年第5期(增刊),第166—175页。
    18 邹衡:《桐宫再考辨》,《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2期,第31—33页。
    19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北京,北平史学研究所,1949年;《图说》,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1954年。(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陕西考古发掘报告》第一种第一号,北平,1938年,第8—9页)。
    20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陕西考古发掘报告》第一种第一号,北平,1938年,第8—9页。
    21 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297—356页。
    22 刘军社:《先周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23 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文博》1987年第1期,第1—7、17页;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第359—395页。
    24 滕铭予:《秦文化起源及相关问题再探讨》,《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考古》1996年第3期,第41—50页。
    25 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考古》1996年第3期,第41—50页。
    26 安志敏:《考古学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3—254页。
    27 祝中熹:《早期秦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046—047页。
    28 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297—356页。
    29 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考古》1996年第3期,第41—50页。
    30 张大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72—76页。
    31 邹衡:《关于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上的几个问题——与梁星彭先生讨论》,《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6期,第46—52页。
    32 张天恩:《礼县等地所见早期秦文化遗存有关问题刍论》,《文博》2001年第3期,第67—74页。
    33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区域地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4 斯维至:《关于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第42页。
    35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第70—79页。
    36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37 张忠培:《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文物与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38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第70—79页。
    39 瞿林东:《中国历史上历史文化认同的传统》,《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第71—74页。
    40 黄留珠:《秦文化琐议》,《秦汉历史文化论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115页。
    41 徐平芳:《考古学上所见秦帝国的形成与统一》,《台湾大学历史学报》1999年第6期,第313页。
    42 俞伟超:《考古学中的汉文化问题》,《考古、文明与历史》,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讲座,1997年。
    43 刘军社:《秦人吸收周文化问题的探讨》,《文博》1999年第1期,第15—18页。
    44 段清波:《试论东周屈肢葬》,《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9—528页。
    45 李伯谦:《张家园上层类型若干问题研究》,《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46 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考古》1996年第3期,第41—50页。
    47 林剑鸣:《秦赵同源新证》,《河北学刊》1988年第3期,第40—44页。
    48 [清]黄遵宪:《日本国志·礼俗志·序》。
    49 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第65—73页。
    50 靳生禾:《赵国氏族族源商榷》,《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册,第19—23页。
    51 段清波:《试论东周屈肢葬》,《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9—528页。
    52 陈平:《浅谈礼县秦公墓地遗存与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第78—87、77页。
    53 张天恩:《试说秦西山陵区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第39—46页。
    54 李亚农:《李亚农史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667页。
    55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4页注(17)。
    56 礼县志编纂委员会:《礼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57 黄留珠:《秦文化二源说》,《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第28—34页。
    58 黄留珠:《秦文化二源说》,《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第28—34页。
    59 何清谷:《赢秦族西迁考》,《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5期,第70—77、102页。
    60 尹盛平:《关于先周文化的几个问题》,《周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261页;何清谷:《赢秦族西迁考》,《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5期,第70—77、102页;汪勃,尹夏青:《关于秦人族源和秦文化渊源的几点认识》,《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5—367页。
    61 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文物报》1988年11月4日第3版。
    62 王学理、梁云:《秦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63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占学观察》,北京,学苑岀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64 王国维:《观堂集林·秦都邑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32页;蒙文通:《秦为戎族考》,《禹贡》第6卷7期,1936年;蒙文通:《秦之社会》,《史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40年。
    65 卫聚贤:《中国民族的来源》,《古史研究》第三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黄文弼:《赢秦为东方氏族考》,《史学杂志》创刊号,1945年;徐旭生:《中国古史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增订版。
    66 黄留珠:《秦文化二源说》,《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第28—34页。
    67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北平史学研究所,1949年。《图说》,中国科学院出版1954年。(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陕西考古发掘报告》第一种第一号,1938年北平,第8—9页)。
    68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陕西考古发掘报告》第一种第一号,1938年北平,第8—9页。
    69 簋见录于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6·130,王国维、(见《观堂集林》第902—903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冯国瑞(《天水出士秦器“秦公簋、秦车輨、秦公钟”汇考》,《天水出士秦器考》,陇南丛书编印社1944年版)对此有详细考证。
    70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西和县文化馆:《甘肃西和栏桥寺洼文化墓葬》,《考古》1987年第8期,第678—691页。
    71 关于上述工作的收获详见本文第二、三章。
    72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烤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13—20页。
    73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2004年甘肃礼县鸾亭山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5期,第2、6—16、91—99页;梁云:《对鸾亭山祭祀遗址的初步认识》,《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5期,第17—33页。
    74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75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陕西考古发掘报告》第一种 第一号《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版,第279页,与附录《瓦鬲的研究》第16页。
    76 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207页。
    77 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82—188页。
    78 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06—207页;《方形周沟墓与秦文化的关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3年第2期,第3—13页。
    79 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第65—73页。
    80 刘庆柱:《试论秦之渊源》,《人文杂志—先秦史论文集》,1982年第5期,第176—181页。
    81 韩伟:《试论战国秦的屈肢葬仪渊源及其意义》,《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204—211页。
    82 韩伟:《关于秦人族属及文化渊源管见》,《文物》1986年第4期,第23—28页。
    83 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176页;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文博》1987年第1期,第1—7、17页。
    84 刘军社:《壹家堡类型文化与早期秦文化》,《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95—508页。
    85 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考古》1996年第3期,第41—50页。
    86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57页。
    87 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326—329页。
    88 黄留珠:《秦文化二源说》,《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第28-34页。
    89 黄留珠:《近二十年大陆秦文化研究评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0期,第2—6页。
    90 段连勤:《关于夷族的西迁和秦赢的起源地、族属问题》,《人文杂志——先秦史论文集》,1982年第5期,第166-175页;尚志儒:《试论西周金文中的“秦夷”问题》,《庆祝武伯纶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第72—78页。
    91 滕铭予:《秦文化的考古学发现与研究》,《华夏考古》1998年第4期,第63—72页。
    92 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82—188页。
    93 杜正胜:《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周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13—542页。
    94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益门村秦墓发掘纪要》,《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第35—39页;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10期,第1—14页;李学勤:《益门村金、玉器纹饰研究》,《文物》1993年第10期,第15—19页;张天恩:《秦器三论—益门春秋墓几个问题浅谈》,《文物》1993年第10期,第20—27页;陈平:《试论宝鸡益门二号墓短剑及有关问题》,《考古》1995年第4期,第361—375页;赵化成:《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族属管见》,《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 期,第31—34页;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第9期,第841—853页。
    95 滕铭予:《论东周时期秦文化的发展与扩张》,(张忠培主编)《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99—426页。
    96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161页。
    97 裴文中:《甘肃史前考古报告》,《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21—229页。
    98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西汉水流域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59年第3期,第138—142、146页。
    99 此次调查发现的一些遗址,在1958年甘肃省博物馆对西汉水流域上游的西礼县考古调查时已经发现,象其中的雷神庙、石沟坪等遗址。1958年发现的所谓周代遗址主要在礼县城关镇周围、盐官镇以及现在的西和县的长道乡、西和镇一带,与2004年考古调查发现的周秦遗址的密集分布地带一致。
    100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13—20页。各遗址的情况参见同期第3—12页《西汉水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一文的遗址登记表。
    101 裴文中:《甘肃史前考古报告》,《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08—221页。
    102 裴文中:《史前时期之西北》,1948年,第1—50页。转引自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渭河上游天水、甘谷两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58年第5期,第1—5页。
    103 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渭河上游天水、甘谷两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58年第5期,第1—5页。
    104 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渭河上游天水、甘谷两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58年第5期,第1—5页。
    105 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渭河上游渭源、陇西、武山三县考古调查》,《考古》1958年第7期,第6—16页。
    106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渭河支流、榜沙河、漳河考古调查》,《考古》1959年第7期,第326—328页。
    107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第11—52页。
    108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渭河支流、榜沙河、漳河考古调查》,《考古》1959年第7期,第326—328页。
    10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天水地区考古调查纪要》,《考古》1983年第12期,第1066—1075、1107页。
    110 该遗址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发现,据报道出土有罐、鬲等陶器,当时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王增寿:《甘肃清水县发现两处古代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2期,第148页。)
    111 2005年清水调查资料。
    112 赵化成:《甘肃东部秦与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176页;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第359—395页。
    113 张天恩:《试说秦西山陵区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3期,第39—46页。
    114 徐卫民:《秦公帝王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115 祝中熹:《再论西垂地望—兼答雍际春先生》,《丝绸之路》2003第1期,第6一13页。
    116 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文物》2000年第5期,第74—80页。
    117 据礼县博物馆王刚先生:4座中型墓边长3—4米,与赵坪圆顶山铜器墓规模相当均为直肢葬,有腰坑,有陶器,其中2座殉牛,1座龛内殉人。1座出土有3鼎1敦1匜,椁上殉狗。4座(据戴春阳文当为5,此处或误)小型墓均为屈肢葬,仅随葬1陶罐,无腰坑。9墓均未被盗。此说与戴文有异,可资参考(钱有钱:《秦“公墓”制度研究》第8页,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18 据注119中各文统计,其中可能有重复计算的。
    119 李学勤,艾兰:《最新出现的秦公壶》,《中国文物报》1994年10月30日第3版;韩伟:《论甘肃礼县出土的秦金箔饰片》,《文物》1995年第6期,第4—11页: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获秦公器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七期,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版,第23—33页;卢连成:《秦国早期文物的新认识》,《中国文字》第二十一期,1996年12月台北艺文印书馆印行;王辉:《也谈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其铜器》,《考古与文物》1998年5期,第88—93页;陈平:《浅谈礼县秦公墓地遗存与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8年5期,第78—87、77页;祝中熹:《大堡子山秦西陵墓主及其它》,《陇右文博》1999年1期,第39—44页。
    120 柴用军:《甘肃秦文化考古收获丰硕》,《陇右文博》2006年第2期,第3—5页;李战吉:《甘肃发现三处西周至春秋古城遗址—秦早期都邑所在地有望找到》,《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0第11版。
    121 薛小平:《礼县大堡子考古有重大发现》,《甘肃法制报》2006年11月21日。
    122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第2期,第4—30页;《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文物》2005年第2期,第4—27页。
    123 主要由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承担,相关资料正在整理之中。
    124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2004年甘肃礼县鸾亭山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5期,第2、6—16、91—99页;梁云:《对鸾亭山祭祀遗址的初步认识》,《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5期,第17—33页。
    125 此墓地虽然属于秦人东迁之后的墓地,但是由于从先周晚期到春秋中期延续时间较长,春秋时期秦墓所表现出文化面貌,与秦人早期活动中心的遗致性,对于探索秦人早期都邑汧渭之会、各种葬俗之间的关系以及周、秦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此一并介绍。
    126 田亚岐,于颢,景宏伟,刘阳阳,刘思哲:《陕西凤翔孙家南头周秦墓地考古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28日第1版。
    127 张忠培:《关于中国考古学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探索与思考》,《中国考古学:走向历史真实之道》,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128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129 由于一些遗存的内涵和外延具有交叉性,我们以下对遗存的分类也具有交叉性,例如城址、聚落、建筑基址三者之间的关系。
    130 李战吉:《甘肃发现三处西周至春秋古城遗址—秦早期都邑所在地有望找到》,《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0日第11版。
    131 柴用军:《甘肃秦文化考古收获丰硕》,《陇右文博》2006年第2期,第3—5页;李战吉:《甘肃发现三处西周至春秋古城遗址—秦早期都邑所在地有望找到》,《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0日第11版。大堡子山城墙未进行解剖,城址时代是否如报道所述为西周至春秋时期,有待进一步工作,有学者认为其为秦代所筑。
    132 柴用军:《甘肃秦文化考古收获丰硕》,《陇右文博》2006年第2期,第3—5页;李战吉:《甘肃发现三处西周至春秋古城遗址—秦早期都邑所在地有望找到》,《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0日第11版。
    133 参见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汧邑地望》,《文博》1990年第5期,第227—231页。也有学者认为襄公并未徙都汧,而是襄公子文公四年迁汧,此城即为文公所营居的汧渭之会(祝中熹:《早期秦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091—097页。)或说汧淠并未做过秦的都城(王雷生:《秦文公建都“汧渭之会”及其意义—兼考非子秦邑所在》,《人文杂志》2001年第6期,第112—118页)。
    134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5 [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
    136 [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卷二五下。
    13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秦物质文化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
    138 王学理,梁云:《秦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139 高次若,刘明科:《关于汧淠渭之会都邑及其相关问题》,《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86—589页;王雷生:《秦文公建都“汧渭之会”及其意义—兼考非子秦邑所在》,《人文杂志》2001年第6期,第112—118页。
    140 李零:《<史记>中所见秦早期都邑葬地》,《文史》第二十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页。
    141 蒋五宝:《汧渭之会遗址具体地点再探》,《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8年2期,第55—58页;徐卫民:《秦都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63页。
    142 田亚岐,王颢,景宏伟,刘阳阳,刘思哲:《陕西凤翔孙家南头周秦墓地考古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28日第1版。
    143 祝中熹:《早期秦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095—096页。
    144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二年凤翔雍城秦汉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2期,第23—31页;马振智,焦南峰:《蕲年、木或刚、年宫考》,《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三号,《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83年,第168—171页;焦南峰,王保平,周晓陆,路东之:《秦文字瓦当的确认和研究》,《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3期,第64—71页。
    145 田亚岐,王颢,景宏伟,刘阳阳,刘思哲:《陕西凤翔孙家南头周秦墓地考古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28日第1版。
    146 王学理,梁云:《秦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147 尚志儒,赵丛苍:《秦都雍城布局与结构探讨》,《考古学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1—491、450页。
    148 王学理,梁云:《秦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149 李自智:《秦都雍城的城郭形态及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第50—54页。
    150 王学理,梁云:《秦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142页。不过,据最新发现,在雍城西北角的制陶作坊区外围有夯土墙圈围,是否也意味着宫殿建筑周围也有宫墙一类设施?
    151 2004年调查发现的周秦遗址,1958年甘肃省博物馆对西汉水流域上游的西礼县(今礼县和西和县的一部分)考古调查时已经发现,象其中的赵(家)坪、雷神庙、石沟坪等遗址。1958年发现的所谓周代遗址主要住礼县城关镇周围、盐官镇以及现在西和县的长道乡、西利镇一带,与2004年考古调查发现的周秦遗址的密集分布地带一致。
    152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13—20页。
    153 柴用军:《甘肃秦文化考古收获丰硕》,《陇右文博》2006年第2期,第3—5页;李战吉:《甘肃发现三处西周至春秋古城遗址—秦早期都邑所在地有望找到》,《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0第11版。
    154 坑内动物骨骼经西北大学地质系张云翔教授初步鉴定。
    155 详见本文第四章《西畤遗迹的发现》。
    156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五:成公二年(前589年),“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有四阿,棺有翰桧。“杜顶注云;“桧,上饰:翰,旁饰。皆僭王者礼也。”《礼记·丧服大记》:“君里棺用朱绿,用杂金鍇,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鍇,士不绿。孔颖达疏曰:“此一经明里棺之制。里棺谓以绘贴棺里也。朱绘贴四方,以绿绘贴四角。”
    157 据戴春刚文介绍大堡子山中小型墓面积最大的为5.2×2.7=14.04平方米;面积最小的为2.OX 1.4=2.8平方米(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文物》2000年第5期,第74—80页。)。
    158 田亚岐,王颢,景宏伟,刘阳阳,刘思哲:《陕西凤翔孙家南头周秦墓地考古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28日第1版。
    159 南阳墓地1998年清理的M2、M3的方向分别为295°、305°,头为西向,M1方向为15°,因葬式不明, 头向北或南。三墓都未发现殉人(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县博物馆:《陕西宝鸡县南阳村春秋秦墓的清理》,《考古》2001年7期第21—28页)。2004年南阳墓地出土3件青铜列鼎的2004BCNM1,墓主葬式不详,也为东西向的墓室,应与M2、M3相同的葬俗(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南阳村春秋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4期,第3—4页。)。
    160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69—70页。
    161 尹盛平,张天恩:《陕西陇县边家庄一号春秋秦墓》,《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第15—22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市考古工作队:《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文物》1988年第11期,第14—23、54页;肖琦:《陕西陇县边家庄出十春秋铜器》,《文博》1989年第3期,第79—81页;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汧邑地望》,《文博》1990年第5期,第227—231页。
    162 陕西省文管会秦墓清理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10期,第55—67页。
    163 曹发展:《陕西户县南关春秋秦墓清理记》,《文博》1989年第2期,第3一12页。
    164 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165 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先秦西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62-114页。
    166 陈平:《试论关中秦墓青铜容器的分期问题》,《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第58—73页、1984年第4期第63—73页。
    167 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墓》,《考古》1981年第4期,第298—301页。
    168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第359—395页。
    169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第39—48页。
    170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171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谭家村春秋及唐代墓》,《考古》1991年第5期,第392—399页。
    172 田亚岐,王颢,景宏伟,刘阳阳,刘思哲:《陕西凤翔孙家南头周秦墓地考古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28日第1版。
    173 中国科学院考占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年版,第131—140页。
    174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175 滕铭予:《秦文化的考古学发现与研究》,《华夏考古》1998年第4期,第63—72页。
    176 张天恩:《早期秦文化特征形成的初步考察》,《秦文化论丛》(第十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261—277页。
    177 《史记·秦本纪》有相同的记载:“秦仲立三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于戎。有子五人,其长曰庄公。周宣王乃召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于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
    178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157页。
    180 曹发展:《陕西户县南关春秋秦墓清理记》,《文博》1989年第2期第3—12页。
    181 王光永:《宝鸡市渭滨区姜城堡东周墓》,《考古》1979年第6期第37—42页。
    182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县图书馆:《宝鸡县西高泉村春秋秦墓发掘记》,《文物》1980年第9期第1—9页。
    18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1期,第14—23、54页。
    184 尹盛平,张天恩:《陕西陇县边家庄一号春秋秦墓》,《考古与文物》1986年6期,第15—22页。
    185 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墓》,《考古》1981年第4期,第298—301页。
    186 陕西省文管会秦墓清理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10期,第55—67页。
    187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 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67—85页。
    188 王国维:《秦都邑考》,《观堂集林》卷十二;蒙文通:《秦为戎族考》,《禹贡》六卷7期,1936年;周谷城:《中国通史》,开明书店发行,1939年版,第74页;熊铁基:《秦人早期历史的两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2期。
    189 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188页;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第65—73页;刘庆柱:《试论秦之渊源》,《人文杂志》1982年增刊,第176—181页。
    190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1933年1月;卫聚贤:《中国民族的来源》,《古史研究》第三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49—51页;黄文弼:《赢秦的东方氏族考》,《史学杂志》创刊号,1945年;徐旭生:《中国古史传说时代》(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48—52页;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19页;顾颉刚:《鸟夷族的图腾崇拜及其氏族集团的兴亡—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七》,《史前研究》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210页;祝中熹:《阳鸟崇拜与“西”邑的历史地位》,《丝绸之路》1998年第10期“学术专辑”。
    191 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297—356页;韩伟:《关于“秦文化是西戎文化”的质疑》,《青海考古学会会刊》1981年第2期;韩伟:《关于秦人族属及文化渊源管见》,《文物》1986年第4期,第23—28页;尚志儒:《早期赢秦西迁史迹的考察》,《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115—123页;张天恩:《关中西部商文化的族属讨论》,《考古与文物》2002年先秦考古专刊,第208-211页: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考古》1996年第3期,第41—50页;刘军社:《先周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194页;滕铭予:《秦文化》,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60页。
    192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0页。
    193 刘军社:《先周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194页。
    194 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297—356页。
    195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0页。
    196 张天恩:《礼县等地所见早期秦文化遗存有关问题刍论》,《文博》2001年第3期,第67—74页。
    197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92—293页。
    198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尚书大传》:“四年,伐畎夷。”
    199 蒙默:《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3—164页。
    200 徐中舒:《殷周之际史迹检讨》,《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201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92-293页。
    202 顾颉刚先生《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1期,第117-152页)— 文的考证及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示的诸戎也均在山西境内。
    203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74页。
    204 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三节《西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05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四裔考十·西》卷三百三十三;《毛诗注疏》卷二十五考证《荡章》;[宋]王应麟:《诗地理考·西戎》卷一、《困学纪闻》卷一;[明]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西戎》眷一;[清]毛奇龄:《毛诗写官记》卷四。
    206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四裔考十·西》卷三百三十三。
    207 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观堂集林》卷十三。
    208 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文博》1987年第1期,第1—7、17页。
    209 甘谷毛家坪遗址可能是受周或秦文化同化的当地土著部族的遗址,参见第一、二章。
    210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3—12页。
    211 张天恩:《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76-80页。
    212 [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
    213 刘军社:《先周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194页
    214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52—53页。
    215 与刘军社先生不同的是,张天恩先生认为壹家堡的文化性质仍然是商文化,而不是商文化已经被同化后的先周文化了(见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57—69页。)。
    216 尚志儒:《早期赢秦西迁史迹的考察》,《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115-123页。
    217 [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218 刘军社先生《壹家堡类型文化及早期秦文化》(《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95—508页)一文也有相同看法,笔者同意这种认识。
    219 李伯谦:《从对三星堆青铜器年代的不同认识谈到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文化滞后”理论》,《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303页。
    220 焦天龙:《人口迁徙与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变迁——从“广富林遗存”的发现谈起》,《中国文物报》2005年2月25日第7版。
    221 李伯谦:《对三星堆文化若干问题的认识》,《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页。
    222 黄留珠:《秦文化二源说》,《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第28—34页。
    223 虽然田亚歧先生利用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置畴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雍地五畴的地望进行了推测,但是由于其所利用的多是调查资料和传世铜器资料,关于畴的具体形式仍只能推测(田亚岐:《秦汉置畴研究》,《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第104—112页)。
    224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13—20页。
    225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2004年甘肃礼县鸾亭山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5期,第2、6—16、91—99页。
    226 关于这些祭祀坑的情况,详见第三章《早期秦文化遗存的分类》之《宗教祭祀遗迹》。
    227 晁福林《战国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3—12页。
    228 杨英:《汉初祀畴考》,《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第16-28页。
    229 汪受宽:《畸祭原始说》,《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38-42页。
    230 [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
    231 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1页。
    232 李梅:《论秦畴祭天》,《唐都学刊》第21卷2005年第6期,第149—152页。
    233 武锋:《秦“畴祭”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76—79页。
    234 [汉]卫宏: 《汉官六种·汉旧仪补遗卷下》(清孙星衍校集)。
    235 汪受宽:《畴祭原始说》,《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38-42页.
    236 李梅:《论秦畸祭天》,《唐都学刊》第21卷2005年第6期,第149—152页。
    237 田亚岐:《秦汉置畴研究》,《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第104—112页。
    238 李清凌:《畴文化考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1卷2004年第5期,第34—39页。
    239 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第1—11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第1—17页;强风:《赵陵山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2年8月2日第一版;黄宣佩:《福泉山遗址发现的文明迹象》,《考古》1993年第2期,第144—149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期,第32—51页。
    24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偃师商城商代早期王室祭祀遗址》,《考古》2002年7期第6—8(总582—584)页;宋国定:《商代中期祭祀礼仪考—从郑州小双桥遗址的祭祀遗存谈起》,《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66页;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241 江西省博物馆,清江县博物馆,北大考古专业:《江西清江吴城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7期51—71页。
    242 《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晋书·天文志上》释“灵台”:“明堂西三星曰灵台,观台也,主观云物,察符瑞,候灾变也。”
    243 《史记·孝武本纪》卷十二。《史记·封禅书》(卷二十八)与此同。《汉书·郊祀志下》有相似记载。
    244 “周制,大司乐云:冬日至,祀天于地上之圆丘。”《尔雅》云:“非人力为之丘。”(《通典·礼二·沿革二·吉礼一·郊天上》卷第四十二)。
    245 《礼记·郊特牲》:“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
    246 瞿明安:《中国古代宗教祭祀饮食文化略论》,《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152—162页。
    247 如“其祠之,毛用一雄鸡瘗”或“其二神用一雄鸡瘗之”(见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卷三《北山经》和卷五《中山经》)。
    248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郊社考·杂祠淫祠》卷九十。
    249 《汉书·郊祀忠》(卷二十五下):“甘泉泰畴紫坛……臣闻郊(紫坛)[柴]飨帝之义,埽地而祭,上质也。 歌大吕舞云门以俟天神,歌太蔟舞咸池以俟地祗,其牲用犊,其席槁秸,其器陶匏,皆因天地之性,贵诚上质,不敢修其文也”
    250 《礼记·祭义》第二十四,《礼记注疏》卷第四十七。
    25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52 杨英认为,“通权火”是祭祀四色帝之法,“盖燔柴之遗法”。周代燔柴牺牲祭天,瘗埋圭、璧祭山川,无祀同一神既燔柴又瘗埋的,秦、汉畴祭出现祀同一神用不同祭祀法,当是祀法混乱的结果(杨英:《汉初祀畸考》,《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第16—28页。)。
    253 尹检顺:《安乡县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216页。
    25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晋都新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255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阳山》,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256 赵信:《武山傅家门发掘获新成果》,《中国文物报》1993年3月28日第3版。
    25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
    25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偃师商城商代早期王室祭祀遗址》,《考古》2002年7期,第6—8页。
    259 裴明相:《论郑州小双桥商代前期祭祀遗址》,《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第6一10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第1—56页。
    260 徐长青、于少先、李家和:《陈家墩遗址考古取得新收获》,《中国文物报》1995年4月2日第1版。
    261 [汉]司马迁;《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史记·封禅书》(卷二十八)与此同。
    262 《说文解字》“畴”字条言,“右扶风有五畴,皆黄帝时祭。或曰,‘秦文公时立也”’。还是与司马迁一样的立场,两说并录,予以存疑。
    263 [宋]程大昌《雍录·郡县·上雍》卷第七。
    264 武锋:《秦“畸祭”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76—79页。
    265 汪受宽:《畴祭原始说》,《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期,第38-42页.
    266 缪文远:《七国考订补》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35—536页。
    267 汪受宽:《畴祭原始说》,《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期,第38—42页。
    268 王学礼:《陇山秦汉寻踪(一)—古上畴下畴的发现》,《社科纵横》1994年第3期,第38—42页。
    269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增订版,第206—207页。
    270 张铭洽:《秦代“巫现象”杂谈》,《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11)》,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
    271 杨英:《汉初祀畴考》,《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第16—28页。
    272 汪受宽:《畴祭原始说》,《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38-42页。
    273 [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圆丘祭天》。
    274 杨天宇:《<周礼>的内容、行文特点及其史料价值》,《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第44—50、56页。
    275 [唐]杜佑:《通典》卷第七十八,《礼三十八·沿革三十八·军礼三·马政》
    276 贾公彦疏释日:“谓王行所过山川,设祭礼之然后去,则杀黄驹以祭之,山川地神,土色黄,故用黄驹也”(《附释音周礼注疏》卷第三十三)。
    277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增订版,第206页。
    278 《礼记·曲礼下》“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周公“用牲于郊,牛二”。关于鲁国行郊礼,《礼记》说周公相成王“有勋劳于天下”,特受赐命用天子礼乐,其中就包括郊祀。《春秋》所记僖公、宣公、成公、襄公、定公、哀公时鲁人郊祀活动或准备郊祀活动时的用牲都涉及到牛。
    279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81页。宋濂:《元史》志第二十三(祭祀一)与志第二十五(祭祀三宗庙上)对祭祀用牲情况有记载。
    280 [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281 李梅:《论秦畴祭天》,《唐都学刊》第21卷2005年第6期,第149—152页。
    282 《周礼·夏官·校人》。
    283 [唐]杜佑:《通典》卷第七十八,《礼三十八·沿革三十八·军礼三·马政》。
    284 陈磊:《古代内陆欧亚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第124-128页。
    285 希罗多德:《历史》。
    286 瞿明安:《中国古代宗教祭祀饮食文化略论》,《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152—162页。
    287 参见《秦本纪》、《封禅书》、《鲁仲连邹阳列传》、《扁鹊仓公列传》、《儒林列传》、《滑稽列传》中有关马的故事或言论。
    288 邢莉:《蒙古民族的马崇拜》,《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89 陈磊:《古代内陆欧亚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第124-128页。
    290 瞿明安:《中国古代宗教祭祀饮食文化略论》,《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152—162页。
    291 蔡全法:《新郑金城路铜器窖藏性质及其若干问题》、《河南文物考古论集(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96—200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2期,第61—77页;蔡全法,马俊才:《河南新郑郑韩故城东周祭祀遗址》,《文物》2005年第10期,第4—33页;蔡全法:《郑国祭祀遗址及青铜礼器研究》,《文物》2005年第10期,第75—79、96页。
    292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2期,第1—29页;尚儒,赵丛苍:《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补正》,《文博》1986年第1期,第11—13页。
    293 瞿明安:《中国古代宗教祭祀饮食文化略论》,《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152—162页。
    294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 曹建敦:《略谈考古发现与商周时期的牲体礼》,《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27日。
    295 《礼记·祭统》:“凡为俎者,以骨为主,骨有贵贱。殷人贵髀,周人贵肩,凡前贵于后”。牲体的骨前贵于后,以四肢为贵。 《周语·周语中》:“郊之事,则有全。王公立饫,有房”。
    296 [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
    297 [清]秦蕙田:《五礼通考·牺牲》
    298 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第五章《殷周时代的政治制度与宗教制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299 [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史记·封禅书》作“用聊驹、黄牛、羝羊各一”。
    300 [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
    301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68页。
    302 《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传》记载,匈奴人每年五月,“人会茏城。祭其先、大地、鬼神。”同卷又记 汉武帝时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干余里。击匈奴“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裴驷《集解》引《汉书音义》曰:“匈奴祭天处本在云阳甘泉山下。秦夺其地。后徙之休屠王右地。故休屠有祭天金人。象祭天人也。”
    303 李清凌:《畴文化考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34—39页。
    304 《礼记·祭统》:“昔者周公旦。有勋劳于天下。周公既没。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外祭则郊社是也。内祭则大尝稀是也。夫大尝稀。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夏。此天子之乐也。康周公。故以赐鲁也。子孙纂之。至于今不废。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也”。
    305 [汉]司马迁:《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序》。
    306 秦蕙田《五礼通考》卷六便认为秦祀白帝和宋人祭祀阏伯一样,是“诸侯方祀”的表现。秦的白帝在其域内是至上神,可以到处显灵。在其显灵的地方作畴,正反映了对白帝的祭祀有随时随地发生的特征。
    307 [宋]唐庚:《三国杂事》。
    308 臧知非:《秦人的“受命”意识与秦国的发展——秦公钟铭文探微》,《秦文化论丛》第八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260页。
    309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310 武锋:《秦“畴祭”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76—79页。
    311 [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史记》卷二:八《封禅书》。
    312 [汉]司马迁:《史记》卷一六《秦楚之际月表》。
    313 王学理:《周秦文化的交汇带》,《秦文化论丛》第十三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39—157页。
    314 康世荣:《祁山稽古》,《秦西垂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319—323页。
    315 陈泽:《西垂西畴考》,《秦西垂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425—427页。另此文引用康世荣《礼县红河—秦先祖发祥地》一文中的话:“很有可能,秦襄公就在天台山上建西畴,祠白帝的”。说 明,康先生的观点发生过改变。
    316 梁云:《对鸾亭山祭祀遗址的初步认识》,《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5期,第17—33页。
    317 李梅:《论秦畴祭天》,《唐都学刊》第21卷2005年第6期,第149—152页。
    318 王世平:《也谈秦早期都邑犬丘》,《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130页
    319 李零:《<史记>所见秦早期都邑葬地》,《文史》第二十辑;张光远:《秦国文化与史籀作石鼓诗考》,《台湾故宫季刊》第14卷第2期,第77—115页;祝中熹:《地域名“秦”说略》,《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6—152页。
    320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第117—152页;马非百:《秦集史·都邑考》,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6页;段连勤:《关于夷族的西迁和赢秦的起源地、族属问题》,《人文杂志—先秦史论文集》1982年第5期,第166—175页;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文博》1987年1期,第1一7、17页;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千邑地望》,《文博》1990年5期,第227—231页。
    321 明清府、县志多持此说。清水县志编纂委员会:《清水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7页。
    322 徐日辉:《秦亭考》,《文史知识》1983年第1期,第112—114页;徐卫民:《秦都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崔峻峰:《秦人在张家川》,《丝绸之路》2000年第1期,第55—56页。
    323 祝中熹:《地域名“秦”说略》,《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6—152页。
    324 李零:《<史记>所见秦早期都邑葬地》,《文史》第二十辑,中华书局1983年。
    325 高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26 何双全:《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文物》1989年第2期,第12—22页;何清谷:《赢秦族西迁考》,《考古与文物》1991年5期第70—77页。
    327 徐日辉:《秦亭考》,《文史知识》1983年1期,第112—114页;或《秦州史地·秦亭考》,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清水县志编纂委员会:《清水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页。
    328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329 徐日辉:《秦亭考》,《文史知识》1983年1期,第112—114页。
    330 徐日辉:《甘肃东部秦早期文化的新认识》,《考古与文物》2001年3期,第53—58页;
    331 徐卫民:《天水附近秦都城考论》,《西北大学史学丛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225页。
    332 徐日辉:《甘肃东部秦早期文化的新认识》,《考古与文物》2001年3期,第53—58页;徐日辉:《对秦赢“西垂”及相关问题的考察》,《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七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
    333 徐卫民:《天水附近秦都城考论》,《西北大学史学丛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225页。
    334 陈昭容:《谈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文物》,《大陆杂志》第95卷第5期。
    335 清水县志编纂委员会:《清水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7页。
    336 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文博》1987年1期,第1—7、17页。
    337 徐日辉:《上邽何处寻》,《兰州学刊》1985年第5期,第92—96页。
    338 这些县市,属于传统说法的天水地区,除过礼县和西和县在现代行政区划中属于甘肃陇南地区外,其余区、县仍属于天水地区。
    339 徐日辉:《秦早期发展史》,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340 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176页。
    341 葛承雍:《秦陇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历史地位》,《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第75—85页。
    342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原子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343 康世荣:《秦西垂文化的有关问题》,《陇右文博》2002年第2期(总第15期),第67—72页。
    344 [清·乾隆]《甘肃通志》卷四《疆域·形胜》,(《四库全书》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
    345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九《陕西八》。
    346 [清·乾隆]《甘肃通志》卷四《疆域·形胜》,(《四库全书》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
    347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九《陕西八》。
    348 [清·乾隆]《甘肃通志》卷四《疆域·形胜》,(《四库全书》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
    349 清水县志编纂委员会:《清水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0、51页。
    350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351 王叔凯:《古代北方民族何以经常南下和西迁》,《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
    352 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353 [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二,北京:中华书局1955版。
    354 [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版。
    355 杨红伟,高原:《论西北在中国边防与国家安全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5—9页。
    356 礼县志编纂委员会:《礼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11—113页。
    357 李凤山:《长城带经济文化交流述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总第113期),第37—42页。
    358 [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
    359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64—565页。
    360 礼县志编纂委员会:《礼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361 林庚:《<天问>中有关秦民族的历史传说》,《文史》第七辑,中华书局1980年。
    362 王世平:《也谈秦早期都邑犬丘》,《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130页。
    363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0、25、26页。
    364 蔡万进:《秦国粮食经济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365 王子今:《秦定都咸阳的生态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析》,《人文杂志》2003年第5期,第115—120页。
    366 王子今:《秦定都咸阳的生态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析》,《人文杂志》2003年第5期,第115—120页。
    367 王子今:《商鞅<垦草令>的文化史意义和生态史意义》,《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270页。
    368 [汉]司马迁:《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
    369 祝中熹:《阳鸟崇拜与“西”邑的历史地位》,《丝绸之路》1998年10期学术专辑。
    370 礼县忠编纂委员会:《礼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一113页。
    371 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0页。
    372 徐卫民:《秦都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373 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9—10页。
    374 徐日辉:《甘肃东部秦早期文化的新认识》,《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第53—58页;刘明科:《也谈秦族源、秦文化考古及有关问题》,《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39—757页。
    375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5页。
    376 顺颉刚:《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7页。
    377 樊志民:《试论“周余民”在初秦农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人文杂志》1995年第5期,第97—101页。
    378 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379 徐日辉:《论秦与大地湾农业文化的关系》,《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秦早期经济考略》,《秦文化 论丛》第十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167页。
    380 李锦山:《郳国公室墓葬及其相关问题》,《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24—34页。
    381 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获秦公器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编辑委员会)《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七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版,第23—33页。
    382 刘明科:《也谈秦族源、秦文化考古及有关问题》,《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9—757页。
    383 吴汝祚:《甘肃青海地区的史前农业》,《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第114—121页。
    384 徐日辉:《论秦早期的农业经济》,《农业考古》2005年第1期;《秦早期经济考略》,《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167页。
    385 郑文山:《试论先秦地域文化的生成环境》,《管子学刊》2005年第2期,第67—72页。
    386 李江浙:《秦人起源范县说》,《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第80—88页。
    387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0页;《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
    388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室:《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86页。
    389 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所候变迁》,《考古》2005年第10期,第57—67页。
    390 唐晓峰:《先秦时期晋陕北部的戎狄与古代北方的三元人文地理结构》,《地理研究》2003年第5期,第618—624页。
    391 陈逸平、林双成、徐亚荣:《先秦时期陇中黄土高原自然面貌与农牧业的起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70—73页。
    392 安成邦,冯兆东,唐领余,陈发虎:《甘肃中部4000年前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地理学报》2003年9第5期,第743—748页。
    393 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第822—842页。
    394 方修琦,江海洲,连鹏灵:《3500aBP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降水突变的幅度与速率》,《地学前缘》第9卷2002年第1期,第163—167页。
    395 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自然资源学报》第14卷1999第3期,第212—218页。
    396 韩茂莉:《论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地理研究》2003年第1期,第89—95页。
    397 《管子》卷十三《轻重甲第八十》。
    398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第五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年版。
    399 张良皋:《巴史别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400 胡继明:《盐·巴人·神》,《三峡学刊》,1996年第4期,第21-27页。
    401 李根蟠:《中国盐业史研究的新突破——《盐业史研究》2003年专辑读后感》,《盐业史研究》2003年专辑。
    402 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223页。
    403 陆远权,邓显皇:《重庆古代盐业对文化的影响》,《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91-94页。
    404 李小波:《盐铁经济与汉末巴郡分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第10—14页。
    405 俞伟超:《三峡文物抢救计划》,《三联人文地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1期。
    406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巫山县文化馆:《巫山境内长江、大宁河流域古遗址调查报告》,《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407 任桂园:《远古时期三峡盐资源与移民文化述论》,《盐业史研究》2003年第1期,第41一48页。
    408 《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盐法》、《河东盐法备览·盐池门·源流考》。
    409 《全晋文》卷二十。
    410 《全唐文》卷五百八十六,柳宗元十八《晋问》。
    411 (日)佐伯富著、张永江译:《中国盐政史的研究》,《殷都学刊》1994年第2期,第29—33页。
    412 (日)宫崎市定:《历史与盐》《宫崎市定论文选集》,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413 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414 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37页。
    415 刘莉,陈星灿:《夏商时期对自然资源的控制问题》,《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第45-60页。
    416 李根蟠:《中国盐业史研究的新突破—<巴渝盐业>专辑绪论》,《盐业史研究》2003年第1期,第6—9页;谢茂林,刘荣春:《先秦时期盐业管理思想初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第59—62页。
    417 蒋大鸣:《中国盐业起源与早期盐政管理》,《盐业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4—11页。
    418 何亚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盐业史研究综述》(《盐业史研究》2004年第2期第35—45页。
    419 周晓陆:《秦封泥所见江苏史料考》,《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92—196页。
    420 周晓陆,陈晓捷,汤超,李凯:《于京新见秦封泥中的地理内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16—125页。
    421 张天恩:《礼县等地所见早期秦文化遗存有关问题刍论》,《文博》2001年第3期,第67—74页。
    422 祝中熹:《阳鸟崇拜与“西”邑的历史地位》,《丝绸之路》1998年第10期“学术专辑”专辑。
    423 王震:《养牛为什么要推广使刚舔盐砖》,《农村养殖技术》2004年第5期,第30页。
    424 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陵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425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文物》2005年第2期,第4—27页。
    426 韩伟,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合刊,第111—127页。
    427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10期,第1—14页;田仁孝:《宝鸡市益门村秦墓发掘纪要》,《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第35—39页。
    428 吴永琪主编:《陕西出土秦金银器》,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429 凤翔县博物馆:《陕西凤翔县上郭店村出土的春秋时期文物》,《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1期,第3—6页。
    430 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咸阳宫第二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4期,第9—19页。
    431 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第12—38页。
    432 高次若等:《宝鸡县甘峪发现一座春秋早期墓葬》,《文博》1988年4期,第23、100页。
    433 李白智,尚志儒:《陕西凤翔西村战国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1期,第8—35页。
    434 2002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发掘,资料未发。
    435 吴永琪主编:《陕西出土秦金银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29页。
    436 吴永琪主编:《陕西出土秦金银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437 吴永琪主编:《陕西出土秦金银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438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229页;吴永琪主编:《陕西出土秦金银器》,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西安,文物出版社1998年。
    439 吴永琪主编:《陕西出土秦金银器》,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440 陈振中:《先秦时代的金器及其特点》,《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65—73页;段渝:《商代黄金制品的南、北系统》,《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2期,第33—42页。
    44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
    442 张天恩:《秦器三论》,《文物》1993年第10期,第20—27页。
    443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91年(增订本)版,第272页:李学勤:《益门村金玉器纹饰研究》,《文物》1993年第10期,第15—19页。
    444 赵化成:《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族属管见》,《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期,第31—34页。
    445 凤翔县博物馆:《陕西凤翔县上郭店村山土的春秋时期文物》,《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1期,第3—6页。
    446 段渝:《商代黄金制品的南、北系统》,《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2期,第33—42页。
    447 陈振中:《先秦时代的金器及其特点》,《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65—73页。
    448 韩伟:《论甘肃礼县出土的秦金箔饰片》,《文物》1995年第6期,第4—11页。
    449 赵化成:《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族属管见》,《考古与文物》1997年1期,第31—34页。
    450 李晓青,南宝生:《甘肃清水县刘坪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及金饰片》,《文物》2003年第7期,第4—17页。
    451 祝中熹:《试论秦先公西垂陵区的发现》,《秦俑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66-480页。
    452 李晓青,南宝生:《甘肃清水县刘坪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及金饰片》,《文物》2003年第7期,第4一17页。
    453 见史党社的《考古资料所见秦史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吴永琪等主编《秦汉文化比较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4-546页)与史党社、田静的《刘坪墓地若干问题刍论》,(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信息网http://www.bmy.com.cn/history/htdocs/XXLRl.ASP?ID=5434)二文。关于金饰片的用途可备一说,最近清水张家川桃园村战国墓出土的装饰车身的金虎可资证明(柴用军:《甘肃秦文化考古收获丰硕》,《陇右文博》2006年第2期,第3—5页。),但并不能就肯定大堡子山秦公墓出土的金饰片就具有相同用途,因为刘坪、桃同村戎人墓地的墓葬形式与秦公人墓的埋葬形式有显著的区别,前者的车、马与墓主同穴异室或异处而葬(即长方形竖穴带九级台阶的墓道内随葬车马,在墓道一侧(多在墓道北壁东端)开挖土洞为墓室的墓葬形制。);而秦公大慕的车、马与主墓是分室而葬的,说明二者金饰片的用途是不同的。
    454 柴用军:《甘肃秦文化考古收获丰硕》,《陇右文博》2006年第2期,第3—5页。
    455 陈振中:《先秦时代的金器及其特点》,《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65—73页。
    456 李惠兴:《新疆的黄金资源》,《丝绸之路》2003年第6期,第23页。
    457 尹盛平:《周原西周蚌雕人头像种族探索》,《文物》1986年第1期,第46—49页;《周穆王西巡狩与塞种部落》,《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1956—1996)》,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259页。
    458 段渝:《商代蜀国青铜雕像文化来源和功能之再探讨》,《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2期;段渝:《论商代长江上游川西平原青铜文化与华北和世界古文明的关系》,《东南文化》1993年2期。
    459 韩伟:《论甘肃礼县出土的秦金箔饰片》,《文物》1995年6期,第4—11页;马健;《公元前8—3世纪的萨彦—阿尔泰—中亚东部草原早期铁器时代文化交流》,北京大学硕士论文稿本;赵化成:《试论秦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流》,《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8页。
    460 祝中熹:《试论溱先公西垂陵区的发现》,《秦俑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66-480页。
    461 徐日辉:《对秦赢“西垂”及相关问题的考察》,《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462 高天佑:《礼县大堡子山秦先公墓补说》,《天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1998年第2期(总第42期),第45—48页。
    463 傅嘉仪:《新出秦代封泥印集》,杭州,西泠印社2002年版,第30页。
    464 周晓陆等:《西安出土秦封泥补读》,《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2期。
    465 [日]平出俊秀:《文字资料丛书1—新出相家巷秦封泥》,京都市西京区,艺文书院2004年版,第25页。另傅嘉仪:《新出秦代封泥印集》(杭州,西泠印社2002年版,第161页)一书有“皇口采口”封泥,亦应为“(皇阝)采金印”。
    466 任隆:《秦封泥官印考》,《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7年第3期。
    467 祝中熹:《试论秦先公西垂陵区的发现》,《秦俑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60-480页。
    468 《山海经·西山经》。
    469 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古代冶金》编写组:《中国古代冶金》,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95页;夏湘蓉、李仲均,王根元:《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年版,第298页、第302至304页。
    470 冉万里:《从考古发现看春秋战国时期的金银制造业》,《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96—100页;段渝:《商代黄金制品的南北系统》,《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2期,第33—42页。
    471 赵会庆:《中国卡林型金矿成矿构造环境及热液特征》,《地质找矿论从》,第14卷1999年第3期,第34—41页;张复新:《秦岭卡林型床及相关问题探讨》,《矿床地质》第17卷1998年第2期,第172—184页;张复新:《南秦岭热水沉积铅锌矿与浸染型金矿的共生关系及其成矿特点》,《矿床地质》第17卷1998年增刊:第361—364页。
    472 刘国范:《东秦岭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地质找矿论丛》2003年第3期,第178—184页;胡晓隆,杨礼敬,马佩文,窦润吾,李锁成:《西秦岭东部地区区域成矿带划分及找金方向》,《黄金》2003年第10期,第10一13页;冯建忠,汪东波,王学明,邵世才,林国芳,史建军:《甘肃礼县李坝大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矿床地质》2003年第3期,第257—263、225页;李晓波,刘继顺:《小秦岭东段金矿化的垂向分带规律探讨—以大湖金矿床为例》,《黄金》2004年第1期,第8—10页;何春芬:《小秦岭金矿田北矿带F5断裂控矿作用》,《黄金》2003年第9期,第3—7页。
    473 冯建忠,汪东波,王学明,邵世才,林国芳,史建军:《甘肃礼县李坝大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矿床地质》2003年第3期,第257—263、225页。
    474 殷先明:《甘肃西秦岭金矿资源潜力分析和远景评价》,《甘肃地质学报》2004第1期,第10一15页。
    475 殷先明:《甘肃岩金矿床地质》,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何成军:《资源大省面临资源危机》,《甘肃经济日报》2003年10月23日。
    476 尹建权:《崛起的陇上江南》,《大地》20O4年第12期。
    477 吕英杰,马大明,金洪涛:《中国砂金矿的分布规律及其找矿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四》,《矿床与矿产》第26号,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1页。
    478 周军,高凤亮,沈杉平:《应用GIS研究中国原生金矿与砂金矿的关系》,《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48—54页。
    479 马光,刘继顺,宫丽:《秦岭地区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黄金》2004年第3期,第8—12页。
    480 冯建忠,汪东波,王学明,邵世才:《西秦岭三个典型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中国地质》2003年第1期,第78—84页。
    481 祝中熹:《试论秦先公西垂陵区的发现》,《秦俑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66-480页。
    482 段渝:《商代黄金制品的南北系统》,《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2期,第33—42页。
    483 陈戈:《新疆地区出土的早期铁器》,《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368—372页。
    484 唐际根:《中国冶铁术的起源问题》,《考古》1993年第5期,第561—564页。
    485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第2期,第4—30页。
    486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文物》2005年第2期,第4—27页。
    487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10期,第1—14页;田仁孝:《宝鸡市益门村秦墓发掘纪要》,《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
    488 张天恩:《秦器三论》,《文物》1993年第10期,第20—27页
    489 袁仲一:《从考古资料看秦文化的发展和主要成就》,《文博》1990年第5期,第9—20、113页。
    490 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墓》,《考古》1981年第4期,第298—301页。
    491 韩伟,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合刊,第111一127页。
    492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2期,第1—29页。
    493 张天恩:《秦器三论》,《文物》1993年第10期,第20—27页
    494 韩汝玢:《中国早期铁器(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金相学研究》,《文物》1998年第2期,第87—96页。
    495 白崇斌:《宝鸡市益门村M2出土春秋铁剑残块分析鉴定报告》,《文物》1994年9期,第82—85页。
    496 韩汝玢:《中国早期铁器(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金相学研究》,《文物》1998年第2期,第87—96页。
    497 赵化成:《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慕族属管见》,《考古与文物》1997年1期,第31—34页。
    498 韩汝玢:《中国早期铁器(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金相学研究》,《文物》1998年第2期,第87—96页。
    499 张天恩:《秦器三论》,《文物》1993年第10期,第20—27页。樊志民先生有相同的看法(樊志民:《试“周余民”在初秦农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人文杂志》1995年第5期,第97—101页。)
    500 任乃宏:《中国冶铁起源批判(下)》,国学网http://www.CCrnews.com.cn/tbscms/module_wb/readnews.asp?articleid=23326&serarchText
    501 唐际根:《中国冶铁术的起源问题》,《考古》1993年第5期,第561—564页。
    502 唐际根:《中国冶铁术的起源问题》,《考古》1993年第5期,第561—564页;郭物,刘煜:《第六届世界冶金史大会综述》,《中国文物报》2006年10月20日第7版。
    503 郭物,刘煜:《第六届世界冶金史大会综述》,《中国文物报》2006年10月20日第7版。
    504 赵化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前中国人工铁器的发现及其相关问题》,《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1956—1996)》,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259页;赵化成:《试论秦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流》,《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8页。
    505 罗丰:《以陇山为中心甘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与考古》1993年第1、2期。
    506 赵化成:《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族属管见》,《考古与文物》1997年1期,第31—34页。
    507 郭物,刘煜:《第六届世界冶金史大会综述》,《中国文物报》2006.10.20第7版。
    508 田双印,冯春妹:《一剑出世天下惊—从虢国贵族墓地出土的人工冶铁制品谈我国早期的铁器应用》,《三 门峡考古文集》,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第84—87页。
    509 赵化成:《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族属管见》,《考古与文物》1997年1期,第31—34页。
    510 《近古社会经济的迟滞与发展》,http://gansu.yiyou.com/html/2/23.html。
    511 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千邑地望》,《文博》1990年5期,第227—231页。
    51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513 田亚岐,王颢,景宏伟,刘阳阳,刘思哲:《陕西凤翔孙家南头周秦墓地考古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28日第1版。
    514 韩伟,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考古与文物》1988年5、6期合刊,第111一127页:熊南峰,段清波:《陕西秦汉考古四十年纪要》,《考古与文物》1998年5期,第32—40页。
    515 参见《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各节,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516 瓯燕:《战国都城的考古研究》,《北方文物》1988年第2期,第4—9、14页。
    51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秦物质文化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
    518 杨锡璋《殷人尊东北方位》,《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305~314页。
    519 胡进驻,肖小勇:《浅谈中国先秦葬俗中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2006年第1期,第30一40页。
    520 《礼记·檀弓下》:“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郑玄注:“北方,国北也”,孔颖达疏:“言葬于国及北首者,鬼魂尚幽暗,往诣幽冥故也。”北方就是都城之北。
    521 孙华:《周代前期的周人墓葬》,《远望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288页。
    522 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文物》2000年第5期,第74—80页;张天恩:《礼县等地所见早期秦文化遗存有关问题刍论》,《文博》2001年第3期,第67—74页。
    523 尹盛平,张天恩:《陕西陇县边家庄一号春秋秦墓》,《考古与文物》1986年6期,第15—22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1 期,第14—23、54页。
    524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525 贠安志:《陕西长武上孟村秦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2期,第8—17页。
    52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发掘队:《陕西宝鸡福临堡东周墓葬发掘记》,《考古》1963年第10期,第536—543页。
    527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10期,第1—14页。
    528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县图书馆:《宝鸡县西高泉村春秋秦墓发掘记》,《文物》1980年第9期,第1—9页;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县博物馆:《陕西宝鸡县南阳村春秋秦墓的清理》,《考古》2001年第7期,第21一29页;何欣云:《宝鸡李家崖秦国墓葬清理简报》,《文博》1986年第4期,第9—13页。
    529 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67—85页;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年凤翔八旗屯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第23—40页;尚志儒,赵丛苍:《陕西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葬发掘简报》,《文博》1986年第3期,第1—31页;雍城考古工作队:《凤翔县高庄战国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9期,第10一14、31页;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第12—38页。
    530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山县东旱坪战国秦汉墓葬》,《考古》2003年第6期,第32—43页。
    531 曹发展:《陕西户县南关春秋秦墓清理记》,《文博》1989年第2期,第2、5—14、99—100页。
    53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六队:《陕西蓝田泄湖战国墓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12期,第1085—1089、1084页。
    53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铜川枣庙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第7一17页。
    534 俞伟超:《古史分期的考古学观察》,《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
    53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138页。
    53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发掘队:《陕西宝鸡福临堡东周墓葬发掘记》,《考古》1963年第10期,第536—543页。
    537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县图书馆:《宝鸡县西高泉村春秋秦墓发掘记》,《文物》1980年第9期,第1—9页。
    538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市渭滨区文化馆:《陕西宝鸡市茹家庄东周墓葬》,《考古》1979年第5期,第408—411页。
    539 凤翔联合考古队:《凤翔上郭店秦墓地考古新发现》,《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3年第1期,第42—43页。
    540 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67—85页;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一年凤翔八旗屯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第37—40页。
    541 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县飞凤山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5期,第3—8页。
    542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任家嘴春秋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第40—47页。
    543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文物》1989年2期,第1一11、31页。
    544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铜川枣庙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第7—17页。
    545 咸阳市文管会:《西北林学院古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3期,第21—35页。
    546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南郊秦墓》第二编《茅坡邮电学院秦墓》,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9、370页。
    547 秦俑考古队:《临潼上焦村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第42—60页。
    548 凤翔联合考古队:《凤翔上郭店秦墓地考古新发现》,《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3年1期,第42—43页。
    549 徐苹芳:《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陵园和茔域》,《考古》1981年第6期,第521—530页。
    550 韩国河:《论秦汉魏晋时期的家族墓地制度》,《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2期,第58—64页。
    551 赵辉:《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墓地研究》,《考古学研究(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4页。
    552 金则恭《仰韶文化的埋藏制度》,《考古学集刊(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2~251页。
    553 张驰:《半山式文化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77页。
    554 孙华:《关于晋侯 组墓的几个问题》,《文物》1995年第9期,第52—59页。
    555 参见《晋侯苏钟笔谈》李学勤的观点(《文物》1997年3期,第56—68、102页);李伯谦《从晋侯墓地看西周公墓制度的几个问题》,《考古》1997年11期,第51—60页;黄锡全:《关于晋侯墓地几位晋侯顺序的排列问题》,《跋涉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556 高智群:《从晋侯墓地论商周墓地制度的几个问题》,《史林》2002年第1期,第1一7页。
    557 李伯谦:《从晋侯墓地看西周公墓制度的几个问题》(《考古》1997年11期,第51—60页。
    558 高智群:《从晋侯墓地论商周墓地制度的几个问题》,《史林》2002年第1期,第1—7页。
    559 卢连成先生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文引用陕西西安张家坡西周井叔家族墓地材料,说明“住贵族丧葬制度中确实存在昭穆的次第”。(《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5月)。
    560 刘源:《以历史眼光剖析墓葬,藉考古资料阐释历史—读<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6期;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61 张得水:《中原先秦丧葬制度中的莹域与方位之制》,《华夏考古》2005年第3期,第93—99页。
    562 James.Prehistoric Religion.New York:Barnesand Noble,1957:133~135.转引自胡进驻,肖小勇:《浅谈中国先秦葬俗中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2006年第1期,第30—40页。
    563 胡进驻,肖小勇:《浅谈中国先秦葬俗中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2006年第1期,第30—40页。
    564 王仁湘:《我国新石器时代墓葬方向研究》,《中国原始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565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56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李仰松:《佤族葬俗对研究我国远古人类葬俗的启发》,《考古》1961年7期,第371—379页。
    567 黄纲正:《长沙楚墓文化因素试析》,《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1989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
    568 米同乐,戴书田:《商代墓向的统计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年第3期,第1—6页。
    569 孙华:《周代前期的周人墓葬》,《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288页。
    570 何宁:《淮南子集释》(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36页。
    571 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48页.
    572 张勤:《西王母神话传说研究》,苏州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82页。
    573 瓯燕:《战国时期的墓葬》,《北方文物》1989年第3期,第10、31一37页。
    574 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汧邑地望》,《文博》1990年第5期,第227~231、251页。
    575 胡进驻,肖小勇:《浅谈中国先秦葬俗中的几个问题》, 《华夏考古》2006年第1期,第30—40页。
    576 胡进驻,肖小勇:《浅谈中国先秦葬俗中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2006年第1期,第30—40页。
    577 杨宽:《先秦墓上建筑和陵寝制度》,《文物》1982年第1期,第31—37页;杨宽:《先秦墓上建筑问题再探讨》,《考古》1983年第7期,第636—638、640页;杨鸿勋:《关于秦代以前墓上建筑的问题》,《考古》1982年第4期,第402—406页:杨鸿勋:《(关于秦代以前墓上建筑的问题)要点重申—兼答杨宽先生》,《考古》1983年第8期;杨鸿勋:《战国中山王陵及兆域图研究》,《考古学报》1980年第1期,第119—138页。
    578 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墓》,《考古》1981年第4期,第298—301页。
    579 姜宝莲:《宝鸡戴家湾遗址T0604墓葬分期及祭祀坑研究》,《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五号——陕西省文物考古 工程协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考古与文物编辑部2001年,第15—22页。
    580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一年凤翔八旗屯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第23—40页。
    581 雍城考古队:《陕西凤翔县大辛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1期,第1—11页。
    58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县东阳》,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2—383页。
    58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年报2006))之《课题性调查与发掘:礼县大堡子山遗址考古》。
    584 贾公彦疏认为“是墓新成,祭后土”,孙诒让《周礼正义》也认为是“祈祷于墓地之祗”、《礼记·檀弓下》载;“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郑玄注:“舍奠墓左,为父母形体在此,礼其神也。《周礼·冢人》:凡祭墓为尸。”孔颖达《正义》也说:“礼地神也。”
    585 杨鸿勋:《关于秦代以前墓上建筑的问题》,《考古》1982年第4期,第402—406页。
    586 高智群:《从晋侯墓地论商周墓地制度的几个问题》,《史林》2002年第1期,第1一7页。
    587 《周礼正义》卷四十一。
    588 《十驾斋养新录》卷二。
    589 黄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72—76页。
    590 杨宽:《先秦墓上建筑问题的再探讨》,《考古》1983年第7期,第636—638、640页。
    59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下寺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山西省考古所:《太原晋国赵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59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青铜礼乐器坑与殉马坑的发掘》,《华夏考古》1998年第4期,第11—24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2期,第61—77页。
    593 蔡全法,马俊才:《郑韩故城4号、15号坑铜礼乐器浅析》,《华夏考古》1998年第4期,第57—62页。
    594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92年天马—曲村遗址墓葬发掘报告》,《文物》1993年第3期,第11—30页、《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1期,第1、6-30、99-100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8期,第22—33页、《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8期,第4—21页、《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第7期,第1-3、6-41、99-100、102页;刘绪,罗新:《天马—曲村遗址晋候墓地及相关问题》,《三晋考古》第1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9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 《文物》1995年7期,第1-3、6—41、99—100、102页。
    596 刘绪,罗新:《天马—曲村遗址普侯墓地及相关问题》,《三晋考古》第1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97 李伯谦:《从晋侯墓地看西周公墓制度的几个问题》,《考古》1997年第11期,第51—60页。
    598 张昌平:《随州市曾侯乙墓陪葬坑》,《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208页。
    599 刘庆柱,白云翔:《洛庄汉墓的发现及其意义》,《光明日报》2001年4月24日第7版。
    600 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124页。
    601 刘振东:《中国古代陵墓中的外藏楟—汉代王、侯墓制研究之二》,《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4期,第75—85页。
    602 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124页;刘振东:《中国古代陵墓中的外藏椁—汉代王、侯墓制研究之二》,《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4期,第75—85页;李如森:《汉代“外藏椁”的起源与演变》,《考古》1997年第12期,第59—63、65页;郑洪春、韩国河:《试论汉初“利成”积炭墓》,《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4期,第101—107页:鲁琪:《试谈大葆台西汉墓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文物》1977年第6期。
    603 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7页。
    604 《论衡·解除》。
    605 《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地示在下,非瘗埋不足以达之。”
    606 姚孝遂:《人牲和人殉》,《史学月刊》1960年9期,第33—37页;黄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607 也有例外情形,如陕西户县宋村M3五鼎墓内的殉人,都曾被肢解。
    608 《左传·定公三年》疏,《礼记·擅弓》注。
    613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2期,第1—29页。
    614 俞伟超: 《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124页。
    615 《仪礼·士丧礼》:“筮宅,冢人营之……筮者许诺,不述命,右还北面,指中封而筮。卦者在左。”郑玄注:“中封,中央壤也。卦也者,识交卦画地者。”
    616 《礼记·杂记上》。
    617 王志友:《商周时期腰坑葬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6期,第79—83、120页。
    618 贾公彦疏认为“是墓新成,祭后土”,孙诒让《周礼正义》也认为是“祈祷于墓地之祗”、 《礼记·檀弓下》载;“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郑玄注:“舍奠墓左,为父母形体在此,礼其神也。《周礼·冢人》:凡祭墓为尸。”孔颖达《正义》也说:“礼地神也。”
    619 黄宣佩:《青浦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132页。
    620 王国道:《化隆县上班珠哇卡约文化及隋唐时期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318页。
    621 王吉怀:《天水市西山坪齐家文化殉葬坑》,《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64页。
    62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颊县水泉裴李岗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95年1期。
    623 北京大学考古系,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华夏考古》1994年第2期,第1—5页。
    624 任式楠,陈超:《黄梅县塞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625 胡秉华:《汶上县东贾柏北辛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201页。
    626 王杰:《雕龙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拥收获》,《江汉考古》1995年第3期,第43—48页。
    62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县东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17—218页。
    628 高广仁:《大汶口文化的葬俗》,《中国原始文化论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第334—344页。
    629 宋建:《松江区广富林新石器时代及周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158页。
    630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阳山》,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3~56页。
    631 吕学明:《凌源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五地点》,《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147页。
    632 何介钧,郭伟民:《澧县城头山古城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241页。
    633 张敏,王根富:《丹徒县南岗山土墩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171页。
    634 张敏:《金坛县连山土墩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第197—198页。
    635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县东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2—114页。
    636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海南州民族博物馆:《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5期,第1—14、35页。
    637 辛岩:《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5年3月19日第1版;《阜新查海遗址发现大型石块堆塑龙》,《北方文物》1995年第2期,第77页。
    638 辛岩:《阜新查海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115页。
    639 刘斌:《海盐县发现一处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祭祀址》,《中国文物报》,1994年12月25日第1版。
    640 靳枫毅:《延庆县玉皇庙春秋时期少数民族墓地》,《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95—96页。
    641 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文物》2000年5期,第74—80页。
    642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第2期,第4—30页;《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文物》2005年第2期,第4—27页。
    643 黄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231页。
    644 田亚岐,王颢,景宏伟,刘阳阳,刘思哲:《陕西凤翔孙家南头周秦墓地考古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28日第1版。
    645 吴镇烽,尚志儒:《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10期,第55—67页。
    646 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三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67—85页。
    647 刘怀君,郝芝芹:《眉县水泥厂秦秋秦墓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3年6期,第93—96页。
    648 尚志儒,赵丛苍:《陕西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发掘简报》,《文博》1986年3期,第1—31页。
    649 李自智,尚志儒:《陕西凤翔西村战国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1期,第8—35页。
    650 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1期,第12—38页。
    651 咸阳市博物馆:《咸阳任家嘴殉人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6期,第22—27页。
    652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战国奴隶殉葬慕的发掘——奴隶制度的罪证》,《文物》1972年1期,第63 —70页。
    65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秦物质文化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1页。
    654 也有学者根据三门峡火电厂围沟墓的围沟填土和围沟内的包含物晚于主墓,认为侯马乔村的围沟墓的围沟时代可能也要晚于主墓(黄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244页。),但因围沟中普遍发现有殉人的情况,说明围沟与主墓是同时的。
    655 秦俑考古队:《临潼上焦村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第42—50页。
    656 徐日辉:《秦早期发展史》,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235—238、165页。
    657 张正明:《楚墓与秦墓的文化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52—58页。
    658 黄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6页。
    659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湟中下西河潘家梁卡约文化墓地》,《考古学集刊》第八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66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甘肃庄浪县徐家碾寺洼文化墓葬发掘纪要》,《考古》1982年底6期,第67—68页。
    661 郭仁:《关于西周奴隶殉葬问题的探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4期,1982年;张学海:《试论鲁城西周墓葬的类型、族属及其反映的问题》,《中国考古学第四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93—95页。
    662 参见前章墓地祭祀一节。
    663 凤翔马家庄秦宗庙建筑遗址中,181个祭祀坑中有8个人坑、1个人羊合祀坑(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2期,第1—29页)。
    664 田亚岐:《关中秦墓殉葬制度研究》,《青果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665 田亚岐:《东周时期殉人秦墓再探讨》,《早期秦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101页。
    666 黄展岳:《我国古代的人殉和人牲》,《考古》1974年第3期,第153—163页。
    667 尚志儒:《先秦从死从葬制度初探》,《文博》1984年第2期,第19—24、86页。
    668 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61页。
    669 韩伟,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考古与文物》1988年5、6期合刊,第111—127页。
    670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秦物质文化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1、320页。
    671 冯宗游,金育欣:《凤翔秦公一号大墓的椁木鉴定》,《考古学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492—496页。
    672 张天恩:《试说秦西山陵区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第39—46页。
    673 张仲立:《司马迁与秦人“从死”葬俗》,《西部考古》第—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288页。
    674 《左传·定公三年》。
    675 [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并引《括地志》。
    676 《左传·成公二年》。
    677 《越绝书·卷二》。
    678 [汉]司马迂:《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史记》卷一四《十二诸侯年表》。
    679 参见《史记》中《秦本纪》、《楚世家》、《秦始皇本纪》、《匈奴列传》、《李斯列传》、《十二诸侯年表》。
    680 雍城考古队:《陕西凤翔西村战国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1期,第8—35页。
    681 咸阳市博物馆:《咸阳任家嘴殉人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第22—27页。
    682 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10期,第55—67页。
    683 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第12—38页。
    684 韩伟:《略论陕西春秋战国秦墓》,《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第83—93页。
    685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侯马东周殉人墓》,《文物》1960年第8、9期,第15—18页;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建国以来山西省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页;《侯马战国奴隶殉葬墓的发掘——奴隶制度的罪证》,《文物》1972年第1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79—1989年山西省的考古发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陶正刚:《公元前三世纪后秦文化对山西的影响》,《秦文化论丛》第九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4—109页。
    686 田亚歧:《关中秦墓殉葬制度研究》,《青果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页。
    687 张天恩:《试说秦西山陵区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第39—46页。
    688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689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690 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文物》,2000年第5期,第74—80页。
    691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第2期,第4—30页;礼县西山遗址2005年发掘,资料正在整理之中。
    692 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10期,第55—67页;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县博物馆:《陕西宝鸡县南阳村春秋秦墓的清理》,《考古》,2001年第7期,第21一29;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67—85页;贠安志:《陕西长武上孟村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第8—17页;秦都咸阳考古队:《咸阳市黄家沟战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第6期,第6—15页。
    693 辛怡华:《西周时期关中西部的“秦夷”及相关问题》,《秦文化论丛》第十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137—146页。
    694 祝中熹:《早期秦史》,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046—047页。
    695 关于中国古代腰坑墓葬的情况,可参考笔者《中国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腰坑浅议》与《商周时期腰坑葬俗》二文(见《秦文化论丛》第十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6期,第79—83、120页)。
    69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页: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文物》1972年第8期,第17—30页。
    697 朱海仁:《岭南腰坑墓探源》,《中国文物报》,2004年8月2日第7版。
    698 高明奎:《滕州市东康留周代及元明墓地》,《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185页。
    699 王志友:《中国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腰坑浅议》,《秦文化论丛》第十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700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河南淅川黄楝树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1—69页。
    701 杨华:《中国南方先秦时期腰坑墓葬俗文化的考古研究》,《湖南考古2002》,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534—553页。
    702 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703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9—81页。
    704 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124页;高去寻:《殷代大墓的木室及其涵义之推测》,《中央研究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9)》,第39页;张光直:《说殷代的“亚形”》,《中国青铜时代》,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05 李济:《跪坐、蹲居和箕踞》,《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4本》,台北,1953年。
    706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707 井上聪:《殷墓腰坑与狗巫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第29—32页。
    708 高广仁,邵望平:《中国史前时代的龟灵与犬牲》,《中国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709 《周礼·秋官司寇·犬人》。
    710 黄展岳:《殷商墓葬中人殉、人牲再考察—附论殉牲、祭牲》,《考古》1983第10期,第935—949页。
    711 腰坑内没有发现任何随葬物,是考古发掘时的遗迹现象,当时是否无任何物品,则是不能肯定的,它也有可能是采用“瘗埋”的形式,把牲血、人血、酒水、祭肉等灌注或放置于腰坑之内,而我们现在用肉眼是根本观察不到的。
    712 山东省烟台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烟台市上夼村出土(?)国铜器》,《考古》1983年第4期,第289—292页;王守功,李鲁滕:《滕州市东小宫周代及汉代墓地》,《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195页。(腰坑内有器物的现象商代晚期已经出现,郑州人民公同一期CM7、C7M3、C7M7腰坑内已放置有器物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713 谢日万:《论两广战国汉代墓的腰坑习俗》,《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第103—107页
    714 李进增:《关中东周秦墓与秦国礼制兴衰》,《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1期,第82—90页。
    715 《礼记·檀弓下》,郑玄注:“刍灵,束茅为人马,谓之灵者,神之类”。
    716 巫鸿:《礼仪中之美术:马王堆的再思》,《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04—430页。
    717 贠安忐:《陕西长武上孟村秦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第8—17页。
    718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任家嘴春秋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第40—47页。
    719 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67—85页;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一年凤翔八旗屯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第37—40页。
    720 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第12—38页。
    721 高去寻:《黄河下游的屈肢葬问题》,《中国考古学报》1947年第2期,第121—166页。
    722 韩建业:《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文物》2006第1期,第53—60页。
    723 韩伟:《略论陕西春秋战国秦墓》,《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第83—93页。
    724 韩伟:《试论战国秦的屈肢葬仪渊源及其意义》,《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04—211页。
    725 王子今:《秦人屈肢葬仿象“穴出卧”说》, 《考古》1987年第12期,第1105—1106页。
    726 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文博》1987年第1期,第1—7、17页;戴春阳:《秦墓屈肢葬管窥》,《考古》1992年第8期,第751—756页。
    727 吴天明:《神仙思想的起源和变迁》,《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81—189页。
    728 段清波:《试论东周屈肢葬》.《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9—528页。
    729 梁云:《秦文化的发现、研究和反思》,《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年第2期,第65—71页。
    730 刘明科:《秦国早期墓葬中周文化因素的观察》,《秦文化论丛》第八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8—395页。
    731 滕铭予:《秦文化的考古学发现与研究》,《华夏考古》1998年第4期,第63—72页。
    732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第359—395页。
    733 哈维兰,王铭铭等泽:《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58-585页。
    734 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207—208页。
    735 史党社:《秦人历史新探——从西汉水流域新近的考古调查说起》,《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19—141页。
    736 刘军社:《试论先周文化与相邻诸文化的关系》,《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第48—59页。
    737 杨建新:《论戎族》,《西北史地》1984年第1期,第22—33页。
    738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
    739 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第65—73页。
    740 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考古》1996年第3期,第41—50页。
    741 韩伟:《略论陕西春秋战国秦墓》,《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第83—93页。
    742 戴春阳:《秦墓屈肢葬管窥》,《考古》1992年第8期,第751—756页。
    743 聂新民:《秦霸西戎地域考—秦国势力在黄土高原的扩展过程》,《西北史地》1986年2期,第10—12页。
    744 臧知非:《共同的历史道路,不同的发展进程—秦国社会结构与秦文化散论》,《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994年,第51—66页。
    745 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的探讨》,《先秦两汉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80—192页。
    746 滕铭予:《关中秦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第281—300页。
    747 杨建新:《论戎族》,《西北史地》1984年第1期,第22—33页。
    748 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176页。
    749 赵化成:《甘肃尔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176页。
    750 韩建业:《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文物》2006第1期,第53—60页。
    751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752 戴春阳:《秦墓屈肢葬管窥》,《考古》1992年第8期,第751—756页。
    753 杜正胜:《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论关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07—536页
    754 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278页。
    755 赵化成《试论秦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流》,《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上),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8页。
    75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张家嘴与姬家川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第187—220页。
    757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民和核桃庄》,科学出版社2004年。
    758 李文信:《依兰倭肯哈达的同穴》,《考古学报》第七册(1954年)。
    759 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民县高台山遗址》,《考古》1982年第2期,第121—129页;董新林《高台山文化研究》,《考古》1996年第6期,第52—66页。
    760 段平等:《吉林市骚达沟石棺墓整理报告》,《考古》1985年第10期,第901—907页。
    761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吉林通化市万发拨子遗址二十一号墓的发掘》,《考古》)2003年第8期,第32—44页。
    762 韩建业:《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文物》2006第1期,第53—60页。
    763 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先秦两汉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80-192页。
    764 李进增:《菜园遗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中外文化交流》1998年第5期,第49—51页。
    76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2期,第13—27页。
    766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人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67 谢端琚:《试论我国早期土洞慕》,《考古》1987年第12期,第1097一1104页。
    768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2期,第13—27页。
    769 青海文物考古队,海南藏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青海贵德山坪台卡约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7年2期,第255—274页。
    770 尚民杰:《卡约文化葬俗探析》,《刘敦愿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6—224页。
    771 赵化成:《<陇县店子秦墓>读后》,《考古》2000年第1期,第89—91页。
    772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第359—395页。
    773 樊志民:《试论“周余民”在初秦农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人文杂志》1995年第5期,第97—101页;刘明科:《秦国早期墓葬中周文化因素的观察》,《秦文化论丛》第八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8—395页。
    774 贠安志:《陕西长武上孟村秦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第8—17页。
    775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县博物馆:《陕西宝鸡县南阳村春秋秦墓的清理》,《考古》2001年第7期,第21-29页。
    776 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10期,第55—67页。
    777 戴春阳:《秦墓屈肢葬管窥》,《考古》1992年第8期,第751—756页。
    778 刘源:《读<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6期,第28—30页;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79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侯马东周殉人墓》,《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第15一18页。
    780 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207页;《方形周沟慕与秦文化的关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3年第2期,第3—13页。
    781 王建新:《辰韩之秦人考》,《西北大学史学丛刊(4)—周秦汉唐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会2001年版,第466—473页。
    782 韩伟:《凤翔秦公陵园钻探与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秦公陵园第二次钻探简报》,《文物》1987年第5期,第55—65页;韩伟、程学华:《秦陵概论》,《考古学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第555—569页。
    78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秦东陵第一号陵园勘查记》,《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第19—28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秦东陵第二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4期,第22—30页;程学华:《秦东陵考察述略》,《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2年第1期,第31一35页;韩伟、程学华:《秦陵概论》,《考古学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第555—569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工作队:《秦东陵第四号陵园的钻探与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第48—51页。
    784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山县东旱坪战国秦汉墓葬》,《考古》2003年第6期,第32—43页。
    785 田亚岐:《雍城秦公陵园围沟的发现及其意义》,《秦文化论丛》第十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4—302页。
    786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凤翔黄家庄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之《先秦考古》,第54—66页。
    787 凤翔联合考古队:《凤翔上郭店秦墓地考古新发现》,《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3年第1期,第31—35页。
    788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年报2002))之“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西安东郊惊现秦汉古墓群曲肢葬》,《三秦都市报》2002年2月1日。
    789 吉琨璋,李永敏:《侯马乔村战国秦汉墓地》,《中国考古学年鉴199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147页。
    790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侯马东周殉人墓》,《文物》1960年第8、9期,第15一18页;山西省文物 工作委员会:《建国以来山西省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979年;《侯马战国奴隶殉葬墓的发掘——奴隶制度的罪证》,《文物》1972年第1期,第63—70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9-1989年山西省的考古发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吴振禄,李永敏:《侯马乔村墓地述要》,《晋都新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0-364页。
    791 陶正刚:《公元前三世纪后秦文化对山西的影响》,《秦文化论丛》第九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109页。
    792 杨哲峰:《曲村秦汉墓葬分期》,《考古学研究》(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265页。
    793 三门峡市文物队:《三门峡市火电厂秦人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3年第4期,第36、56—69页。
    794 这种有围沟的墓葬在三门峡的面粉厂、节水办、宇泰公司等处都有发现,并且都是规模较大的墓葬,围沟形制有口字形和日子形两种(赵成玉:《略论三门峡秦人墓》,《中国文物报》1998年10月28日第3版)。
    795 王志友:《中国古代围沟墓的发现》,《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106页。
    796 俞伟超:《方形周沟墓与秦文化的关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3年第2期,第3—13页;王建新:《辰韩之秦人考》,《西北大学史学丛刊(4)》,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6—473页。
    797 吕智荣:《中国日本古代墓葬兆沟之制比较研究》,《文物研究》总第13辑,黄山书社2001年。
    798 王军:《日本吉野里遗址近年的考古发现及认识》,《中国文物报》1994年5月1日第3版。
    799 俞伟超:《古史分期的考古学观察》,《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
    800 贾继尔:《浅议包山楚简对楚国法制研究的意义》,《中国文物报》1995年11月5日第3版。
    801 韩国河:《秦汉魏晋时期的家族墓地制度》,《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2期,第58—64页。
    802 详细论述参见王志友:《中国古代围沟墓相关问题的研究》,《早期秦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190页。
    803 有关文化传播学理论见于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文化变迁”的相关章节。
    804 江波,陈文江:《丝绸之路与多民族文化》,《丝绸之路》1995年第4期,第27—28页。
    805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6—282页。
    806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308、277—343页。
    807 冯国富:《固原博物馆馆藏精品简介六—青铜器》,《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04期,第111、2页。
    808 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考古类型学的理论和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45—176页。
    809 王占奎,水涛:《甘肃合水九站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
    810 张天恩:《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76-80页。
    811 J. G. Andersson, "Researches into the prehistory of the Chines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No. 15,1943, Stockholm..
    812 安特生著、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1925年。
    813 夏鼐:《临洮寺洼山发掘记》,《中国田野考古学报》第四册,1949年,第71—137页。
    814 谢端堀:《甘青地区史前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88—200页。
    815 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93—327页。
    816 王占奎,水涛.《甘肃合水九战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00—477页。
    817 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考古类型学的理论和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45—176页。
    818 张天恩:《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76-80页。
    819 张天恩:《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76—80页。
    820 尹盛平:《犬夷与犬戎》,《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7—211页。
    821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刘家姜戎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7期,第16—29页。
    822 罗西章:《北吕周人墓地》,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23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824 刘宝才,梁涛:《周族与西戎》,《人文杂志》1997年第6期,第68—73页。
    825 谭前学:《秦汉时期的汉匈文化交流与融合》,《寻根》2004年第6期,第9—11页。
    826 陈玉屏:《秦汉以来中国南、北方民族融合进程的特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38—41页。
    827 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828 刘军社:《先周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829 韩伟:《关于秦人族属及文化渊源管见》,《文物》1986年第4期,第23—28页。
    830 罗西章:《北吕周人墓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31 张天恩:《试说秦西山陵区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第39—46页。
    832 南玉泉:《辛店文化的序列及其与卡约、寺洼文化的关系》,《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93—327页。
    833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834 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69页。
    835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265—266页。
    836 赵丛苍主编:《城洋青铜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37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城固宝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838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266页。
    839 宝鸡市博物馆 卢连城,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840 杨瑾:《秦文化的大规模吸收和远距离传播》,《秦俑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93页。
    841 张朋川:《从甘肃一带出土文物看丝绸之路形成边程》《丝绸之路》1999年第11期,第5—9页;杨伯达:《甘肃齐家玉文化初探》,《陇右文博)1997年第1期。
    842 杨伯达:《中国古代玉器面面观(五)一‘玉石之路’的探索》,《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1期第36—38页;《甘肃齐家玉文化初探》,《陇右文博)1997年第1期。
    843 杨伯达:《“玉石之路”的布局及其网络》,《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18—122页。
    844 屈原说“登昆仑兮食玉英”,李斯说秦始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说:“凡玉入中国贵重者,尽出于阗。”
    845 李健胜:《二代时期昆仑玉输往中原的路径与方式初探》,《青海民族族研究》2006年第2期,第95—98页。
    846 新疆大学历史系 梁俊艳:《昆山之玉和“玉石之路”》,《新疆地方志》2002年第2期,第60—61页。
    847 张朋川:《从甘肃一带出土文物看丝绸之路形成边程》,《丝绸之路》1999年第11期,第5—9页。
    848 李永平:《西北地区重大考古发现与丝绸之路研究》,《丝绸之路》1999年第1期,第16一18页。
    849 〖韩〗金秉骏:《巴蜀文化中的昆仑山文化因素与早期中外关系》,《巴蜀文化研究》第二辑,成都,巴蜀肃社2006年,第207—213页。
    850 李永平:《西北地区重大考古发现与丝绸之路研究》,《丝绸之路》1999年第1期,第16—18页。
    851 李学勤:《论甘肃礼县铜鳆》,《缀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852 李学勤:《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5-18页。
    853 冯恩学:《中国境内的北方系东区青铜釜研究》,《青果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李学勤:《论甘肃礼县的铜鳆》,《远望集·上》,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郭物《青铜鳆在欧亚大陆的初传》,《欧亚学刊》第—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854 李朝远:《新见秦式青铜鳆研究》,《文物》2004年第1期,第83—92页。
    855 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68—269、282—283页
    856 李永平:《两北地区重大考古发现与丝绸之路研究》,《丝绸之路》1999年第1期,第16—18页。
    857 李晓青:《先秦时期甘肃地区与北方草原地带的文化关系》,《丝绸之路》2004年第2期15—18页;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68、269、282、283页。
    858 李学勤:《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5—18页。
    859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谭家村春秋及唐代墓》,《考古》1991年,第5期,第392—399页。
    860 张天恩:《秦器三论》,《文物》1993年第10期,第20—27页。
    861 陈平:《试论宝鸡益门村二号墓短剑及有关问题》,《考古》1995年第4期,第361—375页。
    862 林梅村:《商周青铜剑渊源考》,《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版。
    863 杨璍:《秦文化的大规模吸收和远距离传播》,《秦俑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93页。
    864 王学理、梁云:《秦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253页。
    865 祝中熹:《试论秦先公西垂陵区的发现》,《秦俑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66-480页。
    866 刘云:《中亚在古代文明交往中的地位》,《西北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98年第1期,第103—107页。
    867 彭树智:《一个游牧民族的兴亡》,《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44—52页。
    868 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第69—71页;黄留珠:《秦文化概说》,《秦文化论丛》(第—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1-97页;黄维霞,于克生:《秦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7期,第34—35页;谢子平:《秦汉之际区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人文杂忐》2002年第1期,第117—121页;李晓东,黄晓芬:《从(日书)看秦人鬼神观及秦文化特征》 《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第56—63页。
    869 黄留珠:《重新认识秦文化》《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1—5页。
    870 祝中熹:《秦公钟铭释文申义》,《陇右文博》1998年1期,第45—52页。
    871 陈平:《浅谈礼县秦公墓地遗存与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第78—87、77页。
    872 张懋镕、刘栋:《卜淦口高戈考论》,《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3期,第65—67页。
    873 杨宝成:《试论遗民文化》,《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57卷2004年第6期,第691—695页。
    874 徐日辉:《秦早期发展史》,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
    875 黄留珠:《重新认识秦文化》《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1—5页。
    876 陈桥驿:《郦学新论——水经注研究之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陈桥驿:《<秦早期发展史>对我的启发》,《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123—125页。
    877 朱熹:《诗集传》。
    878 段珂:《<诗经>中秦风独特风格的形成原因》,《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第6期,第52—54页。
    879 郝桂敏:《从<诗经·秦风>看秦人的尚武精神及其成因》,《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41一43页。
    880 夏毅辉:《论秦国早期历史的尚武传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26—30页。
    881 陈恩林:《谈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道路及特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15—18页。
    882 陈昭容:《谈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文物》,《秦西垂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355页。
    883 [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序》。
    884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上)。
    885 [晋]司马彪:《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
    886 [汉]杨雄:《法言·重黎》第十卷。
    887 陈昭容:《谈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文物》,《秦西垂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355页。
    888 韩伟:《论甘肃礼县出土的秦金箔饰片》,《文物》1995年6期,第4—11页。
    889 李学勤:《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5一18页。
    1.《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3.[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4.[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版。
    5.[汉]王充:《论衡》,《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6年版。
    6.[晋]司马彪:《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四部备要》第四七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8.[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9.[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年版。
    10.[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年版。
    1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重印本2006年版。
    12.[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俑秦文化研究——秦俑学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徐日辉:《秦早期发展史》,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15.祝中熹:《早期秦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6.徐卫民,雍际春 主编:《早期秦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17.李伯谦:《中国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9.刘军社:《先周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20.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21.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22.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版1981年版。
    23.礼县志编纂委员会:《礼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4.《周秦文化研究》编委会:《周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5.王学理,梁云:《秦文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26.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27.王国维:《观堂集林》,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
    28.徐旭生:《中国古史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增订版。
    29.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30.俞伟超 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31.清水县志编纂委员会:《清水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编:《秦物质文化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
    3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学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
    34.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周史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5。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36.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37.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
    39.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版。
    40.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41.马非百:《秦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42.徐卫民:《秦都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43.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
    44.《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编委会:《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4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46.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室:《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7.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8.吴永琪 主编:《陕西出土秦金银器》,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50.吴永琪等主编:《秦汉文化比较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51.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 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52.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1956—1996)》,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53.王世民:《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5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5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6.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7.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8.黄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5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下寺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6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61.山西省考古所:《太原晋国赵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62.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6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4.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65.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6.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68.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6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7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编:《晋都新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72.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73.水涛:《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
    74.罗西章:《北吕周人墓地》,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2005年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资料丛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集刊》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编:《考古学研究》
    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一——十三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