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走向高速发展阶段。在科学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目标。在发展期间暴露出的社会矛盾中,我国高校出现的一个贫困生群体,逐渐引起了家庭、社会、政府和学者的重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由此,本文以此立论,意在从构建和谐社会中为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提供实证性对策。
     本论文分为六大部分,现概述如下。
     导论:该部分主要介绍的是问题的缘起与选题的意义、本课题的前沿研究动态、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和难点;同时,介绍了郑州大学近年来跨越式发展的相关情况和助学工作的成绩,以说明其代表性。
     第一章:高校贫困生的现况描述着重介绍的是全国高校贫困生的比例和贫困生的规模,通过实证调研,笔者根据最保守的估计,认为全国高校贫困生比例平均为20%,特困生比例平均为10%,全国各类高等教育贫困生总数量为500多万,特困生总数量为250万。贫困生成因这部分主要是对来自农村和城镇的贫困生进行不同原因的探究,对形成贫困生的家庭原因做了概说;对高校贫困生比例的升高、规模的扩大、数量长期居高不下等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认为高校收费是造成贫困生比例大幅上升的根源,高校扩招是造成贫困生数量激剧增加的根源,资助制度的低效运行是贫困生总量居高不下的根源。
     第二章: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理论探讨。贫困生问题的长期存在,被认为是和谐社会构建中最不和谐的音符,是对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公平、友爱的掣肘,不符合和谐社会——爱无差等的初衷;贫困生问题的长期存在,实际上是教育不公的一种表现,教育不公是社会不公的首恶,不解决贫困生问题不符合教育公平——有教无类的本质要求;贫困生问题的长期存在,是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直接体现,是政府不作为的代名词,与公共服务——阳光普照的题中之义相违背。贫困生问题的长期存在,是教育产业化余毒未尽的遗害,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所以,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爱无差等、教育公平——有教无类、公共服务——阳光普照的内涵,让广大贫困生能够享受和谐社会无边的大爱,沐浴在均等的公共服务阳光雨露之中,接受公平的高等教育,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第三章: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政策评价。政策效果部分主要是对我国高校和郑州大学实施贫困生资助政策以来近年工作的大致回顾和初步总结,成绩是主要的,源于政府的重视和高校的努力。政策评价部分以郑州大学助学案例为对象,对我国现行的“奖、贷、助、补、减”五种基本资助方式进行逐个研究,分析利弊;并在现代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人力资本投资”三大理念的指导下,对五种资助方式进行效能研究,做出最优化排序: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奖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以利于今后的助学工作。
     第四章: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政策思考,主要是从理论层面理性分析国家助学政策大政方针及其走向。说明对贫困生的资助,有四个角色——政府、学校、社会、家庭,政府是主体,学校是依托,社会是辅助,家庭是基础。在资助经费上,政府要加大投入,社会要热情捐助,学校要积极创收。在资助政策的立法上,要认清政府是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立法主体,政府有责任制定、完善国家助学政策体系,确保资助政策的实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资助经验的借鉴上,对国外助学政策中科学、有效、于我可行的,就要大胆、包容地为我所用,简要介绍了五个国家的资助政策以及可以学习的经验。在资助方式上,针对现有资助政策实施的若干缺陷,提出有偿资助原则、助学育人原则、资助体系中贷款为主原则、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相融合一原则、学费减免淡出原则、、助学贷款中生源地贷款为主的原则,以期政策优化之效果。
     第五章: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制度建议。主要围绕在解决贫困生问题这一过程中遇到的诸如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经费紧张、学校助学资金匮乏、社会助学绩效不彰、贫困生贷款诚信缺位、贷款银行风险过高、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乏力、勤工助学低效运行等等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制度建议,重在意义探究、可行性分析、实际操作的摸索。建议具体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以政府为主导,成立教育银行,专门经营国家助学贷款、发行教育彩票和发行教育公债等业务;发行教育彩票和发行教育公债,旨在筹集充足的教育经费为解决贫困生问题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以高校为支撑,成立高校教育基金会,广泛吸纳社会助学资金;拓展勤工助学渠道、完善勤工助学功能,以鼓励贫困生“以工养学”;推行学制改革、真正实行弹性学习制度,为贫困生自我解决问题提供更大的空间;加强心理教育,充分发挥助学育人效力,让贫困生健康、全面成长。第三,以社会为补充,建立助学贷款信用保险,解除银行信贷风险,提高其贷款积极性,争取“应贷尽贷”;建立全国联网的高校学生征信系统,强化贫困生诚信意识,“有贷有还”,提高助学贷款回收率。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China has embarked on a rapid developing stage of modernizatio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by applying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becomes a goal of the party in power and the people. Among those contradictions arising in the cours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 special one that is a group of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dually draws attention of family,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Therefore, solving the problem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task. Based on that, my thesis aims to provide some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My thesis includes six parts as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Introduction: this part is about the cause of this problem, the significance of choosing such a subject, the new researching trend,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ways of researching, the renovation and challenges of this subject; furthermore,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on assisted education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are also introduced here a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present statement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The former focuses on the scale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proportion to the whole amount all around the nation.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this aspect, but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nd make different comments. By carrying ou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reality and basing on the most conservative estimation, I hold that the average ratio of the poor ones to the total college students nationwide is 20%, and the percentage of the especially poor is 10%, the total amount of poor students in all kind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 around the nation is more than 5000000, and that of the especially poor is 2500000. The latter part centers on inquiring into the different cause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villages and cities respectively and summarizing the family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ir poor statement I also analyze the root of such problems as the growth of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ratio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ir scale and the large amount keeping rising in a long period. I think the tuition charg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uses the sharp growth of the ratio, the enlargement of the enrol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eads to the great increase in the poor students, the inefficiency of assisting programs results into the large total amount.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theoretical inquiry of the poor students assisting policy implement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long-standing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Unharmonious factor 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t violates its principles, such as people-oriented thought, fairness and fraternity, and runs contrary to its original intention——no difference or rank can be seen in love. The long-standing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 in fact displays the unfairness of education, which is the evilest among all those unfairness in society. If this problem is not solved, the essential request of fair education—no class distinction existing in education, will be contradicted. The long-standing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 directly shows the imbalance of public service and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government It violates the spirit of public service—making care and love spread every corner of the land. The long-standing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 is also caused by the pernicious influence of education industrialization. We should take a clear-cut stand against education industrialization. Therefore, I hold thai we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no difference or rank can be seen in love, fair education—no class distinction existing in education, and public service—making care and love spread every corner of the land, and make those poor students enjoy great love in a harmonious society, enjoy the care through public service,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 in a fair way and develop themselves fully and freely. That is also the necessity of econom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evaluation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assisting policy. I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effects and evaluation of this policy. The former mainly contains general retrospection and tentative conclu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ssisting work in recent years since the policy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Zhengzhou University and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Due to adequate attention paid by the government and much effort made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eat accomplishment has been achieved. Tak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as an instance, the latter includes respective research on five basic ways of assisting poor students, namely, scholarship, loan, work-study program, allowance and exemption, which are carried out at present in China, and the analysis of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 Moreover,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ch three thoughts as "everyone has equal right to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 "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shared", and "investment needs to be made in talents fostering", I do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the above five ways and arrange them in the best sequence like this: aiding loan, work-study program, scholarship, allowance and exemption of tuition, what I hope to be helpful to poor students assisting work.
     The fo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thinking of poor students assisting poli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ies, I analyze the guiding principle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that policy in a rational way. In the cause of aiding poor students, four roles are involved, namely, government, school, society and family. The government plays the role of main part, school the support, society the assistant and family the foundation. In the respect of collecting aiding funds, more input is needed from the government, more donations from the society and more extra income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respect of legislating for poor students assisted policy, we should fully realize that the government is the mainstay of making laws and is responsible to establish a sound system of poor students aiding polici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re are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go by when we implement those polices; in the respect of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we should bravely and tolerantly make use of their rational, effective and feasible assisting policies, here I briefly introduce related policies of five countries and some experience we need to learn; in the respect of assisting methods, I point out the defects of present aiding policies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principles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improving the existing policies, such as compensated aid principle, aiding for fostering talents principle, loan dominated principle, allowance and work-study program combination principle, tuition exemption principle, loan qualified in the source place of students principle.
     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suggestions to the system of assisting poor college students.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aiding poor college students, for example, the higher education input tension of government, deficiency of aiding fund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ttle achievements of social aid, credibility lacking of loan, high risk of the bank, incapability of ment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educating students and inefficiency of work-study program, I set forth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hold that the suggestions should be significant, practical and feasible. My suggestions include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setting up education banks, which specialize in issuing poor students aiding loans, education lottery and public debt. The last two aim to collect adequate funds to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 secondly,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lay a supportive role by establishing educational foundation to collect money from the society, providing more part-time job to poor students to encourage them to work their way through college, pushing reform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order to make the present system more flexible for poor studen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n their own, and intensifying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to ensure the poor students develop in a healthy and all-around way; thirdly, the society should play a supplementary role by setting up credibility insurance for poor students aiding loan to relieve banks from high risk and make them issue loans as many as possible, and by establishing a college students' credibility recording system nationwide to enhance their sense of credibility and raise the percentage of repaying the loan.
引文
[1]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4。
    [2]《外国学者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中华工商时报》,2001.8.16。
    [3]World Bank.Sharing Rising Incomes.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7.
    [1]张国、林善浪:《中国发展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页。
    [2]程丹峰:《中国反贫困-经济分析与机制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3]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4.
    [4]陈南岳、周晓东:《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的探讨》,《经济问题探索》,2003,第34页。
    [1]赵兴兰:《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经济问题探索》,2001(7),第12页。
    [2]钟鸣、王逸:《两极鸿沟?当代中国的贫富阶层》,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页。
    [3]陈淮:《挑战中国经济十大难题》,《智囊》,2001.7,第30页。
    [1]陈端计:《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2]葛延风:《城镇也要反贫困》,《经济学消息报》,1996.11.15。
    [3]《社会蓝皮书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4]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4。
    [1]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4.
    [2]尹世洪:《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
    [3]《2002年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4]陈宗胜、周石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经济研究》,2001.4,第21页。
    [1]World Bank.Highter Education:The Lesson of Experience.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4.
    [2]袁连生:《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选择》,《教育与经济》,2002(2).
    [3]岳颖:《如何解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学费难题》,《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5)。
    [4]郑勇:《高校贫困生成因与援助方式选择》,《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2).
    [5]中国经济网 2006.7.12报道.
    [1]《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1]D·布鲁斯·约翰斯迪:《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财政与政治》,《比较教育研究》,2002(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墨子·经上》。
    [7]《墨子·兼爱下》。
    [8]《墨子·兼爱上》。
    [9]《墨子·兼爱中》。
    [10]《墨子·尚贤下》。
    [1]《墨子·非命下》。
    [2]《中庸或问》第一章。
    [3]《国语·郑语》。
    [4]《孟子·公孙丑下》。
    [5]《荀子·王制》。
    [6]《周子全书·通书》。
    [7]《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8]《子思·中庸》。
    [9]《庄子·外篇·马蹄第九》。
    [10]《礼记·礼运》。
    11 《礼记·礼运》。
    [1]《礼记·礼远》。
    [2]《孟子:梁惠王上》。
    [3]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2.20。
    [1]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2.2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49页。
    [1]杨东平:《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制度性因素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01.6。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自然之友网》,2006.4.28。
    [3]陈如平:《走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07.8.18。
    [1]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自然之友网》,2006.4.28。
    [2]吴开俊:《教育公平: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路向--学习十七大笔谈(8)》,《广大新闻网》,2007.11.12。
    [1]孔子:《论语·卫灵公》。
    [2]孔子:《论语·阳货》。
    [3]《新华网》 2007.9.9。
    [1]李龙:《从穷人经济学到穷人教育学》,《广州日报》,2007.9.11。
    [2]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S·鲍尔斯、H·金蒂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J·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戴井冈、邱国华、杜瑛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5(5).
    [2]彭泽平:《当前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失衡的几点比较》,《比较教育研究》,2002(5)。
    [3]周绍森、朱文渊:《对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5(1)。
    [4]陈廷柱:《在公平与不公平之间--论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教育发展研究》,2004(9)。
    [5]晏扬:《重点大学避免“本地化”》,《光明日报》,2005.7.27。
    [6]《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发布阶段性研究报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改善中的差距》的相关报道,《人民日报》,2005.2.16。
    [1]杜永红、杜学元:《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第32卷第2期。
    [2]谢作栩、罗奇萍:《闽、湘、川3省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初步调查》,《教育与经济》,2004(3)。
    [3]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02(2)。
    [1]徐佳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与实现教育公平》,《辽宁教育研究》,2005(6)。
    [2]《南方都市报》,2007.9.18。
    [1]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1]萨缪尔森:《公共支出的纯理论》,《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1954。
    [1]唐钧:《“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6种基本权利》,《时事报告》,2006.7.7。
    [2]常修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日报》,2007.1.31,第09版。
    [1]金人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财经报》,2006.11.17。
    [2]《中国教育报》,2007.3.6,第2版.
    [1]吴邦国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常修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日报》,2007.1.31,第09版。
    [2]常修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日报》,2007.1.31,第09版。
    [1]罗涛:《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政府转型》,《湖北日报》,2007.8.23。
    [2]金晓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分析与创新思路中国改革论坛》,2007.10.25。
    [3]罗涛:《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政府转型》,《湖北日报》,2007.8.23。
    [1]《坚决反对把教育产业化》,《新华网》,2004.9.2。
    [2]《专家建议高校贫困生应免学费》,《央视国际》(www.cctv.com),2005.9.4。
    [1]纪宝成:《清算教育产业化》,《新华文摘》,2006(13)。
    [1]赵琦:《“教育产业化”透视》,《宁夏大学网》(www.nxu.edu.con),2002.6.18.
    [2]王世忠、章元日:《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辩证观》,《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
    [1]王逢贤:《中国“教育产业化”热点问题的冷思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1]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王逢贤:《中国“教育产业化”热点问题的冷思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1]纪宝成:《清算教育产业化》,《新华文摘》,2006(13)。
    [2]《“教育产业化”激起群众强烈不满 背离教育本质》,《中国经济网》,2006.10.30。
    [1]纪宝成:《认清“教育产业化”的理论误导与实践危害》,《中国高等教育》,2006(9).
    [2]王逢贤:《中国“教育产业化”热点问题的冷思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中国教育报》,1999.3.13,第2版。
    [4]《南方都市报》,2007.9.18。
    [5]杨东平:《辨析“教育产业化”》,《南方周末>,2004.10.9。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纪宝成:《清算教育产业化》,《新华文摘》,2006(13)。
    [2]教育部长周济十七大记者会公布。
    [3]专铁:《教育,如何面对中国农民?》,《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5.3.1。
    [1]纪宝成:《认清“教育产业化”的理论误导与实践危害》,《中国高等教育》,2006(9)。
    [2]毅海:《教育已成中国人不折不扣的国耻》。
    [1]唐萌:《教育产业化产生的诸多危害》,《Market Modernization》,2004。
    [2]夏茂林、冯文全:《教育产业化批判》,《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第32卷第2期。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教育产业化不是教育政策的方向》,2006.4.3。
    [1]《民办教育促进法立法备忘录》,《新华网云南频道》,2003.3.7。
    [2]《“教育产业化”激起群众强烈不满--背离教育本质》,《中国经济网》,2006.10.30。
    [1]《“教育产业化”激起群众强烈不满--背离教育本质》,《中国经济网》,2006.10.30.
    [1]2007.10.9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十月八日电(记者:翁阳、于晶波)。
    [1]蒙有华、徐辉:《美国高校教育捐赠制度探析》,《高教探索》,2006(6)。
    [1]吴惠、张彦通:《加快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初探》,《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2]吴惠、张彦通:《加快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初探》,《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3]刘增辉:《贺美英:捐赠应成为高校经费重要来源》,《教育与职业》,2007(10)。
    [1]刘增辉:《贺美英:捐赠应成为高校经费重要来源》,《教育与职业》,2007.4。
    [1]初亚楠:《略论我国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建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字版)》,第21卷,第4期。
    [1]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苏大宇、李听荣:《助学货款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借鉴》,《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5(9)。
    [2]赵立卫:《美国大学生资助前“资助包”制度》,《比较教育研究》,2005(2)。
    [1]朱立华:《美国的助学贷款制度及其启示》,《商场现代化》,2007.1。
    [1]王翠兰:《日本育英奖学金政策及其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5(4).
    [2]王璐、孙明:《英国大学生学费与资助政策改革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6(7)。
    [1]刘建民、江子福:《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特区经济》,2007.3。
    [1]马陆亭:《教育投入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我国改革重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1]刘崇献:《以外汇储备设立“中国教育银行”》,《经济导刊》,2006(1、2)。
    [1]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1]韦明伺:《试探教育彩票的发行》,《当代教育论坛》,2004(8)。
    [2]《多彩票销售节节走高 彩票经济初具雏形》,《人民网》,2005.12。
    [3]李存才:《彩票:市场待严管发行望攀升》,《中国财经报》,2004.8。
    [1]吴惠、张彦通:《加快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初探》,《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1]刘增辉:《贺美英:捐赠应成为高校经费重要来源》,《教育与职业》,2007.4。
    [2]刘增辉:《贺美英:捐赠应成为高校经费重要来源》,《教育与职业》,2007.4。
    [3]刘君:《筹资,筹资!中国高校蹒跚上路》,《教育与职业》,2006.12。
    [1]吴惠、张彦通:《加快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初探》,《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2]高洪山:《美国大学如何筹措办学资金》,《国际人才交流》,2000(3).
    [3]Charitable giving to higher education stabilizes in2003;gift from alumni rebound after one - year decline.[EB/OL].http://www.rand.org/news/press.04/03.11.html-。
    [1]Aggregate Fiscal Data by Foundation Type,2002(National Level)[EB/OL].http://www.fdncenter.org/fc- stats。
    [1]刘君:《筹资,筹资!中国高校蹒跚上路》,《教育与职业》,2006.12。
    [1][美]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彤等译:《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钟秉林、张健:《积极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努力开创高校人才培养新局面》,《中国大学教学》,2002(4)。
    [1]陈道华:《论新时期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发展路径》,《高教探索》,2005(4)。
    [1]李婧:《网上曝光千余名拖欠助学贷款大学生名单》,《北京晨报》(http://www.sina.com.cn),2007.7.19。
    [1]马燕、孙为立:《江苏大学生贷款新路:学子不还贷保险公司赔付》,《扬子晚报》,2006.11.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二、三、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俞思念:《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文化创新》,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张耀灿、陈成文、罗洪铁、陈劳志:《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吴庆:《公平述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3、杨周复:《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纪宝成:《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规划、体制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张成福:《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何新:《古本老子(道德经)新解》,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19、夏延章译著:《大学中庸今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0、程昌明译注:《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1、李双译注:《孟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1992年版;
    22、徐奇堂译注:《尚书》,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
    23、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
    25、梁建锋:《美国教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马经:《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28、杜金富等:《征信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29、黄育云、李成武:《现代教育经济学》,广西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30、瞿文明、李治威:《辞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31、李悦、李平:《产业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吴怡兴:《教育产业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3、邢克超:《共性与个性--国际高等教育改革比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4、王英杰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5、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6、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7、赵中建:《高等学校的学生贷款》,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8、沈百福等:《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投资》,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劳凯生:《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教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江平、费安玲:《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袁振国等:《发展我国教育产业政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2、袁连生:《教育成本研究与计量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3、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5、徐佩琴等:《学分制的由来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6、靳希斌:《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研究--理论、规则与行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7、邹建平:《信用评级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
    48、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9、张铁明:《教育产业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0、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1、李晓燕:《教育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2、卿淑群:《政策性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3、李从松:《中国大学贫困生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杨葆昆、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概论》,江苏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6、张力:《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朱耀明等:《财政与金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8、赵建捷:《办理借款案件法律依据》,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9、史彦、李印香:《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0、张国、林善浪:《中国发展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1、程丹峰:《中国反贫困-经济分析与机制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2、钟鸣、王逸:《两极鸿沟?当代中国的贫富阶层》,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63、陈端计:《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尹世洪:《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5、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6、[英]托马斯·莫尔著,戴馏龄译:《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7、[美]梯利著,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8、[美]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9、[美]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彤等译:《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美]D.B.约翰斯通著,沈红等译:《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1、[美]杰拉德.盖泽尔著,沈红等译:《美国多校园大学系统:实践与前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73、杰弗里·法兰克尔、彼得·奥萨格:《美国90年代的经济政策》,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74、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5、[古希腊]柏拉图著,张子菩译:《理想国》,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1、郑勇:《高校贫困生成因与援助方式选择》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2);
    2、D·布鲁斯·约翰斯迪:《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财政与政治》载《比较教育研究》2002(1);
    3、袁连生:《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选择》载《教育与经济》2002(2);
    4、岳颖:《如何解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学费难题》载《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5):
    5、王强、施杰:《当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政策与思考》载《江苏高教》2006(4);
    6、吕尧锦、薛声:《改进高校奖货金制度的思考》载《中国高教研究》1994(6);
    7、黄爱华:《高等教育实施弹性学制的困境和出路》载《现代大学教育》2001(3):
    8、杜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载《人民日报》2003.10.15:
    9、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4.5;
    10、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 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2.20;
    11、曾庆红:《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学习时报》2005.3.13;
    12、杜永红、杜学元:《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32卷第2期;
    13、钱志亮:《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公平问题》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1):
    14、李龙:《从穷人经济学到穷人教育学》载<大洋网》(http://www.sina.com.cn)2007.09.11;
    15、郑校生、李迎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载《新华文摘》2003(5);
    16、周满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措施》载《中国高教研究》2005(4);
    17、伍慧荟:《社会弱势群体与高等教育公平》载《广西大学学报》2002(11);
    18、孟新:《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议》载《江苏高教》2003(6);
    19、谢禅:《高校缴费中的教育公平》载《广西大学学报》2002(11);
    20、彭泽平:《当前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失衡的几点比较》载《比较教育研究》2002(5);
    21、戴井冈、邱国华、杜瑛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载《教育发展研究》2005(5);
    22、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23、周绍森、朱文渊:《对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载《中国高等教育》2005(1);
    24、陈廷柱:《在公平与不公平之间--论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载《教育发展研究》2004(9);
    25、晏扬:《重点大学避免“本地化”》载《光明日报》2005.7.27;
    26、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载《教育发展研究》2000(8);
    27、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载《中国农村观察》2003(1);
    28、杨东平:《高中阶段的社会分层和教育机会获得》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3);
    29、罗新宇,陈志文,李丽萍:《倾斜的高考分数线》载《中国青年报》2000 02 24:
    30、袁怡琴:《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与社会流动》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31、谢作栩、罗奇萍:《闽、湘、川3省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初步调查》载《教育与经济》2004(3);
    32、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一刊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载《现代大学教育》2002(2);
    33、徐佳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与实现教育公平》载《辽宁教育研究》2005(6);
    34、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5、刘亚荣、张婕、于京天:《教育局长眼中的教育经费--302个全国地(市)、县教育局长的调查》载《中国教育报》2004.8.23:
    36、纪宝成:《认清“教育产业化”的理论误导与实践危害》载《中国高等教育》2006(9);
    37、王逢贤:《中国“教育产业化”热点问题的冷思考》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8、蒋和胜、何兴容、杨柳静:《教育产业化辨析》载《河北学刊》2006年9月第26卷第5期;
    39、魏江:《高等教育产业产品结构和供求关系》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第32卷第5期;
    40、宁本涛:《对“教育产业化”争论的再思考》载《当代教育科学》2006(18);
    41、张志军、李发均:《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分析与思考》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第25卷;
    42、夏茂林、冯文全:《教育产业化批判》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32卷第2期;
    43、李立国:《教育产业化的思想根源探析》载《中国高教研究》2006(5);
    44、万新芳:《论高等教育产业化与教育机会均等》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46卷第5期;
    45、赵旭东:《评析“教育产业化”》载《中国教育学刊》2000(1):
    46、张毅:《教育产业化的始作俑者为什么改弦易辙?》载《教育与职业》2006(1);
    47、周兆军:《神话终结年》载《上海教育》2005.1;
    48、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教育产业化不是教育政策的方向》载《求是》2006.7:
    49、袁志刚:《教育产业化及其及对中国经济的深远影响》载《文汇报》1998.4.20;
    50、厉以宁:《读“教育产业论”》载《教育研究》1998(9);
    51、辛宏:《教育是个大产业》载《北京晚报》1999.05.24;
    52、华雪:《投资教育,相当于买到本世纪最后一只原始股》载《光明日报》1999.08.16;
    53、张人杰:《充分认识教育产业化风险》载《信息参考报》1999.06.23;
    54、胡求光:《教育产业发展探讨》载《经济体制改革》2004(3);
    55、蔡连玉、谢浩、傅书红:《论教育有限度产业化》载《教育科学》2004(2);
    56、刘凤玲:《教育产业化问题探析》载《特区经济》2004(1);
    57、冯文全:《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看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价值》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998(9);
    58、唐萌:《教育产业化产生的诸多危害》载《Marketmodernization》2004;
    59、王善迈:《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60、张民选:《关于奖学金、助学金和贷学金政策的比较研究》载《教育研究》1994(9);
    61、黄进、徐锐:《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考察和出路》载《探究教育与职业》2006(36);
    62、汪孝克、周克清:《我国教育产业化的层次性及发展方向》载《财经科学》2001(1);
    63、张玉林:《抹平教育产业化的伤痕》载《世纪经济报道》2004.10.13:
    64、秦行音:《教育市场化的比较研究》载《教育科学》2003(5);
    65、孙喜亭:《教育具有“产业”属性,但教育不是“产业”》载<高等教育研究》2000(2);
    66、邬大光、柯佑祥、武毅英等:《高等教育产业化笔谈》载《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4);
    67、靳希斌:《关于教育经济学若干热点问题的争鸣》载《教育研究》1999(6);
    68、杨德广:《发展教育产业迫在眉睫》载《探索与争鸣》1999(10);
    69、李卫群、杨晓平、余兴发等:《高等教育产业与高等教育市场》载《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6);
    70、金人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载<求是》2006(22);
    71、刘世庆:《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载《四川日报》2007.3.26:
    72、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3);
    73、韩廷斌:《国家全力构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策》载《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
    74、李学举:《民政部部长:保障困难群体权益发展基层民主》载《新华网》(http://www.sina.com.cn)2007.5.18:
    75、蒋健、刘艳:《十七大报告解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载《新华网》(http'://www.sina.com.cn)2007.12.8:
    76、常修泽:《缓解社会矛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载《人民日报》2007.1.31;
    77、杜屏、李宝元:《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与机会均等》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78、汤美莲:《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分析》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79、刘增辉:《贺美英:捐赠应成为高校经费重要来源》载《教育与职业》2007(10);
    80、吴惠、张彦通:《加快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初探》载《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81、高建民:《美国近年联邦教育资助述评》载《比较教育研究》2003(8);
    82、王意明、李世光:《我国高等教育助学体系定位问题研究》载《辽宁教育研究》2007(3):
    83、于德弘、陆根书:《论我国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载《教育与经济》2001(1);
    84、孙小峰、高奎明:《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与分析》载《教育与经济》2001(1);
    85、李少荣:《高校济困助学工作的困境及政策思考》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第7卷第2期;
    86、苏大宇、李昕荣:《助学贷款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借鉴》载《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5(9);
    87、李文利等:《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和助学贷款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政策探究》载《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所》2006.6.6:
    88、冯宗宪、管七海:《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两难困境与对策建议》载《中国高等教育(半月 刊)》2003(3、4);
    89、刘东、陆秋平、梁勇:《国家助学贷款新旧政策之比较及其思考》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6.15;
    90、蒙有华、徐辉:《美国高校教育捐赠制度探析》载《高教探索》2006(6);
    91、黄书孟、张美凤、俞锋华:《高校基金会的研究和探索》载《中国高教研究》2001(10);
    92、傅淑琼:《<1997年纳税人救助法>: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重大转变》载《复旦教育论坛》2006第4卷(6):
    93、刘建民、江子福:《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载《特区经济》2007(3);
    94、马陆亭:《教育投入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我国改革重点》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95、赵立卫:《美国大学生资助前“资助包”制度》载《比较教育研究》2005(2);
    96、朱立华:《美国的助学贷款制度及其启示》载《商场现代化》2007.1;
    97、谢湘:《国家助学贷款推出三项新举措》载《中国青年报》2005.5.22;
    98、王翠兰:《日本育英奖学金政策及其启示》载《日本问题研究》2005(4);
    99、王璐、孙明:《英国大学生学费与资助政策改革及启示》载《比较教育研究》2006(7);
    100、张民选:《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载《高等教育研究》1997(6);
    101、房欲飞:《克林顿及其政府的大学生资助政策述评:》载《比较教育研究》2002(6):
    102、刘忠学:《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目标分析》载《比较教育研究》2002(10);
    103、陈宝森:《美国两种经济哲学的新较量--兼论两党预算大战》载《美国研究》1996(2):
    104、蒋劲松:《论1995年美国预算大战》载《美国研究》1996(4);
    105、刘道玉:《中国怎样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载《高等教育研究》2003(2):
    106、贾志兰、邵守先:《大学生奖学金、贷学金与助学金制度的调查分析》载《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1);
    107、陈爱娟、万威武:《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的实证分析》载《高等教育研究》2002(6);
    108、李茂:《巴西:给上学的穷孩子发补助金》载《中国教师报》2004.1.14;
    109、董秀华:《基础教育财政制度比较研究》载《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6);
    110、黄锋:《农村教育负担现状拷问现代助学贷款政策》载《武汉金融》2005(11);
    111、佘占宏:《完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政策性研究》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112、林华:《国家助学贷款如何走出困惑》载《金融经济》2005(10):
    113、朴连淑:《关于发行教育公债的思考》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114、李庆豪、沈红:《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困境与出路》载《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6);
    115、郑启玮:《万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再思考》载《现代教育科学》2006(4):
    116、楼继伟:《效率、公平与公正的关系》载《新华文摘》2006(16):
    117、陈忠斌:《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载《江苏高教》2002(1);
    118、常亮:《美国助学贷款的做法可供借鉴》载《新京报》2004.9.1;
    119、杨莹:《英国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及助学贷款制度之改革》载《教育研究月刊》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0、陈中原、刘微:《一道难解的算术题--瞭望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国际状况》载《中国教育报》2003.1.26;
    121、洪雁:《教育话题:高校就该高消费吗?》载(21 世纪人才报》2002.9;
    122、初亚楠:《略论我国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建设》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字版)》第21卷第4期;
    123、侯书栋:《学生资助立法的初步研究》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2003.8.1;
    124、田贤国、郭永刚:《国家助学贷款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载《教育探索》2006(10);
    125、赵福江、张小军、王长安:《国家助学贷款立法的研究》载《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4卷第1期;
    126、杨建生、黄树标:《美国高校助学贷款立法经验及其启示》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
    127、程荃:《国家助学贷款的证券化模式及其法律分析》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34卷第1期;
    128、樊珍云:《对于完善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几点思考》载《企业家天地》2005.6;
    129、李庆豪、沈红:《中美学生贷款方案的比较分析》载《理工高教研究》2001(6);
    130、赵中建:《部分发达国家贷款偿还简评》载《思想·理论·教育》2000(21);
    131、张其友:《美国中等后教育资助和贷款项目的情况介绍》载《教育财会研究》1995(4);
    132、丁世友:《奖学金制度改革探讨》载《上海高教研究》1992(1);
    133、李红桃、朱俊文:《美国联邦担保学生贷款的经验及其启示》载《教育与经济》2002(4);
    134、王尧基:《试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缺陷及对策载》载《复旦教育论坛》2004(4);
    135、杨占平:《加强高校贫困生工作实效性的思考》载《云南教育》2003(6);
    136、侯新智:《助学贷款供求“死结”及政策创新的思考》载《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137、易忠、蒋年韬:《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的问题与对策》载《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38、刘延伟、王家传:《关于发展我国助学贷款若干问题的思考》载《消费经济》2000(4);
    139、刘凯湘、张劲松:《抵押担保若干问题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1(2);
    140、任辉:《关于成立我国政策性教育银行的思考》载《特区经济》2006(3);
    141、李新民、徐书杰:《建立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探讨》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4);
    142、田鸣、郭俊立:《教育信贷:人力资本投资的新领域》载《中国金融》2005(18);
    143、黄德思、张璘:《比较中外助学货款 尝试建立“教育发展银行”》载《武汉金融》2004(7);
    144、刘崇献:《以外汇储备设立“中国教育银行”》载《经济导刊》2006(1、2);
    145、王东霞:《教育彩票:一种新的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研究》载《南京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5;
    146、李存才:《彩票:市场待严管发行望攀升》载《中国财经报》2004.8;
    147、郭宇宽:《谁制造了国家助学贷款困局》载《博客中国》2004.06.18;
    148、唐棋、龙高民:《教育彩票:一种教育筹资的新途径》载《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2(1);
    149、张谋贵:《助学贷款如何不因噎废食》载《中国经济周报》2004(32);
    150、许晓鸿:《影响高校青年学生稳定问题分析及政策》载《求索》2004(3);
    151、易宪容、黄瑜琴:《中国机构海外债券融资研究》载《管理世界》2005(8);
    152、呼显岗:《关于开放我国地方公债市场的思考》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34卷第4期;
    153、章也微:《发行地方公债:弥补社会资本缺口的途径》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154、郭琳、陈春光:《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若干思考》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155、倪彬、倪玲:《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思考》载《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12月第14卷第4期;
    156、黄志钧:《对新助学贷款政策出台的若干思考》载《浙江金融》2004(11);
    157、高洪山:《美国大学如何筹措办学资金》载《国际人才交流》2000(3);
    158、霍世平、郑捧柱:《激励保降与学生管理》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8);
    159、贺美英、黄建华、游睿山:《搞好基金会工作,促进高校发展》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6卷增1期2005.11;
    160、赵中建:《学生贷款中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载《外国教育资料》2002(3);
    161、刘君:《筹资,筹资!中国高校蹒跚上路》载《教育与职业》2006.12:
    162、彭强、马洪波:《高校教育发展基金若干问题探析》载《中国成人教育》2005(12);
    163、李未:《完善教育基金会制度,拓宽高等教育筹资渠道》载《校长论坛》2003(2);
    164、盛冰:《推行弹性学习制度: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载《外国教育研究》2004(4);
    165、钟秉林、张健:《积极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努力开创高校人才培养新局面》载《中国大学教学》2002(4);
    166、徐颖:《关于弹性学分制与我国高校收费的思考》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4卷第1期2006.3;
    167、王幼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及改革的思考》载《青年研究》2002(2);
    168、李文长、刘亚荣:《国家助学货款的现状及政筑分析》载《高等教育研究》2005(5);
    169、陈道华:《论新时期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发展路径》载《高教探索》2005(4);
    170、邓基泽、姜峰、邓颖华:《论勤工助学教育功能的创新》载《中国青年研究》2006.12;
    171、陈晓飞、谭红生:《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路径拓展》载《中国青年研究》2007.2;
    172、罗建国:《勤工助学的历史考察及现状分析》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2);
    173、姜继红:《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社会学思考》载《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
    174、罗晓芳:《高校勤工助学可持续发展研究》载《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175、郑彩莲:《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和前景》载《中国青年研究》2002(6);
    176、张健:《对当前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几点思考》载《思想教育研究》2003(1);
    177、李光红、胡春毅:《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状况调查及对策》载《中国成人教育》2003(11):
    178、薛浩:《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载《江苏高教》2004(2);
    179、李靖茂、符志刚、邱伟青:《高校勤工助学育人模式探讨》载《南方论刊》2005(4);
    180、杨晨光:《华东师大九成本专科学生参加勤工助学》载《中国教育报》2006.5.11;
    181、孟祥昕、杨长锁、吕志宏:《高校贫困生心态及解决对策》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21卷第1期2007.2;
    183、隋丽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载《教育与职业》2006(30);
    184、吴滇、郭宪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载《大理学院学报》第5卷第1期2006.1;
    185、张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84);
    186、朱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载《教育与职业》2006(18);
    187、姚春、吴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支持策略》载《人才培育》2006.12.20;
    188、马燕、孙为立:《江苏大学生贷款新路:学子不还贷保险公司赔付》载《扬子晚报》2006.11.3;
    189、秦书凰:《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载《四川档案》2006(1):
    190、陈岩:《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载《当代青年研究》2006.9(2);
    191、杜萍:《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与实施》载《兰台世界》2006.8;
    192、张影:《构建我国助学贷款信用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载《化工高等教育》2005(1);
    193、柳劲松:《国家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构建》载《商业时代》2006(15);
    194、张琳:《国家助学贷款是建立社会信用机制的重要开端》载《南开助学报》2005.10 22;
    195、杜秀梅、毛祖桓:《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促进国家助学贷款》载《教育研究》2003(1);
    196、杨爱民:《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推进国家助学贷款》载《中国高等教育》2002(18);
    197、林铮:《建立大学生资信体系,保障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发展》载《商业时代》2006(15);
    198、陶力士、刘俊贵:《试论助学贷款的信用体系建设》载《教育财会》1996(4);
    199、胡志铭:《在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中建立信用机制的探讨》载《教育财会研究》2002(6);
    200、刘志娟:《从国家助学贷款看建立信用档案的必要性》载《档案学研究》2004(1);
    201、卞咸杰:《从助学贷款谈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载《档案时空》2003(4);
    202、周冀:《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与利用》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
    203、薛浩、于建业:《高校贫困生档案的构建》载《档案与建设》2004(10);
    204、童苏阳:《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大势所趋》载《兰台世界》2005(6);
    205、李春景:《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研究》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206、张晓东:《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促进消费信贷发展》载《常熟高专学报》2006(1);
    207、黄铭坚:《国家助学贷款困境》载《财经》2002(2);
    208、陈绪赣、张建一:《关于对高等教育学生资助问题的若干思考》载《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5);
    209、翁文艳:《教育公平的多元分析》载《教育发展研究》2000(3);
    210、柯文进:《对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分析》载《江苏高教》2001(6);
    211、柳国辉、谌启标:《国外学生资助政策及借鉴意义》载《教育政策学》1999(4);
    212、朱学召、张平:《基于融资理论的国内教育彩票发行模式研究》载《中国市场》2006(32);
    213、韦明伺:《试探教育彩票的发行》载《当代教育论坛》2004(8);
    214、张佩德、马忠元、胡建国:《中国教育发展银行的建立与管理》载《上海大学学报》1997(10);
    215、王宏林、李东、王华:《中外“助学贷款”对比研究》载《金融与投资》2001(1);
    216、丁慧:《国家助学贷款:商业银行的泪水》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4(7);
    217、刘晓欢、周松华:《民办教育怎么办》载《教育与管理》2000(8);
    218、徐广宇:《发行教育彩票的可行性思考》载《上海教育科研》2000.1.14:
    219、徐徐:《谁能打开老百姓的钱袋》载《读者》1999(9);
    220、魏后凯:《春风不度玉门关--我国启动西部大开发新战略》载《半月谈》2000(4);
    221、周宇:《教育彩票:比希望工程更有力的筹资方式》载《中国高等教育》2000(6);
    222、孟东军、张美凤、顾玉林:《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管理比较研究》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
    223、陈宗胜、周石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载《经济研究》,2001.4;
    224、葛延风:《城镇也要反贫困》载《经济学消息报》1996.11.15;
    225、陈淮:《挑战中国经济十大难题》载《智囊》2001.7;
    226、赵兴兰:《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强化生态环境建设》载《经济问题探索》2001(7);
    227、陈南岳、周晓东:《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的探讨》载《经济问题探索》2003;
    228、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博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3(4);
    229、徐万里:《校贫困生问题研究》,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12);
    230、马铭启:《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6(1)。
    1、 World Bank.Higher Education:The Lesson of Experience,Washington De.World Bank:1994.
    2、 John B.Lee,Financing a College Education-- How It Works,How It Changing[M].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Oryx Press,1999.
    3、 Robert B.Archibald,Redesigning the Financing Aid System-- Why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should Switch Roles with the Federal Government[M].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2.
    4、 World Bank.Sharing Rising Incomes.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7.
    5、 Sanford,T:Storm Over The States.New York:Mcgram Hill 1967.
    6、 Willam Gale & Joel Slemrod.Resurrecting the Estate Tax;Policy Briefing,The Broking Institution,June 2000,2.6.
    7、 The Editors of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The Almanac of Higher Education,1989- 1990.
    8、 Educatio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2005[M].OECD Publishing,Table B4.1.
    9、 Committee on Higher Education(1963)Higher Education Report(Robins Report),P.8
    10、 Sanderson,M.(1975)the Universiti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London:R out ledge & K ogan.P.221 -222.
    11、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1990/1991.
    12、 Anderson,C(1960)Grants to Students(Anderson Report),London:HMSO,P.28.
    13、 Barr,N(1989)Student Loans:The Next Steps,Aberdeen:Aberdeen University Press,P 111.
    14、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White Paper(Cm 5735)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Act2004
    15、 Tuition Fees- 2006 http://www.derby.ac.uk/home/study/un-dergr-aduate/tuition-fees.html 2005- 11- 10.
    16、 Government Failure:Tuition Fees for Higher Education- Activity http://www.bized ac.educators /16- 19/eco-momics/govpol/activity/failurel.htm2005- 11- 10.
    17、 Aggregate Fiscal Data by Foundation Type,2002(National Level)[EB/OL].http://www.fdncenter.org/fc- stats.
    18、 Charitable giving to higher education stabilizes in 2003;gift from alumni rebound after one - year decline.[EB/OL].http://www.rand.org/news/press.04/03.11.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