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舆论场与扭曲的党内意见交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发动的大跃进和反右倾运动,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错误估计了当时国内形势,导致当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现了重大错误,结果党内监督、党内意见交流工作走向了曲折。
     本论文试图以大跃进和反右倾时期的教训来说明,没有言论自由也就不能形成开放的舆论场,舆论场不能正确营造,就会使执政党内意见交流不能正常进行。从大跃进到反右倾时期,不仅社会被剥夺了言论自由,党内也被剥夺言论自由。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没有正常的社会舆论起作用,党内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意见交流。并且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强人大搞“一言堂”,并且通过新闻媒介营造了虚假的舆论场,使党内的意见交流遭到阻塞和扭曲,从而制定了不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决策。
     文章通过对大跃进和反右倾时期历史资料的考察,得出一般性结论。新闻媒介应该反映与党的领导机关不一样的意见,同时,执政党也要学会在新闻舆论活跃条件下工作。这样才会对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及其它工作的开展有益处。
It launched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anti-rightist campaign in china in 1950s,as it against the laws of objective economic and make a mistake in estimating the situation in china at the party's line,principles and policies。As a result,the supervision within the party,the exchange of views within the party work to the ups and downs。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ain that,it wouldn't be able to form an open field of public opinion . As that couldn't be made,it will make the exchange of views within the ruling party can not normally. Form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o the anti-rightist ,not only are the community deprived of freedom of speed. It's because of lacking of the environment of the discuss equality of the different views with in the party. And without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public opinion,it couldn't have a right exchange of views in the party。During this period,some political strongmen engage in say and form a false public opinion field through the
     Media. It makes that the exchange of views within party have been locked and distorted,which created the decision-making that not conducive.
     The article draw the general conclusions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anti-rightist. The media should reflect the different views with the party's leading bodies,while the ruling party should also learn to work in the active conditions of the news media. That will make a good for today's work about news and other useful work.
引文
[1]《舆论学概论》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第24页。
    [2]《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二版),魏永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9页。
    [3]《新闻舆论研究》王雄著,新华出版社,第14页。
    [4]《新闻舆论研究》王雄著,新华出版社,第101页。
    [5]《社会舆论原理》,刘建明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6]《社会舆论原理》,刘建明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7]《社会舆论原理》,刘建明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8]《大跃进中新闻报道失实论》,唐秀平,《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
    [9]《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张素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11]《文革浮夸“水稻亩产十三万斤”考证》,据以下网址: i.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5688138/281/02/76/3_1.html
    [12]《毛泽东选集》(5),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63页。
    [13]《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3年版,第156页。
    [14]《新闻工作论说集》,胡绩伟,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231页。
    [15]《红墙大事》2,张树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21页。
    [16]《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张素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17]《刘少奇年谱》(下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26页。
    [18]《中共南阳地方史简编》据以下网址http://www. nanyang. cn/zfwzswbm/ds/ds52.htm
    [19]《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上),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第153页
    [20]《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张素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21]《“水稻亩产十三万斤”新闻考》,靖鸣、周燕琳,《炎黄春秋》,2009年2月。
    [22]《狂热及其灾难》,王定,《南方周末》,1998年10月9日18版。
    [23]《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张素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24]《红墙大事》2,张树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
    [25]《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张素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26]《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991年,第368至369页。
    [27]《从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我国突发事件传播模式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腾鹏博士论文。
    [28]《李锐反“左”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1页。
    [29]《红墙大事》2,张树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10页。
    [30]《忆毛主席》,吴冷西,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113。
    [31]《忆毛主席》,吴冷西,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32]《李锐反“左”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33]《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张素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34]据以下网址:http://www.xici.net/main.asp?url=/u4356426/d29991619.htm
    [35]《办一张人民喜爱的报纸—胡绩伟自选集.新闻卷二》,胡绩伟,2002年,第12页。
    [36]《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上),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第235页。
    [37]《李锐反“左”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8页。
    [38]《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孙旭培,发表于《新闻学新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7月。
    [39]《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孙旭培,发表于《新闻学新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7月。
    [1]《舆论学概论》: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新闻舆论研究》:王雄著,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新闻舆论监督研究》:田大宪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5]《李锐反“左”文选》:李锐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毛泽东》:英国迪克·威尔逊著,中国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张素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8]《红墙大事2——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历史事件真相》:张树德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杨继绳著,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2008年版
    [10]《党内监督与党内民主》:冯秋婷,刊载于《新视野》,2004年第五期
    [11]《关于“党内民主”的若干问题的思考》:胡伟,刊载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2]《毛泽东关于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思想》:傅锁根,刊载于《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13]《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刘益飞、王凡,刊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14]《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的历史考察及其经验》:朱庆跃,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5]《办一张人民喜爱的报纸》:胡绩伟,胡绩伟自选集·新闻卷二,2002年5月
    [16]《“左”倾路线时期的人民日报》:杨立新,博士学位论文
    [17]《文革是各种卑鄙的宣传手法的集大成者》:徐佳丽
    [18]《“大跃进”运动时期新闻宣传产生的消极作用述评》:宇文利,党史纵论,2000年第6期
    [19]《“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舆论研究》:王宗敏,西北大学,08年硕士论文
    [20]《大跃进中新闻报道失实论》:唐秀平,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06期
    [21]《新闻学新论》:孙旭培,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22]《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孙旭培,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3]《当代中国新闻改革》:孙旭培,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4]《新闻传播法学》:孙旭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新闻与舆论》:胡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26]《新闻舆论监督》:杨明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27]《“大跃进”期间的河南农村人民公社》:孙保定,《党的文献》,1995年第4期;
    [28]《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毛寿龙,《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9]《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李庄,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30]《“大跃进”亲历记》:李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31]《“信阳事件”及其教训——〈信阳事件〉序言》:李锐,《炎黄春秋》,2002年第4期
    [32]《社会学》:[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安贞元,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4]《组织传播——平衡创造性和约束》:[美]埃里克·M·艾森伯格,小H·K·古多尔白春生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35]《二十世纪舆论学研究回顾》:张健康,中国传媒报告,2002年第1期
    [36]《公共舆论》(2002中译本):[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37]《媒体与民主》(2003中译本):[英]约翰·基恩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
    [38]《传播研究方法》(2000中译本):[美]利贝卡·鲁宾,艾伦·鲁宾,琳达·皮尔,北京华夏出版社
    [39]《民意》(2000中译本):[美]伯纳德·亨那西,赵雅丽、张同莹、曾慧琦译,台北:五南图书
    [40]《舆论传播学》:张学洪,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1]《新闻传播之自由与界限》:张永明,台北永元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42]《中国民意研究》:喻国明、刘夏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