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综合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疆高等教育需要大力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实用性人才,人才的培养要主动适应新疆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新疆综合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要科学定位、办出特色,使本地区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能够自主培养,以适应新疆地区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
     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源动力,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和专业、课程的设置。高校承担着高素质人力资本积聚、提升劳动力素质的重任,只有将综合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新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国家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总的原则是,把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在国家财力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西部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疆的教育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发展。问题在于教育的发展不能是滞后于经济社会而是应该优先和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的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良性循环轨道。
     目前,新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由1998年的8%提高到2005年的18.1%,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新疆高校中有11所设置了本科专业,而属于综合性大学有2所。本研究就新疆综合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结合新疆综合大学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培养综合素质和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力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有所突破,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疆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主线的多样化地方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合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要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能够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新疆综合大学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新疆综合大学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方面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talents culti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positioned scientifically and revolved around its own features so as to cultivate the specialists needed in this area and adapt itself to the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the employment marke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demand is the sourc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playing a decisive role in the setup and regulation of the goal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majors and courses. Only when the mod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s gear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and provide intellectual support can we bring up the talents needed in the local econom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mode of the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in th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of Xinjia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community. Centering around the goal of nurturing practical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rying to achieve breakthrough in the mode of the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to satisfy the local economic needs, the study is working on the pursuit of a diversified and local mode of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giving priority to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skills and improvement of quality.
     The reform of the mod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in Xinjiang, on the one hand, should adhere to the relations and laws outside educ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ocial needs for tal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form should follow the relations and laws within education,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ultivation goals and specification and harmonizing the different elements in the mode and improve the conformity between talents quality and talents goals.
引文
[1]修朋月,张宝歌.新世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138
    [2]王平祥,李忠云.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比较高等农业教育,2006(2):40
    [3]李红梅21世纪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5):12
    [4]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67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摸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0):10
    [1]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Z].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25
    [1]朱清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外部分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0.
    [1]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程方平.关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探索[M].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5.
    [4]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5]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6]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7]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8]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摸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9]黄国勋 席鸿建 曾冬梅,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10]金一鸣.中国教育类别与结构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山版社,1999
    [1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魁奈 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4]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5]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6]厉以宁,陈良.教育经济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7]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9]母国光,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
    [20]史万兵.高等教育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4,6
    [21]世界银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编写组著,教育部财务司组织编译.中国高等教育改革[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8
    [22]孙绵涛.高等教育学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1
    [23]谈松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4)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5
    [25]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6]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7]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山版社,2001
    [28]谢俊春,杜明奎.中国西部地区发展道路[M].兰州:兰州人学出版朴,
    [29]徐毅鹏.21世纪初叶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30]亚当.斯密 国富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1]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M]
    [32]余立主.高等学校与地方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1996
    [33]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4
    [34]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分析—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系统观[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5]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Z]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7]朱德武.人际关系与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8]朱坚强.教育经济学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9]朱清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0]克拉克著(美)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艾比布拉.西部人开发与民族高等教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2]安尼瓦尔.工程教育与新疆经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1999(5)
    [3]陈超.产业结构现代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5)
    [4]陈力.西部人才结构与调整[J].中国人才,2002(2):第18页
    [5]方竹兰,从人力资本到社会资本,学术月刊[J].2002,2
    [6]何万宁.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改革·创新·发展——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理丁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成果汇编》[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课题组.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适度规模及具结构优化初探[J].上海高教研究,1996(5)
    [9]李海芬.现阶段中国高校办学目标为何难以合理定位.[J].高等理科教育,2005.6
    [10]李振健,等.实验室开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
    [11]刘红梅.21世纪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5):12
    [12]龙虎编译,[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
    或基本的概念?[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
    [13]罗建辉译,[美]爱德华·格拉泽,社会资本的投资及其收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2003,
    [14]毛子.西部开发与新疆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1)
    [15]闵维方.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由[J].21世纪经济报道,2003,7.
    [16]潘懋元.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2(3),
    [17]热西丹.阿克木,西部人开发与新疆高校的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3)
    [18]施开良.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3
    [19]石火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高等教育改革[T].清华人学教育研究.2005(1)
    [20]陶靖轩,田林.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河南省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趋势预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0)
    [21]王根顺,沙良波.西部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3)
    [22]王根顺,陶春莉.对西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1)
    [23]王建军,张路.开展社会调查,培养适应性合格人才—新疆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社会调查分析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3(6)
    [24]王可植.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加强全面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1998(1)
    [25]王立军.中国教育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6王通讯.关于制定人才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中国发展战略,1993(2)
    [27]王平祥,李忠云.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比较高等农业教育,2006(2):40
    [28]修朋月,张宝歌.新世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138
    [29]杨树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兼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与苏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十论文
    [30]杨西川.西部地区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31]于付恩.新疆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调研报告[J].陕西师范人学学报,2007专辑
    [32]张日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33]张文剑等.教育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2(1)
    [34]张晓鹏.美国入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35]张振元.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36]赵长明、王玉芬.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6年第35期
    [37]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1):39—43
    [38]周树红等,做好全方位就业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3)
    [39]朱现平,徐佳丽.学科专业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0]Arther Levine, Handbook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Josses-BassPublishers,1978.
    [41]Asa S.Knowle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Vol,6, Jossey-Bass Publishers, San Francisco,1978, (美) Ep 克伯雷选编,华中师范大学教
    育系等译,外国教育史料,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2]Carl Bereiter. Liberal Education in a knowledge Society. Edided by Barry Smith.P. cm.
    [43]Gardner. H. 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basic books
    [44]J. Enders. A Chair System in Transition:Appointments, Promotions, and Gate-keeping in Germe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planning, Vol.41. No.1-2
    [45]James Morgan. German University:A Narrative of Personal Experience. Routledge Thoemmes Press,1984
    [46]John Henry Cardinal Newman.The Ideal of a University:Defined and Illustrated.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7
    [47]Levinson. M. (1999) The Demands of Liberal Edu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Trow,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ition from Mass to UniversalHigher Education, Daedalus, Winter,1970
    [48]Mulhall. S. Shift. A. Liberals and Communications. Edu. Blackwell
    [49]Peter Scott, The Meanings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The Societyfor Research in to Higher Education&Open University Press,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