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空间上看,以往研究成果对河南文化的研究,多侧重于文化史的研究,注重文化现象在时间上的变迁,但是对于文化现象的空间关注度不够。从时间上看,前人所研究问题多集中在河南具有都城或者陪都地位的汉唐北宋时期,对于河南文化地位衰落以后的明清民国时期这一时段研究比较薄弱。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来看,尚无前人对河南区域文化地理进行多个文化因子的系统整体研究。
     笔者从历史地理学专业视角出发,对于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重点关注两个问题。其一是空间问题。重点研究河南文化的省域特征和省内区域差异。这一点,主要通过对具体文化因子的时空演变过程的研究来展示。在研究河南省内对文化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指标意义的风俗、方言、地方戏、民间信仰等文化因子历史时期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划出六个综合文化区,即河北文化区、陕州文化区、西府文化区、南阳文化区、豫东黄河文化区和豫南楚文化区。其二是时间问题。主要研究明代以来河南文化地位衰落的原因。这是以往学者不曾深入论述的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代用指标间接分析法研究了现代河南方言研究领域长期忽略的闽语方言岛的分布问题。蝗神薄太后信仰由于历史悠久,连明清人都不清楚其信仰开始时间。笔者采用时间序列逆推法,用可信的最近的明清时期的资料一步一步向前逆推,终于推理出了薄太后信仰开始的东汉时代。虽然,研究的结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然而在现有资料稀缺的条件下,丰富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论文结论部分探讨了三个问题。其一是明代以来河南文化地位衰落的原因。对今天河南省的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二,提出明代以来虽然河南儒学文化衰落了,然而民间信仰文化和戏剧文化却取得了大发展,认为明代以来河南戏剧文化的发达是河南民间信仰发达的催生结果之一。其三,探讨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机制,指出文化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就是区域文化的分异。这是既往多部历史文化地理专著不曾注意的问题,推动了历史文化地理理论的发展。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Henan's culture mainly focused on cultural history in terms of space. They paid more attention on cultural changes at different times, but few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Henan, culture during Ha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hen the national capital or provisional capital was in Henan has been studied more thoroughly, but relatively weak during Ming, Qing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s due to the decline of Henan's cultural statu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the author focused on two issues on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culture geography of Henan since Ming Dynasty. One was space issue, the dissertation mainly discussed Henan-culture's provin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within the province, it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study of specific cultural factors'time-space evolution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cultural factors historic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stoms, dialects, local drama and folk belief which had significant meanings to cultural regional difference within Henan province. Henan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integrated cultural districts:Hebei cultural district, Shanzhou cultural district. Xifu cultural district, Nanyang cultural district, Yudong Yellow River cultural district. Yunan Chu cultural district. The other one was time issue, the author studied Henan's cultural decline cause since Ming Dynasty which was ignored by previous scholars.
     In terms of study method, the author used substitute target indirect method to analyse the Min-dialect island issue which was ignored in contemporary Henan dialect study field. The Locustdriving-God Bo-Empress Dowager belief was blurred since Ming-Qing Dynastry because of its remote history. The author used time array contrary-deduction method and reliable Ming-Qing materials, finally infered the starting peroid of East Han Danasty of the Bo-Empress Dowager belief. Although the result should be invested by time, but it enriched the study method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ck of available material.
     The conclusion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d three issues. One was the cultural status decline cause since Ming Dynasty, it had some referential meaning to mordern day Henan'cultual construction. Second was that the author regarded the Henan drama flourishing since Ming Dynasty as one of the Henan folk belief blooming's acceleration results.
     Third was the discussion of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and pointed out that its result was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culture, this issue was ignored by several previous historical culture geography books and thus promoted the theory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e geography.
引文
①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2页。
    ①李慕寒、沈守兵,《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人文地理》1996年第1期
    ②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③王越勇《文化发展中的空间因素——读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1期。
    ④转引自毛曦《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⑤王恩涌编著《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第6页。
    ⑥王恩涌编著《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第9页。
    ⑦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页。
    ①毛曦《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②勇《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学术研究》2002年第1期。
    ③谭其骧,《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207页。
    ④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⑤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页。⑥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与地区差异》,《复旦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①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①赵良坤《近代豫西的“亲迎”婚俗》,《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此段据王文楷等编纂《河南省地理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①房加洲《郑风婚俗刍议》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②赵良坤等《近代豫西的亲迎婚俗》,《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③苏全有,曹风雷《晚清时期永城婚俗述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④张艾平《浅议民国时期河南婚俗的变革》,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⑤梁景时《清末民初婚俗的演变述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①《中州民歌与婚俗》,《殷都学刊》1986年第1期。
    ②民国《新野县志》卷十六《礼俗志》
    ①王占柱,《栾川的婚丧礼俗及旧时帖式》,《栾川文史资料》第三四辑,1989年4月版。
    ②赵麟阁,《安阳市郊风俗札记》,《安阳文史资料》第八辑。
    ③陈雨门,《汴京汉族婚俗追忆录》,《开封文史资料》第三辑。
    ④李西鹤,《南阳县的婚嫁习俗》,《南阳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⑤赵麟阁,《安阳市郊风俗札记》,《安阳文史资料》第八辑。
    ⑥陈雨门,《汴京汉族婚俗追忆录》,《开封文史资料》第三辑。
    ①民国《新修阌乡县志》卷七《风俗》
    ①《嘉靖邓州志》卷十《赋役志·里甲》
    ②光绪《祥符县志》卷二十《丽藻志》
    ③道光《辉县志》卷十八《艺文四》
    ④民国《获嘉县志》卷九《娱乐·戏剧》
    ⑤道光九年《武陟县志》第十卷《风俗志》
    ①王培勤《滑县婚姻旧俗》,《安阳文史资料》第5辑。
    ②任思义《从浚县乡俗中的旧婚礼窥“六礼”的模影》,《浚县文史资料》第5辑。
    ③玄述贵,《台前风俗民情》,《濮阳文史资料》第12辑。
    ④民国《新乡县志》卷二《风俗志》
    ①王培勤《滑县婚姻旧俗》,《安阳文史资料》第5辑。
    ②民国《重修正阳县志》卷三《教育风俗节序附》
    ①费孝通《亲迎婚俗之研究》《社会学界》1934年第八卷。
    ②赵良坤《近代豫西的“亲迎”婚俗》,《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①杜志勇《豫西乡音方言之探古》,《陕县文史资料》第2辑。
    ①雍正《敕修河东盐法志》卷四《运城》
    ②《河南巡抚马慈裕奏遵旨给议严杜池盐私贩章程折(嘉庆十一年正月十七日录副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嘉庆十一年河东盐务改归商业档案史料选辑》,《盐业史》1990年第1期。
    ②刘影《皇权旁的山西——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156页。
    ③刘影《皇权旁的山西——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156页。
    ①张仓《清明秋千会与涧东村的由来》,《灵宝文史资料》第3辑,第116-117页。
    ②乾隆《河南府志》卷二十六《礼俗志(附方言)》
    ③乾隆《洛阳县志》卷二《地理志·风俗》
    ①乾隆《阌乡县志》卷二《风俗》
    ②光绪二年《灵宝县志》卷三《风俗志》
    ③清光绪七年刊本《宜阳县志》卷六《风俗》
    ①嘉靖《夏邑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
    ②嘉靖《尉氏县志》卷一《风土类》
    ③民国《西华县志》卷五《民政志·社会》
    ④民国五年《淮阳县志》卷二《地舆志下·风土》
    ⑤民国《项城县志》卷五《地理志·风俗》
    ⑥康熙《睢州志》卷二《河患》
    ①嘉靖《鄢陵县志》卷四《官师志·风俗》
    ②康熙《陈留县志》卷十一《风俗》
    ③光绪《睢州志》卷三《建置志·风俗》
    ④光绪《永城县志》卷十三《俗产志·风俗》
    ①嘉靖《许州志》卷七《典礼志·风俗》
    ①康熙三十四年《汝宁府志》
    ②赵良坤,库世昌《近代豫西的“亲迎”婚俗》,《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③顺治《汝阳县志》录明代邑令魏廷相序。
    ①嘉靖《光山县志》卷一《风土志·风俗》
    ②康熙《上蔡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
    ①民国《孟县志》卷八《社会·礼俗》
    ②民国二十五年《重修信阳县志》卷十七《礼俗志二》
    ③民国二十三年《淮阳县志》卷二《风土志·礼俗》
    ④民国《长垣县志》卷八《风土志·礼俗》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二百九十六
    ①乾隆《临颍县志》卷四《教典·坛祀》之下《风俗》目
    ②乾隆《洛阳县志》卷二《地理志·风俗》
    ③乾隆三年《安阳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
    ④光绪十八年《内黄县志》卷四《风土》
    ⑤民国《新乡县志》卷二《风俗志》
    ⑥光绪《永城县志》卷十三《俗产志·风俗》
    ①田文镜《抚豫宣化录》卷《通饬查禁事(查禁暴露枯骨)》
    ②道光《武陟县志》卷十《风俗志》
    ③乾隆《阳武县志》卷五《风俗志》
    ④嘉靖《通许县志》卷上《风俗》
    ⑤嘉靖《太康县志》卷四《礼乐》
    ⑥康熙《罗山县志》卷四《典礼志·乡仪》
    ⑦民国《项城县志》卷五《地理志·风俗》
    ⑧民国《获嘉县志》卷九《风俗》
    ①嘉庆《鲁山县志》卷十《地理志五·风土》
    ②民国《新修阌乡县志》卷七《风俗》
    ③道光《辉县志》卷四《地理志·风俗》
    ④光绪《南乐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附》
    ⑤道光《武陟县志》卷十《风俗志》
    ⑥田文镜《抚豫宣化录》卷三《饬禁闹丧》
    ① 光绪《永城县志》卷二十六《忠义》
    ②民国《许昌县志》卷十五《社会》
    ③嘉庆《孟津县志》卷十《艺文一》
    ①民国《孟县志》卷八《社会·礼俗》
    ②民国二十三年《淮阳乡村风土记》
    ③乾隆《祥符县志》卷二《地理·风俗》
    ④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三《江北四省·河南》
    ⑤ (清)田文镜《抚豫宣化录》卷三《为劝谕各崇节俭以裕民财事(饬遵颁发告示)》
    ⑥乾隆《卫辉府志》卷十九《风俗》
    ⑦民国《重修滑县志》卷七《民政·风俗》
    ⑧民国《获嘉县志》卷九《风俗》
    ⑨民国《封丘县续志》卷二《地理志·风俗》
    ①民国《重修滑县志》卷七《民政·风俗》
    ①嘉庆二十四年《安阳县志》卷二十五《循政志》
    ②李全生主编《林县民俗志》,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239页。
    ③田聚常主编《濮阳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第162页。
    ④张玉林等《洛阳民俗汉民丧葬礼俗概述》,《洛阳文史资料》第1辑。
    ①民国《洛宁县志》卷二《风俗》
    ②孙全忠《德亭婚丧礼俗》,《嵩县文史资料》第2辑。
    ③张玉林等《洛阳民俗汉民丧葬礼俗概述(三)》,《洛阳文史资料》第5辑。
    ④张玉林等《洛阳民俗汉民丧葬礼俗概述》,《洛阳文史资料》第1辑
    ⑤民国《灵宝县志》民国《灵宝县志》卷二《人民·风俗》
    ⑤民国《灵宝县志》民国《灵宝县志》卷二《人民·风俗》
    ⑥三志《陕县旧乡风民俗略述》,《三门峡文史资料》第3辑
    ①民国《方城县志》卷三《民政·祀典·风俗》
    ②康熙《邓州志》卷二《舆地志·风俗》
    ③民国二十三年《淮阳县志》卷二《风土志》
    ④民国《鄢陵县志》卷五《地理志二·风俗》
    ⑤民国《项城县志》卷五《地理志》
    ①民国五年《淮阳县志》卷二《地舆志下·风土》
    ①民国《重修信阳县志》卷十七《礼俗志二》
    ②乾隆六十年《新蔡县志》卷四《典礼志·乡仪》
    ①乾隆《汲县志》卷六《风土志·岁时》
    ②民国《重修滑县志》卷七《民政·风俗·岁时》
    ③民国《林县志》卷十《风土》
    ④乾隆《新乡县志》卷十八《风俗志·岁时》
    ⑤乾隆《原武县志》卷二《风俗·岁时》
    ⑥民国《阳武县志》卷三《礼俗志·岁时节序》
    ①民国《获嘉县志》卷九《风俗·岁时纪略》
    ②(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乾隆刻本
    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乾隆刻本
    ②民国《密县志》卷六《风土志》
    ③乾隆五十四年《偃师县志》卷五《风土记》
    ④乾隆五十四年《彰德府志》、康熙《林县志》、民国《林县志》、乾隆《安阳县志》、光绪《内黄县志》、乾隆《卫辉府志》、道光《辉县志》、乾隆《汲县志》
    ⑤刘式武《送羊》,浚县《文史资料》第2辑。
    ⑥刘式武《民间“送羊”的风俗习惯》,《鹤壁文史资料》第3辑。
    ⑦民国《林县志》卷十《风土》
    ①乾隆《林县志》卷五《风土志·俗礼记》
    ②乾隆《汲县志》卷六《风土志·岁时》
    ③崔复生《送羊的来由》,《林县文史资料》第2辑
    ④刘式武《送羊》,《浚县文史资料》第2辑
    ⑤刘式武《民间送羊的风俗习惯》,《鹤壁文史资料》第3辑
    ①李金生编,《林县民俗志》,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276页。
    ①戴景琥主编,《义马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第261页。
    ②曹金财主编,《卢氏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第182页。
    ③李士纯,《卢氏民俗(岁时节令)》,《卢氏文史资料》第4辑
    ①周家樵编,《灵宝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190页。
    ②邓建华,《豫西民俗见闻录续》,《三门峡文史资料》第2辑
    ③李士纯,《卢氏民俗(岁时节令)》,《卢氏文史资料》第4辑
    ④孙国文编《内乡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244页。
    ⑤民国《新野县志》卷八《礼俗志·时节》
    ①乾隆《河南府志》卷二十六《礼俗志·岁时》
    ②康熙《商邱县志》卷一《风俗·节序》
    ③嘉靖《夏邑县志》卷一《地理志·节序》
    ④民国《夏邑县志》卷一《地理志·风土》
    ⑤光绪《扶沟县志》卷十《风土志·风俗》
    ⑥河南省夏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夏邑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506页。
    ⑦万历《商丘县志》卷九《艺文》
    ⑧民国《鄢陵县志》卷五《地理志二·风俗》
    ⑨嘉庆《密县志》卷十一《风土志》
    ①民国《长葛县志》卷三《政务志·礼节》
    ②民国二十五年《信阳县志》卷十七《礼俗志二·岁时节物》
    ③康熙《陈州府志》卷二《陵墓》
    ①民国五年《淮阳县志》卷十八《艺文下》
    ②民国五年《淮阳县志》卷二《地舆志下·风土》
    ③民国二十三年《淮阳县志》卷二《风土志·礼俗》
    ④乾隆《光州志》卷三十《风俗志》
    ⑤顺治《固始县志》卷二《舆地·风俗》
    ①乾隆《光州志》卷三十《风俗志》
    ②清顾禄《清嘉录》卷三《三月·野菜花》,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6月来新夏点校本。
    ③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杂说第三十》
    ④陈师道《后山谈从》,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从刊》,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1版。
    ⑤民国十一年出版《金陵杂志》(旅游指南性质的小册子,仅一本、。
    ⑥《嘉靖永城县志》卷一《风俗,节序附》⑦道光《淮宁县志》卷六《风土志·岁时》
    ⑧民国二十七年《汝南县志》卷十一《社会考》
    ①民国《正阳县志》卷三《风俗》
    ②李光轸《罗山民俗轶闻》,《河南文史资料》第61辑
    ③嘉靖《光山县志》卷一《风土志·风俗》时节
    ④乾隆《光山县志》卷十三《风俗》
    ⑤嘉靖《商城县志》卷六《典礼志·节序》
    ⑥乾隆《祥符县志》卷二《地理·风俗·节序》
    ①顺治《息县志》卷二《舆地下·风俗》
    ②李光轸《罗山民俗轶闻》,《河南文史资料》第61辑
    ③李光轸《罗山民俗轶闻》,《河南文史资料》第61辑
    ④光绪十三年《光州志》卷一《建置志·风俗》
    ⑤乾隆《光州志》卷三十《风俗志》
    ①民国《商城县志·艺文志》
    ②徐德瑞《放河灯》,信阳市文联,信阳市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编《信阳书下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121页
    ①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方言》1985年第1期,2-5页。
    ②李荣《晋语的分区(稿)》,《方言》,1986年第4期253-261页。
    ③贺巍的《获嘉方言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10月第1版。
    ④贺巍的《洛阳方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⑤张启焕、陈天福、程仪等著《河南方音概况》河南师范大学科研处编。
    ⑥张启焕、陈天福、程仪等著的《河南方言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⑦邵文杰主纂《河南省志·方言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
    ①王幼侨《河南方舆人文志略》第三编《政治·言语》
    ②民国《淇县志》第七章《风俗》
    ③(清)李绂《穆堂类稿》别稿卷四十六,清道光十一年奉国堂刻本。
    ①(清)华学澜《辛丑日记》,民国商务印书馆本
    ②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方言》,1986年第4期,第253-261页。
    ③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方言》1985年第1期,第2-5页。
    ④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方言》,1986年第4期,第253-261页。
    ⑤民国《安阳县志》卷十《社会志·方言》
    ⑥民国二十四年《汲县今志》第七章《风俗》
    ①乾隆《新乡县志》卷十八《风俗志》
    ②贺巍《获嘉方言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10月第1版。
    ③裴泽仁《明代人口移徙与豫北方言》,《中州学刊》1988年第4期。
    ④袁蕾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⑤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方言》1986年第4期。
    ⑥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方言》1986年第4期。
    ①民国《安阳县志》卷十《社会志·方言》
    ②李全生主编《林县民俗志》,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90页。
    ③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方言》1985年第1期,第2-5页。
    ④贺巍,《官话方言研究》,方志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102页。
    ⑤民国二十四年《汲县今志》第七章《风俗》
    ①王幼侨《河南方舆人文志略》第三编《政治·言语》
    ②嘉庆《渑池县志》卷七《礼俗》《附方言》
    ③王幼侨《河南方舆人文志略》第三编《政治·言语》,民国二十一年北平西北书局发行。
    ④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方言》1986年第4期。
    ⑤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方言》,1985年第3期第163—170页。
    ①张世方《汉语方言三调现象初探》,《语言研究》2000年第4期。
    ②赖仙仙,《河南洛宁方言语音研究》,中国知网硕士论文库。
    ③张启焕等《河南方言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④曹金财主编《卢氏民俗志》第四章《方言土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⑤曹金财主编《卢氏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第101页。
    ⑥曹金财主编《卢氏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第101页。
    ⑦杜志勇在《豫西乡音方言之探古》,《陕县文史资料》第2辑。
    ①杜志勇《豫西乡音方言之探古》,《陕县文史资料》第2辑。
    ②(明)于若瀛《弗告堂集》卷十,明万历刻本。
    ③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
    ④张启焕,陈天福,程仪,《河南方音概况》,河南师范大学科研处铅印本1983。
    ⑤王幼侨《河南方舆人文志略》,民国二十一年北平西北书局发行,第209—212页。
    ⑥乾隆《新安县志》卷六《风土志·方言》
    ⑦贺巍《中原官话的分区(稿)》,《方言》2005年第2期136—140页。
    ①乾隆《河南府志》卷二十六《礼俗志(附方言)》
    ②乾隆《新安县志》卷六《风土志·方言》
    ③光绪《宜阳县志》卷六《风俗·方言》
    ①民国《孟县志》卷八《社会·方言》
    ②河南省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南阳地区分会地理志办公室编,《河南省南阳地区地理志》,1991年10月版。
    ③裴泽仁,《明代流民与豫西方言——河南方言的形成二》,《中州学刊》,1990年第4期。
    ①王幼侨《河南方舆人文志略》(民国二十一年成书,北平西北书局发行)第三编《政治·言语》
    ①徐永康《漫话土语妄溯源》,《周口文史资料》第3辑。
    ②采自夏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夏邑县志·方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③王幼侨《河南方舆人文志略》(民国二十一年成书,北平西北书局发行)第三编《政治·言语》
    ①民国《重修信阳县志》卷十七《礼俗志二·方言》
    ②《官话方言的分区》,《方言》1985年第1期,第2-5页。
    ③叶祖贵,《河南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的差异》,《方言》2010年第3期,237-244页。
    ④乾隆《光山县志》卷十三《风俗》
    ⑤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方言》1985年第1期,第2-5页。
    ⑥叶祖贵,《河南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的差异》,《方言》2010年第3期,237-244页。
    ①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55页。
    ②张宪文《略论清初浙江沿海的迁界》,《浙江学刊》,1992年第1期。
    ①《康熙起居注(第一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8月第1版。
    ②林溪洁《新野闽营人的来历》,《新野文史资料》第11辑。
    ①陈建樾《“台湾村”:一个移民村落的想像、构建与认同》,《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②乾隆《宜阳县志》卷二《赋税志·分里》
    ③嘉庆《鲁山县志》卷十《地理志五·里甲》
    ①新修《鲁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88页。
    ②林瑞五《鲁山林姓溯源》,《鲁山文史资料》第8辑。
    ③蔺景纶,《清初来鲁屯田官兵的有关史料》,《鲁山文史资料》第24辑。
    ④民国《洛宁县志》卷八《艺文续》
    ⑤乾隆《新野县志》卷二《建置志·里甲》
    ①《中国民间谚语集成·河南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6年3月北京第1版,第593页。
    ②康熙《邓州志》卷三《建置志·武备》
    ③乾隆《邓州志》卷十三《武备(武胄、武功附)》
    ④民国《方城县志》卷四《财政·田赋》
    ①王鼎森、刘玉生,《方城县人口的发展与迁移》,《方城文史资料》第9辑
    ②王保真《官庄街王氏迁泌阳由来及十八家营》,《泌阳文史资料》第二辑。
    ③新修《鄢陵县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8页。
    ④康熙《兰阳县志》卷二《田赋志·屯政》
    ⑤道光《淮宁县志》卷十七《名宦》
    ①康熙《息县续志》卷三《食货志·移驻》
    ②乾隆五十一年《光山县志》卷十二《田粮》
    ①杜世伟《河南邓州高山族“闽营”背景初探》,《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②陈建樾《“台湾村”:一个移民村落的想像、构建与认同——河南邓州高山族村落田野调查报告》,《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③陈建樾《“台湾村”:一个移民村落的想像、构建与认同——河南邓州高山族村落田野调查报告》,《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④张振杰,《洛宁“闽营人”》,《中州统战》,1999年第6期
    ①民国《新乡县志》卷二《风俗志》
    ②黄居仁《靠山黄戏在栾川的兴衰》,《栾川文史资料》第2辑
    ③乾隆三年《汤阴县志》卷九《艺文志》《会记(清杨世达)》
    ①民国《沁阳县志稿》卷八《民族志·风俗》
    ②民国《获嘉县志》卷九《娱乐》
    ③康熙《上蔡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附录知县杨廷望禁戏详文。
    ①《明史》卷一百十五《兴宗孝康皇帝列传》
    ②汪介人著《中州杂俎》卷一《地理一》
    ③(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三百四十一,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④《明史》卷一百二十《诸王传》
    ⑤《明史》卷一百二十《诸王传》
    ①《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
    ②(清)常茂徕注本《如梦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
    ③(明)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文卷六,明刻本。
    ④(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四封建考,明万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
    ⑤(明)张居正《张太岳先生文集》卷十八,明万历四十年唐国达刻本。
    ⑥(清)吴伟业《绥寇纪略》卷十二《虞湍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⑦(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三十五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二说部,明万历刻本。
    ⑨(清)张豫章《四朝诗》明诗卷一百八七言绝句八,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①(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二十,清陈氏听诗斋刻本,《相州禅房》。
    ②(清)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初编卷十《禁御秘闻三十四则》“宫中杂戏”条。
    ③(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清道光七年姚氏刻同治八年补修本。
    ④(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清道光七年姚氏刻同治八年补修本。
    ①秦启安,《怀梆在辉县》,《焦作文史资料第10辑(怀梆专辑)》
    ②民国《获嘉县志》卷九《娱乐·戏剧》
    ③民国《重修林县志》卷十《风土·习俗》
    ④《林县戏曲志》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编1988年出版,第104页。
    ①民国《安阳县志》卷十《社会志·戏剧》
    ②民国《安阳县志》卷十《社会志·声乐》
    ③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月第1版。
    ①戴景琥主编,《义马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第273页。
    ②杜志勇在《豫西乡音方言之探古》,陕县文史资料》第2辑。
    ③赵书信《靠山黄班和它的演出风习》,《栾川文史资料》第3-4辑。
    ④民国《河南新志》卷三《礼俗》
    ①民国《新安县志》卷九《社会》
    ②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月第1版,第6页。
    ③清抱阳生编著《甲申朝事小纪》初编卷九《园园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④(清)吴伟业《绥寇纪略》卷九
    ⑤采自黄居仁《靠山黄戏在栾川的兴衰》,《栾川文史资料》第2辑。
    ①采自黄居仁《靠山黄戏在栾川的兴衰》,《栾川文史资料》第2辑。
    ②张履嫌《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中国曲艺志河南卷编辑部1989年重印本,第6页。
    ③焦水科《堤东村戏史》,《巩县文史资料》第8辑。
    ①采自黄居仁《靠山黄戏在栾川的兴衰》,《栾川文史资料》第2辑。
    ②乾隆《永宁县志》卷一《风俗志》
    ①王振峰《古今朱仙镇》,《开封文史资料》第1辑。
    ②(清)李绿园著,栾星校注《歧路灯》,中州书画社1980年版,第885页。
    ③民国《河阴县志》卷八《风俗物产考·习尚》
    ①李和贵,王心平,《商丘县戏剧史话》,《商丘文史资料》第6辑。
    ②参看文智《夏邑三班戏班》,《夏邑文史资料》第2辑。
    ③姚寿仁,《南阳市戏曲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第1页。
    ④孙国文,《内乡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349页。
    ⑤王金祥,《方城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
    ⑥谢丹枫,《河南地方戏剧种之一——宛梆》,《河南文史资料》第13辑。
    ①康熙《上蔡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
    ②民国二十七年《汝南县志》卷十一《社会考》
    ③李乐同整理,《汝南近代戏曲活动记略》,《汝南文史资料》第4辑。
    ④方清远等《信阳县皮影戏》,《信阳县文史资料》第6辑。
    ①据苑学启等《固始京剧庆寿班、双河班简介》,《固始文史资料》第1辑。
    ①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6页。
    ②原载河南《戏曲艺术》1984年第一期,收入韩德英《豫剧源流考论》一书。
    ③此书罕见,收入韩德英,赵再生编《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85年12月第1版。
    ④原载河南《戏曲艺术》1981年第3、4期,收入《豫剧源流考论》一书。
    ①原载《河南戏剧》1980年第2期,收入《豫剧源流考论》一书。
    ②收入1982年10月太原梆子声腔学术讨论会《梆子声腔学术讨论会论集》。
    ①《孔尚任诗文集》卷四《平阳竹枝词五十首》
    ②《老树红花——同州梆子的历史》,第27页。
    ③(清)李绿园著,栾星校注《歧路灯》,中州书画社1980年版,第885页。
    ④王泽庆,《从河东文物探蒲剧源流》,《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山西省文化厅戏剧工作研究室山西人民出版1984年06月第1版。
    ①(清)卢綋《四照堂诗集》卷五,清康熙汲古阁刻本。
    ②(明)吴国伦《甔甄洞稿》甔甄洞稿卷三十四,明万历刻本。
    ③(清)顾景星《白茅堂集》卷十三,清康熙刻本。
    ④(清)百龄《守意龛诗集》卷三壬寅,清道光读书乐室刻本。
    ⑤乾隆《安阳县志》卷四《祠祀》
    ①(清)万斯同《明史》卷四百八《盗贼传》,清钞本。
    ②(清)阮葵生《茶余客话》茶余客话卷四,清光绪十四年本。
    ③嘉庆《密县志》卷七《建置志·坛庙》
    ①同治《叶县志》卷九《艺文志》
    ②道光《武陟县志》卷十九《古迹志》
    ③乾隆《太康县志》卷一《庙寺》
    ④康熙《滑县志》卷三《建置志·坛庙》
    ⑤嘉庆《盂津县志》卷三《建置志·祀典》
    ⑥《弘治偃师县志》卷四《诗》
    ⑦《嘉靖鄢陵县志》卷七《杂志·庙宇》
    《嘉靖郾城县志》卷二《庙宇》
    ⑧顺治《临颍县志》卷七《寺观》
    ⑨乾隆《通许县志》卷九《艺文志》
    ①康熙《上蔡县志》卷二《建置志·祠庙》
    ②《顺治阌乡县志》卷五《艺文志》
    ③民国《重修正阳县志》卷一《建置·坛庙》
    ①朱海滨《民间信仰——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江汉论坛》2009年第3期。
    ②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③民国《长葛县志》卷二《营缮志·坛庙》
    ④乾隆六十年《新蔡县志》卷九《艺文》
    ①民国《安阳县志》卷十一《宗教志》
    ②民国《汝南县志》卷三《古迹·古寺观》
    ①(清)尹会一《健余先生抚豫条教》卷三,清畿辅丛书本。
    ②嘉庆二十四年《安阳县志》
    ①(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五十六《病龙》,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武亿《安阳县金石录》卷十,清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③乾隆《孟县志》卷九《金石下》
    ④乾隆《孟县志》卷十《杂记·风俗》
    ①乾隆《原武县志》卷九《艺文》
    ②(清)陈锦《补勤诗存》卷十二归舟消夏录,清光绪三年橘荫轩刻光绪十年增修本。
    ③(清)官修《清通志》卷三十七《礼略》,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薛福成《庸盒笔记》卷四述异《武员唐突河神》,清光绪二十三年遗经楼刻本。
    ①(清)余缙《大观堂文集》卷一,清康熙三十八年刻後印本。
    ②(清)靳辅《治河奏绩书》卷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康熙三十二年《睢州志》卷二《河患》
    ④嘉靖《兰阳县志》卷二《田赋志·河夫》
    ①《乾隆仪封县志》卷十二上《艺文志》,(故宫珍本丛刊河南第二册)
    ②光绪《虞城县志》卷九《艺文志》
    ①民国《重修滑县志》卷十四《职官》
    ②民国《重修滑县志》所附《滑县金石录》卷六
    ①民国《陕县志》卷一《大事记》
    ②乾隆十一年《渑池县志》卷上《建置志·庙祀》
    ③李留文《河神黄大王:明清时期社会变迁与国家正祀的呼应》,《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
    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八,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元脱脱《宋史》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⑥元脱脱《金史》卷二十七志第八《河渠志》,百衲本景印元至正刊本。
    ⑦(清)魏源《元史新编》卷三本纪二,清光绪三十一年邵阳魏氏慎微堂刻本。
    ①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50页。
    ②嘉靖《郾城县志》卷十《文集》
    ①嘉庆《密县志》卷七《建置志·坛庙》
    ②康熙《考城县志》卷一《寺观》
    ③民国《封邱县志》卷五《建置志·诸庙》
    ④邹逸麟, 《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7页。
    ①乾隆《光州志》卷十一《坛庙志》
    ①(清)薛福成《庸盒笔记》卷四述异《武员唐突河神》,清光绪二十三年遗经楼刻本。
    ②(宋)蔡襄《端明集》莆阳居士蔡公文集卷第八,宋刻本。
    ③(宋)韩琦《安阳集》卷十九律诗三十八首,明正德九年张士隆刻本。
    ④(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宋百川学海本。
    ⑤张晓虹、程佳伟《明清时期黄河流域金龙四大王信仰的地域差异》, 《历史地理》第25辑,第241页。
    ①民国《郾城县记》卷十七《金石篇》
    ②乾隆三年《安阳县志》卷四《祠祀》
    ①民国《林县志》卷十八《补遗》
    ②肖华锟《寻访南阳妈祖庙》,《大河报》2006年12月12日。
    ①(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清乾隆五十五年湛贻堂刻本。
    ②骆立群《邓州古代史考》,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③王保真《官庄街王氏迁泌阳由来及十八家营》,《泌阳文史资料》第二辑。
    ①骆立群《邓州古代史考》,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②咸丰《淅川厅志》卷一《舆地志·寺观》。
    ③(清)吴省钦《白华诗钞》里区集二,清刻本。
    ④(清)陈维崧《迦陵词全集》卷一,清康熙二十八年陈宗石患立堂刻本。
    ⑤民国《正阳县志》卷一《建置·坛庙》
    ①民国《信阳县志》卷五《祠坛》
    ②民国《商水县志》卷十《祠庙志》
    ③顺治《汝阳县志》卷九《人物·列传》
    ④(明)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文卷十,明刻本。
    ⑤(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九十三,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⑥(明)李贤《明一统志》卷五十五《临江府》,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潘耒《遂初堂集》诗集卷七江岭游草,清康熙刻本。
    ②(清)彭孙贻《茗斋集》卷十五,四部丛刊续编景写本。
    ③(清)陈寿祺《左海文集》卷九,清刻本。
    ④(清)桑调元《弢甫集》弢甫集卷六序,清乾隆刻本。
    ⑤(明)帅机《阳秋馆集》卷二十二,清乾隆四年修献堂刻本。
    ⑥道光《河内县志》卷十六《营建志·祠庙》
    ⑦道光《河内县志》卷十六《营建志·祠庙》
    ①嘉庆《密县志》卷七《建置志·坛庙》
    ②(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十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平步青《霞外攈屑》卷十《玉雨淙释谚》,民国六年刻香雪崦丛书本。
    ④(清)李慈铭《白华绛柑阁诗集》卷壬,清光绪十六年刻越缦堂集本。
    ⑤(明)曹金《(万历)开封府志》卷十五《祠祀》,明万历十三年刻本。
    ①嘉靖《郾城县志》卷二《庙宇》
    ②顺治《临颍县志》卷七《寺观》
    ③(宋)张方平《乐全集》卷三十五祭文,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弘治《偃师县志》卷一《祠庙》
    ⑤嘉庆《孟津县志》卷三《建置志·祀典》
    ⑥(清)张九钺《紫岘山人全集》外集卷一,清咸丰元年张氏赐锦楼刻本。
    ①乾隆《重修伊阳县志》卷四《艺文志二》
    ②乾隆《富平县志》卷八《记》
    ③乾隆《富平县志》卷八《记》
    ①(清)张九钺《紫岘山人全集》外集卷一《好妨之祀》,清咸丰元年张氏赐锦楼刻本。
    ②(清)沈青峰《(雍正)陕西通志》卷七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明)祝允明《祝子志怪录》卷三,明刻本。
    ④(宋)曾慥《类说》卷二十八,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
    ②张小锋《薄太后“配食”高庙与光武晚年政局》,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③(清)阎尔梅《白耷山人诗文集》文集卷上,清康熙刻本。
    ①《康熙长葛县志》卷八《艺文志下》
    ②乾隆《续河南通志》卷之七十四《艺文志》
    ③章义和《关于中国古代蝗灾的巫禳》, 《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第3期。
    ④代洪亮《民间记忆的重塑:清代山东的驱蝗神信仰》, 《济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⑤(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七群祀考一,民国景十通本。
    ⑥(清)褚人获《坚瓠集》余集卷四,清康熙刻本。
    ①嘉庆《密县志》卷七《建置志·坛庙》
    ①(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上《五行志》第七上,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②民国《获嘉县志》卷四《建置志下·祠祀》
    ③民国《西平县志》卷五《寺庙》
    ④道光《禹州志》卷十卷十三《祠祀志》
    ①(清) 阎镇珩《六典通考》卷一百六十四《王政考》,清光绪刻本。
    ②(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八群祀考二,民国景十通本。
    ③光绪《祥符县志》卷十二《祠祀志上》·祠庙》
    ④姚崇新《“火神庙”非袄庙辨》,《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3期。
    ①嘉靖《夏邑县志》卷八《艺文志》
    ② (清)顾禄《清嘉录》卷六,清道光刻本。
    ③ (清)俞蛟《梦厂杂着》卷三《乡曲枝辞上》,清刻深柳读书堂印本。
    ①清 慵讷居士《咫闻录》卷八 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②道光《广东通志》卷一百四十八《建置略》
    ③(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卷十九,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本。
    ④乾隆《灵宝县志》卷五《艺文上》
    ⑤嘉庆《密县志》卷七《建置志·坛庙》
    ⑥民国《荥阳县志》卷二《舆地志·风俗》
    ①民国《荥阳县志》卷八《人物志·方伎》
    ②康熙《新郑县志》卷二《风俗志·习俗》
    ③嘉庆《密县志》卷七《建置志·坛庙》
    ④万历《商丘县志》卷九《艺文》
    ⑤(明)曹金《(万历)开封府志》卷三,明万历十三年刻本。
    ⑥(清)王士俊《(雍正)河南通志》卷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民国《商城县志》卷四《营缮志·坛庙》
    ②(汉)刘安《淮南鸿烈解》淮南鸿烈解卷第五,四部丛刊景钞北宋本。
    ③(宋)李防《太平御览》卷第二十一时序部六,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①民国《安阳县志》卷十《社会志·歌谣》
    ②民国《获嘉县志》卷九《谚语》
    ③民国《方城县志》卷三《民政·方言》“俗语格言”条
    ④民国《密县志》卷六《风土志·里谚》
    ⑤民国二十八年《禹县志》卷十一《谣俗志》
    ⑥民国《汝南县志》卷十一《社会考·歌谣》
    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初年整饬民风民俗史料》(下),《历史档案》2001年第2期。
    ①民国《获嘉县志》卷九《风俗·娱乐》
    ②乾隆《原武县志》卷二《风俗》
    ③乾隆《汜水县志》卷十三《风俗》
    ④民国《新野县志》卷八《礼俗志·风俗》
    ⑤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第97页。
    ⑥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⑦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⑧梅莉《明清时期的真武信仰与武当山朝山进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梅莉《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⑨梅莉《明清河南武当进香风俗浅谈》,《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①民国《获嘉县志》卷九《风俗·娱乐》
    ②道光《辉县志》卷十八《艺文四》
    ③民国二十六年姚家望、黄荫柟著《封丘县续志》
    ④田聚常主编《濮阳民俗志》,中州古籍1993年9月第1版,第111页。
    ①叶涛《碧霞元君信仰与华北乡村社会——明清时期泰山香社考论》,《文史哲》2009年第2期。
    ①周家樵主编《灵宝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01-202页。
    ②以上引自戴景琥《义马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第192页。
    ③朱国祯著《涌幢小品》卷二十《关云长四则》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1959年11月第1版,第465-466页。
    ④民国《重修信阳县志》卷十七《礼俗志二·祭礼》
    ①乾隆《永宁县志》卷一《风俗志》
    ①民国《新野县志》卷八《礼俗志·风俗》
    ②王金祥主编《方城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
    ③道光《泌阳县志》卷十二《艺文志(赋)》
    ④道光《泌阳县志》卷十二《艺文志(赋)》
    ①民国二十三年《淮阳乡村风土记》
    ②《夏邑县志》卷一《地理志·风土》
    ③民国《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风俗》
    ④ 民国二十三年《淮阳县志》附《淮阳文征外集》
    ①乾隆《汜水县志》卷十三《风俗》
    ②乾隆十一年《罗山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
    ③民国《重修信阳县志》卷十七《礼俗志二·岁时》
    ① 嘉庆《密县志》卷七《建置志·坛庙》玄帝庙条下
    ②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卷十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卷五
    ①《乾隆中牟县志》卷十《艺文志·碑记》
    ①(清)沈青峰《(雍正)陕西通志》卷七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明)沈尧中《沈氏学设》卷二,明万历刻本。
    ③(清)毕沅《中州金石记》卷四,清经训堂丛书本。
    ①道光《泌阳县志》卷十《艺文志(国朝)》
    ①道光《泌阳县志》卷十二《艺文志(赋)》
    ②万历《罗山县志》卷四《艺文志》《城隍庙碑记(明邑人方伯刘可撰)》
    ③ (明)马文升《端肃奏议》卷五,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乾隆十一年《罗山县志》卷一《舆地志》
    ①民国《汜水县志》卷十《艺文上》
    ①顺治《阌乡县志》卷二《风俗》
    ②乾隆《灵宝县志》卷二《风俗》
    ①(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八《政事》,清道光十六年刻本。
    ②(清)顾景星《白茅堂集》卷十八,清康熙刻本。
    ①(清)张培仁《静娱亭笔记》卷二,清刻本。
    ②(清)赵怀玉《亦有生斋集》文卷十三家传,清道光元年刻本。
    ③王士性,《广志绎》卷三《江北四省·河南部分》
    ④(清)顾炎武《肇域志》卷三十,清钞本。
    ⑤嘉靖《固始县志》卷三《建置志》
    ①(清)贺涛《贺先生文集》卷四,民国三年徐世昌刻本。
    ①光绪《开州志》卷五《选举志》
    ①(清)方苞《望溪集》外文卷一奏札,清咸丰元年戴钧衡刻本。
    ②(明)王士性《广志绎》卷三《江北四省·河南部分》
    ③民国《内黄县志》卷八《实业志》
    ①民国《鄢陵县志》卷四《地理志·乡镇》
    ②民国《渑池县志》卷七《实业·商业》
    ③民国《灵宝县志》卷二《人民·性情》
    ④民国《巩县志》卷七《民政志·风俗》
    ①乾隆《林县志》卷五《风土志·艺术记》
    ②嘉庆《鲁山县志》卷十《地理志五·风土》
    ③民国《灵宝县志》卷二《人民》《性情》
    ④(清)李虹若《都市丛载》卷二,清光绪刊本
    ①乾隆《河南府志》卷八十六《艺文志十(记四)》
    ②道光《汝州全志》卷五《风俗志》
    ③ (清)王士祯《带经堂集》卷八十七蚕尾续文十五,清康熙五十年程哲七略书堂刻本。
    ④光绪《睢州志》卷九《艺文志》
    ⑤乾隆《柘城县志》卷十二《艺文志》
    ⑥(明) 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八十一,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①(明)黄训《名臣经济录》卷二十五礼部,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靳辅《治河奏绩书》卷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康熙《睢州志》卷二《河患》
    ④(清)洪亮吉《更生斋集》诗卷二百日赐环集,清光绪三年洪氏授经堂增修本。
    ①《明史》卷一百十五《兴宗孝康皇帝列传》
    ②(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卷五“宗人入学条”明天启二年刻本。
    ①(清) 官修《清文献通考》卷一百六群祀考,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光绪《鹿邑县志》卷九《风俗》
    ①民国《新修阌乡县志》卷十五《选举》
    ②(清)吴伟业《绥寇纪略》卷十二《虞湍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③(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三十五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二说部,明万历刻本。
    ⑤(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二十,清陈氏听诗斋刻本, 《相州禅房》。
    ①民国《新乡县志》卷二《风俗志》
    ②郭学忠著,《一九一二年河南辉县地理志》第二十四章《风俗人情》,台北柏杨工作室1989年版,第26页。
    ③郭学忠著,《一九一二年河南辉县地理志》第二十四章《风俗人情》,台北柏杨工作室1989年版,第27页。
    ④万历《延津县志》卷一《庙宇》
    ⑤(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八群祀考二,民国景十通本。
    ⑥道光《泌阳县志》卷十二《艺文志(赋)》
    ①(清)方浚颐《二知轩文存》卷三十三,清光绪四年刻本。
    ②(明)陈全之《蓬窗日录》卷一《河南》,明嘉靖四十四年刻本。
    ③康熙《罗山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
    ①道光《泌阳县志》卷九《艺文志》
    ②道光《泌阳县志》卷十《艺文志》
    ①道光《泌阳县志》卷十二《艺文志·赋》
    ②(明)冯琦《经济类编》卷三十八财赋类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明)沈国元《皇明从信录》卷十三《成祖文皇帝癸未永乐元年》,明末刻本。
    ①(明)雷礼《皇明大政纪》卷六,明万历刻本。
    ②(清)华学澜《辛丑日记》,民国商务印书馆本。
    ③(明)王廷陈《梦泽集》卷九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明)帅机《阳秋馆集》卷二十二,清乾隆四年修献堂刻本。
    以下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1981—1982年上海古籍书店重印浙江宁波天一阁藏明刻本):
    嘉靖《彰德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5册。
    嘉靖《襄城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5册。
    正德《汝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6册。
    嘉靖《开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6册。
    嘉靖《许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7册。
    嘉靖《光山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7册。
    嘉靖《邓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8册。
    嘉靖《夏邑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8册。
    嘉靖《尉氏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9册。
    正德《新乡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9册。
    嘉靖《鲁山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0册。
    正德《长垣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0册。
    嘉靖《固始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1册。
    嘉靖《鄢陵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1册。
    嘉靖《兰阳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2册。
    弘治《偃师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2册。
    嘉靖《内黄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2册。
    崇祯《汤阴县志》,国家图书馆藏《明代孤本方志选》,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编,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0年6月印刷出版。
    崇祯《郾城县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万历《汝州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万历《罗山县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成文出版社辑民国五十五年至五十九年、六十三年至六十五年、七十二年至七十四年,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民国《西华县续志》,民国二十七年排印本。
    民国《项城县志》,民国三年石印本
    民国《许昌县志》,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民国《郑县志》,民国二十年重印本。
    民国《续荥阳县志》,民国十三年排印本。
    民国《汜水县志》,民国十七年排印本。
    民国《续武陟县志》,民国二十年刊本。
    嘉庆二十四年《安阳县志》,清嘉庆二十四年刊本影印,民国二十二年铅字重印本。
    民国《安阳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重排印本。
    民国《林县志》,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
    光绪《续浚县志》,清光绪十二年刊本。
    民国《重修滑县志》,民国二十一年排印本。
    民国《陕县志》,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民国《偃师县风土志略》,民国二十三年石印本。
    民国《巩县志》,民国二十六年刊本。
    光绪《宜阳县志》,清光绪七年刊本。
    民国《洛宁县志》,民国六年排印本。
    民国《新修阌乡县志》,民国二十一年排印本。
    民国《重印信阳州志》,民国十四年排印本。
    民国《重修信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民国《重修正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民国《西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刊本。
    民国《光山县志约稿》,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民国《新安县志》,民国二十七年石印本。
    民国《郏县志》,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
    乾隆《南召县志》清乾隆十一年修民国二十八年重印本。
    乾隆《偃师县志》,清乾隆五十三年刊本。
    民国《阳武县志》, 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乾隆《新蔡县志》, 清乾隆六十年修民国二十二年重印本。
    民国《孟县志》, 民国二十一年刊本。
    道光《重修伊阳县志》,清道光十八年刊本。
    咸丰《淅川厅志》,清咸丰十年刊本。
    道光《泌阳县志》,清道光八年刊本。
    光绪《虞城县志》,清光绪二十一年刊本。
    乾隆《邓州志》,清乾隆二十年刊本。
    民国《确山县志》,民国二十年排印本。
    民国《郾城县记》,民国二十三年刊本。
    民国《重修汝南县志》,民国二十七年石印本。
    民国七年《商水县志》民国七年刊本。
    康熙《上蔡县志》,清康熙二十九年刊本。
    民国《考城县志》,民国十三年排印本。
    光绪《南阳县志》,清光绪三十年刊本。
    民国《鄢陵县志》,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民国《禹县志》,民国二十年刊本。
    嘉庆增修康熙《孟津县志》,十二卷本,清嘉庆二十一年增修本。
    乾隆《登封县志》,清乾隆五十二年刊本。
    同治《叶县志》,清同治十年刊本。
    民国《通许县新志》,民国二十三年排印本。
    乾隆《通许县志》,清乾隆三十五年修民国二十三年重印本。
    民国《太康县志》,民国二十二年排印本。
    民国《长葛县志》,民国十九年排印本。
    康熙《新郑县志》,清康熙三十三年刊本。
    光绪《鹿邑县志》,清光绪二十二年刊本。
    民国二十三年《淮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排印本。
    光绪《扶沟县志》,清光绪十九年刊本。
    乾隆《新乡县志》,清乾隆十二年刊本。
    民国《新乡县续志》,民国十二年刊本。
    民国《获嘉县志》,民国二十三年排印本。
    道光《河内县志》清道光五年刊本。
    乾隆《洛阳县志》,清乾隆十年刊本。
    民国《灵宝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重修排印本。
    光绪《卢氏县志》,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乾隆《新野县志》,清乾隆十九年刊本。
    康熙《汝阳县志》,清康熙二十九年刊本。
    道光《武陟县志》,清道光九年刻本。
    乾隆《裕州志》,清乾隆五年补刊本。
    康熙《内乡县志》,清康熙三十二年刊本。
    光绪十三年《光州志》,清光绪十三年刊本。
    乾隆《杞县志》,清乾隆五十三年刊本。
    民国《修武县志》,民国二十年排印本。
    乾隆《唐县志》,清乾隆五f‘二年刊本。
    乾隆《嵩县志》,清乾隆三十二年刊本。
    乾隆《获嘉县志》,清乾隆二十一年刊本。
    光绪《重修灵宝县志》,清光绪二年刊本。
    乾隆《济源县志》,清乾隆二十六年刊本。
    嘉庆《浚县志》,清嘉庆六年刊本。
    乾隆《襄城县志》,清乾隆十一年刊本。
    乾隆《扶沟县志》,故宫珍本《河南府州县志》第四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乾隆《中牟县志》,故宫珍本丛刊《河南府州县志》第二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康熙《长垣县志》,故宫珍本丛刊《河南府州县志》第三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乾隆《太康县志》,故宫珍本丛刊《河南府州县志》第四册第五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六月第1版。
    康熙《开州志》,故宫珍本丛刊《河南府州县志》第三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六月第1版。
    乾隆《洧川县志》,故宫珍本丛刊《河南府州县志》第一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六月第1版。
    康熙《夏邑县志》,故宫珍本《河南府州县志》第四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乾隆《仪封县志》,故宫珍本丛刊河南府州县志第二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六月第1版。
    万历《开封府志》,复旦方志电子库,明万历十三年刻本。
    万历《卫辉府志》,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三十四册》。中国书店1992年12月第1版。
    乾隆三十一年《重修伊阳县志》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三五册》,中国书店1992年12月第1版。
    雍正《河南通志》,乾隆四十六年,《四库全书》抄本。
    乾隆《续河南通志》,《续四库全书》影印本。
    康熙《新野县志》,新野县方志办复印本。
    民国《新野县志》,新野县方志办复印本。
    康熙《邓州志》,邓州市方志办复印本。
    民国《邓县志》,邓州市方志办复印本。
    光绪《祥符县志》,郑州大学古籍室藏本。
    道光《辉县志》超星电子版,道光十五年刊本。
    乾隆《河南府志》,超星电子版,清同治六年重刊, 乾隆四十四年本。
    乾隆《阌乡县志》国图数字方志,乾隆十二年刊本。
    民国五年《淮阳县志》,超星电子版,民国五年刊本。
    康熙《睢州志》,郑州大学古籍室藏本。
    康熙《陈留县志》,河南省图书馆藏,宣统二年重刊康熙志。
    光绪《睢州志》民国河南建华印刷所铅印本、睢县史志编纂委员会,1990年10月第1版标点本。
    光绪《永城县志》,永城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点校本。
    康熙《罗山县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数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康熙三十四年《汝宁府志》国图数字方志,康熙三十四年刊本。
    顺治《汝阳县志》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三五册》,中国书店1992年12月第1版。
    民国《长垣县志》,河南省图书馆藏本。
    乾隆《临颍县志》国图数字方志,乾隆十二年(1742年)刊本。
    乾隆三年《安阳县志》国图数字方志,乾隆三年(1738)刊本。
    光绪十八年《内黄县志》超星电子版,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刊本。
    民国二十三年《淮阳乡村风土记》,《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民国二十四年《汲县今志》,国图数字方志,民国二十四年年南京铅印本。
    乾隆《富平县志》,中国方志库网上数据库。
    民国《河南新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乾隆《增修阳武县志》,超星电子版,乾隆十年(1745)年刊本。
    嘉庆《鲁山县志》超星电子版,据嘉庆元年本校点重印,1984年版。
    郭学忠《一九一二年河南辉县地理志》,台北柏杨工作室,1989年。
    田聚常主编《濮阳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周家樵主编《灵宝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王金祥主编《方城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戴景琥主编《义马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孙国文《内乡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新修《鲁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新修《鄢陵县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
    河南省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南阳地区分会地理志办公室编《河南省南阳地区地理志》1991年。
    曹金财主编《卢氏民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邵文杰总纂《河南省志·方言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金生主编《林县民俗志》,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年。
    河南省夏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夏邑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编《林县戏曲志》,1988年。
    (汉)刘安《淮南鸿烈解》,四部丛刊景钞北宋本。
    贾思勰《齐民要术》,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宋)蔡襄《端明集》莆阳居士蔡公文集,宋刻本。
    (宋)韩琦《安阳集》,明正德九年张士隆刻本。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宋百川学海本。
    (宋)曾慥《类说》,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李昉《太平御览》,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宋)张方平《乐全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脱脱《宋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元)脱脱《金史》,百衲本景印元至正刊本。
    (清)魏源《元史新编》,清光绪三十一年邵阳魏氏慎微堂刻本。
    (明)《太祖实录》,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祝允明《祝子志怪录》,明刻本。
    (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明)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明刻本。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明万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
    (明)张居正《张太岳先生文集》,明万历四十年唐国达刻本。
    (明)于若瀛《弗告堂集》卷十,明万历刻本。
    (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明万历刻本。
    (明)吴国伦《甔甄洞稿》,明万历刻本。
    (明)陈耀文《天中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清道光七年姚氏刻同治八年补修本。
    (明)王士性《五岳游草广志绎》,周振鹤点校,《历代笔记丛刊·元明史料笔记》,中华书局2006年7月第1版。
    (明)李贤《明一统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崇祯平露堂本。
    (明)董斯张《广博物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郭璞《郭文简公文集》,清康熙十三年思齐轩刻增修本。
    (明)崔铣《洹词》,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1959年11月第1版。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沈尧中《沈氏学弢》,明万历刻本。
    (明)马文升《端肃奏议》,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姚旅《露书》卷八,明天启刻本。
    (明)陆应阳《广舆记》卷六《河南》,清康熙刻本。
    (明)黄训《名臣经济录》,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陈全之《蓬窗日录》,明嘉靖四十四年刻本。
    (明)冯琦《经济类编》,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帅机《阳秋馆集》,清乾隆四年修献堂刻本。
    (清)万斯同《明史》,清钞本。
    田文镜《抚豫宣化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雍正《敕修河东盐法志》,朱一凤纂,清雍正五年(1727)刻本。
    《河南巡抚马慈裕奏遵旨给议严杜池盐私贩章程折(嘉庆十一年正月十七日录副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嘉庆十一年河东盐务改归商业档案史料选辑》,《盐业史》1990年第1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乾隆刻本。
    (清)顾禄《清嘉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6月来新夏点校本。
    (清)李绂《穆堂类稿》别稿卷四十六,清道光十一年奉国堂刻本。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点校本,2005年。
    《康熙起居注(第一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8月第1版。
    (清)吴伟业《绥寇纪略》,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清)朱彝尊《明诗综》,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张豫章《四朝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清)陈田《明诗纪事》,清陈氏听诗斋刻本。
    (清)常茂徕注本《如梦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清)《孔尚任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
    (清)李绿园著,栾星校注《歧路灯》,中州书画社1980年。
    (清)卢綋《四照堂诗集》,清康熙汲古阁刻本。
    (清)顾景星《白茅堂集》,清康熙刻本。
    (清)百龄《守意龛诗集》,清道光读书乐室刻本。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清光绪十四年本。
    (清)周广业《循陔纂闻》,清钞本。
    (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民国景十通本。
    (清)朱筠《笥河文集》,清嘉庆二十年椒华吟舫刻本。
    (清)尹会一《健余先生抚豫条教》,清畿辅丛书本。
    (清)陈锦《补勤诗存》,清光绪三年橘荫轩刻光绪十年增修本。
    (清)薛福成《庸盒笔记》,清光绪二十三年遗经楼刻本。
    (清)余缙《大观堂文集》,清康熙三十八年刻后印本。
    (清)靳辅《治河奏绩书》,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赵翼《陔余丛考》,清乾隆五十五年湛贻堂刻本。
    (清)吴省钦《白华诗钞》,清刻本。
    (清)陈维崧《迦陵词全集》,清康熙二十八年陈宗石患立堂刻本。
    (清)潘耒《遂初堂集》,清康熙刻本。
    (清)彭孙贻《茗斋集》,四部丛刊续编景写本。
    (清)陈寿祺《左海文集》,清刻本。
    (清)桑调元《弢甫集》,清乾隆刻本。
    (清)平步青《霞外攈屑》,民国六年刻香雪崦丛书本。
    (清)李慈铭《白华绛柑阁诗集》,清光绪十六年刻越缦堂集本。
    (清)张九钺《紫岘山人全集》,清咸丰元年张氏赐锦楼刻本。
    (清)阎尔梅《白耷山人诗文集》,清康熙刻本。
    (清)褚人获《坚瓠集》,清康熙刻本。
    (清)翟灏《通俗编》,清乾隆十六年翟氏无不宜斋刻本。
    (清)陈立《公羊义疏》,清皇清经解续编本。
    (清)阎镇珩《六典通考》,清光绪刻本。
    (清)俞蛟《梦厂杂著》,清刻深柳读书堂印本。
    (清)慵讷居士《咫闻录》,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本。
    《乾隆初年整饬民风民俗史料》(下),《历史档案》2001年第2期。
    (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卷五。
    (清)毕沅《中州金石记》,清经训堂丛书本。
    (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清道光十四年刻本。
    (清)顾炎武《日知录之余》,清宣统二年吴中刻本。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稿本。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清道光十六年刻本。
    (清)张培仁《静娱亭笔记》,清刻本。
    (清)赵怀玉《亦有生斋集》,清道光元年刻本。
    (清)顾炎武《肇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清)贺涛《贺先生文集》,民国三年徐世昌刻本。
    (清)方苞《望溪集》,清咸丰元年戴钧衡刻本。
    (清)李虹若《都市丛载》,清光绪刊本。
    (清)王士祯《带经堂集》,清康熙五十年程哲七略书堂刻本。
    (清)洪亮吉《更生斋集》,清光绪三年洪氏授经堂增修本。
    (清)官修《清文献通考》,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方浚颐《二知轩文存》,清光绪四年刻本。
    (清)华学澜《辛丑日记》,民国商务印书馆本。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王幼侨《河南方舆人文志略》,民国二十一年北平西北书局发行。
    《金陵杂志》民国十一年出版(旅游指南性质的小册子,仅一本)。
    汪介人著《中州杂俎》,张智主编《中国风土志丛刊》广陵书社(扬州)2003年5月第1版。第18册为《中州杂俎》上。第19册为《中州杂俎》下。
    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
    谭其骧《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
    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王文楷等编纂《河南省地理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刘影《皇权旁的山西——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费孝通《社会学初探》,鹭江出版社,2003年。
    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贺巍《获嘉方言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
    张启焕,陈天福,程仪《河南方音概况》,河南师范大学科研处铅印本,1983年。
    贺巍《洛阳方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袁蕾《豫北方言辨正与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贺巍《官话方言研究》,方志出版社,2002年。
    赖仙仙《河南洛宁方言语音研究》,中国知网硕士论文数据库。
    贺巍《中原官话的分区(稿)》,2005年。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中国民间谚语集成·河南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6年。
    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韩德英,赵再生《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85年。
    太原梆子声腔学术讨论会,《梆子声腔学术讨论会论集》,1982年。
    雷鸣《老树红花——同州梆子的历史》,长安书店出版社,1959年。
    滨岛敦俊著,朱海滨译《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
    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骆立群《邓州古代史考》,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梅莉《明清时期的真武信仰与武当山朝山进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梅莉《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李慕寒、沈守兵《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人文地理》,1996年第1期。
    王越勇《文化发展中的空间因素——读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1期。
    毛曦《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蓝勇《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学术研究》,2002年第1期。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与地区差异》,《复旦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赵良坤《近代豫西的“亲迎”婚俗》,《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房加洲《郑风婚俗刍议》,《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苏全有,曹风雷《晚清时期永城婚俗述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张艾平《浅议民国时期河南婚俗的变革》,《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梁景时《清末民初婚俗的演变述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王占柱《栾川的婚丧礼俗及旧时帖式》,《栾川文史资料》第3-4辑。
    赵麟阁《安阳市郊风俗札记》,《安阳文史资料》第8辑。
    陈雨门《汴京汉族婚俗追忆录》,《开封文史资料》第3辑。
    李西鹤《南阳县的婚嫁习俗》,《南阳县文史资料》第5辑。
    王培勤《滑县婚姻旧俗》,《安阳文史资料》第5辑。
    任思义《从浚县乡俗中的旧婚礼窥“六礼”的模影》,《浚县文史资料》第5辑。
    玄述贵《台前风俗民情》,《濮阳文史资料》第12辑。
    费孝通《亲迎婚俗之研究》,《社会学界》1934年第八卷。
    杜志勇《豫西乡音方言之探古》,《陕县文史资料》第2辑。
    张仓《清明秋千会与涧东村的由来》,《灵宝文史资料》第3辑。
    牛宏成《南阳的夜娶婚俗》,《民俗研究》,2000年第2期。
    孙全忠《德亭婚丧礼俗》,《嵩县文史资料》第2辑。
    张玉林、吴圭洁《洛阳民俗汉民丧葬礼俗概述》,《洛阳文史资料》第1辑。
    张玉林《洛阳民俗汉民丧葬礼俗概述(三)》,《洛阳文史资料》第5辑。
    三志《陕县旧乡风民俗略述》,《三门峡文史资料》第3辑。
    刘式武《送羊》,浚县《文史资料》第2辑。
    刘式武《民间“送羊”的风俗习惯》,《鹤壁文史资料》第3辑。
    崔复生《送羊的来由》,《林县文史资料》第2辑。
    邓建华《豫西民俗见闻录(续)》,三门峡《文史资料》第2辑。
    李士纯《卢氏民俗(岁时节令)》,《卢氏文史资料》第4辑。
    李光轸《罗山民俗轶闻》,《河南文史资料》第61辑。
    徐德瑞《放河灯》,《信阳书下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方言》,1985年第1期。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方言》,1986年第4期。
    裴泽仁《明代人口移徙与豫北方言》,《中州学刊》,1988年第4期。
    张世方《汉语方言三调现象初探》,《语言研究》,2000年第4期。
    裴泽仁《明代流民与豫西方言——河南方言的形成二》,《中州学刊》,1990年第4期。
    徐永康《漫话土语妄溯源》,《周口文史资料》第3辑。
    张宪文《略论清初浙江沿海的迁界》,《浙江学刊》,1992年第1期。
    叶祖贵《河南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的差异》,《方言》2010年第3期。
    林溪洁《新野闽营人的来历》,《新野文史资料》第11辑。
    陈建樾《“台湾村”:一个移民村落的想像、构建与认同》,《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林瑞五《鲁山林姓溯源》,《鲁山文史资料》第8辑。
    蔺景纶《清初来鲁屯田官兵的有关史料》,《鲁山文史资料》第24辑。
    王鼎森、刘玉生《方城县人口的发展与迁移》,《方城文史资料》第9辑。
    王保真《官庄街王氏迁泌阳由来及十八家营》,《泌阳文史资料》第2辑。
    黄居仁《靠山黄戏在栾川的兴衰》,《栾川文史资料》第2辑。
    杜世伟《河南邓州高山族“闽营”背景初探》,《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张振杰《洛宁“闽营人”》,《中州统战》,1999年第6期。
    秦启安《怀梆在辉县》,《焦作文史资料》第10辑。
    张履谦《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中国曲艺志·河南卷》,1989年重印本。
    焦水科《堤东村戏史》,《巩县文史资料》第8辑。
    王振峰《古今朱仙镇》,《开封文史资料》第1辑。
    李和贵,王心平《商丘县戏剧史话》,《商丘文史资料》第6辑。
    文智《夏邑三班戏班》,《夏邑文史资料》第2辑。
    谢丹枫《河南地方戏剧种之一——宛梆》,《河南文史资料》第13辑。
    李乐同整理《汝南近代戏曲活动记略》《汝南文史资料》第4辑。
    方清远《信阳县皮影戏》,《信阳县文史资料》第6辑。
    苑学启《固始京剧庆寿班、双河班简介》,《固始文史资料》第1辑。
    王泽庆《从河东文物探蒲剧源流》,《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山西人民出版,1984年6月第1版。
    朱海滨《民间信仰——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江汉论坛》,2009年第3期。
    李留文《河神黄大王:明清时期社会变迁与国家正祀的呼应》,《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
    张晓虹、程佳伟《明清时期黄河流域金龙四大王信仰的地域差异》,《历史地理》第25辑。
    肖华锟《寻访南阳妈祖庙》,《大河报》,2006年12月12日。
    代洪亮《民间记忆的重塑:清代山东的驱蝗神信仰》,《济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张小锋《薄太后“配食”高庙与光武晚年政局》,《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章义和《关于中国古代蝗灾的巫禳》,《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第3期。
    姚崇新《“火神庙”非祆庙辨》,《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3期。
    梅莉《明清河南武当进香风俗浅谈》,《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叶涛《碧霞元君信仰与华北乡村社会——明清时期泰山香社考论》,《文史哲》2009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