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转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以理论分析为起点,以实证研究为支撑,以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为基础,借鉴和吸收自然选择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的观点,以组织同构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发生机制、成长机制以及转型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性组织,是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有效载体。只要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没有终结,那么兵团的特殊体制就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当然,我们要对这种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总的来说,兵团体制的转型,还是要在保持兵团基本体制大框架不变的原则下进行,从宪政制度、功能重心、组织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兵团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造。论文最后阐明,特别建制地方政府模式可以成为兵团体制转型的方向选择。
     本文论证的核心是:兵团在产生之初,受理性选择机制、合法性机制和模仿机制的共同作用,产生了形式特殊的体制;然而兵团在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受合法性影响机制和制度性同构的强制、模仿和规范三种机制的合力作用,向组织域内的其它组织进行同构,即向军事化组织同构、向市场域中的企业组织同构以及向政府组织同构。
     论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建构,这部分主要阐明了兵团体制转型的基本理论,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实证验证和分析,这部分运用组织同构理论,分析了兵团体制的转型,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在第一部分中,第一章为导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工具,研究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思路,研究的方法与难点,以及论文的创新。第二章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的应用。对体制、体制转型、兵团体制以及兵团体制转型进行概念界定,通过概念界定揭示文章将要分析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并评析现代组织理论视阈下的体制转型的模型,自然选择模型、资源依赖模型、交易成本模型、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模型。本研究采用的分析工具为组织同构理论,运用组织同构理论来分析兵团体制的发生机制、成长机制和转型路径。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下组织同构的内涵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组织同构的影响机制,影响机制又包含两个方面,即理性选择机制与合法性机制(广泛认同或被采纳)。第二层面是组织同构的实现机制,实现机制也包含两种基本形式:竞争性同构和制度性同构。同时,本章阐明论文将以合法性影响性机制为考察重点,以制度性同构的强制、模仿和规范三种实现方式为重点应用,展开对兵团体制转型的论述。
     在第二部分中,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以“兵团体制的诞生——成长——困境——转型”为基本线索,运用组织同构理论分析兵团体制诞生中的同构、成长过程中的同构和转型中的同构。
     第三章阐释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发生机制。兵团在诞生时期就表现出了对历史屯垦戍边模式的同构,同构的主要作用方式是模仿,当然这种被模仿后的体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基于理性选择机制与合法性机制的影响,兵团体制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新疆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使中央政府在这一区域实质上实行了两个相对独立主体的协同治理。本章对新疆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模式和兵团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兵团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兵团的组织结构、体制特征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阐释兵团体制在成长过程的同构,同构的动力主要以制度性同构的强制、模仿和规范三种作用方式为推动力。本章从结构、功能与运行层面,分析兵团体制在同构中优势的发挥:从中央与地方层面分析制度互补中的同构(结构);从核心功能、边缘功能与派生功能三个方面,分析兵团在功能实现中的同构(功能);从兵团与地方在治理过程中的互动层面,分析治理主体互动中的同构(运行)。
     第五章以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为分析思路,从宪政层面、集体选择层面和操作层面角度,分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转型的障碍因素。宪政层面主要是相关法律的缺失和制度层面下职能的缺失;集体选择层面的困境主要是市场冲击下组织发展的困境、组织惯性的困境;操作层面的困境主要从组织内行动者的局限性和组织认同的弱化两个角度分析。第六章从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完善、组织目标的修正与结构的调整、组织认同的强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兵团体制转型中困境问题的解决予以分析,阐明兵团体制转型的方向与路径,说明兵团体制不仅需要存在,而且需要再次发挥优势。在合法性机制的影响下,在制度性同构的强制、模仿和规范的合力作用下,兵团开始寻求与外部环境相对接的制度规则和组织结构,自身内部的混合结构向着各自组织域内的组织同构。在兵团体制转型过程中,原有的核心军事功能进行缩减,边缘生产功能进行转变,派生性社会管理功能逐步开始强化。本章提出了兵团体制转型的方向选择是特别建制地方政府模式,但是目前,兵团体制的转型需要的是渐进式转变,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可操作性。在此情况下,本章第二节提出了制度同构性理论下兵团体制转型的三大路径选择:准军事化体制的延续、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准政府结构的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章通过对兵团部分地区,已有的试验性实践的阐述,佐证了这种转型路径和方向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最后,论文结语部分梳理了兵团体制的发生、成长和转型的逻辑,概括整个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总结文章的核心观点,说明论文核心假设的验证。本部分简要地剖析了论文的不足,并展望了下一步拟开展的研究。
This dissertation begins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supported by empirical studies, also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al theory of neoinstitutionalism and absorbs the natural selection theory,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the growth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 path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The dissertation's basic analytical tool is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XPCC) is a particular organization that contains the character of party, government, military and enterprise. This organization is an effective form to fulfill the mission of station troops to open up wasteland and garrison the border. This special form will not continue to exist until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station troops to open up wasteland and garrison the border has come to an end. Certainly, we must reform and adjust the organization's system to fit in with the environment. The cor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expound and prove the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During the phase of occurrence, XPCC produced the particular form system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rational choice mechanism, legitimacy mechanism and the imitation approach. However, during the phase of growth and transform, XPCC is increasingly homogeneous with given organizational fields such as military organization,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and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legitimacy mechanism and three mechanisms of institutional isomorphic change:coercive isomorphism, mimetic. isomorphism and normative isomorphism.
     The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parts. As the part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the first part, which clarifies the basic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includes ChaptersⅠandⅡ; as the part of empirical verification, the second part,which use the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theory to analyze and valid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XPCC's system, includes ChapterⅢ,Ⅳ,Ⅴ,Ⅵ.
     In the first part, ChapterⅠis introduction. ChapterⅠintroduces some basic questions such as bellows:putting forward 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 and the meaning of this subject,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basic theory and basic analytical tool, the basic assumptions and fundamental ideas, research methods and difficulties, as well as innovative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II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and the use of analytical tool. This part articulates some basic concepts, such as system, system transformation, XPCC's system, XPCC's system transformation. These concepts indicate the content which will be analyzed in the dissertation. This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organization theory about system transform:the natural selection theory model,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model, transaction-cost model, neoinstitutionalism model. The dissertation adopts 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 as the analytical tool which is used to analy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XPCC's system including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s, the growth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 path. Under the view of organizational theory of neo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 contains two layers. The first layer i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which consists of two aspects:rational choice mechanism and legitimacy mechanism. The second layer is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 which also contains two basic forms:competitive isomorphism an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The dissertation emphasizes three mechanisms of institutional isomorphic change to analy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XPCC's system.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study, it contains ChaptersⅢ,Ⅳ,Ⅴ, andⅥ. Using the 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 the dissertation takes the basic clue which is "the occurrence-- growth -- difficulties --transformation" of XPCC's system to analysis each phase of isomorphism.
     Chapter III expounds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XPCC's system. At the occurrence of XPCC, it has shown the isomorphism to the form of "station troops to open up wasteland and garrison the border" in the history. The isomorphic approach is mimetic mechanism; also this approach has been given new meaning.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rational choice mechanism and legitimacy mechanism, XPCC's system has gained enforcement and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central government has to implement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which has essentially two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governance model in the region. This chapter analyzes collaborative model of governance which are the system of regional autonomy model and the XPCC form. Bas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XPCC,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XPCC.
     Chapter IV expounds the isomorphism of XPCC's system in the growth process. The main dynamic of isomorphism are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mechanisms which include coercive, mimetic and normative. From the view of structure, function and operation,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XPCC's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isomorphism. From the layer of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the chapter analyzes the isomorphism in the process of system complement each other (structure); from three aspects of XPCC's function, the core function, the edge function and derivative function, the chapter analyzes the isomorphism in the process of functional implementation (function); from the layer of interaction between XPCC model and local government, the chapter analyzes the isomorphism in the process of governance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models.
     Under the point of view of constitutional level, the collective choice level and operational level, Chapter V takes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as the basic train of thought to analyze barricade factors of XPCC's system transformation. The constitutional level mainly relates to legal missing and system-level function missing; collective selection level is the plight of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al inertia under the market impact; the plight of operational level can be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ctors' limitations in organization and the weakening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From such layers:the supplement and perfect of system, the amendment of organizational goal, the adjust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enhancement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hapter VI tr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chapter V has noted and to expound the path and direction of XPCC's system transformation. XPCC's system requires not only exist, but need to play their advantages continuous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egitimacy mechanism and composition forces of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XPCC begins to seek the relative system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which accompany with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internal mixture structure of XPCC shows the homogeneity respectively toward organization which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t the process of XPCC's system transformation, the original core function (military function) begins to reduce, the marginal function (production function) begins to change, the derivative function (society management function) gradually begins to strengthen. This chapter proposes that XPCC's system transformation should choose the mode of special Institu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 But, at present, XPCC's system transformation needs a gradual change, and its maneuverability is much more important.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ree major directions of XPCC's system transformation are proposed which based on the System isomorphic theory in the section B of this chapter.
     First is the continuous of paramilitar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econd is market-oriented reform be pushed; third is the development of quasi-governmental structure.
     Finally, at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dissertation clarifies the logic of "occurrence-growth-transform" for XPCC's system, sums up the study's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further conclude the core opinion of the dissertation, expound the core assump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be verified. This section also briefly analyzes the shortage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next step of research to be carried out.
引文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②陈凤芝:《试论法治合法性的道德基础》,《天府新论》,2004年,第3期。
    ①弓新,巩发云:《发挥“三大作用”,处理“三大关系”构建和谐兵团》,兵团屯垦戍边理论研讨会理论文集,2008年4月。
    ①陈嘉陵:《各国地方政府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年,第339页。
    ②[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8页。
    ③[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9页。
    ① Donald H. McMillen. Xinjiang and the produciton and construction Crops:A Han Organisation in a Non-Han Region, The Australian Jouranl of Chinese Affairs, No.6, July,1981.
    ①[美]理查德·斯格特:《制度理论的青春期》,节选自张永宏主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40页。
    ②[美]理查德·斯格特:《制度理论的青春期》,节选自张永宏主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41页。
    ① Paul DiMaggio and Walter Powell,"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 Fields", published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 42, no.2(Apr,1983).
    ②[美]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
    ③[美]彼特·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14页。
    ①[美]彼特·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09页。
    ② Hawley, Amos,1968. "Human ecology." Pp.28-27 in David L. Sills(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Macmillan.
    ③ Pamela Tolbert and Lynn Zucker,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 Administra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ume 28, no.1(Mar.1983),22-39.
    ① Hannan, Michael T., and John H. Freeman.1984. "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9:149-64.
    ② Aldrich, Howard.E 1977,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s". Englewood Cliffs, N.J:Prectice-Hall.
    ③ Paul DiMaggio and Walter Powell,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 42, no.2(Apr,1983).
    ④ Paul DiMaggio and Walter Powell,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 42, no.2(Apr,1983).
    ① John Meyer W., and Brian Rowan.1977.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340-63.
    ① Pamela Tolbert and Lynn Zucker,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 "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 Administra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ume 28, no.1(Mar.1983),22-39.
    ②[美]彼特·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17页。
    ①保罗·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80页。
    ①[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87页。
    ②[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页。
    ①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bbs/Archive_view_8 208294.html
    ②关海庭:《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比较》,北京:北京大学,2003年,第8-9页。
    ③谢庆奎:《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④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6页。
    ⑤关海庭:《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比较》,北京:北京大学,2003年,第17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45-146页。
    ②[美]切斯特·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9页。
    ③[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④倪星:《行政组织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⑤方英楷:《新疆屯垦史》,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年,第235页。
    ⑥《兵团屯垦戍边史》,石河子大学时政资讯网http://szzx.shzu.edu.cn/structure/bttksb/xxnr?infid=3
    ①杨振华:《市场经济与屯垦戍边》,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页。
    ①[美]奈杰尔·金,尼尔安德森:《组织创新与变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6页。
    ②刘正周:《论组织转型》,《经济问题探索》,1997年第8期。
    ③钱平凡:《组织转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页。
    ① Aldrich, Howard.E 1977,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s". Englewood Cliffs, N.J:Prectice-Hall.
    ② Hannan, Michael T., and John H. Freeman.1977"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929-964.
    ③ Hannan, Michael T., and John H. Freeman.1984. "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9:149-64.
    ①[美]彼特·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20-121页。
    ① Pfeffer, J, and Salancik, G,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Harper and Row.
    ② Hawley, Amos,1968. "Human ecology." Pp.28-27 in David L. Sills(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Macmillan.
    ③ Pfeffer, J, and Salancik, G,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Harper and Row.
    ①[美]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34页。
    ②[美]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第8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 Paul DiMaggio and Walter Powell, "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 Fields", published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 42, no.2(Apr,1983).
    ①[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8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②顾光海:《公共行政研究范式的竞存》,《理论月刊》,2008年第2期。
    ③ Paul DiMaggio and Walter Powell, "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 Fields", published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 42, no.2(Apr,1983).
    ④同上。
    ⑤ Paul DiMaggio,1982. "The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al fields:an analytical approa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Paper prepared for SUNY-Albany Conference o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 April 1 and 2.
    ①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2页。
    ② Paul DiMaggio and Walter Powell, "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 Fields", published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 42, no.2(Apr,1983).
    ③[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51-152页。
    ①[美]理查德·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第8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2页。
    ②《柯林斯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五版)》,(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5th Edition]), http://www.linguistics.ruhr-uni-bochum.de/ccsd/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39页。
    ②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页一35页。
    ③孙建光:《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辨析》,《求实》,2004年第2期。
    ④[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7页。
    ①[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61页。
    ②[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44页。
    ③[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62页。
    ④[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06页。
    ①[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88一189页。
    ②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①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 Pamela Tolbert and Lynn Zucker, published in Administra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ume 28, no.1(Mar.1983),22-39.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②陈凤芝:《试论法治合法性的道德基础》,《天府新论》,2004年,第3期。
    ① Pamela Tolbert and Lynn Zucker,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 Administra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ume 28, no.1(Mar.1983),22-39.
    ① John. Meyer W.,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340-63.
    ②[美]彼得·德鲁克:《组织的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3页。
    ① Paul DiMaggio and Walter Powell,"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 Fields", published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 42, no.2(Apr,1983).
    ① John. Meyer W., and Brian Rowan.1977.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340-63.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第6-7页。
    ②[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4页。
    ① David Richards & Martin J. Smith. Gover-nance and Public Policy in the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238.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7页。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历史与发展》(白皮书),2003年5月。http://bt.xinhuanet.com/2007-07/27/content_10701710.htm
    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兵团调查总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农垦经济,2008年第4期。
    ①[美]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著:《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14页。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新疆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①[英]克里斯托弗·胡德:《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②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11页。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历史与发展》(白皮书),2003年5月。http://bt.xinhuanet.com/2007-07/27/content 10701710.htm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89页。
    ①潘仁源:《正确阐明新疆屯垦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①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271页。
    ②方英楷:《新疆屯垦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61页。
    ③齐清顺,田卫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8-320页。
    ①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西域研究》,2002年,第4期。
    ②潘仁源:《正确阐明新疆屯垦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③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4-10/08/content_2062238.htm
    ④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4-10/08/content_2062238.htm
    ①王利中,岳龙:《论民国时期新疆的军屯(1935-1943)》,《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②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4-10/08/content_2062238.htm
    ①根据潘仁源:《正确阐明新疆屯垦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整理。
    ①李福生:《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乌鲁木齐: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②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③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①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②李福生:《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上卷),乌鲁木齐: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①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
    ①房艺杰:《论兵团》,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4年,第56—62页。
    ①李福生:《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上卷),乌鲁木齐: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212页。
    ②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6页。
    ①李福生:《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上卷),乌鲁木齐: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156页。
    ①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6页。
    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历史与发展》(白皮书),2003年5月。http://bt.xinhuanet.com/2007-07/27/content_10701710.htm
    ①《新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和发展有关文献选载(1981年7月—2001年6月)》,《党的文献》2004年第6期。
    ②《新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和发展有关文献选载(1981年7月——2001年6月)》,《党的文献》2004年第6期。
    ①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9页。
    ②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38页。
    ①田燕秋:《科学界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事权”与“财权”——以制度保证屯垦戌边事业的顺利完成》《经济师》,2005年第12期。
    ① Pfeffer, J, and Salancik, G,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Harper and Row.p36.
    ②韦森:《社会秩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61页。
    ①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8页。
    ②[美]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①[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9页。
    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兵团调查总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农垦经济,2008年第4期。
    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兵团调查总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农垦经济,2008年第4期。
    ①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选自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384页。
    ②同上。
    ③[美]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57页。
    ④关于兵团的撤销问题,可参见本文第68—69页的论述。
    ①《中央、自治区关于兵团文件讲话汇编》,兵团办公厅编印,1995年,第2页。
    ②江泽民:《听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的讲话(1998年7月9日)》,《中国农垦经济》2004年第6期。
    ③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4页。
    ①[美]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33页。
    ①[英]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①王崇久主编:《兵团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0页—72页。
    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①帕梅拉.豪斯查尔德,安妮.曼纳:《组织间模仿的模式:结果显著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节选自,张永宏:《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1页。
    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①朱光磊,张志红等:《“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 Pietrobelli C, Samper J. Measurement of Europe-Asia tech-nology exchanges:asymmetry and distance[J].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1997,24(4):255-271.
    ①蒋丽蕴:《体制与运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和现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第229页。
    ①王淑云:《兵团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①《新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和发展有关文献选载(1981年7月——2001年6月)》,《党的文献》2004年第6期。
    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历史与发展》(白皮书),2003年5月。http://bt.xinhuanet.com/2007-07/27/content_10701710.htm
    ①张骁,杨忠:《从模仿到创新:知识类型与组织学习方式的适配与转化》,《研究与管理》,2007年第5期。
    ②张骁,杨忠:《从模仿到创新:知识类型与组织学习方式的适配与转化》,《研究与管理》,2007年第5期。
    ① Pfeffer, J, and Salancik, G,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Harper and Row.
    ② Pfeffer, J, and Salancik, G,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Harper and Row.
    ①颜忠民:《新疆兵团与地方经济融合问题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吴师:《兵地融合共发展——农五师博州融合发展、互助共建纪略》,兵团日报(汉),2002年2月4日第1版。
    ②王建国,刘春阳:《兵地双方步入融合发展轨道》,《阿克苏日报》,2008年5月22日第7版。
    ①朱必义:《“天北模式”:兵地融合新样板》,新疆日报(汉),2004年3月27日第1版。
    ①邱新虹:《关于哈密地区兵地融合共建的调查与思考》,《兵团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
    ②《哈密地区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宣传教育提纲》哈密在线:http://www.hamionline.cn/jinji/Show_C_1/licai/3011/2008-9-23/8923184747-1.shtml
    ①张桂荣等:《农一师与地方结对攀亲携手融合》,《兵团日报(汉)》,2007年5月25日第1版。
    ①刘霞:《公共组织学习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②刘霞:《公共组织学习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①白启华:《对哈密兵地融合发展经验的理性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0年第5期。
    ②[美]彼特·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17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3/15/content_1367387_5.htm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3/15/content_1367387_5.htm
    ③梁君国,李德仁,罗金义著:《特别地区政府管理:深圳、珠海、香港及澳门的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④中国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quhua/52gz/0222px.htm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根据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http://www.people.com.cn/GB/14576/28320/39838/39842/2947955.html
    ①《新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和发展有关文献选载(1981年7月—2001年6月)》,《党的文献》2004年第6期。
    ②《新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和发展有关文献选载(1981年7月—2001年6月)》,《党的文献》2004年第6期。
    ③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2页。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新疆政府网http://www.xj.gov.cn/10013/10031/10005/2007/37295.htm
    ①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①田燕秋:《科学界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事权”与“财权”——以制度保证屯垦戌边事业的顺利完成》,《经济师》,2005年第12期。
    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五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五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第248页。
    ②姬海军:《影响兵团养老保险基金平稳运行的因素及对策》,《新疆农垦经济》,2004年第2期。
    ①李新,李翠锦,刘洪:《新时期兵团边境贫困农场反贫困战略的思考》,《新疆农垦经济》,2005年第7期。
    ①兵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加快兵团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报告》,2005年3月。
    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课题组:《兵团农业和农牧团场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调研报告(2000年)。
    ②张跃奇:《对深化团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新疆农垦经济,2006年第1期。
    ①资料来源于2007年9月和2008年8月,笔者分别在农六师军户农场、102团和农十二师头屯河农场的调研并整理。
    ② Hannan, Michael T., and John H. Freeman.1984. "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9:149-64.
    ①[美]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
    ①秦海:《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
    ① Hannan, Michael T., and John H. Freeman.1984. "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9:149-64.
    ①王路:《公共部门组织变革与组织惯性的张力分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①[美1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14页。
    ②[美]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14页。
    ③杨祖凤:《“盲从”杂说》,《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第8期。
    ①资料来源于2007年9月10日,笔者在农六师军户农场的调研。
    ② David A. Whetten, Paul C. Godfrey:Identity in Organizations——Buiding Theory through Convers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Inc.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1998,p259.
    ③[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72页。
    ①王彦斌:《管理中的组织认同——理论建构及对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页。
    ② David A. Whetten, PaulC. Godfrey:Identity inOrgan-izations——Buiding Theory through Convers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Inc.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1998,p173.
    ③[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58-273页。
    ①闫海燕,于在洋:《兵团职工队伍变化及成因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3年第1期。
    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五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五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①王玉凤,吕红庆:《对稳定兵团农牧团场职工队伍的思考》,《兵团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②刘娅:《兵团农场劳动力引进机制和配置模式研究》,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①王淑云:《兵团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3月(上半月刊)。
    ②刘月兰,邢永琴:《兵团人才资源的流失与管理战略》,《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① Dutton J E, Dukerich J M, Harquail C. V. Organizational images and member identifi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4,39(2):239-263.
    ①“坎土曼”,新疆当地维吾尔语指撅头。
    ②孙坷:《后兵团时代的军垦困局》,《新西部》,2004年第1期。
    ③尤小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①[美]彼特·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17页。
    ①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2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3/15/content_1367387_5.htm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3/15/content_1367387_5.htm
    ③梁君国,李德仁,罗金义著:《特别地区政府管理:深圳、珠海、香港及澳门的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④中国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quhua/52gz/0222px.htm
    ①张旭团:《兵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述评》,《兵团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①王崇久等主编:《兵团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8页。
    ①周国胜,金永刚《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有效实现形式初探》,《兵团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38页。
    ② Pfeffer, J, and Salancik, G,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59.
    ①[美]弗里蒙·卡斯特,詹姆斯·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13页。
    ①[美]弗里蒙·卡斯特,詹姆斯·罗森茨韦克著:《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①兵团政委聂卫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为新时期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8年6月22日。
    ②高建奕:《组织认同研究综述》,《昆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①梁武俊:《兵团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兵团日报(汉),2007年9月14日第1版。
    ②胡中晓:《团场帮俺建新家》,《兵团工运》,2002年第5期。
    ①王崇久主编:《兵团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②王崇久主编:《兵团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③王崇久主编:《兵团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④武晓凤:《以兵团精神为核心开展企业文化》,《实事求是》,2003年第3期。
    ①[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70页。
    ②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17页。
    ①郑文法:《屯垦戍边固国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与驻军同心共筑强大边防纪实》,《中国民兵》,2002年第4期。
    ②王崇久主编:《兵团精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③郑文法:《屯垦戍边固国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与驻军同心共筑强大边防纪实》,《中国民兵》,2002年第4期。
    ①郑文法等:《有生命的界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兵建功西北边疆纪事》,中国国防报,2007年8月6日第1版。
    ①《兵团国企改革取得突破》,兵团日报(汉),2005年4月23日第1版。
    ①沈岿编:《谁还在行使权力:准政府组织个案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①陈嘉陵:《各国地方政府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年,第339页。
    ①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11页。
    ①[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70页。
    ①《石河子市年鉴》,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①张凤艳等:《加快兵团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管理途径分析》,《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美]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63页。
    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历史与发展》(白皮书),2003年5月。http://bt.xinhuanet.com/2007-07/27/content_10701710.htm
    ①梁君国,李德仁,罗金义著:《特别地区政府管理:深圳、珠海、香港及澳门的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美]彼特·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年。
    2、[美]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3、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张永宏:《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5、[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6、[美]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英]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8、[美]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第8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9、[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1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13、[美]詹姆斯·汤普森:《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法]米歇尔·克罗齐耶:《科层现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6、[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利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7、[法]米歇尔·克罗齐耶:《法令不能改变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8、[美]理查德·斯蒂尔曼二世编著:《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美]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20、[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1、傅明贤:《行政组织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2、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3、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李和中:《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25、倪星:《行政组织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6、刘霞:《公共组织学习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7、朱国云:《公共组织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8、[美]弗里蒙·卡斯特,詹姆斯·罗森茨韦克著:《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9、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30、韦森:《社会秩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31、[美]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3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3、[美]爱伦·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34、[美]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
    35、[英]克里斯托弗·胡德:《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6、[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7、[美]阿尔伯特·赫希曼:《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 的反应》,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3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9、[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普:《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40、[美]理查德·宾厄姆:《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1、[德]赫尔穆特·沃尔曼:《德国地方政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2、[丹麦]埃里克·阿尔贝克等:《北欧地方政府:战后发展趋势与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3、[加]理查德·廷德尔等:《加拿大地方政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4、[加]比什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地方政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5、[美]切斯特·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46、[美]克里斯托夫·克拉格主编:《制度与经济发展——欠发达和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增长与治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47、[英]简·埃里克·莱恩:《公共部门:概念、模型与途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48、[美]迈克尔·哈里森:《组织诊断:方法、模型与过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49、[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
    50、陈嘉陵:《各国地方政府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年。
    51、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53、王海威:《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4、关海庭:《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5、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56、唐娟:《政府治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7、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58、王彦斌:《管理中的组织认同——理论建构及对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59、魏宏森:《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
    60、[美]沃纳·伯克:《组织变革:理论和实践》,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61、[美]托马斯·卡明斯:《组织发展与变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62、[美]派特里克·康纳等著:《组织变革中的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63、[美]奈借尔·尼尔安德森:《组织创新与变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64、刘霞:《公共组织创新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5、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66、何大安:《选择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融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7、[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詹姆斯·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68、谢庆奎,燕继荣,赵成根:《中国政府体制分析》,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69、毛寿龙著:《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70、毛寿龙,李竹田:《省政府管理:山西省调查》,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71、汤大华等著:《市政府管理:廊坊市调查》,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72、谢庆奎等著:《县政府管理:万宁县调查》,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年。
    73、赵辰昕:《乡政府管理:江南乡调查》,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74、张全在,贺晨:《镇政府管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75、谢庆奎等著:《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76、梁君国,李德仁,罗金义著:《特别地区政府管理:深圳、珠海、香港及澳门的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77、王崇久主编:《兵团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7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新疆统计年鉴2005》,乌鲁木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79、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80、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81、齐清顺,田卫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82、潘仁源:《正确阐明新疆屯垦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83、李福生:《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上、下卷),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年。
    84、赵予征:《新疆屯垦》,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
    85、赵予征:《丝绸之路屯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86、房艺杰:《论兵团》,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4年。
    8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研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革与发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88、王云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革发展与稳定纵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89、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上海:商务印刷馆,1936年。
    90、赵俪生:《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
    91、房艺杰:《论兵团》,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4年。
    92、方英楷:《新疆屯垦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93、《新疆简史》一、二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
    9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历史与发展》(白皮书),2003年5月。
    9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五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五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96、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制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
    97、秦前红主编:《新宪法学》(第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9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3/15/content_1367387_5.htm
    9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根据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14576/28320/39838/39842/2947955.html
    10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14576/28320/29258/29261/2041117.html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央政府网:http://www.gov.cn/jrzg/2007-06/29/content_667720.htm
    1、丁煌:《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阻滞及其防治对策的制度分析》,《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丁煌:《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李和中:《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启示》,《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5期。
    4、李和中:《西方公共管理市场化取向的意义及启示》,《武汉大学学报》,2001 年第7期。
    5、林尚立:《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6、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7、朱光磊,张志红等:《“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8、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9、杨博文:《社会转型与社会结构变迁对公共组织发展的影响》,《学术界》,2005年第1期。
    10、张骁,杨忠:《从模仿到创新:知识类型与组织学习方式的适配与转化》,《研究与管理》,2007年第5期。
    11、秦海:《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
    12、徐仁璋:《论中国地方政府结构的改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3、王路:《公共部门组织变革与组织惯性的张力分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4、杨祖凤:《“盲从”杂说》,《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第8期。
    15、[美]罗森伯姆:《地方治理与民主现代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6、[英]安德鲁,戈登史密斯:《从地方政府管理到地方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17、陈凤芝:《试论法治合法性的道德基础》,《天府新论》,2004年,第3期。
    18、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3期。
    19、冯兴元:《市场化——地方模式的演进道路》,《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
    20、宋世明:《入世与地方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1、谢宝富:《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问题》,《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22、夏永祥、王常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第2期。
    23、沈荣华:《改革开放中我国地方政府的体制创新》,《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2期。
    24、陈家刚:《地方政府创新与治理变迁——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的比较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4期。
    25、刘寒波:《论多级政府理论与地方政府改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26、何艳玲:《特定事件、治理过程与治理文化:一个新的地方治理实践分析框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7、戴均良:《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市体制创新》,《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1期。
    28、孙柏瑛:《当代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兴起》,《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4期。
    29、王庆兵:《英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最佳价值模式的评析》,《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5期。
    30、李安明:《论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1、金云辉:《对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7期。
    32、张文岳:《关于新疆及兵团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新疆农垦经济》,1998年第4期。
    33、潘仁源:《推进兵团农牧团场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新疆农垦经济》,1999年第1期。
    34、程德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跨世纪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8期。
    35、兵团体改委:《兵团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新疆农垦经济》,2000年第4期。
    36、宋湘杰:《新疆兵团农业如何应对西部大开发》,《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5期。
    37、张庆黎:《对“十五”期间兵团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新疆农垦经济》,2001年第1期。
    38、潘仁源,周国胜:《新世纪兵团农牧团场改革的基本思路》,《新疆农垦经济》,2001年第1期。
    39、张红丽、陈旭东:《试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组织创新》,《中国农垦经济》,2002年第1期。
    40、武晓凤:《以兵团精神为核心开展企业文化》,《实事求是》,2003年第3期。
    41、《新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和发展有关文献选载(1981年7月——2001年6月)》,《党的文献》,2004年第6期。
    42、王淑云:《兵团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3月(上半月刊)。
    43、刘月兰,邢永琴:《兵团人才资源的流失与管理战略》,《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4、孙坷:《后兵团时代的军垦困局》,《新西部》,2004年第1期。
    45、周国胜,金永刚:《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有效实现形式初探》,《兵团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38页。
    46、田燕秋:《科学界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事权”与“财权”——以制度保证屯垦戌边事业的顺利完成》,《经济师》,2005年第12期。
    47、胡中晓:《团场帮俺建新家》,《兵团工运》,2002年第5期。
    48、姬海军:《影响兵团养老保险基金平稳运行的因素及对策》,《新疆农垦经济》,2004年第2期。
    49、’张凤艳等:《加快兵团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管理途径分析》,《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0、闫海燕,于在洋:《兵团职工队伍变化及成因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3年第1期。
    51、王玉凤,吕红庆:《对稳定兵团农牧团场职工队伍的思考》,《兵团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52、李新,李翠锦,刘洪:《新时期兵团边境贫困农场反贫困战略的思考》,新疆农垦经济,2005年第7期。
    53、张跃奇:《对深化团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新疆农垦经济,2006年第1期。 。
    54、《兵团国企改革取得突破》,兵团日报(汉),2005年4月23日第1版。
    55、王建国:《兵地双方步入融合发展轨道》,阿克苏日报,2008年5月22日第7版。
    56、张叔俊:《关于转变兵团行政职能的思考》,兵团日报(汉),2003年3月15日第8版。
    57、梁武俊:《兵团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兵团日报(汉),2007年9月14日第1版。
    58、郑文法等:《有生命的界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兵建功西北边疆纪事》,中国国防报,2007年8月6日第1版。
    59、张桂荣等:《农一师与地方结对攀亲携手融合》,兵团日报(汉),2007年5月25日第1版。
    6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兵团社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 fx/dfxx/t20081215_402526788.htm
    6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新疆政府网:http://www.xj.gov.cn/10013/10031/10005/2007/37295.htm
    6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阿拉尔市党政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新机编字[2004]24号。
    63、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石河子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2004年9月15日。
    64、兵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加快兵团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研究报告,2005年3月。
    6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课题组:《兵团农业和农牧团场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研究报告(2000年)。
    66、兵团政委聂卫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为新时期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8年6月22日。
    6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兵团调查总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农垦经济,2008年第4期。
    1、蒋丽蕴:《体制与运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和现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2、李信成:《中共少数民族政策与国家整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3、稽雷:《政治发展视野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以新疆为例》,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5、刘娅:《兵团农场劳动力引进机制和配置模式研究》,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肖剑霞:《论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Aldrich, Howard.E 1977,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ctice-Hall.
    2、Blau Peter M. and Richard Scott.2003, Formal Organizations:A Comparative Approach,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Blau Peter M.1970, "A formal theory of differentiation in organiz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5:201-218.
    4、Christopher Hood.1999, Regulation inside Gover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Carroll, Glenn R., and Jacques Delacroix.1982,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 in the newspaper industries of Argentina and Ireland:An ecological approach."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7:169-198.
    6、Christophev Pollitt.2000, Public Management Reform:A Comparative Analys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Coe,Charles K.,1993. "Government Purchasing:The State of the Practice." In Thomas D.Lynch and Lawrence Martin(eds.),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New York:Marcel Dekker.
    8、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World Economic Forcum.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2-2003.
    9、David A. Whetten, Paul C.1998, "Godfrey:Identity in Organizations——Buiding Theory through Convers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Inc.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259.
    10、Donald H. McMillen, "Xinjiang and the produciton and construction Crops:A Han Organisation in a Non-Han Region", The Australian Jouranl of Chinese Affairs, No.6(July,1981), pp.65-96.
    11、Dutton J E, Dukerich J M, Harquail C.V. Organizational images and member identifi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4,39(2):239-263.
    12、Fenell, Mary L.1980,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 on the structure of hospital cluster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5:484-510.
    13、Freeman, John H.1982,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s and natural seclection processes."pp.1-32 in Barry Staw and Larry Cummings(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ol 4. Greenwich, CT:JAI Press.
    14、Granovetter, Mark,1978. "Threshold models of collectiv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gy Review 33:92-104.
    15、Hannan, Michael T., and John H. Freeman.1977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929-964.
    16、Hannan, Michael T., and John H. Freeman.1984. "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9:149-64.
    17、Hannan, Michael T.1991.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Analysis of Density-Dependent Legitimation in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pp.1-42 in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edited by Peter V. Marsden. Oxford:Basil Blackwell.
    18、Hawley, Amos,1968. "Human ecology." Pp.28-27 in David L. Sills(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Macmillan.
    19、Held,2005. Glob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Accountability, Malden, Mass.: Blackwell.
    20、Jan Kooiman,1994. Modern Governance: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Sage Publications.
    21、Johnston, J.1984. Econometric Methods,3d ed. New York:McGraw-Hill.
    22、JosC.N. Raadschelders Size and organizat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ublic Administrative Research and Theory:J-part, Vol.7, No.3(Jul, 1997), pp419-441.
    23. Jreisat,2002. Governance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Leiden; Boston:Brill.
    24、Kaufmann,2002. Growth without Governance, Washington, D.C.:World Bank Institute: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
    25、Kessel, John 1962. "Governmental structure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A statistical note about American c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56. 615-620.
    26、Kenneth R. Walker. "Trends in crop Production,1978-1986". The China Quarterly, No.116(Dec.,1988), pp.592-633.
    27、Kettl,2002.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America.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8、Kimberly, John.1975.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habilitation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ece Quarterly,20:1-9.
    29、Levitt, Barbara, and James G. March.198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4:319-40.
    30、Margaret E. Goertz, Redefining Government Roles in an Era of Standard-based Reform,Phi Delta Kappan, Sepl,2001, Vol.83, Issuel
    31、Meyer, John W., and Richard W. Scott.1983.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Ritual and Rationality. Beverly Hills, Calif.:Sage.
    32、Meyer, John W., and Brian 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340-63.
    33、McLaverty,2002.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Innovations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Burlington, VT:Ashgate Pub. Ltd.
    34、Pamela Tolbert and Lynn Zucker,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 Administra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ume 28, no.1(Mar.1983),22-39.
    35、Paul DiMaggio and Walter Powell, "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 Fields", published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 42, no.2(Apr,1983).
    36、Paul DiMaggio,1982. "The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al fields:an analytical approa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Paper prepared for SUNY-Albany Conference o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 April 1 and 2.
    37、Pani,2004. "Modern System of Governance:Good Governance vs. E-governance." New Delhi:Anmol.
    38、Pfeffer, J, and Salancik, G,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Harper and Row.
    39、Richard. W. Scott,1988. "The Adolescence of Institutional Theor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2:493-511.
    40、Richard. W. Scott,1975.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Alex Inkeles(ed.), Annual Review of socilolgy,1.1-25. Palo Alto, CA. Annual Reviews.
    41、Smismans.2006. "Civil Society and Legitimate European Governance." Cheltenham, UK; Northampton, MA:Edward Elgar.
    42、Smismans,2004. "Law, Legitimacy, and European Governance:Functional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Regulation." 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3、Steve Martin,Implementing Best Value:Local Public Services in Transi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v.78,no1,2000.
    44、Stinchombe Arthur L.1965. "Soc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s," in J. G. March(e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s.142-193 Chicago:Rand Mc-Nally.
    45、Thompson, James D. Organizations in Acition. New York:McGraw-Hill.
    46、Turk, Herman.1977. Organization in Modern Life. San Francisso, CA Jossey-Bass.
    47、Zucker, Lynne G..1977. "The roel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cultural persiste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Zucker, Lynne G.1983. "Organizations as Institutions."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2:1-4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