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运用比较教育学的国别专项研究框架、教育社会学的结构分析方法,对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初步探析,并立足我国国情,针对我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现状得出若干启示借鉴。论文首先明确界定了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的一般概念,肯定了教育权利的人权价值,阐明了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的客观必然性与实践操作机制。进而论文以美国为对象国家,专门探讨了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的历史与现状。首先,追溯了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进程,探求今日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的历史渊源。其次,从目标、条件、主体、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剖析了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现状,清晰的勾勒了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的大体框架。在对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有了总体的把握和了解后,论文进一步从成就经验、问题教训两方面对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进行深入的总结评析,并反观我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现状,有针对性地对今后我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和进步。
The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preliminarily in American social security of right to education and gets some enlightenment for our country. The frame between nation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and the method of structure analysi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were used. The right to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rights. The dissertiation defines right to education and expatiates on necessity and practice mechanism of social security of right to education in the first section. And then, it focus on social security of right to education in America. Firstly, it looks backwards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social security of right to education for finding its evolution. Secondly , it mostly anatomizes the status quo of American social security of right to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object, main body, condition, content, methods and so on. After we have a basal understanding about social security of right to education in America, the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defects of it and gives some
    advice to our country.
引文
[1] 傅松涛 闫效鹏.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
    [2] 尹力.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受教育权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页
    [3] 转引自尹力.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受教育权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页
    [4] 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第82页
    [5] 转引自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第2页
    [6] 傅松涛 闫效鹏.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
    [7]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第76页
    [8]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姬敬武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第283页
    [9] 转引自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49页
    [10] 王天一 夏之莲.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第224页
    [11] 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兼论教育机会平等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第134页
    [12]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146页
    [13] 王天一 夏之莲.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第224页
    [14] 季苹.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97页
    [15]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4页
    [16]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42页
    [17] 李春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启示[J].甘肃理论学刊,1998(1)
    [18]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25页
    [19]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73页
    [20]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74页
    [21] 转引自季苹.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236页
    [22] 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第273页
    [23] 石鸥 刘丽群.意识、手段、机制:我们对美国教育的借鉴[J].湖南师范大学社
    
    会科学学报,2000(5)
    [24] Joel Spring. The Universal Right to Education:Justification, Definition, and Guidelines[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P. 160
    [25] Joel Spring. The Universal Right to Education:Justification, Definition, and Guidelines[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p. 163
    [26] 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103页
    [27] 朱旭东.成功的机会=教育的机会——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教育观[J].比较教育研究,1997(5)
    [28] 与效益接近的两个词是“效率”与“效果”。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总体成果的评价上具有长效性、复杂性和个体性等特征。“效益”是一个比“效率”、“效果”内涵更丰富,更能够体现这种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概念,它包括那些可以计量的也包括那些不宜计量的内容,包括即时的也包括长时的影响。
    [29] 孙建荣 冯建华.憧憬与迷惑的事业——美国文化与美国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73页
    [30] 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117页
    [31]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257页
    [32] 尹力.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受教育权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4页
    [33] 孙建荣 冯建华.憧憬与迷惑的事业——美国文化与美国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89页
    [34] http://www. delesson. com/mba. 8. htm
    [35] 袁桂林.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1(6)
    [36] 秦惠民.论教育权的演变——对一个教育法制问题的历史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2页
    [37] Trends in Student Aid 2002-2001 http://www. Collegeboard. com
    [38] http://www.xtk. com. cn/ckzl/2001-03. htm
    [39] http://usa. dongyu. net. cn/Education/index. htm
    [40] 程晋宽.美国教育司法制度论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1)
    [41] 纪晓林.美国公共教育的管理和政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6页
    [42] 其中12,000,000参与磁石方案的学生有一部分可能只是校内选择。
    [43] http://www. fns. usda. gov/cnd/Lunch/AboutLunch/faqa. htm
    [44] 何恩基 张玉侠.美国教育信息服务折扣政策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
    [45] http://www. washprofile. org/chinese/education091002. cfm
    
    
    [46]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223页
    [47] http://www. cn_loans. com/detail, asp?articleid=1329&detailpage=2
    [48] 俞燕燕.中美教育投资来源的比较分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1)
    [49] http://www. fns. usda. gov/cnd/Lunch/AboutLunch/faqa. htm
    [50] 诸梅峤.教育优先:创造美国未来——美国教育部长赖利发表国情咨文[J].教育发展研究,1998(9)
    [51] 季苹.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242页
    [52] 王义高.当代世界教育思潮与各国教改趋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第120页
    [53] http://www. hcxt. com. cn/Countries. asp?act=us&con=us8
    [54] http://www.top188.com/education/end.php?num=10700
    [55]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256页
    [56]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256页
    [57] 转引自任东来.“肯定性行动”与美国政治[J].太平洋学报,1996(1)
    [58] http://www. zgxl. net/teach/wgjy/ppjj/tsmgjybs. htm
    [59] 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124页
    [60]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46页
    [61] 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源学说·教育经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第244页
    [62] 王磊.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2(2)
    [63] 这里取各个省区指标数值的简单平均数,并非是教育事业费与在校生基数的算术平均数值。
    
    
    [1]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傅松涛.教育社会学新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3] 王天一 夏之莲.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 胡锦光 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6] 程燎原 王人博.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7] 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 季苹.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 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0]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 孙建荣 冯建华.憧憬与迷惑的事业——美国文化与美国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2] 顾宁.美国文化与现代化[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13] 袁衍喜 张维平.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与教育立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14] 纪晓林.美国公共教育的管理和政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6]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7]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8] 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兼论教育机会平等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9] 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源学说·教育经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0] (美)伯恩斯.民治政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1] (美)凯尔曼(Kelman,S.).制定公共政策:美国政府的乐观前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2] (美)布朗(Broah,B.F.).美国的公民教育[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
    [23] (美)布莱克.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4] (美)罗尔斯(John Rawls)著,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5]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 姬敬武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6] (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主编.美国儿童福利的借镜[M].台北:中华征信所企业公司,1998
    [27] Joel Spring. American Education[M].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0
    [28] Joel Spring. The Universal Right to Education: Justification, Definition, and Guidelines[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29] Maureen T. Hallinan.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2000
    [30] Cynthia. Learning Power[M].Simon&Schuster, 1998
    [31] Daniel Haag. The right to education: what kind of management?[M]. Paris,France:Unesco, 1982
    [32] 傅松涛 闫效鹏.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
    [33] 赵中建.从教育蓝图到教育立法——美国《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评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2(2)
    [34] 尹力.论公民受教育权利的程序法保护[J].教育科学,2002(1)
    [35] 程晋宽.美国教育司法制度论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1)
    [36] 王磊.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2(2)
    [37] 尹力.试析受教育权利[J].教育研究,2001(5)
    [38] 蒋茵.从教育法透析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平等[J].嘉兴学院学报,2001(2)
    
    
    [39] 胡庆芳.美国教育部1998—2002年教育发展战略[J].外国教育研究,2001(3)
    [40] 袁桂林.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1(6)
    [41] 冯朝霖.自我赋权、公民社会与教育改革——台湾近十年教育改革理论的反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
    [42] 俞燕燕.中美教育投资来源的比较分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1)
    [43] 尹力.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受教育权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
    [44] 李招忠.教育与人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45] 石云霞.论美国人权的理论基础[J].法学评论,2000(5)
    [46] 胡庆芳.美国面向全体儿童 实现教育优异的纲领与实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1)
    [47] 秦惠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教育权作用的再认识[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3)
    [48] 梁鸿.“国民社会保障权利论”及其发展的探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49] 石鸥 刘丽群.意识、手段、机制:我们对美国教育的借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
    [50] 肖雪慧.教育与权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51] 李永宁.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及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1999(5)
    [52] 徐广宇.试析教育权的内涵和结构[J].教育科学,1999(2)
    [53] 秦惠民.论教育权的演变——对一个教育法制问题的历史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54] 董秀敏 李立国.西方近代教育权利观的理论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
    [55] 诸梅峤.教育优先:创造美国未来——美国教育部长赖利发表国情咨文[J].教育发展研究,1998(9)
    [56] 尹力 李玲.教育权与学习权简论——兼与欧阳克俭先生商榷[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
    [57] 胡志宁.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经纬,1998(6)
    
    
    [58] 李春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启示[J].甘肃理论学刊,1998(1)
    [59] 王岩.从“美国精神”到实用主义——兼论当代美国人的价值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998(2)
    [60] 秦惠民.现代社会的基本教育权型态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
    [61] 许小平 马和民.论儿童教育权益的确认和保障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9)
    [62] 朱旭东.成功的机会=教育的机会——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教育观[J].比较教育研究,1997(5)
    [63] 欧阳克俭.“教育权”的下嫁和“学习权”的建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6(1)
    [64] 任东来.“肯定性行动”与美国政治[J].太平洋学报,1996(1)
    [65] Peter Jarvis. Globalization, the Learning Society,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J]. Comparative Education, 2000, (3)
    [66] W.Timothy Coombs. The Internet as Potential Equalizer: New Leverage for Confronting Social Irresponsibility[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Vol. 24(3). 1998
    [67] Stacy Churchill. The Decline of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Education of National Minoritie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42(4)
    [68] http://www. right-to-education. org/
    [69] http://www. nea. org/publiced/
    [70] http://www. Collegeboard. com
    [71] http://www. ed. gov/
    [72] http://www. edreform. com
    [73] http://www. pdhre. org/rights/education. html
    [74] http://www. delesson. com/mba. 8. htm
    [75] http://www. fns. usda. gov/cnd/Lunch/AboutLunch/faqa. htm
    [76] http://www. washprofile. org/chinese/education091002. cfm
    [77] http://www. zgxl. net/teach/wgjy/ppjj/tsmgjybs. htm
    [78] http://www. cn_loans. com/detail. asp?articleid=1329&detailpage=2
    
    
    [79] http://www. Unhchr. ch/html/hchr. htm
    [80] http://www. whitehouse. gov/news/releases/2002/01/20020108-1. html
    [81] http://www. edu. cn/20011221/3014907_1. shtml
    [82] http://usa. dongyu. net. cn/Education/index. htm
    [83] http://www. hcxt. com. cn/Countries. asp?act=us&con=us8
    [84] http://www. xtk. com. cn/ckzl/2001-03. htm
    [85] http://www. top188. com/education/end. php?num=107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