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丧葬典礼考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代国力强盛,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高点。这对唐代丧葬礼仪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其在此期间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将全面搜集史籍中的相关记载——以《旧唐书》、《新唐书》为主要文献资料来源,详细稽考唐代丧葬典礼的各项仪式流程,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唐代丧葬典礼的面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引言。综述唐代丧葬礼仪的研究概况。
     二、唐代丧葬典礼仪节考。本章考述的唐代丧葬典礼仪节包括:(一)初终;(二)招魂;(三)发丧;(四)护丧;(五)奔丧;(六)置灵座;(七)治棺椁;(八)沐浴;(九)袭尸;(十)饭含;(十一)明旌;(十二)小敛;(十三)大敛;(十四)成服;(十五)吊丧;(十六)赙赗;(十七)停柩待葬;(十八)朝夕奠、朔望奠;(十九)卜宅兆;(二十)卜葬日;(二十一)启殡朝祖;(二十二)将葬陈车位、陈器用;(二十三)发引送葬;(二十四)陈明器;(二十五)下葬;(二十六)虞祭。
     三、唐代丧葬典礼的特点。对照前朝的丧葬礼仪,归纳总结出唐代丧葬典礼的三个特点:(一)唐代丧葬礼仪的以礼入法;(二)唐代特殊丧葬形态——号墓为陵;(三)唐代厚葬风气的不同表现。
Tang Dynasty with great political hegemony,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high point in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It also exerted a powerful cultural influence over Tang Dynasty funeral etiquette which flourished and further matured during the era. Basing on the remainded documents of Tang dynasty, such as jiutangshu and xintangshu, this paper took a general and systemic research on the funeral of Tang dynasty, in order to restore it as completely as possible. The whole paper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summarize the general research on the funeral of Tang dynasty.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elicates of the research of the funeral of Tang dynasty. We found Tang Dynasty funeral ritual contains about twenty-six parts, such as evocation、bathing and so on.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characters of Tang's funeral. Compared with the funeral before Tang, it had three main characters.First, Tang's mortuary ritual began to fuse together with rules. Second, special form of Tang Dynasty funeral——call tomb mausoleum. Third, Tang's people grand buried in different ways.
引文
①古代礼制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丧葬礼亦然。唐代所定官方礼制对不同阶层有不同的要求,本文主要考述的是皇帝、品官、士大夫的丧葬典礼仪节。
    ②参见欧阳修等《新唐书》,第446页。
    ①参见《新唐书》,第447页。
    ①参见《新唐书》,第447页。
    ①参见《新唐书》,第448页。
    ①参见杜佑《通典》,第3510页。
    ①参见《新唐书》,第448页。
    ①参见《新唐书》,第449页。
    ①参见《新唐书》,第450页。
    ①参见欧阳修等《新唐书》,第451页。
    ①如“(李畲)事母谨,累世同居,长幼有礼。畲妻物故,时母病,恐悲伤,约家人无以哭闻母所,朝夕省侍无忧色”。
    ②古代的一种礼器,多用木制作而成,可用来舀取食物。
    ③参见《新唐书》,第450页。
    ①参见《通典》,第3522页。
    ②参见《通典》,第3524页。
    ①参见《通典》,第3525页。
    ①参见《通典》,第3535页。
    ②参见《通典》,第3536页。
    ①参见《通典》,第3536页。
    ①参见《旧唐书》,第300页。
    ②参见吴丽娱《关于唐〈丧葬令〉复原的再检讨》。
    ①参见《旧唐书》,第2768页。
    [1]《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编撰,周勋初等校订,苏州: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2]《春秋繁露》,汉·董仲舒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春秋公羊传注疏》,汉·公羊寿传,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上海:民国上海中华书局。
    [4]《大唐新语》,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5]《杜阳杂编》,唐·苏鹗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6]《樊川文集》,唐·杜牧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7]《封氏闻见记》,唐·封演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8]《国语》,春秋·左丘明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9]《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10]《旧唐书》,五代·刘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礼记集解》,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2]《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3]《皮子文薮》,唐·皮日休撰,萧涤非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4]《千唐志斋藏志》,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5]《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16]《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史记》,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8]《说文解字》,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9]《说苑》,汉·刘向撰,杨以漟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0]《隋唐嘉话》,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1]《唐会要》,宋·王溥撰,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22]《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3]《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4]《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25]《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26]《荀子集解》,清·王先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27]《仪礼注疏》,汉·郑元注,唐·贾公彦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8]《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9]《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0]《周易正义》,魏·王弼注,唐·孔颖达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1]《“以礼入法”法律文化微探》,陈洁,《福建学刊》,1998年第2期。
    [32]《招魂考——古代丧葬文化研究之三》,谭思健,《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1]《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姜伯勤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高贵的葬仪——唐代皇陵与皇亲国戚墓》,陈安利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丧葬史》,陈华文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盛世风采——漫话唐三彩》,姜波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释名疏证补》,清·王先谦撰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6]《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著,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7]《唐五代书仪研究》,周一良、赵和平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8]《永泰公主与永泰公主墓》,拜根兴、樊英峰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9]《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吴玉贵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0]《中国丧葬礼俗》,徐吉军、贺云翱著,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中国丧葬史》,徐吉军著,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
    [12]《中国历史纪年表》,万国鼎编,万斯年、陈梦家补订,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3]《中华文化通志·丧葬陵墓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杨宽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西园秘器”质疑——〈旧唐书·李林甫传〉疑误一则》,徐志卿,《书品》,2009年第6期。
    [2]《从出土墓志看唐长安居民葬地》,惠瑛,西北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3]《<大唐开元礼>初探——论唐代礼制的演化历程》,赵澜,《复旦学报》,1994年第5期。
    [4]《关于唐<复原令>复原的再探讨》,吴丽娱,《文史哲》,2008年第4期。
    [5]《敦煌P.2967杜佑丧服制度图与郑馀庆元和书仪》,吴丽娱,《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周一良,《文物》,1985年第7期。
    [7]《唐代的丧葬观念习俗与礼仪制度》,齐东方,《考古学报》,2006年第1期。
    [8]《唐宋时代的诏葬与敕葬》,吴丽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28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