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丹青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辽东郡治襄平(今辽阳)为中心的地区,是两汉至魏晋时期东北边疆重镇,也是汉文化进入东北地区产生影响的文化枢纽。在这一区域内陆续发现了大量汉魏时期的石室壁画墓葬是考察汉魏时期中原墓葬文化对辽东地区辐射影响的重要资料。本文针对汉魏时期辽东墓室壁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要通过梳理整合材料,建立起辽东地区汉魏壁画墓的编年序列,厘清墓葬的发展脉络;二是要通过阶段性特征与地域性特征两条线索,考察不同地区在汉文化进入辽东的历史进程中的文化选择与进入模式,以及与本地传统相融合的形成机制与文化面貌;三是结合历史进程考察,分析辽东地区汉魏壁画墓兴衰原因,以及其汉文化因素在东北地区的影响流布问题,思考汉文化在边疆地区传播影响的面貌与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六个部分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是辽东地区汉魏壁画墓的发现与基础材料的整理工作。通过对已发表材料,并结合走访、调查部分尚未正式发表或被淹没于历史之中的资料碎片,首先试图重建起较为完整的基本面貌,改变以往辽东壁画墓基础材料过于零散、杂乱的面貌
     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壁画题材图像的分类梳理工作。通过对主要题材中图像组合方式、空间使用分布、图像演变特征等情况的整理,建构起一个相对准确的发展谱系和判断标准,为对墓葬的分期工作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解决本地壁画墓的分期问题。为解决以往由于纪年材料的缺失以及资料的流散所带来的对本地墓葬分期不清的问题,在充分依据壁画图像和墓葬形制演变的基础上,综合考察辽东地区社会历史进程发展情况,将本文的分期工作与历史进程考察紧密结合。本文提出将辽东壁画墓划分为四期,并讨论了各期壁画墓发展变化背后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
     第四部分主要是讨论辽东墓室壁画的汉文化传统渊源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原地区、山东地区的相关墓葬考察与对比,梳理辽东汉魏壁画墓中主体的汉文化因素的传统来源、传入途径与传播模式等问题。提出结合本地政治势力的起伏,人口流动,文化选择等问题,在不同历史阶段中,辽东地区的汉文化传入通过不同渠道,体现出了被动接受辐射影响与主动吸取移植引进两种不同的模式。
     第五部分讨论了辽东汉魏壁画墓的地域特征。首先整理出本区域内的几个集中分布的墓葬群,并讨论其整体特征和时代面貌。此外,通过对本地独特的墓葬营建方式、葬俗特点、独特的图像内容以及墓葬空间与特定图像的组合使用情况的讨论,体现出汉文化进入过程中本地固有因素的延续面貌与结合转变。尤其是其中关于以墓主画像为中心的图像演变与空间使用的考察,可以成为贯穿辽东墓室壁画发展的一个重要考察线索。
     第六部分考察了辽东壁画墓中的汉魏墓葬艺术传统在之后东北周边地区的流变与影响。通过结合历史进程的考察,对相邻的辽西、高句丽壁画墓中相关因素的考察与比对,体现了辽东地区形成的汉文化为主体的面貌在对周边区域文化的影响作用。
As the cultural axis that effected by Han culture, East Liao county, with the capital of Xiangping, preserves the significant status of culture and military importance as the northeast border town during Han and Wei Jin Dynasty. The murals in the stone tombs during Han and Wei Dynasty discovered in this district are the crucial documents which found the ground of discussing that the East Liao district influenced by the burial culture in Mid Land during this period. This thesis statement contains three aims based on the above subject-the tomb mural during Han and Wei Dynasty in the East Liao district-firstly, composing the chronological list of the tomb mural during Han and Wei Dynasty in the East Liao district in order to settle the development series on the ground of arranging documents; secondly, discussing various culture patterns of selecting and accessing in the course of Han culture's entrance by means of examining both the perio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gional features, in addition, analyzing the conformation mode of combining Han culture with local tradition; last but not least, clarifying both the origin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omb mural during Han and Wei Dynasty in the East Liao district and the promulgation of Han culture factors in the Northeast district including its panorama and mode through 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course. There are six chapters within this thesis.
     The 1st chapter focuses on arranging the radical material of the tomb mural during Han and Wei Dynasty in the East Liao district, which aims at representing the whole appearance relatively that results in altering the scattered current status of the radical material of the tomb mural in the East Liao district on the ground of published documents and not yet published ones.
     The 2nd chapter concentrat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various subjects of mural image, which aims at creating a precise pedigree and estimation to settle the ground of era split of tomb through arranging the way of combination, applying and evolving within images of major subjects.
     The 3rd chapter attempts to resolve era split of tomb in this district, which account for disposing the obscure era split of tomb in this district due to lacking material with accurate era record with the root of examining the progress of mural images and tomb patterns in the setting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East Liao district. The view the thesis proposes is four phases of mural tomb in East Liao district, in addition, it'll discuss the historical setting and the social origin of each phase evolving.
     The 4th chapter is primarily arguing for the Han culture tradition as the origin for the tomb mural in East Liao district. Comparing the interrelated tombs scattered in Mid Land and Shandong Province with the ones in East Liao district, it settles three problems-the origin of tradition, the way of entrance and the mode of dissemination which determines the major status for Han culture of tomb mural in East Liao district during Han and Wei Dynasty. In conclusion,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passive acceptance and positive absorption represent two modes of Han culture's access.
     The 5th chapter is arguing the regional features of mural tomb in East Liao district during Han and Wei Dynasty. Above all, the overall features and the period characteristics would be discussed on the base of arranging certain tomb groups in this district. After that it comes that discusses the continuing and transforming of local inhere factors during Han culture's access on the ground of analyzing the unique building pattern, funeral features, image subjects and applying of distinct image combining with tomb space, especially for the evolving portrait of tomb master and its application of space, which means an essential clue for discussing the progress of mural tomb in East Liao district.
     The 6th chapter is engaged in the circul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mural tomb art of Han and Wei Dynasty in East Liao district concerning to the broader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It would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Han culture as the majority in East Liao district on broader region through researching on relative factors of mural tombs in West Liao district and Koguryo.
引文
[日]八木奘三郎:《辽阳发现的壁画古坟》,《东洋学报》第11卷第1号,1921年1月。
    [日]塚本靖:《辽阳太子河附近的壁画古坟》,《考古学杂志》,第11卷第1号,1921年3月。
    [日]八木奘三郎:《满洲考古学》,287—326页,(辽阳迎水寺墓壁画草图),1928年。
    [日]滨田耕作:《辽阳附近的壁画古坟》,《东亚考古学研究》,冈书院,1930年版。
    [日]驹井和爱:《南满洲辽阳古迹调查》(一、二),《考古学杂志》第32卷2、7号,1942年。
    [日]原田淑人:《辽阳南林子的壁画古坟》,《国华》第53编第4册,692号,1943年4月。
    [日]驹井和爱:《最近发见辽阳的汉代壁画古坟》,《国华》第54编第10册,1944年10月。李文信:《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
    [日]驹井和爱:《辽阳发见的汉代坟墓》,东京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室,1950年12月,《考古学研究》第一册。
    [朝]都宥浩:《在朝鲜安岳发现的一些高句丽古坟》,《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李启烈译自[朝]《文化遗产》创刊号,1949年12月。
    宿白:《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
    杨子范《山东梁山后银山村发现带彩绘的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3期。《河北望都县清理古残墓发现彩绘壁画》,《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5期。
    姚鉴:《河北望都县汉墓的墓室结构和壁画》,《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
    东北文物工作队:《东北文物工作队一九五四年工作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3期。
    沈欣:《辽阳唐户屯一带的汉墓》,《考古通信》,1955年第4期。
    李文信:《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关天相、冀刚:《梁山汉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沈新:《辽阳市北郊新发现两座壁画石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7期。
    王增新:《辽阳三道壕发现的晋代墓葬》,《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
    罗福颐:《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新发现的汉墓壁画》,《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9期。
    曾昭燏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
    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
    洪晴玉:《关于冬寿墓的发现及研究》,《考古》,1959年第1期。
    李庆发:《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59年第7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编:《望都二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59年6月。
    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
    王增新:《辽阳市棒台子二号壁画墓》,《考古》,1960年第1期。
    王增新:《辽宁辽阳县南雪梅村壁画墓及石墓》,《考古》,1960年第1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密县打虎亭发现大型汉代壁画墓和画像石墓》,《文物》1960年第4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南阳杨官寺汉代画像石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
    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63年第12期。
    沈阳市文物工作组:《沈阳伯官屯汉魏墓葬》,《考古》1964年第1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
    安金槐、王与刚:《密县打虎亭汉代画象石墓和壁画墓》,《文物》1972年第10期。
    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关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
    周到、李京华:《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的发掘》,《文物》,1973年第6期。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文物》,1974年第1期。
    山东省博物馆、苍山县博物馆:《山东元嘉元年画像石墓》,《考古》,1975年第2期。
    《营城子汉代壁画墓》,《旅大乡土历史教材资料》1978年第2、3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
    李文信:《辽阳市棒台子二号墓壁画》,《艺苑掇英》,1978年第3期。
    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考古》,1980年第1期。
    董高、周亚利:《北票县下喇嘛沟发现一座晋墓》,《辽宁文物》1980年第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
    南阳地区文物队、南阳博物馆:《唐河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
    于临祥、王珍仁:《大连出土彩绘陶楼》,《文物》1982年第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
    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南阳中建七局机械厂汉代画像石墓》,《中原文物》,1982年1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西工东汉壁画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吴兰:《陕西绥德汉代画像石墓》,《文物》,1983年第6期。
    李殿福《集安洞沟三座壁画墓》,《考古》1983年第4期。
    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宁夏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第6期。
    南京博物院、邳县文化馆:《东汉彭城相缪宇墓》,《文物》,1984年第8期。
    甘肃省文物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杏园村东汉壁画墓》,《考古》,1985年第1期。
    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1985年第6期。
    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考古》,1985年第10期。
    戴应新、魏遂志:《陕西绥德黄家塔东汉画像石墓群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发掘报告》,《考古》,1989年第4期。
    陈大为:《朝阳县沟门子晋壁画墓》,《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2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
    许明纲、吴青云:《辽宁大连沙岗子发现二座东汉墓》,《大连文物》1990年2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
    周阳生:《沈阳陈相屯魏晋石椁墓清理》,《考古》1990年第4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
    辽阳博物馆:《辽阳市三道壕西晋墓清理简报》,《考古》,1990年第4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安平东汉壁画墓》,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
    俭俊岩:《沈阳上伯官汉墓清理报告》,《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2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
    王珍仁、孙慧珍:《大连地区出土的汉代陶屋》,《博物馆研究》1992年第2期,《中国考古集成·东 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机车工厂东汉壁画墓》,《文物》,1992年第3期。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偃师县新莽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2期。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市朱村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12期。
    李国学、万欣:《辽宁喀左老爷庙石室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1993年第1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打虎亭汉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夏县王村东汉壁画墓》,《文物》,1994年第8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市发现的几座北魏墓》,《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荥阳苌村汉代壁画墓调查》,《文物》1996年第3期。
    《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北京出版社,1997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辽阳南环街壁画墓》,《北方文物》,1998年第3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月。
    李林:《绥德黄家塔4、5、6、7、8、9、10、11、12号墓》,《考古学集刊》第13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旬邑发现东汉壁画墓》,《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3期。
    洛阳市文物队:《河南新安县铁塔山汉墓发掘报告》,《文物》,2002年第5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四川中江塔梁子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9期。
    王来柱:《辽阳青年大街发现的两座汉墓》,《辽宁考古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1月。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杨作龙、毛阳光主编:《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3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编著:《中江塔梁子崖墓》,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文物》,2008年第10期。
    陈永志、[日]黑田彰:《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孝子传图录》,文物出版社,2009年11月。
    辽宁省博物馆编:《辽宁史迹资料(初稿)》,内部资料,1962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黼等纂:《奉天通志》,沈阳古旧书店,1983年1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孙进已、王绵厚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一、二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
    王绵厚、李健才:《东北古代交通》,沈阳出版社,1990年11月。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
    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辽宁省图书馆编:《东北方志人物传记资料索引·辽宁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
    孙进己:《东北民族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
    蒋英炬、吴文祺:《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
    周到、王晓:《河南汉代画像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杨春吉、耿铁华主编:《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6月。
    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与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国书店,2001年1月。
    李贵龙、王建勤主编:《绥德汉代画像石》,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
    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苏俊良:《汉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1月。
    赵化成、高崇文:《秦汉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3月。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
    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
    李治亭:《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7月。
    #12
    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齐鲁书社,2004年8月。
    朱青生主编:《中国汉画研究(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年2月。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董新林:《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罗世平、廖旸:《古代壁画墓》,文物出版社,2005年。
    [美]巫鸿著,郑岩,王睿编:《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三联书店,2005年。
    余英时:《东汉生死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杨爱国:《幽冥两界:纪念汉代画像石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韩]高句丽研究财团编,延边大学译:《韩国高句丽史研究论文集》,韩国高句丽研究财团,2006年5月。
    旅顺博物馆编:《旅顺博物馆学术论文集》,内部刊印,2006年11月。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田继周:《中国历代民族史·秦汉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
    白翠琴:《中国历代民族史·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
    蒲慕洲:《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中华书局,2008年1月。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编:《“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
    黄佩贤:《汉代墓室壁画研究》,文物出版社,2008年11月。
    李文信:《李文信考古文集》(增订本),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美]巫鸿著,李清泉、郑岩等译:《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三联书店,2009年4月。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
    李梅田:《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8月。
    贺西林、李清泉:《中国墓室壁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汪晓洋:《汉墓绘画宗教思想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汪晓洋主编:《中国墓室绘画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宿白:《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文物出版社,2010年8月。
    [日]林巳奈夫著,唐利国译:《刻在石头上的世界——一画像石述说的古代中国的生活与思想》,商务印书馆,2010年9月。
    [美]巫鸿著,施杰译:《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三联书店,2010年11月。
    李文信:《辽宁北园画壁古墓记略》,《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增订本),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李浴:《在东北所看到的艺术史迹和感想》,《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9期。
    李文信:《日寇在东北文化侵略的罪行》,《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9期。
    杨泓:《高句丽壁画古坟》,《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收录于《汉唐美术考古与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文物》1977年第5期,《中国考古
    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
    宿白:《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址——鲜卑遗迹辑录之二》,《文物》1977年第1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
    李文信:《辽阳市棒台子二号墓壁画》,《艺苑掇英》,1978年第3期。
    云铎、铭学:《朝鲜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载东北历史与考古编辑委员会《东北历史与考古》第1
    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根据[朝]金勇男:《关于新发现的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编译,[朝]《历史科学》,1979年第3期。
    佟柱臣:《东北历史和考古中的几个问题》,《东北考古和历史(丛刊)》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
    李殿福:《从考古学上看汉代东北地区的汉族文化》,《博物馆研究》1982年创刊号,《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9·秦汉至三国(一)》,北京出版社。
    王绵厚:《两汉时期辽宁建置述论》,《东北地方史研究》1985年第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
    俞伟超、信立祥:《辽阳汉壁画墓》,《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杨泓:《辽阳魏晋墓》,《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刘彦军:《简论五胡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北方墓葬》,《中原文物》,1986年第3期。
    刘俊勇、曲传林:《大连市历代墓葬综述》,《大连文物》,1986年第2期,1987年第1期,(收录于旅顺博物馆编:《旅顺博物馆学术论文集》,内部刊印,2006年11月,第92—98页。)
    张小舟:《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
    刘中澄:《关于辽阳袁台子晋壁画墓的初步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1期。
    孙守道:《论辽南汉魏晋墓葬之发展演变》,《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
    汤池:《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3墓室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
    孙机:《固原北魏漆棺画研究》,《文物》,1989年第9期。
    佟伟华:《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原始文化的交流》,《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
    汤池:《汉魏南北朝的墓室壁画》,《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2·墓室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
    俞伟超:《先秦两汉美术考古材料中所见世界观的变化——1987年初夏<中国美术史·秦汉篇>讨论会上的讲话》,《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8月。
    吴青云:《营城子汉代壁画墓散记》,《中国文物报》第5期,1989年2月3日,《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
    刘俊勇:《辽宁汉墓述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6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
    刘晓路:《辽阳墓室壁画》,《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
    田立坤:《三燕文化遗存的初步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
    孙慧珍:《大连地区出土的汉代陶屋》,《博物馆研究》,1992年第3期,(收录于旅顺博物馆编:《旅顺博物馆学术论文集》,内部刊印,2006年11月,第289-290页。)
    安志敏:《追怀鸟居龙藏先生》,《文物天地》,1993年第1期。
    王绵厚:《“玄菟”与“新城”新解——兼论沈阳东上伯官屯古城的建置名称与时代》,《沈阳文物》1993年第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
    赵东艳:《汉末魏晋辽阳地区壁画墓的分期》,《辽宁经济文物研究》(谢肇华、王俊儒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田立振:《试论汉代的迴廊葬制》,《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1期。
    燕生东、刘智敏:《苏鲁豫皖交界区西汉石椁墓及其画像石的分期》,《中原文物》,1995年第1期。
    张合荣:《汉墓壁画的布局、内容和风格》,《华夏考古》,1995年第2期。
    黄晓芬:《汉墓形制的变革——试析竖穴式梓墓向横穴式室墓的演变过程》,《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李若迁:《高句丽文化与中原文化渊源关系述略》,《通化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社科总第31期)。
    王嗣洲:《论中国东北地区大石盖墓》,《考古》,1996年第2期,收录于旅顺博物馆编:《旅顺博物馆学术论文集》,内部刊印,2006年11月,第69-73页。
    赵东艳:《高句丽文化中的汉文化因素》,《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总第139期)。
    吴兴彬、李键:《东汉末年避乱辽东诸贤活动述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3期。
    俞伟超:《中国古墓壁画内容变化的阶段性——在“河北古代墓葬壁画精粹展”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文物》,1996年第9期。
    徐光环:《辽东石构墓葬的类型及相互关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6年9月。
    金维诺:《墓室壁画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美术研究》,1997年第2期。
    葛华:《从营城子汉墓壁画看神学迷信与谶纬思想对汉画的影响》,《大连文物》,1997年第2期,(收录于旅顺博物馆编:《旅顺博物馆学术论文集》,内部刊印,2006年11月,第331—333页。)
    王成生:《汉且虑县及相关陶铭考》,《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2期。
    孙仁杰:《论高句丽石室墓的起源》,(收录于杨春吉、耿铁华主编:《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6月,第230-241页。)
    刘萱堂:《中国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与辽东辽西汉魏晋壁画墓比较研究》,(韩)《高句丽研究》4(高句丽古坟壁画),133—199页,汉城:学研文化社,1997年。
    郑岩:《墓主画像研究》,山东大学考古学系编:《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白云翔:《汉代积贝墓研究》,《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美]詹姆斯,李淞译:《阐释汉代丧葬艺术:上下文的重要性》,《西北美术》,1998年第1期。
    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考古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佟柱臣:《考古学上汉代及汉代以前的东北疆域》,《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考古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夏超雄:《汉墓壁画、画像石题材内容试探》,《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考古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刘萱堂:《集安高句丽壁画墓研究概述》,《北方文物》,1998年第1期。
    李如森:《汉代墓祀新探》,《北方文物》,1998年第1期。
    [韩]李亨求著,姚义田译:《东北亚的石墓文化——以渤海沿岸北部、东部及朝鲜半岛为中心》,《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陈平:《辽西三燕墓葬论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第2期。
    尚晓波:《朝阳地区两晋时期墓葬类型分析》,《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12月。
    田立坤:《三燕文化与高句丽考古遗存之比较》,《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12月。
    [韩]河文植著,李勇军译:《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支石墓的比较研究》,《北方文物》,1999年第3期。
    张光直:《中国古代文明的环太平洋底层》,《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
    杨泓:《谈中国汉唐之间葬俗的演变》,《汉唐美术考古与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
    田立坤:《三燕文化墓葬的类型与分期》,《汉唐之间文化艺术史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
    杨爱国:《汉代墓葬装饰与随葬品的关系》,《四川文物》,2001年4期。
    赵永洪:《由墓室到墓道——南北朝墓葬所见之仪仗表现与丧葬空间的变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页427--460,文物出版社,2001年。
    郑岩:《古人的标准像》,《文物天地》,2001年第6期。
    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分区问题的思考》,《考古》,2000年第7期。
    郑岩:《论“邺城规制”——汉唐之间墓葬壁画的一个接点》,《艺术史研究》第三辑,2001年。
    [日]东潮著,三人行译《辽东及高句丽的壁画——墓主图像的系谱》,《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高句丽、渤海专号》,北方文物杂志社,2001年。
    [日]东潮著,李云铎译,顾铭学校:《古坟壁画与高句丽社会》,《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高句丽、渤海专号》,北方文物杂志社,2001年。
    田立坤:《袁台子壁画墓的再认识》,《文物》2002年第9期。
    刘未:《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2003年第1期。
    [日]菅谷文则:《正仓院屏风和墓室壁画屏风》,《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上),文物出版社,2002年9月。
    郑岩:《北齐徐显秀墓墓主画像有关问题》,《文物》,2003年第10期。
    刘萱堂:《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与辽东、辽西汉魏壁画墓比较研究》,《博物馆研究》,2003年第1期。(本文为作者1997年参加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三届高句丽国际学术大会》发言论文,分三期刊出)
    刘萱堂:《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与辽东、辽西汉魏壁画墓比较研究(续篇一)》,《博物馆研究》,2003年第2期。(本文为作者1997年参加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三届高句丽国际学术大会》发言论文,分三期刊出)
    刘萱堂:《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与辽东、辽西汉魏壁画墓比较研究(续篇之二)》,《博物馆研究》,2004年第3期。(本文为作者1997年参加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三届高句丽国际学术大会》发言论文,分三期刊出)
    罗世平:《埋藏的绘画史——中国墓室壁画的发现和研究综述》,《美术研究》,2004年第4期。
    郑岩:《墓主画像研究》,《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
    陈公柔:《士丧礼、既夕礼中所记载的丧葬制度》,《先秦两汉考古学论丛》,文物出版社,2005年5月。
    郑君雷:《论“西汉墓幽州分布区”》,《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6期。
    韩小囡:《北朝墓壁画渊源探究》,《东岳论坛》,2005年第7月,第26卷第4期。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期。
    汪小洋:《汉壁画墓墓主人阶层探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第1期。
    杨泓:《汉代墓室壁画和汉代绘画史研究》,《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编),齐 鲁书社,2006年2月。
    郑君雷:《汉代东南沿海与辽东半岛和西北朝鲜海路交流的几个考古学例证》》,《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编),齐鲁书社,2006年2月。
    王青:《关于汉代中国内地与朝鲜半岛交往的几个问题》,《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编),齐鲁书社,2006年2月。
    郭大顺:《<辽阳壁画墓群>学习笔记》,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中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亚考古学论丛》,2006年。
    辛占山:《从三座壁画墓的发现看辽东、三燕、高句丽壁画墓之间的关系》,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
    中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亚考古学论丛》,2006年。
    [韩]姜贤淑:《从古墓看4、5世纪高句丽的集权体制》,高句丽研究财团编,延边大学译:《韩国高句丽史研究论文集》,韩国高句丽研究财团,2006年5月,第257--284页。
    [韩]全虎兑:《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方法论》,高句丽研究财团编,延边大学译:《韩国高句丽史研究论文集》,韩国高句丽研究财团,2006年5月,第415--440页。
    [韩]李仁哲:《安岳三号墓的莲花纹和墨书铭》,高句丽研究财团编,延边大学译:《韩国高句丽史研究论文集》,韩国高句丽研究财团,2006年5月,第485—524页。
    [韩]高光仪:《高句丽墓葬壁画中与书写有关内容的探讨》,高句丽研究财团编,延边大学译:《韩国高句丽史研究论文集》,韩国高句丽研究财团,2006年5月,第525—562页。
    [美]巫鸿:《“明器”的理论与实践——战国时期的礼仪美术中的观念化倾向》,《文物》,2006年第6期。
    [美]巫鸿:《“墓葬”:可能的美术史亚学科》,《读书》,2007年第1期。
    孙力楠:《辽东汉魏晋墓室壁画的艺术成就》,《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7年第1期。
    韩钊:《中国魏晋南北朝壁画墓和日本装饰古坟的比较研究》,《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
    [日]三崎良章:《从朝阳出土的4--5世纪壁画墓墓室画像人物头部分析看汉与非汉》,《“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宋荣、滕铭予:《汉代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海路交流的考古学例证》,《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罗世平:《地下画卷: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
    刘立丽:《营城子东汉壁画墓补议》,《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4期。
    [美]巫鸿:《“生器”的概念与实践》,《文物》,2010年第1期。
    黄佩贤:《汉代壁画墓的分区与分期研究》,《文物》,2010年第1期。
    范恩实:《辽东石棚渊源研究》,《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王子今:《秦汉时期渤海航运与辽东浮海移民》,《史学集刊》,2010年3月第2期。
    于秋伟:《汉代生活的真实写照——东平汉代墓室壁画》,《中国博物馆》,2010年第2期。
    李梅田:《曹魏薄葬考》,《中原文物》,2010年第4期。
    李淞:《走回图像——从两个汉代实例看读图的误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5期。
    郑君雷:《中国东北地区汉墓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
    张永珍:《辽沈地区汉魏晋墓葬的类型与分期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孙力楠:《东北地区公元2--6世纪墓葬壁画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陈超:《辽阳汉魏晋墓葬壁画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蒋璐:《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刘祥辉:《洛阳地区汉代墓葬壁画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黄永飞:《汉代墓葬艺术中的车马出行图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9年。
    [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历史文物》,文化保存社,1980年。
    南阳汉代画像石编辑委员会编:《南阳汉代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
    [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朝鲜画报社:《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古坟》,讲谈社,1986年。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2·墓室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杏园东汉壁画墓》,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4月。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黄明兰、郭引强:《洛阳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96年10月。
    徐秉琨、孙守道:《东北文化——白山黑水中的农牧文化》,《中国地域文化大系》,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
    《河北古代墓葬壁画》,文物出版社,2000年11月。
    《壁上丹青·陕西出土壁画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刑爱文主编:《辽阳博物馆馆藏精品图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
    (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12月。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11月。
    (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6月。
    10《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11《辽阳市棒台子二号壁画墓》,王增新,《考古》,1960年第1期。
    12《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考古》,1980年第1期。
    13《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2·墓室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
    14《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刘未,《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2003年第1期,根据其赴辽阳市博物馆调查结果。
    15《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东北博物馆,《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16《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东北博物馆,《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17《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考古》,1980年第1期。
    18《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19《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20《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李庆发,《文物》,1959年第7期。
    21《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刘未,《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2003年第1期,根据其赴辽阳市博物馆调查结果。
    22可见辽宁省文物考古所资料。
    23此玉皇庙三墓皆见于《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刘未,《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2003年第1期,赴辽阳市博物馆调查。
    24《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
    25《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考古》,1980年第1期。
    26《辽宁辽阳南环街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方文物》,1998年第3期。
    27《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刘未,《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2003年第1期,赴辽阳市博物馆调查。
    28《辽宁辽阳县南雪梅村壁画墓及石墓》,王增新,《考古》,1960年第1期。
    29《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
    30《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2008年第10期。
    31《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增订本),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32《论辽南汉魏晋墓葬之发展演变》,孙守道,《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此文为1964年其撰写的《辽宁考古十五年》书稿中的第一章。
    33《三国——宋元考古》(上),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1974年。1987年的《中国考古学(下)》讲义现已整理出版。《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宿白,文物出版社,2010年8月。
    34《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张小舟,《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19-43页。
    35《汉末魏晋辽阳地区壁画墓的分期》,赵东艳,《辽宁经济文物研究》(谢肇华、王俊儒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36其博士论文后整理出版,《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郑岩,文物出版社,2002年。
    37《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刘未,《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2003年第1期。
    38《汉代壁画墓的分区与分期研究》,黄佩贤,《文物》,2010年第1期。
    39《辽阳汉壁画墓》,俞伟超、信立祥,《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40《辽阳魏晋墓》,杨泓,《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41《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与辽东、辽西汉魏壁画墓比较研究(续篇之二)》,刘萱堂,《博物馆研究》,2004年第3期。(该文为作者1997年参加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三届高句丽国际学术大会》发言论文,分三期刊出)
    42《从三座壁画墓的发现看辽东、三燕、高句丽壁画墓之间的关系》,辛占山,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中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亚考古学论丛》,2006年。
    43《古坟壁画与高句丽社会》,[日]东潮著,李云铎译,顾铭学校,《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高句丽、渤海专号》,北方文物杂志社,2001年。
    44《辽东及高句丽的壁画——墓主图像的系谱》,[日]东潮著,三人行译,《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高句丽、渤海专号》,北方文物杂志社,2001年。
    45《辽阳魏晋古坟壁画研究》,[韩]全虎兑,《美术资料》,1999,62:第51-72页。
    46《中国东北地方石室封土墓壁画坟的地域特征》,[韩]姜淑贤,《韩国考古学报》,2000,43:第171-203页。
    47《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3·墓室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
    48博士论文后整理出版,《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贺西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49《古代壁画墓》,罗世平、廖肠,文物出版社,2005年。
    50《辽东汉魏晋墓室壁画的艺术成就》,孙力楠,《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7年第1期。
    52参见附录《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搜集材料汇总表》之《辽宁省博物馆搜集壁画摹本》部分。
    53参见附录《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搜集材料汇总表》之《辽阳博物馆搜集、拍摄资料》部分。
    54参见附录《辽东汉魏壁画墓壁画图像分布汇总表》。
    55此部分内容可以参见文后附录《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搜集资料汇总表》。
    56关于20世纪上半叶的考古发现与保存情况,李文信先生曾经有过记载,其中指出了大批汉魏古墓在发现后遭到日本人的破坏情况。文中指出“辽宁省南部汉魏古墓的遗存数量很大,分布也很宽。日寇先由旅大区开始发掘,渐渐扩展到南满铁路沿线,‘九一八’后进一步有计划、有步骤、全面地发掘盗窃。如1941—1943年的3年以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名义,由东大原田淑人领导发掘队在辽阳工作了三个多月,零星残破的不算在内,破坏了砖室和石室墓18座:其中包括有南林子和北园村规模很大的壁画古墓两座,出土遗物数十箱,和壁画的照相摹本一部等,都盗存东京帝大文学部。他们为了北园古墓壁画的照相和摹写方便,把墓室盖石拆掉,事后也不复原保护,致宝贵画面,今已存者无多了。同类古墓与此前后破坏的有:辽阳县太子河北迎水寺壁画墓(1918),……”。参见《日寇在东北文化侵略的罪行》,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9期。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增订本),李文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49-153页。
    57发表于《东洋学报》第11卷第1号,1921年1月,第1119-143页。
    58《辽阳发现的壁画古坟》,[日]八木奘三郎,《东洋学报》第11卷第1号,1921年1月,第143页。
    59发表于《考古学杂志》第11卷第7号,1921年3月,第371—374页。
    60发表于《东亚考古学研究》,冈书院,1930年,第421-427页。
    61《辽阳附近的壁画古坟》,[日]滨田耕作,《东亚考古学研究》,冈书院,1930年,第426页。
    62《辽阳太子河附近的壁画古坟》,[日]塚本靖,《考古学杂志》第11卷第7号,1921年3月,第373页。
    63发表于《国华》第53编第4册,总第629号,1943年4月,109页。
    64发表于《考古学杂志》第32卷第7号,1942年7月,第369-370页。
    65《南满洲辽阳的古迹调查(第二回)》,[日]驹井和爱,《考古学杂志》第32卷第7号,1942年7月,第370页。
    66《南满洲辽阳的古迹调查(第二回)》,[日]驹井和爱,《考古学杂志》第32卷第7号,1942年7月,第370页。
    67《最近发现的辽阳汉代壁画古坟》,[日]驹井和爱,《国华》第54编第10册,总第647号,1944年10月,第267—274页。
    68《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10月10日。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90-130页。
    69由于历史原因,该墓的早期摹本成了现在研究中的重要材料,在没有保存实物照片的情况下,忠实的早期摹本仍然可以对研究起到一定意义上的支持。
    70笔者通过走访、查阅相关馆藏档案资料,在辽宁省博物馆调阅观摩了其保存的北园壁画墓的全部等大摹本。
    71《在东北所看到的艺术史迹和感想》,李浴,《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9期,收录于《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9·秦汉至三国(一)》,北京出版社,第12页。
    72详细经过参见《在东北所看到的艺术史迹和感想》,李浴,《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9期,收录于《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9·秦汉至三国(一)》,北京出版社,第12-16页。
    73参见《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10月10日。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90-130页。
    74《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75经过赴辽阳博物馆走访调查,此三个封土堆应为小青堆子墓、东台子墓、南台子墓,相关资料尚未发表。
    76李浴在给向达的信中介绍了他去辽阳实地考察的经过。并指出“后来爬出墓室后,和一个附近的过路人谈话,他告诉我们所:当初他们进到这墓室时,里面还保存着很清楚的隶属题字,壁画的鲜明自不用说。可是现在却一个字迹也看不见了,壁画也漫漶了许多,那是因为这些壁画是用水粉色彩直接画在石壁上的,并没有用粉垩打底,并且这些水粉颜料的粘固性也很小,稍一触摸,就为之脱落。这时我们又知道原来我们所预备寻找的那个汉墓现在已摧毁殆尽了”。同时还描述了棒台子壁画墓的基本情况,大体上与考古报告可以相互印证。此外,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后来东北博物馆的李文信先生也去考察了,他认为这是三国或西晋时代的遗迹”。并针对李文信关于时代问题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向向达先生请教。参见《在东北所看到的艺术史迹和感想》,李浴,《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9期,收录于《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9·秦汉至三国(一)》,北京出版社,第12-16页。
    77《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78《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79《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东北博物馆,《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80《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东北博物馆,《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81《辽阳市棒台子二号壁画墓》,王增新,《考古》,1960年第1期。
    82《辽宁辽阳县南雪梅村壁画墓及石墓》,王增新,《考古》,1960年第1期。
    83《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李庆发,《文物》,1959年第7期。
    84《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考古》,1980年第1期。
    85《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考古》,1980年第1期。
    86《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考古》,1980年第1期。
    87《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
    88该墓未见正式考古简报或报告发表,只在《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2·墓室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发表有属吏议事图与门卒图的图片。
    89这批材料中既有反应当时发掘现场的墓室内各室情况的照片,也有墓室壁面壁画照片,此外,还有一组扫描自辽阳博物馆的胶片底版。这批材料的调查整理,对于资料匮乏、零散的辽东墓室壁画研究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补充与支持。
    90《辽宁辽阳南环街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方文物》,1998年第3期。
    91此墓发掘报告中对左、右耳室方位描述有误,详见原报告。本文根据统一原则,皆依面向墓门方向区分左右,对报告中的方位进行了更正。
    92《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2008年第10期。
    93《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2008年第10期。
    94《<辽阳壁画墓群>学习笔记》,郭大顺,《东亚考古学论丛》,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中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第245页。
    95《汉代墓室壁画和汉代绘画史研究》,杨泓,《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2月版,第322—323页。
    96A型单室墓,规模较小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后部为加高明器台,又分2式,东门里墓为其中Ⅱ式;B型双室墓,前室左右有耳室,规模中等,面积为10-25平方米,根据前室和耳室墓顶差异可分为二型,辽阳汉魏壁画墓大部分为此型;C型多室墓,有回廊,规模较大,面积为30-40平方米,由墓门、回廊、棺室、耳室、小室组成,耳室、小室加高为明器台,北园1号墓、棒台子1号墓、迎水寺墓为此型。详见《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刘未,《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2003年第1期,第235—236页。
    97《试论汉代的迴廊葬制》,田立振,《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1期,第64—70页。
    98《<辽阳壁画墓群>学习笔记》,郭大顺,《东亚考古学论丛》,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中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第241页。
    99这使我们很容易联想起后期传世卷轴画《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历代帝王图》等中的主仆对照关系。
    100根据发掘报告的描述与南郊街1号墓相似。
    101此物在南郊街1号墓壁画中也曾出现,十分相似。
    102类似旧城东门里墓宴居图像墓主身前、同墓中属吏奏事图中墓主人身前之物。
    103比照发掘照片和壁画摹本图片,发现原报告中称此处帐内为墓主夫妇二人似有误。
    117此壁画图像尚在辽宁省博物馆保存有壁画的摹本,可供参考。
    121《汉代墓室壁画研究》,黄佩贤,文物出版社,2008年11月,第41页。此外,黄佩贤文中涉及到的辽阳壁画墓,在其书中第87-96页间所列出表格中列举有:辽阳迎水寺墓、辽阳南林子墓、辽阳北园1号墓、辽阳北园2号墓、辽阳北园3号墓、辽阳棒台子屯1号墓、辽阳棒台子屯2号墓、辽阳三道壕窑业第四现场墓(车骑墓)、辽阳三道壕窑业第二现场令支令张君墓、辽阳三道壕1号墓、辽阳三道壕2号墓、辽阳三道壕3号墓、辽阳南雪梅村墓、辽阳鹅房1号墓、辽阳旧城东门里墓、辽阳南环街墓等。
    122《汉代墓室壁画研究》,黄佩贤,文物出版社,2008年11月,第87页。
    123《古代壁画墓》,罗世平、廖旸,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124《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郑岩,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3页。
    125《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郑岩,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1-33页。
    126《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张小舟,《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19-43页。
    127该文讨论是整合了辽东、辽西地域墓葬材料,将壁画墓与一般墓葬整体研究,并非完全针对壁画墓材料。
    128《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与辽东、辽西汉魏晋壁画墓比较研究》,刘萱堂,《博物馆研究》,2003年第1期(总第81期),第65-66页。
    129《东北地区公元2—6世纪墓葬壁画研究》,孙力楠,2008年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魏存成,研究方向:魏晋隋唐考古,第42-47页。
    130《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刘未,《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2003年第1期,247—249页。
    131关于这一问题的很多学者进行过讨论,如杨泓认为“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汉代人在墓室内绘制壁画,并不是汉人葬仪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据不完全统计,至今经科学发掘的汉墓已有数万座,几十座带壁画的墓所占比例极为微小··即使是墓内绘有壁画,一般也不占很大面积,……看来在当时人心目中并非是丧礼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更应注意的是墓室内绘制壁画,在汉代并不是显示死者身份地位的象征物……只有到了东汉晚期,才有相当于二千石的官员的墓中开始绘制壁画,这也引致壁画题材朝象征身份地位的车马出行和属吏幕府图像发展。
    132《墓室壁画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金维诺,《美术研究》,1997年第2期,第39页。
    1333《埋藏的绘画史——中国墓室壁画的发现和研究综述》,罗世平,《美术研究》,2004年第4期,第72页。
    134《最近发现的辽阳汉代壁画古坟》,[日]驹井和爱,《国华》第54编第10册,总第647号,1944年10月,第267-274页。
    135《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10月10日。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90-130页。
    136辽宁省博物馆现存该墓壁画摹本有2组,共33件,大体可与李文信文中描述图像相对应,为研究使用。
    137关于回廊葬制的讨论,田立振曾撰文论述过,详见其文《试论汉代的回廊墓制》,田立振,《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1期,第64-70页。
    138现在可知东汉时期的回廊形制墓葬,一部分墓主身份为诸侯王,如邗江甘泉墓的广陵王刘荆,北庄汉墓的中山简王刘焉,淮阳北关墓的陈王刘崇,济宁汉墓的任城王刘博后妃;另一部分墓主身份为相当于二千石官吏,如南阳杨官寺墓,南阳唐河针织厂汉墓,南阳电厂汉墓,江苏邳县墓的彭城相缪宇等。
    139《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10月10日。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93页。
    140《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10月10日。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98页。
    141《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10月10日。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00页。
    142据查令支县为汉辽西郡下属县,在辽东襄平地区出现令支县令的墓葬,很可能是出身于辽东、并娶公孙姓女子人为妻的官员死后归葬。
    143《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第39页。
    144《辽阳市三道壕西晋墓清理简报》,辽阳博物馆,《考古》,1990年第4期。
    145《辽阳市三道壕西晋墓清理简报》,辽阳博物馆,《考古》,1990年第4期。收录于《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第476页。
    146《辽阳三道壕发现的晋代墓葬》,王增新,《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
    147详见《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第25--42页。
    148《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第41页。
    149《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第42页。
    150《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李庆发,《文物》,1959年第7期,第60-62页。
    151《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宿白,《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第101-104页;《关于冬寿墓的发现及研究》,洪晴玉,《考古》,1959年第1期,第27-35页。
    152《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文物》,1984年第6期,第29-45页。
    153《云南省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文物》,1963年第12期,第1-6页。
    154《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宿白,《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第101-104页。《关于冬寿墓的发现及研究》,洪晴玉,《考古》,1959年第1期,第27-35页。
    155《朝鲜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云铎、铭学,载于《东北历史与考古》第1辑,东北历史与考古编辑委员会,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28—230页。
    156如辽阳旧城东门里墓,“在墓室后部的明器室内,东半部都是饮食起居的生活用品……西半部主要是祭奠器皿”,《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第26页。
    157针对这一问题,俞伟超也曾指出“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考虑,显然是由于大土地所有制的膨胀,到了东汉后期,许多地方豪右的势力已扩展到可和诸侯王、列侯相比拟的地步,从而他们的墓形制度也就混同起来,至少是差别较微了。约从三国西晋时期起,除河西(笔者按:也应包括辽东)等较为边远的地区仍大体沿用东汉后期的旧制外,许多身份极高的贵族之墓,往往变成了单室砖墓。墓形制度从此又进入一个新阶段:‘汉制’已被赶出历史舞台,‘晋制’出现了。”《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俞伟超,《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考古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90页。
    158《辽阳市三道壕西晋墓清理简报》,辽阳博物馆,《考古》,1990年第4期。
    159此部分内容详见本文附录整理的《辽东地区战国至东晋十六国历史大事简表》。
    160我国的东北地区,尤其是今辽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古代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记载,当推《尚书·禹贡》、载远古中国划分为九州,其中冀州、青州,已涵盖今辽宁西部和南部即辽东半岛地区。《周礼·职方》也载九州之设,但名称有别,与东北地区有关的冀、青两州改名为幽州、营州”,可知“人们的地理认识所及,从冀州、青州、幽州、营州可知,已经达到辽宁省西部和南部”。在远古时期并未形成国家概念,也没有严格的设置行政区划,但东北作为当时中华文化圈的八个方位之一,已经是有文献可查的了。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夏商周时期,除了用方位指代之外,还无法用行政区划进行建置。可参见《东北通史》第一编,李治亭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页。
    161《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2885-2886页。
    162《东北通史》第一编,李治亭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页。
    163《史记》卷八十八《蒙恬传》,(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2565—2566页。
    164《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625—1626页。
    165根据王绵厚在对两汉时期辽宁建置的研究中可知其故地与现在地域的大体范围:“从总的地域分布看,东起鸭绿江以东的古‘水’,毗邻乐浪郡;西界至今医巫闾山和大凌河干流以东,与辽西郡为邻;南邻瀚海,遥望山东半岛之汉代‘齐郡’;北至‘辽东故塞”。《两汉时期辽宁建置述论》,王绵厚,《东北地方史研究》,1985年第1期。收录于《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第721页。
    166按照李治亭主编的《东北通史》所载,王莽篡权之后,“东北地区处以割据状态。先是王朗在河北称帝,邯郸以北,辽东以西之地尽纳之。接着,渔阳太守彭宠又占据了右北平,自称燕王”。《东北通史》第二编,李治亭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73页。但考虑到本文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东汉中后期之魏晋时期,此时段时间较短,并无过多影响,因此,对此处政治更迭与社会变化不多过多考证。
    167“故邯乡,西部都尉,安帝时以为属国都尉,别领六城,雒阳东北三千二百六十里”。《后汉书》卷一一三《郡国志五》,(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3530页。
    168“辽东郡,秦置,雒阳东北三千六百里。十一城,户六万四千一百五十八,口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后汉书》卷一一三《郡国志五》,(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3529页。
    169《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载:“始度以中平六年据辽东,至渊三世,凡五十年而灭”,《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254页。但据查汉灵帝中平年号至五年止,而无六年,故应为汉献帝永汉元年,即公元189年。
    170《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252页。
    171详见《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252—253页。
    172《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载:“度死,子康嗣位,以永宁乡侯封弟恭,是岁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也”。“(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太祖征三郡乌丸,屠柳城,袁尚等奔辽东,康斩送尚首,语在武纪。封康襄平侯,拜左将军”。《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253页。
    173《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附《公孙恭传》载:“康死,子晃、渊等皆小,众立恭为辽东太守,文帝践祚,遣使即拜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追赠康大司马”。《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253页。
    174《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附《公孙渊传》载:“初,恭病阴消为阉人,劣弱不能治国,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渊胁夺恭位,明帝即(位)拜渊扬烈将军,辽东太守。渊遣使南通孙权,往来赂遗。权遣使张弥、许晏等,赉金玉珍宝,立渊为燕王。渊亦恐权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弥,晏等首。明帝于是拜渊大司马,封乐浪公,持节,领郡如故”。“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渊遂自立为燕王,置百官有司,遣使者持节,假鲜卑单于玺,封拜边民,诱呼鲜卑,侵扰北方”。《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253—254页。
    175《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附《公孙渊传》:“(景初)二年春(公元238年)遣太尉司马宣王征渊,六月,军至辽东……八月丙寅夜,大流星长数十丈,从首山东北坠襄平城东南。壬午,渊众溃……当流星所坠处,斩渊父子。城破,斩相国以下首级以千数,传渊首洛阳,辽东、带方、乐浪、玄菟悉平。”《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254页。
    176《东北通史》第三编,李治亭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17页。
    177《晋书》卷十四《地理志》。(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427页。
    178《晋书》卷一百九《慕容皝载记》。(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816页。
    179《北史》卷九十四《高丽传》。(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3112页。
    180《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第42页。
    181《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2008年第10期,第58页。
    182迎水寺壁画墓虽亦不见完整图像,但依报告可大体清楚其中图像分布与配置关系,可以作为考察参照。
    183汉献帝永汉元年(公元189年),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后“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又“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又“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开始了公孙氏在辽东的实质割据。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上表奏请公孙度为“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详见《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253-254页。
    184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马懿攻辽东,破襄平,斩公孙渊父子。“(景初)二年春(公元238年)遣太尉司马宣王征渊,六月,军至辽东……八月丙寅夜,大流星长数十丈,从首山东北坠襄平城东南,壬午,渊众溃··当流星所坠处,斩渊父子。城破,斩相国以下首级以千数,传渊首洛阳,辽东、带方、乐浪、玄菟悉平。”《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附《公孙渊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254页。
    185关于这一问题,史书多有记载,前辈学者们也有考察,本文在之后探讨辽东墓室壁画的文化渊源时将展开讨论。
    186详见《汉代墓室壁画研究》,黄佩贤,文物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274—277页。
    187《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李庆发,《文物》,1959年第7期。
    188《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李庆发,《文物》,1959年第7期,第61页。
    189“咸宁二年(公元276)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晋书》卷十四《地理志》(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427页。
    190咸康九年(公元343年),“皝自征辽东,克襄平。仁所署居就令刘程以城降,新昌人张衡执县宰以降。于是斩仁所置守宰,分徙辽东大姓于棘城,置和阳、武次、西乐三县而归。”《晋书》卷一百九《慕容皝载记》,(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816页。
    191“(慕容)皝自征辽东,克襄平”是在咸康九年(公元343年)。《晋书》卷一百九《慕容皝载记》,(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816页。
    192《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文物》,1984年第6期。
    193《辽宁北票县西关营子北燕冯素弗墓》,黎瑶渤,《文物》,1973年第3期。
    194《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宿白,《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
    195《朝鲜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云铎、铭学,载于《东北历史与考古》第1辑,东北历史与考古编辑委员会,文物出版社,1982年。
    196关于这一问题,大多数学者基本上已有共识,本文不再展开讨论。
    197参见《汉壁画墓墓主人阶层探讨》,汪小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第1期。
    198《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730—2731页。
    199《后汉书》卷五十一《陈禅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685页。
    200“辽东太守苏季赋一篇”,《汉书》卷三十《艺文志》,(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749页。
    201此处不一一赘述,可参见文后附表《东汉时期辽东主要行政长官情况简表》。
    202参见《陕西绥德汉代画像石墓》,吴兰,《文物》,1983年第6期;《陕西绥德黄家塔东汉画像石墓群发掘简报》,戴应新、魏遂志,《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期;《绥德黄家塔4、5、6、7、8、9、10、11、12号墓》,李林,《考古学集刊》第13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相关图片也曾发表于《绥德汉代画像石》,李贵龙、王建勤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
    203此墓中并未明确指出墓主为哪位辽东太守,但考察史书记载,从时间序列上看,笔者考证认为十分有可能为前文提到的辽东太守祭肜之子祭参。后汉书·祭遵传》卷二十载:“肜既葬,子参遂诣奉车都尉窦固,从军击车师有功,稍迁辽东太守。永元中,鲜卑入郡界,参坐沮败,下狱死。肜子孙多为边吏者,皆有名称”,祭肜卒于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葬在京师(洛阳)附近,其后辽东太守为祭参,于永元(公元89年起)年间因战败下狱而死。依此推测,祭肜为辽东太守时间较长,约30余年,他之前做过辽东太守的其他人不大可能时隔如此之久才安葬,且祭肜明确记载葬于京师附近,因而从时间上推断,只有其子、继任过辽东太守的祭参的经历,正符合绥德画像石上的下葬时间。此处仅作以小的考证提出,因与本文主旨关系不大,不做专题讨论,今后可另文研究。
    204与之相关文献记载非常多,此处仅以与辽东相关的文献为证: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拜为辽东太守的祭肜在辽东主政多年,深得民心,死后就葬于洛阳,“(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肜性沉毅内重,自恨见诈无功,出狱数日,呕血死……乌桓、鲜卑追思肜无已,每朝贺京师,常过冢拜谒,仰天号泣乃去。辽东吏人为立祠,四时奉祭焉”。见《后汉书》卷二十《祭遵传载祭肜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746页;另外,祭肜之兄祭遵,史载“颍川颍阳人……临死遗诫牛车载丧,薄葬洛阳。问以家事,终无所言··至葬,车驾复临,赠以将军、侯印绶,朱轮容车,介士军陈送葬,谥曰成侯。既葬,车驾复临其坟,存见夫人家室”。见《后汉书》卷二十《祭遵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742页。、
    205《中江塔梁子崖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编著,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
    206《中江塔梁子崖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编著,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第94页。
    207“秦汉以后中国历史考古学文化分区,有两个特点:第一,中央集权制下的礼仪制度,有严格的、统一的等级规定,在上层社会中形成了不可逾越的界限,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全国各地的礼仪衣冠制度上的文化差异时,几乎是不可能的,强大的政治因素在文化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同时也成了维系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支柱。但是,在全国各地民间(或民族)文化风俗方面,却保留着某些差异,这些差异便构成了历史考古学文化分区的主要内容。第二,社会的现象是复杂的,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社会越进步,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现象便愈为复杂。因此,秦汉以后考古学文化分区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界定。墓葬、石窟寺、居住和建筑形式,以及最能反映地区特点的各种器物的制造,都有自己的分区,很难把它们完全统一起来。这两个特点构成了历史考古学文化分区与史前考古学文化分区在内容上和方法上的不同,这个不同是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的,它对中国历史考古学文化的分区有极重要的意义。”《中国历史考古学分区问题的思考》,徐苹芳,《考古》,2000年第7期,第82页。
    208《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2008年第10期,第34-59页。
    209《河南南阳杨官寺汉代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第111-139页;《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的发掘》,周到、李京华,《文物》,1973年第6期,第26-40页;《唐河汉郁平大尹冯 君孺人画像石墓》,南阳地区文物队、南阳博物馆,《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第239-262页。
    210《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蒋英炬、吴文祺,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119—127页。
    211以上问题,此处仅作为现象和问题提出,将在后文的讨论各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关系部分进行针对性讨论。
    212《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韩国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66-304页。
    213与此相适应的是东汉时期以后流行的多人合葬,乃至宗族内多代合葬和家族墓地现象,在辽东壁画墓群中也有发现,体现了与汉文化系统的密切关系。这种埋葬习俗的变化体现的是适应了土地兼并现实的宗族制度确立,与日益强化与婚姻关系纽带。因此,辽东壁画墓中的夫妻同穴合葬、多代合葬以及可能的家族墓地体现的正是东汉以来,本地与内地汉文化发展相类似的情况。
    214《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严耕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54,25:135—236。转引自《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刘未,《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2003年第1期,第250页,注69。
    218《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蒋璐,吉林大学博士论文,专业名称: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指导教师:朱永刚,2008年12月,第113页。
    219《汉墓的考古学研究》,黄晓芬,岳麓书社,2003年7月,第130页。
    220《河南洛阳北郊东汉壁画墓》,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考古》,1991年第8期。
    221《汉墓的考古学研究》,黄晓芬,岳麓书社,2003年7月,第134页。
    222《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第25—42页。
    223《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2008年第10期,第34-59页。
    224《汉墓的考古学研究》,黄晓芬,岳麓书社,2003年7月,第134页。
    225《河南偃师杏园村东汉壁画墓》,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考古》,1985年第1期;《杏园东汉壁画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
    226《洛阳机工厂东汉壁画墓》,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文物》1992年第3期。
    227《河南南阳杨官寺汉代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第111-139页;《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的发掘》,周到、李京华,《文物》,1973年第6期,第26-40页;《唐河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南阳地区文物队、南阳博物馆,《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第239—262页。
    228《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蒋英炬、吴文祺,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119-127页。
    229《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发掘报告》,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考古》,1989年第4期。
    230《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发掘报告》,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考古》,1989年第4期。收录于《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杨作龙、毛阳光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3月,第870页。
    231《汉代墓室壁画研究》,黄佩贤,文物出版社,2008年11月,第62页。
    232《河南新安县铁塔山汉墓发掘报告》,洛阳市文物队,《文物》,2002年第5期,第33—38页。
    233《洛阳偃师县新莽壁画墓清理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文物》,1992年第12期。《洛阳汉墓壁画》,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黄明兰、郭引强编著,文物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21—140页。
    234《洛阳偃师县新莽壁画墓清理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文物》,1992年第12期。收录于《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杨作龙、毛阳光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3月,第529页。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如贺西林认为,在汉墓壁画中出现的常与日月组合在一起的人首龙身的对偶像,应称为“日月主神”。在此,由于与本文关系不大,不做判断。
    235《洛阳偃师县新莽壁画墓清理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文物》,1992年第12期。收录于《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杨作龙、毛阳光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3月,第532页。
    236《洛阳西工东汉壁画墓》,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237“现存的画面内容,都是当时社会封建士大夫、官僚地主现实生活的写照。东壁的应是‘宴饮图’,南壁的车马可能是‘出行图’,至于北壁的主仆二人以及南壁东端的女侍从,可能是东壁‘宴饮图’的延伸,或者是另有所属。至于画面上端的红色横栏,我们认为可能代表天地分界线,横栏下的人物、车马,象征人间”。《洛阳西工东汉壁画墓》,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收录于《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杨作龙、毛阳光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3月,第648页。
    238“除了墓室东壁以及南壁和北壁的东半部壁画保存较好外,其他部位有的荡然无存,有的模糊不清”。《洛阳西工东汉壁画墓》,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收录于《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杨作龙、毛阳光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3月,第643页。
    239“画面上端仍绘有朱红横栏,横栏下高悬朱色帷幕。帷幕之下横列一床,床上端坐夫妇二人,男者居左……女者居右……床后屏风曲折。屏风后有一侍仆露头相侍……床前设有短榻一个”。《洛阳西工东汉壁画墓》,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收录于《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杨作龙、毛阳光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3月,第644页。
    240“横栏下画面东端绘有一女侍……面朝东壁作行走状。紧接侍女则绘两马,左右并排。右边的画不清,只有马头还依稀可见。左边的一匹马身土黄……马上骑士一人……双马之后有马车一辆,双辕双轮,套一黄色马……车上只有车主人的头冠和紫红袍残迹可辨,其他已荡然无存”。《洛阳西工东汉壁画墓》,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收录于《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杨作龙、毛阳光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3月,第644—645页。
    241《河南偃师杏园村东汉壁画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考古》,1985年第1期。
    242《河南偃师杏园村东汉壁画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考古》,1985年第1期。收录于《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杨作龙、毛阳光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3月,第692页。
    243《洛阳机车工厂东汉壁画墓》,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文物》,1992年第3期;《洛阳汉墓壁画》,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黄明兰、郭引强,文物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55—168页。
    244“位于密县新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打虎亭村西,两墓坐北朝南,东西并列。两墓规模较大,形制结构也较复杂,均为砖石混合结构的多室墓。西墓编为一号墓(M1),东墓编为二号墓(M2)。一号墓保留有大量雕刻精湛的石刻画像,二号墓残存有内容丰富的彩绘与墨绘壁画”。《密县打虎亭汉墓》,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页。
    245《密县打虎亭汉墓》,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第349页。
    246原报告通过形制、出土器物、壁画等考察认为“此墓的年代应为东汉晚期,也有可能晚到曹魏时期”。《洛阳市朱村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文物》,1992年第2期。收录于《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杨作龙、毛阳光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3月,第745页。
    247墓主宴饮图中绘有墓主夫妇二人,男女仆从各二人。上部为紫色帷帐,帐下墓主夫妇端坐于榻床上,榻床周围似有围屏。男者居左,女者居右,二人前方榻床上置一大一小长方形几,大几上有十二个饮食器具,小几专置于男墓主前方。男墓主一侧榻边并立二男仆,其中一人手持麈尾,女主人一侧榻边并立二女侍。
    248《汉墓的考古学研究》,黄晓芬,岳麓书社,2003年7月,第130页。
    249《南阳中建七局机械厂汉代画像石墓》,南阳市文物研究所,《中原文物》,1982年1期。
    250信立祥指出这类主要出现的山东汉代祠堂后壁的“楼阁拜谒图”整体上展现祭拜祖先的主题,“纯粹是表现孝子贤孙在墓地祠堂祭祀祖先的墓祭图,组成墓祭图的各种图像因素,诸如双层楼阁、双阙、马和车、树木、射猎等,都是墓祭祖先这一中心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关内容与意义讨论,参见《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信立祥,文物出版社,2000年8月,第83—102页。
    251《论“西汉墓幽州分布区”》,郑君雷,《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6期,第47页。
    252《论“西汉墓幽州分布区”》,郑君雷,《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6期,第51页。
    253《后汉书》卷九十《乌桓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981页。
    254相关考证参见《汉且虑县及相关陶铭考》,王成生,《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2期。
    255这一辽西走廊地区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东北进入关内的重要陆路通道,现在的京沈、京四高速公路,101、102国道都以此为基本走行路线。
    256《东北古代交通》,王绵厚、李健才,沈阳出版社,1990年11月,第22页。
    257参见《东北古代交通》,王绵厚、李健才,沈阳出版社,1990年11月,第22—23页。
    258此处文字,原文作者可能有误,平冈应为汉右北平郡郡治所在,应为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西南黑城子古城。因此,原文似乎应为“出今古北口经辽西历‘平冈’”。
    259《东北古代交通》,王绵厚、李健才,沈阳出版社,1990年11月,第24页。
    260关于东汉时期墓葬形制变化问题,可参见《汉墓的考古学研究》第五章,黄晓芬,岳麓书社,2003年7月。
    261《山西夏县王村东汉壁画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文物》,1994年第8期。
    262《安平东汉壁画墓》,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1页。
    263《安平东汉壁画墓》,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第3页。
    264望都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县城东关外所药村东有两座东西对峙,相距约30米的高大土丘。截止1955年,前后清理发掘出东汉晚期砖券多室墓2座,分别编为第1号、第2号汉墓。
    265“·砖质买地券一块,长38公分,宽20公分,已断成两段,分别在中室及其东耳室发现。砖面抹有白灰一层,书朱字,共十行,约300余字,约有四分之一字迹已剥落不清”。《望都二号汉墓》,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编,文物出版社,1959年6月,第13页。
    266《望都二号汉墓》,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编,文物出版社,1959年6月,第14页。
    267“墓室平面结构,除甬道和石门外,可分三部分:前室部分,包括前一室及东、西对称耳室,前二室及东、西对称耳室;中室部分,包括中室及东、西对称耳室;后室部分,包括后一室及东、西相错耳室,后二室(主室)及北壁小龛。全部共十三个墓室组成。……墓的范围要比一号墓约大一倍,为河北地区已发现的汉墓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的建筑方法及所用材料,与第一号墓完全相同”。《望都二号汉墓》,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编,文物出版社,1959年6月,第2--4页。
    268《望都二号汉墓》,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编,文物出版社,1959年6月,第5页。
    269《望都二号汉墓》,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编,文物出版社,1959年6月,第2页。
    270《望都二号汉墓》,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编,文物出版社,1959年6月,第5页。
    271《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272笔者认为虽然一些学者认为单凭车马出行壁画来判断墓主等级地位在东汉末年这样的地方豪强并起时代是不足为证的,但其绘制也应是具有一定现实依据的,如果结合墓葬其他因素综合考量还是可以开展讨论的。
    27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14页。
    274《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61—175页。
    27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73页。
    276《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月,第265页。
    277《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月,第266-273页。
    27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月,第267页。
    279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月,第268页。
    280《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15页。
    281“二十五年……于是始复置校尉于上谷宁城,开营府,并领鲜卑,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焉”。《后汉书》卷九十《乌桓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982页。
    282《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月,第259页。
    283《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增订本)》,李文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9页。
    284《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增订本)》,李文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9—100页。
    285《汉墓的考古学研究》,黄晓芬,岳麓书社,2003年7月,第278页。
    286《胶东地区汉墓的特征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党浩,《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19页。
    287《秦汉时期渤海航运与辽东浮海移民》,王子今,《史学集刊》,2010年3月第2期,第4页。
    288《东北古代交通》,王绵厚、李健才,沈阳出版社,1990年11月,第72页。
    289参见《东北古代交通》,王绵厚、李健才,沈阳出版社,1990年11月,第72-79页。
    290参见本文附表《辽东地区战国至东晋十六国历史大事简表》。
    291“王景字仲通,乐浪讲邯人也。八世祖仲,本琅邪不其人。好道术,明天文。诸吕作乱,齐哀王襄谋发兵,而数问于仲。及济北王兴居反,欲委兵师仲,仲惧祸及,乃浮海东奔乐浪山中,因而家焉。父闳,为郡三老。更始败,土人王调杀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遣太守王遵将兵击之。至辽东,闳与郡决曹史杨邑等共杀调迎遵,皆封为列侯,闳独让爵。帝奇而征之,道病座”。《后汉书》卷七十六《王景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464页。
    292参见《简明中国移民史》,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4页。
    293详见本文附表《东汉末年避乱或迁徙辽东名人表》。
    294《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697页。
    295相关事宜参见《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中《王烈列传》。
    296《三国志·魏书》卷十一《管宁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354页。
    297《三国志·魏书》卷十一《管宁传》载傅子注,(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354页。
    298《三国志·魏书》卷十一《邴原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350页。
    299《中国人口迁移史》,石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7页。转引自《秦汉时期渤海航运与辽东浮海移民》,王子今,《史学集刊》,2010年3月第2期,第9页。
    300《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纪》,(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2页。
    301仅据《晋书》记载的就有“即入城立两标以别新旧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纪》,(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2页。
    302例如文献记载的管宁到达辽东后,追随他而来的流人“旬月而成邑。”邴原到达辽东的一年中“往归原者数百家”,形成了一个小的群落等情况,都可以说明,这些汉末名士以他们的德行与名声,对吸引中原流民迁徙辽东是有巨大号召力的。而这些中原流人和辽东本地居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共同为发展辽东地区的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303“中国少安,客人皆还,唯宁晏然若将终焉。黄初四年(223),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司徒华歆荐宁。文帝即位,征宁,遂将家属浮海还郡,公孙恭送之南郊,加赠服物。自宁之东也,度、康、恭前后所资遗,皆受而藏诸。既已西渡,尽封还之。(傅子曰:是时康又已死,嫡子不立而立弟恭,恭懦弱,而康孽子渊有隽才。宁曰:‘废嫡立庶,下有异心,乱之所由起也。’乃将家属乘海即受征。宁在辽东,积三十七年乃归,其后渊果袭夺恭位,叛国家而南连吴,僭号称王,明帝使相国宣文侯征灭之。辽东之死者以万计,如宁所筹。宁之归也,海中遇暴风,船皆没,唯宁乘船自若。时夜风晦冥,船人尽惑,莫知所泊。望见有火光,辄趣之,得岛。岛无居人,又无火烬,行人咸异焉,以为神光之祐也。皇甫谧日:‘积善之应也’)”。《三国志·魏书》卷十一《管宁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356、358页。
    304《三国志·魏书》卷四《三少帝纪》,(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18页。
    305《三国志·魏书》卷四《三少帝纪》,(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19页。
    306《梁山汉墓》,关天相、冀刚,《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307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山东省东平县发现罕见汉代精美壁画墓》,2008年1月18日,http://www.sach.gov.cn/tabid/300/InfoID/4355/Default.aspx;齐鲁晚报:《东平发现罕见汉代古墓精美壁画保存完整(图)》,2007年10月15日07:55,http://news.qq.com/a/20071015/000698.htm;济南日报:《东平汉代壁画墓的发掘》,2008年1月17日,星期四,第8版,http://jnrb1.e23.cn/html/jinrb/20080117/jinrb43743.html。
    308年代上约为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北出土,现藏嘉祥县武氏祠保管所。
    309年代上约为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北出土,现藏嘉祥县武氏祠保管所。
    310这些图像基本上具有着相似的图像要素与构成原则:均为上下两层分布,下层为车马出行场面。上层为双层楼阁建筑,二层楼上有人物,下层楼阁内为帷帐下墓主人受拜谒为中心的内容,楼阁建筑外为连理树,树下栓马以及出行的带屏轺车。
    311时代约为汉桓帝、灵帝时期(公元147—189年),1980年山东省嘉祥县满硐乡宋山村北出土,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藏。
    312但是尤为可惜的是,北园1号墓后壁右半侧壁画没有保存下来,依靠现存的左半部较完整的图像推测,可能在后壁右半侧也应为对称的三层楼阙的建筑图像,按照辽东地区壁画图像的配置关系看,可能应有与乐舞百戏相对应的庖厨劳作场面。这一推测的依据,主要是在已经发现的北园3号墓中,后小室后壁虽为墓主帐下观乐舞图,与北园1号墓的墓主受拜谒有别,但其后壁左、右两侧为对称的建筑楼阁图像,其中一侧即为悬挂有山珍美味的指代庖厨的图像。
    31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山东省东平县发现罕见汉代精美壁画墓》,2008年1月18日,http://www.sach.gov.cn/tabid/300/InfoID/4355/Default.aspx。
    314《山东元嘉元年画像石墓》,山东省博物馆、苍山县博物馆,《考古》,1975年第2期。
    315在讨论辽东地区壁画墓与山东地区壁画墓、画像石墓图像问题时,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大连营城子壁画墓的问题,虽然此墓在营建方式和壁画绘制上与辽阳地区的石室墓不属同一体系,但其很可能反映了山东半岛墓葬文化在东汉中前期进入辽东半岛的另外一种情况。由于仅有此墓发现,加之其中墓主人升天图像不见于辽阳地区其他墓葬,没有其他可参照对象,因此,本文不作为核心问题讨论。
    316《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
    317约汉章帝时期(公元76—88年),长清县文物管理所藏。
    318约汉顺、桓帝时期(公元126-167年)
    319蹶张图像在河南南阳地区的画像石上频繁出现,可参见《南阳汉代画像石》,南阳汉代画像石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
    322当然,在讨论辽东墓室壁画时,我们还不应忽视早年在辽南地区的辽宁大连营城子发现的东汉砖石壁画墓的材料,该墓是较早发现的材料之一,但由于其发现在辽宁地区属于较为少见的面貌,加之其墓室结构、营建手法以及壁画绘制等方面与以辽阳为中心的大量石室壁画墓相比,明显是为另一系统的材料,因此,将在讨论辽东石室壁画墓因素、渊源等问题时进行参照讨论,此处暂不作为分区之一讨论。
    323《最近发现的辽阳汉代壁画古坟》,[日]驹井和爱,《国华》第54编第10册,总第647号,1944年10月,第267--274页;《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10月10日。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90-130页。
    324《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考古》,1980年第1期,第56-58,65页。
    325 1986年发掘出土,但未正式发表有报告,只在《中国美术全集·墓室壁画》中发表了2幅壁画照片,定名为北园3号墓,本文依从这一名称。
    326 1978年发现,但一直未正式发表,详细情况不明。辽阳市博物馆发掘资料中编为“北园3号墓”,因《中国美术全集》发表了1986年发掘的北园壁画墓,并定名北园3号墓,因此,将此墓顺延为北园4号墓。此情况可参见刘未的相关调查与研究。
    327《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10月10日。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91页。
    328《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10月10日。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92页。
    329《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10月10日。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04—105页。
    330“此墓后经日本东京帝大文学部整理调查,出土资料尚未归还。壁画摹本虽经沈阳博物院古物部接收,中经光复,略有散佚,殊为可惜。同墓北二里许又发现一墓,壁画较此尤佳,保存亦好,唯以种种原因,迄无调查之望,坐视破坏,实属痛心。北园—地以有三大土阜,故有三台子之俗称,除此墓外,尚有二阜,仍类古墓,果能发掘调查,或有更大发现,附记于此,以期来日”、“综合本墓壁画内容,知其年代当在东汉中期或后期,至迟不能至晋。葬者之职官,当为武职,品轶似在二千石以上,与专命特使者尤近。死葬辽东,当系土著,坟封未坏。似与赤族之公孙氏无关。”《辽宁北园壁画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10月10日。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30页。
    331可参见辽阳博物馆展览陈列《辽阳汉魏壁画墓分布图》。
    332《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第15-42页。
    333《辽阳市棒台子二号壁画墓》,王增新,《考古》,1960年第1期,第20-23页。
    334以上三座墓未正式发表,仅见辽阳博物馆展览材料,其位置分布可见辽阳博物馆展览陈列《辽阳汉魏壁画墓分布图》。
    335《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第15-16页。
    336《辽阳市棒台子二号壁画墓》,王增新,《考古》,1960年第1期,第20页。
    337类似的空间形制在本地发现的有太康十年纪年的墓葬中有发现,可以作为确定时代性的依据使用。
    338《东北文物工作队一九五四年工作简报》,东北文物工作队,《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3期,第19页。
    339《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2008年第10期,第34—59页。
    340这组墓葬,由于发现时代较晚,发掘与整理工作较为系统科学,材料发布也较为丰富全面。通过细致的考古发掘,为我们展示与复原了当时营建墓葬的一些做法与程序。如报告中对墓葬的建筑方法的复原,根据填土中的碎石块发掘,提出石板均是现场加工的,墓室建好后,起筑近圆形的封土丘等情况。341《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2008年第10期,第34页。
    342《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2008年第10期,第58页。当然这种观点是否准确还有待商榷,辽东地区壁画墓时代的最早上限是否可以早到东汉早期还需要更多的材料支撑,因此,本文在分期中,根据墓葬形制变化与壁画面貌转变讨论,仍将鹅房1号墓划归为辽东壁画墓的第三期。,
    343《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2008年第10期,第58页。
    344《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考古》,1980年第1期,第56——58,65页。
    345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考古》,1980年第1期,第57页。
    346相关内容可参见《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东北博物馆,《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
    347《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东北博物馆,《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第49-58页。
    348《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东北博物馆,《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第49-58页。
    349《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考古》,1980年第1期,第56——58,65页。
    350《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第15-42页。
    351《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石墓》,李文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第15-42页。
    352永元是东汉和帝年号,永元十七年为公元105年。三道壕27号墓是一座石椁墓,刻划铭记在长方案中心鱼纹的左侧。参见《东北文物工作队一九五四年工作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3期。
    353《辽阳市三道壕西晋墓清理简报》,辽阳博物馆,《考古》,1990年第4期。收录于《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第475-477页。
    354《辽阳三道壕发现的晋代墓葬》,王增新,《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第37-45页。
    355在三道壕地区的西汉村落遗址的发掘中,先后发掘六处完整的农民宅院,在宅院附近还分布着窑址和卵石道路等,路宽7米,并有对开双轨车辙,体现了这一时期,襄平城外,交通发达,城郭相连的繁荣景象。参见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从考古学上看汉代东北地区的汉族文化》,李殿福,《博物馆研究》1982年创刊号,《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9·秦汉至三国(一)》,北京出版社。
    356如三道壕地区的西汉村落、道路遗址与墓葬等。
    357参见《论辽南汉魏晋墓葬之发展演变》,孙守道,《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原文为作者1964年所撰《辽宁考古十五年》书稿中的一章,为纪念辽宁省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拣出发表。
    358参见《汉墓的考古学研究》,第三章《汉墓的变革——由椁墓到室墓》,黄晓芬,岳麓书社,2003年7月,第70——95页。
    359需要说明的是早在1934年在大连金县发现的营城子汉代壁画砖墓时代较辽阳地区更早,其营建方式、墓室形制与壁画内容与辽东地区壁画墓完全不是一个系统,其他地区也未再有发现,因此不作为讨论的主体对象考察,只作为文化传播途径上的一个辅证材料。
    360《东北文物工作队一九五四年工作简报》,东北文物考古队,《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3期,第19页。
    361《<辽阳壁画墓群>学习笔记》,郭大顺,《东亚考古学论丛》,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中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第243页。
    362《辽阳唐户屯一带的汉墓》,沈欣,《考古通信》,1955年第4期。收录于《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987—989页。
    363《辽阳唐户屯一带的汉墓》,沈欣,《考古通信》,1955年第4期。收录于《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987-989页。
    364“主要是用石板支筑墓壁,前留墓门,上盖和地面都平铺石板,用石灰勾缝,单室墓平面多为长方形,复杂的有丁字形、工字型、十字形几种。一般椁室规模不大,平均长约2至3公尺,宽约1.5至2公尺左右,3、4公尺以上的占绝少数。方向多为南北向,或稍偏东西的南北向,椁内多有板石尸床,放置尸体。尸床的内部为高起的明器台,上放各种陶制明器。墓门前方有斜达地面的斜坡墓道,椁室上方今多垦为田地,已不能判明确无封土。椁内埋葬的 人骨以男女两体的为最多,单人葬较少,多至十余人的为特例,一般都把尸体放置在尸床上,仅有极少的几墓有木棺”。《辽阳唐户屯一带的汉墓》,沈欣,《考古通信》,1955年第4期。收录于《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0·秦汉至三国(二)》,北京出版社,987-989页。
    365山东的画像石墓主要集中在山东西南部地区,如果我们将以苏北、鲁南、豫东、皖北作为一个整体的画像石墓集中分布区来看,渊源可能也来自于近几十年来发现的200余座西汉时期的石椁墓,其很可能是该地区画像石墓的早期形式。关于这一问题由于涉及时代较早,并与本文所研究问题有关系有限,不做展开讨论,可参见《苏鲁豫皖交界区西汉石椁墓及其画像石的分期》,燕生东、刘智敏,《中原文物》,1995年第1期。
    366《汉代积贝墓研究》,白云翔,《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02-421页。
    367《汉代积贝墓研究》,白云翔,《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02-421页。
    368参见《中国古代文明的环太平洋底层》,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第357—369页。其中指出所谓“文化底层”内涵主要是有:一,具有相近的环境、气候、资源的区域;二,具有相近的物质文化、宗教、社会演进机理等的文明形态。两者关系密切、互有影响,可以与“区域共同传统”这一概念有想通之处。
    369参见《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原始文化的交流》,佟伟华,《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78-95页。
    370《汉代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海路交流的考古学例证》,宋荣、滕铭予,《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05页。
    371详见《汉代生活的真实写照——东平汉代墓室壁画》,于秋伟,《中国博物馆》,2010年第2期,第80-81页。其中发布有部分壁画照片,以及东平壁画墓壁画位置复原图发表。
    372此墓发掘后,山东省文物局决定立即将出土壁画运回山东省博物馆,开辟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专用库房进行抢救保护,虽并未发表正式考古报告与简报,但有新闻报道以及发布部分照片可大概见其面貌。“东平1号墓约为东汉早期。墓葬结构规整,壁画内容丰富,布局匀称合理,保存完好。墓顶绘制云气纹和金乌,门楣、墓壁以人物画像为主,间以鸡、狗等动物形象。内容有敬献、谒见、斗鸡、宴饮、舞蹈等场面,各类人物形象多达48人。其中尤以绘制于门楣内侧的12个人物形象神态各异,眉须飘然,栩栩如生。画面色彩艳丽,造型比例匀称,线条简练流畅”,可见,其壁画图像与辽阳北园三号壁画墓等十分相似,具有进一步比较研究的重要参考价值。相关信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山东省东平县发现罕见汉代精美壁画墓》,2008年1月18日,http://www.sach.gov.cn/tabid/300/InfoID/4355/Default.aspx;齐鲁晚报:《东平发现罕见汉代古墓精美壁画保存完整(图)》,2007年10月15日07:55,http://news.qq.com/a/20071015/000698.htm;济南日报:《东平汉代壁画墓的发掘》,2008年1月17日,星期四,第8版,http://jnrb1.e23.cn/html/jinrb/20080117/jinrb43743.html.
    373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得益于与郭大顺先生的交谈,在访问请教中郭先生指出辽东壁画墓的石室结构更多的体现了本地文化传统以及民族葬俗特点,应加以关注,其主要观点并可参见《(辽阳壁画墓群)学习笔记》,郭大顺,《东亚考古学论丛》,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中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
    374相关研究可参见,《辽东石棚渊源研究》,范恩实,《北方文物》2010年第1期;《辽东石构墓葬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徐光辉,《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6年9月,205--210页;《东北亚的石墓文化——以渤海沿岸北部、东部及朝鲜半岛为中心》,[韩]李亨求著,姚义田译,《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支石墓的比较研究》,[韩]河文植著,李勇军译,《北方文物》,1999年第3期。
    375《(辽阳壁画墓群>学习笔记》,郭大顺,《东亚考古学论丛》,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中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第245页。
    376“墓葬形制上单室墓在棺室后部建明器台的作风流行于西汉末年至东汉中期,如属新莽时期的唐户屯62号墓,随葬品中的圆灶亦见于唐户屯62号墓。在辽阳地区汉墓中,圆灶时代上早于方灶流行于西汉后期。东汉中期的沈阳伯官屯2号墓,距辽阳60公里左右,为长方形砖墓,形制与玉皇庙3号墓基本相同”、“一期墓葬的结构很明显地继承了本地石椁墓的传统,后廊设明器台更是不见于中原”《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刘未,《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2003年第1期,第247页、第250页。
    377《(辽阳壁画墓群)学习笔记》,郭大顺,《东亚考古学论丛》,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中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第245--246页。
    378《三国志》魏书八《公孙度传》,(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252页。
    379笔者注:这一现象在辽东壁画墓中最早的一例——东门里壁画墓——中就有发现,其报告称“从出土人骨看,东棺室的左边尸床低矮又比较小,可能原葬儿童骨骸,已不存……据此推知,此墓应是家族墓葬,儿童为袝葬与父母墓中。”《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第26页。
    380《论辽南汉魏晋墓葬之发展演变》,孙守道,《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第129页。
    381《辽阳市三道壕西晋墓清理简报》,辽阳博物馆,《考古》,1990年第4期。
    382《辽阳市三道壕西晋墓清理简报》,辽阳博物馆,《考古》,1990年第4期。
    383随葬品中日日用陶器的集中出现,可能是借以象征墓主人生前生活;特定空间出现的固定的祭奠器具则可以说明墓内祭祀的盛行;模型明器的使用应该是东汉庄园经济发展反映,说明东汉社会已经从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向追求富裕生活转变。这些观念在死后世界营造中也要有所体现。
    384关于这个思考,此处仅为问题提出,不过多展开,将在后文结合具体墓葬及绘画做具体讨论,可参见图版3.3.3中的墓葬结构与壁画分布情况。
    385《论辽南汉魏晋墓葬之发展演变》,孙守道,《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第130-131页。
    386《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第26页。
    387《辽阳市棒台子二号壁画墓》,王增新,《考古》,1960年第1期,第20页。
    3888此外,此墓中“第4棺室至少有入骨两架,有男有女,骨殖似经人为堆置于尸床中部,看来当是二次葬”,见《辽阳市棒台子二号壁画墓》,王增新,《考古》,1960年第1期,第20页。这种捡骨葬的现象存在也可称为“再次葬”,“他通常是由移骨袝葬、收骨归葬、改莹徙葬、异墓改葬种种原因引起的”,参见《论辽南汉魏晋墓葬之发展演变》,孙守道,《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第130-131页。
    389《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东北博物馆,《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390《辽宁辽阳县南雪梅村壁画墓及石墓》,王增新,《考古》,1960年第1期,第16页。
    391《汉墓形制的变革——试析竖穴式椁墓向横穴式室墓的演变过程》,黄晓芬,《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398《三国志·魏书》卷三十《乌丸传》注引《魏书》,(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833页。
    399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关注的视野拓展到时代稍晚的辽西地区墓室壁画中,可以发现以冯素弗及妻属墓为代表的三燕时期墓葬中,现存壁画摹本中也多见伴随人群奔走的黑犬图像,而冯氏家族,正是鲜卑化的汉族代表,其渊源讨论可以启发我们将辽东汉魏壁画墓与辽西壁画墓进行勾连研究,在此仅作为引发思考的方向提出。
    400《剑桥中国秦汉史》,[英]崔瑞德、鲁惟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415页。
    401《后汉书》卷九十《乌桓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979页。
    402《后汉书》卷九十《鲜卑传》,(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985页。
    403东北游牧的少数民族与辽东地区汉族政权间的相互征伐、反复争夺,见于史籍记载者非常多,当中央政权对边疆控制薄弱时,少数民族势力就不断扩张,但其中,公孙氏雄踞辽东的阶段,局势相对稳定。
    404按史书记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霍去病出代郡两千里,大破左部王将,“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其大人岁一朝见,于是始置护乌桓校尉,秩二千石,拥节监领之,使不得与匈奴交通。”《后汉书》卷九十《乌桓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981页。至此,开始了乌桓与汉朝统治的关系。
    405《中国历代民族史·秦汉民族史》,田继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第182页。
    406《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文物》1974年第1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文物出版社,1978年。
    407可能位于现河北张家口。
    408《辽宁北园画壁古墓记略》,李文信,《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收录于《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99页。
    409《后汉书》卷九十《乌桓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982页。
    410《后汉书》卷九十《鲜卑传》,(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986页。
    411《后汉书》卷九十《乌桓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984页。
    412《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纪》,(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28页。
    413《后汉书》卷九十《乌桓传》,(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984页。
    414相关史籍记载较多,此处不一一列举文献,可参见本文后附录的《辽东地区战国至东晋十六国历史大事简表》。
    415[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421页。此外,东汉伴随着汉魏之际乌桓的内迁,《后汉书·乌桓传》载有“时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余万户……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 操自征乌桓……首虏二十万余人,其余众万余落尽徙于中原”,因此有学者指出“徙往辽东、辽西的中原汉族士庶有二十余万,他们对乌桓的政经、经济、文化之发展都发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参见《中国历代民族史·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白翠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第8页。
    416《礼记·中庸》第三十一,《十三经注疏》卷第五十二,(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1629页。
    417《汉代墓祀新探》,李如森,《北方文物》,1998年第1期,第29页。
    418《汉墓形制的变革——试析竖穴式椁墓向横穴式室墓的演变过程》,黄晓芬,《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419《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刘未,《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2003年第1期,第223页。
    420《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第287页。
    421《汉代墓祀新探》,李如森,《北方文物》,1998年第1期,第32页。
    422参见陕西凤翔高庄M2战国秦墓,《凤翔高庄战国秦墓发掘简报》,雍城考古工作队,《文物》,1980年第9期。这种墓中祭奠的形式也是与墓室空间变化紧密相关的,洞室墓的空间提供了祭台存在的可能。到了汉代以后,这种土台逐渐演变为砖石墓中的祭奠之案,在辽东地区便是与整个石室相一致的石板支筑明器台。
    423《汉代墓祀新探》,李如森,《北方文物》,1998年第1期,第32页。
    424《曹魏薄葬考》,李梅田,《中原文物》,2010年第4期。
    425类似的情况在辽宁朝阳袁台子壁画墓中,已经出土有金属帷帐构件的实物,详见《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文物》,1984年第6期。
    426此墓材料见刘未调查论文。
    427《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文物》,1985年第6期,第26—27页。
    428关于这一问题,巫鸿展开过讨论,对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启示。其文中在讨论了“生器”与“明器”的区别之后,主要提出了几个问题:不同地区和时期流行的特定“生器”的分类、组合及随葬方式;某种流行种类和组合中可能存在的男女、长幼间的细微分别;对陪葬生器作出决定的人及其目的;生器在墓中的安置地点和可能具有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后一个问题中提出生器主要有两个通常位置,一是靠近尸体,涉及着死者过去的存在,二是围绕死者在墓中的“灵座”,象征着墓主持续存在的灵魂。“生器的这种双重意义说明它们在埋葬时发生了象征功能的改变,它们有效地象征了生死之间的连续性,寄托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一般而言,生器承载着逝者的生活经验,通过自身的留存使过去不会被彻底抹去。但一旦墓门关闭,这些器物不再为生人所见,也就不再传递生人对死者的记忆。它们在黄泉之下的象征功能转为指示死者的多种时态,构造死亡和再生之间的桥梁。中国古人相信死者的灵魂具有意识而且‘生活’在墓中。墓葬的中的生器的意义因此既在于它们的‘过去性’又在于它们的‘现时性’:它们来源于过去,但又象征着一个永恒的现在”。详见《“明器”的理论与实践——战国时期的礼仪美术中的观念化倾向》,[美]巫鸿,《文物》,2006年第6期。
    431在笔者思考与讨论这一问题过程中,恰逢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的中译本出版。其中关于这一问题,提出了“灵座”说,认为“这一‘空’间成了无形之魂的替代”、“至少在东汉早期已经出现了另一种表现灵座的方式,即用死者画像标识这个象征位置,有时绘于低矮祭台后面的墙上”。其文中也使用了辽阳地区的几座汉墓以及甘肃酒泉丁家闸五号墓、朝阳袁台子壁画墓、朝鲜安岳冬寿墓、德兴里壁画墓等材料,涉及的问题与本文讨论问题相似,在本文观点形成后提供了重要的延伸思考空间。但其文在对辽阳壁画墓的壁画材料使用上,主要是采取的宏观视角观察,并未详细区分其墓主画像的具体图像区别与变化,不利于讨论这一观念是如何借用已有图像因素进行表现的。巫鸿观点与相关论述参见《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美]巫鸿著,施杰译,三联书店,2010年11月,第66—78页。
    432关于辽东地区墓室壁画中集中出现的墓主图像问题,之前已有很多学者提出并有所研究,尤其是以此为中心,集中讨论过辽河流域的汉、魏、西晋、东晋、三燕、北魏等时期的文化影响与流布问题,以及包括高句丽在内的出现墓主图像的讨论,本文也将通过讨论墓主图像的几个地区使用上的特点和关系,建构一个辽东地区与中原内地、辽西、高句丽等地的互动关系。关于辽东与高句丽墓主画像的问题,可参见《辽东及高句丽的壁画——墓主图像的谱系》,[日]东潮著,三人行译,《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高句丽、渤海专号》,北方文物杂志社,2001年,第81-101页。
    433《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文物》,1984年第6期,第38页。
    434详见《汉代墓室壁画研究》,黄佩贤,文物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274—277页。
    435关于墓主画像问题的思考,多得益于郑岩的相关研究的启发。其中讨论的关于墓主像的产生、分类以及所承载的含义、相关禁忌等的讨论,对本文研究十分有启发。详见《墓主画像研究》,郑岩,《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54279页。
    436此外,作为伴随辽东壁画墓始终的墓主画像问题,其图像演变谱系问题还在其后的相关地区壁画墓中产生了流布与影响,也可作为勾连几个相近区域与文化研究的线索加以讨论,本文之后还会有所涉及,此处仅作为一个阶段性问题进行研究。
    437《<辽阳壁画墓群>学习笔记》,郭大顺,《东亚考古学论丛》,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中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第250页。
    438本文中的辽西地区是指现辽宁省西部的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等地区,其地域范围主要是汉代设置的辽西郡,到了三国时期辽西郡中东边一部分划为昌黎郡。
    439《朝阳地区两晋时期墓葬类型分析》,尚晓波,《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12月,第351--352页。
    440《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文物》,1984年第6期。
    441 《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文物》,1984年第 6期,第29页。
    442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摹本编号为资杂1547号,共摹本27件,为辽宁省博物馆王维忠、刘中澄二位先生临摹。
    443《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文物》,1984年第6期,第44页。
    444《朝阳地区两晋时期墓葬类型分析》,尚晓波,《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12月,第353页。
    445《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考古》,1985年第10期。
    446《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考古》,1985年第10期。收录于《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第324页。
    447《朝阳县沟门子晋壁画墓》,陈大为,《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2期,第12页。
    448《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考古》,1985年第10期。收录于《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11·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第324页。
    449《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考古》,1985年第10期。
    450这个情况显示出该墓在墓室前部右侧开耳室,作为摆放明器的设奠空间的做法,应引起注意,这与辽东壁画墓后期的一些习俗似有联系。
    451现无法印证辽东后期流行的在耳室内祭奠空间绘制墓主画像的习俗是否在本地有延续或转变。
    452《辽宁北票县西关营子北燕冯素弗墓》,黎瑶渤,《文物》,1973年第3期,第2页。
    453报告原文记载为华里,即距北票县21公里,距朝阳35公里。
    454此两座墓葬中的画像残片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西关营子1号墓(冯素弗墓)摹本编号为资杂1411,共8幅;西关营子2号墓(冯素弗妻属墓)摹本编号为资杂1412,共10幅。
    455《辽宁北票县西关营子北燕冯素弗墓》,黎瑶渤,《文物》,1973年第3期,第14页。
    456冯素弗死于公元415年,即北燕太平七年(另有一说为太平六年十二月),死时年纪大约三十余岁。参见《晋书·冯跋载记附冯素弗传》、《资治通鉴》等。
    457《辽宁北票县西关营子北燕冯素弗墓》,黎瑶渤,《文物》,1973年第3期,第15页。
    458《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考古》,1985年第10期。
    460相关讨论可参见:《三燕文化墓葬的类型与分期》,田立坤,《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21页。
    461《袁台子壁画墓的再认识》,田立坤,《文物》2002年第9期,第43页。
    462《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756页。
    463汉代祠堂中的狩猎图像应该是一种与军事和祭祀活动有关的内容,而不是普通民族的娱乐和获取食物的生产活动,在东汉画像石墓中也有反映,如东汉早期的南阳县英庄汉画像石墓,东汉晚期山东董家庄画像石,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墓、陕西米脂汉画像石墓等都有体现。这一方面说明辽西壁画墓图像来源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也受到了来自中原和西北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辽西地区长期活动的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况,很可能是借用了已有的狩猎图式,区别于汉文化系统中所承载的观念,表现的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464《袁台子壁画墓的再认识》,田立坤,《文物》2002年第9期,第4页。
    465根据考古发现以及相关考证,棘城应位于今辽西义县以南大凌河西岸的七里河一带,两晋时期的棘城是慕容皝迁都龙城之前的故都所在。参见《东北古代交通》,王绵厚、李健才,沈阳出版社,1990年11月,第89-90页。
    466“太康十年,廆又迁于徒河之青山。魔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晋书》卷一百八《慕容魔载记》,(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804页。
    467“(咸和九年)皝自征辽东,克襄平。仁所署居就令刘程以城降,新昌人张衡执县宰以降。于是斩仁所置守宰,分徙辽东大姓于棘城,置和阳、武次、西乐三县而归。”《晋书》卷一百九《慕容皝载记》,(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816页。
    468“封弈等以皝任重位轻,宜称燕王,皝于是以咸康三年僭即王位,赦其境内。”《晋书》卷一百九《慕容皝载记》,(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816页。
    469“辽东张统据乐浪、带方二郡,与高句丽王乙弗利相攻,连年不解,乐浪王遵说统帅其民千余家归(慕容)廆”。《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晋纪十”愍帝建兴元年,(宋)司马光编著,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2799页。
    470“时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自以为南州士望,意存怀集,而流亡者莫有赴之。毖意廆拘留,乃阴结高句丽及宇文、段国等,谋灭廆以分其地。太兴初,三国伐廆,廆曰:“彼信崔毖虚说,邀一时之利,乌合而来耳。既无统一,莫相归伏,吾今破之必矣。然彼军初合,其锋甚锐,幸我速战。若逆击之,落其计矣。靖以待之,必怀疑贰,迭相猜防。一则疑吾与毖谲而覆之,二则自疑三国之中与吾有韩魏之谋者,待其人情沮惑,然后取之必矣。”于是三国攻棘城,廆闭门不战,遣使送牛酒以犒宇文,大言于众曰:“崔毖昨有使至。”于是二国果疑宇文同于廆也,引兵而归。宇文悉独官曰:“二国虽归,吾当独兼其国,何用人为!”尽众逼城,连营三十里。廆简锐士配皝,推锋于前;翰领精骑为奇兵,从旁出,直冲其营;廆方阵而进。悉独官自恃其众,不设备,见廆军之至,方率兵距之。前锋始交,翰已入其营,纵火焚之,其众皆震扰,不知所为,遂大败,悉独官仅以身免,尽俘其众。于是营候获皇帝玉玺三纽,遣长史裴嶷送于建鄴。崔毖惧廆之仇己也,使兄子焘伪贺廆。会三国使亦至请和,曰:“非我本意也,崔平州教我耳。”廆将焘示以攻围之处,临之以兵,曰:“汝叔父教三国灭我,何以诈来贺我乎?”廆惧,首服。廆乃遣焘归说毖曰:“降者上策,走者下策也。”以兵随之。毖与数十骑弃家室奔于高句丽,廆悉降其众,徙焘及高瞻等于棘城,待以宾礼。明年,高句丽寇辽东,廆遣众击败之。”《晋书》卷一百八《慕容廆载记》,(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806-2807页。
    471“(咸和九年)皝自征辽东,克襄平。仁所署居就令刘程以城降,新昌人张衡执县宰以降。于是斩仁所置守宰,分徙辽东大姓于棘城,置和阳、武次、西乐三县而归。”《晋书》卷一百九《慕容皝载记》,(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816页。
    472《高句丽壁画石墓》,杨泓,《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收录于《汉唐美术考古与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66页。
    473关于集安高句丽壁画墓的分期意见,可以参见刘萱堂的研究综述,其中主要综述了包括宿白、杨泓、李殿福、方起东、汤池、魏存成、赵东艳等先生的分期意见,是关于集安高句丽壁画墓分期情况的一个汇总呈现。参见《集安高句丽壁画墓研究概述》,刘萱堂,《北方文物》,1998年第1期。
    474参见《高句丽壁画石墓》,杨泓,《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收录于《汉唐美术考古与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70-180页。
    475参见《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与辽东、辽西汉魏壁画墓比较研究(续篇一)》,刘萱堂,《博物馆研究》,2003年第2期,第52-53页。
    476刘萱堂指出“辽东、辽西和集安地区在时间空间的差距固然相当大,但从建筑绘画,技艺及画面上反映的社会生 活,仍明显可以看到属于同一个文化艺术传统,有着相同的文化基因,这就是以黄河流域文明为代表的东方古文化传统”;在墓葬结构上“集安高句丽一期壁画墓墓室由甬道连接左右耳室的形制与辽阳石室墓Ⅲ型棺室由前廊连接左右耳室的结构相似;集安壁画墓二期大量出现的顶部抹角叠砌结构与辽东、辽西第三期的上王家村和袁台子墓顶部结构很相似,这些都说明了集安壁画墓受辽东、辽西壁画墓影响的渊源关系”;并结合墓室内主要壁画题材以及壁画构成方式比较,指出“由此可见辽东、辽西汉魏晋古墓壁画对集安高句丽墓壁画的影响,和渊源关系”。参见《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与辽东、辽西汉魏壁画墓比较研究(续篇之二)》,刘萱堂,《博物馆研究》,2004年第3期,第55—57页。
    477《在朝鲜安岳发现的一些高句丽古坟》,[朝]都宥浩,《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李启烈译自[朝]《文化遗产》创刊号,1949年12月;《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宿白,《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关于冬寿墓的发现及研究》,洪晴玉,《考古》,1959年第1期。
    478《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宿白,《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第102页。
    479《朝鲜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云铎、铭学,载东北历史与考古编辑委员会《东北历史与考古》第1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根据《关于新发现的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编译,[朝]金勇男,[朝]《历史科学》,1979年第3期。
    480《朝鲜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云铎、铭学,载东北历史与考古编辑委员会《东北历史与考古》第1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29页。
    481“在中国古代礼制中,以宫中之西南隅为尊长居住之所,神(祖先神)或‘尸’安坐之所。‘不管是宗庙之室或者是宫殿内之室,所有的奥均为尊长安居的场所,认为东向是尊者的方向’。即,所谓‘坐西朝东’存在着神制(杨宽1987年)。辽东的壁画墓恐怕就是继承了这种礼制。作为墓室,奥室(后室)是为‘后寐’。墓主像的壁画,处于右耳室,便面朝东,恰好是‘坐西朝东’”。“在高句丽,安岳3号墓的情况,明显地符合于辽东壁画的传统,即所谓礼制。不过德兴里古坟等,其墓主之像则绘于北壁(奥壁、后壁)而面朝南,勿宁说是符合‘坐北朝南’的规定”。参见《辽东及高句丽的壁画——墓主图像的系谱》,[日]东潮著,三人行译,《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高句丽、渤海专号》,北方文物杂志社,2001年,第99页。
    482《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宿白,《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第103—104页。
    483参见本文后附《辽东地区战国至东晋十六国历史大事简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