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家庭形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A Study on the Family Form in North Dynasty
  • 作者:邵正坤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中国古代史
  • 学位年度:2006
  • 导师:张鹤泉
  • 学科代码:060106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6-04-25
  • 答辩委员会主席:李凭
摘要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本文主要借鉴社会学上的概念和理论,对北朝时期的家庭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首先划分了当时家庭的基本类型,并系统论述了影响北朝家庭规模结构的诸种因素。其次对于家庭成员的地位与义务进行了阐述,指出胡、汉家庭存在的种种差别。接下来探讨了建立在乳养、收养、过继等基础上的拟制亲属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从行政法和刑法两个角度,对亲属关系在法律上产生的效力予以阐释。认为这种效力不仅及于依婚姻血缘关系自然产生的亲属,也涉及拟制的血亲,但以五服内的父系宗亲为主。最后,从家庭功能着眼,对北朝时期各个阶层家庭的收支与管理,宗教信仰情况,和家庭教育分别进行考察,揭示在不同阶级、阶层,民族、种族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以便从各个角度展示北朝家庭的整体面貌。
The family is the basic unit of social life and structure which found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marriage, blood and adaptation.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family form in North Dynasty. Now we generalized the contents and main points of this paper as followed in sequence of writing.
     In the preface we discussed why to choose the subject and the academic value in this study firstly. Then we defined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family and the conceptions related to it and referred to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fter that we reviewed the former research on this title in both synthetic study and special study. In this foundation we pointed out the question need to be solved and the method on how to do the research.
     In chapter I, We divided the basic type of the family in North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It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e big and small according to the family size and the nuclear family, the stem family, the extended family and the other family in the standard of intergenerational levels and kinship. Through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materials, we found that the small family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nuclear family was widespread in general. But it still differentiated with that so-called "five" traditionally. The big family most of which structure was stem and extended was more prevalent among the bureaucracy, the royal, and the wealthy .It was typically generalized as 100-House.Finally we investigated the various elements such as nature and man-made impacting on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in North Dynasty.
     In Chapter II, we discussed the status and obligations of family members. Generally, the elders were the subjects of rights, and the young were just opposite within the family. But the father's power was different between Hu and Han. The father's power in Han was strengthened, however, in Hu it was contained and divided. In the meantime, the statu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mong the sons were not the sa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 and Shu is the decisive factor. On the one hand ,the family status of women showed a delicate difference between Hu and Han
引文
陈琳国:《北魏资荫制及其溯源》,《学术月刊》,1987 年,第 4 期。
    陈垣:《跋西凉户籍残卷》,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3 年,第 2 期。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4 年,第 4期。
    大庭脩(日):《汉律中“不道”的概念》,载《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冯尔康:《拟制血亲与宗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八本,第四分册
    高敏:《魏晋南北朝徭役豁免的对象与条件》,载《江汉论坛》,1990 年,第 6期。
    高诗敏:《北朝范阳卢氏形成冠冕之首的诸因素》,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 2 期。
    顾伟康:《论中国民俗佛教》,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 年,第 3期。
    韩伟,阴志毅:《耀县药王山的佛道混合造像碑》,载《考古与文物》,1984 年,第 5 期。
    韩伟,阴志毅:《耀县药王山的道教造像碑》,载《考古与文物》,1987 年,第 3期。
    韩香:《试论早期鲜卑族的原始萨满崇拜》,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 年,第 1 期。
    郝春文:《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的佛教结社》,载《历史研究》,1992 年,第 1 期。
    郝金娥:《南京博物院藏两件北朝造像碑浅析》,载《东南文化》,1998 年,第 3期。
    郝万章,张桂云,李运宽:《扶沟县出土北魏韩小文造像碑》,《华夏考古》,1998年,第 1 期。
    贺昌群:《关于宗族、宗部的商榷》,载《历史研究》,1956 年,第 11 期。 霍然:《论北朝西部母权制遗风及其对唐代思想文化的影响》,载《西域研究》,2001 年,第 4 期。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北方农业耕作方式》,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年,第 1 期。
    晋华,吴建国:《山西寿阳出土一批东魏至唐代铜造像》,载《文物》,1991 年,第 1 期。
    金尚理:《民间宗教与中国社会》(下),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第5 期。
    靳之林:《陕西发现一批北朝石窟和摩崖造像》,载《文物》,1989 年,第 4 期。
    冷国栋:《北朝时期的家庭规模结构及相关问题论述》,载《北朝研究》,1990年,上半年刊。
    李必友:《魏晋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特点》,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5 年,第 5 期。
    李炳海:《从北朝骑射女杰到唐代妇侠传奇》,载《中国文化研究》,1996 年,冬之卷。
    李建丽,李振奇:《临城李氏墓志考》,载《文物》1991 年,第 8 期。
    李静杰:《佛教造像碑尊像雕刻》,载《敦煌学辑刊》,1996 年,第 2 期。
    李凇:《临淮六通北朝造像碑考释》,载《中国道教》,1996 年,第 2 期。
    李淞:《关中一带北朝道教造像的几点基本问题》,载《新美术》,1997 年,第 4期。
    李文生,孙新科:《龙门石窟佛社造像初探》,载《世界宗教研究》,1995 年,第 3 期。
    刘汉东:《北朝后期别封、别食制度探论》,载《郑州大学学报》,1988 年,第 3期。
    刘涛:《清河崔氏与北魏书法》,载《书法丛刊》,2001 年,第 1 期。
    卢建荣:《从造像铭论五六世纪北朝民众社会意识》,载《历史学报》,1995 年,第 23 期。
    吕叔湘:《南北朝人名与佛教》,载《中国语文》,1988 年,第 4 期。 罗小红:《浅析唐人的嫡庶观念》,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年,第 2 期。
    马新:《汉代小农家庭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载《平准学刊》第五辑(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年版。
    宁可:《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问题》,载《中国史研究》,1986 年,第 1 期。
    宁可,郝春文:《北朝至隋唐五代间的女人结社》,载《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 5 期。
    山东省博物馆:《东魏武定二年路文助造像》,载《文物》,1961 年,第 12 期。
    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石窟调查组:《山西平定开河寺石窟》,载《文物》,1997 年,第 1 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载《文物》,2001 年,第 1 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载《文物》2003 年,第 10 期。
    陕西省文物普查队:《耀县新发现的一批造像碑》,载《考古与文物》,1994 年,第 2 期。
    沈铭杰:《河北省景县出土北朝造像考》,载《文物春秋》,1994 年,第 3 期。
    石夫:《介绍两件北朝道教石造像》,载《文物》,1961 年,第 12 期。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载《燕京学报》,1934 年,第 15 期。
    唐长孺:《读<颜氏家训·后娶篇>论南北嫡庶身份的差异》,载《历史研究》,1994 年,第 1 期。
    藤枝晃:《中国北朝写本的三个分期》,载《敦煌研究》,1990 年,第 2 期。
    田余庆:《论东晋门阀政治》,载《北京大学学报》,1987 年,第 2 期。
    谢宝富:《北朝婚龄考》,载《中国史研究》,1998 年,第 1 期。
    薛瑞泽:《魏晋南北朝婚龄考》,载《许昌师专学报》,1993 年,第 2 期。
    薛瑞泽:《魏晋南北朝的财婚问题》,载《文史哲》,2000 年,第 6 期。
    严耀中:《北魏前期的宗教特色与政治》,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 年,第 3 期。
    余逊:《读魏书李冲传论宗主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8 年,第 20 本,下册。
    袁曙光:《北周天和释迦造像与题记》,载《四川文物》,1999 年,第 1 期。
    袁祖亮:《十六国北朝人口蠡测》,载《历史研究》,1991 年,第 2 期。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黄山书社,1990 年版。
    王玉波:《中国家庭史研究刍议》,载《历史研究》,2000 年,第 3 期。
    吴先宁:《南北经学异同与社会政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 4 期。
    吴杏全,高朝英:《馆藏佛教造像铭文研究》,《文物春秋》,1994 年,第 1 期。
    王大力:《从人兽纹金饰牌看鲜卑风俗》,载《丝绸之路》,2001 年,第 6 期。
    翟春玲:《西安出土北魏铜佛造像研究》,载《文博》,2003 年,第 5 期。
    张燕,赵景普:《陕西长武县出土的一批佛教造像碑》,载《文物》,1987 年,第 3 期。
    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载《晋阳学刊》,2000 年,第 5 期。
    张鹤泉师:《东汉宗族组织试探》,载《中国史研究》,1993 年版,第 1 期。
    张兆凯:《南北朝时期门荫入仕制度的特色及其演变》,载《求索》,1993 年,第 4 期。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载《文物》1961 年 9 期。
    赵建国:《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载《许昌师专学报》,1993 年,第 2期。
    赵康民:《陕西临潼的北朝造像碑》,载《文物》,1985 年,第 4 期。
    周到:《河南襄县出土的三块北齐造像碑》,载《文物》,1963 年,第 10 期。
    周到,吕品:《河南浚县造像碑调查记》,载《文物》,1965 年,第 3 期。
    周铮:《北魏薛凤规造像碑考》,载《文物》,1990 年,第 8 期。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的官俸》,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 年,第 4 期。
    《青岛市新征集一件北朝石造像》,载《文物》,1985 年,第 1 期。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年版。
    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
    岑仲勉:《隋唐史》上册,中华书局,1980 年版。
    陈高佣等编:《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上册),上海书店,1986 年版。
    陈顾远:《中国法制史》,商务印书馆,1934 年版。
    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年版。
    陈麟书,袁亚愚主编:《宗教社会学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陈其南:《家族与社会》,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年版。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 年版。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陈寅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7 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合集),三联书店,2001 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 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 年版。
    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 年版。
    池田温(日)著,龚铣泽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1984 年版。
    崔寔著,缪启愉辑释:《四民月令辑释》,农业出版社,1981 年版。
    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东京,佛书刊行会图像部,1915 年版。
    大冢胜美:《中国家族法论》,御茶の水书房,1985 年版。
    岛田正郎著,叶昭译:《中国法制史料》,第一辑第一册,台北鼎文书局印行,1979 年版。
    邓奕琦:《北朝法制研究》,中华书局,2005 年 版。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 年版。
    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 年版。
    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载《大陆杂志》,1982 年,第 65 卷,第 2 期。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年版。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 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年版。
    费孝通:《美国和美国人》,三联书店,1985 年版。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
    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高贤栋:《北朝乡村组织研究》,山东大学,2004 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谷川道雄(日)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 年版。
    顾洪编:《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年版。
    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版。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 年版。
    和泉市久保:《六朝时代的金铜佛》,和泉市久保纪念美术馆,1991 年年版。
    候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胡道静等编:《道藏要籍选刊》,第十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版。
    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年版。
    胡聘之编:《山右石刻丛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黄清敏:《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述论》,福建师范大学,2003 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年版。
    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98 年版。
    姜义华,吴根梁,马学新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55 年版。
    冷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 年版。
    李百药:《北史》,中华书局,1974 年版。
    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 年版。
    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 年版。
    李国均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年。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
    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 年版。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吾土与吾民》,三联书店,1992 年版,
    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年版。
    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2 年版。
    卢梭(法),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
    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5 年版。
    罗小红:《浅析唐人的嫡庶观念》,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年,第 2 期。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 年版。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年版。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 年版。
    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 年版。
    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 年影印本。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
    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版。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版。
    欧阳修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年版。
    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版。
    皮锡瑞:《经学历史》,商务印书馆,1934 年版。
    钱杭:《中国宗族制度新探》,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4 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
    秦家懿(加),孔汉思(德)著,吴华译:《中国宗教与基督教》,三联出版社,1990 年版。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6 年版。
    仁井田陞:《支那身份法史》,东方文化学院,1942 年版。
    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东京大学出版社,1962 年版。
    沈 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 年版。
    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版。
    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 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年版。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5 年版。
    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1 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 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 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 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汤用彤:《汉魏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 年版。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
    陶希圣:《婚姻与家族》,商务印书馆,1934 年版。
    陶新华:《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4 年版。
    W·古德:《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年版。
    王昶:《金石萃编》,中国书店,1985 年版。
    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 年版。
    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 年版。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
    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二,商务印书馆,1937 年版。
    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三联书店,1988 年版。
    王玉波:《历史上的家长制》,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王玉波:《中国家庭的起源与演变》,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年版。
    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 年版。
    王仲荦:《金泥玉屑从考》,中华书局,1998 年版。
    魏 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 年版。
    尾形勇(日)著,张鹤泉译:《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年版。
    魏 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 年版。
    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二十辑,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2003 年版。
    吴丽娱:《唐礼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 年版。
    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 年版。
    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熊德基:《六朝史考实》,中华书局,2000 年版。
    徐 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 年版。
    徐 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7 年版。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三秦出版社,2000 年版。
    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 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6 年版。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2004 年版。
    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十一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1997 年版。
    杨懋春:《家庭社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60 年版。
    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
    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2 年版。
    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3 年版。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年版。
    岳庆平:《汉代家庭与家族》,大象出版社,1997 年版。
    张承宗,魏向东:《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三联书店,2004 年版。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 年版。
    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版。
    赵凤喈:《中国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台北食货出版社,1973 年版。
    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
    赵翼:《陔余丛考》,商务印书馆,1957 年版。
    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321 页。
    《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附卷《历代战争年表》(上),解放军出版社,1985 年版。
    周积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文化》,载《社会科学辑刊》,1988 年,第 5期。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竺可桢:《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 年版。
    诸桥辙次:《支那の家族制》,大修馆书店,1940 年版。
    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学林出版社,1999 年版。
    滋贺秀三(日)著,张建国,李力译:《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