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自由与社会发展——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深入探讨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正义理论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要研究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正义问题,必须尽可能的扩大视野,主动回应当代西方正义理论的冲击和影响。在当代西方正义理论中,人们一般认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约翰·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而持批评意见的学者中,影响最大的则是罗伯特·诺齐克,他提出了“权利正义”的理论。阿马蒂亚·森则在自己深入研究和对罗尔斯、诺齐克等人思想的分析比较中,建立了“实质自由”诉求的正义理论体系。
     西方学者对于森的思想观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他所提出的“可行能力”上。而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情况看,由于其思想引起人们关注的时间不长,因此,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第一,缺乏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分析研究。第二,目前学者们的着眼点主要是他的自由观、发展观和他的经济思想,详细分析论述他的正义理论的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很少见到。而在森看来,发展的目的是在于扩展人的实质自由,实质自由则正是正义的首要辖域。所以,本文从正义问题入手,有利于系统把握他的思想的逻辑结构、特色和实质,有利于发掘和借鉴他的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正义观念为指导,运用历史分析、辩证分析、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论述了森的正义思想。森研究正义问题的视角是实质自由,使用的是可行能力分析方法。森认为,个人所享有的实质自由构成正义的首要辖域;发展就是扩展人的实质自由;正义的实现,则依赖于体制形式。森认为,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能力,生活质量的比较应当以功能性活动为标准。森非常关注贫穷和被剥夺者的利益,对贫困与饥荒以及不平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性的和实证性的研究。他指出,为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市场机制必须与创造社会机会相结合,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他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个人的主体地位。他指出:人不仅是生产的手段,而且是其目的。森的正义理论能够为我们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提供有益的理论帮助,能够为我们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评价指标。
‘Fairness and justice’are two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rmonious socialism society, therefore exploring in depth the issue of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ocialism justice theory system are necessary for building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In order to study justice issues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present society, we have to expand over vision as far as possible,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respond to impact and influence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justice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contemporary west just theory, no one can have the bigger influence than Rawls’s‘the justice of fairness’. While among scholars holding the criticism opinion, the influence of Nozick is the biggest, since he has brought forward‘the justice of right’. The diametrical opposition between Rawls and Nozick in‘equality’and‘right’,‘has controlled the argument about value question of the present west, and has established main of the western politics philosophy’. Amartya Sen has built the demand of‘substantive freedom’just theory system by studying deeply on his own and analyzing, comparing the thoughts of Rawls, Nozick and so on.
     Regarding Sen’s thought, some western scholars have expressed agreement, appreciation, while some have given the criticism comment. The criticism concentrates on his‘feasible ability’. In the current domestic research, his thought hasn’t attracted people for very long time, therefore there is obvious deficiency. First, there is very little overall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study. Second, the present scholars only focus on his freedom conception,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his economic thinking, but research result of detailed analysis from exposition of his justice theory is rare. In Sen’s view, development is aimed at expanding people’s substantive freedom, which is the primary jurisdiction of justic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issue of justi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systematically grasping his ideas logical structure, features and substance, and is beneficial to exploring and learning from positive factors of his thought.
     The first chapter, Sen's justice theory background, perspective and method. Perspective of Sen studying justice issue is‘substantive freedom’, and has used the feasible capacity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justice issue. Feasible capacity‘refers to the person being likely to be achieved, the various possible combination of functional activities’. He has pointed that this approach not only can pay direct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freedom, but also can give full attention to those motives based on other methods. Specially it can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utilitarianism of the human welfare’s interest, libertarianism’s concern of selection process and movement freedom, as well as Rawls theory focusing on personal liberty, resources needed by substantive freedom, and so on’. Therefore,‘the feasible ability method has the breadth and the sensitivity to have the broad applicable scope, therefore it can give the appraisive attention to a series of important attributes’.
     The second chapter, substantive freedom as the primary scope of justice. Sen believes substantive freedom enjoyed by individual‘constitutes the primary scoping of justice’. Freedom is defined by him as to‘choose, pursue, enjoy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life which has reason to cherish’, and this practical ability is as the information basis for assessment of justice. Freedom is divided by Sen into two aspects,‘opportunity’and‘process’, which make his view of‘looking upon development by free’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view of development being defined as‘the growth of per capita output’. Sen analyzes poverty, hunger and famine by‘ownership’. This‘right approach’can let us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poverty, hunger through economic phenomena and deep into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legal level to. But he also points that this‘rights approach’has some certain shortcomings, therefore proposes to look upon poverty by‘practical ability deprivation’. Attention shifts from income of this particular means to purpose that people have reason to pursue, to the freedom of achieving these objectives, which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and causes of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so that we can look upon the issue of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in more closer information level required by social justice. Sen proposes the view of‘basic feasible capacity’being as the information foundation to examine, and evaluate inequalities. He considers reasonabl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should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total, but also the total amount distributed among individual;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efficiency, but also fairness, justice.
     The third chapter, development is expansion of people’s substantive freedom. Sen expresses explicitly that he should make use of the situation of realization and depriv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freedom to asse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mmunity, and analyze justice or not of the social system. He points out that freedom in the development has‘constitutive function’and‘instrumental function’. And from many utilizable freedom, he sums up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namely, political freedom; economic condition; social opportunity; transparency guarantee; protective safeguard. He points that the respective function and cross-correlation of these utilizable freedom strong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order to be compatible with all types of freedom, something should be built, such as democratic institution, legal mechanism, market structure, education and health care facility, media and other types of institutions. While the sense of justice and social value are to ensure success of various form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al, which has a very important meaning and function.
     The fourth chapter, realization of justice relies on the system form. When he discusses these major issues of social justice such as eliminating corruption and unequal distribution caused by market mechanisms, preventing famine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women, etc., Sen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social interventions and social arrangements. As for how to prevent corruption, he believes that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punishment for corruption by means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corruption incentives could be minimized as far as possible. Occurring and spreading of corruption can be prevented by taking the institutional measure. Simultaneously the function of value standard and conduct code in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corrupt practices must be noted, also the leading function of senior officials in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corruption should be noted. In Sen’s view, the primary advantage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does not lie in its high efficiency, but its‘recognition free exchange’. Sen also explicitly points that when the market mechanism is evaluated,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market. That is, whether it is the competitive market or the monopoly market, or other type of non-competitive marke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his view,‘the market overall achievement is deeply dependent o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arrangement’. Sen points‘contribution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to efficiency is beyond doubt’, but‘efficiency result itself does not guarantee fair distribution. The problem would become more serious in the inequality level of substantive freedom’. Therefore, he said:‘for the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the profound power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must be contributed through creating basic social opportunity.’Sen has pointed out the seriousness of existing problems of famine, but he has also believed through formulating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taking effective action, eliminating hunger and famine is possible. Sen believes that 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famine, to prevent famine,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tical analysis must be carried on. In particular, he has stressed:‘the prevention of famine is very dependent on protection the interests of political arrangements.’Sen has been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issues of women, pointing out that‘changing dominant position of women is one of the major media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Conclusion, characteristic of Sen’s justice theory. Researching perspective and method of Sen’s justice have very clea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He has used capability metho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 arguing that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 depending on capability, and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should take functional activities as standard. Sen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poverty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deprived, and has conducted a large number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f poverty, famine and inequality problems. He has pointed that for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the market mechanism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creation of social opportunities, and efficiency and equity must be balanced. Sen’s earnest attention, maintenance are poverty and interests of the deprived. He has used capability metho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 which is designed to enable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root of losing liberty of the poverty and the deprivation more clearly, and thus has fundamental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poverty and the deprivation being not free, to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He has focused on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dominant position of individual, believing that‘development is an interdependent process’. And he has pointed out:‘the human is not only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but also is the purpose.’Sen’s justice theory can help us deeply understan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引文
1.[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
    2.[印度]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5月第1版.
    3.[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4.[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5.[印度]阿马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6.[印度]让·德雷兹阿玛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M],苏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7.[印度]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8.[印度]阿马蒂亚·森等著.生活水准[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9.[印度]阿玛蒂亚·森[美]玛莎·努斯鲍姆主编.生活质量[M],龚群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10.[印度]阿玛蒂亚·森让·德雷兹.印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M],黄飞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11.[印度]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M],刘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第1版.
    12.[印度]阿玛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M],李风华陈昌升袁德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13.[印度]阿玛蒂亚·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M],胡的的胡毓达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14.[美]亨利·哈里斯著.科学与人[M],商梓书江先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2月第1版.
    1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16.[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7.[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4月第1版.
    18.[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19.[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M],褚松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0.[英]布莱恩·巴里.正义诸理论[M],孙晓春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21.[英]布莱恩·巴利.社会正义论[M],曹海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22.[英]布莱恩·巴利.作为公道的正义[M],曹海军允春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23.[美]彼得·S温茨.环境正义论[M],朱丹琼宋玉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24.[德]威尔福莱德·亨氏.被证明的不平等:社会正义的原则[M],倪道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25.[美]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6.[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27.[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
    28.[美]罗纳德·德沃金.原则问题[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9.[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3月第1版.
    30.诺贝尔奖讲演全集[M],(经济学卷)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31.[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32.[英]诺曼·巴里.福利[M],储建国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3.[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
    34.[瑞典]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M],安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1版.
    35.[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张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10月第1版.
    36.[英]G.A.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M],李朝晖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37.[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M],孔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38.[英]迈克尔·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M],刘训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9.[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40.[法]西尔维·布吕内尔.饥荒与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41.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M],(第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42.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M],(第六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43.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44.应奇刘训练主编.马克思与诺齐克之间——G.A.柯亨文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45.何建华.分配正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46.王锋.行政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47.白志刚.利益公平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48.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第1版.
    49.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50.慈继伟.正义的两面[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1版.
    51.徐亚文.程序正义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52.沈晓阳.正义论经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53.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54.林进平.马克思的“正义”解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55.杨俊.中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宏观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56.韩丹.发展的伦理审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57.王艳萍.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58.苏小和.我们怎样阅读中国[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59.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60.胡启忠.契约正义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61.周文文.伦理理性自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62.黎珍.正义与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63.万俊人.义利之间[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64.詹世友.公义与公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65.林火旺.正义与公民[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4月第1版.
    1.[印度]阿马蒂亚·森.越过危机重识“资本主义”[J],严春松编译,社会科学报2009年4月9日第007版.
    2.[印度]阿马蒂亚·森.佛陀与现代世界[J],南亚研究2009年第2期.
    3.[印度]阿马蒂亚·森.超越危机的资本主义[J],杨思远(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4.[印度]阿玛蒂亚·森.如何评价全球主义[J],王金良摘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印度]阿马蒂亚·森.为什么恰恰承诺对于理性是重要的[J],杨未昌译,张建民校,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第10期.
    6.[印度]阿玛蒂亚·森.我们的全球文明[J],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J],王燕燕摘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8.[印度]阿马蒂亚·森著.能力、贫困和不平等:我们所面临的挑战[J],见《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姚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9.[印度]阿马蒂亚·森.共同的文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访谈[J],李惠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12期.
    10.[美]阿马蒂亚·森.简论人类发展的分析路径[J],尔冬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6期.
    11.[美]阿马蒂亚·森.什么样的平等?[J],闲云译,世界哲学.2002年第03期.
    12.[美]阿玛蒂亚·森.一种并非奢侈的价值观[J],程晓农译,书屋2001年第01期.
    13.[美]阿玛蒂亚·森.民主价值观的普适性[J],程晓农译,天涯2001年第01期.
    14.[印度]阿马蒂亚·森.有关全球化的十个问题[J],朱雅文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09期.
    15.孙君恒.阿马蒂亚·森的经济发展伦理观[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6.孙君恒.经济发展的伦理追寻——以阿马蒂亚·森的思想为基础[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17.孙君恒.阿马蒂亚·森的分配正义观[J],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5期.
    18.吴秀荣.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逐年下降的几大危害[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19.梁光晨.正义的本质内涵与当代宪法中的正义观[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0.王淑荣王平.自由主义平等的潜在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
    21.朱巧香.论社会正义感的养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
    22.姚大志.罗尔斯与功利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
    23.何建华.全球化时代正义问题的实质及其困境[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24.何建华.多元文化背景下国际正义面临的新课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7期.
    25.罗文东.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6.王凤才.从“作为公平的正义”到多元正义[J],哲学动态2008年第10期.
    27.刘莘.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J],哲学研究2008年第11期.
    28.王淑芹曹义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正义观之辨析[J],哲学动态2008年第10期.
    29.董青梅.和谐语境中的正义:人际和谐[J],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30.赵敦华.正义:公德与私德的张力[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8期.
    31.王新生.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根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
    32.周文文.阿马蒂亚·森发展理论探析[J],经济经纬2008年第2期.
    33.周文文.新的平等: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J],理论界2005年第1期.
    34.周文文.新的平等:阿马蒂亚·森经济伦理中的自由观[J],江淮论坛2004年第2期.
    35.王艳萍.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4期.
    36.丛梅.发展就是拓展“实质自由”[J],理论月刊2009年第4期.
    37.任重道徐小平.作为公平的正义与作为自由的发展[J],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38.彭德琳.英美日社会福利安排的文化诱因与我国社会福利的和谐安排[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39.潘建伟王艳萍.全球化、不平等与制度改革[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40.范晓丽.论和谐社会与人的自由发展[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1.潘建伟.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及其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第7期.
    42.李风华.阿马蒂亚·森的自由观述评[J],现代哲学2006年第2期.
    43.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4.徐大建.论生活水准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45.李晓红周文.贫困与反贫困的产权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8期.
    46.沈晓梅.论公平原则的优先性[J],燕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7.强以华.论福利经济学的伦理学基础[J],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48.石婷婷.“帕累托效率原理”与构建和谐社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3期.
    49.卞绍斌.自由与平等的前提追问[J],长白学刊2009年第6期.
    50.[德]阿克塞尔·霍耐特.承认与正义[J],学海2009年第3期.
    51.姚大志.正义的张力:马克思和罗尔斯之比较[J],文史哲2009年第4期.
    52.姚大志.罗尔斯: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批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53.王广.马克思视域中的劳动、生产资料与正义[J],江海学刊2009年第4期.
    54.王广.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反思[J],哲学研究2009年第10期.
    55.徐晓海.论制度正义实现的有效途径[J],长白学刊2009年第3期.
    56.杨国荣.“正义”的历史限度及其超越[J],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
    57.宋君卿栾福茂.西方正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及我国政府规制的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58.张健.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J],长白学刊2009年第6期.
    59.邓大鸣.论正义的追求与和谐的实现[J],现代哲学2009年第5期.
    60.高兆明.“分配正义”三题[J],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Amartya Sen: The Idea of Justice[M], England:the Penguin Group, First published 2009.
    2.Michael C.Braswell, Belinda R.McCarthy, Bernard J.McCarthy: Justice, Crime and Ethics[M], Second Edition, Anderson Publishing Co./Cincinnati, OH, 1996.
    3.Keith Dowding, Robert E. Goodin and Carole Paterman: Justice and Democrac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Naomi Roht-Arriaza and Javier Mariezcurrena: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heTwenty-First Century[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5.Matt Matravers: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e[M], Malaysia: Polity Press, 2007.
    6.Paul Spicker: The Idea of Poverty[M], Great Britain: The Policy Press, 2007.
    7.Pete Alcock: Understanding Pover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Third Edition, 2006.
    8.Marc Fleurbaey: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and Freedom[J],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ummer 2002, Vol. 37, No. 2, pp. 71-77.
    9.Peter Evans: Collective Capabilities, Culture, and Amartya Sen’s Development as Freedom[J], Symposium on Development as Freedom by Amartya Sen,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ummer 2002, Vol. 37, No. 2, pp. 54-60.
    10.Frances Stewart and Severine Deneulin: Amartya Sen’s Contribution to Development Thinking[J],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ummer 2002, Vol. 37, No. 2, pp. 61-70.
    11.Mozaffar Qizilbash: Development, Common Foes and Shared Values[J],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ume, 14, Number 4, Carfax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pp.463-480.
    12.Amartya K. Sen: Demography and Welfare Economics[J],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 Empirica 22, 1995: pp.1-21.
    13. Lawrence Daka: Towards a Human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Justice: an Appropriation of Amartya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Zimbabwe Land Reform[D], 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Boston College, May 200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3月第1版,第668页.
    ②[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7页.
    ①姚大志主编.当代世界前沿思想家·诺齐克[M],[英]乔纳森·沃尔夫著,王天成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总序,第7页.
    ②姚大志主编.当代世界前沿思想家·诺齐克[M],[英]乔纳森·沃尔夫著,王天成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总序,第8页.
    ①转引自[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译者序言,第2页.
    ②载[印度]阿马蒂亚·森[美]玛莎·努斯鲍姆主编.生活质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1-34页.
    ①[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4月第1版,第276页.
    ②[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4月第1版,第277页.
    ③[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4月第1版,第286页.
    ④[美]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前言,第1页.
    ⑤[美]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70页.
    ①[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第300-301页.
    ②[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第318页.
    ③载[印度]阿马蒂亚·森等著.生活水准[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17-128页.
    ④载[印度阿马蒂亚·森等著.生活水准[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29-140页.
    ⑤[德]威尔福莱德·亨氏.被证明的不平等:社会正义的原则[M],倪道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214页、第215页.
    ⑥载[印度]阿玛蒂亚·森[美]玛莎·努斯鲍姆主编.生活质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62-70页.
    ①载[印度]阿玛蒂亚·森[美]玛莎·努斯鲍姆主编.生活质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71-75页.
    ②阿马蒂亚·森两次演讲的题目分别是:生活水准(第一讲):概念与批评;生活水准(第二讲):生活与可行能力.载[印度]阿马蒂亚·森等著.生活水准[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49页.
    ③见[印度]阿马蒂亚·森等著.生活水准[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导论,第3页、第7-8页、第9页.
    ①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37页.
    ②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57页.
    ③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61-162页.
    ④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62页.
    ①①何建华.分配正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242页.
    ②何建华.分配正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242-243页.
    ③王艳萍.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78-79页.
    ①王艳萍.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80页.
    ②周文文.伦理理性自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27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等著.生活水准[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译者序,第13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M],刘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第1版,译后记,第326-327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M],刘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第1版,中译本序,第1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M],刘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第1版,中译本序,第7页.
    ③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127页.
    ④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223页.
    ⑤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311页.
    
    ①苏小和.我们怎样阅读中国[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015-016页.
    ②苏小和.我们怎样阅读中国[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016页.
    ③苏小和.我们怎样阅读中国[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018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应奇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21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著.惯于争鸣的印度人[M],刘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第1版,中译本序,第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703-704页.
     ①Anmartya Sen.The Idea of Justice[M], England:the Penguin Group,2009,p233.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8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1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35页.
    ②[美]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70页.
    
    
    ①柏拉图全集[M],第一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61页.
    ②柏拉图全集[M],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704页.
    ③参见刘晓靖的硕士论文.“差别原则”与社会和谐[D],第7页.
     ①张传鹤.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172页.
    
    
    ①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2月新1版,第339页.
    ②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2月新1版,第340页.
    ③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2月新1版,第345页.
    
    
    ①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2月新1版,第346-347页.
    ②参见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M](第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73-78页.
    ③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M](第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25页.
    
    
    ①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M](第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07页.
    ②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M](第六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512页.
    ①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M](第六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560页.
    ②参见刘晓靖的硕士论文.“差别原则”与社会和谐[D],第5-7页;刘晓靖.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及其当代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③柏拉图全集[M]第一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75页.
    ④柏拉图全集[M]第一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14-315页.
    
    
    ①亚里士多德全集[M]第九卷,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第6-7页.
    ②卢梭文集1[M],李常山译,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115-116页.
    
    
    ①参见刘晓靖的硕士论文.“差别原则”与社会和谐[D],第7-9页.
    ②[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05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3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7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22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60-61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302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4月第1版,第70页.
    ③[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173页.
     ①[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183页.
    ①[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262-263页.
    ②[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1页.
    ③[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83页.
    ①参见刘晓靖的硕士论文“.差别原则”与社会和谐[D];刘晓靖.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其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刘晓靖.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及其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第2期;刘晓靖.罗尔斯、诺齐克正义理论的比较及其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刘晓靖.公平、公正、正义、平等辨析[J],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6页.
    ①[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张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10月第1版,第016-017页.
    ②[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张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10月第1版,第021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71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0页.
     ①[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张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10月第1版,第020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2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86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86-287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87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55页.
    ④[美]罗纳德·德沃金.原则问题[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286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87页.
    ③[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张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10月第1版,第010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88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85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应奇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16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62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62页.
    
    ①参见刘晓靖.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思想论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②Anmartya Sen.The Idea of Justice[M], England:the Penguin Group,2009,pp.231-232.
    ③Anmartya Sen.The Idea of Justice[M], England:the Penguin Group,2009,p232.
    
    
    ①Anmartya Sen.The Idea of Justice[M], England:the Penguin Group,2009,p232.
    ②Anmartya Sen.The Idea of Justice[M], England:the Penguin Group,2009,p233.
    ③Anmartya Sen.The Idea of Justice[M], England:the Penguin Group,2009,p233.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应奇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28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应奇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2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应奇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27-228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63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68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69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6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7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72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应奇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21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47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2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2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25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2-53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3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3页.
    ⑥[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7页.
    ⑦[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7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4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5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5页.
    ③[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张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10月第1版,第018页.
     ①[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张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10月第1版,第021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9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60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版,第103页.
    ①[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1页.
    ②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19页.
    ③参见刘晓靖的硕士论文.差别原则”与社会和谐[D];刘晓靖.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其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刘晓靖.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及其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第2期;刘晓靖.罗尔斯、诺齐克正义理论的比较极其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刘晓靖.公平、公正、正义、平等辨析[J],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6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6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62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3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3页.
    
    
    ①参见刘晓靖.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思想论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②Anmartya Sen.The Idea of Justice[M], England:the Penguin Group,2009,p228.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8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468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470页.
    ②[英]以赛亚·柏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91页.
    ③[英]以赛亚·柏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00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8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8页.
    ①[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15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6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8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91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35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5-6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6-7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8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9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9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2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4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4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201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9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2页.
    ⑥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2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17页.
    ②[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M],孔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44页.
    ③[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M],孔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43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67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85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3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2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3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5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93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43页.
    ①[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M],孔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13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88-289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90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90页.
    ⑤[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82页.
    ⑥[英]布莱恩·巴里.正义诸理论[M],孙晓春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第1版,第3页.
    
    
    ①[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42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01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91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91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92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93-94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94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01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01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17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17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17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18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1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24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25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26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26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27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58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58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59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59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59—260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67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66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30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版,第93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52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54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97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95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29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71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71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27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28页.
    ①[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1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30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31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2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3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30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52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53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54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51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6页.
    ②参见刘晓靖.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思想论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0页.
    
    
    ①亚里士多德全集[M],第八卷,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第8页.
    ②[美]罗纳德·德沃金.原则问题[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31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0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1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0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2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M],刘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第1版,第27-28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1-152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2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4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4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4页.
    ⑤[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张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10月第1版,第153页.
    ①[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张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10月第1版,第015-016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8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8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8页.
    ①参见刘晓靖.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思想论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0页.
    ③[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3月第1版,第66-67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0页.
    ⑤参见周文文.阿马蒂亚·森经济伦理中的自由观[J],江汉论坛,2004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第1版,第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294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M],刘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第1版,第29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2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2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43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2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3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3页.
    ③杨俊.中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宏观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12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3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5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6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7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7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7-38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8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8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9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40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8-39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9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4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96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96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97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42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7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1页.
    ③[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10月第1版,第027页.
    ④[英]以赛亚·柏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94页.
    ⑤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M],北京,新星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3月第一版,第5页.
    ①[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29-30页.
    ②[英]布莱恩·巴里.正义诸理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8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1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1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1页.
    ①[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00页.
     ①[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M],孔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91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6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1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2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4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5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2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5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5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2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5页.
    ⑥[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5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5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67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1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71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1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0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54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1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0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8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2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2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2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2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2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3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3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3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74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6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12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4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4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4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272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12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16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35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0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35页.
    ⑥[印度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481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18页.
    ②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M],北京,新星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3月第一版,第55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18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35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18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88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18页.
    ③[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第1页.
    ④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M],北京,新星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3月第一版,第66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1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1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53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55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2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57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2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8页.
    ⑤[印度]让·德雷兹阿玛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M],苏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48页.
    ⑥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M],北京,新星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3月第一版,第60-61页.
    ⑦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M],北京,新星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3月第一版,第60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3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3-164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4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4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8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71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56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72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72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72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7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73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3页.
    ④[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13-14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89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89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89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89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89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90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90页.
    
    
    ①[英]布莱恩·巴利.社会正义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18页.
    ②[英]布莱恩·巴利.社会正义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18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96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97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98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99页.
     ①诺贝尔奖讲演全集[M],(经济学卷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520页.
    ①载[印度]阿马蒂亚·森[美]玛莎·努斯鲍姆主编.生活质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35-57页.
    ②[美]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70页.
    ③载[印度]阿马蒂亚·森[美]玛莎·努斯鲍姆主编.生活质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354-366页.
     ①[美]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70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4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54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61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82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第185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8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61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27页.
    ④载[印度]阿马蒂亚·森[美]玛莎·努斯鲍姆主编.生活质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71-75页.
     ①载[印度]阿马蒂亚·森[美]玛莎·努斯鲍姆主编.生活质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62-70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3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7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6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3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92页.
    ①载[印度]阿马蒂亚·森等著.生活水准[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50-73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93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92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93-294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94页.
    ⑥[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94页.
    ①[美]彼得·S.温茨.环境正义论[M],朱丹琼宋玉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00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94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94页.
    ④[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94页.
    ⑤[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94页.
    ①Anmartya Sen.The Idea of Justice[M], England:the Penguin Group,2009,p251.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等著.生活水准[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3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