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民意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意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民意作为实现社会公正的手段之一,不可避免地与司法公正发生冲突。对此问题,本文从民意与司法公正的基础理论入手明确民意是一种民主基础上的社会多数人意志的理性表达,是反映民众最根本利益的追求。而司法公正是司法的首要价值追求,是司法活动的目的,其本身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本文在简述两者冲突表现时,进一步分析了冲突产生的原因。受我国国情影响司法公正不能完全抛弃民意,因此在建立以公正为根本取向的现代司法理念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的司法实践,寻找民意与司法公正的协调模式,提出在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与司法公正的平衡制度。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judicial reform in China,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popular will and judicial justi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which has already gained public concern. To make things worse,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has usually been interrupted by popular will greatly. On the one hand, as the primary value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has to pursue, judicial justice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social justice. On the other hand, popular will tends to bring about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in that it can not only advance judicial justice, but also do damage to it. Consequently, achieving a balance between popular will and judicial justic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eace of our society. As for China, which is developing its rule of law,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hold a neutral 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r will and judicial justice. This means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should keep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popular will, instead of completely being independent of it. Above all, it is true that we should keep both sides in harmony. Concentrating on such arguments,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of popular will and judicial justice. On the one han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nception of popular will, which means a ra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will of the majority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And we could characterize popular will as something democratic, scientific and social. In addition, it is also a kind of supervisory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 of popular will makes it different from public opinion. On the other hand, judicial justice is the primary value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has to pursue. It is also the combination of procedure justice and substantial justice, and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the people and to achieve social justice. The profound effect popular will has on judicial justice is that it is able to restrict the executive power from interrup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to ensure the independence of justice, and eventually to advance judicial justice.
     The second chapter contrives to inquire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popular will and judicial justice. To begin with, the author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popular will may be obscured and appears to be false when it is forced.
     Secondly, the author holds the view that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popular will and judicial justice manifests itself as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popular will and judicial independence,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facts settled by popular will and legal facts, and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popular will and the method of judicial justice. Finally, in order to harmonize such controversies, we should find out the reasons between this phenomenon. And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the lacking of the procedure which is ready to adopt popular will,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law and morality, and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the right to supervise and the power to administrate.
     The third chapter concentrates on the harmony between popular will and judicial justice. To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two sides correctl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chievement of justi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On the one hand, the impact of popular will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is something traditional for china, as the Chinese tends to worship the combination of law and morality, which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in their ethical grounds. As a result, popular will is capable of playing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harmonizing of the two sid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ought of democracy is gaining more and more public concern in our society, which has led the public to realiz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operate with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closely to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 and duties and to protect their own interests.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provided by German, British and the USA is also recommended in this chapter, from which we could draw a lot of inspiration in the progress of the legal reform carried out in China.
     The last chapter endeavors to establish a kind of system which is able to keep popular will and judicial justice in harmony.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is system should conform to the guideline of“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Consequently, we should take three steps to establish such a kind of system.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d complete relative systems and widen the scope of popular will. Secondly, the jurors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harmonizing of the two sides. And the duties of the jury and the judge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precisely.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mportant, the judges should keep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public. We should place great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ng of the method of legal thinking.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keep popular will and judicial justice in harmony.
引文
[1] 参见毕竞悦:《选择司法独立:中国的民意与司法独立》,“中国论文网”,http://www.chialww.com/20060914/115823618330001.shtml,2007 年 9 月 10 日。
    [2] 参见世界法律大会:《法院判决应满足公众正常期待》,“长安街新闻网”,http://www.ccaj.net/heml1/2005/9/9/f145384.shtml,2007年 9 月 10 日。
    [3] 参见贺卫方:《司法应与权力和民意保持距离》,“21 世纪经济报道”,http://www.nanfangdaily.com.cn/jj/20040119/zj/200401170322.asp,2007 年 9 月 10 日。
    [4] 转引自廖艳、宁立标:《法意与民意——佘祥林案的法理思考》,《邵阳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第 46 页。
    [5] 参见刘建明:《树立民意的理念》,《北京观察》1999 年第 11 期,第46 页。
    [6] 参见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 年第 1 版,第 9 页。
    [7] 转引自刘昂:《解读司法领域的民意——由邱兴华案引起的思考》,《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 年第 4 期,第 37 页。
    [8] 莫纪宏:《宪政、普遍主义与民主——第五届世界宪法大会学术研讨会综述》,《外国法译评》2000 年第 1 期,第 83 页。
    [9] 详见[美]阿伦·利法特:《多数裁定原则的理论和实践:不完善范例的顽强性》,吴展译,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民主的再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64 页。
    [10][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版,第 73 页。
    [11]参见刘建明:《树立民意的理念》,《北京观察》1999 年第 11 期,第46 页。
    [12]许志永:《民意干预司法独立了吗?》,《中国新时代》2004 年第 6 期,第 24 页。
    [13]邓伟志:《民意怎样被发现和表达》,“新华网”,http:// news.xin hwanet.com/theory/2006-08/04/conte,2007 年 9 月 10 日。
    [14]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第 68 页。
    [15]参见邹声文、田雨:《劳动合同法草案进入二审回应 19 万件百姓意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6-12/26/ cont.ent- 5534544.htm,2007 年 10 月 12 日。
    [16][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第 1 版,第 1 页。
    [17]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等:《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第 2 版,第 311 页。
    [18][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第 1 版,第 1 页。
    [19]参见蒋德海:《论裁判公正》,《政治与法律》1995 年第 5 期,第 32—37 页。
    [20]参见林喆:《司法公正》,《政治与法律》1998 年第 3 期,第 12 页。
    [21]参见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15 页。
    [22]参见董茂云等:《宪政视野下的司法公正》,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第 21 页。
    [23]参见何家弘:《司法公正论》,《中国法学》1999 年第 2 期,第 13 页。
    [24]参见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第 1版,第 58 页。
    [2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第 1版,第 154 页。
    [2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杨国政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第 1版,第 92-93 页。
    [27][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社会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第 1 版,第 59 页。
    [28]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第 1 版,第 7 页。
    [29]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 3 版,第 165 页。
    [30][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年第 1 版,第 80 页。
    [31]参见向朝霞、吴权平:《民意与司法的冲突及协调》,《长江大学学报》2007 年第 2 期,第 68 页。
    [32]向朝霞、吴权平:《民意与司法的冲突及协调》,《长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 2 期,第 68 页。
    [3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版,第 156 页。
    [34]刘建明:《树立民意的理念》,《北京观察》1999 年第 11 期,第 46 页。
    [35]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26 页。
    [36]田成有、李懿雄:《乡民朴素的“正义观”与基层法官解决纠纷的策略》,“法搜”,http/www.fsou.com/html/textart/33 55451/33554 5141_ 1.html,2007 年 10 月 16 日。
    [37]参见陈东升:《冲突与权衡:法律价值选择的方法论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1 期,第 51—56 页。
    [38]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 3 版,第 142 页。
    [39]参见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 1 版,第 396 页。
    [40]详见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 1 版,第 396-399 页。
    [41]参见王艳:《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4年第 1 版,第 47 页。
    [42]参见李滨:《现代司法理念与司法公正》,“东方法眼”,http://www. dffy.com/ fayuejieti/zh/200509/20050925172432.htm,2008 年 1月 2 日。
    [43]参见汤维健:《论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及其改革》,《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第 34 页。
    [44]参见陈卫东:《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年第 1版,第 477 页。
    [45]参见蒋惠岭:《现代司法理念基本问题——培养现代司法理念系列讲座》,《人民法院报》“法治时代”周刊 2003 年 1 月 20 日,B3 版。
    [46][德]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载梁慧星编:《为权利而斗争》,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2 页。
    [47]宁松、王志华:《现代司法理念与司法公正的本土化整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7 页。
    [48]参见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 1 版,第 95 页。
    [49]转引自蔡守秋:《环境公平与环境民主——三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河海大学学报》2005 年第 3 期,第 15 页。
    [50]笔者对本部分的表述主要是借鉴陈新民先生的观点,详见陈新民:《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一个比较法制上的观察与分析》,载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编:《司法公正与权利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年第 1 版,第 175—222 页。
    [51]参见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版,第 15 页。
    [52]参见刘佳:《中国传统秩序观与现代法治的契合》,《法学杂志》2007年第 1 期,第 94 页。
    [53]参见陈翠玉:《走向权力和权利的和谐——解读和谐社会的一个视角》,《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48—52 页。
    [54]参见张保生、何苗:《法治与和谐社会——首届中国法治论坛综述》,《政法论坛》2007 年第 2 期,第 181 页。
    [55]参见公丕祥:《司法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石》,“东方法眼”,http:// www.dffy.com/fayanguancha/sd/200509/20050906220251.htm,2008年 1 月 5 日。
    [56]参见张保生、何苗:《法治与和谐社会——首届中国法治论坛综述》,《政法论坛》2007 年第 2 期,第 181 页。
    [57]张保生、何苗:《法治与和谐社会——首届中国法治论坛综述》,《政法论坛》2007 年第 2 期,第 182 页。
    [58]参见谭福榕:《解读六中全会决定:如何理解依法保障公民“四权”》,“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5058055.ht ml,2008 年 3 月 10 日。
    [59]参见蔡虹:《对司法解释的解释》,《法学评论》2000 年第 3 期,第 147页。
    [60]参见陈秀元、庄军:《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建立健全民意调查制度》,《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年第 4 期,第 11 页。
    [61]参见孙军工:《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与完善》,《人民司法》1999年第 9 期,第 29 页。
    [62]参见宋宪霞:《全国优秀人民陪审员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山东新闻网”,http://jinan.sdnews.com.cn/2007/1/6/19626.html,2008 年1 月 2 日。
    [63]参见毛巍:《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同等地位》,“杭州网”,http://www. hangzhou.com.cn/20040101/ca396683.htm,2008 年 1 月 5 日。
    [64]李云:《法官职业化——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309/08/79439.shtml,2008 年 1 月 5 日。
    [65]此处中美法官在处理民意上的差异表现,主要借鉴于孙笑侠、熊静波:《判决与民意——兼比较考察中美法官如何对待民意》,《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5 年第 5 期,第 55 页。
    [66]参见李浩:《法官素质与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法学研究》1998 年第 3 期,第 87 页。
    1. 莫纪宏:《宪政、普遍主义与民主——第五届世界宪法大会学术研讨会综述》,《外国法译评》2000 年第 1 期。
    2. 许志永:《民意干预司法独立了吗?》,《中国新时代》2004 年第 6 期。
    3. 蒋德海:《论裁判公正》,《政治与法律》1995 年第 5 期。
    4. 林喆:《司法公正》,《政治与法律》1998 年第 3 期。
    5. 何家弘:《司法公正论》,《中国法学》1999 年第 2 期。
    6. 陈东升:《冲突与权衡:法律价值选择的方法论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1 期。
    7. 蒋惠岭:《现代司法理念基本问题——培养现代司法理念系列讲座》,《人民法院报》“法治时代”周刊 2003 年 1 月 20 日。
    8. 苏力:《为什么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法商研究》2000 年第 3 期。
    9. 陈翠玉:《走向权力和权利的和谐——解读和谐社会的一个视角》,《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 年第 2 期。
    10.张保生、何苗:《法治与和谐社会——首届中国法治论坛综述》,《政法论坛》2007 年第 2 期。
    11.陈秀元、庄军:《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建立健全民意调查制度》,《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年第 4 期。
    12.孙军工:《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与完善》,《人民司法》1999 年第 9 期。
    13.孙笑侠、熊静波:《判决与民意——兼比较考察中美法官如何对待民意》,《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5 年第 5 期。
    14.李浩:《法官素质与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法学研究》1998 年第 3期。
    15.赵学云、刘晓军:《现代司法理念下的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东北师大学报》2006 年第 3 期。
    16.桑本谦:《法治及其社会资源——兼评苏力“本土资源”说》,《现代法学》2006 年第 1 期。
    17.徐显明:《公平正义:当代中国社会法治的价值追求》,《法学家》2006年第 5 期。
    18.张德淼、周佑勇:《论当前我国实现司法正义的条件和途径》,《法学评论》1999 年第 1 期。
    19.谢佑平、万毅:《论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中国法学》2002 年第 5期。
    20.徐正荣:《树立现代司法理念与发扬优良司法传统》,《人民司法》2002年第 12 期。
    21.王新明:《司法公正的内涵及评判》,《人民司法》2003 年第 5 期。
    22.熊秋红:《司法公正与公民的参与》,《法学研究》1999 年第 4 期。
    23.郑成良等:《中美两国司法理念的比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2 期。
    24.杨高峰:《从刘涌案看司法判决的社会公众认同》,《学术研究》2004年第 10 期。
    25.冯桂林等:《试析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意调查》,《社会主义研究》1997 年第 4 期。
    26.刘潇潇:《程序正义如何才能实现——佘祥林案的个案分析及其启示》,《河北法学》2006 年第 5 期。
    27.季卫东:《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兼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读和反思》,《战略与管理》2001 年第 5 期。
    28.章武生:《程序保障:司法公正实现的关键》,《中国法学》2003 年第 1期。
    29.苏琪:《立法过程中公开征求意见》,《民主》2006 年第 5 期。
    30.周叶中、江国华:《法律理性中的司法和法官主导下的法治——佘祥林案的检讨与启示》,《法学》2005 年第 8 期。
    31.王建国:《论和谐社会的司法公正》,《中州大学学报》2007 年第 2 期。
    32.汤啸天:《引导公民理性有序表达意愿》,《社会观察》2005 年第 3 期。
    33.于家琦:《政府决策过程中的民意测验功能探析》,《前沿》2007 年第 6期。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版。
    2.[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第1 版。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杨国政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
    4.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华夏出版社 2001年第 1 版。
    5.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1 版。
    6.梁慧星:《为权利而斗争》,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
    7.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
    8.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
    9.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
    1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第 3 版。
    11.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第 1 版。
    12.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第 1 版。
    13.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编:《司法公正与权利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
    14.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版。
    15.王艳:《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4 年第1 版。
    16.谢佑平:《司法公正的构建》,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17.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 1 版。
    18.肖扬:《公正与效率的法理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
    19.胡夏冰、冯仁强:《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研究综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 版。
    20.康为民:《传媒与司法》,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
    21.怀效锋、孙本鹏:《人民陪审员制度初探》,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1.邹声文、田雨:《劳动合同法草案进入二审回应 19 万件百姓意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6-1 226/content- 5534544.htm,2007 年 10 月 12 日。
    2.宋宪霞:《全国优秀人民陪审员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山东新闻网”,http://jinan.sdnews.com.cn/2007/1/6/19626.html,2008 年1 月2 日。
    3. 毛巍:《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同等地位》,“杭州网”,http://www. hangzhou.com. cn/20040101/ca396683.htm,2008 年 1 月 5 日。
    4.公丕祥:《司法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石》,“东方法眼”,http:// www. dffy. com/fayanguancha/sd/200509/2005090251.htm,2008 年 1 月 5 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