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猪:广西防城大板瑶人婚嫁中的互惠行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一向自诩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婚礼的不可替代性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然而,婚礼的筹办常常会涉及到大量物品与金钱的开销,这种开销对于物质生活并不丰裕的人家,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来说,或许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不过,他们通常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化解这种“负担”。
     大板瑶人作为瑶族人口较少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广西防城港市峒中镇地区的中越边境线上。由于历来受到山区自然环境影响和地理区位的局限,大板瑶人的生计方式比较传统,其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相对单一。而为缓解较低水平的货币收入与庞大的婚嫁消费支出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少当地人往往通过“借”的方式来筹措婚嫁庆典所需的各种物资。猪肉作为大板瑶人餐桌上最主要的肉食,往往也就成为大板瑶人筹办婚礼中最大的一部分开支。因此,“借”猪是大板瑶人最重要的食物筹措方式。
     本文以婚礼仪式作为考察的平台,对婚礼筹办过程中所衍生出的“借”猪习俗进行调查与考证,对“借”猪习俗在大板瑶人的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社会功能进行研究。广西防城峒中镇细坑村大板瑶人的“借”猪习俗,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当地人在筹办婚礼的过程中因难以独自承担宴请宾朋酒席之消费应运而生的一种互助方式,但这种互助方式却也潜藏着他们对生产成本、交易费用等方面的现实考量。在此意义上,大板瑶人的经济行为具有某种文化的实践理性;就其实质来说,则是维系大板瑶人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对整合当地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which has always been self-proclaimed“ceremonies”, the wedding is irreplaceably given the rich connotations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Preparations for the wedding ceremony ofteninvolve the overhead of a large number of items and money. In the familywith less affluent material, especially the minority in the economicallyunderdeveloped areas, this overhead is a kind of sweet burden, but theyusually have their unique way to resolve this “burden”.
     Daban Yao is a branch of Yao with a little population, and mainlydistributed in Dongzhong, Fangchenggang, Guanxi Province where is tothe border of Vietnam. They live a traditional life because of theenvironment and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have a relatively simpleway for their incomes. However,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tension betweenthe huge spending of marriage and the low level of their family income,many indigenes often borrow from others. Pork as the main meat on thetable of Daban Yao, and often become the largest part of the expenses inthe wedding. Therefore, borrow pig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prepare foods for wedding.
     This paper took wedding ceremony as a platform for the inspectionto investigate the “borrow” pig custom which derived from the process ofthe wedding preparation. And also did some researches on the socialfunctions brought by “borrow” pig custom in Daban Yao's life. The“borrow” pig custom in Daban Yao at Xikeng, Dongzhong, Fangcheng GuangXi province, on its manifestations, is a mutual mode in localswedding who cannot afford the banquet alone, but the behavior ofindigenes also lurk production costs, transaction cost, and otherconsiderations. In this sense,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Daban Yaopeople is cultural in practical reason. And its essence is one of the mostimportant way to maintain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the Daban Yao, andplaying an essential role in integration of the local community.
引文
①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页。
    ②[法]马赛尔·莫斯:《论馈赠-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及其功能》,卢汇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页。
    ③[法]马赛尔·莫斯:《论馈赠-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及其功能》,第13页。
    ④[美] M·哈里斯:《夸富宴———原始部落的一种生活方式》,《民族译丛》,1986年第6期,第42页。
    ⑤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44页。
    ①[法]马塞尔·莫斯:《礼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②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③Susana Narotaky,New Directions In EconomicAntropology,Pluto Press,1977,P.45。
    ④Susana Narotaky,New Directions In Economic Antropology,Pluto Press,1977,P.46。
    ⑤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44页。
    ⑥Sahlins,Marsball.Stone Age Economics,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1972,PP.191-210。
    ①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②Weiner,Annette.Inalienable Possession:The Paradox of Keeping-While-Giving,Berkeley: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92,P.46。
    ③Sahlins,Marsball.Stone Age Economics,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PP.176-185.
    ④[英]C.A.格雷戈里:《礼物与商品》,姚继德,杜杉杉,郭锐译,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10页。
    ⑤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⑥[英]C.A.格雷戈里:《礼物与商品》,姚继德,杜杉杉,郭锐译,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20页。[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2页。
    ①[法]马塞尔·莫斯:《礼物》,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17页。
    ②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页
    ③Johnson,Colleen.“Gift Giving and Reciprocity Among the Japanese Americans in Honolulu。”AmericanEthnologist1(2),P.306。
    ④[法]马塞尔·莫斯:《礼物》,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7~78页。
    ①陈刚:《礼尚往来的意义——场域观下的送礼实践》,北京大学学士毕业论文,1998年;林淑蓉:《礼物的交换:侗族的时间概念》,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台北南港,1999年;李亚静:《礼物世界里的关系和信任》,《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黄玉琴:《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蒋丽华:《礼物的流动——对初中生社会关系网络的探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6年。
    ②奉恒高主编:《瑶族通史》(上卷),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27页。
    ③清·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三)。
    ④奉恒高主编:《瑶族通史》(中卷),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611页。
    ①《乳源瑶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乳源瑶族自治县概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1页。
    ②胡起望、范宏贵:《盘村瑶族》,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134页。
    ③《江华瑶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江华瑶族自治县概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页。
    ④杨丽云:《天主教徒互惠行为研究:以金秀江州村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111月,第26卷卷第6期;王玉钰:《云县背陇瑶人“讨活路”习俗的人类学分析》,《中国田野大调查》(第1辑),周大鸣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张慧芳:《盘瑶婚礼消费特性研究: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三角乡小冲屯为例》,2009年。
    ①徐正荣:《大板瑶:把民族服饰一丝不苟穿在身上》,《民族团结》,1998年第1期;许桂林:《大板瑶风情》,《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许桂林:《大板瑶:民族园地的奇葩》,《中国民族报》2001年10月。奉信崇:《迷人的大板瑶婚嫁习俗》,《当代广西》,2005年第9期。
    ①数据资料为峒中镇政府提供,2011年。
    ②数据资料为峒中镇政府提供,2011年。
    ①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防城县志》,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15页。
    ②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防城县志》,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18页。
    ③数据资料为峒中镇政府提供,2011年。
    ①资料来自于细坑村村委《常住人口登记簿》,数据为笔者查阅整理所得。
    ①原为细坑小学校长,由于2011年9月,细坑小学和那涯小学合并,细坑小学被取消,现为那涯小学一名老师。
    ①数据资料来自于峒中镇政府,2011年。
    ②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70页。
    ①参见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防城县志》,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0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1986年,第30卷,第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美]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前言),赵丙祥译,张宏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2002年,第772页。
    ②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4页。
    ①蒲朝军,过竹主编:《中国瑶族风土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58页。
    ①笔者于2010年7月和2011年两次去到细坑村时,邓有佃均担任细坑村的文书一职;笔者于2011年9月再次去到细坑村时,村里村委会选举,邓有佃当选为细坑村的副主任。为避免混淆,文中均以文书称呼。
    ①S.J.Tambiash,“A Performative Approach to Ritual”,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651981:119.
    ①[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吕叔湘译,北京: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2页。
    ①此处的“需要”,在细坑村,一般表现为婚礼或乔迁宴时,部分为丧葬或满月酒席时。
    ①《论语·为政》
    ①[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②陈成文主编:《社会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0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①范和生:《现代社会学》(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0页。
    ①“优先级”:是指计算机分时操作系统在处理多个作业程序时,决定各个作业程序接受系统资源的优先等级的参数。此处是想说明人们对于关系的介绍采用的正是这种优先方式。
    ①“老同”或“同年”,是细坑村村民男性结拜兄弟的称呼。
    ①[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王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2页。
    ②明·邝露:《赤雅》
    ③清同治袁永锡:《连州志》卷八《瑶排志》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②[美]卡尔·波朗尼:《经济:制度化的过程》,候利宏译,载于许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①[英]C.A.格雷戈里:《礼物与商品》,姚继德,杜杉杉,郭锐译,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②[美]安德鲁·斯特拉森,帕梅拉·斯图瓦德:《人类学的四个讲座:谣言、想象、身体、历史》,梁永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
    ③[美]安德鲁·斯特拉森,帕梅拉·斯图瓦德:《人类学的四个讲座:谣言、想象、身体、历史》,梁永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7页。
    ①[美]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富成、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②[法]法尼古拉·埃尔潘,《消费社会学》,孙沛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①Hoebel,E.Adamson:Men in the Primitive World:An Introduction to Anthroplogy,New York:McFraw-HillBook Company,Inc,346.
    ②[英]C.A.格雷戈里:《礼物与商品》,姚继德,杜杉杉,郭锐译,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10页。
    ③[美]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6页。
    [1]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防城县志[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
    [2]奉恒高主编:瑶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6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
    [4]蒲朝军,过竹主编:《中国瑶族风土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
    [1]陈华文:婚姻习俗与文化[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2]陈庆德: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3]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4]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吕俊彪:《财富与他者——一个古镇的商品交换与族群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6]王霄冰: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7]夏莹: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8]谢立中: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另类的功能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9]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李敬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0年。
    [10]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M],龚小夏译,上海:上海出版社,2009年。
    [11]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M],赵旭东,孙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姚金泉:婚俗中的人伦:湘西各族婚俗的透视[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
    [13]张有隽:瑶族历史与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
    [14]朱千华:岭南田野笔记[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15]朱晓慧:新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批判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16](俄)A·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萧正洪,于东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17](英)埃德蒙·R·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
    [M],高丙中,杨春宇,周歆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8](美)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的中的交换与权力[M],李国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19](英)C.A.格雷戈里:礼物与商品[M],姚继德,杜杉杉,郭锐译,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1](法)E·迪尔凯姆(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22](法)E·迪尔凯姆(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英)拉德克里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M],潘蛟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M],王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5](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26](德)马克思·韦伯:新教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M],陈平译,西安: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7](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28](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29](法)马赛尔·莫斯:论馈赠-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及其功能[M],卢汇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30](美)马歇尔·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M],张经纬,郑少雄,张帆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31](美)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M],赵炳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2](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3](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34](英)普理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M],褚建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35](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6](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7](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
    [38](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M],王超,朱健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39](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韩巍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5年。
    [40](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1]陈柏峰:《农村仪式性人情的功能异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陈玲:《礼物流动背后的力量:一种分析社会的视角》,《今日南国》,2009年第10期。
    [3]陈庆德:《农业社会和农民经济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4]邓万春:《多重视野下的农民经济行为研究》,《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2月。
    [5]董敬畏:《礼物与互惠研究综述》,《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6]段文艳:《符号象征集体记忆与民众信仰研究》,《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3期。
    [7]奉仰崇:《迷人的大板瑶婚嫁习俗》,《当代广西》,2005年第9期。
    [8]干咏昕:《礼物、礼物交换与文化》,《民俗研究》,2000年第1期。
    [9]顾伟列:《村民交际中的人情伦理与互惠原则——上海松江张泽镇村民视野中的礼物馈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0]黄玉琴:《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1]黄真:《互惠的实践本体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2]汲喆:《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3]金易:《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探析》,《吉林大学》2009年第9期。
    [14]金英:《农村社会礼物流动形式及其社会意义》,《知识经济》2010年第18期。
    [15]蓝克宽:《布努瑶还债习俗钩沉》,《瑶族研讨会》,1994年第2期。
    [16]李亚静:《礼物世界里的关系和信任》,《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7]林淑蓉:《礼物的交换:侗族的时间概念》,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台北南港,1999年。
    [18]刘卫英、姜娜:《近十年国内仪式研究现状综述》,《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9]刘拥华:《礼物交换:“崇高主题”还是“支配策略”?》,《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20]欧阳静:《无根仪式:农村婚丧仪式的锐变》,《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7期。
    [21]潘泽泉:《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2]彭文平:《农民理性行为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23]饶异:《互惠利他理论的社会蕴意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24]宋丽娜:《河南农村的仪式性人情及其村庄社会基础——深化理解村庄社会性质的新视域》,《民俗研究》,2010年第2期。
    [25]童志锋:《试析影响乡村社区人际信任程度的因素——以旧沟、赵家沟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6]吴野:《瑶族婚俗》,《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27]杨丽云:《人类学互惠理论谱系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28]张有隽:《论人类学的经济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7卷。
    [29]赵茂林:《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说”及其现实意义》,《特区经济》,2008年11期。
    [30]赵旭东:《礼物与商品——以中国乡村土地集体占有为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1]赵旭东:《礼物与商品——中国乡村土地集体占有为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5卷第5期。
    [32]周学启:《关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历史考察》,《安庆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
    [33]庄孔韶:《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年1月。
    [34]张慧芳:《盘瑶婚礼消费的文化解读》,瑶学研究(第7辑),2009年9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