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对汉画像中胡人图像进行的研究。
     汉画像亦称“汉画”,包括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漆画、玉器装饰、铜镜纹饰等的图像资料。狭义上说,汉画像一般指汉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的图像。“胡人”是一个历史学的概念,汉代前期,胡人一般指匈奴;北匈奴西迁之后,“胡人”一般通指西域诸民族。本文选取了汉画像胡人图像进行了综合研究,主要是以中国各地出土的汉代墓室画像、祠堂画像、石阙、石棺画像为主,把墓葬装饰与国外相关考古资料进行比较,对汉画像中的胡人形象进行了归纳、整理、确定,并进行了分区、分期、分类探讨,研究了两汉时期胡人图像产生发展的历史根源,宗教意义,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并重点探讨了胡人图像在汉画像中的功能和意义。
     汉代画像中胡人图像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从历史脉络看,先秦艺术中就曾出现过一些“戎、狄”的外族图像。汉初北方草原民族匈奴崛起,张骞出使西域,北方的匈奴和西方的游牧民族成为汉代胡人的主要来源。他们移居汉地生活,对汉帝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均产生了影响。论文以考古发现为基础,对汉画像中的胡人图像进行了分区和分期研究:将汉画像中的胡人图像分为山东地区、苏皖浙地区、豫陕晋地区、川渝地区四大区域。论文对各区域胡人图像进行了图像志的探讨,特别关注了有榜题和有纪年的图像,以确定胡人图像产生的历史过程。通过细致的图像志分析,论文对汉画像中胡人的容貌和装束进行了归纳概况,总结出胡人形象同汉人形象的区别。基于对胡人的外貌研究,我们发现汉画像中胡人形象的原型主要是贵霜—大月氏人。论文进而根据图像中胡人形象题材的差异,将其分为四大类:战争中的胡人、留寓汉地的胡人、仙境中的胡人和特定风俗下的胡人,并采用图像学的方法,着重分析不同的图像背后隐藏的深层内涵。论文论证了汉画像中的胡人如何从现实身份转变成为艺术想象中的西王母神仙系统的成员。随着胡汉交流的日益扩大,一些特殊的胡人信仰逐步同本土信仰发生杂糅融合,出现了“鬼子母”图像和具有偶像性质的“胡人石像”,表现了贵霜王朝及草原文化对汉画像的影响。最后,文章论述了胡人图像与早期佛教的关系。胡人是佛教的传播者,一些胡人图像流露出浓郁的佛教色彩。如胡人和大象这一母题来自贵霜王朝。论文还从汉画像中的佛像和胡人图像的组合关系出发,对早期佛教艺术及其传播路线进行了新的阐释,提出汉代画像中“胡人礼佛”模式图像的存在。这一模式的图像以崇佛炙热的徐海地区和四川为中心,逐渐进入吴地,对三国两晋的佛教美术产生影响。
     前人对汉画像中胡人图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别图像的解读或特定题材的研究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胡人图像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美术考古学研究,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本文基于“胡人”在汉画像中的图像表现,从图像志与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入手,吸收了汉代中西交通史和文化交流史的学术成果,对不同种类的胡人图像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达到了“以图证史”的目的。从若干与胡人相关的艺术母题中,我们看到贵霜艺术与汉代美术关系密切。论文通过研究汉画像中的胡人形象的产生与功能,力图阐释汉代对异域民族的图像想象,解释汉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开放精神。正是这种开放的民族精神,才使汉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魄,终于形成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特质。
This essay is a study on the Hu images of Han dynasty’s pictorial art.
     The pictorial art of Han dynasty, which includes stone engraving, brickengraving, murals, silk painting, lacquer painting, jade decoration, and bronze mirrordecoration, can be basically generalized as two forms-flat painting and engraving.Actually, the images from stone and brick engraving are more important. The race of“Hu” is a historical conception which refers to the barbarians tribes who lived in theborder regions of China. In the early period of Han, the “Hu” generally representsthe Hsiung-nu, who is probably the ancestor of Huns. After the Northern Hsiung-numoved to the west, the “Hu” emerged to represent the nomads of the western regions,such as the Scythians, the Yueh-zhih and the Sogdians. This essay is acomprehensive research that focuses on the Hu image of Han dynasty’s pictorial art,using the archeological material from the Han tombs, ancestral halls, stone coffins,and then comparing them with the foreign related antiques. The images of “Hu” arewell recognized, analyzed, confirmed and classified with efforts on their geographicdistribution and historical steps. This essay come to a conclusion on the Hu images’historical background, religious beliefs, culture significance and artistic value,especially the roles they have taken of all the Han dynasty’s pictorial art.
     The appearance of the barbarian image of Han dynasty’s pictorial art is not anaccidental example. Archaeology evidences have shown us the barbarian images insome pre–Qin dynasty art. A short time after Han dynasty founded the Hsiung-nuempire was rising. The tourist ZhangQian brough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westernregions to the emperor. So the Hsiung-nu and the western nomads became the mainsource of the Han barbarian, who had an impact on the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culture of the empire.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Thebarbarian imag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entral areas: Shandong region, Jiangsu-Anhui-Zhejiang region, Shaanxi-Shanxi-Henan region, and Sichuan-Chongqing region. The essay discusses the iconography of the barbarian, especially the imageswith inscription and the record of time of reign titles to determine the historicalprocess of barbarian image. The essay divides the barbarian image into fourcategories: in war, in Han society, in wonderland of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andin special cultures. In the way of iconology, we analyze the deep meaning of thedifferent images of the barbarians who have converted from Han’s enemies andslaves to the elf roles around the goddess and even become a idol. With the wideningcommunication of the barbarian and the Han, special religion of the barbariangradually affect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belief, the image of Hariti and thestone figure of Idol worship appeared in the influences of Kushan empire and prairieculture. Finally, the essa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ages of Hu andthe images of Buddhism. In the conception of the Han, as a disseminator ofBuddhism, the Hu images imply close attitude to the Buddhism, such as the specialconfiguration between barbarians and elephants, which might come from theKushan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arbarian image and early Buddhist art, theessay summarizes a new motif of images in Han dynasty in the subject of “Buddhaworshiping of the Hu”. This motif of images was mainly found in two areas, Xuzhouand Sichuan, where the Buddhism firstly got the support of head of local people.
     Former scholars who’ve pay attention to Hu images of Han dynasty’s pictorialart mainly focus on some special subjects or individual examples. Until now, therehasn’t been any complex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is subject from the methodof archaeology of fine arts, so this dissertation is a pioneering work. This dissertationwhich bases on the pictorial expression of the barbarians in Han dynasty, absorbingthe achievements of Sino-West culture communication history, achieves the goal ofmaking use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with the studying methods of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 From the related art motifs of the Hu, we have found a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Kushana art and Han’s art.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explain the Han’s imaginations of foreign national, and tries to argue an opening spirit of Han’s culture when the Han is rising through studying the emergence andfunction of Hu’s images of Han dynasty’s pictorial art. This spirit who forms theHan’s courage and vigor of absorbing all beneficial civilizational achievements canfinally endow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speci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引文
①关于“胡人”的定义,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语言学和历史学问题。其发展大致脉络如下:战国时期“胡”字开始用于中国的北疆异族。在汉朝中前期,胡人一般指代匈奴,而西胡指西域诸民族;北匈奴西迁之后,胡人一般通指中国西域诸民族。见王国维:《西胡考上》,《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关于这一问题,本文第二章将有详细论述。
    ②“汉画”或“汉画像”作为一个专有名字,被很多学者定义过,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如顾森在《中国汉画图典》序中定义:“汉画是中国两汉时期的艺术,其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两部分:画绘(壁画、帛画、漆画、色油画、各种器绘等)、雕像(画像砖、画像石、画像镜、瓦当等浮雕及其拓片)。”(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序言第1页)
    ③[美]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封二,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④吕思勉:《中华民族源流史》,第5页,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①孙机:《中国圣火》,第316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①[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第51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②转引自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卷5,第3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③édouard Chavannes, La Sculpture Sur Pierre en Chine Autemps des Deux Dynasties Han.Paris:Ernest,1893.
    ④édouard Chavannes, 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 Paris:Ernest,1909.
    ⑤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初编》,第1页,北京: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1950年版。
    ⑥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第30-49页,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版。
    ①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第1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①邢义田:《汉代画像胡汉战争图的构成、类型与意义》,载于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393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②原文曰:“胡汉交战。一深目高鼻,戴尖帽的骑者,题刻‘胡将军’三字”。载于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第15页,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③刘玉生:《浅谈“胡奴门”汉画像石》,载于南阳汉代画像石学术讨论会办公室编《汉代画像石研究》,第26-28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④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中江塔梁子崖墓》,第
    6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
    ⑤王子今:《中江塔梁子石刻画像榜题“襄人”考》,《中国历史文物》,第30页,2008年第3期。
    ⑥赵超:《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题记注释》,《中原文物》,第18-24页,1991年第3期。
    ⑦刘云涛:《山东莒县东莞出土汉画像石》,《文物》,第81-87页,2005年第3期。
    ①郑岩:《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图像》,载于《艺术史研究》第一辑,第133-150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卷5,第3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③édouard Chavannes, 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 Paris:Ernest,1909,pp.180-181.
    ④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第49页,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出版,1956年版。
    ①J.J.L. Duyvendak, An Illustrated Battle-Accou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T’oung Pao,34,pp.249-264,1938.
    ②赵成甫、赫玉建:《胡汉战争画像考》,《中原文物》,第13-16页,1993年第2期。
    ③[日]杉原拓哉:《汉代画像石じ见うれゐ胡人の诸相——胡汉交战图を中心じ》,第219-235页,《早稻田大学文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别册》14集,1987年版。
    ④俞伟超:《中国画像石概论》,载于《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一册,第12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⑤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第33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⑥[日]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第9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⑦[日]土居淑子:《武氏祠画像石“水陆交战图”の一解释》,《古代中国考古·文化论丛》,第228-252页,东京:丛言舍,1995年版。
    ⑧邢义田:《汉代画像胡汉战争图的构成、类型与意义》,载于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234-369,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材料中的“胡人”外貌》,载于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236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②同上,301页。
    ③同上,311页。
    ④郑岩:《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图像》,载于《艺术史研究》第一辑,第133-150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⑤孙作云:《汉代司命神像的发现》,《光明日报》1963年12月4日。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40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⑥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⑦同上,156-161页。
    ①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中江塔梁子崖墓》,第
    6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②吴曾德:《汉代画像石》,第99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③石存枣庄市博物馆,郑岩在《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图像》一文中首次披露。
    ④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文物》,第68-77页,1980年第5期,。
    ⑤曾宪波:《浅析汉画中的佛教图像》,《汉画研究》第三期,第40-41页,1993年。
    ⑥杨爱国:《不为观赏的画作——汉画像石和画像砖》,第214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①俞伟超、信立祥:《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考察》,《文物》,第8-15页,1981年第7期。
    ②此编号根据原始报告。连云港市博物馆:《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文物》,第1-7页,1981年第7期。
    ③本刊记者:《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文物》,第20页,1981年第7期。
    ④阮荣春:《佛教南传之路》,第72页,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⑤罗二虎:《陕西城固出土的钱树佛像》,《文物》,第64页,1998年第12期。
    ⑥何志国:《中国南方早期佛教艺术初论》,第46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①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第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序言,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②《论语·述而》。
    ③《史记·大宛列传》。
    ④详见滕固:《霍去病墓上石迹及汉代雕刻之考察》、《南阳汉画像石刻之历史的及风格的考察》、《燕下都半规瓦当上的兽形纹饰》、《中国美术小史》等文章,收于滕固:《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①缪哲:《汉代艺术中外来母题举例——以画像石为中心》,第4-5页,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②[美]狄宇宙:《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第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③[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第358-35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①《礼记·王志》。
    ②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③吕思勉:《胡考》,收于林斡编:《匈奴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④王国维:《西胡考上》、《西胡续考》,收于《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⑤顾颉刚:《参胡》、《西戎君称胡王》,收于《顾颉刚读书笔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⑥[日]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收于《白鸟库吉全集第四卷》,东京:岩波书店,1970年版。
    ⑦[日]小川涿治:《北支那先秦蕃族考》,收于羽田亨:《内藤博士还历祝贺支那学论丛》,京都:弘文堂书房,1925年版。
    ⑧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97年版。
    ⑨孙机:《洛阳金村出土银着衣人像族属考辨》,《考古》,1987年第6期。
    ⑩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材料中的“胡人”外貌》,载于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197-314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日]林巳奈夫:《殷周时代青铜器纹样の研究——殷周青铜器综鉴二》,第161-168页,东京:吉川弘文馆,1986年版。
    ②《左传·宣公三年》。
    ③《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④关于先秦艺术形象的分析,不同的国家流露出不同的特点,如始皇陵出土的上千秦兵马俑千人千面,因秦人重写实是一个特例,而秦人与西戎交往频繁,是否受其影响,仍有待研讨。
    ①杨泓:《文明的轨迹I》,第51页,台北: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②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第107页,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①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殷墟妇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②李济:《关于殷商人的体质人类学的评述》,载于李济著,张光直编:《李济文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Carl Hentze, op.cit, Taf.XV.
    ④Wu Hung, All about the eyes: Two Groups of Sculptures from the Sanxingdui Culture, Orientation
    ①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第114-126页,1977年第2期。
    ②荣新江:《华戎交汇:敦煌民族与中西交流》,第11页,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③Compiled by the Freer Gallery of Art, A Descriptive and Illustrative Catalogue of ChineseBronzes, Washington, D.C,: The Freer Gallery of Art,1946, p.91-92.
    ④卢连生、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第40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⑤刘敦愿:《周穆王征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解——兼论宝鸡茹家庄出土青铜车饰族属问题》,《人文杂志》,第110-113页,1986年第4期。
    ⑥杨宽:《西周史》,第294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⑦如尹盛平、饶宗颐、刘云辉等人认为此蚌雕与中国境内的古代塞种人有关。详情参见尹盛平:《西周蚌雕人头像种族探索》,《文物》1986年第1期,第47-49页。饶宗颐:《商代塞种史若干问题》,《中国文化》1993年第8期,第165-166页。刘云辉:《周原出土的蚌雕人头像考》,采自《周秦文化研究》,第486-491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逸周书·王会篇》。
    ②《战国策·燕策一》。
    ③《战国策·赵策二》。
    ④《史记·赵世家》。
    ①林巳奈夫:《春秋战国时代の金人と玉人》,收林巳奈夫:《春秋战国时期出土文物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5年,第72页,图32.。转引自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46页。
    ②梅原末治:《洛阳金村古墓聚英》,图版30,小林写真制版所,1937年版。
    ③容庚:《海外吉金图录》,北京:燕京大学,1936年版。
    ④孙机:《洛阳金村出土银着衣人像族属考辨》,《考古》,第555页,1987年第6期。
    ①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第147页,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②穆舜英、王明哲:《新疆古代民族文物》,第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③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第8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第36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①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收于《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②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方壮猷译,第1-18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③陈寅恪:《五胡问题及其他》,收自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21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④《史记·秦始皇本纪》。
    ⑤《史记·平准书》。
    ⑥《盐铁论·卷二·忧边》。
    ⑦《盐铁论·卷八·结和》。
    ①《汉书·匈奴传》。
    ②《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郭昌》。
    ③《汉书·西域传》。
    ④《汉书·金日磾传》。
    ⑤《汉书·李广、苏建传》。
    ⑥同上。
    ①《史记·匈奴列传索隐》。
    ②《史记·匈奴列传》。
    ③《说文解字·玉部·珋》。
    ④《说文解字·邑部·鄯》。
    ①《说文解字·玉部·瀱》。
    ②王国维:《西胡考上》,收自《观堂集林》,第6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③[日]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第5页,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④[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第38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①《汉书·西域传》。
    ②《后汉书·西域传》。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第11-1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①Chavannes, Documents chinois decouverts par A. Stein. Nr.
    ②Conrady, Die chinesischen Handscriften und sonstigen Kleinfunde Sven Hedin in Lou-lan, Tafel1.
    ③孟池:《从新疆历史文物看汉代在须臾的政治举措和经济建设》,第28-29页,《文物》,1975年第7期。
    ④王国维:《西胡续考》,收于《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⑤同上。
    ⑥吕思勉:《胡考》,收于林斡编:《匈奴史论文选集》第37-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①对于“秦胡”问题,陈健文先生专门列出解释,详见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第77页,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①《史记大宛列传》。
    ②林梅村:《贵霜大月氏人流寓中国考》,收于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第33-67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③罗世平:《汉地早期佛像与胡人流寓地》,收于《艺术史研究》(第一辑),第79-110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林梅村:《洛阳所出佉卢文井阑题记》,收于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第
    387-405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①罗世平:《汉地早期佛像与胡人流寓地》,收于《艺术史研究》(第一辑),第93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同上,第98页。
    ①《全汉赋》。
    ②《后汉书·桓帝纪》。
    ③《后汉书·五行志》。
    ①近些年也有学者陆续指出此墓主人为第二代楚王“刘郢客”,目前还有争议。
    ①金秋:《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第74-77页,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②《汉书·西域传》。
    ③[日]关卫:《西方美术东渐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
    ④傅抱石:《论秦汉诸美术与西方之关系》,《文化建设》,1936年7月。
    ⑤此问题可参考林梅村:《中原与西域大型石雕艺术的关系》、《欧亚草原文化对中国石雕艺术的影响》二篇文章,收于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①滕固:《南阳汉画像石刻之历史的及风格的考察》,收于滕固:《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②滕固:《霍去病墓上石迹及汉代雕刻之考察》,收于滕固:《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③北京大学李零对此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论中国的有翼神兽》、《再论中国的有翼神兽》、《狮子与中西文化交流》,均集结在《入山与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中。北京大学林梅村也写过一系列文章,如《狮子与狻猊》、《天禄辟邪与中国古代文化交流》,均收录在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④缪哲:《汉代艺术中外来母题举例——以画像石为中心》,第5页,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①由于汉画像中胡人图像带有纪年的极少,仅有数例,且绝大部分都是东汉时期的作品,故对其进行分期研究是十分困难的。本文将以分区研究为主,涉及到带有纪年的墓葬,本文将专门指出。
    ②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第13-15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①《汉书·地理志》。
    ②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第198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①蒋英炬、吴文祺:《试论山东汉画像石的分布、刻法与分期》,《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按照此文的说法,圆雕一般可以归为透雕。
    ①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216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三卷,第203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同上,第204页。
    ①济南文化局文物处、平阴县博物馆:《山东平阴孟庄东汉画像石墓》,第38页,《文物》2002年第2期。
    ②郑岩:《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图像》,载《艺术史研究》第一辑,第142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转引刘敦愿《汉画像石上的“饮食男女”——平阴孟庄汉墓石柱祭祀歌舞图像分析》,《故宫文物》总141期,1994年12月。
    ③郑岩:《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图像》,载《艺术史研究》第一辑,第141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④蒋英炬:《晏子与孔子见老子同在的画像石》,《中国文物报》1998年10月14日。
    ⑤邢义田:《汉代画像胡汉战争图的构成、类型与意义》,载于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345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⑥同上。
    ①同上,第346页。
    ②王恩田:《诸城凉台孙琮画像石墓考》,《文物》1985年第3期,第93-96页。
    ③刘振清:《齐鲁文化——东方思想的摇篮》,第195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
    ①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图版207,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①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三卷,第121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二卷,第132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①孙贵俭:《汉画石语》,第36-37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②同上,第40-41页,148-149页。
    ①同上,第106-107页。
    ②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第74页,《文物》,1980年第5期。
    ③张从军:《汉画像石》,第50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
    ①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327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②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图版67,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①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二卷,第102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朱锡禄编著:《嘉祥汉画像石》,图53,页46,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①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二卷,第138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同上,第140页。
    ③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图版85,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①同上,图版7。
    ②同上,图版14。
    ③同上,图版21。
    ④马汉国:《微山汉画像石选集》,页103图37,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①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二卷,图版说明22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郑建芳:《对山东邹城“四面人脸”画像石刻的探讨》,引自四川博物院:《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第273-274页,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①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图版27,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②同上,图版30。
    ①同上,图版72。
    ②郑岩:《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图像》,载《艺术史研究》第一辑,第141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③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图版88,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①临沂市博物馆编:《临沂汉画像石》,第1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④管恩洁、霍启明、尹世娟:《山东临沂吴白庄汉画像石墓》,《东南文化》,第45-55页,1999年第6期。
    ⑤郑岩:《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图像》,载《艺术史研究》第一辑,第135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同上,第136页。
    ②临沂市博物馆编:《临沂汉画像石》,页51图85,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④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333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临沂市博物馆编:《临沂汉画像石》,页156图271,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②同上,页158图272。
    ①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版。
    ②临沂市博物馆编:《临沂汉画像石》,页109图186,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①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图版42,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版。
    ②同上,图版43。
    ③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图版193,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①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图版190,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②此处图片由沂南汉墓博物馆桑玉厚馆长友情提供,特此感谢。
    ①《三国志魏书陶谦传》。
    ②黄雅峰:《浙江汉画艺术》,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杨爱国:《幽冥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第68页,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②同上,第63页。
    ①江苏省文管会编著:《江苏徐州汉画像石》,第4-5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发掘报告见王献唐:《徐州市区的茅村汉墓群》,《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1期。
    ①李鑑昭:《江苏睢宁九女墩汉墓清理简报》,6-7页,《考古通讯》1955年第2期。
    ②江苏省文管会编著:《江苏徐州汉画像石》,图版40,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①图2-103至2-116均为笔者摄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2011年8月。
    ②该石被著录于杨孝军、郝利荣:《试析徐州汉画像石中的“胡人”及其文化影响》,1号石,第76页,中国汉画学会主编:《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8年版。
    ③同上,2号石,第76-77页。
    ④同上,3号石,77页。
    ①此石被著录于杨孝军、郝利荣:《试析徐州汉画像石中的“胡人”及其文化影响》,4号石,第77页。载于中国汉画学会主编:《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①苑建中:《徐州市汉画像石研究会汉画像石藏石》,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②同上,第50页。
    ①徐州汉文化景区主编:《楚风汉韵——淮海地区精品汉画像石拓片集》,第63页,北京: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2000年版。
    ①江继甚:《汉画像石选》图4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①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等:《连云港孔望山》,第200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②此三图采自丁义珍:《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第2页,《文物》,1981年第7期。此三图中的编号是早期编号,与2010年新版编号不同。
    ①高书林:《淮北汉画像石》,第46页,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①赵承楷、江继甚:《走进汉画》,第120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②黄雅峰:《海宁汉画像石墓研究》,第177-178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第1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①对所谓“胡人状羽人”,后续章节会进行详细分析。
    ②李林、康兰英、赵力光:《陕北汉代画像石》,第234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①李俊山:《永城石刻》,第25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六卷,第83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张道一:《画像石鉴赏》,第196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六卷,第165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同上,第29页。
    ④常任侠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卷18,第132页,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①王建中、闪修山:《南阳两汉画像石》,图123-12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②张万夫:《汉画选》,图199,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①中国画像砖全集编委会:《中国画像砖全集》河南卷,第31页,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②吴曾德:《汉代画像石》,第99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①中国画像砖全集编委会:《中国画像砖全集》河南卷,第102页,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②同上,第99页。
    ③张道一:《画像石鉴赏》,第94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同上,第180页。
    ⑤黄留春编著:《许昌汉砖石画像》,页74,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①李贵龙,王建勤:《绥德汉代画像石》,第66-67页,,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②同上。第76页。
    ①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五卷,第86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同上,第130页。
    ③李林、康兰英、赵力光:《陕北汉代画像石》,第136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①同上,第20页。
    ②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五卷,第166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③陕西考古研究所:《陕西神木大保当汉彩绘画像石》,图21,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①《汉书·地理志》。
    ①王子今:《中江塔梁子崖墓石刻画像榜题“襄人”考》,第30页,《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3期。
    ①同上。
    ②原作吹笛图,有误。
    ③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七卷,第150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①中国画像砖全集编委会:《中国画像砖全集》四川卷,第39页,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②同上,第69页。
    ①高文、王锦生:《中国巴蜀汉代画像砖大全》,第102页,香港:国际港澳出版社,2002年版。
    ②中国画像砖全集编委会:《中国画像砖全集》四川卷,第117页,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③高文、王锦生:《中国巴蜀汉代画像砖大全》,第147页,香港:国际港澳出版社,2002年版。
    ①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七卷,第132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同上,第136页。
    ①详见滕固:《南阳汉画像石刻之历史的及风格的考察》,采自滕固:《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①杨树达:《语源学论文七篇释胡》,第27-28页,《师大月刊》第14期,1934年。
    ①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风俗》,(1928年开明书店影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②参见余太山:《匈奴、Huns同族论质疑》,收录于余太山:《塞种史研究》,第25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①转引自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风俗》(1928年开明书店影印版),第80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②王恩田:《诸城凉台孙琮画像石墓考》,第93-96页,《文物》,1985年第3期。
    ③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228-230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④有学者认为这类披发人物是妇女,尚有争议,下文将对其进行考证。
    ①《春秋左传正义》。
    ②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资料中“胡人”的外貌》,载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233-234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资料中“胡人”的外貌》,载邢氏:《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234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阮荣春:《佛教南传之路》,第74页,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26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①《续汉书舆服志》。
    ②王国维:《胡服考》,收于《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同上。
    ①孙机:《汉画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27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同上,第274页。
    ①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
    ①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文物》,第74页,1980年第5期。
    ②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等:《连云港孔望山》,第6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
    ①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251-252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②同上,第250页。
    ①《晋书吕光传》。
    ①[德]冯·勒柯克著,赵崇民、巫新华译:《中亚艺术与文化史图鉴》,第10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①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309-311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同上,第311页。
    ①以下几种观点,可以参考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第217-232页,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①潘其凤:《从颅骨资料看匈奴族的人种》,选自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二》,第293-301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②韩康信:《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③叶舒宪、萧兵、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第947-971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日]杉原拓哉:《汉代画像石じ见うれゐ胡人の诸相——胡汉交战图を中心じ》,《早稻田大学文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别册》14集,第219-235页,1987年。
    ②俞伟超:《中国画像石概论》,《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一册,第12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
    ①《汉书西域传》。
    ②《史记大宛列传》《正义》引三国万震著《南州志》。
    ①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丝绸之路古代国家钱币》,第227页,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①贺云翱等:《佛教初传南方之路文物图录》,图10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②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第33-67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①转引自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卷5,第3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②édouard Chavannes, La Sculpture Sur Pierre en Chine Autemps des Deux Dynasties Han.Paris:Ernest,1893.
    ③édouard Chavannes, 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 Paris:Ernest,1909,pp.23-31.
    ④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初编》,第1页,北京: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1950年版。
    ⑤邢义田:《汉代画像胡汉战争图的构成、类型与意义》,载于《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393-397,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中国画像砖全集编委会:《中国画像砖全集》河南卷,第12页,图版第25,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①同上,第339-368页。
    ②J.J.L. Duyvendak, An Illustrated Battle-Accou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T’oung Pao,34,pp.249-264,1938.
    ③[日]杉原拓哉:《汉代画像石じ见うれゐ胡人の诸相——胡汉交战图を中心じ》,《早稻田大学文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别册》14集,第219-235页,1987年。
    ④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第33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①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316-397,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艾延丁、李陈广:《试论南阳汉代画像中的田猎活动》,录自南阳汉代画像石学术讨论会办公室:《汉代画像石研究》第219-22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②[日]土居淑子:《古代中国的汉画像》,第47-48页,东京:同朋舍,1986年版。
    ③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第138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④《守法守令》简947,见《银雀山汉墓竹简(一)》,第14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①邢义田:《汉代中国与罗马帝国军队的特色》,录于邢义田:《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第666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史记·匈奴列传》。
    ②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366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第83页,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①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372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②转引同上,385页。
    ①孙作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第87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李炳海:《蛇:参与神灵形象整合的活性因素——珥蛇、操蛇、践蛇之神的文化意蕴》,第84页,《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③吴荣曾:《战国、汉代的“操蛇神怪”及有关神话迷信的变异》,第51页,《文物》,1989年第10期。
    ①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第358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①《史记大宛列传》。
    ①[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第39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江苏省文管会编著:《江苏徐州汉画像石》,图版40,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①[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第39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史记·匈奴列传》。
    ①《后汉书·卷八十八》。
    ②《汉书·西域传》。
    ③《史记·汲郑列传》。
    ④《汉书·金日磾传》。
    ⑤《晋书·载记第四·石勒上》:“勒时年二十余,亦在其中。既而卖与茌平人师欢为奴。”
    ⑥《史记·大宛列传》。
    ①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第157页,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②滕固:《南阳汉画像石刻之历史的及风格的考察》,采自《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①[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第39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邬文玲译,第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邢义田:《汉代中国与罗马帝国军队的特色》,录于邢义田:《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第
    666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②《三国志卷六魏志六董卓》。
    ③《后汉书列女传》。
    ①临沂市博物馆编:《临沂汉画像石》,页7图8,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②《史记·大宛列传》。
    ①《汉书·西域传》。
    ②《后汉书·西域传》。
    ③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第278页,注释第210,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①吴曾德:《汉代画像石》,第99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②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①如林梅村:《西京新记——汉长安城所见中西文化交流》,第169-194页,采自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②《后汉书五行志》。
    ③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7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①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研究》,第14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①金秋:《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第81页,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①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①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研究》,第17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①王子今:《中江塔梁子崖墓石刻画像榜题“襄人”考》,页30,《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3期。
    ①《汉书·礼乐志》载“常从象人四人”。孟康注曰:“象人,若今戏虾鱼师子者也”。韦昭注曰:“著假面者也”。
    ①济南文化局文物处、平阴县博物馆:《山东平阴孟庄东汉画像石墓》,第38页,《文物》,2002年第2期。
    ②郑岩:《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图像》,第142页,转引刘敦愿:《汉画像石上的“饮食男女”——平阴孟庄汉墓石柱祭祀歌舞图像分析》,《故宫文物》总141期,1994年12月。
    ①姜亮夫:《楚辞通故》,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
    ①孙彦:《汉魏南北朝羽人图像考》,第69页,《南方文物》,2006年第1期。
    ①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简报》,《文物》1963年第12期。
    ①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22-23页。
    ①孙贵俭:《汉画石语》,北京:文物出版社,第36-37页,2007年版。
    ①李凇:《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①于豪亮:《几块画像石的说明》,《考古通讯》,1957年第4期,第106-109页。
    ②刘志远:《成都昭觉寺汉画像砖墓》,《考古》,1984年第1期,第66页。
    ③李立:《汉墓神画研究——神话与神话艺术精神的考察和分析》,第178-21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①李凇:《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第28-36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①孙贵俭:《汉画石语》,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48-149页,2007年版。
    ①详见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2000)、《再论中国的有翼神兽》(2001)、《狮子与中西文化交流》
    (2002),均集结在李零:《入山与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另有林梅村:《狮子与狻猊》、《天禄辟邪与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等文章,均收录在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①南京博物院:《昌梨水库汉墓群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2期。
    ②苑建中:《徐州市汉画像石研究会汉画像石藏石》,第280页,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①孙作云:《汉代司命神像的发现》,《光明日报》1963年12月4日。
    ①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第46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①胡国强:《河南三门峡地区胡人灯俑》,第80-86页,《中原文物》,2008年4期。
    ②同上,第82页。
    ①同上。
    ②萧兵:《楚辞新探》,第575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①[清]丁晏:《楚辞天问笺》。
    ②闻一多:《古典新义·天文释天》,下册,第334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54年版。
    ③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第299页,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版。
    ①[北魏]昙曜等译:《杂宝藏经》,卷九,参见赵邦彦:《九子母考》,第263页。史语所《集刊》第二本第二分,1931年。
    ②谢明良:《鬼子母在中国——从考古资料探索其图像的起源与变迁》,《美术史研究集刊》,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2009年版。
    ①胡国强:《河南三门峡地区胡人灯俑》,《中原文物》2008年4期,第80-86页。
    ①刘云涛:《山东莒县双合村汉墓》,第26页,《文物》,1999年第12期。
    ①林梅村:《于阗花马考——兼论北宋与于阗之间的绢马贸易》,第45页,《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②如早期佛陀在汉人心中是来来自西方的“金色大神”,地位略同与西王母,受汉代升仙、长生观念的影响很大。又如明清时期,人们往往将圣母玛利亚则同中国的送子观音娘娘相混淆。
    ①郑岩:《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图像》,第133页,《艺术史研究》第一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同上,139-140页。
    ③同上,140页。
    ①同上。
    ②樊英民:《山东兖州金口坝出土南北朝石人》,第48-49页,《文物》,1995年第9期。
    ③刘凤君:《考古中的雕塑艺术》,第139页,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①林通鹤主编:《中国陵墓雕塑全集·东汉三国卷》,图版说明,第6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②郑建芳:《对山东邹城“四面人脸”画像石刻的探讨》,引自四川博物院:《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页273-274,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③张凌波:《牟平出土刻镇墓文石人》,《中国文物报》,2000年3月19日第1版。
    ④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第358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①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第59页,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
    ①郑建芳:《对山东邹城“四面人脸”画像石刻的探讨》,引自四川博物院:《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第274页,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②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第6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③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第182-18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①阿·基列巴里耶夫:《印度教的神及其传说》,第22页,《世界宗教资料》1982年第4期。
    ②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著,高观庐译:《印度哲学宗教史》,第14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①林梅村:《欧亚草原文化对中国石雕艺术的影响》,采自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第157页,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②王博、祁小山:《草原石人研究》,第16-17页,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文物》,1980年第5期,第74页。
    ②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22-23页。
    ①党寿山:《武威磨嘴子发现一座东汉壁画墓》,《考古》1995年第11期,合集第1053页。
    ①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第4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法句譬喻经象品底三十一》。
    ②杨爱国:《不为观赏的画作》,第214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①《隋书·经籍志四》。
    ①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文物》,1980年第5期,第68-77页。
    ②Lao Kan, Six-Tusked Elephants on a Han Bas-Relief,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17,P.366-369,1954.
    ①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文物》,1980年第5期,第69页。
    ②同上,第70页。
    ③同上,第77页。
    ①Stanislaw J. Czuma, Kushan sculpture: Images from early India. P116, published by The ClevelandMuseum of Art,1985.
    ②同上,p155。
    ①祁小山:《西域国宝录》,第66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①[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第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美]韩森,梁侃、邹劲风译:《开放的帝国》,第141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第16-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美]韩森,梁侃、邹劲风译:《开放的帝国》,第141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林梅村:《洛阳所出佉卢文井阑题记》,收于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第387-405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①见《洛阳佛教团体的起源》(“Les Origines de la Communauté Bouddhiste de Lo-yang”),载于《亚洲学刊》(Journal asiatique, CCXXV,1934),页91-92。
    ②参见阮荣春:《佛教南传之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①宿白:《四川钱树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国南方发现的早期佛像札记》,《文物》2004年第10期,第63页。
    ①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第65-66页,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版。
    ②林巳奈夫:《汉代鬼神的世界》,《东方学报》46册,1974年,京都。
    ③杨泓:《国内现存最古的几尊佛教造像实物》,《现代佛学》,1962年第4期。
    ④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文物》1980年第5期。
    ⑤温玉成:《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第165页。
    ①俞伟超先生执此说,另山东沂南汉墓博物馆:《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书中也执此说。
    ②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文物》1980年第5期,第73页。
    ③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第27页,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出版,1956年版。
    ④山东省沂南汉墓博物馆:《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
    ①[日]吉村怜著,《云冈石窟中的莲华化生的表现》,参见吉村怜著,卞立强译:《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第2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②转引上文注释,第22页。
    ③同上,第36页.
    ④同上,第23页。
    ①[日]吉村怜著,《南朝天人图像向北朝及周围各国的传播》,参见吉村怜著,卞立强译:《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第14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①陈永清、张浩林:《邳州东汉纪年墓中出土鎏金铜佛造像考略》,第104页,《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
    ①[荷]许里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第39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32-3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①同上,第43页。
    ②黄老之术在汉末形成“黄老道”,一些学者认为,此时黄帝和老子二人合为一人,称“黄老”,成为偶像神。
    ③温玉成:《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第164页,《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④《后汉书·卷60之下》。
    ⑤[荷]许里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第497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等:《连云港孔望山》,第40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②丁义珍:《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第2页,《文物》,1981年第7期。
    ③以上研究论文见《孔望山造像研究》(第一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第24、51、74页。
    ④阮荣春:《孔望山佛教造像时代考辨》,第78-87页,《考古》,1985年第1期。
    ⑤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等:《连云港孔望山》,第200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①同上,第193页。
    ②刘长征:《“国宝”的发现者——史树青先生在连云港市考古随记》,《光明日报》1981年3月6日。
    ①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等:《连云港孔望山》,第18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①同上,第210-219页。
    ②同上,第219页。
    ③信立祥:《孔望山摩崖造像中的道教人物考》,第17-24页,《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年第2期。
    ④温玉成:《孔望山摩崖造像研究总论》,第16-25页,《敦煌研究》,2003年第5期。
    ⑤[日]曾布川宽撰,潘秋枫译:《汉、三国佛教遗物的图像学——西王母和佛》,第76页,《东南文化》,1995年第2期。
    ⑥[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第344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①丁义珍:《汉东海庙今地考》,第7-14页,《文博通讯》,1983年第4期。
    ②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等:《连云港孔望山》,第221-22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③关于这一问题,荷兰学者许里和研究颇深,详见许里和:《“化胡”说:佛道冲突的早期历史》,载于许里和著,李四龙、裴勇译:《佛教征服中国》,第491-547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等:《连云港孔望山》,第60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①高书林:《淮北汉画像石》,第77页,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②Stanislaw J. Czuma. Kushan Sculpture: Images from Early India. p136-144, published by TheCleverland Museum of Art,1985.笔者翻译。
    ③同上。
    ①陕西、贵州的一些地区也出土有类似的图像。由于汉时上述地区属于益州文化圈,故在本节中视为益州刺史部的图像。
    ②乐山市文化馆:《四川乐山麻浩一号崖墓》,第111-115页,《考古》,1990年第2期。
    ③唐长寿:《乐山麻浩、柿子湾崖墓佛像年代新探》,第69-74页,《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
    ④宿白:《四川钱树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国南方发现的早期佛像札记》,第61页《,文物》,2004年第10期。
    ⑤刘长久:《中国西南石窟艺术》,第2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⑥宿白:《四川钱树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国南方发现的早期佛像札记》,第61页,《文物》,2004年第10期。
    ⑦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附录一),第271-295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⑧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第199-201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详见本文第二章第四节。
    ②王寿芝:《城固出土的汉代陶都》,第91页,《文博》,1987年第6期。王寿芝:《桃都·天鸡·摇钱树》,《中国文物报》1990年9月13日,第4版。
    ③罗二虎:《陕西城固出土的钱树佛像及其与四川地区的关系》,第63页,《文物》,1998年第12期。
    ④同上,第64页。
    ⑤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第68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同上,第50页。
    ②同上,第51页。
    ③同上,第244页。
    ④宿白:《四川钱树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国南方发现的早期佛像札记》,《文物》2004
    ①具体文物材料,详见贺云翱等:《佛教初传南方之路文物图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其中可以归为“胡人礼佛”模式的图像共计有十余例。关于汉末至魏晋间佛教的南传,可参考阮荣春:《佛教南传之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二十五史》(百纳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
    3.[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94年版。
    5.[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6.[南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7.[南宋]徐天麟:《东汉会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8.[北魏]昙曜等译:《杂宝藏经》,团结出版社,1994年版。
    9.[唐]奘、辩机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10.[北宋]欧阳修:《集古录》,广陵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1.[北宋]赵明诚:《金石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12.[北宋]吕大临:《泊如斋重修考古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13.[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台联国风出版社,1976年版。
    14.[清]黄易:《小蓬莱阁金石文字》,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
    15.[清]王昶:《金石萃编》,台联国风出版社,1964年版。
    16.[清]冯云鹏、冯云鹓:《金石索》,台联国风出版社,1983年版。
    17.[清]丁晏:《楚辞天问笺》,台北广文书局,1961年版。
    18.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长兴书局,1918年版。
    19.潘天寿:《中国绘画史》,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20.滕固:《中国美术小史》,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21.关百益:《南阳汉画像集》,中华书局,1930年版。
    22.容庚:《汉武梁祠画像录》,燕京大学考古社,1936年版。
    23.林风眠:《艺术丛论》,正中书局,1936年版。
    24.容庚:《海外吉金图录》,燕京大学,1936年版。
    25.孙文青:《南阳汉画像汇存》,金陵大学文学研究所,1937年版。
    26.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初编》,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1950年版。
    27.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二编》,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1951年版。
    28.闻一多:《古典新义·天文释天》,古籍出版社,1954年版。
    29.常任侠:《汉画艺术研究》,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30.曾昭燏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管理处,1956年版。
    31.王子云:《中国古代石刻画选集》,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
    32.刘志远:《四川汉代画像砖艺术》,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
    33.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著:《江苏徐州汉画像石》,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34.陕西省博物馆:《陕北东汉画像石选集》,文物出版社,1959年版。
    35.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版。
    36.何浩天:《汉画与汉代社会生活》,中华丛书,1969年版。
    3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38.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39.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0.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41.姚迁、古兵:《南朝陵墓石刻》,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42.山东省博物馆等:《山东汉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1982年版。
    43.张万夫:《汉画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44.李发林:《山东画像石研究》,齐鲁书社,1982年版。
    45.林斡:《匈奴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46.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84年版。
    47.吴曾德:《汉代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48.常任侠:《东方艺术丛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49.《银雀山汉墓竹简(一)》,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50.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1.姜亮夫:《楚辞通故》,齐鲁书社,1985年版。
    52.徐州市博物馆编:《徐州画像石》,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53.陕西省博物馆:《陕北东汉画像石》,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54.南阳汉画画像石编辑委员会:《南阳汉代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55.穆舜英、王明哲:《新疆古代民族文物》,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56.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57.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石》,巴蜀书社,1987年版。
    58.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风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59.南阳汉画像石学术讨论会办公室编:《汉代画像石研究》,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60.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8·画像石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61.萧兵:《楚辞新探》,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62.卢连生、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63.杨泓:《文明的轨迹I》,中华书局,1989年版。
    64.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65.王建中、闪修山:《南阳两汉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66.《孔望山造像研究》第一集,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
    67.余太山:《塞种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8.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9.朱锡禄编著:《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70.贺云翱等:《佛教初传南方之路文物图录》,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71.费振刚等辑校:《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2.黄留春编著:《许昌汉砖石画像》,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73.韩康信:《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4.黄永川:《六朝时代新兴美术之研究》,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1995年版。
    75.李林、康兰英、赵力光:《陕北汉代画像石》,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6.顾森:《中国汉画图典》,浙江摄影出版社,1995年版。
    77.徐州汉画像石编委会:《徐州汉画像石》,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版。
    78.蒋英炬、吴文祺:《汉代武氏墓石刻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79.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80.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山东汉画像石精萃》,齐鲁书社,1996年版。
    81.杨泓、孙机:《寻常的精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1997年版。
    83.刘振清:《齐鲁文化——东方思想的摇篮》,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84.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5.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86.杨爱国:《不为观赏的画作——汉画像石和画像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7.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88.刘长久:《中国西南石窟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9.祁小山:《西域国宝录》,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0.杨宽:《西周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1.《艺术史研究》(第一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2.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93.李凇:《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4.顾森:《秦汉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95.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美术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96.阮荣春:《佛教南传之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97.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版。
    98.陕西考古研究所:《陕西神木大保当汉彩绘画像石》,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99.徐州汉文化景区主编:《楚风汉韵——淮海地区精品汉画像石拓片集》,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2000年版。
    100.李发林:《汉画石考释和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101.江继甚:《汉画像石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102.李贵龙、王建勤:《绥德汉代画像石》,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103.山东沂南汉墓博物馆:《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齐鲁书社,2001年版。
    104.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5.王建中:《汉代画像石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
    106.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107.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编:《近代外国探险家新疆考古档案史料》,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版。
    108.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9.金秋:《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110.罗二虎:《汉画画像石棺》,巴蜀书社,2002年版。
    111.临沂市博物馆编:《临沂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112.高书林:《淮北汉画像石》,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113.高文、王锦生:《中国巴蜀汉代画像砖大全》,国际港澳出版社,2002年版。
    114.张从军:《汉画像石》,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
    115.孙作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6.马汉国:《微山汉画像石选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117.滕固:《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118.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版。
    119.叶舒宪、萧兵、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0.何志国:《中国早期佛教艺术初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121.朱存明:《汉画的象征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2.李零:《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23.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艺术》,齐鲁书社,2004年版。
    124.郑先兴主编:《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5.朱青生主编:《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126.朱青生主编:《中国汉画研究》(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7.李立:《汉墓神画研究——神话与神话艺术精神的考察和分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28.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岳麓书社,2005年版。
    129.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130.朱青生主编:《中国汉画研究》(第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1.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画像石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32.李济著,张光直编:《李济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3.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4.赵承楷、江继甚:《走进汉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35.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丝绸之路古代国家钱币》,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136.中国画像砖全集编委会:《中国画像砖全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37.林梅村:《松漠之间——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7年版。
    138.孙贵俭:《汉画石语》,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139.何志国:《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0.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141.李锦山:《鲁南汉画像石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42.顾森、邵泽水主编:《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43.陆志红主编:《西王母文化研究集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4.荣新江:《华戎交汇:敦煌民族与中西交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4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46.黄雅峰:《海宁汉画像石墓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7.黄雅峰:《浙江汉画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8.刘凤君:《考古中的艺术雕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149.张道一:《画像石鉴赏》,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0.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线装书局,2009年版。
    151.林通鹤主编:《中国陵墓雕塑全集·东汉三国卷》,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152.苑建中:《徐州市汉画像石研究会汉画像石藏石》,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153.王博、祁小山:《草原石人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4.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等:《连云港孔望山》,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155.四川博物院:《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156.李俊山:《永城石刻》,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7.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研究》,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158.邢义田:《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中华书局,2011年版。
    159.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中华书局,2011年版。
    160.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傅抱石:《论秦汉诸美术与西方之关系》,《文化建设》,1936年7月。
    2.王献唐:《徐州市区的茅村汉墓群》,《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1期。
    3.李鑑昭:《江苏睢宁九女墩汉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5年第2期。
    4.于豪亮:《几块画像石的说明》,《考古通讯》,1957年第4期。
    5.南京博物院:《昌梨水库汉墓群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2期。
    6.杨泓:《国内现存最古的几尊佛教造像实物》,《现代佛学》,1962年第4期。
    7.孙作云:《汉代司命神像的发现》,《光明日报》1963年12月4日。
    8.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简报》,《文物》1963年第12期。
    9.陕西省博物馆:《米脂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3期。
    10.河南省博物馆:《南阳汉画像石概述》,《文物》,1973年第6期。
    11.孟池:《从新疆历史文物看汉代在须臾的政治举措和经济建设》,《文物》,1975年第7期。
    12.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13.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文物》,1980年第5期。
    14.蒋英炬、吴文祺:《试论山东汉画像石的分布、刻法与分期》,《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15.刘长征:《“国宝”的发现者——史树青先生在连云港市考古随记》,《光明日报》1981年3月6日。
    16.丁义珍:《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文物》1981年第7期。
    17.丁义珍:《汉东海庙今地考》,《文博通讯》,1983年第4期。
    18.刘志远:《成都昭觉寺汉画像砖墓》,《考古》,1984年第1期。
    19.阮荣春:《孔望山佛教造像时代考辨》,《考古》,1985年第1期。
    20.王恩田:《诸城凉台孙琮画像石墓考》,《文物》,1985年第3期。
    21.尹盛平:《西周蚌雕人头像种族探索》,《文物》,1986年第1期。
    22.刘敦愿:《周穆王征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解——兼论宝鸡茹家庄出土青铜车饰族属问题》,《人文杂志》,1986年第4期。
    23.孙机:《洛阳金村出土银着衣人像族属考辨》,《考古》,1987年第6期。
    24.王寿芝:《城固出土的汉代陶都》,《文博》,1987年第6期。
    25.唐长寿:《乐山麻浩、柿子湾崖墓佛像年代新探》,《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
    26.吴荣曾:《战国、汉代的“操蛇神怪”及有关神话迷信的变异》,《文物》,1989年第10期。
    27.乐山市文化馆:《四川乐山麻浩一号崖墓》,《考古》,1990年第2期。
    28.王寿芝:《桃都天鸡摇钱树》,《中国文物报》1990年9月13日。
    29.曾宪波:《浅析汉画中的佛教图像》,《汉画研究》第3期,1993年。
    30.赵成甫、赫玉建:《胡汉战争画像考》,《中原文物》,1993年第2期。
    31.饶宗颐:《商代塞种史若干问题》,《中国文化》,1993年第8期。
    32.龚良:《陵墓有翼神兽石刻的发展及其艺术源流》,《华夏考古》,1994年第1期。
    33.刘敦愿:《汉画像石上的“饮食男女”——平阴孟庄汉墓石柱祭祀歌舞图像分析》,《故宫文物》总141期,1994年12月。
    34.李卫星:《论两汉与西域关系在汉画中的反映》,《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5期。
    35.樊英民:《山东兖州金口坝出土南北朝石人》,《文物》,1995年第9期。
    36.党寿山:《武威磨嘴子发现一座东汉壁画墓》,《考古》,1995年第11期。
    37.信立祥:《孔望山摩崖造像中的道教人物考》,《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年第2期。
    38.罗二虎:《陕西城固出土的钱树佛像及其与四川地区的关系》,《文物》,1998年第12期。
    39.刘云辉:《周原出土的蚌雕人头像考》,采自《周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0.蒋英炬:《晏子与孔子见老子同在的画像石》,《中国文物报》1998年10月14日。
    41.刘云涛:《山东莒县双合村汉墓》,《文物》,1999年第12期。
    42.温玉成:《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43.管恩洁、霍启明、尹世娟:《山东临沂吴白庄汉画像石墓》,《东南文化》,1999年第6期。
    44.张凌波:《牟平出土刻镇墓文石人》,《中国文物报》2000年3月19日。
    45.陈永清、张浩林:《邳州东汉纪年墓中出土鎏金铜佛造像考略》,《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
    46.济南文化局文物处、平阴县博物馆:《山东平阴孟庄东汉画像石墓》,《文物》,2002年第2期。
    47.温玉成:《孔望山摩崖造像研究总论》,《敦煌研究》,2003年第5期。
    48.宿白:《四川钱树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国南方发现的早期佛像札记》,《文物》,2004年第10期。
    49.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论文,2004年。
    50.李炳海:《蛇:参与神灵形象整合的活性因素——珥蛇、操蛇、践蛇之神的文化意蕴》,《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51.刘婕:《山东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个案研究——汉代礼仪美术实践之考察》,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5年。
    52.顾问、黄俊:《中国早期有翼神兽问题研究四则》,《殷都学刊》,2005年第3期。
    53.王凤娟:《汉画像石与齐鲁风俗》,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54.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55.孙彦:《汉魏南北朝羽人图像考》,第69页,《南方文物》,2006年第1期。
    56.张康夫:《中国汉画像与希腊陶绘的比较》,《美术与设计》,2006年第1期。
    57.仝涛、邹芙都:《西王母龙虎座造型源于西方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58.朱晨:《亚述浮雕艺术与中国汉画像艺术之比较》,《雕塑》,2006年第5期。
    59.缪哲:《汉代艺术中外来母题举例——以画像石为中心》,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7年。
    60.林梅村:《于阗花马考——兼论北宋与于阗之间的绢马贸易》,《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61.孙佳莹:《从尼雅所出木雕板看中西文化交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
    62.王子今:《中江塔梁子崖墓石刻画像榜题“襄人”考》,《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3期。
    63.胡国强:《河南三门峡地区胡人灯俑》,《中原文物》,2008年4期。
    64.缪哲:《汉代艺术中的正面车马》,《美术史研究集刊》,2009年。
    65.朱文:《西汉派外使者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66.陈迪:《汉代艺术中“天马”形象研究》,江苏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67.谢明良:《鬼子母在中国——从考古资料探索其图像的起源与变迁》《,美术史研究集刊》,2009年。
    1.[日]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瑞典]斯文赫定:《探险生涯:亚洲腹地旅行记》,开明书店,1948年版。
    3.[苏]弗鲁姆金:《苏联中亚考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1981年版。
    4.[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美]巫鸿:《国外百年汉画像研究之回顾》,《中原文物》,1994年第1期。
    6.[德]弗兰兹·萨雷斯·玛雅:《装饰艺术手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7.[日]曾不川宽撰,潘秋枫译:《汉、三国佛教遗物的图像学——西王母和佛》,《东南文化》1995年第2期。
    8.[荷]许里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法]格鲁塞:《东方的文明》,中华书局,1999年版。
    10.[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1.[日]关卫:《西方美术东渐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
    12.[匈]雅诺什·哈尔马塔:《中亚文明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
    13.[德]冯·勒柯克:《中亚艺术与文化史图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日]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外一种)》,中华书局,2005年版。
    15.[美]余英时著,邬文玲译,《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6.[德]冯勒柯克著,赵崇民、巫新华译:《中亚艺术与文化史图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三联书店,2005年版。
    18.[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三联书店,2006年版。
    19.[法]阿里·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法]鲁保罗:《西域的历史与文明》,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2.[英]斯坦因:《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德]冯·勒柯克:《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中华书局,2008年版。
    24.[法]列维施特劳斯:《面具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日]吉村怜著,卞立强译:《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26.[英]鲁惟一:《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美]韩森,梁侃、邹劲风译:《开放的帝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8.[日]冈仓天心:《中国的美术及其他》,中华书局,2009年版。
    29.[日]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画像石诉说的古代中国的生活和思想》,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0.[英]斯坦因:《斯坦因西域考古记》,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 M.Anderson, Descriptive and Historical Catalogue of a Collection of Japaneseand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British Museum,1886.
    2. E.Chavannes, La Sculpture sur pierre en Chine autemps des deux dynasties Han.Paris: Ernest,1893.
    3. E.Chavannes, Mission archeologique la Chine septentronale. Paris: ImprimericNationale,1913.
    4. O.Fiseher, Die Chinesische Malerei der Han-Dynastie. Berlin: Paul NeffVerlag,1931
    5. L.Baehhofer,Die Raumdarstellung in der chinesischen Malerei des erstenJahrtausends n.Chr. Munchner Jahrbuch der Bildenden Kunst,1931.
    6. J.J.L. Duyvendak, An Illustrated Battle-Accou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Han Dynasty, T'oung Pao,34,1938.
    7. F.S.Drake, Sculptured Stones of the Han Dynasty,Monumenta Serica,1943.
    8. Compiled by the Freer Gallery of Art, A Descriptive and Illustrative Catalogueof Chinese Bronzes, Washington D.C: The Freer Gallery of Art,1946.9.G.Rowledy, Principles of Chinese Paint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47.10.H.wolffLIN, Prineiples of Art History,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1950.
    11. R.C.Rudolph, Han Tomb Art of west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Berkeley Press,
    1951.
    12. Lao Kan, Six-Tusked Elephants on a Han Bas-Relief,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Studies, Vol.17,1954.13.A.Soper,The Purpose and Date of the Hsiao-tang-shan Offering Shrine: A ModestPropsal. Artibus Asiae Vol.36.no.4,1974.
    14. Stanislaw J. Czuma. Kushan Sculpture: Images from Early India. Cleveland: TheCleveland Museum of Art,1985.
    15. Wu Hung, 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6.Martin Powers, Art&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 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
    17. Wu Hung, All about the eyes: Two Groups of Sculptures from the Sanxingdui Culture,Orientation Vol.28no.8,1997.
    18. Conrady, Die chinesischen Handscriften und sonstigen Kleinfunde Sven Hedin inLou-lan, Tafel1.19.H.Y.Shih,“Early Pictorial style”From the Later Han to the Six Dynasties, Ph.DDissertation,Bryn Mawr College.
    1.小川涿治:《北支那先秦蕃族考》,收于羽田亨:《内藤博士还历祝贺支那学论丛》,弘文堂书房,1925.
    2.梅原末治:《洛阳金村古墓聚英》,小林写真制版所,1937.
    3.长广敏雄:《汉代画象の研究》,中央公論美術,1965.(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報告)
    4.长广敏雄:《南阳の画象石》,美術出版社,1969.(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報告)
    5.长广敏雄:《六朝时代美術の研究》,美術出版社,1969.(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報告)
    6.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收于《白鸟库吉全集第四卷》,岩波书店,1970.
    7.林巳奈夫:《汉代鬼神的世界》,《东方学报》46册,1974.
    8.杉本宪斯:《试论汉代墓室装饰》,《橿原考古研究所论集创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吉川弘文馆,1975.
    9.林巳奈夫:《汉代の文物》,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
    10.林巳奈夫:《春秋战国时期出土文物の研究》,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5.
    11.林巳奈夫:《殷周时代青铜器纹样の研究》,吉川弘文馆,1986.
    12.土居淑子:《古代中国の画像石》,同朋社,1986.
    13.杉原たく哉:《汉代画像石じ见うれゐ胡人の诸相——胡汉交战图を中心じ》,《早稻田大学文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别册》14集,1987.
    14.林巳奈夫:《汉代の神神》,臨川書店,1989.
    15.佐原康夫:《汉代祠堂画像考》,《东方学报》京都版第63册,1991.
    16.关野贞:《支那山东省りれけゐ汉代坟墓の表饰》.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大学纪要:第八册一号,1996.
    17.佐竹靖彦:《汉代坟墓祭祀画像における天上世界、人间世界、地下世界――その1、壁玉像、门阙像、车马行列》《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2001.
    18.林巳奈夫:《神と兽(けもの)の纹样学:中国古代の神がみ》,吉川弘文館,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