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传统的徐州城市是军事重镇和地区政治中心,军事因素和政治因素对徐州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起着主导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动,徐州逐渐由传统军事中心和区域政治中心城市向近代工商业城市转变,其经济功能在缓慢增强。近代的徐州城市政治、军事色彩极为浓厚,长期保存着大量的传统因素。交通的变革,是徐州城市近代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区域经济社会的长期落后、城市经济发展的滞后、灾荒战乱不断、教育的变革以及交通工具的嬗变都是影响徐州城市缓慢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从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变动、经济结构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嬗变等方面考察近代徐州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以探索徐州城市从传统到近代的缓慢转变的根源所在。
     本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条件与环境的变动来考察近代徐州城市发展演变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变动方面来考察近代徐州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传统徐州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为徐州城市的近代社会变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山环水绕的地形地貌奠定了徐州城市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传统经济发展的状况既为近代徐州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基础,又影响着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第二章着力探讨了徐州近代交通的变革。交通条件的变革是近代徐州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一种重要的推动力。交通变革本身是徐州近代社会变迁的较为突出的表现。而更为重要的是,近代交通条件的变化,带来了徐州近代生存环境的深刻变动,从而引发了徐州城市社会的急剧变动。而近代化的交通体系的形成则得益于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修筑与通车。近代徐州公路的建设相比较苏南地区较晚,而且发展较为落后。尽管如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徐州与徐属各地的联系,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徐州同江苏其他地区以及与周边邻省地区如山东、河南、安徽之间交通环境。值得注意的是,直到1920年代中期,徐州新式交通枢纽地位才真正形成。因此,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徐州城市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从城市经济角度来考察徐州近代城市社会发展与变迁。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近代徐州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近代徐州城市的发展已不再仅仅以政治和军事需要与否为首要前提,工商业的发展需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
     第三章阐述了近代工业的发展演变,着重分析了近代徐州工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影响近代徐州城市工业发展的因素。徐州城市的经济工业的转型体现着传统经济结构的胎记。近代徐州工业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无论是手工业,还是近代工业主要是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工业结构明显不合理,数量和规模都是很有限。产品主要是销往所在区域,原料大量是来自于徐州所在的区域。区域经济的落后,社会发展的滞后,不能从资源和市场上为徐州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决定着徐州工业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工业化的缺失,导致徐州城市发展基础薄弱。
     第四章深入探究了近代徐州传统商业向近代商业的转变及其特点。近代徐州逐渐朝商业化城市方向转变。这种转变的主要表现在城市商业结构的变动,商业组织的革新,商人地位的提高等。近代徐州商业活动日益频繁,百货公司等新式商业不断兴起,商业范围逐渐扩大,经营形式逐渐走向近代化。而商业组织的革新则是城市社会变动的突出表现,主要就是新式商业组织即商会的成立,并在城市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探讨了近代徐州城市金融业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近代传统金融业,如钱庄、典当等行业长期存在,并在1930年代以前在徐州金融业中占据优势地位,发挥着调节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的重要作用。而新式银行业发展在徐州是缓慢的,直到1930年代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对金融业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强。近代徐州工业不发达,使徐州金融业无法找到较强的工业资本作为坚定的基础,而只能较多地与城市商业资本结合起来,因而具有较强的投机性和冒险性。1933年的徐州金融风潮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例证。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从城市社会文化与社会生活方面来探讨近代徐州城市社会变迁及其原因。本文并没有罗列城市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是选择了较好体现近代徐州城市社会文化和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的若干主题,如城市教育、城市物质文化(交通工具)、城市社会灾乱及社会救助。这些方面既是近代徐州城市社会变迁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影响近代徐州城市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从灾害、城市社会救助角度来说明近代徐州城市社会变迁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灾害、战乱对近代徐州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代灾害、战乱连绵不断,使徐州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水涝和兵灾对徐州影响最为严重。灾害频繁,持续时间长,危害大。在灾乱救助中,徐州城市的社会救助功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传统救助体系瓦解后,近代社会救助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慈善组织呈现出多样化,参与社会救助的成员更为广泛。地方政府对城市社会救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但政府的作用还是受到资金和官员腐败等因素的影响。民间社会力量在社会救助中得以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显示其在城市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影响力。徐州近代社会救助事业的发达,其实反映了徐州城市社会存在深刻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徐州城市发展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七章讨论了近代徐州城市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城市教育在近代徐州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发展特色。中小学教育发展较快,师范教育的发展较为突出,大学教育相当微弱,而社会教育的发展,则是近代徐州教育的一大亮点,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教育经费的困乏使得近代徐州教育发展滞后,以至于不能为徐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教育因素是徐州与发达城市之间存在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
     第八章以交通工具的演变为中心来考察近代徐州城市物质文化嬗变的轨迹及特点,并探讨了交通工具的演变与徐州城市的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近代徐州城里出现过轿子、小车、人力车等交通工具,并且成为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而西洋马车没有出现,其他先进的新式交通工具如汽车等在徐州古城没有得到迅速发展,始终没有成为徐州市内交通的主力,与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明显存在着差异。交通工具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近代徐州城市发展。
     近代徐州城市社会的演变是一种多向度的复杂过程,体现为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复杂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过程,推动着近代徐州城市社会的不断发展。
The object of this essay is the city of Xuzhou in modern history. To supply or prove this study, this essay draws on some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local records, data of culture and history which is published recently. Meanwhile, the essay references some interrelated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ome othe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t also surveys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changes in modern Xuzhou, so it can show the history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Xuzhou more clearly, and we can have a clear cognition of the traits and the laws that the modern city how to develop and change.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made up of eight chapters in all. Part One deals with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the changes of environment, investigating the basis and the premise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in modern Xuzhou.
     Chapter One investigates the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in Xuzhou, which is on the view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humanities. The changes of environment and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humanities limit the modern changes in Xuzhou. The area which is embraced by hills and rivers makes itself to be the important military-strategic position. Xuzhou has been the capital of the Zhuhou's kingdom for 800 years in history. Although it experienced the wars and floods later, it can be reserved and continued, so we can't say that it doesn't have the major connections with the superior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the important socio-political status.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traffic in Xuzhou.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ffic conditions is the main catalyst or impetu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s, and itself is also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social changes in modern Xuzhou. But most importantly, the changes of modern traffic conditions bring the changes of living environment in modern history in Xuzhou, thus it effects and triggers drastic changes of urban community in Xuzhou. the decline of water transport made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in modern history.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traffic system benefit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inpu and Longhai railways. In modern history, alth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s in Xuzhou is behind the south Jiangsu province, it has lai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roads development after 1949 with the efforts of the government. The roads have enhanc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city and its county, it also improved the traffic environment of Xuzhou, the other city in Jiangsu and the neighbor province such as Shandong, Henan, Anhui and so on, so it developed the modern commerce and industry in Xuzhou to a certain extent.
     Part Two 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urban community on the views of urban economy in modern Xuzhou.
     Chapter Three elaborates the changes of modern industry, analyses the traits of modern industr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odern urban industry's development in Xuzhou.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industry embodies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The changes of modern industry are the process of coexistence and fus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factors. The coal mine was mined and operated in 1882, then there was a unprecedented factor in urban economy, which was called the modern industry. It marks the begi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y in Xuzhou. But the modern industry developed slow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it in urban economy was very small.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ity lacked the industrial base, it limited the attractions and the radiations of urban economy. This i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many small and medium cities in modern history.
     Chapter Four deeply studies the changes of urban business in modern Xuzhou. The size of the city, its advantageou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raffic condition and adequate resources made Xuzhou become the commercial city from the year 1911. In modern history, the commercial activities increased frequently, new business arose continuously, the scope of business enlarged gradually. However,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urban social changes was the innovation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s, that is to say, the new business organizations which were called Chamber of Commerce undertook the new tasks.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and feature of urban financial industry in modern Xuzhou.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financial industry included the existence of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such as qianzhuang and pawnage) for a long time, which had held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important roles of adjusting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residents' livings in Xuzhou before 1930s. Bu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anking was slow, it took the dominant position gradually until 1930. it fully showed that the government's control over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as strengthened continuously. The essay also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s development in modern Xuzhou.
     Part Three is about the changes of modern urban social culture and life in Xuzhou.
     Chapter Six deals with the disasters in modern history of the city and their features, analyzing the reasons of them. The disasters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ity space, community management, social relief and so on. Facing the disaster, the function of social relief had a major convers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power of civil community changed in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he social relief reversely, it reflected the profound changes of the urban community from the view of other side.
     Chapter Seven discus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in Xuzhou.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ducation ha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modern history, and it included some contents and features of the other city's modern education too. It reflected the tortuous road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The urban education in modern history had experienced the changing course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the changes had not only the common traits of the other city's education, but also its own features.
     Chapter Eight focu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ffic tools, analyzing the trajectory and trait of urban material culture, discuss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ffic tools and urban social changes in modern Xuzhou. It reflects the traits of urban social changes in Xuzhou on the other side. Traffic tools are the major contents of the changes of urban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ion from the tradition to the modernity in Xuzhou, the urban traffic tools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traffic tools and adapted the inherent law of the new products in new times. The changes of it reflect the trajectory and trai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Xuzhou.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Xuzhou is a kind of a multi-dimensional complex procession. It embodi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ws and the olds, the tradition and the modernity. The interaction promote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community. This essay do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environment, business and industry,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so on in this city, in order to show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ts reasons of this ancient city in the modern history.
引文
[1]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鲍德威:《中国的都市变迁:山东济南的政治与发展(1890-1949)》,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3]魏斐德:《上海的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5]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王笛著,李德英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梁元生著,陈同译:《上海道台:研究转变中社会之连系人物,1843-189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马丁:《上海青帮:1919-1937年的政治与有组织犯罪》,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另参见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编:《中国近现代城市史论文索引》,《城市史研究》第13-14辑。
    [2]参见何一民、曾进:《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3]张仲礼等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4]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茅家琦等著:《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中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7]何一民:《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沈毅:《近代大连城市经济研究》,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9]陈荣华、何友良:《九江通商口岸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0]李玉:《长沙的近代化启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赵明奇主编:《徐州自然灾害史》,气象出版社,1994年版。
    [3]刘怀中编著:《古今征战在徐州》,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4]邓毓昆、李银德:《徐州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江苏地方史研究室编:《江苏城市地理》,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年版。
    [6]余明侠:《左宗棠和徐州近代化煤矿》,《史林》,1987年第1期;《抗日战争时期的徐州煤矿》,《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7]孙海泉:《胡思燮父子与徐州煤矿的现代化》,《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2期。
    [8]余明侠:《晚清时期(1882-1911)徐州近代工业发展概述》,《学海》,2000年1期。
    [9]蔡云辉:《战争与中国近代衰落城市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6月。
    [1]李大坤:《徐州报业春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8页。
    [1]万灵:《常州的近代化道路:江南非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的个案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2]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晋)司马彪撰:《后汉书》,卷四《和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
    [2]李长傅编著:《江苏省地志》,台北呈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据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影印,1983年版。
    [1]参见肖爱玲:《徐州城市地理浅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5月。
    [2]何一民:《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3](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注》,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4]陈怀荃著:《黄牛集》,安徽教育出版杜,2000年版,第109页。
    [5](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卷二十三《获水注》,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6]《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山川考》。
    [1]《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建置考》。
    [2]《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建置考》。
    [3]《铜山县志》(民国十五年刊),卷十《建置考》上。
    [4]《铜山县志》(民国十五年刊),卷十《建置考》上。
    [1]《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建置考》。
    [2](明)宋濂等撰:《元史》,卷四十三《顺帝纪》,中华书局,1976年版。
    [3]《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建置考》。
    [4]《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三《河防考》。
    [1]《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建置考》。
    [2]《同治徐州府志》,卷十八《古迹考》,卷十五《学校考》。
    [1]陈仲言:《徐州旧事四题》,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3期,第34页。
    [1]陈德新:《伸展着的城区道路》,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1期,第5页。
    [2]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11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中华书局,2005年版。
    [2]萧国钧:《春秋至秦汉之都市发展》,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2页。
    [3](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八《魏书·陶谦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
    [4](梁)沈约著:《宋书》,卷六十四《何承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5](梁)沈约著:《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四十四《薛野腊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1]吴怀连:《农村社会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96页。
    [2]刘定汉:《当代中国的江苏》第四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6-387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2005年版。
    [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223页。
    [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五八《张建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4]顾祖禹:《读史方典纪要)卷二十九《江南·徐州》,中华书局,1955年版。
    [1]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5页。
    [2]清末光绪30年12月22日,清廷正式宣布设立江淮省。见王先谦著:《光绪东华录》,台北:大通书局,1984版,第5265页。
    [3]《东方杂志》,卷2第6期,第71-72页。
    [4]有学者对战争与徐州城市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如蔡云辉的《战争与近代衰落城市研究》中专门探究了战争对徐州城市的影响,但文中的观点认为战争造成了徐州城市的阶段性的衰落,这值得商榷。战争不仅对徐州城市造成了一些灾难,或者说制约了徐州城市的发展,但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徐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以至于提高了徐州城市的政治、军事地位。
    [1](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58页。
    [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29《江南·徐州》,中华书局,1955年版。
    [3]清《德宗实录》,卷488,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7册,第913页。
    [4]见毛泽东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碑文》。
    [1]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83页,隗瀛涛认为,交通沿线形成的城市,往往是一些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虽然也有一些纯属或兼属经济中心的城市,但在封建自然经济的制约下,为数不多。
    [1]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页。
    [2]白寿彝:《中国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影印版,第211页。
    [3]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9页。
    [1]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的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0页
    [1]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6页
    [2]胡涣庸等编著:《中国人口地理》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6页。
    [3]《铜山县志》(民国十五年刊),卷十四《河防考》。
    [1](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卷二十二《渠水注》,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1]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2]《铜山县志》(民国十五年刊),卷十四《河防考》。
    [1]《铜山县志》(民国十五年刊),卷十四《河防考》。
    [2]《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三《河防考》。
    [1]陈峰:《漕运与古代社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2]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1](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九十三《河渠志》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
    [2]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3](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758页。
    [4]冠冠:《略述古代徐州的漕运和驿站》,载《徐州史志》,1986年第2期,第31页。
    [1]《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三《河防考》。
    [2]史念海:《秦汉时代国内都会之分布及其交通之路线》,《文史杂志》第三卷1,2期合刊,1944年1月。
    [1]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2]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第459页。
    [3]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465页。
    [4]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第463页。
    [5]《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688、689“兵部、邮政、驿程”。
    [1]《孟子注疏》,卷三《孟子·公孙丑上》,中华书局,1957年版。
    [1]《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唐纪·懿宗咸通八年》
    [2](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一百六十三《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
    [3]1141年徐州划归金朝。
    [4]参见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5](明)宋濂等撰:《元史》,卷一百一《兵四·站赤》,中华书局,1976年版。
    [6]《同治徐州府志》,卷十六《建置考》。
    [1]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1编交通第3章水道,台北宗青图书出版公司,1933年版,第157-158页。
    [2]耿继信:《三河一湖的变迁及解放后治理情况》,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9辑,第66页。
    [1]余明侠:《徐州煤矿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2]参见本文第四章有关部分。
    [3]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88页。
    [4]孙敬之主编:《中国经济地理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91页。
    [5]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4页。
    [1]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89页。
    [2]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第791页
    [3]清《德宗实录》,卷425,第24页:卷432,第15页。
    [4]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31页。
    [1]清《德宗实录》,卷442,第13-14页。
    [2]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编著:《海防档》,铁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第570页。
    [3]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编著:《海防档》,铁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第522-563页。
    [4]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编著:《海防档》,铁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第550-563页
    [5]清《德宗实录》,卷584,第10页。《政治官报》,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十九日,补上年,第9-12页。
    [6]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95页
    [7]1910年,津浦铁路修筑半成之时,资本短缺,于同年9月遂起第二次四百万磅之借款。见(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1编交通第1章铁路,第17页。
    [8]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93页。
    [9](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1编交通第1章铁路,第17页。
    [1]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07-1008页。
    [2]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144页。
    [3](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1编交通第1章铁路,第19页。
    [1](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1编交通第1章铁路。汴洛铁路1909年12月,洛阳郑州段工程完工,于翌年一月通车营业。洛潼线为河南铁路公司多创办,因募资不易,进行维艰,改由洛潼铁路公司办理,集资金334万元。于1910年兴工,仅筑成洛阳义昌间一段,即告停工。归并陇海铁路后,继续兴工。
    [2]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7页。
    [1]孙茂洪:《近代徐州的公路建设》,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4期,第40页。
    [2]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8-129页。
    [3]孙茂洪:《近代徐州的公路建设》,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4期,第40页。
    [1](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1编交通第2章公路,台北:宗青图书出版公司,1933年,第39页。
    [1]王维驷:《江苏北部各县交通调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号398-8618。
    [1]《铜山县公路材料》(1947年),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乙-1611。
    [2]种衍奎:《津浦、陇海两铁路的修筑及其对徐海地区经济的影响》,载《江苏近现代经济史文集》,江苏省中国现代史学会编,1983年,第235页。
    [1]陈果夫:《江苏省政情述要(民国二十年十月至民国二十五年五月)》,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2]陈果夫:《江苏省政情述要(民国二十年十月至民国二十五年五月)》,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陈德新:《伸展着的城区交通》,载《徐州史志》,1987年1期,第5页。
    [2]张冠增:《城市发展概论》,中国铁路出版社,1998版,第222页。
    [1](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1编交通第2章公路,第60页。
    [2]许政洋:《徐州运输业发展史略》,载《徐州史志》,1986年4期,第34页。
    [3]许政洋:《徐州运输业发展史略》,载《徐州史志》,1986年4期,第35页。
    [1]徐州市交通局编:《徐州交通志》(未刊稿),徐州市地方史办公室档案室藏,第153页。
    [2]引自种衍奎:《津浦、陇海两铁路的修筑及其对徐海地区经济的影响》,载《江苏近现代经济史文集》,江苏省中国现代史学会编,1983年,第235页。
    [3](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0编金融机关第1章银行业,第33页。
    [1]杨荫凯、金风君:《交通技术创新与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应演变》,《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第1期。
    [2]据《中国历史地图集》上册第272页图简绘而成。引自曹洪涛、刘金声:《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页。
    [1]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页。
    [2]曹洪涛、刘金声:《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1]赵耀煌、董玉岭:《大同街上话沧桑》,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61页。
    [1]王守中:《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4页
    [2]《民国邳志》,卷24《物产》。
    [3]《嘉庆萧县志》,卷2《风俗》。
    [4]《光绪睢宁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
    [5]《嘉庆萧县志》,卷2《风俗》。
    [6]余明侠:《晚清时期(1882-1911)徐州近代工业发展概述》,《学海》,2000年1期。
    [1]茅家琦等著:《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中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
    [1]董玉岭整理:《徐州解放前的酿酒及榨油业》,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1页。
    [2]董玉岭整理:《徐州解放前的酿酒及榨油业》,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1页。
    [1]这里只收集了规模较大的几家槽坊有关资料。
    [2](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8编工业第3章榨油业,第335页。
    [1]沈华甫整理:《徐州解放前的竹器业》,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29页。
    [2]沈华甫整理:《徐州解放前的竹器业》,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31页。
    [1]《全本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38页。
    [2]余明侠:《晚清时期(1882-1911)徐州近代工业发展概述》,《学海》,2000年1期。
    [1]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1]江苏省实业厅编:《中华民国商业档案资料汇编》第一卷(下),第664页。
    [1]张瑞样:《徐州私营肠衣业概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32-135页。
    [2](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8编工业第2章饮食品工业第14节肠衣业,第64页。
    [3]张瑞样:《徐州私营肠衣业概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32-135页。
    [1]胡碧澄:《灌叟撮记》,第11页。
    [2]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5页。
    [3]胡恩燮:《煤说》,载《白下愚园集》卷8。
    [1]张怡祖编:《张季子九录》,政闻录卷三,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103-107页。
    [2]张怡祖编:《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四,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
    [3]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4]张謇:《徐州建行省议》,《东方杂志》,卷1第3期,第35-36页。
    [5]刘定汉:《当代中国的江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9页。
    [1]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65页。
    [2](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4编商埠及都会第7章铜山,第79页。
    [1]关于徐州近代煤矿史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余明侠先生所著的《徐州煤矿史》作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
    [2]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6页。
    [1]《申报》1883年3月24日(清光绪九年二月十六日)。
    [2]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6页。
    [3]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8页。
    [1]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8页。
    [1]孙越琦:《津浦铁路沿线煤矿调查报告》,第136页。
    [1]余明侠:《徐州煤矿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7页。
    [2]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刘鸿生企业史料》(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6页。
    [3]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刘鸿生企业史料》(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6页。
    [1]郭景山:《杨树诚与徐州宝兴面粉厂》,《徐州文史资料》,第13辑,第145页。
    [2]郭景山:《杨树诚与徐州宝兴面粉厂》,《徐州文史资料》,第13辑,第146-147页。
    [3]“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97页。
    [4]郭景山:《杨树诚与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3辑,第146页。
    [5]江苏省粮食局编:《江苏粮食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23页。
    [1]邢鉴泉:《回忆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94页。
    [2]邢鉴泉:《回忆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95页。
    [3](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8编工业第2章食品加工业第13节制蛋业,第537页。
    [1]《工商公报》第1卷第8期,《专载》第1-2页。
    [2](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8编工业第2章食品加工业第13节制蛋业,第539页。
    [3]张慕康:《解放前徐州蛋品工业》,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110页。
    [4]赵攸之:《解放前徐州电力事业之概况》,载《徐州文史资料》,第8辑,第149页。
    [1]赵攸之:《解放前徐州电力事业之概况》,载《徐州文史资料》,第8辑,第149页。
    [2]陈仲言:《清末民国时期徐州社会大观》,《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80页。
    [3]“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95页。
    [4](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8编工业第3章化学工业第12节制革业,第726页。
    [1]据1933年实业部编制的《中国实业志》(江苏省)记载,中原皮厂资金为2000元,新新皮厂为1200元,新华制革厂为1000元。
    [2]“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137页。
    [1]“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137页。
    [1]《铜山县工商材料》,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乙-4038。
    [1]参见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1]参见余明侠:《晚清时期(1882-1911)徐州近代工业发展概述》,《学海》,2000年1期。
    [2]邢鉴泉:《回忆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102页。
    [1]郭景山:《杨树诚与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3辑,156页。
    [2](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8编工业第4章机器五金业,第817页。
    [3]《铜山县工商材料》,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乙-4038。
    [1]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599页。
    [2]蔡云辉:《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
    [3]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4]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702页。
    [5]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95页。
    [1]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史纲”课题组:《江苏史纲》,(近代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11-412页。
    [2]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23页
    [3]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31页
    [1]参见蔡云辉:《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2]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05页。
    [1]蔡云辉:《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2]姜新:《漫长的序曲--江苏铁路初探》,《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3]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董玉岭:《徐州解放前的酿酒及榨油业》,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46页
    [2]邢鉴泉:《回忆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99页。
    [1]《铜山县工商材料》,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乙-4038。
    [2]参见姜新:《苏北近代工业起步的历史机遇与战略选择》,《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3]彭安玉:《近代江苏市镇化初探》,《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1]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1]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1页。
    [2]关于商业与城市社会的关系,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三联书店,1996年版: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吴寿彭:《逗留于农村经济时代的徐海各属》,《东方杂志》,卷27第6期,第74页。
    [1]吴寿彭:《逗留于农村经济时代的徐海各属》,《东方杂志》,卷27第6期,第74页。
    [2]《1934年度江苏各县商业调查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为422-4-99。
    [3]吴寿彭:《逗留于农村经济时代的徐海各属》,载《东方杂志》,卷27第6期,第75页。
    [1]赵耀煌:《春发正药店发展史》,载《铜山文史资料》,第6辑,第79页。
    [2]赵耀煌:《晓市始末》,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5辑,第239-241页。
    [1](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4编商埠及都会第7章铜山,第87页。
    [2]陈果夫:《江苏省政情述要(民国二十年十月至民国二十五年五月)》,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3]陈果夫:《江苏省政情述要(民国二十年十月至民国二十五年五月)》,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22页。
    [2]“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70页。
    [1]耿继信:《解放前徐州中央银行和全市金融业概况》,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67页。
    [2](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4编商埠及都会第7章铜山,第87页。
    [1]《徐州商业登记》(1948),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16-乙-3624。
    [2]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21页。
    [1](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4编商埠及都会第7章铜山,第88-89页。
    [2](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5编农林牧副第2章麦。小麦行销县外,主要是为制粉,其麸皮作为调味原料,因此小麦行销地点,往往集中于面粉厂荟集之区。江苏面粉厂集中上海,无锡次之,他处决少,所以上海居小麦市场之中心。无锡为数不大,且常有由上海转口者。其他各处,数更为零星也。
    [1]邢鉴泉:《回忆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94页。
    [2](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5编农林牧副第2章麦,第63页。
    [1]殷惟龢:《江苏六十一县志》,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2页。
    [2](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5编农林畜牧第7章棉,第151页。
    [1](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5编农林畜牧第14章畜产,第394页。
    [1]李家惠:《徐州著名商店--李同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72页。
    [2]陈仲言:《清末民国时期徐州社会大观》,《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85页。
    [3]苗逵升:《徐州天成百货公司》,载《徐州文史资料》,第4辑,第79页。苗逵升在1934年考入天成百货公司当练习生,直到1938年。
    [1]赵耀煌、董玉岭:《大同街上话沧桑》,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58-59页。
    [2]总公司均设在上海,分公司设在南京、青岛等地。
    [3]董玉岭整理:《徐州解放前的煤油业》,载《徐州文史资料》,第9辑,第139页。
    [1]陈仲言:《徐州商会组织简史》,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76页。
    [2]《徐州商业登记》(1948),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16-乙-3624。
    [3]“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149页。
    [4]常宗虎:《南通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6页。
    [1]赵耀煌、董玉岭:《大同街上话沧桑》,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58-59页。
    [2]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24-925页。
    [3]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3页。
    [4]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1]董玉岭、赵耀煌:《近代徐州的专业街》,载《徐州史志》,1986年第4期,第41页。
    [1]董玉岭、赵耀煌:《近代徐州的专业街》,载《徐州史志》,1986年第4期,第42页。
    [2]“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94页。
    [3]陈仲言:《清末民国时期徐州社会大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88页。
    [1]董玉岭:《晓市回忆录》,载《徐州史志》1990年1-2期,第31-32页。
    [2]陈仲言:《清末民国时期徐州社会大观》,《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77页。
    [1]冯姬等口述,董玉岭整理:《徐州钟表业的过去》,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2期,第8页。
    [2]冯姬等口述,董玉岭整理:《徐州钟表业的过去》,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2期,第9页。
    [3]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版,第51页。
    [4]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27页。
    [5]《江苏省志·商业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商业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容浪:《山西会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7]光绪《重修山西会馆碑记》。见《全本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29页。
    [1]徐州医药站编志办公室:《彭城第一家--记普太和药房》,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4期,第12页。
    [2]戴一峰:《区域性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21页。
    [3]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版,第51页。
    [4]《支那经济全书》辑4,第77-79页。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84年,第424页。
    [5]徐州市金融志编纂委员会:《徐州金融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页。截至1934年,原有钱业公会会员先后歇业10家,仅存会员6家。
    [1]沈华甫:《徐州理发业话旧》,载《徐州史志》,1986年第4期,第32页。
    [1]《江苏省志·商业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商业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3]“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94页。
    [4]陈果夫:《江苏省政情述要(民国二十年十月至民国二十五年五月)》,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5]《张文襄公全集》,卷42,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2页。
    [6]张怡祖编:《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1,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1]《东方杂志》,卷1第1期,第231-232页。
    [2]徐州、松江各有一商会经费收入数不明,总数于原书总数略差。
    [3]虞和平:《商会与早期中国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6页。
    [1]《支那经济全书》,第4辑,第6页。光绪32年2月8日,商埠续定章程,见《商务官报》,卷1,第25-26页。
    [2]《东方杂志》,卷1第1期,第231-232页。
    [3]《铜山县商会》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号422-4-8728。
    [1]“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70页
    [2]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233页。
    [3]《东方杂志》,卷2第2期,第3403页。卷3第8期,第7370页。
    [4]上海《时报》,宣统2年8月15日。
    [5]上海《时报》,民国4年3月3日。
    [1]陈仲言:《徐州商会组织简史》,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78页。
    [2]陈仲言:《徐州旧事四题》,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3期,第34页。
    [3]《铜山县商会》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号422-4-8728。
    [1]陈仲言:《徐州商会组织简史》,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81页。
    [2]《铜山县商会》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号322-4-8728。
    [1]《铜山县商会》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号422-4-8728。
    [2]陈仲言:《徐州商会组织简史》,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79页。
    [3]徐州市商会理事长黄乐山的电文(1946年8月21日)。“为电转请财政部指定中中交农四行在徐办理工商业低利贷款及货物短期押贷并拨款建设徐自来水由”,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3624。
    [1]“为电转请财政部指定中中交农四行在徐办理工商业低利贷款及货物短期押贷并拨款建设徐自来水由”(1946年8月21日),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3624。
    [2]“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68页。
    [3]回忆者系解放前中央银行徐州分行的职员耿继信。见《徐州文史资料》,第21辑,第111页。
    [1]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23页。
    [2]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22-923页。
    [3]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4]“为转请救济本市工商业祈鉴核由”(1946年10月3日),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3624。
    [1]赵津:《中国近代经济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1](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0编第2章钱庄业,第38页。
    [2]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84年,第325页。
    [1](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0编金融机关第2章钱庄业,第67页。
    [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60页。
    [2]徐叔安:《抗战以前徐州的银钱业略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42页。
    [3]徐叔安:《抗战以前徐州的银钱业略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46页。
    [1]徐州市金融志编纂委员会:《徐州金融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2]徐叔安:《抗战以前徐州的银钱业略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43页。
    [3]徐州市金融志编纂委员会:《徐州金融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1]其经理为杨雁书。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即歇业。见徐叔安:《抗战以前徐州的银钱业略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147页。
    [1]徐叔安等:《抗战以前徐州银钱业略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43页。
    [2]熊月之:《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3](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9编特种商业第1章押当业,第1-2页。
    [1]《徐州典当业调查》(1946年),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16-乙-3520。
    [2]“朝奉”这一称谓的由来,是因在封建社会里开当铺,须要得到朝廷核准,所谓“奉者一一经办”。
    [3]董玉岭:《铜山县的当典业》,载《铜山文史资料》,第7辑,第90页。
    [4]江苏省原有500余家,今仅300余家。
    [5]小田:《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1]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243页。
    [2]《清朝续文献通考》,卷65,考8215。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二编,民国大学出版社,1925年版,第126-127页。
    [3]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6页。
    [1](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0编金融机关第1章银行业,第1页。
    [2]《中国金融年鉴(民国二十八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3](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2编经济概况第2章农业经济,第76页。
    [4]徐叔安等:《抗战以前徐州银钱业略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45页。
    [1](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10编金融机关第1章银行业,第33页。
    [2]徐叔安等:《抗战以前徐州银钱业略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48页。
    [3]据有关记载,交通银行徐州分行开办于1920年代后期。见徐叔安等:《抗战以前徐州银钱业略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46页。
    [1]《中国县银行年鉴(民国三十七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13页。关于徐州市银行的成立时间,后有人回忆为1946年4月20日。
    [2]《徐州市银楼业》(1947年),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16-乙-3513。
    [1]耿继信:《解放前徐州中央银行和全市金融业概况》,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64-166页。
    [2]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3]耿继信:《解放前徐州中央银行和全市金融业概况》,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68页。
    [4]《中国县银行年鉴(民国三十七年)》,文海出班社,1983年版,第14页。
    [5]耿继信:《解放前徐州中央银行和全市金融业概况》,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69页。
    [1]1943年即在徐州开办,经理为吕相臣。
    [1]耿继信:《解放前徐州中央银行和全市金融业概况》,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64页。
    [2]张绍棠:《抗战后的金融业》,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4期,第6-7页。
    [3]《徐州市银楼业》(1947年),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16-乙-3513。
    [4]《中国县银行年鉴(民国三十七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13页。
    [5]邢鉴泉:《回忆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96页。
    [1]蔡笑萍:《徐州市银行概况》,载《徐卅文史资料》,第7辑,第158页。
    [2](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2编经济概况第6章各县货币,第129页。
    [3]韩席筹等:《徐州光复前后》,载《徐卅文史资料》,第4辑,第11页。
    [1]徐叔安等:《抗战以前徐州银钱业略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48-150页。
    [2]王孝通:《中国商业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22-223页。
    [3]徐叔安等:《抗战以前徐州银钱业略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45页。
    [4](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2编经济概况第6章各县货币情形,第130页。
    [1]刘振华:《30年代徐州纸票挤兑风潮》,载《徐州史志》,1990年1-2合辑,第1页。
    [2]《中央日报》,1933年11月17日。
    [3]《申报》,1933年11月26日。
    [4]《申报》,1933年11月22日,11月26日。
    [1]马鸣远:《徐州私营钱庄、商号印发纸币的概况》,载《铜山文史资料》,第4辑,第31-82页。
    [2]马鸣远:《徐州私营钱庄、商号印发纸币的概况》,载《铜山文史资料》,第4辑,第80页。
    [1]徐叔安等:《抗战以前徐州银钱业略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43页。
    [2]刘振华:《30年代徐州纸票挤兑风潮》,载《徐州史志》,1990年第1-2期,第1页。
    [3]刘振华:《30年代徐州纸票挤兑风潮》,载《徐州史志》,1990年第1-2期,第1页。
    [1]汪汉忠:《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34页。
    [2]章友德:《城市灾害学--一种社会学的视角》,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3]《全本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1页。
    [1]赵明奇:《徐州自然灾害史》,气象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2]赵明奇:《徐州自然灾害史》,气象出版社,1994年版,第381页。
    [3]徐近之:《黄淮平原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地理学报》,1955年6月,第21卷第2期。
    [4]《全本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2页。
    [5]武利华:《徐州古代经济概述》,载《徐州史志》,1986年第4期,第25页。
    [6]武利华:《徐州古代经济概述》,载《徐州史志》,1986年第4期,第25页。
    [7]武利华:《徐州古代经济概述》,载《徐州史志》,1986年第4期,第26页。
    [1]《全本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33页。
    [2]《全本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40页。
    [3]参见张红安:《民国时期苏北灾荒及其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4]《苏鲁豫皖省各县1916、1921、1926、1931年水灾调查一览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320-2-52。
    [5]参见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
    [6]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1]《各地农业机关报告灾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437-461。
    [2]《徐州市政》档,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4-1734。
    [3](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八《魏书·陶谦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
    [4](明)宋濂等撰:《元史》,卷四十三《顺帝纪》,中华书局,1976年版。
    [5]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93版,第109页。
    [1]骆美奂:《江苏江北各县的没落--其原因及其救济办法》,《江苏月报》,第1卷,第2期,第69页。
    [2]骆美奂:《江苏江北各县的没落--其原因及其救济办法》,《江苏月报》,第1卷,第2期,第69页。
    [3]高成富:《张勋复辟与徐州》,载《铜山文史资料》,第8辑,第112页。又见韩席筹等:《徐州光复前后》,载《徐州文史资料》,第4辑,第1页。
    [4]《1917年张勋复辟之役所部兵变苏省徐海地方受损请赈有关文件(1917年8月-1918年9月)》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001-2-510。
    [1]《1917年张勋复辟之役所部兵变苏省徐海地方受损请赈有关文件(1917年8月-1918年9月)》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001-2-510。
    [2]《南京王玉树等报告赴徐属各县宣慰商民定武军掠害情形并请将该军改编电》(1917年8月1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011-716。
    [3]《1917年张勋复辟之役所部兵变苏省徐海地方受损请赈有关文件(1917年8月-1918年9月)》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001-2-510。
    [4]《1917年张勋复辟之役所部兵变苏省徐海地方受损请赈有关文件(1917年8月-1918年9月)》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001-2-510。
    [1]《1917年张勋复辟之役所部兵变苏省徐海地方受损请赈有关文件(1917年8月-1918年9月)》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001-2-510。
    [2]陈仲言:《清末民国时期徐州社会大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77页。
    [3]董玉岭:《晓市回忆录》,载《徐州史志》,1990年1-2期,第32-33页。
    [4]“苏北各县灾荒救济案档”(1947年12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0-4151。
    [5]“苏北各县灾荒救济案档”(1947年12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0-4151。
    [1]引自汪汉忠:《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186页。
    [1]《中央日报》,1938年6月11日。
    [2]《大公报》,1931年10月22日。
    [3]《1917年张勋复辟之役所部兵变苏省徐海地方受损请赈有关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棺藏,档案号1001-2-510。
    [4]《申报》,1921年7月10日。
    [1]《全本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28页。
    [2]敖文蔚:《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民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
    [1]王幼颐:《徐州琴书源流》,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2辑,第222页。
    [2]《全本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39页。
    [3]陈果夫:《江苏省政情述要(民国二十年十月至民国二十五年五月)》,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4]陈仲言:《清末民国时期徐州社会大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72页。
    [1]《抗战胜利后徐属地区的施赈工作》,《徐州史志》,年第1-2合辑,第30页。
    [2]《抗战胜利后徐属地区的施赈工作》,《徐州史志》,年第1-2合辑,第31页。
    [3]《抗战胜利后徐属地区的施赈工作》,《徐州史志》,年第1-2合辑,第31页。
    [1]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2]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江苏省铜山县社会救济事业协会》,江苏省档案局藏,档案号1009-乙-518。
    [2]陈仲言:《铜山县水灾救济委员会的始末》,载《铜山文史资料》,第8辑,第26页。
    [3]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4]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1]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2]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2]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143-144页。
    [2]《红会紧要会议》,《申报》1913年7月20日。
    [3]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305页。
    [4]周秋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救护与赈济活动》,《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5]邢鉴泉:《回忆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98页。
    [1]董玉岭整理:《徐州解放前的酿酒及榨油业》,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42页。
    [2]邢鉴泉:《回忆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98页。
    [3]《世界红卐字会中华总会组织工作概要》,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号Q120-04-0002。
    [4]《世界红卐字会中华总会组织工作概要》,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号Q120-04-0002。
    [1]《世界红卐字会慈业工作报告书》,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号Q120-04-00002。《世界红卐字会中华总分会历年办理临时赈济工作一览表》,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号Q120-04-00437。
    [2]《世界红卐字会慈业工作报告书》,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号0120-04-00002。《申报》1928年6月6日。
    [3]陈仲言:《徐州的国货展览与大同街大火》,载《徐州史志》,1988年第4期,第80页
    [4]邢鉴泉:《回忆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97页。
    [1]《全本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40页。
    [2]《全本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40页。
    [3]《全本徐州府志》(新千年整理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45页。
    [4]李庆先:《铜山基督教的过去和现在》,载《铜山文史资料》,第3辑,第53页。
    [5]苏知纯:《琐谈徐州京剧票友》,《徐州文史资料》,第17辑,第148-149页。
    [1]赵耀煌:《徐州市工商联接办的三所小学追忆》,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7辑,第199页。任效勤皈依佛门,法号为德淳,故校名取之为德淳小学。
    [2]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3页。
    [3]任云兰:《民国灾荒与战乱期间天津城市的社会救助(1912-1936年)》,《中国社会经济史》2005年第2期。
    [1]《江河修防纪要》,民国史料丛刊(20),(台)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出版,第71页的“苏北防汛区决口统计表”。
    [1]《中央日报》1935年1月26日。
    [1]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111页。
    [2]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1]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民国23年),甲,第28页。
    [2]《东方杂志》,卷2第7期,第4517页,卷2第9期,第4862页。
    [3]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教育年鉴》(民国23年),甲,第30-31页。《东方杂志》,卷3第5期,第6648页,第11期,第7951页,卷4第9期,第10344页。
    [4]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84年,第232页。
    [5]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民国23年),甲,第33页,附章程。
    [1]《铜山县志》(民国十五年刊本),卷二十六《学校考》。
    [2]《江苏通志稿·学校志》,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34-1323。
    [1]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2]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该校1945年创办于太和。同年,邵鸿勋创办私立树德中学。方先觉创办私立正德中学。鲁同轩创办私立建国中学(由睢宁县私立农业学校改建,校址在宣武路4号。
    [2]关于抗战胜利后徐州市区中学发展原因,可参见“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第103页。
    [1]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关于私塾改良的问题,可参见田正平:《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祁世倬,字汉云,清末举人,曾留学日本。
    [3]张仁善,当时徐州首富,乐善好施。
    [4]稿火费即晚间自习和照明用的灯油费。
    [1]程希庚:《建国前徐州六所师范学校(堂)简史》,《徐州文史资料》第17辑,第160-161页。
    [2]程希庚:《建国前徐州六所师范学校(堂)简史》,《徐州文史资料》第17辑,第185页。
    [1]1923年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改为徐州女子师范学校,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1928年无毕业生。
    [2]徐州沦陷期间日伪1940年2月成立了苏北第一师范学校,1944年2月伪淮海省成立,学校改名为“淮海省立徐州师范学校”。
    [3]程希庚:《建国前徐州六所师范学校(堂)简史》,《徐州文史资料》第17辑,第193页。
    [4]程希庚:《建国前徐州六所师范学校(堂)简史》,《徐州文史资料》第17辑,第161页。
    [1]《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九编,第1096页。
    [2]《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册),第517-571页。
    [3]曹良质等:《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始末》,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4期,第16页。
    [4]陈仲青:《清末民国时期徐州社会大观》,《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99页。
    [1]陈仲言:《清末民国时期徐州社会大观》,《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99页。
    [2]曹良质等:《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始末》,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4期,第16页。
    [3]徐毓生:《抗战前的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76-78页。徐毓生为教导部主任。
    [1]张绍堂:《回忆徐州三十年代的公共图书馆》,《徐州文史资料》,第16辑,第141页。
    [2]胡骥如等:《普育书局与五洲大药房》,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94页。
    [3]张绍堂:《回忆徐州三十年代的公共图书馆》,《徐州文史资料》,第16辑,第148页。
    [4]陈仲言:《清末民国时期徐州社会大观》,《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99页。
    [5]陈果夫:《江苏省政情述要(民国二十年十月至民国二十五年五月)》,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2]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3]王懋功:《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萧金:《辛亥革命对铜山的影响》,载《铜山文史资料》,第2辑,第16页。
    [2]萧金:《辛亥革命对铜山的影响》,载《铜山文史资料》,第2辑,第17页。
    [3]参见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1]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852页。
    [2]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853页。
    [1]《江苏》,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21页。
    [2]《徐州教育志》(1991年未刊稿),徐州地方史志办公室档案室藏,第11页。
    [1]董玉岭:《铜山县长卖徐州城垣经过》,载《铜山文史资料》,第4辑,第40页。
    [2]《徐州教育志》(1991年未刊稿),徐州地方史志办公室档案室藏,第15页。
    [3]徐州教育志办公室:《徐州学前和初等教育巡览》,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1期,第39页。
    [4]曹良质:《旧时代教师清贫生活考查》,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3期,第31页。
    [5]曹良质:《旧时代教师清贫生活考查》,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3期,第31页。
    [1]江苏省警官学校:《江苏省人文地理》,出版年代不详,第100页。引自汪汉忠:《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1]《铜山县志》(民国十五年刊本)卷二十六《学校考》。
    [2]陆保伦:《晚清徐州留日知识分子简述》,《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26-127页
    [1]陆保伦:《晚清徐州留日知识分子简述》,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29页。
    [2]吴书锦:《爱国志士韩元方》,载《铜山文史资料》,第3辑,第86页。
    [3]吴书锦:《爱国志士韩元方》,载《铜山文史资料》,第3辑,第88页。
    [4]陆保伦:《徐州明清教育》,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97页。
    [1]参见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152页。
    [1]参见王印焕:《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分析》,《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邱国盛:《从人力车看近代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3期;《人力车与近代城市公共交通的演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4期:《北京人力车夫研究》,《历史档案》2003年第1期;以及刘海岩:《电车、公共交通与近代天津城市的发展》,《史林》2006年3期。
    [2]David Strand:Rickshaw Beijing:City People andPolitics in the 1920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3]王瑞芳,《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参见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页。
    [2]《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建置考》。
    [1]陈德新:《徐州城市交通历史演变与发展》,载《徐州史志》,1989年第3-4期,第92页。
    [2]陈德新:《徐州城市交通历史演变与发展》,载《徐州史志》,1989年第3-4期,第92页。
    [3]参见张耀宗:《徐州“杠行”头领苑玉春》,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15页。
    [4]江苏省徐州市交通局编史办公室:《徐州交通志》(未刊),徐州史志办档案室藏,第142页。
    [5]《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关于徐州制粉工业立地调查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057-683。
    [6]郭景山:《杨树诫与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3辑,第164页。
    [7]王维驷:《江苏北部各县交通调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398-8618。
    [1]孙茂洪:《淮海战役中的徐州支前运输》,载《徐州史志》,1986年4期,第47页。
    [2]孙茂洪:《淮海战役中的徐州支前运输》,载《徐州史志》,1986年4期,第47页。
    [3]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851页。
    [4]孙茂洪:《淮海战役中的徐州支前运输》,载《徐州史志》,1986年4期,第47页。
    [5]董玉岭:《赶毛驴小考》,载《铜山文史资料》,第5辑,第160页。
    [1]张耀宗:《徐州“杠行”头领苑玉春》,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4辑,第116页。
    [2]董玉岭:《赶毛驴小考》,载《铜山文史资料》第5辑,第156页。
    [3]江苏省徐州市交通局编史办公室:《徐州交通志》(未刊),徐州史志办档案室藏,第94页。
    [4]参见董玉岭:《赶毛驴小考》,载《铜山文史资料》第5辑,第157页。
    [5]江苏省徐州市交通局编史办公室:《徐州交通志》(未刊),徐州史志办档案室藏,第94页。
    [6]董玉岭:《赶毛驴小考》,载《铜山文史资料》第5辑,第159页。
    [7]董玉岭:《赶毛驴小考》,载《铜山文史资料》第5辑,第160页。
    [1]董玉岭:《铜山的人力车》,载《铜山文史资料》,第10辑,第128页。按,这段记载的时间有错误之处,陈调元成为一方军阀,是在1925年以后的事情。
    [2]董玉岭:《铜山的人力车》,载《铜山文史资料》,第10辑,第129页。
    [1]江苏省徐州市交通局编史办公室:《徐州交通志》(未刊),徐州史志办档案室藏,第142页。
    [2]江苏省徐州市交通局编史办公室:《徐州交通志》(未刊),徐州史志办档案室藏,第143页。
    [1]江苏省徐州市交通局编史办公室:《徐州交通志》(未刊),徐州史志办档案室藏,第144页。
    [2]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3]王瑞芳:《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4]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党史编写组:《上海出租汽车人力车工人运动史》,中共党史出版社,第74、79页。
    [1]王笛著、李德英等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2]类似的情况在裴宜理的著作中有很好的论述,参见裴宜理著、刘平译:《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参见江苏省徐州市交通局编史办公室:《徐州交通志》(未刊),徐州史志办档案室藏,第153页。
    [4]王维驷:《江苏北部各县交通调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398-8618。
    [5]江苏省徐州市交通局编史办公室:《徐州交通志》(未刊),徐州史志办档案室藏,第37页
    [6]沙公超:《中国各埠电车交通概况》,《东方杂志》23卷第14期,第47页。
    [1]马广海:《文化人类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1]陈德新:《伸展着的城区道路》,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1期,第5页。
    [2]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848页。
    [3]江苏省徐州市交通局编史办公室:《徐州交通志》(未刊),第75页。
    [1]“铜山县人力车夫职业工会档”(1935年4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422-6-936。
    [1]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页。
    [2]近代社会变迁中引领潮流的服装、发式、口号、小说等“时尚”与政治文化的关系是很有趣的,可参见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著、李恭忠等译:《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年版。
    [1]李近仁:《民国前期徐州驻军与调防概况》,载《徐州文史资料》,第13辑,第96-180页。
    [2]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56页。
    [1]吴松弟:《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山东画报出报社,2006年版,第20页。
    [1]刘作宾:《徐州的涝与旱》,载《徐州史志》(试刊),1986年1月,第49页。
    [2]冯姬等口述,董玉岭整理:《徐州钟表业的过去》,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2期,第8页。
    [1]冯姬等口述,董玉岭整理:《徐州钟表业的过去》,载《徐州史志》,1987年第2期,第9页。
    [2]《东方杂志》卷26第5期。
    [3]赵耀煌:《徐州解放前的电力发展概况》,载《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1-6页。
    [4]邢鉴泉:《回忆徐州宝兴面粉厂》,载《徐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94页。
    [5]胡思燮:《灌叟撮记》,第11页。
    1、《孟子注疏》,中华书局,1957年版。
    2、(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
    3、(晋)司马彪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4、(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84年版。
    5、(后晋)刘眗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6、(梁)沈约著:《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7、(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8、(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9、(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9年版。
    1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12、(唐)杜佑撰:《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版。
    13、(宋)苏轼著:《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14、(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5、(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6、(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17、(元)脱脱等撰:《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8、(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19、(清)陈芳绩撰:《历代地理沿革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本。
    20、(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21、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22、(清)徐文范撰:《东晋南北朝舆地表》,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本。
    23、(清)杨晨撰:《三国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版。
    24、(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25、(清)《德宗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版。
    26、(清)张之洞撰、王树楠编:《张文襄公全集》,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27、(清)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8、(清)胡恩燮:《白下愚园集》,南京图书馆藏。
    29、(清)冯煦:《冯煦奏稿》。
    30、胡碧澄:《灌叟撮记》,南京图书馆藏。
    1、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编著:《海防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
    2、王维驷:《江苏北部各县交通调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3、《世界红卐字会中华总会组织工作概要》,上海市档案馆藏。
    4、《世界红卐字会慈业工作报告书》,上海市档案馆馆藏。
    5、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民国23年)。
    6、《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关于徐州制粉工业立地调查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7、《徐州典当业调查》,江苏省档案局藏。
    8、《徐州市银楼业》(1947年),江苏省档案局藏。
    9、《徐州市国民银行登记》(1947年),江苏省档案局藏。
    10、《铜山县公路材料》(1947年),江苏省档案局藏。
    ll、《铜山县市政材料》,江苏省档案局藏。
    12、《铜山县交通材料》,江苏省档案局藏。
    13、《铜山县工商材料》,江苏省档案局藏。
    14、《江苏省铜山县社会救济事业协会》,江苏省档案局藏。
    15、《徐州商业登记》(1947),江苏省档案局藏。
    16、《徐州市工厂登记》,江苏省档案局藏。
    17、《铜山县公路》,江苏省档案局藏。
    18、《铜山县交通》,江苏省档案局藏。
    19、《江苏省灾害救济实施办法》,江苏省档案局藏。
    20、《徐州市难民招待及遣散》,江苏省档案局藏。
    21、《徐州难民疏导办法》,江苏省档案局藏。
    22、《徐州市善救协会》,江苏省档案局藏。
    23、《徐属水灾》,江苏省档案局藏。
    24、《徐州史志》
    25、《江苏省志·商业志》
    26、《徐州市志》
    27、《江苏粮食志》
    28、《徐州金融志》
    29、《徐州轻工业志》
    30、《徐州教育志》
    31、(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台北:宗青图书出版公司,1933年。
    32、《江苏通志稿·学校志》,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33、江苏省徐州市交通局编史办公室:《徐州交通志》(未刊),徐州史志办档案
    34、《徐州文史资料》
    35、《铜山文史资料》
    36、《商务官报》
    37、《时报》
    38、《申报》
    39、《大公报》
    40、《民国日报》
    41、《中央日报》
    42、《东方杂志》
    43、《江苏》
    44、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近代中国史资料丛刊续编,文海出版
    4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民国史研究室:《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中华书局,1978年版。
    46、江苏省实业厅编:《中华民国商业档案资料汇编》,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年版。
    47、《中国县银行年鉴(民国三十七年)》。
    48、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49、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
    50、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
    51、“青州”建设研究会编:《徐州概况》,徐州市档案馆藏。
    52、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美]罗兹·墨菲(Roads Murphey):《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美]施坚雅(G.William Shinner):《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4、[美]罗威廉(William T.Rowe)著,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美]罗威廉(William T.Rowe)著《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1796-1895》,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美]鲍德威(David Buck):《中国的都市变迁:山东济南的政治与发展(1890-1949)》,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7、[美]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上海的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8、梁元生著,陈同译:《上海道台:研究转变中社会之连系人物,1843-189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9、[美]马丁(Brian G.Martin):《上海青帮:1919-1937年的政治与有组织犯罪》,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美]卢汉超著、段炼等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2、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版。
    13、张仲礼等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张仲礼等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茅家琦等著:《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中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9、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何一民:《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沈毅:《近代大连城市经济研究》,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2、郝良真、孙继民:《邯郸近代城市史》,测绘出版社,1992年版。
    23、陈荣华、何友良:《九江通商口岸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4、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5、虞晓波:《比较与审视--“南通模式”与“无锡模式”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6、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8、李玉:《长沙的近代化启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9、王林绪主编:《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0、赵明奇主编:《徐州自然灾害史》,气象出版社,1994年版。
    31、刘怀中编著:《古今征战在徐州》,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32、邓毓昆、李银德:《徐州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3、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江苏地方史研究室编:《江苏城市地理》,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年版。
    34、蔡云辉:《战争与中国近代衰落城市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5、王守中:《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刘定汉主编:《当代中国的江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7、小田:《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版。
    38、万灵:《常州的近代化道路:江南非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的个案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9、[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0、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
    42、李长傅编著:《江苏省地志》,台北呈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据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影印,1983年版。
    43、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史纲”课题组:《江苏史纲》,(近代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4、陈怀荃著:《黄牛集》,安徽教育出版杜,2000年版。
    45、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6、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杜,1997年版。
    47、马正林主编:《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8、萧国钧:《春秋至秦汉之都市发展》,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9、白寿彝著:《中国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影印第1版。
    49、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0、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1、陈峰:《漕运与古代社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2、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
    53、孙敬之主编:《中国经济地理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4、张冠增:《城市发展概论》,中国铁路出版社,1998年版。
    55、[美]托马斯·哈定等:《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6、[美]罗兹曼:《中国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7、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8、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9、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三联书店,1996年版。
    60、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1、常宗虎:《南通现代化,1895-193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2、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3、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4、虞和平:《商会与早期中国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5、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版。
    66、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
    67、[澳大利亚]费约翰著、李恭忠等译:《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年版。
    68、马广海:《文化人类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党史编写组:《上海出租汽车人力车工人运动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70、[美]裴宜理著、刘平译:《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1、王瑞芳:《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David Strand:Rickshaw Beijing: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73、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4、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75、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76、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7、敖文蔚:《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民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8、王孝通:《中国商业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79、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三联书店,1962年版。
    80、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1、汪汉忠:《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2、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3、[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84、[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85、[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86、[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7、[美]R.E.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88、[美]巴顿:《城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89、G.William Shinner.The city in Late Imperrial China.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90、Mark Elvin and Willim skinner.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张冠增:《城市史的研究--21世纪历史学的重要使命》,《神州学人》,1994年第12期。
    2、陈绍棣:《加强城市学和城市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3、皮明庥:《城市史研究略论》,《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4、何一民、曾进:《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5、毛曦:《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
    6、余明侠:《左宗棠和徐州近代化煤矿》,《史林》,1987年第1期;《抗日战争时期的徐州煤矿》,《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7、孙海泉:《胡恩燮父子与徐州煤矿的现代化》,《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 年2期。
    8、余明侠:《晚清时期(1882-1911)徐州近代工业发展概述》,《学海》,2000年1期。
    9、肖爱玲:《徐州城市地理浅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0、史念海:《秦汉时代国内都会之分布及其交通之路线》《文史杂志》第三卷1,2期合刊,1944年1月。
    11、姜新:《漫长的序曲--江苏铁路初探》,《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12、彭安玉:《近代江苏市镇化初探》,《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13、《城市史研究》第1-23辑。
    14、任云兰:《民国灾荒与战乱期间天津城市的社会救助(1912-1936年)》,《中国社会经济史》,2005年第2期。
    15、王印焕:《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分析》,《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6、邱国盛:《从人力车看近代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3期。《北京人力车夫研究》,《历史档案》200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