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分析视角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了职业教育发展以来前所未有的程度。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和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特征,在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过程当中发挥了双重重要作用,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又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最近的十余年时间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办学规模、招生数量,还是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一方面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其应该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重重困境,生源危机、毕业生就业错位、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教育研究者和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共同关注的问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也一直没有间断过,但是还有诸多问题尚待深入探讨。鉴于以往对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的方法、理论和工具等方面存在着过于简约的问题,本研究选择制度分析的视角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分类,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两方面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归因,通过理论分析和逻辑推演及制度建构,力求揭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影响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从教育法律制度、教育组织制度、教育运行机制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个人教育选择等维度,探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完善和改进的建议,并提供学理支持。
     本研究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本研究的导言,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本研究的创新与之处。
     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第一章,概念诠释与理论解读。对制度、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及理解,并阐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第二章、第三章,这两章主要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进行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实践行为框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第四部分为本研究的第四章,重点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第五部分为本研究的第五章,主要内容为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分析框架,分别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视角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原因,并将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归类呈现。
     第六部分为本研究的第六章,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分析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通过比较研究,为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七部分为第七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五个维度出发,建立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建议。
Nowadays, the emphasi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reached anunprecedented stage. Due to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become a hot topic which draws the attention of the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the educators. Sinc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double features of bothadvance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and it plays a dual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thestrategic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career of our country. In therecent decade,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someachievement in its scale of education, the quantity of recruit ion, and the quality of thecultivation of the talents. But what we have to face is, on one hand, our country has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great contrast betwe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pected role of the higher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aces a great amount ofproblems such as the students crisis,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dislocation, and thelack of attraction. All of these problems have become the setback of the development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ue to the problems faced with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son education and the staff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ve made the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 common concern. The researches of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ven’t been stopped but many problems remain to bediscussed.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methodology, theory and instrument of theresearches in the past are two simple, this research has a deep study of the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analysis. It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fa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from the formal system and informal system. It tries to reveal the inner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theoryand the logic. It also explores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dimensions of the educational legal system,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education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the choiceof individual education. This thesis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provides some academic support as well.
     The research includes seven parts that are organized as follows:
     Part1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origin of the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and the literaturereview of the related researches. It also propos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study.
     Part2is the chapter1of this research. It st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research, which includ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re concepts of system, formalsystem, and informal system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provides aframework for constructing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system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development. It explores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entsituation of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system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Part3is the chapter2and chapter3of the research. These two chapters mainlymake a definition and the dimension division of the formal system and the informalsyst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art4is the chapter4of this research. I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briefly,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problems facedb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art5is the fifth chapter of this research. It co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formal and informal analytic framework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development. It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ormalsystem and informal system and catalogues the reasons which constrain the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art6is the sixth chapter of this research. It analyzes the experiences and theimplication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oversea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system analysis. By a comparative study, it provides feasible theoryand practical basis for constructing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art7is the chapter7of this research. It talks about the system arrangement of the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t provides some practical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fivedimension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system by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arrangementswhich suit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引文
①转引自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系会议编著.《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2000-2010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62.
    ②上述数字来源:教育部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O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201201/129605.html.
    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B/OL]http://pj.gpc.net.cn/html/yingpingzhishi/2010/1018/146.html.
    ①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召开[O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5/201009/108671.html.
    ②周忠祥.基于教育选择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29.
    ③高职院校招生难更需“冷思考”[OB/OL]http://www.jyb.cn/gk/gksd/201208/t20120824_507460.html.
    ①摘自《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
    ①邓旭.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一种制度分析的范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
    ①Lowndes. V. Institutionalism D. March&G. Stoker: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2nd).NewYork:Palgrave Macmillan,1981:91-108.
    ②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3(3):18.
    ①刘育锋.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4(4):14.
    ②陈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
    ③黄克孝.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3(3):5.
    ④丁继安,吴建设.高职院校实施校本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5):57-59.
    ⑤顾振华.高职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J].职教论坛,2003(6):4-9.
    ①徐静.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4(6):46.
    ②张晓东.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2(4):4-6.
    ③邓耀彩.高职院校师资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3(5):46.
    ①杨金土.我国高职教育形势刍议[J].职业技术教育,2004(1):31.
    ②毛大龙.以“人力合作”为纽带建立高职产学研一体的新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4(4):104.
    ③余祖光,冯大军.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6):13-17.
    ④仲耀黎.高职教育发展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3(3):22-24.
    ⑤徐平利.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之我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4(5):79-80.
    ①周建松.以制度创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2(4):89-92.
    ①张孝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6):69.
    ②熊杰.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环境浅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8(6):24-31.
    ③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①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6.
    ①转引自辛鸣.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
    ②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4.
    ①摘自《商君书·壹言》
    ②摘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③摘自《礼记·礼运》
    ①摘自《管子·七法》
    ②摘自《韩非子·用人》
    ③摘自《礼记·曲礼》
    ④摘自《管子·五辅篇》
    ⑤摘自《大戴礼记·礼察篇》
    ⑥摘自《左传·宣公三年》
    ①转引自辛鸣.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1.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2008:3.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2008:4.
    ③[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266.
    ④[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253.
    ⑤[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329.
    ⑥[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45.
    ①[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4.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0.
    ③[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0.
    ④辛鸣.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1.
    ⑤[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375.
    ⑥黄少安.产权经济学[M].青岛: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90.
    ⑦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20.
    ⑧[美]索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8.
    ①[美]索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9.
    ②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92-293.
    ③辛鸣.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2.
    ④[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87.
    ⑤[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35.
    ⑥[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44.
    ⑦[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86.
    ⑧[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12.
    ①陈颐.简论以制度为学科对象的社会学[J].社会科学研究,1998(3):66.
    ②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28.
    ③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53.
    ④[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2008:50-75.
    ⑤[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2008:65.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2008:56.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6.
    ③[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
    ④[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
    ⑤辛鸣.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7.
    ⑥程福财.论制度的功能演变与制度变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3.
    ⑦辛鸣.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5.
    ⑧程福财.论制度的功能演变与制度变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4.
    ①辛鸣.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4.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2008:3.
    ③辛鸣.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6.
    ④[美]道格拉斯·C·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2.
    ⑤[美]曼库尔·奥尔森、张宇燕:取决于制度安排的经济发展[J].世界经济译丛,1993(6):7.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23.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7.
    ③辛鸣.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9.
    ④[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上海:三联书店,1996:55.
    ⑤王慧英.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⑥[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253.
    ⑦[美]诺斯.论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1(6):55-64.
    ⑧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0.
    ①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126.
    ②邓旭.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一种制度分析的范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45.
    ③[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87.
    ④[美]索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5.
    ⑤同上
    ⑥[美]F.A.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1997:36.
    ⑦[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2008:7.
    ①[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9.
    ②同上
    ③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90.
    ①[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326.
    ①[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326.
    ②安玉洪.卢卡斯的理性预期理论简介[J].经济与管理,1996(3):19.
    ③李仁贵.罗伯特·卢卡斯与理性预期学说[J].中国城市金融,1997(10):55.
    ②安玉洪.卢卡斯与理性预期学说[J].经济与管理,1996(3):20.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65.
    ②[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上海:三联书店,2006:64.
    ③邓旭.教育政策执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02.
    ①孙绵涛.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4(12):18-19.
    ②孙绵涛,康翠萍.教育体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22.
    ①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8.
    ②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29.
    ③[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6.
    ④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2.
    ①[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构成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32.
    ①摘自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1983年4月28日发布)
    ②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发布).
    ③摘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①摘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②摘自《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教职[1995]12号).
    ③摘自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1983年4月28日发布).
    ④同上
    ⑤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发布).
    ⑥摘自《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教高[1991]3号).
    ①摘自《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教职[1995]12号).
    ①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三条.
    ②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
    ③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①摘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②邓旭.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一种制度分析的范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7.
    ①张新平.教育行政组织的发展与创新[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
    ②余新家.教育行政组织原理[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121.
    ③余新家.教育行政组织原理[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121.
    ④曹正汉.观念如何塑造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1.
    ①陈云涛.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3):90.
    ②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20.
    ③张力跃.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困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5:45-47.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2008:4.
    ①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18.
    ②卢现祥,朱巧玲.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93-397.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2008:101-113.
    ②卢现祥,朱巧玲.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03-404.
    ③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88.
    ④郑克国.企业内生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6:44-48.
    ①高潇怡.浅论教育观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11):8.
    ②同上
    ③陈云涛.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3):90.
    ④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6.
    ①陈静.从冲突走向融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价值观[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4:15.
    ②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5-217.
    ③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9.
    ④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11.
    ⑤李纯.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我国新教育价值观的完整体系[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6:27
    ①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0.
    ②陈宁军.简论受教育者的教育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2001(8):16-18.
    ①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35.
    ②张卫宇.我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7.
    ①罗军强,方林佑.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31-33.
    ①董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03.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M].上海:中华书局,1929:218.
    ①河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5.
    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6.
    ①摘自1983年颁布的《关于调整改革和加速发展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
    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1999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2.
    ①教育参考资料编辑部.《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教育参考资料》第18期,1998:24-26.
    ①摘自《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教发〔1999〕2号).
    ②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
    ③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六条.
    ④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三条.
    ⑤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七条.
    ⑥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十二条.
    ①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
    ②摘自《国务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③上述数字来源于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1998年——2010年[OB/E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list.html
    ④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
    ⑤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三条.
    ①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条.
    ②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三条.
    ③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
    ④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
    ①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0.
    ②李红.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365.
    ①陈云涛.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3):90.
    ①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6.
    ②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0(4):1.
    ③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5-67.
    ④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王静,赵穗生译.北京:中国对外部译出版公司,1983.160.
    ①余水兰.论影响美国职业教育的法案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77.
    ②周渠,司荫贞.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74-384.
    ①余水兰.论影响美国职业教育的法案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77.
    ②梁忠义,李守福.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8
    ③梁忠义,金含芬.七国职业技术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226
    ①黄冠.略论法律保障下美国职业教育的特征[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1(25):23.
    ②黄冠.略论法律保障下美国职业教育的特征[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1(25):24.
    ①梁绿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
    ①罗空明.中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比较研究[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3):65.
    ②兰自珍.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6(25):85.
    ①王淑文.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6(26):97-98.
    ②兰自珍.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6(25):86.
    ③同上
    ④蒋丽珠.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J].职业与教育,2006(5).
    ⑤兰自珍.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6(25):86.
    ⑥周详瑜.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培训包体系及其优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39.
    ①翟法礼.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概述[J].英才高职论坛,2006(2):18-20.
    ②朱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99.
    ③同上
    ④李淑娟.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经验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1):47.
    ①徐爱玲.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0(10):59.
    ②朱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99.
    ③孙宪忠.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初探[J].外国法译评,1995(4):40.
    ①许英.德、法等国职业教育的立法比较[J].职教论坛,2003(9):61.
    ②刘合群.新加坡职业教育文化观及其影响[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78.
    ①刘合群.新加坡职业教育文化观及其影响[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78.
    ①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
    ②教育参考资料编辑部.《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教育参考资料》第18期,1998:24-26.
    ①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
    ②周宁宁.论我国高等职业驾驭法律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6,10:24-30.
    ①王运宏.浅论职业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完善[J].职业教育研究,2009(4):13-14.
    ①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条.
    ②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五条.
    ③吕全忠.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6):68.
    ①吕全忠.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6):69.
    ①扈中平.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89.
    ②崔清源.社会本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导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2):72.
    ③朱泓,王丽华,芦风军.回归个体本位:高职院校的主导价值[J].煤炭高等教育研究,2010(5):111.
    ④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条.
    ①魏启晋.职业人文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J].教育与职业,2008(26):12.
    ②朱泓,王丽华,芦风军.回归个体本位:高职院校的主导价值[J].煤炭高等教育研究,2010(5):112.
    ③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
    ④朱泓,王丽华,芦风军.回归个体本位:高职院校的主导价值[J].煤炭高等教育研究,2010(5):113.
    ⑤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出版社,1998:265-277.
    ⑥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222.
    ①扈中平.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89.
    ②崔清源.社会本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导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2):72.
    ③朱泓,王丽华,芦风军.回归个体本位:高职院校的主导价值[J].煤炭高等教育研究,2010(5):112.
    [1][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澳]西蒙·马金森.澳大利亚教育与公共政策[M].严慧仙,洪淼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4][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7][法]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荷]弗兰斯·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9][加]麦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0][加]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4.
    [12][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美]W.拉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4][美]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费方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5][美]大卫·N·海曼.公共财政:现代理论在政策中的应用[M].章彤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6][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7][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长期经济发展[M].刘守英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8][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4.
    [19][美]杜威.杜威五大讲演[M].胡适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0][美]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21][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2][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M].赵宝恒,李环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3][美]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4][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M].郭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5][美]马克·贝磊.教育全成本核算[M].胡文斌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6][美]迈克尔·W·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M].光才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7][美]萨巴尔.政策过程理论[M].彭宗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8][美]斯格特,组织理论[M].黄洋等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9][美]斯科特.制度与组织[M].姚伟,王黎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0][美]西奥多·W·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M].吴珠华译.北京:首都贸易经济大学出版社,2002.
    [31][美]西奥多·W·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曹延亭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2][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3][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蒋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4][美]雅各布·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M].张凤林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5][美]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M].陈观胜,李培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7][美]约翰·丘伯.政治、市场和学校[M].蒋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8][日]大沼保昭.人权、国家与文明[M].王志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9][日]富永健一.社会学原理[M].严立贤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40][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1][英]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M].顾肃,刘雪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2][英]利奥纳得·康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M].贯玉心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1.
    [43][英]罗素.人类的知识[M].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6][英]麦考密克.制度法论[M].周叶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7][英]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谢维和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8][英]乔治·摩尔.伦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49][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0][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1]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52]毕淑芝,王义高.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3]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4]蔡昉.2001年中国人口问题报告:教育、健康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5]曹淑江.教育制度和教育组织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6]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7]苌景州.教育投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58]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9]陈家颐.社会转型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0]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61]陈兴林.中国史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2]陈英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研究[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63]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64]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5]慈继伟.正义的两面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66]崔相录.今日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67]崔玉平.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8]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69]段若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0]樊钢.现代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7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4]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5]傅松涛.教育社会学新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76]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课题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理论成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7]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1985--2005)[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8]高书国,杨晓明.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9]高兆明.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80]顾建光.公共政策分析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1]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82]顾明远,梁忠义.职业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83]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4]顾明远.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85]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8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87]郭彩琴.教育公平论: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哲学考察[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88]郭书田,刘彬.失衡的中国[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89]郭志鹏.公平与效率新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90]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1]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2]国家教委职业教育司.中国职业教育简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3]国家教委职业教育中心.历史与现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94]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迈向新世纪的脚步——我国教育热点问题的若干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5]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教育改革文件和报告选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9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2000—2004)[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7]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2007)[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98]郝克明,顾明远,杨金土.9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大潮从书·职业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9]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00]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0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重要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02]胡国勇.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03]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04]华桦,蒋瑾.教育公平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105]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06]黄瑞雄.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7]黄政杰.技职教育的发展与前瞻[M].台湾:师大书院有限公司,2000.
    [108]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9]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10]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11]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112]蒋志学.人口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11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14]靳希斌.中国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践[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115]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6]瞿葆奎.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7]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第1卷·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18]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第1卷·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19]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制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20]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21]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22]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23]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4]蓝建.发展中国家教育研究基础[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
    [125]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6]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7]李德顺.价值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128]李凤圣,吴云亭.公平与效率——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129]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30]李连宁.依法治教的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31]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32]李培林,李强.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33]李强,洪大用.市场经济发展差距与社会公平[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杜,2003.
    [134]李强.21世纪的中国社会结构[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1.
    [135]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36]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7]李新功.欧盟职业培训政策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38]李玉江.区域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39]李中斌.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140]李宗尧,张明德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141]厉以宁.教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14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4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4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5]梁忠义,金含芬.七国职业技术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146]梁忠义,金含芬.中国职业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147]林荣日.教育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48]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49]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50]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5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52]刘海,于志晶,陈衍.回眸——中国职业教育历史报告[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3]刘恒.行政救济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5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5]刘金桂,史秋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156]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一一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57]刘芹茂.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58]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9]刘志民.教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60]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161]柳海民,杨颖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年度报告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62]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3]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64]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65]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66]陆学艺.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
    [167]吕鑫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68]马凤岐.教育政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69]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70]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71]马抗美.现代西方哲学评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7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73]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6)[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74]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7)[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75]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176]孟繁华.教育管理决策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77]孟广平.当代中国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78]孟广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改革[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
    [179]闵维方.教育经济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80]闵维方.探索教育变革:经济学和管理政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8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8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8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84]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5]彭薇,王旭东.就业概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186]彭新武.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87]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88]秦定庭.教育与经济增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189]秦玉友.均衡化视野中的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90]邱渊.教育经济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91]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92]曲恒昌.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93]曲少卫.经济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194]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195]曲铁华.中国教育发展史纲[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96]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197]山东教育结构研究课题组.社会转型与教育结构选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98]尚元明.职业中学课程体系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
    [199]邵金荣.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00]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0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03]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04]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205]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06]石中英.教育哲学的责任与追求[M].合肥:安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0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08]史国栋,陈志方,陈剑鹤.高等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09]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5)[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10]世界银行报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全球知识经济中的终身学习一一发展中国家的挑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11]宋立,刘树杰.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财权配置[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12]宋寿金.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13]苏国勋.理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14]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
    [215]孙绵涛.教育政策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17]孙霄兵,孟庆瑜.教育的公正与利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8]孙霄兵.受教育权法理学:一种历史哲学的范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19]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20]孙祖复,金锵.德国职业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21]谭永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22]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23]田家盛.教育人口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24]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自然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25]王策三.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26]王成栋.政府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27]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28]王逢贤.优教与忧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29]王海民.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30]王海明.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31]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32]王磊.公共教育支出分析:基本框架与我国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33]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34]王千弓,张薇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探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35]王善迈.教育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36]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37]王诗宗.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38]王义高.当代世界教育思潮与各国教改趋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39]王玉昆.教育经济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8.
    [240]王岳川.现象学和解释学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41]闻有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42]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43]吴铎,张人杰.教育与社会[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44]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4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46]吴康宁.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47]吴良高.城市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48]吴松,吴芳和. WTO与中国教育发展[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49]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50]吴雪萍.基础与应用——高等职业育政策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51]吴元其.公共决策体制与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
    [252]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53]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54]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55]夏子贵,罗洪铁.专业变革[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56]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57]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杜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58]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59]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60]徐毅鹏.21世纪初叶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61]许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62]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63]薛天祥.高等教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64]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65]严雪怡.论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266]杨国祥,丁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67]杨宏雨.困顿与求索20世纪中国教育变迁的回顾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268]杨金士.90年代教育改革大潮丛书(职业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69]杨克瑞.教育制度经济学引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270]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71]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一种方法论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72]杨晓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73]杨兆山.教育学——培养人的科学与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74]姚先国,朱海就.人才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75]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76]叶春生.二十年的实践与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77]叶春生.江苏职业大学十年[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278]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79]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80]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28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82]游忠永.教育行政学[M].成都: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8.
    [283]于富增.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84]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85]于伟.现代性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86]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87]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88]余祖光.新世纪初我国职业教育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89]余祖光.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90]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9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92]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9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94]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95]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96]曾洁珍.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1.
    [297]曾满超.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98]翟轰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99]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00]张加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01]张健,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展望[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302]张人杰.中外教育比较史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303]张铁明.教育产业论: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视角[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2.
    [304]张熙编.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305]张一力.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温州与苏州比较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06]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07]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08]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09]郑杭生,李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10]郑金洲,瞿宝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11]郑新立.现代政策研究全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3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13]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史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14]中国教育与人类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15]中国社会调查所.中国国情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16]中国职业大学教育研究会,江汉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文集[M].1986.
    [3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2一2003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18]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319]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20]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21]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22]周其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23]周渠.中外职业教育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24]周蕖等.国外职业技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25]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26]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327]朱小曼.对策与建议:2006—2007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报告[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1).
    [2]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趋异[J].经济研究,2000(10).
    [3]陈彬莉.教育:地位生产机制还是再生产机制[J].社会科学辑刊,2007(2).
    [4]陈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5]陈敬朴.教育的功能[J].教育研究,1990(10).
    [6]陈先运.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7]陈幼德.德国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及培养模式的启迪[J].教育发展研究,2000(2).
    [8]戴谷芳,杨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北京成人教育,2001(4).
    [9]邓友超,李小红.哲学解释学教育三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3(10).
    [10]董仁忠.制约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8).
    [11]范唯,吴爱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
    [12]方钢山.国际职业教育政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13]方丙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与对策——从教育要素角度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14]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4).
    [15]垢宝印.德国职业教育概况[J].教育与职业,2003(11).
    [16]和震.国际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基本范畴及其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0(11).
    [17]何志方.职业技术教育与宏观经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29).
    [18]海因兹-迪特·迈尔,布莱恩·罗万,郑砚秋.教育中的新制度主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
    [19]郝文武.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J],教育研究,2007(11).
    [20]郝文武.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J].教育研究,2004(4).
    [21]黄伟军,陆克芬,唐仕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制度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3).
    [22]贾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论坛,2005(6).
    [23]金宏义,王莉红.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7).
    [24]康永久.传统教育的交往框架及其变革——种新制度教育学的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2(3).
    [25]匡瑛,石伟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7).
    [26]李军,冯大鸣.1985—2004年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状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5).
    [27]李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与政策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3(4).
    [28]李守富.国外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种模式[J].中国民族教育,2003(4).
    [29]刘国艳.教育研究视野中的制度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7).
    [30]刘军,孙敏.创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01(l).
    [31]卢品慕.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文教资料,2005(34).
    [32]鲁婉玉.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文化的思考[J].文化学刊,2010(1).
    [33]卢崇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度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
    [34]罗必良,曹正汉.观念、教育观念与教育制度——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l).
    [35]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2).
    [36]阮茂荣.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合作经济,2005(1).
    [37]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1).
    [38]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J].教育研究,2003(3).
    [39]唐宙彬.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与策略──学科规训理论视角[J].职教论坛,2007(6).
    [40]陶晋如.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41]王川.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属性[J].职教论坛,2005(6).
    [42]王川.职业教育的概念、学科及学科框架[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43]王佳援,李慧民.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辩证关系[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
    [44]王敏.德国职业教育介绍[J].机械职业教育,2003(1).
    [45]王明伦.产学研结合: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理想选择[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6)
    [46]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原则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6(8).
    [47]熊杰.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环境浅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8(6).
    [48]杨金土.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6(1).
    [49]于伟,张力跃,李伯玲.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6(4).
    [50]余婉娜.关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综述[J].职教论坛,2007(8).
    [51]詹克波.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3).
    [52]张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与制度分析以及经验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
    [53]张献召.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思考[J].青海教育,2006(5).
    [54]张清,丁长峰.新制度教育学视域中的大学趋同化发展原因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8).
    [55]张宇,谢勇奇.制度、模式化与“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56]赵成.一个值得重视的职业教育研究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57]郑晓青.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及借鉴[J].辽宁教育研究,2003(2).
    [58]郑春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模式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1).
    [59]赵琳,冯蔚星.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2).
    [60]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挑战[J].职业技术教育,2007(21).
    [61]周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62]周劲松,李怡.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63]朱其训,缪榕楠.高等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视角[J].高教探索,2007(4).
    [64]庄西真.社会分层和流动与职业教育发展[J].职教通讯,2005(2).
    [65]庄西真.社会结构与个体选择:职业教育发展的双重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66]庄西真.社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
    [67]庄西真.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68]庄西真.职校毕业生就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7).
    [69]庄西真.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70]刘松林,马庆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历程与动因[J].江苏高教,2009(1).
    [71]唐林伟,马庆发.中国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功能的嬗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72]李江源.论教育制度终结的障碍及策略(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4).
    [73]李江源.论教育制度终结的障碍及策略(二)[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
    [74]赵琳,冯蔚星.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6).
    [75]刘志文.论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J].江苏高教,2004(2).
    [76]许竞.英国教育领域关于劳动者技能形成研究现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7(2).
    [77]段玉銮等.谈高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基础性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5(5).
    [78][美]丁.安宁,莱温.约翰.在一所中国职业大学中:政府干预、教学大纲、课程[J].张存玉译.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8(2).
    [79]陈亚玲.对高职教育三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2)(中).
    [80]杨刚.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J].美中教育评论,2005(7).
    [81]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J].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82]纪宝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做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政方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
    [83]杨金土,孟广平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10).
    [84]杨金土.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教育回顾[J].职教论坛,2004(2).
    [85]潘懋元.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7(1).
    [86]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
    [87]石伟平.中日两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性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5).
    [88]肖林.规制理论视角下的职业资格制度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2).
    [89]马晓燕.关于高等学校自主权法律性质的争论及思考[J].高教探索,2008(2).
    [90]展晓丽.试论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2).
    [91]曹井新,张丽平.高等职业教育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9).
    [92]石伟平.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93]胡风英.成人高校理应走好积极发展高职之路,中国成人教育[J].1998(10).
    [94]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95]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96]刘德恩.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论模式分析[J].职教通讯,1999(10).
    [97]和震.国际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基本范畴及其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
    [98]朱献清.发展高职教育决策的正确性与政策的矛盾性一一对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探究及建议[J].职教通讯,2001(6).
    [99]张福军.关于国内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述评[J].山东社会科学,2008(1).
    [100]李明中.高职教育的目标与制度创新[J].职业技术,2008(10).
    [101]秦旭,陈士俊.产学合作的系统分析及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5).
    [102]王娟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4(4).
    [103]代丽.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2).
    [104]杨宝进.探索产学结合途径建立合作运行机制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105]刘伟年,张国强,杨德良.论高职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基础和组织创新[J].当代经理人,2006(1).
    [106]冯铭.高职教育“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障碍及其对策浅谈[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107]闰丹.高职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6(5).
    [108]邬大光,李袅鹰.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盘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7(2).
    [109]徐涵.从制度层面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21).
    [110]潘懋元.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7(1).
    [111]杨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亟待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6(1).
    [112]郎群秀.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2).
    [113]董仁忠.职业教育制度论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114]刘春生,马振华.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2006(3).
    [115]在变革中阔步前行一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国职业培训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大讨论[J].中国培训,2008(12).
    [116]李江源.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不足略论[J].教育与现代化,2001(2).
    [117]李小红.我国的高等教育深化问题: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118]和震.国际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基本范畴及其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0(11).
    [119]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趋异[J].经济研究,2000(10).
    [120]陈彬莉.教育:地位生产机制还是再生产机制[J].社会科学辑刊,2007(2).
    [121]陈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122]陈继海,唐翌.中国产业集聚模式的动态考察[J].当代财经,2003(10).
    [123]陈建新.教育起功利价值的贬抑和提升[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24]陈敬朴.教育的功能[J].教育研究,1990(10).
    [125]陈先运.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126]陈幼德.德国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及培养模式的启迪[J].教育发展研究,2000(2).
    [127]戴谷芳,杨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北京成人教育,2001(4).
    [128]邓友超,李小红.哲学解释学教育三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3(10).
    [129]董仁忠.制约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8).
    [130]范唯,吴爱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
    [131]方钢山.国际职业教育政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132]高长春.从区域经济协调角度看长三角经济增长极的发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
    [133]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134]龚唯平.当代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动因及新趋势[J].产经论坛,2007(12).
    [135]垢宝印.德国职业教育概况[J].教育与职业,2003(11).
    [136]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报告[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1).
    [137]何光峰.流动人口子女生活技能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138]何志方.职业技术教育与宏观经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29).
    [138]郭中银.职业大学六大特色[J].高等职业教育,1989(4).
    [140]郝文武.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J],教育研究,2007(11).
    [141]郝文武.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J].教育研究,2004(4).
    [142]郝文武.舒尔茨人力资本与穷国经济增长理论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3).
    [143]胡永远.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个实例分析[J].经济科学,2003(2).
    [144]扈中平.教育规律与教育价值[J].教育评论,1996(2).
    [145]宦平.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界定与实现[J].现代技能开发,2000(1).
    [146]黄璐.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0(3).
    [147]贾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3).
    [148]蒋丽珠.浅谈构建适应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体系[J].理论导刊,2006(5).
    [149]孔凡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济宁学院学报,2007(5).
    [150]匡瑛,石伟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7).
    [151]李春方.产学研结合必须加快三个创新[J].理论前沿,2004(24).
    [152]李会娟.民办中等职教发展结构概况分析[J].职教论坛,2006(4).
    [153]李家成.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念与研究定位[J].宁波大学学报,2003(5).
    [154]李军,冯大鸣.1985—2004年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状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5).
    [155]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1).
    [156]李时椿.基于信息化的制造业管理创新[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3).
    [157]李守富.国外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种模式[J].中国民族教育,2003(4).
    [158]李仲生.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0(2).
    [159]梁红丽.对当前教育价值取向的几点思考[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3).
    [160]林涤凡.高职产学研结合的内涵与模式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161]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162]刘军,孙敏.创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01(l).
    [163]刘兰明.从美国社区学院看我国高职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2).
    [164]刘兰明.高等职业教育应走特色发展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0(9).
    [165]刘小兵.我国高级人才面临短缺危机[N].光明日报,1999.2.15.
    [166]刘旭东.教育价值浅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167]柳海民.平衡与制约:保证教育公平的一种选择和借鉴[J].外国教育研究,2003(6).
    [168]娄立志.尝试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分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1).
    [169]卢品慕.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文教资料,2005(34).
    [170]吕立志.教育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J].江苏高教,2003(1).
    [171]马凤岐.教育价值的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172]马陆亭.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与拉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173]马庆发.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J].职教论坛,2005(5).
    [174]孟天运,尉建文.山东地区农村社会分层的个案研究[J].东方论坛,2003(2).
    [175]欧阳河,郭峰,张燕,安秀芳.2006—202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176]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2).
    [177]潘艺林.论教育价值的分裂与统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178]彭民璋.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命力所在[J].广西高教研究,1999(l).
    [179]彭泽平.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3(5).
    [180]齐爱平,关于职业教育规律性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6(4).
    [181]曲铁华.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当代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182]曲铁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农村职业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探析——兼论“农业破产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3).
    [183]曲铁华.论国民政府初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
    [184]阮茂荣.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合作经济,2005(1).
    [185]沈美媛.台湾职业教育及其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11).
    [186]沈琴琴.德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质量[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8(8).
    [187]盛乐.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1(6).
    [188]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1).
    [189]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J].教育研究,2003(3).
    [190]唐燕萍.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职教论坛,2000(12).
    [191]唐宙彬.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与策略——学科规训理论视角[J].职教论坛,2007(6).
    [192]陶晋如.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193]田忠民、吴方艳、拉国多渠道开展中职师资培养培训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194]佟颖.职业教育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地位[J].政工研究动态,2006(8).
    [195]王川.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属性[J].职教论坛,2005(6).
    [196]王川.职业教育的概念、学科及学科框架[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197]王汉澜,马平.浅谈教育的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1).
    [198]王佳援,李慧民.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辩证关系[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
    [199]王坤庆.论价值、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4).
    [200]王敏.德国职业教育介绍[J].机械职业教育,2003(1).
    [201]王明伦.产学研结合: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理想选择[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6).
    [202]王莉,孙旭.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现状及培养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203]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原则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6(8).
    [204]王鸣迪.对“教育学理解”的理解[J].学科教育,2002(11).
    [205]王蓉辉,柳娜.美国振兴先进制造业的政策措施及启示[J].价值工程,2007(2).
    [206]王卫东.教育价值概念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2).
    [207]魏百军.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现状及对策[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3).
    [208]魏曼华.教育内容城市化: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J].中国教师,2003(10).
    [209]邬志辉.现代化进程中教育价值观的嬗变与问题反思[J].集美大学学报,2002(1).
    [210]吴海升.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1).
    [211]吴亮亮.重振职业教育[J].瞭望闻周刊,2007(31).
    [212]吴玺玖.高职高专产学合作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4).
    [213]夏建国.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1).
    [214]肖化移.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体系的构想[J].职教通讯,2004(4).
    [215]肖仁政,王作兴.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1(2).
    [216]熊建民,明航,吴方艳.论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的世纪转变[J].职教通讯,2002(4).
    [217]徐廷福.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性完满[J].辽宁教育研究,2003(11).
    [218]薛小荣.对当前我国教育价值取向评价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4).
    [219]严伟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
    [220]杨金土.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6(1).
    [221]杨生斌.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0).
    [222]杨燕.产业结构调整对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0(1).
    [223]杨雪.东北三省劳动力供给现状及趋势分析[J].人口学刊,2007(6).
    [224]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
    [225]于万成,王玲玲,马三军.搞好中职教师培训的六种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226]于伟,张力跃,李伯玲.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6(4).
    [227]余婉娜.关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综述[J].职教论坛,2007(8).
    [228]余秀琴,金炳燮.中韩职业教育政策的若干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34).
    [229]余在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5).
    [230]曾满超.教育成本分析[J].教育研究,1993(9).
    [231]曾庆红.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2).
    [232]张东辉.经济机制理论:回顾与发展[J].福建论坛,2003(8).
    [233]张建.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增长理论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2(10).
    [234]张建锋,沈亚芳.从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看现代教育价值的取向[J].学术交流,2003(2).
    [235]张昆明.对解决中职招生生源问题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236]张社字.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效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32).
    [237]张薇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大学[J].高等职业教育,1998(l).
    [238]张献召.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思考[J].青海教育,2006(5).
    [239]张翼.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J].社会学研究,2004(4).
    [1] SueE.5.Crawford,Elior strom.(1995).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review,Vol.89,No.3,September.
    [2] OEC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 in OECD MemberCountries;25-26,June2001.
    [3] OECD: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 inOECD Member Countries Background Paper by the Secretariat,3-4July2000.
    [4] OECD Development Center: humane Capital Forma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inDeveloping Countries, by koji Moyamoto, July,2003.
    [5] OECD(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Paris.
    [6] OECD(2000):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Paris.
    [7]UNESCO: Building Learning Society: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Human ResourceDevelopment,8September2001.
    [8]UNESCO: Recommendation,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Education, June1999.
    [9] EU: Reporting on Human Capital: Objectives and Trends,2001.
    [10] EU: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Europe-At the Crossroads,2001.
    [11] Bourdieu,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1990.
    [12] Sorokin, P.A.(1959) Social and Culture Mobility, London: The Free Press.
    [13] Statistics Canada,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anada: Employer and EmployeePerspectives on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September,2001.
    [14]Carl J Dahl man, Jean-Eric Aubert: China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Seizing the21thCentury, the World Bank,2001.
    [15]The World Bank: Human Capital and Growth: The Recovered Role of Education Systems,1999.
    [16]The World Bank: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2-99: Incorporating HumanCapital Accumulation, July2001.
    [17]Bowman, M.J,(1996):“Training on the Job” in Tuijnman, A.C.(Ed.) 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 Pp.48-53.
    [18]Chung, Y.P.(1994):“Returns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Nations” in T.Husen&T.N. Plstlethwaite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2ndEd.) Vol.9,pp.5071-5076.
    [19]Tsang, M.C.(1997):“The Cost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npower, Vol.18, No.12, pp.63-89.
    [20]Paul J. DiMaggio&. Walter W. Powell(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1]Min, W.F.&Tsang, M.C.(1990):“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ductivity: A Case Studyof the Beijing General Auto Industry Company”,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Vol.9,No.4,pp.351-364.
    [22]Coleman,J.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of Sociology, Vol.94, pp.95-120.
    [23]Richard Curta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novation and Globalization[R].NCVER,2004.
    [24]Cheryl E.P. Evanciew.Steven V. Wither, Clemson University. Replacing Technically SkilledWorkers: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J].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2004,Vol.41,No1.
    [25]Fran Ferrier. How can VET systems meet the challenges of innovation and new skillrequirements?[R].WORKING PAPER No.59April2005.
    [26]Hon. Diane McGifford.Canadian Delegation Report[R].Informal Meeting of OECD Educationand Training,January22一23,2007.
    [27]Asian Development Bank:Better Learning Better Futu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ctorStrategy for the pacific.2005.
    [28]Malcolmson, Lorna. Workplace Learning:The Role of Canadian Colleges and Institutes inMeeting Canada’s Professional,Technical and Trade Skills Challenges[J].College Canada,Vol.7,No.l,Fall/Win2002.
    [29]Richard Curta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innovation and globalization[R].NCVER,2004.
    [30] Cheryl E.P. Evanciew.Steven V. Wither, Clemson University. ReplacingTechnically Skilled Workers: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J].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education,2004,Vol.41,No1.
    [31]Jacob Funk Kirkegaard. The Accelerating Decline in America’s High一SkilledWorkforce:Implications for Immigration Policy[J].Policy Analyses in InternationalEconomics,December2007.
    [32]RubEn HernAndez一LeOn:Restructuring at the Source, High一Skil!ed, industrialMigration From Mexico to the United States, http://wox.sagepub.com/cgi/content/abstract/31/4/424.
    [33] Jennifer C.Patterson.The School-to-work Revolution: How Employers and Educators AreJoining Forces to PrePare Tomorrow’s Skilled Workforce,By Lynn Olson Perseus Books,1998.
    [34]Ashton,D&Green. Education,training and the global economy,Edward Elgar,Cheltenham,F1996.
    [35]Atchoarena, David: Delluc, Andre, Revisiting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ub-saharan Africa. An update on trends,innovations and challenges,Paris,2002.
    [36]Better Skills.Better Work.Better State A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 Australia’sWorkforce to2010, http://www.dfeest.sa.gov.au/Portals/2/downloads/betterskillsworkstate.pdf.
    [37]Angel Gurrfa.O opening remarks to the Informal Meeting of OECD Education Ministers on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jng, OECD Secretary-General Copenhagen,Denmark22January2007.
    [38]Randy D. Maires: Manufacturing’s Future DePendant On A SkilledWorkforce,Gardner Publications,lnc.2001.
    [39]OECD:DEVELOPING HIGHLY SKILLED WORKERS:REVIEW OF NORWAY,2004,www.oecd.org.
    [40] OECD:DEVELOPING HIGHLY SKILLED WORKERS:REVIEW OF FONLAND,2004,www.oecd.org.
    [41] OECD:DEVELOPING HIGHLY SKILLED WORKERS:REVIEW OF Denmark,2004,www.oecd.org.
    [42] OECD:DEVELOPING HIGHLY SKILLED WORKERS:REVIEW OF Canada,2004,www.oecd.org.
    [43] OECD:DEVELOPING HIGHLY SKILLED WORKERS:REVIEW OFBelgium,2004,www.oecd.org.
    [44]OECD:DEVELOPING HIGHLY SKILLED WORKERS:REVIEW OF,Netherlands,2004,www.oecd.org.
    [45]OECD:Thematic Review on Recognition of Non-formal and lnformal Learning,COUNTRYBACKGROUND REPORT AUSTRALIA,2007, www.oecd.org.
    [46]OECD.Systemic Innovation in the Danish VET System Country Case StudyReport[R].2008,www.oecd.org.
    [47] OECD.Systemic Innovation in the Hungarian VET System Country Case StudyReport[R].2009,www.oecd.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