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域治理的梁子湖水污染防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社会是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日渐增多的社会,错综复杂的跨域公共问题大量出现。这些公共问题往往是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单靠某一个区域、部门、领域的努力,难以解决。跨域治理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为处理这类跨域公共问题提供一种崭新的理论视角和有效的治理方式。
     跨域治理,是指为了应对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政府、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众等治理主体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伙伴关系,综合运用法律规章、公共政策、行业规范、对话协商等治理工具,携手合作、协调配合,共同发挥治理作用的持续过程。
     湖泊水污染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位于武汉城市圈腹地的梁子湖位列全国十大淡水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贮水量位居全省湖泊之首。梁子湖水面跨越鄂州市梁子湖区和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流域涉及武汉、黄石、鄂州和咸宁四市17个乡镇、339个村。梁子湖水污染防治是典型的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社会公共事务。近几年来,湖北省政府和流域四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治理工作,梁子湖水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但是,梁子湖水环境仍然存在多方面隐忧,水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本文在系统梳理跨域治理理论的基础上,阐述梁子湖水污染防治的现实状况,剖析梁子湖水污染防治困难的原因,考察国内外相关湖泊水污染防治的情况,在借鉴国内外湖泊水污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梁子湖水污染跨域治理的对策建议。本文沿着“现状——原因——对策”的逻辑主线,通过对梁子湖水污染防治的案例研究,剖析跨域公共事务在治理主体、治理信任度、治理合作等方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除绪论、结论外,本文共分五章,其逻辑结构如下:
     绪论的主要内容是指出选题的研究意义,介绍选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评价,确立试图达到的研究目标,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归纳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分析梁子湖水污染跨域治理的理论基础。首先总结归纳跨域治理这个理论工具,界定跨域治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分析跨域治理的理论渊源,探讨跨域治理的作用。接着介绍研究对象即梁子湖水污染防治的情况,指出梁子湖水污染防治是一个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社会公共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最后分析梁子湖水污染跨域治理的必要性,认为科层制治理和市场机制在水污染防治中虽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存在“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现象,仅仅依靠它们的作用,还不能完全解决梁子湖水污染问题。需要借助跨域治理理论,让多个治理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治理工具,才能取得良好治理效果。
     第二章全面阐述梁子湖水污染治理的现实状况。首先,回顾梁子湖水污染治理的历程。从重视程度和防治效果看,梁子湖水污染防治大致经过分散治理、重点治理、全面防治三个阶段。其次,总结梁子湖水污染治理的主要做法。流域四市政府工作各有重点;省直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制定实施相关地方性法规;新闻媒体追踪报道。最后,指出梁子湖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沿湖基层政府认识不一致、统一管理职能难以落实、区域合作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第三章剖析梁子湖水污染防治存在问题的原因。将梁子湖水污染防治问题置于现实社会大背景下,从跨域治理的视角剖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治理主体不足。地方政府在梁子湖水污染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单纯依靠政府这个主体进行水污染治理,在短期内能够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二,治理主体之间信任度不高。治理主体之间协力合作,基础在于彼此信任。在梁子湖水污染防治过程中,治理主体之间还缺乏充分的信任。其三,治理主体合作机制不完善。在梁子湖水污染治理中,地方政府在合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导致合作比较脆弱;缺乏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导致合作动力不足。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近似于一种命令一服从的关系,双方的合作机制还处于萌芽状态。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公众之间的合作机制现在还很少。
     第四章总结归纳国内外湖泊水污染跨域治理的经验。首先,国内湖泊选择太湖、巢湖、滇池进行分析。为了治理太湖水污染,国务院两次召开会议作出重要部署;建立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江苏、浙江省政府多次安排布置,相关省直部门和市级政府积极行动;环太湖5市政协聚会,建言献策;江苏、浙江省和国务院出台法规,依法治理。为了治理巢湖水污染,安徽省制定实施《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合肥市确立工作思路,巢湖市编制实施规划,开展治理工作;合肥、巢湖两市领导举行会谈,合肥、巢湖、六安、桐城、淮南等五市政协聚会研讨。为了治理滇池水污染,云南省、昆明市制定实施《滇池管理条例》,成立滇池管理局,建立长效机制,注意发挥民间环保人士的作用。其次,国外湖泊选择日本琵琶湖、北美五大湖进行分析。琵琶湖水污染治理过程中,政府制定执行系列法律、政策,实施湖泊水质保护计划;社会公众参与治理的全部过程。美国与加拿大联合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协议;联合成立多个非营利组织,进行跨域协调。最后,归纳国内外湖泊水污染跨域治理的经验启示:第一,单纯依靠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不足以防治水污染,还要发挥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众等治理主体的作用。第二,非营利组织是湖泊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主体。第三,公众参与是湖泊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保障。第四,合作协调机制直接影响湖泊水污染治理效果。
     第五章提出梁子湖水污染跨域治理的对策建议。一是树立多元治理理念。各治理主体首先是地方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多元治理理念,放弃单打独斗的惯性思维,与其他治理主体建立伙伴关系,综合运用多种治理工具,共同开展治理活动。二是培育跨域治理新主体。在梁子湖水污染防治中,当务之急是培育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众等治理主体,只有这些主体的数量增加、功能完善,才谈得上作用的发挥。三是建立伙伴关系。地方政府要与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众建立伙伴关系,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众等治理主体之间也要建立伙伴关系。四是综合运用多种治理工具。跨域治理有法律规章、公共政策、行业规范、对话协商等四种工具,综合运用这些治理工具,才可能达到治理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预期目的。
     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
With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public affairs, complicated public issues which are often cross-sectoral, trans-regional and even trans-boundary have been dramatically emerged contemporarily. It can be difficult to deal with those problems with the limited capacity of simply one sector or regi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theory bring a brand-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effective way of governance.
     The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that the government, private sect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 public collaborate closely as partners to governance based on mutual trust for the purpose of dealing with public affairs and social problems in cross sectors, regions and boundaries by utiliz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public policies, norms and standards,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etc.
     As a universal problem,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has been an urgent issue in China. Located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Wuhan City Circle, Liangzi Lake is the second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Hubei province and national top ten in China. The lake has larger water storage capacity than any other lakes of Hubei province. Liangzi Lake which mainly locates in Liangzihu District of Ezhou City and Jiangxia District of Wuhan City flows through17towns and339villages in four cities of Wuhan, Huangshi, Ezhou and Xiann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of Liangzi Lake is a typical public issue related to various departments, regions and fields.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of Hubei province and the other four cities have adopted active measures and severa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ong and arduous way to go for the threat of worsening environment of the lake.
     Based on the systematically describing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theory,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in Liangzi Lake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it is a tough task. The paper researches on related cases of water protection both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cross-boundary problem. The logic of the paper follows as "situation-reason-countermeasu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the causes of governance subjects, government credibility and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Liangzi Lake. Furthermore, the paper demonstrates some path choices to deal with cross-realm public affairs and issues.
     The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logic structure is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part of paper presents the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targets and methods, main contents and the possible innovation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in Liangzi Lake. Firstly, i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and analyzes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 Then,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in Liangzi Lake and thus points out that it is a public issue which relates to cross areas, departments and fields. Finally, it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actice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Liangzi Lake and theory of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Although bureaucracy management and market mechanism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government failure" and "market failure" still exist. The problem cannot be solved simply relying on those tools. Only if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and multiple governing instruments are involved can good governance be achiev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the realistic sit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Liangzi Lake. First of all, it reviews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rocess of Liangzi Lake. The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namely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 focused governance and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Second,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main approach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Liangzi Lake. The local governments of four related cities and department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have adopted quick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Liangzi Lake. Local laws, administrati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have been formulated accordingly. Public media have played the role as supervisor to report follow-ups. Lastl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in Liangzi Lake, including severe water pollution, unreached agreements among various local government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unified management functions and the shortag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in Liangzi Lak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should be viewed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background and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There are three major causes. Firstly, governance subject is single. The local government holds the leading position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process. However, other governance subjects, such as private sect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 public haven't functioned well in the process. Secondly, the credibility in governance subjects isn't high enough. The collected effort of various governance subjects is grounded on mutual trust and good partnership which unfortunately have not been founded. Thirdly, cooperation mechanism among governance subjects is not enough. Lacking motivation mechanism, local governments are always reluctant to cooperate with other subjects. Moreover, local governments enjoy an absolut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 inequality results in the insufficient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the public is also far from enough.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paper sums up experience of cross-boundary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from home and abroad. First, this chapter chooses Taihu Lake, Chaohu Lake and Dianchi Lake for analysis. In order to control Taihu Lake water pollution, the state council convened two conferences to address on the emergency, and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departmental joint conference. The governments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 had convened several meetings to make arrangements which related departments could follow. Five citi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ommittees around Taihu Lake held meetings to offer sugges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aihu Lake. The state council and Jiangsu, Zhejiang province launched regulations to control water pollution. In order to control water pollution in Chaohu Lake, Anhui province formed and implemented Chaohu Lake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ct; Hefei city established related work plan; Chaohu city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Chaohu Ecocity Construction Plan to carry out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Hefei and Chaohu's leaders held meetings with municipal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ommittees of Hefei, Chaohu, Liuan, Tongcheng and Huainan cities. In order to control water pollution in Dianchi Lake, Yunnan province and Kunming city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Dianchi Management Regulations and established Dianchi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as well as seven long-term mechanisms; various environmentalist groups also involved in the action. Meanwhile, the chapter selected Lake Biwa in Japan and the Great Lakes in North America as typical cases for study. In the process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of Lake Biwa in Japan, the government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laws, policies. Lake and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plan had also been implemented. The public participat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water pollut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not only spared their own effort separately to combat the Great Lakes water pollution, but also jointly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agreements. Sever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had been set up for trans-boundary coordination,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he last part of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cross-boundary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both home and abroad:first, simply depending on the government to play a leading role is not enough to prevent and control water pollution. Various other subjects such a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 public should be involved in. Seco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s a critical part of controlling lake water pollution. Third,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lak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Fourth,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directly affect the lake water pollution.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cross-boundary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Liangzi Lake. Above all, multiple governance subjects should be obtained. All governance subjects especially local governments must change their minds to establish partnership with other governance subjects and comprehensively use various governance tools to function together. Second, new governance subjects should be cultivated. In the case of Liangzi Lake, the priority is to foster busines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 public. Only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hese subjects can they play the role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hird, partnership among various governance subjects should be established. Local governments must build partnership with businesse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 public. Meanwhile, Businesse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 public should build partnership among each other. Fourth, various governance tool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utilized. There are four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tools namely laws and regulations, public policies, norms and standards,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each of which has advantages.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se four governance tools can be conductive to the intended purpose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a conclusion of the analysis and shows a visionary picture of further research.
引文
①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www.zhb.gov.cn,2011年6月3日。
    ②湖北省水资源公报(2008年度),湖北省水利厅网站,www.hubeiwater.gov.cn,2009年11月26日。
    ③刘长松、李新龙:国家试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梁子湖入围首批名单[N],湖北日报,2011年9月8日。
    ①施勇峰、凌军辉:还有多少湖泊潜伏环境危机?谁来负责[N],经济参考报,2007年6月15日。
    ①吴英明、李锦智:直辖市政府组织重组探讨——以高雄市政府为例[J],中国行政评论,1996年第2期。
    ②赵水茂:地方政府组织设计与组织重组问题之探讨[J],政治科学论从,1997年第8期;台湾县级政府的自治监督及其检讨[J],中国地方自治,1999年第11期。
    ③纪俊臣:由地方治理论区域政府可行性[J],国政论丛,2004年第1期。
    ④李长晏:我国中央与地方府际关系分析:英国经验之学习[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⑤赵水茂:台湾府际关系与跨域管理——文献回顾与策略途径初探[J],政治科学论从,2003年第18期。
    ⑥李长晏:从全局治理论区域政府的设计[J],全球政治评论,2004年第8期。
    ⑦詹立炜:台湾跨域治理机制之研究——理论、策略与个案[D],私立中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⑧徐吉志、周蕙苹:都市治理之基本意含与发展——治理网络的观点[J],中国地方自治,2006年第9期。
    ①黄建铭:跨域合作管理的方法与模式[A],东海大学跨域都会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年12月。
    ②李长晏:都会区域合作的机制设计[A],东海大学跨域都会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年12月。
    ③陈立刚、李长晏:全球治理:台湾都会区治理的困境与体制建构——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研究[J],中国地方自治,2004年第2期。
    ④江岷钦、孙本初等:地方政府间建立策略性伙伴关系之研究[J],行政暨政策学报,2004年第38期。
    ⑤李长晏:组建地方策略伙伴关系之合作机制[J],中国地方自治,2005年第4期。
    ⑥李长晏、詹立炜:中台湾区域发展之协调机制——形塑空间伙伴与区域治理之行动策略[A],2005都市及区域治理:台湾经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东海大学都市暨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⑦刘坤亿:台湾地方政府间发展伙伴关系之制度障碍与机会[J],台湾民主季刊,2006年第3期。
    ⑧林水波、李长晏:跨域治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①林水吉:跨域治理——理论与个案研析[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①夏铸九:区域合作[J],城市发展研究,台北市政府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2003年第1期。
    ②汤京平、陈金哲:新公共管理与邻避政治[J],政治科学论从,2005年第23期。
    ③林水吉:SARS与Bird Flu跨域防治治理:经验学习观点,开南大学“全球化与行政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年5月。
    ④吴介英、纪俊臣:地方自治团体跨区域事务合作之研究[J],中国地方自治,2004年第8期。
    ①旧凯、殷存毅: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财经研究,2007年第1期。
    ②娄成武、于东山:西方国家跨界治理的内在动力、典型模式与实现路径[J],行政论坛,2011年第1期。
    ③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从行政分权到跨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第1期。
    ①马学广、王爱民、李红岩:城镇密集地区地方政府跨域治理研究[J],热带地理,2008年第2期。
    ②孙友祥、安家骏:跨界治理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区域合作制度的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8期。
    ③马奔:危机管理中跨域治理的检视与改革之道:以汶川大地震为例,第三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8年10月。
    ④王涵:浅析跨域治理中服务型地方政府功能优化问题[J],理论界,2009年第8期。
    ①李广斌、王勇:长江三角洲跨域治理的路径及其深化[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5期。
    ②孙友祥: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跨界治理研究——基于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的实证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①张志耀、贾劼:跨行政区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11期。
    ②黎元生、胡熠:论水资源管理中的行政分割及其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③赵自芳:跨区域水污染的经济学分析[J],技术经济,2006年第3期。
    ④施祖麟、毕亮亮:我国跨行政区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管理机制的研究——以江浙边界水污染治理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3期。
    ⑤王文龙、唐德善:对中国跨区域水污染治理困境与出路的思考—一经济学分析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⑥曾文慧:流域越界污染规制:对中国跨省水污染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2期。
    ⑦虞锡君: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危害、成因及其防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
    ⑧徐旭忠:跨界污染治理为何困难重重[N],半月谈,2008年11月第22期。
    ①Baumol W, Oates W:The Use of Standards and Pr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J],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1971 (3)。
    ②赵来军、李旭等:流域跨界污染纠纷排污权交易调控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5年第4期。
    ③Tognetti SylviaS:Creating Incentives for River Basin Manage-mentasa Conservation Strategy: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and Existing Initiatives[M], Washington DC,US,2001
    ③王金龙、马为民:关于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的研讨[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第6期。
    ①秦丽杰、邱红:松辽流域水资源区域补偿对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第1期。
    ②金蓉、石培基、王雪平: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及效益评估研究[J],人民黄河,2005年第7期。
    ③李磊、杨道波:流域生态补偿若干问题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④孙莉宁:安徽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绿色视野,2006年第2期。
    ⑤金正庆、孙汗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一个分析框架——兼以流域污染治理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⑥刘晓红、虞锡君:县域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在嘉兴市的探索[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第4期。
    ⑦戴维·卡梅伦:政府间关系的几种结构[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⑧张紧跟、唐玉这: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研究——以小东江治理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3期。
    ①陈玉青: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1页。
    ②陈瑞莲、胡熠:我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依据、模式与机制[J],学术研究,2005年第9期。
    ③周海炜、钟尉、唐震: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体制矛盾及其协商解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④周海炜、范从林、陈岩: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水资源网络组织及其治理[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年第8期。
    ⑤罗晓敏、李花、温桂珍:复合行政: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新视角[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第5期。
    ①杨新春:跨界水污染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以太湖治理为例[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页。
    ②杨新春、姚东:跨界水污染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矼究——基于区域公共管理视角的考量[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③易志斌、马晓明:论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府际合作治理机制[J],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④黄德奋、华坚、周燕萍:长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中国湖泊富营养化及其防治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①王金南、吴悦颖、李云生:中国重点湖泊水污染防治基本思路[J],环境保护,2009年第21期。
    ②刘鸿志:中国太湖和日本琵琶湖水污染防治状况比较[N],中国环境报,2001年7月13日。
    ③汪易森:日本琵琶湖保护治理的基本思路评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年第6期。
    ④童国庆:日本琵琶湖水污染治理对我国的启示[Jl,江苏纺织,2007年第12A期。
    ⑤窦明、马军霞、胡¨彩虹:北美五大湖水环境保护经验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年第2期。
    ⑥俞慰刚、杨絮:琵琶湖环境整治对太湖治理的启示——基于理念、过程和内容的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⑦杨国兵、段一平:洞庭湖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湖南水利水电,2007年第2期。
    ①李立周: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鄱阳湖流域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②李兆华、孙亚东:大冶湖水污染防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③李兆华、孙大钟: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①罗们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①萨默斯: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①萨默斯: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201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669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124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03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90页。
    ⑥俞可平:治理理论与公共管理(笔谈)[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7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rhood[M],Oxford:Oxford Universty Press,1995.
    ①周俊:公共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J],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2期。
    ②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研究生教学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3页。
    ①李长晏、詹立炜:跨域治理的理论与策略途径之初探,铭传大学主办“2004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2004年。
    ②林水波、李长晏:跨域治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3页。
    ③曾瑞佳:论跨域治理的课责机制[J],地方与区域治理电子期刊,2005年第1期。
    ④马奔:危机管理中跨域治理的检视与改革之道:以汶川大地震为例,第三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8年10月。
    ⑤林水吉:跨域治理——理论与个案研析[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3页。
    ①Peter J. Katzenstein:Between power and plenty: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M],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 pp 344.
    ②R.A. W.Rhodes: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J]. political studies,1996(44).
    ①林水吉:跨域冶理——理论与个案研析[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37页。
    ②Robert Leach and Janie Percy-Smith, Local Governance in Britain[M], Palgarve Publishers Ltd,2001.
    ③T. Taillieu:Collaborative Strategies and Multi-organizational Partnerships[M], Leuven:Garant Publicaiton,2001.
    ① S. K. White:the Recent Work of Jurgen Habermas:Reason,Justice and Modern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②D. Bailey,K. M. Koney:Strategic Alliances among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rganizations[M], Thousand Oaks:Sage,2000.
    ① Marks G, Hooghe L, Blank K:European Integration from the1980s:State.Centric v.Multi.level Governance[J],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1996(03).
    ①林水吉:跨域治理——理论与个案研析[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52页。
    ①K. Hogg:Marking a Difference: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ross-Cutting Policy[J], a Scottish Executive Policy Unit Review Journal,2000,(7).
    ①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②Jeffrey S. Luke:Catalytic Leadership[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8.
    ①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9页。
    ②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6—147页。
    ①刘浩军、王成辉:水污染成为“世界头号杀手”[N],工人日报[N],2004年10月3日。
    ①欧亚、陈凌墨、王德华、高阳:梁子湖报告[N],楚天都市报,2010年3月25日。
    ②欧亚、陈凌墨、王德华、高阳:梁子湖报告[N],楚天都市报,2010年3月25日。
    ①张紧跟: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4-35页。
    ②杨龙: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过程与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
    ①叶裕民:中国区际易冲突的形成机制与对策思路[J],经济地理,2000年第6期。
    ②郭荣星:中国省级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第10页。
    ①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85页。
    ①陈瑞莲等: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01-202页。
    ②朱德米:地方政府与企业环境治理合作关系的形成——以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③陈莹莹: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有望近期出台[N],中国证券报,2011年4月22日。
    ④张新:排污权交易在中国很有前途[N],中国环境报,2001年6月30日。
    ①李挚萍:中国排污许可制度立法研究——兼谈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之间协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兰州,2007年8月。
    ①陈瑞莲等: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02-203页。
    ①梁欣、文欣:梁了湖不幸被玷污 工业废水长驱直入[N],楚天都市报,2002年1月14日。
    ①王树春,李海洋: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梁子湖受关注[N],湖北日报,2009年11月5日。
    ①梁欣、文欣:梁子湖小幸被玷污 工业废水长驱直入[N],楚天都市报,2002年月14日。
    ②欧亚、陈凌墨、王德华、高阳:梁子湖报告[N],楚天都市报,2010年3月25日。
    ③瞿凌云、董晓勋:梁子湖:利益博弈下的救赎[N],长江日报,2009年4月13日。
    ①冯劲松、高山:梁子湖将成武汉市应急水源地 要求强制性保护[N],长江日报,2010年12月15日。
    ②刘长松、李新龙:梁子湖观察[N],湖北日报,2010年6月10日。
    ③刘长松、李新龙:梁子湖采访归来谈[N],湖北日报,2010年6月19日。
    ①欧亚、陈凌墨、王德华、高阳:梁子湖报告[N],楚天都市报,2010年3月25日。
    ①陈玉清: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9页
    ①谢方舟:论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罗伯特·埃克尔斯、斯科特·纽奎斯特、罗兰·沙茨:管理声誉风险[J],哈佛商业评论,2007年10月1日。
    ③谢方舟:论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王名、佟磊:NGO在环保领域内的发展及作用[J],环境保护,2003年第5期。
    ①王名、佟磊:NGO在环保领域内的发展及作用[J],环境保护,2003年第5期。
    ①蔡定剑: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团结,2009年第4期。
    ①陈玉清: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63页。
    ①潘岳:告别“风暴”建设制度[N],南方都市报,2007年11月9日。
    ①陈盼:社会信任的建构:一种非营利组织的视角[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页。
    ②齐美尔著,陈戎女等译:贷币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78-179页。
    ③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页。
    ①郑也夫、彭泗清等: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②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5页。
    ③弗朗西斯·福山著,刘榜离等译: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①林水吉:跨域治理——理论与个案研析[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58页。
    ②许道然:组织信任之研究:一个整合性观点[J],空大行政学报,2001年第11期。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12贝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③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89页。
    ①陈盼:社会信任的建构:一种非营利组织的视角[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5页。
    ②三鹿奶粉事件始末大盘点,中国法律教育网,www.chinalawedu.com,2009年2月5日。
    ③陈庆修:诚信——市场经济的座右铭[J],中国国情国力,2003年第2期。
    ④徐楚桥:三个2000亿,不诚信造成的损失太惊人[N],楚天都市报,2011年4月22日。
    ①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②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222页。
    ①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865页。
    ①霍荣棉:基于相互依赖关系的信任及其对合作行为的影响[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页。
    ②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77页。
    ③王雷:合作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43页。
    ①杨龙、彭彦强: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②高开:跨区域集群与地方政府合作及机制探析[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0-31页。
    ①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第12期。
    ②季燕霞:论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动态演变[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4期。
    ③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5页。
    ④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39—151页。
    ①保罗·斯特里滕:非政府组织和发展[J],载于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37—340页。
    ②陈晓济:由冲突走向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合作行政模式构建[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①王金南、吴悦颖、李云生:中国重点湖泊水污染防治基本思路[J],环境保护,2009年第21期。
    ①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www.zhb.gov.cn,2011年6月3日。
    ②材鹰副主任主持召开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国家发改委网站,www.sdqc.gov.cn.2010年4月7日。
    ③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湖召开,传媒湖州网,www.hugd.com,2011年4月2日。
    ④沈原、王烨: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整治太湖水污染[N],扬子晚报,2007年7月9日。
    ①赵晓:浙江省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会六大措施治理杭嘉湖[N],中国环境报,2007年6月29日。
    ②肖国强、朱润哗:浙江启动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重大科技项目[N],浙江日报,2007年7月19日。
    ③王增军、洪慧敏:浙江省治理太湖水污染 湖鲜一条街告别南太湖[N],今日早报,2007年8月27日。
    ④徐玲英、陶克强: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促嘉兴市水质持续改善[N],嘉兴日报,2011年2月21日。
    ①我省部署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蓝藻应对应急工作,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www.zi.gov.cn,2008年5月6日。
    ②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www.zi.gov.cn,2008年6月2日。
    ③赵晓、周颖:环太湖五市政协再商治污大计[N],中国环境报,2010年7月1日。
    ①陈菲:国务院拟出台条例治理 太湖水污染防治面临四问题,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0年6月3日。
    ②姚芃:太湖流域管理条例重点突出特点鲜明问责明析,法制网,www.legaldaily.com.cn,2011年10月9日。
    ③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宣布,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隧四县行政区划进行相应调整,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为理顺巢湖管理体制,专月成立巢湖管理局,统一管理巢湖规划、水利、环保和巢湖流域主要控制设施管理事务。从8月22日起,安徽管将全面启动行政区划调整的对接实施工作,计划9月10日前基本完成人员安置等主要工作。详见2011年8月22日新华网杨玉华、蔡敏文章《安徽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 原辖区县“一分为三”划归合马芜三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湖面不再跨越两个市级行政区。本文仍然将巢湖作为跨越地级巢湖市、合肥市的湖泊,引用相关数据资料,特此说明。
    ①陈昆才、范利祥:巢湖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将出 国开行承诺200亿贷款支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0月1日。
    ①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www.zhb.gov.cn,2011年6月3日。
    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立项论证会召开,安徽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网站,www.aepb.gov.cn,2010年12月24日。
    ②潘骞:合肥市推动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清水归巢幸福城[N],中国环境报,2010年11月19日。
    ③宋国权:一篙清水好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巢湖建设[J],求足,2008年第23期。
    ①徐华:巢湖合肥两市共商巢湖综合治理大计[N],安徽经济报,2010年7月9日。
    ②余晓玲、强薇:合肥经济圈人口资源环境论坛在肥召开[N],合肥日报,2010年7月16日。
    ③潘骞:合肥市推动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清水归巢幸福城[N],中国环境报,2010年11月19日。
    ④魏娟、俞宝强巢湖治理“大旗”:合六巢联合打起[N],市场星报,2011年7月22日。
    ①卢斌:都市盯膨胀带来治污困局 云南滇池已重病缠身[N],南方都市报,2007年11月14日。
    ②郭振仁:滇池治理的核心任务与策略思考[J],云南环境科学,2003年第2期。
    ①《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学案)》公开征求意见,云南省政府法制信息网,www.zffz.yn.gov.cn,2009年11月12日。
    ②冯丽俐: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将审议12部法规[N],昆明日报,2011年3月31日。
    ①铁腕治污 坚持环保“七个优先”——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召开,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www.zhb.gov.cn,2008年4月2日。 ①“滇池卫士”张正祥坚守32年 妻离了散报复小断,中国江苏网,www.jschina.com.cn,2011年2月14日。
    ①蒋蕾蕾:日本昆琶湖治理对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7期。
    ①俞慰刚、杨絮:琵琶湖环境整治对太湖治理的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②蒋蕾蕾:日本琵琶湖治理对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7期。
    ①王如君:北美五大湖自我“洗肺”[N],环球时报,2001年10月26日。
    ①陶希东:美加五大湖地区水质管理体制:经验与启示[J],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①陈辅:北美五大湖八州两省合作廿载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轮共进[N],国际金融报,2003年12月15日。
    ②罗晓丽译,孙磊校:美国:研究小组要求制定新的五大湖水资源政策,水信息网,www.hwcc.com.cn,2006年12月11日。
    ①罗晓丽译,孙磊校:美加签署协议 保护五大湖免于干涸,水信息网,www.hwcc.com.cn,2006年5月26日。
    ②陶希东:美加五大湖地区水质管理体制:经验与启示[J],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①陈辅:北美五大湖八州两省合作廿载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轮共进[N],国际金融报,2003年12月15日。
    ②王如君:北美五大湖自我“洗肺”[N],环球时报,2001年10月26日。
    ①顾雷鸣、陆峰、李扬等:全民动员,打赢太湖治理攻坚战[N],新华日报,2007年7月9日。
    ①黄炳元:试论环保非政府组织(NGO)在我国的转型变化和未来作用,杭州志愿者论坛,bbs.hzva.org,2005年11月20日。
    ②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全称为“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会址设在北京,是中国民间环境保护团体。作为中国文化书院的分支机构,于1994年3月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注册成立。百度网,http://baike.baidu.com/view/92769.htm,2011年5月8日。
    ①浙江第一家环保志愿者协会终于成立,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2年1月15日。
    ②徐荣、艾竹轩:无锡大学生单车“环”行太湖[N],江南时报,2006年3月26日。
    ①顾瑞珍、王丽:我国环境保护环保政策法规仍存在四大“软肋”,新华网,www.xinhuunet.com,2006年12月13日。
    ①翟勇:对修改后水污染防治法结构及主要内容的理解,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2009年9月27日。
    ②郄建荣:太湖管理条例送审稿被指治污目的不明 立法防治湖泊污染应摒弃部门利益[N],法制日报,2011年7月21日。
    ①杨俊:公共政策决策的系统分析方法[J],领导科学,2007年第8期。
    ①谭海波: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探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45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06页。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丁煌:行政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林水波、李长晏:跨域治理[M],台北: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6]林水吉:跨域治理——理论与个案研析[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7]史美强:制度、网络与府际治理[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
    [8]陈瑞莲等: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李兆华、孙大钟: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0]李兆华、张亚东:大冶湖水污染防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中国湖泊富营养化及其防治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12]黄德春、华坚、周燕萍:长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郭荣星:中国省级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14]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15]黎民:公共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6]陈振明:公共管理——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管理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研究生教学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19]顾平安:政府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0]谢庆奎: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21]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2]邓志伟:创新社会管理体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3]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4]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5]张紧跟: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6]王冬芳: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机制:公共危机的应对之道[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7]黄德发:政府治理范式的制度选择[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8]马俊、叶娟丽: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9]唐娟:政府治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0]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2]陈荣富: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3]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4]李维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5]张璋:理性与制度——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3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7]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8]孙辉: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关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39]李军鹏:公共服务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40]王沪宁、竺乾威:行政学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41]胡象明:行政决策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4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3]陈东琪、银温泉:打破地方市场分割[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4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5]陈秀山: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6]陈甬军:中国地区间市场封锁问题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47]郑也夫、彭泗清等: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48]刘玉、冯健:区域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9]叶海平、陶希东:大都市公共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0]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1]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2]吴伟: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53]王绍光:分权的底线[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54]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55]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1]丁煌、杨代福:政策执行过程中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策略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
    [2]丁煌: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6)。
    [3]丁煌:政府的职责:“服务”而非“掌舵”——《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评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1)。
    [4]娄成武、于东山:西方国家跨界治理的内在动力、典型模式与实现路径[J],行政论坛,2011(1)。
    [5]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从行政分权到跨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1)。
    [6]马学广、王爱民、李红岩:城镇密集地区地方政府跨域治理研究——以中山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8(2)。
    [7]孙友祥、安家骏:跨界治理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区域合作制度的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8(8)。
    [8]王涵:浅析跨域治理中服务型地方政府功能优化问题[J],理论界,2009(8)。
    [9]马奔:危机管理中跨域治理的检视与改革之道:以汶川大地震为例[A],第三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8年10月。
    [9]李广斌、王勇:长江三角洲跨域治理的路径及其深化[J],经济问题探索,2009(5)。
    [10]孙友祥: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跨界治理研究——基于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的实证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1)。
    [11]张志耀、贾劫:跨行政区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
    [12]黎元生、胡熠:论水资源管理中的行政分割及其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13]赵自芳:跨区域水污染的经济学分析[J],技术经济,2006(3)。
    [14]施祖麟、毕亮亮:我国跨行政区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管理机制的研究——以江浙边界水污染治理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3)。
    [14]王文龙、唐德善:对中国跨区域水污染治理困境与出路的思考——经济学分析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15]曾文慧:流域越界污染规制:对中国跨省水污染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2)。
    [16]虞锡君: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危害、成因及其防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
    [17]徐旭忠:跨界污染治理为何困难重重[N],半月谈,2008(22)。
    [18]赵来军、李旭、朱道立、李怀祖:流域跨界污染纠纷排污权交易调控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5(4)。
    [19]王金龙、马为民:关于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的研讨[J],水土保持学报,2002(6)。
    [20]秦丽杰、邱红:松辽流域水资源区域补偿对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1)。
    [21]金蓉、石培基、王雪平: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及效益评估研究[J],人民黄河,2005(7)。
    [22]李磊、杨道波:流域生态补偿若干问题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3]孙莉宁:安徽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绿色视野,2006(2)。
    [24]金正庆、孙泽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一个分析框架——兼以流域污染治理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
    [25]刘晓红、虞锡君:县域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在嘉兴市的探索[J],环境污染 与防治,2009(4)。
    [26]张紧跟、唐玉亮: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7(3)。
    [27]陈瑞莲、胡熠:我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依据、模式与机制[J],学术研究,2005(9)。
    [28]周海炜、钟尉、唐震: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体制矛盾及其协商解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29]周海炜、范从林、陈岩: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水资源网络组织及其治理[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8)。
    [29]罗晓敏、李花、温桂珍:复合行政: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新视角[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5)。
    [30]杨新春、姚东:跨界水污染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1)。
    [31]易志斌、马晓明:论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府际合作治理机制[J],社会科学,2009(3)。
    [32]王金南、吴悦颖、李云生:中国重点湖泊水污染防治基本思路[J],环境保护,2009(21)。
    [33]汪易森:日本琵琶湖保护治理的基本思路评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6)。
    [34]童国庆:日本琵琶湖水污染治理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纺织,2007(12A)。
    [35]窦明、马军霞、胡彩虹:北美五大湖水环境保护经验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2)。
    [36]俞慰刚、杨絮:琵琶湖环境整治对太湖治理的启示——基于理念、过程和内容的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7]杨国兵、段一平:洞庭湖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湖南水利水电,2007(2)。
    [38]俞可平:治理理论与公共管理(笔谈),南京社会科学,2001(9)。
    [39]周俊:公共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J],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12)。
    [40]杨龙: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过程与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7)。
    [41]叶裕民:中国区际贸易冲突的形成机制与对策思路[J],经济地理,2000(6)。
    [42]朱德米:地方政府与企业环境治理合作关系的形成——以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1)。
    [43]崔静: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的共同责任[J],江东论坛,2007(4)。
    [44]谢方舟:论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45]王名、佟磊:NGO在环保领域内的发展及作用[J],环境保护,2003(5)。
    [46]蔡定剑: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团结,2009(4)。
    [47]陈晓济:由冲突走向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合作行政模式构建[.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2)。
    [48]李迎丰:打击假冒伪劣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J],求是,2003(23)。
    [49]陈庆修:诚信——市场经济的座右铭[J],中国国情国力,2008(2)。
    [50]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2(3)。
    [51]杜振吉:论诚信的社会保障体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52]杨龙、彭彦强: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J],政治学研究,2009(4)。
    [53]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2(12)。
    [54]谭海波: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探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5)。
    [55]马静、王秋静、韩青:日本琵琶湖治理的管理措施对太湖的启示[J],水利经济,2005(6)。
    [56]宋国权:一篙清水好发展[J],求是,2008(23)。
    [57]郭振仁:滇池治理的核心任务与策略思考[J],云南环境科学,2003(2)。
    [58]张康之:走向合作治理的历史进程[J],湖南社会科学,2006(4)。
    [59]张康之:论合作[J],南京大学学报,2007(5)。
    [60]郑代良:论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合作治理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61]毕瑞峰:论合作治理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重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1)。
    [62]季燕霞:论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动态演变[J],华东经济管理,2001(4)。
    [63]谭英俊:公共事务合作模式:反思与探索[J],贵州社会科学,2009(3)。
    [64]赵蕾:多元治理模式与NGO角色复位[J],学术探索,2004(5)。
    [65]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4)。
    [66]吴英明、李锦智:直辖市政府组织重组探讨[J],中国行政评论,1996(2)。
    [67]张紧跟:组织间网络理论[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68]鄞益奋: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07(1)。
    [69]梁莹: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J],公共管理学报,2004(4)。
    [70]孙柏瑛:当代政府治理变革中的制度设计与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1)。
    [71]姜晓萍: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J],社会科学研究,2007(4)。
    [72]马治海、姚烁:中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制度设计[J],经济视角,2009(11)。
    [73]赵永茂:台湾府际关系与跨域管理——文献回顾与策略途径初探[J],政治科学论丛,2003(18)。
    [74]党秀云:公共治理的新策略: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07(10)。
    [75]洪银兴: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经济的发展[J],经济学家,1997(1)。
    [76]胡祥: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2005(3)。
    [77]汪向阳、胡春阳:治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的新热点[J],复旦学报,2000(4)。
    [78]胡宇:政府失灵及其政府功能的限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3(5)。
    [79]田凯: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3(6)。
    [80]赵永茂:地方政府组织设计与组织重组问题之探讨[J],政治科学论丛,1997(8)。
    [81]王美文:和谐社会视阈下公共治理主体多样化互动模式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3)。
    [82]梁莹:治理、善治与法治[J],求是,2003(1)。
    [83]李挚萍:中国排污许可制度立法研究——兼谈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之间协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兰州,2007。
    [84]沈文清、鄢帮有、刘梅影:莱茵河的前世 鄱阳湖的今生?[J],环境保护, 2009(4)。
    [85]许道然:组织信任之研究:一个整合性观点[J],空大行政学报,2001(11)。
    [86]卓凯、殷存毅: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财经研究,2007(1)。
    [87]杨俊:公共政策决策的系统分析方法[J],领导科学,2007(8)。
    [88]陶希东:美加五大湖地区水质管理体制:经验与启示[J],社会科学,2009(6)。
    [89]蒋蕾蕾:日本琵琶湖治理对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09(7)。
    [90]张超:我国跨界公共问题治理模式研究[J],理论探讨,2007(6)。
    [91]赵来军、李旭、朱道立、李怀祖:流域跨界污染纠纷排污权交易调控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5(4)。
    [92]刘亚平: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理念反思[J],人文杂志,2006(2)。
    [93]汪伟全、徐源: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统一战线,2005(5)。
    [94]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3(1)。
    [95]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0(1)。
    [95]王春福:公共产品多元治理模式的制度创新[J],管理世界,2007(3)。
    [96]任志宏、赵细康:公共治理新模式与环境治理方式的创新[J],学术研究,2006(9)。
    [97]黎元生、胡熠:论水资源管理中的行政分割及其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4)。
    [1][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4][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共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2.
    [5][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7][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0][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1][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2][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善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3][美]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14][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15][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6][法]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7][美]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8][美]查尔斯·林德布罗姆:决策过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9][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0][美]巴伯:信任的逻辑与限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21][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2][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3][日]乐师寺泰藏:公共决策[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
    [24][美]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25][美]彼得·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滕图电子出版社,2000。
    [26][英]皮尤:组织理论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7][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8][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9][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0][美]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1][意]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2][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3][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陈玉清: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杨新春:跨界水污染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陈敏:我国区域环境保护中的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陈盼:社会信任的建构:一种非营利组织的视角[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霍艳丽:治理理论视野下的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马治海:中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高开:跨区域集群与地方政府合作及机制探析[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曾文慧:越界水污染规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9]霍荣棉:基于相互依赖关系的信任及其对合作行为的影响[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0]王雷:合作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欧亚、陈凌墨、王德华、高阳:梁子湖报告[N],楚天都市报,2010年3月25日。
    [2]陈莹莹: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有望近期出台[N],中国证券报,2011年4月22日。
    [3]张新:排污权交易在中国很有前途[N],中国环境报,2001年6月30日。
    [4]刘浩军、王成辉:水污染成为“世界头号杀手”[N],工人晶报,2004年10月3日。
    [5]梁欣、文欣:梁子湖不幸被玷污 工业废水长驱直入[N],楚天都市报,2002年1月14日。
    [6]王树春、李海洋: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梁子湖受关注[N],湖北日报,2009年11月5日。
    [7]凌墨、叶宁、王德华等:沉重的“梁子湖报告”引发热议[N],楚天都市报,2010年3月26日。
    [8]欧亚、陈凌墨:建议梁子湖现在就申报中国湿地公园[N],楚天都市报,2010年3月27日。
    [9]欧亚、陈凌墨:保卫梁子湖且看“他山之石”[N],楚天都市报,2010年3月28日。
    [10]欧亚、陈凌墨:立法保护,不可重蹈滇池老路[N],楚天都市报,2010年3月29日。
    [11]欧亚、陈凌墨、王德华、高阳:保护梁子湖我们在行动[N],楚天都市报,2010年3月31 日。
    [12]欧亚、陈凌墨、王德华:《梁子湖生态环保规划》呼之欲出[N],楚天都市报,2010年4月1日。
    [13]欧亚、陈凌墨、王德华:省人大拟对梁子湖实行“一湖一法”[N],楚天都市报,2010年4月1日。
    [14]瞿凌云、董晓勋:梁子湖:利益博弈下的救赎[N],长江日报,2009年4月13日。
    [15]冯劲松、高山:梁子湖将成武汉市应急水源地要求强制性保护[N],长江日报,2010年12月15日。
    [16]刘长松、李新龙:梁子湖观察[N],湖北日报,2010年6月10日。
    [17]刘长松、李新龙:梁子湖采访归来谈[N],湖北日日报,2010年6月19日日。
    [18]潘岳:告别“风暴”建设制度[N],南方都市报,2007年11月9日。
    [19]徐楚桥:三个2000亿,不诚信造成的损失太惊人[N],楚天都市报,2011年4月22日。
    [20]吴邦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1年3月19日。
    [21]刘佑平、崔乃夫:纵谈中国公益之路[N],公益时报,2004年1月24日。
    [22]沈原、王烨: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整治太湖水污染[N],扬子晚报,2007年7月9日。
    [23]赵晓:浙江省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会六大措施治理杭嘉湖[N],中国环境报,2007年6月29日。
    [24]肖国强、朱润晔:浙江启动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重大科技项目[N],浙江日报,2007年7月19日。
    [25]王增军、洪慧敏:浙江省治理太湖水污染湖鲜一条街告别南太湖[N],今日早报,2007年8月27日。
    [26]徐玲英、陶克强: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促嘉兴市水质持续改善[N],嘉兴日报,2011年2月21日。
    [27]赵晓、周颖:环太湖五市政协再商治污大计[N],中国环境报,2010年7月1日。
    [28]陈昆才、范利祥:巢湖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将出 国开行承诺200亿贷款支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0月1日。
    [29]李光明:望尽快批准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方案[N],法制日报,2010年3月14日。
    [30]潘骞:合肥市推动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清水归巢幸福城[N],中国环境报,2010年11月19日。
    [31]朱杲:巢湖沿岸治理5月底完工[N],合肥晚报,2011年5月23日。
    [32]徐华:巢湖合肥两市共商巢湖综合治理大计[N],安徽经济报,2010年7月9日。
    [33]余晓玲、强薇:合肥经济圈人口资源环境论坛在肥召开[N],合肥日报,2010年7月16日。
    [34]魏娟、俞宝强:巢湖治理“大旗”:合六巢联合扛起[N],市场星报,2011年7月22日。
    [35]卢斌:都市膨胀带来治污困局云南滇池已重病缠身[N],南方都市报,2007年11月14日。
    [36]赵岗:力争滇池退出国家“三湖三河”重点污染治理名单[N],云南日报,2011年5月7日。
    [37]冯丽俐: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将审议12部法规[N],昆明日报,2011年3月31日。
    [38]王如君:北美五大湖自我“洗肺”[N],环球时报,2001年10月26日。
    [39]陈辅:北美五大湖八州两省合作廿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轮共进[N],国际金融报,2003年12月15日。
    [40]顾雷鸣、陆峰、李扬等:全民动员,打赢太湖治理攻坚战[N],新华日报,2007年7月9日。
    [41]郄建荣:太湖管理条例送审稿被指治污目的不明 立法防治湖泊污染应摒弃部门利益[N],法制日报,2011年7月21日。
    [42]刘鸿志:中国太湖和日本琵琶湖水污染防治状况比较[N],中国环境报,2001年7月13日。
    [1]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www.zhb.gov.cn,2011年6月3日。
    [2]湖北省水资源公报(2008年度),湖北省水利厅网站,www.hubeiwater.gov.cn,2009年11月26日。
    [3]三鹿奶粉事件始末大盘点,法律教育网,2009年2月5日。
    [4]杜鹰副主任主持召开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 国家发改委网站,www.sdqc.gov.cn,2010年4月71日。
    [5]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湖召开,传媒湖州网,www.hugd.com,2011年4月2日。
    [6]我省部署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蓝藻应对应急工作,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www.zj.gov.cn,2008年5月6日。
    [7]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www.zj.gov.cn,2008年6月2日。
    [8]陈菲:国务院拟出台条例治理太湖水污染防治面临四问题,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0年6月3日。
    [9]杨玉华、蔡敏:安徽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 原辖区县“一分为三”划归合马芜三市,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1年8月22日。
    [10]《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立项论证会召开,安徽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网站,www.aepb.gov.cn,2010年12月24日。
    [11]治理大事记(1972—1999),新华网云南频道,www.yn.xinhuanet.com,2010年10月8日。
    [12]科学治污见成效 滇池水环境得改善, 水世界网站,www.chinacitywater.org,2011年7月14日。
    [13]《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云南省政府法制信息网,www.zffz.yn.gov.cn,2009年11月12日。
    [14]铁腕治污 坚持环保“七个优先”——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召开,国家坏境保护部网站,www.zhb.gov.cn,2008年4月2日。
    [15]“滇池卫士”张正祥坚守32年妻离子散报复不断,中国江苏网,www.jschina.com.cn,2011年2月14日。
    [16]罗晓丽译,孙磊校:美国:研究小组要求制定新的五大湖水资源政策,水信息网,www.hwcc.com.cn,2006年12月11日。
    [17]罗晓丽译,孙磊校:美加签署协议 保护五大湖免于干涸,水信息网,www.hwcc.com.cn,2006年5月26日
    [18]黄炳元:试论环保非政府组织(NGO)在我国的转型变化和未来作用,杭州志愿者论坛,bhs.hzva.org,2005年11月20日。
    [19]顾瑞珍、王丽:我国环境保护环保政策法规仍存在四大“软肋”,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2006年12月13日。
    [20]翟勇:对修改后水污染防治法结构及主要内容的理解,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2009年9月27日。
    [21]姚芃:太湖流域管理条例重点突出特点鲜明问责明析,法制网,www.legaldaily.com.en,2011年10月9日。
    [1]W. Baumol,W. Oates:"The Use of Standards and Pr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1971 (3)
    [2]Tognetti Sylvia:Creating Incentives for River Basin Management as a Conservation Strategy: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and Existing Initiatives, Washington DC, US,2001.
    [3]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rhood, Oxford:Oxford Universty Press,1995.
    [4]R.A.W.Rhodes:"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1996(44).
    [5]V. Lowndes:"Change in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New Institutions and New Managerial Regimes", Local Government Studies,1997.
    [6]T. Taillieu:Collaborative Strategies and Multi-organizational Partnerships, Leuven:Garant Publicaiton,2001.
    [7]S. K. White:The Recent Work of Jurgen Habermas:Reason,Justice and Modern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8]D. Bailey,K. M. Koney:Strategic Alliances among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Sage,2000.
    [9]Marks G; Hooghe L; Blank K:"European Integration from the 1980s:State.Centric v.Multi. level Governance",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1996(3).
    [10]K. Hogg:"Marking a Difference: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ross-Cutting Policy", a Scottish Executive Policy Unit Review Journal,2000(7).
    [11]James McGregor Burns:Leadership, New York:Harper & Row,1978.
    [12]Jeffrey S. Luke:Catalytic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8.
    [13]Robert B. Denhardt, Janet V. Robert: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not Stering, New York:M. E. Sharpe,2003.
    [14]Robert Leach, Janie Percy Smith:Local Governance in Britain, New York: Palgrave,2001.
    [15]Robort Wuthnow. Between states and Markets:the voluntary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press,1991.
    [16]D. Kettle, Sharing Power: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ru,1993.
    [17]Chris Ansell, Alison Gash:"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Lawrence:Oct 2008.
    [18]Provan, Keith G & Kenis Patrick:"Modes of Network Governance: Structure,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8.
    [19]Thomas R. Dye:American Federalism:Competition among Governments. Lexington, MA:Lexington Books,1990.
    [20]William A. Niskanen: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on Government. Chicago: Aldine, Atherton,1971.
    [21]David Osborne:Laboraties of Democracy.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88.
    [22]Alberto Agra:Policy Lapses on Local Autonomy,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s,1998.
    [23]James M. Buchanan:"Federalism as an Ideal Political Order and an Objective foe Constitutional Reform, Publius":The Journal of Federalism,1995.
    [24]Daphne A. Kenyon:"Theories of Interjurisdictional Competition", 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 March/April,1997.
    [25]Abrahause:Change without pain, 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4.
    [26]W. Barbera:Achieving Success through Social Capital,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2000.
    [27]Bernard M.Bass:Stodgill's Handbook of Leadership:Theory, Research, and Managerial Application,3rd ed.,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28]Ian Bache & Mathew Flinders eds:Multi-level Governance, UK:Oxford,2005.
    [29]J. Edwin Benton & David R. Morgan ed.: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6.
    [30]Kenneth N. Bicker and T Williams John:Public policy Analysis:A Political Economic Approach, Boston:MA.2001.
    [31]L.M.Bingham, T. Nabatchi and R. O eary:"The New Governance:Practices and Processes for stakeholder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k of Government? ",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2005 (5)
    [32]A.Birch: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ocal Government:A Survey of Local Authority, London:ODPM,2002.
    [33]John M. Bryson,Barber Crosby:Leadership for the Common Good,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92.
    [34]L.M. Salamon:"Rethinking Public Management:Third-Party Government and Changing Forms of Government Action", Public Policy,1981 (3)
    [35]A.L. Campbell:How Policies Make Citize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36]S.R. Covey:Principle-centered Leadership,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92.
    [37]M. Demers:Government and Governance, Ottawa:Canadian Centr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1998.
    [38]B. Denters, Lawrence E. Rose:Comparing Local Governance:Trends and Developments. London:Palgrave,2005.
    [39]Thomas R. Dye: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2002.
    [40]H.G. Frederickson:"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Equ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0 (2)
    [41]C.T. Goodsell:"A New Vision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6 (4)
    [42]Robert J. Gregory:"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Administrative Reform: Maintaining Ethical Probity Service", Public Administrative Review,1999 (1)
    [42]K. Hogg:"Making a Difference: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ross-Cuting Policy", a Scottish Executive Policy Unit Review Journal,2000 (1).
    [44]Bob Jessop:"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s of Failure: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998 (1)
    [45]G. Jordan:"Sub-governance, Policy Communities and Network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1990(2).
    [46]Donald Kettle:"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Globalization, Devolution,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0 (6)
    [47]David A. Kolb:Experiential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1984.
    [48]Jan Kooiman:Modern Government: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NewburyPark, CA:Sage,1992.
    [49]Robert Leach, Janie Percy-Smith:Local Governance in Britain, Palgarve Publishers Ltd,2001.
    [50]A. Leftwich:"Governance, the States and the Politics of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1994(25).
    [51]Robert W. Lovan, Michael Murray, Roneds Shaffer:Participating Governance Planning, Conflict Mediation and Public Design-Making in civil Society, Burlington:Ash-gate,2004.
    [52]V.Lowndes:"Change in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New Institutions and New Managerial Regimes", Local Government Studies,1997 (2)
    [53]V.Lowndes, G. Stoker, L. Pratchett, L.Wilson, S.Leach and M.Winfield: Enhanc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ocal Government:A Research Report, London:DETR,1998.
    [54]M.Minogue, C. Polidano and D. Hulme eds.:Beyond the Public Management: Changing Ideas and practice in Governance, Cheltenham:UK.,2000.
    [55]J.D.Montgomery:"Social Capital as a Policy Resource", Policy Science, 2000(33).
    [56]M. Macaulay, A. Lawton:"From Virtue to Competence:Changing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Serv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6 (5)
    [57]K. Meier:Politics and the Bureaucracy:Policy making in the Fourth Branch of Government, New York: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2000.
    [58]J. Newman:Modernising Governance:New Labor, Policy and Society. London.-Sage,2001.
    [59]R. O eary, Lisa B. Bingham eds.:The Promise and Performance of Environmental Conflict Resolution. Washington, DC:Resource for the Future Press,2003.
    [60]G. Stoker:"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997(115).
    [61]W. Parsons:Public Policy: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olicy Analysis. Brookfield, Vermont: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mpany,1995.
    [62]Perri,6:Joined-up government in the western world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 preliminary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ploration,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Birmingham,2003.
    [63]B.Guy Peters:"Policy Instruction and Public Management:Bridging the Gap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0 (1).
    [64]John Pierre, B.Guy Peters:Multi-level Governance:A Faustian Bargain, Conference on Multi-Level Governance, Scheffield,2001.
    [65]D.H. Rosenbloom:Building a Legislative-Centere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gres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1946-1999. Tuscaloosa: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2000.
    [66]J.A. Rohr:Ethics for Bureaucrats:An Essay on Law and Value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