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时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泛传播环境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诸多网络围观形成舆论议题的案例,给党报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作为省级党委和政府喉舌的省级党报想要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旗帜”,需要深刻转型和突破创新。而体现省级党报价值取向的省级党报时评如何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倡导主流价值观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针对2012年4月10日《山西日报》最新一次改版前一年和改版后一年内的731期《山西日报》共计875篇时评样本进行分析,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在分析改版后时评变化的基础上,对《山西日报》时评现存问题进行了归纳,最后对《山西日报》时评和省级党报时评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In the environment of Pan-communication, everyone has a microphone. The way of audience receiving information has changed. Many cases of onlookers making issues of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bring impulsive force for influence and guiding force of Public Opinion of Party Paper. As the mouthpiece of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it is struggling for the Party Paper Review want to play its own advantages and to be worthy of Standard, which needs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an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How does the Party Paper Review reflect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provincial Party Paper guide public opinion and advocacy mainstream values becomes an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This Research aims at875pieces on731issues of Shanxi Daily Newspaper before and after year of the latest revision of on April10,2012, which mainly adopted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Review after the revision, this research induces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review on Shanxi Daily Newspaper and provides three suggestions for review on Shanxi Daily Newspaper and provincial Party Paper.
引文
①王中.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序.编者:李良荣.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杨磊,孙业.我国省级党报的现状与走势(上).新闻记者.2001年第8期,第9页.
    ③马少华.新闻评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④曹林.时评写作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1页.
    ①丁法章.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应对方略.新闻记者,2012年2月,第67页.
    ②王志贤.“人人都有麦克风”,党报评论怎么办.新闻大学,2011年第2期,第156页.
    ①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16页.
    ②秦珪,胡文龙.新闻评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14页.
    ③刘根生.新闻评论评论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④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①于宁,李德民.怎样写新闻评论.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页.
    ③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43页.
    ④李法宝.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页.
    ①李法宝.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253页.
    ②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
    ①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301页.
    ①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42页.
    ①唐定,朱萍.都市报新闻评论的问题与改进,中国记者,2010年第8期,第61页.
    ①郑根岭.新闻评论新态势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第54页
    ①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第250页
    ①张月萍.微博客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新闻大学,2010年第3期.第118页
    ②高钢.维基技术的本质及影响.对外传播,2010年第1期,第44页.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加),秦格龙,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9页
    ①赵振宇.新闻评论研究引论一功能、品格、思维、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第17页
    ①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9).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康拉德·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23页
    ①杨彬.报纸社论版简析,新闻记者.2003年第11期.第18页.
    ②苗秋闹.地市党报要用好评论的话语权.新闻爱好者.2011年9月.第65页.
    ①李天伦.时评本地化漫谈.新闻记者.2004年第2期.第50页.
    ①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410页.
    ②曹林.时评写作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第29页.
    [1]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赵振宇.新闻评论研究引论——功能、品格、思维、发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3]康拉德·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4]马少华.新闻评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5]李法宝。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殷俊.媒介新闻评论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7]曹林.时评写作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8]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9]韩晶晶. 《山西日报》典型报道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2年
    [10]孙春燕.民国时期的《山西日报》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1年
    [11]孙洪霞.新传播格局下党报新闻评论创新策略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2年
    [12]曾军.党报评论的创新:《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3]陈茜.地方党报的发展策略研究——以《山西日报》为例.[D]山西:山西大学,2009年
    [14]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J]新闻大学,2002年秋
    [15]丁法章.新闻时评的复兴及其他.[J]新闻记者,2008年第4期
    [16]黄小榕.积极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J]新闻战线,2005年第4期
    [17]彭军辉.浅议地市级党报新闻评论特点及趋势.[J]当代传播,2012年第2期
    [18]杨磊,孙业.我国省级党报的现状与走势——全国省级党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1年第8期
    [19]王璇,刘航.党报与都市报时评特征之比较:以《长江日报》和《楚天都市报》时评版为例。[J]今传媒.2011年第6期
    [20]丁法章.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应对方略.[J]中国记者.2013年第2期
    [21]帅晓琴,蔡汉珞,梁锋.新时期党报评论舆论引导功能初探.[J]新闻前哨.2012年第5期
    [22]王大正.新闻时评掌控话语权的策略与方法.[J]城市党报研究.2011年第1期
    [23]崔菲菲.微博时代党报的机遇与挑战.[J]新闻传播.2012年第7期
    [24]龙钢跃.党报新闻评论:有位与有为.[J]新闻战线.2006年第4期
    [25]李天伦.析一些党报评论的“思想贫弱症”.[J]中国记者.2010年第12期
    [26]齐淮东,兰传斌.舆论影响力提升与再造:省级党报面临的时代课题.[J]青年记者2011年第4期
    [27]郭正凌,闫思慧,孔祥科,张学文,曾庆峰.论省级党报的主体地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
    [28]王志安.在央视如何做评论.[J]新闻大学,2009年第4期
    [29]赵永华,赖华榕.党报话语里的“公信力”建构.[J]现代传播,2010年第7期
    [30]顾建明,王青.中美报纸新闻评论表达方式比较.[J]新闻大学,2011年第2期
    [31]王志贤. “人人都有麦克风”,党报评论怎么办.[J]新闻大学.2011年第2期
    [32]郑根岭.新闻评论新态势研究.[J]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33]赵振宇.民主意识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J] 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4期
    [34]丁法章.漫谈网络新闻评论.[J]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35]李舒.转型期新闻评论的政治传播功能及其实现.[J]现代传播.2012年第4期
    [36]张月萍.微博客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J]新闻大学.2010年第3期
    [37]马少华.论我们早期新闻评论中的交流性因素.[J]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38]钱晓文.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J]新闻记者.2012年第2期
    [39]李天伦.时评本地化漫谈.[J]新闻记者.2002年第2期.
    [40]徐玲英.由视点切入,以观点深入.[J]新闻战线.2012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