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生问题是一个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全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社会的和谐程度。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改善民生的新时代。但就现实情况而言,改善民生实为不易。由于经济、历史、文化、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民生问题的改善任务艰巨。本文试图回到马克思恩格斯,希冀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中找寻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形成过程
     本部分主要阐明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生成依据和逻辑进程。1、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生成依据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理论渊源上。其社会条件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前提;无产阶级争取生存权的斗争为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特殊的成长环境对马克思恩格斯个人观念的影响为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主观条件。其理论渊源在于,启蒙思想家的自由主义民生观、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主义民生观、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民生观等赋予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以理论启迪。2、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分为传统理性主义影响时期、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影响时期、唯物史观创立时期和马恩晚年的阐发这样四个阶段。这是一个由萌芽、初步形成、成熟到继续发展的过程。
     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主要意蕴
     本部分主要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主要意蕴和基本特征。1、就其主要意蕴来说,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包括三个方面。(1)满足“现实的人”的民生需要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2)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最高命题、最高境界,因而成为马克思民生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3)理想民生的实现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一个长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制度变革过程。无产阶级理应革命地“改变世界”,在批判资本主义异化民生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教育的优先发展、分配关系的调整完善,为理想民生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制度前提、安全保证、文化条件和关键环节。2、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不同于西方社会学者的民生思想,它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具有实践性、科学性、批判性、人本性、开放性等特征。
     第三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本部分主要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的逻辑进程。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基础上的价值标准的历史演进。2、结合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和建设的长期性特征,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四个现代化”、“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民生发展目标,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民生发展目标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理论成果。3、“两次革命解放民生”、“改革开放发展民生”、“全面创新提升民生”、“科学发展改善民生”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地“改变世界”的中国特色的民生发展战略。
     第四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与当代中国民生建设
     本部分是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解答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1、分析中国社会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2、以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为指导,探讨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促进中国社会民生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 a basic matter along with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s the people's most direct and practical interest, which they care about most, relating to the social harmony. China in the21century has entered into a new era for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which, in term of the real situation, is difficult. Owing to the effect of many factors, like economic,history,culture and system, improving of our people's livelihood is an arduous task. This essay tries to find out th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from Marx and Engels, the founder of Marxism. The full text follows.
     Part I: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is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formation basis and logic process of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1. The formation basi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social conditions and theoretic origin of the formation of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e social conditions ar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basic contradiction provides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at the influence of special growth environment on the concepts of Marx and Engels provides subjectiv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e theoretic origin is that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oretically enlightened by enlightenment thinkers'concept of freedom of people's livelihood. Utopian socialists'concept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Feuerbach's humanistic concept of people's livelihood.2.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Marx'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namely, the period affected by traditional rationalism, the period affected by Feuerbach's humanistic materialism, the period of founding materialist concept of history, and elucidation by Marx and Engels at their old age. It is a process from bud to initial formation, to maturity, and to continuous development.
     Part II:The Analysis of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is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imary content and basic features of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1. Its primary content includes three aspects.(1) Satisfying the need of "people from the reality"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2) Achieving all-round free development of "people from the reality" is the supreme proposition and state of Marx'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erefore its ultimate purpose.(3) Achieving ideal people's livelihood is a significant historical task and a long-term course. The proletariat should change the world with revolutionary.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capitalism for dissimilating people's livelihood. the proletariat must further promote tremend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fundamental reform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ecurity system, prioritiz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adjustment and perfection of distribution relations. The proletariat must also provide the realization of communist ideal people's livelihood with material basis, institutional precondition, security guarantee, ideological condition, and key link.2.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Western social scholars, take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it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and features practice, science, criticism, humanism, and openness.
     Part III:The Exer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China
     This part probes into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China. During its localization process, its kernel (theory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theory of purpose and theory of practice) has been substantially enriched and developed.1. The theory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is endowed with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times by "Serve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Three Benefits" standard of value,"Three Represents" standard of judgment, and ideology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put forward by the Marxists in China.2. Taking account of the socialist development stage and its long-term characteristics, generations of leadership of China Communist Party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goals concerning people's livelihood such as "Four Modernizations","Common Prosperity","All-around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ar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theory of purpose in China.3. According to changing the world with revolutionary,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newly manifested in "Two revolutions liberating people's livelihood","Reform and opening-up developing people's livelihood","Enhancing people's livelihood in an all-around way",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Part Ⅳ: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s Livelihood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realistic application of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problems concerning people's livelihood.1. Analyze on major manifestations of Chinese social problems concern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ir reasons.2. With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as the guide, summarize route choice of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ereby facilitat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eople's livelihood of China, and push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①《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02.
    ②《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25.
    ③《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3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③吴忠民.民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5).
    ①吴忠民.民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5)
    ②吴宁.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问题和理论维度[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①蒋锦洪、王慧.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实践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②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
    ③王涛.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及其启示[J].理论探索,2010(2).
    ①王健.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求实,2010(1)
    ②王贤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观的逻辑结构[J].理论探索,2011(1)
    ③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传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6)
    ④孙学玉.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
    ⑤徐祖明、王贤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形成轨迹[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4)
    ①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①北大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88.
    ②北大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6.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9.
    ④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3.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0.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4.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9.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7.
    ①傅立叶选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7.
    ①傅立叶选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76.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37.
    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30.
    ③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79.
    ④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10.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8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8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3.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5.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6.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0.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9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72.
    ①《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8.
    ①《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0-1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6.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2.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43.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2.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9.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3.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3.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3.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②徐春.人的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8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1-83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8.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2.
    ①本书编写组.十七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年.
    ①梅宗奇、赵炜.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学刊,2010(6)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7.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98.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57.
    ⑤刘笑菊、周国峰.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看人的全面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8.
    ①《共产党宣言》[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3.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①《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7.
    ②《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2-13.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8.
    ②俞益民.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与人类解放一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逻辑与现实[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4)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3.
    ②《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44.
    ①《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6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0.
    ③《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59.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93.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4.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②王慧.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8.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P21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4.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
    ③王涛.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及其启示[J].理论探索,2010(2):2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5.
    ②刘振江.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45.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67.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7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98.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9.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8.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8.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7.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90.
    ②梅哲.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6):8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2.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8.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20-22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4.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4-15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74.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67-568.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16-217.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07.
    ①《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7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8.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8.
    ①《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9.
    ②《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2.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4.
    ②曾建平、郜志刚.马克思分配公正思想的逻辑生成[J].道德与文明,2011(2):7.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4.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
    ①(印)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4.
    ③贺龄慧.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8.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24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 19.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②《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7.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2.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27.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
    ⑥赵云献.毛泽东建党学说论(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1-272.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138.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③《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④《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24—425.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80—1181.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73.
    ②《习仲勋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475.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1.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3.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31.
    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7.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0.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②韩庆祥.止确理解和运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1)
    ①李海江.试论“三个有利于”理念的历史地位及其方法论意义[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4)
    ②《邓小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79-380.
    ③《邓小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76.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6-227.
    ②《邓小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544.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8-31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4.
    ①人民日报,2000-2-26.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411.
    ①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7-2.
    ①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7-2.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52.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5.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5.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①章传家.论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J].求是,2004(6).
    ②《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4卷)[M].北京:三联书店,1974:42.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30-31.
    ②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7-2.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5.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
    ③《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2.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4.
    ⑤张喜红张贤明.让人民有尊严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N].人民日报,2011-12-27.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1.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45.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7.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09.
    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84.
    ①潘顺利.关于“四个现代化”概念形成时间的探讨——与韩业光先生商榷[J].学术界,2008(2)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83.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6.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0.
    ④《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6-147.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1.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61.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5.
    ④邹智贤.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及其启示[J].哲学研究,2010(12)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8.
    ②邹智贤.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及其启示[J].哲学研究,2010(12)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6.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1.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②《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4.
    ①《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41-142.
    ②《伟人邓小平》[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833.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8.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7-278.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①《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38-339.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0.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11.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1-172.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①《列宁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5.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7-258.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4.
    ①《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07.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3.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11.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8.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3.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8.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4.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5.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2.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
    ③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0.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2-543.
    ⑤《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3-544.
    ⑥《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3-414.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6.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3.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4.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3-544.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3.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1.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2.
    ④《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14.
    ⑤《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4.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2.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3.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6.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2.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7.
    ①胡锦涛.在200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20.
    ②胡锦涛.在200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20.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①崔常发、徐明善、方永刚.江泽民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0.
    ②胡锦涛.在200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20.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2.④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44.
    ①胡锦涛.在200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20.
    ①胡锦涛.在200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20.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2.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7.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5.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276.
    ④黄艳,柳礼泉.试论毛泽东对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历史贡献[J].湖湘论坛,2011(5).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3.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78.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土地革命纪事(1927-1937)[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341.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0.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0.
    ①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305.
    ②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305.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4.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8.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6.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4.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2.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0.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31.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8.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2.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6.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①江洪明.邓小平对毛泽东民生理论的扬弃与超越[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6.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9.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9.
    ⑤汀青松.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96-97.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32.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③《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28.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2.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
    ②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425.
    ③《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6.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7.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0.
    ③江泽民.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09-13.
    ④江泽民.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09-13.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求是,2010(21)
    ②贺全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改善民生的根本路径[N].湖南日报,2011-1-12.
    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求是,2010(21)
    ①贺全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改善民生的根本路径[N].湖南日报,2011-1-12.
    ②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6-27.
    ③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①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9-27.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5-10-19.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2-22.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5.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823.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6.
    ④《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08-109.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820.
    ⑥《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8.
    ⑦《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824.
    ⑧《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
    ⑨《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826.
    ①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www.molss.gov.cn/gb/zwxx/2011-05/24/content_391125.htm
    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创历史新高[OL].http://news.sina.com.cn/c/2010-02-16/021919691941.shtml
    ③《七个怎么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2.
    ④周满生.教育中的几个问题[N].学习时报,2008-03-12.
    ①百姓看病调查:四大弊端影响劳动者生命健康[OL].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58/3329026.html2005
    ②景天魁.底线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2.
    ③王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D].出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95.
    ①南方周末,2008-5-15(29)
    ②孙学玉.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5.
    ①王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97.
    ①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0-03-16.
    ②《七个怎么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2.
    ③蔡志良、蔡应妹.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和市场经济自发性的伦理矫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5)
    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①《人民日报》,2007-11-16(2).
    ①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效机制[N].南方日报,2010-11-29(2)
    ②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效机制[N].南方日报,2010-11-29(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9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列宁选集[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列宁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列宁全集[M].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斯大林选集[M].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毛泽尔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毛泽东文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毛泽东文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毛泽东文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毛泽东文集[M].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文集[M].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文集[M].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毛泽东年谱(1893--1949)[M].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邓小平文选[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邓小平年谱[M].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伟人邓小平[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江泽民文选[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习仲勋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马克思家书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北大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为人民服务[M].学习出版社,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专题选集(1953-195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江泽民.“5·31”重要讲话学习读本[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第2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七个怎么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十地革命纪事(1927-1937)[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再生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前后后(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
    汪青松.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和春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赵云献.毛泽东建党学说论(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崔常发、徐明善、方永刚.江泽民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民生视角下的和谐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陆晓文.社会建设: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徐春.人的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许庆朴.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雷国珍、肖万春.民生中国[M].民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青连斌.民生大于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景天魁.底线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孙学玉.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韩庆祥.止确理解和运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1)
    李海江.试论“三个有利于”理念的历史地位及其方法论意义[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4)
    章传家.论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J].求是,2004(6).
    孙代尧.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7).
    刘笑菊、周国峰.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看人的全面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
    俞益民.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与人类解放—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逻辑与现实[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桑春红.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启示[J].兰州学刊,2007(9):24.
    沙健孙.毛泽东与“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的确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2).
    黄展涛.中国民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J].党政干部论坛,2007(6)
    刘德林、王强.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民生思想论略[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3)
    蔡孝恒、张亮.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论述[J].学术论坛,2008(3).
    干强.试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J].理论探索,2008(4)
    李琼英.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研究[J].理论建设,2008(2).
    邓慧强.民生权利:民生的法治表达[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5)
    龚文霞.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J].求索,2008(9)
    刘振江.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
    潘顺利.关于“四个现代化”概念形成时间的探讨——与韩亚光先生商榷[J].学术界,2008(2)
    张益红.公平正义:推进民生建设的核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1)
    黄家金.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8(2).
    乔希玲、段丽霞.对解决民生的法律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3).
    王太高.民生问题解决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4).
    庞庆明.新时期中国民生问题的特点及解决途径[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8(2)
    臧乃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J].理论导刊,2008(12)
    葛恒云.关切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程天权.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J].高校理论战线,2009(1)
    江洪明.邓小平对毛泽东民生理论的扬弃与超越[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
    庞超、张远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演进逻辑及经验启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李湘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张远新、庞超.新中国6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J].理论探讨,2009(5).
    张敏、杨非.论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特色[J].党政干部论坛,2009(10)
    王官德、彭德军.民生法治论[J].探索,2009(4).
    潘玲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王健.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求实,2010(1)
    邹智贤.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及其启示[J].哲学研究,2010(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求是,2010(21)
    梅宗奇、赵炜.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学刊,2010(6)
    龚海艳.论马克思时间观的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10(8)
    王涛.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及其启示[J].理论探索,2010(2)
    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赵静、韩华.批判与建构: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2)
    曾建平、郜志刚.马克思分配公正思想的逻辑生成[J].道德与文明,2011(2).
    蒋锦洪、于慧.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实践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2)
    陈扬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怎样提出来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6)
    黄艳、柳礼泉.试论毛泽东对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历史贡献[J].湖湘论坛,2011(5).
    王有斌、米正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发展脉络[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
    李玉峰.马克思主义民生观及其中国化[J].前线,2011(9).
    赵琰.论马克思的民生思想[D].华侨大学,2008。
    冯召刚.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8。
    姜艳辉.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王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王慧.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贺龄慧.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南华大学,2010。
    何东.胡锦涛民生思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
    李凯桐.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7-2.
    江泽民.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09-13.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7-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2-2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周满生.教育中的几个问题[N].学习时报,2008-03-12.
    陶文昭.如何全面理解“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N].学习时报,2008-08-02.
    吴忠民.改善民生的战略意义[N].光明日报,2008-9-17.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0-03-16.
    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理念[N].郑州日报,20108-27(1)
    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N].南方日报,2010-11-29(2).
    贺全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改善民生的根本路径[N].湖南日报,2011-1-12.
    韩振峰.“为人民服务”考略[N].光明日报,2011-11-2.
    张喜红、张贤明.让人民有尊严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N].人民日报,2011-12-27.
    (印)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苏]尼·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M].三联书店,1982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傅立叶选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4卷)[M].北京:三联书店,1974。
    [波]亚罗舍夫斯基.马克思主义人论[M].杨晓伟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泽,上海三联书店,2002。
    [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M].孔兆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Jeffrey Reiman, Justice and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ale University Press,1990.
    Nicholas Rescher, Fairness:Theory & Practic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