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解及其德法互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调解制度作为我国渊源已久的纠纷解决机制,对于解决社会矛盾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亦是矛盾凸显期,面对传统道德约束力的下降和新型法治观念尚未完全建立的情景,集司法、行政、道德等于一体的大调解机制的提出无疑为这种困境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道路,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具有重要且现实的社会和政治意义。相较于传统调解制度的酌情、依理和参法,当代的大调解制度则更注重对依法调解的提倡。在法治国家的话语下,依法调解虽然势所必然,却也面临着诸多阻滞。本文通过对当前的大调解运行机制的考察,总结出调解制度运行中的理论和实践中遭遇问题,其中发现德法互动当是解决此困境的一种良方:法治背景下,以大调解的形式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注重新型法律的道德化,并在德法互动中实现大调解制度的积极作用。
Being a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which is honored by the time, mediation syste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At present our society is in transition period which is also a prominent contradiction.We are fac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constraint of traditional morality is declining meanwhile a new binding rule of law is not fully established ye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proposal of the grand mediation mechanism being a set of justice, administration and morality provide a new solution for this dilemma and means a lot socially and politically for the the Chinese society at transition period.In the context of the rule of law, although mediating by the law is inevitable, yet it also faces many block. Reviewing the current big mediation mechanism,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ncountered problem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ediation system operation, finds the interaction of moral and law to solve this dilemma is a kind of good method:under the background in the rule of law,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big mediation form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 new legal dehua and realize the positive role of mediation system in the interaction of moral and law.
引文
①这个改革一般以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发布“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6期)为起点;但苏力认为:司法改革的真正起点是1991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确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确定具有根本性的制度意义。
    ②中央政法委有关负责人就《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载《人民日报》2009年8月19日。
    ③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⑤2007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指出: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承担起带领广大法官、检察官和其他工作人员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而不懈努力。”
    ①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②胡旭晟:《解释性的法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1页。
    ①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的官方话语形态,详可参见《能动司法是司法运行规律的本质所在》,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9月1日;《人民法院要立足国情能动司法,走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道路》,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9月11日;《四川发挥司法调解主导作用,推进“大调解”》,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7月28日。
    Steven Shavell,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n Economic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1995, Vol. 24, No.1.
    ② Mnookin, Robert,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Harvard Law School John M. Olin Center for Law, Economics and Busines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1998.
    ③ Tean Kerr, Senior Associate & Michel le Gray, Sol icitor,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lternatives to Judicial Determination, www.swaab.com.au
    ① David J.Torell, Viewpoint: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in Public L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1994, Vol.47, No.1.
    ② Steven Shavell,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n Economic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1995, Vol. 24, No.1.
    ③ Rosemary O'Leary and Susan Summers Raines, Lessons Learned from Two Decades of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Programs and Processes at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1,Vol.61, No.6.
    ④ Stephan Landsman, ADR and the Cost of Compulsion, Stanford Law Review,2005,Vol.57, No.5.
    ⑤ Nancy J. Manring, ADR and Administrative Responsiveness:Challenges for Public Administrato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4, Vol.54, No.2.
    ①倪萍:《大调解机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王洪娟:《大调解研究》,苏州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周玮:《大调解机制弥合社会矛盾的研究》,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吴英姿:《“大调解”的功能及限度——纠纷解决的制度供给与社会自治》,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2期。
    ③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①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页。
    ②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③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④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载《法学家》2010年第6期。
    ⑤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⑥[英]齐格蒙特·鲍曼: 《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刘广安:《论明清的家法族规》,载《中国法学》1988年第1期。
    ②[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版,第41页。
    马汉宝:《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页。
    ②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①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东方经验:人民内部矛盾的“大调解”——江苏南通构建大调解体系的调查与思考》,载《求是》2010年第15期。
    ①周安平:《诉讼调解与法治理念的悖论》,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①《学治臆说》
    ②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5页。
    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编:《中西法律传统》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152页。
    ②马汉宝:《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③《礼记·礼论》。
    ④《孟子·离娄》。
    ⑤《汉书·董仲舒对策》。
    ⑥史凤仪:《中国法制历史中礼与法的关系》,载《中国法学》1988年第3期。
    ⑦《韩非子·有度》
    ⑧《商君书·赏刑》。
    ⑨《白香山集·刑礼道论》
    ①[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②[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③易军:《关系、规范与纠纷解决——以中国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为对象》,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2页。
    ④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页。
    ①《礼记》。
    ②陈弘毅:《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
    ③陈弘毅:《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
    ④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5页。
    ①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
    1.《白香山集·刑礼道论》;
    2.《韩非子·有度》;
    3.《汉书·董仲舒对策》;
    4.《礼记·礼论》;
    5.《孟子·离娄》;
    6.《商君书·赏刑》;
    7.《学治臆说》;
    8.蔡虹:《转型期中国民事纠纷解决初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春杨:《晚晴乡土社会民事纠纷调解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陈慰星:《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1.董磊明:《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2.范愉:《非诉讼程序(ADR)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范愉等著:《调解制度与调解人行为规范:比较与借鉴》,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高洪宾:《民事调解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16.何兵主编:《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贺海仁:《无讼的世界:和解理性与新熟人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河南省法学会编:《调解制度理论与实践》,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胡旭晟:《解释性的法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江伟、杨荣新主编:《人民调解学概论》,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21.强世功主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22.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李祖军:《调解制度论:冲突解决的和谐之路》,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4.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马汉宝:《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邱星美、王秋兰著:《调解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9.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沈志先:《诉讼调解》,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1.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吴志明主编:《大调解:应对社会矛盾凸显的东方经验》,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3.易军:《关系、规范与纠纷解决——以中国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为对象》,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4.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35.闫庆霞:《法院调解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6.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8.[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版;
    39.[日]棚濑孝雄原:《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0.[英]迈克尔·努尼:《法律调解之道》,杨利华、于丽英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陈弘毅:《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
    2.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
    3.刘广安:《论明清的家法族规》,载《中国法学》1988年第1期;
    4.倪萍:《大调解机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5.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 一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载《法学家》2010年第6期;
    7.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8.史凤仪:《中国法制历史中礼与法的关系》,载《中国法学》1988年第3期;
    9.王洪娟:《大调解研究》,苏州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吴英姿:《“大调解”的功能及限度——纠纷解决的制度供给与社会自治》,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2期;
    11.周玮:《大调解机制弥合社会矛盾的研究》,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2.周安平:《诉讼调解与法治理念的悖论》,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13. David J. Torell, Viewpoint: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in Public L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1994, Vol.47, No.1;
    14. Mnookin, Robert,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Harvard Law School John M.Olin.Center for Law, Economics and Busines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1998;
    15. Nancy J. Manring, ADR and Administrative Responsiveness:Challenges for Public Administrato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4, Vol.54, No.2;
    16. Rosemary 0'Leary and Susan Summers Raines, Lessons Learned from Two Decades of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Programs and Processes at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1, Vol.61, No.6;
    17. Steven Shavell,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n Economic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1995, Vol.24, No.1;
    18. Stephan Landsman, ADR and the Cost of Compulsion, Stanford Law Review, 2005, Vol.57, No.5;
    19. Tean Kerr, Senior Associate & Michel le Gray, Sol icitor,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lternatives to Judicial Determinatio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